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实践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实践方式
采用“小分队式”社会实践,组员有15 人
三、实践内容
(一)采取了以黑板报、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法制宣传、平安宣传
我们在洪村和锁园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当地村民介绍有关婚姻法、财产继承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平安的诗歌。同时我们总结了宣传标语: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们利用网上的村民信箱给澧浦镇村民写了一封普法平安宣传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也在广播上进行法律知识三字经的宣传,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
(二)我们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进行平安知识的宣讲
在实践期间,我们也注意到儿童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认为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平安知识的教育。于是我们联系了一家当地的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们教他们学认交通标识、知识问答,还进行了简单的儿歌朗诵比赛。不仅他们学到了知识,我们也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了实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三)配合区政法委等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因为今年我们浙江省正在进行“平安浙江”创建活动,金东区也进行了具体的实施。现在活动开展差不多了,要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以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的改善。正好这和我们实践队平安宣传相一致,加上我们大学生也有这样的经验,于是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澧浦镇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举行法律知识灯谜活动
法律条例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增加村民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且更好的了解法律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法律知识灯谜活动。我们从专业书上找了一些题目,写在卡纸上,绑上漂亮的丝带,系在红绳子上,非常的漂亮。当天村民们也非常的热情,竞相回答问题,也得到了一份小礼物。一位老爷爷说这种活动应该经常举行,形式很好,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五)进行流动模拟法庭的表演
我们给政府工作人员、村官们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了一场模拟法庭的表演。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民庭和一场刑庭,都是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案例。之后镇长说我们这样的表演很有实际意义,现在是法制社会,村民们更应该知道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六)进行宣传模式的调研
因为前几天我们进行了群众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这的群众普遍反映宣传不够到位。于是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新农村宣传模式的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出谋划策以找到可行的科学的宣传模式。
四、 实践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10 天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学长和领导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和道理。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以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而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经历实践后,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匮乏,综合能力还有待提升。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非常的重要。同时还需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篇2
2实践的工具:高等教育招生的资本
布迪厄把资本定义为社会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视为基本的社会权力。“这些基本的社会权力首先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资本;其次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本,或更好的信息资本;第三是两种联系非常之紧的资本形式:社会资本,包括建立在关系和群体成员身份基础之上的种种资源,以及象征资本,即一旦不同类型的资本被理解为和被认为是合法的时候它们所采取的形式。”布迪厄的资本概念在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上有明显突破,从经济资本扩展到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使得社会实践工具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符号和非物质领域。
2.1资本具有特殊的增值力量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动态的,动态的过程和目的就是无限制地增值。布迪厄进而认为“资本是一种镶嵌在客体或主体的结构当中的力量,也是一种强调社会界内在规律的原则,正是这一点使得社会博弈区别于简单的碰运气。”场域之中各种资本的行动者运用赌注游戏的策略介入场域之中的斗争,追逐资本的增值。具体在高等教育招生场域内,资本的增值表现在生产阶级区分,维护好现有的社会差异这一功能之上。“教育制度扮演的就像马克斯韦精灵的角色:以牺牲区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为代价,使原有的秩序得以保存,即由文化资本分配不均在学生之间造成的差距被保存了下来。更准确地说,通过一系列的选拔活动,教育制度把文化资本的拥有者和文化资本的匮乏者区分开来。”
2.2文化资本是核心的资本,其中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尤为重要文化资本在高等教育招生场域内尤其起着核心的作用。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一是身体化的状态,二是客观化的状态,三是制度化的状态。其中身体化的文化资本,表现为行动者在身体内长期稳定地内化成为具体个性化的秉性和才能,并形成惯习的一部分。它的积累过程是特别的,布迪厄认为,“是一种获取知识的特别方式:人们称之为自如的东西其实就是某些人的特权,他们以一种不自觉的耳濡目染的方式,在他们的家庭环境中获取了知识。”在高等教育招生场域内,那些在高等教育招生过程中轻松取得成功的考生,因为身处社会上层,在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具有优势,常常认为自己具有特殊的天赋。而那些社会下层的考生的认识往往相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隐藏了高等教育招生领域中成功者的这一秘密。
2.3高等教育招生竞争的胜利,直接带给优胜考生以各种资本的增值一旦具有了符合所在场域惯习的文化资本,考生不仅会顺利通过考试,还会从高校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一表示国家认同的制度化文化资本,获得了文化资本增值。进而,考生还会因此获得了了社会资本和形象资本的增值。在社会资本方面,可以分享高校所拥有的关系网等资源的支持。
3实践的逻辑:高等教育招生的惯习
拥有一定数量资本的考生作为行动者,采取如何的策略,依赖于考生的惯习。惯习是布迪厄推出的重要概念,布迪厄指出惯习“是客观条件的一个产物,它一方面倾向于复制客观条件的客观逻辑,但另一方面又使它遭受新创造。”惯习使行动者的主观精神状态有着独特的双重结构,另一方面表现了行动者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的客观实践。
篇3
政治素养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社会需要的是才行兼备的人才,学校在面对尚未成型的青年教学时,应该重视将初中政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政治教学的实践性,及时引导中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意识,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最需要的就是政治教学的科学引导。
一、政治教学中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中学政治课本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关于自尊、自强、自立的相关概念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辨别自尊与虚荣的区别,教会学生在社会上如何做到自尊自信,拒绝虚荣心理的存在,这些政治理论是学生在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中的重要指导理论。不仅如此,政治课本中还讲授了对于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如何去调整自身的情绪,培养自身的坚强意志力。教会初中生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做到知法懂法,使之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应该具备的权利和义务,提升自己的责任感。这些政治理论看似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点,但对初中生成长的过程,会逐渐培养他们在社会中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在初中政治课本中以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和父母间的矛盾为例:课本中从青少年与父母两方面的观点展开分析,首先是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具有自身独立的思想,希望父母不要再对自己的私生活多加干涉,希望自我独立。但从父母这方面看孩子,他们永远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思想还不够成熟,需要作父母的不断对其叮嘱。由于双方的思想没有交集点,因此矛盾不断,初中生通过老师对这节内容的讲解与分析,逐渐明白父母的想法,在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用心后,学生将学会如何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和宽容,在不断学习与反思中完善自身。
二、优化教学策略,服务社会实践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大多数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纸上谈兵对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性而言没有太大作用。就如在政治学习中,我们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但在社会实际中我们还是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捍卫权利等,知法但不懂法也是徒劳无功。在政治教学中,学习自尊、自强、自立不是只为了背诵其含义并默写下来,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使自己的内心能够真正受到影响,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偏重于实际的效用,充分发挥其理论知识。
首先老师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本身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才能做到言传身教,政治老师其自身拥有的政治品质,使得其在一言一行中都具有具体的体现,这种自身的影响带给学生的是更具有说明力的语言,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将老师作为人生的崇拜者,因此政治老师自身的品质培养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初中政治课本大多都是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层次又都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长篇理论知识灌溉后,将课本中的案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中理论知识的含义,以致能更深层次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的一方面。
三、知行统一,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让学生逐渐认识到真实的社会面貌。为了将政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不能单纯满足于在课堂中进行政治知识的传授,政治课堂应该逐渐向开放式方面转变,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实际的社会中去体验真实的环境。由于传统教学的束缚,现在的初中政治教学还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并要求学生背诵下来以便于考试的时候直接默写出来,但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政治知识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没有任何作用。政治学科是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一门实用基础学科,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在社会中与人相处,如何培养自己自信自强的基本能力等。就如政治课本中所涉及到的消费者这章内容,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同时也是消费者角色,如何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就是通过政治课本中所传授的关于消费者维权的知识,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类似问题。关键还在于学生如何有机协调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总结:政治学科不仅是初中课堂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社会学科,它的实用性和价值是与社会实践分不开的,政治学科中包含了关于社会中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对初中生而言,其思想和各方面的心智还没有成熟,但却具有相当强的好奇心,在这种特殊的年龄阶段就需要有一种有效、明智的引导,对其进行及时的提醒和矫正。政治学科在初中课堂中的作用就应该是引导初中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不是为了让中学生学会背诵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考试。将政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篇4
(一)社会实践阶段论
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中,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较好完成发展任务才能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发展。我国学生在大学之前基本没接触过职业社会,所以,大学阶段需要完成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中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的双重发展任务。因此,这一阶段不仅要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同时还要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大学里的社会实践就成为完成这一生涯发展任务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要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个性需要、职业兴趣、能力水平,还要完成对社会的初步认知,了解工作、了解岗位、适应职业,初步完成职业准备。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可分为三个发展期:探索期,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实践中加以尝试;训练期,针对探索期的决定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参与相关实践项目,有目标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职业选择;择定期,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二)社会实践环境模式论
霍兰德认为,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某职业领域,基本上是受到其兴趣和人格的影响,生涯选择是个人在对特定职业类型进行认同后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在霍兰德理论中,提出大多数人属于六种人格类型,同时有六种环境模式与这六种人格类型相对应;人们寻找的是能够施展他们的技能同时表现他们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的职业;人们的职业行为是由其人格和环境特征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社会实践中这六种环境模式同样存在: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当学生处于兴趣类型与实践环境一致和相容的情境下时,个体满意度会较高,主动性会增强,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相反,在兴趣与实践环境对立和相斥的情境下时,个体的负面情绪会占主导,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情况就会时有发生。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类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这六种环境模式,让学生在每次社会实践中选择与自己人格类型相适宜的实践项目参加。
(三)社会实践动态适应论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罗圭斯特和戴维斯提出了人境符合的心理学理论,即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内在满意)、个人也能满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满意)时,个人在该工作领域才能够得到持久发展。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个人的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情势而调整,如个人能努力维持其与工作环境间符合一致的关系,则个人工作满意度愈高,在这个工作领域也愈能持久。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借鉴此理论,社会实践本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符合适应论的背景,随着学生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提高,应提供给学生更适宜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所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不能一成不变,应有阶梯性和发展性。可在低年级阶段设计相对简单的实践任务,到高年级阶段安排复杂的实践任务,从而维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符合性,实现动态适应。
三、职业生涯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措施
(一)职业化:职业指导提前融入社会实践之中
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认知社会的重要途径,应与学生的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社会实践的成功与否、实效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紧密联系,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学生走上职业道路前的铺垫。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应安排职业指导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之前,一般考虑在策划阶段,学生应提前完成自我认知,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估;同时对职业有初步意识,了解什么是职业,能对职业做出选择,即完成社会实践阶段论中的探索期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通过组建生涯团体辅导小组来组织学生进行认知探讨,通过邀请校友、成功人士讲座及企业的宣讲会等形式来促使学生思考开展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辅助职业认知。
(二)阶段化:一个年级一个主题方向
根据社会实践阶段论的观点,大学生社会社会实践分为三期,分别是探索期、训练期和择定期。结合高职学生三年的在校学习经历,我们可以将这三期嵌入到大学三年里。大一年级对应探索期,大二年级对应训练期,大三年级对应择定期。大一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完成自我认知和初步职业认知,可通过参加生涯量表测试、自我总结反思认识性格、兴趣;通过参加和活动认识个人能力;通过聆听讲座、生涯人物采访建立初步的职业认知。这些途径,不仅是生涯教育的手段,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大二阶段,在大一探索期所做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同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训练和完善,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大有作为的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开展诸如职业调查、假期实习、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深入职场的短期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大三阶段,这是学生完成“职业人”转变的最后一步,学生在这一年里要将短期的职场体验转换为个人的职业选择,或重塑职业目标。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目标是完成岗位实习,初步体验职业生涯。可以开展的活动有择业指导、岗位宣讲、毕业实习等活动。
(三)匹配化: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所需各项能力,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
学生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各种可能,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多种尝试,而不是仅仅只局限在自己所擅长的单一领域。学生的心性不定,兴趣转换极快。因此,我们在安排社会实践任务时应将霍兰德六种职业类型都涉及,要求每位学生每种职业类型都有参与。有亲身体验才能分辨适合与否,既验证职业兴趣量表结果,又进一步了解职业兴趣类型。在设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任务难度和人员组合,每项任务都应设计为高低年级学生同时参加。对于低年级学生,实践重点在了解项目内容和实施流程;对于高年级学生,实践重点在完善项目、指导新人、实践创新,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通过这种安排,力求使每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伴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加,学生能从较低位的人职匹配逐步成长为高职位的人职匹配,再辅以职业技能迁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求职成功率,最终增强核心竞争力。
篇5
2.教学。一般说来,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以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这种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教师是作为教的施动者、居于主导者地位而必须存在的一方,而学生则是受动者,即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与控制之下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并在受教中养成合乎一定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发展受教者自身的德行、智力和体力的另一方。这两方是缺一不可的。通常情况下,这种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被限定在学校之中、被限定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层面上的。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得教学得以实施的中介方式也在不断地拓展。虽然当今学校与课堂的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其局面也出现了相对弱化的情势,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受到了挑战。因此,传统意义的教学可称为狭义的教学,与此相对应,还存在着广义的教学,即各种以学习为目的、可以获得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使已获得的已有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修正并内化为一定素质的社会性活动或具有社会性内涵的活动都可以视为教学。这样的教学并不存在着一元的主导型知识源,占据主导地位的知识源可以是多元的。而且它还是主体与客体实现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再存在主体的限定,也不存在场所的限定,它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是在课堂下,更可以是在社会中,只要发生着知识的发现、转移、传播和内化,无论是“谁”作为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只要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过程就是教学过程。
3.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教学内涵的拓展是客观现实的发展所决定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如前所述可见已不能有效地全面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知识发现、转移、传播和内化了。因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应运而生了。
在实践教学这一语境中,教学是一种活动,而实践则是对这种活动的描述、修饰和限定,即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不必是在学校中课堂上实施的,而是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中教师主讲传授知识环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完成了知识的传递和转化,而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传播,而是通过课堂或学校以外的外在环境对学生或受教者自身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通过感悟体验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并验证知识、完善和修正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定的内在素质的过程就是实践教学过程。简言之,实践教学就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具有“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活动的方式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认识能力以及实践素质,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传播、内化和发展的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实施理论教育,而重在学习者内在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真实有效地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教学方式。总之,实践教学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学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
社会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它与一般实践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真实的社会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是说,社会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环境,使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性的参与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一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当我们了解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涵义之后,还必须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来阐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大学教育阶段开设的基础性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讲授以和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的思想政治道德课程,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重要的理论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坚持和巩固的指导地位,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围绕这一目的的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到底是为了使大学生成长为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这门课绝不是单纯地传播一种知识,而是强调学生内在素质的形成。也就是说,教化固然重要,但内化更重要。因为教化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把一定的教育内容、行为准则教给对象的过程,而内化则是指外部事物向人的内部精神(即心理)转化过程。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虽然施教者完成了“教化”任务,但如果受教者仅仅停留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层面上,对“教化”的内容没有从心底里、头脑中接受它、认同它,并形成为自己的思想、信念,即没有完成“内化”,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和不成功的。可见,由课堂教学来完成知识的传递单纯地为了教学而教学是实现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的。而社会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方式,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增强知识,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人品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它的特殊性,因而在它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
说“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就在于它不应该是即兴或心血来潮式的进行一次或几次的分散的、不成体系的教学活动。它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整个体系中的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常态的具体教学形式,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相独立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依据性,即它不是依赖于其他教学环节而存在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角度来看,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视为课堂教学环节的延伸、发展、内化和修正,但从社会实践教学自身来看,课堂理论教学又是为社会实践教学服务的,即为之提供必需的价值指导和理论化的知识资源,这样,课堂理论教学又是社会实践教学的环节实施的理论准备阶段。如前所述,社会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系之中,都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
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由理论的实践性要求决定的、从大学生本身成长为出发点而设计的、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而全面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以主体性参与者身份参加的有长效机制保证和呈常态教学环节的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有真实社会性的实践或具有“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该活动的过程中,以获得的亲身感受和体会,来接受教育和锻炼,加深对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认同和信服,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1.不可或缺的辅助形式。它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而它则是相对独立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形式。因为,理论需要灌输。政党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传播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用以武装头脑,启发觉悟,认清使命,并为实现自己的使命而奋斗。因此,理论灌输历来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当然,这种灌输绝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师生互动的启发式讲授和传递理论知识。也就是说,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中,也必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把虽然是间接的但也必须是活生生的反映了社会实践的授课内容引入课堂理论教学之中。
2.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真实的社会性,既要求师生是走下课堂和走出校门,通过真实的社会情境,以社会考察、参观访问、开展调研等形式来完成的。广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课懂得课堂教学之外的一切与实践(包括直接和间接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强调的是具有“社会实践性的内涵”。它虽然更多的是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之外,但也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完成形式与狭义相同,但在课堂教学之中的实践教学则是以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学生登讲台、学习小组活动、观看电教片、聘请专家学者和英模人物进行讲学和做报告等形式来完成的。
篇6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社会实践理论由场域(field)、惯习(habitus)、资本(capital) 三个核心概念构成。布迪厄指出,为了有效描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赋予所接纳知识以实践性,就不能以旁观姿态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以逃离现实的做法去认识外部世界。既要避免从客观主义出发以局外人的眼光认识世界,也要避免从主观主义出发以局内人的眼光审视社会生活。因此,他提出了“参与性的对象化”概念,即“将自己与对象的关系原则带入对象中”。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参与性的途径得以实现。正确做法是通过参与社会和生活实践活动来感知世界。以实践这一连接纽带将主观与客观主义两者和谐统一起来。布迪厄在此理论中提出了生成性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直观地揭示了实践的奥秘,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依据布迪厄实践理论,实践具有空间性与时间性。场域为实践提供场所,惯习为实践提供规则,资本则作为场域内斗争的武器。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也难于理解。为了更透彻理解此实践观,就需了解其理论中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三个主要概念:场域、惯习与资本。
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他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场域”,高度分化的社会“大场域”是由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即“子场域”建构而成,如政治、科学、文化、教育场域等。布迪厄指出,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串串的关系,这些关系先于个人意识而存在。场域是由一系列客观关系构筑的社会关系;某一场域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各种力量为了争夺权力资本,不断展开彼此之间的博弈。不同场域存在不同逻辑规则,行动者一旦进入某个场域,就获得了这个场域所特有的规则、符号与代码。从结构主义观点出发,场域的概念指的是社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从冲突论观点出发,可将社会理解成为一个各种力量冲突的场所。
依布迪厄之见,条件制约与特定的一类生存条件相结合,生成惯习,惯习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是持续、可转换的潜在性情倾向系统。这种性情倾向源自于实践,持续不断地发挥各种实践作用。惯习具有持久性与可转移性。只要惯习在人体内生成,短时期内就难以发生变化。但是,惯习又可以在不同领域间相互传递。此外,惯习具有历史性与生成性。惯习是由积累和沉积在行动者身上的一系列历史经验构成,是外在于行动者客观的共同社会规则、价值在行动者身上的内化形式,用以指导个人行为、个人评判事物并且认知外部世界。以惯习为指引,人们通过感知、理解、评价外部世界来进行实践,并依惯习来感知、评价实践,继而进一步调整个人行为。但是,惯习并不仅仅是单纯地被决定,它具有强大的生成能力。在惯习所处的历史与社会条件制约下,能生成感知、思想、行为等产物。凭借一系列的内化图示,人们来感知、理解并体验现实世界,不断从事新的实践,对历史进行创造性的重塑、改变。一方面,惯习将客观的外部社会结构内在化,形成易于被人们认知的结构;另一方面,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又促成新的外部社会结构。惯习体现出“外在的内化和内在的外化的辩证关系”。惯习还具有多样性,惯习虽是在现实中运用的历史,但受个人身份地位的影响,不同行动者的惯习差异迥然。一般来说,拥有相同地位的个人易于体现出相似的惯习。
对于资本的概念,布迪厄将其解释成一个在特定的场域里有效的资源。个体或群体因为进入某个场域并在此场域展开竞争,继而获得某些特殊利益。布迪厄认为资本包括四种形式:经济、文化、社会与符号资本。经济资本主要指财富与产权;文化资本指的是文凭与知识;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关系与信任;符号资本则指的是荣誉与声望。根据布迪厄理论,一种形式的资本可以转化、再生产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资本。如果个人掌握更多经济资本,就能接受较高层次的良好教育,获得更多文化资本。随着文化资本的积累,新的文化资本迅速增长,继而拥有更多、更好的社会与符号资本,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名誉,以此类推,这个人也就可以更有效地、大规模地运用他的社会与符号资本,来获得更多经济资本。以上四种形式的资本相互转换,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体系。
英语专业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体现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高职学院的部分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毕业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要求即将毕业的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运用学校中所积累的知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通过这次实习,希望学生能巩固、加深、扩大在校期间所学英语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补充课堂教学、书本知识欠缺之处,从而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养成注重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相结合的工作作风。
这次活动属于教学辅助、积累社会经验类社会实践,它以其他院校高职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⑴实践策划项目化;⑵实践流程专业化;⑶内容安排具体化;⑷规划组织体系化;⑸与就业结合紧密化。
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学校进行了统一规划与统筹,参与实习的专业教师根据实践的总体要求进行了项目设计,对其可行性、科学性进行了探讨,拟定了以“高职及成人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为名的科研课题,并提议了七个论文主题方向。高职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实习生社会实践模式进行项目设计,在项目参与者的一致努力下,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以及监控,把握当前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指导将来实践活动的开展。
除了带队教师之外,五名英语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参与了这次实践活动,全程悉心指导实习生进行实习。此次活动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专业指导教师在校内指导实习生备课试讲,辅导、批改实习生准备的教案,组织实习生课堂试讲,并填写试讲听课记录。第二阶段,专业指导教师随实习生下实习学校开展校外实习,深入实际课堂听实习生试讲,记录观察监督日志并对其表现进行反馈,每一阶段为期一个月。专业教师参与这次实践活动,结合英语专业特点,指导措施到位,指导效果明显,极大体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专业化。事实证明,专业教师的有力指导,不仅保障了整体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水平。
内容安排具体化指的是结合活动目的,高职学院对这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提前作了规划:了解熟悉英语专业的规律、特点,找准本专业与实习学校、实习内容的结合点或切入点;熟悉实习学校的环境与具体情况,初步认识各部门的运作机制与工作流程。在实际岗位上检查实习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知识盲点或盲区,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在实习中培养、锻炼实习生的多方位能力(交际、协作、组织、适应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等)。在实践中锻炼实习生吃苦耐劳、勇挑重任、踏实工作、虚心求教的品德与作风,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全面提高业务素质,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奠定稳固基础。
高职学院学生首次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非常重视。在实践开始前的几个月,负责教师提早进行了规划,联系愿意合作的学校,确定了五所中、小学作为实习地点,并将实习生按人数划分为五组,每组各配一名指导、带队教师。此外,还拟订了高职学院毕业生实习计划与安排、带队教师注意事项、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职责等材料,设计了学生实习教师听课记录表、教师指导实习日志表等表格。并且在新、老校区分别召开了带队、专业指导教师工作安排及分工会议以及全体学生实习动员大会,会上对实习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以上这些准备工作一致说明了这次实践活动是有组织、有规划的统一行动。
参加实习的教师经过调查统计,发现百分之八九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倾向于毕业后在教育领域择业,当一名中、小学或幼儿园英语教师。因此,联系实践单位时全部选择中、小学校,实习生认为此安排非常合适,与将来的就业直接挂钩,能了解学校的日常工作运作,亲身体验做一名教师的感受,查找自己所掌握专业知识的纰漏之处并加以弥补,为初踏工作岗位作好铺垫工作。
布迪厄理论对英语专业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
指导作用
根据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实践由场域、惯习、资本三方面构成。英语专业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模式反映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精髓所在。这次实践中,实践空间即场域属于社会“大场域”下的“子场域”——教育场域,进一步细分,则为教育场域涵盖下的学校场域。为此次实践活动提供场所的学校场域又包括两部分:校内与校外场域。校内场域指的是实践初期学生在本校内参与的实践,具体内容为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准备教案、校内试讲。校外场域则指实习生到联系好的中、小学校进行实习,深入到实际课堂听课、备课试讲,承担副班主任的角色,帮助批改作业,帮助管理学生。教育场域的性质与运作方式完全不同于政治、科学场域等其他“子场域”,这次实践活动中,校内与校外场域虽然都属于学校场域,但两者实践空间相异,因而不同的逻辑规则存在于不同的实践空间中。实习生身处校内与校外场域中,分别受到这些场域特有的规则影响。校内与校外场域的相互结合模式不同于以往社会实践模式,打破了实践场域单一的境况,体现出其创新之处。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的几个阶段(教案准备、校内试讲、校外听课、试讲等),来自于高职英语专业的实习生表现出极大个体差异。有的实习生实习目的明确,态度积极,参与投入,效果明显;有的实习生则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完全将实习视为一种形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可以看出,以上差异存在的原因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惯习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惯习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实践逻辑,体现了实习生的个体潜在性情,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对个体产生影响。以此次实践的校内试讲为例,整体来看,一些实习生较易于融入“小老师”角色,在授课过程中表现自如;而一部分实习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怯场,试讲效果不甚理想。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实习生个体的惯习密不可分。有的实习生课前准备充分,授课时胆大心细,态度认真投入,声音清晰洪亮,讲解条理逻辑性强,授课内容丰富有趣,板书规划整齐,这说明此实习生之前拥有良好惯习,并且良好惯习持续在其身上发挥作用,指导其顺利参与此次实践。而另一些实习生试讲时表现出的动作拘谨,声音小而低,板书潦草等也说明以往生成的惯习源源不断地起着负面效应。实习生因受到以前生长与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个体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相异的惯习,这也显示了惯习的多样性。各种各样的惯习引导着个人来感知、理解、评价外部世界。
资本是实践活动得以实施的实践工具,是个体拥有的有效资源。英语专业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在学校场域下对文化资本,即已掌握知识的再次应用过程。大学期间,实习生个体对所学专业投入时间、精力不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就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这次实践中的校内试讲为例来加以说明。有的实习生积累了更多的文化资本,试讲时单词发音标准,语言表达流畅,讲解规范;而有的实习生拥有较少文化资本,讲解时出现单词拼写、语法使用等基本功方面的错误,整体上影响了试讲效果。试讲过程真实反映出实习生英语专业学习水平,试讲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其基本功是否扎实。在随后的师生反馈中,试讲效果好的实习生受到了指导教师与旁听学员的肯定与认可,实习生感到很有面子,这也是文化资本向社会与符号资本转化的一种体现。这次实践反映出,掌握厚实文化资本的实习生在未来就业中将更具竞争力,享有更多、更好的社会与符号资本,也将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本。反之,四种资本的拥有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知识与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也需在实践中逐渐培养而成,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基地、深入实际,对于开阔大学生视野、增长其才干、提高其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英语专业高职学生参与的这次社会实践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创新,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这种应用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又显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场域、惯习、资本的概念贯穿于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对实践实施者的思想、行为具有深远影响力与指导作用。可以说,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能正确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布迪厄,蒋梓骤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胡树祥,吴满意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甘溦,陈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园,2011(10).
[5]肖凤莲.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篇7
以上,上田氏针对“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无法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被人随便对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对主义”是指,在承认普遍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寻找发现绝对性的东西而要不断地强烈追求。这里上田所谓的“追求真理”是以“作为公民的资质”为视点理解的,同时考虑可树立追求更好的社会及团体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上田同时指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团体,有如下两种姿态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诚实的姿态。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对于和自己有着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见,首先要真诚地倾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上田认为,所谓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必须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团体的目标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种姿势。
综上,笔者概括,上田所谓的“相对主义”是要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而彻底追求更好社会的姿势便是其根本。为了贯彻实行这一姿势,“对话”等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并主观能动地参与社会中去的同时,也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才是上田所认为的真正的“相对主义”。
二、动态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与其教育观和课程观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性的学习是将社会危机自觉作为根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当世界看起来太平顺利的时候,解决问题性的学习能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教授规定好的定式的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只会令课程退化甚至颓废。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是将世界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对待了。而现实肯定是不会按照人的计划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有生气,事物才会发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
综上,上田首先针对静止性的课程进行评述。她认为,静止的课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所以她批判“静止的课程”。换句话说,“静止的课程”就是将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课程,仅仅是对这个世界表面的一种认知,也可以说是对毫无变化的世界的一种认知。而且她同时认为,僅仅将教科书上罗列的社会结构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最终也仅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会,而无法充分理解现实发展变化的社会。
特别是针对社会实践性的课程,上田认为所谓的“动态”,是指“现实社会绝不可能事事都照着计划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生机,才会向前发展”。
综上,上田的“动”,即社会日益变化的状态,或是人类不断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动态”课程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沟通如实把握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
比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针对“用货运火车运货运费更低,可为何一般选用运费较高的货运卡车来运货呢”等比较现实的社火问题进行调研,锻炼自身如实把握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以上,为了考察“动态相对主义”理论,笔者将上田的“动态”和“相对主义”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所谓的“动态相对主义”,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课程中,学生在与持不同意见思想的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加深理解。将此“动态相对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将现实社会纳入具体课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种手段便是大学里如今在实行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暑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现实社会。
比如笔者在所指导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中,有“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这一主题。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自身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往往忽略学生理解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课堂教学看,“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最终将是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现今垃圾场设置是否合理?让居民生活舒适的垃圾场应如何设置”,然后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释,这样的课堂是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呢?
但是社会实践是放手让学生调研—思考—实践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发言等是出乎教师预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社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指导。上田指出若不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解,教师就远离了学生。只凭自身的预测上课教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你真正走进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微妙的差别。当教师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会意识到集体指导无非是独善的没有意义的指导。
三、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其指导思路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有着很多不得不应对的突发状况。结合上述一、二的内容,在三中,笔者从“教师应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一视点出发,论述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思路。
首先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教,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极力控制自身的发言,这与所谓的“消极教育”存在一线之隔。教师不教的背后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调研,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多教授一点知识给学生”,可以说是一般教师的通病。可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他们的理解自然就越浅。而且,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教授的量宁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深刻充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只说一点点,学生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才是教育的关键。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那么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正如师徒关系,师傅一般不会直接将精髓的技术教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断的试行错误中慢慢习得更精湛的技术。
其次,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突发状况,一般可以考虑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没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设性的意见,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结论或是一种意见;第二,部分学生有可能受教师的意见影响,因而无法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这不仅无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萌芽。那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针对第一点,一个团队只有一种意见或一个结论的情况,指导教师最好让学生困惑,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将平时有疑问的问题毫无抗拒心地提出来,教师应该创造“接纳学生”的环境。那么,“对话”便是这个环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话”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交流”。以“垃圾场设置”这一主题为例,通过讨论交流,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团队七个人针对设置场所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将垃圾场设在离住宅区或是繁华地带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住宅区还是繁华地带,所产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设在住宅区或繁华地带附近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另一种意见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认为第一种意见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势必污染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场应如何设置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环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理论解释,可一理解为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大学的实践类课程当中,让学生接触与自己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相互对话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是针对第二点,部分学生易受教师意见影响而无法发表个性意见,指导教师该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若寻找合适的时机插入简洁的语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张呢?
指导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即使没有被采纳也被接纳和尊重。比如针对“垃圾场”的设置,教师可适当插入“除了反对意见外,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哪位是持中立态度的”等问题。这样,除了赞成和反对的,那些认为设在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地带虽然方便但不环保的意见也得到尊重,而也许正是这种处在中间犹豫不定的意见,最后才能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广松涉.岩波哲学·思想事典[M].东京:岩波书店,1999.
篇8
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社会实践了高校学生的学习范围,能够更加系统的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学生的危机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巩固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训练中运用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社会,能够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科学、可观的看待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培养自身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锻炼学生的学习品格,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竞争度较高,大学生初期进入社会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学生在于整个社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磨练坚韧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悟社会的服务意识与实践意识。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是社会集体力量的一部分,在与社会融合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团结合作能力,增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3、社会实践是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源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整个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实践是思想交流、文化传播,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体,学生在不断的实践磨练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直觉思维能力与业务水平。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创新能力源于自身的钻研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以大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探寻多事物、多方向内容的交叉点,提出社会上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某一方向或某一特点切入,总结出新的结论与观点,实现对社会实践技术创新。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普通高校亟需加强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学生理论运用、积累实践经验的社会条件,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伴随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不断深入,实践基地建设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高校要充分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课堂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要紧跟时代、面向社会,全面促进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干与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优势互补,通过多所院校的共同合作,实现个高校之间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高校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的反馈与分析,做到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不断的总结社会经验与实践教训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分析学生认知社会的最佳切入点,选择最佳培养路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为国家输入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
2、强化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做到理论结合实践高校实践课程建设是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之前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第一,要做好课程的全面规划,明确目标,把握好课程设计的定位。高校实践课程是以操作性、体验性、活动性与应用性为主体的实践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显著特点。高校要从整个大学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着手,以实践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建设基础,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第二,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建设的素材源于实践的精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深入理解,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强化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大学生独立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认知社会、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实践能力。第三,以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沟通与交往的认知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篇9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素养
社会实践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在丰富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很好地锻炼了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三下乡”、扶贫类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可以很好地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抗压的能力、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并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以适应未知的将来,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前接受的大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理论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再发展,因此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精神,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需要接触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也需要得到校内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共同完成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社会实践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人才培养是大学职能的核心,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基本纲领。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总是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如何设置理论课程、如何设置课程顺序和课程学时、如何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而对于课程实践(实践教学)的考虑严重不足。实践类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总课程数中占比极低,即使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践课程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质量低
大部分高校课程仍然采用满堂灌式的传授性教学,严重忽视将科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的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甚至直接省略某些环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不利影响。
3.素质能力平台建设不足,缺乏规范
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保质保量的平台,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职业发展平台等素质能力发展平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些往往是学生亟须加强的素质。各高校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比较模糊,没有形成体系,往往只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度量,缺乏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没有建立引导性、规范性的文件纲领,无法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缺乏支持度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了解社情、国情的主要途径,应当受到高校的重视,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支持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不太愿意接收和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此外,大学生自身也没有充分理解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积极性、参与性、配合度不高,导致社会实践仅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实践缺乏规范的组织制度
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高校要进行细致周密的组织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大部分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性,组织形式枯燥、单一,对当代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此外,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和开展情况缺乏有效指导和科学监督,考评机制尚未形成,这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仅停留在表面。
3.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缺乏实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高校、学生层面都不受重视,导致实践活动主体的针对性、适当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对接。同时,高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性指导,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不规范情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基本局限于假期的短期实践,这类社会实践难以得到各方支持,无法达到培养的效果。
4.社会实践缺乏连续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属于系统的教学环节,仅依赖于经费、人员、场所等客觀因素的影响时断时续地开展,没有形成稳定、有效且能够被社会、高校、学生三方共同接受和普遍认可的学习生态。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和高校指导教师数量有巨大差距,社会实践不能在人员、制度、经费等方面得到保障,且受到多种因素限制,难以进行有效组织并达到预期效果。
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对策
1.提高各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高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要求企事业单位应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足够的重视,使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社区共建、教学实习等各类活动日益常态化。高校也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位,并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锻炼,发展素质能力。高校教师也应当深刻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实行全员重视、支持、参与,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
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规范素质能力发展体系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完整的教学方案中,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中加以体现,从而得到制度保障。在制订社会实践的整体教学方案时,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对接,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学时和学分认定,从而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保障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管理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总结、表彰,形成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
3.完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素质能力的場地保障
社会实践需要长期有效地开展,才能使其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因此,高校要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协调各方,保障大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有效场地。同时,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要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同时,学生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将自身成长与企业和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4.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全面发展素质能力
社会实践要强化其教学功能,必须加强设计,使其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多样,促进实践成果的多样化。除了设计和大学生理论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还应当设计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系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课程学习后成为拥有良好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合格的服务者和建设者,也使社会得到一批高素质的实践者,从而有效促进和推进专业领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5.加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使大学生素质能力指导专业化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钻研、敢创造的教师队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入、扎实、有效。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规划、全面评估、经验总结,不断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不断结合社会实际、企事业单位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决策,满足各方需求。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为了能满足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体制研究生,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和引导,对其活动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贞琪.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学生主体性激励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3-214.
[2]刘兼唐,沈伯秀.推进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2).
[3]李杰.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3.
[4]张志伟,安静,李炳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J].科技资讯,2010(1):226-228.
[5]杨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75-76.
[6]李宏宇.如何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9).
篇10
尽管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不少针对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机制体制。这就导致全面开展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渠道不畅通,对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失,有的甚至对研究生教育带来不利因素甚至负面影响。
(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认识一是目前高校的培养体系没有将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思想上不重视,进而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二是一些专业教师片面地认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只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与自己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三是研究生本身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只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看成是走过场和完成任务,因此不愿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四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和研究生从经济效益方面片面考虑社会实践,歪曲了社会实践的本质,给研究生社会实践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果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没有良好的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政府、用人单位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主动利用高校研究生智力资源的意识、缺乏人才培养的全员意识,因此缺少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统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金上不愿意有效投入;二是社会对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不够;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缺乏有规划的设计,存在社会实践基地数量普遍不足、软硬件条件较差、层次上缺乏梯度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单调、陈旧从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提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以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形式单调、缺乏创新。绝大多数研究生社会实践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形式,如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支教扫盲,而在社会实践的深度、厚度方面缺乏改革与创新,生机和活力不够;二是内容陈旧、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与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不能使研究生做到学以致用,更没有结合社会实际和研究生个人实际,尤其是研究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没有把研究生的专业智力优势发挥出来;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仍旧存在宣传多,实际活动开展少,往往只是假期临时响应号召,而平时主动做得少等问题。
三、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到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本系统中,高校和研究生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部环境系统,政府和用人单位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外部环境系统。研究生社会实践强调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方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只有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内外环境互相支持、协调发展,才能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效能。政府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应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并制定导向性的政策文件,支持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鼓励、引导用人单位主动参与到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中;用人单位应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与高校合作,提高参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积极性;高校要充分发挥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体、核心作用,主动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培养机制。应改变重陈述性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加大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并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研究生应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强化自我培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只有构建“四位一体”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要科学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1.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加大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全员重视、全员支持、全员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为研究生构建宽广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参与、在参与中做贡献。第一,充分认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切实把社会实践纳入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第二,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并引导研究生投入到社会实践。第三,学校应该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服务,促进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成果产业化。目前不少高校通过主动与地方和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面向社会的不同关注点,建立各类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针对用人单位和高校的需求,在用人单位建立博士生工作站,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
2.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教育部曾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要求高校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位教育的全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推动其制度化、规范化。第一,把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内容纳入研究生整体教学计划,将社会实践设立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严格规定学时、学分,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第二,在改革教学过程中,尽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化水平,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中由老师单向向研究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为研讨课的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和探索式的学习。第三,为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根据研究生的学科特点和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地设计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最后,为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应逐步制定并完善社会实践激励考核制度。定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督促、总结和表彰,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教学、科研充分结合,进而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教育部提出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争取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按照这一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有一个学期以上在用人单位学习实践,这就为社会实践建立学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目前不少高校已经为此作出了教育教学改革。
3.重视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结合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对校内社会实践基地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平台,一方面是专业实践平台,另一方面是综合能力提升平台。高校应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采取和用人单位联合办实践基地以及采取借、租、赁的方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聘请相关用人单位专业人员给研究生指导社会实践,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效益。校企间实践性的合作有利于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课题,使研究生服务于公司、用人单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级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用人单位快速发展。
4.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提升创新能力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从事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将创新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创新学分实施方案。将创新学分记入研究生成绩档案[7],作为衡量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办法,从而有机地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能力不足,对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非常不利。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校亟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师的修养和能力、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具备业界工作的经验和技能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教师与业界上岗资质者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应具有扎实过硬的实践技能,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实践操作,还是科研的主持人、参与者。高校要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高校刚招聘的年轻教师在正式走上教学岗位前,先在学校实践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经鉴定合格后聘为正式教师;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两类教师到社会各级政府机关及科研院所顶岗培训、挂职锻炼。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掌握本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四是鼓励教师与用人单位联合攻关,共同进行理论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和教学指导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二)充分发挥政府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高校有效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保证。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为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沟通搭建平台,即政府搭台,高校和用人单位唱戏。为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要鼓励用人单位参与培养,政府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其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杠杆调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宏观调控。明确规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的职责权利,同时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上向积极参与培养的用人单位有所倾斜,调动用人单位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在沿海的发达县市已经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开展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如常熟、张家港、温州、佛山等地,都是由政府牵头,带领用人单位主动走入校园,通过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与高校合作的平台,有的提供土地供学校建实践基地使用,有的甚至直接提供办公大楼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让用人单位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获得智力资源,并通过实践基地与高校建立沟通平台,优先开发高校的创新成果。真正形成了政府搭台,用人单位和高校唱戏的良好局面。
(三)联合社会资源搭建研究生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推动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了给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活动场所,必须建立一批规范、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以确保研究生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高校应发挥自身学科和专业的优势,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关系、能够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提供长期岗位的实践基地。高校和用人单位在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环境资源等方面各自发挥优势,即高校把知识优势、科研优势与用人单位的技术力量优势、资金优势有机地结合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以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活动推动实践基地发展,以达到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科技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双赢”。社会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必须建立健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认真地评价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过程及成果,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效益和质量。
2.重视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一方面从用人单位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符合研究生导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合作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而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且需要大量选拨优秀的校外兼职导师;另一方面选拔一些道德高尚、综合能力强,有育人热情的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兼职指导老师。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校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尤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组织实施,用人单位在年初经费预算中应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及用途,并根据社会实践实施进程定期拨付,以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建立社会实践领导组织机构,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成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基金。通过学校拨款、用人单位提供赞助、实践活动创收以及合作老师提供经费支持等多渠道筹措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最终要从潜移默化的被动提升转变为自我培养的主动升华。研究生只有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一是强化自我培养意识。研究生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激发自我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动机,提高自我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自我成才的内在心理机制,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完善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研究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个性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研究生要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并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强对国情、社会的了解,使研究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正确定位,用奉献社会衡量和体现个人价值。
篇11
2.优化高校德育工作者素养的需要。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社会为支撑的联合活动。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指出:“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高校干部教师参加、指导社会实践。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利于他们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创新水平,强化教学技能,提升管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兴则育人兴,育人兴则教育兴。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走出课堂的讨论让学生没有压抑感,更容易吐露心声,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不足与优势,进而发掘潜力股;通过活动效果的反馈,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另外,社会实践也有助于锻炼教师的隐性教育能力,升华个人魅力。如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帮助大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教师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也得以提高。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形载体
“实践育人”和“立德树人”是相辅相成的,提出“实践育人”是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但是两者之间的衔接还需要一座桥梁——社会实践。为此,高校应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效应,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1.把握好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实践育人的直接路径这一关。
袁贵仁部长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学生实习实验、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了解国情民情,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育人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其中“系统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关键。如今,这一主张已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得到落实。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学校秉承实践育人理念,坚持以“百名学生访百村、百名学生访百校、百名学生访百企”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百”实践育人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校结合农村学生多的实际,开展“百名学生访百村”活动,主要包括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惠农政策、农民工返乡就业等内容;结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开展“百名学生访百校”活动,就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师资均衡发展、教师能力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并在偏远地区的学校开展支教活动;结合非师范生的培养,开展“百名学生访百企”活动,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企业创业历程、市场定位等为主要内容。参与活动的师生提交的调查报告、访谈报告,为学校改革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学校研究机构撰写政府部门咨询报告等提供参考。通过走访调研,使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有了更加切身、理性的感受,增进了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认同,增强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类似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做法,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需要明确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实践育人的直接途径,更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有形载体。
2.发挥好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载体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素质教育功能,对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具体来讲,应充分发挥好社会实践活动以下几方面的特殊作用。一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之一。“如果德育目标仅定位于认知维度,那么德育只能解决‘知善’‘知恶’的问题”,“不能把‘知’转化为‘行’,个体所接受的知识就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体的品质,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德育观只能是一种仅把受教育者看作德育过程中的客体,忽略其主体地位的片面德育观,必然会削弱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为此,高校应“坚持能力为重,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统一起来”。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因素,其培养归根到底依赖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大学生面对多变情形时,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跃思维,为培育创新精神奠定基础。二是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力和身心健康水平。自我认知力强,身心健康水平高是衡量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大学生感知社会变化,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体认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激发学习动力,养成“客观思考问题”“少说多做”的良好习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出个人小天地,进入社会,既锻炼了身体素质,也磨练了心理素质。这既能减少大学生“宅宿舍”“迷网络”等现象,又能增强其抗挫心理和抗压能力。三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实践活动,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大学生义务支教,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模拟法庭进基层”“法律咨询进社区”等服务活动,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如此一来,大学生对国情、市情、民情、社情的认知得到提升,促使他们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四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顺利完成立德树人工作不容忽视的一项指标。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能给大学生创设未来即将面临的应聘情境、岗位选择、团队合作、职场反应等方面的实景训练。在此期间,“大学生构建自我角色,反思总结自身,发掘出自我潜能和个性特质,从而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科学分析,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与理想”。
篇12
2.1当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种类
2.1.1专业技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课程比例设计较高,除了课程中设计的实践之外,还有实训周、实训月以及毕业前的顶岗实行等专业实践安排。
2.1.2非专业技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1)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团委牵头组织进行的各级各类校内社团活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
(2)学生个体的自发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比例高,自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学生较多,他们多数利用学校周围的有利条件,利用个人的业余时间广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2社会实践前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变化分析
笔者对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后的学生代表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上实践3个月以上的学生,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革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认识职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和深度也有较大的变化。实践后再接受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企业需求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告诉我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2.3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3.1缺乏科学的设计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分类不同,分别由校团委、学生处(学工部)、教务部门、二级院系等不同部门进行组织,多数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社会调查等内容,实践项目缺乏科学的统筹;实践过程中缺少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指导,更没有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学生完全靠个人领悟去完成实践任务,出现沟通协作、创新革新等问题时,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去解决。
2.3.2没有专业的指导实践活动,学生重视技能操作训练,忽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历练在如火如荼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气氛的带动下,高职学生对待技能操作课程的态度也从表面认知到高度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大赛脱颖而出,他们能够一丝不苟地进行技能操作的练习,可在练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竞赛需要的人的气质、沟通、创新等核心能力的历练。最终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是那些“综合素质”高,即与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突出的学生。
2.3.3缺少评估与反馈实践活动中学生重视课外活动的参与,轻视活动收获的总结与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更急于在学习之外的领域中找到被认可的途径。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较高。调查显示,有意愿主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中,75.33%的学生愿意自行寻找个人感兴趣的企业和岗位,而不愿意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硬性安排;在社会实践目的的调查中,97.26%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以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过分关注金钱的收入情况,根本无心关注个人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不进行总结,更谈不上提升。
2.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
2.4.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职场上,劳动者既要处理人机关系,也要处理人际关系;既要具备硬技术,更要具备支持硬技术的软技能;既要适应今天的工作,也要为明天的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储备是关键因素。学生具备较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可帮助自己适应更高层次和更好岗位的选择,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具备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2.4.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总理2007年9月7日在大连考察职业教育时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求知,而且要培养思想道德,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科学规划设计,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效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办出高职特色的有效途径。
2.4.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发展动力。由于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员工职业核心能力强的话,企业可在产业调整和转型过程中避免人才短缺的风险。
2.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对策
2.5.1构建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统筹规划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原有的社会实践项目的作用,利用军事训练、社会服务、科技发明等项目锻炼学生的观念与道德,实现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意识的内化,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与创新革新能力。利用“三下乡”、“四进社区”等项目让学生了解社会、国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利用勤工助学、社会调研等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除了原有的统筹项目外,逐步探讨将学生的自主课外独立实践纳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中。高职院校应统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构建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理论深入渗透到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让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成为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让职业核心能力贯穿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
2.5.2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发挥第一课堂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阵地作用将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设计思路与专业实训、项目计划有机结合。请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全面渗透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将技术技能考核与职业核心能力考核并举,实现一手练“技能”,一手练“能力”的双赢局面。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承担着“引路人”的职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中,全面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的提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组织者的培训,提升组织者的职业核心能力水平和专业水平。无论哪个职能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安排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老师对团队的组织者进行全面的培训,让团队在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全面贯彻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让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成为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
篇13
2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当学生按照实践模式进入实践基地开展工作时,详细而具体的实践大纲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制定大纲之前必须搞清楚两个问题:即实践的目的及实践的内容。
2.1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最高体现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么实践体系的目的自然也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那么实践活动该如何进行就可达到这个目标呢?研究者认为这里的一个宗旨就是“难题或者问题交给学生,而非劳务交给学生”。据了解,大部分当前应用心理学本科学生在毕业实习或者专业实践体系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和配合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做一些日常简要的劳务工作,并非顶岗实习[6]。诚然,对基地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的了解固然必要,但若实践工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话,定然是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故而研究者认为在基地,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对于基地是一股新鲜的血液,实践单位应该是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交给学生,而非劳务。这些难题如果能被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2.2实践的内容实际上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上个问题的后续问题。前已述及,实践单位应把“难题或者问题”交给学生。即实践的内容实际上是针对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难题展开的,那么概括来说,学生就是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实践工作。具体在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呢?这需要基地和学校(学生)双方的努力和合作。学校应把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并写入实践大纲。使学生在实践单位的工作任务问题化,即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难题并创造性地解决。方能凸显应用心理学学科的“应用性”特色。故而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校或学生成为实践体系建设的主体;需要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学生实践的目标进行了解和理解。如果实践的功能是针对教学展开的,那么其实践的目的就是与课程有关,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如果实践的功能是针对科研展开的,那么实践的目的就是与研究项目有关;如果是毕业实习,则为就业准备。这三种功能对应三种目的,研究者认为教学、科研功能主要是为“培养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服务,故它是基础性的工作,创新思维的成分较少,其实践大纲的制定与课程设置有关。而就业功能的实践即毕业实习,其为“能够在科研、政府、学校、企业、事业机构等广阔领域里从事研究或实践”而服务,因此毕业实习是更加实际的,是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单位和学生必须都了解目的,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建议在实践活动进行之前尤其是毕业实习之前应设置一个见习期,通过见习期,学生与实践单位双方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常规性的了解。如学生对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事务、程序有个大致的了解;再进一步发现或了解实践单位中可能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从而有利于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