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物流行业的工匠精神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物流行业的工匠精神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物流行业的工匠精神

篇1

随着电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行业发展十分重要。“工匠精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何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在雕琢产品时精益求精,对产品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是以热爱工作为前提,在现代社会,可以将“工匠精神”总结为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认真严谨的工作状态,为一种职业道德。2016年,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工匠精神”这一名词,自此各大企业对青年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希望:除了要掌握足够专业的技能外,同时要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实现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工匠精神”为新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学生充分重视个人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需要。

二、培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的对策

物流行业归属于服务业,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成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客户对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人T如何在繁多的工作中保持服务质量成为行业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导学生在投身行业工作时能否产生依恋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工作,更能够带来成就感、忠诚度、事业心以及向上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强化职业认同感,使学生能够热爱并且愿意投身到工作中去。作为新时代的新人类,“95后”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构成,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激情与好奇,然而也更加追求即时利益,面对的诱惑更多。[1]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行业一线,需要的成长周期较强,同时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社会认同度较低,因此将职业认同感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就更加重要。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在行业内获得较大成就的同学到校进行交流与演讲,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主动培养严谨、精益求精的学习与工作态度。

(二)突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工匠精神”

实践出真知,因此教师除了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同时要增加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地领会贯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项目化与信息化结合的方式,通过分组的方式,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在任务完成后互换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到物流管理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并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在任务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表现进行点评,对于“工匠精神”的运用以及符合这一精神的行为进行点评,针对性地讲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三)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工匠精神”的场所

实训基地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实、全面地接触到物流管理的内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发现问题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实践这一精神。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校企联合,通过实训场所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可以聘请企业内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积极的人员到校任教,通过企业专家的教学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2]高职院校也可以指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去实践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专业技能,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

三、“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物流企业的岗位不断增多,除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等传统职位外,同时新增了客户服务及信息技术等,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加复杂,客户的要求也更加丰富,人们更加重视服务的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就业后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结语

工匠精神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方面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有助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因此高校在教育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地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篇2

从官方而言,总理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旨在推动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让“中国制造”进行一场“品质革命”。在美国制造、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的高维度吊打下,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刻不容缓。虽然有董小姐亲自为“中国制造”代言,有华为这样的企业为“中国制造”站台,中国制造在整体上依然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

近日,有媒体报道,福耀玻璃在美购厂,加改造费共用了3000万美元,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提供补贴也是3000多万美元。在同样给力的招商背景下,“江南化纤”也赴美投资办厂,因为在银行借款成本、物流成本、土地成本等等方面,中国是美国的2-9倍,只有厂房建设成本和人工成本比美国有优势。从奥巴马到特朗普,让美国制造业回归的信号益发显著。所以有机构预测,2018年,美国制造成本将比中国制造便宜2%~3%。

在人口红利不再威武的今天,这样的预测的确令人恐慌。价廉低质的中国货若是只剩下了“低质”二字,整个实体经济必将经历史上极寒气候。这是哪一届政府也不愿意看到的。而摆脱“低质”标签的最好药方就是“工匠精神”。所以总理在整个2016年颇有点言必称“工匠精神”的意思,这是真正的庙堂之忧。

篇3

精控移动速冷库:满足10~20英尺移动冷库用冷藏和冷冻的需要。其采用急速预冷技术,可延长农产品货架期;精准温控技术,保持库内温度稳定,长久保持产品的鲜度;智能控制,数据实时分析,便于过程控制。该系列产品的推出,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农产品产地保鲜冷藏的问题(最先一公里)。农产品可以就地保鲜冷藏存储直至冷链运送,有效的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延长保质期,大幅降低损耗,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大凤凰半挂车冷藏机组:专为大型半挂车配套,满足16米厢体的冷藏冷冻需求。其配备进口发动机和进口压缩机,性能可靠稳定,采用高尖端的全电脑控制技术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制冷效率和速度得到大幅提高,节能效果明显。机组可以实现货厢温度无级设定,用户可根据要求任意设定货厢温度,先进的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故障自检功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整体钢结构和高强度复合材料壳体组合,能更好适应长途的颠簸、装卸的撞击,气候的影响等恶劣工况。

移动冷链宝:创新性地将保温箱体与制冷机组有机的整合为一体,可采用车载蓄电池工作,同时也可外接AC220V市电。其镶嵌式制冷机组采用直流变频电动压缩机,可根据厢内温度变频调节,提高了温控精度,整机能效提高了15%~20%,节能降耗。劲达的移动冷链宝可与市面上大多数小型货运车辆商务车型可配合使用,相较于传统的封闭货箱冷藏车,使用劲达移动冷链宝的车辆无需进行改装,社会普通车辆可借此直接进入生鲜冷链配送领域,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移动冷链宝有效地解决了冷链配送“最后一公里”行业难题,也可作为普通冰柜使用,安置在固定的区域,在维护保养方面也更加方便。

记者:身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劲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在产品方面中国与外国是否存在差异?

袁旭东:1995年,劲达集团(KINGTEC)在中国香港正式创立,集团总部现位于美国加州,在澳洲、美国、阿联酋(迪拜)、南非、泰国、香港等设有海外分支,国内子公司7家,以“新冷链、新能源、新材料”为三大核心产业。劲达是国内最早从事车用冷机的研发生产者之一,也是当前行业的创新及领导者之一,产品1/3出口海外销售。

劲达能够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中国车用冷机行业的旗舰型企业,成功开创“K牌”这一车用冷机著名品牌,除了得益于中国国民经济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政府部门、兄弟单位、广大用户的大力支持外,也是企业自身在十多年的艰辛创业过程中,既坚持资本的积累不断投入,又注重于自主创新,使企业走上一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的努力结果。自成立以来,劲达始终秉承“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手段、以服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持续专注于深耕冷链科技领域,用专注的精神和态度为用户提供技术与服务。现如今,劲达已发展成为冷链行业少数能够提供一站式、全程冷链解决方案的设计商、供应商、服务商,先后成功推出“卡车冷藏机组、拖车冷藏机组、精控移动速冷库、移动冷链宝、海运集装箱冷藏机组、军用冷藏机组、新能源纯电冷藏机组”等一系列冷链创新产品,并实现了对冷链产业和服务需求的全程覆盖。

2016年3月,劲达集团(KINGTEC)与日本电装(DENSO)强强联合,合作成立“广东劲达电装冷链设备有限公司”,开创业内瞩目的双品牌合作模式。从用户出发,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开发高起点、高附加值的冷链设备,共同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球运输冷链行业的第,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冷链商业圈。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可以说中国的运输冷冻市场被美国开利(Carrier)和冷王(ThermoKing)独霸;自2000年左右劲达(Kingtec)进入市场后,行业趋于扩散。目前,各种国产冷机生产企业百余家,但国产机组主要以低价的非独立小型分体冷机为主,独立机组尤其是大型半挂机组绝大多数没有能力生产。此外,我国冷机生产企业多为地区性企业,没有完整的全国售后服务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只能依靠低廉的价格以及地区人脉做市场零售。

要将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壮大并推向世界,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打破国外品牌垄断暴利、技术壁垒也只有靠“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精益求精、砥砺前行的研发精神,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提升,最终形成高质优价的产品竞争力,才能突破国外品牌的重围。

记者:基于贵公司20余年的发展,能否对中外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做一下简单的对比?我国目前与国际水平存在的明显差距是什么?

袁旭东:坦率讲,目前中国与国外,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冷链物流行业的相应法规、标准已经相当完善,行业监管十分全面、到位;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及冷链服务系统相当发达健全和高效;三则是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冷链食品安全意识。虽然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轰轰烈烈,但尚未形成真正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缺乏上下游整体规划和整合;冷链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冷链法规、标准的完善还要继续深入进行和执行。

当然,有差距并不可怕,只有直面差距,才能进步。我国政府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日益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并大力支持冷链设施建设,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相信只要我们找准差距,坚定目标,不断前行,一定能迎头赶上。

篇4

当前国际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国际物流人才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国际贸易过程中货物运输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货物损坏、丢失等,这对国际贸易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越来越多的技校和高职本科院校开始开设国际物流专业,加强了对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国际物流的人才。但国际物流课程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来看,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将国际物流课程的精髓和实操技能教授给学生。笔者对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高职国际物流课程教学的质量。

1当前国际物流教学中的不足

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对国际物流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高效的国际物流又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保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工匠精神”的宣传,职业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传统教育过程中对物流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比较落后。当前国际物流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对国际物流课程的认识不清晰

国际物流是随着当前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专业课程,虽然有一些院校都开设了该课程。但大部分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不清晰,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课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后的学习考核以笔试为主,学生只要记熟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考高分。这种对国际物流课程认识不清晰,使学生脱离了实践学习机会,极大的束缚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影响也较大。

1.2国际物流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国际物流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会涉及很多贸易术语、物流单证,但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国际物流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专业术语,由于学生对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该课程较难。此外,课外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所能积累的实践经验不足。学校相关物流专业实训室的教师及实训设备的配置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物流软件实训等教学手段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无法积累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一味被动的接受知识,对物流课程的兴趣自然就不高。长此下去,不利于培养学生成为物流行业需要的专业物流人才,影响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1.3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不足

国际物流教学工作在学生学习和配合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高?院校物流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然而目前很多高职学校的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还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当前国际物流的形势不了解,导致教学只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重述,另外对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还不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国际物流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1.4高职国际物流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对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指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当前高职学校的国际物流专业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考试的命题一般都是根据教材编写而来,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帮助。

2高职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2.1加强对国际物流的职业性与实战性的认识

高职国际物流专业教育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加深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应用于以后的实际生活中,促进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与其他物流专业课程相比,《国际物流》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2.1.1职业性

该课程与学生以后的就业关联性强,课程对应的国际货代、出口报关员、单证处理员等职业岗位成为物流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因此,编制合理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物流岗位职业性需求。一方面需要开设国际货代实务技能、国贸英语口语,物流系统等职业性强的课程。还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提升学生对国际物流的求知欲和满足学生需求,确保学生的知识和素质有了质的变化,更好地适应物流管理工作的需要。

2.1.2实战性

与国际货代、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等相关岗位联系密切,一方面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实战操作技能同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定期对教学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让其了解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知道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物流业面临的难题,加强对物流专业教学的认识,需要许多相关的物流实训软件,学生通过训练,加深对国际物流知识的掌握和加大对物流技能的提高,从而为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国际物流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单枯燥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不大。为应对当前“互联网+”环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具体有以下三点:

(1)可以以“项目化展示+情景引入+案例分析+理论讲授+分组讨论+物流软件实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首先,教师分别从项目的设计、实施、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企业实践经历。可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其次,结合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企业专家相关的实践经验,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定相关课程目标和实施计划,对每个项目进行系统性阐述介绍,选择典型案例,对教学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在进行理论讲授后,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组讨论和利用物理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2)开展网络辅导、答疑,进行前沿知识的网上探讨与创新讨论。建立教学辅导网站,例如针对国际物流课程相关内容,在上面进行定期的习题分析与解答,对学生有疑问的,统一解答。另外定期整理和收集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具有相关应用前景的国际物流相关知识点,并通过BBS等,形成一个社会与学生创新点的收集站,教师在辅导网站上还将对当前或今后的热点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知识面。

(3)通过“情景模拟法”让学生融入国际物流业务各个岗位与熟悉流程。可以根据国际物流业务的实际场景,将国际物流业务分为几个不同岗位,如货代、客服、报关员、管理人员等,让学生熟悉各个岗位职责后,分别扮演这些角色,完整将货物出口流程模拟出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对国际物流综合业务流程的熟练程度。教师在进行情景模拟法时,要选择有启发性的情景案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要有调动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加强教学团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加强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提升国际物流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双师型”教师是未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另外,培养具有应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在企业中开展一些课题,以加强对国际物流实践教育的研究。

2.4完善高职国际物流教学评价体系

篇5

那是一栋有着灰色石砖外墙的英式建筑,白色的窗棂上攀爬着碧绿的爬山虎。约翰在这里已经工作了20多年,但他笑称:“相比这栋再熟悉不过的建筑物,我仍是年轻的。它已经在这里屹立了一个半世纪。”1825年,英国制鞋品牌Clarks诞生于此,创始人塞若斯・克拉克(Cyrus Clark)最初在这里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羊皮地毯作坊。总部办公室的走道里置放着黑色的几部制革和制鞋机械,它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这总是让约翰想起那股熟悉的皮革夹杂着机油的气味,那是他从幼年时便已开始熟悉的味道。

其实,英格兰南部萨默塞特郡记载着许多传奇故事。5世纪,英格兰历史上最传奇的国王――亚瑟王便归隐于萨默塞特郡的格兰斯顿堡(Glanstonbury)。由此,萨默塞特郡不仅成为了亚瑟王与中世纪圆桌武士浪漫传奇的历史舞台,其格兰斯顿堡(Glanstonbury Tor)也成为了萨默塞特郡著名的地标与精神堡垒。而静谧的小村镇斯特瑞特便依偎在格兰斯顿堡膝下,躺在伦敦和埃克塞特(当时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主要城市)的主干道上。

从英格兰乡村到国际化小镇

“那时候的斯特瑞特并不是英国的制鞋业基地,但和当时的其他英国南部乡村一样,她拥有丰富的衣牧业和羊皮资源。所以本地人塞若斯、Clarks的创始人选择将羊皮地毯作为他事业的起点。”梅丽莎-波特(Melissa Porter),Clarks的全球CEO对记者说。当时,Clarks家族是斯特瑞特最大的农场主。大儿子继承农场之后,小儿子塞若斯・克拉克(CyrusClark)不得不到其他地方谋求出路。于是他开办了一家鞣制皮革、出售地毯羊皮的作坊。随后其弟詹姆斯-克拉克(JamesClark)加入企业并想出了用羊皮制作拖鞋的点子。于是他们在此作坊制作出了第一双羊皮拖鞋,名为“布朗・比德尔斯堡(Brown Petersburg)”。

26年后,这对兄弟在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博特王子于1851年主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即“世博会”)展示了“成功将羊皮和小羊皮毯染色加工制成一系列有价值的物品”和“既实用又新颖的长筒橡胶女士套鞋”,并获得两个大奖。

“小时候,我常听父辈们提起,正是当年世博会上颁布的两个大奖,让许多英国人不仅知道了Clarks,还第一次听说了我们的小镇,并记住了斯特瑞特这个名字。”约翰说。

而直到1860年,Clarks才在斯特瑞特(Street)修建那栋三层楼的制鞋工厂。如今这栋建筑已是这家跨国集团的总部办公室。小楼一侧有着尖顶的钟楼上,安放着一个巨大的壁钟。从零开始,白色钟盘上的黑色时针已经转动160万圈。

“这个钟楼在过去的150多年里,一直鸟瞰着小镇的变迁,同时也记录着Clarks的成长。事实上,斯特瑞特小镇和Clarks的发展一衣带水,密不可分。”约翰这样说。“斯特瑞特曾经只是一个乡村,村里的居民大多世代务农。而由于Clarks家族产业的发展,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务工者,并使得本地农民开始拥有了新的身份一‘工人’。伴随着这些变化,这个乡村也逐渐转变为一个乡间城镇。”约翰告诉记者。

1825年,快速的业务扩张使得塞若斯雇佣其弟詹姆斯・克拉克(James Clark)作为学徒工。不久之后,詹姆斯在跟塞若斯出差时,为了满足订单需求,又雇佣了八到十个工人。1828年,塞若斯又雇佣了六到八个人生产地毯。到1853年时,他手下有约四十名员工。

之后,鞋类制造从辅助业务变成了主营业务。由于斯特瑞特地处农村且没有相关行业,技术工人几乎来自其他地方。1829年建立工厂之后,一个爱尔兰剪裁师从1930年代开始常驻工厂。1841年,工厂里又来了一位爱尔兰人,十年之后剪裁师增加到四人。

“工厂里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很可能由斯特瑞特当地人完成。材料分类和粗剪(剪裁鞋底材料)都交给公司之外的工人完成。”梅丽莎说,“这些非正式工分为装订工和制鞋工两类,按男女分配工作。他们是来自周边地区的居民。”

Clarks家族的制鞋事业,使得斯特瑞特小镇也逐渐变为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制鞋基地。

1841年,在斯特瑞特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中,制鞋匠有二十四名,还有十四名在格兰斯顿堡(Glanstonbury)。精明的制鞋匠有效地把拥有多位房客的家庭组织起来,指定了诸如“助手”、“制鞋匠”或“学徒”等工种。而1851年人口普查则显示,在斯特瑞特周边的格兰斯顿堡和沃尔顿(Walton)地区有219名制鞋匠,另有382名制鞋工人。据一家健康报告委员会估计,C.&.J.Clark公司1852年从斯特瑞特、格兰斯顿堡及周边地区共雇佣600名制鞋工人。到1855年,詹姆斯宣称工厂总人数达到了800人。2年后,工人数目超过1000人。

“从1853年开始,公司开始由于人手短缺而导致产品供不应求。这种状况也成为这个时代中英国南部制鞋业的突出特点。Clarks档案室一份文件中记录的‘1855年起工资开始上涨’也反映出这一点。”梅丽莎说。

第一次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也同样被映射到制鞋业中。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即使是在斯特瑞特,工业革命的脚步也没有停下。当地的制鞋技术本可以快速发展,但是此时的美国已经率先在制造工艺中引入了全新惯例和流程,使其制造效率很高,产品价格更实惠。这种情形让过去一直以纯手工制作的Clarks及其他传统制鞋品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于Clarks来讲,由于在保证足够的劳动力、培训及维持稳定的质量等方面存在困难,借助机械化制造进行改进变得势在必行。1855年到1863年,为了在合理的价位上制定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接受制造标准,从而开始在制造流程方面的技术改进。”梅丽莎认为。

在威廉姆-史蒂芬斯-克拉克(William sIephens aark)的倡议下,C.&J.Clark公司开始积极进行机械化生产革

新。首批缝纫机由美国的Singer & Co公司推出,英国于1856年首次采用。C.&J.Clark公司在1856年,由威廉姆・史蒂芬斯-克拉克针对一台缝纫机进行了三个月的试用后,又以30英镑每台的价格购入两台。1863年,由Clarks第二代掌门人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开发的辛格(Crispin)缝纫机诞生,意味着Clarks的鞋业制造由外包工作体系走向工厂体系。在早期的制鞋岁月里,Clarks的每道制鞋工序都是由同一个人手工完成的。而在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引进了工厂系统后,工人们得以集中精力钻研制鞋的某一道工序,从而成为这道工序的专家。

“制鞋机械的引入、专业化的分工和系统化运作,使得Clarks的制革工厂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工厂。而与此同时,斯特瑞特也正式由一个乡村,转变为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城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就业者前来安家落户。”约翰认为。

在很多个工作日里,梅丽莎要往返于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办公楼与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之间。天气好的时候,物流中心漂亮的玻璃幕墙就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

“过去,斯特瑞特上的居民以本地人和英格兰西南部移民居多。而如今,周末的小餐馆里总能听到带有世界各地口音的英语。”约翰说,他们的邻居正是德国人的后裔。20世纪30年代,正值全球经济萧条,Clarks却于逆境中在总部斯特瑞特(Street)投资建立了实验室,超过二十三项Clarks专利科技就在这里诞生。这个实验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

20年前,总部依然设在斯特瑞特的Clarks,又在当地修建了一流的物流配送中心,使之成为当地最具现代化的建筑。这个物流中心不仅为当地居民制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作者,使得小镇上的居民和生活变得更加国际化。

古老教义与前卫音乐会

约翰是米勒家庭中为Clarks集团服务的第二代,他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课余时光都是在Clarks最早的这家制鞋工厂度过的。“工厂里的人总是忙碌着,皮革匠忙着鞣制皮革,染色工匠忙着为牛皮、羊皮上色,而另一些人一那些制鞋匠的手里总是拿着鞋楦。”和大部分当地人及自己的父辈一样,约翰也是一位典型的Quakers(贵格会)教徒。这是英国基督教中的一个非主流教派,他们重视努力工作、要求与时俱进:主张任何人之间要像兄弟一样并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主张和平主义和宗教自由。

直到现在,Clarks仍然保留着邀请本地居民试鞋的传统,并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及时对新鞋的样式和技术作出修改。斯特瑞特镇上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至少一双Clarks鞋。

“我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跳槽。”约翰说,“我的父亲直到退休后还一直参加Clarks的圣诞聚会。每年12月,所有新旧员工都聚集在公司的圣诞聚会上,使它看起来像是全小镇的聚会。人们欢快地彼此打招呼、聊天和玩游戏,如同一个大家庭。”

斯特瑞特的很多居民都是Clarks公司的员工,有的家里几代人都为Clarks工作。而与此同时,Clarks也在为本地居民投资和修建更多的公共设施和住宅,以创造更好的社区环境。

不用出差的时候,梅丽莎每天都要驱车经过美丽的门迪普丘陵(Mendip Hills),然后到萨默塞特郡(SomerseD。一路上,她总是会路过Cdspin Hall(名字源于鞋匠的一个守护神)、Wilfred及坐落在Grange路上的房屋。这些有着“工艺美术”建筑风格的建筑,其实是Clarks为员工修建的住所,它们离总部办公室只有数步之遥。

“过去这些年,越来越多与Clarks相关的公共设施也出现在斯特瑞特。例如,鞋类博物馆、青年旅社,还有ClarksOutlet和米尔菲尔德学校(Mulberry andMillfield Sch001)。Clarks OuUet虽然由Clarks建造,现在却不归Clarks所有,而是由专业的管理公司运营。它拥有90多家店铺,每年吸引400万游客。”梅丽莎说。而对于本地居民来说,“这间Outlet也是闲暇时与家人共度周末的好去处。”

1935年,Clarks家族将“米尔菲尔德屋”出租给英国教育家和米尔菲尔德学校创始人Jack Meyer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个国际知名的私立学校现在学生能超过1000名,占地140英亩。它成为当地居民引以为傲的教育机构,为小镇上的几代居民培养了后代。

除了为本地居民投资和修建公共设施和员工住宅,Clarks还支持着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对于现代音乐爱好者来说,他们也许不知道Clarks的诞生地何在,但却不会没有听说过Slrummerville的萤火会,以及会后的乐队曲目集锦唱片。它几乎是指向未来流行乐队的风向标,许多新锐乐队在经历过了S[rummerville的萤火会而逐渐成为知名乐队。

在斯特瑞特,Slrummerville每年都会在那里举办一年一度的萤火会。Strummerville是由英国标志性的朋克乐队“The Clash”主唱兼创始人Joe Strummer的亲朋好友在2002年创立的一家基金会,旨在支持音乐新秀,为他们提供排练场所、巡回演出巴士,组织小型音乐节,赞助顶级音乐会中的新秀音乐流派,例如英国的格兰斯登堡音乐节。这些对于新生代歌手和乐队都意义非凡。

“今年,Claks Originals品牌在其三款最具标志性的鞋款一沙漠靴(DesertBoot)、袋鼠鞋(WaIlabee)和纳塔利(Nalalie)――设计了针对此次夏季音乐节的特别版。”梅丽莎说,“每卖出一双鞋,Clarks捐赠2英镑给Strmmerville,以帮助其继续支持新生音乐。”

梅丽莎的丈夫也出生于斯特瑞特,尽管他们如今并不居住在镇上,周末闲暇时他们依然会回到这里,享受温暖家庭时光。梅丽莎在采访结束时对记者说:“我喜欢斯特瑞特,不仅景色优美,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更懂得如何创造快乐和幸福。”

BT:为何选择在斯特瑞特开创Clarks?其地缘优势是?

梅丽莎:首先,我们的创始人是生于并生活在斯特瑞特,他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而在180多年前,位于农村地区的斯特瑞特也为公司最初的主营业务一鞣制皮革、出售地毯羊皮一特提供了原材料和所需要的工匠。

BT:我们相信一个品牌的成长与其所在地的成长是互相影响的。你认为斯特瑞特赋予了贵品牌哪些特性?

梅丽莎:斯特瑞特小镇上的居民都信奉基督教中的贵格会教派,Clarks家族本身也是贵格会教徒,该教派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如兄弟般相处。这使得雇

主和员工双方有很强的社区意识。良好的商业意识、靠近当地资源和与社区建立的牢固关系在早期共同孕育了Clarks品牌,这些特点也一直保持至今。

BT:在品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曾有哪些决策或转折提升了辨识度和竞争力?

梅丽莎:19世纪60年代后期,威廉接手了家族的事业。威廉意识到当前的制鞋工艺已经落后,从而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公司设计了自己拥有专利的Crispin缝纫机,并且从在当时颇为典型的家庭作坊模式,改为在工厂集中生产。工厂批量生产和机械化的引入使得员工的福利和生产效率可以兼顾,Clarks借此生产出了优质产品并实现了发展。虽然也有其他制造商由于工人反对机械化而遇到了麻烦。

1883年公司推出了第一双按人脚形状线条设计的“健康鞋”,确立了设计的重点,并缔造了公司后来的成功。采用各种宽度尺寸和符合足部曲线的一系列鞋楦后,Clarks所生产的鞋不仅时尚,而且舒适、健康。直到现在,“舒适”仍然是Clarks面临制鞋业激烈竞争的“法宝”。随后,Clarks与理想主义风格摄影师HelmEtNewlon和天才时尚插画家Rene Gruau等全球知名人士的合作,使其设计更加时尚,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辨识度和竞争力。

BT:当地人与品牌及其工厂的日常关系有多紧密?

梅丽莎:斯特瑞特在1801年居民只有540名,现在仅在Clsrks工作的人就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村庄在规模和繁荣上都与公司并肩发展。斯特瑞特小镇上的很多居民都是Clsfks公司的员工,有的家里几代人都在Clarks工作。除了员工外,还有很多当地居民一直帮助Clarks试穿新鞋。近两个世纪过去,Clarks公司现在仍是斯特瑞特最大的雇主。小镇和Clarks品牌仍然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我们在仓库旧址上建造了获得奖项认可的房屋,作为员工宿舍或公共建筑。公司里很多员工毕业于当地学校,还有很多员工在退休后继续为社区义务服务。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对当地发展起主导作用,应该由他们来负责学校和公共娱乐设施的创建和管理,但在斯特瑞特,Clarks是当地许多教育机构的支持者与合作者。在这类,你会看到很多Clarks的员工在指导和参加当地在校儿童的活动。很多组织在举办各类社区活动时都会得到Clarks的捐助,无论是以现金还是以提供运动套装的方式。

篇6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China logistics market is “small, scattered and poor” and most freight enterprises hasn’t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rom traditional freight to modern log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ssence of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and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logistics based on the economic theories such as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gistics is the derived demand of the social economy; logistics is the inexorable product when commodity economy develops to a certain stage; logistics mode is similar to the socio-economic formation, and logistics demand and suppl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individuation and refinement.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theory, the essence of logistics is service that logistics enterprise provides the clients with object space and time displacement, and logistics exist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in the form of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logistics demand and supply are obviously contradictor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quantity of logistics supply, expanding the scope of logistics suppl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ogistics supply. In addi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s should identify the market segments and provide precise logistics, government should make clear its role, and logistics associations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a bridge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logistics service; logistics demand; service theor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logistics supply

物流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传入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物流早已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货运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货运企业更名为物流公司。但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货运企业并未真正实现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中国物流市场“小散乱差”的情况十分普遍,物流企业同质化严重,物流需求与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物流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入。本文从物流需求属性的角度探讨物流的本质,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谈物流的发展。

一、物流的需求属性分析

(一)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需求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需求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需求由一定的内部或者外部诱因刺激产生,需求产生之后,会促使产生与之匹配的供给。在需求不断被供给满足和推动、供给不断被需求引领和拉动的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社会生产总过程[1]循环往复。需求具有膨胀性和超越社会生产力的特性[2],社会生产力在需求的推动下沿着很落后、较落后、较发达、发达、很发达的序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社会经济也逐步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物流支撑

物质资料是社会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在市场交易中被称为商品,商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商品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流动的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伴随着形态以及所有权变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空间和时间位移。作为实现商品空间和时间位移的物流,是联系社会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的纽带。物流是社会生产总过程循环往复的基础支撑,没有物流,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物流。

(三)物流是社会经济的派生性需求

根据需求理论[2-3],需求从其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原生性需求和派生性需求。原生性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需求独立于其他需求而产生,如人们对衣服、食物的需求。派生性需求是一种产品的需求来自于另一种产品,或由另一种产品派生而来,即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是由于为满足其他产品需求而产生的,如人们对物流的需求源于社会经济活动。物流本身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因社会经济活动而产生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其价值,物流属于派生性需求。

二、物流的产生及其发展机理

(一)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物质资料生产的量少,节余的量更少。人们用少量的节余去自发形成的市场上交换其所需的物品(主要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最初采用以物易物方式。产生货币之后,人们使用货币进行买卖。由于受交通、信息、科学技术等局限,克服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的代价大,市场范围十分狭窄。市场范围决定社会分工水平[4],当时不可能存在专门从事物资流通的人或组织,物资流通都是买卖者自己通过肩挑、手提或畜力车运输等方式完成。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地理空间的影响逐渐淡化,通过市场可以在更广阔的区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工业社会的大规模生产使商品生产量剧增,经济节奏加快,商品的流通量随着社会经济贸易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而且对流通时间、流通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商品流通方式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当商品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商品交易双方自己完成商品流通已不能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中间商,即物流企业,中间商的产生是基于交易成本的降低[5]。在商品流通的各环节以及各环节的衔接中,需要与多个企业、组织机构、政府部门沟通、合作,多方协调以及合作的顺利推进会产生若干交易成本。例如,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联合运输涉及多个国内、国际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多式联运涉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等。

物流企业将货物积少成多、集零为整,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由于物流企业拥有专业的场站、设施设备、工具以及较高的使用频率,拥有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物流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完成商品的空间与时间位移,较之普通的商品交易企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企业自己完成商品时间与空间位移的代价高于通过支付费用由物流企业完成,商品交易企业也愿意将自己从不擅长的业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产品生产或销售,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则通过持续增长的业务量扩大规模经济,并完善相关业务流程、操作规则,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持续固化其比较优势。在物流企业集聚形成的物流行业中,众多企业相互竞争、学习,促使物流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不断努力,行业壁垒也不断提高。现代社会的高度物质文明依赖于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二)物流产生的机理分析

物流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需求者有物流需求的欲望,二是供给者有物流供给的能力。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有强烈的物流需求,物流企业有满足物流需求的供给能力,物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物流产生的直接原因一定是迫切需求物流的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的商业行为,以商品交易为目的,后来才逐步出现企业以及个人非商业目的的需求,“流”的主体也由“商品”扩大至“物品”。物流需求方实际或预计付出的代价小于等于自己完成的代价,则愿意通过支付费用由物流企业完成物流。这个代价还包括时间,人们的时间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虽然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物流活动,物流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早期的物流活动是无意识的,现代物流诞生的标志是专门从事物品流通业务的物流企业的出现,从此物流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分工。由于买卖双方的搜寻成本、买方与卖方的谈判成本、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5-6],物流企业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减轻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物品流通效率,改善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程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许多事务精细化、专门化程度高,绝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各种业务。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社会,任何企业或个人无须凡事都亲力亲为。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与物流企业各自从事各自擅长的业务,各自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符合社会分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社会成员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和富裕程度[7],物流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工业社会高级于农业社会的结果,也是农业社会落后于工业社会的原因。

(三)物流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自相似同构

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物流,物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物流对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的发展水平可以略微滞后或适当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不会远远滞后或超前。物流发展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是物流发展的决定因素,物流必然会迅速跟进与之适应。物流l展水平适当超前社会经济发展,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如果远远超前,则由于需求不足而被市场淘汰。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运动、发展,当支配事物变化的特性与背景对应特性的运动趋势保持一致时,事物运动时的耗散水平最低,受到的制约最小,事物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8]。物流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自相似同构,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决定了物流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形态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再进化到信息社会,对应的物流形态从肩挑手提、畜力车运输等形式的无意识物流逐步演化为以人为本、注重客户体验的精准物流,社会经济形态与物流形态的同构关系见表1所示。

(四)物流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

需求是供给的原像,供给是需求的映射。需求产生供给,供给满足需求,供给通过社会生产实现。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影响需求的满足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反过来促进供给的发展。物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形成需求曲线,图1是物流需求曲线图,在其他l件不变的情况下,物流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价格从P1降到P2时,对应的数量由Q1变成Q2,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具有可束缚性[2],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有些需求被抑制了,即有些需求未被满足或需求未被全部满足。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时,供给的范围有限,供给能力比较低。当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之后,供给的范围扩大了,能够满足更多种类的需求,供给的能力提高,供给的数量增加,原来被抑制的需求得到满足。图2是物流需求曲线变动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P1对应的数量由原来的Q1变成Q2,即相同的价格客户能够获得更多数量或更高质量的供给。

在市场中,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与支付能力去获取需求的数量与质量,供给者根据价格水平决定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物流企业根据需求、价格等因素调整生产,寻找价格与数量、质量的契合点,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客户的不同需求,达到客户与物流企业的共赢。

(五)物流的发展演化

随着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不断增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有了更强的支付能力,人们对物流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需求具有膨胀性和被引导性[2],人们对物流的需求从最初低等级的物品不丢失、不损坏逐渐向高等级的方便、快捷等方面发展。

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不同消费者或同一消费者不同时间段的时间价值有差异,消费者的选择也不同,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在需求不断产生、满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为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供给,物流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衍生出许多物流企业类型,例如货代公司、报关公司等中介公司,以及车货匹配的物流科技公司、物流咨询公司、物流金融公司、物流担保公司等。客户不断产生新的需求,物流朝着个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一)物流的概念及涵义

物流是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物流的概念有多种表述。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是[9]: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物流的概念包含以下几个要点:第一,物流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物品”与“流动”,缺一不可。“物品”的范围更宽泛,包括交易的商品和商品交易之外的其他物品。“流动”包括时间与空间的移动。第二,物流的需求方是客户,物流的供给方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企业。第三,根据客户的需求,将指定的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实体流动。供应地与接收地是不确定的,需求在哪里,供应地与接收地就在哪里。第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这些基本功能的有无以及如何结合,取决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的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物流的定义中,“客户需求”是物流概念的核心涵义,许多物流定义都强调了这一点。例如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1985年对物流定义中[10]指出:“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库存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3年对物流的定义[10]是:“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要求”,同样强调了“以满足客户要求”。

中国专家学者对物流有诸多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其中一些学者对物流的概念及涵义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概念的产生、涵义以及物流与物流管理、后勤、供应链管理等词语的比较[11-27],国内外各界不同时期的定义及比较[28-30],但对物流的本质鲜有阐释。

(二)物流的本质

物流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必须首先深入地理解物流的本质,物流作为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缩短了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缩短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份距离。物流的本质是服务,是物流企业提供给客户的物品空间与时间位移的服务。

服务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通过使用权的让渡获得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并使服务消费者获得消费利益或满足感[31],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劳动。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卖方将商品所有权、使用权转移给买方,物流以运动的形式存在于整个过程中,完成卖方向买方的让渡。在此过程中,一个经济主体使另一个经济主体增加价值。物流从业人员通过劳动实现了物品的时间和空间位移,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价值体现在接受物流服务的客户(即服务消费者)获得了满足感。让渡过程由卖方完成,则称为第一方物流;由买方完成,则称为第二方物流;由买方和卖方以外的企业完成,则称为第三方物流。对于第三方物流,由卖方承担,则卖方是服务消费者;由买方承担,则买方是服务消费者,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映了当地物流的发达程度。在商品交易活动中,物流是买卖双方商务谈判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事实上也是商品的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与企业界所探讨的第四方物流乃至第九方物流都是由这三种基本的物流类型演化而来,均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三)物流产品具有特殊性

物流企业生产、客户消费的物流产品虽然是无形的,但物流产品是客观存在的。物流产品具有以下特性:第一,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物流企业对物流需求者提供物流服务、物流需求者接受物流服务时,既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物流产品,又是物流需求者在消费物流产品。物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可分离,如影随形。第二,不可储存和无法运输性。物流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所以物流产品既不可储存,也无法运输。但人们可以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物流需求,提前调配资源,例如物流企业在“双十一”到来之前招聘R时工、集中运力。第三,无形性和不可感知性。物流产品是无形的,不像有形产品那样可以触摸或凭肉眼看见。第四,差异性和质量不确定性。任何的物流活动都是由具体的人完成,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任何一次物流活动、任何一次物流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人、时、地、运输工具性能、技术可靠性、衔接协调性以及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每一次的物流服务都存在差异,质量具有不确定性。

物流评价的标准是客户的满意程度,而客户满意的基本前提是商品不丢失、不损坏,之后再从方便、快捷等方面衡量,可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度。物流评价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快速、方便等方面不同的客户感受存在差异,甚至同一个客户不同时间感受也存在差异。

(四)互联网时代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物流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及其塑造的组织形态,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是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物流的各方参与者应积极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融合创新,积极开展“互联网+物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提升物流服务品质,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现阶段,中国物流市场低端业态恶性竞争严重,物流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低端物流供给过剩,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物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3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要从生产环节入手[33],增加物流供给数量,扩大物流供给范围,提高物流供给质量,改善物流供给结构,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物流企业应结合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能源革命,降成本、补短板,通过延长服务价值链和利润链,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使物流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启示

(一)物流企业

第一,应不断更新理念,采用新技术,减少中间环节,化繁为简,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第二,应充分考虑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自有资源,合理利用交通运输工具技术经济特性,准确定位,找准细分市场,发扬工匠精神,提供符合行业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流服务,为客户定制精准物流。第三,应标准化操作流程、服务规范,严格防范意外事故,通过提高可靠度降低物流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尽可能地提供同质服务。第四,规模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得以存在的基础。物流企业应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实施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并通过组建联盟等方式发挥网络经济效应。

(二)政府

第一,当代公共行政理念深入人心,政府原来的行政范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应定位好角色,从官僚式的管理向为企业、公众服务转变。第二,物流企业是物流市场的主体,市场是物流企业创造价值的舞台,政府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物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契约精神,鼓励企业合法、合理竞争,优胜劣汰。鼓励企业精益求精,打造受市场认可的优质产品、优质品牌。第三,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内,政府必须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尾气、噪音、光污染等负的外部性,以及能源消耗等。政府应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运用有效的政策、经济杠杆,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行宏观调控,扶优扶强。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第四,政府主管部门应引导物流业覆盖整个市场,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有效的行政、市场手段,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构建良好的物流“森林生态系统”,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防控物流业“虚热”。第五,在大力推动物流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与其他以及上级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不断破除制约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藩篱。第六,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做些社会效益好但经济效益差或见效缓慢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例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第七,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做一些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第八,政府应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研究及推广,加强物流基础数据统计工作。

(三)行业协会

第一,应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做好企业的基础服务工作。第二,及时通报行业的发展形势、政策法规等,组织相关企业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的经验与教训。第三,整理、分析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五、结语

通过对物流的需求属性以及物流产生、发展机理分析,提出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阐释了物流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同构关系,提出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改善物流供给,促使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2]张明.需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16版.萧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5]丹尼尔・F・斯普尔伯.市场的微观结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M].张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荣朝和.企I的中间层理论以及中间层组织在运输市场中的作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5.

[7]荣朝和.交通――物流时间价值及其在经济时空分析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1(8):133-146.

[8]管楚度.大背景分析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3):70-73.

[9] 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S].

[10]冯耕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1]王之泰.物流文化的思考――两个重要概念[J].中国储运,2011(11):29.

[12]丁俊发.正确认识物流、物流产业、物流管理等基本概念[J].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2003(33):3-5.

[13]齐二石.物流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14]徐寿波.大物流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5(5):4-7.

[15]宋伯慧,徐寿波.物流定义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26-29.

[16]张志勇,刘心报.对物流几个基本概念问题的认识[J].中国流通经济,2013(2):39-45.

[17]吴群琪,云虹,张圣忠.突破认识的囹圄,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论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发展思路[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32-37.

[18]单圣涤.关于“物流”与“物流工程”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5):106-112.

[19]傅新平.论物流的概念、功能与发展趋势[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1):43-46.

[20]靳伟.物流概念和物流定义[J].中国物资流通,2002(1):40-41.

[21]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5):68-70.

[22]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72-73.

[23]蔡南珊.关于物流概念本质的再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4(7):19-21.

[24]王仲君.物流概念辨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25-27.

[25]刘丽艳.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辨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8-61.

[26]王佐.物流管理和后勤管理比较研究:一[J].空运商务,2006(15):27-31.

[27]王佐.物流管理和后勤管理比较研究:二[J].空运商务,2006(16):23-26.

[28]徐天亮,刘志学.中美“物流”定义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9):22-24.

[29]王健.现代物流概念的比较研究[J].发展研究,2005(1):59-61.

[30]樊宏.中外物流定义比较分析与建议[J].物流技术,2005(5):21-23.

篇7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教学改革则是使得教学活动永葆创造性的必经途径。鉴于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特别是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改变了全球利益格局,加上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国际贸易地理》学科本身研究的正是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贸易,为了使教学与实际相符,学科本身进行了较为全方位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材的修订。从教材最新版与上一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使用了新的体例,每个章节前都列明学习目标,每一章节后都有小结、关键名词、概念和复习题,此为其一。其二,上一版教材总论部分的第四章世界自由经济区从书本中完全删去。从体例的改编我们可以预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目标的确认、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将会更加直观,也更加主动。相对应的,过去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作出调整。通过这次课程的改革,“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观念将会得到真正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义也必须得到具象化的执行。根据笔者的摸索与理解,《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应该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另外,不得不注意到,新的媒体工具的出现和普及(如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微博的风靡、聊天软件使用的日常化等)也为《国际贸易地理》的课程教学开展方式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频繁进行互动,深切地体会到《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不可能脱离这些现代化的媒体工具,而这一变化也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观念亟待更新。

现今的职业教育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课程改革强调“教”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此种观念值得商榷。《国际贸易地理》是物流、商务英语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而学科课程的设计必须为专业服务,同时也必须为职业教育本身服务,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技能掌握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观念却被表面化地理解为过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在教育与评价学生的时候过于强调技能操作的模式化与标准化,使得学生容易变成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个个标准却缺乏创新精神的“工匠”。诚然,《国际贸易地理》课本当中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看懂,在新的体例下连学习目标和自测题目都可以由学生自主掌握。但由于《国际贸易地理》涉及知识面非常广,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也十分多,再加上工具学科的属性本身要求学生的掌握程度不仅仅要熟记更要灵活运用。所以,现今花样百出的“课堂互动”、“竞赛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强调学生识记能力的提高上,仍然以熟记世界各贸易区的经济贸易概况为主,仍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段。在这样“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下来之后可能知识点是记住了,却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知道了朝鲜盛产人参,文莱盛产石油和天然气,这又有什么用?”

(二)教材内容滞后。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国际贸易背景下,贸易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职业教育讲求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如果依然故我的沿用信息陈旧的教材则无异于刻舟求剑。现今为止最新版的教材是2010年出版的,虽说已经根据国际贸易的新形势更新了相关的数据,但其实由于课程内容本身具有相当强的时效性,造成更新的数据本身的应用时间很短,“过期”很快。例如课本的第二部分分论的第二章“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的“欧盟”此节的内容中提及“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而现今欧盟形势多变,希腊退出欧元区,而英国在近来也萌生退意。这些动态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忽略也不能僵化,教师在备课与授课的过程中就增加了工作量,而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压力也相应增大。

仅仅关注数据的即时更新远远不够,展示数据与信息的形式本身也亟待更新。因为数据与知识最终将为实践服务,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本身就是以文字资料为主,配有少量的表格。由文字与数据组成的传播媒介不能说传播效率低,但从人类认识事物的途径与方法来讲,贸易环境与区域经济特点这些较为直观的材料,被编者以文字与数据抽象化,再经由教学这个传播间接经验的途径被学生习得,其有效信息的命中率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将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概况以崭新的形式在教材中具象化,也是《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实践环节不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教学活动来说尤其如是。在全世界范围的金融风暴之下,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屡屡探底,唯独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态势较为平稳。这不得不归功于职校教育的与时俱进与贴近实际,职校的高而平稳的就业率源于职业教育本身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运作,实习环节多,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特有的制度。由此看来以《国际贸易地理》为必修基础学科的物流、商务英语等专业应该不缺乏实习的机会。其实不然,尽管在学制3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中学生拥有1年甚至更多的实习期,但这些实习未必都能做到专业对口,不少学校为了追求高实习率往往不惜安排学生到非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实习,甚至是与专业毫无联系的一线流水生产岗位,此为专业实践环节的实际不足。

其次是针对课程本身的实践不足。如果说针对专业的实践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具备岗位需要的技能与素养的话,那么针对课程的实践则是这些基本技能与素养形成的前提条件,对于《国际贸易地理》这种工具型的学科来说尤其如此。现今的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尤其是多媒体的完全普及使得教师可以用PPT展示图片以补充课本中直观材料的不足。但这些不能改变学生学习仍然以“习得”为主。笔者虚心观摩学习过多节《国际贸易地理》的公开课,互动学习、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方式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在这些课堂中,学生鲜少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即便是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当中,学生最多只能在虚拟的环境中思考“印度尼西亚有哪些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这样抽象的问题。

(四)教学方式方法僵化。

《国际贸易地理》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空间特征显著,然而教材的编写却鲜少有配套相关图表,多数以文字和表格来代替。在多媒体教学器材没有普及的时候,教师一版通过挂图、模型等器材展示。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多媒体教学器材已很大程度地普及,在实际的教学中配图、模型等的工具被多媒体课件所代替。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也的确使教学效果有所增强。同样由于网络的普及,海量的资源与数据都可以在不同的教师之间共享,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意在网络上搜索相应的资源。例如在讲授印度的地理环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热带季风季候特有的风光图片;在讲印度的经济的时候,可以展示一些介绍印度风光的视频等。但资源的共享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而这些弊端,使得课程改革在变革的表面下,变得僵化而雷同,而教师的教学创新,也被这些所谓“新”的教具所束缚,失去了独创的灵魂。资源的共享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设计的惊人的雷同。个别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上免费共享,其余的老师就自然将之下载来参考和借鉴。此种现象本来是有益的交流,慢慢地发展成几乎所有老师都从网上下载。结果笔者发现,两个城市的教师在讲授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贸易概况时所用的课件竟然几乎相同。教师都是先从网络下载课件,然后看着课件备课,而非根据教学实际来备课,哪怕是细微的加工也欠奉。资源共享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则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越来越少的教师自主开发新的课件,更别提根据教材内的数据设计动态普片、自行剪接视频资料了。

三、深化《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振兴依靠的是教育,因而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创新精神是不可能“教”出来的,正如前文所言,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实践方可习得。同样,实践能力也不可能是“教”出来的,而是依靠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亲身感受地“做”出来的。这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素养与技术的并肩提高,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要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首先必须舍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管《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内容信息量极大,即便是想要在课堂上将知识如数展示一遍也有难度,但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对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取舍与加工。诸如欧盟的发展过程,西欧主要国家的贸易概况等信息,学生在将来需要运用到的时候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那么在课堂上就不需要详细讲述。

要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次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际操作。这里提出的实际操作并不是给出案例题目让学生练习,案例无论多逼真也是抽象的,只有实际操作本身是具体的。笔者所在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造物流实训室、实训平台等高模拟的硬件设施,并且充分地投入使用。让学生自己组队,分别组建外资进口商、中介、物流公司等,限定公司经营的章程,让学生真正地“经营公司”。这样,学生就会真正考虑诸如这样的问题:印度尼西亚缺乏有色金属,因此向其出口有色金属可能有比较好的销量。

(二)结合时政热点,活化课程知识。

受教材出版与再版的时间限制,教材没有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与现实状况完全相符。这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收集最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数据,更新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只有结合时政热点,活化课程知识,才可使学生“学在当下”。

结合时政热点,首先是让学生“放眼世界”。例如,国际经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通过学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国际经贸合作与交往取决于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由此产生的商品需求,更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本身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又例如讲东亚地区的贸易概况的时候,讲到日本发达的渔业,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可以结合近来日本严重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福岛等地方的核泄漏事故,讲明日本的渔业出口受挫的事实。

结合时政热点,其次是让学生“关心身边事”,增加乡土地理的内容。有人质疑,我们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地理》,不是“乡土地理”,如果加入乡土地理的内容岂非喧宾夺主?首先,增加乡土地理的内容只能应课程的需要,并且严格控制比例,乡土地理知识只能为教材本身的学习任务服务,国际贸易地理的知识永远是“主菜”,乡土地理知识只能是“配菜”。其次,乡土地理知识的增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为不少学生曾向笔者表示,不打算将来从事外贸工作,对“外国盛产什么东西”、“贸易环境如何”等问题并不“感冒”。例如,在讲跨国公司的时候,笔者就用乡土地理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课堂上提及笔者所在区的花东镇有着不少跨国公司,例如联邦快递、风神汽车、广州本田等。

(三)结合区域本土资源,加强课程实践。

笔者一再强调,实践能力是“教”不出来的,可是靠学生自己习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除了要在课堂上贯彻外,更加要在实践环节得到贯彻和体现。在上文中笔者提及,在职业教育当中学生并不缺少实习的时间,然而这种实习却是有量却未必有质的。对于专业实践如此,而针对课程本身的实践却几乎为零。加上《国际贸易地理》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对于世界各国贸易概况教师也的确很难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但笔者并不认为就此应该放弃本课程的实践,相反应该加强,其中经验证具有可行性的就是结合区域本土资源此种做法。

结合区域本土资源,首先是充分利用本土信息。《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内容以世界各国贸易环境概况为主,笔者在授课之余会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某个具体的国家与地区,我们本地有什么货物可以向它出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对于学生来讲,立足于本土的具体条件,问题就显得实际得多。例如笔者学校所在地――广州市花都区,就向欧洲国家出口相当数量的皮具制品。那么笔者在讲述欧洲贸易概况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分析,像瑞士、英国、丹麦这些国家经济发达,因此具有奢侈品的消费能力。

结合区域本土资源,其次是充分利用本土企业。与其让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未必对口的单位“深度实习”足够的时间,不如让学生大量地在真正对口的单位去“浅度观摩”。因为“深度实习”意味着学校必须与单位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而单位也要进行负责的资源调配满足实习岗位的需要。而“浅度观摩”包括设置“观察员”、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等几种灵活的模式,不会影响单位日常的生产,又能使学校与多个单位进行合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大量地,对口地了解真正与课程有关、与专业有关的工作。

(四)结合新兴教学手段,确保学生技能与时俱进。

很多人认为对于《国际贸易地理》,所谓创新教学就是用新兴的媒体工具进行展示和教学,而笔者认为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远远没有被充分利用。现在教师用得比较多的无非就是PPT,除了将以前用板书和挂图做的事情全部由电脑代替而已。要做到通过教学工具与手段的创新,达到让学生技能与时俱进的目的,就需要不仅把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作为手段,更用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创造出新的教学环境。

虽然说教师的活动称之为“教学”,但我们整个过程却是“先学而后教”的,因此对于各种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教师都应该比学生先掌握和熟练。就教学媒体工具而言,除了PPT,还有PHOTOSHOP、FRESH、DVDCUT等多种简单而容易操作的媒体软件,但笔者眼见很多教师都只使用PPT。而事实上,《国际贸易地理》很多内容如果用动态的形象展现出来就会更加直观。

参考文献:

篇8

一、新媒介的基本概念

媒介是信息保存和传播的有机载体,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移动通讯设备记录、数据资源库存储等,人类的集体智慧通过媒介得以跨越时间长河与空间限制,代代相传,且不断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同时也揭开了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移动传媒、人工智能技术等支持的数字文化更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新媒介时代。当然,这些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庞大信息流就能够窥见一斑。因此笔者也十分认同新媒介为现代社会下的各类产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传播容量的不断扩增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文化、经济生活等迎来了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具体来说,新媒介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以各种电子产品为载体,为普通大众带来信息服务的传播新形态。新媒介也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并为大众带去了便利的信息服务。当然,新媒介不仅与大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还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不论是运用到生产与智能制造中,还是在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发光发热,都对于现代化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推动着社会某些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从文艺创作角度来谈,新媒介无疑加速了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对于部分文艺创作者来说,作品的创作方式被改变了,而艺术表达的方式和路径也更加多元化了;对于艺术作品赏析人和鉴赏者来说,对于工艺文化、艺术生活等的解读更加便利且快捷了,因此也就更容易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数字绘画作品、新媒介支持的绘画作品传播、新媒介支持的绘画作品形式变化等更是如此,不仅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形态,更能够满足大众多元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现实与虚拟之间界限渐渐消弭,新媒介也为各类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技术优势、传播和应用优势、艺术价值思辨

众所周知,绘画艺术属于古老的艺术门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绘画主要借助笔、刷、刀、手指等工具将颜料、墨汁、油彩等有色物质描绘在纸张、纺织物、木板等平面上,创作出可供鉴赏、点评的,并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的艺术形象,如图1。也就是说,传统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是较为原始的,虽然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特点,但同时也伴随着制作周期长、传播范围小、不易长期保存等显著劣势。数字绘画艺术的创作主要在计算机硬件和绘画软件的支持下完成,创作的主要工具是绘画板、数位笔和绘画软件等,不同压感指数和不同下笔力度等信息都能够传送到计算机终端,最终形成粗细不同的笔触效果,进而能够模拟出不同的画笔效果,最终可以人为地创作出具有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如油画、水彩、素描、聚丙烯画等等。此外,数字绘画也改变以往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像一些具体的平面空间分割等环节,都可以直接借助数字化工具来完成,这也在很大程度减少了创作者的复杂构图工序。可见,数字绘画不论在创作形式、风格、技巧、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更胜一筹,对比传统绘画艺术来说也更具有技术优势。当然,通过这两种方式创作出的绘画作品还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不同艺术效果也承载着以上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由于数字绘画的储存载体是电子设备,因此传播途径也是新型媒介和数字媒体方式,更具有传播快速、便捷的特性。对比传统绘画形式需要打包、搬运等方式进行展览,数字绘画只需要一键便能够带给普通大众以艺术审美的冲击。与此同时,传统绘画作品还受到储存条件的限制,如果光照、气温、空气湿度等方面没有处理好,便可能出现颜色稳定性变差、材质受损的情况,甚至使作品消失不无可能。但数字绘画绝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它的储存方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电子设备上,甚至是备份也极为便利。对比传统绘画作品就大大节省了运输包装、物流搬运等方面的用工成本,也为大众欣赏绘画作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以上种种都显示出了数字绘画在传播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因此数字绘画作品也更加适合商业化、工业化发展。数字绘画的艺术价值方面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数字绘画缺少了传统绘画的质感,有的人认为数字绘画缺少了传统绘画的艺术性,当然这些也是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比如,当我们在美术馆驻足欣赏一幅画作时,一定会被它的笔触、颜色、质感、构图、工艺感、表现力等所吸引,因此会花掉较长时间欣赏和品鉴该绘画作品。因此当我们看到超写实的油画作品时会发出感叹,看到精美的水彩画作时会沉浸在浪漫、优雅的氛围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统绘画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就算请同一位画家再画一遍也无法达到一模一样的效果。这是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体现,但并不意味着数字绘画就缺少艺术价值。恰恰相反,数字绘画也由创作者带着“工匠精神”绘制完成。同时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绘画色彩也将变得越发光鲜夺目,创作者不再需要像以往传统绘画那样进行复杂的调色,而是只需要选取合适的颜色便可以实现绘画创作,而其中的绘画便捷性与艺术性是不冲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绘画的艺术价值。

(二)劣势:模仿创作、消费群体小、仍然处于探索初期

通过传统绘画与数字绘画的创作形式进行对比,可见数字绘画是模仿传统绘画生成方式而形成的专业化系统,相关理论更是借鉴了传统绘画中的创作步骤和方法、配色与色调把握、空间和透视表达、形象的表现、光影的体现等等。也就是说,数字绘画是模仿传统绘画过程形成的专业化系统,虽然相关作品中融入了人文情怀、创作思想等,但仍然通过模仿创作的形式自成一派。当然,也有一部分数字绘画创作者认为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形式存在工具和用材、传播媒介等方面的根本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绘画确实借鉴了传统绘画的核心思想,实为模仿创作生成的专业化系统。既然是模仿创作再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数字绘画作品当然也受到市场和消费群体的检验。不同于新兴数字出版产业,新媒介支持的数字绘画作品在消费市场上并没有热烈的反响,更没有对传统绘画艺术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数字绘画艺术目前还属于非主流艺术形式,虽然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但距离真正流行起来和凸显出巨大的艺术价值、社会性价值还具有较大的现实距离。笔者认为,数字绘画取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地位不无可能,但现阶段对比传统绘画艺术市场来说消费群体较小,还有着很长的发展之路。数字绘画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新媒介,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发展,进而形成了数字绘画产业并逐渐发展和进步。当代绘画艺术作品通过数字输入设备采集元素,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修饰和改造,使其更具有艺术画作的美观性、艺术表现力等,作品也更便于传输和展示。尽管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也改变了部分群众的审美观念和鉴赏价值观,但其在各方面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初期,如动漫、游戏、广告、设计等产业。数字绘画艺术的发展来日可期,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初期,更有待相关创作者继续探索与实践。

三、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分析

对比西方国家来说,我国新媒介支持的数字绘画艺术形式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更是可以分为新媒体艺术的混合时期、新媒体艺术的统一形态、新媒体艺术的分析形态、新媒体艺术的综合时期这四个阶段。就本文中研究和讨论的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不仅体现在动漫ip设计、游戏ip设计等方面,还体现在瓷器画、个人创作等等,信息化发展有着助推作用。景德镇是著名的瓷器文化发源地,而南方瓷器画中的数字绘画应用更是充分体现了数字绘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优势。据笔者了解到,瓷器烧制绘画制作已经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相关瓷器绘画更是包含诸多元素,尤其新的艺术理念、新的媒体技术流传开来,更丰富了景德镇瓷器画艺术效果。不仅有清新雅致的山水画、人文故事画、历史写实画,还有着颜色和线条都十分鲜明的野兽派画风绘画,这些瓷器绘画往往更加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现代青年对于生活、工作如火般的热情和丰富内心与情感世界。无独有偶,河南南阳又被称为玉雕之乡,那里不仅有许多传统手工艺雕刻匠人,还有着一批批工艺化生产的雕刻设备,通过软件设计、数字绘画等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和操作流程,使得风格各异、形态各异的玉雕作品在市场上流传开来,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图2。可见,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具有深远影响,不论是景德镇瓷器画还是南阳玉雕画,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绘画艺术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更为数字绘画取代传统绘画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笔者认为,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还为广大人民群众和艺术爱好者带来了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笔者本身十分热爱涂鸦艺术,并以此为爱好,绘画不仅仅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我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仅仅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应用就可以生成数码绘画作品,同时相关作品还可以无限次地进行修改和再创作,软件支持的功能也有快速变形、变色、材质转换等,更为笔者创作涂鸦艺术作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当然,利用新媒体平台随手分享或作品,也为笔者带来了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多次尝试,并与之前绘画作品进行对比,深刻感受到了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价值,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大增强了绘画效率和频率,也最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新媒体技术在绘画艺术中的融入增加了诸多功能,但也同样带来了材质、机理、色调等完全不同的画面,一幅画作也不再局限在一个框架内,随着多次色调、明暗对比、颜色饱和度等的调整,也能够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是传统绘画无法比拟的。首先,新媒体技术的数码绘画丰富了传统绘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工具限制,为传统绘画技术的创新提供了较大发展和想象的空间,且催生出更富有时代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语言。例如,对同一软件中的不同工具进行具体应用,每个笔刷都能够带来不同效果,而图层的分层和叠加效果更是令人惊讶。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更提供了思考和尝试的空间,我们也只需要追寻着脑海中的画面进行创作,很快就能够选择到恰当笔触并绘制出理想中的绘画作品。其次,对于绘画作品风格的选择也更具有多样性特点,不仅可以直接选择铅笔画、油画等具体分类,还可以选择滤镜、艺术风格的加持,能够为绘画作品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达到理想中的绘画效果。可见,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不仅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更为绘画创作者带来了灵感和被看见、被喜爱的全新机遇。无独有偶,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更为一群老奶奶带来了被看见和被喜爱的机会,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大理双廊、白族老奶奶脱贫致富等热词更开创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如图3。据笔者调查和总结,2008年,沈见华夫妇带着女儿辗转来到大理,与友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咖啡馆,名字叫做“双廊农民画社咖啡馆”,其定位是一家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创馆,笔者也更愿意称之为艺术馆。这里展览的绘画作品来自一群白族老奶奶,她们画自己的生活日常,更画山间美景、乡村文化、传统民俗等。从她们的作品开始走红后,她们就赢得了更多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更实现了从没有收入到脱贫致富的转变,也成为了当地一道有名的风景线。虽然他们的绘画作品不是借助新媒介创作的,但她们在互联网上、新媒体平台上的走红更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更多可能性。因此,笔者认为绘画艺术的足够包容的,而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更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更多可能,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绘画艺术形式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包容。总结总而言之,基于新媒介生成的绘画艺术门类还在不断增加,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渐发展成熟。无论是传承传统绘画、媒介转变,还是突破传统媒介限制生成新的绘画艺术形式,相关绘画艺术形式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和特色,值得我们运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思维理念去理解、去感受。只有这样,当代艺术形式才能够不断拓宽其边界,进一步带给大众全新的艺术体验感,使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才能够越发广泛,进而带来更高质量、更具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菲,苏静.数字媒介语境下版画与影像的融合性教学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06):157-160.

[2]徐萌萌.绘画与设计中的秩序感—兼谈界面设计的教与学[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3):18-20.

篇9

二、“块状经济”的起因

第二产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和倾向就是逐步走向集中。但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是什么产业,集中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集中,为什么是此产业,而非彼产业,为什么集中在此地,而非彼地,这里的原因就值得深究。观察“块状经济”的起因可以有两个角度。一是“企业-产业-市场”的角度,二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

1、“企业-产业-市场”的角度,即经济学的角度。也就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为什么企业、产业和市场呈现出“块状”分布。斯密在《国富论》里反复阐明,分工和专业化(产业)程度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但市场容量可以在企业家才能的作用下超乎寻常的扩大,在市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加工各环节与前期供料、后期销售自然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协作体系,产业链也会不断分解、拉长,产品越做越精,企业越做越多,产业越做越强,市场越做越大。大唐制袜被分解成8道工序,金乡徽章则有12道工序。这时,新的技术设备、工匠们的技艺、产品的工艺和质量都能够得以及时发现并被准确定价。特定产品、特定产业和特定市场又不断滋生出只有在这一特定空间里才具备的特定生产要素,这些特定要素的存在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一个特定空间里,根植在一块特定的土壤中。“块状经济”便由此而生。马克思对简单商品生产起源与进化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块状经济”的起因。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私营手工工场,完全可以依靠市场交换而存在,于是手工业主内部,分化出专业的包买商。在包买商支配之下,一些手工工场内部或各作坊之间开始了简单协作。那些效率较高,资本积累较快的手工业作坊主便率先引进先进动力和自动化机器生产,手工业作坊主再次分化成私营企业主、小店主、帮工、产业工人等各个阶层,乃至随着私营企业间社会分工的深化,商人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货币资本家渐次独立出来。所不同的是,“块状经济”的原始积累,一般是通过在外经商、务工,如台州金华一带的许多老板都是80年代外出,从修鞋、理发、修废利旧、做豆腐、卖豆芽、开干洗店等不起眼的小生意起家。当然,由于短缺经济的存在,也不排除一些人靠假冒伪劣完成原始积累。

按照科斯的企业观,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其内部组织制度能够代替市场价格以降低资源配置中的交易费用。相反,因为信息流通快、竞争充分、资产通用程度高,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交易费用甚至低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成本,这时,众多同类或相关的企业则更愿意依赖于市场而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以外部化交易为特征的企业块(群)状集聚和市场的点状集聚。选择企业群集聚,而非以一体化为特征的企业内集聚,主要是由交易费用的高下来决定。

2、经济学的分析,只能为我们给出必要条件。“块状经济”存在发展的充分条件需要要在“社会-历史-文化”中寻找。因为市场扩张快慢、企业家的出现、交易费用高低以及企业集聚的形态等,主要与当地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地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对认识中国的乡村工业十分有帮助。陈吉元、何梦笔主编的《当代中国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丛书》对此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何梦笔等人对根植于中国农村文化传统中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和非正式约束在经济增长及制度变迁中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分享知识,在纯粹的市场经济状态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许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长期的社会制度里可以培植市场,产生长期交流的信任与规则,可能会在社会上稳定知识的利用与创造,进而人们在得不到市场补偿的情况下,依靠他们自己的社会网络而相互得益。”(何梦笔《网络、文化与华人社会经济组织》,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块状经济”是一种人脉基础上形成的地区性商圈。在这个商圈中,有一些“酵母”作为特定要素而起作用,“酵母”的基因决定着商圈内技术持有的方式、学习的过程、信息传递的渠道、企业组织形式及产业氛围。这些“酵母”的渊源大多根植于历史传统和民风民俗中。在温州,私人产权及其产权保护的概念历来比较牢固,民间金融源远流长,私人借贷十分频繁,而且有非常灵活的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的情况下,民间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过极大的作用;浙南一带的“盟兄弟”、“金兰会”等“抱团”组织十分流行,这种组织既强调互助互利,又强调个性独立和平等,成为日后“商圈”的雏形。至于血缘、学缘、乡缘所形成的经济网络则更是普遍;浙江民众一般都具备出门闯世界的意识和本领。乐清人依托同乡、亲戚关系的裂变来进行市场拓展,形成了十分发达而成熟的制。这种人文网络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理性的原始假定,而更接近于人类经济学中“差序格局”等概念。“块状经济”的特殊之处还在于知识和技术的内生性。创新来源于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集群的产业氛围可以培养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对该种产业相关知识与创新的敏感性,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如计算机软件、高档时装业、工艺品制造业等,技、艺难以严格区分。产业集群内知识与技术通常以隐含类、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技术创新通过在“干中学”而传承。大多数情况下,“块状经济”中关键性的知识表现为熟练工之间的隐性知识,就如同面包师的发面技术,面点师的拉面技术一样。行业内老资格的工匠都有各自的秘诀、绝活,师徒之间使用特殊的隐语、行话、市语。我曾考察过一个生产祭祀用纸制“金元宝”的小企业群落。这些企业最主要的一道工序是工匠们将一叠32开大小的锡片,用锤子敲成8开大小薄如蝉翼的锡箔,既不能敲“死”(粘在一起),也不能敲碎。老板告诉我,学成这样的技术需要三年才能出徒。

三、“块状经济”的发展类型

所谓“块状经济”只是一个统称,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块状经济”做出各种不同的分类。

1、从主导产品的类型上看,分为传统产业延续型、新兴产业型。一般来讲,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较为普遍,但由于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如新材料、新工具、新工艺的运用,传统产业可以重新激发出活力;新兴产业多出现在大都市边上或航空中心附近,而且多数具备外资背景。

2、从起源地和要素的来源上看,分为原生型和嵌入型。对原生地而言,前者也叫就地发展型,对于嵌入者而言,后者也叫异地发展型。北京的浙江村主要由乐清虹口镇的居民构成,兰州的义乌市场主要是浙江义乌人。对虹口和义乌而言这都是一种异地发展型。

3、从城乡关系看,分为城郊辐射型和村落独立型。因为城市政府的多头管理及地价因素,大城市郊区往往成为异地嵌入者的选择,但那些原生性的“块状经济”多为村落独立型。

4、从区域范围看,分为县域集中型、镇域集中型和专业村庄型。县域集中型多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镇域集中型则沿交通干线以带状分布居多,专业村庄型属典型的“块状经济”。

5、从发展主体看,分为能人发动型和政府推动型,或者也叫经济精英发动型和政治精英发动型。这种分野从浙南与苏南的比较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当然,两种型式也会相互转化,而且也有能人发动和政府推动紧密结合的情况。

6、从市场导向看,分为出口导向型和内销导向型。随着外贸自的扩大,出口导向型的“块状经济”在浙江得到快速发展。如浙江的打火机、眼镜、领带、万向轮等等。但多数仍以跨区域的国内市场拓展为主。

7、从运行机制上看,可分为市场循环型、技术创新推动型及来料加工型。前者最典型的当属义乌。绍兴的轻纺城、苏南的常熟服装招商城也属此类,其周围遍布成百上千家小纺织厂或服装加工厂;在“块状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技术竞争与创新获得优势,其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区内的技术创新推动;一些先发企业品牌做大之后,尝试发展“虚拟经济”,总公司只抓研发和销售,加工则采用来料、来样加工的方式,或者后发企业购买知名商标冠名权。这一方式多存在于落后地区“块状经济”的初始阶段。

8、从地缘与产业的关系看,分为资源开发型、市场开发型。前者如青田石雕、东阳竹艺,都是就地取材,发展成一个自然垄断性的产业。而多数“块状经济”与当地自然资源关系不大,如海宁皮革加工,宜山再生晴龙。一些产业干脆是靠做市场做出来的。比如华东石材市场,在宜兴万石镇,但这个镇并没有石头资源,完全是当地人利用“万石”这个名字“做”出来的石头经济。

9、从主导优势来看,分为交通枢纽型和技术人才集中型。前者有所谓“道口经济”的说法,而后者多存在于大都市郊区,有较好的人居条件。

四、“块状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地域的集中性。块状经济首先表现为一种厂商的扎堆现象,企业密集,相距较近。按照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的统计标准,构成“块状经济”的企业个数至少要10家以上,且销售总收入超1亿元。“集中”和“扎堆”,这也是集群生成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了的。因为,只有近距离才能使大量信息通过非正式接触得以迅速传递和扩散,只有零距离才不需要库存甚至于可以不建库房,只有集中布局才会出现基础设施利用的邻里效应和共享机制,技术外溢和创新才会发生连带效应。这种生产力要素的集中状态也叫“范围经济”。

2、要素的根植性。每个地方都蕴藏着一些潜在的生产力,机会恰当,便如枯木逢春。但特定生产要素一旦生成在某一特定地域,很难向四周扩散。“块状经济”离开的特定的地脉、文脉和人脉就成活不了,它不像竹竿土里,而是像自然而然从地里长出来一样(工厂的英文Plante也即植物的意思,LocalIndustrialCluster也有人翻译成“本土产业群”)。

3、起源的自发性。在那些政府力量过于强大的地方,不易产生“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极有可能产生于经济最不发达的地方,或者是在夹缝中偷生下来。“块状经济”完全是凭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来起作用,通过自由竞争和民间力量,优胜劣汰,新陈代谢,乱中有致。不断的模仿跟进,不断的创新淘汰。没有“计划”,没有“战略”,歪打正着,但偶然中有必然。制度演进和诚信机制的建设都是按照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的组织秩序”来不断试错、不断矫正、不断完善的。

4、企业的关联性。“块状经济”不是一麻袋马铃薯,而是有机关联,相互配套,同属一个价值链和技术传递链。联而不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横向关联,如台州苏泊尔集团,向小企业下单,购买同类企业产品的优先供给权;也有纵向关联,如飞跃缝纫机有1700人,但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为他们配套的企业有100多家,20000多人。温州正泰、德力西也属此类。现在还有一些关联企业通过股权置换、参股甚至控股,进一步提高关联度,形成稳定的金字塔状企业群落结构。当然,“块状经济”的关联性不仅是指企业,还有为生产企业而存在的服务、中介、政府、金融、行会、学校等。

5、生产的专业性。由于专业市场发达,企业间高度依赖,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小而全”、“大而全”,一切通过交易获得专业化生存。虽然产品成本低,产业进入门槛低,属劳动密集型,但知识和技术、艺术的要求很高,属于低技术行业的高技术;虽然产品比较单一,但专门信息、专门渠道和高等级的工匠及年富力强的技工的作用十分突出,技工与普通工收入差距较大。

6、产品的差异性。企业群落中产品的差异性往往被人们忽略,其实即使各同类企业间都是高中低档,错位发展。温州各皮鞋厂经过较长时间的竞争与整合,其产品的定位差异十分清晰,分为西装皮鞋、休闲皮鞋、劳保及军用皮鞋等。差异就是创新,差异是制胜的法宝。差异打破了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在永康,世世代代的锁匠没有做出什么名堂,但做防盗门的商人们狠赚了一笔。在永康五金城卖茶杯,每家店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在绍兴轻纺城,很难看到花色相同的布料,流行的都是“礼拜产品”,即“三天出小样,五天成批量,七天上市场”。纷繁复杂的差异性使得其它地方难以拷贝,也难以竞争。

7、发展的阶段性。“块状经济”一般都经过萌芽、发育、成熟和衰落的周期更新。由粗放到集约,由模仿到创新,从工艺简单,利润微薄,前店后厂,专业市场,工业小区,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物流配送,市场体系,最后发展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营销网络。一般来讲,由于其低成本优势,都有快速扩张的特点。温州打火机刚开始自产自销,后来为日本韩国知名品牌代加工,再后来,自己创牌子,从而打败了日本韩国的打火机厂商,垄断了世界金属打火机市场。这一过程不过10左右的时间。因此,技术更新和产品的换代像赶潮一般,永康人将此现象称为“浪潮经济”。

五、“块状经济”的优势

对于加工工业的地理集中现象,克鲁格曼曾提出过报酬递增模型。“块状经济”完全适合于报酬递增模型,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集聚优势”。所谓“集聚优势”的核心就在于集聚体的正外部性而导致的规模递增效应(共享机制)以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互动机制。“块状经济”产生之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集聚优势”和外部效益,但人们很快便可以发现并自觉培育它。“块状经济”的优势主要包括:

1、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的规模经济优势。群落规模越大,信息通讯、交通运输、水电供给、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供给的成本收益均衡点就越高,相同供给水平下的平均利用成本就越低。

2、市场拓展的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又分别表现在内部专业市场建设和外部市场宣传拓广两个方面。群落集聚的企业越多,相应配套的专业市场的商品吐纳和信息汇聚的功能就越强,对外市场宣传传拓广相同成本花费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越高。

3、群落的形成可以促进民营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从而对民营企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交易成本的降低带来助益。在信息(主要表现为企业家之间的私人信息)、技术、质量、价格、管理以及劳动力供给上,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

4、能够形成机械设备和原料的集中供应与配套服务优势以及为客户提供服务和配套能力的优势。集群既可以保持中小企业灵活多变反应快捷的特点,又能集少成多、聚微成著形成产品规模优势和原料、设备供给的规模效益。关联企业布局集中,便于客户的结算、运输、劳务、安装和维修,品种、档次上选择余地大,透明度高,为购买者节约了成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5、同类产业集聚能强化地方专业形象,有助于挖掘社会资本,形成新的地方文化。

6、由于同业集聚,一旦某企业需要转产,很容易转让自己原有的专业化设备,从而降低转产的沉淀成本和市场退出壁垒,极大的减轻了集群内企业的退出成本。

7、最为重要地是,同类产业集聚以后,由于同业竞争和信息交流,能进一步增强群落内各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形成技术管理和创新的规模经济优势。一项技术管理创新在一个企业内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应是有限的,但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学习与模仿对群落整体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应却成几何级数放大。尤其是隐性知识由于其收敛作用,虽然扩散上存在困难,但隐性知识的增长却如同掘井一般越掘越深。近距离交流和非正式接触对隐性知识形成极为关键,而专业人才如果离开一定的氛围和交流平台,便会很快出现专业技能的衰退甚至荒废。集群企业的这种技术创新的优势被一些学者概括为三个方面。(1)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性创新,如产品特性、形式或技术工艺得到持续改进,由于近距离甚至面对面的竞争,这种改进便很快被得到模仿和推广;(2)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即,企业群体在某一产品领域内,为追求产品差异化和避开模仿竞争而在设计、生产和制造系列产品所展开的创新;(3)向技术关联领域发展的渗透性创新,即,一旦有新的产品或工艺技术在集群内出现,很快就会在同类或相关企业内传播、溢出和渗透。(参见汪少华、王佳蕾《浙江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正是这些优势,浙江“块状经济”的相当部分已成长为出口创汇基地,并逐渐向高附加值和名牌战略推进。

六:“块状经济”的理论意义

“浙江现象”被吴敬琏称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受“浙江现象”启发,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上的重大观点,如高尚全提出“民本经济”,迟福林提出“人民市场经济”,董朝才提出“人民社会主义”。对浙江实践的深入研究,史晋川、金祥荣、陆立军、张仁寿等人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国过渡经济学的“浙江学派”。“块状经济”这个概念是80年代从教授开始首倡的。当时,更多的是从实践的层面或者社会学角度来讲的。随着浙江经济实践的发展,“块状经济”将会给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源泉。经济学家对“块状经济”一般性的定义是:介于市场和层级之间的空间组织形式。有人也叫“集聚综合体”,“柔性生产体”,“企业群落”、“专业化产业区”、“特色产业区”、“区域生产综合体”、“地方性产业集群”。从浙江的经验来看,“块状经济”中,户是基本的生产单元,一个村甚至一个镇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厂”与、“户”、“村”、“镇”相互渗透。“块状经济”使集团化和联合生产获得了新的形式,也使文化与经济获得了新的一体化形式。“块状经济”丰富了企业组织理论。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工业往往集群(Clusters)在不同的地区,各个城市在一组关联产品上进行专业化生产。”在这些地区有着一种交流与合作的氛围:“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M.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特别地注意到了专业化产业的集群现象。M.波特认为,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构成,而竞争优势主要是由竞争的充分性和产业集聚程度所决定。内生经济增长模式基于发展经济学家罗默等人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的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内生化,强调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和动态性,而不是指望以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比较利益来促进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并解决资本积累过程中收益递减问题的关键是设计思想创新,产品创新;(2)知识的内生作用在于开发新技术,并且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更新;(3)人是第一位的,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人的知识水平)将决定经济增长率。假定我国城乡二元隔离状态暂时无法改变,那么,“块状经济”将可能是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有效模式。它符合我国农村特点,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须知,先进生产力并不等于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只要能解决问题,照样是先进生产力,而且组织、制度、文化等也是极重要的要素。传统产业,甚至于我们认为淘汰的产业照样能做出大市场。诸暨两个大集团“李字”和“黑猫神”,做的都是传统的盘香,而非电子蚊香,但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益。“块状经济”对传统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划”,“产业政策”,“要素布局”,“主导产业”等概念提出了挑战。浙江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为群落整体的竞争力,而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采取群落式的发展格局,是浙江民营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适应性制度安排,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过程的一个鲜明特色。对此,经济学家钟朋荣称之为“小狗经济”,一些人也称“百姓经济”,“杂草经济”,“人本经济”。恪守“经济人”假定的经济学家往往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和社会性。浙江温州等地区,在以往的经济理论中找不到发展的依据和教条,但就是在这里,依靠温洲人市场意识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而且创造了所谓“零资源经济”。浙江省90年代公布的十大产销基地,只有一个在市区。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胡宏伟、吴小波在《温州悬念》第三章中对全国最大的再生晴龙市场的地理位置有一段非常直观的描述:早晨从县城灵溪出发,坐着中巴车在乡间路上颠簸了差不多2个小时后,眼前淌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登船,两岸山峦十分清丽,没有顶棚、狭长得像条龙舟的小船在弯弯的河道拐过来又拐过去。上岸,只见成串的农民“的士”——这是一种小型的柴油三卡,限定载客6人,实际常常达十几人,有的干脆蜘蛛般半个人吊在车外——极热情地揽客,嘭嘭作响的柴油发动机让你心跳得别扭。又是一条小河,又是一段对生意人来说无暇顾及的风光之旅。下午,当你觉得似乎有点饿过了头的时候,宜山镇也就到了。

七、“块状经济”的实践意义

这几年,浙江省出现了整体发展的好局面。浙南属于先发地区,浙北已初步完成了转型(“从苏南模式中摆脱出来”)。现在,由于“块状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以金华、台州为代表的“浙中经济隆起带”。义乌甚至被称为“中国商人的延安”,其发展势头直追温州。也由于“块状经济”的自发性和人本性,浙江农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等“富民指标”连年居于全国前茅。

苏南也有很多特色经济乡镇,甚至苏南“块状经济”的历史比浙南还要悠久。如“丝绸之乡”、“服装之乡”、“羊毛衫之乡”、“小五金之乡”、“教具之乡”。但除个别例外,多数没有发展起来。浙江的“块状经济”都是当年“戴上红帽子”,“穿上防弹衣”才生存下来,这与苏南大不一样。

韩国和台湾是两种不同的企业发展模式,韩国是受国家扶持(类似于我国“抓大”)的特大型企业为主,而台湾经济的支撑则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韩国和台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有不同的表现,原因也在这里。不仅如此,较之韩国,台湾还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经济民主化进程,使全社会财富趋于平均,造就了台湾一批中产阶级,化解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就业和社会稳定。

“块状经济”由于其基础设施规模效益和第三产业的连带发展,大大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义乌市区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因为有近30万人在市区经商,近3000外国商人长年居住在这里。常熟在苏南的几个县级市中城市化进程大大走在了前面,也是因为“常熟招商城”的存在。义乌和常熟,都是“以商兴市,以商促工”,市场化、民营化、工业化、城市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