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本次选修性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由于他们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年级(尽管学院规定只是一、二年级选课,可是实际上仍然有三、四年级的学生旁听)、学历层次(学院的专科和本科),故调查样本虽小,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院学生的性现状。课前调查125人,收回有效问卷123份,其中男生29份,占23.6%;女生94份,占76.4%。课后调查127人,收回有效问卷125份,其中男生33份,占26.4%;女生92份,占73.6%。
1.2 方 法
使用《四川省学校性健康教育推行计划》课题组编制的课前、课后问卷,进行无记名测试,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当场独立完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录入,然后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选修性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选修性健康教育课的目的是:希望学习性知识、接受性教育占71.5%,为了积学分占8.9%,出于好奇占8.1%,看到其他同学选自己也选的占3.3%,而课后调查上述四个方面的比例分别为:83.2%、8.0%、5.6%和2.4%。可见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调查同学们选修该课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学习性知识接受性教育。
大学生选修性健康教育课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了解全面的性知识占69.1%,如何解决性失控和性道德的冲突占12.2%,如何减轻婚前的压力占11.5%,如何控制性冲动占9.3%,怎样面对异性的求爱和要求占7.9%。而课后上述几个方面分别是83.2%、7.2%、4.0%、3.2%、2.4%。
“你认为性健康教育课是否解决了你的最为迫切的实际问题?”,课后调查结果:回答“是”的占65.6%,回答“否”的占30.4%,有4.0%的没回答。可见大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解决了他们在两往中最为迫切的实际问题。
2.2 性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
课后调查显示:性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依次是:有一定影响占60.0%,非常大的占20.8%,影响不大的占16.8%,没影响的占2.4%;认为对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最有影响的性教育内容(限选三项)依次是:性道德和性法律占69.6%,性婚恋价值观占52.0%,占37.6%,性文化占33.6%,性形象占32.8%,性生理占32.0%,性心理占20.0%。
2.3 性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规范的影响
据课后调查,性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规范的影响依次是:影响非常大,更能约束自己的占48.0%;影响不大,但时时会想起老师的教诲占30.4%;课堂上触动大,现实中难以奏效占16.0%;没影响,仍如以往占5.6%。
2.4 性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婚前、婚外认识的影响
对于婚前,在课前调查中,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以及双方的婚姻选择权,应反对”的占4.9%,课后调查显示:“应反对”的占16.8%,上升了近12个百分点。对于婚外,据课前调查,认为婚外“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应依法制裁”占61.0%,而课后占76.8%,上升了近1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经过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大学生对婚前、婚外的正确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5 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贞洁观的影响
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至关重要”,在课前调查中男生占34.5%,女生占46.8%;课后男、女生分别占48.9%、70.7%,课后对贞洁的正确认识男生上升了14.4%,女生上升了23.9%,就全体学生而言课前、课后调查分别是44.7%、64.8%,上升了20个百分点,这就显示出在选修课后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对贞洁的正确认识都明显高于课前。
2.6 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性文化素质的影响
据课后调查显示:有43.2%的人认为性健康教育课达到了性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认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性文化素质的主要影响(可选三项)”依次是:增强了性道德意识和性法律意识(占66.4%),把握了性生理性心理健康的常识(占65.6%),有效帮助了用文明和健康的方式建立异性友谊和爱情(占37.6%),懂得了科学的性概念(占32.0%),知道了怎样塑造大学生的文明性形象(占31.2%),认识到了接受性教育的重要(占28.8%),除此之外,主要影响还有懂得了用性的社会属性约束性的自然属性占14.4%,了解了婚姻生活的基本常识(占18.4%)和人类性文化的文明历史(占8.8%)。
2.7 大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总体评价
庆幸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性教育(40.8%),了解了系统的性知识故收效很大(25.6%),了解了一些性知识但收效不大(30.4%),将对自己一生的“”产生极大的影响(3.2%)
3 讨论与交流
3.1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次调查显示:有76.8%的人认为性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在全体大学生中开设”,有19.2%的人认为“就像现在这样开成公共选修课”,这第一项高于其他学者比如王进鑫的66.8%[1],刘木清的55.3%[2],方华的25.3%[3],也高于殷雪芬的71.4%[4],说明大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需求是很强烈的,同时也说明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性知识已经成为高校育人的现实需要。因此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大力开展性健康教育,应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使高校真正成为大学生接受高层次性教育的最佳场所。
3.2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3.2.1 性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自我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后有43.2%的同学认同性健康教育课达到了性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次调查还显示:在塑造大学生的性形象方面,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认为应把“培养更具内涵的文化素质、举止谈吐优雅”作为自己性形象塑造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与胡珍[5]教授的研究成果一致,这就让大学生找到了塑造完美自我的重要途径。同时性健康教育也教会了大学生缓解和调控自己和性冲动的方式和方法,引导他们将的强烈能量转移到学习、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等活动中去,通过有意识的各种学习、工作和文娱活动,以及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等合理途径来陶冶个人性情和高尚情操。因此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自我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
3.2.2 性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择偶、获得终身幸福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在性文化素质方面的影响说明:性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增强了性道德意识和性法律意识,把握了性生理性心理健康的常识,有效帮助了大学生用文明和健康的方式建立异性友谊和爱情,同时调查表明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认为应把“事业心、感情和性格脾气”作为自己择偶标准的必备选项,这也与胡珍[6]教授的研究成果一致。这就有助于避免大学生为了追求单纯爱情而误入歧途,从而有利于他们事业和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今后对下一代的教育,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幸福和安定。
3.3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3.1 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从本次调查来看,性健康教育也不是那么称心如意的,还有缺憾以及待完善的地方,比如仍有30.4%的同学认为性健康教育课没解决在两往中最为迫切的实际问题;也有16%的同学否认“性健康教育达到了性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有40.8%的同学“说不清楚”;仍有16.8%的同学认为性健康教育对自己的性观念影响不大,有2.4%的同学认为没影响;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有30.4%的同学对这门课的评价是:“了解了一些性知识,但收获不大”。这就充分说明:要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并取得更好的成效,今后还应该更多的了解和研究同学们的实际情况,部分同学对该课抱有较高的希望,我们还须改进和完善教学,以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以满足学生的期望和需求。
3.3.2 需要加强难点问题的研究性健康教育的两大重点(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性道德性法律教育)中,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普及较为容易,而企图改变学生日益开放的性观念,进而减少或杜绝婚前的发生,似乎并不那么简单甚至是不可能的。进行性健康教育怎样指导大学生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性道德、性法律观,怎样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始终要作为一个难点来认真研究。
3.3.3 制约性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于师资的欠缺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推广,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学习态度已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师资的培养和专门的训练。尽管高校里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很高,但是在“性科学的研究和自身的性情”方面能胜任大学生性教育的教师很少[7],地方高校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能胜任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教师更少。尽管从2004年起,胡珍教授就承担了四川省卫生厅继续教育改革项目“四川省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及师资培训”,对省内部分高校及中学性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但仍然不能满足师资队伍在更大范围的需要。这需要社会以及各教育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庞大的工程。
参考文献
1、7 王进鑫,柴继贵,胡珍.大学生性教育实效性的总体评价[J].中国性科学,2004,13(6):1-4.
2 刘木清,李晓波等.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探索[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155-2156.
3 方华,江剑平.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性知识需求与性知识来源[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63.
篇2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1.1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
社会在进步、人才在增多,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大学生需要做到全方面发展,只有可能提升自身价值。这种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技能上的掌握,还需要拥有良好心理素质,这也是大学生日后就业中的优势与亮点,显然心理脆弱、敏感的学生,并不符合社会需求,只有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才有助于大学生日后就业,才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作为评判人才的其中一项标准,需要大学生具备这项素质,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需落实具体教学措施,那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是不显著的,也已经渐渐不能够满足教学要求,有必要做出教育模式上的创新。
1.2是满足教育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下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成效是明显的,教学结果是突出的,且已经做到了与社会需求同步提升。高校也应正视自身教学职能,积极满足教育要求、顺应社会发展,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就是一次与时俱进的尝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自身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只有抓好学生心理教育,才能更好打造本校人才,才能更好提升本校价值与影响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只有将创新举措落实到大学生身上,才能更好满足教育要求、完成教育使命,也才能更好顺应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需求人才,有助于高校长远发展。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策略
2.1彻底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及校领导往往不重视心理教育这门课程,将更多的视线聚焦到了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上、专业技能掌握上,认为这两面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那么重要,这是错误的教学观念,且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影响了想到多的教师及领导。当下,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必须要做出彻底改变,改变以往认知与态度,并用一种前瞻眼光看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校领导应彻底消除心理健康不重要这种观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成才进行挂钩,做到专业技能、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手抓,切实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付出精力、心血及资金上的支持。教学观念的转变会带动教学重心的转变,有利于日后心理健康教育各项活动顺利举办,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的各项措施顺利落实到位。
2.2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助基地
除了高校及教师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应积极配备心理健康课程的辅助基地,如一对一心理辅导办公室、心理帮扶咨询室等等,切实搭配心理健康课程,给予大学生心理关怀与心理指导。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没有较多的说服力,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帮扶作用受到限制,不利于大学生真正做到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无力特性,这也是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助基地的根本缘由。这些心理辅助基地,可以定期对有需要帮扶的学生进行定期追踪、探访,切实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负担、心理问题,并对生活困难、遭受重大事件打击的学生带去关怀与慰问,切实弥补教学不足,切实发挥出强大心理辅导作用。
2.3整合高校资源,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篇3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都赋予了心理健康教育无可替代的重要学科地位,给予了其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此情势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也被认为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标、课程性质、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认识偏差以及师资、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成效无从考核,学生对于课堂讲授内容的兴趣淡薄,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频遭冷遇,因心理原因造成的校园极端事件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着“课程学科化、学生教材教参化、忽视社会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教学形式偏理论、课程设置单一化等”① 的多重偏差。
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怎样才能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因服从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而带来的诸多偏差,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热点话题。廖琳提出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② 王椿阳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同时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年级的大学生;③ 袁小平等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与需求不一样,同时总结出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和特殊案例;④ 石祥认为,应该构建一套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⑤ 另有学者分别从教材、教法、师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做了大量的调研与尝试,但仍有诸多难以克服的具体问题无从解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服务,为他们的幸福人生服务。福建师范大学叶一舵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待遇上的学科身份与地位,但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学科化倾向。”⑥ 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的身份来对待,囿于课程设置的条框藩篱,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目的则很难达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回归本位,立足于育人目标,寻找一条适合的教育途径。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包含了三重含义:学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主体,教师属外部的精神力量;教师是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决定方面,学生便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被决定方面;教作为一种能动引导活动,学则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被导认识活动。
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设计应以人为本,提倡个性发展的变化。评价不能以简单的分数划分等级,而是应以大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顺应、重构和迁移来体现学习者的能力。根据每一位学生心理认知的变化,客观公正地分析大学生某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肯定学习者的努力,指导并鼓励学习者提升与完善心理素质。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不同于普通课程的考评成绩,体现在学生档案中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它是针对学习者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成长的一组文字描述,是动态的、发展的。评价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是该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能力特长、职业性向以及知情意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取向。
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高校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调整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强调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积极关注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学生群体,重点支持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机构为核心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有效发挥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基本教育要素的作用,形成灵活高效的心理健康管理运作机制,保障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总之,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视为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程来进行设置和实施,而应是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实践等所有行为当中的成长、观察和指导行为。不应是一种结构严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而应是一种查缺补漏、因材施教的指导艺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也不是僵化的测评指标和数字代表的成绩,而是发展的、描述的、指向学生职业生涯与和谐人生的路标灯塔。
注 释
①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1~113
②廖琳.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63~64
③王椿阳.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17~19
篇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水平”、“构建系统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因此,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工程,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是贯彻十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面临着职业压力、就业压力等,更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现代健康意识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培养健康意识,克服一切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就能保护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择大一、大二护理专业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意识相关知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对我校237名男女大学生(其中医学类212人,非医学类25人)进行了生活行为、大学生课余娱乐方式以参加各种社团、健康观念,调查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健康知识的来源、接受的健康教育状况及其希望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式来获取健康知识。
二、结果
1.对健康的关注频数
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健康意识88%明显高于非医学类学生的健康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大学生接受健康教育途径统计比较
医学类专业学生的接受健康教育途径统79%明显高于非医学类学生的接受健康教育途径统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论
1.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他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从卫生知识、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的形成、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等来检验健康教育的效果,如此形成调查―教育―再调查的循环教学,形成有特色的大效果。并尊重大学生的愿望与要求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知道那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乐于接受健康信息,并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样教育才会顺利进行,事半功倍。
2.形成大学生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与同学、任课教师相处,其行为和生活方式大都在自然状态下形成,完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好的“校风”、“班风”、“室风”、“教风”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校既是传授专业知识场所,同时还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场所。大学阶段是专业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观的强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意识,增加卫生知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离不开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对于医学院校的课堂教育,所有专业课程均涉及健康知识,因此任课教师及学校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教育、引导、帮助、指导大学生们,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总之,高校的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的责任,能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决定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5
一、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1.心理量表的分类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心理量表主要有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且以自陈量表为主。自陈量表在课堂上主要通过纸笔测验要求学生自行回答关于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或感受等问题的条目,对每个条目的同意程度进行打分,最终对结果进行统计与解释。投射测验则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不防备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刺激探测其内心真实状态。投射测验不像自陈量表那样拥有标准答案,更容易反映个体自己内心的想法。[2]
2.心理量表的选择
目前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自陈量表,这主要是由于自陈量表的条目比较具有针对性,其评定简单易行,同时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知力,能够根据条目的选项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投射测验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而涉及到学生内心深层次的想法时,预防学生因防御心理而有所隐瞒,则可以采用投射测验。
无论是采用自陈量表还是投射测验,教师在选择量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哪一个心理量表首先要考虑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毕竟心理量表其最终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第二,时间适度。课堂上的心理量表时间长短要适当,它只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一般来说,心理量表所占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第三,符合学生兴趣。课堂上的心理量表要能引发学生兴趣,否则学生会不配合教师进行测量。教师可以从二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心理量表,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另一方面是选择针对性强的心理量表,让学生感觉到该心理量表对了解自己有帮助。[3]
二、心理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课程的实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传授学生心理学知识、调节个体的方法与技巧,最终去完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基础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让大学生联系生活,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培养自我调适的心理能力。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程,它所追求的是学生学会知识后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如何去排除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烦恼,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当前大学生基本是90后,他们更看重知识的实用性,对纯理论课兴趣不大,这更要求我们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用性。由于心理量表是在符合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下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合了实际,实用性比较强。
2.有利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
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得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课堂很轻松,在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知识也深入人心。一堂课的设置应该一张一弛,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应有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放松。当前有很多教师将心理游戏运用到课堂中,但声音比较吵,这需要教师有比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否则将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周围班级的教学环境。心理测量则是以个人为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同时也让学生的紧张度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事半功倍。个体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是否能够激发出来,而一般来说个体对自己的内心状态是充满着探索心的。心理量表则让大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主动自觉地认识自我,而不是被动学习,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自我,并且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4.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可以掌握学生整体健康状况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特征,及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3]。心理量表在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通过量表知晓自己的心理状况,而教师对测评结果的解析则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测量结果,并提供指导的方法与技巧。如在关于自信心的量表测试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原本我以为自己应该是自信心比较强的,结果才发现自己实际上比较自卑,感触很深。因此在解析引导的环节中,同学们对提升自信心的方法与技巧都很关注,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 程美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146-148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校自愿参与青春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的4个年级段的在校大学生529名,分别于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发放调查问卷。529名大学生中男311名,女218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为21岁。
1.2方法在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分别对529名大学生发放问卷(采用本市青春健康教育项目设计组所设计的问卷),以只标明性别、年龄,不记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问卷内容主要为:与生殖避孕相关的一些知识、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艾滋病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来源、有关性行为的一些态度等。
1.3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结果
2.1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传播艾滋病的三大途径、日常一般性接触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可使艾滋病传播几率降低等知识的正答率与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明显,P
2.2施青春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性观念的比较见表1。
2.3施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态度比较见表2。
篇7
1.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就是心理疾病。其具体表现症状为焦虑不安、恐惧害怕、神经衰弱、强迫和抑郁等。心理疾病不仅逐年呈上升趋势,且表现形式多样。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违规违纪被处分或被勒令退学;也有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恋爱失恋问题,对学校或专业排斥、对教育模式或校院领导老师的不满等,心里无法承受最终走向退学、自杀伤害或他人的绝路[1]。
2.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2.1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我国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制约下,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成才道路的影响,社会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大学生因此而消极对待大学生活,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等,消耗的大量精力,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提高心理素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素质,这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2.2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成长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进行选择和内化,渗透到个体的人格特质中,这个过程也是大学生成熟的过程。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意识、人格、能力等各种素质的形成,都是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这个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心理素质可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从而达到健全人格和素质提高的目的。
2.3 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校爱国情怀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欲充斥了广大民众。社会上各种不良的思想和风气蔓延到校园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强化他们的爱校爱国情怀,使其能够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大学教育对学生除了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适应社会,懂得生存,这些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单纯地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大学生的内心,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问题,稳定思想,培养其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爱校和爱国主义意识。同时作为社会人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着身边的人,逐步扩散,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2-3]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心理素质而非天生的,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决定着心理素质的的水平。
3.1 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心理咨询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排除心中难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指导其开发身心潜能。学校应全力构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和机制,并为其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搭建学习、咨询、交流沟通的平台,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3.2 尊重个性发展,倡导差异化教育
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就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共性教育的同时,尊重个性发展,针对个例单独辅导教育。
3.3 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之中
学校的氛围和风气主要是由教师带动和形成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心理教育。教师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具备的知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巧妙的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4 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
把心理教育设定为必修课,有效地督促学生系统学习相关心理知识,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定专业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从达到增强自我心理素质的目的。然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课程的设置和授课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有效掌握心理专业知识,以便自我调节、自我教育。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沟通和交流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和压抑的生活,有助于愉悦心情和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平时学校要多开展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宽松舒适的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机会,扩大交际圈,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爱好,增强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1、引言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身处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多数人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社会环境逐步趋向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且高速发达。受到上述社会、家庭和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90后”大学生呈现出思想前卫、个性张扬、追求自我的特点。这些时代感鲜明、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在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人文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和调节,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时,如果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家长必要的协同疏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任其发展,极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加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课题。
2.“90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方面,“90后”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一般较好,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外因方面,“90后”大学生处于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新事物、新信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就业压力较大,这种情况既会为“90后”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与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其学习生活的干扰。
2.1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生活、学习、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交往的范围与高中相比有所扩大。由于缺少了中学阶段那种家长、老师的全天候无缝衔接的管理,他们需要更多地面对形形的人员和事物。但大学生由于在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一部分“90后”大学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怯,不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进而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2适应能力问题
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都不同于高中时期,与中学阶段由老师、家长全天候管理不同,进入大学校园后,同学们基本是在学校相关人员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对个人生活、学习活动与事物有了更多的支配权,如果其调节方式不够妥当,容易产生两个极端:过于严格拘谨或过于放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易产生两种心理问题,一种是对大学的期望程度过高,来到大学后,随着新鲜感的逐渐蒸发以及对学校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的想象有一定差异,从而产生失落情绪;另一种是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感到不适应,这与“90后”学生自身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若长期无法适应则易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2.3心理压力问题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考研压力和就业、择业压力等方面。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大学的课程和课堂与高中时期相比,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许多在高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会由于调整不及时失去了高中时的学习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造成心理压力。
另外,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择业方面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巨大的压力。“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家长的监管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对家庭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学习和就业目标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释放,有可能会出现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
3、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3.1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获得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充分考虑“90后”大学生的特点,将教育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紧密的契合“90后”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引导;同时,在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处事方式等特点,找准问题的源头和突破口,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培养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学会自我保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没有确定下来,情绪和情感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方式排解压力、舒缓心情,使自我人格和处事态度等得到完善。
3.3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无疑,高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应该担负起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责。
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当今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需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注重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等手段,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除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针对“90后”大学生自身开放、创新、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进行以适应性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心理训练、素质拓展、团体活动、就业心理辅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走向课堂。同时,不断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避免采用传统“一言堂”的教育方式以及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选择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在课堂外利用如微信、QQ、微博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心理健康教育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引导“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其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的各个方面,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阳光心理话剧、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再次,需要加强对个体的辅导。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有所差异。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每一名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迎接挑战。
3.4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队伍建设
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大学生的接触最为紧密,对学生的了解最深刻,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帮助“90后”大学生缓解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因此,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除加强自身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心理学专业技能的运用外,还应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结语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具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到“90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把握其思想动态,了解其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巩固,更好的帮助“90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成熟的心态步入社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实现高校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丽娟.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兼与“80后”比较[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
[2]朱春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1,2): 69-70.
[3]谢丽.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J]. 科教导刊, 2012, (11上): 242-243.
篇9
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包头医学院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为基础,加上课堂上与同学们紧密结合的心理问题相关话题的讨论以及心理学专题讲座、心理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
教材的选择。由包头医学院心理教研室教师参与编写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符合包头医学院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心理实际状况,实用性与针对性较好,使学生学而有用,学而能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要避免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应加入现实中的案例并进行讨论分析。如有选择地播放涉及大学生学业、情感、人际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的《心理访谈》节目的视频,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及个人内心的剖析,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层级化的心理预防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沟通、交流、干预,形成普查-反馈-评估-辅导干预-跟踪咨询的心理健康预防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可以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师生共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组织全校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协调并督导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协调院(系)部间的学生活动。教师要尊重、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一个朝气蓬勃、温暖友善的环境。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创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开展各种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如包头医学院心灵驿站,并且在每年的5月25日,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举行各种活动,如校园广播、专题讲座、宣传栏以及心理学电影鉴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以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大学生心灵;有目的地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如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医院实习等,让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增强自立意识,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学教研室举办各种心理讲座,给学生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文化陶冶,并开设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团体辅导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形式,通过学生群体参与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探讨,彼此启发、支持、鼓励,达到消除紧张、缓解压力的目的。此外,有经验的教师或心理学专业教师支持、辅导与干预有严重心理问题及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
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相关心理学的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日趋专业化;要选较有敏锐的观察力的学生做为班级的心理委员,及时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与情绪体验,遇到问题或难题要及时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汇报,寻求解决方法,并在业余时间参加心理教研室开展的各种辅导和培训,方便更好地为班级同学解决难题。
篇10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定
道德教育按教育内容属于价值教育的范畴,但这种道德教育却规定施教者确守价值的中立,保证在传播教育时没有价值导向,其教育内容的仅仅是对学生在进行正确价值取向与理性分析的方法指导;此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本质来讲仅属于知性教育,它无法影响到学生感性与理融的内在的心灵和灵魂,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整齐划一、脱离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也不可能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和的标准答案统一的“做题机器”而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和统一思想训教。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是一种价值传播,其关键在于根据当下阶级发展需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信仰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知识分子,推进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始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其内容可从心理疾病或变态与健全人格稳定的心理状态两个方面理解,心理的健康状态并不只限于没有心理障碍或变态心理,还包括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稳定的适应性、健全的人格与个人心态与内在潜能的完全激发。另一方面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个体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下将自身能力发挥至巅峰状态。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为目的,以多种灵活的手段为方法,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形成稳定的积极心态的活动。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建立健全正确的心理健康愿景,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与有效的自行为,并能在自身心理状况不佳时寻求可靠的帮助,以达到改善与调节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教育的本质趋于工具化、客体化等教育趋势;教学内容上主张实用主义,忽视学生差异化的独立人格培养;在教育模式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心理认可度;在教师素养上体现出轻视价值认同,职业道德欠佳等。在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校园文化活动忽视人文关怀,影响人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整齐划一的价值取向的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心理层面上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和“抽象”的认识和看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依托。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目的应与人的本质相适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学生主体的认识与教育目的共鸣相得益彰,以学生个性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共性协调发展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体会思想教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认同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促进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态与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思想政治为核心,开展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形成成熟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都是为提升大学生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心理支持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的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成熟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拥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是高校生在接受教育的基础,是培养良好政治素养,思想品质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与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的水平是培养思想政治的基础,是制约与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并且在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矛盾时,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其效果事半功倍。
3.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从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室友、车祸伤人后又补8刀最终导致伤者死亡的药家鑫、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等等,深究各种大学生恶性事件的因果,其中大部分大学生平日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都无可厚非,事件发生乃至后续的发展让人额腕痛惜,许多事件都将原因指向高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深刻的反思中不难发现,这种高智商的低级犯罪现象是由于大学生人格不健全引起的。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问题出在面对极端情况大学生心理稳定性差,面对出发状况时,大学生往往出现瞬时的心理防线崩溃,所有道德与法制观念瞬时土崩瓦解,这种不稳定的心态引起行为失常,引起平日行为规范良好的大学生成为令人发指的恶魔。其问题根源不在于平日的思想水平,更显现在其内在心理状态,因此高校的思想与法制教育应遵循当代学生的特点,针对其心智与心理的变化研究具有针对性、高校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与社会学者也应该将心理治疗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的认识也应该提升到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
三、总结
高校心理健康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心态、完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教育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其内在特点弥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种种不足,丰富了其教育方法与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教育的施教方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应当全面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结合与完善其教育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正两种教育手段的关系。相符依托相互促进,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真正促进高校的教育水平。(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篇11
1.1 作息时间没有规律
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自控能力差,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作息时间不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该上课的时候睡觉。有些大学生习惯晚睡晚起,每天都得到一两点钟才休息,有的甚至晚上通宵上网,校外过夜、网吧过夜、歌厅过夜等现象层出不穷。长期以往,必然会引起恶性循环,不仅自身学业毁于一旦,而且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引发精神类疾病。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1.2 日常饮食没有规律
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晚上睡的晚,所以早晨起的晚,往往来不及吃早饭就去上课,饿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吃些饼干零食类的食品充饥,有的学生甚至养成了常年不吃早饭的坏习惯;有的男生抽烟酗酒,暴饮暴食,有的女生注重外表美丽,不吃食物以达到瘦身苗条的目的,或是节约伙食费就为了去买漂亮衣服,这些行为都是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时间长了,会导致许多学生患胃病,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业和生活。
1.3 缺乏体育锻炼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身体质,增添活力。但是随着现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占用了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校内文体活动的学生总数明显不如以前,而且缺乏集体荣誉感。学生的身体素质直线下降,造成大学生长时间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肥胖症、近视眼、心理素质差、抗压能力差等一系列病症随之而来。
1.4 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地位。大学生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使用主体,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能够非常快的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并把此应用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而另一个方面,他们正在青春年少,易冲动,缺乏对事物正确的辨别能力,难免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成瘾、网络黑客、网络游戏社交、网络诈骗等方面。
1.5 抽烟喝酒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
全世界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疾病,“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明确的写在包装盒上,但还是有很多大学生无视,认为抽烟“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认为这样很酷、很有“范儿”,就忽略了烟草对人体带来的伤害。而大学生喝酒的理由更是多种多样,各种“老乡会”、“生日宴”、“离别席”往往成为了大学生醉酒、酗酒的好“理由”,醉酒酗酒会造成人的思维混乱,影响人体新陈代谢,而且酒后滋事伤人的情况越来越多,一副 “天老大、我老二”的模样,使人变的更加野蛮、粗暴,喜欢惹是生非。
2 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能够处于完全的安逸状态,不是没有疾病就代表着健康,身体不适、衰弱,精神紧张、忧虑等等也是不健康的表现。所以说,健康不只是单纯地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体方面,还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等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概括说,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地趋于成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健康教育就是指高校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课堂教育以及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减轻甚至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产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优化学习、生活状态。大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健康意识,激励大学生尽快的远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并能主动地趋利避害,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概括的说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高校形成健康的环境;第二,提高以及维护大学生的健康,通过树立学习榜样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并能及时的改正;第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拜金主义思潮涌现,许多大学生感到生活压力大,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身心压力,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的发生;第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的自身保健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 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是由于健康教育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因此,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建立应当从自身特征出发。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群体,高校最为社会培养全面健康人才的摇篮,在高校中开设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两极化和多元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何开展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改善当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减少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
在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已从单纯的生理指标提升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统一的概念。早在1990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WHO)就已明确的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五方面都具备,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大多数的大学生只知道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但不能真正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盲目的认为只要身体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对真正健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要切实转变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高校更加正确的规范自身的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开设有目的性强、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教学课程,不仅仅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顺序的安排,还包括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以及个性的阶段性要求。对于努力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必须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
3.2 高校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培养健康行为的教育
开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高校教师应注重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充足睡眠对自身胜利功能的帮助,努力让大学生认识到充足而且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大脑细胞的能量和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和储备,才能更好的运行,同时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使之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状态,保证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3.3 开设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合理安排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
在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以及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规律,想玩就玩,想学就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甚者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玩上,课余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引导,高校通过组织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壮大学校社团的发展,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外可以更多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文体活动,既可以在紧张的学习当中缓解自身压力,也可以利用一些文体活动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3.4 引导大学生放开心中顾虑,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篇12
目前,湖南省拥有普通高校106所,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高达32万,由此可见,在我国湖南省属于教育大省,对培养国家后备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表现为优异的成绩,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同等重要。但是,目前湖南部分高校仍然重视对专业课的培养,而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却有所缺失,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创新和完善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包括日常劳动休息或者消遣,还包括饮食起居、穿着服饰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自身的调解,有利于扩大自身对外交往,培养更高的理想追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如今湖南省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令人堪忧,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没有规律、日常饮食没有规律、缺乏体育锻炼、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抽烟喝酒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
二、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能够处于完全的安逸状态,不是没有疾病就代表着健康,身体不适、衰弱,精神紧张、忧虑等等也是不健康的表现。所以说,健康不只是单纯地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体方面,还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等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概括说,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地趋于成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健康教育就是指高校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课堂教育以及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减轻甚至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产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优化学习、生活状态。大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健康意识,激励大学生尽快的远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并能主动地趋利避害,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三、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是由于健康教育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因此,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建立应当从自身特征出发。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群体,高校最为社会培养全面健康人才的摇篮,在高校中开设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两极化和多元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何开展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改善当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减少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
在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已从单纯的生理指标提升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统一的概念。早在1990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WHO)就已明确的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五方面都具备,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大多数的大学生只知道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但不能真正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盲目的认为只要身体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对真正健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要切实转变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高校更加正确的规范自身的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开设有目的性强、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教学课程,不仅仅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顺序的安排,还包括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以及个性的阶段性要求。对于努力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必须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
(二)高校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培养健康行为的教育
开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高校教师应注重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充足睡眠对自身胜利功能的帮助,努力让大学生认识到充足而且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大脑细胞的能量和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和储备,才能更好的运行,同时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使之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状态,保证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开设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合理安排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
在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以及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规律,想玩就玩,想学就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甚者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玩上,课余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引导,高校通过组织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壮大学校社团的发展,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外可以更多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文体活动,既可以在紧张的学习当中缓解自身压力,也可以利用一些文体活动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四)引导大学生放开心中顾虑,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例如:家庭情况、就业情况、婚姻情况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在高校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在辅导员中设立心理咨询就非常有必要。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减轻自身带来的矛盾和压力,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更快的适应社会大环境。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或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放松自我,在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的时候,能通过活动调解法、激励调解法等一系列专业方法来调节自身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同时要求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的早发现大学生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尽早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正确的对待、疏导。
四、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健康教育对纠正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正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正确地面对现阶段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有的放矢地开展有组织、系统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4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篇1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
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强迫、抑郁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
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