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房屋设计概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房屋设计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房屋设计概念

篇1

房屋建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抗震设计,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欢呼经济高速发展时,伴随的自然灾害让人们不得不思考,经济发展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房屋设计体现出抗震特点,正是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体现。根据《抗规》要求,房屋建设需要注重选址问题。工程选址要从地貌上进行考虑,尽量的避免山丘、陡坡、边坡、河岸等地段。如果在这些地段上建筑房屋,容易导致房屋坍塌事件出现。而且该房屋在面对地震灾害时,防御能力极其弱,容易出现断痕。因此,房屋选址应该避免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

在场地的选择上,要避免在软土层、饱和砂层、液化土以及软弱土层上建立场地。这些土层在雨天最容易出现滑坡,如果周围植被覆盖率低,这样的危险突发频率会随着增大。如果工程必须要在这些土层上建立场地,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尽量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区建立起场地,或者选择土质硬度强的地方建立起场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抗震需求。工程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符合工程布局方案。根据当地的总体规划和防灾专项规划需求,尽量避免建筑场地不挤占应急疏散通道,不占用避难场所用地,该建筑方式将提高房屋建抗震能力。曾经见过这样的房屋布局,在悬崖边缘建筑房屋,这和房屋的总体布局不相符。出现该设计方式,最合适的解释是建筑师不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导致总体布局不合理,才设计出这样的房屋方案。需要提出的是,房屋选择在悬崖边缘建设,工程造价相对平原地区高很多。从房屋构建和房屋造价上,悬崖边缘建筑房屋不具备合理性。

二、结构高宽比的问题

根据《高规》要求,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配比时,需要把握一定的高度比。一般规定为:在房屋高宽在6到7级的抗震设防烈度时,相应的A级框架高度不能超过4米,框架的边缘控制在5米之内,剪力墙控制在6米内。这是《高规》的整体要求,要求符合后,将提高工程质量。不论是在房屋的寿命上还是房屋抗震能力上,《高规》的要求提高了房屋质量。因此,要按照规定进行设计房屋。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构件房屋,结合平面设计要求,这样的房屋建设才具有科学性,而且社会经济效益也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实际建设中,常常出现设计师为了提高利润率,设计方案不体现房屋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的设计人员在100米的住宅设计中,平面的面积才占到11到12米,这个深度和宽度都不符合《高规》要求。而且,工程中的偷工减料现象,会使得有些设计师获得利益。看着那些结构比例高出正常规定9米多,导致结构在施工中无法移动,使得工程整体质量大打折扣。严重的违规设计方案,不符合设计总体需求,耗费了施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

三、结构平面布置的问题

(一)建筑符合抗震要求

依照《抗规》要求,房屋在建筑时需要符合抗震设计需要,在评比方案时,要选择质优的方案,这方案的设计宗旨要体现出百姓生命安全为重,体现出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应该摒弃。房屋设计关系民生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看重的问题,房屋建筑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占据重要位置,平面设计体现出了建筑物的总体功能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时,楼电梯位置、柱子距离、通道位置、墙体布置都需要满足整体建设需求,严格执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另外,因为每个建筑物的功能都不尽相同,楼层的布置有差异。建筑平面的墙体布局不相同,特别是内隔墙、填充墙、墙体强度、墙体刚度等等,都要符合设计需求。尽量提高柱子和墙体的对称度和协调度。提高整体审美同时,也体现出建筑抗震能力。

(二)细腰建筑

当下,房屋设计常常出现“细腰建筑”不规则的建筑设计,这些建筑设计在多层和低层楼房中,危害性还不明显。如果是高层楼,这样的“细腰建筑”将降低楼层承载力,对楼层的抗震非常不利。而且该“细腰建筑”在高楼层发生火灾时,严重的影响了高效疏散的作用。当楼层出现火灾时,同“细腰”连接在一起的廊道,因为拥挤遭受破坏,造成的后果尤为严重。从实践中看出,高层建筑要遵守《高规》以及《抗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房屋。尤其是在核心筒周围的墙体,应该要加入宽度足够的楼板,提高筒周边墙体的对外临空疏散力。在高层建筑中,要避免“细腰建筑”平面设计出现,杜绝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对一些楼层需要限制不规则架构出现,这样才更好的提高房屋抗震能力。

(三)建筑外形

从震害中看出,外形复杂的平面,特别是那些凹进或者外凸的平面,抗震能力非常弱,容易遭受破坏。还有那些侧翼延伸过长,不对称的侧翼,在地震中也将遭受破坏。从中国台湾和汶川地震中看出,这些设计在震中受到的破坏力更大。一些平面设计比较简单的结构,在地震中遭受破坏力比较小,有的结构还比较完整。从中看出,在进行外形设计时,尽量的保持设计结构简单、规则。多设计出扇形、矩形、方形、圆形等形状。这些外形较好的保护了建筑,降低损失。高层建筑要尽量的避免内凹和外凸外形出现,尽量不做伸翼过长或者侧翼不对称的建筑物。从设计上避免了设计不合理,提高房屋抗震能力,从源头上树立正确的房屋建设理念。在外形上尽量使用刚性较强的物质,选择建筑结构均匀的设计方案,有效的避免了不对称导致的质量问题出现,减少扭转破坏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结构必须体现出抗震功能,这是房屋设计关键点。房屋不仅是人们温暖的避风港,而且它还能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因此,房屋的建造和抗震设计要密切相关,要将基础工程落到实处。一份优质的抗震设计,它的外形美观,它的使用功能,都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此,要充分的在建筑上体现出抗震必要性,将抗震的功能发挥出来。房屋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房屋是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因此在设计上要体现出主体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2

Keywords: the lateral stiffness ratio; the matching of seismic performance; low aseismic wall; complete framework-seismic wall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352.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是多层砌体房屋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底部一二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和上部砌体结构组成的复合结构。是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中国式的建筑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上下两部分不同的结构体系和不同材料组成上刚下柔的竖向不规则结构,是不利于抗震的。历次震害表明这种结构的震害是比较严重的。

随着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研究一级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对这一类建筑抗震设计水平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房屋的设计中应重点解决结构体系。易损部位、薄弱层和过渡层、抗震能力匹配性等问题。做出增加房屋整体抗震能力合理设计,确保此类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以使这类房屋的抗震设计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一,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设计应满足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其内容有:

1,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要符合不规则结构概念设计要求,尽可能减小其不规则性,房屋体型宜简单对称。由于使用要求不可避免出现上部砌体凸凹不规则的情况时,应在局部凸凹部位的墙下设置框架柱,使主要上部砌体抗震墙下均设有落地框架柱。尽可能减小竖向抗测力构件不连续和平面结构体系复杂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建筑平面复杂,存在严重凸凹不规则时,可设抗震缝,降结构体系分为相对规则的几个结构单元。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上部砌体抗震墙宜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除个别墙段外均应上下对齐或基本对齐。以利于荷载传递。尽量减小由次梁的二次转换。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部应设置完整的框架—抗震体系。即在底部或底部两层均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使底部形成具有两边防线的双向的框架抗震墙体系,使个方向的抗震力接近,以利于提高底部整体的抗震能力。

3,抗震墙的布置是此类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抗震墙的布置应使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底部具有适宜的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其布置原则是“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纵横相连,上下连续。”均匀对称,使上下结构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量重合以降低结构的扭转效应。而分散周边设置抗震墙不仅可以使结构受力均匀,较大的提高结构的抗扭能力。而上下连续:底部框架抗震墙与上部砌体抗震墙平面对齐或基本对齐又减少了抗震力的传力途径,减少局部破坏。

4,抗震墙的合理数量。应该使上下两部分的刚度比合理取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上下层结构侧向的刚度和承载力的匹配性,是防止底部框架—抗震墙多层砌体房屋发生严重破坏的重要措施。底层框架—抗震墙多层砌体房屋的第二层与底层的刚度比不仅对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有影响,而且对层间极限剪力系数分布,薄弱层的位置和薄弱楼层在弹塑性变化的集中也有着重大影响。控制上下二层的刚度比,就是为了使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弹性位移反应较为均匀,以减小在剧烈地震作用下弹塑变形的集中。从而提高房屋整体的抗震能力。

抗震规范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计入构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超过2.5(K2/K1

5,底部钢筋砼抗震墙的高宽比及低矮抗震墙的设计:

控制好底部钢筋砼抗震墙适宜的高宽比,即可以满足对底部框架—抗震墙侧向刚度不过大的要求,有要保证抗震墙的足够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是抗震墙设计的重要措施。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部的抗震墙往往是低矮抗震墙,高宽比小于1.0,低矮钢筋砼抗震墙是以受剪为主,其破坏形态为脆性的剪切破坏,应予以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对较长的抗震墙,放入板式钢筋砼板的开竖缝的钢筋砼抗震墙的性能明显优越整体钢筋砼低矮抗震墙。这种开竖缝抗震墙具有弹性刚度大,后期刚度较为稳定的特点。达到最大荷载后,其承载力没有明显降低,而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有较大提高,达到改善抗震性的目的。所以在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宜采用带边框的开竖缝钢筋砼抗震墙。将较长的抗震墙用竖缝分割若干个由暗柱和边框梁组成墙段。其墙段的高宽比控制在1.5左右为宜。这样很好解决底部与上部抗震性能匹配问题,从而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二,底部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的计算要点。其内容如下:

1,地震作用计算及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

对于平立面布置规则,质量和刚度在平立面的分布比较规则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对于立面布置不规则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于平面不规则的宜采用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当采用阵型反应谱法应取足够的振型数。

为了减小底部的薄弱程度,根据概念设计的要求,“抗震规范”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横向与纵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根据上下层侧移刚度比在1.2~1.5范围内选用。其比值越大增加越多。可采用线托值法进行计算。第三层与第二层的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

2,底部框架—抗震墙部分地震剪力的分配

水平地震剪力要根据对应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中各构件的侧向刚度比例,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来分配,使其符合多边设防的设计原则。抗震墙作为第一边防线,底部横向和纵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地震剪力按各抗震墙段的侧向刚度比例来分配。

在地震作用下,底部抗震墙开裂后,将产生塑性内力重分布。底部框架作为第二边防线,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可按底部框架和抗震墙有效侧移刚度比例进行分配。

有效侧向刚度的取值:框架的侧向刚度不折减,钢筋砼抗震墙侧向刚度可乘以折减系数0.30,砖砌体可乘以折减系数0.20 。底部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Vj=KjV/(∑Vj+0.30∑Kcwj+0.20∑Kbwj)

式中: Vj——第j榀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

Kj——第j榀框架的弹性侧向刚度

V——底部总地震剪力

Kdwj——第j榀钢筋砼抗震墙弹性侧向刚度

Kbwj——第j榀普通砼抗震墙弹性侧向刚度

3,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计算及分组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多层砌体一般不考虑地震倾覆力矩对墙体受剪的影响。而是按不同的基本烈度的抗震设防控制房屋的高宽比。在而对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其底部和上部是由两种不同的而承重和抗侧力体系组成。应考虑倾覆力矩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构件的影响。

作用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过渡层及以上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对底层或底部两层引起倾覆力矩,将使底部抗震墙产生附加弯矩,并使底层框架柱产生附加轴力。在确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的地震作用效应时,应计入地震倾覆力矩对底部抗震墙产生的附加弯矩,相对底部框架产生的附加轴力影响。

在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作用与整个房屋底层的地震倾覆力矩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M1=Reh∑Fi(Hi-H1)

式中:M1=作用房屋底层总的地震倾覆力矩。

Fi=第i楼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的标准值。

Hi=第i楼层质点的计算高度。

当底部为二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作用与整个房屋第二层地震的倾覆力矩:

M2=Reh∑Fi(Hi-H2)

式中: M2——作用于房屋第二层总的地震倾覆力矩。

考虑实际计算的可操作性,现行的《抗震规范》规定,可将地震倾覆力矩在底部框架和抗震墙之间。按它们的侧喜爱那个刚度比例进行分配。

4,底部框架托墙梁的计算

底部框架托墙梁的受力状态是非常复杂的,大量的空间有限元分析表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第一层的框架托墙梁和底部两层的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第二层框架托墙梁承担竖向荷载的特点和规律是相同的。在不考虑上部砌体开裂的前提下,且上部墙体墙未开洞时,对于其下部框架托墙梁的墙梁作用最为明显的。

在静力计算时,框架托墙梁及其上部的砌体墙可做为墙梁进行计算。在抗震设计时,大震时,托墙梁上砌体严重开裂,若拉结不良则会出平面倒塌,震害十分严重。托墙梁与非抗震的墙梁受力状态有所差异,当按静力方法考虑有框架柱落地的托梁与上部砌体的组合作用时,需要根据其开裂程度调整计算参数。

作为简化计算,偏于安全。在托墙梁上部各层墙体不开洞和跨中1/3范围内开一个洞的情况也可以采用折减荷载的方法。

托墙梁弯矩的计算: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托墙梁上部楼层四层以下全部计入组合。四层以上可有所折减,取不少于四层的数值计入组合。

托墙梁的剪力计算: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剪力不折减。此时对于框架柱的轴力,应对应于上部竖向荷载,对于钢筋砼抗震墙连接的托墙梁,应按框架—抗震墙的连梁计算其内力。

篇3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要求不单体现在对房屋建筑的美观性设计要求上,也对房屋的绿色环保性、节能型和智能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人们对房屋的布局的合理性等也有追求,这些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都要考虑在内,所以要求从建筑设计人员到建筑实施人员都要有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一、绿色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设计指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建筑到使用过程中能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如可以节约一些空间、节约水和材料等,要尽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房屋建筑既适用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又要注意给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生活环境,这样才是一个和谐绿色的居住环境。

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和资源,并可以体验回归自然。要想做到节约能源,其实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自然绿色能源太阳能还有风能等。在建筑中我们通过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空调和供暖设备的使用,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来制造制冷系统,夏季要充分利用主导风向,降低空调设备等的使用,建筑的结构布局要充分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要求。所谓回归自然就是指在建筑物的外部要充分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相和谐,从各个方面保护自然绿色的生态环境。

3、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要尽量考虑资源的节约等问题,尽可能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地势和气候等条件,要使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能和谐的融为一体。绿色建筑设计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要保证自然和建筑物还有人类的和谐统一。在建筑中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建筑设计不但要体现在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还要向前向后延伸产生意义,向前延伸就是建筑过程的准备阶段及运输生产过程要体现绿色设计理念,向后延伸就是保证建筑物拆除后可以对环境造成更小的影响并且很多资源都可以回收使用。

二、节能建筑设计

1、节能建筑设计的概念

节能建筑理念是指遵循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划分、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还有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等问题都要进行研究,高建筑物受当地风向的影响很大,一般地区的风向都有一定规律,在设计中也要把风向问题考虑到,尽量设计出低能耗的建筑物。

2、节能建筑设计的具体理念

现在建筑设计中地源热泵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其核心功能是经济环保并且节能可靠,这项新兴技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节能设计中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现在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应用,但是更广泛的应用还在不断开发。建筑物屋面是能耗的重要部位,现在屋面设计的研究重点内容是采取节能的保温隔热材料。除此之外,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建筑保温的关键,墙面的隔热保温、防火抗震还有隔声等功能都有待提高,尤其要注意外墙体的防水砌筑问题。

三、智能安全建筑设计

1、智能房屋建筑设计的概念

现代社会是科技发展社会,智能化应用到了很多方面,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现代建筑和计算机网络、监控还有通信方面都有联系,智能化建筑中具有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控制和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这些都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化房屋和家居等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智能化建筑的具体理念

通常把智能化建筑分为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和通信自动化(CA)三个系统,现在房地产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又提出了信息管理自动化(MA)和防火自动化(FA),相信未来智能建筑方面发展还会更加完善。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火灾报警系统由触发器、报警装置还有火灾警报装置及一些辅助装置组成,这套装置能在火灾发生初期就将火灾烟雾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把电信号传到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此同时火灾发生的地点等信息也都传输到了报警控制器里,这样人们就能够及时发现信息而快速采取措施。

五、房屋建筑要注意的问题和思路

1、建筑物设计要统一

现代社会对房屋建筑的节能智能方面有很多要求,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也从没降低,房屋建筑的整体形态、色彩等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任何艺术形态都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建筑物的次要部位或者是从属部位都要与建筑主体部位相协调统一,建筑物的色彩也要有协调统一的效果,切忌建筑物和材料之间的类型和色彩相矛盾。

2、建筑物设计要求均衡性和比例问题

建筑物设计的均衡性同样非常重要,具有均衡性的建筑作品会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建筑物的比例也要合理,不要给人偏离感。建筑物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元素,韵律也是其重要的属性,建筑物的韵律体现在立体设计和室内设计上,而且在建筑设计的细节部位也要充分重视,建筑物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处处都会体现建筑物精神。韵律是非常有弹性的,可开放也可封闭,尤其是在复杂建筑中,大小宽窄等都需要相协调交替,如果建筑物太有规则就显得过于死板,在建筑中当然要遵守一定规定原则,但一些设施也要注意效果变化,这样会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力,也更能体现出建筑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3、合理配置房屋建筑附属设施的设计思路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更要考虑到一些附属设施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如今的大多数商品住宅房的设计当中,更要对其附属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满足业主的居住要求。比如说在建筑周围需要设计优美的绿化景观,并最好能与城市周围的代表景观形成协调一致,使业主拥有一种置身自然的居住感受,对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帮助。

4、突出特色的设计思路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与周围地段的统一协调,更要注意突出建筑的特色,吸引更多业主的关注。因为现今我国城市中的商品住宅房的修建非常频繁,几乎在很小的一片区域就有好几处新的的商品住宅房的完工。而只有充分分析周围同类建筑的特点,了解同类建筑与自身建筑之间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房屋建筑。通常可以从建筑结构、内部布局等方面对房屋建筑进行全方位的特色设计,让房屋建筑在与同类建筑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结束语

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建筑物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对建筑物美观程度上有所要求,对建筑物的绿色环保节能还有智能化都有更高的需求,建筑方面相关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探索房屋建筑设计方法,尽量掌握先进的核心科技,努力提高建筑中的科技智能化含量。房屋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是供人们生活居住,所以要处处体现人文精神,并要建设能够充分满足人们需求的房屋。

参考文献

[1]蔡杰,胡凡,孙巧丽.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桩身自重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1).

[2]苏义才.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与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10(2):45.

篇4

2.科学设计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必要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是指以国家相关的财税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将企业内部理财活动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与政策、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规范化、文件化,进而据以指导和处理理财工作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工作的新任务,企业只有科学地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才能实现自主理财、科学理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合法理财,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落到实处。

(1)科学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是发挥其作用与功能的前提条件。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作为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财务制度具有以下功能:一是降低费用,即降低财务管理行为中的交易成本,使经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合理稳定的预期,降低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抑制腐败行为;二是保障合作,即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内部财务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有关行为约束的信息,规范理财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提供激励,即提高激励约束机构的兼容程度,形成持续性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内部财务制度可以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劳动,使经济行为人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有机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对各项活动的创新者给予激励和奖惩,并防止别人“搭便车”。

(2)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财务制度的格局变化为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正将微观经济管理权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自归还企业。相应地,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应与所处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格局只能是:国家制定《公司法》、《税法》以及《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财税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实施强制性的粗线条约束;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可选择范围内,自主选择财务管理的目标、战略、政策和方法,并设计制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形成自主性的理财行动指南和规则。在这里,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和趋势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作为在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指导下的基层财务行为规范的地位得以确立,并取代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成为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重点。

(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大了当前企业科学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它标志着我国市场将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从财务角度看,我国企业的理财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范围、方式方法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夯实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起科学的内部财务制度,规范和优化财务制度行为,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依据与原则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对于整个设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受制于内部财务制度目标。从实质上看,内部财务制度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现实与未来、管理者与所有者和债权人、内部各部门之间、内部员工之间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而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将这些矛盾相互统一、均衡的结果在观念上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目标可简单归结为:设计适应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制度,用以规范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种类不同,其具体目标也不同。按照设计的范围和内容,可将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类型分为全面性设计、局部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三种。全面性设计的目标是要构建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框架,产生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局部性设计主要是对原有财务制度中不具有的部分规范进行具体设计;修订性设计则是对原有财务制度加以修改而进行设计,以更改部分内容。

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要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保证企业财务预期的实现。为此应当做到:(1)整体协调性。即财务制度设计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协调,具有合力,并保证财务制度能够服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2)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涉及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和企业理财的各个环境,并都有着特定目标,这些目标有着不同的性质、层次、期限,因此制度设计的目标也应体现多样性、多层次性以及阶段性;(3)定量性。就是指在制定财务制度目标时,要努力把所要达到的目标数量化,以尽量消除定性判断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使制度设计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依据。科学有效的制度从根本上说都是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依据,从一般意义上讲应包括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个方面。就理论依据而言,除包括现代财务理论,还包括哲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现论和技术等,它们能够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和一般方法指导,确保制度设计正确、有效,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要求。实践依据主要是体现客观条件的要求:(1)国家财税法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国家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形势),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基本依据;(2)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3)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4)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是财务制度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5)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是财务制度设计的中心环节。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质量,设计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作指导。这些原则除了包括符合国家法规、适应企业特点和管理要求、切合财务管理的技术水平、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制度相协调、以及具有系统性等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下列原则: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效益性原则。即要求进行财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设计和运行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

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式、程序及方法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式。企业应根据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以及制度设计的范围内容、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可选择的方式有自行设计、委托设计、联合设计等。其中,自行设计是指由企业自己的财务人员组织和独立进行制度设计;委托设计是指企业委托社会上的财务咨询服务机构或其他人士为企业设计制度;联合设计是指以企业的财务人员为基础,同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共同设计内部财务制度。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程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无论采用何种具体方式,一般都应按以下程序进行设计:准备。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设计的内容,落实、培训设计人员,安排设计的进度,确定调查对象并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设计方案和进行初步设计;试行。试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试行和局部修订;定稿。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正式定稿,并准备施行。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法。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需要借助于文字说明、表格和流程图等具体形式来反映制度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由于财务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不同性质和范围,制度设计的条件、方式和要求多有不同,因此,方法选择应当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建筑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型高强度、轻质、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使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加的可靠、安全、舒适以及经济成为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趋势,以下就主要的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做分析。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况

房屋建筑结构主要是指根据房屋的梁、柱以及墙等主要的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建筑结构主要的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别:钢结构、钢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以及其他结构。房屋结构的主要设计目的是要保障所建造的建筑结构的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年限之内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功能的要求,并且还要保障其经济合理性。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其中安全性主要是指在正常的施工和使用的条件下,其建筑的结构应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二部发生破坏,在相应的偶然的时间发生之后,其建筑的结构仍然能够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适用性主要是指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建筑结构应该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耐久性主要是指在正常的维护条件下,其建筑结构应该能够在预计使用的年限之内满足各项使用功能的需要。

在房屋建筑机构设计时,其基本的方法是:绘制结构平面图,在其绘制时要保障其能够达到抗震要求的标准;其次是屋顶结构图,当建筑为坡屋面的时候,其结构处理的方式有两种:梁板式以及折板式,其中梁板式主要的使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其相应的板跨度比较大,其房屋坡度以及屋脊线的转折相对复杂的坡屋面,而折板式则主要的适用于上述相反的坡屋面;大样详图的绘制,在建筑详图准确无误的基础之上,大样详图的绘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直接的绘制工作,对于局部可以进行相应的改进绘制,保障其科学合理性;楼梯的设计,相应的楼梯梯板要注意其挠度的控制,其梯梁的梁下净高要注意满足建筑的要求;基础构件,其主要的包含了混凝土的科学合理选择以及配筋的选等。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

2.1承载柱截面高度的设计过小

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六度抗震的设防区域内,有些建筑结构设计师误以为其六度设防就是不用设防,他们在建筑机构的设计时不是为了方便相应的受力分析,是故意把承载柱的截面的高度设计的很小,从而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把相应的梁简化成为铰支梁,其柱是按照相应的轴心受压进行计算,此种方法虽然方便进行相应结构的受力分析,但是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这是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之间的刚结作用,也就是忽略了相应的柱对于消化酶的约束的弯矩。此外加上相应的柱截面的配筋都比较小,其结构一旦受力之后,其相应的柱顶的抗弯能力肯定是不足的,这样就会导致塑性铰情况的发生。这样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相应的承载柱已经开始带铰工作,这样就会是房屋的耐久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一旦受到地震的作用,房屋就会面临倒塌的危险。

2.2房屋高度和高宽比不符合相关规范

当前在房屋结构设计时,其房屋的高度和高宽比的设计会出现超出行业规范要求的极值,相关的规范明确的给出了房屋的最大使用高度和相应的高宽比的极值,但是还是出现了某些建筑高层房屋的高度超出了最大是适用高度或者是房屋的高宽比超出了相关规定的极值,更有甚者这两项标准都超出了标准的要求,这样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建筑房屋是使用安全。其房屋适用的高度除了和结构体系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有关之外,还和场地的类别以及结构是否规则等因素有关,所以在房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使用的情况,可以的设计建筑房屋的高度和其高宽比例。

2.3结构的布置不合理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达到的原则为:不规则的结构尽可能的规则,这样结构的布置才能够更加的趋于合理,这是建筑机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里的规则包含了多种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包含了建筑的平立面的外形尺寸、承载力分布以及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等。当前对于建筑规则设计还缺乏统一规范的依据和相应的设计规定,其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对于结构规则性的把握不是非常的准确,导致其建筑工程出现了规则性较差的问题,这样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是非常不利的。

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措施

3.1坚持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在房屋建筑的设计中要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更具项目工程的实际的情况,不能过度的浪费材料,在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时,优先的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的方案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此外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设计的规范以及规程来进行房屋结构的设计,相应的结构设计人员要认真的了解相应的机构设计规章制度,牢记其中的规则,以保障其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符合相应的规范的要求。

3.2规范日常的工作

在相应的施工图纸的说明制作的时候,要将可能的保障其明确和详细,在所明的书写和标注的时候要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相应的标准工作,其相应的位置也不能随意的进行变动。此外对桩基工程进行检测时不能随意的变更,要严格的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佳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并且要做出相应的检测结果,保障其质量。

3.3重视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房屋建筑机构的设计的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是工程勘察资料,这也是房屋结构设计的原始依据资料,所以在设计前要注重其资料的参考。平时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查阅制度,以便于管理工作的有效的进行。在相应的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要按照相应的工程档案的管理规定与施工的档案一起,及时的上交给专业的管理部门。

总结

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设计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人员也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保障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6

一、概念设计存在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是一个优先于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它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总体方案的设计阶段使建筑物的功能优越、造型美观、技术先进。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力学概念、材料性能、结构体系以及建造技术的娴熟运用,同时还要有审美的眼光、工程的意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做好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条件就是透彻理解建筑意图、使用功能及相应的地区规划和自然环境,掌握结构受力的规律和真实情况,运用正确的概念指导工作,把握重点,突破对问题的狭隘经验所产生的障碍和束缚,才能避免在设计中发生原则性的错误。这就需要建筑结构工程师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设计经验,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及时了解学习设计成果和技术资料,深入实践了解施工现场,以探索结构的真实工作情况。从而做到建筑空间和形式与结构体系和材料、建造方法和效益之间的协调一致。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刚柔并济的设计原则

结构的塑性变形可以消耗地震能量,具有延性的结构变形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而结构的变形能力不足又是结构破坏和倒塌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建筑结构的合理体系一定要遵循刚柔并济的原则。这是因为在设计中结构刚度太大,在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吸收的地震作用也会增大,结构的变形协调能力就较差、结构的延性差从而导致结构的脆性破坏,这样就违背了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相反,如果结构刚度过小,虽然减少了地震作用效应,但结构变形的增大也同样会导致结构破坏使得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在结构选型及布置上我们要做到刚度、质量分布比较均匀,不出现平面布置不规则、严重的凹凸以及竖向构件刚度突变而导致的传力途径突变。这就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忽视以上问题而导致结构的薄弱部位将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过大的变形,容易导致结构过早地倒塌。因此结构构建的合理布置的,有利于防止薄弱的子结构过早破坏、倒塌,使地震作用能在各子结构之间重分布,增加结构的赘余度数量,发挥整个结构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而并非结构梁、柱及抗震墙越多就越好,钢筋配越足就越结实。

2、多道设防的设计原则

多道设防就是在同一工程中,通过控制各次要部件和主体结构在地震中破坏的顺序来达到抗震防御目标的一种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个良好的抗震结构体系应该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例如框架-抗震墙结构是由延性较好的框架和剪力墙两个抵抗体系组成;剪力墙结构是由若干个单肢、双肢甚至多肢墙系组成。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赘余度,并且有意识的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在实际的地震中,能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强震持续时间少则几秒,多则几十秒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多次的地震脉冲对建筑屋产生多次往复式冲击,如果建筑物只有一道抗震设防线,该设防一旦破坏,接踵而来的地震波就会促使整个建筑的垮塌。特别是建筑屋的自振周期与地震波周期相近时会使建筑物发生共振,从而加速其倒塌进程。而建筑物采用了多道抗侧力体系时就不至于在强地震力作用下这些构件全部破坏从而使建筑物免于倒塌。在我国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各种建筑的破坏形态更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建筑结构工程师一定要在设计的初期就对房屋建筑的整体概念上加入多层设防的设计理念,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保证人民生命财产。

3、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强柱弱梁”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因此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强柱弱梁是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如果塑性铰过早出现在柱中,对结构破坏是很大的,所以设计成强柱弱梁,让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框梁中,这样结构就具有了较好的变形的能力,延性变强。

“强剪弱弯”是指构件的抗剪能力应好于抗弯能力。“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挠度较大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的,瞬时发生,没有防范,所以我们要避免结构构件发生剪切破坏,保证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充分发挥塑性铰的能力。

“强节点弱构件”是指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构件,因为节点不但承担了构件之间的连接而且是构件传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节点失效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梁与柱都失效。对于节点重要性的认识,在各个规范及标准图集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深刻的体现,我们在应用时须认真体会。

仔细分析以上三点设计原则,它们共同的特点就在于保证结构的具有良好的延性,方能减少地震作用所带来的破坏。

4、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无论是哪种建筑物都是为了满足于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服务于人类。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居住、生活都愈想回归自然,享受到健康的自然环境,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时就提出了生态环保型设计概念,主要原因是生态环保是可持续性发展。利用建筑周边的自然条件结合先进的环保设施共同筑建环保居住环境,充分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房屋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措施建议

1、在建筑方案前期做好宏观掌控

要将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去实现就需要结构设计者在建筑方案前期做好结构选型,比较不同结构形式的优越性,权衡其利弊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楼屋盖形式,承重结构形式以及基础结构形式);选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结构强度,减轻结构自重从而使建筑安全耐用、功能优越、造型美观、合理经济;考虑关键部位的构造措施以及合理的建议先进的施工技术。

2、在编制设计文件阶段做好技术把关,控制各个设计环节

设计文件的编制阶段是概念设计深度的集中体现。所以在编制设计文件时应严格遵循规范的要求,深刻理解规范的编制意图而不拘泥于规范条文,灵活应用。并且多学习已有建筑的设计思想,广集思路,多了解实际施工状况使的设计者的意图更好地被体现,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选择合适的计算软件及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以确保模型的真实性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正确地借助现代化科技成果及科研结果来做好结构设计,而不依赖于计算软件;正确地判断计算结果,做好构造要求及各个部位构件及节点的设计,满足结构安全性能以及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四、总结

随着各种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师不断巩固理论基础,更新思想,以及创新性的设计概念。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是实现、美化建筑思想的重要环节,它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只有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以及正确的计算方法,依靠材料和结构的发展,才能容文化于建筑之中,促使建筑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案例》 罗福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业也逐渐开始出现巨大的发展变化,这就使得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变得复杂,在建筑设计方面通常要求立面造型应当新颖,平面布置应当独特,并且要求具备较低的工程造价,建筑师本身也会追求个性,其中部分建筑师对于设备以及设计结构不够深入了解,尤其是对于有些设备、无结构的配合,方案设计师就容易出现违反设计规范导致后期结构很难进行布置的问题,使得施工图难以实施,给建设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

1、结构的平面布置。建筑设计必须要充分符合抗震的概念设计要求,不应当采用不规则的相关设计方案,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更是如此,建筑的平面布置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能够直接反映出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功能,房间的布置和数量、楼电梯和通道的位置、墙体的布置以及柱子的距离等,都应当在建筑平面的布置图中明确表示出来,同时,由于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不同,其每一个楼层的布置也会存在着一定差异,建筑平面上的墙体,主要包括外墙、内隔墙、填充墙、有一定刚度和强度的非承重内隔墙布置的不对称,柱子和墙体分布的不协调和不对称等都能够使得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出现问题,对于抗震效果非常不利。当前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细腰建筑,也就是典型的不规则平面建筑,这种建筑通常在多层和低层出现问题较少,在高层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多,虽然细腰结构使用功能较好,但是对于抗震效果却非常不利,当发生地震灾害时,连接廊道一旦被破坏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的设计必须要严格遵守高规、抗规有关平面布置要求。

2、场地的选择。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选址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地貌地形等因素,尽量避开边坡和河岸的边缘、高耸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等不利的地段,尽量避开软弱不均土层、液化土、软弱土层、饱和砂层等,如果不能避开,就应当采取相关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选择处于平坦开阔地段的坚硬场地或者是均匀密实的中硬场地,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选址工作时还必须要保证符合当地的相关规划设计要求和总体规划要求,不能挤占避难场所用地和应急疏散用地。

3、结构的构件。在对结构构件进行布置时必须要遵守强底层柱、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原则,对于可能会造成结构薄弱的部位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提高其抗震的能力,图1为汶川地震时短柱被破坏的情况,作为生命的安全通道,楼梯间不应当设置于房屋的转角或者端部,不能设置比建筑物凸出的转角圆形楼梯间,禁止采用纯悬挑结构的相关楼梯间,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在地震过程中容易脱落和倒塌的建筑附属物。

图1汶川地震中某一错层框架结构刚度的突变破坏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应对措施

1、结构平面图的设计。当建筑处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域中时,如果根据建筑抗震的设计规范,就可以不做截面的抗震验算,但是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抗震要求和措施要求,对于砌体结构来讲,一般不需要在软件当中建模,直接进行设计就可以,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局部受压的问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输入建模较为合适,并且可以通过软件来对荷载进行导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处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上时,必须要通过输入软件建模来进行计算。

2、屋面结构图。当建筑为坡屋面时,其处理结构的方式主要有折板式和梁板式两种形式,其中梁板式比较适用于屋脊线及屋面坡度转折较为复杂、板跨度较大以及建筑平面不够规整的坡屋面,而折板式则比较适用于与之相反的条件,这两种形式的板都是偏心受拉构件,在板配筋时应当有全部或者部分板负筋拉通来抵抗拉力,梁板在折角处应当具备钢筋布置的示意图,坡屋面板平面的画法,一般要使用坡面的示意图来加大样图自身的表现方法,正确作图以及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空间概念,对建筑的意图和图纸能够充分明白,只有这样,其设计的图纸才能被施工人员领悟。

3、从结构的构造和计算上合理设计。在对底框砌体的结构进行验算时必须要注意,底部的剪力法只适用那些刚度较为均匀的结构,对于具备薄弱层的框架混合结构应当充分考虑到塑性集中变形的影响,低层框架的混合结构其剪力分配不能只是简单按照框架抗震墙方法,应当采取双保险方法,使抗震墙能够承担全部的剪力,框架按照刚度的比例来承担剪力,对于连续板的计算不能简单采用单向板计算的方法加以代替,在双向板进行查表计算时,对于材料泊松比所造成的影响也要加强重视,尽量避免荷载计算出现错误。

结语:房屋的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抗震设计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建筑抗震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优良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应当建立在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建筑设计重要性高度重视起来。使其能够在抗震设计当中充分发挥出建筑设计应当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化. 通过某教学楼的结构设计浅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GB50011-2010和GB50011-2001(2008版)的区别[J]. 福建建筑. 2011.(09)

篇8

1.五年制学生的新特点

五年制学生正直青春期,思想独立、还不够成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勇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强。所以作为专业课老师的言行要讲究方法,要时时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加以疏导。对于一些设计难度大的题目,要多做讲解分析,让学生有信心,有能力接受;而且五年制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他们自我意识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等问题。而在来我们学校的学生中,家庭类型复杂,相对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性格孤僻,对家庭、社会、学校充满了不公平的想法,内心世界从小就有很多阴影和积怨。从而使他们的行为出现懒散,没有上进心,经常怨天由人、愤愤不平,又一切都无所谓,听不进去老师的话,甚至达到恨自己父母的地步。对老师的眼神充满恶搞,或者是不削一顾。初中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了一批不爱学习,愿意对抗老师,题海战术中使得他们厌倦说教,厌倦了死记硬背;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首要的是尊重他们、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一些任务和项目让他们能做出来。比如带笔带本、准备好课程书本、积极参与实践,就可以得到分数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需要从习惯培养从心做起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渴望学习的学生在下面静静的听课,而是一些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需要鼓励、不断需要认可的新型学生,而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知荣辱,懂设计,愿意动手的新学生。

2.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特点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来说实践性比较强,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教师的上课内容可以在同一堂课上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上课内容,特别是近年来,艺术设计课程大多数都模块化,每个模块都要有一定量的任务和实训项目组成,那么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期末一个设计作品或者是大作业,根本没有办法适应五年制学生的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摸索课程评价的考核方式。学生管理中有综合测评的细化方式,那么五年制的学生是不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也可以运用细化的考核方式呢,带着这样的想发,我在12(5)装饰班和11(5)装饰班进行了实验,11(5)装饰班运用任务晋级成绩单的考核方式,班级人数12人,12(5)装饰班运用细化的考核方式;具体的试验为

2.1 评价原则。

(1)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的原则。

(2)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学习养成习惯的重视的原则。

(3)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2.2 基本评级体系的构建。

(1)过程评价,采用积分管理的办法,12(5)艺术班学生完成每项课前准备工作和课堂的学习态度都有相应的分数,总计60分,过程性评价(即学习态度)的分数60分。学生完成模块学习并获得积分的必备条件是:学习时间不够,学习状态分就没有办法得到;该模块期末考试分数占40分;11(5)装饰平面设计课程采用的过程评价是:每个模块(或项目)60分,共10个模块,合计600分,取10个模块的平均分,期末考试的分数为40分。

(2)综合评价成绩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终结性评价(即模块考试成绩)占总评价成绩比例的40%;过程性评价占总评价成绩的60%。

总成绩平均分等于总分600分,10次作业的平均分,与期末成绩的总和。得分83.6

所有作业必须是课堂内完成,准时上交作业,否则不得分。作业尺寸按要求完成。

通过实验总结得出一些规律:由于12(5)的学生有许多新特点,比如不来上课,不做作业,不带画具,而11(5)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现象,所以对他们的评价的要求更多放在专业规律和专业素质上。

课程考核的内容是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合理全面的考核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涵盖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职业素养等各个方面。可见考核实质上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指挥棒”,指引他们实现学习目标。

2.3 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性考核是着眼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方式。它强调考核也是教学,考核是与教学承上启下相辅相成的,考核是教学的一部分,应该被安排在教学计划中,过程性考核强化了教学过程的控制。通过考核,学生可以检验自己本课程学习的成果,对于知识技能等的掌握程度,对于掌握较好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更多参与到学习中,对于薄弱环节可以督促学生有的放矢地及时巩固。因此考核对于学生认真学习课程,实实在在地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等起着重要作用。

出勤评价:对于五年高职的学生来说,出勤是学生受教育的前提,没有出勤,不能谈如何备课、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实施教学,所以对于学生是否带书本、相关的学习用具、上课的态度、上课中的参与能力、上课中的实践作业质量等,都有相应的详细的考核标准,但是,任课教师应严把考勤关,确保出勤,出勤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成绩的基础,如果不出勤你,学习态度的评价基本就是零分,缺课30学时以上则直接可以判定为不合格。

学习态度评价: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是最为重要的,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就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好品格。比如:愿意挑战设计中的难题,设计的作业量比别人多,把课程中的基本必备工具准备的比较充分,有上进心,准备课外书籍及材料等。

课堂表现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将课堂表现按照课堂纪律度和课堂参与度两个基本指标来进行评价的。我们认为,遵守课堂纪律是课堂表现的前提,积极参与课堂是课堂表现的关键。能否回答问题、是否睡觉等。

作业情况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将课堂表现按照作业收交和作业质量两个基本指标来进行评价的,既关注学生作用的收交情况,又特别强调要确保作业的质量。只要交作业的分数就有积累,作业质量好要加分多些,保准学生学习的质量。

2.4 过程考核的实施原则。

对学生的考核量化应该有利于现在五年制学生的状态,符合他们的现阶段的课程特点,量化标准应放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重点多放在实践技能的训练上,量化标准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内容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例如速写课程的考核量化标准,把作业量也就是动手能力放在了首位,分值是10分,把作业难度,认真程度放在了首位,分值是10分,这些就比较符合速写课程的特点,多练就可以积累成绩都有分值较高的加分等;每一科都可以结合自己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但原则不能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态,符合课程的特点。

2.5 终结性评价的内容。

期末设计检测:设计大作业一般比较系统,能体现一阶段或模块学习的整体效果,检测也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40%,也就是即使期末考试好好的设计,平时不出勤、不积累作业、不准备学习工具、也不能达到合格标准。

3.实施考核改革的总结

正是因为考核具有教育教学功能、导向功能、检验功能、反馈和激励功能等,五年制的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变化很大,更多学生愿意接受过程评价中的量化分值,觉得很公平,起码保持了学生到课率,保证了老师有学生教。而且实施考核可以促进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掌握关键问题,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学习习惯,知道怎样去学习,学习哪些知识,是目标更加明确;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采取考核主体、内容和层次多样化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才能使考核真正发挥好导向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强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的同时也要重视考核体系的改革。另外,过程考核的效果也与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安排、考核具体方案的设计密不可分。这些都对实施考核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转变思想,大胆探索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并从听取学生意见及分析考核结果及时获得考核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提高过程考核的实效,从而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

参考文献

[1] 张妍,谢声和.浅析高职院校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3).

篇9

1 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与普通的绿色概念不一样,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指建筑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前提之下,对周围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建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绿色建筑注重节约环保。由于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身体疾病数量日益增长,加上资源量逐渐减少。在此条件下,房屋设计中必须将节约环保放在首位,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周围环境,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危害降到最小程度。其次,绿色建筑实现自然和谐。所谓自然和谐是指人们在设计、建造及居住过程中,对生活的周围环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三者和谐,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三部分,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绿色建筑注重健康舒适。传统的房屋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大多缺乏绿色性,甚至还有些对人类身体有害的原材料,同时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气候、人文等因素实现因地制宜,也就导致了人们在居住过程中的不舒适。而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就是健康舒适,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

2 绿色建筑下房屋设计原则

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提升,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有很多建筑在设计中体现了绿色理念,符合当前人们及社会发展需求。当然,将绿色建筑应用到房屋设计中应坚持以下两大原则:

2.1 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

保护环境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房屋设计中更应该坚持保护环境。房屋设计人员在房屋建造之前,必须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全面勘察,对勘察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制定出详细的保护环境方案,应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如采用绿色材料、绿色结构、绿色外观等,避免有害建筑的出现。同时将房屋设计及建筑过程中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在建筑内部装设除污系统及除尘系统等,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先进的降低噪音、空气污染的措施,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及健康。

2.2 坚持节约能源的原则

尽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我国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对能源需求日益加大,为此,为了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房屋建设时,应采用新型材料,建立新型节能体系,避免能源的浪费。另外一方面,热能损耗是房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也是节约能源的重要内容。应对建筑内外的热能进行严格控制,维持居民居住的良好生活环境。

3 绿色建筑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传统的房屋设计过程中,大多忽视了质量、污染及成本问题,进而使得房屋设计完成后,存在质量安全、污染加重及成本提高等,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旦房屋设计存在质量问题,就会为以后的重建、维修增加了成本,还加重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而环境污染,对人们的居住、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健康问题。房间的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若不对其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则会使房屋建设项目的经济出现亏损现象,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鉴于以上种种问题,应将绿色建筑应用到房屋设计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房屋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的应用

房屋在设计的初期应整体应用绿色建筑的理念,首先,对当地房屋建筑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当地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天寒冷,夏季炎热,冬天室内温度可设置在20℃,夏季25℃,其相对湿度冬季为(30~60)%,夏季(40~65)%,并根据建筑主体的高度,风向等,将其温度、湿度进行适当设定。其次,房屋整体设计上应遵循绿色建筑。如:某房屋的布置较为紧凑,其停车库应设计为完全开敞空间,一些设备用房则无需应用空调房间等。最后,房屋的墙面、结构、架空楼板等都应体现绿色建筑理念。如:根据绿色节能计算,建筑外墙采取何种材料,才能够体现绿色理念。通过以上做法,在确保建筑设计质量的前提之下,对原本粗陋的设计工艺进行精确化,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房屋工作量。

3.2 房屋电气设计中绿色建筑的应用

电气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选择好的电气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对于一般居民房屋而言,其照明光源则可采用紧凑型绿色节能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配照高效格栅灯具,灯具效率应大于60%。);若是商业房屋,则可采用T5直管形三基色荧光灯,对于有着特别要求的会议室、多功能厅则可设置少量的白炽灯;照明控制功能应分区、分组、时间控制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控制方式,相应节省电能源;楼宇设备自控管理系统等应实行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及实时监测,进而实现最优运行;对于用户变电所的变压器则选用低噪音、高效率、低能耗及难燃的绿色节能型产品;对于较大空间的办公场所则采用室外自然光,并对其进行人工调节。

3.3 房屋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的应用

任何房屋设计中暖通的设计也较为重要,可采用较高性能系统的冷水机组、较高慢负荷效能比的变制冷剂量,对室外机、室内机进行严格配管,最终减少由于管长而造成的冷量衰减。另外,空调设备及通风设备选择能量消耗低的设备,其通风系统单位的风量则选择耗功率较小的。全空气系统则应具备全新风运行能力,空气低区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则应(5~12)℃,相应节约了水泵输送能耗。相应建立良好的楼宇自动系统的良好控制,进而使空调系统的绿色效能达到最大化。

3.4 房屋除污设计中绿色建筑的应用

在房屋建造设计中还应安装除污系统,应根据居民所使用的具体情况,并且结合当地的污染问题等,配备专业的排污控制体系,进而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及其污水的顺利排放。若房屋用在工业生产中,则还需要设置专业的排烟装置及给排水装置,最终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对水污染、空气污染进行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水及大气污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理念是当前较为重要的内容,其设计的多元化及地方化对房屋建筑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尤其在房屋设计中,其设计一直以来是整个房屋建筑过程的中心环节,应根据房屋建设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合理的建造方案,将绿色建筑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人们审美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艺术审美功能,并将其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艺术审美对象之一。建筑与美有着较强的联系,在房屋设计时需要在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上,将建筑美学特征体现出来。

1建筑美学的意义

1.1提升审美效果

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建筑美学的重要功能。我国建筑都非常讲究审美特性,在房屋设计中应用建筑美学,能够营造出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并凸显生态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美学。此外,还可以提升房屋的审美效应,让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房屋设计形式的不同,其审美效果也不一样,能够将不同建筑的风格与特色呈现出来。

1.2美化房屋环境

房屋设计中造型和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要素,将两者统一起来,能够真正表达出建筑的意义。美学色彩的敏感度较强,能够对房屋造型比较加以调整,解决造型的缺陷[1]。此外,在视觉效应下,能够改变建筑体积,调整建筑的比例。美学元素能够将房屋通风口、落水管等不理想之处加以掩饰,以此实现美化房屋环境的目的。

1.3彰显地域特色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将建筑美学应用到房屋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比如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图形、图案等。因此,在进行房屋设计时,需要对地域文化特点加以考虑,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这样才能够房屋建筑更具地域特色,并带来更具强烈的审美效果,提升房屋建筑的艺术感,加深人们对其的印象。

2房屋设计中建筑美学的应用

2.1均衡性设计

房屋的高低大小、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变化等都能体现均衡性。房屋设计过程中,其外部结构、内部空间、使用功能应该聚恒,重点强调房屋的均衡中心,将房屋均衡的特点阐释出来,呈现出均衡之美。为确保房屋的均衡性,轻与重之间要保持平衡,如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材料较硬、色彩较暗、实体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重的感觉。而体积较小、高度较低、材料光洁、色彩明快、空灵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轻的感觉。如果房屋整体感觉较轻,可以选择底层架空设计方式,借助悬壁结构特性,采用浓郁的色彩和粗糙的材料质感,可以有效增强房屋的厚重感,这样有利于将房屋的均衡性体现出来。

2.2布局设计

房屋布局的设计,主要包括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两种,其中规则布局既可以体现庄重、爽直、明确的建筑设计空间,还能呈现出房屋建筑的风格,让建筑充满美感。而不规则形式可以为房屋增添活力,让房屋显得灵动而富有艺术感,体现出房屋的设计的形式与风格。通过对房屋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美感,并形成协调统一的房屋建筑氛围[2]。因此,重视房屋建筑的布局设计,让房屋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房屋建筑更富有艺术气息。

2.3比例设计

建筑美学与房屋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让这种比例恰到好处,才能让人更好的感受到房屋的完美与协调,如果比例不当,则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一般来说,为将房屋的美感呈现出来,长、宽、高三个数据的大小关系要均衡,其主要尺寸要有较好的比例,从而有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

2.4韵律设计

建筑美学中韵律性特点较为重要,是房屋设计中需要重点突出的环境,有较好韵律的房屋,可以让人更好的感受建筑之美。房屋设计时要重视应用好韵律性,主要表现在构图、色彩和视觉等方面,以此提升房屋建筑的美学效果。在实际房屋设计中,要重点控制好重复特征明显的部分,如阳台、墙面和门窗结构等,体现出韵律性,从整体上增加房屋的美学特点。在房屋室内设计中,要采用封闭、遮挡等方法,让室内空间更有韵律性,从而让房屋设计与建筑美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体现房屋的韵律性时,要具备灵活、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如房屋建筑比较复杂,可利用渐变的设计方法,让韵律感相互交替,营造出有秩序的变化效果,提升房屋的感染力与艺术性。

3结语

总之,在房屋设计中合理应用建筑美学,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房屋的特色。不同风格、色彩的房屋建筑,会让城市显得更加缤纷,充分艺术之感。因此,要把握好美学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关系,让房屋建筑更具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样房屋才可以折射出地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并将美的概念充分诠释出来。

参考文献

篇11

(2)均衡性。

房屋的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大小、高低、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变化上。众所周知不同均衡性的建筑给人的艺术感受通常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材料较为坚固、色彩整体偏暗、实体性强的建筑给人更重的感觉。而体积较小、高度较低、材料光洁、色彩明快、空灵性强的建筑给人的感觉要轻一些。具有良好均衡性的房屋必须在轻和重直接作出适当的平衡,从而使参观者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建筑的均衡性也。在建筑均衡性表现方式中对称是较为简单的方式,但是对称方式的应用可以使相对复杂的建筑保持建好的均衡性。除此之外,在房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遵循均衡性原则,即使建筑的整体形象显得稳定与平衡。许多较为成功的建筑设计能够使参观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建筑的均衡美。另外,在许多整体感觉较轻的房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采用了底层架空的设计方式并利用悬臂结构的特性与粗糙材料质感和浓郁的色彩来加强建筑整体的厚重感,从而更好地体现建筑的均衡性并达到稳定建筑整体印象的效果。

(3)比例性。

在房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使建筑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即房屋的长、宽、高三个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较为均衡。在房屋设计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比例能够使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局部设计显得较为均衡并且良好的比例能给参观者以和谐、完美的感受。但是失调的比例则无法使参观者产生美感。在建筑物和其某一部分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当确保所有主要尺寸都具有较好的比例,从而使房屋整体比例显得较为和谐并有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

(4)韵律性。

韵律是建筑美学的重要概念,在任何房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都应当注重建筑的韵律性。较好的建筑韵律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房屋设计过程中韵律的产生主要依靠建筑设计所引起视觉元素的重复。例如大量的光和阴影、不同色彩的应用等。除此之外,建筑韵律性还体现在建筑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威力感上。另外,由于建筑的韵律具有较为灵活的表达形式,因此在体现建筑的韵律时房屋设计人员应当采取开放式的、较为灵活的设计理念,例如在较为复杂的建筑物中房屋设计人员可以采取渐变的设计手段使韵律感相互交替并创造出一种有秩序的变化效果,从而使建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建筑美学规律在房屋设计中的实践

建筑美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因此房屋设计人员若想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美学规律进行合理应用则应当注重实践的进行。以下以悉尼歌剧院和帝国大厦为案例,对建筑美学规律在房屋设计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1)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SydneyOperaHouse)是家喻户晓的世界级著名建筑并且也是悉尼和澳大利亚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建筑界的珍宝。悉尼歌剧院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与美感,这主要体现在其纯白的顶部颜色仿佛跃出海面的一群海豚在向人们摆尾致意并且悉尼歌剧院的整体结构好像一片片白帆在海中乘风破浪从而给观赏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并使悉尼歌剧院具有了极强的韵律性。除此之外,悉尼歌剧院那具有很强代表性的白色壳体是设计者者通过在直径为150M的球面上截取了10个三角形并在加工过后用来组成悉尼歌剧院顶端的壳体群。由于其顶端的壳体群源自同一个圆球面,因此尽管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并使整个建筑显得活而不乱同时形成了极其生动的整体造型。这种设计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设计者的建筑美学规律,即先有整体的形式描述然后产生局部的协调性。这种建筑美学规律贯彻到了悉尼歌剧院设计的所有环节中,从而使得悉尼歌剧院具有极强的艺术感与美感。

(2)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EmpireStateBuilding)是位于美国纽约市的著名的摩天大楼,其总高度高达443米并且在建成后的40年里始终是世界最高建筑同时也是纽约市和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有着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美誉。帝国大厦于1930年设计并进行动工于1931年落成,整个设计、施工流程只用了410天,虽然设计时间较短但是这一建筑却十分符合建筑美学规律。帝国大厦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是当时最轻的材料但是其强度有着很好的保证。除此之外,参观者在帝国大厦上可以日夜环视四周的美景而且在天气较为晴朗时参观者可以在帝国大厦的102层观景台和86层观景台外步行道眺望美国五个州的美景从而很好地给予了参观者美的感受。帝国大厦的形态设计为铅笔型方案,这一方案由于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因此被称为世界空中轮廊线的杰作。除此之外,帝国大厦里面的墙壁装饰多为来自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德国的精致大理石并且大厦一楼的大厅中更是展示有各种艺术品因此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与韵律性。另外,从1964开始帝国大厦最上面的30层的外表全部采用彩灯进行装饰并且这些彩灯是通宵闪亮的并且在1984年帝国大厦顶层装上了自动变色灯,在增强了灯光的表现力的同时也使得帝国大厦的建筑美学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篇12

1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依照时间的顺序,结构设计可分为三个部分:(1)结构方案部分:在这一部分,要明确出建筑的结构形式。因此,我们要明确建筑的重要性、楼高、类型,以及建筑该有的抗震烈度。(2)结构计算部分:这部分我们要计算板的计算跨度,钢筋的搭接长度等需要计算的内容。且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房屋的结构、地震防火安全参数。(3)施工图的设计部分:要明确房屋的结构和它的设计特点,以画出房屋的结构平面图、屋顶结构设计图。

2 关于结构设计的方法

在结构设计中,有五个主要领域。绘制的结构计划,大样本的细节,楼梯和基本的建材,屋顶结构图。结构计划提请注意一个问题:软件建模的结构。由于结构的软件建模的负荷计算软件。所以,你可以对你的设计进行测试,其确保它的安全性。在建筑抗震设计裂缝控制为Ⅶ度及以上,务必在建模时,使用相关技术软件。屋顶结构图应注意不同类型的建设,使用梁板跨度大的建筑板或是跨度大的折板。科学的图纸和设计要求设计师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可以使得建筑图、设计意图有着极高的理解性。在绘图的时候,必须确保施工细节是准确的。并在保持建筑特色的情况下,确保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为满足建设要求中横梁设计科学程度,设计的时候,应该合理地控制好横梁的高度。并且保证上下楼层的横梁位置能够一致。

3 关于结构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民用建筑或公共建筑设施,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点:为他人服务。所以,在建筑设计中,人们希望它的设计师的最低层次原则是:为我服务。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在不断上升,并且许多居民的梦想是使城市生活具有大自然的特色。所以,设计师的设计不仅应该符合地段内土地和环境的标准,还应该使得建筑更富于生态型的特点。

(2)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由于资源的紧缺,气候的恶化使得“绿色、环保”是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大前提。所以,民用建筑的设计业必须得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在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大自然,从而进一步实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对房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可以忽略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不能使建筑破坏丝毫的植被、河流或是其他自然的景观。更不能用利益最大化的借口,开山毁林。

(3)刚度适中的原则:房屋的结构必须有着高标准,从而确保房屋的安全性能。但是关于刚度的把握,设计师们往往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倘若房屋的刚度太大,那么房屋的适应性能就会降低。例如:如果有较大的破坏性事件发生,而恰巧房屋的刚度太大,高于其实际标准,那么造成了房屋的结构不可以释放巨大的压力,也就不能向外界传递压力,从而使得了房屋局部被毁掉。所以建筑的局部被毁灭后会给整个建筑带来毁灭性的伤害。但是,如果房屋的刚度值太低,则会使得房屋具有很强的变动性,这样的性能可能给房屋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坚持刚度适中的原则,是每个房屋设计师工作应有的原则。

(4)多方面保护房屋的原则:在房屋被付诸实践后,建筑的结构因为受到外界突发事件的影响,使得房屋的整体有着应对外界刺激的作用。所以,如果房屋在某一方面的保护作用有着弊端,那么这个弊端则会影响整体,使得整个建筑受到威胁。

4 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结构在抗震领域的弊端:今年,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型地震的,使得建筑师们不得不重视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所以在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确保建筑能够在四级以下的地震发生时,毫损害。当发生大地震时,不求房屋没有损坏,只希望设计师能把损坏力降到最低。建筑的承载力、变形能力是辨别一个房屋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的主要指标。房屋结构设计师,能够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提升房屋结构的柔韧性。提升房屋结构的柔韧性,不但有着吸收地震带来的巨大能量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抗震减压的作用。所以,在房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务必达到以下的条件:较为强大的柱子、有着柔韧性的的房梁;较高的硬度夹带着一定的可弯性能;很好的节点配合着有着韧性的架构和坚硬的地基等。

(2)房屋结构在防火领域不科学:我们身边总会发生各种程度的火灾。然而,火灾不仅给人们的财产带来损失,还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房屋结构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火的性能。然而,由于房屋结构的设计和防火规范两者之间跨度较大,大多数的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的概念较为模糊,使得房屋结构在防火领域有着巨大的缺口。

(3)高层建筑的选型:因为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在类似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型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随着人口数量膨胀而急剧增加。但是,建筑类型的不同使得高层房屋和中低层房屋的设计有着本质的差异。就高层建筑而言,建筑必须能够满足以下要求:房屋的总体性能好;房屋的承载力大;在结构上,房屋允许一定的变形性;房屋自身带着控制建筑的不规范沉降性能。

二、其他方面对设计的影响

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建筑的设计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人们避免不了这些影响。如:民用建筑容易受潮,这主要是因为空气中有着较多的水分;太阳的光照程度以及方向影响了建筑的采光性能和建筑的坐落方向,并且这也对房屋的楼层高度、两栋楼之间的距离有着一定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自然环境对房屋设计中很多项事项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所以我国南北地区的房屋设计也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如:南方地区多“人字顶”的房屋,北方区域的房屋却多为平顶房屋。这是由于南北的光照、降水量的差异决定的。设计师在对房屋进行设计时,若考虑到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那么不仅能够科学地利用了现有的自然资源,还为我国的节能环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节能环保开辟了新渠道。除此之外,这样的做法也符合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民用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客户日后对此房屋的规划和装修要求

篇13

1.2创造性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

决定一个室内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是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造性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室内设计增加了较多的艺术色彩,从关于室内设计中手绘与电脑表现手法的探讨文/王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断扩大,而室内设计作为房地产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手绘和电脑制图作为室内设计的主要手段,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决定着房屋的整体效果,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过程中,手绘与电脑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提出了提高室内设计效果的相应方案。摘要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居住的精神需要。所谓创造性,就是个体产生的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产生新事物的过程。由创造性的定义可知,一个室内设计是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取决于设计师是否在室内设计的过程融入了自身的创造力。

二、浅析效果图

效果图就是指通过图片以及相关文字标注等媒介来表达作品的预期效果,并将与专业领域有关的想法具体化到相关图纸中。室内设计的效果图就是把室内设计作品展现到公众面前,是公众可以直观了解到房屋设计后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效果图通过将设计师对房屋整体和局部的设计理念具体呈现到图纸中,使开发商和用户更有效地了解其对房屋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效果图进行描绘和制作可以使设计师和非专业人员更加清楚地看到房屋设计完成后的效果,并且利于发现房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三、手绘效果图的优点与不足

3.1手绘效果图的优点

3.1.1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思维手工绘制室内设计图是设计者创造思维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对室内进行整体设计前,由于相关的设计思路是不确定的,对整体房屋的设计构造是比较模糊的,因此需要设计师将偶然间出现的灵感迅速地记录到图纸上,将其对房屋的局部思维具现化,进而形成对房屋整体的设计理念。通过手绘效果图的方法可以讲设计师的抽象思维活动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再现,这样使用者在充分了解设计师构思的前提下,提出自己对室内设计的观点和意见,使其也参与到室内设计中来。

3.1.2真实性强手绘效果图效果图具有丰富、生动和表现力等特点,一方面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房屋在建成后的情况,另一方面房屋使用者可以通过手绘效果图对房屋在设计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设计情况进行了解。由于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方法较多、限制较少、人为性和绘制风格比较多样化,所以其真实性较强,由于绘制手法和形式比较丰富,所以其表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绘制工具的使用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室内设计后的效果。例如,铅笔和钢笔的使用可以表现效果图的速写效果,而运用水粉笔绘制效果图可以增强图纸的空间性和立体感。

3.1.3方便设计师与客户交流手绘效果图的使用方便了设计师与客户在房屋设计上的意见交流。一方面由于手绘效果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而可以反映出房屋设计在不同阶段的实时动态,方便将设计师在设计中各个时段的设计观念传达给客户,并通过与客户进行交流来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另一方面,客户通过了解房屋设计的实时动态,将自己对房屋设计的相关意见传达给设计师,加强了房屋设计的合理性。

3.2手绘效果图的不足

3.2.1修改过程较慢手绘效果图虽然在室内设计的前期过程中,可以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体具现到图纸中,但是在室内设计后期,对相关问题的改善进度比较缓慢,从整体上阻滞了室内设计的进程。例如对部分环节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则需要对该环节的整张效果图进行重绘,浪费了较多的时间。

3.2.2设计资料局限运用手绘对室内结构进行设计虽然较好地发挥了设计师的创造力,但是在对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进行调用时产生了较大的麻烦。由于设计是个体所具备的的知识量具有局限性,因此不得不通过电脑进行设计资料的搜索,这样设计师一边要对图纸进行绘制、另一边又要通过电脑进行资料的查找,增加了室内设计的复杂程度。

四、电脑绘图的优点与不足

4.1电脑绘图的优点

4.1.1设计效果逼真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制图已由手工制图向电脑制图方向发展。3DMAX和CAD等制图软件的应用,为室内设计增加了更多的立体感、真实感和空间层次感,使得设计的效果更加逼真。

4.1.2节省成本在对室内设计进行手绘效果图的制作时,通常需要如张、笔等较多的真实材料,通常需要在购进建筑材料时还要考虑对这些制图用具的采购,增加了室内设计的成本,而通过电脑制图可以用虚拟的材料代替真实材料,在加强设计效果真实性的同时也节省了室内设计的成本。

4.1.3方便调用资源由于手绘过程中设计师所具备的知识和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不断互联网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增加了室内设计的繁琐程度。通过应用电脑制图,可以将室内设计的制图过程和资源的调用过程一体化,更加方便了相关资源的调用,不仅使设计师获得较多设计信息,也加快了室内设计的制图过程。

4.2电脑制图的不足与手工制图一样,电脑制图自身也存在着相关缺陷,只有正视电脑制图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室内设计服务。

4.2.1制图机械化由于应用电脑制图进行室内设计时,相关的制图程序都是已经编好的,所以要求设计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制图,因此运用电脑制图比较机械化且不能随意更改,使得设计师的一些创造性思维无法通过电脑显现出来,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思维。

4.2.2制图软件学习时间较长学习并精通一类专业的制图软件少则需要2个月,多则需要3-5个月左右,短期的培训虽然可以使设计者了解一个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却无法使其了解软件的内容和详细的使用方法,使其在进行电脑制图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操作上的问题。

五、手绘与电脑制图的关系

5.1互相依赖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脑制图对手绘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表现在现代制图对传统制图的分析,也表现在相关设计语言和设计方法上的冲击,而某些室内设计中仍然保持着手绘的设计方法较好地继承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说电脑制图是现代化的,而手工制图是传统的,由于二者在室内设计上各有优缺点,所以必须通过优势互补的方法来提高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

5.2相互促进一方面,电脑制图以其方便性和快捷性提高了室内设计的效率,另一方面,手绘又以其真实性和灵活性加强了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避免了设计完成后相关问题的出现,因此,二者应该互相协调,相互促进共同为室内设计服务。

六、手绘与电脑制图的结合运用

6.1效果图的优势互补室内设计作为空间设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意和表达都需要不同的方式来是实现,这样一方面利于设计师打开宽广的设计思路,另一方面也使得室内设计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由于手绘和电脑制图各自具有其优势和不足,同时也都是室内设计的具体变现形式,因此通过手绘效果图和电脑制图的优势互补是提高室内设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由于手绘方法具有偶然性、灵活性和实时性,而电脑绘图则具有准确性、可复制性和科学性,所以通过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并改善其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可以使室内设计的发展更为完善。

6.2手绘功能与电脑软件相结合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将手绘的相关功能与电脑软件相结合已成为提高室内设计效率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办法。由美国AUTODESK公司研制的SketchUp软件是目前为止将手绘功能与电脑制图功能相结合的最好的制图软件,该软件在保留包括便于修改、方便操作以及反应室内设计实时动态的手绘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了电脑制图的相关优点大幅度的提高了室内设计的效果。

6.3不同阶段下二者的结合应用通过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将手工制图与电脑制图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下文就室内设计的构思阶段和设计方案的表达阶段两方便对二者的构思加以分析。

6.3.1设计构思阶段在设计的构思阶段,设计师通过运用手绘的制图方法将其对房屋局部和整体的构思具现化到纸张上,并在图纸上描绘出其转瞬即逝的灵感,通过将设计师最初的创作激情融入到手绘图纸中,可以更加形象的反映出设计师的设计初衷,而通过一张张的手绘草图,设计师将不断完善自己对室内设计的构思和理念,并以最快的速度与客户的意见达成一致。而为了使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则需要借助电脑进行设计草图的建立并规范相关的设计标准,并从空间立体化的角度及时发现手绘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弥补,从而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思路。

6.3.2设计表达阶段在设计的表达阶段,通过手绘可以直观、清晰地将设计的方案呈现到客户面前,一方面可以让客户更直接地了解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由于对设计效果的表达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因此通过手绘可以清晰地了解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现代的室内设计效果需要通过将手绘的设计图纸通过电脑进行相关的完善和修改,从而确保设计效果达到最佳,有效地提高了室内设计的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