在线客服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篇1

Keywords: mechanization of maintenance; Highway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作为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是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公路养护里程逐年增加,对公路养护的技术、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护机械化是确保公路实现良好、快捷和安全运输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养护进度、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保证。

2 公路养护的内容

公路养护是指对公路的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等技术措施的概括。基本任务是: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维持公路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治理公路的病害和隐患,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当今公路运输要求的路线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我国公路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计划经济框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影响到了养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组织形式不合理

绝大多数养护站沿袭着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养路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养护质量差,造成大量设备闲置,设备利用率极低。

(2)管理简单,养护水平不高

各养护站分散在不同等级的路段上,使养护标准很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公路养护水平普遍不高。

3 机械化养护

随着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机械化养护的内涵从简单的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各种养护任务已经延伸到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以最高效率安全的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主要从机械化养护的概念、特点、发展状况及其现状等几个方面入手解释一下机械化养护。

3.1 机械化养护的概念

械化养护是指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效率、安全、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最终以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地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尤其对于一些养护中质量要求较高、或者有人身安全隐患的作业和重体力劳动更需要机械化养护。

3.2 机械化养护主要特点

(1)效率高,质量好;

(2)安全性高,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3)机动性强;

(4)对机械设备要求较高;

养护机械设备是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物质基础,其必须具备运行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环保符合标准、适合公路的养护作业等特点。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适应公路养护生产的要求。

(5)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

设备管理及使用人员都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机械方面的专业修养,才能正确管理和使用养护机械。

3.3机械化养护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公路建设处在以砂石路面为主的时代,可供公路养护用的机械很少,加上当时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公路养护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公路养护大多以人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和养护机械。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引进先进的养护机械创造了机遇。我国现有300多家生产筑路机械的企业,其中有的生产公路建设用的施工机械,有的生产各种小型公路养护机械和少量大型的公路养护机械。总体上看,我国的养护机械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品种、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作业的需要,部分类型的公路养护机械国内还不能自主生产。  从上面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概况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机械化养护还存在这诸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产品品种少、规格不齐全

我国的公路养护机械缺少能完成清扫、除草、洒水等多项作业的综合养护设备;缺少能进行现场沥青路面加热、耙松、喷洒、拌和、再生、重铺、压实等作业的类似美国“修路王”沥青再生重铺机;还缺少大型车载式划线机等,这些产品目前全靠进口。

(2)缺少养护机械专用底盘

篇2

Key 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echanisation; status quo; marketization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二十年来,我国公路呈蓬勃发展之势,截止2011年底,已拥有高速公路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公路总里程也突破350万公里。2015年底预计全国公路总里程可突破400万公里。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和等级的提高,公路养护任务将会越来越重,对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养护的需要,公路机械化养护愈加显得迫切和重要。

1、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内容

公路养护是指对公路的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等技术措施的概括。基本任务是: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维持公路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治理公路的病害和隐患,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当今公路运输要求的路线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1.1机械化养护

所谓机械化养护,是指对养护作业中质量、效率要求高,或有人身安全隐患的作业以及主要的和辅助的重体力劳动使用技术参数相互协调和配备合理的机械系统来完成,并能在给定的作业条件和环境下比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机械性能指标,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和速度的养护作业[1]。

机械化养护涉及到养护机械的配备、作业方式、组织与管理模式、机械化配备水平的评价、养护机械的分类、养护机械生产率与效率的计算方法等。

随着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机械化养护的内涵从简单的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各种养护任务已经延伸到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能以最高效率安全的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

机械化养护水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水平,它与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同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养护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公路机械化养护主要特点有:

(1)效率高,质量好:

(2)安全性高,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3)机动性强:

(4)对机械设备要求较高。

养护机械设备是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物质基础,其必须具备运行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环保符合标准、适合公路的养护作业等特点。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适应公路养护生产的要求。

(5)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

设备管理及使用人员都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机械方面的专业修养,才能正确管理和使用养护机械。

1.2养护机械配备的原则

机械化养护的实质,就是重视养护机械设备,科学地装备所需的机械,用好、管好这些机械和设备。机械设备的选型应以保护工序完整、作业效率高为原则来配备基本养护机械的种类和功率;以保证养护质量为原则确定养护机械的技术性能和水平。

(1)养护机械配备应体现经济、适用、高效、因地制宜的原则。

(2)养护机械配备应体现主动预防性养护与道路病害维修相结合的原则。

(3)养护机械配备应体现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原则。

(4)养护机械的种类应大、中、小相结合,专用机型和多功能机型相结合。

(5)机械设备的优先顺序一般为:

a.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及安全作业的养护机械优先;

b.代替人力,完成大作业量和大劳动强度养护任务的作业机械优先;

c.作业质量必须由有机械技术性能水平保障的机械优先;

d.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和养护任务的机械优先;

e.技术成熟的机械优先;

f.旅游专线公路的清扫、洒水、划线以及绿化机械优先;

g.具有环保功能的机械优先。

2、机械化养护的组织

在我国如此长的公路通车里程中,沥青路面占90%以上,所以下面以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养护为例来说明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组织。

按工程处理范围的大小,机械使用效率,施工难易程度及工程对设备的要求特点,将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养护分为维修保养工程,专项工程,抢修工程,大修工程四大类。

2.1维修保养工程的技术组织

维修保养工程主要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轻微病害,由于病害面积较小,点位多,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配置应根据病害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维修保养工程每年进行的次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会降低机械效率,增加工程造价;过少则不能及时消除病害,还有可能促使病害进一步扩展蔓延。维修保养工程每年宜进行4次,即每季度进行1次。维修保养工程的施工工艺及作业方法以处理点位数量、点位分布区域特点为依据相应确定,一般分两类:

第一类:施工点位多,点位分布集中,点位间距小于3km时,机械采取自行方式,沿线逐点顺序施工。

第二类:施工点位分布区域广,点位间距大(≥3km),分布相对分散。以点位间距≥3km为界,将病害分布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域,在小区域内逐点进行本区域病害点位的处理,然后将机械设备吊运至下一作业区域,采用流水作业法依次处理。最大程度减少设备吊运次数,提高机械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2.2专项工程的技术组织

专项工程内容较为单一,包括路面沉陷调平、桥头跳车、局部路段翻修等工程,工艺要求严格,各道工序已经全部或部分实现机械化。专项工程施工工艺:路面勘测铣刨机铣刨、废料运输切割机、综合养护机切割打边人工清扫余渣铣刨面复测洒布机喷洒乳化沥青摊铺机摊铺作业光轮、胶轮碾压作业冷却开放交通。

专项工程应根据工程点位数量、工程面积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管理办法:

(1)当点位较少,各点位面积较大,宜采用集中作业法,减少人员、机具的分散,减轻交通安全控制工作的难度,即集中所有工序、人员、机械先进行某点位施工,待施工完毕,集中吊运至下一点位,进行下一点位的施工。

(2)当处理点位较多,分布区域广时,参照维修保养工程的有关办法处理。

2.3大修工程技术组织

篇3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适用的养护机具,沥青路面的修复工程一直是由人工完成的。根据传统的修补工艺,首先要将损坏部分挖切清除,其工作量约占整个修复工程量的1/2以上,此工序一直是由人工镐刨铲挖,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效低。据养路单位的统计,实际工效只能完成定额的60%左右。且采用这种工艺还容易破坏路面底层和相邻边侧,影响路面修复质量和使用寿命。我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只有采用先进的养护机械,不断改进公路的养护工艺,才能使我国的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公路损坏的形式

变形

在发现道路变形时,应首先确定变形的种类,如剪切变形,沉降变形或车辙变形等。其次是变形的性质,确定其是仅限于表面铺层变形,还是变形深度已达到道路的基层。如是属于深层结构变形,则要在维修面层的同时,提高道路基层的承载能力。

磨损

路表面磨耗和材料损耗形成的磨损一般仅限于上表面铺层。如出现坑槽疏松等情况则只需对上表面铺装层进行处理和改善。

裂缝

道路出现的裂缝主要有网状裂缝、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和横向裂缝大多产生于表层,而后者则大多产生在深层中。裂缝对道路造成损坏和对交通量的影响很大,须及时修复处理。

道路养护方法

从技术和经济方面考虑,最佳养护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道路损坏的形式、损坏的原因、损坏范围和对新铺层的质量要求。一般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方法为通过冷铣削将道路损坏部分铣削成形后再重铺及通过重新搅拌法对沥青铺装层进行就地热再生。这两种维修方法通常适用于道路损坏面积较大的路面。它可保证高等级道路所具有的较高的平整度、防滑性、稳定性及较长的适用寿命。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对小区域的道路浅层损坏进行一般性的修补。

冷铣削重铺养护法

冷铣削重铺养护方法就是利用冷铣削机械将损坏的沥青路面铺层按照其厚度铣掉,将被铣下来的混合料经输送装置装入自卸车运往沥青混合料搅拌厂。将原底层清除干净和喷洒一定量的粘结剂(沥青或乳化沥青),在其上部再铺设新的沥青混合料,最后碾压成形。这种方法由于被铣削的表面要作为新铺层的基础,因此对铣削机械有较高的要求。道路损坏形式几何特征及相应的维修方法见下表:

道路损坏的形式、特征及维修方法

损坏形式 特征 维修方法

变形 剪切变形沉降变形 冷铣削

沟槽变形 冷铣削/重新搅拌

磨损 材料损耗 重新搅拌

疏松和坑洼 冷铣削

裂缝 横向裂缝及网状裂缝 冷铣削/重新搅拌

纵向裂缝及接缝损坏 冷铣削

其它 防滑性能下降,行驶舒适降低等 重新搅拌

小区域损坏 浅层坑洼、裂缝及一般性损坏变形 表面切除后补缝、补坑

重新搅拌就地热再生法

重新搅拌热作业就地再生方法损坏了的沥青路面铺层就地加热、翻松、重新搅拌,再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新的沥青材料来改善切下的原有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利用其铺出新的沥青路面。从加热到重新铺出新的沥青路面的全部工序由沥青路面再生铺设机组一次完成。

使用这种方法的先决条件是道路底层的沥青涨合料铺层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这种工艺设备适用于大面积沥青路面表层的损坏及最大深度不超过60mm的表层损坏的维修。另外,还要求在被损坏路面进行再生之前,要对原有路面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测得的数据确定添加的混合料及粘结剂的数量及种类,以保证新生产的混合料符合使用新铺沥青路面的质量要求。

养护设备的选择

篇4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化

一、机械化养护范围:机械化养护是指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效率、安全、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最终以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地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的作业,尤其对于一些养护中质量要求较高,或者有人身安全隐患的作业和重体力劳动更需要机械化养护。

1、公路养护维修内容及主要机械的配备

(1)路容路貌路面洒水、清扫、整理路肩边坡、行道树修剪、清理边沟、排水沟、清洁、护栏、标志牌等附属设施。

机械配备:清扫车、洒水车、多功能养护车、自行式打草机、剪枝机升降车、高压清洗车等。

(2)路面维修及处治:

机械配备:稀浆封层机、路面补缝机、路面修补车、压路机、路面铣刨机、切割机、拌和设备,摊铺机、挖掘机、自卸车、装载机、沥青洒布车、沥青路面再生设备、平地机等。

(3)路基养护与维修,桥涵、防排水设施、交通工程设施养护与维修及作路面划线。标志牌、防护栏等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作业时的交通管制和安全保障工作。

机械配置:事故排障车、划线机、升降车、警示标志。

(4)冬季扫雪除冰作业、化学防滑剂撒播。

机械配置:除地撒布车、除雪车、平地机、装载机、除冰车、综合养护车等。

2、公路养护的分类

公路养护可分为预防性养护,经检测在道路病害出现之前有针对性的预先养护处理,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热油罩面、石屑封层稀浆分层;季节性养护包括路面局部修补(坑槽、翻浆)和路面裂缝和接缝的充填,沥青路面的薄层罩面,水毁抢修等,经常性养护是及时排除路面散溢物,保障畅通。

二、机械与养护现状

1、机械配备水平与技术人员的素质,对于宁夏公路管理局固原分局来说,管养国省干线共计510.1公里,下设四个养护中心、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

宁夏公路管理局固原分局

三营养护中心

什字养护中心

王洼养护中心

城郊养护中心

(97.7km)

(103.7km)

(203.2km)

(105.5km)

1000型沥青拌和

站1台,路面切

割机2台,液压

工作站1台,平

板夯、振动夯各

1台,压路机1台

自卸车3辆,多

功能养护车1台,

洒油车1辆

15吨沥青拌和机1台,

压路机2台,自卸车3辆,液压工作站1台,

平板夯、振动夯各1台,

切割机1台

15吨沥青拌和机1台,

切割机1台,平板夯、

振动夯1台,自卸车2

辆,压路机1台,多功能再生油皮热补车1台

25吨沥青拌和机1台,液压工作站1台,切割机1台,

压路机1台,装载机1台,

自卸车2辆,洒油车1辆

以上设备配备较以前手工作业相比,机械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改观和提高,一般设备的维修和操作较容易掌握,对于特殊设备,由于使用这些高、精、尖设备的人员技术水平滞后于设备技术水平,致使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个别设备的配置也欠合理,还有一些设备供应商售后服务与培训跟不上,而造成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如现有的多功能再生油皮热补车与多功能路面养护车。

2、现阶段养护管理模式与机制目前的养护缺乏科学性、预防性、合理性、经济性。主要原因在于对路况调查,数量收集、处理及道路病害预测,无法正确及时作出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即是有养护计划,但针对性、预防性、效益性如何,很难有个量化结果,所以养护处于被动,一般是出了问题就去解决,要做到主动养护必须从源头做起,第一,建立全面的技术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道路桥梁结构检测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技术与设备。第二,从机制上改革,尽快建立培育养护市场,将公路养护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公路养护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公路的交通量和超车辆剧增,养护工作量和难度增加,社会运输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高,为保证畅通,舒适养护成本上涨,由于行车速度高,作业人员保持安全施工要求越来越严,路政管理与养护如何更好的结合与共进,以前的道班、养护工区已根本不适应现在的形势,而人员又富裕,如何解决,现有机械设备水平相差不均,机械化养护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从管理模式,机制上要根本转变,但要减员增效,大量的已有的养护职工就业问题也很严峻。

我分局公路养护由养护中心负责,养护管理体制,模式仍未步入市场竞争机制,养护管理体系还未形成,市场运行机制还未全面启动,公路管理部门已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正在积极准备进行这些工作的尝试,我省公路管理局的领导层对此也进行了探讨,中卫及吴忠两个分局成立两个试点单位,实行管养分离,成立养护公司,职工转换了身份,目前已挂牌运营。

三、机械化养护对策

1、养护体制管理模式的改革,养护体制改革先要政企分开,即管理主体与经济实体分离,将养护施工实体剥离为养护法人实体,使其走向市场参与竞争,逐步实行公路养护专业化、市场化,公路管理部门实行招投标制选择养护法人实体,并建立发展专业养护实体,如路面专业维修队,绿化专业队、桥梁专业维修加固,专业清扫队等。专业养护的优势是专业队维修设备配置齐全,专业技术力量强,作业质量高,管理部门也按养护工程进行招标,易于成本核算和监督管理。

2、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体系,真正实现养护机械化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养护系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结构状况预警系统,路况调查、检测评价系统养护方案,养护决策系统,养护施工系统及养护监理系统。

从现实考虑,可以从路面、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开始,因它有一定的基础,然后通过配合公路管理体制进程的发展,逐步建立其它系统,因为目前的管理模式对建立完善的养护体系不适应。所以要逐步建立系统性、全面性、可控制性强的养护管理体系,真正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3、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相关法规政策体系,随着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就迫切需要系统化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养护市场,上级主管部门应予以十分重视,及早建立公路养护的系统法规体系。包括养护管理全过程各阶段的政策法规,如从检测评价养护方案,养护施工作业、监理、养护管理等,以保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健康、顺利、快速发展。

4、优化养护机械化的配备。机械化养护讲究的是机械设备合理的配置,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极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应遵循保证主要工序完整,作业效率高的原则,配备养护机械的种类和功率,保证养护质量的原则,确定养护机械的技术性能和水平。具体应该做到:

(1)养护机械配备从经济、适用、高效考虑。

(2)养护机械配备应以主动预防性养护与道路病害维修相结合。

(3)养护机械的种类应齐全,根据不同用途,配备大、中、小设备。

(4)养护机械的专业用机型应是专用性强,多功能机型代替不了的。可用多功能机型的养护尽可能用多功能机型,达到一机多用。

(5)养护机械的配备应有先进性,应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相匹配。

(6)养护机械配备的优先次序为:保证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作业的,代替繁重劳动的作业、质量要求高的、必须由机械技术性能水平保障。要求短时间内完成的、技术先进、成熟配套的作业。如清扫、洒水、划线、绿化机械优先。

5、今后重点配置的养护机械设备的趋势。

(1)环保型养护将是热点,我国中、东部地区公路建设期已过,我区也同样,养护期随之而来,而旧路改造废料的利用,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因此,只有再生功能的沥青拌合设备,用于翻修沥青砼路面的再生设备将成为新庞。

篇5

Keywords: rural roads; management;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 F5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属于公共品供给范畴的问题,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但单凭自身力量而又无法解决的许多事情是其普遍短缺的现象。农村公路建设是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建设的 “民生” 工程,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越来越来重视, 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因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新形势和农民的迫切需求,搞好农村道路设施公共品的供给与管理,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作为一个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我们的工作是按照有关规定,对公路建设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监控阶段,收尾阶段。

1、启动阶段

启动一个项目,首先要获得授权,取得授权后,定义该项目的初步范围和落实财务资源,确定那些相互作用并影响项目总体结果的内外部有关人员,然后再决定该项目是否继续、推迟或中止。农村公路建设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出工、备料。确需农民出资、投入劳动力的,应当由村民委员会征得农民同意。

2、规划阶段

(1)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2)①通过访谈、焦点小组会议、问卷调查和观察来收集需求;②根据项目启动阶段中记载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来编制项目说明书;③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3) ①确定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②活动按逻辑关系排序;③估算每项活动所需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的过程;④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可以由专家判断,也可以根据类似的项目估算;⑤制定进度计划,可以采用横道图或者项目进度网络图。

(4)估算成本,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金进行近似估算,包括估算、概算和预算

(5)规划质量,确定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书面描述该项目将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和准。

(6)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识别和记录项目角色、职责、所需技能以及报告关系,并编制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7)规划沟通,做好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8)规划风险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

(9)规划采购,记录项目采购决策、明确采购方法、识别潜在卖方。

3、实施阶段

(1)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具体活动包括开展活动来实现项目要求;创造项目的可交付成果;配备、培训和管理项目团队成员;获取、管理和使用资源,包括材料、工具、设备与设施;执行已计划好的方法和标准; 建立并管理项目团队内外的项目沟通渠道;生产项目数据(如成本、进度、技术和质量进展情况,以及状态数据),为预测提供基础;提出变更请求,并根据项目范围、计划和环境来实施批准的变更;管理风险并实施风险应对活动;管理卖方和供应商;收集和记录经验教训,并实施批准的过程改进活动。

(2)实施质量保证,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 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发生工程质量或者安全事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3)组建、建设和管理项目团队,确认可用人力资源;提高其工作能力,促进团队互动和改善团队氛围以提高项目绩效;跟踪团队队员的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变更,以优化项目绩效。

(4)实施采购,根据规划进行采购。

4、监控阶段

(1)监控项目工作,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2)对已完成的可交付成果进行验收。

(3)控制范围,对项目范围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工程变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

(4)实施质量控制,报告绩效,监控风险。

(5)管理采购。

5、收尾阶段

审查以前各阶段的收尾信息, 确保所有项目工作都已完成,确保项目目标已经实现。

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以下四点问题:

1、农村道路体系的专项规划滞后,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缺乏系统、科学、长远的规划,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容易出现为完成计划数,对公路的设计走向、通达要求、技术等级未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就匆忙上马,造成公路质量不高和重复建设,影响农村道路网络的系统布局和通达性。

2、农村道路管理体制不顺畅

由于认识不够、资金筹集难等因素的制约,又由于体制不顺,管理机制更难建立。

3、建设资金的缺口比较大

补助金额不到造价的一半,建设资金的缺口比较大。 条件稍好的乡镇,还可以通过自筹和社会融资解决一些,而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就存在较大的困难。

4、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机制不健全

由于施工、 监理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和管理的力度不够,经常出现局部工程质量不稳定、 部分项目存在质量隐患等问题,如路基工程出现沉陷滑移、防护工程和安全设施偏少、水稳基层厚度不足、沥青面层摊铺及碾压温度过低、路面局部出现松散和损坏等现象。另外,由于农村道路的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因经费原因致使养护人员偏少, 使得农村道路的养护水平较低,“重建轻养”的现象比较严重。经常看到一些农村损坏已久的路面得不到及时修补,影响公路的通畅和交通安全。

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对策

1、是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把住工程建设源头质量关

公路工程质量形成于工程建设的各道工序、各个环节之中。 在发挥行业指导职能中要注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及早动员, 落实计划,使农村公路建设有章可依, 减少盲目性; 二是严把设计关。 设计质量贯穿于公路建设的全过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为此要提高设计质量,最大限度的避免 “缺、 错、 漏” 等现象的存在; 三是指导把握好招投标关。坚持公开; 公正的原则定合理标价, 择优选择优秀队伍进人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

2、 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把住施工过程质量关

抓住工程质量源头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对施工阶段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则是工程建设质量的发展和形成。 只有抓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才能达到工程质量的万无一失。 严把施工过理, 严禁分包、 转包; 抓好工序交接管理, 严禁违反施工程序; 抓好设计控制, 严禁随意变更; 抓好试化验管理, 确保试化验质量; 抓好原材料进场管理等等。

3、 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 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结合农村公路特点,采取重点公路专人监理,其他公路巡回监理, 省、 市、 县管理部门抽检的模式对农村公路进行质量监督。

4、 争取政策,组织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落实建设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前提。 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重在引导, 关键要充分调动各县(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当前落实配套资金已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没有配套资金,农村公路建设将无从谈起。 我们要在全面落实配套资金的基础上, 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 广开资金筹措渠道, 摸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真正落实到位。

5、 农村公路建设应与工程质量进度结合起来

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不高, 但是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 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 “民心工程” 就变成了 “伤心工程”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 , 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落实质量责任制。 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 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监督,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6、 创新农村公路养护形式

篇6

转变传统养护模式,大力推广和发展机械化养护,是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速度和效率以及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公路养护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公路养护技术的基本政策之一,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1、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含义

1.1机械化

即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劳作,从而达到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质量、代替人力艰苦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2公路机械化养护

公路机械化养护是在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下,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工作业的养护管理体系。这就要求公路养护部门加大投入和管理,努力提高养护机械的装备率和利用率。

随着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机械化养护的内涵已经从简单的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各种养护任务,延伸到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能以最大效益安全地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

2、江苏省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现状

根据调查分析,江苏省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养护机械配置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带来的养护需求。我省近年来每百公里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机械的配置水平大致在30台套左右。二是小修保养机械设备缺乏,养护作业效率和质量不高。目前,全省中修以上的养护工程项目机械化程度较高,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招标、市场化养护、市场化机械配置”的模式,能够适应当前养护工程发展的需求。较为突出的矛盾在于公路小修保养的机械化发展问题,如面层快速修补机械、桥梁养护维修机械等较为欠缺。三是养护机械使用率低,闲置情况较为普遍。除部分劳动强度较大的养护作业,如路面切割、沥青洒布、摊铺、压实、土方挖掘等,专用养护机械使用率较高以外,大部分可以人工替代的养护作业,为了降低养护成本,使用人工劳动的较为普遍,造成养护作业效率较差、质量偏低、交通安全影响较大。四是应急抢险设备不全,公路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现阶段,虽然公路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已经建立,但应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新成立的应急处置中心还需加强完善。2008年初的特大雪灾已经给公路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3、发展机械化养护的主要措施

3.1建立相应的公路养护目标考核体系

3.1.1建立科学的养护检查考核体系,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充分体现机械化养护和人工养护的差异,体现对机械化养护的导向性。按照机械化养护的相关要求,制定有效的检查考核方法,加强中间过程控制,充实专业技术力量,不断提升市、县公路管理机构的养护检查水平。

3.1.2设定公平有效的奖罚体系。按照奖罚适当和注重长远的要求,明确机械化养护的目标和内容,完善“质保金”、“优质优价基金”、“缺陷经费扣减”、“企业信誉考绩”等奖罚制度,对养护企业形成必要的激励和严格的约束。

3.2从制度上强化养护市场监管力度

按照“政府监管、企业运作”的互动原则,充分发挥公路管理机构的养护市场监管职能,通过有效的制度设定,全面提升养护机械化水平。

3.2.1加强养护工程招投标和养护合同的管理,强化对机械化养护的制度性约束。在养护招标文件中,对必须使用机械化作业的养护内容和投标企业必须具有的养护机械配置提出明确要求;在养护合同中,明确规定必须采用机械作业的养护项目,并根据合同执行情况支付养护经费。

3.2.2强化公路养护的日常监管和社会监督。一是按照养护合同的要求,市、县公路管理机构对必须进行机械化养护的路段和作业项目要进行重点监管;二是推行养护路段责任公示制度,有效发挥社会公共监督的作用;三是完善企业信誉评级公示制度,将养护合同执行情况、公路管理机构的日常检查结果和社会公共监督纳入到养护企业的资信评定中,将企业资信等级作为养护招标和合同延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3.3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护企业

从现阶段来看,推进养护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是突破目前养护市场地域限制、为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市场基础的必由之路。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引导、鼓励养护企业以专业技术优势和专业机械为依托,通过养护企业之间的联营、兼并、整合,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护,从而为养护机械化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根据区域路网规模、养护工程量和养护类别以及作业方式,按照“分工明晰、突出专业、优势互补、高效运行”的原则,进行养护市场细分。对公路保养等技术含量较低、需要的机械投入资金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的养护业务,稳步推行社会化养护;对路面、桥梁、防护设施小修中技术含量较高、需机械化作业、机械设备投入大的养护业务,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促进和引导现有养护企业资源的整合,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护企业;鼓励成立专业性、区域性养护公司,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三新”技术。

3.4以市场引导为主,促进养护企业主动加强养护机械配置

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体系。在签订合同和计量支付时,按照实际养护方式进行测算,对需机械化作业的养护项目,根据机械化养护和人工养护的定额差异,核定养护经费,从而以价格为杠杆,通过差别定价,提高养护企业购置和使用养护机械的积极性。

3.5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体现公路养护的社会公益性

在积极培育公路养护市场的同时,组建以地方公路管理机构现有力量为主体的公路应急处置中心以及专业化的公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对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养护项目和应急抢险性质的养护任务,可以由公路应急处置中心承担。中心应加强此类机械配置,保证养护作业质量和效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路畅通、提升服务品质,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4、机械化养护的发展趋势

4.1预防性养护设备将受到关注。预防性养护是指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路面轻微病害进一步扩展,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养护手段,如稀浆封层、微表处等养护技术。

4.2低碳环保型养护设备将受到青睐。公路部门应积极推广符合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绿色养护技术。随着干线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在旧路的改造过程中,对废旧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已迫在眉睫。如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厂拌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等技术和施工工艺,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3路面快速修补设备将受到重视。在低温、雨季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公路养护部门尤其需要及时高效地修复路面随时出现的严重病害,保障行车安全,如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

4.4公路应急处置设备将大有作为。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公路部门需要快速抢通道路桥梁,提高应急抢险救灾的能力。如战备钢桥、铲雪车、除雪除冰车、清障车、高空作业车、起重机等都将按管养区域合理配备。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机械化与机械化养护/贾长海,展朝勇.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06。

[2]浅谈高速公路养护设备的合理配置/张竹平.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01。

[3]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现状与思考/ 樊江顺,焦生杰.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01。

篇7

就目前来看,我国乡级及以下的公路就为农村公路,其技术等级仅为三级或者四级。农村公路与省级、国级公路干线比较,有着路线多、分布广、里程长及密度大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加之当前农村经济状况发展不一,大部分还处于中下等水平,因此就使得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差别各异,甚至在有些地方的养护管理根本不能满足最低要求。农村公路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一旦养护不到位,出现了如啃边、脱皮、网裂等病害,那么就会造成公路通行能力下降或受阻等。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探析

1.1 没有健全的养护管理体制

我国大部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乏健全的体制,主要表现为:养护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养护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养护管理没有长效的机制等。大量的农村公路缺乏了养护与管理,几乎仅有乡政府或者县级部门给予临时或者季节性的养护与管理,这就导致了路政管理不到家,而养护体制更缺少了应有的活力。

1.2 注重建设却轻视养护

我国农村有句俗语说:“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实现致富目标,这些年我国大部分农村就大修公路,建设了大量的公路,但却轻视了养护管理的作用,很多人没有爱护公路与管理公路的意识。很多人认为,公路属于交通部门的事情,一旦公路出现了病害,那么就应由国家出资,交由交通部门进行修复;而且在有些农村,为了图个方便,一些农民甚至将公路当作了临时的打谷晒场,甚至将各种杂物堆积在公路两旁,以致于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影响。

1.3 养护技术不强,管理质量过低

我国大部分农村在养护管理上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而且相关的养护管理配备也较少。纵观我国大部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依然以扫帚与铁锹作为主要的工具,操作中的工艺粗放,而且设备极为简陋;此外,由于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使得从业人员养护管理意识不强,对于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掌握能力不强,从而使得养护管理质量过低。

1.4 养护资金欠缺,筹资难

我国“十一五”期间,拨付了一定的养护资金进行公路养护,但是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上的投入依然不足,在养护管理上的投入就更少。加之我国农村在养护管理资金筹集上存在很大困难,甚至出现了将养护管理资金当作建设资金使用,这就使得养护管理资金大打折扣。一旦公路出现了病害,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养护维修,那么道路的稳定便无法得到维持,最终就会造成公路的病害有增无减,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策略探析

2.1 改革养护管理体制,建构管养网络

为了改革养护管理机制,建构养护管理网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建立并完善“一站两队”的工作机制,其中“一站两队”指的是交通服务站、交通行政执法队与养护作业队。将交通服务机构、交通管理等延伸到基层,从而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有标准、指导、检查与验收。2)根据“建管并重”的方针,将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好相关的计划安排、资金筹集及组织实施等工作。此外,各级政府应做好带头作用,负担起行政区域内镇村道路养护及管理的主体责任。3)借鉴成功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验,推广到其余各个城镇,以此健全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同时,还应将农村公路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结合起来,全面安排、统筹兼顾。

2.2 明确养护管理质量要求,切实做好奖惩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一旦形成,为了确保养护管理质量,就应明确质量要求,并切实做好相关的奖惩机制。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1)以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相关规范与标准作为基础,结合实际加强相关规范的完善,明确具体的养护管理目标、目的及要求等,制定一定的养护管理职工“考勤、检查、考核、奖惩”制度。2)应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重点与达标要求突出显示,比如说路面的整洁、坡度的适度、行车的舒适、边坡的稳定、构造物的完好及排水通畅等。3)建立健全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工作职责,统一规范业内的相关资料,实行按期填报路况,真正做好月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月底有统计。4)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管与审计,要确保养护管理专款专用,对于出现截留、挪用及挤占的情况应严格禁止并加以惩处,以此提高养护管理资金的应用效益。

2.3 责任主体作用应充分发挥,将行业行为该为政府行为

农村公路与省道、国道等同属物流主要载体,但却有着自身的规律,其总量大、分布广、等级低,使得省道、国道的养护管理方法便无法适用农村公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依靠的主要是农村基层领导自行组织的团队,依靠的是民工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需求。长此以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不到家,相关的责任主体也就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对相关主管部门职责进行明确,主要应以区或者镇交通主管部门作为养护管理主管,各个街道、村委会等作为具体实施者,将公路养护工作责任具体到人,使得责任主体能全面落实工作,最终方可实现“县、乡、村”三级部门同抓共管,让公路养护管理从单一的部门与行业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2.4 改变传统养护管理方式,转向标准化的模式

公路的养护管理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公路的运行状况与质量,保证公路可以正常使用及通畅运行,从而发挥其应由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服务于人类。我国很多农村公路并没有实现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很多地方都没有相关正规的养护组织,没有固定专业的人员或养护管理队伍,也缺乏了必要的养护设备。因此,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就应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践行:1)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进程,脱离传统的扫帚与铁锹时代,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与质量。2)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市场化进程,比如说可以允许与鼓励建立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团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管理工程项目的竞标中,以此改变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单位分散、效率低下的现状,实现养护管理的专业化、规模化,最大化提高养护管理的质量与投资效益。此外,对于大中修养护与小修的保养等应逐步向社会开放,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择优选择施作单位。3)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标准,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建设,进一步对标牌、标志及标线等进行完善,以此满足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比如说在山岭、急转弯等路段,就应做好安全防护与排水配套设施,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农村公路档案化管理,对公路结构、起点、管线埋设、两侧绿化等进行详细说明,并做好相关的养护管理考核记录,存档以备不时之需。

3 结语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对相关事业有所借鉴,以此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当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改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方可找到更好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马晓鑫.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思考[J].大观周刊,2011,(24)

[2]李锦新.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J].商情,2010,(14)

篇8

第二条道班公路小修保养工作制度

1、道班是公路部门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其生产任务主要是公路小修保养,即对管养公路及其一切公路沿线设施进行预防性保养和修复其轻微损坏部分的养护任务,使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遵守、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广东省公路小修保养工作制度》、《*市公路局公路小修保养工作制度》及上级公路部门对公路小修保养工作的有关规定,努力使公路小修保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建立健全职工定期学习制度。每周组织一次职工学理论、学技术和业务知识,以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4、加强公路小修保养工作计划管理。道班要根据养护任务,逐月编制工作计划,经批准后实施。计划要求实际项目、材料、劳力投入和资金使用清楚,便于上级审批。

5、严格按操作规程及时修复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等病害。建立健全经常性、预防性公路小修保养制度,提倡“四勤”养护。雨天应先疏通排水,雨后及时清扫路面,确保安全畅通。

6、切实做好公路的水毁预防工作。为防止和减少台风、雨水、洪水对公路的危害,道班要做好经常性的巡查工作,对容易受损路段,桥涵应做好重点检查并做好预防工作,对因灾害受毁路段及时设置危险警告的防范标志,并及时上报县局。

7、积极应用公路小修保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走科学养护的路子。支持和鼓励职工对公路小修保养技术、工艺、材料、机具等进行革新和提倡合理化建议,经生产实践证明有良好效益、有推广价值的,及时总结上报给予适当奖励。

8、道班执行“每天巡路、每月检查总结”的公路小修保养检查制度。每月月底按照《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查评路况,总结经验教训。养护人员每天要坚持上路巡查,巡查的次数每天不少于一次。公路巡查必须做到定时、定向、定线路,进行检查时,必须做好检查记录。并把当天巡路的情况汇报班长,要认真填写好《道班巡查日志》并做好归档工作,记录员和班长应签名。

9、切实搞好安全生产,道班工人路上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确保职工人身安全。

第三条公路养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

一、路面

(一)、应保持路面和环境的清洁,及时清扫路面杂物及砂、土、石。

(二)、应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及时、经常地对路面进行保养和修理,防止路面某些病害的产生和发展。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保养重点在接缝处,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和纵横缝,应定期填灌沥青料,也应经常铲除多余的填缝料,保持接缝完好,表面平顺,行车不颠跳。

(四)、路面养护应重视路面排水,当路面边缘水管破裂或路边水沟的水冲上路面时,应及时把水排到边沟内,保护公路,减少公路的损失。

二、路基构造物

(一)路肩

1、路肩横坡度应平整顺适,土或植草的路肩的坡度应比路面横坡度大1~2%,以利排水。路肩外缘应整齐成线、直线顺直,曲线圆滑。

2、路肩过高妨碍路面排水时,应铲削整平,铲出的土不得堆在边沟内、涵洞内、边坡上。

3、路肩有车辙,坑洼、堆积物等应及时整修或清除,填平夯实。

(二)石边沟(土沟或排水沟)

应经常对边沟进行清理,以防堵塞。大雨必须上路巡查,及时排除阻塞,疏导水流,防止水流集中冲坏路基、路面。土边沟的规格在有条件的路段应严格做到底面宽0.4米,上面宽0.6米,深0.4米。

(三)边坡

坡面应保持平顺、坚实、稳定,无冲刷沟;应及时清除小型塌方,处理塌陷、冲刷沟。

三、桥涵

应保持桥涵底进出水口不淤塞,保持流水畅通,对影响流水的堵塞物应及时清理,特别是在台风和雨季期间;桥面排水孔应定期进行疏通,保持桥面水能及时排到桥外。对桥涵两头颠跳影响行车的应定期进行整修、维修,使车辆顺适通过。

四、沿线设施

公路沿线设施及各种标志若有污损或有张贴广告、启事等应进行清洗。如有残缺或破损的应及时向局有关反映。示警桩、百米桩有倾斜、倒在地上的,应给予扶正或重新埋置。

五、绿化

对路树要加强管理,及时检查,对影响或遮住视线的路树要进行修剪或清除,以保持公路通视。

第四条道班的各项制度

一、道班的产生

1、班员和养护里程:根据本局的实际情况,决定每个道班的定员和管养里程。

2、班长的产生:由局指定。

3、道班机构:设班长、统计员、财务员各一人,班员若干人。

二、各道班生产人员职责’

1、班长:班长负责本班的日常生产工作管理,合理组织生产,搞好养护、安全生产,负责制订本班的各项制度,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班长有权分配、安排本班的劳动任务,要重视或记录巡查日志,要如实反映当日巡查内容;合理分配本班节余资金和奖罚权;对本班车辆有调度权;有协助局搞好生产,上传下达的义务;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应保护现场报请上级调查的义务;班长的职务补贴每月60元,在小修保养费用中提取。

2、统计员:协助班长搞好本班的生产计划,如实反映当月的路况,如实登记好生产日记,逐日或逐月把各项生产指标反映到图表上,若有记录巡查日志,要如实反映当日巡查内容。统计员的职务补贴每月40元,在小修保养费用中提取。

3、财务员:协助班长搞好、管理好本班的财务开支,有权拒绝不合理的开支,如实反映当月的财务开支情况,不得挪月公款。财务员职务补贴每月40元,在小修保养费用中提取。

4、班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班长的分配和指挥,提出或改进生产的合理化建议,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三、各项制度

1、劳力制度:安排在道班的职工,如不合自己的意愿,可以申请停薪保职或申请退职。安排在道班的职工应服从班长的分配、安排和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若不服从班长的分配、安排和指挥,长期无故不上班的,严重损害公共财产,打架斗殴,违法乱纪的现象,经道班长向局提议,局采取教育或纪律处分,若上述现象继续发生,经教育无效,局采取辞退或开除公职。申请停薪保职的,局不收取任何管理费,合同期到后,可再回局参加工作。

2、安全制度:劳动时应注意安全,严禁酒后开车作业,严禁在危险处停留;劳动时应穿着安全标志服,严禁在作业时乱丢火种;不准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脚上路作业。局在检查中若发现道班上路作业人员无穿着安全标志服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每人次100元。

3、请假制度:班员若须请假,应提前向班长请示批准,若超过三天应报局批准,对没经批准擅自行动(包括事后请假的)以旷工论处。若是班长请假则应向局负责人说明,并由班长指定道班临时负责人。

4、计划生育制度:应坚决执行国家的计生政策,对违反计生政策按上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5、财务制度:道班在财务开支中要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力求节约,以提高经济效益和道班的经济收入。

6、机械管理:应经常保持车辆的完好性,勤查、勤修、勤保养,出现隐患应及时排除。对车辆在工作中发生的属于机械性能造成的事故,道班当年无权参加评奖,对非因工作而发生的事故,道班当年也无权参加评奖,且一切费用由当事者全部负责。各道班使用的车辆由局定期进行检查,其二级保养维修费用,每个道班每年补助1000元。

7、报表、生产日志、巡查日志:上墙的报表,其内容应真实、清楚,登记应及时,报表应整洁,不得弄虚作假。生产日志、巡查日志是生产、安全、巡查的原始记录,班长应加以重视,签名应齐全,内容反映应如实,不得弄虚作假,且应保存良好。道班自查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记录表》内容要真实反映当月的实际路况,《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记录表》各道班应保存好,每年年底上交局生产技术股存档。

第五条检查验收机构

局成立道班月度检查验收组,由局领导、人秘、生产、财务、机务、路政人员组成。检查内容:

1、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2、安全生产和道班环境卫生的评定。

3、道班经济开支的核定。

4、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墙上报表及各种日志的登记情况。

第六条验收办法

1、检查时间:道班月度检查于每月25日前后进行,对道班逐个检查,检查人员为局验收组和道班长、统计员、财务员。在非月度检查日期间,局将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期不通知进行检查。

2、评分办法:评分标准请见局发给各道班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11(代号为JTJ075—94)。

3、为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局把小修保养费用分二次发放,每半月发一次。道班每月必须做出生产计划由局审核批准或由局直接安排生产任务,局每月根据计划对照检查,完成计划且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的领取当月的小修保养费用,未能完成生产任务的,或虽能完成生产任务但不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的,发给当月小修保养费用的50%,其余50%小修保养费由局收回,作为奖励出色完成生产任务的道班的奖励基金,连续二个月未能完成生产任务的,则对该班进行整顿学习,整顿期间只发50%的工资。

第七条附项

1、培训学习:因工作需要须进行培训学习的,从道班中派出人员的,局负责学习费、差旅费,其余由道班负责。

篇9

每到冬季,北方地区降雪,桥面、天桥下、高速公路匝道、坡道积雪、结冰,造成车辆通行困难,乃至影响行车安全。而全部清除道路积雪、结冰,又不现实,这时需要采取抛砂防滑的养护管理模式,以减少结冰、积雪路面对车辆通行造成的影响,以前我处采取提前调研,在坡道、匝道、桥面提前堆放防滑砂,一旦需要时,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扬砂防滑,或者将防滑砂载在车厢里由人工抛砂,这样就存在,人工扬砂劳动强度大,抛撒不均匀、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为此,我单位提出使用机械抛防滑砂的设计构想,并与莱州市银星园林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该产品。

2、抛砂防滑作业特点及质量要求

大型清雪机械清雪作业后,留下的压实积雪、雪融化后雪水夜间或遇低温结冰,常发生在背阴路段、桥面、天桥下,这些无法清除积雪、结冰的路面,需要进行抛砂防滑,其特点是点多、分散、相距较远。对研制的小型抛砂器的工作质量要求,抛撒均匀,根据路面结冰情况,可调抛砂厚度,操作安装简单,机动性好,提高效率,减轻养路员劳动强度,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进展,提高公路冬季养护管理水平。

3、砂砾抛撒器设计、实验、定型

经反复研究人工扬砂动作,和砂的抛射方向及落地扇面,路面实际测量,确定采用离心式抛撒设计,根据高速公路行车道宽度,确定抛撒宽度为3~3.5M,砂砾厚度0.5~1.0CM。在研制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漏砂、抛撒不均匀、转轴卡死等问题,研制小组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改进,研制成功针对冬季雪后扬砂的小型砂砾抛砂器。通过在荣乌高速公路莱州段进行现场演示操作,研制的抛砂器,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次我单位与莱州市银星园林机械有限公司成功合作研制成功路面砂砾抛砂器,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附路面砂砾抛砂器原理结构图)。

4、该机特点及实验效果

该机具有制造成本低(各项费用合计约1万元人民币),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的特点,该设备采用车载离心式工作原理。配装6.0马力汽油发动机为动力,加上人工协助,完成抛撒工作。可与多种型号车辆配套,安装方便。工作效率为人工扬砂120倍,而耗油不多,极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经过该机抛撒的砂砾比人工扬砂均匀,有利于雪后车辆的安全行驶。

5、结束语

篇10

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要做好路面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后期的养护工作。我们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的路基管理,解决影响沥青路面施工的各种原因和施工中的问题。在施工中要将沥青路面的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细化,并加强管理,实现工程质量的安全,在总体上提升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水平。

1 影响沥青公路路面施工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沥青公路路面是我国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和质量要求高,影响沥青公路使用性的关键在与对公路路面质量好坏和技术要求。

1.1 影响沥青公路路面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在人为的因素中有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因素。在施工中,工程的基础和依据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有的设计人员或单位不注重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所设计的工程缺乏有效的认识。图纸不精确,施工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影响了路面施工的质量。在施工中没有处理好基层的平整度,影响了施工质量,主要是施工人员没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规划。对于公路路面工程,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高,在施工中大多数都是以日常的经验为依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不了施工的质量和技术达标。在施工中因为知识的缺乏和质量观念的淡化,对材料的要求没有明确的规范。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工程所需,在这些实际的问题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一些材料不达标极大影响了施工质量。

1.2 影响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温度和降水等因素影响

沥青很容易受温度和雨水变化的影响,在高温下,会产生粘滞度降低,导致耐久性降低。在低温时会增大强度,由于温度的差异较大会使面层产生裂缝。加之雨水的冲刷,使得路面松散,在冬季会结冰,融化时水分没有办法全部蒸发,就会导致沥青的粘度降低,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我们要加强沥青公路路面的防护措施,减少公路路面的损害程度。

1.3 在施工中要提高质量意识,要将质量的提高作为过程的一个高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对前期的设计和后期的保护相结合,在每个环节上都要全面考虑。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将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验证和修改,做好最佳方案。每个设计的环节都要符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要对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在自然因素的干扰下,要适当采取一些应急方法或提高沥青温度的稳定性,可以在沥青中加入一些别的物质来增加沥青的稳定性,加强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

2 沥青公路路面的施工技术

2.1 对沥青公路质量的控制和整体技术的把握

在沥青公路路面上首先要把路面的质量控制好,对于不同的地形和土质,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防护。在湿润受水时,一般强度较高,在受到一定的压力时,土结构会被破坏,会有较大的附加下沉,强度降低。在公路的建设中对于土质疏松的地区,要加固该地区,还要做好路基的防冲、防渗工作。在路面垫层和路基的施工技术中,路面垫层材料的选择上,用压碎值小于30%的沙砾和粒径在0.5-5cm的砾石。在施工中还要选用粗细骨料和填嵌,要选择干净、没有杂质的且相对坚硬的物料。在沥青公路的抗滑层施工时,也要使用坚硬、耐磨的砾石或无风化石。通过对路面沙砾的摊平、碾压和初期的养护等,将沙砾备料、水泥剂量和加水拌和等技术,可以将沙砾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公路路面的建设中路基有承受重量和保持道路表面平整的作用,对路面的强度和稳定车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路面能够承受重量,使路面的厚度更加合理,路基的强度应该很好,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在各种环境中的抗损坏能力。路面的结构一定要合理,通常有面层、基层、垫层等层次。

2.2 沥青公路混凝土的拌合和摊铺

在沥青公路的施工中,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时宜选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拌和机又可分为连续式和分批式两大类。在制备工艺上,过去多采用先将砂石料烘干加热后,再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在拌合后要保持混和料的均匀,不能有结块状或粗细不均的出现,如不达标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在进行沥青公路路面的摊铺前,要打扫干净路面基层上的杂物,准确掌握公路路基的厚度和相关信息,如果达不到摊铺的标准,应该及时进行修整。如杂旧的沥青公路路面,要在旧沥青的表面弄上一层粘层的沥青。在摊铺过程中,会按照工作原理进行摊铺,最后整平。要注意在进行对层混合料时,要和下面的接缝错开。在摊铺机作业中,摊铺要缓慢、匀速、速度不能过快,摊铺机的停顿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3 公路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在公路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后,要进行初步的碾压工作。碾压是非常重要的,应选用较好的碾压设备。一般初步的碾压工作要进行两遍以上,在碾压过程中碾压机要和路线保持一致,防止路面碾压不平整。在初步的碾压完成后,施工人员要检查碾压的情况和路面的平整度,对于不达标的要及时做出调整。在完成初步碾压和处理后,要进行复压。在碾压的过程中要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沥青公路摊铺中可以及时修复缺陷。

2.4 碾压施工中的接缝处理

沥青公路的碾压是路面压实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接缝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质量和平整度。在压路机进行作业时,碾压在开始时应将压路机的大部分重量施加在热料层上,在碾压冷料上只保持10-20cm。这样就不会造成结合的密度降低,从而产生较高的密度。在碾压时,采用纵向接缝方法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压实能力,还可以减少因压路机占用面积较小的一边而对交通造成干扰。

2.5 路面的养护工作。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做得到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面的质量。对于路面的养护工作,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锯缝填脂工作必不可少。为了避免路面横向裂缝,在每隔30—50米就预锯横缝,并及时将横缝用沥青玛蹄脂加以填充。对于土基层的养护工作,可以根据其受破坏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破坏严重的情况下,如若只是表层的破坏面积大,可以采用加热翻松、添加添加剂、覆盖层施工的方式。如若中层已经受到破坏,那么铣洗面层重新翻修的工作必不可少,决不能为了一时的小利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基层受破坏程度不严重的情况下,只进行表面处理就可以了,使用的材料是SBS改性沥青材料。这样的操作,是为了减少反射裂缝和透水现象的出现。

3 沥青公路路面的表面处治

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处治是用沥青和细粒料按层铺或拌和方法施工,其厚度一般在1.5cm-3cm。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采用层铺法,公路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轻度主要依靠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在表面处治路面的使用寿命不及入灌式路面,设计一般不考虑承重能力和强度。在沥青浇洒完成后要及时散铺石料,及时扫均匀,保持厚度的一致和用料的数量足够。完成后可以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公路路面养护中要做好路基地段的补散石料和扫均匀石料。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公路主要是沥青公路,在施工中技术要求高,质量把关严,影响沥青公路路面的因素也比较多。在提高施工技术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好地去保养公路路面。

参考文献:

[1] 王俊霞,李谨.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河南科技2011,(13).

[2] 胡建军.浅淡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东方企业文化,2012,(4).

篇11

1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在通村公路“以奖代补”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增加,路面损坏严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2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①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②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③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3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建议

农村公路逐渐成为搞活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关更加密切。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质量,体现“建养并重”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篇12

1.经费无着落,养护资金难筹措。乡村公路建起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直接交付村级投入使用。由于乡村公路养护政策尚未到位,村级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在建设中已经倾其所有,难于筹到常年用于乡村养护的专项资金。对乡村公路养护目前没有硬性规定,受政策和资金制约,大部分乡村公路采取季节养护和群养群护的方式,有的甚至无人管护,给行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2.养护无标准,养护工作难考核。乡村公路建设时为了节约资金、土地,采取因路制宜,设计技术标准低,上山下岭,爬坡过河,与列养等级公路比,养护线路长,难度大,完全靠人工作业。对乡村公路养护按照什么样的养护标准,目前没有统一模式,专人养护里程定多远,资金定多少,是只负责路面保洁,还是涵盖路面病害,尚无规定内容,如何检评、考核、兑现,也只在摸索之中。

3.管理无主体,有效管理难到位。乡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所在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其管理划给谁,目前尚无定论。如果说划给路政,点多线广,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就是管了,对路产路权维护的罚没收入,应缴给谁,发生的费用如何处理,均无章可循。如果村级负责管理,将依照乡规民约进行,但各村情况不一样,民风不一样,人员素质不一样,势必造成乡规民约的内容不同,对路产路权的维护条款不同,处罚标准不同,有可能造成在同一个县市、同一个乡镇处罚不一样,而且能否做到依法文明维护路产路权尚难说清。

4.人员无要求,养护质量难保证。对乡村公路列养,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居等因素限制,大部分采取以村为单位养护,聘请的多数是本村村民,受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责任心等限制,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二、对加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乡村公路建设情况和国家相关养护政策的出台,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交通,结合谷城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1.加强质量管理,打造和谐公路。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大,国家奖补资金已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不含地方补贴),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虽然谷城已向每个乡镇派驻了监理,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了审验,驱逐了部分施工不合格单位,但是由于点多面广,加之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一个乡镇几个村甚至十几个村同时施工,监理无法实现真正“驻地”。受利益驱动,少数施工队仍然存在着趁监理不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容易造成质量隐患,也给日后养护管理带来困难。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严把建设关,建议上级加大对监管经费投入,改善交通工具,确保按施工组织设计作业,强化质量管理,为延长乡村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打好基础。

2.科学建立基金,实现持久发展。今年,国家已经提出了乡村公路养护的意见,但从谷城专人养护的效果看,应当考虑把日常养护与公路大中修分开,日常养护由乡村负责管理,交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经费支出为每公里/年1500―2000元,养护人员仍采用竞标和合理低价中标两种形式,便于乡村管理,增强村级爱路护路意识。路面病害处治应组建专业施工队进行。公路大中修工程由交通部门负责,乡村进行监督,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按国家有关政策划拨的养护经费,在扣除小修保养经费后,其剩余资金建立公路大中修基金。其公路大中修费用具体分担比例可采取倒“三七”的办法,即从验收合格后的第6年开始,第一年维修,大中修基金出30%,乡村负担70%,第二年大中修基金出40%,乡村负担60%,依次类推,直到第五年也就是公路验收后的第十一年以后均采用大中修基金出70%,乡村负担30%的办法进行。

3.认真开展培训,提高人员水平。要加大对农村养路工的政治业务培训,政治、政策培训以乡镇为主,业务、安全培训由交通部门负责实施,不断提高农村养路工人素质。

4.建立考评机制,激发养护合力。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一整套乡村公路养护考核机制,做到养护效果与养护经费挂钩,与安排下年度建设项目挂钩,奖罚分明,树立公路养护标杆和旗帜,通过优胜劣汰,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5.试行全程监督,保障资金安全。建立乡村公路养护资金专项审计制度,纳入交通效能监察,坚持每年对养护资金进行一次专项审计,每年交通监察部门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保障国家资金使用安全,确保不被挪作他用。

三、工程的质量控制

1.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众多工程实例和理论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施工工序及其质量的影响程度有着显著的差别

2.质量控制的原则

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可遵循“质量第一,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百年大计”工程,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施工中间环节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是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在当前地方财政紧张状况下,地方配套资金一般很难到位,要求工程的结构设计一定要合理,工程造价要低,即“经济”。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协调”,即不同的公路行政等级、不同的交通流量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优化设计,使之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篇13

公路有其使用寿命,经过车辆的碾压、风雪等恶劣天气的破坏和认为破坏等,公路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对路面的日常养护必不可少。公路养护就是指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养护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使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达到:路面平整,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一、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交通流量剧增加快了公路的老化。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重型车、超重车日益增多,公路负荷越来越重,磨损和破坏程度增加,而原有一些公路设计标准低,已适应不了新的形式。

(2)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较低。养护管理单位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养公路养护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机械化程度很低,缺乏对公路总体养护管理状况的研究、了解和探索。

(3)内部体制建设不够完善。内部关系不顺,工作效率低下,单位内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总体水平。养护队伍不健全、不稳定,人员素质偏低,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目前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目前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般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比例不足10%,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4)忽略了爱路护路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道路的使用年限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重要关系。有些村民挖开路面用来做浇田用的水渠,在路面上打场晒粮、堆粪、堆土、种植农作物等,致使路面裂缝、麻面、坑槽、边坡坍塌等公路病害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

2.1树立服务观念和环保观念。公路养护是以方便广大人民出行便利为目标,在日常养护中应尽最大能力保证道路安全畅通,各种养护作业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等先进技术。目前国际上再生工艺及方法大致可分为热再生、冷再生、厂拌再生等,用于路面再生的机械有红外线路面加热机、旧料破碎机、就地再生机等。

2.2划分养护范围,明确各级养护责任公路的养护特点,重点要以预防为主。要对所有设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和预防性养护与维修,以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为此,将公路养护分为3级:①日常维修保养。按养护里程,以年养护定额费用下达全年保养计划,分季实施,日常养护主要由县级各公路段完成;②专项治理。以预算形式上报列项,批准后按批准的设计预算包干实施,并以决算形式批准核销,以保证专项工程的实施,此项任务由各地市公路局组织完成;③道路大中修。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大中修工程。此外,加强专项治理,将养护作业划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防护工程、交通设施、绿化工程6大类,并按日常维修和专项工程这两种不同的养护作业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落实具体施工单位,此项工作应由省级公路局组织完成。

2.3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公路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中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并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养护工程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良好运营和服务水平。另外,必须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衣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三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管理,及时清走施工废料,同时做好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

2.4建立一支专门的公路养护队伍。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公路养护队伍,减轻设备重复设置和购买的浪费。若每个单位的养护工作均自成体系,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人员、设备利用率低和资金浪费大的情况。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公路养护队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避免浪费,提高人员设备、资金的利用率,使公路养护更加专业化,在处理路面病害方面,质量能得到充分的保证,符合公路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2.5加强职工教育,定期组织职工培训学习,提高养护技术水平。纵观一些发达国家的公路养护队伍,无一不是由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而在我国,公路养护一线职工大都是由农民和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临时工和合同工组成,职工素质普遍低下,严重阻碍了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当前,加强职工培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领导重视,舍得投入;②注意积累总结经验,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总结好的养护方法和经验,在培训中推广;③职工教育要注重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并且突出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要经常组织一些养护技术现场交流会,以提高职工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④职工培训切忌走过场,应付了事,要实实在在地让职工学点东西,使职工清楚平时工作都要做到那些方面,达到精细化养护的标准是什么,养护的目标是什么,让职工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方向。

三、结束语

我国的公路养护正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索我国公路养护作业的发展模式,是适应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文明样板路,努力实现公路标准化,是科学养护对公路管理者的要求。发展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以高质量的服务标准满足广大人民的出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