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来自担保集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发展的全省信用担保体系》。
科学发展观,它凝聚着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奇迹。担保集团,三年的励精图治,信用担保体系成员翻了二番,担保、再担保额同比翻了三番。构建省级信用担保体系的探索,开全国先河,创造了我国信用担保业改革发展的安徽模式。担保集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崛起成为我国最大、最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之一;初步担当了政府投资的放大器、银行信贷的减压器、企业信用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稳定器。这是一个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奇迹!这是一个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奇迹!
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建设全省信用担保体系,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全省担保机构的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全省中小企业。建设全省信用担保体系,既是我省经济崛起的内在要求,更是我省担保业发展的必然需求。1 2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诠释着发展与跨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力争在3到5年的时间里,使担保资本金增加至不低于50亿元,年担保、再担保规模达到或超过180亿元;建成以担保集团为龙头,市、县、区担保机构为成员,覆盖全省、运行高效、功能完善、风险控制良好的全省信用担保体系。
风雨西来,秋凉透衫。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新的形势催使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新的机遇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风潮汹涌,自当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我们一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财政厅党组的具体部署,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加快建设“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省信用担保体系,最大限度地改善我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支持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篇2
一、我国广告业发展状况
我国广告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全速发展,全国广告营业额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57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由0.024%增长到0.75%;人均广告费由0.118元增长到119.67元。我国已经成为广告增长最快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广告业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显著作用。同时,广告业对国民消费的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国民消费状况
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消费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成为我国改革三十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增长过程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要素)始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强大动力。在我国支出法GDP构成中,最终消费占GDP总量的59.69%,经验表明,只有当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在10%左右时,经济增长才能维持在7%左右。例如,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3.9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7万亿元,年均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1%;“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约11%;可见,保持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中,在总需求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中,消费需求仍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能力最强的力量。因此,必须鼓励消费。
鼓励消费。一要增加居民收入;二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三要引导消费,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四要对影响消费支出的改革把握好出台时机,不要过于集中;五要启动与扩大消费信贷;六要为消费创造外部环境。而其中,第一、第三点与广告业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可以说,广告与这两点的互动关系已构成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与独特的方面。众所周知,广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广告业近年发展之快,世界罕见。联合国世界银行的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我国广告业连续多年的高持续发展,特别是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作为非常重要的动力性因素。同时,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已由1981年的1,160多家发展到2007年的15万多家,全国广告从业人员共达105万多人。由此可见,在广告的诸多功能中,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广告在市场经济中强烈的扩张作用。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与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应当在此前提下,深入地研究我国广告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具的“引导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重要作用。
三、我国广告业发展必须迅速向多种消费形态转化
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没有一个市场导向问题?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没有一个产业导向问题?应当是有的。国际间对广告业的发展研究,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例如,国际间关于市场消费形态与广告的关系研究;产业形态与广告的关系研究都是十分突出的例证。就我国广告业目前的发展来看,实施我国广告业向多种消费形态的转化,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将逐步形成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演变为新的消费形态。我国广告业如何追踪新的消费热点,如何转向新的消费形态,已成我国广告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首先,我国广告业要适应从生存型消费形态和数量型消费形态向质量型消费形态的转化。经济学的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正在明显降低。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实现劳动力本身的再生产,必须有一个必要的生存型消费时期,即以食品类消费为主时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正在改变,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4%降到2005的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降到2005年的45.5%。虽然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没有摆脱生存型消费,城市低收入人群也没有摆脱生存型消费,但从生存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城乡非食品类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此外,我国广告业还要适应居民消费从数量型消费形态向质量型消费形态的转化。广大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商品与服务品牌、名牌。在大的商场已从大类销售转向品牌销售。服务消费更追求服务质量与文化气氛,这在国外称之为“软消费”的消费,与广告的关联度就更高。在这种“软消费”中,产品的实用性大大降低,而产品的感情基准和文化含量将急剧提升,市场的形象导向性越来越强。这些无疑都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我国广告业要促使消费者从短期消费形态向长期消费形态转化。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消费需求上的问题,通过短期消费政策调整,虽然可以部分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长短政策结合,标本兼治。在实施短期政策调节的同时,应着手建立符合国情的、合理的中长期消费政策体系,促进消费结构调整,正确引导居民消费,使消费需求合理增长,进一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问题上,我国的广告业如何根据消费者从短期消费形态向长期消费形态转化的特点,制定卓有成效的广告战略,是我们要加以认真研究的。
再次,我国广告业应着力于开拓农村市场,努力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形态。我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为50.3∶49.7,二者基本持平。随着“十五”期间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由此带动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一些地区农村市场增幅远远超过了城市市场增幅。就农村而言,实物消费在目前来说,仍是最主要的消费形态。就实物消费中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来说,农村居民家庭按户计算的拥有量还比较少,目前仅大体相当于城市居民家庭在1995年前后拥有的水平,滞后十多年的时间。今后,农村2.3亿户居民家庭也会像城市居民家庭那样拥有更多的电视机、影碟机、收录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安装更多的电话和电脑,并逐步普及化。但是,我们的广告业在如何对待农村消费的问题上,存在大量的问题。这主要在于:一是广告面向农村的力度大大不够,往往仅局限在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体的硬性宣传上;二是缺乏对农村消费形态的深入研究;三是广告的定位、创意、制作乃至传播,都过于“城市化”,缺少本土性和贴切性。真正适合引导农村消费的广告太少,对农村市场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娃哈哈的“非常可乐”,当年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促销策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广告在消费诉求上,注重了农村消费意识。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篇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美国、日本、欧盟等诸大经济体依据各自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确定了各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期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起飞阶段,也是从投资导向迈向创新导向阶段的重要关口。我国的比较优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既对传统发展方式形成了压力,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条件。
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国际比较
(一)日本
日本政府认为开发一项新技术的风险和溢出效应很大,市场力量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激励以驱使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流向新兴产业。因此,政府鼓励资源流向新兴产业是必要的(保罗•克鲁格曼,2000)。
产业政策的实施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选择鼓励发展的特定产业,引导本国经济资源转移向该产业。这一步通常由来自大公司、银行、大学、报界和工会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的帮助下“择优”。即由委员会从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搜集信息,以便就采取的最优政策达成共识。这种委员会体制对日本新兴产业的成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步,鼓励国内的研究开发、投资和生产。日本的政策机构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对企业合并和投资决策进行“行政指导”、承诺在产业遇到麻烦时给予帮助、银行信用向目标产业倾斜、对研究开发进行补贴、组织联合研究企业、限制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进口等。
(二)美国
美国对新兴产业政策的认识和实施与日本有很大差别,认为其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很发达,足以保障资本和劳动流向新兴产业。政府扶持特殊的目标产业是不合适的,政府的适当角色是提供一个能鼓励私人企业和工人去开发高技术产业的环境。这个环境通常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能用于开发特定商用产品和流程的基础知识体系。
美国政府在经济的运行中通常会资助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工程师以及科学家;认为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很大、报酬低,通常也会对基础研究进行补贴,而投资于开发新兴产业商业应用的回报却可能很高,通常不对高技术产业进行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也很少用于扶持特殊的目标民用产业。
(三)法国
法国则直接介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活动。政府在其计划和预算别强调发展高技术等新兴产业。法国政府认为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会迅速发展并带动更多的传统产业增长。因而,目标产业政策在引导资源流向新兴产业、确立领先优势等方面是必要的。
法国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是组建“国家级冠军”。在被确定为高技术的产业中,通过合并国内最强的几家企业创建出一个“国家级冠军”。这个“国家级冠军”达到一定规模,占领了国内市场,在生产和市场营销方面具有了规模经济之后,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促进“国家级冠军”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办法主要有:政府部门补贴研究开发项目,甚至有时直接从预算中拨款,要求政府所有的银行和其他政府机构直接给目标产业提供贷款。采取各种壁垒来限制特定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以求保护目标产业的国内市场。
产业集群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按照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和波特“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我国目前处于起飞阶段和投资导向阶段,也正处于钱纳里工业标准模型的第二个阶段,即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打破低端“锁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加速创新的速度,而且是产业最强劲竞争优势的来源(波特,2002)。同时,产业集群自身也具有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一)产业组织合理化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伴随着产业组织的再造;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以产业组织的合理化为前提(王成勇,2007)。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表达形式,在各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越来越引人注目。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为它是一种能适应外部交易条件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自我调节的经济系统,它的主要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灵活地、不间断地进行重新组合和自我适应调整。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必然结果,但这种“路径依赖”也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障碍。只有改造这种二元结构,实现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我国的结构成长才会发生质的飞跃,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产业集群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体系转移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本身是一个细致化的分工协作体系,可以吸纳不同技术层次的劳动力,既需要非技术工人和半技术工人,也需要高级技术工人,对就业人员有广泛的吸纳性。多种类型的生产性组织在集群内并存,如手工作坊、小的业主制企业等小型生产性组织在劳动用工方面比较灵活,可以比较自由地招聘和雇佣劳动力。先期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常先就业于手工作坊、小的业主制企业等小型生产性组织,当积累一定知识和技术经验之后,便会寻求大型生产组织的工作机会,这样就会为下一波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腾出空间。从而,小型生产组织与大型生产组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弹性就业体系。至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连续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为三次产业和各产业内部的协调、合理化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后备军。
(三)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的技术结构和产业内部的综合生产率提高的方向演进的过程,表现在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技术集约化和产业结构软化(龙茂发、马明宗,2004)。产业集群为各种专业化供应商的生存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市场空间,集群内的各种专业化供应商队伍通过分散开发成本、承担集群内大企业或主导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巨额资本。而且集群以其内含的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使得以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跟随的方式进入了高层次的生产空间,使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保持了较高的“协同性”,从而使它们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与此同时,产业集群使产业组织中的不同技术层次、不同规模企业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保持了有序竞争的状态,避免了无序、恶性竞争。
(四)产品结构优化
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微观层次,是产业结构更为具体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国内供给结构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个方面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其中消费品总量供过于求、但还存在结构性需求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产生的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在投资品和中间品供给中,也存在问题过剩和结构性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居于主导地位,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基本是处于价格竞争的困境,易受国外需求波动、贸易保护的影响。
产业集群具有信息集聚功能,从而使集群内部的企业分享信息方面的外在经济效益。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同行业便于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
(五)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我国产业布局中长期存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由于地方长官的GDP导向、区域利益和价格体系的扭曲及误导作用,各地区和部门盲目投资,采取“撇脂”方式在“价高利大”的加工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产业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并最终造成产能过剩。从集群与地域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是指众多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从事某一产业的经济现象。而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来看,其生成与发展受历史背景、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经济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各个地区在这些因素方面存在差异,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形成的特色区域经济就成为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地区趋同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的发展都处于萌芽或成长阶段,其存在诸多影响资源流入的障碍:新技术开发的风险巨大,竞争性企业无法单独承受;开发一项新技术对其他产业和企业的溢出效应很大,投资于新兴产业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增加的利润;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经济体制有待完善,因而有必要引导资源流向这七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具有资源集聚、资源素质提升和资源配置优化效应,而且具有极强的创新优势。
我国产业政策的核心是:引导资源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造专业性和高级生产要素的机制,提升资源素质,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集群创新优势的发挥,以创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加快形成支柱产业,从而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或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系统失灵,优化集群动力机制和改善集群发展环境。
在发挥集群创新优势、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与完善方面,可以从创新环境建设、引导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行为两个方面来实施(雷小毓,2007)。一是建立区域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区域内便利的交通运输系统、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文体娱乐场所、良好的生活设施和培养人才、产生创造的院校和科研机构。软环境主要指培育和完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市场中介组织等,以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完善。在金融、税收、外贸、物价、关税、人才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宽松的政策环境平台,制定有效的制度,推进其它行为主体尽快到位。培育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尤其是风险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各种专业化市场、行业协会等,这将极大推动创新网络的完善。制订知识产权保护法,在有关收入分配、劳动分工和人事管理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推进人力资源的涌动及其创新活力的发挥。二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以企业为核心、包括科研机构和大学为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理顺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中,企业不仅是知识应用的主体,而且也是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他要素以企业为核心发生广泛联系,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基础和源泉,同时大学与科研机构源源不断地为区域创新网络提供人力资源,还为企业员工提供终身教育和在职培训,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实现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篇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6.0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至2014年底,年均增长率在9.5%以上[1]。城市经济发展既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其快速提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981-2014年中国建成区绿地面积从11.00万hm2增至182.00万hm2,建成区绿地率从14.79%增至36.29%[2]。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期[3],城市绿地建设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4],且不同地区间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与绿地建设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5],故探究前者对后者影响的时空差异,对全国及各地区城市绿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契机,更好地利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目前,尚未有学者就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时空差异做出研究,相关研究侧重于讨论两者间的内在关系。例如,吴彤等[6]以南京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出经济发展水平与绿地规模存在显著相关性;刘鹏等[7]以绵阳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软件SPSS 10.0,分析出绵阳市经济增长与绿地建设水平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上述成果基础上,开展以下方面的探讨将使研究体系更加完整,针对全国层面、不同地区层面等多个空间单元分别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不同空间单元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差异;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内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差异及演变趋势。
1 变量选取、数据基础与研究范围
1.1 变量选取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通过人口、资本、技术等高度聚集,形成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及结构不断优化的地区经济[8],其促进绿地建设水平提高主要体现在总产值增加、人均产值提升、地均产值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绿地建设投资增加等方面。体现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变量选取如下:
1)二、三产业总值(INV),单位为亿元,表征城市经济总产值。由于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城市经济总产值比例较小,且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程度较弱,故选第二与第三产业产值之和表征经济总产值。
2)人均二、三产业总值(PNV),单位为万元/人,表征人均产值。计算该指标的人口变量选城区常住人口更具科学性,但其统计口径发生过变化,故选统计口径一致且数据连续性强的城市非农人口作为替代。
3)地均二、三产业总值(MD),单位为千元/m2,表征地均产值。计算该指标时选建成区面积作为其分母。
4)三产比重(SC),单位为%,表征产业结构。该指标是通过第三产业产值与二、三产业总值相比得到的。
5)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TZ),单位是万元,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投资。此类投资为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包括改建、扩建及新建园林绿化等活动[2]。
6)建成区绿地率(GBD),单位为%,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反映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指标很多,有建成区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但建成区绿地率具有统计口径一致、数值精确、作为相对指标更适合用于不同地区间进行比较等优势[9]。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以上各指标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为尽可能消除异方差对实证检验的影响,对部分指标采取对数化处理[10],处理后各变量名称为lnINV、lnPNV、MD、SC、lnTZ、GBD。
1.3 研究范围
在空间尺度上,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按区域经济带划分地区的方式,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在时间尺度上,根据中国二、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速率的逐年变化情况,将1996-2014年划分为3个时间段(图1)。1996-2004年总产值年均增速不断加快;2005-2010年为总产值年均增速处于波动起伏阶段;2011-2014年为总产值年均增速下降阶段。
2 实证分析
2.1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
在回归分析前需验证各指标序列是否平稳或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1]。针对全国1996-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检验(表1),各指标的差分序列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接受LLC、Im-Pesaran-Skin、Fisher-ADF、Fisher-PP检验,说明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在此基础上需考察变量间是否有长期均衡关系,故有必要进行协整检验。
由于Pedroni检验允许存在较大程度个体差异,故本研究选此方法进行检验[10]。由表2可知,Panel PP-Statistic、Panel ADF-Statistic、Group PP-Statistic与Group ADF-Statistic均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由于研究样本数量较小,故主要参考Panel ADF-Statistic与Group ADF-Statistic的检验结果,确定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综上所述,全国面板数据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2.2 建立计量模型
通过F检验及Hausman检验,发现全国及三大地区的面板数据均拒绝常截距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考察不同时空内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状况及差异[9]。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GBDit=C+β1lnINVit+β2lnPNVit+β3lnMDit+β4lnSCit+β5lnTZit (1)
式中,C为常数项,β1~β5为回归系数,GBDit、INVit、PNVit、MDit、SCit、TZi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第t年的建成区绿地率、二三产业总值、人均二三产值、地均二三产值、三产比重和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
2.3 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空间尺度分析
由表3可知,全国及三大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回归结果。全国经济变量T值均显著,且显著性水平高;三大地区由于各自特点,其内部个别经济变量T值不显著。模型调整后R2均较高,F值较高且显著,表明各模型拟合度均较好。回归结果说明基于全国及三大地区,各经济变量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解释力强[12]。
2.3.1 全国SC回归系数最大,MD影响效果最弱 从全国层面看,经济总产值增加、人均及地均产值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均较大程度促进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在各变量增幅相同的前提下,SC最大程度促进GBD增加。SC回归系数为0.199 4,表示其每增长10%,GBD将提高19.94%。INV、TZ、PNV对GBD的影响效果显著且作用力较强,T值分别为9.474 1、8.828 6与2.316 5,回归系数分别是0.021 7、0.012 2与0.011 3。MD对GBD的影响效果及作用力度均较弱,T值为1.920 6,回归系数为0.018 6。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前者的调整与升级既对后者的提高提出了迫切需求,也为后者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有利条件;②城市经济总产值及人均、地均产值增加都会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保障;③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修复、改造原有建设,仅一部分用作新增投资,且投资的绿地仅为建成区绿地的一部分,故园林绿化投资对城市绿地建设的促进力度相对较小;④研究时段内,建成区面积扩张过快,导致地均产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其影响效果及作用力度相对较弱。
2.3.2 东部SC作用力度最大,MD影响效果不显著 从东部尺度看,SC对GBD的促进力度最大,回归系数为0.267 9,表示SC每增长10%,GBD将提高26.79%;INV对GBD的促进力度排第2位,回归系数为0.020 9;PNV、TZ对GBD的作用力度较小且接近,回归系数分别是0.015 9与0.013 2,但PNV的T值仅为1.922 3;MD对GBD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①东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很快,比重不断加大的第三产业对城市绿地的需求最强烈,且其所给予后者的发展空间最大,同时,与城市绿地建设相关的产业也大幅增加;②东部产业总值高,提升速度快,对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③研究时段内,东部城市人口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均过快,减缓了人均产值及地均产值的提升速度,导致其对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作用效果减弱。
2.3.3 中部SC作用力度最大,PNV影响效果不显著 从中部尺度看,SC对GBD的促进力度最强,回归系数为0.166 8;MD对GBD的促进力度较弱于SC,回归系数为0.034 9;TZ的回归系数为0.017 4,与全国、东部、西部相比,其在中部的促进力度更大;INV的促进力度最弱,回归系数为0.015 2;PNV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处于不断加快阶段,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间的联系不断加深;②本地区城市绿地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强有力的园林绿化投资使其建设水平能够快速提升;③中部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产值增加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④中部建成区面积扩张速度相对较慢,地均产值的提升则相对较快,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促进作用相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2.3.4 西部MD作用力度最大,SC影响效果不显著 从西部尺度看,MD对GBD的作用力度在各变量同幅度增加条件下最大,且在全国及各地区间相对最大,回归系数为0.040 8,表示其每增加10%,GBD增长4.08%;PNV的促进力度排第二位,回归系数为0.027 6;INV与TZ的促进作用较为接近,回归系数分别为0.010 6与0.008 6;SC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①西部建成区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两者的扩张速度均较慢,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制度的落实与实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使西部地均产值与人均产值相对较快提升,成为促使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②西部产业结构较落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小,较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现状。
2.4 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时间尺度分析
本研究不仅基于空间尺度进行分析,也从时间尺度考察了不同时间段中国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差异及演变情况。对1996-2004年、2005-2010年、2011-2014年3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检验,得到回归结果(表4)。模型调整后R2均较高,F统计量均在1%水平显著,表明各模型整体拟合均较好,即在不同时间段内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均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2.4.1 1996-2004年SC作用力度最强,MD与PNV影响效果不显著 此时间段内,在各变量同幅增加条件下,SC对GBD的作用力度最大,回归系数为0.351 3,表示SC每提高10%,GBD增加35.13%;INV促进力度较大,回归系数为0.035 1;TZ促进力度较小,回归系数为0.008 4;MD与PNV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此阶段的城市产业结构进入到加速调整与升级时期,三产比重不断提升,对城市绿地建设的需求不断提升,且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②城市产业总值快速增加,为城市绿地建设的多方面均提供了必要保障,在基本物质层面支撑了其水平稳步提高;③针对城市绿地建设的专项投资还相对较少,对其整体水平提升的促进力度相对较弱;④在本阶段内,城市建成区规模与人口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人均及地均产值的增速相对减缓,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不显著。
2.4.2 2005-2010年SC作用力度减弱,TZ作用力度增强 此时间段内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在3个模型中最高;SC回归系数为0.218 8,对GBD的促进作用与前一阶段相比开始减弱,但作用力度仍最大;MD对GBD的作用效果变得显著,作用力度排第二位;TZ的回归系数为0.019 5,相比前一阶段,其对GBD的促进力度相对增强;INV与PNV的作用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该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上一阶段,其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②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升的各方面因素增多,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的影响比重开始下降;③该阶段城市绿地建设更加受到重视,由于相关政策、建设理念等影响,对城市绿地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2.4.3 2011-2014年各变量作用力度减弱 此时间段内经济发展的大多变量对GBD的作用力度均减弱。SC的作用力度仍最大,回归系数为0.167 7,但较前一阶段已大幅减小;TZ作用力度较大,回归系数是0.012 4,但也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弱;INV的作用力度最小,回归系数为0.004 9;PNV与MD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中国整体经济增速较上一阶段开始放缓,制约了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总产值、人均及地均产值增加方面对绿地建设的促进作用;②在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更加侧重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升。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总产值增加、人均产值增长、地均产值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均不同程度的为其提供了强大动力。在相同幅度增加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力度最强。
2)从空间尺度看,城市经济发展对不同地区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和中部的促进力度最大,而在西部的影响效果不显著;经济总产值增加的促进力度在东部排第二位,在中部与西部均排第三位;人均产值提高的促进力度在西部排第二位,在东部排第三位,而在中部影响效果不显著;地均产值增加的促进力度在西部排第一,在中部排第二,而在东部影响效果不显著;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果均显著,但除中部外,在其他地区的作用力度均最小。
3)从时间尺度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促进力度呈现为先加强,后不断减弱的趋势。产业结构升级虽在不同阶段均保持最强促进作用,但随时间推移,其作用力度不断降低;经济总量增加的促进强度在大多数时期处于第二位,且促进力度也在逐步下降;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力度先大幅加强,后又小幅减弱;地均产值提高的促进效果经历了由不显著转为显著,后又变为不显著的过程;人均产值增加在各阶段的影响效果均不显著。
3.2 讨论
1)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是客观趋势,需深刻认识与积极利用两者间的规律及作用机制,把握好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为城市绿地建设带来的良好契机,发挥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促进效力。
2)各地区需就各自经济发展现状做出合理判断与部署,为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探寻新的动力源。东部应在经济总产值快速增加、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人均产值及地均产值的提高;中部应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总产值增长;西部应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快速提升。
3)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因素众多,经济发展仅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数量、相关政策、建设理念、自然地理条件等均对城市绿地建设起到了推动或抑制作用[4]。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时,可通过扩张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途径,在更多方面合理且较快地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 伟.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发展新策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5-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4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3] 何菊莲,张 轲,唐未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J]. 经济学动态,2012(10):17-26.
[4] 刘 颂,何 蓓.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导引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对[J].华中建筑,2015(12):118-120.
[5] 刘志强,王俊帝.基于锡尔系数的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地区差异实证分析[J].中国园林,2015,31(3):81-85.
[6] 吴 彤,倪绍祥.南京市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08-111.
[7] 刘 鹏,董廷旭,邓小菲.绵阳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535-7536.
[8] 孟德友,李小建,陆玉麒,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2):50-57.
[9] 邢琳琳,刘志强.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失调特征及差异[J].规划师,2015,31(6):108-113.
篇5
一、概述
1.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的定义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不断的丰富和补充,其本质需要金融总量的扩张、金融体系的改善以及金融效率的提高。当然金融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金融理论作为支撑,比较典型的金融理论有金融深化论和金融约束论:金融深化论偏向于讨论利率压制问题,通过持续扩张金融规模的发展、优化创新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不断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再结合本国具体国情制定符合本国的金融政策,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金融业发展,可持续地完成经济增长与繁荣的伟大目标。
2.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既可以称作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一种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Y构和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分析为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关系。生产、需求、贸易和其关联机制的变化集中反映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历史等非经济因素以及需求、供给、国际投资贸易、政府经济政策以及市场变化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结构。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是产业结构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由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而刺激产业结构演进的佩蒂-克拉克定律;解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值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重要关系的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由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情况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概括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关键动力的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3.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传导方式是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和信用催化三种内在机制来传导。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它的形成关键在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而产业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取决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金融的发展必然带动金融体系不断为产业扩张累积发展资本,才能持续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输入稳定长久的资金支持,更好地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金导向机制则是指产业资本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转移。
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带动产业资本的流动逐渐演化成各类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自由流动,同时利用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来优化分配储蓄资源在不同利益率的投资,并引导产业部门向适应市场的方向发展,促使资金能够按照经济效益原则在各产业之间分配,推动产业资本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信用催化机制是通过扩大货币量来加速资本形成和实现经济增长,合适的信用扩张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步伐。
当然,金融业的繁荣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会为金融的发展推波助澜,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地集聚当地生产要素,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来活跃资本市场,增加金融市场信贷回报为金融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有效地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优化升级与完善。
二、安徽省现状
1.金融发展
近些年来,在金融总量方面,安徽省的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存贷款增长率波动平凡,而存贷款规模总量的规模越大金融发展规模则越大;同时安徽省的金融相关率也在波动上升,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强,可以得出金融业发展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着;在金融业增加值方面也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不过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是很高,体现出安徽省金融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还需改善提高。
在金融结构方面,不论在资产总量还是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上,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都是最强的,稳稳的占据着银行业的龙头地位;虽然安徽省证恍幸翟诓欢戏⒄梗公司通过二级金融市场来融资不仅提高了筹资,还推动了证券市场制度的健全完善,但是在经济贡献度方面还是略显劣势;安徽省保险业的实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有效地增强,保险的区域覆盖面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但就全国保险业发展水平来说,安徽省目前的保险业规模和实力亟待进一步的提升。在融资结构方面,安徽省企业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金融机构存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很少通过股票和企业证券融资方式,这导致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表现出安徽省证券市场的体制不健全和市场运行不稳定。
2.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至今,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得到了优化,但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还是有很大上升空间,而现阶段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产业结构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横向比较差距较大,安徽省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安徽省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人员的结构不协调,这一不协调将会导致劳动力资源在三大产业间的配置不合理,同时也反映出安徽省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表现在农业科技化水平低,没实现大范围的农业机械化操作;在劳动力资源上,农业第一产业吸收过多的劳动力资源,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折射出当下安徽省农村现代化程度偏低、城市化进程落后,影响了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
三、影响及优化建议
1.影响机制
通过整理归纳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理论分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安徽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影响机制表现在:金融影响产业结构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和信用催化三种机制来传导,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反推动金融的发展,迫使金融机构更好的完成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安徽省的金融发展现状来看,虽然金融总量规模和金融结构方面均有突出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金融投资方式简单,金融融资单一化现象严重等不利现象。同时产业结构水平有了提升却存在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层次,使得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匹配,无法很好的达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2.优化建议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关系密不可分,根据调查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的重点理解,研究出来安徽省通过加快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指导建议。
一方面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变原有的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一家独大的弊端,尝试去发展非国有制金融机构,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促进金融机构经营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鼓励证券公司建成全功能性的现资银行,发展更多区域当地性质的金融机构,以实现多层次、高水平、优质量的金融机构体系,更好地推进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由于安徽省总体金融结构是以银行类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为主,较低的直接融资比例使得融资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安徽省积极大力的扶持企业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拓宽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通过资本市场股本融资使得能在国民储蓄中更大比例的进行股本融资,仅促成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发展;推动金融创新,完善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政策。
积极鼓励金融创新,营造自由稳定的金融创新环境,完善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预防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制定相宜的支持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来发展金融在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结语
虽然现在安徽省金融业规模以及市场机制慢慢走向成熟,但不乏存在金融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因此,调查研究安徽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影响及优化意义对于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促进金融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剑.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王晓清.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09.
[3]管海艳.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余源源.安徽省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支持作用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篇6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
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篇7
正如作家黄亚洲在专文评论《中国快递桐庐帮》时所说,快递与别人、与我不同,它“在于走过我们手心的时候,呈现的是各式快件包裹,走过孙侃手心的时候,呈现的是一部报告文学”。
之所以把“三通一达”视为同一个群体,不仅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类似的经营方式、齐头并进的发展速度,更因为它们都是由桐庐籍人士创办,如今担任掌门的、成为业务骨干的都来自桐庐,而且大半还是钟山乡的村民!
如今的网络、报刊、电视等传媒上,与“三通一达”相关的各类报道、资料已浩如烟海,根据这些素材加以整合改编、敷衍成书,对我来说不是难事。然而我想叙述的,是“桐庐帮”民营快递业鲜为人知的创业经历,是它们作为浙江民企发展样本的历史还原和规律探寻,是这群民营快递人独特的内在秉赋、执着精神和决策动因,这就容不得我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这个春季,这个夏天,我以各种方式与“三通一达”的老总们、员工们零距离接触,与这群创业者老家的村民们交流,与民营快递业的关注者和研究者探讨,创作这部作品所需的第一手素材渐渐汇聚,结构框架和全书主旨也开始成形。
在上海西郊的青浦区,“三通一达”总部的汇集地,我与四位掌门人促膝而坐,无话不谈。四位老总虽然事业有成,平日间也忙得脚不点地,但依旧保持了山里人最原始的随和、亲切和淳朴。他们明晓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也知道此时的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四位老总的观点非常清晰,分析非常中肯,尤其对各自企业前世今生的回忆和阐述非常客观,而在分拣中心、转运中心、服务中心等处及各派送点的实地体验,更让我对民营快递业已有的宏大规模和发展成果由衷赞叹。
江南小县何以奏响民营快递最强音
桐庐一地人文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发展基础扎实,加之靠近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桐庐人既不缺开明开放意识,又保持着淳朴、踏实的可贵本性。尤其不能忽略的是,这儿的山里农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背负着数百斤的物品出入于大山深处乃为常事,而对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带来的种种弊端早已铭心刻骨。可以说,他们如同一条升帆的船只早已候在富春江上,一俟春风便穿过七里泷、子胥渡直奔大海。
对此,钟山乡乡长也曾给我分析过。他认为,“桐庐帮”民营快递企业家之所以能成就其事,除了以上所述,还因为坚守诚信。无论处于怎样困难的境地,他们总是以山里人的淳朴忠厚,始终以高度的诚信赢得客户信任、赢得市场;再是发挥智慧。他们及时捕捉各类信息,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在实战中培养自己的从商技能,从而在商海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还有讲求共同致富。在事业上有所起色后,他们总是帮助他人尤其是扶持家乡人共同致富。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4万多名桐庐人被吸纳到“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桐庐籍快递企业中,成千上万的桐庐人成为各快递企业总部、分公司及网点的“老总”级人物和业务骨干。大量的桐庐剩余劳动力纷纷投身于民营快递业,成为普通快递员,甚至连妇女和老人都成为快递企业后勤服务人员。家乡强大的后盾无疑为“桐庐帮”民营快递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桐庐各乡镇,尤其是在钟山乡各村,漂亮的农家别墅比比皆是,最新款式的轿车穿行其间,众多“快递村”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现象,已成为今日桐庐的一道亮丽风景。而在桐庐县城及部分乡村,还有民营快递企业家回馈家乡,兴办的快递机械、印务、信息、商贸、房地产、人才培训等相关企业和商业机构,投资额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为发展桐庐当地经济提供了新的支撑。
由此我认为,江南小县何以奏响民营快递最强音,正是因为桐庐籍快递人始终怀有人生完美梦想,努力化梦为实。他们在体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在积极实现社会价值。
炼成了民营快递,也炼成了自己
“三通一达”四位老总的创业史,留给我无法泯灭的深刻印象。
我沿钟山乡歌舞村的简易公路前往一个名叫天井岭的小村庄。山谷间踞伏着几幢朴素民居,“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的家便坐落在最高处。
赖梅松的大伯母领着我看小村背后一条掩映在杂草丛中的羊肠小道,说这是当时从这里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我看到这条小路顺着山坡直上,既陡又险,没有一定的腿力和胆魄无法行走其上。“从这里到当时的歌舞乡中心小学有七八里路,梅松就是走着这条路每天来回上学的,后来又从这条路走出去闯世界。”
描述一位知名民营企业家的老家景况,目的是为了说明青少年时期的他,便有了飞出大山、飞向广阔世界的梦想。闭塞的地理环境让人思变,不愿受桎梏的心灵更加渴望改变自己的人生。我在采访中得知,因拿不出学费而辍学之后,赖梅松在创业道路上吃了很多苦,然而他的决心从未动摇过,因为他明白,任何一次退缩就意味着返回原点,倔强的他不甘永远憋在大山深处。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身上。当年的他因装修生意亏本,转行从事民营快递。他的快递公司起初办在上海一个居民区的仓库里,工作、吃住都挤在一起,公司的全部“设备”就是两辆自行车和两部电话机。日常经营最困难的时候,喻渭蛟不得不一次次地向附近的米店老板赊账。喻渭蛟始终没有退缩,终于点滴积累汇成巨流。“申通快递”的前身“盛彤”物流服务部的掌门人聂腾飞是从一辆别人送的三轮车起家的,他后来在一次业务活动中遭遇车祸丧生,妻子和妻兄承继了他的事业,一番艰难打拼后办成了“申通快递”,而他的弟弟聂腾云则发展了哥哥所创设的加盟制模式,使得麾下的“韵达快递”得以不断壮大……
有人说,“三通一达”四位老总的故事都是相同的,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翻版。但我在仔细倾听了他们的叙述后,觉得这样的评价未免有失偏颇。老总们各自创业史上的艰辛,成就了自己人生的欢欣。写出他们个性化的创业之路,我相信读者会为他们的勇敢、毅力、诚信、智慧所折服,也会对他们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心里怀有更大更远的“快递梦”
电商业方兴未艾,民营快递业还有待于加速发展。
“我心里的‘圆通梦’有着三个目标:一是打造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二是创设一个民族的品牌,三是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壮大为产值千亿元以上的企业,在国际上成为知名的快递企业和物流的集成商……再奋斗十年,不论经营方面,还是航空物流、国际化程度,以及整个产品的架构,都将更加完善、更加强大。”
此番话语出自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之口,他是一位已经拥有两架自有货机、五架租赁货机的国内一流快递企业的掌门人,他所描绘的未来景象岂有不信之理?事实上,“三通一达”其余几位老总也都有已经成熟的宏大计划。
“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告诉我,中国是网络大国,网购市场极为巨大;从目前看,美国网购能力仍为中国的50多倍,但相信以后中国用户被激发出来的巨大购买量,将呈排山倒海之势,这表明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前景可以用“壮丽”二字来形容。
《中国快递桐庐帮》对民营快递业的未来趋向和发展走势的分析和展望,大多留给了这些在实战中的民营企业家,而非言辞高深的经济学家。现在,已经有若干高校和研究机构把我的这部作品列入研究素材。
篇8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转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篇9
当下,在中国经济形势和面临的环境变化等大的判断方面,必须承认: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当前其实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还存在着重大分歧和争论。在有人鼓励危机激励,有人主张防范危机,有人主张需求刺激,有人主张供给驱动,各种意见竞相纷呈的当下,“供给侧改革”的鲜明提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用心良苦。毕竟,改革动力才真正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所在,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困难期,更是到了必须以改革打通供给侧、再度释放改革红利的时候了。但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今天的中国经济问题又是非常复杂的,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更是错综复杂,因此我们恐怕又不能寄期望于任何一个包治百病的方式。以笔者对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把握,“供给侧改革”肯定是重要的,但中国经济的整体应对还需要标本兼治、长短兼顾、供需平衡、综合治理,方能最有实效地直面严峻的考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就大国崛起!
中国经济需克服“三座大山”,应对“三大风险”
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我想用若干个“三”来概括,或可让当前议论纷纷、模糊不清的一些东西变得清楚。
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已经消失或者消退:一是人口红利,因为劳动力进入高峰,中国经济增长50%以上的人口红利因素变成了人口负债;二是出口红利,因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日本的长期萎靡,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再也不可能容纳中国出口的狂飚突进,以每年30%、20%的出口增长拉动中国经济10%增长的出口红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已从2007年的10.2%降至2012年的2.3%);三是楼市红利,因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逆转,中国楼市已告别黄金增长,走向相对过剩,中国经济增长20%-30%的楼市红利因素也已历史性退潮。这三大动力消失后,中国经济新的可替代的强大的增长动力何在?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很难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通道。
在寻找到替代性的增长动力之前,中国经济需要克服“三座大山”的困扰:一是产能过剩的大山,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平均高达60%的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不能迅速缓解,中国经济不仅不能进入新一轮稳定增长通道,还随时可能爆发裁员和倒闭风潮;二是债务高企的大山,中国目前的居民负债、企业负债以及地方政府负债加在一起接近GDP的300%,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负债风险更是成了中央政府的心病,不得不在2014年出手整治;三是资产泡沫的大山,股市的泡沫今年“破了”,但有观点认为破得还不够,跌回2500点才算正常。而更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涉及居民资产主体以及国有银行,没有破,如何软着陆是巨大挑战。
再次,中国经济还面临着空前严峻的“三大风险”。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风险,中国人口老龄化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带来巨大的风险;二是美元回流的风险,由于美元指数已进入上升,美元加息箭在弦上,美元正呈现回流美国的大势,如此就给中国经济带来资金外逃、投资不足、信心不稳、经济下行的非常现实的风险,若应对不利,中国有可能会成为本轮美元回流最受伤的国家;三是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的风险,全要素生产率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否,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改革时分别出现了两次增长的高峰,但在2010年以后却一落千丈,甚至进入了负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危险信号,前苏联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引发的,我们该如何全力避免重蹈覆辙?
传统增长动力丧失,“三座大山”高耸、“三大风险”突袭,中国经济目前的复杂性是空前的。
中国经济尚有“三大支撑”和“三大亮点”
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并非没有希望,没有突围的空间和道路。中国经济尚有着“三大支撑”:一是城市化支撑,中国的城市化率才刚刚53%,仅相当于日本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水平,城市化没有结束,工业化就没有结束,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结束,理论上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就没有完全消失,中国目前所出现的产能过剩其实本质上是相对过剩,尚存在着挖掘内需、释放过剩压力的机会。二是外汇支撑,中国最高时曾有接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也还有超过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好比是抵挡金融袭击的弹药,有如此充足的弹药,中国爆发一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风险降低了很多,并且留下了政策腾挪的空间――当然这并非绝对,外储是会变化的。三是人口质量红利的支撑,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700万,中国新增劳动力几乎全部都要变成高学历人才了,在国际上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劳动力高学历化后曾经进入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创新经济时代,中国在没有了劳动力数量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却面临着劳动力质量提升带来的人口质量的红利以及在此基础上转向创新经济的机会。
另外,在近期经济运行中,还可以观察到中国经济的“三个亮点”。一是政府宏观政策取向明确转向稳增长后,经济刺激政策不断加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不仅个人房贷创了历史水平,最让人担心的地方财政支出动力也在4月份以后有了很大的改观。近期地方政府债市一片红火,财政部长已预告今年将有3.2万亿地方债务将被转换,并且有消息说未来三年将有15万亿被转换,这些对于市场都是非常大的利好;政策刺激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升温,一季度的销售负增长很快变成了二季度后强劲的两位数的增长,某些城市的房价也开始上升,特别是深圳市上月的房价增幅甚至超过了30%。二是消费和服务保持了稳定增长,这一点报道很多,无需多言。三是创新氛围逐渐在全国升温,中国经济从传统经济转向创新经济的前景可以说第一次真正开始展现。
“供给侧改革”踩在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点子上
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是很清楚的:第一,中国必需直面困难,我们不要避讳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第二,要充满信心,同时抓住机会、全力突破。综合各方面考量,中国经济政策应综合使用包括“供给侧改革”在内的各种方略,让经济软着陆、软调整,进而保持适当、较快的增长速度,稳步进入高等收入国家。
“供给侧改革”的智慧来自“供给学派”,在里根年代被美国格外强调和使用。但是供给学派的思想并不十分严谨,理论体系可以说是非常粗糙,里根政府实践供给学派特别是“拉弗曲线”的税收效果也不十分理想,这说明“供给侧管理”有其价值但也不能包打天下。因此,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就是,我们当前强调“供给侧改革”,并不应该意味着不要“需求侧管理”了,只是说与以往相比,政策的天平应该多向“供给侧”倾斜一点,就像说的,“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总需求”是“保底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求未来”,现在与未来,哪个都不能舍。
“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强调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再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其实,“供给侧管理”本不是新概念。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09年中国推出“4万亿”的救市措施以来,就有很多的学者呼吁要从供给的角度反思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只是在前几年,这种声音往往被“稳增长”的声音所遮掩,改革的决心难以作出,改革的举动难以落地。而本届政府,最强大的一点就是执行力强,在反腐上如此,在改革上也是如此,这时候,提“供给侧改革”,才有意义,才让人看到以新一轮改革来释放制度活力,以有效供给来寻求供需再平衡的希望所在!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也意味着政府、学者和市场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其一,中国依靠外需的时代已经过去。去杠杆是世界经济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主旋律,而且即便外部需求复苏,其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也大为下降,因为受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更不发达国家“制造业崛起”的双重挤压,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注定风光不再;其二,中国民众的消费需求已经升级。改革开放的前30几年,在旺盛的外需和内需的作用下,只要产品造出来就不愁没有市场,但现在不同了,国内初级消费市场已经饱和,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品质化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的新时代,消费需求的升级必然倒逼生产供给的升级;其三,中国投资的边际收益已经锐减。不论是在公共建设领域,还是在私人投资领域,扩张性投资的效率和边际收益都远不如以前,继续以投资需求(不管是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还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刺激的投资需求)促增长既不合算也不可持续,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进投资的方式和投资的主体。
不过,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已经比较习惯于采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办法来“稳增长”,当前也是如此。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3.5%,增幅创2014年7月以来新高,且高于市场预期的13.2%和9月末的13.1%;10月份的财政支出更是创造了接近40%增长的纪录。因此,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预计中国经济的需求刺激经济的反危机模式仍将继续。强烈的需求刺激之下,笔者大胆预测,中国经济的冬天暂时已经过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期也即将结束。但代价就是,中国经济的危机和矛盾再一次被后延,而且日后恐会加倍清算。在此关键时刻,“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可谓是真正踩在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点子上。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深入推进国企、金融、土地、户籍等各个领域的改革
“供给侧改革”究竟改什么呢?其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早已给出了答案,就是要深入推进国企、金融、财税、土地、户籍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向简政放权、创新创业要成效。
第一,清理无效供给。10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到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僵尸企业”的存在一方面吞噬了太多的流动性,挤占了市场信用,另一方面拖累了整个产业,造成“几个人没饭吃,大家都没饭吃”。对此,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强行去杠杆,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过剩产能不去,中国经济转型无从谈起。
第二,提高供给品质。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近一半。每到假期,总见媒体报道中国人在国外抢购奶粉、手包、化妆品,甚至马桶盖,为什么?不是中国人没有消费能力,而是中国的很多产品和消费环境着实让人不放心。旅游消费本来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市场,但“黑一日游”“青岛虾”等宰客事件的屡屡出现对旅游消费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挖掘潜在供给。在中国医疗、教育、金融、交通、通讯等诸多领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短缺”,某些垄断企业和特权部门从中获取超出正常水平的稀缺性溢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破垄断、放开市场。以出租车管理为例,如果不放开价格管制和牌照管制,再多的提价和补贴措施也解决不了打车难的问题。
第四,创造新供给。中国不能再一味依赖“后发优势”,模仿和引进占领不了高端市场,而是要强调“先发优势”,要靠产品研发和创新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此,简政放权、降低税费以降低企业成本,加大创新投入、发展多元金融市场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除上述之外,笔者认为,更关键则是要以改革加大新型城镇化进程,消除贫富差距,逐渐激发共富群体拉动中国经济的潜力。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以实体经济发展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和创新为主线、以“共富拉动”激发消费与服务,以内需潜力释放为牵引。
(作者为独立经济学家)
篇10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High ir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自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展纲领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速度曾指数发展,其发展进程仅在短短8年里便赶上了其他国家整整30年甚至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现在,我国已径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成为其他各国建设高速铁路的头号榜样。我国高铁在技术方面屈指可数,在管理方面也更加突出。我国铁道部利用统筹原理,将国内外技术和国家科研力量及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并充分应用在研发建设我国高速铁路,这大大加快了我国高铁的研制和建设速度,并在我国铁路路网完整性和运输集中统一性这一优势里充分体现了我国铁道部的创新能力。
2 我国高速铁路在未来8年内的发展前景
我国铁道部计划自现在开始到2020年前,在另一个短短的8年里,将使国家铁路运营里程达到惊人的12万公里以上,其中,将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建设到1.6万公里,持续保持世界第一领先位置。到2020年,我国铁路电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五十以上。到2020年,建设多处集装箱中心站并改造了集装箱运输路线,开设双层集装箱列车。到2020年,为快速构建客运网的主要枝干形成更加先进更加快速的高速铁路线路,我国高速铁路将依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现以“四纵四横”为重点的宏伟铁路网线,届时高速铁路网将要遍布全国各大主要区域,其总长将要超过目前世界高速铁路长度的总和。
2.1 我国高铁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
与高铁相关产业也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获得令人称赞的成就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其中“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主骨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比拟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形成的高速铁路网将以大城市为经济纽带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加快其城市化水平,由此形成既利于交通又利于经济发展的便捷运输网。国家对高铁的重视及认真对待,望在未来几年里拥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高铁对资源分配方面起到优化作用。高速铁路凭借其快速的反应速度将缩短各地的空间距离和时间,未来的高铁网和现有的铁路网将共同推动国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强化国家生产力,以此来逐渐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未来的10年内,富有各类战略资源的城市、拥有发达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制造工业雄厚的城市、对外贸易频繁的濒海城市、重型工业基础良好的城市将通过高速铁路更加有效地紧密结合起来,使各地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分配,促进国家各城市和谐稳定共同发展的势头。
第二,高铁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及周边城市一体化起到推动作用。高速铁路凭借运输安全稳定、设备质量可靠、高速舒适便捷等特点赢得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这不仅使游客不再遭受遥远的距离、昂贵的运输价格、漫长时间等待之苦,提高了人民对旅游的渴望;还使周边相邻城市如同一个整体连接起来,便利居民向其他城市购买特色产品,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有力的促进了沿线区域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快速建设高速铁路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有力支持。
第三,高铁有效地降低运输行业的时间和成本。高铁通过实现加大货运量、丰富了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和完美的满足各式各样的市场需求,对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发展大纲规划,到2020年之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将全国各省会及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紧密连接起来,同时人口覆盖率将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不仅仅将减少物资运输的运输环节,还将解决春运等高爆发期人群的回家难等棘手问题。
2.2 我国高铁对节约能源及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问却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国家也开始注重对国家环境的环保和节约能源,坚决不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中国家对高铁运输业的大力扶持也恰恰反应了国家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政策的坚决立场。以下详细介绍地铁的环保作用和节约能源作用:
第一,高铁的发展将有利于国家环境的保持。我国虽然在这三十年里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却也极大的破坏了我国自然环境,令许多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危险。这其中,运输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对空气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相比之下,铁路行业对环境影响低,特别是最近发展的高铁将缓解甚至减少其他污染较重的运输体系。
第二,高铁将缓解日渐增长的能源消耗压力。各类车辆和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远大于高铁与铁轨之间的摩擦阻力,同时高铁对能源的利用率超出各类汽车的能源利用率10倍有余,因此发展高速铁路将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同时可知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能源消耗也远高于高铁的运输成本。
2.3 我国高铁补填了国家总体运输大纲的空白
当人们不再为吃衣住行而发愁的时候,也开始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自己非物质领域的生活质量。而高铁在我国的大力发展并凭借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安全舒适正点率高等优势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以下两点是对其满足游客需求而作的详细论述。
其一,高铁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为满足全国各地对物资的运输需求,依靠现代化高新技术,可以将地铁修建到国内任何有需求的地方,还同时能保障全天候不断的运营,可以避免航空对气候的要求及公路受地理的影响。
其二,高铁已其安全舒适的特点和正点率高而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通过采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使高铁实现了自动停车、自动操作、出现故障等情况进行危险警告报警。由于环境天气情况对高速铁路的影响极低,这将极大地提高了高铁的正点率。
2.4 我国高铁发展即将面对的困境及发展瓶颈
虽然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我国各个领域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想要真正实现高铁引起的经济效应依然存在许多妨碍因素。其中高昂的建造价格将是许多企业甚至是国家的阻碍,也许资金筹集的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有效地解决,但是在建造高铁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违纪甚至违法的事情,而这些若不能有效的解决,将对高铁的发展起到致命的阻碍作用。如目前一些企业进行违规招投标、资金和财务管理有缺陷、出现伪造虚假发票、未将执行制度贯彻到底等其他严峻问题屡治不绝。因此,为使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进入正常轨道,国家监察部门必须下大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条例,以此杜绝层出不穷的违法违纪的行为。
3 结论
虽然多年以来,高铁建造技术一直由个别发达国家掌握,但中国毅然凭借其大国优势和民族智慧解决重重阻碍,将高铁行业跻身于国际市场,未来的发展格局充满着机遇与合作,中国也必须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
篇11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用于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1】 即: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2】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凡是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本文以历史唯物观的观点,科学的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历程。
二、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公元221年,嬴政建立了中央高度集权制的封建专制政治格局。此后两千多年,这种皇权政治保证了在大部分时间中国版图的统一、中国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稳定发展。由于长时间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在中世纪最为耀眼夺目的科技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之后,对欧洲的近代科学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近代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马克思曾写道:“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原因: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统一,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2.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领先世界,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3.民族融合加强,各族间经济文化交往频繁;4.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中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5.文化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创造文明。
特点:1.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无论在科技、哲学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2.辽、西夏、金随着同汉族经济联系的加强,其文化与汉文化进一步交融,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3.科技有突出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往世界。
三、联系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兴衰成因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先进的政治法律部门组织与制度、思想、道德文化、艺术哲学与等等。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而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上层建筑,他们通过不断的改良制度或沿袭制度,反作用于并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
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华科学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就是两宋时期。宋太祖在建国时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遂采取重内轻外和崇文抑武的国家政策,以及在军事上采取消极的防守战略。对后世影响长远,其一宋朝内部安定而少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其二也因此导致武力积弱不敌北方外敌。但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3】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据现代学者测算,北宋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80%,国民总收入是明朝的10倍。【4】
但宋朝因重农抑商政策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市场经济无法形成,就没能给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强大的动力。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的北宋科学全才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自序表示书中所记录的只是山水之间,纵情谈笑,不关系他人利得失的事。沈括在社会政治制度和人文因素的制约下,无法将其在科技方面的成果完全运用到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当中。由于经济未能在改革社会上发挥作用,导致科学技术无法系统地演进。【5】且不能用于军事国防事业的发展。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宋朝变法失败,上层建筑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无法做出正确的调整。宋朝的社会形态逐渐走向灭亡,随后被蒙古人用武力所征服,这是落后社会制度代替先进社会制度的战争。
在此历史背景下,本来就无法大规模系统地发挥作用的先进科学技术遭到了破坏。在元朝统一初期,对中原文明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丢弃。中后期由于封建中央集权对教育制度的束缚,导致教育落后,影响科技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众所周知,实现科技可持续良性发展,首要前提是提供一个以科技、文化、治学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且此阶层需享有较高社会地位及言论思想自由。而元朝文化无用思想盛行,使得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重创。但元朝庞大的帝国版图为远程贸易提供了保障,却为科技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科技文化的交流。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元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遏制了新社会制度萌芽的发展,最终导致元朝的覆灭。
四.结论
我们用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研究了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及衰落的原因。无论是发展还是衰落实际上都是一种基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中国古代科技的成果仍奠定和影响着世界现代科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技可持续良性发展,必须存在一个以科技、文化、治学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使他们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言论自由,是最基本的条件。对科技史若干问题,有必要立足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及混沌理论等角度进行深入再分析,换个角度思考才会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704―705页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十一章第278页
【3】邓广铭 漆侠《北大宋史专题课》第一课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第4页
篇12
世界银行按人均收入分组划分的居民消费结构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衣着类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居住、医疗、教育、交通等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1.生存消费比重普遍下降。美国、西德、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基本生活(食品、衣着合计)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1个百分点,多数国家和地区食品类支出比重下降到30%以下,衣着类支出比重下降到10%以下。
2.居住比重普遍提高。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多数国家和地区居住比重在7%-16%之间;人均3000美元阶段,居住比重则提高到10%-18%,提高1-7个百分点。
3.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比重普遍增加。在医疗保健方面,法国提高最多,达3.5个百分点;在交通和通讯方面,西德增加最多,达8个百分点;在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中国台湾省增加最多,达5.2个百分点。
二、未来居民消费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菏泽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3300美元。按照目前经济发展速度,在未来十年内,菏泽市人均GDP毫无疑问将超过4000美元,进入富裕阶段。菏泽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是:物质消费的增长将低于服务消费;享受和发展消费比重上升,生存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各种高档消费品,如住宅、汽车的有效需求上升,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等。
1.消费安全意识增强,绿色、环保产品受欢迎。消费安全意识是指产品和服务应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健康方面的要求,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更为理性的高层次的消费观念,是居民消费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重要特征是各种产品安全标准的出台以及“绿色食品”、“环保家电”“环保汽车”等产品纷纷出现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安全标准一般是强制标准。菏泽市企业要跟踪国际和国家产品安全标准变化,改进产品生产环境、材料、工艺,积极研发安全产品,淘汰非安全产品,避免因产品安全问题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2.信息技术将改变生活和消费方式。信息技术在生产和消费中的广泛应用,将造就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居民消费方式也将被彻底改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加大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控制环节的改造和应用力度,提高控制精度,降低生产消耗和工人劳动强度;积极改造成套机械、电子等类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强化信息流接收与处理,提高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效率。积极鼓励、支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高校为依托,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为菏泽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教育消费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菏泽市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目前占全部消费的7%,比十年前增长1.3倍。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居民对知识需求日益增强,教育将继续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未来义务教育应重点提高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发展特色教育;高中、职业和高等教育应规模与质量并重,降低费用,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并突出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为提高地区人力资源质量服务。积极发展育教育相关的图书出版、计算机教学软件、信息服务等行业,使教育产业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4.旅游消费将继续以生态、观光、度假等休闲游为主体。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菏泽市花卉旅游的迅速发展正是反映了居民的消费需求。菏泽市依托本地旅游资源,拓宽旅游产品,提高游客半径和滞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特色商品经营等行业的发展。
5.服务消费支出将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早已超过
一、二产业产值之和,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也达到70%以上,而菏泽市目前都不足30%,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未来5-10年居民消费将更多投向劳务和精神产品,从而拉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足够的消费群体,如菏泽市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明显不足。一方面要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更多的居民来中心城区安家;另一方面要逐步培养居民的消费习惯,让居民在闲暇时间不再呆在家里看电视,而要走进体育馆、剧场等。
6.医疗保健需求旺盛。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富贵病和老年病增加带来医疗保健需求加大,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增多,导致医疗服务的需求上升。菏泽市医疗单位应积极提高医疗水平,发展专科及特色医疗服务;企业界应强化医药、保健产品生产资源的整合,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疗效和知名度。
7.个性化消费趋势日益突显。近年来,展示居民个性魅力、风采的消费品和服务,如时装、珠宝等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消费需求的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个性消费行为的发展对企业营销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产品设计周期更短,花色、款式更新更快,产品批量越来越小。消费者对企业单方面的诱导日趋弱化,要求按照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共同开发能产生共鸣的个性化商品,更多的个性商品和服务将走向市场。
8.奢侈品消费逐步增加。根据有关机构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年增长率达15%以上,到2015年,我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百万元级的高级汽车、私人飞机、豪华游艇、高级别墅将登场,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发展势头引起欧美的奢侈品制造商们极大的关注。菏泽市应消灭奢侈品生产上的空白。
9.食品消费向营养、保健、方便和休闲方向发展,制成品水平进一步提高,饮食业继续快速发展。菏泽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比1996年增加了5065元,用于食品支出增加了614元,即居民收入增加一元,一角二分钱用来增加食品消费,其中6分钱用于饮食业,其余用于食品制成品。目前,居民饮食业消费占菏泽市城市居民食品支出的17%。在发达国家,食品制造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2∽3倍,工业制成品占全部食品消费的70%∽95%,菏泽市在食品制成品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都不足45%。
未来居民食品消费的制成品比例将继续提高,粮、油、肉等粗加工食品比例继续下降,食品制造业和饮食业将大有可为。菏泽市食品工业应发挥资源优势,追寻居民食品消费方向,发掘潜力,尽快建立满足居民小康、富裕阶段的产品结构。
三、积极转变企业经营方式,提高捕捉机遇的能力
伴随消费结构转变的还有消费方式的变化。如:消费多元化,使需求变化多端和日益细化;消费个性化要求产品设计时,要更多考虑消费者的要求:消费档次的提高,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档次、服务应相应提高。如:在上世纪九十年,白酒行业流行二十元左右的主流产品,菏泽市企业也曾抓住机遇,兴旺一时。现在主推五十元左右的产品,汾酒、仰韶酒等产品又开始旺销。菏泽市企业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积极运用市场开发的各种工具,跟踪预测消费趋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一)加强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摸准市场走向,推动营销观念的转变
目前菏泽市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和专业的市场调研工作,没有专职市场调研部门和专项市场调研预算,委托专业市场调研机构进行市场调查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企业市场营销整体处于生产观念向市场观念转化的阶段,与沿海地区相差一个或两个阶段。
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成熟的、具有长期战略眼光的企业,才能真正地将企业营销由生产观念、产品观念转变为市场观念,并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将市场调查作为企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增强质量和创新意识,提升产品档次
从小康向富裕阶段的居民消费,消费的产品档次逐步提高。如:居民在”行“方面经历了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向摩托车、汽车的变化,衣着消费则经历了布料加工和成衣为主阶段后,转向以时装、名牌、休闲为标志的新阶段。在诸如此类的转化过程中,都伴随着产品档次提高的过程。
从目前情况看,菏泽市企业界对产品档次偏低的状况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轻工行业。对轻工业产品调查显示,居民和商户认为菏泽市产品档次偏低的比例高达80%和60%。提升产品档次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
1.提升原有产品的品质,强化产品功能,丰富产品体系。菏泽市产品结构基本上是温饱阶段建立起来的,过于老化,不能够适应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居民消费的需要,多数产品市场处于萎缩状态,企业陷入不景气。如酿造厂生产的酱油、醋等产品,二十多年来,也仅仅把散装改为袋装而已,与乡镇、个体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市场价格维持在0.9∽1元(350克袋装)。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如”加加“、”海天“则不断提高品质,不断加入其他营养元素,形成专用、细化的产品体系,加之有效的产品促销,占领了菏泽市中高档酱油市场的很大份额,售价相当于”风帆“酱油的五倍以上。老产品有没有提升品质的需要,要看这类产品在整个消费市场处于的状态,即处于扩张、维持,还是处于萎缩状态。如果处于前两者状态,则还有提升的必要。
2.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企业用于研发的比例一般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否则企业就缺乏长远发展的能力;如果低于2%,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从产品结构调整入手。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几个标志来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百元级的”三大件“是温饱阶段家庭消费重点;八十年代,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千元级”三大件“成为居民消费的潮流;九十年代,空调、摄像机、电话、电脑、手机等成为城市居民消费新宠。消费热点产品不仅改善了消费结构,而且有效的改善了生产地区的产业结构。
3.积极创建名牌产品,提供完整的产品服务名牌商标蕴涵并传达着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售后服务、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信息,名牌商标就如同企业的”脸面“,它是企业机体运作功能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小康阶段是名牌产品的成长期,居民对名牌产品的认识逐步加深;进入富裕阶段,名牌产品在居民的消费和思想中逐步成熟,进入品牌忠诚期。
菏泽市2002年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来,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名牌,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获得名优产品称号的有功人员及集中推广宣传经费的补助。2005年底,菏泽市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11家(11种产品),其中”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1家。但从整体上看,依然没有改变菏泽市企业不注重自身的宣传,市场知名度偏低的通病。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菏泽的产品广告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媒体上更是少见。在国际上,产品广告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5--10%,某些产品可以达到20%或30%。菏泽市轻工企业广告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千分之一,少的非常可怜。
4.要有冲击中高档市场的勇气。开拓高档次市场和国际市场历来是大企业和大公司的重点,虽然初期企业经营可能比较困难,但可以使企业产品档次、经营观念和管理水平处在较高水平上,容易在消费市场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尤其是企业在经营上容易跟踪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企业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新晨
(三)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地方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论述了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的道理:一方面,”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马克思的这段话可以理解为:消费为国民经济的循环提供最原始、最强大的动力。
发展地区经济必须更充分、更有效利用消费提供的强大动力。怎样才能利用消费的动力呢?
篇13
世界银行按人均收入分组划分的居民消费结构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衣着类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居住、医疗、教育、交通等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1.生存消费比重普遍下降。美国、西德、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基本生活(食品、衣着合计)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1个百分点,多数国家和地区食品类支出比重下降到30%以下,衣着类支出比重下降到10%以下。
2.居住比重普遍提高。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多数国家和地区居住比重在7%-16%之间;人均3000美元阶段,居住比重则提高到10%-18%,提高1-7个百分点。
3.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比重普遍增加。在医疗保健方面,法国提高最多,达3.5个百分点;在交通和通讯方面,西德增加最多,达8个百分点;在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中国台湾省增加最多,达5.2个百分点。
二、未来居民消费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菏泽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3300美元。按照目前经济发展速度,在未来十年内,菏泽市人均GDP毫无疑问将超过4000美元,进入富裕阶段。菏泽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是:物质消费的增长将低于服务消费;享受和发展消费比重上升,生存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各种高档消费品,如住宅、汽车的有效需求上升,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等。
1.消费安全意识增强,绿色、环保产品受欢迎。消费安全意识是指产品和服务应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健康方面的要求,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更为理性的高层次的消费观念,是居民消费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重要特征是各种产品安全标准的出台以及“绿色食品”、“环保家电”“环保汽车”等产品纷纷出现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安全标准一般是强制标准。菏泽市企业要跟踪国际和国家产品安全标准变化,改进产品生产环境、材料、工艺,积极研发安全产品,淘汰非安全产品,避免因产品安全问题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2.信息技术将改变生活和消费方式。信息技术在生产和消费中的广泛应用,将造就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居民消费方式也将被彻底改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加大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控制环节的改造和应用力度,提高控制精度,降低生产消耗和工人劳动强度;积极改造成套机械、电子等类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强化信息流接收与处理,提高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效率。积极鼓励、支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高校为依托,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为菏泽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教育消费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菏泽市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目前占全部消费的7%,比十年前增长1.3倍。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居民对知识需求日益增强,教育将继续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未来义务教育应重点提高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发展特色教育;高中、职业和高等教育应规模与质量并重,降低费用,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并突出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为提高地区人力资源质量服务。积极发展育教育相关的图书出版、计算机教学软件、信息服务等行业,使教育产业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4.旅游消费将继续以生态、观光、度假等休闲游为主体。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菏泽市花卉旅游的迅速发展正是反映了居民的消费需求。菏泽市依托本地旅游资源,拓宽旅游产品,提高游客半径和滞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特色商品经营等行业的发展。
5.服务消费支出将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早已超过一、二产业产值之和,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也达到70%以上,而菏泽市目前都不足30%,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未来5-10年居民消费将更多投向劳务和精神产品,从而拉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足够的消费群体,如菏泽市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明显不足。一方面要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更多的居民来中心城区安家;另一方面要逐步培养居民的消费习惯,让居民在闲暇时间不再呆在家里看电视,而要走进体育馆、剧场等。
6.医疗保健需求旺盛。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富贵病和老年病增加带来医疗保健需求加大,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增多,导致医疗服务的需求上升。菏泽市医疗单位应积极提高医疗水平,发展专科及特色医疗服务;企业界应强化医药、保健产品生产资源的整合,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疗效和知名度。
7.个性化消费趋势日益突显。近年来,展示居民个性魅力、风采的消费品和服务,如时装、珠宝等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消费需求的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个性消费行为的发展对企业营销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产品设计周期更短,花色、款式更新更快,产品批量越来越小。消费者对企业单方面的诱导日趋弱化,要求按照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共同开发能产生共鸣的个性化商品,更多的个性商品和服务将走向市场。
8.奢侈品消费逐步增加。根据有关机构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年增长率达15%以上,到2015年,我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百万元级的高级汽车、私人飞机、豪华游艇、高级别墅将登场,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发展势头引起欧美的奢侈品制造商们极大的关注。菏泽市应消灭奢侈品生产上的空白。
9.食品消费向营养、保健、方便和休闲方向发展,制成品水平进一步提高,饮食业继续快速发展。菏泽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比1996年增加了5065元,用于食品支出增加了614元,即居民收入增加一元,一角二分钱用来增加食品消费,其中6分钱用于饮食业,其余用于食品制成品。目前,居民饮食业消费占菏泽市城市居民食品支出的17%。在发达国家,食品制造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2∽3倍,工业制成品占全部食品消费的70%∽95%,菏泽市在食品制成品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都不足45%。
未来居民食品消费的制成品比例将继续提高,粮、油、肉等粗加工食品比例继续下降,食品制造业和饮食业将大有可为。菏泽市食品工业应发挥资源优势,追寻居民食品消费方向,发掘潜力,尽快建立满足居民小康、富裕阶段的产品结构。
三、积极转变企业经营方式,提高捕捉机遇的能力
伴随消费结构转变的还有消费方式的变化。如:消费多元化,使需求变化多端和日益细化;消费个性化要求产品设计时,要更多考虑消费者的要求:消费档次的提高,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档次、服务应相应提高。如:在上世纪九十年,白酒行业流行二十元左右的主流产品,菏泽市企业也曾抓住机遇,兴旺一时。现在主推五十元左右的产品,汾酒、仰韶酒等产品又开始旺销。菏泽市企业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积极运用市场开发的各种工具,跟踪预测消费趋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一)加强专业市场调查研究,摸准市场走向,推动营销观念的转变
目前菏泽市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和专业的市场调研工作,没有专职市场调研部门和专项市场调研预算,委托专业市场调研机构进行市场调查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企业市场营销整体处于生产观念向市场观念转化的阶段,与沿海地区相差一个或两个阶段。
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成熟的、具有长期战略眼光的企业,才能真正地将企业营销由生产观念、产品观念转变为市场观念,并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将市场调查作为企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增强质量和创新意识,提升产品档次
从小康向富裕阶段的居民消费,消费的产品档次逐步提高。如:居民在”行“方面经历了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向摩托车、汽车的变化,衣着消费则经历了布料加工和成衣为主阶段后,转向以时装、名牌、休闲为标志的新阶段。在诸如此类的转化过程中,都伴随着产品档次提高的过程。
从目前情况看,菏泽市企业界对产品档次偏低的状况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轻工行业。对轻工业产品调查显示,居民和商户认为菏泽市产品档次偏低的比例高达80%和60%。提升产品档次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
1.提升原有产品的品质,强化产品功能,丰富产品体系。菏泽市产品结构基本上是温饱阶段建立起来的,过于老化,不能够适应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居民消费的需要,多数产品市场处于萎缩状态,企业陷入不景气。如酿造厂生产的酱油、醋等产品,二十多年来,也仅仅把散装改为袋装而已,与乡镇、个体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市场价格维持在0.9∽1元(350克袋装)。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如”加加“、”海天“则不断提高品质,不断加入其他营养元素,形成专用、细化的产品体系,加之有效的产品促销,占领了菏泽市中高档酱油市场的很大份额,售价相当于”风帆“酱油的五倍以上。老产品有没有提升品质的需要,要看这类产品在整个消费市场处于的状态,即处于扩张、维持,还是处于萎缩状态。如果处于前两者状态,则还有提升的必要。超级秘书网
2.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企业用于研发的比例一般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否则企业就缺乏长远发展的能力;如果低于2%,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从产品结构调整入手。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几个标志来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百元级的”三大件“是温饱阶段家庭消费重点;八十年代,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千元级”三大件“成为居民消费的潮流;九十年代,空调、摄像机、电话、电脑、手机等成为城市居民消费新宠。消费热点产品不仅改善了消费结构,而且有效的改善了生产地区的产业结构。
3.积极创建名牌产品,提供完整的产品服务名牌商标蕴涵并传达着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售后服务、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信息,名牌商标就如同企业的”脸面“,它是企业机体运作功能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小康阶段是名牌产品的成长期,居民对名牌产品的认识逐步加深;进入富裕阶段,名牌产品在居民的消费和思想中逐步成熟,进入品牌忠诚期。
菏泽市2002年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来,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名牌,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获得名优产品称号的有功人员及集中推广宣传经费的补助。2005年底,菏泽市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11家(11种产品),其中”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1家。但从整体上看,依然没有改变菏泽市企业不注重自身的宣传,市场知名度偏低的通病。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菏泽的产品广告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媒体上更是少见。在国际上,产品广告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5--10%,某些产品可以达到20%或30%。菏泽市轻工企业广告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千分之一,少的非常可怜。
4.要有冲击中高档市场的勇气。开拓高档次市场和国际市场历来是大企业和大公司的重点,虽然初期企业经营可能比较困难,但可以使企业产品档次、经营观念和管理水平处在较高水平上,容易在消费市场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尤其是企业在经营上容易跟踪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企业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地方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论述了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的道理:一方面,”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马克思的这段话可以理解为:消费为国民经济的循环提供最原始、最强大的动力。
发展地区经济必须更充分、更有效利用消费提供的强大动力。怎样才能利用消费的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