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专语文教育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

篇1

大专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准确把握、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在强化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同时,特别开设语文教学这门公共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并非配比和附带的所谓人们意识观念中的副课。随着科技领域的发展,本专业内的学术交流、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理论渗透、学术成果的研究等都需要语言交流和文字的形成。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是语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师生更加重视,提高认识,让语文教学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学生的终身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专院校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是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所以只有专业知识而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专业技术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是难以实现理想的。

二、当前大专语文教学存在认识偏颇问题

客观地讲,大多数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语文基础要差一点,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弱,这部分学生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专业技能学习阶段,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且保留着中学时代学习语文的惯性思维,没有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尤其对于未来专业发展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但现实中,从学校到班级、从教师到学生,对语文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认识偏颇由来已久,教学实践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大专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或者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没有从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角度去强化语文教学。大学院校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意识不强,上课学生到课率较低,认真听课的不多。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大专主要是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就有了就业的本领,至于语文的学习、培养人文的素养的目标不明确,他们无法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因此,产生“敷衍教学”的思想,再加上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所以教师的积极性不够,也缺乏任务和责任感。

三、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大专院校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为主,为学生就业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所以教学设施的投入主要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服务,而语文学科教育的投入甚少,许多老师上课需要传统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但是由于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贫乏,导致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大专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是专科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都极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在人、财、物力上加大投入外,在课程设置上也给予充分的考虑。而语文教育对学生未来就业没有明显的帮助,很少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教材的选择随机性大,课时不足。为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需要,大专院校引进的专业技能教师较多,公共课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偏少,且多数是大专、本科毕业生,高学历、高职称的资深教师极少。语文学科建设缺乏有经验、有资历的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摸索语文教学与专业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重新定位大专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在大专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大专语文教学不只是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陪衬,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大专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不能象征性地作摆设,必须明确加强语文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是提高新世纪人才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必要基层课程,是提高大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公共课程。只有对大专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语文教学工作才有责任感和正确方向。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育要发展,观念要先行,专科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下功夫,现代学校培养人才既要有长效观念,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专科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应逐步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理想教学环境,要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整体教育发展中的任务和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选择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语文教材,所选教材应注意突出时代性、人文性、实用性,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延伸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教学改革需要既懂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和文学功底的优秀语文教师,这是时展的需要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更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让现有的语文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受到同等待遇,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改革工程,需要各部门多方努力才能实现。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成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辅助基础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需要面对实际,一方面要符合时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资源整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在大专院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紧跟时展步伐,重视专业技术课程与语文基础课程教学结合的探索,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辅助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欧汉生.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篇2

1.班主任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班级的一盏明灯,我们经常谈笑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班,班里的学生都像班主任。没错,事实确实如此。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在全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妈妈用一个破碗盛点饭让奶奶单独在角落里吃,有一天,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收拾破碗,问他在干什么,孩子回答说,我在收拾破碗将来给你盛饭用,自那以后,妈妈就把奶奶请到桌子上和大家一起吃饭了。如今家长的品性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同理,班主任的品德也会深刻地影响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所以,要想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首先班主任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严格自律,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就要当表率先做这样的人。所以,抓班级品德的第一步是班主任要严格自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实际管理应用

(1)爱护公共卫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教导,告诉学生怎样辨是非,君子有可为有不可为。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坐公交车时会看到有些人把垃圾随手扔到车窗外,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会使清洁工到马路中间捡垃圾时发生危险事件。而且若人人如此,地球将会变的肮脏,最终影响我们自己。孩子的思想缺乏远见性和理论性,班主任的职责就是把这个道理讲明白。教室是大环境的缩影,通过卫生品德的教育,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除了能够及时完成自己的卫生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严格自律,保持环境卫生,给值日的同学减轻负担。

(2)维持纪律、提高学习成绩的品德教育。我校住校生占全校学生的90%左右,学校在晚间设置了3个小时左右的自习课程,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晚自习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走神、犯困、说话等几个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自习课上的表现与他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对学习重视与否与品德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首先用品德理论继续强化学生思想意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省。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特地在课堂上带领大家在黑板的左上角画了一颗麦穗,代表家庭的物质生活是父母辛苦创造的,父母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学生在课堂上想走神或睡觉的时候看一下这个麦穗,就能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且努力学习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通过类似的品德教育不断鞭策学生,使之学会成长,学会担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品德教育结果

篇3

一、通过高等院校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培养适应

2l世纪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当我们在高谈阔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会给我们带来如何多的益处的同时,应该认认真真的好好思考怎样才能是两种教育能够有效的融合。虽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这两种教育有机融合并不是很困难的工程。在众多方法中,重点推荐几种:

(一)科学设置人文课程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不仅可以通过专门课程的教学及举办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人文讲座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还可通过在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这一方式来进行。而后者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效果会更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既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又能从人生观、价值观上积极引导学生,使得师生在共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在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高校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教育氛围。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个人的人文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人文氛围。

(三)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专业精神。为此,一要靠宣传引导,提高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与专业精神的自觉性;二要靠政策激励,调动广大教师进行人文与专业教育的积极性;三要靠管理督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唯此,才能使教师人文与专业素养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四)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

每个省、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文化资源,如历史名人、文化事件、文明成果、优良传统、优美故事等,都可以成为地方高等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材料。地方高等院校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这些既有的资源加以开发、改造、提炼,使其成为具有人文内涵的精神养料。

二、当然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当前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要行动就会有困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文学术及教育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现代大学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仅在专业和课程量上大大超过人文学科,而且其思维方式和学术规范也对人文学科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至于目下许多高校以数量、经费、效益等等为指标的考核体系,对人文学术的伤害也许更加深重。人文学科主要面对的是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与科学面对的事实世界即便不能说有绝对的不同,至少是有很大的差异。二者在方法、目标、功能、表述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不应用等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更不能厚此薄彼。

(二)发展人文教育需走出一些误区

篇4

Comparative Studying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between Sport Majors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Xiuxia1, LI Fengxiang, SHANG Ruihua2

(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E. Institute, Zibo 255049, Shandong China; 2.Education Schoo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llege of sports majors’ humanistic qualities, namely, moral quality,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ysiology quality, legal quality, scientific quality, aesthetic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t compares the abovementioned quality with the data in Chinese Citizen’s Humanistic Quality Investigation and Strategy Researching,the major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2006).It finds that, in term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the sport majors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common majors have similarities and their own features. Except for the knowledge o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ysiology and general law knowledge, the sport majors are not inferior to other common students. Besides that, sport majors are more aggressive and bold which makes them more violent in solving problems. Therefor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sport majors, their characteristics shall be considered and leveraged in a positive way.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sport majors; common majors; college student; comparison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也是人文素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对人文素质教育十几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文素质不仅包括文史哲常识,还包括在社会化过程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学习中华和世界文明史知识后形成的历史和世界视野、对真善美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得体的仪表和文雅的气质等,而在这些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是否也存在差异?本文将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制的问卷对山东省5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并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们所提出的疑问做一解答。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制的问卷,该问卷包括6个一级维度,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史哲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有 3 个二级维度,即意识、知识、行为。

于2008年8月至12月对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发放问卷,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20份,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3份,回收率为93.8%,有效问卷497份,有效率为88.3%。

1.2 比较分析法 将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与马抗美《透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1]中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山东省体育院系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发展中的差异。

1.3 数理统计法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0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基础性人文素质比较分析 基础性人文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文史哲素质两方面。

道德素质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常识、和道德行为。问卷中设计了两个 “相同选项、不同提问” 的题目考察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状况,一个是“你最看重的人的哪3种品质或关系”――界定为大学生期许道德素质,另一个是“你觉得现在的人实际上哪3种品质或相关关系居多”――界定为大学生自认现实道德素质。虽然选项相同,但是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调查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表现相同的特点,期许道德素质和自认现实道德素质结果总体趋势基本相同,诚信、关爱、负责任、宽容、沟通排在大学生期许道德素质的前五位,而相互利用、冷漠、欺诈排在大学生自认现实道德素质的前三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期许道德素质要远远高于自认现实道德素质。

在道德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较普通专业大学生果断,这表现出体育专业大学生性格中豪爽、大方、不拘小节的特点。如大学生乘车时对老弱病残人士让座的态度上,自认会 “主动让座” 的达84.6%(79.0%),而自认“不让座” 的仅占2.1%(2.3%),当然,还有部分大学生的内心想法与实际行动不一致,12.4%(18.7%) 的大学生自认“想让座但终于没让”。(括号内数据引自马抗美《透视当代学生人文素质》,下同)

图1 山东省体育院系大学生心理期许道德状况于自认现实道德状况对比

注:实线代表期许道德状况,虚线代表自认现实道德状况。文史哲素质主要从爱国与民族意识、文史哲常识和文化与生活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调查显示在爱国与民族意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爱国观念和民族自尊心。体育专业普通专业大学生没有很大差别。在文史哲常识上,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中外历史名人的认知情况、 中外著名历史事件的认知情况、哲学常识的认知情况、中外文学名著的认知情况四道题目进行综合评分,每题的总分值为5分,根据得分均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文史哲常识的了解情况得分平均为14.536(15.093),虽然低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但差异不具显著性。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得分均值高于山东体育学院,而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在法律常识方面,体育院系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为79.9%与普通大学生高达91.2%也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体育院系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水平较其它专业大学生的认识水平低。但体育专业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和维护法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自认“很少遵守法律” 的大学生仅有3.5%(2.9%),有17.5%(41.4%)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曾经参加过不同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难能可贵的是,大部分大体育专业学生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如48.7%(4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曾“指出过别人的违法行为” 。因此,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法律知识认识水平较低,参加的法律宣传活动较少,但较普通大学生能更勇敢地指出别人的违法行为。

在科学素质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是科学意识的重要标志,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认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选择 “按他人意志办事”的仅占5.6%(6.3%),选择“据自己兴趣办事”的占 45.3%(45.6%),选择“按客观规律办事”占49.1%(48.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科学意识方面,缺乏自觉的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凭兴趣去分析和判断。在科学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较普通专业大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更善于发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善于解决问题。

2.3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延伸性人文素质比较分析 延伸性人文素质包括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两方面。

在审美素质方面,对于审美情趣,问卷中列举了十个考察对象,由大学生选择自认为是“很美” 的三项,结果见图2。排在前三位的是善良、真诚和智慧,这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调查结果相一致。因此,大学生在审美方面,重“内在之美” 和 “自然之美”,对审美的概念认识准确,在审美行为上,更追求自然美。 但与普通大学生比起来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漂亮和时尚更为欣赏。

图2 体育专业和普通专业大学生追求美的事物或品质类型排序表

在环保素质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环保意义的正确认知均在80%(85%)以上,对环保内涵的认知为88.7%(90%),对环保规定的认知则相对较低,为74.3%(77.1%)。在环保方法的认同上,环境保护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加倾向“事前保护”,对“事后保护”(“打击破坏环境者”)的选择比例仅为28.2%(24.9%)。在环保自愿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认自愿主动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的比例为47.0%(51.9%),自认如果有组织安排就参加的大学生比例为48.7%(43.5),而干脆认为“不愿参加”的比例仅为4.3%(4.5%)。

可见,不管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还是普通专业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常识,是环保行动的重要推动者。

3 结 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特有的特点,除了在文史哲及法律常识方面,单科性体育院系大学生低于普通专业外,其它素质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更能表现出个性张扬、敢作敢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在解决纠纷方面趋向于采取武力手段。因此,建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根据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类似打架斗殴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抗美,郑真江.透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N].光明日报,2008-2-21.

[2] 黄成双.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269.

[3] 赵先卿,杨继星,赵一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

[4] 叶天放.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22-24.

篇5

二、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优秀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篇6

3.与专业课结合不密切,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专业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作为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语文课,所有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应该体现专业特点和专业针对性。但是目前口语交际课的现状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每一个专业的职业需求。

二.高职大学语文口语教学与专业课融合

1、提高口语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所占课时比例。现在的高职大学语文口语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课时太少,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重人文性而轻工具性,口语教学的完整课时在语文课程中所占课时比例5%都不到,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展开进行,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口语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所占课时比例,口语教学课要开设至少10周以上。把口语教学放在与知识讲授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35-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服务各种相关产业得到了全面的拓展和提升,由此带动了旅游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游客对旅游服务的多样化与立体化需求,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期望他们具有良好的旅游服务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地方文化习俗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能够用流畅动听的表达方式向来自各地的游客们推介本地的民俗风情、优美传说。基于这种需求,导游专业、大学语文教育和地域文化,在旅游与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而然产生了整合的需要,而这恰恰也是职业教育专业与文化课程改革发展创新的方向。研究职业院校大学语文如何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在导游专业进行有效对接,更为深入地为导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地方旅游经济与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拓展课程自身的生命力,成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目的

1.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全国职业院校中的财经、师范、艺术等文科类院校大多开设了大学语文类课程,有些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将其列为文化基础课,有些则在此基础上延伸开设文学欣赏、语言表达训练、应用文写作之类相关课程;理工科类院校则大多只将其列为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语言训练的需求。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学中,由于大学语文类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服务性不强,大多数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们认为在大学开设这类课程实际意义不大,认为在学校有更多要学的东西需占用时间去安排,所以对其不太重视。

从目前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从人文教育角度而言,大学语文未能根据青年学生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的普及化和冲击力结合起来,从新时代新观念的角度着眼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从实用角度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文教育,没能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专业性、地域性、时代性、实用性,缺乏现实吸引力。

2.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位为教文育人。笔者认为,这个定位准确地把握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尤其适应于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各相关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语文课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文化课,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提高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适应今后就职岗位的需要,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相连,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需要更注重其工具性而非人文性。

另外,就工具性的角度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在注重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要更注重与专业的结合,强调其针对性与应用性。发挥语文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拓展与学生专业特点与就业相关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

二、导游与大学语文的密切联系

1.导游传播的知识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表征,是在特定地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这些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是近现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兴起,就是因为人们在其中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亦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现代旅游者旅游的目的,除了消遣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旅游增长文化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旅游者到某一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当地的地域文化即游览区域所在地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各种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导游讲解宣传的基本素材正是这些东西,传播的内容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导游词就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就旅游地而言,引导游客了解当地、欣赏当地文化,是旅游地向游客展现的旅游价值所在。地域文化以其本土性特色为当地吸引游客,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服务,这正是其存在的理由,也是其保持自身生命力之所在。

2.地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来传播事半功倍。游客到各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旅游地政府、居民、从业人员和当地企业,向外来游客推介本地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还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将无形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把它作为媒介来传播地域文化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这个媒介平台来宣传弘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与深入发掘。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土化,可以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地域文化的本土性和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各种乡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素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借助地域文化补充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作用。

三、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优秀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

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

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

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

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3.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本土化的途径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为素材库。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要实现本土化,就要通过语文教学与导游专业的深度有机结合,将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为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要把导游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提高建立在导游词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充分拓展上,丰富旅游专业的课外阅读资料。通过在旅游地人文历史遗迹中的史实、人物和“野史”中的各种神话传说、民间传录、杂记等故事趣闻中,选取既富文学性,又富趣味性的篇章,编写出适合旅游专业学生、从业人员及对当地文化、旅游感兴趣的爱好者的课外阅读资料,不仅可以达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更可拓展语文的发展新空间,丰富导游词的创作素材。对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可增加课程乐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拓宽专业知识面与视野,在课内外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立足课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打开一扇扇乡土文学的窗口、历史文明传承的窗口、地域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对家乡的认识,为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应组织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形成研究团队,大力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如何改革语文课程教学,在为专业课程服务中找到突破大学语文课程发展困境的方向,并以点带面,将研究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各类专业,在弘扬国学、弘扬传统和为提升专业能力奠定基础的过程中找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过程中对语文课程教师的建设要求与方向。

[参考文献]

[1]金白梧.基于地域文化的高职语文对接导游专业之实践研究――以学校教学实例为证[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6).

[2]符秀敏.导游讲解携技巧上路――析使导游语言产生无穷魅力的技巧[J].语文学刊,2013(1).

篇8

学习语言的目的通常是用目的语言进行有效交际或运用该语言了解目的语言所在社会的文化,进而更好地理解或融入该语言所在的社会。外语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母语,还要学习和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而学习外语,不仅应学习目的语言的语法、单词等基本语言学内容,还应了解目的语言所在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语言和文化彼此相依、不可分离。在学习目的语言及其相关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会对自我及他人的相关文化信息进行加工和塑造,这种对自我和他人的文化信息加工的过程,即为认知过程。处理这些信息的机制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不同社会的人们会因其所处的情境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一门外语即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对跨文化交际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一门西方语言的时候,这种东西方文化差异更为鲜明。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语言文化的认知能力及水平,缩小跨文化的差异,提高外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效率,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在外语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认知、我国大学法语专业学习的特点及大学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一、跨文化交际与认知

(一)文化与认知

文化是什么?一直以来,各国的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等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准确地界定文化的概念,但是至今也未得出一个科学、准确而全面的定义。①通常,学者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英国文化人类学家Tylor在其《原始文化》中首次提出了关于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在社会上所能获得的能力和习惯。②

而基于文化的概念,“跨文化”通常指的是跨越两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更有学者认为,因每个个体的成长背景、思维方式、能力习惯等皆有差异而各自具有其自身的文化,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事物的接触和交流,都可以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信息的传播与储存的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通常都是通过其语言及文字进行传承后人,传播向远方。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所以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只讲语言。反之亦然。因此,外语的习得不仅要系统地学习目的语的相关内容,还要充分地学习该语言的文化知识,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及其背景文化,从而运用该语言进行有效地沟通,抑或融入其社会。

认知(Congnition)也称认识,指的是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行为或本领。认知是指人认识世界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了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言语、解决问题、概念形成等一系列的认识活动。认知是个体对外部信息的接收、检测、转换、合成、编码、储存、提取、判断等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对于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即为认知科学。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学术界对认知从心理学、社会学、认知功效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认知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探知世界、了解世界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由此衍生了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等学科,还促进了与认知科学有关的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的发展。认知语言学是用人类认识世界本质的心理认知过程来分析包括语言的生成在内的文化、语言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根据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观点,人类认知世界上的事物的方式和过程是没有分别的,都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过程,语言的习得的方式和过程也是如此。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文化影响下的语言系统。同理,文化的习得也是一种认知的过程。

如前文所述,语言与文化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晶,认知是人类思维的过程。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通过语言,人类可以表达自己的所感所知;通过记忆和判断等基本思维程序,语言也得以储存和传播。语言即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工具。而人类的认知有其发生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因此无法脱离文化而进行认知的过程。反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亦须经人类大脑的思维,即认知的过程。语言、文化与认知三者是彼此互动、制约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两者不可分割。语言与文化的认知也是同步进行的。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差异,对于外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若只从表面或细微纷杂的现象去观察分析,则很难达到透彻的、系统的理解。所以,引导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及地区的人们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模式化的认知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交际的过程既涉及语言也涉及文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地球村”趋势越来越显著。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与沟通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不再像过去只存在国与国之间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层次交流中,可以说如今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随时都可能发生跨文化交际。由于交际双方拥有彼此不同的历史、社会、习俗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差异、误解等不利于沟通的因素。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去拜访亲友习惯带水果、食品,而外国人去朋友家做客常常带鲜花,在中国人眼里鲜花算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也许还会引起男女主人之间的误会;再如,作为答谢,中国人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带一份体面的礼品甚至礼金,而外国人则常送人一些看似轻小不贵重,但对他本人来讲往往具有某些特别意义的随身物品等,这样“小而轻”的礼品在中国人看来并不一定具有纪念价值或者经济价值,甚至有可能会产生对方并不注重情分的误解,这样的文化差异不胜枚举。如果在日常交际中,时常发生这样的误会,则会影响双方的沟通效果。

因此,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备受关注的新兴学科自美国兴起,并在世界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发展壮大。学者研究的范围通常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不同交际情境下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等等。根据研究的角度不同,跨文化交际的表现形式也有不同。对以上差异的探究,就涉及了认知科学研究的内容。根据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观点,人类认知世界上的事物的方式和过程是没有分别的,都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过程,语言的习得方式和过程也是如此。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文化影响下的语言系统。同理,文化的习得也是一种认知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两种彼此不同的文化相遇,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碰撞或差异。据此,跨文化交际要求交际双方对自我文化、他文化及共用语言都有足够的认知。交际双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习惯风俗等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否准确地接收、判断、储存、加工信息,对于交际的效果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在母语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东方语言的前提下,再去学习其他语言,尤其是学习西方语言,会遇到相当大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我国外语学习者面临不小的难题,也促使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一直努力探索如何缩小差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外语运用能力。

二、我国大学法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学习特点

从18世纪起,法语越来越多地作为外语被学习和使用。我国法语教学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但是法语教学的真正普及和发展是随着20世纪改革开放后外语学习的热潮而开始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多种形式的交流愈发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动越来越密切,对法语人才的需求也突显出来,一直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关于我国大学法语教学,过去由于师资力量较为欠缺,流通使用的教学资料也少之又少,整体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法语人才市场的需求扩大,法语教学环境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法语专业。但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法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材还在使用1992年出版的《法语》(1―4册)教材,有些院校同时利用一些原版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在20世纪之前法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是绝对主导,由教师根据教材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主要采取的是“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向学生讲授语音、语法、词汇、句法等方面内容。

过去之所以普遍采取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也是由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的学习特点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校法语专业学生大部分为零起点的学习者。换句话说,一般高校的法语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未接受过系统学习,甚至大部分学生都是自专业课开始才第一次见到法语字母表。在此情况下,“教学安排一般都是从语音开始。法语语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法语语言要素,也最容易在初学者的思维中产生这一语言的基本印象,是学习法语的根基。所以在学习的初期必须牢牢掌握语音知识。”③然而,汉语是有声调的分析语,属于汉藏语系,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既表意又有一定的表音功能,现代汉字还配有拼音④;法语却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一种表音的文字,通过词根、词缀的组合等来表示词义。两种语言属于相隔甚远的语系,在语言的构成上有着极大差别。语言构成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法语语言与文化的认知过程中会感到困扰,甚至形成一定的阻力,所以语音的教与学必须加以重视。

词汇和语法的记忆对于初学者也是个难题。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特点,大部分高校新生在入学前已形成了牢固的英语语言思维。加之英语与法语属于同一语系,所以在词汇和语法知识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初学者往往容易混淆了两种语言的内容。虽说学生认知体系中的英语的固有印象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一部分语法结构,但是两种语言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尤其是记忆单词时,他们记忆中的英语单词往往会为法语单词的记忆“帮倒忙”。因为法语中有大量的词形与英语单词词形一致,但发音不同或用法有差异;有相当多的法语单词与英语单词词形接近,词义一致,但是有个别字母不同;还有一部分法语单词就是英语借来词,词形一样,但发音不同。并且法语名词有阴阳性之分,对于初学者也是头疼的难题。

另外,文化方面,由于学生之前接触的主要是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法语专业的学生在开始正式的法语学习之前对法语国家的文化了解有限。法语国家及地区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教师如何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地讲解和展现文化相关知识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综上,我国高校法语专业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学科教学整体基础较弱;学习从零起点开始;学习初期要克服与英语区别而学、快速补充大量的文化知识等种种困难,大学法语专业的学生还将在二年级后期迎接全国法语专业四级等级考试(TF4)的检验,考察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法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工作承担着一定的压力。这些难题同时也是教学工作者与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源泉。

随着全球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及法国政府对外法语教学(FLE)的大力推广,我国法语教学法也经历了由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正在逐步地调整和完善,以求适应现实的需要,并使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的教学能够得以与国际法语教学水平接轨,培养出优秀的法语人才。

三、跨文化认知与我国大学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Linguistic performance)。其中,语言能力表现的是使用该语言的人对语言基本知识的掌握;语用能力要求使用该语言者除了了解该语言的词汇、语法等语言学知识外,还能够做到在恰当的场合正确而得体地使用该语言。对于外语学习者,要学习和掌握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既要具备良好的目的语言的语言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才能自如地运用这门外语。

根据前文阐释的认知与语言文化的概念及关系,笔者认为外语教与学应遵循和利用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将其运用到语言与文化的学习中,是提高语言及语用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利用与认知相关的理性的、科学的原理,对外语教学中已存在的各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理出相应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之前,先树立一个全面的文化认知理念,能有效地指导其实现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外语教学工作者自身也应该用理性的思维进行思考、教学,将外语教学看作是一个有序可循的认知过程。课堂内容应做到合理科学地安排,控制好每个教学环节,精心地设置教学情境,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准确、系统地讲解法语国家及地区的语言文化知识,并根据人类存储、记忆信息的规律,结合记忆规律,合理地设计练习和考核的内容。

对于高校法语教学工作,将认知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考虑到法语学部分是零起点及法语自身的特点,在语音学习阶段,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学生必须牢记每一条读音规则并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在教学开始概述法语的相关知识及语音阶段学习的规则时,可以让学生提前树立对法语的独立认知。当然,为了避免学生对语音被动学习产生倦怠或厌恶情绪,教师应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任务法,多给出一些典型例词鼓励学生自主拼读,教师纠正其中的错误;利用视听法,播放及教授简单歌曲;利用直接法,组织学生阅读简单的诗歌或做听写练习,等等。⑤可谓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夯实语音基础。语音的学习并不是与其他技能相脱离的,准确地发音是口语表达的基础,听、说不分家,语音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听力,以至于影响对词汇的学习。

对于词汇、语法内容的教学,如前文所述,在我国,在开始法语专业学习前,学生的外语学习思维方式已深受英语学习阶段的思维习惯影响,这对法语专业的学习来讲利弊共存。那么对此情况如何利用呢?比如,可以比较英、法两种外语单词及语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词汇的教学同语音教学一样,都应采用兼收并蓄的教学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实物、图片、影音资料、动作表情的模仿等方式,激发学生认知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不管针对什么教学内容,选择哪种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摒弃单一片面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经典片段、典型例子等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自主理解语法点,鼓励学生自行总结重点难点。另外,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因此,高校法语专业的教师除了向学生教授语音、语法、词汇、法语文学及法语国家及地区的文化特点等基本知识外,还应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智力、学习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包容性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友好、热爱。

四、结语

人类的文化和语言的语法,如同人类的行为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会不知不觉形成一种“模式”。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经过整合会逐渐形成稳定的模式。了解目的语言国的人的认知世界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该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更可以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我国高校法语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基础阶段教学需克服不少难题,有些学生在单词、语法等笔语能力测试时成绩不错,却做不到顺畅、得体地交流;有的学生口语表达及听力不错,但是词汇和语法经常出错,以上这些问题即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够全面的体现。为了使学生经过系统地学习后,既在语言知识上有扎实的基础功,又能够准确地运用法语进行交流,法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认知规律,结合法语学习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灵活、恰当地运用相关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法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何星亮,(1956―),文化人类学教授,著有《图腾与中国文化》《世界文明通论》等,在《世界文明通论》中较为科学和全面地阐释了文化的概念。

②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871年,泰勒出版了《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是进化论的经典著作。

③孙欣欣.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法探索及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121.

④《新华字典》(第11版)[M].商务印书馆,2011.

⑤孙欣欣.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法探索及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121.

【参考文献】

[1]汪亚利.语言、认知与文化交融下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新探索[J].外国语言文学,2012(03):145-150.

[2]韩世辉,张逸凡.社会认知、文化与大脑――文化神经科学研究[J].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2012:66-77.

[3]孙欣欣.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法探索及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4]刘俊,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代礼胜.论外语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国语文,2009(10):116-120.

[6]高宝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3-35.

篇9

大学语文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并未真正得到体现。相反,大学语文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地位更为尴尬,处境愈加困难。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医学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及时转变观念、改革教法、凸显专业特色,使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这就要求医学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针对学生所学专业需要来选择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大学语文教学应与专业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 教材的选择应体现专业特色

教材是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材料,是教学内容的主体,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物质基础,语文教材的编选情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选择适合学生专业需要的语文教材,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主要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当前还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材。许多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仍旧采用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针对性不强,忽略了高职高专医学生自身的特点,超越了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接受能力。从教育规律及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这样的教材并不完全适用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

笔者认为,医学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既要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又要体现出医学专业特点。因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针对性强,毕业生将来需要从事的是服务于人的健康与生命的工作,他们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自身具备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素养。所以应该选择融人文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教材。目前针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多,有孙洁和范清涓分别主编的《大学语文》,这两部教材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共性是在内容上都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外医学典章,不同处是孙洁主编的大学语文还介绍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既考虑到医学生的医学文化素养,又兼顾到医学生以后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基本能力的实用性文章。笔者在教学中选用了孙洁的《大学语文》,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这部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专业特点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社区服务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入了解专业,针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实际需要,与专业相结合,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业,这个特殊的职业不仅要求他们有较高的文化道德修养,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语文能力。在培养目标中必须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以便适应其岗位工作需要。教学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优势。即一方面通过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语文的“听、说、读、写”提高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三 教学内容设计要突出专业特点

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专业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确立不同的教学重点。如临床医学生以后从事临床工作,进行病情诊断、处方与病历书写等工作,良好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职业素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中应把文学欣赏、医学典章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意志,以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还可通过对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分析,使医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锻炼形象思维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为他们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再如护理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护理文书的写作能力,是其最重要的职业语文能力,在语言沟通能力中,和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被认为是重要的语言能力。因此,在护理专业的语文课教学中,结合护士职业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审美能力。一方面,通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探讨作品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审美意蕴,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品格得到完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口语训练、实用文书写作的教学,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水平。而相对中医药类专业而言,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古代文化与语言文字功底,这是中医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必须以古代文化与语言文字,尤其是医古文作为教学重点,加强对中医药传统经典医学文献及传统中国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从中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医药学成就,学习前辈献身医药事业的精神,提高医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感悟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到作为一个中医人才做到“博极医源”“古今贯通”的重要性。

四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专业特点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改进教学效果。当前的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一般3年,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学生学习负担重,所以要学生通学语文教材不太可能。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法、提高学生兴趣,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如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将大学语文分解为文学欣赏、医古文、语文基础知识等部分,开设一定学时的专题讲座由学生自行选修,既减轻了医学生课程任务,又满足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可采取研讨评论的形式,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教授为主,容易形成学生思维定势。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问题的情境,促使其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古代儒家经典名篇,可引导学生深层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领悟一种灵动圆通、磅礴大气的思维方式,以便他们在今后生活中能够灵活智慧地思考各种问题,从而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学习屈原、司马迁、陶渊明、陆游等人的诗文,就可让学生积极研究讨论,学会换位思考,领悟古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宁静淡泊、舍生取义等优良品格,引发他们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等问题的关注、思考和追问。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未来从医生涯的职业道德基础。

除此之外,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多媒体设备已经广泛采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还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授医古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课件简单介绍张仲景、皇甫谧、孙思邈、李时珍等人物经典著作及其创作过程,可以借助影视、古代名医视频了解他们的典型事迹和传奇故事,使古代名医的高尚人格、奉献精神、杰出贡献以及精湛医术铭刻在学生心地上,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应具有的医学道德和专业技能。教无定法,适合各种学生特点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法,在教学中要灵活应用多种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努力实现医学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五 考核方式要突出职业能力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仅仅靠一纸试卷并不能检测出学生学习的质量。笔者认为,医学类高职高专对学生的考评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适应将来的工作为目标,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首先,考试内容方面。侧重于“实用型”“能力型”。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考核,如学生平时在口语训练课上的一系列活动,根据其表现都要计入平时成绩,最后按一定的比例纳入期末成绩的考核中,力求真实公正。另外还要检测学生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如考试命题主要采用开放性的命题,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考试形式方面可以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如理论知识可采取闭卷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考题不局限于课本,可延伸至课外。实践部分采取开卷方式,主要以阅读赏析、作品评析、写作为主,内容开放,形式灵活多样,且不同专业命题不一,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辨析、大胆创新。考核形式由单一的知识检测转化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这种重视语文能力的考核正好符合医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1.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当前,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在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中,在留守幼儿的父母“必须外出打工”的前提下,中国所有的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如能利用假期,特别是寒暑期社会实践,把对留守幼儿支教作为一种常态,将建立以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导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全新模式。这样的现实状况,为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动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通过系统培训,深入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2.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近年来,围绕“贴近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南京晓庄学院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研究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课程资源(学前专家领衔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并在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入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对支教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成本费用、成果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得以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为目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经过3年多的时间,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江苏、安徽等省份的众多地区,接触了近千名留守幼儿,并不断努力为他们开展专业化的支教帮扶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实践试点阶段,在专家教授带领下志愿者对大批留守幼儿进行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摸底测试,收集了大量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一手资料,为科学利用课程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支教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与此同时,每一次的活动中所遇到的诸如支教基地的建立与维护、课程资源的灵活运用、不断变更的教师教育专业志愿者等问题,对于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持续性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激励着专家团队与志愿者们不断研究创新,通过规范组织管理,加强专业指导,完善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努力实现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新思路

1.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保证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一个好的实践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让实践者从中获得锻炼与提升,又能为实践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因此充分结合实践者专业理论知识,是社会实践持续开展的根本前提。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提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专业认知的同时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相关帮扶政策,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化与服务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服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南京晓庄学院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也正是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服务性社会实践的最好尝试。实践证明,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也必须紧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在详细计划的保障下,针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深入长期开展以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支教等形式为主的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

2.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支教“留守幼儿”社会实践的开展要求强化资源意识,努力寻求学生、学校、社会资源与社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积极争取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发展中。首先,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致力于教育、培训等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中,特别是服务偏远山区、中西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留守儿童;其次,社会实践过程还应积极调动高校专家、教授和知识分子等科研中坚力量,充分利用高校的课题项目资源和社会科学、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先进信息,统筹兼顾研究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筹集、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拓宽渠道,并为社会实践中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

3.创新活动运作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全程的科学性

与教师教育专业紧密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了专业提升、思想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重目的,目标的多元化强调整个社会实践的运作开展过程要从单调的固有模式中解脱出来,科学借鉴,勇于探索,创新开展“活动专业化、管理课程化、运行方式项目化、考核评估科学化”的全新活动运作模式。活动专业化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管理课程化则要求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化的管理体系,拥有独立的计划大纲,规定学时学分,社会实践的开展和实施需遵循计划大纲,并确保时间充足;运行方式项目化则是借鉴项目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立项、招募、实施、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管理;考核评估科学化则要求根据实践内容和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通过评价评估逐渐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各环节,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

篇11

英语语言的文化是指英语国家中长久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而且在学习和教授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要将语言文化融入英语的教学当中去。同时, 大专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 语言过程中,文化的学习也必不可少。

传统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对语言形式的传授,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定量的单词和语法结构,就可以与讲英语的人无障碍沟通。对于大专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其目标是在毕业后能在商务工作环境下熟练地运用商务英语,所以英语专业的教学本着“适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那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体系下尽可能地掌握英语本质,因此,就更不能忽视英语文化的注入。要明确融入了文化的语言教学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与语音有关的文化教学

一种语言的语音不仅能保证使用该语言的人能相互交际,而且能显示出说话人的文化特征。大专院校的英语专业生要能及时地辨析基本英美语言中读音的差异,在美式英语普及的大环境下,也能轻松辨识英国人的语音。如美国英语中没有英国英语中的双元音/ia/、/ua/、/ea/,相对应的是在前面的元音后加/r/音,例如:beard,hare,pour在美国分别读成/bird/、/her/、/pur/。这种发r音的语音特征就成为美国英语的语言特点,暗示出美国文化特征。

2 与语法有关的文化教学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集合与总结。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在学到定语从句这一章的时候,不是让学生局限于对“that,which”该填哪个词的规律记忆,而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会存在定于从句,此种句型的意义是什么,可以运用到哪些方面,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从而体会英美人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这样既掌握了语法知识,增强了对语法的理解力,更让学生掌握了英语的本质,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也为以后专业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与词汇有关的文化内容

词汇是意义的载体,意义又体现文化的内涵和差异。词汇教学的难点是词语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介绍或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汉语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狼心狗肺”、“狗腿子”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那个“a lucky dog”(幸运儿)习语却表明狗在英语国家的身价百倍。

在英语中有很多单词有相同的汉语意思,可是在使用这些词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词的应用环境。比如我们在课本上所学的“决定”这个词,相对应的英语单词有很多:decide,make up your mind,和resolve on doing,前面两个词就是指在一般的情况下“决定要做”,可是后一个单词就体现了“狠下决心”的意思。大专的英语专业生往往忽视了词的细微差别,用词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

4 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内容

交际环境主要包括不同文化在招呼与问候、道谢与答谢、敬语与谦语,恭维与称赞、禁言与委婉以及称谓等方面语言使用的差异。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交际环境讲授不同文化的语用差异,使学生在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运用语言更加得体。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不断给学生设立商务场景,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犯尴尬的错误。

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摸索将语言和文化交融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扩张知识点,根据新视野课程的特点,介绍了以下的方法:

一是通过词汇和引进俗语或成语的教学介绍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如complicated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复杂,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很聪明。现行教材中编新视野的教材中编排了一些介绍中西文化的课文,这为我们在教学中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role play, pair work, games, drama, competition,创设各种交际情景,增强跨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是要进行多元化、多时间、全方位的英语学习。基础英语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课本,而应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通过唱英文歌,看英语原声电影,读英文原著、报纸和杂志等方法全方位地接触英语,让学生们的生活时常处于英语语言的熏陶中,自然地形成英语习得的环境。

让大专英语专业学生充分感受英语语言与文化结合的魅力,在学习基础英语过程中不断扩展知识面,提高认知能力,极大地增强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尽可能为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Long M.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UP,1985:89.

[2] Richards,Platt & Weber.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Harlow:Longman,1985:289.

[3] 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CUP,1989(10):40-41.

篇12

1.2创业教育的范围

创业教育的宣传、开展没有形成气候,一些相关创业活动仅局限于少数学生的参与,范围较小。从教师的角度,没有给相关教师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深入高新技术企业,缺乏体验创业的直接感受。化学专业教师讲授的是化学专业知识、实验技能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并没有深入实地考察和了解到创业者如何走向社会创办工厂、企业的实践过程。

1.3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缺乏训练有素、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虽然有一部分老师直接或间接参与创业学生的授课和培训,但并没有真正把创业的理念、实际经验、实际案例,一并融入到学生的创业教育中,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教育。

1.4创业教育的讲授课时

很多高校的相关化学专业课程占据了大量课时,而结合创业的教育课时很少,教师因为课时的限制无用武之地,学生因为课时较少而不加重视,因此也对创业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1.5创业教育的效果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少,当然,这其中影响因素很多。大学生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热情和激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闯劲和拼劲,可塑性大。但毕竟大学生主要是在校园里接受的课堂教育,没有真正走进社会,缺乏商业、财经、营销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创办化工企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会对一个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发展限制,势必对创业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1.6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

化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从高尖端科技到我们身边的食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等,化学知识都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给化学专业学生的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级有化工见习的实践环节,学生到化工企业了解公司的概况,到车间参观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从而对所涉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设备等有进一步的了解。但这个环节时间短,仅仅局限于参观浏览,对化工企业只是从表面上有一些认识,并没有从创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教育。

1.7创业教育的心理引导

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多受情感纠葛、人际关系、考试压力、家庭事务、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未来职业及创业的谋划和发展,并没有一个科学且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规划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创业心理方面的变化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1.8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尽管国家和各高校逐渐重视并加大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是有些欠缺。

2如何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创业素养

2.1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有效地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走向社会进行创业实践,全方位引起对创业教育的重视,提高大学生创业理念的认识,尤其是应用性极强的化学专业,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在实验室经过设计合成路线,以及实验过程的具体实施和操作,合成了某种性能较好的锂电池材料,可以继续经过小试、中试、大试,将这种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从而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

2.2充分发挥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

高校除了专业教师外,还有一批年轻优秀的辅导员队伍,他们和大学生更容易沟通交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和辅导有着明显的心理优势。专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和学生见面和交流,深得学生信任,在大学生思想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加深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使专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教育相互交叉渗透。

2.3系统地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指导

对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增补相关创业课程的课时,合理安排每年的创业实践。如以白色污染为主题的环保调查,以食品中添加剂对人体危害的调查等,从中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考查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笔试、写小论文、走入企业、听典型创业报告、写感想、设计论证创业项目等,定期举办创业教育方面的一些大赛,鼓励学生参与,通过这些竞赛促进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2.4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

尽管高校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但在创业方面精深的老师毕竟还很少,应加大对优秀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对这些教师进行创业的运营、组织、技术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对如何延续创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等有更深刻的认识,打造出一支具有活力且经验丰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2.5创造和谐的创业文化氛围

从教师、学生、周边环境等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和重视创业教育的理念,创造一个和谐的创业文化环境,渲染出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为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创业素养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篇13

我们实习的学校虽然在县城,但是农村的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给美术教学中所展示的图片带来众多局限性,而且因条件制约老师们在课堂上展示的图片及资料非常有限。

我的第一节课是在紧张中结束的,虽然精心的备课,但在课堂上面对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还是有些紧张。经过指导老师的培训,我们带着自信走进了下一个班级。这节课我要讲的是《飞天》即敦煌的壁画上的飞天形象,很巧合,夏天我刚去过莫高窟和龙门石窟。因此拍了很多真实的石窟图片,配合书上的图片一个真实的飞天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通过我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更多有关飞天与石窟的故事。“因为平时很少有外界的图片,所以这节课学生们格外的认真”我的指导教师这样说。我很欣慰,因为我的到来使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更形象化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此环节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组织教学,使理论知识更形象化及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感,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有认真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做好充分准备,孩子就会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

二、 听课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听了大量的指导教师的课。并对其发出赞叹,因为他们在课堂上那样的应对自如。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但是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与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虽没有多媒体的帮衬,但课堂气氛依然活跃。我想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发挥自身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克服困难,完善教学工作。

在课堂上我们还学会了一些语言技巧来维持教学秩序,如:个别同学开小差,不应该在课堂上训斥,而应该以提问或其他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方法使其思绪放回在课堂上。

在课堂讨论是对于班级的混乱,可以表扬纪律好的小组,进行鼓励,那其他小组就会效仿,课堂很快就会安静。

… … … …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深感,课堂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重教学方式及一些组织教学的能力。

三、 家访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双方的交流,对孩子有更深的了解,同家长共同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同时,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我在家访过程中,就了解到一个孩子的性格内向,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我感到她是热爱集体的,带此疑问我进行了电话家访,从家长处了解到因家长工作特殊孩子经常独自在家,因不常与人交流从小的性格就很孤僻,但她的自尊心很强……对此情况,我鼓励他多和班里的同学交朋友,并安排性格开朗的同学与她一组进行二课堂活动,使她的性格能够开朗些。

这都是家访带来的收获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提高学生成绩。

四、 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负责班级全面工作的教师,因此要组织班级群体、协调班级关系,实行个别指导等等。

在班主任实习阶段,班级一些日常活动如:怎样搞好自习期间的班级纪律。如何开展课余生活,即针对个别不遵守纪律同学的教育等。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不是处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而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者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听取大多数学生的建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指导性的合理方案,使班级充分民主,进而解决问题。

我认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组织班级纪律,开展班级日常工作,教师应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一位置中。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下,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树立威信,有助于激发班级成员凝聚力,使其团结在一起,构成一种整体力量,有助于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