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食品工业的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食品工业的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食品工业的发展

篇1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2-0008-02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长青产业。它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中占最大比重,因而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巨大。大荔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对实现富民强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1大荔县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荔县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据粗略统计,全县有食品加工企业120余家(个体加工户除外),初步形成了面粉、食用油、肉制品、烘焙食品、农特产加工、矿泉水、果汁饮料和乳制品等8大行业。2009年,全县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1.5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实现产值6.8亿元,占食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的57%。

全县有丛笑面业、同州油脂、荔华乳业、奥威食品等1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紫阳集团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八鱼农科集团1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李景璧”、“八鱼”、“秦盛”3个省级著名商标,有省名牌产品3个,分别为“李景璧”牌大荔带把肘子、“八鱼”牌食用植物油和“秦盛”牌杂粮馅饼、月饼。截至目前,景璧肉制品、秦盛食品、红汇食品、紫阳面粉、八鱼油脂、绿奥矿泉水、飞龙特产、美特食品等20多家重点企业的50多个产品已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进入省市县各大商场超市,产品质量倍受消费者信赖。奥威食品公司的芦笋、葡萄和甜椒罐头以及富达实业公司的浓缩苹果汁出口欧美等国家,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

2大荔县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优势和潜力

大荔县是全国粮棉油等十大农林牧渔商品基地,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的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区域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明显,所产的黄花菜、红枣、西瓜、花生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被形象地称为“1008”。常年种植黄花菜3333hm2、花生13333hm2、胡萝卜2000hm2、芦笋2000hm2、红枣26667hm2、西瓜6667 hm2,并且黄花菜已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以优质、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开发出一大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全县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面积40000 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9个,总产50万吨,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得天独厚的原料基地。大荔县还是陕西省的畜牧业大县,闻名全国的秦川牛产地,全县牛存栏8.5万头(其中秦川牛存栏8万头),生猪44.1万头,羊13.7万只,鸡98.4万只,奠定了畜产品加工的基础。

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都是食品工业,食品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以上,是第一大产业,而我国只占7%。目前,我国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不足40%,发达国家已达到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90%或95%。差距很大,发展的潜力亦很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用于工业食品的支出会成倍增长。大荔县在粮油加工、畜禽加工、农特产品加工、果蔬加工和矿泉水加工这些主导产业上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3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食品工业企业与县域农产品资源不够协调

一是有资源、没龙头。目前大荔县沙苑地区胡萝卜年产量5万吨,而且所产红萝卜经检测加工转化率高,但没有食品加工企业带动,一直以来胡萝卜除日常家庭消费外,其余全部销往外县外省。二是资源多、企业小。大荔县花生年产量4.5万吨,黄花菜3.6万吨,芦笋2万吨,红枣20万吨,虽然加工企业较多,但规模很小,仅是小作坊式的粗加工,深加工及精加工很少。再如,全县没有一家标准化的秦川牛屠宰加工企业,秦川牛外供的一直是活体和粗加工牛肉,而且肉牛屠宰量仅为1200万头,占全县肉牛出栏量的5.75%,生猪屠宰量32000万头,占生猪出栏量的4%。

3.2食品工业结构不够合理

从行业结构上看,食品产业链延伸不够,加工增值能力较低。比如在小麦加工这个产业链上,大荔县仅有面粉、糕点、花馍这些产品,像挂面、方便面、饼干、速冻汤圆、水饺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就没有;从企业规模结构上看,食品加工企业大的少,小的多。大荔县育红水源地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医饮兼用,日涌流量56 000 000L,享有“中国之冠、世界少见”的美誉,但至今只有3个企业小规模加工瓶装和桶装矿泉水,没有大企业知名品牌带动开发;从产品结构上看,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包装差,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目前国内红枣加工有枣干、枣粉、枣汁、阿胶枣等百余种产品,而大荔县丰富的红枣资源只用来做少量的低档蜜枣加工,红枣加工潜力巨大。

3.3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

现代市场是知名品牌的市场。虽然近年来产生了像 “秦盛”、“红汇”、“绿奥”、“碧缘”、“家珍”、“丛笑”、“飞龙”及“杨大”等食品品牌,但无论从品牌质量,还是从知名度上,整体来说还不算高,获省级著名商标仅有3个,中国名牌还是空白。另外,在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上还存在欠缺,几乎没有知名食品企业入驻。

3.4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全县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和简单的机械生产,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工艺和生产设备的限制,产品质量较低,而且受资金投入及企业主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4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建议和措施

4.1根据县域实情,着力发展食品工业这一主导产业

首先,食品工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县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和特产加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其次,食品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的食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三,食品工业发展要结合新型工业化。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载体和平台,要树立大工业、大食品、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引导食品企业和新上食品工业项目向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大荔核心区(陕西省首批重点支持的县域工业园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集中,加快食品产业集群,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食品加工基地。建立食品产业发展基金和食品企业创业投资启动资金,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加速现有中小食品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食品企业和加快培育发展本地龙头企业,迅速提高全县食品工业的整体实力。

4.2加强“产学研”联合协作,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积极与陕西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加速食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组织骨干食品企业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自主研制能力。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食品工业的步伐,增强企业开发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3实施名牌战略,打造食品行业知名品牌

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宣传县政府争创名牌产品的奖励政策,优化实施名牌战略的社会环境,增强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有的名牌产品要巩固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新的名牌产品。要挖掘优秀传统食品商标,培育一批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利用“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的招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开展食品工业专项招商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来荔考察,投资建厂,形成品牌带动效应。

4.4重视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要督促食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贯彻ISO9001和HACCP等质量管理标准;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原辅材料质量的产前管理,严格设备管理,严格生产工艺规程要求,严格产品出厂检验,从生产加工各个环节上加强质量把关,严禁不合格食品出厂销售,认真抓好食品安全(QS)市场准入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武斌,胥笑莉.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食品工业[J].渭南政报,2006,(2).

篇2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不得不指出河北省食品工业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品种单一,结构优化度不高产品结构方面,输出大部分都是初级粗放的低端产品,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太少。产品附加值低,它的价值也就不高。产业结构层次方面,以食品加工业为例,它的结构单一,多年来主要是由饲料加工业、淀粉制造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构成的,急需进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2.2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偏小河北省食品工业缺乏大型深加工企业。河北省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食品工业“十强”,但是河北省是“十强”中规模企业数量最少的,与规模企业数量最多的山东省相去甚远;除了规模企业,龙头企业也是如此,2012年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有2700多家,河北省只占35家,而食品行业的只有12个,所占比例太少。全国食品工业及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数2008~2012年变动情况见表3。国家统计局规定,大中型企业指的是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工业法人企业。由表3可以看出,广东省大中型企业最多,这是因为广东省借由改革开放的机遇,经济迅速增长,同时带动了对食品的巨大需求,从而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巨大发展。山东省与河南省是河北省的近邻,拥有相似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是河北省的大中型企业数量明显少于两省,大规模的集团或企业偏少,导致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不显著,行业竞争力不强。

2.3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一是技术水平低。河北省食品工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中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产业优势不明显,究其根本,是因为缺乏技术的支撑。河北省食品工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缺乏食品工业技术的创新,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低。二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河北省食品工业企业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只有一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19个,同食品工业强省山东、河南相比,差距较明显。山东省食品工业企业中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8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41个;河南省食品工业企业中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5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37个。这也说明了河北省食品工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

2.4投入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任何一个产业的长足发展,都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后续投入,食品工业也不例外。河北省食品工业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项指标占全国比例偏小,说明河北省食品工业增速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河北省食品工业投资明显不足。上述表2介绍了河北省食品工业200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所占全国比例。河北省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占全国的比例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其增速缓慢,投入力度不够。

3促进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调查分析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河北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河北省发展食品工业献计献策。

3.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如果主导产业选择正确,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选择错误,则会事倍功半。所以河北省首先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出食品工业的主导产业,然后发挥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有序转换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食品工业的其他子行业,促进各个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同时,重视食品工业的地区协调性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间的流通,互通有无,引导河北省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

3.2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规模效应龙头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培养名优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和名牌优势优化区域布局,促进食品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企业自身也要提高管理水平,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标准化生产,促进规模化经营。要抓好项目

篇3

粮油加工主要是指以粮食、油料作为原料,通过加工处理与制作从而形成粮油的过程。粮油加工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和植物油加工等。粮油工业作为粮油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粮油生产和经营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粮油工业的发展与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1 粮油工业的基本特点

粮油工业作为粮食生产中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粮食的加工产业。粮油工业在粮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粮食供应平衡、增值、效益和食物应急方面作用很大,对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粮食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提高全省粮食综合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粮油工业在确保了粮食的食用安全,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2 粮油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粮油加工技术水平低、与国外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众所周知,我国粮食产量在世界中排名前列,而在加工技术水平方面,与世界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整个粮油加工水平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我国资源的利用不够,粮油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小型粮油食品加工企业所生产的品种样式少、档次低,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与研发,以及不注重品牌的效应,管理经验不足和经济效益差。

在稻谷加工方面,普遍存在着加工企业较少,加工方式较落后等问题,如稻谷在农村加工时,多数是采用小型机组进行加工,加工质量差,有些稻谷加工完直接用于饲料,对稻谷浪费严重。在小麦制粉方面,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与国外加工技术差距较大,这严重阻碍了小麦制粉深加工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对小麦胚芽没有进行深度加工,因此在价格方面难以实现有效增值。在玉米深加工方面,一些深度加工玉米产品种类少,质量差;而对市场大量需求的乳质产品的研发还处于初步阶段。同时在大豆加工方面,加工企业都是以饼粕和油脂为主要的加工产品,加工产业链没有继续展开,从中使得初级加工产品较多,而精深加工产品比较缺乏。

2.2 企业资金不够、技术创新能力缺乏

资金问题一直是粮油工业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差,经济支出能力不足;二是粮油加工企业在信贷、税收方面,不能满足企业发展中对高技术产品的改造与创新所带来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大部分小型加工企业都朝着高技术深加工方面发展,从而造成企业对资金投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市场中各种风险不能预知,从而造成企业的投资方面出现混乱现象,短时间内影响了资金的投向。另外,由于有些企业缺乏对粮食深加工与其他产品加工之间所存在优势的认识,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积极性,阻碍了这种企业向粮食深加工方面的发展。粮油企业只注重粮油生产前、生产中的产品质量,而忽视了粮食产后的加工质量,从而造成企业投入资金出现不足问题,影响到粮油深加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过去,由于我国粮食市场发展比较缓慢,粮油加工企业多是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经营方式也比较满后,主要是从事米、面、油加工,这些原因导致企业生产效益较低,生产利润的增长空间较小,同时企业在技术、产品、规模和资金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有些粮油加工企业负债高,人员流失严重,开工率较低,有些企业多年不开工生产,设备陈旧,管理和生产水平落后,如一些未改组改制的企业。这些企业多数为中小型粮油加工企业,在信贷方面缺乏相应支持,企业的粮源生产和经营管理难度较大,加工技术不成熟,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3 粮油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为了确保粮油加工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根据“十二五”(2011~2015)发展规划目标及要求,需要大力建设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倡导大型企业实行重组策略,以提高粮油企业的生产水平,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抵抗风险能力。同时,需要采用创新的粮油产业经营管理方式,以加强粮油企业的建设力度,实现企业建设规模化、加工原料专业化和标准化目标。政府还要支持中小企业改造创新,以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还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根据卫生质量和安全环保标准,促进企业向环保、卫生、能耗和安全等方面的指标方面发展,提高粮油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减少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3.2 处理好“产能过剩”问题

在粮油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产能过剩”问题。首先,政府要严把粮油工业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卫生标准、质量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关。其次,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技术,对原有旧生产技术进行改造,以提高企业的产能、提高企业生产质量、降低企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要对一些随意兴建、盲目投资的企业进行严查,以避免粮油工业产品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最后,要严把企业建设关,对一些盲目扩大规模的企业进行严查,以确保粮油加工业的健康发展。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盲目求大的企业,如一些粮油原料的新建企业,建年处理原料能力达到30万t以上,这样不仅会引起“产能过剩”问题,最终造成企业吃不消而出现停工,严重的话将会导致企业倒闭,因此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注重。

3.3 要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近几年,节能减排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粮油加工业中作用更加明显,如我国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粮油工业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节能减排在粮油加工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作为现代化的粮油企业,需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步,对企业实施“四节”措施(即节电、节气、节煤和节水),降低企业的能耗。另外,还要对企业中的“四废”(即废水、废气、废物和废渣)进行处理与利用,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减少企业的环境污染。

3.4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粮油原料加工和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对面、油和米等产品进行生产当中同时会产生碎米、稻壳和米糠等,再如小麦在加工中会产出小麦胚芽和麸皮等,油料加工中会产出油脚、馏出物、饼粕、皮壳等。这些副产物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将是一些宝贵的资源。为此,粮油加工企业需要从节约和经济的理念出发,不断提高这些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加强资源转化和利用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3.5 采取“调结构、转方式”的措施,发展企业的主食品生产

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出台,粮油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出要与政府进行合作,最重要的发展在于实施企业主食品工业化生产,这是政府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和措施,应值得推荐。而企业需要“调结构、转方式”的措施,发展企业的主食品生产,改变传统的粮油加工业的生产方式,由对粮油进行成品生产转变成粮油、主食品种同步发展的成品生产,以延伸粮油产业链,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的需要,以及增加企业的就业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此,粮油加工企业需要把发展主食品生产作为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

篇4

一、我县食品工业现状

1.从食品发展的资源来看,区域县发展食品工业具有丰富的资源

郸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总面积1471.80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农业资源丰富,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第一批大型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兴县”发展思路,把工业发展作为启动和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农产品转化增值,大力发展食品工业。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茨河上游,本县西北部海拨44米,东南部海拨36米,除南部、东南部的洼地外,其它部位均为冲积平原。境内土壤主要有红淤土,占耕地总面积的35%,其次有黑土、两合土、盐碱土和沙壤土。郸城县凯杰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郸城县城东工业区,厂内地质状况良好,土质分布均匀,地基承载能力100-150MPA。

2.我县食品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目前,全县己发展大小食品工业企业90家,总资产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20家,总资产2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金丹乳酸、财鑫糖业、天豫经贸、金星啤酒、正星面粉、银海油脂、文玉米线、润华饼干等为骨干的食品工业发展框架,产品涵盖乳酸、糖类、粉丝、粉条、粉皮、挂面、饮料、饼干、方便面、米粉、豆制品、调味品、面粉、食用油等方面,系列产品达200多个,尤其是近几年,我县食品工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工业产值逐年增长,对我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攀升。从2008年全县食品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整体呈现出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势头。

3.从食品工业增长速度来看

据统计,全县食品工业获省以上著名商标和开发专利新产品8个,获省(部)级质量信得过企业10家、质量管理达标企业26家,市场的适销度和信誉度较高,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位于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乳酸生产企业的金丹乳酸,享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乳酸及系列产品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之称。财鑫糖业公司河南省最大的淀粉糖生产企业,全国同行业第五位。天豫经贸公司是中华全国供销总社重点龙头企业,综合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金丹乳酸”被命名为河南省知名商品和河南省名牌产品。财鑫牌“高麦芽糖”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金星啤酒为“中国名牌”。“金丹”、“财鑫”、“天豫”、”“文玉”商标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4.从县域科技上来看

科技含量高,科技含量是提高效益的基础,在食品工业发展中,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先后实施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50多项,荣获国家、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40多项,围绕企业创新,开发名优、品牌产品20多个,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增加了产品效益,推动了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金丹乳酸、财鑫糖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金丹乳酸产品研发中心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财鑫糖业功能性淀粉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河南省科技研发中心。

5.从机制优势来看

机制优势明显。郸城县食品工业发展,在机制上优势较为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企业产权清晰;与沿海同行业相比,他们利用的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低,专业化生产、社会化经营的水平高,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6.产品影响力较强

全县从事出口贸易食品企业3家,金丹乳酸、天豫经贸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其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7.骨干企业带动明显

以金丹乳酸、财鑫糖业、天豫经贸等为龙头的食品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个带动的作用,促进了相关食品产业和产业基地的蓬勃发展。金丹乳酸、财鑫糖业以玉米为原料,带动周边发展高淀粉玉米基地数百万亩,天豫公司带动发展无公害红薯基地十几万亩。龙头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促使我县食品工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8.区域的集群化,农产品集中效应突出

通过企业产品加工,使种植业实现了由“散兵游勇”到集中连片,由单体规模到群体规模,有力地带动了种植业生产基地、专业村、专业户和从业人员的协调发展。

9.品种质优适销

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鼓励农民兴办食品民营加工企业40多家,已形成调味品、米线、饮料、方便面、饼干、挂面、面粉、方便面等产品80多个,其产品市场行情较好,大部分供不应求,经济、社会效益较高。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

10.从提供就业岗位上来看

郸城县顺兴木糖厂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吸纳一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而且还可以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1.区域县食品工业发展水平较低:郸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总面积1471.80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农业资源丰富,农工一体化的这种模式更能够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农业技术人员欠缺,这是农业生产量减少,这也关系到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其他区域县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农工一体化来说,郸城县食品工业发展潜力无限。

2.自主品牌效应不足:构建多种产品档次、满足各个行业和客户不同需求的复合型产品结构不丰富。虽然产品的能耗进一步下降,生产成本下降,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迅速壮大,形成在竞争行业有着重要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但是没有未形成自主的品牌效应。

3.食品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尚不够高:郸城县企业追赶企业的现象严重,这些企业总体规模不大,区域县的总体企业总体小而散,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无秩序竞争等现象。

4.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力能力:这些区域县的企业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独立的文化,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更贴近生产经营管理,更容易为各层次职工所认同和接受。

5.缺乏区域县食品工业企业资金和人才: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在区域县中,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反映经费不足。资金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县经济发展的头号因素。而且人才严重不足,郸城县缺乏专门的人才培训机制。缺乏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一般,难以吸引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而且管理者对创新的力度支持不足,企业就很难留到创新型人才。

6.区域县食品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较多:就目前状况来看,污染这种情况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扰民问题仍在进行中,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在建厂时不做环境影响评价,生产产生的大量“三废”随意排放。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这种状况影响了食品出口,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三、加快区域县食品工业发展的战略及其对区域县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

1.加大政府支持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由于龙头企业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政府的介入会深化企业制度的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当前特别要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完善区域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与此同时,搞好配套改革。

2.依托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发挥特有机制

借助现有的产业基础及优势,发挥食品工业产业园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配套设施完备的区位优势,郸城县正星粉业有限公司位于豫东优质小麦主产区的郸城县石槽镇,交通便利。及时调整品种来配合市场的需求,推出促进适合人们身体需求的面粉。依托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发挥特有机制。使产品远销上海、广东、河北、安徽、广西、内蒙、云南、贵州、青海、四川、重庆、东北三省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和好评。

3.龙头企业带好头

开发特色资源重点培育金丹乳酸、财鑫糖业、天豫经贸、金星啤酒、银海油脂、正星面粉、文玉米线、润华饼干等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产品定位在乳酸系列、淀粉糖系列、啤酒饮料系列、面粉淀粉系列、方便休闲食品系列等几大主导产品系列。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推进器,以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依托,以突出特色食品规模建设为切入点,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为主线,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特色效益为目的,发展壮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深加工生产规模,拉长农产品深加工链条,培育龙头食品加工产业群体,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精特色、做实产品、做好效益。着力打造产业基地,进一步拉动相关产业、服务业和养殖业等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来说龙头企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只有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培养和扶持一批专业和标准化的龙头企业,才能稳而快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农工的收入。

4.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区域县食品工业的投入

商业银行赢得了对食品工业市场这片蓝海深入开拓的机会,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综合运用产业技术政策、行业规划、投资导向目录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食品工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体制创新。工业企业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实现产权制度多元化和人格化。实现资本社会化和规模水平的提升。

5.提高食品工业集聚区

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建成10平方公里工业集聚区,完善集聚区食品工业园区各种功能,为我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在郸城及周边建成150万亩高淀粉生产基地,为财鑫、金丹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建成30万亩无公害高淀粉红薯基地,为天豫经贸公司提供原料保证;建成20万亩油料基地,为银海油脂公司提供原料供应;建成100万亩强筋小麦基地,为我县面粉加工也提供优质原料;大力扶持发展牛、猪、羊、鸡等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保持120万头、肉牛保持12头、山羊保持60万头、鸡保持500万只,为我县屠宰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通过努力,到2015年使郸城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6.质量安全,污染治理

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就目前来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来越关注的是食品质量安全上的问题。前期中国人在国外疯抢奶粉事件,刺激国人的消费,但是对中国的GDP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消费者造成了精神创伤和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由此而招致的对于食品市场供求的冲击力相当强烈。应该加大食品质量的检查力度,加强食品标准化生产的宣传。逐步推进食品生产的法制化的建设,促进区域县食品工业追赶总体的步伐。

篇5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位于北纬37°30′至53°20′,东经97°10′至126°02′之间,从东到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跨距1700多公里。草原面积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东起大兴安岭山地,西至居延海,广袤无垠的草原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700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818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21.76%。这些资源是发展具有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的良好基础。2005年底实有耕地面积735.1万公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山脉以南的西辽河平原,嫩江两岸平原,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广大丘陵地区。

(二)原材料优势

从全国范围看,农畜产品加工业具有原料上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从产量上看,羊绒产量居世界第一,羊毛、牛奶、牛羊肉的产量在全国也名列第一位。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从东向西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干湿地区,从南到北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三个温度带。不同的带区和不同的水热组合,使拥有良好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是全国著名草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畜种资源,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品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丰富的高品质畜种资源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资源,从而形成乃至我国北方的重要粮仓。农作物多达25类,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密瓜、黑白瓜籽等,许多具有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生产苹果、梨、杏、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三)市场优势

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要结合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还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技术――产品――市场――效益的有效链接。从国内食品消费市场来看,由于人口众多、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从温饱向小康迈进以及农村市场蕴涵的巨大潜力,可以预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虽然在下降,但绝对额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断增长,农畜产品的国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从国际市场来看,资料显示过去20多年,世界人均农畜产品消费量平均增加了3.46%,到2020年,农畜产品消费都将保持增长的大趋势。如果农畜产品出口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技术投入、注重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检疫体制,农畜产品的国际市场有望打开并迅速扩大。以纺织品为例,国际市场上对高档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羊绒及羊绒制品的出口己成为具有特色的第一大出口商品。

二、农畜产品加工业中的优势产业

(一)乳品加工业

2006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301万头,居全国第1位;牛奶产量达880.45万吨,居全国第1位;全区乳制品产量345.76万吨,其中液体奶产量310.1万吨,居全国第1位;实现销售收入224.95亿元。伊利、蒙牛两大企业在同行业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两企业全年加工牛奶400万吨以上,日收奶量均超过5000吨,两大企业液态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稳居全国同行业前2名。在生产工艺方面,目前伊利、蒙牛两大企业的主打产品超高温灭菌奶和乳酸饮料均采用超高温灭菌和无菌灌装工艺,设备均采用世界两大饮料包装巨头利乐和康美制造的无菌包装机械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伊利、蒙牛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的老大,伊利公司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食品工业二十大著名品牌”称号,其生产的纯牛奶产品获得了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是国内乳品行业首家获得此荣誉证书的乳业集团;液态奶产品被批准使用“3・15”标志,成为国内首家使用这一标志的乳品企业。而蒙牛乳业更是以其“火箭速度”获得了极高的品牌信誉,在2006年中国品牌发展年度报告中“蒙牛”位居民营企业品牌价值榜首,与海尔共同入选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同时还在《企业公众形象报告》中摘取“2006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并入选首届亚洲品牌500强。这两业集团成为中国乳业当之无愧的“绝代双雄”。

(二)羊绒加工业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毛线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羊绒产业,是内蒙古农畜产品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良种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和“罕山白绒山羊”3个品种,是内蒙古独特的畜种资源。这3个山羊品种个体产绒量一般在400克左右,比未选育的土种绒山羊及全国平均产绒量提高一倍多,成为内蒙古羊绒产量的主要增长渠道,羊绒纤维细,强度大,匀度好,光泽洁白,导热性小的特点,被誉为“纤维宝石”“软黄金”。2006年,山羊绒产量6792吨,有羊绒加工企业l5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羊毛绒96l7.91吨,羊绒衫1267.66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羊绒制品产量、销售收入、出货值均列全国第一位。

鄂尔多斯鹿王集团作为世界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经济实力最雄厚,也是国内品牌优势最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一直居国际同行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在羊绒新型纺纱、新型印染和自动化编织等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分梳设备,纺纱设备,织造设备以德国和日本电脑自动化编织为主体。2006年,鄂尔多斯集团生产羊毛绒2301吨,羊绒衫636万件,完成出口额12784万美元。鹿王集团生产羊绒衫322万件,完成出口额8006万美元。

(三)肉类加工业

内蒙古的肉类加工业源远流长。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依托草原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加工企业。小肥羊、小尾羊、草原兴发、伊盛公司、科尔沁牛业、塞飞亚、通辽金锣、乌兰察布双汇、临河得利斯等企业成为自治区肉类加工业的主力军。2006年,全区鲜冻冷藏肉46万吨,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9.8亿元。

(四)酒类加工业

制酒工业也在快速发展,已经培育出一批在区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和名牌产品。河套酒业创出了“中国驰名商标”,宁城老窖、蒙古王白酒、金川保健啤酒、海拉尔啤酒等在内蒙古名牌产品中榜上有名,维信、汉森等葡萄酒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五)粮油加工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已经成为内蒙古重要的玉米深加工基地。通辽市玉米深加工发展突出,该市地处中国玉米带,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玉米种植面积600万亩,玉米产量稳定在350万吨以上,其中淀粉专用玉米达80%以上,专用玉米淀粉含量高达75%,通辽黄玉米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加工转化潜力巨大。

内蒙古河套平原物阜粮丰,盛产优质小麦。我区的商品小麦具有质优、无污染的品质优势,优质小麦粉加工市场潜力巨大。初步形成了以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大公实业总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巴盟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和大兴安岭沿麓地区优质小麦为原料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原料和产品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市场前景看好。

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3条先进的意大利等级面粉生产线,日处理小麦850吨,还有年产2500吨的挂面生产线以及面包、馒头生产线。“河套”面粉因其高品质,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同时,全区在葵花油加工、大豆深加工,番茄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方面也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和杭后工业园区,己经成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三、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策

(一)实施农畜产品全程监控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增强畜禽产品质量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制定和完善农畜产品生产标准, 搞好畜禽品种的改良,改变畜牧生产方式,逐步实现规模化饲养。加大动物防疫力度,有效控制动物疾病,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按照“填平补齐,全面覆盖”的原则,切实建立起依法质量监测、生产监测、市场监测、认证监测相结合的畜牧质量监测体系。

(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

整合资源,建立行业长期发展规划,整顿行业经营秩序,形成行业自律规则,使行业有章可循,是行业协会的主要功能。通过行业协会逐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经营秩序和企业经营行为,形成健康有序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防止无序竞争。同时充分利用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发挥其调研、协调、协商、服务等作用,以民间组织角色与国外有关部门交涉和协调,开展有关贸易问题的对策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行业会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锐意创新、积极进取,获得并保持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才能进一步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所以应有意识地增加科研投入,强化研发环节,抓紧技术渗透,鼓励新产品地研制与开发。

(四)调整结构,活跃市场

篇6

1食品工业低碳发展必要性

在低碳经济下,食品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政府部门为了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必需要对产业进行监督,尤其是降本节能与开源节流的实施,以期能提升经济效益,有效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安全做贡献[1]。另外,低碳经济引发的绿色经济变革,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改变群众生活方式、工业生产模式、人类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基于低碳经济这一背景,食品工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着手点。食品工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必然联系,也是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刚需,必然要与低碳理论紧密结合,实现食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理论的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基于当前社会环境,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成为各个国家践行低碳经济的主要举措,也是长期发展的必然方向,以期能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例如一些西方国家着重研发低碳理论的先进技术,并对各个产业、能源的低碳需求方面进行优化,目的在于提高国际市场相关产业的竞争力[2]。

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更多消费者对食品产品可持续性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过可持续食品,并且采购对象集中在健康与可持续性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相关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在食品行业消费者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食品服务与产品、绿色环保电子产品、环保型汽车、绿色低碳建筑工程项目[3]。其中食品是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营养供给,只有保证食品安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各个行业的运转。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推动食品工业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食品安全问题被忽略,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需要深入渗透低碳环保理论。

3低碳理论基础上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3.1优化食品生产加工标准

为了进一步保证食品加工安全性,需要对现行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优化。严格按照现代化食品加工规范,提前分析加工环节存在的隐患,采用信息技术搭建食品安全加工系统,将加工检测结果、数据等上传到系统中,保证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被追踪。在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时,建议采用HACCP体系(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作为食品加工设备安全控制的预防性体系,及时发现食品生产加工潜在安全隐患[4]。将HACCP体系与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结合,运用于食品生产危害分析方面,除了明确食品生产和各个环节搭建的关键控制点之外,还可以发挥持续性验证流程、记录系统的优势,确定食品加工环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2创建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数据库

企业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创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全方位地检测食品产品中的污染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搭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将国内外现有食品安全数据上传其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库的管理与数据分析工作,针对发现的食品工业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3.3加大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力度

针对食品安全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应该有完善的安全检测制度,增加资金与技术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此外,为了保证安全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还需要展开食品安全评价,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对于已经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分析风险因素。拓宽食源性疾病、食品有毒化学物质、致病菌污染信息的采集范围,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食品危险评估,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搭建预测预警模型,规避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建议组建专业检测机构,专门负责企业生产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在企业食品安全检测中推广速测技术,将政府部门技术监督、企业自主检测、社会检测机构三者结合,创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重点展开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可行的抽验方案,一方面对食品安全机构执行的检测工作进行统筹处理,另一方面构建食品检测数据互通互认机制,将检测所得数据共享,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

4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低碳理论的应用启示

目前,全球市场中消费规模显著增加,2013年仅为1160亿美元,截至2019年末已经达到2540亿美元。食品工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低碳理论的运用,并且在食品机械、产品加工过程中明确环保的目标。食品工业领域与低碳理论结合,朝着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方向不断前进,始终秉持低碳管理理念,达到低碳消费的目的,期间需要保证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食品生产与消费也要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我国作为食品生产、消费的大国,食品工业领域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工业发展依然存在粗放形式的現象,特别是小型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设备的产能较低,排放污染大,整体来说比较落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在食品产业结构方面加强重视,做好结构优化工作,带动食品工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深入贯彻低碳理论,减少食品加工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鉴于此,今后在实施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渗透低碳理论,除了保证食物自身的自然性与营养成分外,还应该从食物生产、消费这两个环节着手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

篇7

覆盆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未成熟果实。覆盆子味道酸甜爽口,性温,主要含有萜类、黄酮、挥发油等成分,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医药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1覆盆子的化学成分

1.1黄酮类化合物

覆盆子黄酮类化合物是覆盆子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是覆盆子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从覆盆子中提取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椴树苷、黄酮苷元、黄酮苷等种类。

1.2萜类化合物

从覆盆子中发现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是二萜(苷)及三萜(苷)类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是主要成分,目前已对20余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报道了60余种三萜(及苷)类化合物。其母核主要为乌苏烷型和齐墩果烷型,少数为羽扇豆烷型。图1和图2分别为乌苏烷型果核和齐墩果烷型果核。二萜类成分相对较少,只有双环二萜类成分,分别属于半日花烷型二萜和贝壳杉烷型二萜。

1.3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覆盆子中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杨晓虹等从覆盆子中测定出17种氨基酸成分,其中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较高,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3.63%,这些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

1.4其他类型的化合物

郭启雷分别从覆盆子果实中分离出了β-谷甾醇(β-sitosteriol) 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这两种化合物都属于甾醇(苷)类化合物。

2 覆盆子的药理生理功能

2.1抗肿瘤功能

研究表明,覆盆子及其所在的悬钩子属植物中的3β,19α-二羟基乌索-12-烯-24,28-二酸-24-甲酯-28-O(6分-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酯和3β,19α-二羟基乌索-12-烯-24,28-二酸-24-甲酯-28-O-β-D-吡喃葡萄糖酯两种成分对人体肝癌细胞和人白血病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较强。

2.2抗衰老功能

覆盆子含有多种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和调整物质代谢等作用的成分。朱树森等通过小鼠实验研究了覆盆子对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心、脑、肝脂褐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盆子能使反映衰老程度重要指标之一的脂褐素明显降低,即可以延缓小鼠向衰老发展。另外,覆盆子能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延长正常小鼠持续游泳时间。由此提示,覆盆子具有抗衰老和强壮的作用。

2.3抗氧化活性

陆维克等人对9个品种覆盆子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测试。9个品种都表现出较高的ORAC 值,最高达到351.30 微摩尔/克,表明覆盆子具有较高的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2.4其他药理生理作用

陈坤华等人研究发现覆盆子的四种提取组分:水提取液、醇提取液、粗多糖和正丁醇组分均有明显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覆盆子水提取液能降低下丘脑 LHRH, 垂体LH, FSH 及性腺 E2 含量, 而提高胸腺 LHRH 和血液T水平。

3 覆盆子在食品工业的开发利用

覆盆子属于可以药食同用的植物,不仅在临床上应用于抗瘤消炎,其果实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于酿酒、制作果酱、果汁、饮料等,覆盆子叶可替代茶,做甜味剂、茶饮料。

3.1覆盆子酿酒

覆盆子可以直接发酵酿酒,也可以和其他原料复合酿酒,李雄等人以覆盆子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枸杞,以葡萄酒酵母为发酵生产菌,通过发酵作用生产出一种覆盆子枸杞营养型保健酒。

覆盆子枸杞保健酒工艺流程:

通过实验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菌接种量2%,枸杞添加量2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为7天。

3.2覆盆子啤酒

覆盆子的提取液色泽呈与啤酒色泽接近的琥珀色,香味与啤酒花的香味接近,且覆盆子的抑菌作用可以延长啤酒的货架期。朱会霞等人对覆盆子啤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覆盆子提取液的最佳添加量为3%,加入覆盆子提取液的啤酒呈淡黄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泡沫洁白细腻,挂杯持久;具有覆盆子清香和酒花特有香气,口味纯正,且覆盆子啤酒中粗三萜、粗多糖、黄酮等功能性物质的含量均高于普通啤酒。

3.3覆盆子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唐民民等人以大豆、牛乳、覆盆子为主要原料研制凝固型酸豆奶,确定了豆乳替代牛乳的最佳添加量;同时对凝固型覆盆子酸豆奶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优化参数:发酵温度为42℃,接种量为3%,覆盆子果汁添加量为5%。生产出的凝固型酸豆奶不但口感细腻爽口,酸甜适宜,而且有浓郁的覆盆子香味。

3.4覆盆子饮料的开发

覆盆子可以制成饮料,也可以和多种饮料复合制成复合果汁饮料。由于覆盆子果汁略带涩味,且具有香味不明显和色泽暗淡等缺点。孙汉巨等人利用橙汁具有和覆盆子相类似的颜色且具有色泽鲜艳,香味浓郁,滋味纯正等优点,将橙汁和覆盆子汁制成复合果汁,并对此复合饮料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覆盆子汁含量7% ,橙汁含量2% ,白砂糖添加量12 % ,柠檬酸添加量0.1%。生产出的复合果汁呈橙黄色,口感酸甜适口,且具有覆盆子果实特有的香气和滋味;汁液澄清,呈半透明状,流动性好,无浑浊沉淀。

梁魁景等人将覆盆子提取液与养元核桃乳按不同配比进行混合,获得具有覆盆子营养物质的核桃乳。选择最适波长为680纳米,观察不同比例核桃乳的稳定性,最终确定核桃乳和覆盆子提取液的最佳配比为20∶5。提取液与核桃乳混合而成的复合饮料,不仅使核桃乳风味独特,而且增加了覆盆子的营养成分,丰富了饮料种类。

4 结语

近年来,覆盆子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第3 代水果进入消费市场,我国覆盆子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研究覆盆子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高档的覆盆子制品,对引导食品消费,促进食品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7),10-218.

[2]甘露.粗叶悬钩子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6):361-363.

[3]Takashi Tanaka,et al.Ent-Labdane-type Diterpene Glucosides from Leaves of Rubus chingii.Phytochemistry,1984,23(3):615-621.

[4]杨晓虹.覆盆子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测定[J].人参研究,1995,3:32-33.

[5]郭启雷.掌叶覆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3):198-200.

[6]王振华,等.菰帽悬钩子三萜糖酯的体外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3):163-164.

[7]朱树森,张炳烈,李文彬等.覆盆子对衰老小鼠模型脑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1998,26(4):42-43.

[8]陆维克,张蕾.覆盆子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广州化工,2011,39(18):82-84.

[9]陈坤华,方军,宫斌,等. 覆盆子提取成分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及与环核苷酸的关系[J].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5, 15 (5) : 302-304.

[10]李雄,刘争艳,李新社,等. 覆盆子枸杞生态保健酒的研发[J].中国酿造,2013,32(10):146-148.

[11]朱会霞,孙金旭,魏淑珍,等. 覆盆子保健啤酒的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2007,10:154-156.

[12]唐民民,颜繁龙,李岩,等. 凝固型覆盆子酸豆奶的研制[J].大豆科技,2012,6:42-45.

篇8

然而,工业品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展企业在营销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品牌的问题。

一、目前工业企业在品牌上存在的问题:

1.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越来越低

要想摆脱只能依靠“价格”拼争市场的局面,中国企业必须制造出在技术含量上高人一筹的产品。哈佛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成功的国际化企业90%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以中国企业“价格战”最为激烈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例,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权威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3年在中国申请专利数量排名前六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荷兰、英国;在企业申请专利量排名中,前十名中没有中国大陆地区企业的身影。由此可见,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使得中国企业很难跻身“高端产品”的行列,只能亦步亦趋跟着国外企业的脚步,进而使用“杀伤力”和“自伤力”都极强的“价格战”去冲击“低端市场”。

国际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在谈及中国工业品制造业时,指出“对于高品质产品进入发达市场时,在质量、价格方面的控制力不大,中国企业需要从品牌上获得30%的利润而不是10%—15%的市场加工费”。无庸置疑,品牌产品可以卖得更高的价格,并且依旧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这就是做品牌的魅力。

2.产品无法长期,唯有品牌可以永恒

以往,我们认为一个产品好,可以维持十年、二十年,典型例子是上海大众“桑塔纳”一直买了20年,这是一个神话,然而,今天我们发现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产品无法长期引导市场,然而,市场却可以用品牌来塑造,今天,我们发现 国内的工业品企业,例如:徐工集团,他的产品是一系列的工程机械,卡特彼勒是世界工程机械的巨头,他是机械产品也是全覆盖的;

3.缺乏品牌,无法成为百年企业

世界著名市场战略家杰克特罗特在分析未来市场品牌的意义时指出:“有两类竞争者是成功的。一类是强有力的品牌、大的品牌。这类公司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谋求利益;另一类是专门化的或定位很好的品牌。这是一些小的竞争者。”应该说,特罗特先生指出了中国工业品企业国际化的必然出路。

4.国内企业品牌塑造公司的事实存在

工业品企业中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着力于品牌传播和建设,并提出企业要基于“产品”和“品牌”两个主旋律来经营,如玉柴动力、时风发动机、博世等诸多企业品牌的广告频繁露脸于中央电视台,成为工业品品牌营销的时代先锋。这给我们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工业品企业开始逐步进入品牌时代。

5、招标中,需要品牌的支撑

工业品在招投标过程中,采购决策越来越理性化、民主化。因为过去市场不够成熟的时候工业品采购可能是一个人就拍板决定了,而现在决策一个采购项目的是团队,也可能要一个部门,或者项目组,其中还有专家参与。打造工业品品牌,可以对采购团队形成一个“综合影响力”,容易在竞争中胜出。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规范化,品牌在工业品购买决策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6、市场越来越规范,透明度越来越高、理性程度越来越明显

加入WTO后市场越来越开放,导致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入,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中国法制越来越健全,给那些利用个人公关等非法手段为主的销售型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关系营销偏弱化,理性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透明度也越来越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意识。所以,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拥有品牌,可以带来的利益:

1、 品牌有利于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购买者或使用者获得相关的或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它的成功源于面对竞争能够继续保持这些价值,形成某种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随着工业品的核心产品优势慢慢消失(如专利权到期),不同供应商之间就很少能形成价格差异,在成熟的工业品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价格竞争的压力,对于许多供应商来说,防止普通化趋势的营销努力是工业品策略的关键。工业品市场上的产品差异化很难,而对于通用品来说,价格是主导的购买标准,因为供应商提供的商品都基本相同。为了跳出价格恶性竞争的圈子,工业品供应商必须以打造企业整体品牌为突破口,从客户心理、情感、精神的角度树立某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品牌有利于创造整体价值最大化。

2、品牌是关系的建筑师。

过去,市场营销的重点很大部分放在怎样“赢得”客户上,而不是如何长期“拥有”客户上;而关系营销的目的正是在于使服务、质量和营销这三者环环相扣,使赢得客户与保有客户这两方面呼应扣合起来。品牌营销战略的基本原理在于,“如果服务达不到顾客满意,那么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这一朴素思维。其核心可概括为:①站在顾客的立场去研究市场和产品;②以顾客为圆心去构建自己的企业及形象;③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你的服务最使人安心舒适;④请顾客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产品开发;⑤千方百计留住老顾客;⑥使顾客充分信任你的企业和产品,在彼此之间建立忠诚友好的氛围;⑦分级授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顾客的服务要求。品牌营销思想就是努力在顾客面前提高自己的企业形象以及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可信度,每一次投入都作为对品牌资产的长期投资,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的偏爱度和忠诚度。

三、发展工业品牌的四种模式:

品牌推广模式之一:人员推销

在工业品营销中,人员推销是指为了达成交易而与一个或多个潜在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达成签单。这个直销模式是最常见的销售过程,也是被认为最重要的促销方式,有的企业甚至只通过人员促销来获取订单。

1、销售人员直销:

这是人员推销的基本方式,销售人员需要引导、教育客户购买产品。工业品市场营销过程中“消费引导”的作用要比消费品更重要、更突出,这是由工业产品的技术性与应用的狭窄性决定的。通过设计人性化、生动化的销售工具,辅助销售人员的地面推广,创造良好的谈判、沟通氛围,促进成交;帮助客户,降低对技术型产品的认知壁垒,提高客户内部不同对象对我方产品的一致认同。

2、服务促进销售:

大型工业产品的特点,一是价格昂贵,许多产品的单机成本超过100万美元,一台施工机械设备或一台重负荷发动机对用户来说都是重要的固定资产;二是销售量比较低,生产的产品是非大众化的,只有特定行业才有这种需求;三是设备运行环境恶劣,常易损坏,发生故障,需要维修和更换零件。如美国卡特彼勒选择当地分销商为其销售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卡特彼勒与所有的分销商都建立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分销商都是独家,不能再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这样就能保证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稳定可靠的服务。卡特彼勒选择分销商的标准比较严格,一般都是当地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熟悉当地情况,接近客户,掌握需求状况,能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使停机时间缩短到最低程度。公司承诺,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卡特彼勒产品,都可以在48小时内获得所需的更换零件和维修服务。

3、教育技术人员:

在用户企业中技术人员是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者,例如在某些大型复杂仪器的购买过程中,有些时候技术人员其实就是真正的决策者。因此在人员推销的时候,如何赢得技术人员的支持是获得订单的关键,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最有共同语言,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应在必要的时刻深入市场一线。实际上很多优秀的工业企业就是这样做的。

4、人员推销:

这是人员推销的基本方式,销售人员需要引导、教育客户购买产品。工业品市场营销过程中“消费引导”的作用要比消费品更重要、更突出,这是由工业产品的技术性与应用的狭窄性决定的。通过设计人性化、生动化的销售工具,辅助销售人员的地面推广,创造良好的谈判、沟通氛围,促进成交;帮助客户,降低对技术型产品的认知壁垒,提高客户内部不同对象对我方产品的一致认同。

5、高层销售:

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的总裁常定期访问大用户,甚至对一些小用户破格接待,企业想对外界传达的是我们是一个真正重视客户,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另外企业的负责人与用户的领导者常常会更容易交流,通过高层的接触,有利于加强双方的信任,利于合同的成交与用户忠诚度的提高。

品牌推广模式之二:销售促进

销售促进是指辅助销售,从而鼓励用户对产品与服务进行尝试的短期激励。例如:包装行业第一品牌瑞典的利乐就直接送设备给蒙牛、伊利等公司,从而拉动终端用户的需求,达成销售促进的目的。销售促进整体有如下的几点:

1、邀请客户到自己公司参观公司先进的生产基地和管理方式

2、样板工程树形象

3、改变付款方式

4、技术交流与培训班

5、会员俱乐部制

6、互惠购买

7、试用与样品赠送

品牌推广模式之三:公关

公关是指为提高或保护公司的形象或产品而设计的各种方案。营销研究表明对于复杂、昂贵、风险大产品的购买企业形象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订单。

1、与行业协会、相关的政府官员、行业媒体和记者、业内权威专家维持良好的关系。

2、参加业内颇有影响力的行业展会

3、让用户进行口碑宣传:

4、企业峰会

5、行业宣言

6、创造新闻

7、公众服务活动

8、服务巡礼

9、拜年活动

品牌推广模式之四 : 广告

广告是指有特定的出资者付费所进行的构思、商品与服务的非人员的展示和促进活动。工业品营销中广告的作用不如消费品那么明显,一般不会出现广告投放量与销售增长关系特别明显的现象。但是我们也不能低估广告在工业品促销中的作用。正如科特勒所言“有些工业品公司广告支出严重不足,无法提高在用户中的知名度与得到认可。他们低估了公司形象和产品形象在售前争取消费者的能力”。

1、媒体传播--软性文章细无声。

2、行业期刊广告:

3、宣传手册:

企业编订印刷精美的宣传手册者对用户邮寄会直接发放。通过宣传手册传达例如企业是做什么的,产品型号,功能特点等信息。

4、视听材料: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制作多媒体光盘来宣传企业或产品。工业品,尤其是复杂设备的销售,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用户更直接,更清楚的了解企业和产品。

5、网上宣传:

工业品的采购决策做出之前往往会有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利用因特网收集信息。企业通过建网站,做广告等等方式在网上全面宣传自己。

6、标志图形:

篇9

一、S377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作为农业人口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由于受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发展限制,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农业弱质性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有高度依赖性,靠天吃饭的特征明显,自然风险大;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需求难以有效把握,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市场风险大。我国农业生产整体状况也不容乐观,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落后;农业发展方式依属粗放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附加值少,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随着国家支农政策力度不断提高,我国也已进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农产品深加工的快速健康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和载体,一头联结农产品市场,一头联结分散的农户。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在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农产品深加工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实现农产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优势,同时能够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小城镇形成和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迅速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科研创新能力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在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更是如此。农产品深加工业集合了当今先进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分离技术等,科技含量高成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最显著的特点。但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科研创新能力差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技术和装备普遍落后,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和装备成为企业发展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近年来。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日益受到重视,但整体来说,当前我国农产品技术的发展还远远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科研院校单位农产品深加工方面人才紧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加上和农产品深加工加工企业的联系松散,科研成果也难以有效转化为企业直接生产力。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难以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深加工相关技术的科研创新工作,各类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储备严重不足,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进程缓慢,科技创新能力差,导致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多层次开发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同时,对于国外引进的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在技术的吸引、消化上也较为被动。没有先进科技和创新精神作为支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难以真正实现跨越性发展。

2 企业品牌意识不足,核心竞争力弱

21世纪是品牌的时代,市场竞争优势的取得在于品牌的力量。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品牌建设薄弱,品牌多而杂,将进一步阻碍了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未能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和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把握基础上,主打区域特色牌,品牌建设意识缺乏或不足,更谈不上创建知名品牌和形成整体优势。作为传统农耕大国,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赋予了许多农产品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也成就其难以模仿的独特魅力。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我国众多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此优质资源却难以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也未对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以形成企业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加以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整体上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都缺乏明确的核心竞争力及品牌建设的长期规划,只局限于把企业养活,而不是做大做强,争创优质名牌,造成企业和品牌影响力广度小和深度浅,难以形成竞争优势。缺乏品牌意识和核心竞争力的劣势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深加工企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 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作为连接市场与农户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有对市场信息的敏锐掌握,同时也要与农产品原料的供应者――农户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国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主要是采用“企业+农场”的形式,与农场主签订正式合同。并积极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技术服务,两者间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我国农业生产受条件限制,农业生产分散化,以家庭为单位,数量多规模小,集中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不成规模,造成供应与需求的明显的断层,企业+农场(农业生产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尚不完善。整体上讲,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农户两者间还未真正建立起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既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的生产,同时也制约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有序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对策分析

1 政策支持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需要政策倾斜,特别是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为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企业、银行、担保公司、政府的联动机制,对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企业集团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其加快上市。积极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当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承担的高税率,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通过各种方式退还多年来超标准征收的税款。同时,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产品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在关税和增值税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各地政府也可根据自身的区域优势、特色产品进行招商引资,既可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本地,促进企业的集聚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可吸引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兴趣的投资者前来洽谈,增加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

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必须有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依托。科技作为影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深加工技术创新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见效。一是政府层面,加大力度支持特色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攻关工作,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开发、引进和宣传推广工作。改造传统技术,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和现代高新技术加工转变,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企业自身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在企业长期发展中的难以替代的战略作用,积极投入科研资金,做好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创新工作,增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的高科技人才,作好人才的梯度建设和储备工作。坚持自主研究与引进相结合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强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具备实力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可尝试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技术中心,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科技贡献率。

3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当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积极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充分利用区位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特别是文化价值方面的深度挖掘,强化品牌建设的内涵,加大品牌的创建和争取力度。制定品牌建设的长期规划,结合企业的现状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进行品牌的推广和宣传,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品牌策略做必要的调整。提高企业知名度。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让品牌始终处在企业发展的最高处,引领企业的发展,让品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各级政府要围绕本地主导和区域特色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统筹规划本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鼓励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挑选实力强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确保品牌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并对品牌建设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

4 创新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连接机制

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户和企业的共同要求和选择。建立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村委会+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强化企业和农户间的利益连接,真正建立起契约式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达到多赢效果。企业要发挥对市场信息反应灵敏的优点,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对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服务,特别是在技术服务方面为农户们提供最直接方便的指导,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深加工原料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形成良性循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庆然,我国农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2]路琪,产业链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决策关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

[3]刘永悦,景段春,黑龙江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1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4]王树锋,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产品深加工问题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篇10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健康发展、智能发展战略,使我国消费品发展环境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继续维持我国消费品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因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消费品的制造向中西部转移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要转变当前消费品行业粗放式发展,就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提升消费品的技术含量,提升高素质劳动力比重,逐步走出“贴牌生产”、“代工生产”困境,突破“低附加值”消费品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研发制造知识型、智能型的中高附加值消费品,保持我国消费品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是关键路径

绿色制造是实施消费品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制造业将改变传统制造模式,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相关的绿色材料、绿色能源和绿色设计等基础技术,生产出保护环境、提高资源效率的绿色产品,如绿色汽车、绿色冰箱等,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而那些不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和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清洁生产是实施消费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要使消费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制造。

设计创新是重要保障

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创新,要高度重视设计的价值。从产品角度来说,工业设计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创新,工业设计以其投入低、见效快、产出高的特点,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又一大利器。工业设计的主体是产品设计,在技术竞争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产品外观设计将成为消费品竞争的重要方面。优秀的工业设计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韩国三星把工业设计作为自己的“第二核心技术”,不惜重金精雕细琢产品的外观。苹果系列产品的创新,严格意义上讲是体现在设计创新,平板电脑iPad的外壳和显示器是韩国制造,内部的主板和存储器是日本或台湾制造,而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内核是ARM公司的,最后成品在深圳组装完成。在整个过程中,苹果公司所做的只是设计产品而不是制造产品,但是,它的设计理念却引领了行业潮流,比如iPhone在设计上抛弃了全球手机惯用的键盘,转而全面采用直观易用的触摸屏,更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在设计过程中敢于把平板电脑样机拿给消费者使用,并根据他们的使用感受不厌其烦地修改设计思路,有时甚至重来,苹果公司能为设计一个漂亮的用户界面反复修改设计几万次。苹果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实际上乔布斯和首席设计师艾维共同把苹果产品展现给消费者,乔布斯曾表示艾维是苹果公司所有人中最了解苹果核心的人,《财富》杂志也称首席设计师艾维为最顶级的设计师,是真正创造了iPhone的人,他的贡献不仅为苹果,而且为整个设计行业设定了一个基本方向。

工业设计上的投入与创新将会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国内企业更应该以全球为视角,整合资源,配置技术,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理念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品牌是基石

品牌是体现行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标志,品牌的数量和知名度是消费品行业总体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中国消费品品牌在国际影响力和产业规模很不相适应,出口产品中绝大多数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要着力创建自主品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百年品牌。创造和坚持一个品牌,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尽管有大的形势、有好的政策,但真正要做出自己的品牌,还得靠企业家自己打好桩,练好内功。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品牌的分级管理。各种品牌产品可以销售,也可以专卖或进卖场销售。中国消费品市场已经进入差异化需求阶段,品牌分级管理势在必行,高、中、低档产品对应不同的品牌可以

共存。

七个明显转变

一要由追求市场最大化向追求品牌影响力最大化转变。

近30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由于符合国际环境,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产生了弊病。导致很多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单纯靠产量而不是靠品质来竞争,使我们的多数消费品都是低档产品,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被仿制。特别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更加强化了产品配套能力,压低制造成本,使企业以追求市场最大化成为可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品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我国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高度上重视品牌,国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重大失误,如宣传策略不当、合资或联营不当、缺乏创新、丧失特色、规模过小等。如今多数中国企业品牌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国内的品牌可能名噪一时,但能够维持长久地位的却是少数,缺少“世界级”的品牌。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有限的,应凝聚核心业务,打造核心产品,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产品向世界名牌进军。追求品牌影响力最大化目的就是要创造极高的知名度、较高的信誉度、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要由低准入门槛向高准入门槛转变。

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印染、粘胶纤维、日用玻璃等消费品行业准入条件。2011年已经出台了浓缩果蔬汁行业准入条件,一些行业为提高准入门槛正在研究制定行业准入条件,如铅酸电池行业等,并将要实行准入公告管理。

三要由生产中低挡产品向高中低挡产品转变。

我国不能总是生产制造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消费品,但也不能完全放弃所谓的低端环节,必须坚持切入价值链中高端增值环节,同时继续占据价值链低端增值环节。目前中国农村居民具有非常强的消费潜力,但整体上看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农民除了关注消费品的耐用性和实用性外,低廉的价格仍是农村消费市场的第一要素,应制定能为农村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农村消费以传统节俭型为主,价格往往成为购买商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物美价廉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要开发生产适应多层次需求的消费品,不断促进消费产品的升级,在满足普通消费者对大众化消费品需求的同时,适当考虑满足消费者对高端机械手表、珠宝、休闲运动自行车、化妆品、时装、皮具、家具、瓷器等奢侈品的需求。中国已经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市场,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

四要由低环保投入向较高环保投入转变。

消费品行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绿色制造过程中,必然会增加环保投入。2010年末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使限电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这促使企业采用更加节能的设备,否则,电力容量无法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近年来开展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要求增加环保投入,消费品行业的一些大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其内部也还有需要淘汰的落后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也是确保消费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东部有的地市有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就是新的产业集群或园区对进入的企业有更高的要求,如浙江绍兴新园区对进入设备提出高要求。

五要由注重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重转变。

创新有两个内涵,一个技术创新,一个是模式创新。消费品行业已经不能简单依靠投资和增大规模拉动增长,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成为参与竞争、获得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从长远来看,消费品企业的应对之策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消费品行业是微利行业,产品已经普及,需求相对稳定,多数产品供过与求,行业的增速平稳,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利润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所以迫切需要模式创新,为顾客提供特别的产品和服务,延伸顾客的需求内容,包括把原来忽视的现在看来是最重要的需求挖掘出来。

苹果公司非常重视模式创新,苹果的产品简洁、干净、时尚,其背后是乔布斯“不近人情”的魔鬼要求才创造出消费者一直期待的产品。苹果公司还是运用云计算的高手,苹果公司在全球“捆绑”了数十万家的软件程序开发公司,这些公司源源不断地为苹果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构成海量软件库,从音乐、游戏、到新闻、图书再到iPhone4S的语音识别界面,可谓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苹果的成功印证了一句古老的犹太格言:“世界上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已经为你准备好,但需要用智慧的头脑把它们组织起来。”

六要由质量标准规范执行一致性差向质量标准规范执行一致性好转变。

一方面,对国内消费品企业而言,大家都对“出口转内销”的产品钟爱有加,因为出口商品的质量的确好于同类型的在国内销售的商品。现在一些产品在销售时都要注明是“出口原单”,似乎也在表明自己系出名门、与众不同的身份。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企业在制造以及检验产品时,如内销则执行的标准低,如外销则执行的标准高。产品用于出口就认真一些,销往国内市场就降低标准的执行水准,“国内标准”比“出口标准”低,换句话说,就是把高标准的商品提供给外国人享用,把低标准的商品留给自己用。这种情况最终导致中国消费品的不可持续。

另一方面,对外资消费品企业而言,有的洋品牌进入中国后,逐步走上本土化路线,管理中国公司用的质量标准规范国外不一致,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漏洞。造成个别洋品牌出现质量问题。不可否认,多数洋品牌特别是一线品牌历史悠久、管理规范、质量稳定、产品品质和信誉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要加强监管,消除针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存在两种产品质量规范的不良现象,产品质量标准规范的执行一定要有较好的一致性。

七要由诚信及社会责任弱向诚信及社会责任强转变。

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振兴的必备条件。一个国家政权的真正强大,并不完全取决于财力、国防力,而是取决于社会的诚信。目前,我们之所以把诚信与企业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说明我们的全社会、企业需要诚信和负起责任。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信用经济。诚信也应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日本有句名言:信用是无形的资产,英国也把信用当作最大的资本。总之,企业诚信建设不仅关系自身兴衰成败,更关乎社会责任和希望。

提高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常说的技术创新,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设计创新。

“十二五”消费品工业产品质量目标

主要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与能耗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新兴消费品与重点耐用消费品的质量、技术、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显著改善

高端高档纺织和服装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家电出口中,自主品牌产品的产值达到30%

食品、药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加规范,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十二五”消费品行业自主品牌培育规划

组织开展消费品自主品牌的公益推广活动。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自主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支持企业依靠信息技术和工业设计,抓住物联网与新材料发展的机遇,融合新一代创新元素、创新理念,在服装、家纺、家电、玩具、化妆品等领域培育高端高档自主品牌;

支持企业开展品牌经营,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附加值,加快进入国际主流市场。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自主品牌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对自主品牌的仿冒与侵权行为。

2011年1~10月轻工业运行情况

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132141亿元

同比增长29.6%

轻工累计出口额3223.9亿美元

同比增长24.3%

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13976.4亿元

同比增长31.0%

累计利税总额9490.9亿元

篇11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其生产的产品有其特殊性。一是上市时间相对集中,市民购买力增加不大,售价自然降低;二是含水率高,易变质,不易保存;三是返季节生产成本高,且其产品口感差,人们一时难以适应,即使有意购买,也只是微量,由此带来农户不知种什么好,收入减少,效益降低,无能力,无资金购机用机。所以,加强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是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有效途径。

(一)农民迫切需要农副产品加工

近几年,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增产不增收是一个无争的事实。种田积极性下降,农机服务之路越走越窄。按照目前的种植结构,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种植面积小,同一作物产品上市时间基本一致,售价低。例如西瓜,上市时节,每公斤售价不到0.5元,这对市民来说是得到了实惠,但对种植户来讲是绝对亏本经营,不卖又不行,放着会变质烂掉。但此季节一过,西瓜的市场价又会上升到每公斤1元以上,按照农户目前的自身能力是无法保存,只好含泪大甩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使农业有了些起色,但从整体上来讲,效果不明显,农民的实际收入增幅不大,如遇天气等方面的影响,其收入还会随之下降。用农民的话来讲,是想调整,也跟着调整,但无收效,单独调整又无能为力,市场不熟,技术、资金又跟不上,即使调整第一年尝到了些甜头,第二年马上有人跟进,该产品又成了滞销品,年年调整,不断调整,实在搞不了。由此,农副产品加工显得尤为重要,农民迫切需要有单位或个人收购他们的产品,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使之种植有方向,收入有保障,沉下心来,一门心事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

全民奔小康,重点在农村,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巳提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各级不断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由对最终产品的补贴,转向了对生产过程的补贴,重点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水平,产品数量上台阶,质量上档次。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转化产业。加工、储藏首当其冲。其一,它可以为农产品找到出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其二,为就业提供基地,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其三,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的血肉关系,真正将“三个代表”落实到实处。

(三)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日趋成熟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过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农副产品加工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各种加工技术日趋成熟。水稻、棉花等传统作物其加工巳不存在问题,目前重点是进一步对深加工的研究;蔬菜、瓜果等时令产品,目前主要是储存、保鲜,其冷冻技术巳过关,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降低过程成本,以便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广泛的市场,只要进一步投入力量研究,前途充满希望。

(四)开展农副产品加工是农机自身建设的需要

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机部门责无旁贷,同时,对农机自身建设同样重要。其一,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加工,不仅种植户可以增加收入,公司也可以增加收入;其二,收购农副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上升,为购机用机提供资金支持;其三,随着就业门路拓宽,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必然带来田地向种植大户集中速度加快,为农机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其四,在基地内,作物种植连片,耕种、管理及各种技术实施(包括农机技术)都可以相对统一进行,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农副产品加工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其组织形式虽然有些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各地情况不一样,甚至有些农副产品尽管名称看似差不多,但所含成份可能会千差万别。解决好这些问题无论从技术上,资金投入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但这条路又非走不可,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使农机扩大服务领域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生产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来进料加工业务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为贯彻中国石化总部领导关于落实顶替进口战略,提高中国石化在国内外来进料加工市场份额的指示精神,中国石化化工产品来进料加工业务(后面简称为来进料加工业务)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来进料加工业务的发展现状

1.业务构成。中国石化来进料加工业务按加工成品种类可划分为:合成树脂、合纤原料、合成纤维、有机产品及其他产品。按加工料件种类可划分为:原油项下来料加工、石脑油项下来料加工及化工单体项下来进料加工 。

2.业务发展特点

(1)职责分工明确。来进料加工业务涉及进口、出口两方面的许多细节,操作起来十分复杂,只有职责分工明确,才能确保业务的有效运转。因此,依据当前业务发展形势由中国石化生产经营管理部于2011年制定并下达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产品来进料加工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为业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制度保证。

(2)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来进料加工业务在中国石化总部统一协调和组织下,规模不断地稳步扩大。合成树脂方面,为切实做好石脑油来料加工复出口合成树脂工作,化工销售公司对茂名石化和上海石化石脑油/单体来料加工复出口合成树脂工作进行了充分研讨,并组织区域分公司对华南、华东地区来进料加工下游客户进行了市场调研。通过研讨和市场调研,理清了来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流程,进一步摸清了来进料加工下游客户的需求和意见。

合纤原料方面(对二甲苯),国内对PTA客户的选择余地较小,且多为民营工厂,经营实力一般。目前,化工销售公司已与日、韩、台的一些大公司签订了以中国石化合约结算价格为基础的年度销售合同。

有机产品方面(苯、二甲苯、丁二烯),化工销售公司在国内化工市场下跌产品库存上升时期,积极开展来进料加工业务,以抽紧国内资源,为有机化工产品进一步拓展经营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目前已打通了部分石化企业的原油或石脑油来料加工流程,为缓解国内资源压力并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来进料加工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业务整体效益未显现。评价来进料加工业务成功与否,不仅要看业务规模,更重要地还要看经济效益。从近几年业务开展情况来看,部分业务亏损情况较为严重,业务整体效益并未显现。

2.企业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按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产品来进料加工管理办法》规定,化工销售公司是来进料加工业务的盈亏主体,而炼化企业主要负责加工生产并收取加工费。来进料加工业务手续复杂,企业不愿意投入很多精力也是其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

3.缺乏考核及激励手段。《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产品来进料加工管理办法》中至今没有明确的考核及激励手段,任务完成仍要靠硬性的行政命令,在缺乏积极性的情况下,炼化企业只求挣加工费保本不亏,化工销售公司在盈利时无更大动力,在亏损时却要承受很大压力。这直接导致了业务操作过于谨慎,影响了业务的规模及效益的扩大。

4.来进料政策和管理方式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来进料加工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仍然无法满足来进料加工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5.低附加值市场高风险的成品偏多导致利润空间小,无法帮助产业提升。中国石化来进料加工业务的规模虽然较大,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的发展阶段,成品种类技术含量不高,多为大宗石化产品,价格透明,市场价格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市场风险偏大,利润空间较小。

三、来进料加工业务发展策略

1.制定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能否使来进料加工业务更快发展,在于能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而制定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是调动积极性的有力手段。中国石化应在完成进度、完成利润、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考核激励制度,以促进年度来进料的数量、利润的完成并鼓励经营单位和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以利于产业的不断升级。

2.与国家相关部门多沟通以促进来进料加工业务的发展。中国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石化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于我国的化工品政策的制定具备一定的发言权。对于来进料加工业务,我们也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与国家商贸等部门多进行沟通,一方面了解有利于来进料加工业务发展的政策及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接触促进来进料加工政策向有利的方向进行调整改进。

3.深入研究来进料加工业务国内外发展形势。中国石化应该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深入研究来进料加工业务国内外发展形势,以便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利支撑。研究内容应包含与业务相关的尽可能多的方面,比如相关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国内来进料加工业务的发展等。

篇13

只有全局在胸,才有可能胜券在握。当今局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WTO的加入对农业提出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并由改革促开放变为开放促改革,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周边县市发展态势逼人,竞争加剧,给我们以很大的压力。“一个主题,二个重点,三个确保”和“工业立市,开放兴市”是我们根据发展了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的工作思路和战略,这就是我要说的全局。

二、要抓住关键

积极推动农业招商引资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抓住关键。这个关键具体来说就是:

1.要把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第一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第一目标,围绕农民增收,抓好效益农业。一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要变农产品为商品,变初级产品为深加工产品,变内销产品为外销产品。二要抓好基地。建好农产品加工区、五个特色农业园区以及六个特色农产品基地。三要抓好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民知识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XXX的第一要务

当前我市农业招商引资正面临非常有利的机遇,WTO的加入,开放兴农氛围的形成,农业招商土地瓶颈的打破,农业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必须高举开放大旗,牢固树立抓农业招商引资,就是抓农民增收,就是抓经济实力增强,就是抓农业竞争力提高,也就是抓农民素质提高的理念,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手段,抢抓机遇,花大力气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建设,下决心建好农业招商局,开展农业招商,努力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3.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