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

篇1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它除了具有我们一般所说的“艺术”特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基本特征是:民间性、功利性、从众性、传统性和民族性。民间性源于民间、源于生活,其元素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民间文化的色彩十分浓厚;功利性具有相当多的使用价值,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很多也服务于宗教,所以功利性也显而易见;从众性是集体情感和体验的表现,并不代表着个人,如:山歌、戏曲等,在一些技巧上表现为程式化,也并非代表着个人的创造;传统性和民族性代表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点,有其特殊的一面,也有其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只要这个民族没有消失,其民族艺术将会永远延续。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虽少,但分布很广,其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艺术也具有独特的一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整个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中国艺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把丰富的艺术资源运用于我们的油画创作中去。近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众人关注的话题,而对这一由西方传播而来的画种,我们更应该画出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创作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和精神气质,吸取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的精华,创作出独特的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我国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对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

三、以陈丹青为例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油画在中国发展百余年,当下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现代绘画体系,也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及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中国油画表现形式和风格样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变得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形式感也越来越强,不再一味地模仿西方写实和抽象,而是更偏向于“中庸”的审美表现,这种审美表现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语言中,民族和民间的艺术文化元素表现得尤为重要,它将放大和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不断地了解中国当代油画。谈到中国当代油画,不得不提及致力于油画教学和探索的著名油画家陈丹青。在艺术上,他出道很早,自学成才。早年,就在多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后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深造和学习,使他更好地掌握了油画绘画的技法,他的视野得到开阔,思想也得到升华,为他后来的绘画生涯及创作优秀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作品《组画》闻名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的杰出代表,这一系列作品也被公认为“”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和文艺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的好评,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有着轰动性的影响。其作品冲破了当时长期盛行的教条化主题创作模式,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一个新的转折点,其新颖的题材和对写实的熟练把握,令人钦佩不已。多年来,陈丹青和他的《组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他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所创造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巨大,对中国油画创作影响甚远。《组画》共7幅作品,分别为《母与子》《朝圣》《洗发女》《牧羊人》《康巴汉子》《进城之一》《进城之二》,所有作品均在拉萨创作完成,作品以写生的方式直接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充分地运用于创作当中,表现出他对油画创作的独特见解,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作品《母与子》主要描绘的是藏族妇女哺乳孩子的画面,表现出当地藏族妇女的真实生活;作品《朝圣》描绘的是当地居民朝拜的现场,显示出一种庄严美和质朴的民风;作品《牧羊人》中描绘的是一对拥吻的藏族牧民情侣,充分表现出藏民大胆直白的个性;《康巴汉子》则是描绘的几位藏族当地勇猛的青年,人物在画中是并列而立,流露出藏族青年的个性。陈丹青画风鲜明有力,借鉴了法国乡村画派但又不失个人特色。画面色彩团块厚重,仔细品后味会后觉得画中环境风貌的特征、藏民朴实淳厚的气质给人一种感人的境界,鲜活地传达出粗犷动人的高原美与人性美。陈丹青在绘画中对饱满的色彩运用充满了激情,在衣着、首饰、表情和场景上充分地利用了当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民族感和民间感浓厚,充分地表达出其个性的复苏,表现出少数民族内在的精神及民俗民风以及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和藏民生活朴实醇厚的气质,《组画》是中国油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篇2

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概述

云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共有25个民族在这里生存繁衍,创造了绚丽夺目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宝库和民族艺术的海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民族传统的民间歌舞,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保持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各少数民族人民抒发感情、休闲娱乐、自我欣赏和教育的文化工具,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民族心理。

1.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种类

云南所拥有的少数民族数量很多,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他们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与内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种是根据少数民族的种类进行划分,可分为纳西族的热巴舞、阿哩哩,傈僳族的打歌舞、口弦,华坪傣族的孔雀舞,摩梭人的甲搓舞等。 另一种是根据舞蹈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狩猎类、祭祀类、图腾崇拜类舞蹈等。

1.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发展现状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域偏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文化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较小或者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自成体系,成为一个民族特色较为浓厚的地区和舞蹈发源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作为商品的属性日益凸显,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逐步走出云南,同时,开始向消费文化转变,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甚至走向世界,在社会公共文化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更具现代色彩。

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内涵和艺术特征

2.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内涵

2.1.1 抒发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

云南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外在条件优良,自然风光绚丽多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载歌载舞表达对自然的感恩和热爱之情。因为地理环境优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植根于这里的花草丛林间,滋养伸展于优美秀丽的山川河泽中,从自然界自由生长的生物物种身上汲取灵感,创造了植根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生发于民族之魂、积淀于自然特性的传统舞蹈,反映了这一地域人类进化的轨迹。云南少数民族中,取法于自然、表达对自然热爱的歌舞,最突出的是傣族的孔雀舞和蝴蝶舞。孔雀舞是最能代表傣族人审美特征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者从孔雀的形态和动作中受到启发,模拟孔雀的姿态,并进行夸张,编排了姿态优美、身段动人的孔雀舞,以单人、双人、群演等方式展现出来,一般在举行泼水节等节日庆典时才会表演,给人以柔美、妩媚而不失自然的欣赏美感。再看蝴蝶舞,它是傣族人向大自然学习的又一范例。表演时,舞者身披蝴蝶型的道具,模仿蝴蝶飞舞的状态而舞蹈,具有鲜明的舞蹈形式和特征,让人过目不忘。

2.1.2 表达对祖先神灵的崇敬感

古人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对神灵的崇敬,在祭祀时都会用舞蹈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而云南地区因地域偏僻等原因,将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下来,演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例如,傈僳族的打歌舞,就是为了纪念保卫山寨的五个英雄而创造出来并世代流传的,具体的表演形式是跳舞者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吹葫芦笙,一边唱歌和跳舞,且以跳为主,并不停地变换节奏,展现了欢快动人的气氛。而该地区与祭祀有关的舞蹈,则是流传在元阳县的傣族村寨的“祭祀鼓舞”,这个舞蹈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女巫者在祭台上载歌载舞,观众们围坐于下方自由跳动,动作趋向简单和简练。而位于石屏县的傣族居住地,则流行“跳龙舞”,该舞蹈以祭龙树作为活动的中心,女巫手中拿着羊皮单面鼓,男巫手中拿着带环的铁圈,在人群中领舞,其他人根据领舞人的节奏进行舞蹈的表演,或者两个人对跳,或者全体围成一个圆圈表演。对于舞蹈的动作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简单而步幅小,没有固定的队形和队列,一切随心舞动,双膝可以跟随步伐的前进有规律地颤动,可以任意变换跳舞的位置,但是整个场面却一直庄重热烈。

2.1.3 具有生活中隆重的仪式感

在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贫乏的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均将歌舞视为日常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将其作为生活中发生重大事项或者在重要节日必须参与的活动,纳西族的热巴舞便是这样。热巴舞虽然是纳西族人的民族舞蹈,却更多借鉴了藏族舞蹈的理念和形式,表演的形式为群体舞,男子手中持铜铃,女子手中持曲柄鼓,混杂在一起进行表演。与其他舞蹈类似,热巴舞因为参与的人数众多,也以广场舞的形式呈现,且节奏随着旋律的改变而变化,有时候铃鼓同响,一片昂扬向上的景象;有时候铃鼓低鸣,如风声呜咽倾诉。每当村寨有喜庆事宜,或者盛大的节日到来时,纳西族人便用热情奔放的热巴舞表达心中的仪式感与归属感。

2.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艺术特征

2.2.1 古老而质朴的曲调

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整体伴奏状况来看,出现最多的莫过于鼓。鼓是一种非常容易制作、简便易学、易携带的乐器,在日常的歌舞表演中,人们往往踏着敲鼓的节点,顺其自然地舞蹈,所形成的曲调简单而淳朴、真挚而自然,没有过多的声乐技巧与花哨的东西,古老而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2.2.2 原始而自然的动作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因起源于民间,植根于大自然的沃土中,所学习和借鉴的均为自然界的真实生物,因此,舞蹈动作往往源自心灵,发轫于自然,是对自然界生物最原始的模仿与借鉴,带有原生态的气息,真挚自然,丝毫不扭捏、做作,令人观后感觉发自真心,感人肺腑,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舞蹈动作的自然性特征,还来源于人类体力劳动的原始动作,例如,在云南红河、元阳等地流传的“落作舞”,则是吸收和模拟了日常生产劳动中的“打荞麦”,从而形成一些特定的动作,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自然生发而有意趣。

2.2.3 热情而奔放的情感

少数民族人民在创造本民族歌舞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最强烈的审美娱乐感,他们将全部的情绪和感情都投入其中,展现出一种热情而奔放的情感,这是发自内心、发自心灵的热爱,从而使得民族舞蹈能够保存、流传至今。摩梭人的甲搓舞,则是为了纪念先人预防外族侵犯的舞蹈形式,主要表现为全村或者部落的人都聚集在广场上,燃起熊熊大火,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浩大的声势,以威震敌人。而该舞蹈演变至今天,则成为一种群体性的娱乐性舞蹈,多被运用于庆祝节日、向神灵祈祷等情景和气氛中,该舞蹈的舞姿粗犷,节奏明快,蕴含着强烈的情绪情感,让人看后感觉酣畅淋漓,禁不住想要参与其中。

2.2.4 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因发自内心,源于生活,具有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所以,才能够流传千年而保持原有的艺术样式。他们的舞蹈之中,有着最原始的天然生命力,是历经岁月的磨砺而流传下来的。而少数民族舞蹈图腾自远古时期出现以来,就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3.1 反映了人类理想与现实的衔接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是古人所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往往带有想象与虚构的成分,而现代社会的公共艺术是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并让人观看的外在形式,务必要通过直接、明确的画面或语言表现出来,而将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特色与元素融入其中,则是将人类的理想与现实进行有效地衔接与融合。

3.2 有助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公共艺术,指在公共场所被运用和展示的艺术,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而随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和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艺术需要不断吸收新鲜元素,进行创新,才能赢得大众的认可和喜爱,而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运用于公共艺术中,是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和融合,反映了人类理想中的艺术与现实艺术的有机融合与创新。

3.3 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城市和社会中,公共艺术的展示形式是多样的,例如,海报、壁画、装饰画、雕塑、花园等,都是有效的承载体。如何使这些承载体“旧瓶装新酒”,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气象和新面貌,需要设计者广开思路,广泛涉猎,才能广中取胜、广中取新。对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学习和借鉴,会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3.4 提高公共艺术的审美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具有取法自然的质朴、顽强的生命力、热烈情感的投入等艺术特征,具有鲜活性和灵动性,对现代的公共艺术具有极强的启示作用。而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孕育现代文明的沃土,公共艺术设计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从而使其创作观和审美观发生根本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公共艺术的精神面貌和呈现方式,提高了公共艺术的审美特征。

4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社会功能

4.1 凝聚大众人心

如前所述,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具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即群体性。群体性的广泛参与,使得舞蹈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灵动的舞步中,人们增进了感情,交流了思想,促进了大众人心的凝聚。

4.2 传播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呈现出来。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则扮演了这样的角色,通过载歌载舞的方式将远古先民的思想和生活保留下来,让后人能够在永不停歇的舞步中窥见民族文化的根源。

4.3 带动经济发展

云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需要更多更好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而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是提高地区旅游水平和质量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游客来说,传统歌舞是新奇而具有吸引力的,在喧闹热烈的舞蹈中,能够感受到城市中久违的质朴与热情。

4.4 带来正能量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日益感到无聊、沉寂,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容易变得悲观、消极,会对生活和现实产生失望和厌倦的情绪。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明快、简练的曲风,激情有力的演唱声,动人心魄的舞步,会给都市中的人们带来一抹亮色,让他们从漫步欣赏公共艺术领域的传统歌舞中获得积极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孙中伟. 浅析市场消费前提下的民族歌舞艺术发展[J].丝绸之路,2015(20).

[2]张跃. 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J].节日研究,2011(01).

篇3

一.文山壮族和瑶族历史考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1.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义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和交流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碑古籍类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2.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承下去。文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保护,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护与传承

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保护、传承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壮族文化,做好传承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种措施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将极富民族特色的绝活儿进行传承,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区的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就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比如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举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总之,在世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传承,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 云南日报.2003-07-02 (C04)

篇4

一、土家瑰宝――西兰卡普的历史与传承意义

土家织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周,在两晋时期基本成型,唐宋年间趋于成熟,明清时期已然完美。历代以来,地方的土司土官都会将土家织锦作为上等贡品想朝廷纳贡。[1]西兰卡普主要用于土家服饰、铺盖背面以及一些小的装饰用品。另外,在宗教祭祀活动上或者逢土家族重大节日,例如舍巴日、牛王节等,都会用上西兰卡普。西兰卡普还是土家女儿必不可少的嫁妆,土家女儿一般从十岁开始就跟母嫂学习西兰卡普编织,好将来为自己编织嫁妆,编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婆家对这一媳妇是否心灵手巧的判断。

但是作为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时期产物,西兰卡普具有落后性、封闭性的特点,那么对于西兰卡普的继承是否是有意义和价值呢?

生长在土家族聚集区的笔者,强烈的感受到了这一织锦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汉化的结果,现在当地大多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西兰卡普的需求几乎没有了,穿的都是现代服装,用的也全是现代家用纺织品,土家女儿也不再用亲手织的西兰卡普作为自己引以为傲的嫁妆了。本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物,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就更没有了发展前景。土家族的摆手舞、南剧、撒叶儿嗬等土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的继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土家族,整个西南山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同样如此。如果在传承西兰卡普方面有所突破,同样也能对其他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起到借鉴的意义。

二、山路弯弯――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困厄

然而,作为土家族民俗文化缩影的西兰卡普在继承与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困境。

(一)传统手工艺术后继无人,面临消失。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传统手工艺术不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较为缓慢,所以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纷纷放弃了传统手工业,继而转向现代工业。手艺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并且收入微薄,所以没有年轻人愿意加入继承传统手工艺术的行列中来。

(二)从事传统手工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目前留在当地织锦的往往是家里的妇女,她们的文化素质往往偏低。不懂得如何去推销自己的东西,也不懂得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更没有能力使西兰卡普的制作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西兰卡普的生产规模较小,发展空间小。现如今土家族部分地区还有制作西兰卡普的手工艺人,这一小部分人依靠传统织锦来贴补生活。生产规模小,资金投入少,西兰卡普没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归根结底,困扰西兰卡普发展的本质还是在于其自身的性质,同样是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苏绣和蜀绣等织锦的发展相对会更加容易,因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两种手工艺术品就已经作为商品而存在了。而西兰卡普,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一样,其本身出现的必要就是土家族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必需品,而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作为商品而存在。更为严重的是在现代的今天,随之纺织工艺的现代化,对于大多土家儿女来说,西兰卡普已不再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三、探寻路标――西兰卡普发展前景

(一)改善传统织法缺陷,推动产业化发展

西兰卡普采用传统织机手工编织,而且制作工艺复杂,其过程还需进行反复翻染,手工艺人编织一幅货真价实的西兰卡普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耗时长,生产成本高。因为西兰卡普所选用的材料,致使西兰卡普触感粗糙,并且柔软度很差,过于厚重硬挺。在土家人民生活中,传统的这样的西兰卡普主要用作铺盖、背面,而现在真正的西兰卡普已经不再是土家人日常生活用品,而是用来被收藏和鉴赏的艺术品了。

但是如果想要将西兰卡普变成不仅仅只是成为供人收藏的艺术品,而是更多人可以触摸到的手工艺品,就必须要把西兰卡普推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产业化发展就必定会与现代生产方式相结合,西兰卡普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自身传统的缺陷,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3]

这样做并不等于放弃手工织法,而是在探索继承与发展西兰卡普的道路上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注重西兰卡普真正的传统织法,花费更多的资金投入,织出高、精、贵的西兰卡普。使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土家民俗文化的研究价值,打造高端的文化品牌。虽然对这些少量的优质织锦的消费市场很小,但是高成本、高收入这一道理是亘古不变的。不仅如此,还能更好的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在高端奢侈品牌市场上有一立足之地。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走这一条路,只会让西兰卡普仅仅只是固守传统,无法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与时俱进。因此需要开辟另一条道路,将西兰卡普产业化,更加注重西兰卡普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把西兰卡普的图案纹样和色彩搭配元素运用到各类产品中去,用现代机器生产流水线代替。虽然低成本、低收入,但是这一消费群体的集体消费能力是不容忽视的,薄利多销同样也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更能促进“西兰卡普”产业化的多元发展。[4]

(二)利用旅游和互联网新兴模式,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西兰卡普”本来就是土家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利用其文化因素 和当地的旅游活动进行捆绑营销。旅游活动本就是一种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活动,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当地的旅游商品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

湖南湘西自治州也是土家族聚集的区域,也是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发源地之一。在张家界、凤凰古城等旅游景区都可以看见,“西兰卡普”作为旅游商品映入游客的眼帘。另外,在湖北恩施市女儿城,还专门在其景区内搭设舞台,表演舞台剧《西兰卡普》。这部舞台剧以关于“西兰卡普”的民间传说作为创作题材,并融入了土家山歌、摆手舞等文化因素。来到此旅游的游客自然会对如此有底蕴和特色的文化表演所吸引。

苏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极高的文化品牌认可度。享受国内外美誉。苏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时,不仅仅是全靠本地旅游带动。更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媒介和互联网推广自身产品。在互联网上,很多的新闻网都会有有关苏绣的报道,视频客户端也会有很多关于苏绣的专题宣传以及苏绣绣法的简单视频教程。不仅如此,在京东、天猫等网上有众多的售卖苏绣的官方旗舰店,人们可以很便利的在网上购买各种各样的苏绣工艺品。而相反,在天猫网上竟没有一家专门售卖“西兰卡普”的旗舰店。可见“西兰卡普”在利用互联网方面还是不成熟的。当今世界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通过互联网使自身的产品多次数频繁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自然就会受到关注,提升文化产品的知名度。

(三)发展区域文化产业,推动产品多样化

生产“西兰卡普”,主要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而且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少之又少,直到现在其发展规模仍没有很大的跨越和发展。

依据目前“西兰卡普”的市场分析上看,企业在精准的市场定位及满足现代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上,所作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规划生产市场,地方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可以做一个牵线搭桥者,联合已经出具规模的各个企业,强强联合,他们之间最大的益处就是对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形成更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加强手工艺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推动对“西兰卡普’的创意研发。生产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更能帮助其制定精准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生产不同档次的文化产品。

四、结语

西兰卡普是土家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探索它的继承与发展,当然离不开创新。如果将其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相融合,并利用新型科技,避免和改善自身的缺陷。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够有所发展。不仅仅是西兰卡普,也是整个西南山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所要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详见《传承千年的民族风情》民族论坛,2011第9期.

篇5

    1、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和汉民族的中医学是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历经了长久的发展历程,在历史上为我国各族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今天依然是我国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是指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和沿用的传统医药的总称。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扶伤方面也各有所长。这些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今天仍然广泛应用,造福各族人民,很多也已经产业化生产并销往国际市场。

    在国际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也成了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首先,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是我们保护民族文化,防止我国民族知识产权流失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包括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非物质财富,如果不注重对这部分传统医药成果加以保护,很有可能使过多的民族医药配方进人国际公共领域。这一方面不利于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护我们的民族制药产业,另一方面也使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非物质财富有可能无偿地成为他人盈利的工具。由于历史上我们并没有注重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在国际上的汉方成药基本上都由日本生产。根据新近的一项调查,我国作为中药的发源地,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超过5%。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现在大部分在国际上还处于保密,我们不能重蹈覆辙。第二,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也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有效途径。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历史上多基于口传心授,或者“师传徒”,“父传子”的方式进行流传,没有科学的研发机制,往往只依靠对诊病经验的朴素积累,这使很多传统医药在现代社会面临灭绝的处境。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中不乏很多精华配方,这些配方的失传对全人类来说都是无可弥补的损失。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在社会上激励创新,这一结论已得到法学界的公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证明。在国际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激励国内的企业和药品研发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保护和发展。

2、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策略

    从法律角度看,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进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首先要对这样的传统医药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不同于那些已经申请专利,有明确专利权人的民族医药。因为有国家确认的专利权或者其他知识产权存在,并且有确定的专利权人,这样的民族医药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依据相关法律进行保护都不成问题。

    本文所讨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少数民族群众集体智慧,世代相传,并流传于今的传统医药。这些传统医药往往具有传统性、继承性、创造主体的群体性和相对公开性和公有性。具体来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往往是通过传统方法制作,来源于特定的群体,地域和文化。由于世代相传,流传至今融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此外,这些医药形成于共有领域,或者已经过早地进人了公有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属于某一群体所共享。正是由于发明者或创造者的群体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过多过久地在社会公开,同民间文学艺术一样,面临着权利主体不明确,保护期限不确定等问题,在法律上是否可以作为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还存在争议。但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对此类特殊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并没有被人们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条约和各国的国内立法予以保障。我们也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具体来说:

    在专利法方面,trips第27条规定,“对于所有发明,无论产品和方法,在所有的科技领域,只要是新颖的

,具有创造性并能适合与工业应用都能申请专利”。trips没有对发明的含义作明确界定,因而各成员国均可自由地制定能推动他们利益的专利制度,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已经通过相关立法对传统医药的制作方法和产生的药品授予专利。建立起对传统医药的专利制度对于拥有诸多传统医药资源的我国有很大益处。但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只能依据某一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产生,并在该国家和地区受保护。这要求我们依据他国的法律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别国申请专利,以获得在国际贸易中的域外保护。但另一方面,这在实践上往往容易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各国对专利申请的条件各有不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法律性质上又有创造主体不明确,产生时间太久,进人公有领域而丧失新颖性等原因,使其有成为不适格的专利权对象的可能。此外,专利权的授予往往伴随着高额的专利费用,这也使专利手段作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上存在一些障碍。

   在商业秘密保护手段上,依据trips第39条规定,“商业秘密作为一个整休,尚不为通常处理涉及信息范围内的人所普遍知道,或者不易被他们获得,此外,商业秘密作为秘密而具有高的价值,该信息的合法控制人,在此种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步骤以保持其秘密性质”。相对于需要复杂程序和高额费用的专利来说,利用商业秘密手段保护传统医药确实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法律上是可以属于商业秘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采用相对秘密性原则,即秘密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是指任何人都不知道,而是可以有限制地公开与一定范围之内。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中的方剂往往只是在家族或者民族医生中公开,对于外界来说他们有意识地保密,这满足了商业秘密的相对秘密性和保密性。同时,这样的传统医药方剂由于其医疗功效往往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理论上是符合trips所规定商业秘密的含义。因而当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国际上受到知识产权侵权时,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进行维权。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商业秘密方式的保护相对专利权来说较弱。另一方面,作为造福人民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如果过分强调秘密性而限制了在社会上的流通和应用,也会有一定的弊端。

篇6

篇7

目前,民族医药的文献资料逐步得到全面整理,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经验也用汉文记录下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梳理。全国现有民族医院157所,共计床位6492张,门诊部359个,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都有高等医药院校。

在中国,民族药生产已成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亮点。藏、蒙古、维、傣、苗、彝6个民族分别有自己的民族药生产。现有民族药成药的生产企业130多家,允许生产的药品国家标准865个,其中非处方(OTC)200个。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18个。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药创造和医药知识的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①中国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医学三个部分。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民间医学是指无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民间的医疗、养生习俗,单方验方和简易医术。民族医学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 OFMINORITIES)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学术团体。

中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散在民间,而且有日益衰颓的趋势。80年代以后,国家采取了发掘保护利用的政策,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此后,全国民族医药事业有了比较快的恢复与发展.

民族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各个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过重要贡献。由于各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和疾病状况不同,其医药创造和医药成就也各有千秋。例如,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日照强烈,多风,气候多变。人们长期以游牧为主,肉食居多,燃料缺乏,高原病、高血压、中风、肺心病、风湿病、肝胆病、肠胃病比较多,藏医药对这些疾病的治疗经验相当丰富。诊断上验尿诊断是一大特点,治疗上藏药浴疗法很受欢迎。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蒙古草原,逐水草而居,世称马背民族。蒙医学全面吸收了藏医药的基本理论并与蒙古原来的传统医药经验相结合,许多医学理论和方药都与藏医相似。尤其对于骨伤、脑震荡的治疗有很好的传统疗法。近几年对白血病、牛皮癣、甲亢等专科疾病的治疗均有特色。维医是维吾尔族人民的医学创造。早在丝绸之路繁华的年代,受到阿拉伯医学的影响,吸收了西域诸多民族的医药经验。如今在治疗心血管病、胃肠病、男科病、白癫风等方面疗效显著。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院皮肤科年门诊量达28000人次,其中白癫风占60%,总有效率96.6%。瑶医以治疗肿瘤(例如肺癌、肝癌、胰腺癌)和红斑狼疮著名,用的都是从广西采集的瑶药。傣医历史悠久,古代的贝叶经中就有许多用老傣文写的医药典籍,对治疗感冒、胃肠病、食物中毒、关节病、妇科病很有经验。苗医是草药知识最丰富的民族之一,素有“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称。村村寨寨几乎人人识药,户户学医,尤其对妇儿科疾病、骨伤、虫咬蛇伤、皮肤肿疖、瘴岚秽浊诸病均有显著疗效。彝医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凉山。著名的云南白药就是彝药。彝医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创伤、各种眼疾均有较好疗效。壮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善治痧、瘴、盅、毒、风、火、湿诸病,最近出版的《壮医内科学》,记载了治疗咳嗽、气喘、咳血等40种病症,诊断以目诊、甲诊见长,壮医灸法、针法、刮法、薰蒸法都别具一格。

总之,民族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医药宝库,是民族民间医药的总汇,斯医斯药,均祖祖辈辈继承而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但由于广大汉族地区过去对它了解不多,常把它当作远山的神灵,人为地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其实,任何医学体系都是全方位地面对生老病死的,民族医药的长处,仍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它的许多疗效是完全可以和其他医学媲美而一争雄长的。

民族药产业成为医药经济的特殊门类

中国民族药企业的出现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时期。当时自治区藏医院(它的前身是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与“门孜康”合并而成的拉萨藏医院)因门诊量增大,医生不仅要在门诊看病,还要自己动手配药、粉碎、制丸、包装甚至发药。为了满足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196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藏医院扩建藏药厂,同时派专人到北京同仁堂学习先进的制药技术。1982年,由中国药材公司筹划并投资,在内蒙古的通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蒙药厂。1996年,由江苏省投资近7000万元在拉萨援建了现代化的自治区藏药厂(今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传统藏药进入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形势的鼓舞下,一批民营的民族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如奇正藏药创办于1993年,金诃藏药创办于1996年。至目前为止,全国的民族药企业约130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六类民族药,2003年销售约50亿元。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藏药和苗药。目前全国有藏药企业25家,包括13家,青海9家,甘肃2家,云南1家,另有18家中西药生产企业中也生产个别种类的藏药产品。2003年藏药年总产值10亿元。③苗药生产集中于贵州省,全省有苗药及其他民族药企业70余家,生产品种154个,产值占全国省医药总产值的40%,2004年产值约25亿元。

总的来说,我国民族药的发展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民族药企业大都是新兴企业、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西部企业。其特点是:一是资金少,起点低,基本建设和GMP改造动用了大量资金,当前的开发能力有限。二是药品销售主渠道不畅,进入医院还比较困难。2000年版《医保目录》进入民族药47个。2004年版《医保目录》扩容以后,中成药品种增加98%,西药品种增加42%,民族药品种没有增加,仍保持原来的47种。三是民族药的宣传工作非常薄弱,许多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群众不了解,术语看不懂,说明书无特色,大部分中医和西医对民族医药学习掌握不够,因此也就不会使用和很少使用。四是药材资源制约,部分药材比较紧缺,需要大力保护,把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濒危品种,更要大力养殖种植,建立基地。民族药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兴医药产业群体,在理论指导、处方组合、新药开发、生产工艺等方面有许多特点,在西部大开发中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它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

结束语

人类历史已有200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医学史只有几千年。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人类活动早期的医药知识现在已无从查考,但从中国古代神农氏采药,“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及大量古典医籍来看,医学的发展都经历过一个医巫不分、神药两解的时代。这是医学的童年,也是我们今天对祖先的医学创造的零星记忆。以后有了比较系统的传统医药。目前,我们正在“总结提高”和“充分发挥”上下功夫,使中医学和民族民间医学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部分文字有删节)

参考文献

①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传统医学战略》,中文版(非卖品),第1页。

②金炳镐、龚学增著,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习纲要,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34页。

篇8

一、丰乐安置点的概况

榕江县古州镇丰乐村安置点距离县城中心1.5公里,属县城规划区。该安置点与廉租房衔接,每户住房面积50平方米。到2015年4月份,该安置点共安置955户3755人。其中,计划乡摆王、摆拉两个村整村搬迁497户1783人,其他为寨蒿镇、崇义乡和八开乡的零散搬迁户。该安置点的安置模式具有典型性:实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依托城区、园区安置,采用“一个村一栋楼房、一个组一个单元、一个家族一层楼”的方式进行安置。该安置点的移民主体为摆拉村和摆王村,这两个村辖于计划乡。摆王村距乡政府驻地30公里,距县城8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摆拉村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7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水族。两村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的月亮山主峰上,是典型的深山区。摆拉村和摆王村由于地处深山,农业基本能满足平时生活所需;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的民族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下来。为了动言他们搬离 “高坡”①,当地政府做了不少工作。2013年春节前摆王、摆拉村303户农民1070人从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到了县城,2013年7月,因一直犹豫而暂时未搬迁的194户713人也搬到了县城,至此两个村完成了整村生态移民搬迁,共搬迁了497户1783人。

二、文化传统对丰乐移民的影响

文化传统是“支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习惯势力和精神力量,一种集体的潜意识”[2],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在这个历程中,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人们遵循它行动,但又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丰乐移民都是从较为偏远的山区搬迁而来的苗族、水族和侗族等少数族,特别是处于月亮山深山区的摆拉村和摆王村,受现代化影响较小,其文化传统较为深厚,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时刻影响着他们移民后的生产和生活。

(一)影响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逐渐形成了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某种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当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势必会引起生计方式的变迁,进而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移民传统文化对新环境中生计方式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适应起到或制约或阻碍的作用。丰乐安置点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概括来说,丰乐移民大部分青年人初中毕业以后就到沿海一带打工,在安置点居住时间长的移民,一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在家带孩子、送小孩读书;一部分是有劳动力、适应能力稍强的人,他们主要靠打零工为生,包括建筑工人、街上的苦力、超市、摩的及部分卖菜等;大部分人两边居住,即一个月在县城做几天零工或闲上几天,又回老家做几天农活。为了移民能够在县城安居下来,榕江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移民解决就业问题。从2013年开始,榕江县对丰乐安置点移民进行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为蔬菜基地、木材加工厂、超市、工业园区等。据榕江县人力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移民后安排到蔬菜基地工作的移民有四五十个,但在2014年走访摸底的时候,只剩下不到十人留在蔬菜基地;在永盛木业、甘力木业和永利木业的移民也先后离开了。

移民后,丰乐移民的农耕技能和文化,与县城的工业、服务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和意识产生很大矛盾。原有的文化传统制约了他们在城市中的生产和生活。在调研中得知,移民大多认为安排的这些工作他们不适应,一是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规律和工作节奏,有村民说:“以前在家想做就做一下,不想做就休息,没人管。”以前在农村做农活,没有约束,而城市的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岗位职责规定,很多村民一时适应不了新工作岗位规律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二是劳动技能不适应,“做不惯那边的活路,我出来一个月做几天,吃完了又去做。”很多村民从生下来就呆在村里,很少与外界接触,最多到乡里赶集,找点钱,其余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种庄稼上,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面他们是一把好手,但是长期以来的农耕技能与城市的工作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一时做不了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

(二) 影响移民的心理调适

发展是梯度推进的,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地区和个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相反,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影响较晚的地区和个人,其文化与现代性的适应较慢。文化习惯促使他们的经济行为、思维等与现代经济社会间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那种几乎出自本能的族群情感、历史记忆、信仰情怀、乡土认知和道德习俗等,对人们的认知、选择和学习(模仿)活动总是具有一种先决性影响,而且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是总是以自觉的方式存在的,它们有时更像是一种本能,于是也就更加难以放弃。”[3]移民后环境的突然改变,移民的文化传统使其在新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表现。丰乐移民一方面很想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使其很难融入城市。要融入就得求同,就得改变。而割离意识中原本具有的一些东西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变与不变、变什么、怎样变这些问题中,每个移民的思维和行为无不带着原有的民族文化因子。可以说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较量,“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是文化传统的改造问题。”[2]在这个较量和改造的过程中,移民在开始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往往呈现出迷茫和焦虑的精神状态。当问起丰乐安置区移民“你觉得你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他们大多游离很久后给出“不知道”的答案。他们大多在城市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理归属感缺失;而返回原居住地又不似移民前的农民身份,乡土意识正逐渐弱化。在这段特定的时间内,他们作为一种“边际人”②而存在。世代形成的农耕文化使他们在面对城市中陌生的生计方式和人际关系时,一时难以适从,产生一种身份焦虑,一种文化焦虑。

在同一个村寨里面,个人的文化开放程度亦是不同的,从而人与人之间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区别。在丰乐安置区,青年人的适应能力远强于年纪较大的人,文化程度高的人适应能力强于文化程度低的人,与外界交流较多的人适应能力又强得多。丰乐移民中:返回原居住地的移民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在他们身上,文化传统的“习惯势力”更大,他们更加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四五十岁那部分人,很多人游走在农村和县城安置区,既不完全脱离乡土,也完全融入城市;相比之下,青年一代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就小得多,他们大多初中毕业后就去东南沿海城市打工,离开居住条件差、交通闭塞的农村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总之,文化开放程度较高的村民,他们会在城市中较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而文化传统较为浓厚的村民,则往往在城市中无所适从,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更加焦虑,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因而他们或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或返回原居住地。

三、结语

通过丰乐安置点移民的适应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其传统文化价值有着深刻的联系,人们的价值观内在的限定了他们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对发展手段的应用。不同的文化所遵从的价值取向不同,势必会造成不同文化群体应对自然和社会等外界环境时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因为文化传统规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化传统对移民的适应性具有先导性的影响,文化开放程度越大、包容性越强,移民适应性越强;相反,文化相对较封闭的族群,其移民适应性较弱。因为,文化是人们解决生存问题而形成的机制,文化也是文化拥有者的生存方式,他们的生存能力不仅通过他们的文化体现,而且通过他们的文化获得。移民以后,移民能否适应新的生计方式,能否在新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其文化传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移民的过程中,“移民的再社会化一定会受到现有资源以及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资源或环境要素面前, 移民个体并非毫无作为, 他们一定会在适应的同时, 重新对其进行构建。”[4]移民在建构的新的社会环境时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和行为,都是经过其文化过滤的,都带有其文化价值的意义在里面。因而,在搬迁的过程中,须充分关注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应把文化结构对移民的影响考虑在内,所实施的搬迁模式和安置工作应尽量与之相适应。

同时,不仅是在不同的移民群体间,即使在同一群体当中,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移民后能快速适应转变,并能抓住机遇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相反,适应能力较弱的移民,则有可能因搬迁而更加贫困。因而,在移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可能会出现的 “马太效应”。③(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项目来源:文章系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美]A・哈维兰著, 期铁硼、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92.

[2]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8): 78

[3] 戴庆中.边界漂移的乡土――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突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0

[4] 马伟华.移民的文化适应:宁夏吊庄移民生活习俗调试调查研究――以芦草洼吊(兴泾镇)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注解:

篇9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 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篇10

1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落后论质析

贵州省偏安西南一隅,自古以来就少被世人所知,历史文献中留下来形容贵州的词语大多都有贬义,譬如“夜郎自大”,“黔驴技穷”“落后”“野蛮”“多瘴气,善蛊毒”之类,贵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贴上种种诸如此类的标签,据此,在此贫瘠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是落后的,不堪入目的。体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同志曾经说过:“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进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固而强意志。筋骨在,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在,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同志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是十分深刻而准确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就地取材,器材简单,对场地要求不高,比赛无关乎输赢,减少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比拼性,真正体现了体育强健身体的本质功能,此外,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强调和谐性和普适性,如侗族的抛拍纱球,抛拍纱球的竞赛方式不是比双方的球技而是以拍球成功的次数论输赢。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实现了强健体魄,娱乐身心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竞技体育是无法超越和媲美的,在此本质功能上衍生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具有平民性、非公利性和和谐性。

2“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中心论”批判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宗旨,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竞争社会里受到各阶层人民的追捧。甚至有人认为,现代体育文化才是主流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则是乡土的、粗俗的、草根的非主流文化,是不值得一提的。诚然,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如今的体育大国,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殁,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建构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片面弘扬现代体育文化并不可取。

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要内容,主要强调竞争性,突显个人色彩,轻过程,重结果,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这些表征在竞技体育中尤为明显,导致现代体育文化的异化,缺少人文内涵。有学者曾指出:若真要大张旗鼓的讨论现代竞技体育,恐怕当今之竞技体育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譬如:为争金夺银,教练员给运动员长期高负荷的训练,为圆冠军梦,不惜使用兴奋剂药物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不同,它强调参与者的身心愉快,崇尚和谐自然,带有自娱自乐的意味,关注大众参与性和普适性,注重表演性和娱乐休闲性,冯胜刚先生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休闲型的民俗游戏,其对娱乐的追求大于对健康的追求,展现少数民族部落原始质朴的原汁原味的生态美。如苗族的迁徙舞――木鼓舞,跳芦笙,侗族的抢花炮,土家族的摆手舞,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无一不是展现本民族大众狂欢的场景。

21 世纪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和尊重,这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复兴的机会,文化多元化运动,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0年发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文化多元化的前提:多元中的每一元趋于成熟;多元文化之间可以平等地学习和讨论;多元文化有共同遵从的基本原则;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任何一元文化都服从于个体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人的幸福的考虑;以人的进步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虽然目前以竞技性为代表的奥运文化在全球依然占据统治地位,但也面临着文化单一性所带来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再追求奥运竞技项目带来的单调刺激,而是希望看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感受多元的体育文化刺激,所以奥组委也积极倡导多元的体育文化。在当今世界,体育的价值观出现了异化,黑哨、兴奋剂等一些现象频发不断,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背离了体育的本质,丧失了人文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找回缺失的人文价值,确立正确的体育内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体育的出发点是对人性的尊重,蕴含人文精神。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的深受其影响,如何在众多体育文化交融碰撞中保持本民族的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积极接受外来体育文化元素,吸收其精华,丰富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比如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拼搏,公正,公平原则来改造某些民族项目,比如龙舟竞赛,舞龙舞狮竞赛等,第二:顺应时代潮流,摒弃本民族中落后的体育文化,比如某些民族表演项目祭祀部分中封建,迷信思想及鬼怪神灵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三:主导调整本民族体育文化结构,重构各文化结构的各子系统以增强文化自身的适应性,第四:拓宽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如各级民族运动会,旅游文化节,民族文化交流会,将民族文化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体育文化作为众多文化活动中的一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应为全世界所分享,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何 萍.文化相对主义:历史演变及内涵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

[2]冯胜刚.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 贵州民族出版社, 2011.

篇11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92-03

一、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概况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京族、彝族、回族等12个民族。全区少数民族人口1778万,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0%。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学、艺术、服饰、、伦理道德、民俗、饮食、医疗、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语言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而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使用的壮语是广西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广西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歌舞资源(壮族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民歌的代表人物),有海量的少数民族传说神话故事,有杰出的建筑物(如三江侗族的风雨桥),有无数的工艺品(如壮族的铜鼓、壮锦、绣球)。在服饰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壮族的一个分支“黑衣壮”即以全身黑色着装而得名)。在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崇拜或鬼神崇拜,有各自的祭祀仪式。在伦理道德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比较接近,内容包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善良、单纯朴实、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等。在民俗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在饮食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如壮族的糍粑、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醋泡饭”)。在医疗方面,广西有壮医、瑶医、苗医等自成体系的医疗方法手段。在生产和生活经验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如农耕和畜牧的方法技巧)。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的影响和挑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基本封闭的、落后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向一个开放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挺进。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得到较大程度的维护、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给广西的少数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广西的少数民族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广西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75,8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75.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这其中有广西少数民族的辛勤汗水和卓越贡献。现代化进程如暴风骤雨,冲刷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头脑,呼唤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变革传统观念,树立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与此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受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生存危机。中国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在接受《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强我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黄格胜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我区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维艰。如民居和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日趋消竭;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后继乏人;民族传统习俗如歌圩、庙会、节日和婚丧礼俗,均因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强烈冲击,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保护和抢救;另一方面需要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转化,获得新生和发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在笔者看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需要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更新传统意识,培养现代意识。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就是传统意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意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宗法族规意识、臣民意识、等级意识、重男轻女意识、顺从意识、迷信意识、信命意识、勤劳意识、节俭意识、自给自足意识、甘于清贫意识、安于现状意识、自我封闭意识、风俗习惯意识、人情意识、面子意识等。这些传统意识有相当部分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觉醒觉悟,自觉更新观念意识,树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自觉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创富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等。

其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摒弃一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意识,吸纳现代意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饱含着浓重的传统意识,其中一些意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应该被淘汰。譬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延续了500多年历史的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期间举行的斗鸟、斗鸡、斗狗、斗牛比赛,这些血腥活动把人类的肤浅快乐建立在动物的巨大痛苦之上,反映了人类自高自大,无视动物的福祉和权利的意识。这与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已经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追求现代文明的人士的抗议和抵制,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也应该反思和警醒。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全面吸纳现代意识,反映现代意识。比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创作应该注意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尤其是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创富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实现山歌内容的“革命”。可以想象,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的山歌会更加受到欢迎,更加流行。2007年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地税山歌台传出了这样的歌词:“作为纳税人,要辛勤劳动;为国创财富,幸福又光荣。”这反映了创富意识和纳税意识的歌词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喝彩。

其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据需要可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实现自身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原

生态传统文化朴实无华、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华风骨。不过,在当代社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发展,可考虑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包括现代审美理念、现代文化艺术成分、现代科技手段等。例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虽然质朴,但显得有点粗糙,审美点不够集中,那么在把它们搬上舞台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现代元素,包括根据现代审美要求,给民歌加入现代音乐成分,提高民歌的感染力;对舞蹈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增加动作的表现力;以唯美标准安排舞蹈演员的着装和化妆;采用现代舞台灯光手段,增强表演的效果;采用精心编写的现代音乐作为声音背景,使舞蹈动作与音乐水融、浑然一体。广西壮族的天琴女子演唱组合特色山歌《唱天谣》、大型舞蹈史诗《妈勒访天边》和大型山水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三个典型的成功例子。2003年9月龙州县委、县政府出资成立了一个壮族天琴女子弹唱组合,邀请广西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范西姆、梁绍武、韩醒等到龙州调研采风,专家们为天琴组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民歌,其中有《唱天谣》。200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天琴组合献唱《唱天谣》,独具壮族多声部特色的演唱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随后天琴组合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以及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文艺演出。《妈勒访天边》是南宁市艺术剧院根据壮族民间素材创作的壮族舞剧,曾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六项单项奖、广西第五届“桂花金奖”及十一项单项奖,并入选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印象刘三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融合了壮族歌舞、桂林山水实景、现代灯光效果等多种元素,于2004年3月在桂林阳朔公开演出。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完演出后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2004年11月,以《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7月,《印象刘三姐》获得“中国十大演出盛世奖”。

其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现代技术手段。广西文化厅应考虑用书籍、CD、VCD、DVD、光盘、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把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系统地、完整地、全方位地记录下来,既便于保存,也便于传播。

其五,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研究方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呼唤文化学者们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对其分门别类,总结各门类的性质特点,建立起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系脉络。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广西已整理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桂剧、桂南采茶戏、彩调、壮剧、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京族哈节、瑶族盘王节、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壮族嘹歌、瑶族长鼓舞、邕剧、广西文场、陶器烧制技艺、宾阳炮龙节、壮族三声部民歌、田林瑶族铜鼓舞等27种传统文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有助于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其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实施文化产业战略,打造广西的文化品牌。广西的决策者应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成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经营、管理和发展,用心打造一批广西精品文化品牌。连续举办了12届的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个支柱、广西的一个精品文化品牌、广西的一张名片。该艺术节已将广西少数民族的许多经典民歌介绍给世人。一些民歌精品(如前述的《唱天谣》)凭借该艺术节的舞台声誉鹊起,名满天下,为世人津津乐道。这是一种成功的现代营销。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另一个支柱,出现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本地的民俗文化,举办民俗文化节,建立民俗旅游景点,以吸引国内外游客。目前广西影响较大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有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三江“多耶程阳桥”旅游节、宁明花山文化旅游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宾阳炮龙节等。

其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要避免过分功利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当然可以有功利的目的,可以追求经济效益,但应有一个度。超过了度,再好的经也会被念歪。比如广西某个少数民族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一些漂亮的扮作新娘的少数民族姑娘,“让男性游客扮作新郎,然后按照少数民族的习俗,举行一次假婚礼,以此令游客体验所谓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婚俗。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十分商业化。婚姻礼是假,伸手要聘金却是真……游客因感觉受骗大发雷霆而终止游戏的尴尬场面,致使民族婚俗中原本应体现的一些美好的内容荡然无存”。

其八,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长期以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特别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一些,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不必有自卑的心态。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怀有信心。须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广西壮族山歌的代表平果嘹歌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的独特魅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悉尼歌剧院,走向了世界。

篇13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027-04

1.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数十个民族在此地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其中,世代聚会居省内的的五个民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和土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如藏族的赛马、赛牦牛、射箭、抱石、围棋、藏戏、负重、古朵、朵加、拔河、游泳、博克等;回族的赶木球、掼牛、爬木城、回族武术、打梭儿、训鹰等;土族的轮子秋、拔腰、蹬滚、打毛蛋、台毽巴嘎、骑马、射箭、拔河等;蒙古族的摔跤、赛马、射箭、套马、蒙古象棋等;撒拉族的打岗、蹬棍、拔腰、打蚂蚱、撒拉赛瓦、皮筏子、摔跤、举重、射击等。

2.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征

2.1民族性、独特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比较,具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气息。以少数民族节庆作为依托,体现的是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同时突出其娱乐性、表演性和可观赏性,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虽然,近些年来某些民族节庆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本来含义,娱乐成分越来越浓(如:藏族的“落赛”、“祈愿大法会”),但对于本民族之外的人来说,一般具有“新、奇、特”等特点,这也使之受到了外界的青睐。

2.2地域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会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是在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经过时间与历史长河的冲刷,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由于环境不同,青海省各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脉、黄土高原以及青藏高原是蒙古、回、藏、土族、撒拉族等主要民族的聚集地,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差,当地的居民习性也与其他省份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格豪爽、粗犷,尚武、崇力的气质和个性,这也就促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一例外都具有自身民族的地域性质。

2.3节庆性

青海省各少数民族由于其地域上的差异,其传统体育的产生来源除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之外,还与各民族的传统庆典息息相关,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主要以其本民族重大的节庆作为依托,从节庆的类型上看,大致可分为宗教祭祀类、新春伊始类、婚恋郊游类、农事生产类、娱乐狂欢类五类。如:青海境内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帮节进行赛马、叼羊等传统体育活动;藏族的“望果节”,进行饮酒、歌舞、赛马、射箭等欢庆活动;土族“七月会”期间会举行“轮子秋”、“安昭舞”等体育欢庆活动。

2.4 宗教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最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为宗教而服务。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变化中,某些节日以及体育活动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含义,娱乐性质越来越浓,但并不代表人们完全把这种信仰所摒弃。青海省各少数民族宗教祭祀种类众多,如青海省境内的藏族居民信仰的主要是藏传佛教,在藏族中开展的较为普遍和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大都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直接起源于宗教。

2.5 艺术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宗教性决定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必然也是一种艺术。蒙古族的蒙古式摔跤、土族的“轮子秋”、藏族的“赛牦牛”、保安族的夺腰刀等项目都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性。同时,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服饰等文化形态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如青海著名的“花儿”、人神共舞的“热贡艺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那顿(七月会)”以及流传千古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等,都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些文化形态与民族体育相辅相成,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来源和基础。

3.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劣分析

3.1 优势

3.1.1 青海省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神秘壮丽的青藏高原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主要与其宗教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青海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3.1.2青海省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

青海省地处连接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丝绸之路”现今已经开发成旅游路线。而近年来,随着以“大美青海”为主题的宣传营销,青海省的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之相联系的旅游交通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例外,现已初步建成相对健全的交通网络。

3.1.3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青海省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相继成功举办了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来自青海省的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参加押加、举沙袋、赛马、拔河、射箭、民族式摔跤等具有高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促进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2劣势

3.2.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青海省经济的落后,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尤以州县饭店住宿条件比较差,数量不足为首,多数旅游景区(点)和接待设施,特别是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比较差。青海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3.2.2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还不成熟

虽然青海省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得比较迅速,但仍停留在风光旅游的层面上,体育旅游占的比重相当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则更少,部分情况下是依附于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而进行的。因此青海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区民族体育活动仍处于自然状况,没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不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利于这种特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传承出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利,使得一些原本就与当地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体育资源遭到摒弃。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都是源于其生活的形形,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理念等各方面的不一样,就会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或者文化出资按断代的现象,许多传统项目或者少数民族文化也因此濒临灭绝。

4.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推向市场

将现行社会的宣传方式(报纸、书籍、书刊、电台、电视、互联网)充分运用到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上,做好青海省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形象设计,并将设计好的形象进行推广营销,如“七彩互助”等,在游客心中形成既定的旅游形象。同时配置优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套餐,开通旅游的定点专线车,借助“口碑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建立“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网站”,将青海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全面而详实地介绍给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高原特色,从而使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4.2加快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涉及民族、宗教、历史、自然、地理等各领域,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独具特色和魅力,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很大的人、财、物的大量投入,因此,要加快青海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步伐,必须促进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青海省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宗教信仰等特点,建立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完善基础设建设尽量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从而达到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双丰收的局面。

4.3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要使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企业等相关部门结合起来,由政府统一监管调控规划,尽最大力量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根据国家的政策,从市场的角度对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选择、包装,统一管理规划。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在各县市、各景点应合理分布,尽量避免产品项目重复,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套餐,要和当地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要符合当地的民族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4.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青海省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各高等院校,目前比较成功的是青海省民族大学,而由政府组织的培训机构更是少之又少。而要成功开发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并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不仅要懂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要熟知旅游业务,既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又要突出民族特色。

4.5突出优势,打造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

依托青海省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较系统而生动的展现出来无疑是一个有效而可行的方法。把相关的少数民族节庆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充分利用青海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点,扩大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影响力。建立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村、充分发挥青海省“环湖赛”的品牌效益,带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品牌发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少数民族风情与我省的独特自然风光相结合,从而推出一些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 骈一蕊.青海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0(6):358-359.

[2] 宋积萍.关于青海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04):39-40.

[3] 邓彩兰.青海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之我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3) :54-56.

[4] 赵苏吉.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 :09-13.

[5] 邸平伟.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2(3):2-16.

[6] 顾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J].体育学刊,2002(3):49-51.

[7] 孙翠琪.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37.

基金项目:2013 年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科研项目《文化创意视角下的青海文化旅游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3-QS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