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篇1

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医院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对医院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工作由保管、记录活动的证据,变为确保这种证据的确实产生,进而确保上述活动本身有可信证据作为证明。档案人员也因此由消极的文献记录保存者,变为档案遗产的积极塑造者,从不仅仅继承公正的、不带偏见的保管者,变为在档案形成过程中,明确历史责任感的积极干预者。医院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狠抓薄弱环节,推动档案工作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档案意识不强;档案管理格局混乱,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不明确,等等。要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医院的档案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调整管理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着力解决当前客观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轨道。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强化全员档案意识的同时,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最重要的是改变重管轻用的现状,多途径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此外,要强调管理现代化,不仅要设备配置现代化,还要管理标准规范化,管理技术及管理思想现代化。笔者认为,医院档案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里不少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还较为淡薄。因为医院领导大多来自于临床部门,缺乏档案工作的知识,一贯重视医疗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提高,在规划医院人才培养体系时,往往会对卫生技术人员培养作为重点,忽略档案工作人员知识提高和更新的必要性,对档案工作需要规章制度、依法保管、依法利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认识不足,认识不到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利用率低。同时,档案在医院工作中发挥作用和开发程度不够,也导致医院领导和职工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有偏差。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档案科学管理的前提。医院领导要把档案管理纳入医院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医院档案管理的意义,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学习,使全院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医院日常工作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二、没有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

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医院档案工作业务受上级档案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工作关系受本单位领导。这种不健全、不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必然导致医院档案管理混乱。在确定医院档案发展方向、档案管理结构、档案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时,单位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往往因为评价的指标和要求不同经常会出现矛盾,档案管理人员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另外,由于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也会导致轻视档案管理工作。如,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都制定了较为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考核标准却较少,没有统一规范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统一收集,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失去了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医院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性,跟不上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科学管理。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是最可靠的固化记录物,最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尤其是独一而珍贵的历史性档案资料,一旦损毁、消失其原始原貌,无法复原再生,其损失无法估量。对医院来讲,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建设文明行业、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档案作为一种社会事物,之所以得到精心呵护,关键在于它的有用性,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对于保护档案资料,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档案无可替代的凭证作用,至关重要。随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只有端正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才能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档案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表现为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较低、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档案管理水平。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较大,给档案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档案管理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管好用好档案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在长期管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对档案管理很重要,而一些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经常变动,致使已经培养好的档案人员发挥不了作用,而新的人员需要重新开始培养,给档案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医院要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水平,建立档案管理人才梯队,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一些医院资金紧张,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没有现代化的设备,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是一句空话。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管理要配备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防磁柜、空调、刻录机、灭火器、加湿机、温湿度计等一系列硬件设备,装密集架档案柜,科学安排档案柜架的排放和档案存放布局,制作柜架档号标签,做到各类档案排架整齐美观、档案存放规范合理、档案查找醒目方便,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档案用房狭小,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医院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不少医院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也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开发利用的主要功能,加大电子档案管理相关规范的宣传教育,使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迅捷、准确、方便地再现,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五、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

由于档案不能直接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特别是有些医院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对档案工作存在价值认识不足,对其作用把握不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五是组卷混乱,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六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两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医院注重经营而轻视了档案,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更是没有被提及。

(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

篇2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制度。当前,很多档案人员工作不够认真,思想懈怠,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等业务不够了解,尤其是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操作不够规范。这样将造成档案资料出现遗漏、丢失等问题,为档案的利用带来了不利影响。对于档案管理部门而言,相关职责未明确下来,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容易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的情况。因为缺乏足够的人员,导致档案的分类、归档及管理不规范,从而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硬件设施陈旧。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室,让档案资料得到妥善保存,为今后的利用提供方便。但是当前很多单位为了省事,随意堆放档案,从而经常造成资料丢失并出现损坏。很多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档案保管与查阅也很难进行。甚至有很多单位还没有配置计算机等设备,也没有做好防火、防盗、防潮等措施,给档案资料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档案查阅方式落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很多地方还做的不够规范,如未能及时立卷与归档,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销毁,造成很多过了保管期限的档案仍然占据库房空间,这让单位付出更多成本。而在档案查阅中,很多都通过手工完成,导致一些珍贵的文件、案卷在反复调阅的过程中,将难以避免出现损坏。此外,很多单位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仅仅需要将纸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即可,仍然以人工方式开展档案的归类、查询等工作。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很多单位思想上不够重视,未安排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现有人员基本上是兼职的,很难将全部时间与精力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此外,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未通过相应的培训工作,不能完全胜任档案管理工作,如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这样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很多档案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给档案信息的查询与利用带来不便,容易出现档案信息遗漏的问题。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事项众多,工作任务重,专业性较强,需要按照《档案法》中的相关规定,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需要建立的制度包括归档、保管、借阅等内容,将具体的要求明确下来,这样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才更加规范,不仅能够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今后资料的查阅与使用提供方便,将档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还要做好档案管理检查工作,对资料收集及时、制度落实到位的部门或个人,应给予一定奖励,而对疏忽大意,不履行自身职责的部门或个人,应给予严厉的批评,并要求其尽快整改,避免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对档案管理人员而言,也要提起重视,正确认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而单位要规范档案管理体制,并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制定相关规定,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督促他们履职尽责,能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增加投入,购置设备。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建立标准化的档案室,并配置扫描仪、计算机、复印件、防磁柜等设备。在当前信息时代下,以往人工操作的模式已经逐步被淘汰,要加大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加快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确保档案的立卷、编目、检索、统计以及借阅等可以正常开展。要转变以往手工操作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储存量,提升检索的速度,让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让档案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室,用于保存管理档案,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严格规定进入权限,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除外,如果条件允许、资金充足,还要建立局域网,以此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为查阅提供方便。并设置专门负责档案管理的机构,安排专人管理,将专用箱柜等基础设施配置完善。明确保管期限。对于已经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

(三)主动提供档案服务。第一,对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让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第二,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如利用计算机、光盘等,让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第三,要有正确的档案服务意识,改变以往被动的状态;要主动了解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以便提供相应的服务。第四,要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各方对档案的需求情况,确保能够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准确、快速地提供给查阅者,满足他们的需求。第五,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相关流程与规范,将档案资料及时收集起来,防止出现混乱、丢失、损坏的问题,尽快整理成卷,为之后的查询与利用创造条件。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需要抓住历史机遇,逐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真正做好档案的整理、编目、保管、鉴定以及检索等工作,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档案信息资源。此外,还要将各种先进设备用好,发挥出其作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确保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无论是之后的检索、查阅还是利用,都可以高效进行。还要将自动化办公系统利用起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自动检索,确保利用者可以准确、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让档案信息有更高的利用率。要注重运用正规的信息管理平台,让档案信息更加完善,从而有效共享信息资源,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五)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学习,跟上时展步伐,掌握更多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如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懂得档案的标引、检索、编研等业务,并能够自觉落实各项档案管理制度。此外,也要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增强档案管理的责任感,能够主动完成各项档案管理任务,避免档案资料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要精通业务,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三、结语

总之,现阶段形势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需要尽快提升信息化水平,规范工作流程,才能满足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此,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确保档案资料的应用价值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胡晓璞.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3):321.

[2]范志仁.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21):77-78.

篇3

一、档案管理的发展概述

档案管理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我国产生档案开始,就逐渐衍生出有效的档案管理模式,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在古代,出于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档案管理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单到繁琐的演化。随着我国逐渐发展,国家档案机构的建立也逐渐趋于现代化,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始独立出来,在各种机关、部门中都形成了专业性的档案管理机构,形成了以机关档案室为中心的档案机构体系。像现在有新修建的高标准档案室,各单位每十年要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管理既有纸质的,还有电子档案,有业务指导,培训班,等 。但总体说来,近年来我国的档案管理机构在工作中还是不够成熟,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逐渐加深,当代我国档案管理逐渐成形,通过各级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的确定,新的档案管理逐渐产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经过了多次发展和调整,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兼顾集中统一理念和条块结合理念的档案管理,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我国距离建立统一的国家档案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当前的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民主性以及灵活性。

二、档案管理的现状

针对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单位而言,加强档案管理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各种科学技术以及知识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助于对各种档案的有效利用。档案行业的改革具有与我国其他行业改革不同的特点,通过不断发展,我国的档案管理已经开始推行宏观管理模式,并且实现了依法行政的运行机制。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促进了一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机构的产生与于发展,已经形成了高标准的档案管理室,各个单位每十年要向档案馆移交档案,进行各种档案的更新,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形成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档案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改革不仅会受限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档案管理目标、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尽管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滞后现象

档案管理对于一个国家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种档案信息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档案管理的改革应该与我国的经济体系的改革成正比,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档案管理的改革相对比较落后,导致很多档案管理工作混乱无序。

2.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党政合一、政事不分的现象

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党的职能与国家的职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对档案进行管理的根本目的与党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不同的,很多人认为党和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是负有直接责任的,但是对两者职能的不同没有准确的理解,因此在档案信息的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积极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此外,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政事不分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如何获得更高的效率是工作中一直追寻的目标,对于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单位而言,其中的每一个体系的功能都具有多向性,这种管理体系对于单位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则不太适用,甚至有可能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资源浪费、改革停滞的现象。

3.从事的档案管理的部门的或者机构的职能不够明确

当前我国档案管理贯彻的核心思想是“局馆合一”,在档案管理机构中职能的实施不够明确,档案管理机构更多的是向行政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严重的阻碍作用。

4.当前我国档案管理领导机制不统一,谋划以及分工不够明确

从我国开始设立档案管理机构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档案管理机构的隶属管理关系在不停变化,这导致我国档案管理机构在职能、规模以及构成等多多方面都形成了一些差异,我国档案管理领导机制不统一,阻碍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另外,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一般是采用统筹谋划以及明确分工的经营方式,系统专业主管部门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导致档案管理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形成统一管理。

三、加强档案管理改革效率提升的措施

档案管理的改革对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档案管理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更新传统的档案管理的理念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都是传统的纸质版的管理模式,但数字化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近年来在一些城市中已经开始实施数字档案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形成了互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要保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的改革,让档案管理人员能明白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改革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改变传统的繁复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档案管理效率进行提升。尤其是针对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单位而言,对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管理时应该要结合信息时代的背景,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宣传,宣传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理念,在当前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促进人员采取更加高效的档案管理模式。

2.加强档案管理改革中的全新构架设置

在当前的形势下,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职能的强调更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业务监督和指导。档案管理的组织构架不当是我国档案事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在档案管理全新构架设置方面,应该要从上至下建立完善的档案机构,加强我国档案管理领导机制的统一,任何单位或者机构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应该要与国家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协调,为企业或者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3.加强数字档案室的建设以及完善

对于对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单位而言,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加强数字档案室的建立,当前在科学技术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电子档案,为了加强电子档案的效用的发挥,还应该要加强数字档案室的建立,为电子档案的发展提供硬件条件和基础。加强数字档案室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首先加强网络建设,由于科学技术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在数字档案室的建设过程中,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档案数据网络,在进行数据交换时,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要对数字档案室的硬件环境进行建设。由于科学技术以及产权相关的档案内容量十分巨大,因此在数字档案室的硬件建设过程中,要配置满足档案存储、查询等需求的各种服务器、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以满足海量的档案信息处理需求。第三,还应该要加强档案管理中的软件建设,无论是档案的整理收集,还是存储分享,软件建设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配备软件资源时,要选择稳定的、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选用能够满足各种资料信息和数据管理的需求,要选用对应的扫描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地处理,实现电子档案文档与各个工作办公系统的衔接。

4.逐步实现档案法制化建设

篇4

1、土地档案思想认识不到位

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把加强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档案升级达标活动,但有些同志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和误区,档案意识淡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没有把土地档案工作放到夯实基础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对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存在档案工作是一般事务性工作、没有业务工作重要的思想,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法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做好档案工作和怎样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二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土地档案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实用价值,认为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往往是得不偿失,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三是管理意识不强。不注重日常土地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不用时档案资料随意乱摆乱放,要用时到处翻箱倒柜查找,一些涉及土地重要信息的资料没有及时归档保存,造成档案资料丢失、遗漏,无据可查,给工作造成了隐患。

2、土地档案收集整理不规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土地调查、新农村建设和万顷良田建设等工作的开展,使土地档案涵盖面进一步扩大、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除纸质档案外,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档案不断增多。这些文件资料对地籍管理、土地确权、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土地档案文件收集整理环节上,常常曝露出一些问题,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一是重文件,轻报表。收集的大多数是单位和部门的红头文件,而本级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向上报送的各类材料和表格存档相当少。二是重文书,轻实物。注重收集文件、会议材料、内部刊物等经收发登记和流转的资料,忽视照片档案、电子声像、荣誉奖励、科技档案等实物档案的整理,实物档案库存量较少。三是重类别,轻单项。重视加强综合文秘类、地籍管理类、建设用地类等档案资料的归档,采取限时催交、全面核查、及时归档等措施,确保保存完整,但是对突击、临时的单独项目档案却很少收集,有的虽然收集了,也是随意堆放,或私自留存备查,没有进行系统整理。四是重数量,轻质量。土地规划、土地登记、土地出让、土地征(转)用等档案都能做到门类齐全、案卷完整,数量清楚,但质量不高,要求不严,图纸折叠、页码标注、档案装订等不符合规定,有的甚至对档案的全宗号、目录号、类别号、案卷号、保管期限混淆不清,出现编错号、盖错章的情况,制约了档案规范化管理进程。

3、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职责不明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量大、任务重,由于受编制限制,档案管理人员一般由办公室人员或勤杂人员兼任,专兼职档案人员配备不到位,职责不明确,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知识缺乏,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二是制度不健全。土地档案有的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健全,管理流于形式,随意性大,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在归档、保管、利用方面缺乏制约机制,档案资源个别流失,存在断代现象。三是管理力量薄弱。土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兼职过多,变动频繁,不能专心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专业档案知识系统培训就上岗,档案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不熟悉,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较少,致使档案管理水平差,质量不高,档案使用利用

率低。

二、加强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更新土地档案工作的新观念

一是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土地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对土地档案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列入议事日程,贯穿工作始终,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紧紧围绕“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要求,做到定期研究、定期分析、定期检查。二是深刻理解,增强责任感。全面理解“三要求”,即:“抓好档案工作是对历史、现实和未来负责的必然要求”,“抓好档案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抓好档案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增强做好土地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全面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学习,增加必要的投入,积极主动汇报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提升土地档案管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档案的信息资源共享作用,切实担负起土地档案的承上启下、内外联系、协调各方的

重任。

2、强化培训,健全制度,不断注入土地档案事业发展新动力

一是着眼长远发展,加强土地档案队伍建设。做好土地档案工作,需要一支精通业务、甘于清苦、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高素质队伍,要围绕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将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细心勤快的人员选配到土地档案管理的岗位上来,在政治上给予关怀,在工作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关爱,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和热情,主动担负起档案工作资政育人、传承文明、服务大局的重任。二是着眼长期建设,强化土地档案业务学习培训。一方面积极选送档案人员参加档案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档案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业务指导能力,确保相互协作、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根据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适时举办土地档案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学档案管理知识,并从时间和经费上给予保障,培养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合格人才,促进档案工作健康、平衡发展。三是着眼长久建设,完善土地档案工作制度。按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的要求,将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纳入业务工作程序,纳入岗位目标管理制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切实调动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加强协调联系和督促落实,强化对档案工作的检查,努力抓好“四有”,即:有专(兼)职档案人员、有档案管理制度、有档案保管箱柜、有档案实体保存。

3、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努力开创土地档案工作发展新局面

篇5

一、现阶段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人们对于档案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信息的记录或者作为一种文字证明等相对狭隘的视野之中。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的存在导致了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缺乏必要的专业性人才及档案管理制度有待于改善等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认识不足、意识薄弱

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就是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有的人把该项工作看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对待,是一种辅、服务性的工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意义不是很重要;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或者每个人对于自身的档案有时候都不是非常的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其原因还有很多,如该项工作没有纳入到日常的考核中、部门设置不合理等。

2、软硬件设施薄弱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很高的要求,其对单位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及资金投入情况都要求很高,很多事业单位其实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一些单位缺少必备的设施;要么是一些单位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深度和力度没有做到位,这导致了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因缺乏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没有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也没有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作用。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遵照一定的秩序和制度才行。由于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了很多的事业单位自身也没有关于档案管理方面明确的制度设置,导致了工作上存在了一定的空白,严重影响到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档案管理当做可有可无或者辅、服务性工作的局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是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才能从认识或者思想观念上进行扭转。一方面应该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的支持和认同,这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改变档案人员的观念,提升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的重视。

2.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

档案管理工作硬软件设施的不足及专业人员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此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办公地点、技术、人员,强化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培养或者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他们专业化的指导来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专业的档案人员具备丰富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对于管理工作的认识、创新、实际工作的分类等具有较强的优势,便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管理提供的方便和打下了基础。

3、加快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制定

标准规范以及规章制度是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基础,是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制度保障,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加快对相关规范制度的制定。一方面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增设专门的人员;另一方面应该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做好有章可循。

4.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加强档案现代化进程

增强每一位档案从业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待遇,调动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从根本上确保档案材料准确完备、及时归档。

与此同时,加大档案管理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配备独立的档案库房并加装空调、除湿机、档案柜等必备设施配件。加强档案信息化发展,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程序中的应用。

5.建章立制,规范档案管理流程

建立健全简明实用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安全操作规范培训,杜绝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人为的低级错误。

篇6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果。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怎样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做好档案管理对促进医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医疗改革政策方案得以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一般是收集医院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资料,结合这些信息资料,医院管理者和相关部门能够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对临床医疗而言,档案材料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医院临床研究工作更快速地发展。另外,对医院自身和患者来说,档案材料是重要的凭证,如果存在医疗纠纷,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由此可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一、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档案管理,相关制度不完善。一直以来,档案管理工作都是医院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管理并不属于医疗工作的组成部分,不像医疗诊断等工作一样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大部分医院的领导常常会忽略档案管理,他们关心的重点主要是在提升医院经济效益方面,而对可以产生科研价值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关心。医院的领导层常常会在医疗诊断等工作项目上制定出完善的系统的规章制度,但往往不重视与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相关的制度建设。另外,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普通医务人员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并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没有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比如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往往是各类档案材料的直接接触者,但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觉得自己的工作内容仅仅是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简单的归档整理,在工作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人为失误。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归档内容不明确。当前国内的大部分医院都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管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因为医院内部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一些医院管理者迟迟未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上日程,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连究竟应该对何种信息材料进行归档都不明确,即便是对归档的信息材料进行了规范,也不以统一的标准作为参照,常常是以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愿为主。另外,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医院档案信息材料必然会更加丰富,如果我们不对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进行规范,明确档案材料的归档内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医院的发展。

(三)档案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拥有较强的办公能力,同时还必须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拥有较强的协作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并不精通,在上岗之前并未参加相关的培训,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在信息材料的收集归档以及后期利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同时,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不具有档案保管与收集意识,从而导致档案材料无法得到妥善管理,造成档案材料的遗失、泄密等严重后果。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也会对医院档案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碍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新时期下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增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积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档案管理意识。医院管理人员和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意识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利用学习、培训、宣传等多样化的途径,让医院管理层到普通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为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构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必须要涉及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流程,我们可以把奖惩制度和激励制度引入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之内,对及时规范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而对于工作不积极,存在诸多问题的档案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这些制度应该纳入医院内部考核评价机制之中,从而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站在动态管理的视角而言,笔者认为医院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必须要结合医院运行实际,组建档案管理工作小组,挑选出一批工作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组员,共同讨论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繁杂,现代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一,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更新管理理念,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掌握管理新技能,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增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其二,医院方面要建立一直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把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医院内部管理工作中,做好针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为他们营造更多的提升机会,同时要完善相应的绩效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过去那种档案管理方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医院方面应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财力投入,提供现代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医院档案材料进行保管,不仅可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同时也可以帮助档案使用者更快速便捷地查找需要的材料。另外,我们还必须要充分挖掘档案材料的价值,提升档案材料的利用率,要结合实际需求,把握好档案保密和公开的规律,及时调整其关系;或者利用有偿服务的方式,构建档案收入和资源提供的良性循环系统,努力丰富档案数据库的内容,收集更多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让档案材料的价值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来说非常重要。档案管理所提供的信息材料能够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线索。在当前的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我们在努力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理念,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从而推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及意义

企业文书管理工作分为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两大部分。文书处理是进行档案管理的基础,另外,档案管理是文书处理的延伸及其发展。档案是由许许多多的文件所组成的,文件的完美处理能对档案工作进行良好的支持。对管理者来说,正确理解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如有发现文书处理部分的不足,可以及时调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更加多且杂的文件处理,需要管理的档案工作日益增多。在信息社会中,档案作为重要的资源,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另外,现在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声音、图像和计算机应用等都可以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为档案管理提供新的形式[1]。

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及分析

(1)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滞后表现:紧跟时展的步伐,企业的各项制度都在慢慢创新,但在管理制度方面,尤其是对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不能及时的得到改进。比如说企业中许多部门和企业已经整改重编,在新的制度下进行新的工作,而档案的管理工作仍然止步不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而且文书档案的管理注重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忽视了其工作上与其他部门工作的连贯性,明显滞后于当前发展的脚步。

(2)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检索效率不高:文书档案检索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式,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后基本处于放置状态,只有当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相应的查询。以目前的企业查询来看,档案的检索方式大部分属于手工检索。首先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码,当需要寻找指定的档案时可以很快的进行查找。但随着档案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检索的效率会越来越慢。计算机检索是一种良好的检索方式,但这种检索的方式需要对档案的内容在计算机中输入,并进行特定的编码,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需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拥有相应的技术的支持。

(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由于目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所以在各个企业单位缺少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许多在管理工作中的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档案的归类整理、编码放置都不够熟练,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相应的降低。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更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熟练各种计算机的应用。只有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相对提高的情况下,才能把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三、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措施

(1)管理理念的创新:文书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拥有创新意识是一切工作拥有鲜活生命力的前提。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思想,紧跟时代的潮流,总结以往的经验与不足,时刻报以学习的状态,学习新的管理模式运用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去,以不断学习的姿态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新的创新[2]。同时文书档案管理在创新的同时,应该遵守以大局出发的原则,坚持以单位企业的利益为中心。而且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创新,还必须有宣传意识,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合理的对档案管理进行适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档案管理的工作。

(2)管理形式的创新: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可以是对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所谓数字化的管理就是将所有档案都输入至计算机中,使纸质稿在计算机中备份,这样更方便进行查询工作。因此,在输入过程中应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将纸质稿转化为电子稿,这样可以省去人工的输入麻烦[3]。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只需要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行该档案的调用,这样既不会在拆开与封口的过程中造成档案的损坏,还能省时省力。

(3)协调各部门工作及完善文书与档案工作的衔接:文书档案的许多利用价值都来自于各部门,因此积极主动的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各部门工作的内容和进展。还需要在日常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与各部门进行联系。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合作,保证文书档案管理的收集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各单位企业应该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足够的重视,在对文书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和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运用新型的计算机应用,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达到更好的标准。

参考文献:

篇8

(二)信用档案收集不及时。企业信用档案具备分散性特点:一是体现在实体分散性上,主要是因为企业信用档案构成主体较多,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与个人,因为信用档案实体比较分散,所以极大增加了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工作难度。二是体现在外在形式的多样性上。企业信用档案主要由各种合同、会计原始凭证、账单、评估报告和财务报告等构成。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对信用档案分散性特点认识不到位,因为收集工作开展不及时,影响了信用档案的完整性。

(三)信用档案管理缺乏时效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新产品研发速度也会加快,从而产生大量信用档案。这需要企业及时对新的信用档案进行归档,并销毁过时的信用档案。对于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确保其时效性,不断补充并更新信用档案内容。而很多企业对此认识不到位,导致信用档案管理时效性不强,很难提升档案的利用率。

二、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科学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具备分散性特点,需要将相关资料收集完整,否则会对今后的利用带来不利影响。企业信用档案构成主体除了自身以外,还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与个人等,为更好地管理企业信用档案,政府需要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确保档案资料更具时效性。而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主动转变过程,及时对信用档案进行补充,销毁已经过时的信用档案。

(二)落实制度,夯实基础。企业要做好信用档案立卷、归档等工作,这些都是信用档案实体管理工作内容,涉及鉴定、收集与整理等环节。在企业信用档案鉴定中,主要包括档案真实性与具体的价值,需要以发展、全面的观点进行判断,将信用档案保存价值确定下来。因为企业档案具备分散性特点,所以在收集工作中,需要确定相关主体的收集范围,避免发生重复、不全面收集的情况。企业要将档案管理部门职责明确下来,确保在出现问题后可以找到相关责任人,让信用档案的收集更加完整,便于更好地开展整理工作。信用档案实体管理重点内容就是要做好整理工作,并非是把所有信用档案单独归类整理,而是要根据全宗原则立卷,同时编制专题目录,为今后的利用提供方便。

(三)合理开发,规范利用。为提升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工作成效,需要认真做好收、管、用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在收集、积累和形成的同时,还要确保保管的规范性。信用档案与一般档案不一样,有很独特的地方,需要重点保管好信息内容,避免发生泄密的问题,否则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要在做好保管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信用档案资源的开发力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企业要想将信用档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需要对信用档案信息进行加工与二次开发,及时开展档案编研工作,这样既能够减少成本投入,还可以提升效益。企业通过由信用档案制作成的各种多媒体文件,有利于在社会上宣传企业文化,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篇9

(二)档案管理水平不高。很多疾控中心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档案业务发展的要求。一些疾控中心对档案的整理把控能力不强,未能统一、集中管理档案,造成大量档案被分散到各个科室。此外,一些珍贵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不及时,不能充分发挥出档案的作用,档案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从当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显得不够规范,缺乏健全的工作制度,也没有将相应标准明确下来。在需要使用档案资料的时候,经常要用大量时间去翻找,从而影响了档案的利用率,很难真正发挥出档案的作用。不仅如此,档案制作过程也不够规范,书写很随意,未留出装订线,对之后档案的装订造成麻烦。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当前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将其运用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可以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和物力,并让档案资料得到妥善保存。现阶段很多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应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不过其功能还不多,实用性有待提升。此外,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信息技术,工作中仍然以纸质档案为主,需要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疾控中心档案具备不可复制的特征,需要认真开展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让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并得到有效利用。对此,疾控中心要结合《档案法》相关规定,从实际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入手,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将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要求明确下来。比如对档案收集工作而言,需要及时进行收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不出现遗漏。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督促各科室认真收集和整理本科室形成的档案资料,严格落实各类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二)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疾控中心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安排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档案知识,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由于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服务性与保密性等特点,还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让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升?n案管理的规范性。疾控中心可以采取档案两级管理措施,包括中心级与科级两种。其中中心级档案的行政性较强,主要内容有行政文件、人事管理档案、财务管理档案;而科级档案学术性较强,主要形成于日常工作中,档案资料取决于服务对象,容易发生变化,内容有疫情流行病因分析报告、各类年度分析报告、日常监测报告、免疫规划档案、艾滋病患者档案、结核病患者档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档案、健康教育工作资料和疫情调查处理材料等。疾控中心要结合实际业务的特征,将档案两级管理工作标准明确下来,并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工作,从而让档案管理更加规范,便于今后的查询与利用。

篇10

北京市社区档案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2003年,北京市档案局和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全市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全市16个区县档案局结合《意见》要求,都制定了社区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并通过培训、现场指导、检查等方式方法加强对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社区组织和规模有了很大的变化,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等社会组织承担着越来越多政府主导下的社会职能工作。社区档案工作同样随着社区各方面的发展而变化。社区档案内容涵盖了社区组织机构与管理、党建、共青团妇女、统战、老龄、综合治理和人民调解、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社区服务与管理、社会保障工作等各个方面,既为社区建设留下历史见证,也为社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为深入了解全市社区档案管理情况,北京市档案局在2013年10月对社区档案的门类、数量、管理状况、经费保障、人员情况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发放调查表对全市16个区县220个街道(地区)办事处,2662个社区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对部分社区实地走访。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社区档案工作存在档案门类较多、数量较大,库房及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安全保管的需要,信息化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等状况。

(一)社区档案的门类和数量情况

各社区一般保存有文书、科技、会计、声像、电子、实物等多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并编制了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等必要的检索工具。文书档案是社区档案的主体,主要包含民政救助、劳动保障、计生、老龄、残疾、治保调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申请、社会化管理等业务工作档案。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市社区室藏档案总数1828587卷/件,其中文书档案1425302卷/件,会计档案29108卷,科技档案9785卷,设备档案9089卷,照片档案418987张,实物46544件,电子档案151298件(图1)。

(二)社区档案管理情况

各社区档案工作一般归属社区党委分管,社区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多以及各类型业务档案的增加,迫切要求社区党委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建章立制,配备库房、档案专柜等。

1.社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社区逐步建立了归档、保管、借阅、鉴定销毁、换届交接等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全市2662个社区中,有1990个社区制定了归档制度,占74.8%;有2124个社区制定了保管制度,占79.8%;有1598个社区制定了借阅制度,占60%;有1115个社区制定了鉴定销毁制度,占41.9%;有1423个社区制定了换届交接制度,占53.5%(表1)。

2.档案专用库房及硬件建设情况。2662个社区中,有484个社区配有独立的档案库房,占18.9%;有2182个社区配有档案专用铁皮柜,占81.9%;有855个社区保管档案场所配备了防盗门窗,占32.1%;有1540个社区配备了灭火器,占57.9%(表2),档案保管还存在一定隐患。

(三)档案管理人员及经费情况

1.社区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人员少,且流动性强的特点。绝大部分是兼职档案员,兼职基本都在3项工作以上,有的甚至兼7、8项工作;从身份上看,有的是正式在编人员,有的是聘用人员。据统计,2662个社区档案人员中,专职档案人员89人,仅占3.3%;兼职档案人员2573人,占96.7%;正式在编人员1803人,占67.7%;聘用人员859人,占32.3%(表3)。

2.档案经费情况

全市所有社区都没有专门的档案业务经费,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经费一般从社区办公经费中支出。

3.档案信息化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要,社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得到一定发展,整理和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电子文档、数码照片和视频等。2662个社区中,有357个社区配备了档案专用电脑,占13.4%;有462个社区建立了计算机档案检索目录,占17.4%。

(四)社区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档案管理是社区开展党的建设、社区自治、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和社区安全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虽然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各区县社区的档案管理水平不均衡,同一区县不同社区之间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平衡的状况。

1.档案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1)部分社区档案工作还未形成正常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社区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档案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档案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档案管理所需的人、财、物无法得到很好保障。

(2)市、区街道业务主管部门干涉过多,他们为便于本部门专业工作需要,要求社区按照本部门规定建专卷,既干涉了社区的自主管理,又导致社区档案不能集中统一管理,且重复建档,给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3)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不理解,认为社区搞建档又多了一项工作,是给自身找麻烦;少数人甚至认为社区不需要建立档案工作,社区服务中产生的文件材料上交上级对口业务部门即可,本社区不需要归档。

(4)部分社区档案管理人员缺少档案法制观念,不熟悉档案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

2.档案业务保障基础薄弱

(1)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不到位

社区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部分人员身兼多职,精力不足。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有些社区甚至没有配备相对固定的专兼职档案员。部分档案人员很少参加档案业务技能培训,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胜任和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2)硬件建设无法适应档案工作需要

随着社区服务职能的拓展,大量各门类和载体档案产生,档案保管硬件建设无法适应工作需要的矛盾凸显。全市2178个社区没有专门的档案库房,有761个社区采用分散保管的方式,档案保管专柜的容量不足,档案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在各个社区普遍存在。

(3)档案业务经费不足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是从社区办公经费中支出,而每年的社区办公经费也仅仅2万元左右,能够用到档案管理上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档案整理保管必备的档案装具、专柜等都不能予以保障。

3.档案管理不规范

(1)档案工作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档案工作制度还不健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一些社区业务工作形成的档案基本处于谁形成谁管理的状态,部分社区还缺少归档、保管、借阅和换届交接等基本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文件归档整理时,有的按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整理,有的随自己工作方便整理,既没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也没有按照档案标准规范化整理,且造成文件材料归档不齐全,严重影响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档案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由于社区经济条件有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大部分社区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仍然采用传统纸质手段保管档案,产生的电子文件也没有归档,不仅影响了社区档案的完整性,也不利于今后的开放利用。

二、做好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社区档案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做好社区档案工作,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业务主管部门及社区的共同努力。各级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组织社区人员学习《档案法》等,提高社区人员的档案法制观念;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社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宣传社区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与城市文明建设的关系,真正把档案工作作为社区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做到社区档案工作与社区各项工作同步。

(一)加强顶层设计,严格规范标准

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省级民政、社工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相关部门对社区档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做好全省社区档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协调与民政、社工等部门共同制发。积极组织地市县级档案局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宣贯,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要求。同时加强对社区档案工作的宏观监督指导和调研工作,发现社区好的做法,及时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做好宣传和推广,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社区档案工作全面提升。

(二)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培训指导

地市县级档案局要加强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与本行政区域组织、民政、社工、街道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为社区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协调成立社区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地市县级档案局牵头,民政、社工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重点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社区档案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等得到充分保障。建立社区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形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档案管理网络。地市县级档案局研究制定本地区社区档案工作标准,并同街道办事处一起按照标准抓落实,努力使社区档案工作朝着规范、标准、有序的方向发展。三是组织培训街道和社区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其档案业务知识和能力。四是积极与街道档案管理人员沟通,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指导街道办事处档案人员通过上门指导、检查考核等方式,进一步促进社区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加强支持保障,促进齐抓共管

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直接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关心和支持社区档案工作,切实做好社区档案工作必需的人员、经费、库房、装具保护设备等基础保障,为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社区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社工、劳动保障、计生、文明办、安全综治等多个部门,只有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抓好社区档案工作。社区各项工作直接受街道办事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街道办事处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档案的各项制度、办法,统一归档、整理标准;与相关部门达成共识,建立社区档案协同管理体系,对社区档案资源进行整合,集中收集、整理和保管,确保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有序、利用有效。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社区业务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并对社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

(四)加强建章立制,抓好层层落实

社区领导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社区主管机关(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社区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为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档案工作,选用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同志担任专(兼)职档案人员。

要在构建和谐外部大环境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小环境,最大程度上保持档案管理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通过提供晋升机会和待遇等方法,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吸引力,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好。

篇11

2.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高校中某些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人员配置和关注力度等都较为薄弱。不少高校只把资源用在与办学或能产生经济效益相关联的项目上,而对档案管理很难引起高度的重视。

各级领导、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由于受经济利益等的影响,往往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丝毫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在整个科研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管理混乱、不规范,导致部分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收集归档,或者临时收集的材料类别混杂,需要时难以发挥档案服务作用。完全没有自身的档案管理办法,或者根本就没有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去实施档案的管理。

受高校大环境的影响,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意识较薄弱。档案管理队伍中,真正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十分缺乏。归档材料质量不高,科研档案原始性、完整性、系统性较差。使大量原本就不应该归档文件材料却按档案的方式进行管理,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等档案管理资源。

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意识落后,工作态度消极,使得档案归档工作的业务掌握不熟练、不认真、不严格。高校档案收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是保证归档材料质量的前提。一些重要文件没有正规行文,文件整理没有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直接影响了档案本身的质量,也大大削弱了档案的参考凭证作用,为未来的利用埋下后患。

3.档案管理对于高校科研教学等日常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高校教学和科研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其学科体系、制度体系和日常管理不断完善的趋势下,档案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档案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高校档案是教学、科研知识资源的存储载体,详细记载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和具体成果,所以分析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地方法解决问题,这对提高高校科研档案整体管理水平和档案的利用价值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档案管理是学校教育改革与科技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既是记录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凭证,又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档案有利于规范教学秩序,有利于协助教师完善教学过程,使得教学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4.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甚或是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与档案工作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多种新知识、新技能,成为复合型档案专业人才。

档案工作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告诉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全英文检索,全英文录入等等,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要想适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需求,胜任这一工作,就必须掌握计算机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多媒体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档案工作是专门业务,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到提供利用,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学习掌握这些理论与方法,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能,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

5.提升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思路及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时代来临,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是档案的保管员,还是档案信息这一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

要加强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提供条件让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有机会去参加各种业务培训, 学习掌握档案专业理论与知识。高校要研究教学档案管理创新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教学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为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客观性极强的工作,无论是档案管理人员之间,还是档案管理人员与档案利用者之间在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过程中,都必须客观的接受信息。档案工作人员在实际参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等工作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问为什么。所以,档案人员应该在学习档案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这方面思维的训练。

档案数字化把各种载体的教学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并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基于互联网进行联机检索和阅读,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教学档案建立起来以后,可以便捷实现检索浏览,大大方便了用户检索,提高了检索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

6.结语

随着高校管理改革,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的所有涉及的环节和人都列入受控对象,特别要保障数字化档案管理中的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机密性、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积极配合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提高。高校要研究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教学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为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兆,和宝荣,王英玮.档案管理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52-453

[2]孙碧平.谈高校教学档案的价值体现[J].兰台世界,2008(4):31-32.

[3]张照余.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94-99

[4]王向明.档案管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9(1):231

篇12

(二)档案管理制度缺陷。我国在2014年出台了最新档案管理条例。其中对人事单位、尤其是学校这类事业单位进行了重点要求。要求指出,在无批文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随意调阅档案;学校档案管理员只有录入权利、不具取出权;档案管理员必须严格保证所经手的档案信息不泄露。但就这几点上来看,我国当前虽已推行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但许多学校仍然存在诸如档案随意调取等问题,没有完整、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档案管理条例形同虚设。

(三)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除高校外,当前很多学校没有设定专职的档案管理岗位,一些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临时配备就是由教师兼职。这类档案管理人员因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且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有些甚至连基本的信息录入培训都没有接受过,更不具备服务意识及保密思想,这些均易导致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疏漏,严重制约了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工作积极性不够等现象也随处可见,所以管理人员素质问题也是当前学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完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篇13

二、大学生毕业生档案去向

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档案有三类去处可能:第一类,档案随个人到了新的单位;第二类,自己把档案存放人才交流中心;第三类,本人把档案暂时存放到了学校。各类方式存档都有其独具之处的,具体存放哪里需要依照各地实际情况或者未来归划来实行。新的单位,高校毕业学生将《就业协议书》交给将要毕业学校,由学校人事部门统一到毕业学生人社部门办理毕业学生就业派遣证。需要转移户口的高校毕业学生,还应该持就业派遣证、毕业证书等资料到户口所在地办理户口转迁证。如果需要办理手续的,由毕业学校一起拿到人才交流中心,经整理、核对,符合要求的,整理完手续齐全存档。要办理户口的,持手续齐全存档、复印毕业证、户口准迁证、小二寸照片等在新工作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新的手续。招聘新的单位无集体户口的,直接迁入省或市(区)的人社部门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口。新的单位可能有一些原因不能接纳你的个人档案,或本人自愿做一个不受约束自由职业者,可以把你个人档案存在各地人才交流中心,优点是去留随便,而且晋级、评职称、各种保险等不缺,由于人才交流中心只管个人的档案不用人,在你要一步深造或换想工作时不会因为档案转交困难而受到限制。缺点是人个和新的用人单位只能签定劳动合同,这等于给别人打工,你所在的打工单位因为你可能随时走人的不确定性而减少你的福利;另外在出示各类和档案相关的证明时,需要去人才交流中心,如果人才交流中心和新的工作不在同一城市,也许会浪费你的时间;还有每一年都应该交一定的档案存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