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统计学课题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统计学课题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统计学课题研究

篇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西省研究生教学改革课题(JXYJG-2015-079)。

作者简介:宋伟才(1973―),男,江西万载人,江西中医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统计。

统计学是绝大多数医学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中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思维方式和保证其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由于医学研究生数学功底普遍薄弱,学习模式以记忆为主,导致其在统计学课程学习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和瓶颈,也给广大教学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难题和困扰。因此,我们决定采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专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

专题研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主动学习、 分组合作讨论为前提,以课程为基本研究内容,通过个人、小组、 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的教学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1]。该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思维发散能力、创新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重在能力,医学专业研究生对统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的运用比较浅薄,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来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是专题研讨式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教学功能发挥最完整、最重要的环节。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及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但是教师一般不轻易参与争论,也不发表权威性意见,只是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解决方法,同时注意吸取其他人的见解,发言时要求尽量做到逻辑清晰、言简意赅、有理有据。同时教师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善于“纠偏削尖”,开言引路把讨论引向正道,研讨结束后,教师要抓住讨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解疑释惑,画龙点睛,归纳提高。

二、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运行

(1)教学准备:讨论课的效果与课前准备有极大的关系,要把专题研讨式课堂教学做好,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老师首先要制订课堂教学计划,在上课之前设计好课程的教学计划书,计划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阅读材料等,这些材料在开课之前向学生发放[2]。在专题的选择上,结合该课程当前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中心议题,议题要满足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并且要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构建出真问题和假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

(2)专题研讨:首先依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由5人或6人组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依托讲课和评课形式分组进行交流,展开讨论。讨论包括三部分,一是对讨论内容的概括,二是对文献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谈自己的想法,三是根据阅读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进行师生交流,在学生讨论无果的情况下,师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及知识结构,才能在师生讨论过程中始终把握问题的主线,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对专题做出总结,并对题材进行相应的拓展,开拓学生思路,从理论上将讨论提升到一个高度,为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提供空间。

(3)教学评价: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效果的评价,二是学生考核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专题研讨法有没有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它由学生进行评价,便于今后不断改进;学生考核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4)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如下图。

三、专题研讨式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及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实行专题研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研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可以深化对研讨主题的认识,实现课程学习的最佳效果。其次教师应深入钻研本专业相关课题,站在科学研究前沿,提高对学生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的指导水平,而且要加强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的研究,探讨如何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再次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对学生的调研、专题的选择、研讨资料的准备等。最后在统计学中,许多概念抽象、难懂,有许多人一时无法理解,因此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选取的案例要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研讨式教学还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防止出现“放羊”现象。研究生的数学基本功好于本科生,一些研究生在本科时学过数理统计,同时研究生的自学及探索能力高于本科生。显然,对于研究生而言,研讨式教学比“填鸭式”教学要好,但研讨式教学也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产生我们熟知的“放羊”现象,即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课中严格控制课堂局面,这样才能防止出现“放羊”现象。 其次要防止出现“跑题”。医学统计学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们的思维比较活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掌控和引导,但如果组织不规范,就容易出现跑题现象。最后要防止出现“一言堂”,要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小结

实践表明,将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引入研究生统计学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真正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信息反馈,提供了一个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空间。通过研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受研究生们欢迎,因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篇2

哲学上对语境的研究始于分析哲学之父弗雷德,他在《算数基础》中指出逻辑研究的三条基本原则,这其中第二条原则就是语境原则,即“必须在句子联系中研究词与句子的意思,而不是个别的研究词与句子的意谓”。弗雷德把判断作为逻辑推理的起点,在他看来,概念和词语没有独立的意义,我们只能在判断或句子中分析和额定他们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应用和发挥了弗雷德的语境原则,提出了“一个词的意义就他它在语言中使用的‘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就是指有语言和行动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在它看来,一个词的意思是由它在语言游戏的功能给予的,它在一个语言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就使这个词获得什么样的意义。语境分析总是以一定的时间、场合、目的、实践或方式等为基础,而这些也正是语言共同体产生和演化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并造就语境分析的语言环境。“语言共同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具体动态的语境基础”。[1]在这些条件基础上,行为主体也正是通过语言信息(言语、表情、动作等)的相互交换,完成了对语言规则的制定和遵循,并形成共同价值趋同和确认的标准,为语境分析产生创造了条件。为此,谈到语境分析研究,就一定离不开语言共同体的研究,它既是语境分析的基础,又是科学评价最根本的基底或大环境。据此,语言共同体为科学理论的不同评价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一、语言共同体的概念及其演化

语言共同体思想研究最早可以追述到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说:“在这里,‘语言游戏’一词的用意在于突出下列这个事实,即语言的述说乃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2]社会语言学家则认为,语言共同体是由共享的语言或者是语言变体组成,且共同体内部还必须有一系列能够确保正确运用这些变体的规则或者是共同的约定。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普遍共识是语言共同体是一个行为领域或者共同的约定。“语言共同体”这概念的使用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着这样的假设,即语言受学术背景或其他社会共同体内部习俗、约定等的控制。语言在社会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是一种获取以及拓展共同体知识的方式。

语言共同体的演化前提是共同体的形成。各种形态的共同体的形成是语言共同体形成的物质基础,但语言共同体不具有物质形态,而是以行为主体为基础,主要以特定的语言的引导以呈现价值、行为、表达趋同化的叙事形态或语言环境。在生活中,从生命一开始,人们总是要不停地和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得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是每个生命个体都要遵循的生存进化法则。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这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的体现,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加深,行为主体会按照各自意想、目的、意图、表达或爱好形成一个个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共同体。它表现为各种具体形式的物质与精神实体。例如:游戏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工作共同体、劳动共同体等等。在这些共同体中,行为主体相互交换各种信息,以维持信息的平衡态。首先行为主体A将自己获得的外界各种语言信息按照自己的标准加以分化、筛选和传输。然后行为主体B最先接受到A的信息,行为主体B会再按照自己的标准加以筛选,选择,然后将信息储存在大脑中。最后,行为主体B再将信息传给行为主体C,按照这种模式信息在整个共同体中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有的信息有可能被消减或消除,也可能有的信息或随着传输会慢慢的增加。在共同体中,个体行为主体会以特定的语言作为引导(当然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以特定的行为举止或实践活动表现出来。一旦它的特定言语被其他的行为主体所理解并接受,其他的行为主体就会效仿,然后他们相互学习,彼此适应,当特定的言语信息累积到一定的阈值的时候,共同体就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趋同或话语标准,这就是共同体遵循的规则。[3]这种规则是每一个行为主体在实践活动和特定的语言引导下被共同理解和认可的标准。规则一但形成,此时就形成了语言共同体。

二、语言共同体的特征及其规则遵循

从语言共同体概念的应用及其演化过程,我们总结出了语言共同体的几个基本性特征:(1)语言共同体具有广泛认同性;(2)语言共同体的目标可以是正式写进文本里的,也可以是成员之间默认的、约定俗成的,但必须是语言共同体内部公认的;(3)语言共同体的各成员之间具有特定的交流机制;(4)语言共同成员之间交流的基本方式,个体成员必修自然与不自然的按照这种方式参与到交流之中,才能真正成为语言共同体的成员。(5)在交流目的的引导下,语言共同体使用一种或多种体裁方式,比如适当的题目、规范等。在语言共同体的行程中,文本的使用与约定的规范是判断一个团体是否为语言共同体的非常重要条件。从上述定义和语言共同体特征来看,语言共同体是一组实践、行为、规范共同体成员的共有的语言表达、价值、理解和共同遵守的方式,语言共同体是彰显语境分析的基础,它为不同身份背景的行为主体的行为或实践提供了规范的、无形的标准,是产生科学理论不同评价的事实归因。

语言共同体的“语言规则或行动规则的关键是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据此解释在某种情形中人的相似反应,进而判断人们遵守或违反规则的行为。就规则遵循活动而言,它分析为什么在某种特定场合中我们会遵守此种规则,这是为具体语境中的规则运用提供辩护,只有分辨不同场合中的具体情况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则”。[4]由此,语言共同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它的范围来看,它并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界限,也就是说语言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跨国界的、民族的,它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引导所形成的共有的习惯、行为、价值、理论的共同体。在语言共同体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语言共同体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从这一过程来看,意义的规范性是存在的,但是对这种“规范性”的理解也需要结合语境进行来分析的,语言共同体它依赖于共有的社会维度,无法脱离社会语言的环境与规范,因而对共同体的研究需要综合这个语境中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等各方面因素。

三、语言共同体与科学理论评价的联系

(一)语言共同体对科学理论评价的作用

科学理论的评价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从语言共同体的视角来审视科学理论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视角。语言共同体的规则与原理对科学理论的评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为科学理论的评价离不开语言的规则与原理的控制,同时语言的意思因为其所处的具体语境之内而存在。在同一语境中,相同的词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读者阅读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意义。这是因为词语的意思并不会被一个的词或者是几个词所固定,相反它会受到一个规则或原理规范,而不会成为一种不确定含义的语言。这个系统或原理就是语言共同体。语言共同体是语境的基础,是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无论何种评价都离不开语言共同体的影响和限制。它成为一切科学评价的序幕。据此,处在不同的语言共同体之下主体对科学理论又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理论评价是评价主体对理论在理解并表示选择意向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认识自然或通过认识自然而获得自身的满足。评价者的目的总是发生在语境中,它看到什么,能看到什么都取决于它的语境视域。理论的评价不仅与过去、当下、未来的各种事物发生关系,而且和评价主体所处的语言共同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评价不仅体现在主体的目的、标准上,而且体现在对科学理论评价的继承与发扬上。

(二)语言共同体为科学理论评价提供基底

语言共同体是科学理论评价的参照系,它为科学理论的评价提供了基底。评价中的所有语言和行为都是完全依赖于语言共同体的规则与原理控制的。语言共同体既可以帮助或控制评价者理解所进行的目的是什么、选择与不选择什么,又可以帮助评价者该如何准确地理解科学理论文本与文本对象与背景文本的关系。同时,语言共同体也可以使评价者对评价手段的功能和效用做出判定,语言共同体在科学理论评价中也能确定评价语义进而界定评价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又能派出新的评价语义从而转换评价活动的方向与范围,因而它是评价活动中认知过程的一种规范行为。我们知道科学理论评价进行语境分析的实质是评价者对科学评价对象的认识与解读,这种认识是以语言共同体为基底,并随着语言共同体变化而变化。语言共同体要素是一个多层次子系统的集合体,在语言共同体基础上,它包括互文语境、语言语境。科学理论评价者是基于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而产生对各组成部分及总体的理论评价特征。

我们知道语言语境是由符号、语音、语义、文字等构成的一种信息域,它包括实体语言语境和文本语言语境。实体语言语境指科学理论评价者之间语言信息交流所表达的意义,而文本语言语境指理论文本作为语言文字、符号所表征的意义。评价者通过语言与科学理论文本所表征的意义进行信息的交流,这是评价活动的起点。如果交流的信息受到局部阻碍,则会阻碍评价活动的进行。因此,语言的无障碍交流与共同的规范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把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评价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由此,我们得出语言共同体和科学理论的语境评价是不可分离的,它为科学理论的评价提供了理解和容易接受的前提。

四、结语

语言共同体为科学理论的评价判别标准提供了基底,语境分析为科学理论的评价提供了方法。语言共同体是语境分析的动态基础,也是科学评价的前提。只有把科学理论的评价放在语言共同体的背景下,运用语境分析的方法,以语言共同体为基底的方式做动态的语境分析才会避免滑向相对主义的深渊,在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

【参考文献】

[1]郭贵春,赵晓聃.规则遵循中的语言共同体和规范性[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篇3

1 学科共同体的含义与发展

学科是指按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共同体是一个人类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其进人学科领域应从1887年滕尼斯发表(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算起。滕尼斯使用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共同体”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探索源于20世纪杜威“学校即社会”这一概念,国内外研究最有成效的是“学习共同体”,随之衍生出“教师发展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早期如滕尼斯等定义的“共同体”的意义更为宽泛,而如实践共同体、教师共同体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更加明确目标的共同体类型。学科共同体是指相同或不同地域间同一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和实践的教育协作组织。这一组织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旨在共同推进学科发展,形成学科文化,促进学科创新。本质上学科共同体就是以学科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实践共同体,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管理角色。

美国的学科共同体研究开始得较早,美国学科设置呈现综合化的趋势,与中国稳定的学科组和线性行政建制不同,这种组织形成打破了不同教师和学科部门间的壁垒,多是一种基于主体自愿、民主平等的专业学术组织。在这里,我们更容易看到那些基于共同价值观念或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团队合作。近几年在国内中小学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学科共同体,但多集中于传统方式,对于不同地域间的知识共享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实现网络环境下不同地域间的知识共享,解决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建立学科共同体,实现教育工作效率最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2 学科共同体知识管理研究的意义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己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被认为是一种对知识的组织和再组织,是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的管理。UanLeI L ULeary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知识管理有成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界,在教育中应用并不多。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如Blog,Wiki等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知识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也使教育界开始逐步重视知识管理。在我国,知识管理在教育中的应用最早见刘毓于1998年发表的《学校“知识管理”探微》,他认为学校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学校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管理活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共同体是很重要的知识共享场所,因为一个组织的知识往往是通过小规模的、非正式的、自组织的学习性网络所创建的。共同体里所有的学习都包括文化适应、知识共享、协作的过程,被广泛认为是知识管理应用领域的有效工具。特定学科领域的人员通过共同体联系在一起,并围绕这一学科领域发展分享知识。

3 学科共同体知识管理要素

3.1共同目标

学科共同体是一个非正式的团体,在学科共同体成立之初,开展讨论以确立共同体目标有助于提高成员参与的积极性。这些讨论可包括共同体讨论什么内容?最终期望达到怎么样的目的?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学科共同体等.

一个学科共同体与一个任务组有所不同,任务组通常是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而形成的,目标完成之后解散。而学科共同体通过把学习和共享融人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去,能够有助于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共享。学科共同体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学科共同体的人员构成、内外部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组成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构建和谐学科共同体的关键因素.学科共同体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学科相关人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学科的创新和集体创造力。

3.2接受规则

与一般的学校管理不同,共同体的成员管理相对比较自由。这就使得激励机制和组织契约变得尤为重要,参与共同体的成员自愿接受规则,形成透明、公平、民主化的机制和规则。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强调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知识创造者的价值和作用。在知识高度发达的今天,规则的建立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对于有效的知识共享,共同体参与者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对意义有相同的理解。成员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各种观点中的关键词汇、术语进行辨析,从而达到一致理解和共识的过程。通过对关键词汇、术语意义的讨论,经过补充、纠正、完善等环节,在参与者同意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产生共同体的共享理解。

3.3互相信任

一个信任的氛围是使得知识共享变得简单的法宝,而知识共享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意义所在。信任应该存在于学科共同体成员之间和学科共同体的交流渠道中。

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隐藏我们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这是天生的倾向。因此,为了推动学科的发展,成员们必须具有高涨的积极性,给予共同体成员充分的信任。信任和相互依赖是维持个人间良好关系的纽带,也是共同体成功的先决条件,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可以保证有效的交互和持续的知识共享。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个体间的接触和信任的确立是密切相关的。共同体中人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消除彼此的不信任和恐惧,打破个人和组织的障碍,促进共同体成员共享知识和创造知识。

3.4合理结构

传统的正式学科内部组织结构,是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的。教职工的信息、意见和建议要通过这一组织结构逐级汇报,不能超越。学科共同体的知识管理要求打破这种设计,建立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型组织结构,任何一个参与者的信息、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通过简化了的组织结构直接传输,从而建立有利于学科共同体所有成员之间进行合作、有利于知识进行分离和积累的创造性方式。

3.5核心成员

核心成员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学科共同体存在的重要因素。学科专家通过示范和发起话题等方式组织学科共同体的成员进行讨论和互动。共同体核心成员一般拥有敏感的、外向的、温和的、开拓性、利他性、灵活性等人格特质,而社交性、开放性和利他性对沟通技能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

核心成员可以通过向他人总结和报告知识,通过基于知识使用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以及通过与知识提供者保持密切的相互关系而获得知识,能够实现更主动的关注知识。

4 学科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汉森和罗利亚曾将企业中的知识管理模式分别称为编码管理模式和人物化管理模式。存储模式是指知识被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人物化管理模式是指知识与知识的所有人没有分离,他的知识通过人员的直接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学科共同体可以综合两种模式的优点,由专家或学科领域的领先者将自己的知识通过平台进行传播与分享,形成的显性知识由专门人员形成数据库,供共同体成员参考和查阅。

篇4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实物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以及虚拟技术的作用,搭建虚拟仿真平台,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一、通信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概念抽象,原理复杂

《通信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所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原理比较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对电路、信号模型的介绍,很多学生只能机械地背记大量结论性的知识,很难形成应用能力。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授课和验证实验不能同时进行,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的实验课往往滞后于获取理性知识的理论课,往往很多情况下实践操作课是在理论课程进行了很长时间再进行,违背了一般人获取知识的逻辑顺序。这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脱离理论,很多学生只是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的层次,做的什么,出现什么现象,应该出现什么现象,很难解释清楚,无法起到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效果。

3、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

实践操作课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教员是先给出电路图,讲解操作原理,然后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有些教员直接给出实际电路的连接图,甚至直接给出操作结果,学生完全照搬,形成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是在教员的“安排”下进行操作,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实验条件有限

目前很多院校通信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验设施数量较少,学生人均参与实验的时间较短。而且,由于课程特点,实验涉及高频电路较多,调节方法相对复杂,实验仪器、电路元件等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实验课程较难顺利进行。

由于以上特点和问题,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信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原理》两门课程的授课效果不明显,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一体化实验室建设,融理论、仿真与实践一体,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二、虚拟仿真技术的优点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仿真与实作融合到一起,可以达到很到教学效果。仿真,即利用Multisim以及Matlab软件对电路进行虚拟电路仿真;理论,即进行理论授课,并结合仿真进行分析;实作,即进行实际电路的连接与测量,可以弥补仿真与理论的不足。其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充分发挥了现有教学保障设备的作用,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原理与现象直接相关,现象展示更直观

利用仿真软件作为虚拟实验授课平台,理论讲授与虚拟仿真合二为一,教员可以边讲理论边演示现象,电路结构和参数修改简单灵活,而且仿真平台提供强大的分析功能,使电路状态和外部现象的展示比实际电路更直观。通过对虚拟仿真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再延伸到理论知识的授课,这样使得理论授课不再枯燥,从而弥补了学生抽象思维弱的不足,使学生较容易掌握理论知识。

2、学生仿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课堂的电路仿真,不但教员要做,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自己动手做。教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设计仿真电路,甚至可以给出条件,让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自主设计,教员只需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这样,不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积极探索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3、仿真平台仪器仪表丰富,操作安全性好

Multisim提供大量仿真程度较高的虚拟仪器仪表,学生通过对虚拟仪器仪表的操作可以加强对实际仪器功能的认识。虚拟仪器不存在实验室中常遇到的意外情况,如示波器显示不正常、三用表电池电压不足等故障,也不会因为学生误操作造成危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改动电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实验的效率。

4、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实践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理论电路与实际电路相差较大,如果从理论直接到实践,很多学生难以接受,而电路仿真,恰恰搭建了一座理论与实践连接的桥梁。首先对理论电路进行虚拟仿真,从而对电路参数、电路连接以及电路现象等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仿真之后再进行实际电路的连接与测试,不但能够节省学生分析测试电路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操作思路更加清晰,操作步骤更加认真明确,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体化教学,主要是将仿真、理论与实作融合到一次课甚至是一节课之中。其基本思路是先仿真,引出现象,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进行实践操作,但其核心是“一体化”,即三者有机结合,不分彼此。

1、电路仿真

《通信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原理》两门课程主要授课内容是认识电路、分析电路和应用电路,为弥补学生抽象思维弱的不足,在进行电路分析之前首先进行电路的仿真。根据电路的复杂程度,仿真分析可以由教员进行,也可以由小组讨论进行,并进行电路现象的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同时,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需要,学生也可以在教员的引导之下,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的主要目的是得出电路现象,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延伸到理论的分析,从而使得理论分析有理有据。

2、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主要是在仿真现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现象的总结,利用电路定理和规律来进行电路的分析,此过程主要由教员完成。理论分析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要不断地与仿真现象和结论进行对比,从而增强理论分析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得理论分析不再复杂枯燥。

3、实践操作

通过电路仿真与理论分析,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并对需要测量的电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进行实际电路的分析和测量,容易做到心里有底。由于实际电路的操作涉及到工频交流电以及各种测试仪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有些特殊电路还可能导致用电事故的发生,因而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员要加强指导,尤其对于操作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等,要多加强调,从而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做到认真仔细,井然有序。

电路仿真、理论分析、实践操作是一个顺序的过程,但又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实践操作中遇到问题,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也可以通过仿真来解决;仿真的主要目的是引出理论分析,同时理论分析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再进行仿真验证。总之,三者是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只有将三者“一体化”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四、小结

通信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其对教学保障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它却顺应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符合职业教育任职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普通高校;课程模式;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99-02

体育教学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但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设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因此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也影响了体育课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想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首先必须从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入手.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现状

1.1 课程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即以教师为中心,上体育课时,老师占用了许多时间,用来讲解体育课程的理论、动作要领等,这就导致学生自己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初中、高中体育课程有较多重复之处.例如,初中、高中、大学的体育课程都有篮球、足球、排球等课程,所以对于这些课程学生已经有较多的了解了,有的学生对其所热爱的体育项目往往有较深的了解,因此根本不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再仔细讲解这些体育项目的理论、规则、动作要领等内容.而当前高校体育老师往往没有注意这一问题,用大量时间来讲解这些东西,导致体育课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就很难有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了.而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例如轮滑、太极之类的,又往往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设置的比较少,招生名额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过分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高效体育的课程安排就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多而杂,而且与初中、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血多重复的地方.体育课程的设置没用突出重点和难点.而且没有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发展特性来设置设置相应体育课程,使得体育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偏离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另外,体育本来应该是一门以学生实际体育运动为主的课程,需要给学生较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活动.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却涉及到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且这些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一些体育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讲,教学效果较差.这些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学生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往往学生花了许多精力学习的知识,到后来却发现根本无用武之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

1.3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据了很多的时间,理论是必要的,但是这些理论往往侧重于对体育活动的规则、动作要领、任务、意义的描述,对学生用处不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对于学生比较需要的体育人文教学以及与体育相关的人体科学知识和伤病救治知识却很少涉及,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缺陷.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需要学习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法之外,还需要培养自身的组织能力.因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很可能是到中学进行体育教学,因此势必需要具有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但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注重这一需求.

1.4 课程体系定位不准确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改革缺少顶层设计,没有明确的方向,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从而使得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改革措施并不符合实际要求,有些措施实施的初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往往偏离设计者的目的,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1].目前,通过数次改革的高校体育课程依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活动存在很大的距离,实际上已经出现脱节的现象.由于改革过程中一些人呼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程设置往往以够用为度,所以高校体育课程以及课时都遭到压缩,这样一来使得本来就不怎么充足的上课时间进一步减少,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

2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模式的设计

2.1 体系框架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为导向,以体育本身的学科特点为依据,以培养体育人才为目标.首先,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知识素养之外,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可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一臂之力.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设置首先必须照顾到这一内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其次,专业知识方面.无论什么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体系和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也是一样,因此在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训.当然,专业素养的培养不是说要把所有的学生训练成职业运动员一样,而是说要把基本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的方法,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体育锻炼指明方向和路径,使他们能够科学锻炼,有效保持身体健康.第三,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还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范畴,拓展教学领域,例如要重视体育人文教学和人体科学知识的教学等.即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设计上必须既注意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兼顾相关领域的教育.既要做到精深,又要做到广博.第四,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的教学不能仅仅靠纸上谈兵,要加强技能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2.2 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2.2.1 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的组方法,包括课程的教学的内容的分类等内容,还体现着教学的思想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把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基本知识为最低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身体和心理获得均衡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可以划分为技能、知识和素养三大模块[2].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锻炼技能和竞技项目技能.知识主要包括体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身体保健知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把最为核心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必须认真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还可以设置选修课,这种课程与专业有一定的关系,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因此,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例如人文体育课程和运动损伤护理知识等.这种按层次划分不同课程的课程体系有一个好处,它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学生从以前的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另外,大量选修课的设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2 调整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有四大类型,即技能技巧类、体能类、游戏类、休闲类.技能类之中又包括徒手类、杠上类、垫上类、跳跃类、投掷类.体能类包括跳跃类、水上类、负重类、冰雪类.游戏类包括球类、民族传统类、小球类.休闲类包括运动类和职能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存在问题,许多重要的体育内容没有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导致教学内容更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大教材改革力度.首先,加强教材建设应该加快高校体育教材教参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把新的体育项目和新的体育理念及时纳入教材当中.其次,高职高校体育教材在编写时应该本着删减繁琐概念理论、突出实务的原则,着重补充实用性较强理论知识.以实训课教材及教学案例等教辅资料的建设为教材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编写课程实训资料,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3].

2.2.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增强教师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教学改革一时还难以有质的突破,为了使体育教学跟上时展的要求,就需要依靠教师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最新体育动态,及时把相关信息反映在教学当中,从而弥补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不足.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另外,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活动,体育理论知识要精简地讲,有选择性的讲.高校体育教师要更多地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情况,做好中学到大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避免教学脱节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要避免教学内容的过多重复,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了解,根据中学教学的内容,设置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而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已经重点讲解过的内容则要少讲或者不讲,而把跟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领悟体育锻炼的乐趣[4].

2.2.4 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

虽然我们不提倡应试教育,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考试依然是推进教学和学习的有力手段.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是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考试比较陈旧,主要集中于体育技能的考评,例如篮球课的考试就是让测试学生进球率,这其实就是考察学生篮球投球技能.事实上,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除了投球之外,还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需要队友之间的合作,需要快速反应能力等等,但是这些能力在当前的考评体系中没有体现出来,不利于学生篮球技能的综合提高.从这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的考评制度存在缺陷,考评的指标偏于单一,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科考评体系,使考试内容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爱斌.山东省普通高校网球课程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4-5.

篇6

一、研究性教学内涵

(一)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研究性教学和传授性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着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新构建,强调用研究性观点和思路来解决问题。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围绕一个特定的待解决问题入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的知识。从整体来看,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问题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研究性”,重过程、重参与、重研究,主体性和探究性比较强。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重灌输、轻启发,重结论、轻参与,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很多学者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应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方向,围绕学科目标,架构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上,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规定的教材外,还要对网络、参考资料上的有关知识点进行充分挖掘和整理:在教学形式上,建立“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合作研讨”环节;在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过程评价,并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评价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设计和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不同,前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课程质量的好坏,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综合评价后才能得到体现。而学生发生的变化是个综合性概念,所以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多元的,既有平时评价,也有阶段性评价,既有一般}生评价,也有综合性评价。

(二)动态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起到激励、肯定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讲,因为经过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评价目标并非是要“证明”,而是为了“完善”。个人的“完善”并非一日之功,所以,研究性课程评价是个动态的过程,这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利于高校课程的改进。

(三)过程性原则

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过去”,注重结果而非过程:在研究性课程评价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课程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三、统计学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虽然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基本元素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研究性教学都有一个共性的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统计学课程来讲,它的教学过程也包含这三个环节。此外,为了体现教学过程的整体性,教学评价还需要涵盖学业考核这一环节。

篇7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主要以结果性评价、定量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占77.3%、定量评价占65.9%;而以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占60.2%、定性评价占51.1%;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虽然在受调查的部分高校中曾经开展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这种评价方法;结果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在我省的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中占主导地位,虽然这种评价方式与过去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传统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与当今国际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做法相悖。经过进一步走访调查发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采用这种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评价方法本身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二,评价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学校的统一规定以及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普遍不采用新的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的原因归结可为以下两方面:第一,评价方法理论性过强,不易于操作,如反馈性评价或诊断性评价。第二,由于学生的诚信素质有高有低,促使评价的结果易出现不确定性,实施困难,影响教学效率,例如学生自评或互评。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一直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体育课成绩评价既是对学生体育能力和成绩作出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1.从总体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行体育课成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考核不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第二,考核偏重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三,考核内容与体育教学目标脱节;第四,考核采用的方法过于单一。对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调查显示,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中的大多数人对现有的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有不同的看法,集中的四个方面问题与很多研究者的调查结果较为相似,说明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共性问题。其中,有大部分的教师认为考核不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体育成绩考核采用的方法过于单一,这两方面内容的选择已经远远超过了半数,是值得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注意的问题。

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起点差异很大,先天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运动能力各有不同,如就身体肌肉运动感觉来说,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先天的差异。同龄的学生有的身体柔韧性很好,动作机敏,有的则僵硬笨拙;有的力量大,有的则手无缚鸡之力;有的速度素质好,有的怎么练也跑不快;一些耐力素质好的学生即便不经常锻炼,也能在比赛和测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而另外一些缺乏耐力素质的学生,无论怎么刻苦也难达到一般的标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年级不同体型及体质状态的学生均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和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学生个体的原有基础及经过努力提高的幅度(尽管仍未达分数线),在评价中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想象,那些因这方面原因被评为不合格的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必然会受挫伤,将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乃至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积极性。

2.从评价主体方面分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实际的体育课成绩评价过程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体育课成绩由授课教师本身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还没有纳入评价中去,这就造成了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主体的不完整性。还有部分学校实行的是“教考分离”制度,同行进行相互评价,教师成了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主体,忽视了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验不到体育的乐趣,久而久之,使学生慢慢厌倦体育课。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与教学效果成正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同学及其学生本人,只有在参与中,学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体育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在体育课成绩评价的过程中应给学生多点空间和个性展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3.从评价内容方面分析

在对我省12所普通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对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和行为,而对学生的进步幅度、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方面则极少纳入评价内容当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评价思维惯性,大部分采用竞技体育的评价内容,受“技术技能”教育观的影响。过分强调对学生体能、技能的评定,存在着对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认识上的误区,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评价应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技术技能,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结论与建议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方法,已经初步改变了传统的以单一结果性评价为主的方式方法。目前,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主要以结果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为主,以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为辅,但评价主体和内容方面仍比较单一,对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大家有着共同的心声。因此,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现状,影响着整体评价的效果,不能很好地体现体育教学目标。

结合各普通高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应逐步改进并完善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及内容。首先,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讲,需要重视进步幅度评价;其次,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考虑采用等级评定制;再次,在体育课成绩评价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主体综合能力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应不断完善,以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9-231.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9.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9-291.

[4]高林洲.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6(8):95.

[5]唐静萍.谈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7):124-126.

[6]易森林.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1(4):24-27.

[7]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2):113-116.

篇8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 1 研究对象

西安市区10所普通高校、5所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现状.木侧卜究还以西安外事学院2005级公共体育课教学实验班500名木科生作为侧卜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实地调查法对西安市区10所普通高校、5所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进行现场观摩和调查.

1. 2. 2教学试验法将侧l一究对象确定为试验f,班(俱乐部形式的双选项目模式)、试验B班(选项课教学模式)、对照C班砖统‘乞基’教学模式).选取学号为单数的学生作为AvB班学生,山学生自愿选报两个主项目,学号为双号的学生作为普通对照班学生.如果单号学生选项的人数超过每个试验班人数,按学号取前25人,剩余的学生改选第一志愿项目.

1. 2. 3问卷调查法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节中的’学生发放问卷500份,遍布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大多数学生,回收了492份,回收率为98. 4% ,其中有效问卷48 3份,占发放问卷的96. 6%.

1. 2. 4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和目的,查阅相关专业论文、}J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文I状资料,获取近年来与此相关的侧卜究结果,l{对这些成果加以侧卜究,在了解木课题侧卜究发展阶段和前沿动态的同时,借鉴了一些对木课题有建设性意义的侧卜究内容和方法,l{结合我校实际进行论证.

1. 2. 5个人访谈法采取随即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师对教学模式和学生对教学、教师、教学评价等各方而的看法.

2结果与分析

2. 1西安市to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形式状况

根据实地走访观摩统计,在to所高校中,采用传统‘乞基’教学模式、俱乐部形式的选项形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高校数分别为3所,6所,1所,分别占研究对象的30%,60%, 10%.从以上小难看出,有超过半数的学校采用俱乐部形式的选项形式,但仍有二分之一的学校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直接影响和I沮碍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改节.

2. 2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

调查显示,教学模式改节试验A班、试验B班、对照c班喜欢和非常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为91.3%,93. 6%,90 9%.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试验班还是对照班学生对体育锻炼都有较大兴趣和较高需求.再从体育锻炼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公平竞争和精诚合作的回答分析,回答完全同意和基木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5. 1%,94 5%, 93 2%,从这些数据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普遍具有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无明显差异.

2. 3大学生对现行教学模式的态度

根据调查,’学生对各自现行的体育课的喜欢和非喜欢的比例为试验A班88. 8%,试验B班84. 5,对照C班36.4 %,从上小难看出,教学模式的小同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2. 4大学生最能接受的体育教学模式

学生对两年的大’‑,,体育’学习多个项目为最佳回答显示,选择一个主要项目加上两二个副项的分别有80.1%,73.6%,76.8%.表明大学生基木认可教学项目小能过多,但也小能过于单一在你最能接受的体育教学模式回答中,选俱乐部形式的一个主要项目加上两二个副项双选项目模式的分别占到了80.7%,75.5%,81.8%.学生对双选项目模式认同率普遍较高.山此可见,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直接的作用,而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来说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应逐步实现‘乞自主’’}’J方式,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男女分组、随机分组、男女组和分组等,教’‑,,方式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自身特点,从实践中掌握适合自己的技术.在学生掌握基木技术和方法后,教师要因人而异,针对学生的小足,突出重点加强练习;教学步骤要木着循序渐进、山简到难,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木技术和技能,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每个学生都喜欢、都受益的课程.

2. 5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组织形式需求

据问卷统计,有82% , 8上2% , 84. 6%’学生认为自己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太少.这说明学生对理论知识还是有相当需求的.但是目前,我校体育基础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按行政班级授课,专项理论山仟课教师随即安排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受学生欢迎呢?从问卷‘的,’(rJ}最喜欢的体育理论教学方式”,结果显示,喜欢这种方式的仅7. 09 %,而喜欢实践课中有机分散讲授和无固定时间的报告性专题讲座的分别占到了52. 82%和42. 09 %.这种需求与实际之间小统一值得我们深思.因此,笔者提出,实践课中‘有机分散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点十无固定时间的专题讲座十体育理论知识校园网十理论考试’的体育理论组织形式.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理论指异作用,真正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匀惯的养成.

2. 6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期望

目前,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总体质量小容乐观,首先,一专多能型教师比较缺乏,其次,表现在知识技能陈旧退化,又忽视‘充电”、进修,进而难于胜仟对’‑,,生体育新知识、新技能的教’学与指异,再次,表现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小合理L;J.调查显示分别有69. 7%,62 7%,65. 5%学生表示会对体育课上的项目逐渐产生兴趣但要看教师教法.据笔者了解,学生普遍对技术动作优美、讲解生动有幽默感的教师比较欢迎.这就对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调侧卜中还发现某些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阻碍了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模式的全而推行.教学是一项融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双边活动,作为高校新型体育教师,除需具有一专多能的素质外,还应加大力度丰富自身理论素质,尤其是走出体育学科,多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学习,以免故步自封.这样小仅有利于开阔思路,也有利于体育系统自身的良胜循环.因此,重视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师资质量、稳定师资队伍、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进行学校体育改节的时候,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更显重要.同时针对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还要及时为体育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用新的观念和思想来加速学校体育的改节.

2. 7大学生对体育评价体系的看法

传统体育模式的学生成绩评价是以刚性条件为标准的,小论学生的学时、运动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的差异,评价手段和标准都是一样的,缺乏灵活性.对此学生持不f一么态度呢?据调查统计分析分别有82%,83.6%,86. 5%的学生对于这种单一评价手段表示小满,而希望有更合理的、弹性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因此传统的忽视学生差异性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节迫在眉睫.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实现体育教学改节和发展的保证,也是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LaJ

篇9

计算技术在20世纪个人机普及和Internet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从初期的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进人21世纪的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计算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网络时代。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技术的发展特点呈现出“四类新型计算系统”和“四化主要特征”,这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1.1四类新型计算系统

1)嵌入式计算系统。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家电、三网融合等行业技术与产业发展中,以嵌入式计算为主要形态的计算系统——嵌入式计算系统有着举足轻重和广泛的作用,并日益呈现网络化的开放特点。

2)移动计算系统。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家电以及新型装备中,均以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移动计算成为关键技术,它将使计算机或其他信息智能终端设备在无线环境下实现数据传输及资源共享,其作用是将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提供给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客户,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3)并行计算系统。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多核/众核处理机硬件日趋普及,这使得昔日高端的并行计算呈现出普适化的发展趋势;多核技术对计算系统微体系结构、系统软件与编程环境均有很大影响;同时,云计算也是建立在由廉价服务器组成的大规模集群并行计算的基础之上,因此,并行计算将成为各类计算系统的基础技术。

4)基于服务的计算系统。

无论是云计算,还是其他现代网络化应用软件系统,均以服务计算为核心技术。服务计算是指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和面向服务的计算(Service oriented Computing,SOC)技术,是标识分布式系统和软件集成领域技术进步的里程碑。服务作为一种自治、开放以及与平台无关的网络化构件,可使分布式应用具有更好的复用性、灵活性和可增长性。Web服务技术是当前SOA的主流实现方式,已经形成规范的服务定义、服务组合以及服务访问。

1.2“四化”主要特征

1)网络化。

当今的计算系统必然与网络相关。尽管各种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所具有的通信方式、通信能力与通信品质有较大区别,但它使得与其相联的计算系统能力得以充分延伸,更能满足应用需求。网络化对计算系统的开放适应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多媒体化。

多媒体具有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集成性、实时性与交互性特点。计算机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处理人类生活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信息,从而使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功能得到极大的扩展,使计算机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手段更加友好和方便,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操作计算机。

3)大数据化。

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称为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具有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等特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各行各业的数据处理与业务发展等带来重要变革,也对计算系统的新型计算模型、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数据存贮、高效数据处理机制等提出新的挑战。

4)智能化。

智能化将影响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软件形态、处理算法以及应用界面等。例如,智能手机的智能搜索引擎是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搜索引擎,不仅具有传统的快速检索、相关度排序等功能,还具有用户角色登记、用户兴趣自动识别、内容的语义理解、智能信息化过滤和推送等功能,其追求的目标是根据用户的请求,从可以获得的网络资源中检索出对用户最有价值的信息。

2.系统能力的主要内涵及培养需求

2.1主要内涵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系统能力核心是在掌握计算系统基本原理基础上,熟悉如何进一步开发构建以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应用系统。这需要学生更多地掌握计算系统内部各软件/硬件部分的关联关系与逻辑层次,了解计算系统呈现的外部特性以及与人和物理世界的交互模式。系统观的教育体现出工程教育特征,相比较其他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计算机专业更强调对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培养。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不仅需要更新与扩展,而且其系统设计创新能力必须得到强化与提升。

2.2培养需求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产业形态发生重要变化,新型计算系统应用日益深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与时俱进”,体现计算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对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的需求。教育思想要突显系统观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要体现新型计算系统原理,在实践环节中展现计算系统平台技术。

我们要深刻理解系统化专业教育思想对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的影响。系统化教育和系统能力培养要采取系统科学的方法,不但要夯实系统理论基础,使学生构建出准确描述真实系统的模型,并能够用模型预测系统行为;而且要强化系统实践,培养学生有效地构造正确系统的能力。从系统观出发,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注意教学生怎样从系统层面思考(如设计过程、工具、用户和物理环境的交互),应该讲透原理(基本原则、架构、协议、编译以及仿真等),强化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培养过程和内容。

3.相关研究

3.1ACM/IEEE CS2013重视系统能力培养

ACM/IEEE最新公布的CS2013是在组织众多计算机教育专家深入调研分析、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的新的教学调整方案。它不仅对原有14个知识域进行适度调整,还增加了4个新的知识域,分别是系统基础SF、并行和分布计算PD、基于平台的开发PBD、信息保障和安全IAS。这些都涉及系统级内容,由此可见,ACM/IEEE CS2013的重点是进一步强调系统知识和系统能力的培养。

3.2专业教指委已开展相关研究

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已经组织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学生增强系统能力,全局地掌控一定规模系统。研究提出:①教学必须树立系统观,培养学生的系统眼光。学生学会站在不同层面上去把握不同层次上的系统,并全面考虑系统各部分及其与外界的逻辑与联系,完成一定规模的系统设计。②明确了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以及系统能力为4大专业基本能力。其中系统能力占总能力的75%,包括系统认知、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应用能力。

目前国内少数高等学校,如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正在不同程度上积极进行这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4.系统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PC时代背景下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教学及其实验内容,对学生的系统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中缺乏一门独立的能够贯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课程。有些学校虽然有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太散太多,没有系统性,并没有围绕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框架组织内容。

(2)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考虑不够。目前课程设置大多按照计算机系统不同层次上的内容独立开设课程,相应的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中很少体现本层次的内容与其他层次内容之间的关联,学生难以形成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面认识。

(3)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较少涉及近年来出现的多核/众核处理器、分布式和并行计算模式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后PC时代的学生所需的关于嵌入式系统、移动终端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系统等的系统知识体系的教学还很薄弱。

(4)课程体系缺乏对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考虑,如公共的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及内容的设置,计算机系统核心课程及内容的设置,对于不同应用系统和相关平台所需的设计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应设置哪些课程(包括课程实验)等。

由于教学中对系统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所以学生在系统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建立计算机系统完整概念,缺乏系统观,只能解决局部的编程和应用问题,对于系统层面问题的解决无法胜任。

(2)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内容掌握不够,难以胜任复杂的涉及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任务。

(3)由于没有很好地建立课程之间内容的关联,学生对于很多核心内容通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其综合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也较差,对于需要综合运用多个跨课程的概念才能解决的问题一筹莫展。

(4)教学缺乏系统性的综合实践环节,这使学生理论上一知半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5.系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总体思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具有系统设计和系统应用能力的计算机专门人才,我们需要建立新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有关系统级综合性课程,并重新规划计算机系统核心课程的内容,使这些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更紧密、衔接更顺畅。

为此,我们调查了若干国外高校的本科生教学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路,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我国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总体设置思路,并对相关的主要课程内容及其实验内容进行了规划。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如图1所示。

我们建议把课程分成3个层次: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重组内容的核心课程和侧重不同计算系统的若干相关平台应用课程。

第1层次核心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PF)、数字逻辑电路(DD)和计算机系统基础(ICS)。

第2层次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与设计(COD)、操作系统(OS)、编译技术(CT)和计算机系统结构(CA)。

第3层次核心课程包括:嵌入式计算系统(ECS)、计算机网络(CN)、移动计算(MC)、并行计算(Pc)和大数据并行处理技术(BD)。

基于这3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设置方案如图2所示。

图2中左边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的各个抽象层,右边的矩形框表示课程,其上下两条边的位置标示了课程内容在系统抽象层中的涵盖范围,矩形的左右两条边的位置标示了课程大约在哪个年级开设。虚线框、实线框和粗线框分别表示第1、第2和第3层次核心课程。

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先讲顶层比较抽象的编程方面的内容;再讲底层系统具体实现的基础内容;然后再从两头到中间,把顶层程序设计内容和底层电路内容按照程序员视角全部串起来;在此基础上,按顺序分别介绍计算机系统硬件、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的实现细节。至此的所有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单处理器系统的相关内容,而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介绍不同并行粒度的体系结构及其相关的操作系统实现技术和编译器实现技术。第3层次的课程没有先后顺序,可以是选修课,课程内容应体现第1和第2层次课程内容的螺旋式上升趋势,即第3层次课程内容涉及的系统抽象层与第1和第2层次课程涉及的系统抽象层是重叠的,但内容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讲授在特定计算系统中的相应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嵌入式计算系统(ECS)课程,虽然它所涉及的系统抽象层与计算机系统基础(ICS)课程涉及的系统抽象层完全一样,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不重叠,前者着重介绍与嵌入式计算系统相关的ISA设计、操作系统实现和底层硬件设计等内容,后者着重介绍如何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理解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中涉及的基础内容。

与传统课程体系设置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新的课程体系中有一门涉及计算机系统各个抽象层面的能够贯穿整个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基础课程——计算机系统基础(ICS)。该课程讲解如何从程序员角度来理解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程序员进一步明确程序设计语言中的语句、数据和程序是如何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和运行的,让程序员了解不同的程序设计方法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能等。

此外,新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连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可以把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电路2门课程之间存在的计算机系统抽象层中的“中间间隔”填补上去并很好地衔接起来。这样,到2年级上学期结束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这3门课程清晰地建立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构造出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框架,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各个部分的实现细节再通过后续相关课程来细化充实。

(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与设计和嵌入式计算系统3门课程中的实验内容能够很好地衔接,可以规划一套承上启下的基于FPGA开发板的综合实验平台,让学生在一个统一的实验平台上从门电路开始设计基本功能部件,然后再以功能部件为基础设计CPU、存储器和接口,最终将CPU、存储器和I/O接口通过总线互连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3)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操作系统和编译技术4门之间能够很好地衔接,构成了一组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最基本的核心课程。新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系统基础和计算机组成与设计2门课程对原来的计算机系统概论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统筹规划。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操作系统和编译技术的关系体现为:

①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以Intel x86为模型机进行讲解,它为操作系统课程(特别是Linux内核分析)提供了很好的体系结构基础。同时,在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中为了清楚地解释程序中的文件访问和设备访问等问题,会从程序员角度简单引入一些操作系统中的相关基础知识。

②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会讲解高级语言程序如何进行转换、链接以生成可执行代码的问题。

③计算机组成与设计中的流水线处理等也与编译优化相关,而且以MIPS为模型机进行讲解,而MIPS模拟器可以为编译技术的实验提供可验证实验环境。

从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开设时间来看,位于较高抽象层的先行课(如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等课程)可以按照原来的内容和方式开设和教学,而作为新的计算机系统基础和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的先导课数字逻辑电路,则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进行修改和完善。

有了计算机系统基础和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学生将更容易从计算机系统整体的角度理解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后续课程。这些后续课程在内容方面不需要大的改动,但是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的实验要以先行课程实现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一致的、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整体概念。

6.结语

系统观教育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所有培养方向均适用,它对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强化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培训工作,特别是重视以系统观为核心的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以便使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跟上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步伐。

本系统研究组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有关教授组成,他们共同进行了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知识、系统能力和系统课程的研讨。本研究得到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篇10

《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经济类等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主要内容是讲授有关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理论,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自然界中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这门课的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好《数理统计》这门课程,对提高研究生的分析和处理不确定性现象的能力以及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数理统计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部分高校研究生有实践或研究等教学环节,但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无疑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者从该门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多年土建类数理统计课程实际教学经验,从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尝试。

一、认真备课、精心组织内容、处理好课堂上各个环节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它承载着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实现。研究生教学学时少,每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又很多,加上数理统计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与之前学生学过的研究确定性现象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的思考方法不一样,学生较难接受。因此要想上好每堂课,教师首先就得认真备课,对讲授的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精心组织内容,处理好每个环节,使讲授的每句话、每个教学行为都围绕教学中心展开。既要言简意赅,避免嗦、重复;又要层次清晰,交代清楚每个知识点,同时还要使学生印象深刻。这就要突出重点,讲透难点,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全面开花,改变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上可以注重以下两点。

1.注重教学内容的类比联系,实施启发式、对比式教学。类比是指由两个对象内在关系的相似,推出其在结论方面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思维方法。数学中不少概念、性质和定理等都是从类比推理中发现的。因此教学中联系已学知识引出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联系、类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融会贯通,把握整体。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对比、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公式间的对比,可以清晰各种概念的异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独立性检验时,由于随机事件独立性概念与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性原理是相似的,笔者从随机事件相互独立性出发,引出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性检验,同时指导学生注意随机事件相互独立性与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性间的异同。通过这样的类比,使学生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掌握。

2.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强调用身边生活常识阐述数理统计理论。数理统计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的基础课,它可直接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教学中可以借用身边实例引进数理统计基本概念,使学生对概念产生的直观背景有深入的了解,用身边的生活知识来理解数理统计的思想方法。如在讲授极大似然估计时,笔者通过举例:“有一盒子混装100只围棋子,已知一种颜色的棋子是99只,另一种颜色的棋子是1只,现我随机取出1只是黑色,问99只是什么色?”学生回答:“是黑色”。“那么,你们为什么判别是黑色?它隐藏什么原理?”通过解释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很简单的把极大似然的基本思想解释清楚了。

二、以问题为驱动,采取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式教学

工科院校的研究生的认知规律是“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上,宜加强实际背景,采用探究式教学,即:“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来分析,一起来讨论,一起来求解,最后得出知识架构”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时,作者先举个实例:某工厂用包装机包装洗衣粉,包装机的装包量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服从正态分布。当机器正常工作时,其均值为500g,标准差为2g。某日开工后,随机地在它所包装的洗衣粉中任取9袋,称得其重量(g)如下:505,499,502,506,498,

497,510,503。试问这天包装机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个实例。通过与学生一步一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引出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思想。这样处理避免了以往的“定义―定理―例题”模式的生搬硬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定义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学生对解决随机现象进行了训练,培养锻炼了其分析及处理不确定现象的能力。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做好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的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其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功能已十分强大,其不但能做烦琐、复杂的科学计算,还能做动画演示、现场模拟、大型数据处理等。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古老的板书无法做到的优势。但计算机毕竟是机器,它永远取代不了人的主体功能。我们不应该把多媒体教学和古老的板书教学人为的割裂,即不要整堂课完全抛开多媒体先进技术,仍然只采用老式的板书教学;也反对整个教学都交给计算机,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者。而应该将它们优势互补,把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有机结合。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在理论推导时要和学生互动,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时用板书来进行,效果更佳;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演示功能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对复杂的情况进行演示及应用统计软件求解实际问题,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灌输式教学变成学生参与的探究式教学,又提高了学生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数理统计实验,以加强对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解。

四、及时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高屋建瓴、系统掌握知识架构

《数理统计》课程的每个独立知识单元所含内容往往比较多,不是一次课所能讲授完成的,往往需要分成几次课,一点一点逐步完成,学生学习时也是一步一步逐步学习,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脉络结构不太清楚。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阶段性总结和有针对性总结,帮助学生高屋建瓴、系统掌握知识体系。此外完成了一次课的教学任务,并不是教学活动的结束,要总结这次教学任务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找出这次教学中的不足并努力在下次教学中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虽然我们为提高研究生《数理统计》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做了一些探索及尝试,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提高《数理统计》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希望我们的实践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德忠,方祯云,张素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8-30.

[2]陈仲堂,赵德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11

0 引言

目前几乎所有普通高等院校(本文指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的理工科专业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有的学校,这门又叫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编程知识,对他们来说这门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学习素质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两点:①学习的主动性较差;②没有足够的毅力来战胜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不能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归纳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各同行商榷。

1 对语法与算法的关系处理不当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①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②掌握一些基本的算法。“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其中每一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1]。“算法是灵魂,不掌握算法就像是无米之炊。语言是工具,不掌握语言,编程就成为空中楼阁”[2]。这两个目标都很重要,但相对来说,第一个目标难度偏低,第二个目标难度偏高。

我们对普通高等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进行访查发现,有些教师将语法和算法孤立开来进行讲解,其结果是,单纯地讲语法,学生会觉得知识点零散,并且枯燥无味;单纯地讲算法,学生不知道算法如何用语言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体现教学的趣味性,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组织起来,以吸引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都不强的学生很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采用的方式是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将算法和语法结合起来讲授。先提出问题,再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与步骤,即算法分析,然后再用C语言来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将重点语法进行讲解。比如在开始讲解循环这一章时,针对“输出50000个星号”这一问题,首先进行算法分析:一条输出语句输出一个星号,把这个操作重复50000次,重复的操作需要利用循环来控制,这样算法分析就到此为止。接着教师要现场编写程序,通过具体的程序代码,来讲解for语句的语法细节:①三个表达式各自的作用及执行流程;②三个表达式省略的情况(要简单地讲解,不能让学生陷入语法的泥潭中)。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侧重于语法细节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基本算法思维的训练。比如花很多时间来讲解各种数据类型在不同的编译环境中所占的存储空间,其实数据类型只需要掌握最常用的几种,并且知道每一种数据类型的数值范围有一定限制即可,不必深究具体的数值范围是多少和每种编译环境下每种数据类型各占多少个字节。一旦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精力导向这些繁琐的语法细节,就会使学生感觉这门课枯燥无味,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样的授课方式会消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从整体来说,语法细节的讲授应当尽量弱化(弱化的程度以编程基本够用为标准),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用C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即对算法的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自学所需的语法细节。在语法与算法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语法与算法侧重点的选择,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如果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在学期初教师要花主要精力来引导学生熟悉C语言的语法,比如在什么时候打逗号、分号、空格,如何进行代码缩进等,这一过程约花四分之一个学期。学生熟悉了C语言的常见语法规律和开发环境后,教师应当有意识的侧重于算法教学。如果以每一章的教学过程为周期,语法与算法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在一章的教学初期,应当以语法为主,后期应当以算法为主。

2 对学生编程实践引导不足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入门者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多动手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可是很多教师对学生入门阶段的编程实践引导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1 授课时过于依赖课件,现场编程示范不足

笔者曾经就这门课的教学情况调查了广西崇左市的两所高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和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发现在43名教师中,有39位教师授课时主要依赖课件(如PPT)来讲授,很少动手写代码,所占比率为90.7%,而这些教师普遍反应这门课教学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授课时过于依赖课件,导致学生预习和复习巩固时,下意识地去翻阅课件而不是动手编程实践。普通高等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即使动手实践,也只是简单的把教师的代码复制粘贴到编程环境下进行运行,仅满足于基本看懂并且运行通过这一层次,这一层次离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还差的很远。

教师在上课时,如果能脱离课件,将主要代码当场编写出来,并结合代码与注释讲解语法细节,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又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动手编写程序的意识。那么,学生在预习与复习巩固时,就会以编程实践为基础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做过一次实验,在两个学生人数与整体素质相当的班级讲授这门课,其中A班依据课件进行讲解,很少现场编程示范,课后把课件发给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在B班以现场编程的方式来讲解,在关键的地方用注释的方式来说明,课后将代码与课件都发给学生。期末两个班在同一个考场测验,A班的平均成绩为67.8分,B班的平均成绩为73.6分,相差5.8分。在对教师授课满意度反馈这一项,A班对教师的平均授课满意度为89.2分,B班为93.6分,相差4.4分。

2.2 对学生编程错误处理能力的训练不足

C语言初学者,困扰他们最多的是编译与连接时出现的错误;在入门后的提高阶段,困扰他们最多的是运行时出现的逻辑错误。如何解决这两类错误,对他们来说这是两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错误提示都是英文,普通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同学对英文的错误提示有畏惧心理,不能坚持读懂这些错误提示进而解决错误。故C语言的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对英文错误提示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解决错误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一般在上课前把代码写好,上课时把代码复制到编程环境下执行,在整个编译、连接、运行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忽略了对一些典型错误的讲解。并且有些教师在学生动手编程的过程中,不进行有效地监控,对学生的错误不进行指导,这时相当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就会有挫败感,不断积累的挫败感会击垮他们学习的信心。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值得我们思考,对于编译与连接时的常见错误,首先,教师在编程示范时,可以在特定情景下故意写错,然后带着学生查看错误提示,教会学生解决这一类错误。比如在第一节课时,在程序正确运行后,教师可以故意将一个英文标点改为中文标点并遗漏一个分号,带领学生看错误提示时,让他们把其中常见的英文单词熟记于胸,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学生解决这两类错误。对于学生普遍遇到的错误,可以把学生遇到的错误代码针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对于学习后期经常遇到的逻辑错误,应当教学生使用输出语句和断点调试这两个非常有用的方法来排除错误。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的引导下,如果学生具备了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解决错误的能力,就代表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多引导学生自学了。

3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趣味性体验的重视不足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趣味性体验的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1 教态语态不够活跃,教学气氛沉闷

很多教师教学设计不严谨,对教学过程中的起承转折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没有很好地设计;而为体现教师的尊严和课堂的严肃性,教态过于严谨,缺失生动性,语言表述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这门课程内容本身并不生动,如果以这样的教态进行教学就更容易出现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听课疲倦的情况,如果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其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不足,他们很容易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成功的课堂应该是:教学设计严谨,教态语态生动。教师在教学前要进行严格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环节时,应当在教态语态上放松,尽量用生动形象的口语来教学,现举一例如下。

变量对于C语言初学者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概念,学生应当理解变量的如下几层含义:变量是用来保存值的,变量里的值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变量里只能保存一个值;变量有类型的区别;变量的地址与名字的区别。通过教学前的严格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么来讲授:一个变量就像教室里的一个座位;变量是用来保存值的,座位上坐的人就相当于变量里保存的值;一个座位上只能坐一个人,变量里只能保存一个值,教师来给你调试错误时,你就得让座,第二次给变量赋值时,新值就把原来的值替换了;每一个座位有一个编号,如01,02等,每一个变量有一个内存地址,如oxfff1,0xfff5等;这些地址不好记忆,我们再给变量取一个容易记忆的名字,比如sum、max等,对应地我们可以把这个座位叫做“龙椅”、“太师椅”等。此时,学生往往就会哄堂大笑,但学生的欢笑声并不代表他们已经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这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情绪由兴奋引导到平静,思考变量与座位之间的关系。学生放松过后,一般愿意去思考,并且能深刻地理解变量这一概念。

3.2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就感的体验关注不足

所谓学习成就感,实际上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在取得成功,达到愿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时产生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与喜悦感,是他们感受学习趣味性的一种最强烈的方式。当前绝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很多教师认为,教师只需简单地将所要讲授的知识讲解清楚就可以了,学生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与己无关,有时候学生根本听不懂,但教师还是一成不变地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决定了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后面的课程内容将更加难以掌握,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挫败,而不是成就,在挫败感笼罩下,学生很难体会到本门课程的趣味性。

那么在普通高等院校针对这门课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呢?除去普通意义上的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外,笔者还摸索出以下两点思路。

在学习初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抄写原代码的方式来熟记C语言的语法细节。记忆是任何一门学科学习的必要手段。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在课后不会主动去记忆语法格式,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迫学生去记忆,让他们尽快地去熟悉语法格式。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会大大降低因为语法细节不熟悉而产生的挫败感,相反成就感会大大增加。

学生间的学习素质是有差异的,面对这种差异,很多教师都提出了因材施教策略,这固然是对的,但关键是在同一个课堂里如何因材施材。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根据难度级别分为几个教学要求,教学时先从低难度的要求开始讲授,这一要求的内容,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极个别学习较差的学生,多花一点精力也能掌握,通过降低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内在的学习成就感会赋予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接着教师把要求适当提高,难度级别也相应加大,注意难度提高的梯度不可过大,还是得保证绝大部分的学生可以掌握;课后可以把这个问题的要求继续提高、难度继续加大,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钻研。

例如在讲授C语言冒泡排序时,可以先按第一层要求来讲解,在黑板上分析从前往后进行比较这种思路,这一思路是非常简单的,每个同学都可以掌握;再提出第二层要求,将这种冒泡排序用C语言来实现,通过对这层要求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数组,两层循环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等关键知识点,这两层要求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接着提第三层要求,冒泡排序如果从后往前进行比较,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时需要教师指明思路,简单讲解后交给学生自己去实现程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有前面的成就感作为自我奖励,学生一般愿意去研究第三层要求;最后提出第四层要求,当全部数据已经按要求排好时,如何提前结束排序过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表扬学习成绩差但是已经达到第一层和第二层要求的学生,让他们也能获得久违的学习上的赞美与肯定。

4 结束语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上办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学中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都能较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凡是计算机语言类教学的课程,都有共同的特性,本文提出的教学中的问题,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其他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所以,本文提出的教学思想也同样适合于其他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12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实用技术,笔者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就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以下探讨。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比起理论课程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学生对一些高深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重点不明显,与网络发展的现状有较大的偏离,理论介绍和网络的实际使用出现脱节现象,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

2.教学模式不科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不仅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还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以及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网络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3.实验教学较薄弱

计算机网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中,实践性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如网络综合布线室及局域网搭建等专业实验室仍需建立健全。

二、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系统科学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现代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果,同时又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探讨科技领域普遍性问题的科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该理论不断地发展创新,尤其是代表其最初基本思想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以及控制论,影响非常广泛,在教育领域应用极多,给教育界带来新的思维启示。因此笔者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策略如下。

1.基于系统论的宏观指导,优化教学模式

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促使我们从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运用系统论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使得教学问题可以得到优化处理。传统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点的讲授贯穿课堂的始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1创新讲解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讲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时,可以多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例子。同时,在文字中结合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亲自操练设备仪器,在实践中体会、领悟,真正掌握知识,把理论知识真正投入实践操作中。

1.2改进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使用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如在教授局域网的创建时,可以让学生以网吧式局域网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搭建一个可以进行连网游戏的游戏平台,把学生对游戏的喜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任务、实践理论知识的动力。

2.基于信息论的启发借鉴,改革教学内容

教育信息论就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的传递、交换、反馈和使用规律的理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信息量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多样抽象的学科,例如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广域网技术等,这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挑战。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时要对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例如,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

3.基于控制论的研究探析,构建实践教学

控制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为核心控制目标,以教育信息传递为主要传输形式的系统,是以研究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行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1健全实验教学平台,创设网络实践课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设备,配备网络实验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分流器、工作站、网络管理软件、系统操作软件等教学硬件设备及配备软件,使得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验探索的兴趣。

3.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法。一方面,中职学校应该在原有实践课的基础上,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完善与实践配套的教学内容,深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角色转换,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在任务安排时,可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建立合作型学习小组,倡导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努力抓好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工作,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篇13

Abstract: The regeneration of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demand of talents i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t is suggested to adopt the idea with the logic of demand from industry and graduate-aim of cultivation-professional abilities-curriculum system-authorized professional abilities-aim achiev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is discussed from four dimensions which include curriculum resource platform, training teaching, dual system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The DMAIC method in six-sigma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tinuous improving procedure on curriculum system. Finally, the safeguard measurement comprised of inner collaboration, outer integration, combination of practicing and learning and innovated education, is propos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regeneration; implementation mode

0 引 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学位种类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5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达1:1。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主线,“智慧、高效、安全、环保”成为主题,各种新型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推进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传统培养方式,建立一套更具有工程实践特点,满足国家特殊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从行业人才需求、学生成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符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美国,并以美国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按照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完成在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内开展实践所必须的理论性学习,获得高于学士学位水平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形式,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计划与全日制的基本相同,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门课程,对于课程学习一般采取注册制和学分制,每学期注册1次,注册后至少要修满3个学分,1个学分约为15~16个学时[1]。在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硕士学位。

总体来看,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相对较高。其次,国外大学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再次,由于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些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此外,随着全球化发展浪潮,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分度不高;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职业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缺乏衔接[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措施。张兰[3]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对形成实践能力要素的培养,要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市场机制的导向及导师的作用等。徐巍华[4]提出建立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并在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陈志祥[5]提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姚王信[6]提出基于生源差异的课程设置模式。马健生[7]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实践和经验。刘国福[8]以微弱信号检测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浙江大学[9]以学科文化为核心,将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

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2.1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分析

首先,基于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以及全球化发展格局,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经济新形态(互联网+、工业4.0)对交通运输行业结构性变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特点。比如调研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设施、设备、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新动向;采用座谈、问卷调查、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等岗位规范、职责和技能。

其次,调研本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发现其成长内驱力;按照研究生自我成长的意愿,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

然后,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逻辑,结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素养和职业能力,归纳梳理形成满足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建立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匹配矩阵(如表1所示)。

2.2 课程体系设计

在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定制化培养思路,研究如何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等课程模块,体现服务行业特殊需求的特色。此外,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课程模块,打造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 课程体系实施模式研究

一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突出职业认证、企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资源平台(包括实用教材、开放性实验和案例库)。二是采用训练式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螺旋互动转化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中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内容所占比例,建立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结构化配置关系;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以及项目演练等手段,使课堂教学项目化、情景化,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通过项目综合训练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三是引入校企双元教学模式,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企业商学院资源,在企业学习内容注重企业业务流程、交通运输设施设备运用、物流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等。四是建立综合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认证、企业顶岗评价等在内的课程学习达标检验体系。课程体系实施模式如图2所示。

2.4 持续改进

建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提供评价依据。对课程实施过程持续跟踪,采集有关数据,进行效果评价。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改善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及实施模型。具体做法如图3所示。

3 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要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内部各部门应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制度、流程,创新服务形式、内容和手段,逐步建立服务主动推送机制,形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作共同体。其次,高校应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合理配置,主动融入企业价值链条,以项目研发、技术培训以及人才输送等多元合作形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再次,为了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研究与设计能力,高校应利用好企业这个大课堂,采用工读结合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最后,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教育认证理念,创新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并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创业意识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曹俊杰. 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90-95.

[2] 郑湘晋,王莉.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16-19.

[3] 张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52-53.

[4] 徐巍华. 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287-289,314.

[5] 马健生,张弛,孙富强.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造就卓越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1-6.

[6] 刘国福,张文娜,熊艳.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