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优秀教学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校企合作的高校案例教学模式产生的研究背景
我国高校施行案例教学的时间较晚,在1980年首次运用获得成功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发展至今,案例教学现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想要高效推进案例教学,优质的教学案例必不可少。就目前我国案例现状来说,案例库更新速度慢、资源匮乏,不能及时反映我国企业现实问题,远远跟不上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时需要。而且我国案例库中大多数案例是从国外编译过来的,自编和本土案例所占比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推广,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发迫在眉睫。如今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校企合作在教育界引起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包括教学案例模式的开发、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案例,无论从企业还是从学校的角度考虑,合作共建案例教学模式都是双赢的,双方都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所以应多鼓励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方法,在实现共赢的前提下促进教学案例模式的进步。
(二)校企合作探究高校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有效填充教学案例库资源。目前我国高校或有关机构案例库情况不容乐观,即便案例库在不断补充完善新资源,但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案例资源的更新速度都无法满足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从案例结构看,我国案例库以西方编译的二手案例或旧案例为主,西方与我国企业背景和条件存在差异,教学使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代沟。从案例来源看,教学案例来源开发渠道少,例如MPAcc使用的案例多来自教指委案例库,院校自建案例库为辅,剩下的来源渠道所占比重偏小,且由于这些案例资源分属不同的组织,案例提取、使用的共享性和可获取性较差。[1]从案例内容看,普遍缺乏与教学专业知识及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优质案例,更新调整也难以紧贴行业新动向,无法及时与教学内容衔接,教学使用效果差。我国案例教学模式目前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受人员、资金、技术、隐私等各方面限制,案例资源匮乏,阻碍了案例教学的推广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教学案例编写,缓解案例贫乏的窘境,为教学案例注入新鲜的血液,有效补充教学案例资源,为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快高校案例教学进程夯实了基础。
2.校企合作开发案例具备相对优势。案例开发形式多样,例如建立案例库、举行教学案例大赛、组织社会编撰等,相较于这些开发模式,以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建设教学案例库是最有效且切实可行的办法。实践基地的校企合作关系保证了案例数据的真实有效,对企业实时追踪、反馈有利于案例的及时更新。同时,校企现有条件下共建实践基地为案例开发提供了平台,学生、教师甚至企业管理人员都能参与到讨论、整理、建设案例的过程中来,增强了对案例教学内容的理解。
3.体现校企双赢的思想。校企合作的教学案例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校企双赢。对学生而言,其打破了听、学、练一贯的上课模式,实践基地的实习经历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能够更清晰地建立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对案例的体验和理解也更透彻,进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的案例教学模式实现了把企业搬到课堂上来的教学效果,同时给了学校教师一个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有助于提高校内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对企业而言,教学案例研究成果为企业脱离困境、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在此基础上可以改善自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水平,丰富自身创新机制和水平,实现校企案例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因此,在当前教学背景下,校企应该主动加强合作,积极探索教学案例的新模式,通过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等方式实现校企间真正的案例教学双赢。
二、校企双赢的案例教学模式建设思路
1.建设校企案例教学合作的长效机制。首先校企合作要以校外实践基地作为依托,就目标企业的选择来看,学校应该选择能长期且有诚意合作的企业,最好选择当地企业。实践基地是学生、教师参与开发案例的首要环境,学校将具体教学案例项目的开发作为驱动力,动员学生利用寒暑期或毕业实习等时间参加企业实习调研,搜集案例相关资料和数据,加强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沟通,分析企业相关经济业务,将企业重难点问题拟定案例方案后交由案例审核团审查。[2]学校成立的案例审核团队由专业优秀教师、领域专家、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对案例选题、整理过程、成果展示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管,对学生提交的案例拟定方案筛选评定,对于合格可用的案例结合教学目标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以规范统一标准整理成原创高质量的案例,同时建立校企案例池,将整理后的案例收入案例池中供教学使用、企业后期借鉴。除此之外,为了保障校企案例教学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还可以设置“方向导向”的课程模块和大讲堂制度。由于不同的案例在教学目标上有各自的侧重点,所以设置“方向导向”的课程模块,将案例教学课程在方向化、系统化原则的指导下分为不同的模块,将入选的案例素材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科学地组合成不同的案例集合,使案例得到针对性和覆盖性的方向化管理,在教师使用时可以快速调取所需方向案例,增强了案例使用的灵活性。大讲堂制度则是邀请参与案例教学的教师或企业项目负责人开展讲堂授课,可以实行按月或按周讲解制度,定期向学生讲解教学案例,具体的情况应视学校而定,可以采取面授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服务等方式实现,这样扩大了案例教学传授的面积,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学习、运用案例。
2.加强政企协同、政校协同。校企合作的案例教学虽然以校企协同为重点,但也要关注政府和企业、学校的协同关系,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将案例搜集任务派发到各个企事业单位,使企业经营中遇到重难点问题以科研项目或咨询的方式呈送相关部门,部门负责人与高校教师对呈报项目共同协调整理,结合教学侧重点设计教学案例,投放到案例池中,保证案例池与时俱进。政府在校企合作探索教学案例模式的作用是推动式的,也是指导监督式的,要监督学校正确使用案例数据,要求学校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保密处理,除教学外不得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时机成熟也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编写案例,召集业界专家对编写的案例评论筛选,剔除不合格的,将符合条件的收入高校案例池,以这种方式开发的案例具有权威性、贴合实际,是最有价值的案例开发途径之一。[3]
3.打造“骨干型”案例教学团队。案例教学是一项复杂持续的工程,一支优秀的案例教学队伍可以使案例教学成功开展。教师长期从事专业理论研究,如“空中花园”缺乏实践经验作为根基,因此高校要培养学校优秀教师到目标企业亲身实践,深入参与到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中去,或在进行案例教学前与高校负责人进行充分沟通,“近距离”接触企业。高校也可以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对教师、学生进行大讲堂授课,从业界的视角剖析典型案例,拓宽教师的专业视角,培养一批真正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骨干型”教学案例团队,为学校案例教学提供支撑。[4]培养“骨干型”案例教学团队不仅锻炼了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高校教师整体的实践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案例教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让学生真正从案例中学到东西,发现问题,从而提高高校的案例教学水平。
4.开展校企案例教学共享计划。高校或企业单独开发案例的成本有多高可想而知,若开展校企案例教学共享计划,分享高校之间的案例,整合高校之间的资源,收纳更多富有特点且贴合实际的案例到案例池中,不仅降低了自身的案例开发成本,又能把本校教学案例的教学成果及亮点呈现出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认可度的同时,也能够刺激更多企业与自己形成合作关系。在云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共享理念不断深化,技术手段也为共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共享成为各个行业难以避免的趋势。高校通过邀请其他高校或者企业负责人参加案例教学共享座谈会、联合建立共享案例服务中心等多种方式实现案例教学共享。[5]资源共享不仅加强了校企、校校之间的交流,为更多的企业和高校带来了实际便利,同时也推广了案例教学的进程,提高了地方相关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准。
三、校企共赢的案例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
1.企业参与度不高。校企教学案例成功合作的关键是企业参与度,但从高校和企业合作现状来看,企业参与案例教学的热情偏低,造成案例质量和数量远远达不到高校案例教学使用水准。所以,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是校企成功开展案例教学合作的必要需求。企业参与度低的制约因素是由于高校编写案例主要以教学为主,可能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不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缺乏对目标企业的吸引力。而企业得不到直接效益,便会消极对待或单方面终止合作。此外,企业担心案例编写使用的数据或资料被泄露或用作他途,进而威胁企业利益,所以对此不愿意公开,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
2.学生、教师缺乏积极性和能力。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对教师来说,其教学任务繁重,热衷科研成果评定职称,且案例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精力花在案例教学模式上看起来并“不划算”。对学生来说,沉重的课业负担、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尚浅导致的抵触心理,认为无法为自己带来切实利益,缺乏参与案例教学的动力,且大多数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难以满足案例建设要求。
3.案例教学缺乏资金支持。案例教学的展开从案例池建设到案例教学日常活动不仅需要耗时、耗力,也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成功开展和推广就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支持。反观我国案例教学的资金现状,政府部门和高校对案例教学的资金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高校的需求,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经费开展案例开发和教学。缺乏经费保障,使得案例教学各项事务的实施迟迟无法进行。可见,缺乏经费已经成为阻碍校企合作探索案例教学模式的一大难题,所以落实经费来源成为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
四、解决校企案例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政府、学校“双管齐下”。解决企业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政府的激励作用不容小觑。政府可以根据参与合作程度对目标企业分级别表彰和优惠;为刺激企业参与案例教学,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成本补偿,弥补企业的成本付出;此外,政府还可以构建案例教学服务平台,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强化校企合作意识和责任。出于企业的顾虑,学校可以提前选送专业能力和素养较高的学生进行真实项目训练,减少企业的压力和成本损失。同时,学校和企业针对案例使用数据签订保密协议、对案例使用进行加密处理等方法来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
2.建立案例教学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建立案例教学教师档案,将案例建设成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成果,跟踪观察教师参与教学案例建设的进度。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奖励基金,对参与案例开发的教师和集体给予奖励,激发教师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制定考评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制度,例如建立累积学分制、实践基地反馈制和奖学金制度等,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参与到案例教学的实践工作中收集资料、拟定案例,进而提高案例开发效率,保障实践基地长效运行发展。
篇2
教师团队缺乏实践经验。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其优秀度的构成不仅仅是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娴熟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技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深谙学生心理,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把学生脑中的想法尽可能地激发出来[1]。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团队存在着一部分毕业留校执教的教师,其社会实践经验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甚至是没有。而其余的教师最多的实践经验也只是在校园范围内,存在于与学生的接触中。大部分的财务管理教师依旧习惯运用固有的方法进行教学,对案例教学法不够熟悉,自然也就无法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其更加形象具体。此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大致有两点:第一,案例教学法在大多数高校中处于初始阶段,一切还有待改进完善。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依旧在曲折的道路上抹黑前进,尚未制定出一个科学完整的案例教学应用体系。第二,正如上文中所说,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自学校毕业后便直接投身于教育工作,其应有的实践经验不足,对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了解仅仅存在于书本理论中,无法将案例教学法进行正确的运用。
2.解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问题的措施
完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储备。一个适宜恰当的案例是教师顺利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同样也是在案例教学实行中较难攻克的一点。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时,应注重案例的典型与理论性,并且需要与我国国情相关联。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第一,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将当时的教学目的作为选择考量点,教学案例的内容必须能够满足教学过程的需要。第二,应尽可能地多选取国内的案例,避免出现翻译失误的情况。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选取过程中,应将国内企业的案例进行大量采用,少部分地进行国外企业案例的辅助选取。国内案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较短,大多数学生可能已通过媒体及网络对案例有所了解,在应用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国外的少部分案例虽然可能会出现在报纸或网络上,但由于缺少宣传报导,因此学生对其并不会存在什么明显的印象。第三,应注重教学案例的时效性。正如新闻的采集制作需要确保一定的时效性一样,财务管理中教学案例的选择也应注重其时效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发展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相应的财政类法规也会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应确保其实效性,使其具备一定的时代特色,加强教学案例的可研究效果。在案例资源的储备中,除了积极收集国内外的教学案例外,教师也可以自主进行案例设计,加强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由于财务管理中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有着更高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从事财务管理教学的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实践,不断思考和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经验,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全体学生都组织到讨论活动中为着眼点[2]。只有这样,案例教学法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使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篇3
基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考虑,《原理》课实施案例教学应体现以下教学原则:
1.主导作用原则
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案例教学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民族高校。目前民族高校《原理》课案例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的理解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一种是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套用传统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忽视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案例教学效果难以发挥出来。笔者认为,民族高校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层面的主导作用。在《原理》课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扮演导演、教练、催化剂等角色。具体讲,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案例教学前,作为导演,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案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包括设计教学案例显现方式、板书、课堂讨论计划与题目、结束语等环节,尤其是课堂讨论计划,如开场白、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小结以及时间分配等细节工作应周密安排。作为教练,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给予方向性指导;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自由讨论的学习氛围。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还应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通过一个又一个提问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去思考、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逐步达到教学目的;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归纳学生发言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讨论中提出的观点进行精彩点评,指出学生讨论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2.主体作用原则
主体作用原则是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做学习和行动的主人。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集启发式、互动式于一体的教学范式,要求学生在案例教学全过程都应发挥主体作用,成为案例学习主体,扮演着演员、运动员、合作伙伴等角色。案例教学前,作为演员,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启迪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研究案例,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撰写发言提纲,为案例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小组或班级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一方面,学生应珍惜难得的发言机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互辩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合作伙伴,学生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完善本组的方案。案例教学后,学生应总结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学习经验与不足,根据案例分析报告的规范要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适度性原则
目前民族高校《原理》课教学中最突出问题是内容多、理论性强、课时少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新编《原理》课教材内容多、理论性强、课时少。由“05方案”与“98方案”课程体系比较表可知:与“98方案”课程体系相比,《原理》课综合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并吸收了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内容,课程内容增加一倍多;《原理》课教材力求既突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又不局限于三个组成部分,从整体上阐述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原理》课中的每个原理都是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都是由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推理构成,都是从经典著作引导出来的,因而具有很深的学理性;《原理》课内容增加一倍多,理论性增强,但学时却由94个学时减少到48学时。另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来讲,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加之长期接受讲授教学训练,缺乏案例教学文化的熏陶和技能训练。因此,民族高校《原理》课案例教学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一是案例教学课时分配要适当。民族高校《原理》课应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90%的课时用于理论教学,10%的课时用于案例教学。二是教学案例数量宜精不宜多。
二、民族高校《原理》课教学案例法的案例选用原则
民族高校《原理》课案例教学在选编案例时除遵循普通高校《原理》课案例选用的典型性、思想性、整体性、时代性等原则外,还应突出以下原则:
1.贴近性原则
篇4
当前,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之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教师必须结合课程性质、课程目的、授课内容、授课对象、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在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重计算、轻分析的倾向。有的学校在授课过程中,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另外,一些学校开设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实践课程很少,也是造成大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仍然不能独立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因之一。
(2)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如果手工计算的话,数据量巨大,容易让大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例如,对资产负债表等做水平和垂直分析,至少要用到三年的数据,采用手工计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些大学生会因为畏难情绪而敷衍了事。
(3)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选用的案例实践性较差,没有建立教学案例库。一是案例较为陈旧,有的案例已经过去较长时间,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等案例,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与当前状况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案例。二是教学案例资料不多,很多教材有配套的案例分析,但作为范例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却比较少,个别高校没有建立起教学案例库,也会影响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4)任课教师缺乏财务报表分析实践的经验。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师一般是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毕业,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这些教师一般都是在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真正在企业中从事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并不多。也有的教师虽然参加各种职业资格的考试并取得了证书,但这并不能代替实践水平。
二、在实践中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1)在教会大学生计算的同时,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分析的重要性,掌握分析的方法、程序。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开展讨论分析,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对好的意见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以利于今后改进。方法之二就是布置案例分析的练习题,让每个大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分析,这样可以避免大学生在课堂上因为时间有限而不能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教师对每个大学生的情况会了解得更全面,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其分析的能力。
(2)在授课中选用新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案例或者本地的上市公司的案例,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以考虑建立教学案例库。例如,选用本地某上市公司连续五年的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编制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增长能力分析、杜邦体系分析、存在问题与对策等内容在内的教学案例。随着课程的进展,让大学生计算有关指标,并进行某一方面的分析,这样做比那种单纯虚构的公司的练习题更加真实,能将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实操引导,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又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师可将这些自己加工的案例选入案例库中,也可以将教材中的优秀的案例选入案例库,还可通过与其他高校的教师交流来获得一些案例。
(3)运用Excel,简化计算。除计算出各种财务指标外,还可以根据需要画出有关的分析表和图形,如指标变化趋势图等,使分析更为直观、形象。采用Excel来进行资产负债表等报表的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将变得非常简单,相比手工计算大大节约时间,提高了效率。对于Excel的使用,大学生在有关计算机的课程中已经学过,在这里学习财务报表分析时,教师要教会大学生将网上搜集的上市公司的报表数据导入到Excel当中。首先将网上的数据复制粘贴到文本文档中,再利用Excel的数据导入功能将数据导入到Excel中,然后就可以利用Excel进行分析了。
(4)多渠道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任课教师去企业参加实际财务工作,积累财务报表分析的工作经验,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二是通过聘请企业中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高水平的财务工作人员如企业的财务总监或企业财务管理的负责人等来高校兼任指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容易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讲授更多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实践中会遇到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树立新的教学观,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持续进行改进,才能培养高校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财务报表分析的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篇5
与此同时,国家及企业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3]。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不少高校在信息技术类专业中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但课程的教学改革尚未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课程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从培养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人才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是与实际脱节,培养的学生在嵌入式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利用规范的工程方法构建符合应用需求的系统能力,入职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3]。因此,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消除校企之间的鸿沟,提高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1嵌入式系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嵌入式系统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一是软硬件结合,可以说任何嵌入式系统都是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结果;二是面向应用,嵌入式系统是通过嵌入到具体的产品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而嵌入式系统作为课程,它是一门软硬件相结合的课程,既包括比较复杂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又包括嵌入式软件设计,同时还涉及嵌入式应用开发中的一些工程经验和领域经验。另外嵌入式系统还有许多先行课程,如程序设计基础、模拟电路、数字逻辑、组成原理等。这就要求嵌入式系统课程任课教师既要有比较扎实的嵌入式软硬件功底,同时具有比较丰富的嵌入式工程经验和行业背景。但现在大部分嵌入式系统教师在专业上要么偏硬(一般来自电子相关专业)、要么偏软(一般来自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丰富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经验,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既不能根据自己的实践工程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裁剪取舍,也不能充分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实际应用讲解,更多的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全盘照搬传授给学生,容易让学生觉得课程无用、无趣,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经过近十年的高校扩招,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成为大众教育,特别是对于二本、三本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普遍有兴趣广泛、思维灵活,但却不太习惯理论学习和思考、缺乏恒心和耐力、容易知难而退等特点。对于这些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强调理论化、知识化的传授方法
来讲授嵌入式系统课程,学生无法直接感受到嵌入式系统课程的魅力,无法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不能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老师自说自话,学生我行我事。最后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感到是一无所获,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即使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尽管他们能够硬着头皮学完课程,并且还可以做到考试成绩优良,但他们获得的只是应付考试的死知识,这些知识应付考试还行,但要真正面对一个实际的嵌入式应用开发问题,仍然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最后的问题来自教材方面。尽管近年来嵌入式系统教材出了很多,但大多都是以知识点来组织相关的章节,相互照抄,内容生硬,很少融入作者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缺乏相关的工程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分析讨论,学生也很难将抽象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并加以具体应用。文献[3]是目前ARM嵌入式系统课程最为成功的教材之一,其配套课件、实验资源都非常全面,但其教学内容大多以芯片描述方法来表述,很少启发扩展内容和工程案例,适合工程人员查阅,却不适合刚接受该门课程的学生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嵌入式系统教学经验,探讨基于案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方法改革。
2嵌入式系统教学中案例设计思路
案例教学法以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实践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4]。
为了解决嵌入式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有用、有趣、建立学生自信”为指导思想[5],积极探索嵌入式系统教学方法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大量引入活泼生动的教学案例和相关的工程应用。通过这些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化解课程的教学难点,减少学生学习课程时的挫折感;强调所学知识的工程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贯通课程的知识点,建立嵌入式系统整体概念,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承上启下,强调课程之间联系,并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2.1通过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4]。兴趣是学好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教学案例,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
例如,在讲授PWM知识时,我们引入“两只老虎”播放控制的教学案例,学生面对的不再只是寄存器、分频、占空比等一些抽象枯燥的概念理论,而且可以欣赏到一段美妙的音乐。特别是当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完全可以利用PWM相关知识来编写代码实现音乐播放的时候,他们对所学的内容立即会变得兴趣盎然,甚至跃跃欲试。这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后面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成功也就水到渠成。
2.2通过教学案例化解课程中的教学难点
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涉及到不少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的时候会碰到一些障碍。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晦涩难懂的原理融入到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中,就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有效地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引脚连接模块”的时候,由于学生暂时对GPIO、UART、PWM、I2C等概念还没有接触了解,这个时候,如果给学生讲解如何通过引脚功能选择寄存器的设置来控制引脚作为GPIO、UART0的发送功能或PWM输出功能,学生肯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会从心里头产生畏惧感,丧失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这个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让你选明星”的教学案例,用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四大天王这些同学感兴趣而且熟悉的明星来代替GPIO、UART、PWM、I2C等抽象概念,并设计了相应的软件芯片,让学生模拟引脚功能选择寄存器的设置来选择相应的明星。这样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不仅给学生以亲切感,同时清除了初学时过多抽象的概念给学生造成的学习障碍。
例如,在学习“向量中断控制器”这一章节时,我们设计了一个“看看你能不能当 CPU?”的游戏教学案例,由一个同学充当CPU,多个同学充当不同的中断源,通过多个步骤的游戏训练,同学们对中断源及其中断通道号、中断使能、中断触发、中断响应方法等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有了很清晰的了解,而且在教学案例互动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3通过教学案例联系工程实际,突出课程实践意义,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应用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实践工程案例,一则可以让学生建立这门课程“有用”的概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则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工程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UART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从PC机传输汉字点阵或图片到 ARM实验平台显示”的教学案例,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分析和讨论,同学们不仅明白了UART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而且也能体会这一小小教学案例的工程实际背景。随后联系到放置在路口、广场、车站等的 LED 大屏幕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传输更新的时候,他们就体会到了这个教学案例的工程意义。
当然,对于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教学案例需要根据教学的特点适当加以简化,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2.4通过教学案例贯通整门课程所学的知识
临近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学到的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案例和知识点,缺乏一条“彩线”把整个嵌入系统的相关知识、技术串联起来,不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来看待课程所学的知识,更谈不上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设计一个综合的教学案例来贯通整门课程的知识点,增强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理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完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课程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打地鼠》嵌入式游戏设计综合教学案例,该教学案例既涉及到嵌入式硬件相关资源的应用,如蜂鸣器、键盘、显示屏、数码管、定时器、中断等,又涉及到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的各个环节,如任务划分、任务优先级设计、任务间同步、任务间数据通信等。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教学案例,既将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所学的知识贯通起来,也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开发一个嵌入式游戏的步骤和相关技巧。
2.5通过教学案例承上启下,强化课程之间联系
一门课程结束后,在许多学生的概念中就意味着该门课程的彻底结束,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也经常孤立地讲授一门课程,并不试图引导学生去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5]。在嵌入式系统教学中,我们强调通过教学案例来承担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嵌入式系统教学实践中,适当结合学生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特别是“数字逻辑设计及其应用”课程的知识,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现在所学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复习以前所学课程知识,进一步深化数字逻辑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做到相关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和扩展能力。
例如,在讲授GPIO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一个“跑马灯控制”的教学案例,要求通过GPIO控制74138控制接口电路,进而实现多个LED显示控制。这里的GPIO是嵌入式系统课程的知识,而74138控制接口电路是数字逻辑设计中学过的。
例如,当讲授到定时器一节,我们设计一个“测量电容器容量”的教学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利用555电路所具有电容和数字频率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即:555电路工作在多谐振荡器模式下,当电路中的电阻确定时,电容值和其产生的方波信号周期成正比关系,来实现数字电容测量仪器。这里方波信号的周期可以由嵌入式系统的定时器知识实现,而555电路就是数字逻辑设计中的经典知识内容。
2.6通过教学案例为学生课程设计提供启发和素材
课程设计作为综合、设计、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学生不知道课程设计要做什么?或者不知道课程设计如何动手。通过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选题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如何进行课程设计提供了启发和思路。特别是我们在课程案例设计的时候,都为学生预留了一些扩展空间,给学生留下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挑战性的课题。
3嵌入式系统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案例的设计应当紧扣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引入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以它作为载体来传授课程大纲所要求的知识,进而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案例的设计应当遵循“有用、有趣、建立学生自信”的原则。“有用”意味着教学案例应尽量来源于嵌入式工程实践,案例所涵盖的一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对于学生今后的嵌入式应用开发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有趣”意味着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自信”就是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对来源于工程实践的真实项目进行适当的简化处理,让学生易于学习、参与、模仿,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3) 教学案例的设计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和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教师在案例示范教学和讨论时应多提供几种思路,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 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创造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策划和安排,课堂中巧妙地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案例驱动教学的更高形式是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教学要求通过一个或几个项目来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对项目选题、教师要求、课程考核均提出了新的挑战。
4结语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从2008年开始在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中尝试运用案例驱动教学,经过两年多
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甚至是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精神都有明显增强;受教学案例的启发,学生积极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课程设计作品,并在一些嵌入式相关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获得“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一项,“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两项、优胜奖三项,等等;不少学生毕业后都顺利地走上了嵌入式技术开发工作岗位,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担当了产品技术开发管理职位。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案例驱动嵌入式系统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在运作上难度较大,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有规律性的方案。老师需要在吃透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嵌入式开发经验,同时注意收集案例素材,设计理想的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组织上也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思考设计,在课后的学生辅导上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任课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作为一种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义德,汤书森,张北斗,等. 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高等理科教育,2004(8):23-25.
[2] 周立功,王祖麟,陈明计,等.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M]. 3版.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2.
[3] 罗嗣海,周立功,王祖麟. 新型校企合作培养零适应期应用型人才探讨:以江西理工大学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为例[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2):57-60.
[4] 渠丽岩.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谈案例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9(18):93-95
[5] 邓春健,李文生,杨亮,等. “ARM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3):94-96.
[6] 俸皓. 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30):29-31.
Innovation of Case Driven Teaching for Embedded System
LI Wensheng, DENG Chunjian, LÜ Y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Zhongsha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篇6
“教学案例”的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师范生的知识水平,以文字、语言、影像等形式呈现的有典型意义并能促进其分析和讨论的实例描述[1]。
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顺序是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教学实践。三个过程环环紧扣:师范生先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再结合理论进行教师技能的培训,加强每一项技能,逐渐形成综合教学能力;最后展开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本文按照师范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教学案例分为:理论学习型、技能培训型和教学实践型。
2 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在教师教育各理论课程中,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体系,以及在这些理论中论点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联接主义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等,认知主义学习理路中的发现学习论、意义学习论等。教学案例可以把理论课程中抽象的教育理论具体化,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特定教育现象或具体课堂教学实况中,为师范生提供接触课堂的平台,既能升华理论学习,又为教学实践做好铺垫,是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中极具价值的财富。下面就以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意义学习理论的学习为例来说明教学案例的应用。
2.1 教学案例聚焦
案例1: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一节的导入中,教师这样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形成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多少个?该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学生回答)我们知道男性体内有很多的,而女性则一般是一个月才能产生并排出一个卵细胞。另外,小,卵细胞大。那么和卵细胞的这种数量和形态上的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哪些异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案例1从表现形式上属于描述型案例,教师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请学生根据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再由两个演绎式的提问自然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复习,学生不仅对已有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而且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2 分析教学案例,链接“最近发展区”理论
案例1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作为新课的支点,这种旧知识导入是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师首先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根据教学内容的内部联系,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并创设了几个最近发展区。在导入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由提问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通过这两个发展区,最终实现知识的同化和思维的发展。在分析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师范生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新、旧知识衔接处通过设疑,可以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从一个“最近发展区”过渡到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最近发展区”。随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发展,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变化,他们所在的最近发展区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预测可能发展水平,将教学准确地指向最近发展区,在最佳时间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教学案例在教师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2]。在教师技能训练中,教学案例几乎涵盖了每一项技能,利用微格教学,师范生通过教学案例的研究、教学案例的获得及讨论、教学案例的修改等环节,可以迅速有效提高教师技能。
3.1 理论学习,小组熟悉
在微格教学前,组织训练者学习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知识。尤其是对教学技能进行全面的学习,分析教学技能的分类、每种技能的定义、作用、运用方法及要领等。一般小组成员在5~10人左右,分好组后每个成员之间要互相尽快了解,利于之后对问题的研讨。
3.2 展示教学案例,示范观摩
针对各项教学技能,提供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示范,这些教学案例以课堂教学片断的录像形式展现,使训练者对这项教学技能的应用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因为选择的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所用的技能单一,所以非常适于师范生进行学习与研究,加深对这一项技能的理解。
3.3 认真备课,编写教案
训练者确定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后,正确分析教材,根据训练的教学技能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实施方式,编写教案。
3.4 角色扮演,进行录像
微型课堂要由扮演的教师、学生和摄像人员组成,教师由参加训练的师范生轮流担任,学生由小组的其他成员扮演,整个实践过程用录像的方法准确记录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虽然这是一个模拟的课堂,但是它改变了传统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师范生有了“上课”的机会,由原来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把教师技能训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5 组织讨论,反馈评议
(1)录像材料作为教学案例
录像真实地记录了“教师”角色的实践表现,把“教师”备课时的设计以及对教学技能的理解直观地展示出来。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很高,其录像可以作为示范观摩的教学案例,循环利用;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加强,那么其录像就是为他自身技能提高而量身定做的教学案例;若“教师”角色的教学技能水平较低,则其录像可以作为反面教学案例,为其他师范生的讨论提供材料,通过分析此教学案例的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分析讨论教学案例,进行评议
小组成员通过反复观看、反复比较各个“教师”呈现的录像,以此为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交流、交换意见。
在评议的过程中促进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改进自己的内隐决策,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各项技能。
3.6 修改教案,反复训练
训练者深入研究本人的教学案例,对照评议结果提出的问题,修改完善教案,重新实施教学,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实际情况决定反复训练的次数。在重复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案例的循环利用,快速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
4 教学案例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案例在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促进实践者知识结构的变化——由理论性知识逐渐向实践性知识过渡。于2009年2月~2010年4月在温州市钱库高级中学见习、实习过程中,积累了教学实践的经验,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有效发展了实践性知识。下面具体以在“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章节复习课”中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说明。
4.1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教科书和网络途径,本人研究了大量的关于复习课的现成教学案例,发现在传统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把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概括,列出知识框架,尽管有的教师在其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但都流于形式,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是浙科版教材《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第三章知识,这章内容与人体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了对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教材后,本节复习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美国“泡泡男孩”的生活,把复习的知识点连贯性地加以整合,经过学生对短片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探究、讨论、总结,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转贴于 4.2.教学实践
从网络中下载“泡泡男孩”的视频,结合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将“泡泡男孩”的故事分割成若干片段,由这些片段分别引出知识内容。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协助者”播放“泡泡男孩”的短片,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学生通过观看短片,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科学问题。
4.3 撰写教学案例
综合课堂上教师教学、学生表现以及课后指导老师的评价,本人草拟了教学案例的初稿。而且各教师通过讨论交流,指出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如个别短片内容和知识点联系不大;由于截取的操作问题,部分短片跳跃性过强,应该舍弃;部分短片时间过长,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建议每个短片时间把握在30秒~1分钟等等。本人虚心接受了其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反思分析后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完成定稿。
4.4 教学案例指导教学实践
撰写的“免疫复习课”教学案例以书面的形式反映了本人教学实践经历,对复习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为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为其他同学以及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5 总结与反思
5.1结论
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在高校的课堂、教师技能的训练、中学的实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案例应用的优势,教学案例对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教学案例是教师提高教师技能的有效媒体。虽然教师的切身经验很重要,但是教学案例呈现的情境为师范生进行了其它教师的技能展示,提供了成为优秀教师的参考点和共享经验,使知识不断交融与延伸,教师技能共同提高。
(3)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在记忆中不断扩展解决具体问题的案例库,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根据他们从以往案例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来采取行动,从而提升教师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
5.2 教学案例在教师教育中应用的不足
尽管教学案例的应用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教学实际,当每位教师在编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自身的一些偏见,造成教学案例的不客观性,阻碍学习者正确认识和把握问题。其次,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标、录像等,它们在教师教育中应用时必定会使师范生在课堂上引起头脑风暴,通过课堂的互动,促进师范生的讨论交流,这就要利用课堂上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教学案例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教师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
篇7
教育教学的国际化,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教师是构成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推手,于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师资队伍,是高校实现教育国际化、提升教育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启动国际型师资项目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创建于199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本科层次的中外办学机构,走过二十余载的办学道路,至今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学生教育为两翼”的办学格局,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应用型管理人才,注重营造国际化教学氛围,从人文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多方面共同为国内外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视野与能力的培养。
自2013年起,悉尼工商学院面向有能力进行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专门制定了“国际型师资计划项目”,着重鼓励教师尽可能多而全面地参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推动。对于教学效果良好、能够自主开发教学案例和国际化课程、能够承担学院国际化发展教学需求的优秀国际型教师,配套相应的奖励机制,旨在能够以此吸引更多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加入,在目前已有的师资力量基础上,形成日趋壮大、实力雄厚的国际型师资团队。该师资团队由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优秀骨干教师构成,这些教师普遍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少7分以上的雅思成绩、前瞻的国际化视野和意识,以及丰富的与海外教师合作开发教学案例的经验。
二、国际型师资对于教学的影响方式
运用国际化理论,开发本土教学案例。开发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和过程,需要全面地思考和不断地实践,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拥有了国际化的背景与知识,便可充分并灵活地运用自己多年在海外留学、与海外教师共同授课的经验,结合本学院、本高校,考虑所授学生群体的需求和未来企业招聘的需要,把握学科前沿,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将案例进行升级和调整,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同时又适用于国内学生的国际化教学模式。
利用国际化资源,开发国际化课程。在全球化日趋席卷各个行业领域的当下,教育国际化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推动教育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力量,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国际化的课程,也并非单纯的语言的改变,而是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在英文授课的氛围中,拥有国际化视野和背景的教育课程。国际型优秀教师团队,通过多年与海外教师共同授课,在跨文化的冲击中,设计出适合地方高校学生参与的国际化课程,使得学生在语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国际化的概念和理论也得到了相应地培养与形成。
吸引国际学生,为留学生授课。再次以上海大学为例,国际化战略目前位列于该校“四大发展战略”之首位,不仅表现在海外签约高校和来访批次上,更表现在与日俱增的留学生数量,且交流形式已从过去的语言学习转变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就对学院的课程设计和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扩大了学院乃至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三、结语
篇8
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最早由哈佛商学院在二十世纪初提出,其核心和关键就是实际案例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这也是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案例教学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国家的教学实践中,其具体可以解释为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准备相关情景案例供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分析和讨论,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举例教学法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是通过一些例子来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教学的地位、主体、目的、范围等重要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而这些正是案例教学法在新教育改革中之所以被人们所认可的重要因素。例如,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中心地位,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品行的教育等教学目的和任务都是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和探究;案例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起到解释理论知识的作用;相比传统的举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和全面。
( 二)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会计专业的课程是集理论、操作性、方法性、业务性等于一体的专业,只依靠对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机械性套用是不能在实际中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尤其是高校的会计类专业学生,虽然掌握了以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在处理各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却无从下手,严重缺乏经验。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案例教学法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从一些真实案例出发,让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不失为一种对未来工作的模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乐趣,同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弥补,从而提高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实物操作以及效果评价等环节。
( 一) 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其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证明,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虽然案例通常由教师根据真实的事件自行编制或引用已有案例,但其都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涵盖相关理论知识,保证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这样才能促进高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产生质的变化;其次,仅仅触及教学内容的案例是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应该选择具有鲜明性或典型性的案例用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得刚刚接触新知识的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次,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会计专业内容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以及对自身业务能力提高的渴望,因此,案例难度和复杂程度的选择应适当,过于繁琐的程序和案例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反而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二) 案例分析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之后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出案例,并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确定合适的组织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中去。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案例分析内容是指出案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案例分析环节是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关键阶段。学生作为案例分析的主体,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单独分析,阅读相关资料,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则要掌控好学生讨论的方向和进度,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 三) 实务操作
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完成案例的选择和案例分析之后,实务操作是会计专业实现解决方案的必要途径。在高校中一般借助多媒体实验室来完成相关实务操作,包括合同的签订、各种凭证的填写与汇总、会计核算以及账务处理等。通过实务操作,教师可以完美的呈现案例,学生可以亲自演练,加深了对各种业务技能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 四) 效果评价
高校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过程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以后的改进教学打下基础。
三、改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 一) 建立会计专业教学案例库
如前所述,适当的案例选择是会计专业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对于高校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为了逐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高校的会计专业应建立一个相应的教学案例库,教学案例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案例库中的案例应涵盖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的问题,是案例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第二,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案例库应该不断进行更新、补充或修订,目的是使其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以及政策和准则的改变。
( 二) 加大案例分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实行案例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加大案例分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来督促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中,引起会计专业学生和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重视。同时,这也是检测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观性的存在,学生课堂案例分析成绩的给定要公平公正合理,以免引起学生的不满,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对于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讨论、发言以及总结等各个环节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分数档。
( 三) 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篇9
1.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职前教师分析判断教育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通过案例呈现出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让职前教师了解到走上岗位后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促使他们对可预见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反思。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培养职前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2.案例教学法是情境化和本土化的,案例将原本分离的部分整合在一起,内容与过程、思维与情感、教学与学习在理论上不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同时出现,如同在真实生活中那样,它们所提出的议题以及对职前教师提出的挑战,需要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分析判断。这个过程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更能接近培养目标。
3.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与传统教学中突出教师的权威地位、单向交流、一本教材打天下的做法不同,它通过启发式、探索式的学习,鼓励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些正是缺乏实战经验的职前教师最需要的。如果运用得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实现以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推广案例教学法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改变目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高分低能的现象。国际汉语师资教育十分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对职前教师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案例教学法作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被引进到了国际汉语师资教育中。近几年,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受到了关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不再走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路子,强调的是实践导向的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主动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上,兼顾情境性知识。案例教学法用真实教学事件来建构知识,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培养观念虽然转变了,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改变单向理论知识传授占主导、理论与实践脱节、停留于知识层面、师生缺乏互动等现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职前教师的能力方面,部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摸索和实践。
有些院校已经将“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作为学位核心课程开设,课时在36-40之间,2个学分。中央民族大学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建设了案例库,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并且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及案例分析”、“汉语教学技能训练”、“中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中积极倡导使用案例教学法。中山大学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海外案例库建设实践”的训练课程。暨南大学优化教师资源,50%的核心课程采用课程小组授课模式,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够接触到大量不同类型的案例,以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华东师范大学的做法是,鼓励教师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多使用案例,鼓励学生毕业论文选用案例分析;已经毕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做案例分析的数量达10%左右。华东师范大学的“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课程,皆由国际学校的教师主讲,基本上都是利用国际学校汉语教学的案例;“跨文化交际”课程也使用了大量案例。总体上看,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案例教学法课程,但在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大多还停留在偶尔使用案例或举例的层面,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尚需深入研究探讨。
二、国内案例库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内师资教育领域拥有案例库实体网站并收录和开发案例的为数不多,如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案例库尚处于初创和试运行阶段。由于是新生事物,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还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完善。而在案例库建设方面,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已经进行了15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本土化案例库建设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工商管理教育和师资教育虽然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是在案例库搭建、案例开发与数据化处理、案例库管理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参考借鉴工商管理教育案例库建设的经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管理领域案例库建设的总体情况
1997年,中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工商管理课程采用一定的案例教学。之后,中国本土案例的需求迅速增大,各高等院校案例库的建设工作纷纷启动。大连理工大学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案例库,2007年5月在原有案例库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围绕案例库建设、案例师资培训、《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期刊建设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中国管理案例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其会员院校目前已有251所。该中心在保持本土企业管理案例原创性、典型性、规范性特色的同时,通过整合各MBA培养院校的案例资源,并利用门户网站为会员院校提供所需的共享案例。[4]截止2013年6月18日,案例库网站共收录了1223个教学案例,网站浏览量近40万人次,日最大浏览量达2520人次,热门案例中点击数最高的达15051。该案例库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管理教学案例库。北京大学在教育部九五社科重大项目和985项目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建立包括ABC三个子库的案例库,A为教学案例库,B是研究案例库,C是素材库。清华大学的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是由教育部和985项目共同投资组建,采取招标形式向全国高校收购案例,共收录了353个案例,出版了一系列案例丛书、案例光盘。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许多高校成立了案例中心,运作形式包括自建、购买或引进国外案例、免费共享等。目前,在我国已具一定规模的三大管理教育专业案例库,即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家案例库。
(二)案例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一些知名商学院建设案例库,初衷是为了满足本学院案例教学和相关研究的需要,但覆盖有限。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案例库建设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各个学校处于分散开发状态,投资大、收效低、编写水平参差不齐,资源使用率低;有些高校重视案例教学,但是在案例采编、整理与分析方面滞后,缺少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缺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教学方法创新。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案例教学的开展。大连理工大学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从分散开发到集中建设,从自给自足到资源共享,已经形成一种辐射范围广,比较理想和成功的开发模式。上述管理学院的案例库虽然不能与哈佛商学院、毅伟商学院等国际知名的案例库相比,但毕竟是案例库建设“中国模式”的大胆探索,其宝贵的经验,不论成功得失,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构建都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笔者认为,中国本土化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应注意做好如下几点工作:1.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是建设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有效途径。2.保证案例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才能覆盖国际汉语师资教育课程。应充分注意规范案例的撰写格式和课程知识的紧密联系。3.充分利用开发出来的案例资源。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核心课程,案例教学使用率力争达到一半以上。4.健全配套机制,包括案例开发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案例共享机制等,以保证案例的良性开发和推广。
三、构建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
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位论文方面,对案例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案例教学法虽然逐渐引起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重视,但具体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之一是案例资源缺乏。要想长期、系统地实施案例教学法,真正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必须有案例库作为支持系统,以提供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因此,案例库的建设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将从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案例教学的重要支撑、建设环境、潜在用户群需求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构建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
(一)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
在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了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即在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信息化基础能力等5个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规划》要求:1.汇聚百家单位、万名师生开发优秀资源,建设千个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2.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鼓励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针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的不同需求,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3.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建成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互联互通。从上述内容可见,我们基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教育的需求进行案例资源整合的思路,按照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构想,完全符合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在此战略规划的指导下,我们的目标也更加坚定:把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成为一个针对国际汉语师资教育需求、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相配套的、动态更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
(二)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
国务院学位办“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教学方法和论文作出了规定:“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100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案例教学因其在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被引进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但是,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和可持续开展有赖于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既是优质案例的来源,也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空间。案例开发、案例收集和撰写通常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因为要经过一个试用、修改、完善的过程才能保证案例的质量。案例库的建设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自开发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很难建成一个规模化、覆盖面广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如果能够把分散的资源适度地加以整合,发挥各所培养院校的优势,通过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用较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建设一个质量数量都有保证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那就能为国际汉语师资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这个数据库的容量应该足够大,案例的内容和本土化特征足够丰富。教师不但可以各取所需,在教学需要时从中提取案例,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交流和分享经验。
(三)案例库建设有利环境分析
新型信息载体的出现使得单位体积的信息载体容量加大,信息的传输变得更迅速,每单位数据的存储成本和传输成本降低,案例库建设提供了新的环境条件。Web技术作为互联网中最重要的信息检索手段,在案例库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到了Web2.0阶段,Web已成为用户内容收集、、管理、分享、合作的平台,其用户参与的构架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使操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为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创造了理想的条件:
1.开放的平台。平台对于用户来说是开放的,在此模式下,聚集的是对某个学术领域有共同兴趣的人,在无形中已产生了细分市场。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法感兴趣的人如果成为开放平台的用户,他们会因为对案例的兴趣而保持较高的忠诚度,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2.为用户增添价值。以用户为中心,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利用集体智慧(thewisdomofcrowds,JamesSuriowecki),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内容的供稿者,而且注重交互性。如果全国82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大部分都成为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会员用户,那么不仅能增添案例库的价值,而且能够促进相关的学术交流。
3.动态的网站。利用Web2.0可以把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成一个具有动态产生案例内容、由数据库驱动的网站。用户添加新的案例时,将被限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的,作为所有网络用户(尤其是会员用户)活动的直接结果,动态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网站将会获得良性的成长和完善。
(四)潜在用户群及其需求分析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潜在用户由三部分构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用户群、在职教师用户群、汉语教师志愿者用户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未来汉语国际传播的生力军,其培养院校是案例库最大的也是针对性最强的用户群,目前包括82所院校的教师和学生。2007年至今,82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培养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共8310人,2013年在校生10000多人。案例教学刚刚起步,有些院校已经大胆尝试,有些院校还在观望,随着这个专业的成长壮大,对案例教学和案例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在职教师用户群包括对外汉语教师和海外汉语教师。海外汉语教师由分布在世界各国的中国籍汉语教师(国家公派和所在国聘用的)、本土汉语教师构成。
篇10
2.设施层面。
(1)案例资源有限。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依赖于丰富的案例资源。目前管理学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部分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编写的相关案例教材。案例内容涉及国内外企业,国外企业主要是美国、加拿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企业主要是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虽然利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但国外企业文化背景与中国差异较大,不利于学生的案例讨论。而国内企业案例又主要是国内知名的大企业比如海尔、华为等,普遍缺少中小型企业的案例。总之,国内现有的管理学案例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2)教学设施落后。一般而言,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专用的案例教学场所、幻灯片演示设施、电视录像演示设施和多媒体演示设施等;软件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数据库、定量分析软件等。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扩招后,因建设新校区等原因,导致“负债”运营。因而在各方面都投入不足,教学设施的落后,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开展和最终的教学效果。(3)激励制度不全。有效的激励,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激励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制定相关制度以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是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从目前许多高校的现状看,这两方面的制度都很不健全。最终导致教师不愿意主动进行案例教学,即使进行了案例教学,积极性也不高。
二、本科管理学案例教学困境突破
1.建立健全案例教学相关制度。
(1)激励制度。激励机制是否合理,直接会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案例教学需要授课老师比理论讲授投入更多的精力,编写或选择案例、备课、组织开展案例教学等。因此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以体现对教师劳动的尊重,从而激发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教学评价制度。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因而从评价体系上应区别于理论教学。因此,从学校层面上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相应制度。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可以在该制度的引导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3)考核与考试制度。案例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主要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完全依赖于最终的考试成绩,而更多地应关注和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的参与主动性、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性等方面。因此,应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与考试制度,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加大考核成绩在最终考试成绩中的比重等措施,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大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1)软硬件设施。软硬件设施是教学的媒介,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软硬件设施比较薄弱,因此应该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专用的案例教学场所,比如“管理学案例教学实验室“”管理学模拟实验室”或“管理仿真模拟室”等,同时完善和更新多媒体演示设备、录像演示设备、幻灯片演示设备和案例教学用具等。软件方面购买或鼓励教师编制多媒体授课软件,购买管理定量分析软件、企业管理相关数据库等。有了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就能使学生不出学校,模拟仿真企业的运营过程,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案例教学的效果。(2)教学案例库。案例是实现案例教学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直接效果。因此,鼓励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构建教学案例库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案例库可以是电子形式,也可以编写案例教材。目前寻找的案例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种从国外引进管理案例,第二种是近年来国内编写的案例教材,第三种是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摘录改写的实例。这三种案例,各自有优缺点。国外案例比较成熟、比较经典,但有文化环境不同的缺点;国内案例大多来自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和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三大中国案例研究中心,但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缺点;第三类案例在兼具紧跟时代,把握管理学实践与理论前沿的优点的同时,也具有因时间紧、编撰不全面的缺点。因此,教师在构建案例库选择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本土性、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理论性和启发性等特点,以使所选择的案例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
3.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案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成败。但高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走出校园就走上讲台,成了授课教师。学历虽然很高,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而且许多讲授管理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毕业,不同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接受过教学法等方面的培训,在授课经验方面也比较欠缺。因此,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多途径培训教师,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可以组织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可以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短期的培训学习;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来开展案例教学活动;还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篇11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目前在国外商学院教学中已成为一种主流方法,所用的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案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引进我国以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协作,对案例进行讨论、评价,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案,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高质量的物流专门人才大有益处。
二、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目前在我国高校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案例选择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一是典型案例少。与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其他经管类课程相比,物流类课程教学案例相当有限。虽然关于物流案例介绍方面的书籍文献很多,但是典型的案例却严重雷同,并且国外案例多于国内企业物流案例介绍,陈旧案例多于近期案例介绍。比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教材、教参及网上相关案例多是推荐介绍沃尔玛、戴尔、惠普等国外大型企业。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就职于中小型企业,案例教学原本是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过程,但是教师所能搜集到的案例却离学生的生活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很遥远,无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致使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二是案例陈旧。由于物流是年轻的产业,物流实践中典型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实例较少,国内企业情况尤甚,致使物流类课程教学案例仅仅在国内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间重复,且大多发生了三年以上的时间。而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课堂讨论的陈旧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不能准确反映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走出学校进入企业的指导性就更差了。三是案例与教材内容不贴切。很多教材上的案例与教材内容匹配性差,阅读型的案例多于分析型的案例。对于抽象的物流理论而言,如果有非常贴切的案例与之匹配,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是,教材上所提供的案例多以介绍某个企业的物流发展概况为多,结合教材理论内容的案例则较少。
2.部分教师素质无法适应案例教学需要
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不同的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同。在现代物流教学中,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既要具备物流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企业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实践经验。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大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但来自于企业的“双师”型教师较少,因此在教学中他们采用的方法往往注重理论,涉及案例较少。即使采用案例教学,对案例的分析也难以透彻。此外,由于案例一般既没有统一的答案,解决方案的效果也无法通过实践验证,因而,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对学生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方案加以比较、分析和评价。
3.案例教学组织工作不周全
一方面,课前准备不充分。因教学目的不明确、案例背景不熟悉等种种原因存在,学生对案例没有作充分准备,案例信息没有充分提炼,案例分析不充分,解决方案依据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案例分析报告等,这些直接影响了课堂讨论的效果。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来说,小班教学的效果相对更好。而目前很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与学生规模的矛盾突出,大班上课现象较普遍,这给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带来不利:分组过少,每小组人数过多,则易出现部分学生“搭便车”现象;分组过多,则课堂讨论时间过长,易使案例总结变得仓促,或导致既定课时增长,并且大班教学不能保证每组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进来,这样就影响整体效果。另一方面,教室环境布置也不利于讨论。现在教室的座位布置均适宜于传授式讲课,而发言的同学无论在座位上还是讲台上,都不利于学生求索性、创造性思维最充分地展现。再者,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后往往不进行即时的总结、反思,致使教学中的问题反复出现。
4.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并不一定强求得出正确答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分析、判断、总结、合作等实践能力才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而目前一些现代物流课程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没有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从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均受控于教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现代物流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1.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
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基础,在现代物流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案例。解决的主要途径有:首先,要有组织地进行现代物流类课程案例的编写工作。有关部门应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物流类课程案例,各高等院校也应在教学经费中增加案例教学编写经费,鼓励现代物流类优秀教学案例大量涌现。其次,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注意以下要求: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修改、补充、完善现有的案例材料,使案例的内容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二是选择的物流案例应具有典型性,且讲究时效性,以反映当前的实际;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或主动走出去与企业结合,将企业经营的实际物流问题及成功管理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案例,这样的案例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并予以认同和接受。
2.提高高校物流教师的素质水平
篇12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属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新课程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地理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发内容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方式上“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士演讲和座谈”。提倡“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以及校际间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苏州地处长三角腹地,环境优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迅速、吸引产业投资最多的地区,在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课程资源。笔者以苏州市(主要指我校所在的苏州市区,兼及苏州大市范围,包括下辖的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为例,进行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取得如下经验供借鉴。
二、乡土地理素材的获取
编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需要相应的乡土地理素材。获取乡土地理素材主要有以下途径。
1.新闻媒体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视、网络与报纸是我们重要的信息来源。苏州经济发达,信息化程度高,媒体信息丰富多样,为获取乡土地理素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渠道。
(1)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从2012年1月开始,苏州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各频道的节目实时上网。登陆“城市联合网络电视”苏州台http:///(可切换到深圳等28家网络电视台),可收看苏州电视台与广播电台直播,也可以免费查询、观看往期苏州本地视频新闻。如查询苏州受台风“海葵”袭击的相关新闻报道,可在“新闻”->“苏州”栏目下,选择“更多”,输入关键词“海葵”进行站内查询。也可以按日期查找2012年以来的所有新闻视频。
(2)本地门户网站
名城新闻网http:///是苏州的重要的门户网站,有图片、文字、视频多种形式的资料,分为新闻、家居、旅游、理财等8个频道。网站具有强大的站内搜索功能,按资料属性可以在对应频道下输入关键词查找。苏州新闻网()是苏州市政府重点新闻网站,也是苏州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之一。注册登录苏州新闻网新版数字报平台,可以查阅、下载2009年1月以来苏州日报、城市商报、姑苏晚报及旗下专刊的新闻稿件及配图。进入历史数据查询平台可以查询苏州日报创刊以来的所有高清PDF版面及稿件内容。
(3)搜索引擎
日常浏览网页时,应留心适合于地理教学的信息并及时收录。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有目标检索时,可以按需要搜索网页、视频、图片等类型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闻媒体所使用的关键词与地理教学不太一致,检索时可以限定较少的关键词,从搜索结果中再进一步筛选。
2.职能部门网站
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政府网站“中国苏州”http:///,链接了部门网站与下属市区网站,可以根据需要进入相应政府职能部门网站查询。如查询苏州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情况,可以进入苏州市规划局网站;查询气候与天气资料,可以进入苏州市气象局网站;苏州市统计局的苏州统计年鉴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状况;登录苏州市环保局网站,可以查询每年的苏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以及最新的环境监测报告。
3.书籍文献
《苏州地理》是由苏州市地学会联合十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由徐叔鹰等高校人员主编,蔡明等中学地理教师参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它以地理学的视角诠释和解读苏州,融科学性与普及型与一体,对中学地理教师全方位了解苏州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很有帮助,可根据教学需要对书中资料进行加工整合。
4.调查与考察
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师生围绕某专题进行调查与考察,不但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对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也有积极意义。外出活动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访谈提纲,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确保安全。为了解苏州市中心商务区观前商圈的功能与区位优势,兴趣小组采取网络查询、调查走访的方式获得店面租金,商场,公交线路,书店、影院、酒店、银行、邮政等服务机构的信息。
三、乡土地理素材库的建设与分享
积累的乡土地理素材应合理有序存放。为便于查找和更新,应按教材章节顺序分类存放。可将某次收集的素材及说明文档放入文件夹中,按内容命名,并在名称前部加上适用的章节代号。如适用于必修二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可加前缀bx213,按名称排序时同类文件就集中在一起。素材说明文档应该记录素材来源、收集时间等信息,便于信息的核实与素材的更新。
同一教研组内部可以通过校园网或者网盘实现资源共享。盛大网盘、金山快盘、115网盘等都是十分流行的免费网盘,支持图片、音乐、视频的预览和在线播放,可以在多台电脑上安装客户端或者网页登陆。网盘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以自动同步指定文件夹里的文件,非常方便快捷。任何人只要输入密码登陆网盘,都有权管理删除文件,因此上述方式只适合于小范围使用。
借助博客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乡土地理素材的共享与交流。将网盘中的文件夹设置为共享,把共享地址复制到博客上。访问者可以下载分享,并可通过留言、回复、引用通告等功能与资源库管理者及其他访问者互动交流。提供新素材、交流案例或发表教学体会,促进乡土地理教学素材库的动态完善和创生[。
四、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编制
对某一教学主题而言,乡土地理素材可能来自多个渠道,数量较多,根据需要对乡土地理素材进行甄选、加工与整合,编制成教学案例,才能运用于案例教学。编制乡土案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领悟地理原理和方法。源于可感可证的乡土地理案例的结论更令学生信服。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必须来源真实,数据可靠,不能为编制案例而编造杜撰。但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从教学需要出发,适当综合、提炼,去除无关信息,凸出特定的教学主题。如以学校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学习城市功能分区时,可对用地状况进行概括简化,突出交通干道、金鸡湖等影响因素,得到园区用地状况简图,便于分析研究。
有时乡土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并不完全一致,体现出地理原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如观前商业圈作为苏州的中心商务区,地价昂贵,却没有高层建筑,垂直方向上分异不明显。原因在于苏州为了保持古城风貌,限制老城区建筑高度。运用地理原理分析乡土地理现象,在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家乡的独特性,是应用乡土地理案例的独特意义。
2.典型
乡土教学案例不但能说明特定的问题,在同类事物中还具有典型性。学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节时,笔者曾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典范——全国百强县之首苏州昆山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早期的产业转入和后期的产业升级、产业转出对昆山发展的影响,整合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全部学习内容。相比于人教版教材中分散的多个东亚地区案例,更好地体现了课标所要求的“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对中西部较为落后地区而言,产业转移的乡土地理案例恐怕不够典型。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本地都有合适的乡土案例,切勿为了追求使用乡土教学案例而牵强附会。
3.鲜活
课本案例受篇幅限制,往往省略对事情详细背景的交代,使缺少感性认识的学生在理解上产生较多的困难。相比于教材案例言辞简约,偏重于地理事实和概念,编写乡土案例应对背景与情境有较完整的描述,让学生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完整的认识,能在特定情境中设身处地的思考、决策。张同学家从事螃蟹养殖,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请她做了一个调查并整理成教学案例,生动体现了农业的区位因素。
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
我家以前在苏州郊区跨塘,长期养鱼供应苏州市场,2000年因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而拆迁。螃蟹养殖收益高,当时阳澄湖的螃蟹养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地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农民承包湖面大力发展。正好有亲戚在养殖螃蟹,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我家就承包了50亩湖面开始创业。政府为了做大这个产业,每年举行美食节、休闲旅游等活动,还在阳澄湖附近集中兴建了螃蟹交易市场和美食城。长三角地区高速便捷交通网的形成,吸引了上海等地的大量客户来交易、休闲美食。现在阳澄湖螃蟹声名远播,规模很大,收益很好。
生动鲜活的乡土案例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以真实自然的方式反映出来,凸显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有用地理的新理念。
4.直观
乡土地理素材的呈现有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编制案例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换,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应特别注重地理图像、统计表格、视频形象直观传递信息的作用。尤其来自媒体的视频,真实感强,信息量大,对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抽象事物很有帮助。为说明交通最优的商业中心布局原则,我们选取苏州市区主要的建材商城华东装饰城、华东电器城、横塘建材大市场为例,通过百度地图查询与实地考察,把相关信息用地图形象地展示出来。
图1 苏州主要建材商城分布
5.时效性强
现实世界不断变化,尤其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发展、环境变迁情况不断更新,乡土地理教学案例需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那些正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急待解决的问题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地的突发事件、社会热点更是很好的案例材料。学习气旋反气旋时,笔者以不久前苏州刚刚经历的台风“海葵”为例,借助图片和视频回顾台风带来的影响,提出探究台风实质、了解防御措施、做好安全防范的学习主题,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卫星云图上台风的旋涡状云系、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现象,“分析”出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气压形势,以及中心区域空气强烈上升的气流运动状况。很好地实现了课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特点”的要求。
6.问题精当
教学案例提供了情境和信息,还需要有精当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引领学生去体悟案例信息,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在问题的支架作用下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案例是围绕问题而组织的,配套问题是案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优秀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必须有精当的问题,案例的呈现也应该与问题巧妙组合。
五、结束语
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贮备和教学风格不同,不同的学校学生情况有差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也是内容形式不同,风格各异的,彼此应加强交流与借鉴。社会不断发展、乡土地理素材不断更新,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本地区特点,师生一体化开发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对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促进专业成长;对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实践与创新能力;对有效实施案例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是深入推进新课程的重要载体。
篇13
然而,在本科管理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学以致用,受众是缺乏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教学又仅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数时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并应用其分析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管理学教学效果较差,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够非常直观的,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兴趣并快速理解的教学模式,而管理学案例教学也就是这样一种新模式。
管理学案例教学能够通过某个模拟的环境和事件,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其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发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来分析模拟事件,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刻记忆和相互讨论。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具有生动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管理学院。20世纪80年代中期,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引进了我国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现就当前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及其对策作初步探讨。
一、当前高校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用
一是把事例教学误当作案例教学。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指与管理学课程理论相关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实例、范例等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的书面的描述。当前我们很多的管理学教师在授课时,大多会找一些著名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象、问题来进行理论说明或者演示论证,或者有的时候就案例中的某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论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观点,最终达到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目的。这种着重于叙述说明忽略提供背景材料和详细具体的管理情景,案例知识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简单地配合教学的举例或对事例的分析实质上是事例教学,不具有可模拟性,致使学生难以进入各种角色状态进行研讨分析。
二是案例选择的随意性强。有的人误认为只要能与教学内容相关,上课时随便拿个案例都可以讲。选择的案例大部分篇幅短小,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理论,学生一看就懂,有的甚至于变成了管理小故事,案例的主题过于鲜明突出,一目了然,可供研讨和争论的可能性很小。那么案例教学就会变成实例阅读课,难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实际能力的目的。显然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初衷。
三是国外案例过多,而国内案例偏少。部分教师忽视中外企业在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经营手段上的各异,乐于采用外国公司的案例。就我们当前的管理学案例教学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教师在上案例课程上,要么是直接采用相关书籍上的案例,要么就是直接将《哈佛工商管理全集》中的案例来运用于教学。这种教学过程,使得案例缺乏相似的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致使学生因缺乏了解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市场情况、人文环境等,难以全面分析案例和形成真实的管理感受,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有的教师选取的是国内案例,但也是偏重于重复使用个别大企业的成功案例,却极少涉猎小微企业或不知名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案例。且案例叙述较为理想化,往往没有触及到企业问题的实质,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难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之,大多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发生在20世纪,内容过于陈旧、单调,难以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进行深层次的案例剖析更无从谈起。
2、师资水平
许多教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培训,加之教育思想比较保守,过分依赖传统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仅局限于旁征博引的举例讲解,或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没有实现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及团队讨论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案例教学,造成了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进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新意,难以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更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
3、学生素质
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管理科学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对案例教学畏难心理较重,采取排斥的态度,不理解、不接受,不主动参与,冷眼旁观。部分学生课前不认真熟悉案例,积极查找资料和相关信息,撰写发言提纲;课堂上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发言、辩论、争论,也不虚心听取别人的观点;有的过于虚荣,要面子,怕丢脸,不自信,羞于表达,总是旁观他人;课后不及时总结讨论结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不强,很难以一个实践者去分析研究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
4、基础设施
管理学案例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模拟特征,必须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然而一些高校教学设施落后、案例教学教室资源紧缺;教室讲台的设计显得“盛气凌人”,桌椅设置固定,学生人数过多,教室大都人满为患,很难形成课堂讨论的自由气氛。许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信息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高质量的课件等,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5、教学评价
现行教学评价体制下许多教师满足于按照有限的课时分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也满足于“上课听、考前背、考后忘”的学习范式,教师和学生为了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无暇也不愿进行费时费力的案例教学,严重的制约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大多教师忽视对学生讨论案例时在分析问题的思路、思维要点的选择、能否抓住重要问题及其实质和关键、运用的思维方法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及时、科学而积极的评价。或是其评判带有主观随意性,从而挫伤了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改进策略
1、科学选择案例
所选案例既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还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能反映社会现实,充满时代气息,把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真实准确,客观的、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典型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教师也应注意紧密围绕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通过网络、电视、期刊、杂志等多种媒体把管理实例加工成具有时代特点和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重视加强“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有针对性地收集、编写案例,积极组织选编管理案例教材,不断丰富和完善管理案例教学资源,从而为管理学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所选国外案例要注意既与理论知识相吻合,又能在我国现实实践环境中找到答案。
2、强化教学设施建设
教学设施的准备如讨论室、休息室、资料室等的设置与配套要与案例教学法的有关要求相适应。这就要求具备综合性网络化的案例教学实验室。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创建“管理模拟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增加新鲜感。按照案例教学法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室、摆放桌椅,便于讨论交流。
3、转变教师角色意识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既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又要适时地通过提示、发问、故设疑团、充当争论反角等诱导学生,不至于使案例讨论发生偏题或跑题。讨论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指导、纠正和诱导,善于把讨论中的争论引向深入,帮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现场点评,提出改进的建议,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其说服力,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此外,加强对案例教学老师的培训,优化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并积极研究企业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科研、实践的相辅相成循环机制。
4、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完善鼓励和调动教师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案例教学方式的教学管理制度。领导重视组织观摩和总结推广效果良好的案例教学。学校有计划地通过实施诸如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鼓励教师深入社会和企业调研编写案例,并计入科研工作量,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定期评选优秀教学案例并优先予以发表或结集出版,在课时费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优惠倾斜等规范性制度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自信心和胜任度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李磊,郭庆良.《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岱宗学刊,2008.3.
[2] 张忠.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言,2006.12.
[3] 陶应虎. 《管理学》案例教学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