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的角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学研究的角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学研究的角度

篇1

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

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

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以前一样,总分3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0.1分,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依然是六人小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不敢读的也急于表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2

当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现象:学生对阅读很是痴迷,有的学生甚至阅读了家里所有的书本、报纸等,但是老师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时却表示学生并不喜欢阅读,不喜欢语文阅读课。这是由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粗略地进行阅读,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阅读只是为了打发空余时间,对书中的内容也是走马观花,不进行细致的理解。经过调查得知,存在很多这样的小学生,对阅读兴趣不高。

2.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太多

另外,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老师对文本解读太多的问题,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解读太多,使学生不能深入思考阅读文本,使学生阅读中能够获得的知识减少。久而久之,学生在遇到阅读难题时就会依赖老师解答而不是积极地进行思考,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逐渐下降。

二、加强小学生文本细读研究的策略

1.强化学生对于阅读的体验过程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研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世界有所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针对于此,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老师要密切关注这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去探索、研究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借助文本想要表达的感情。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老师可以开展故事续写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就会提升。

2.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思考过程

在学生的文本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学生在文本阅读上有了一定的积累,老师还要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思考过程。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但是引导作用不能过度,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老师在引导学生对阅读进行思考时,要注意方法的选择,老师可以选用提出问题加以引导的方法,借助??题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提出问题之后,老师还可以利用情境设置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情境创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完成,给学生营造充足的氛围,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篇3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1.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需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对文化教学研究,有助于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渗透在语言里,二者互相融合。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单单是教会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等基本的知识,最主要是教会学生体味语言中的文化元素,理解文本材料中的文化内涵。学生只有能够掌握英语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正确理解文本,英语阅读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流利地进行国际交流,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进行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力。社会需要拥有较强跨文化交际力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体味阅读材料中的文化知识,做好对差异文化的学习掌握。英语文化教学的程度也决定着学生英语阅读的效率和理解力。

3.适应时代的人才需求。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学生将来毕业工作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学时需要注重将教学和社会联系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国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延伸要求社会提供较多的语言型人才,而语言型人才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还需要形成跨文化的交流意识,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1.落后的教育观,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目前大部分的高中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全面,只关注教学业绩和教学进程,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而学生自身才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就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此外,高中英语教师在备案时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不采取针对性的文化教学,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多元化需要,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2.文化教材有限,教学计划偏差性较大。有研究表明,目前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时文化教材只局限于课本,没有寻找文化内涵丰富的阅读材料进行文化教学,限制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此外,还有较多的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出现偏差,对于文化知识只让学生了解即可,扫清学生的阅读理解障碍,最终文化教学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缺乏对知识文化内涵的挖掘。在我国大部分的高中学校里,英语教师在讲解单词时往往只注重表层意思,不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单词的文化意义,这样会在后期的学习中学生无法正确使用词汇进行语言交流沟通。大部分教师也缺乏对语法规则中隐含文化的解读,学生无法体会中英的语法差别。教师不进行中英文化对比,容易使得学生用中方的思维方式学习理解英语,最终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死沉。目前只有极少数的高中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自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为了节省时间只对文化知识稍作讲解,这样会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缺乏文化气氛的感染,就无法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最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

5.缺乏对文化知识的考核。缺乏文化知识的考核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导致文化教学出现较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英语考试中文化内容涉及甚少,使得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没有主动性。高中阶段对英语评价的主要形式就是笔试,考试内容主要以对语言知识的考核为主,较为单一。这样使得在学习语言和实际生活分离开,也会大大影响到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三、解决策略

1.转变角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成为文化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采取多种途径去了解英语文化,自主学习。比如,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解拓展英语文化知识面,使得他们自主学习,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培养文化意识。

2.明确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文化教学材料。高中英语教师进行文化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扫清英语阅读理解上的文化障碍,提升阅读效率,最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教学计划,根据计划进行文化教学,选择合适的文化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备课时准备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文化知识短视频,在课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既能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

3.充分发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文本中的词汇是英语使用最为频繁的部分,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也最多。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容易忽视其中的文化意义,只注重学生掌握词汇本义和读法,这样会导致学生片面理解词汇,无法掌握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向学生解读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介绍与词汇相关的成语和谚语等相关文化内容。此外,教师在讲解语法时,将与常规表达方式不一样的部分着重讲解,对比中西方用法差异,整合文化知识,以取得良好的文化教学效果。

4.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文化气氛。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与国内文化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西方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设计情景对话、话剧表演等,创设良好的文化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表达观点,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等文化。

5.在考试内容中增加文化测试的比重。为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教师需要在选择英语文化教材时,根据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易到难,层层教授文化知识。比如,对于刚入的高中新生,摘取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解读,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英文著作,让学生在经典中感受文化,体味文化内涵。

四、总结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性部分,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因此,为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面,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挖掘课本教材里的文化内涵,以取得良好的文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时,我继续进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至今,每学期学生成绩远远超出平行班级。前后经过8年的实践研究,本人进行了总结,在本校、本地区介绍探究教学模式,上随堂示范课两周(2003年秋、2004年春各一周),举办讲座两次(2004年5月、2006年5月)。并撰写论文《小学语文阅读课型的探索与实践》获《小学语文教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目前,学校将该课题的研究在语文组推广,由我负责指导。至结题时,正是实验班学生小学毕业之际。虽然该课题的研究尚未成熟,但老师们已自觉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实践,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阅读课探究模式的提出与实验,可为培养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创设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水钢实验学校实验班:五(3)班、五(4)班共80名学生。对照班:五(1)班、五(2)班共80人。本人负责,与田应萍老师合作。

实验组五(3)班、五(4)班:各40人,男生19人,女生21人。

控制组五(1)班、五(2)班:各40人,男生19人,女生21人。

2、研究时间:2007年3月-2011年7月。

3、研究方法:等组对照实验法。

4、研究过程:

2007年9月开学初,根据学生四年级期末成绩,从五(1)班、五(2)班、五(3)班、五(4)班各用等组配偶法选取40名学生。

控制组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按原计划上课。

实验组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由教师采取探究教学模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控制组均有一位老师执教,教材、课时、进度、检测题都统一。控制组按原有教学方法施教,实验组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施教。

5、研究的实施:

实验操作:实验前同年级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范围,阅读爱好程度进行一次调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用试卷进行检测。控制处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因变量。

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对照班均有一位教师执教,教材、课时、进度、检测题都统一。对照班则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施教。

实践指标:

A、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数量。

B、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的质量(深度和广度)。

C、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交流、询问、查找等)。

指标检测方法:

A、按实验内容进行命题,编制测试卷。

B、探究学习方法自编问卷。

统计方法

采用平均数(x)

日程安排

准备阶段:2007年3月完成前期测试,老师分工;

研究阶段: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实施研究方案。

结题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完成研究报告。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

1、研究内容:六年级十一、十二册语文

2、研究目标:研究该课题,遵循儿童从易到难,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对学生采用:

“读-考、问”式,“读-提出问题-自行解决-问”式,“读-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交流-问”式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综合课型。

3、研究措施:

以会提问题、能提问题为主题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训练。

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课型

(1)“读——考或问”式课型

把读懂的地方变成问题考别人,提出不懂的地方问大家。在学生的考考问问中,教师引导点拔,在浓浓的问答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提问、学会了追根究底、学会了学习。

(2)“读——提出问题——自行解决——问”式课型

这是学生以个人阅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需要解决的是最后一个环节——“问”。前三个环节,学生自己读文章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反复读文章,通过问家人,查工具书,查有关书籍,上网查询等方式,自己解决一部分问题。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留到课堂上来问,师生共同想办法解决。上课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疑难问题,再解决学生自己未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充满了成就感,非常渴望能展示自己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在说说问问中,更多的是交流与探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读——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交流——问”式课型

篇5

在新课程教学中,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此时的学生身心都尚未成熟,易于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发掘真善美,受到情感熏陶,情操陶冶,获得心灵启迪,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对此,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研究与思考:

一、研读学生本,明确德育目标

语文学科融知识性与工具性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是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寻找最佳的德育入手点,巧妙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升华情感,培养人格。同时,在阅读教材中,教师应认识到语文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的区别,不能单纯进行思想教育,而需要依托语文阅读课本寓教于情理之中。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需要研读教材,发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需要研读学生,了解学生实情,明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组织德育活动,增强学生情感与体验,重视学生个性化理解与感受,强化德育效果。

如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本课主要描述了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自偶然相撞再到两人相遇、相邀、相处的过程,通过细读品味可以感受到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体味爱因斯坦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由学生学情看,学生并不熟知爱因斯坦斯,对他潜心研究科学的伟大品格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课文中展现人物品质与情感的对话,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围绕对话内容与提示语来反复诵读,亲身体验,从而领会爱因斯坦的内心世界,领悟他的精神品质。另外,此阶段的学生一般喜欢新事,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基础水平不同,性格各异,有些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全体,组织多种阅读活动,诱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责任感与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与学习习惯。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其德育目标主要有:利用合作阅读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悟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关爱孩子的良好品质。

二、优化教学活动,自然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自然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发掘其中的真善美,形成坚强意志,陶冶情操。

1. 通过简介背景,自然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时代背景,同时作者自身背景也是各异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有关背景知识,或者呈现相关背景知识,这样,既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把握文本思想情感,也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创作者的高尚品格,体会作者创作的目的,受到情感熏陶,形成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受到德育教育。

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本文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若要唤起学生积极情感,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人物,更真切地体会环境,理解文本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网络等途径来搜集有关图文材料,设置融合声色形的学习情景,并结合生活实例,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对人民子弟兵产生敬佩之情,学习他们那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达到德育教育目标。

篇6

1. 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的差异性,他们对教材的理解也会呈现出差异性,阅读体验必须正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并意识到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其把握作品内涵、学习语言的重要基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构建体验式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紧扣教材的内涵和意蕴,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制定方案,并巧妙挖掘教材中的情感体验因素,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体验,并在体验中积极思考,从而真正与作品产生共鸣。

2.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富

情感体验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核心要素,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悟离不开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又是微妙的,是课堂的隐性因素,它需要教师细心引导才能逐步挖掘出来的,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体验要以作品的情感基调为基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搭建体验平台,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感受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同时,教师应借助体验式阅读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作为单独个人的差异性,唤醒他们不同的内在情感体验,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初次阅读文本的体验最具强烈感与鲜活性。为此,教师要意识到阅读体验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要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搭建平台,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去联想、认知、感知文本的深刻内涵,从而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和思想交流。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体验式阅读与自主思考,就能理解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获得特殊的情感体验,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作文创作中,这就是学生语文素养逐步提升的过程。

二、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 深入朗读文本,奠定体验基础

在体验式阅读中,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体验,而朗读是一种心境体悟,通过将静态的文字内容转变为有声朗读,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朗读是学生多感官参与的阅读方式,包括大脑、眼睛和嘴巴等,学生会在朗读中感知文本的内涵,并通过声音表现文章意境,真正实现体验式学习。有效的朗读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在多读中建立语感,逐步理解作品内涵,并促进体验和感悟能力的提升。比如,《飞夺泸定桥》一课,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情景,并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朗读。气氛的营造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红四团在途中飞夺泸定桥时危急的形势与凶险,体会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而这些感悟可以让学生通过深入朗读逐渐体会,从而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融为一体。

2. 巧妙创设情境,营造体验氛围

情感体验往往伴随着场合与情境,“睹物思情”和“触景生情”等诠释了这一道理。在体验式阅读课堂,教师可以结合作品实际创设情境,利用特殊的情境实现引人入胜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良好的体验氛围,从而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营造情境,让学生体验文章情感,从而感受体验式阅读的魅力。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时,教师抓住儿童的特点,抓住童话故事的特点,巧妙借助多媒体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景,学生被情景所吸引,自然对课文产生兴趣,教师再趁势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并结合小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体验式阅读,使学生明白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可以说,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对课文有感性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并不是通过教师的刻意传授所实现的,它是学生自主体验的结果。

3. 多种品味方式,强化阅读体验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体验阅读效果,须引领学生运用多种品味方式,使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和内心交流,从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题材内容丰富,文章蕴含的情感丰富,需要学生反复揣摩、不断感悟与品味,才能达到对教材的理解。为此,教师在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期待,采用多种多样的体验策略,以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如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与文本融为一体,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学《田忌赛马》时,教师巧妙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以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为体验突破口,先创设学习小组,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学生自发组织、分别扮演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的角色。表演时强调学生必须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情感,通过角色表演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动作表现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适当评价、展开讨论,并进一步修正。最后,教师再选择表演好的学生在班级进行汇演,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感受文章生动的语言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孙膑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思想方法。

4. 激发学生想象,丰富情感体验

在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利用文本“空白”,创设意境,引导学生主动将课文内容与自身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对原文内容进行二次加工,设计成实践性较强的意境对白,在情境意念上进行补充,并突出原文观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想象,以达到对文本的拓展,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如《穷人》一文中存在不少文本留白,如桑娜抱着两个熟睡的孩子时,课文只用了一句“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此处就是文本留白,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此句的上下文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感受桑娜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还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艰难,从而感受人物的品质。又如,课文最后,“桑娜拉开了帐子。”就没有接着往下写对丈夫的语言描写,此处也是加深学生对人物品质理解的留白,教师可以以此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体会“穷人不穷”的高尚品质。

5. 运用语境体验,升华体验情感

篇7

1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

1.1自卑心较重。第一,部分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生活,因缺少父母陪伴,产生了自卑感。第二,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加之来到职业院校学习,大部分学生遵循了家人的意见,自己并不真正了解成为一名“大国工匠”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对未来产生迷茫的心态,不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未来到底是光明还是一片黑暗。1.2遇事不冷静,易冲动。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不会像成年人一样思考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之后要承担怎么样的结果、结果又是否是自己能够承担得起的。“冷静”这个词对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不冷静的思维下所做的决定一定是不够成熟的,甚至是将来会让自己后悔的,也就直接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产生,甚至出现一些法律问题、刑事案件。例如近期发生的沙河口13岁男孩蔡某某杀害10岁女孩的案件,就是典型的未成年人犯案。连捅受害人10刀,并在之前尾随多名女性。事件在引起全社会关注和讨论的同时,也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和热议。虽然不能保证加强了德育教育就一定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缺失和不健全,才最终导致此类事件频频发生。1.3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比较薄弱。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要结交新的朋友。很多内向的同学因此很久没有找到合适的伙伴。于是,缺少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导致没能建立良好的交际圈[3]。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大德育教育

2.1多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曾经在课上有过一个案例,一名学生平时非常低调,很少说话,存在感很低。有一次教师让该班级的学生唱歌,发现这位学生也在下面低声唱着,认为他也是喜欢音乐的,所以经过多次鼓励,终于让他站在了讲台上,为大家唱了一曲。他唱得很不错,大家都给了他很多赞扬,老师也给了他很多的鼓励。自此以后,该学生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更阳光、更开朗,跟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后来还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2.2通过故事讲道。鉴于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如果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方法,其可能无法接受,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但是教育总是要教育的[4]。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课题认为,“讲故事”就是很好的方式方法。将别人的事讲给学生听,学生会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再根据故事中的情节,一一分析其中的道德部分,慢慢讲解给学生听,并提出号召,希望他们注意并学习,并且老师可以多试几次,这种结果往往会收获到不错的效果。比如在讲解《那一年,面包飘香》的课文时,里面反复讲到的两个主题,也就是文中李老师教给学生的两件事:第一,不要变坏;第二,要学一门技术。在向学生们讲解这两个部分后,通过身边的故事让学生牢牢了解了该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心中对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3教会学生。“爱和感恩”爱自己、爱他人,只有懂得爱和感恩的人,才会更珍惜身边拥有的一切,才会更容易满足,也才会对这个社会给予更多的热爱。懂爱和感恩的人,做事不会极端,不会伤害自己,不会产生自杀念头,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带给社会危害。2.4学会对自我的认知自古以来流传“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更是如此。每个人是独立生存于世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也没有完全相同的DNA,自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性格。每个人只有足够了解自己的优势或者缺点,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立于不败之地,不断进步。

篇8

1.1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大学语文教育中的核心教学目标。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充分掌握好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才能使其明确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和职场奠定重要的语言能力基础。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取更强的竞争力。

1.2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人文教育是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具有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同时也包含了大量博大精深的哲理,以及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内容丰富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使大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次,确保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形成基本的健全人格,同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3改善大学生的思维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经典积淀,还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外国作品,都能很好地融入课程体系中。大学生通过接受这些优秀教学内容的熏陶,不仅有利于丰富个人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在掌握文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创造能力。另外,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使东西方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中具有大量积极优秀的思想理念,也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正能量”。大学生在这些积极思想观念的熏陶下可以培养出更为健全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4传承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的精粹已经融入其中。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以促使大学生主动背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任。

2大学语文教育现实功能培养的困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发展开始陷入低谷,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是夭折的危机,而很多高校在当前均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危机的后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整理了如下几点:

2.1时代环境的影响

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使我国国民经济在20余年中一直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这一因素影响下十分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严重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再者,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总体地位的不断上升使学习外语成为时尚潮流,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被不断削弱。大学生认识到外语对应试教育、就职的重要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主观上忽略了大学语文的学习。上述多种时代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大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功能不断弱化。

2.2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教育部在高校教育改革中没有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所以导致不同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处于无序的状态。高校面对现行教育体制中给予大学语文的不明确课程定位,均按照自身意愿来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安排,部分高校每周开设一节大学语文课程,还有部分高校出现了隔周设置一两节大学语文课程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直接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另外,理工科院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担负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很多高校鉴于大学语文教育在教育体制中地位的不明确,没有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进行开设。

2.3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尽管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明确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但是由于其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缺乏针对性、时代性等弊端。很多教育专家也明确指出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严重脱节,使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对各类先进教育教学工具的应用,使大学生逐渐丧失学学语文的兴趣。上述多种问题不仅揭示了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明确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3强化大学语文教育现实功能的策略及措施

3.1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

在过去,由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给予大学语文一个准确的定位,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已经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体系发展需求。因此,只有科学定位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国教育部在新时期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仅仅要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教育功能,同时也要明确大学语文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利用规章制度的方式将大学语文作为基础必修课程。另外,各高等院校要在教育部各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解决大学语文的归属问题,处理好大学语文应该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还是人文性课程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不仅要站在国家人才培养的宏观角度上,同时也要充分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确保大学语文可以有效发挥出其所具备的现实功能,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大学语文教育和研究经验,建议高校在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归属问题的研究上应将人文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只有充分发挥出大学语文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教育功能,同时兼顾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现实性,才能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汉语言运用能力。

3.2凸显大学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教育手段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高校大学语文现实功能薄弱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提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并要及时将各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术引入其中,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多种现实问题。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要实现传统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将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的关键内容,同时也要将近代和现代大量优秀的作品融入其中,让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时代风貌。再者,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项核心内容。高校不仅要将计算机、互联网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微博以及微信平台等手段来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趣味性,使大学生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大学语文教师要明确时代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新时代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的各种机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手段。

篇9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内涵及选文原则

(一)群文阅读的基本内涵

群文阅读教学简称“群文阅读”,从字面来讲,群文阅读由“群”和“文”这两层涵义组成,其中“群”主要是指聚集的意思。因此,从群文阅读教学范畴分析,群文阅读指的就是聚集起来的一组文章,即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的一组文章。[1]从宏观角度去看,群文阅读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群文阅读是指群文阅读教育;广义的群文阅读指的则是一种阅读形B,主要是广大读者通过传统媒体平台或新媒体平台实现阅读的价值体现。

(二)群文阅读选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多元性。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文要尽量避免过于单一化,坚持多元性的基本原则。通常而言,群文阅读选文要广泛涉猎多种文章类型,如文学类、说明类、科学类、应用类以及科幻类等,充分凸显群文阅读的多元化特性。同时,教师开展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也应多元化,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

整体性。不同组的群文阅读选文要坚持多元性原则,但同组选文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能够提炼出相同主题。只有协调好多元性与整体性原则,才能切实提升群文阅读选文教学的高质量与高成效。

议题性。尽管群文阅读选文范围十分广泛,但所有选文都必须紧扣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围绕确定好的议题进行选文。只有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才能精准把握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内容、阅读目标及阅读能力培养,选文议题也不容易出现偏差。

二、群文阅读选文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群文阅读资料库

群文阅读资料并不局限于图书馆、书店等纸质版的阅读教材或书本,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手机终端等信息化平台中的电子版资料。从中可以看出,群文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极大地丰富了群文阅读资料库,有效开阔了学生们的阅读视野。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由于群文阅读更有益于学生掌握阅读规律与阅读方法,品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类型,进而调动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2]只有促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才能使其享受到阅读乐趣,才能提高其阅读水平。

(三)有益于教师创新阅读方法

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断对选文进行分析、提炼与汇总。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会自然而然的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与发现,逐渐摸索出更为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而教师教学方案的优化,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效果,推动群文阅读选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群文阅读选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选文

群文阅读选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脱离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进行选文,避免选文目标过高或过低。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过程中的选文过于盲目或随意,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阅读畏惧心理,从而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增强选文内在联系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文并不是简单的、随机的文章抽取或拼凑,而是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选文过程中,只有重视文章的内在联系,才能让学生把握住阅读方法与规律,才有助于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积极丰富选文体裁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文应兼顾各种文学体裁,既记事、写人、状物、描景的记叙文,童话、寓言以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科幻小说,诗歌、散文和小说,还有使用价值较高的应用文等。选文体裁丰富不但可以遵循群文阅读的多样性原则,而且能够有效延伸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思维张力,强化语文阅读效果。

(四)重视选文精神内核

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通过阅读提高修养、丰富阅历、开阔视野,以及快乐幸福的享受生命。[3]所以,选文必须重视文章的精神内核,不仅要散发积极向善的正能量,而且还要传播知识、宣扬和谐自然、充满爱与温暖等。

参考文献:

篇10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Mea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大家都知道:“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朗读素质的优劣是体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教学方式日益改革的今天,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就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话题。

1.加强朗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1.1教学改革的要求

朗读教学往往重视作品本身的魅力,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领悟,突出文本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借助朗读与作者神交,在与作者的心一起跳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用声音创作的欲望。这时学生对作品的朗读,变成极有乐趣、情绪高涨的再创作。学生对作品更有切身的体验,理解感悟也由表层走向更深入,分析鉴赏也变得水到渠成。这时学生共同质疑解惑,分析探讨,课堂教学会变得更为情趣昂然。教师趁此作随机应变地灵活处理、画龙点睛地启发提示,就会使问题越辩越明,使学生思维也得以训练。

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与朗读教学强调文本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不同。它更多地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围着教师的设计转。不从学生实际状况、认知规律入手,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回答一个个预先设计的教师认为是重点、难点的问题,在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的背后,对作品本身的整体感悟与体验被支离破碎的分析所肢解。作品本身的美感、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哲理,由于没有学生阅读朗读的积极参与和感知体验而流失。这里,学生的主动性不见了,只有了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欲与表现欲不见了,只有兴趣的不断丧失。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效率低、见效不明显的情况日见突出。朗读教学正与当前语文教学弊端相反,它紧紧抓住作为教学内容的作品本身,让学生对作品主动进行感知,参与体验,进而根据学生的体验、质疑来组织教学。它更强调作品本身的震撼力、感染力,更注重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感悟、表现。从而为课堂教学取得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铺平道路。这样,朗读教学就成为改革当前语文教学弊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2对传统教学精髓的继承

我国传统教学非常强调朗读诵读。我国作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其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优秀传统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从而孕育出了光彩夺目,让中国人为之自豪的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屈原、孔子、孟子、庄子、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李清照、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他们从浓郁的中华文化中走出,成为中华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私塾传统的诵读法,其教学方法也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据,并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杨振宁在谈到小时的诵读时说:“小孩背诗一点都不困难,好的诗词含意深远,像我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对于诗词的感受,每十年都不同。”可见诵读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影响之深了。语文教学要想不断取得成效,传统的教学法必须重视。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重视朗读、诵读,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文化积累薄弱的状况,更迫切需要我们对朗读教学加以关注,得以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在呼唤传统优秀教学法的回归,呼唤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2.加强朗读教学的策略

2.1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朗读技巧,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要注意语气。一般来说,写人叙事的文章包括两种语气: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的语气,另一种是叙述人的语气。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就要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体会他们在不同情境之中的情感。读出叙述人的语气,就要揣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种语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要保证一定的朗读质量。一节课,应保证一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朗诵,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当然无目的地朗读也不是可取的。什么样的课文内容,什么样的阅读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朗读形式,教师要安排得恰到好处。至于朗读的量就取决于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能力了,只要保证朗读的“质”和“量”,双管齐下,相信朗读一定会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2.2创设朗读的氛围

环境都影响学生。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轻松进入朗读角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播放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时,我首先在网上下载了安塞腰鼓的声音。学生朗读文章之前,要求学生仔细倾听腰鼓的声音,并让他们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擂鼓的场景。听完之后,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用语言描述出来。就这样,通过震撼人心的鼓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兴趣,到底自己听到的安塞腰鼓声和其他地方的腰鼓声有什么不一样?就这样,学生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开始了《安塞腰鼓》一课的朗读。当学生融入文中的角色,感受文中角色的喜怒哀乐时,就能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了。

加强朗读示范,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在教学《陶校长的演讲》时,首先我对课文内容不作讲解分析,而是自己用动情的语调作示范来朗读课文。朗读时,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情感的褒贬,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同时又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朗读品味本文词语的精妙,语言的警策,句法的变化,以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能从《陶校长的演讲》中感受到陶校长从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这四方面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从而陶校长这个教导有方、关爱学生的长者形象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心里。如果单纯地只讲词句,不仅味同嚼蜡,更是一种浪费。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朗读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丰富的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小型辩论赛,这样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文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另外,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开展成语接龙、音乐、诗词欣赏、演讲比赛、改编课本剧等形式各异、风格活泼的朗诵训练,这样既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又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做好朗读教学的保障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的是书声琅琅、情意浓浓,但不能以此排斥语文的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需要高亢激昂,有时需要低吟慢咏,要有节奏、有起伏。但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在朗读环节上,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读,甚至是“车轮大战”等,真是你方读罢我登场,但这种热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索:朗读环节看似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在这种表象后面究竟掩盖了什么?学生又学到了什么?说到底这种朗读的实质是缺乏朗读的目的性,纯粹是为读而读。学生在朗读以前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朗读以后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读得心不在焉,没有真正地用心读、用情读,就像“和尚念经”,不断重复地做着“机械运动”。我们认为无论是朗读的哪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目的性应该很明确,应该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教师应该根据

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朗读教学中体现出层次,要因材而读,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有目的地给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绝妙之处、独到之处、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应点拨在关键之处,让学生在朗读时有很强的目的性、明确性。

总结

总之,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传授知识、促进智力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注重朗读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作者情感,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11

朗读现状分析:1.朗读目标缺失。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所含的意韵。

2.朗读对象单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或者是老师范读。公开课、优质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身上,朗读成为了学习好的同学的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3.朗读缺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作情感激发的铺垫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但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书,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读错了也没有发觉,更不用说学生的朗读有没有读出情感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朗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是对课文大致的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子细细品味?对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集体朗读更富气势,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分几个层次朗读,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

二、赋予学生读的权利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1.激发兴趣,全面参与

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说话都很低声低气,不爱表现;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试试亲身体会文章内容的机会,因此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2.提高朗读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然而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互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使得朗读始终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老师的情感渲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但90后的学生并不熟悉那一段历史,不清楚祖国所受的苦难,自然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点发这个情感触发点。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篇12

一、低效朗读成因分析

1.观念滞后,漠视朗读作用。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方面不太重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重讲轻读,以讲代读,讲多读少。即使读,也是作为教学过场来安排的,学生并没有认真思考地读,无法从读中体验、感悟语言的含义、情感等,所以效果甚微。

2.形式单调,扼杀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才是提高学生朗读质量的良好开端。然而,教师朗读教学形式单调,指导方法机械、生硬。小学生长时间枯燥、简单机械地朗读,不仅容易使小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最终会让学生丧失、缺乏对朗读的爱好和兴趣。

3.缺乏技巧,忽视朗读效果。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讲解上,常常通过大量的作业强化训练,而对朗读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设计,所以朗读所需要的很多技巧学生们并没有掌握。上课时,老师不仅在自己范读时缺乏感染力,起不到“示范启发”作用,甚至就没有朗读的教学过程,自然也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朗读效果。

4.漠视创新,抹杀学生个性。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知识经验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在朗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或者朗读较好的学生为范本,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以齐声朗读压制学生的个性朗读,使学生没有用自己的朗读技巧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棱角也就被磨平了,朗读能力当然也不可能有多大长进,朗读的效果肯定不会多么有效。

二、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激起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下手,首先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朗读,充分利用课堂的点滴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教师在安排朗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3)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小组长领读。(4)分角色读。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5)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

2.教师范读引路。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如果再配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将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寓于其中,那就是范读的更高境界了。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极其重要,有着其他范读(如录音示范等)不可替代的更大优势。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课文反复朗读、体会,做到了然于心,这样方能作好“示范启发”。

3.适度传授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是从朗读方式上讲,要让学生能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二是从朗读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

4.注重阳光评价。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这种评价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备的教学目标靠近,而且能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朗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朗读教学中,以正确鼓励为主的朗读评价;丰富生动的朗读语言;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发挥其感知、积累、理解语言,掌握语言规律,激感等作用,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刘文艳. Am,Is,Are的用法小结[[J].南北桥.2008(11).

[2]汪爱婷.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作用简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

篇13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我们必须十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因此,我们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性阅读与专题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性阅读是指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阅读,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上课时边听讲边进行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复习阅读。教学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但是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只注意课后的复习阅读,而忽视课前的预习阅读,最终导致上课只能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听”,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灌输,无法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结果“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仍然不会读书。因此,在教学性阅读中,应强调课前的预习阅读。强化课前的预习阅读,可以让学生熟悉新课内容,消除听课的盲目性,从而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听课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重点记忆、难点突破,这将大大提高课堂阅读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有效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证明,有了良好的、充分的预习阅读,可以将师生从满堂灌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也可让课后的复习阅读从低效进入高效,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将有效的教学性阅读与自觉的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有发展前途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专题研究性阅读是指为了解决某个课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研究性阅读。专题研究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修养品性、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环节是:

1提出专题

由学生在预习阅读及课外自由阅读中,发现可行性的研究专题,确立研究性阅读目标;或由教师提出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研究性阅读定向。这是专题研究性阅读的关键。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通过阅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这个专题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专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立专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专题研究计划,以确保专题研究性阅读有序、有效地进行。

2收集资料

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在资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蜜蜂酿蜜必须博采,专题研究性阅读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资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它们的来源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