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现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增强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科学认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关系。首先,产业政策的实施是与区域政策紧密相连的,依靠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形成实效;其次,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是相互补充的,建立在区域政策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形成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产业政策基础上的区域政策,则有利于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此,不可以忽视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宏观调控中,无论着眼于长远考虑,还是立足于近期需要,都要充分发挥区域政策的功能,并着眼于此,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自觉地制定和运用系统、灵活的区域政策。
形成区域政策体系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家已形成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战略体系,这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方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与态势。
但在实践中也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如何使区域政策更加体现各个区域的实际与需要,在操作中避免出现相互攀比、设置雷同,致使各个区域都有政策、各个区域又都没有明显差别化政策的状况;另一方面如何防止各区域仅从自身考虑,过分追求政策的差别化和独立性,最终导致区域间的封闭和差距拉大的状况。因此,必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和机制建设,以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
加强体制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说是资源要素和产品的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从根本上说是体制一体化。所以,体制创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优化行政层级架构和行政区划。要完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所有制基础。要理顺财税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并确保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实现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和能源资源节约的税收制度等等。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市场的统一开放,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安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与细化,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在如下两个问题上进一步深化认识:
一是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系。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构成差异明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该在总体上把握这个大势。在涉及具体功能区划分和建设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大区域的特点及其战略上的要求,在标准和政策上有所区别。与此同时,实施各区域发展战略,也要更加重视各个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和发展潜力方面的差距,尽量优化政策实施的空间尺度,增强针对性。
二是务实研究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措施与操作途径。关于四大功能区划分指标的科学设定,关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财政、税收、人口搬迁等政策的安排,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的划分,关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政策与形成主体功能区政策的衔接等都是形成主体功能区实际操作中的难题,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从我国当前国情特别是各大区域的具体特征出发,做深入系统而又科学务实的研究。围绕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处理好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发挥重点地区的特殊作用
发展是解决区域协调的根本出路。因此,应该正确对待各个地区的发展。既不能通过限制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区域差距,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国家的重点在于通过适当体制、法律和政策安排引导其更加健康、更加科学的发展,并推动其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也不能仅用放手的方式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体制倾斜的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简言之,对发达地区主要是“引导发展”,对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地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不仅要强化发达地区中核心区域(包括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影响、带动、支持作用,而且要十分重视对欠发达地区中的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援助、推动和提升。通过“抓两头”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细化完善相关政策,及时进行跟踪协调。继续探索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核心推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加强对资源枯竭型地区(城市)、典型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和转型有效途径的研究。选择一批典型地区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点。
篇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根本保证和必然选择。只有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者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同时用力才能更好的保证自我教育的实现。
一、大学生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主体和关键
(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关键,大学生要在设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时大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共同理想信念相结合,用当前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指导、规范个人理想信念,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生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大学生要坚持自我学习不断自我反思
自我学习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自我学习,大学生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鉴别、理解、吸收,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过自我反思,大学生会对自己的认识和把握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从而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适、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大学生要科学的自我评价养成自我教育习惯
科学的自我评价包括对自身优点和劣势的正确认识。违背客观现实的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都是不正当评价,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发展。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发展要求以及自己当前具备的能力和实力,客观地评价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以及社会适应性是否改善等等,从而形成科学的认知。
大学生要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养成自我教育习惯,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能动性和自主性,趋势而变因势利导,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及行动方式。实践是培养自我教育习惯的良好办法。把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锻炼大学生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检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完善自我养成自我教育习惯。
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主导和主力
(一)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作为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确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教育者为主导新教育观。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要把培养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更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融洽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信息和行为交流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应积极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可采用研究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新形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应有的尊重,在和谐高效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
(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正面教育的主导作用
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构建需要一个丰富的知识背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正面教育的作用。所以,作为施教主体的教师通过发挥主导作用,使其树立正确与科学的观念并且能够用所学到的方法来对自己进行优化提高。广大教师还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引导大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让他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正确思想行为,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修养。
(三)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首先,要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的确定进行指导,使大学生明确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懂得只有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个人的成才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协调、顺利地向终极目标发展。其次,要对大学生教育组织(如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的工作目标、计安排划、实施方案、方法途径等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使大学生自我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再次,要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进行必要指导,使大学生自我教育更具实效性。最后,要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大学生自我教育奠定组织基础。
三、高校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土壤和主阵地
(一)高校要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高校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自我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立体的形态,它具有其独立性,能够以其历史文化积淀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规范作用,具有思想引导、道德熏陶、感知协调、团结凝聚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的共同愿望和内在需要,它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也最具感召力。
(二)高校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纳入社会体系
社会是检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最好和最终场所,因此,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要求高校树立大教育观,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力量,依靠大学生家庭的配合,与家长联系取得合作,密切注意大学生与家庭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思想和生活动态,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多方位的监督和引导;另一方面,要重视社区教育的力量,依靠大学所在社区的党政机关与高校联合行动,发挥大学生与社区之间的良性影响,着眼于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既要动员社区群众,又要倡导大学生展现良好风貌,清除社区环境中的不健康因素,建设善美和谐的大学社区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的参与中产生对自身的认同感,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迸发追求完善的动力。
(三)高校要创新学生组织,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组织机制
自我教育是突出学生主体的教育方式,但它更强调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切磋,也需要集体环境的推动。高校学生组织如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自然班级等是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力量。这些学生组织都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天然贴近学生的组织工作优势,应积极鼓励它们自主开展形式健康活泼的组织活动,推进互动教育机制建设,不断完善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主动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自我教育”组织,保障自我教育的顺利实施。
(四)高校要建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确考核目的和理念,它不是简单地通过学习成绩总结的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要求,提高大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大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并且主动去改进和完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理论考核中,除了考核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的考核,考查大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社会问题的全面认识;还要重视实践内容的考核,社会实践不仅起到考核的作用,而且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了解社会、体察民情、体验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我价值感和协作精神;在实践内容的考核中,还应展开相互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民主评议,大学生们比较鉴别,互提建议,达到互动、互助、互促,在共同参与和共同体验中提高认识,实现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贾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篇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也必然要求向地域性、多元化特色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下迅猛发展,信息、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这更加促进了景观设计朝着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根据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降水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导致全球各地的本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不同,它们不仅作为一种植物,更是一种代表着地域文化特色,饱含文化民族风情的代表性景观,更是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市景观的设计、创新要跟上城市更新的步伐,避免趋同倾向,应保持城市地域的特色,设计出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的特色,从而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一、本土植物的地域性概念
景观植物性体现某个地区的风貌特色。就中国来说,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丰富,因东西地形的明显差异及南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导致各地区本土植物种类的不同,且显现出北方寒带或寒温带植被为主,南方热带或亚热带植物为主的特色。寒温性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以各种冷杉、云杉、落叶松和柏林为主,如大兴安岭分布着大面积的叶松林。在温带和亚热带的低山丘陵,主要以各种松林植被为主,典型落叶阔叶林是华北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过度性亚热带含有常绿阔叶林,包括泰巴山区和淮阳丘陵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常绿栎林为主,东部含喜湿树种,西部由耐旱树种组成,亚热带是我国常绿果树产区,主产柑橘类,枇杷、杨梅等,经济树木有油桐、茶等。南亚热带雨林性常绿阔叶林带,在砖红壤性土生长含有大戟科、罗汉松科等热带树种。常绿阔叶林如棕榈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植被类型分化多样。我国热带季雨林、雨林带面积狭小,在热带开阔谷地或丘陵砖红壤上分布着半常绿季雨林。常绿阔叶雨林仅见于湿润较暖小环境。热带作物有巴西橡胶、椰子、腰果、槟榔等。南北方的植物还有着以下特点:南方的叶片厚,北方的叶片薄;北方的根系发达,便于更好的维持有限的降雨带来的水分和养分,南方的叶片大,便于吸收充足的阳光,同时便于蒸发水分;南方因为有着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生长要比北方的植被旺盛。在降水匮乏的西部地区,沙漠里以耐旱 的仙人掌作物为主、
二、本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的关系
植物景观作为园林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往往以多样的形态和不同的植物颜色来丰富整体景观,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典型特色植物景观特色。园林设计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地域的特色来设计不同的植物,即当地的植物来代表这一地域的特色。本土植物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演变和物种交替后,在某一地域形成具有高度环境适应性的自然作物,它的观赏性较强,且具有绿化环境的功能。植物的地域性具有某一地域相联系或相关的本性特征,且具有某一地域的的自然特征及历史文化特征,这种特征涵有气候、降水、地形、文化资源、历史等。本土植物不仅代表着某一地域的自然特色,同样也具有特定的人文价值特色。本土植物要根据某地域的气候、地形地貌、产业、文化、特性历史事件等决定景观空间结构,要在现有的地形、地域文脉的基础上依托城现代城市特色设计景观。
三、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现代城市地域景观的设计永远都不可能离开本土植物,植物一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能通过城市景观直接丰富地表达地域特征。其作用通过以下几点分析:
1、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中极具观赏价值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决定了地域性的本土植物景观。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本土植物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观赏性特点。本土植物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不同的树种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随着季节的变化,相同的物种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本土植物的花、叶、果实等观赏特性在本土植物的景观设计中也能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美丽景观。
2、本土植物有利于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自然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物种及环境组成的整体,在一定的时空领域中有着自我调节的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每个地域都会在自然环境的循环往复中形成特殊的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若某个不属于的当地的植物种被栽植于该地域中,会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发展,由此产生一些不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过程,并会对其他的物种带来影响,造成地域生态的不平衡,而本土植物因长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的发展,生长旺盛,能自然地形成有利于其生长且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失衡会在环境恶劣的土壤里产生明显反应,进而日积月累影响整体的植物生长,而本土植物会平衡整体植物的生长,形成既稳定又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
3、本土植物能体现现代城市的文化历史
本土植物是植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与植物相互关联且相对独立的文化信息的综合,它反映出传统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地域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本土植物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文化。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造景方式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且本土植物又根植于地域文化,有着强有力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所以,以本土植物营造的具有现代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极富有生命力。4、本土植物符合节约型园林的发展趋势
本土植物相对于外来物种成本低,且本土植物相对外来物种有着更强的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基础,有着广泛的栽培繁殖基础,节省从外地引进的成本,便于运输,极大的降低了栽植的成本和管理费用。本土植物便于培育管理,因为它有着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成长条件好,提高成活率,大大降低管理的难度,本土植物还可以绿化园林,
总而言之,在现代城市地域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地分挖掘本土植物的自身特点和地域特色,将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探索在景观设计中管理用过本土植物体现现代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格局特色、丰富多彩、富有自然性和地域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要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本土植物与现代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是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进一步地挖掘城市特色的植物特性和设计应用,将本土植物与现代城市特色完美融合,以本土植物为主题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今后创建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02)
[2]何春阳;深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风光带园林景观设计的探索[J];中外建筑2010(05)
篇4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转贴于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一、将德育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德才是做人的根本。在小学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德育教育的核心位置,将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将其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例如,在教学的工作中,可以发挥各个学科的德育教育的功能,挖掘各种学科中蕴含的丰富德育因素加以教育。此外,教师的品质、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应该加以重视。
二、构建德育教育的主导方向内容
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内容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即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也要符合基本的价值体系。因此,要构建德育教育的主导方向内容,促进德育教育目的顺利实现。首先,要构建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爱国、爱人民;其次,要构建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公正、关爱、宽容等;再次,要构建全球最关心的“关心”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健康、关心学习、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
三、注重实际行动的德育教育
篇6
1.何谓高职德育途径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者对高职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2.国内外高职德育途径研究之比较
2.1国外德育途径研究
国外有关德育途径的研究主要围绕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家校结合、心理教育等方面展开[1-2],并侧重于对德育隐性途径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在德育途径不仅注重正面的、德目式的灌输教育,还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开展教育,寓德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学生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隐性教育。在美国大学,隐性的教育往往是通过生活指导、社区活动、宗教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的。在社区学院,课外活动主要有学生社团和被视为必修课的课外活动。早在20世纪2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初级学院,曾经成立了70个各种学生俱乐部。目前,虽然参加各种俱乐部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一些社区学院,它们会采取积极措施在学生中培养能够组织领导课外活动和俱乐部的人才,通过学生组织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在美国高校,它们的学生工作采取法制化的校纪管理,因而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其法制特点不仅在于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从而使得校纪管理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工作构成了良好的德育软环境,在对学生的关注、体谅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效果。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给予学生以熏陶,是日本大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德育方法上常常采取隐性教育的方法,但是其德育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 比如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等。
2.2国内德育途径研究
国内的研究文献较丰富,涉及面较广。我国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更青睐选择具有明确教育意义和目的的德育途径,而对学生道德具有潜在影响的隐性德育比较忽视,从而导致隐性德育途径的开发力度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德育工作主要通过贯彻实施两课(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得以开展,这是对高职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两课课程在高职德育过程中扮演着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角色, 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其他途径来开展德育工作。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德育主阵地建设,而在其他非德育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结果是淡化了各科教师关心育,参与德育的意识,尤其是非德育课教师淡化了教育性教学意识,客观上丧失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机会。同时,我国更注重显性德育途径的利用,校园环境、风气等隐性德育途径的开发力度相对不足。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途径的拓展、各途径如何发挥各自功能、各途径如何优化配合、如何加强德育途径的实践环节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向于体系化建设和具体化实施[3-7]。如按照空间特点,一般将德育途径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基本途径。国内相关研究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把企业纳入高职院校德育途径体系中,构成四大基本途径。从高职德育的具体实践出发,又在院校、家庭、社会、企业四大基本空间德育途径的基础上,再按照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分析整合和归类,把高职院校可以经常运用的德育途径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传媒等七类。这七类近20项德育途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通,构成了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整体体系。对这些德育途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使德育资源得以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德育大格局。
通过对各国家德育途径的相关研究比较, 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与实践倾向于隐性的德育途径建设,国内的研究与实践则侧重于显性的途径建设。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也随之显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从而决定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形式要从传统的以显性德育途径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变为显性德育途径与隐性德育途径相统一、相结合的德育途径新模式。只有显性与隐性途径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既是德育活动的客体,又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提升德育水平,满足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需要。只有两种德育途径相互结合,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威尔逊著,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美]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赵炜.比较视角中高职德育之共性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97-100.
[4]程则思.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5:113-114.
篇7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篇8
高校德育体系是指按照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全面要求,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和德育实施所组成,以施教者、受教育者、德育媒介和德育环境为结构特点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1]。现在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并重新制定了教育改革方案。大学生德育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积极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对大学生德育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迎接信息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重建的需要
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道德之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规范、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道德行动的强烈情感[2]。
信息时代给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信息的多样化带来了信仰的多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惑。有些大学生道德情感淡化,不能积极主动的维护良好的道德关系,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由于害怕道德欺骗而拒绝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崇高的道德理想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以至于放弃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有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感,对父母亲人只索取不回报,对恋爱对象不负责,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道德、思想、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命脉,大学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代表,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危机,威胁着社会的命脉,我们必须要加强道德教育,克服道德危机现象。
(二)解决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需要
我国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要。
首先,德育地位逐步弱化。高校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在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只能削减德育课程的学时,增加应用类课程的学时。其次,德育目标“同一”化。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说得多、管得多、灌得多,缺少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最后,德育没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是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工作任务。
二、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基本内容
(一)德育目标层次性
我国高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做出了总体规划,高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中,高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应该在高校德育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特点,按照分类、有序、整体构建、循序渐进、动态更新的原则来制定。我们应该避免德育目标“同一化”,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二)德育内容现代性
现代性指人所具有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统一。现实生活是德育内容施展的依托,高校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实践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结合大学生成长需要和思想实际不断调整其内容结构,更多的体现其现实性特征,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德育原则科学性
德育原则要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应该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贯彻在各项管理、服务中。各级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教育者对学生既要严格
求,又要热情关怀,不仅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上的问题,而且要关心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四)德育途径丰富性
大学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德育途径的选定,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必须符合德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原则的要求,必须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4]因此德育途径必须具有丰富性。
(五)德育考评合理性
德育考评的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对德育工作做出评价、判断、分析与反馈,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考评要合理,必须坚持考评内容上政治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考评方法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另外还应坚持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六)德育实施保障性
实施德育大纲必须加强领导,必须有健全的领导体制,专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与物质保证。
三、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路径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传统的德育课是“主体—客体”的德育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参与的重要性,教师一言堂式“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使德育课枯燥无味,无法实现德育目标。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主体—主体”的德育模式。通过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语言,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内容,让学生愉快地完成接受活动,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设施、建筑的文化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等,这些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布局校容校貌,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同时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分为体育类、艺术类、科学技术类、学术类、社会实践类、人文素养类等。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越丰富多样,越切实有效,就越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德育方式
网络在其发展与应用中,逐渐展现出了其他技术形态与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特征,它具有超越时空性、开放共享性、平等交互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在进行网络德育工作时,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网上的德育阵地,构建德育网络平台,培养优秀的网上德育队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挑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达到网络德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正确分析受教育者的主观状况,根据客观条件,采取疏导的办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运用技术手段,堵塞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有害信息”进入,净化网络空间,使网络成为德育理想的开放空间。
(四)不断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人只有通过做才能成为人。”[5]因此,德育要强调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合一。在德育的方法上,要增强实践性,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社会实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道德品质。
(五)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实现德育新突破
“当前,我国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者的道德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
下形成的。生活化德育要避免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避免出现相悖的状况。为此,必须要做到三者的统一和协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并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6]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社会教育长于境教,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配合、交互作用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总之,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浪潮为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科学完整,内容具体,易于实施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姬长周,胡小林,张明.高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6,(04):23.
[2]周欣,陈安民.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塑[j].琼州学院学报,2009,(01):58.
[3]项久雨.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的新体系[j].江汉论坛,2000,(2):65.
篇9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转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10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篇11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篇12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13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根据《方案》精神,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聋校的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应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聋校各学科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2.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2.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德育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其中聋哑儿童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聋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聋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够将丰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最佳途径,具有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优势。
2.2推动聋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聋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实施教育,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继续接受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保证聋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聋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3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聋生虽然存在听力障碍,但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听力障碍往往会使聋生出现自卑、自私、多疑、分辨是非能力差等性格特征,这无疑会加重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遭遇困难和挫折的程度,影响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阶段是聋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提高聋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
3.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障碍性因素
3.1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
听力缺陷影响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正常发展,聋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少年。聋生家庭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提升聋生的智力水平,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种导向使聋校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出现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
3.2任课教师对自身的德育角色认识不足,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
忽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就是忽视基本的育人功能。[1]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是品德课教师的任务,缺乏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对自身德育角色认识不足。另外,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没有关于德育方法和规律的系统学习,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不具备德育工作的敏感性和技巧性,不能将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3课程教学中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
聋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求,没有把握聋生的思想脉搏,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德育失去生命的活力,不利于聋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3.4教师自身道德水平滑坡。
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聋生道德标准的确立和世界观的形成。当前开放的社会状态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对聋校教师产生了很大冲击,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聋校教师的道德状况出现滑坡现象,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对聋生产生不良影响。
4.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首要原则是立足于学生的特殊生理特征,以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聋生的听力障碍往往会造成其思维发展迟缓,智力水平大多低于同龄的儿童少年,思维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分辨是非能力差,道德判断水平较低。要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聋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就要在课程教学中,从聋生的年龄和特殊生理特征出发,立足于聋生的实际生活,挖掘适合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易于聋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
4.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教育聋生树立远大理想。
爱国主义是和谐社会下公民的道德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各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通过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渗透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激发聋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渗透科技发展史上著名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聋生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同时通过了解我国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激发聋生克服生理缺陷,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艺术类科目展示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4.3以本学科内容为载体,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