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发展趋势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铜梁县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综合年报,2006年底全县已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2.653 4亿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993 3亿元,占总收入的9.63%;林业收入0.400 1亿元,占0.55%;牧业收入12.615 5亿元,占17.36%;渔业收入1.238 7亿元,占1.7%;农村工业收入40.220 3亿元,占55.36%;建筑业收入4.516 1亿元,占6.21%;运输业收入3.036 1亿元,占4.18%;商饮业总收入1.973 0亿元,占2.72%;服务业收入0.719 2亿元,占0.99%;其他收入0.753 7亿元,占1.04%。总费用51.816 8亿元,净收入20.836 5亿元。各产业的具体年收入和年支出见表1。
1.2农村收入结构
2006年,全县农业入口67.050 7万人,可分配净收入总额30.103 0亿元。其中:农业净收入20.836 6亿元(其中:种植业4.535 1亿元,畜牧业5.389 0亿元),投资收益642.1万元,农民外出劳务收入9.202 3亿元。
1.3农村自然资源结构
据调查,全县有农业用地8.297 4万公顷,其中:耕地4.204 0万公顷,园地0.193 2万公顷,林地1.712 2万公顷,水面0.210 7公顷,其他用地1.977 3万公顷。
1.4适度规模农户及农牧企业发展结构
全县共计20.911 4万农户,年产值5万元以上的农业畜牧业大户及企业有1 347家。按生产规模划分:年产值在5~10万元的有566家,年产值在10~20万元的有422家,年产值在20~50万元的有248家,50万元以上的有111家。按从事行业划分:种植业73家,畜牧业1 020家,渔业254家。具体统计见表2、表3。
1.5农业产业结构
将全县农业进一步细化分类,产业结构及排序见表4。
2对农业发展阶段的认识
铜梁县农村现状与全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正在被打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是农业净收入的44.16%,在可分配净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30.57%。农民外出务工拓展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技能,增加了收入,自下而上能力得到提高,生活环境也在逐步改变。在农村结束了茅草房居屋时代,小青瓦房也正在被大量的小楼房取代。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外出使住房和土地等农村资源闲置,为规模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加之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应用,规模化经营的农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县年产值5万元以上的畜牧业大户及企业已达1 347家,总规模3亿多元,占农业畜牧业总值的17.3%。
从表1和表4分析,铜梁县畜牧业的年产值和纯收入均超过了传统的种植业,粮猪型农业结构已经被打破,形成了多种产业迅速发展的局面。综合以上列表来看,粮油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但在规模农业统计中却没有踪影,说明粮油产业比较效益低。在农村自然资源不可能增加,人均耕地仅666.7m2左右的现实条件下,仅靠种植粮油作物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符合铜梁县农村实际。解决农村产业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规模农业,实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从统计表来看,铜梁县规模农业产业的产值排序是:水禽、鸡、猪、花卉、渔业、蔬菜、药材、兔、奶牛、茶叶等,这也体现了铜梁县农业的特色和优势。
3存在问题
3.1主导产业不明且区域分散
铜梁县农业产业分布较散,在16个乡镇均有一定数量的规模种养殖大户(企业),还没有形成产业带和集中增长区,全县农业是“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样样有,什么都不精;产业过于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442家水禽规模户年产值已达1.07亿元,占2006年水禽总产值的23.33%,是2006年畜牧总产值的8.76%,已基本成为铜梁县优势产业,但大部分年产值在20万元以下,缺乏“蒙牛”、“伊利”那样的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养鸡年产值为0.67亿元,占2006年养鸡业总产值的25.64%,是2006年畜牧产值的5.52%。规模生猪年产值为0.55亿元,在2006年生猪总产值中的份额为13.04%,是2006年畜牧产值的4.49%。猪和鸡要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化、企业化的产业还有一段路程。对种植业和渔业来说,产业优势就更不明显,其适度规模农户少、产值也不高,单个行业的年产值都在3 000万元以内,总量也还不到1亿,只有花卉、渔业和蔬菜有一定优势,需要进一步搞好规划,相对集中、有重点地发展。
3.2企业数量少产值不高,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
发展产业没有企业,不按市场规律的公司规则运行是不行的。2006年全县登记注册种植养殖企业21家(年产值上1 000万元仅2家),有几个规模企业在建。目前农业畜牧业企业管理粗放,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紧缺,制度不健全,程序不科学,难获预期效益,是现有水平下必须经历的阶段,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带动作用。铜梁县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户仅111家,占总规模户数的8.24%,产值占规模农户和企业总值的49.7%。对此务必给与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实现突破性发展,继续支持温氏集团等投资项目做大做强。
3.3农产品专业市场小而少,协会组织纽带桥梁作用不明显
目前,水禽、生猪、渔业等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自然形成的场镇交易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和销售半径相当有限。全县有各种协会、专业组织70家,但真正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是屈指可数,仅班竹渔业协会做了些实事,有相当一部分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电话不通,能接通电话的也是一问三不知,是形式多于内容,根
本谈不上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4对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支持不够
由于部门利益和怕担责任等因素的影响,“三农”问题的具体支持政策还远远不够,有的难执行,有的根本就是形式。据统计,2006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75.7亿元,贷款余额28.5亿元。不是企业不需要金融支持,而是程序太多,融资困难重重。由于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投资收益时间长,农业畜牧业大户融资对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也大,其融资的难度就可想而如了,这就需要调整当前的金融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村的根本制度是,土地流转不畅,国土部门规定在农用土地上搞临时建筑屋用于养殖就属于改变土地用途,在办理手续后须每2a交2元/m2的管理费,比租用农民土地的租金还高,这不利于规模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作相应调整。
4建议
4.1建立规模农户(企业)档案,摸清家底
铜梁县水禽、猪、鸡养殖基础较好,尤其是水禽有明显的优势,花卉、渔业和蔬菜也有一定的相对优势。随着遂渝高速公路的通车,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郊区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又不可或缺,重庆市区大量农产品需求有着巨大市场潜力,规模农业发展具备诸多机遇。目前,急需要制定规模农户的标准和登记、报表、统计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在乡镇建立规模农户和企业档案,在业务主管部门建立适度规模农户和企业数据库,以便及时了解发展方向和急需要解决的总是形成县乡两级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2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和对适度规模农业的扶持力度
农业畜牧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工业化。农业的产业化必须坚持专业化是突破、规模化是前提、业主制是动力的观念。不能只是一般地抓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找准区域优势选准市场目标,调整农业品种和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实行专业化生产,制定统一的科学规划,相对集中形成规模。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企业,最现实的选择是增加和发展一批与农产品关系密切的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扶持措施,要像对待工业企业一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扶持培育力度,落实与工业企业一样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乡镇和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和企业打交道、善于和企业打交道,结合自身实际培植扶持、及时注册组建或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搭建平台,促进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4.3落实农业产业化目标管理责任制
围绕全县农业畜牧业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和完善农业畜牧业的产业化实施方案或考核办法,将具体的目标、任务量化细化,落实到相关乡镇和部门;签订责任书,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奖惩分明。
4.4千方百计提高村社干部和农民素质
篇2
On the Operational Model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E Yan-t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combined system of agriculture, ecologic and financin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 Many specific operational models had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past practice and they ha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y also had some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mprehensiveness, diversi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which in favors of achieving positive the cycle of ecologic and economic, and it would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 were currently some drawbacks in its development, so we shou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Meanwhile, the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nified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perational model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bined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1生态农业经营的具体形式
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并有效利用地方资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形式[2-7]。
1.1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农业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基―塘模式、台田―鱼塘模式、山区模式、庭院经济模式、水田农业等多种模式,各种模式各具特色,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1.1.1基―塘模式在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区,因常年积水形成渍涝。当地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低洼的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然后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等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水陆共生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1.1.2台田―鱼塘模式在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在低洼处开挖鱼塘蓄水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在稍高处构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养殖禽畜。这种模式,使台田和鱼塘相互促进,实现了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1.1.3山区模式在地形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有山区特色的立体式生态农业模式。如浙江南部山区,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养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作物,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材用林的经营方式。这样的立体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发展循环的轨道。
1.1.4庭院经济模式农户利用庭院里的零星土地和阳台、屋顶等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经营。如四川省彭县楠木乡的一农户,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个2 m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相通,在池内放养了2 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再搭个葡萄架给鸡群遮阴,这样获得了蛋、鱼、葡萄“三丰收”,使庭院经济成为了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是世界知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养殖,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再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1.1.6“水田农业”模式典型的有在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萍―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水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了立体的农渔业的生态结构模式。
1.1.7“蔗田农业”模式广西等南方省区是我国主要的甘蔗产区,在甘蔗苗期套种大豆、西红柿、茄子、绿肥等,后期在甘蔗行间种植平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来发展农业生产。
1.1.8“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蜜蜂,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还有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被留在了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蜜蜂采花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
1.2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又发展起来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的生态农业模式,诸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模式、西北内陆地区的“五配套”模式等,都属于新型生态农业的范畴。
1.2.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它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1)具体形式。在一个150 m2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 m3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 m2的猪舍和一间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温室内猪圈舍的温度在冬天可提高3~5 ℃,为禽畜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使猪的生长出栏从10~12个月缩短为5~6个月,故圈舍的利用率可提高,饲养量可增加。而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猪舍下的沼气池也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辐射而增温,可解决北方地区在寒冷的冬季产气难的技术难题;同时,猪群呼出的大量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比室外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的产量可获增加,品质也有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2)经济效益。①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 m2可增产2~5 kg,增收5~6元,温室大棚年可提高效益过千元;②每年均可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③温室育猪比常规养猪可提前150 d出栏,每头猪降低成本40~50元;④沼气作燃料和照明等,年可节电60元,节煤130元。
3)社会效益。①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打麻将女玩牌,邻里吵架合不来”的陈风陋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②农村庭院整洁有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脏乱差的面貌。
4)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推广达21万多户。
1.2.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1)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养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2)经济效益。①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②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可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 m多,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③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往年准备柴禾的砍柴工150个。
3)现有规模。该模式在我国南方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推广达25万户。
1.2.3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为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研究推广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1)具体形式。每个农户建一个沼气池、一片果园、一个暖圈、一口蓄水窖和一间看营房。实行厕所、沼气池、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可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入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2)特点。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3)经济效益。“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每年户均可增收节支2 000~4 000元[8]。
2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各地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既各具特色,又都遵循着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一条根本“轨迹”,那就是使农业生产经营向着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都具有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几个基本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根据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的情况,充分吸收当地的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的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的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都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其指导思想都是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将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广泛实践。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对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十五”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系列生态示范创建体系。“十五”期末,国家共批准528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233个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有150余个市(县、区)开展了生态市(县、区)创建工作。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据初步调查,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量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长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粮食比试点前增加21.4%[9]。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导。遵循我国过去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轨迹,可展望出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及重点领域。
3.1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2005年该中心新认证企业1 839家,产品5 077个,截至该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了3 695家,产品总数达到了9 728个。在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下,有机食品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2005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08家,保持认证企业198家,保持认证率87%。企业总数达到了416家,产品总数达到1 249个,实物总量66.9万t。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初具雏形,一批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企业逐步壮大。在2005年,就有305家年产值超过了
5 000万元的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占申报企业总数的18.4%;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2家,占33.3%[9]。有关专家指出,生态农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3.2生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等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来组织生产,通过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两者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充分利用本区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3.3更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我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今后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应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发展,巩固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未来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3.4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及认证将进一步统一
为了指导我国生态食品的发展,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今后我国一方面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和环境友好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应加强生态食品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统一,以削弱和淡化国际标准歧视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带业的影响。
总理曾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能源危机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增强,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经济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导世界经济向资源节约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福龙.看,他们的生态农业试验[J].世界博览,2010(12):56-57.
[2] 郭从友. 鸭稻上市,喜看生态农业又归来[J]. 工会博览,
2009 (1):70.
[3] 潘虹.“乐和家园”生态农业分析[J].企业导报,2010(2):96.
[4] 雷和涛,廖允成.浅析杨凌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2-105.
[5] 徐文辉,庄丽丽,陈快快,等.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J].中国城市林业,2009,7(3):19-21.
[6] 谢艺,汪正祥,雷耘,等.自然保护区庭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146-149.
篇3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野十三五冶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野三抓冶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参考文献
[1]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院41-42.
[2]杜亚填,吴金明.论山区农业逆向发展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院12-16.
篇4
纳雍县地处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多地少,属于几不延的内陆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纳雍县创新发展机制,立足资源优势,逐步发展特色产业,如草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高效特色蔬菜、高山生态有机茶、优势中药材等,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纳雍县也由此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纳雍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理念,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等多种措施,建设发展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1.1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
全县已培育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通过QS认证企业8家。在组织建设多元并举的条件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带动生产基地建设,且特色基地不断扩大,帮助农民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促进了畜牧、经果林、茶叶、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因此,不断涌现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主要带动力量。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全县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5个,拥有成员3 825个,注册资产23 411.47万元。涵盖多个行业,如蔬菜、茶叶、中药材、粮食、畜牧经果等,形成了县、乡、村多级组织网络,技术服务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方面。纳雍县农业特色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了提升层次、加快发展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1.3 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塑造“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康苠银针”等茶叶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姑箐牌”、“府茗香牌”、“康苠牌”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玛瑙红樱桃”享誉省内外;沙包“布朗李”、“凹梳核桃”深受消费者青睐;纳雍“糯谷猪”、“黑山羊”、“牛肉干”等产品销售前景看好;反季节蔬菜、纳雍辣椒、脱毒马铃薯、旱半夏等在省内外占有一席市场。具有纳雍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1.4 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
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合理引导土地流转面积8 053.33 hm2,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 633.33 hm2,“四荒”土地流转面积5 420 hm2,合同签订率达70%以上,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较低
纳雍县是国扶贫困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地方财政相对困难,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特色产业名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还不大,个别区域品种老化,商品性能差,严重影响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业效益。此外,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2.2 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弱
农业龙头企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缺乏产品覆盖面大、市场知名度高的大规模企业,总体表现为数量和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在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基地大、企业少,生产多、加工少”。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尤其是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就马铃薯来说,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但是无加工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较弱,未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
2.3 特色产品品牌培育不够,企业与农户间缺乏有效连接
特色农产品种植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覆盖面较小、凝聚力较弱,没有与广大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较松散。
2.4 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是特色农业产业的薄弱环节。农村生产要素包括农、林、水和土地等,其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滞后,有待改革,农业产业化领域在激活民间资本、吸引工商资本、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上多数仍属于松散型,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
3 对策
3.1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
纳雍县特色产业总体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上级政府和部门加大项目扶持、扩大扶持补助范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集约化育苗,通过改造和扩大特色产业现有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科技含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突出科技先导,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1-2]。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
3.2 加大龙头企业资金投入,配套落实优惠政策
资金不足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最大难题,化解资金瓶颈,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融资体系。建议省、市加大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及加工企业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整合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贴息等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协调和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简化贷款抵押、担保手续,降低评估费用,扩大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着力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精深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突出做强龙头,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化关键是要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带动强”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一是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二是提升素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三是发挥作用,带动农民收入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来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
3.3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
纳雍县农产品销售网络还不够健全,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建议贵州省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产地批发市场、农贸交易市场进行扶持,重点用于配备检测设备,完善市场交易功能。扶持在终端市场设立营销窗口,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4 强化农民专业组织建设,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并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3-4]。充分发挥纳雍县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传统农产品品质,打响纳雍县特色农业品牌。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做好机制创新、规范运作、典型带动等方面的工作。
3.5 突出品牌带动,提高市场开拓水平
品牌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要的措施。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做好、做响、做大品牌。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二是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纳雍县良好的生态优势,打响生态高山品牌。三是加快拓展农产品市场。四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 参考文献
[1] 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60.
篇5
1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1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随着工业发展,工业生产排放的“3废”有50%最终进入农业环境中,水污染灌溉面积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常年使用农药、化肥等,土壤残留逐年增多,污染也日趋严重。
1.2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畜牧业不断发展,而畜牧业粪便处理没有相应设施,农村粪便污染严重。仅磐石市年畜粪尿和养殖场污水量高达68万t以上,其中30%直接排放到农业环境中,造成土地污染。
1.3水土流失严重
林业过度砍伐,森林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其危害表现在:使土壤养分流失,肥力降低,目前土壤有机质与20a比下降1%。河道淤塞严重,每年汛期河水泛滥成灾。使水库淤积,库容变小,蓄水量减少,在春季水稻生产无法正常供水,造成水稻不同程度减产。
1.4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生态环境失调,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磐石市不同程度出现春旱、夏旱或者春季严重低温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2根据丘陵半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有计划发展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该地区丘陵多,海拔一般在400~800m之间,2个或数个丘陵之间常形成500~2000m不等的沟堂,这样的沟堂可发展为多种形式的生态沟。生态保护区模式可申请国家的资金,建立小型生态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当地的经济动物、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水源地等;生态沟观光旅游模式利用生态沟的自然特点,如红叶观光、花草植物观光、特色动物观光等。生态沟农家乐模式。此种模式以当地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为主;生态沟采摘模式以当地特色水果栽培为主。生态沟特色种养模式。此种模式以发展林蛙养殖和发展林下中草药为主;生态沟休闲垂钓模式利用生态沟自然水域无污染的特点,发展特色鱼类垂钓;生态沟冬季滑雪旅游模式利用生态沟自然坡型,开展富有特色的极限滑雪运动。另外,有条件的生态沟可以组合上述多种模式。要充分利用生态沟的自然特点,保护和开发并重,做好规划,绝不能因开发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3生态退耕模式
丘陵半山区退耕势在必行,把坡地退耕还林进行统筹归纳,进行有效统筹开发经营,形成规模生态经济效益。通过科技,提高农民种田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有计划进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低成本高效益农业,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量,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从而实现还我青山、还我绿草、还我清水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态环境。
篇6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变化,对这些发展趋势性变化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了解农业发展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2.1农业资源功能的趋势性变化。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性变化中,农业资源的功能变化是比较突出的。在过去的发展中,耕地、水等这些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产品供给也主要是通过这些资源的投入来获得。经过长期的发展,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消耗。我国作为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近些年水资源破坏问题比较突出,这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近些年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深化,国家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不只是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在具体的生产中也要能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进一步拓展,这样在农业发展的资源功能方面就逐渐发生了变化。2.2农业需求结构趋势性变化。新的发展环境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特征就是需求变化,个性化的消费及多样化的消费逐渐形成了发展趋势,充分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显得比较重要,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农业的需求变化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是比较重要的特征体现。在品种的结构方面,由于城乡居民对小麦、大米等粮食类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对于水产品及肉类产品等产品需求比较旺盛,这就使农业发展的需求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而从质量水平的角度分析来看,由于受到不同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农产品的需求表现了差异性的分层态势[3]。当前我国居民在农产品的需求方面已经跨越了满足数量需求的阶段,进入到了数量质量安全并重的新发展时期。2.3农业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中,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表现比较突出,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流通上,在这里涉及到了生产力及生产管理。农业生产上主要表现在生产主体的变化。过去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而现在是新型的经营主体和分散承包农户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农业生产在当前进入了规模化、商品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而从农产品的流通层面来看,过去是田间到餐桌,实物形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主要的表现形式;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流通已经实现了虚拟化的发展目标[4]。其中,冷链物流的流通模式是重要方式之一,在各类产销对接形式上比较突出。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下,使得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类型,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2.4农业调控行为趋势性变化。大力发展农业是基本国策,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对农业的发展从政策上进行优化就更为重要。在全面改革的深化实施下,我国已经打破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样就促使农民成为了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机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政策上对农业、农民都提供了相应补贴,逐渐构建了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下,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已经开始给予更多的支持政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的发展活力,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中更多资金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放宽了农业准入门槛,这样在市场机制的有效调控下,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5农业供给模式趋势性变化。农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过去的农业供给模式主要是聚焦国内的市场及资源。在粮棉油糖及畜牧水产方面都要求有尽可能高的自给率。自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将国内和国际作为重要的供给发展模式,两种资源的供给模式的发展特征愈来愈明显化,进口的农产品数量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我国在国际贸易合作下,相当于利用了国际耕地44万hm2来生产粮食、棉花等作物,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数据得到了进一步增长[5]。在坚持口粮绝对安全以及与国情相结合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国内紧缺型农产品的进口及农业走出去的步伐。从整体上来看,农业供给模式的趋势性变化已经愈来愈明显。
3结语
通过对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的研究,能够对实际农业发展的理论深化有促进作用,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理论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作者:陈家友 单位:建始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5(14):1.
[2]张志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饲料粮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与展望[J].业,2017(2):13-15.
篇7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
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
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篇8
西咸新区;都市农业;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6102
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以及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集合于一体的产业。它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与渗透,是依托于城市、服务于城市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这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资金积累,全面带动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建设统筹发展的城乡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西咸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然后用系统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寻找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从而为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快更好的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田园城市。
1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1政策机遇
西咸新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的区域之一。2012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西咸新区列入全国五个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而且西咸新区目前规划的5个分区组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打破了原来的“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体制,统一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整合,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重复建设,有效合理地配置土地、使西咸新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资金、人才等资源,这些政策的出台,给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2农产品加工空间大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可以盘活农村经济;二是农产品企业将农民引向市场;三是可以培育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四是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目前,西咸新区农产品加工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JP2]从国际上看,在整个工业中,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占28.3%,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国还只有20%—30%;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80%,我国还不到30%;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正好相反。[JP]
从国内看,在南方发达城市,农产品加工程度都在80%以上,西安只有30%左右,且多属于简单的初级加工。
1.3潜在客户市场大
据2011年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近年来陕西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比上年增加2550元,增长16.2%。
居民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消费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在生活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对高品质、有益健康、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需求日益增加;在休闲方面,人们渴望体验休闲娱乐、田园风光,缓解精神压力,对农村生活的自然休闲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都表明都市农业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对西咸新区都市农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1.4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教训
都市农业是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最早源于19世纪中期日本及欧美等一些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国都市农业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如美国和德国的市民农园;日本的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法国的家庭农场、教育农场等。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上海、北京等地引入都市农业,之后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些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实践应用,为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也使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能够站得更高、发展的更好。
2西咸新区都市农业面临的挑战
2.1基础设施不完善
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型产业,也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都市农业要发展,必须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各项基础设施(如农田改造,道路建设,农用配套基础设施等)尚不完善,需要投入和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到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建设中来。
2.2市场经济发育欠成熟
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不健全:产品结构上,资源型的产品多,高科技、深加工、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数量种类较少;农产品交易上,缺乏专业农产品物流中心,小规模的分散农户经营,使得农产品交易成本、流通成本过高;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灵,农户生产缺乏预见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农产品行业标准不统一,农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市场风险无法降低;农业市场主体培育不够,表现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在特色资源整合方面,在现代都市农业和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融合方面的各种配套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农业核心竞争能力。
2.3农民利益维护体制尚需检验
西咸新区第一次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研究城市,解决城市发展中无限发展的弊病,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核心的创新就是城乡一体化,改变了过去城乡统筹简单的用住房换土地,用社保换土地的办法,而是让农民带着两个资本进城,一个是劳动力,一个是土地,把农民融入到整个西咸新区里面,以共赢和共同发展的概念来解决农民的问题,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的利益。这是从未有过的一次尝试,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这也是西咸新区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3结论
综上分析,西咸新区都市农业发展有着很好的外在机遇和发展空间,但面临着多方面挑战。因此,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应该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为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一座现代田园城市做出努力。
篇9
人文素养。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较高,提高学前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做好学前教育的前提基础。学前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关怀、接纳、尊重的心态,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幼儿,并平等、融洽地与他们相处,使每一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每天都充满欢乐,进而健康发展。学前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人文行为。
合作和反思能力。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合作和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前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拥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受教主体幼儿和施教主体教师开展合作,而且还要能够与家长以及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以便争取到更多更好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提高教学质量。学前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具有较强的反思意识,拥有良好的反思氛围和较多的反思实践机会。学前教师要善于反思、总结,发现个人或集体的优缺点,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学前教师的反思能力,主导着学前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
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师资分布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相比较,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学前教育师资相对匮乏《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对学前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了明确规定。学前教师应是师范学校毕业生,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应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任教。从贵州地区的调研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但学历偏低,以中师和大专为主,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大专学历还是通过成人自学考试获得的。此外,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教师是转岗教师,以前从事小学各学科教学,获得的是小教职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
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多为民办教育性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够重视。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例如有的师范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占的比重较大,超过三分之二,而实践课占的比重较小,不足三分之一。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相对滞后,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基地,在某些地方即便有,也只是由师范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承担。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获得职后培训的次数少,培训的级别较低,多为省级以下的培训,而且培训的机会不均等,参加培训的多为幼儿园园长、骨干幼儿教师,年轻教师相对较少。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缺少专门的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幼儿园设施简陋,硬件、软件建设,达不到国家对幼儿园的相关规定标准,幼儿园教师的数量、质量均与国家相关标准相距甚远。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办学理念落后。单靠幼儿园的力量,显然不足以引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知相对简单,概念模糊,有进一步培训提高的迫切需要。在这些幼儿教师中,有的通常仅把语文、数学等知识性学习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偏离了幼儿阶段教育内容应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教育方向;有的教师把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仅仅看成是对幼儿园的装饰,对其综合功效认识不够,缺乏环境布置会影响幼儿的形象思维发展以及幼儿安全保障的认识;有的教师只把保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看孩子有的教师则仅把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忽视幼儿保育。
由于受欠发达农村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而的影响,以及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家长普遍对学前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在理解上存在误区,观念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而: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就有人照管孩子,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小学,才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上幼儿园算不上正规教育,上不上幼儿园无关紧要,于是将子女放养在家中。由于大多数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就由爷爷、奶奶等老人在家中抚养。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师数量少,师资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幼儿教师缺口约为80万。在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更显短缺,学前教师供需矛盾问题更显突出。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软硬件建设跟不上招生规模扩张速度,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不合格教师比缺乏教师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必须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国务院于2012年9月10日颁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全而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教育部于2013年8月15日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在全国实行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国历来以师范教育培养师资,极大地保证了学前教师的专业训练。在欠发达地区,应积极申请国家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合格毕业生直接申请资格认证制度。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直接通过资格认证,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对师范院校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则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其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以获取幼儿教师资格。
篇10
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区域环境资源,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并最终把经济、社会和生态组合成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高效农业中效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经济效益反映出来,经济效益要求企业最大限度节省劳动成本而带来同量的产能,或者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力成本而带来最大的有效产能。效益的提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追求更高的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生产商通常会有意识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非经济效果和影响,诸如对社会文化、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称之为社会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以市场作为切入点,关注市场需求。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与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关注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应满足社会基本的生存需要,生产较多的农产品;满足社会的安全需求,关注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安全的绿色产品;满足社会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让农民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在参与中提高积极性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效果和影响,称之为生态效益。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生态平衡,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效益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发展高效农业的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注重产业的长远发展,要以不牺牲生态效益为前提条件下去追求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应该重点把经济发展方略放在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上。在众多的农业生产区域因素中,抓住关键的区域因素至关重要。总的说来,区域因素中的气候、地形、市场和交通等因素通常是高效农业在区域选择中所考虑的重点。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O~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得河南的农业经济繁荣丰富。截止到2012年底,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千亿斤、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居全国的首位河南省用占全国1门6的耕地,生产了总产量占全国1/4的小麦、1门O的粮食。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之外,河南省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其制成品。
河南在中部六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以及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京广与陇海两大铁路干线通往全国,贯穿全省的京珠与连霍两大高速公路干线都在郑州交会,河南逐渐形成了非常实用方便的交通运输网。随着河南到西安、武汉、北京、广州等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行,河南逐步成为全国的高速铁路枢纽。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是河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巨大区域优势。这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便捷,为河南区域农业的高效市场化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特殊的区域使得河南省具有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足够的市场规模、较小的市场半径和较低的物流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都为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
(一)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利用独特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技术、独特的市场掌握所形成的特色产业。
1.典型经验。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
特色种植业。原阳大米是新乡地区原阳县一带的特色农作物,利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不仅建立了以水稻农作物为主的种植基地,还采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品牌化运作。目前,原阳大米不仅是当地人购买大米的首选,而且正逐步走向省内外其他区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一些区域还有以大棚蔬菜种植业带动当地农业高效发展,光山县十里庙、中牟县老八庄、卫辉县焦庄、杞县王堂村、襄城县尚庄村等都是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典型村庄。这些村统一规划,走市场化道路,进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还有一些村以种植花木业带动区域农业高效发展,如潢川县吴楼村、光山县天赐城村等农业村。
特色养殖业。一些农村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养殖业基地,比如养鸡场、养猪场等,比较典型的有光山县仙居乡杨竹园村。该村结合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养鸡业,采用现代化管理,引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科学化养殖,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民的收入翻倍,扩大了就业,打造了更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该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注重沼气建设,维持生态平衡,追求高效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2.经验与启示。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拥有特定的自然资源,以突出特色和优势;其次,在特色产业的建设中,注重塑造龙头产业,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形成规模优势;第三,注重品牌的塑造,加强营销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以品牌带动农业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向追求质的提高。
(二)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就是引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借鉴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引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
1.典型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面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河南省大多数地方处平原地带,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特别适合种植小麦。2012年,河南省小麦年产量超过300亿公斤。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是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优势。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制品加工省份,有2000多家的小麦农产品加工业,每年有3000多万吨的粮食转化能力。二是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一些品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为人所知。目前,河南省有近万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骨干企业,一些企业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如双汇、、华英、三全、思念等一大批品牌食品享誉国内外,这些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区域的知名度。三是形成了相对品种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种相对比较齐全,涉及的领域包括粮食、肉制品、预制品、果蔬等行业。总体说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麦加工业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同时注重多样化全面发展。
2.经验与启示。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响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做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立发展区域高效农业的目标,引用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区域高效农业发展的竞争策略,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影响力。
(三)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结合区域优势资源,树立“发展高效农业与第三产融合”的理念,设立专项基金、捆绑涉农资金、加快土地流转、出台扶持政策、加大特色宣传。引导休闲观光、花卉产业为主导的高效农业形成特色和品牌。
1.典型经验。古荥镇充分借鉴吸收,并借助“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招牌,深入挖掘古汉文化及剪纸、烙画等民间艺术,引入战略投资方,全力把古荥大街打造为独具特色的“汉风街”;开发好“黄河文化”,打造沿黄旅游特色村,串联沿黄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体验游、黄河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餐饮游为特色的沿黄休闲生态文化游产业带。地处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内的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区的岸上村,结合区域优势,把发展农村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带动了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结合旅游景点的资源,该村积极打造“农家乐”,集“吃饭、居住、娱乐、购物”一体化,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店,感受农家的文化,购买农家游特色的产品。
2.经验与启示。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引入民俗文化的理念,通过绘画、音乐、文学、工艺品等了解民族习俗、特征,以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篇1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以上,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发展生态农业系统可以减少80%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所以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农业潜力巨大。河南等粮食核心产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农业发展方式同样亟待转变。
1 低碳农业发展困境剖析
1.1 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反映了水利设施“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进行大规模建设,在提升抗灾能力的同时,也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在之后30年里,全国仅修建各类水库827座,不及前30年的百分之一。以河南省安阳、鹤壁、许昌、商丘为例,2009年各市已配套机电井占总量的97.55%,平均61.44亩耕地拥有一眼机电井,离国家50亩地一眼井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1.2 施肥结构不合理
化肥是土地的粮食,但是如何为农田“营养配餐”,减少环境污染增产粮食却是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简单依靠大量化肥投入已经很难再度实现农业大幅度增产。调查显示:传统的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使用率高达32.53%,复合肥占到34.09%,缓控释肥仅占到24.38%,农家肥也只有9%左右。
1.3 土壤固碳手段落后
过度翻耕、湿地排水、过度和不适时的机耕、无投入或低投入生产都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加速土壤退化。相反土壤恢复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恢复土壤肥力。这些措施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把严重退化的土地恢复为草地和森林,平衡施肥、轮作、秸秆还田以及灌溉等。目前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手段主要有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调查发现,固碳手段中秸秆还田率最高,达到79.43%,而保护性耕作仅占25.07%,平衡施肥比例为29.75%。
1.4 化学农药过度使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面积达1.8亿公顷次,受污染农田近1,330万公顷,土壤中累积的DDT总量约为8万吨。然而,农民对于农药危害却所知甚少,在对滑县留固乡、鹤壁浚县、河北邯郸磁县以及安徽宿州萧县的341名农民进行调查中有55.43%的农民回答“否”,44.57%回答“是”,正是由于农民对农药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农药使用量逐年递增。
2 政府作为
2.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低碳农业,首先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淘汰农业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等生产方式,积极进行高效生产,降低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平衡。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生产中的能源结构。既要充分进行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又要进行风能、地热能、水能等低碳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推广应用低碳技术
推进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业投入品技术创新,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更好的促进低碳技术为农业发展服务应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增强低碳农业技术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国家投入,拓宽渠道;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特别是要重视县乡两级农技站的建立和运行,加大研发资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投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共研、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2.3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在政策上适当倾斜,加大对建设资金的投入,以引导、带动、激励企业、农户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同时,政府还要针对农户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等。例如对水利设施经营者实行减免税收、银行专项优惠贷款;对农户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其次,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补贴性激励机制,政府补贴性激励机制是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定心丸”。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林业.世界林业研究,
2010,(23).
[2] 杨志,郭兆晖.低碳经济的由来、现状与运行机制.学习与探索,2010,(2).
篇12
1.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
3.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2.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三、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入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2.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
3.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篇13
(一)队伍结构欠合理,专业发展难度大
教师队伍结构主要包括年龄、教龄、职称、专业背景等方面。通过对教师年龄和教龄结构的调查发现(见下页表1),农村幼儿教师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的占据了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74.4%(其中20岁~30岁占37.9%,30岁~40岁占36.5%),这说明农村幼儿教师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对教龄结构进行调查发现,新入职教师占据了教师队伍的较大部分(教龄在5年以内的占了半数以上),这说明受扩大学前教育办园规模的影响,最近几年新招的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
对职称结构的调查发现(见下页表2),农村幼儿教师的职称分布结构偏低,无职称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68%,这说明在广大农村地区职称评聘情况较差。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教师对职称评定的要求、级别名称一无所知。
对教师专业背景情况的调查发现(见下页表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背景呈现多样化,超过半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入职前的教育背景以非学前教育专业为主,入职前的教育背景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仅占40.2%;入职后教师进修的专业中非学前教育专业仍旧占据了52.6%。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转岗教师占据着农村幼儿教师的较大部分,在219名教师中有30.1%为转岗教师,另外,还有18.1%的幼儿教师是从小学抽调来的支教教师。
(二)工作强度负荷大,专业发展成就感差
通过调查幼儿园的师幼比我们发现,14所幼儿园的平均师幼比达到了1:38,远超出全国幼儿园平均师生比的1:26。调查还发现,大多数乡镇幼儿园尚未在班级内配备专门的保育员,一些幼儿园甚至还无法实现每班配备两名专任教师的要求,这样的师幼比与教师配备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通过对教师工资收入情况的调查发现(见表4),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偏低,有64.8%的教师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处于整个社会经济收入较低的层次。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教师收入由财政统一拨发,收入级别与职称挂钩,大部分还能够享受绩效工资待遇;而大量的民办幼儿园因自收自支使得教师收入与公办教师存在一定差距,也间接导致了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经济收入与超负荷付出的不匹配,不仅影响了幼儿教师在职业上的认同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专业能力水平有限,自主发展意识薄弱
调查发现,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总体较低,特别是大量的转岗教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缺乏基本的认知;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极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教师过度关注与集体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发展,而忽略了其他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基本上可以参照教材内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然而对于教育教学实践背后的理论解释,以及如何观察幼儿并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并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性进行调查后发现(见下页表5),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意识与行为相背离,虽然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有着比较强烈的专业知识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表5中还呈现了农村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提高的愿望和实际行动之间的矛盾。有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虽然明确意识到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却没有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还有个别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薄弱,甚至将自身专业工作面临的障碍一味归咎于班额、班级人员配备、幼儿园设施设备等外界客观因素。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有效引领
随着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注重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级别通常有园级、县级、市级和国家级四类。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教师至少都参加过一种类型的培训,详见表6。
在对参加过培训特别是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访谈中发现,培训对改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有较大帮助,但短暂的培训结束后,由于缺乏培训的跟踪指导机制,使得教师对培训中提到的理念不知道如何落实于实践工作,再加上缺乏园本机制的监督扶持,时间一长在培训中学习的内容基本被忘却了。另外,调查还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级别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基本一样。鲜有针对不同参培人群进行的对象化设计,培训内容基本集中在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提高上,形式也多为专家讲座、活动观摩和幼儿园参观,这无法满足不同培训对象在专业上的不同发展要求。
二、对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环境的思考
从对农村幼儿教师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着内外两重困境:一方面是内部主动发展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外界搭建的支持平台难以真正发挥促进作用。这使得我们在考虑搭建和改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的时候需要“内外兼修”。也就是说,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需要构建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补充和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培训部门和机构也需要思考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是真正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
(一)激活运行机制,开通教师补充“多元路径”
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抓好农村幼儿教师的“入口”渠道,研发和颁布适合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的补充政策,完善学前教师培育、准入、考核、评聘机制,实现幼儿教师补充的多元化的补充,而不能仅仅依靠中小学教师的“转岗”作为主要的补充渠道。首先,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的定向培养政策,允许高等师范院校招收免费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定向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探索面向农村初中起点的“2+3”或“3+2”中专大专连读培养模式等。其次,建立吸引非学前教育专业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渠道,使得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另外,还应注重把补充教师的经验上升为政策规定,形成“国家政策法规——自治区政府意见——区直部门配套政策——市县具体措施——乡镇具体办法”的政策体系构架,出台配套的系列文件,从规划、标准、投入、体制、机制、管理、督导等多方面为学前教育师资注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创新管理办法,促进城乡和校际间“对话”
作为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县—乡—村”三级阶梯管理网络,全面统筹“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各县乡镇以教研部门、示范园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为依托,以县级公办园和骨干教师为龙头,更大程度上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另一方面,能够建设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幼儿教育科研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幼儿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以县带乡、以乡带村,从而有效改变目前许多乡镇中心幼儿园归属乡镇中心小学管理的模式,在源头上克服“小学化”的倾向。在这一过程中,轮教支教制度的实施是一个能有效促进对话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办法,即县公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轮流或定期到乡(镇)中心幼儿园挂职支教,指导教学和科研;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定期到村级幼儿园挂职支教,指导教学和科研,充分发挥本地教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在幼儿园教科研的“领头雁”作用,以引领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关注需求与愿望,教师培训应“因人而异”
作为承担西部地区教师培训培养项目的教育机构,应在充分了解和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以行动研究为主、多层次多种类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搭建关注农村幼儿教师需求与愿望、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资源支持平台,切实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实效的专业引领。对于大量的转岗教师,培训首先应当激发其对幼教工作的热情,引导其通过自身努力把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其次,针对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重构,在培训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将理论学习和自身的教育实践相联系,认真思考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哪些遵循或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应当如何改进;随后,再通过大量的实践将理念向行为转化,把培训的过程变成专业引领下的自我反思,并开发出适合转岗教师需要的培训资源包,采取适合转岗教师成长的帮扶模式,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与行动支持。
(四)基于园本模式,为教师成长“减负”
园外的教师培训虽然可以解决很多理念问题,但农村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诸多细节问题需要通过园本教研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培育要求幼儿园建立一种学习型组织,即在团队中大家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有着共同的发展愿景,彼此可以通过专业对话、自主判断和行动研究来驱动专业发展。作为幼儿园,一方面要通过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通过同行交流,指导教师进行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给予教师更自主的发展空间与更自由的选择空间,给予教师更贴心的激励和支持,为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与互动创造机会,从而使幼儿园与教师共同走上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幼儿园和教师“双赢”。
(五)增强自主发展意识,从“要我”变为“我要”
专业引领、同行交流和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有效途径。作为农村幼儿教师,要想提高自身地位,改变职业“窘境”,需要将一味追求外在支持转化为内在自律。教师发展的内在环境即主体自身的发展才是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需要把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将自身作为发展的主体,在把握自我、调节自我和反思自我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的真正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自觉获取专业发展的动力,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从琐碎、无聊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从诸多的工作抱怨和烦恼中解脱出来,感受专业发展带来的思想变化、职业的成功体验,用自己的双手铸造职业生涯。
教育的使命是育人,育人的关键在教师,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明确认识专业重要性,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主动承担起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职责,而且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的支持,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构建支持性的社会生态环境。只有内外协同发展,才能够逐步推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真正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汪娟,王可.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析.教育导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