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应急管理相关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应急管理相关知识

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就达到2113.9亿元。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及其产生的严重的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能力和水平,迫切需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其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郭强(2005年)提出采用知识评估、知识预见和知识普及三大知识化策略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初步体现了应用知识管理研究的思路,但尚不具备系统性。尚士雄(2006年)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政府环境危机管理系统,但是系统中仅仅体现了一些知识片段,并没有将知识管理过程与危机管理系统整合起来。李志宏(2009年)从知识需求角度建立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三层”管理模式框架。王庆全(2009年)从知识供给角度评价了应急决策支持的敏捷程度。本文尝试梳理应急管理中的知识活动,分析其特性,并面向应急流程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以期提高应急管理绩效水平。

1 知识、知识管理及应急知识管理的涵义

有关知识的认识,需要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数据是一种度量的形式,表现为原始文本、数字、图像等。信息是关于数据的事实叙述,是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将信息与数据化为行动的能力、信息及其被处理的过程。知识是依赖于人的,脱离人的意识就没有知识而只有信息。

人类知识早已存在,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直到20世纪末才被正式提出来,到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综合起来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知识管理的内涵:①知识管理以知识为管理对象,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组织的知识资源,按照某一目标来组织知识的运营,促进知识的转化;②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通过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应用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绩效;③知识、管理与技术的结合,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实践,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

应急管理就是要在突发事件爆发前、爆发后和消亡后的整个时期内,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干预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损失最小。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急性要求应急部门快速利用各种技术资料与信息,指挥调度人力物力解决问题。其中信息和知识是最关键的要素。信息反映了问题是什么,知识反映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因此,应急管理中的知识在应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知识管理,是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知识这一特定领域的知识类别为研究对象,对应急组织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减少损失的过程。

2 应急流程及其重要知识活动分析

2.1 应急流程分析

突发事件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国内外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过程的描述不尽相同,著名的有:①希斯的4R模式(减轻、就绪、响应、恢复);②奥斯古汀的危机管理六阶段模型(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③米特罗夫的五阶段(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学习阶段);④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MPRR模式(缓和、准备、反应、恢复);⑤我国学者陈安提出的四阶段模型(信息获知、有效反应、重点应对、快速恢复)。本文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应急管理流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但是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演变迅速,各个阶段之间的划分有时不一定很容易确认,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同的阶段相互交织、循环往复,从而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特定的流程体系。

2.2 应急流程中重要知识活动

应急流程与知识流程具有密切的关系。突发事件的发生前后过程都蕴涵着知识和知识的流动,并体现为一系列的知识活动。知识盘点是知识梳理的一种方式,一般观点认为,知识盘点是指透过有计划的流程设计与检视,针对企业内部的专业领域与企业外部的顺客需求,进行系统式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知识盘点,企业可以有效发现其竞争优势和劣势,为知识管理提供指引和方向。对应急流程中主要阶段的知识进行盘点,找出应急管理领域的知识需求及知识存量,识别知识的表现形式,为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做准备。如表1所示:

2.3 应急流程中知识特征分析

2.3.1 知识载体的多样性 知识是非物质形态的无形资源,它必须依存于一定的物质形态的介质来存储和交换知识,这就是知识载体。应急流程中的知识载体可以分为三类:①文档化的纸质载体,主要有应急预案、技术文件、应急案例库、法律法规等。②计算机系统,即通过计算机电子文件、数据库等存储知识。通过建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知识传递,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可以产生知识,从而指导应急实践,提高应急动态决策能力。③人脑或群体意识,即隐性知识的载体。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应急专家和应急团队拥有大量的来自于专业、工作经验、协作能力所获取的隐性知识。

2.3.2 知识表达不统一 以应急预案为例,纵向方面,我国自上而下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应急响应方案。横向方面,各级应急部门如公安、消防、水利、交通、气象等专项应急预案也一应俱全。各类预案会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实践经验而编制,呈现表达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对于同一类型的突发事件各级预案的文本描述会有差别,响应级别不同,处置方式可能也会不同。

2.3.3 专业性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有不同的知识域,这些知识域呈现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如突发自然灾害知识域包括地震知识、台风知识、洪水知识、海啸知识等。其中地震知识又可延伸出很多知识单元,如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监测、地震救援、地震灾害等。

2.3.4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把一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消亡看作是一个项目的话,应急管理则具有项目管理的特点,即一次性、独特性,这使得应急管理没有标准模式可循。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

中,隐性知识的存储,挖掘和转化就非常重要了。

3 构建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

3.1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知识管理体系是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按照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从解决问题的范围看,我们要明确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确定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模型。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应急管理流程中的各阶段相关知识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升应急知识管理能力,保障应急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总体损失最小。从管理角度,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应急知识的整合。应急管理知识存在于应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文档、流程、专家、应急小组为载体,系统性较差。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对应急过程中需要和产生的知识进行整合,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获取、存储、交流、应用和创新,提高应急管理效果。

3.2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框架

第二代知识管理(SGKM)主张把知识管理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中,而不是把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独立的覆盖全公司的信息技术架构。也就是构建一个独立于应急管理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汲取知识管理的成功经验要在考虑应急流程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管理体系。鉴于此,本文构建了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如图1。

3.2.1 应急预防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两个内容:①危机预警知识,表现为潜在的危机信息,主要通过采集、监控和预测方式,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取关于外部环境的最新信息,并从现有知识库和专家中获取危机知识,利用数据挖掘、智能系统等知识管理工具对已有的危机知识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早期对危机事件的防范和准备。我国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做好预警和避险工作,而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风险管理尚不到位,未进行系统风险预警设施的建设,这次灾害再次给我国风险预警敲响了警钟。②危机防范和应对知识,包括危机知识的传授和普及,目的是提高政府机构及公众的危机应对意识和技能。

3.2.2 应急准备知识体系 应急准备是指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从组织、资源、文化等几方面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应急准备知识体系主要包括:①虚急机构的组织与建设知识,这里的应急机构主要指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救援队。分析应急机构的组织架构、体制和管理方式,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应急演练方式内容等。②应急资源管理知识,包括研究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分配、使用方式等;应急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等;应急志愿者的招募、组织方式等。以上主要知识内容将以应急预案的文件形式存入应急知识库。另外,研究应急准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提升应急准备到战略高度,研究促进全社会参与应急准备活动的方法。

3.2.3 应急响应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方式方法、现场救援知识、各应急组织间的协作知识等。由于突发事件呈现的动态性、危害的衍生性及不确定等特点,高效科学的应急决策不仅依靠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知识储备,更取决于发生时的知识获取、整合、共享和应用。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是应急知识管理重点和今后工作的重心。

3.2.4 应急恢复知识体系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包括应急恢复计划、可能发生的疫病防治知识、心理干预知识及灾后的经验总结。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灾后重建往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如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历时6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后重建长达7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耗时近10年之久。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坚持自强自立与外部援助相结合,多部门协同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重建法制化与科学化相结合,高度集中与充分授权相结合,硬件设施与软件制度相结合,探索出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4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发挥应急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其目标,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4.1 以信息集成推进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协同

应急知识管理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协同管理。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非常规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一般是由该区域政府部门组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统筹部署,各应急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因此,在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建立知识管理的协同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各知识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②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与常态下政府知识管理体系协同;③各应急组织知识管理体系的协同。信息集成是提升知识管理体系协同的基础,它是通过网络集成技术实现系统问信息的无缝联结、交换和共享,使整个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并使其总体效能达到最佳。信息集成解决了知识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共享网络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企业的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为知识管理提供信息源,充分实现显性知识的获取、共享、转移和应用。

4.2 重视应急恢复阶段,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转化

突发事件除了在爆发时的社会危害性之外,在其消亡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对社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应急管理的恢复工作同样重要,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秩序,消除负面影响,为将来类似的突发事件总结经验。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那样,应急知识中的隐性知识非常重要。在应急恢复阶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如工作总结、报告会议、案例讨论、走访调查等把人们头脑中的经验、体会表述出来。然后通过有目的的分析,表述出背后的规律和意义,最后沉淀下来,成为可读、可见、可听的显性知识,充实应急知识库。我国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就吸取了2008年汶川地震应急经验,救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3 提升应急知识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

应急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网络这种新的渠道、方法和工具来辅助。建立一套用来支持知识管理活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今后应急管理发展和研究的力向。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应该包括知识库管理、知识管理过程的实现等,并为应急多部门协同应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知识支持。

篇2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建筑物是产品,但不等同于一般产品,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的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一些建筑工程不能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质量不能符合相关技术规范,造成了大批建筑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虽然建筑市场经过治理整顿,目前工程质量下降的状况已基本得到抑制,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决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因此,工程质量问题仍然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结构的设计、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场地环境、施工工艺设计、管理制度等。 (1)建筑结构设计。为了赶时髦,求新颖,许多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只重视外部美观,造成建筑结构受力不合理,而且不方便施工。 (2)建筑材料。工程中所用的水泥、砂、石、木材、金属、沥青、合成树脂、塑料等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如钢筋的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参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等,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撑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露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3)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或故障、不按规程的操作、仪表失灵检测设备精度失控等,都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 (4)场地环境。建筑场地及周边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统称为建筑场地环境。场地环境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场地环境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干,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5)工艺设计问题。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搞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6)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的好坏,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成本至关重要。

篇3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作用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接触最为频繁的就是护士了,因此,病人在住院期间要快速的恢复体质,护士的护理效率与质量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对医院的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主要的目的是合理利用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人才的浪费[2]。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选取70名护士,其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选取70名护士,均为女性,其中基础护士有20例,护师26例,主管护师24例。按学历和经验可以分为:高中10例,大专36例,本科24例。实验组35例护士年龄20-45岁,平均为(29.8±1.7)岁。对照组护士年龄19-46岁,平均(30.1±2.6)岁。两组护士在年龄、学历、职称上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5例医护人员均以常规管理模式为主,与以往的工作模式没有区别,仍然采用轮班制度。实验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构建层级管理模式

以职位的高低来组成培训队伍,每一队伍配有一名主管护师,以职位的层级来进行针对性的考核和职位选拔。

1.2.2层级分工明确

为了避免出现工作安排不清楚的现象,确保医护人员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认知,可以进行层级的分工。工作细分,能够避免产生护理工作出现脱节的情况。护士长作为护士部门中的管理员,对于整个护理构架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都要实行统一化的管理。

1.2.3排班模式

当前医院都是24小时工作制的,大部分的医院采取的都是轮班制度,没有考虑值班人员的精神状态。因此可以采取三班制的轮班制度,一天中安排三名医院工作者,这样医护人员在上班期间才不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现象,对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都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1.3观察标准

从我院选取的70例护士,在分成两组后,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工作后,让两组的护士护理的对象对自己进行满意度评分,满分为100分。同时让两组护士对其所在组运用的管理模式进行满意度评分,满分为100分。

1.4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对对照组护士的满意度为(78.2±2.4)分,护士对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69.6±9.5)分;患者对实验组护士的满意度为(92.2±6.5)分,护士对实验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93.7±5.5)分,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分层级管理模式满意度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当前医疗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对护士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护士管理模式中护士责任感较低,长久下去,患者与护士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实验组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和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此,目前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护士工作中具有提高工作质量和护理质量的良好作用。综上所述,对护士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护理质量,因此,值得在护士工作管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伟,江志强,刘斌,何贤禄.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行杂志,2010,51):29-34.

篇4

Effect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n service quality of supply room

ZHU Haiyan CHEN Jing

1.Supply Room, No.2 People's Hospital in Beilun District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809, China; 2.Supply Room, No.2 People's Hospital in Beilun District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8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effect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n service quality of supply room. Methods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was adopted,changed to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o arrange all the equipments in hospital. Designed our own questionnaire, and compared satisfaction of departments to supply room before and after adopting centralized management. Results After conducting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ut of 12 items on questionnaire,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sinfect package damage, service attitudes, goods distribution, problem handling, equipment performance, cleanness of gauze (P < 0.05). Conclusion Adoption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for supply room bring the hospital more effective equipment managem- ent, higher level service quality, l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mproved safety and protection for medical staff.

[Key words] Supply room; Centralized management; Service quality; Sterilization

消毒供应室(消毒供应中心)是在医院内向各个科室提供无菌器材、物品和敷料的,其工作质量与全院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密切相关[1]。集中式管理模式是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器械、物品进行统一回收和消毒灭菌,整个过程均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对所有物品进行统一包装,大大节省了医疗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消除了医疗污染的隐患[2]。但是目前有些医院由于条件所限等各种因素,还是未完全做到集中式管理。为评价供应室管理模式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现将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的效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疗器械分散式管理的医院问题比较突出,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医院,对全院所有科室的物品及器械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比较分散式管理的医院和集中式管理的医院各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采用分散式管理医院的科室调查问卷86份(全院各科室填写),整理各项数据待用(对照组)。集中式管理医院,将同样的调查问卷86份发至全院各个科室(实验组),所有调查问卷均由各科护士长或负责人进行填写,目的是保证人员的稳定性。

1.2 方法

调查问卷共包括12项内容,具体为工作人员是否发过期失效包、下收下送及时、无丢失或损坏消毒包、抢救物品及时供应、服务态度好、物品发放无差错、供应室对科室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器械性能好、器械干净、物品是否齐全、化学指示卡达标、包装质量过关。12项内容每项均有满意和不满意两个选项。调查问卷发放至各科室后及时回收,护理部派专人进行监督,填写时应如实反映真实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在工作人员是否发过期失效包、下收下送及时、抢救物品及时供应、物品是否齐全方面,化学指示卡达标、分散式管理的供应室和实施集中式管理的供应室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无丢失或损坏消毒包、服务态度好、物品发放无差错、供应室对科室提出问题及时反馈、器械性能好、器械干净、包装质量过关等方面,分散式管理的供应室和集中式管理的供应室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3.1 集中式管理模式简介

供应室集中式管理首先要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医疗器械、用品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还要了解各不同科室对于器械包装与清洗的特殊要求。供应室要配备器械分类台、密封器械回收箱及回收箱浸泡池等必要设备。硬件设施准备齐全后,就要开始制订详细的集中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例如下收下送工作流程、器械包装流程、灭菌流程、物品清点交接流程等[3-4]。

器械物品的存放要按照规定进行,如非感染患者用后器械应放置在科室处置室回收箱中密封湿式存放;感染患者(气性坏疽、破伤风)用后器械则必须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装投入回收箱中[5];器械回收时用密闭回收车统一运送至供应中的污染区;清洗消毒时要做到分类处理。物品清洗后及时烘干,仔细包装清点后存放入无菌室[6];为了保证向各科准确及时地发送各种器械,应用电脑打印换物单,由发放组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发放。

3.2 供应室集中式管理的优势

供应室集中式管理的优势在于:消毒中心配有完善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运送设施,专业人员对各项流程的操作更专业,保证了消毒灭菌的质量,消毒工艺的改革还会使各种器械的使用寿命延长,大大节省了医疗资源。专门发放组能保证各科室的器械发放准确无误。集中式管理模式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3.3 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在工作人员是否发过期失效包、下收下送及时、抢救物品及时供应、化学指示卡达标、物品是否齐全方面,分散式管理和实施集中式管理无差异(P > 0.05)。但在无丢失或损坏消毒包、服务态度好、物品发放无差错、供应室对科室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器械性能好、器械干净、包装质量过关等方面,分散式管理和实施集中式管理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以看出,集中式管理对医院各科室整体满意度和工作质量的提升是有利的。前面无差异的项目均比较基本,是供应室必须做到的项目,继续加强后面几项差异显著的项目,争取做得更好。

综上所述,供应室采取器械物品集中式管理,使工作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消毒灭菌更加彻底,全院医疗物品器械管理更高效,供应室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集中式管理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桂媚,蔡瑛,刘少玲. 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4):106-108.

[2] 张丽波,刘芳,司侃.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设备与工作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260-261.

[3] 岳燕蓉. 医院加强消毒供应室科学化管理的探讨[J]. 中外医疗,2011,30(2):13-14.

[4] 张淑杰,高月,郭玲. 医院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式管理的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25-126.

篇5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业务复杂和规模庞大的系统化工程,水利工程所涉及的专业学科很多。同时,水利工程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大,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并且人们对现代水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很多,因而需要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消除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认识水利工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和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问题。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

一、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施工用料的影响

水利工程中的施工用料很多,一般主要包括砂石、水泥、混凝土、砌体砖和石灰等等,水利工程施工用料的选择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施工过程之中,水利工程施工用料的选择包括施工材料的规格、性质和强度等。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用料不仅仅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同时,很多水利工程在使用施工用料的时候,并没有对施工用料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样就会导致很多质量不合格的水利施工用料被使用,从而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1.2人为因素的影响

水利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一般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和现场施工人员等等,他们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然而,这些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也会直接的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工序验收等,从而规范水利工程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以消除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隐患。

1.3施工方法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也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一般包括具体的施工工序、生产技术和操作流程等,但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完善性。因此,水利工程施工方法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等都会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1.4施工机械、设备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之中,一般会包括土方开挖、地质勘察和现场测量等操作过程,但是,这些操作工序都需要使用很多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施工机械设备一般包括挖掘机械、起重吊装机和搅拌机等,这些机械设备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操作机械不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

1.5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施工的建设,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水利工程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并不是很完善,这样也就使得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之间的质量管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充分的体现出一些企业不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规程去执行管理。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和质量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等。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也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水利建筑施工的事前控制

水利建设施工的事前控制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在水利工程实际过程当中,应该结合水利工程设计的规模、性质和特点等等。水利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应该选择合理的技术和施工方案,从而为后续的水利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水利工程施工的周期确定之后,还应该充分的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和投资量情况,同时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以制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但是,在水利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还要求设计人员与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做好交流工作,经过对比和分析,以选择出最优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全面的考察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进度计划等等,进一步完善对设计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2.2提高水利水电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上意识到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不断的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三,水利工程通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制度,从而激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为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会影响水利工程实施的质量,因此,提高水利水电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2.3科学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水利工程施工之中都存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此,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水平就需要科学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多到施工现场检查一下细节问题,进而保障监管制度具有一定的效果,使得水利工程施工监管人员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按照健全、完善的监管制度进行。第二,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之中的质量管理人员的检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约束注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从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避免不合格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从事到实际工作当中,促进水利工程中实现先进的质量管理。第三,制定出合理的责任制度和评比质量管理水平的制度,使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第四,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应严格按照有关水利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检验。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只有致力于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整个水利工程质量有效的提升。

总 结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水利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很容易造成一些质量问题。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提高水利水电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科学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等等,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现阶段研究水利工程当中质量影响因素及相关治理措施具有非常重大的实现意义。以上只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朱文俊,朱文俊;水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3(27):132-133.

篇6

考察组织状态的历史演变不难看出:组织状态由强健到肥胖再到强健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轨迹。这是令人困扰而又难以摆脱的问题。从组织演变中可以看出组织类型大致分为两种: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流程高效的强健型组织和机构臃肿、人员冗余、流程低效的肥胖型组织。首先,从对组织的影响因素来看,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组织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种:有利环境和不利环境。

因此,根据组织类型和所处的环境的组合,一个组织可能处于4种状态,组织在4种状态转变具有显著的规律性:

转变一 强健的组织处于有利的环境。会表现强劲的状态。增长的客户加速组织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使组织能力提高,投资者的关注使组织资金充裕。

转变二 有利的环境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成功也潜藏着危机,如员工的加薪幅度大于公司的生产力,办公室日渐奢侈。这样,强健的组织变得日益臃肿。一旦出现市场萎缩,组织很难维持原先的市场优势与成功。于是渐渐听不到客户的声音,组织变得摇摇欲坠。

转变三 这时,组织面临两个选择:死亡或者生存。为了继续生存下去,组织必须彻底改变其原有的工作习惯、文化、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

转变四 组织经过市场的锤炼,总结出最好的管理策略以及合适的组织结构。经过痛苦的转型阶段后,组织从新变得强健起来。

彼得.圣吉认为:组织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演变现象,关键在于组织本身没有从系统结构层次来考虑问题,缺乏系统思考能力,基本上是一种面向环境的就事论事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被动的改变着组织结构。我们需要拨开复杂事件的迷雾,透视背后的简单结构。如何才能避免组织陷入“强健—肥胖—强健”的死循环状态呢?那就需要重塑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重塑的本质就是通过知识管理,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通过不间断的终身学习而始终保持活力。

二、影响组织结构重组:知识与权力匹配

在组织结构中,权力往往与其职位是分不开的。职位越高,所获得的信息量就越大。权力也就越大。对组织来说,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当信息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流动时,当合法行为只有通过权力部门授权的特定领域才能获得时,知识市场或者说创意市场流动性就被限制了,于是组织就会变得保守。随着技术的发展,知识量越来越大,对知识的收集也变得简便,组织向扁平化发展。随着层级的减少,权力在信息流转的过程中,起到了导向而不是限制作用。

哈耶克(F·A·Hayek)首先提出了经济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他认为,某些与特定地点、时间和环境相关的知识,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方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因而最终的决策必须由那些熟悉具体情况、直接了解有关变化、并知道资源可迅速满足他们需要的人来做出,即采取权利分散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Jensen和Mecking(1992)进一步发展了哈耶克的思想。他们认为,尽管有关特定时空环境的知识不能被概括成统计数字,但他们却能被传送到决策机构中的其他位置。问题不在于知识能否被转移,而是以多大的代价转移以及是否值得转移。保证有利于决策的知识与决策的结合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将知识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传递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一方面在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由知识传递导致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将决策权分配给组织中拥有较多相关专门知识的人时,面临着由委托关系所产生的成本。在这里,信息成本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进行知识传递引起的成本;而成本则是由决策授权的人具有与委托人自身利益相背离的目标而产生的,指的是在合作行为中,由于这种目标冲突所引起的成本(我们认为,在组织内部上下层决策者之间,实际上也是一种委托关系。相对于上层决策者而言,下层决策者就是人,上层决策者就是委托人)。一般来说,随着集权程度的提高,信息成本增大,委托成本减少;而分权程度提高,信息成本减少,成本增加。决策总成本即信息成本与成本之和,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与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提高决策效率的关键在于将决策权转移到某一层次上,从而使信息成本与成本之和最小。

三、组织结构调整方向的建议

彼得.德鲁克曾说:创造财富的活动既不是为生产性使用配置资本,也不是配置劳动,现在价值来源于生产率和创新,两者都是知识的运用。知识应当是一项得到妥善管理的重要资源,对知识的管理应当如同管理生产资料、人力资源那样。特别是对那些使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来说,知识管理更是经理人员关注的一项关键工作。学习型组织能在整个组织内有效获得、创造和传递知识,并且依据新的知识和见识来调整每个人的活动。

知识管理是关于如何组织和共享企业智慧和创造力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指这样一种努力,即系统地发现,组织和运用企业的智力资本,培育持续学习和共享知识的文化。从而使组织的活动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这里,企业的智力资本是拥有的信息经验、见解、关系、流程、创新、发现等的总和。

哈耶克说:哪个体制更有效,主要取决于在什么体系下,我们能更全面地利用存在的知识。反过来,这取决于在单一集中权威下,处理这些最初分散于许多不同个体中的,本应使用的知识,我们更有可能成功,还是把个体需要的额外知识传递给他们,以使他能够把自己的计划与其他人配合好,我们更有我可能成功。对于组织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组织质量将直接体现在过程性、时间性、关系性方面的能力。

组织的过程质量 表现为组织的纵向结构被逐渐压扁,从直线制组织结构到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再到扁平化矩阵结构。以及网络化的以人为中心的结构,它是组织的过程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组织的时间质量 表现为组织决策方式的变化,存在3种基本决策方法,即独立的分散式决策由于通信需求的限制,无法充分感知外界的变化,难以实现即时响应,而集中式决策由于考虑了多方面的信息,相对于独立的分散式决策能够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但是,以牺牲决策的灵活性和实时性为代价。连接的分散式决策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广泛运用而得到实现,为提高组织的时间质量创造了条件。

组织的关系质量 表现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障碍的消除,最终实现无障碍、无界限。如果将制造企业比喻为一间房子。无界限就是要打破“三维障碍”。首先,是水平界限——墙将房子水平隔开,在企业中,它指的是职能之间、部门之间、产品线之间或地理位置之间的界限。应该将墙打倒,市场营销应该与产品、产品应该与设计结成紧密的关系并在一起工作。其次是垂直界限——天花板和地板将房子垂直分开,在企业中就表现在等级的分隔阻碍了开放的交流,应该打通天花板,实现和谐的上下关系。第三是外部界限——外部的围墙将房子和邻居分隔开。在企业中,基于网络平台的支撑,要与顾客、供应商、零售商、合作伙伴等其他人结成密切联系、充分交流,这就需要拆除围墙。

经过重塑企业组织结果,使其在形态上具有了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决策分散化、实时化,多维关系紧密化、开放化等特点,而知识管理则是企业实现组织过程、时间以及关系质量指标持续改进的推动器,它通过确立终生学习机制,使组织实现可持续改善,在这种知识型组织中,大到整个企业、小到企业内部的各个个体都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具有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具有三维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没有固定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也没有恒定的价值链,输入输出是在世界范围内动态展开的。同时,就像人类身体复杂的神经和循环系统可以联系各部分细胞组织一样,知识型组织的互联结构为在组织不同的细胞之间传输血液——知识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知识型组织的学习机制作为造氧机、净化器为细胞以及整个组织的发育、成长提供了连续不断的养料,最终使企业走上茁壮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 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译[M].三联书店.1999.

[2] 刘小平,马凌.企业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

篇7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7年5月在外科病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对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间外科病区全体在编护理人员32名进行研究,其中男1名,女31名;年龄20~52岁,平均(29.3±4.2)岁;职称: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士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4名;学历:中专4名,大专19名,本科9名;工作年龄1~33年,平均(5.2±1.3)年。于实施前6个月(2016年11月—2017年4月)、实施后6个月(2017年5—10月),采用随机抽签方法选取外科病区住院患者各80例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定。

1.2方法

1.2.1层级管理考核和分层

由护士长统筹护理工作,以主管护师为组长,将病区护理人员分为6组。按照护理人员学历、专业技术能力实行积分制度,学历:本科5分,大专3分,中专1分;专业技术能力:考核外科病区常见护理操作能力,如静脉穿刺、吸痰、电除颤等,根据考核分数积分,90~100分(5分)、80~89分(4分)、70~79分(3分)、60~69分(2分)、0~60分(1分)。根据护理人员总积分所占比例分为4级,确保每级中有6名护理人员,共24名护理人员,从每级中随机选取1名护理人员,共4名,分别纳入到6个组中。

1.2.2层级管理内容

层级管理模式建立后分为护士长-主管护师(二线)-护士(一线)模式,同时1名副主任护师为质控护士。①护士长:用量化指标和科学方法进行病区管理,统筹病区整体工作,了解和管理护理分工,对护理分组、值班、抢救、工作量等潜在问题进行协调和管理,对护理质量、质控进行不定时抽检,对可能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预防,并传导和落实医院护理工作要求。②主管护师:统筹全组护理工作,根据护士长指示和工作安排,明确小组负责病区患者床位,明确小组承担临床护理工作任务,根据小组成员特点合理分配患者责任护士,明确值班护士,并协调小组内静脉穿刺、抢救、吸痰、领药等护理工作。③护士:根据主管护师工作安排,实施具体护理工作,分包患者到个人,负责对个人管理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于个人执行较为困难的护理操作,请示上级护理予以帮助和指导,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主管护师对反馈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后,上报护士长。

1.2.3层级管理质控

由副主任护师担任质控护士,每周一召开护理工作质控会议,全体护理人员及科室主任、医师参加。对上周检查发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汇报,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由全体人员进行商讨后决定;由护士长、主管护师,分层、分阶段对护理人员三基知识、专业技能、医院管理、应急预案等进行培训,每周培训一项内容,每月底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有关;质控护士安排下周重点质控护理工作,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监督、管理,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

实施前6个月、实施后6个月,参照医院《护理质量评估管理条例》,由患者、质控护士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共同进行评分,包括服务热情主动、关爱和沟通、病区管理能力、护士工作能力、健康教育5个维度,共22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4]。

1.3.2患者满意度

实施前6个月、实施后6个月,分别随机选取住院患者80例进行问卷调查,参照相关文献[5],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护理技术、护理热情度、健康教育等10项,总分50分,根据得分分为非常满意(40~50分)、满意(20~39分)、不满意(0~19分)。此量表经临床实践和校正,具有较高可信度。

1.3.3护理不良事件

实施前6个月、实施后6个月内,统计并比较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跌倒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收集和整理数据进行分析,护理质量评分用(x±s)表示,t检验;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护理质量

实施后,接待服务态度、生活照料、巡视病房、关爱患者、病区安静、病床和床单、静脉穿刺、工作合理安排、病情变化观察、健康服务指导、操作前告知、检查前告知、手术前后告知、出院指导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

2.2满意度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97.50%vs.81.25%,P0.05)。

2.3护理不良事件

实施后,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实施前(0.08%vs.0.41%,0.12%vs.0.49%,0.08%vs.0.45%,0.04%vs.0.38%,P0.05)。

3讨论

3.1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经层级管理后,显著提高护理质量(P0.05)。护理质量是反映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综合标准,是反映科室和医院护理形象主要因素,涵盖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效率,应从护理管理者、医院及患者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评定[6-8]。层级管理护理模式以护理人员职称作为层级,根据护理人员学历和技能操作合理分配到小组,以小组为护理单元实施护理工作,实现逐级管理、护理资源合理分配,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质量。分析本研究评定结果,经层级管理后,对护理人员服务热情主动能力、关爱和沟通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护士工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以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方面均有提高。有学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同样实施层级管理,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9-11]。王小琳等[12]在老年病房中将护士分层管理和排班,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安全。

3.2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

篇8

随着人们不断的改造自然,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如何使自己重新回归到自我觉醒,确定合理的人与人、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设计师价值观的确定对此十分重要。设计师已成为科技、环境、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设计师需要有一个合理性的价值观的理论做指导,使设计以人为本,更合乎人的设计。

2.设计师的价值观

2.1价值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

2.2设计师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边事物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评价。对于设计师而言,在其设计行为过程中对设计的价值、设计工作中的个人价值追求,则形成了设计师的设计价值观。由于对设计行为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设计师所处的角色差异,也就形成了差异化的设计价值观。设计师的设计行为及其设计理念都与设计师设计价值观有着直接的联系性,设计行为同时也是设计价值观的行为体现设计艺术之所以是一门实用艺术,是因为它以实用功能为本质目的而存在的,是为解决商业行为及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

2.3设计师与社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3.1设计师与社会的关系

设计是连接人和产品间的一种纽带,它引导并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社会文化、精神生活的变更。因此,设计师应对引导人们生活方式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应引导人们建立合理、舒适的生活方式。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设计师担负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责任,有责任改变人们生活中的消极现象。

设计的合理性,不仅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职责,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设计的合理性是全面的、长远的,不是片面的、短暂的。设计师在每一次设计时,都要对其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对于有损于社会利益的都应遭到设计师的拒绝和反对。

2.3.2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已无所不在地冲击我们的生活,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设计为消费服务,设计以消费为向导。这就意味着设计师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现今,大批量的生产和消费,表面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实际上却是在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者应是设计师所关注的问题。为了环境,设计和生产的纸袋及其布艺袋来代替塑料袋,这既触发了消费者的动机,又唤起了消费欲望,还保护了环境,在这类设计中设计师不仅把美和个人情感包含其中,而且也体现了设计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体现其个人价值。

3.设计的合理性

合理性设计是在符合人们的实际使用的基础上,强调心理需求的设计。综合了设计中的实用性与社会性,在设计和生产时都必须把人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

3.1合理性设计的形成原因

(1)社会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准,是随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而渐次提升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是简单和实用。而当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就会对设计物产生更高的要求。欧洲工业革命来临时,大机器制造出大量机械制品,尽管那些产品都制造粗陋,但因当时的低水平生产力条件,人们是接受的。二战后40至50年代物质匮乏,工业设计是简洁、实用的。60至70年代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于是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不仅要适用,而且要在设计中赋予更多美的含义。因而80至90年代往后的设计是逐渐化趋向合理性设计。

(2)个体原因&设计本身的原因:人所需求的内在要求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心理需求,需求成为设计的动力。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含有各种因素的人性化。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是设计物,它有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因而合理性设计的注入,是人类需求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3.2合理性设计的表达方式

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合理性设计的注入,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情感和生命。

(1)通过设计要素来表达。

20世纪80年代,曾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的儿童学步车,该设计没有选用铝合金,而选用木材制作,涂上鲜艳的红漆,配上玩具的积木车,这样看来简单的设计受到设计界的好评,其原因在于设计者通过对材料的合理选择、色彩的搭配配置表现出了一种对人的关怀。现代设计师常在工业设计中通过材料的调整以增加自然得情趣,这些合理的因素设计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通过人的情感来表达。

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人性,才能以合理性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如会鸣叫的水壶的设计,把哨子改成吹出一个和声的汽笛,这种合理的设计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化特点。这类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感到自我的存在与被尊重感。

3.3设计合理性的特点

最初的设计是针对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而发生的。设计的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功能需求,更要为人们提供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需求,设计开始重视是否存在合理性,努力把使用性和合理性融为一体。

4.价值观对合理性设计的影响

4.1合理性设计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类的活中消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作为立足点

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上,人是价值的基础和评价的唯一尺度。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把这一观点推向极至,认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一种以人为主体,自然为客体的人征服自然,自然满足人的关系,能否满足人需求是衡量一切自然物有无价值的标准。

4.2合理性设计从消费设计转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适当设计

合理性设计要在设计过程中对需求有所节制,材料空间代价过大的要有所减少。那些不需要大量的不可替代的资源、不影响生态平衡的设计产品要不断增长,如绿色设计设计等。合理性设计使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中兼顾人与物,环境与技术,改变设计与消费严重不足并存的不和谐现状。

4.3合理性设计是解决设计自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又在工业化时代以来许多不合理的设计也在一定范围内导致自然、社会环境的失调,如塑料产品、假冒伪劣制品,唯有通过设计的综合手段,以合理性设计去调整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妥善地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

5.结语

设计师进行设计要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一定的设计价值观作为其行动的指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综合思考设计的问题。作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要考虑自己的内化设计,以其达到对人、社会的共同合理性,能够观察生活中的各方面需求,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对整个设计的核心中人的综合关系的平衡,做到合理性设计的完美体现。(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篇9

设计不是纯艺术,设计具有商业和个人的双重属性,由此设计师价值观的形成是受各方面影响的。就色彩而言,颜色好看不好看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颜色是以系统存在,由此我想到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否该摒弃自己的风格偏好,而应该以业主和实际环境的需要任意驾驭各种风格形式?因为再好的设计,即便是赢得认可也会被不符合业主或环境而不被采纳。设计能力的体现应该是如何在大前提下能够照顾现场条件的种种利弊,并将业主的理想付诸实践,好的设计师应该是充分消化现场条件的人。然而,设计师的价值取向仍然不可避免,你不由得在某一时期有着特殊的爱好追求。贝聿铭对现代主义的执着在他的每一个不同场地条件中都贴上了贝氏标签,很多东西跟他的民族性有关,即使被称作环境建筑大师的仙田满的作品也都有着他鲜明的个性。设计师的价值观是隐含在血液里的,操作得好才不至于影响到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现实中迎合甲方低级趣味的是也是常见的,这个时候设计师的价值观就得抛到一边,俗到极致也是需要水平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设计价值观。

2.设计师价值观对设计的影响

2.1 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人价值

一个好的设计师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与价值观,他的作品有很深层的内涵。以建筑为例,建筑师如何让作品有表现力,这主要源于设计师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解读。以普利策奖获得者王澍的作品为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对材料的认识“在我眼中它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也代表了我的建筑观,我认为从来不是在设计一个房子,而是在建造一个世界”。那么我们再来看他的作品,当我们看到这个作品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和感和建筑所呈现的内敛而淡然的气质,其次才会去慢慢品味他的这种建筑材,也就是说我们首先体验到的是材料的这种表现力,这就是设计师的成功之处。

建筑师如何让材料最终富有表现力,我认为有三点:构型力、承载力、表现力。首先构型力,所有的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构型语言。石材:雄壮、威严;木材:柔和,有生命以及材料的纹理等,具有可塑性。我认为王澍在选择这种废弃材料的时候,首先是考虑到其可塑性,其次是其本身的这种机理效果。当建筑师将这种材料不再仅仅视为材料而作为符号出现时,这种材料的承载力便体现出来,以其历史性地域性的文化积淀通过它来构型,使建筑不再是纯粹的空间形式。承载力,指的是这种材料所蕴含的文化性、历史性,再看他使用的这种材料,有着当地的地域特色同时又具备历史的延续性。给一个新生的现代建筑附上这种材料,顿时使它有了百年历史的寿命,不显老气反而新颖,这就是建筑师对型与质的把握,体现的是时代性与地域性的结合,这种新旧的对比所呈现的建筑生命力便是表现力。在王澍的作品中充分发挥了材料的特性与品质——特定文化及其区域的归属感,建筑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生态性传承。他的价值观源于他对生活,历史,文化等多层次的思考,这种设设计作品最终影响到的是对设计史的反思,从而也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个人价值。

2.2迎合市场需求的设计观

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其产品及销售、设计都是为此目的而服务的。在设计公司呆久了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在设计上有所成就是很困难的,市场不允许,环境不允许,公司不能创造条件。设计走到这不知道向什么方向走了,不知是该追求精神还是形式,因为作品背后还没有价值观,没有一种根本思想的东西。设计师们也更多是追求怎么样被客户接受,而不是怎么样和客户达到共鸣。

设计要有思想,要有很真实的东西,这个真实的东西就是共鸣及对人的尊重。作品没有固定的风格,尽量简约和生活化。从形状去看一个设计,只能看到这个作品的视觉特点,但关键的是我们要看背后的精神每个人都有他很多的痕迹,在建筑设计中越是简约、简单的东西,用空间划分,用建筑设计,用建筑师的概念做空间规划,越能使这个空间看起来很特别。

3.合理价值观的产生及影响

存在即为合理,这里的理,不是我们平时说的道理,而是他存在的原因,或者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由他存在的理由。这里,“合理”并不指事物或现象的存在合乎人之常理、人之常情,亦不指事物或现象符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只是道出事物、现象存在必有导致它们存在客观现实的理由,而这理由相对于“存在”来说是合理的。同时造成这样的设计行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的合理价值观便应在一个“度”的范围内,无规矩不成方圆。

合理的价值观,来源于一个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每个设计师的作品都是自己思想的表达,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设计师想法没有经过任何包装,怎么想就怎么表达出来。设计要有思想,要有很真实的东西,这个真实的东西就是共鸣及对人的尊重。现在人们对美的追求不一样了,更多是来源于感觉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说住的房子,这个房子能够给带来什么样的感觉比你要住多大的房子更重要。人的本质本来就这样,当你能够细细地体味生活,就能够感受到生活带来的美,从生活中可以得知设计师只要专业和职业,做好产品,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负责任了。我觉得社会责任并不是某种形式,需要个人去理解,比如怎么样做事情,怎么做好事情,设计师做好作品和项目是最大的责任。有了这种生活感悟真正的设计作品便应运而生。

一个设计师的合理价值观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也不能盲目模仿,设计作品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必须依托于现实,设计的实现需要灵感的花火,且需要依托于现实的物质,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感悟才能形成设计师的价值观,产生满足市场和审美及实现设计师个人价值的作品。生活的阅历是设计师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有了生活的阅历就有了日积月累的经验,视野开阔,一个设计师慢慢成长并走向成熟,随之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设计师首先要考虑设计产品的宜人性,毕竟一切设计都应该为人,一人为目的,这里的人是使用者而不是设计师,设计应该关怀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应该以高质量的产品设计体现对人的本质的关怀,设计人员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要在这方面得到具体的体现。同时设计师的设计业必须考虑到产品的易用性和可承受性,也就是市场的需求性。在这些基础上设计师尽可能的做到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度强调以人为本这一观念,容易走进“人类自我中心”的观念。总之一个合理的价值观即要针对多方面的需求综合考虑,设计师还应有明确的判断能力进行衡量和取舍,实现人,物,环境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合理的价值观,产生好的设计。(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使得人们对能够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更加强烈,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在21世纪,拥有高科技创新人才,就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源源不熄的动力。如今,我国已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校的规模也急剧扩张,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为旧制度,财务部于2009年8月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新会计制度的初步形成,并于2010年吸收各方意见后又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修改版,并经过多次征询意见和反复修改,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2014年1月开始正式施行财务部的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较旧会计制度更加适合高校发展的要求。

二、解析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新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较旧会计制度更为细化,更加合理,更加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譬如在资产科目方面,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一级科目,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核算要求,保障对高校预算资金的付款控制。参考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观,引入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使得资产的价值可以更好体现,还将一级科目“应收及暂付款”拆分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三个一级科目,区分了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便于会计核算和分析。在负债类科目方面,将一级科目“借入款项”拆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一级科目,使得高校对支出和还款可以作出合理的安排,也利于相关机构对学校作出有效的风险评估。为了更加符合高校人员收入的实际构成情况,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其中包含了“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和“地方(部门)津贴补助”等二级科目。在净资产科目方面,“固定基金”被“非流动资产基金”所取代,其下也设置了相应的二级科目,更加清晰地反映了净资产的结构。增设了用于核算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转结余资金“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两个科目。在收入与支出科目类,新制度设置的科目几乎包含了所有高校收入的类型,支出类科目也按支出的类别进行了具体的划分,为数据的核算做好了准备。(二)会计核算基础。旧会计制度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即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这就意味着高校只涉及了对收入和支出的管理,而未能进行收支分配管理和成本核算,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对资金来源多样化的高校来说,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当期的收支和结余情况。新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能够及时更新会计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全面覆盖性,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处理更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三)会计报表。旧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表相对简单,仅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支出明细表,新制度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财政拨款收支表,基建投资表,会计报表附注,可以看出新制度下的会计报表反映了更多的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更具有使用价值。(四)会计核算主体。会计报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将基建核算并入了高校核算之内,将过去财务会计和基建会计两类财务报表进行了统一,让整个高校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在同一层面上进行了全面的会计核算。

三、解读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内部管理的影响

乔春华的《高校内部控制研究》一书中认为与企业内控建设相比,我国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显相对滞后,从我国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譬如,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决策权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有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权力,干预重大决策或直接违规决策,为自己和相关方面牟取利益;还有的是内部监督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信息不共享,渠道不畅通,监督不到位,甚至存在缺失。新会计制度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高校的内部管理。一是新会计制度整合了过去一些类似的科目,新增了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核算项目,将所有筹集资金的内容都纳入了管理范围,有效地反映了高效财务的真实情况。二是预算方面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管理,和以往可以随时追加预算不同,新会计制度下需要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调研,结合以往的支出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各个方面的情况,制定出最恰当的财务预算方案。与此同时,财务部门需要对自身内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不能出现影响预算的情况。这反映了财务部门的改革,做到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核算两手抓。三是由于新会计制度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高校对于收支情况和债权债务的确认和核算上有了较大改变,这就使得财务部门重视收入与支出的配比,从而加强了对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四是将基建纳入财务报表,这样有关基建的贷款,还贷情况都有了清楚的反映,给报表使用人提供了完整清晰的财务状况。五是“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设置和国家的财政制度相关,提高了学校有关政府拨款资金的透明度,直接反映了资金的使用和结余情况,有利于国家制度的施行,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内部某些与国家规定用处不符,滥用资金的行为。

四、提升自身能力配合新制度实施,加强高校内部管理

知识人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制度的实施,需要基层财会人员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想要完成好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强高校的内部控制,需要完善财务内部岗位的设定,明确岗位的职责划分,界定岗位权限,形成权力的互相制约,同时还需要明确内部审批流程,严格控制货币资金,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在世界快速发展融合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的内部管理模式。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以澳大利亚高校为例,澳大利亚高校有明晰的责权管理体制,健全的管理架构,在财务管理方面通过严格系统的财务预算来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我国也应该学习这些学校成功的经验,让高校的内部管理更为可靠,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新会计制度下的实施,对高校的内部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会计科目编制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情况,收支反映了高校实际业务的发生情况,高校的主体财务发展状况也得以统一的体现。还提高了高校对于自身风险的控制,预算的制定和对收支的管理。但新制度的实施还伴随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校的格局变化,新制度将会不断完善,也需要财会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陈格格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迪.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积极性影响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3

[2]韦良蓉.浅谈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3

[3]高烨.电子商务时代的会计信息化[J].财会天地,2013,8

[4]张金福,王维明,叶设玲,匡铭杰.我国近十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与综合实力提升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2

[5]马丽蓉.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差异与实施策略建议[J].乡镇企业会计,2013

[6]李爱平.高校新会计制度研究[J].财会研究,2013,4

[7]叶青松,赵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整体改进研究[J].会计之友,2013,9

[8]叶玉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探析[J].财务与金融,2013,5

篇11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知识与信息迅速传播,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企业财务管理走向网络化,财务管理方式由传统财务管理转向网络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做出财务预算和决策, 并进行相关的资金运筹等财务活动,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风险意识,精通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国际财务准则与国际贸易知识,掌握电子商务知识与网络技术,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知识经济又是全球化的经济形态,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资本流动从国内市场流向国际市场,知识经济使企业的行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交易量迅猛增长,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的约束,全球购并涉及更多领域,使得理财环境更具多元性、层次性、风险性,更为复杂多变,增加了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企业必须运用衍生工具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的预测与防范,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树立风险理财观念。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财务目标主要是服务于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享有企业剩余的索取权,排斥劳动者对企业剩余的分配权。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既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知识经济社会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部分人的利益。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向 “相关利益主体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到股东权益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兼顾和均衡利益相关者利益,充分考虑到企业相关共同体的利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一部分,他们不是股东,没有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但有权分享企业剩余收益,他们向企业投入具有获得超额利润和创新能力的知识与技术,对企业收益作出贡献,根据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企业剩余收益不仅属于物质资本的拥有者(股东),而且属于相关利益共同体各方,企业理财过程应当兼顾企业内外各方利益,寻求利益平衡点,充分调动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企业股东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和企业个体劳动者利益,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使得企业非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

三、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资金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行, 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知识资本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扩展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筹集知识取代筹集资本,投资战略调整为“投知”或“投智”战略,而不再以资本为中心。创新财务评价指标,表现在对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将从财务效益转向全方位效益,对经营成果的计算重点将由利润计算转向增值计算。

1、对企业财务筹资的影响

传统的筹资仅限于国内,而且筹资只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筹资主要是指财务资本的筹集,主要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和债权人的融资。在知识经济时代筹资的功能不仅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在于有效地配置资源,企业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方式。

2、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传统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实物资本及货币资本。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对无形资产投资比例控制很低。知识经济下,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财务管理的内容由筹集资金、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为主转向筹集知识、发挥企业的知识效益为主。

3、对企业财务收益分配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收益分配取决于资源的占有关系。在知识经济社会“按智分配”成为收益分配的主要模式,知识资本比物质资本更具有增值性,知识化劳动创造着更多的价值,由知识生产力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分配,理应以投入的知识量为主要依据,应把企业劳动者的知识资源加以资本化,并参与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

四、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扩大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财务管理逐步走向网络化和国际化,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日益先进,企业的组织形式与交易方式发生变化,突破了财务主体的物理空间,出现“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财务主体由“实”的物理空间变成“虚”的媒体空间,出现了网上虚拟企业,形成临时财务主体,使得企业经营决策与交易瞬间完成,交易活动实行网上结算和网上支付。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运用打破了财务管理的时空界限,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逐步运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企业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远程化、实时化和虚拟化,实现财务数据远程处理、财务报表远程传递、财务监督远程控制。财务数据和信息存储于网络中,财务报告由纸介质变为磁介质,由定期报告变为实时报告。网络财务的运用延伸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和传递速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在线服务,完成企业由传统财务管理向网络财务管理过渡,必须构造与网络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方式。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加快了知识与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丰富了财务管理内容,改变了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重心由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向无形的人力资本管理转变。因此,需要实现财务管理方式由传统财务管理向网络财务管理方式转变,实现财务管理范围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把财务管理的本国化与国际化结合起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培养我国的财务管理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吕阳: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J].理论界,2008(9).

[2] 古婧:浅议财务管理的新理念[J].财会研究,2008(11).

篇12

建筑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当前依靠现代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结合项目质量管理的领先经验,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建立面向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周期、突出关键影响因素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1.1 人的因素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理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是否有责任感,是否积极主动,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水平。操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 2 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和试验; 使用质量有认证的材料,以确保材料质量。

1.3 方法因素

方法包含了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1.4 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是工程实施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都有影响。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者应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各因素,制定机械化施工方案,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才能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1.5 环境的因素

环境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方面,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声、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而且复杂多变,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我国从事建筑行业的基层工作者主要为农民工,无可否认这必然使得建筑工人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并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很可能会由于农民工缺乏科学技术知识而埋下质量安全隐患。据调查,目前建筑工程的管理层人才相对不足,并且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如人才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高校及研究所。建筑行业主力军素质的普遍低下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分配趋势将制约建筑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将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关键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但是在进行现场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某个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质量控制,并设置质量控制关键点。质量控制重点的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者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关键点进行分析和提炼。

3.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控制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尤其以预控为主,如要能很好的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预控,在施工项目开工之前就应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统筹合理的安排,主要表现在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施工方案的编制上。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作为文件的核心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强调建立和健全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同时,做好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施工方案实施的保障和手段,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

3.2工程项目的控制与协调

工程项目控制是指管理者为实现项目目标,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及项目受控后的动态效应,不断改变项目控制状态以保证项目目标实现的综合管理过程。工程项目控制并非在项目实施阶段才开始,而是在项目酝酿、目标设计阶段即已开始。显而易见,控制措施愈早做出,损失愈小,成效愈大,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但遗憾的是那时对项目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法等各方面的目标尚未明确,控制依据不足,因此人们常常疏于项目前期的控制,这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强调,控制工作不应仅限于实施阶段,而是从项目前期就应开始,直至项目目标实现。

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为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参与项目建设的有关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必须在系统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成本和安全,对项目的实施状态进行周密的、全面的监控。

3.3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所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指人们对工程项目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损失或进而使风险为我所用的工作过程。近年来,人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在各阶段、各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

1)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首先是体现在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上。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就应对影响重大的风险进行预测,寻求目标实现的风险和可能的困难。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风险的分析必须细化,进一步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性,同时必须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2)对全部风险的管理。在每一阶段进行风险管理都要罗列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将它们作为管理对象,不能有遗漏和疏忽。

3)全方位的管理。对风险要分析它对各方面的影响,例如对整个项目、对项目的各个方面的影响。采用的对策措施也必须考虑综合手段,从合同、经济、组织、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确定解决办法。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文档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全过程。

4)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在组织上全面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将风险管理作为项目各层次管理人员的任务之一。

4. 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可以为施工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通过各个部门相互协调,从而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建立面向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周期的、突出关键影响因素的管理模式,将会对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Key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factors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施工质量管理是贯穿施工全过程,涉及施工企业全体人员的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因此,应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即全企业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员管理的方法进行施工管理工作。

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即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预控点,严格质量检查,加强成品保护。

1.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包括:工序作业条件质量和工序作业效果质量。对其进行质量管理,就是要使每道工序投入的人力、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得以控制,使每道工序完成的工程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有:

(1)主动控制工序作业条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对影响工序质量的诸多因素,预先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严加控制,从而防止工序质量问题出现。

(2)动态控制工序质量,变事后检查为事中控制。及时检验工序质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工序所处状态,并使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中;若工序处于异常状态,则应停工。经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状态后,方可继续施工。

(3)建立质量管理卡和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根据工程特点、重要性、复杂程度、精度、质量标准和要求,对质量影响大或危害严重的部位或因素,如人的操作、材料、机械、工序、施工顺序和自然条件,以及影响质量关键环节或技术要求高的结构构件等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建立质量管理卡,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采取对策进行预控。

2.施工过程质量检查。施工过程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

(1)施工操作质量的巡视检查。总施工操作不符合操作规程,最终将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各级质量负责人必须经常进行巡视检查,对违章操作,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施工操作,应及时予以纠正。

(2)工序质量交接检查。工序质量交接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一工序完成之后,都必须经过自检和互检合格,办理工序质量交接检查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果上道工序检查不合格,则必须返工。待检查合格后,再允许继续下道工序施工。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施工中坚持隐蔽工程不经检查验收就不准掩盖的原则,认真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对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处理,并经复核确认达到质量要求后,办理验收手续,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4)分部(项)工程质量检查。每一分部(项)工程施工完毕,都必须进有分部(项)工程质量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评定表,确信其达到相应质量要求方可继续施工。

(5)工程施工预检。它是指分部(项)工程施工前所进行的预先检查和复核,未经预检或预检不合格,不得进行施工。预检的内容包括:

1)建筑工程位置。主要捡查标准轴线桩和水平桩,并进行定轴线复测等。

2)基础工程。主要检查轴线、标高、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桩基础的桩位等。

3)砌筑工程。主要检查墙身轴线、楼层标高、砂浆配合比和预留孔洞位置尺寸等。

4)钢筋混凝土工程。主要检查模板尺寸、标高、支撑和预留孔,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锚固长度和保护层,以及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养护条件等。

5)主要管线。主要检查标高、位置和坡度等。

6)预制构件安装。主要检查吊装准线、构件型号、编号、支撑长度和标高等。

7)电气工程。主要检查变电和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位置、标高和送电方向等项内容。

3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因此,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的因素控制。人的控制,就是对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进行控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避免人为失误,从而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在对人的控制中,要充分考虑人的素质,包括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为和错误行为等对质量的影响,要本着量才而用,扬长避短的原则,加以综合考虑和全面控制。同时还要加强政治思想、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思想,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技术交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和工序交接检查等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尽量改善劳动条件,杜绝人为因素对质量的不利影响。

2.材料质量因素控制。材料、制品和构配件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基本物质条件。如果其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因此必须严加控制。其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材料质量标难、性能、取样、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检验程度和标准,以及施工要求等内容;所有材料、制品和构配件,均需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还需进行复试;现场配制的材料必须试配合格方可采用。

3.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机械设备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控制和生产工艺设备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机械设备类型、性能、操作要求、施工方案和组织管理等因素,均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生产工艺设备质量控制,主要是控制设备本身质量、设备安装质量和设备试车运转质量。

4.施工方案因素控制。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的核心,它包括主要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机械、施工起点流向、施工程序和顺序的确定。施工方案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施工方案控制主要是控制施工方案建立在认真熟悉施图样,明确工程特点和任务,充分研究施工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各个方面全面分析,正确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切实保证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环境因素控制。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自然环境,如气温、雨、雷、电和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有技术经济条件;有人为环境,如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的环境条件,交叉作业的环境影响等。因此,环境因素的控制,就是通过合理确定施工方法、安排施工时间和交叉作业等,为施工活动创造有利于提高质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