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融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间融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间融资方法

篇1

民间融资的方式主要有民间借贷、有价证券融资、票据贴现融资、企业内部集资等。实际上,民间融资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直接借贷活动和以通过中介结构进行的借贷活动。

(二)民间融资的特点

1、灵活便利。直接的民间借贷活动没有繁复的手续和考察,相比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各种程序和手续而言,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简便性。

2、融资主体多元化且融资行为趋于理性。民间融资以其高于银行的利息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其中。伴随着民间融资行为的扩大和发展,民众对于融资的认识也逐渐趋于理性,人们的融资行为更趋于经济人行为。

3、利率高,弹性大。由于民间融资资金获得方式的灵活便利性,其利息率也较高,一般在10%-30%,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借贷双方之间的亲疏有一定浮动。

二、河南民间融资市场现状

2011年以来,受银行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中国民间借贷市场供需两旺,借贷利率一路走高,平均年利率超过20%,部分地区曝出的最高利率令人瞠目。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民间融资规模也随之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成为中小企业取得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我省的民间借贷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民间融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近年来,河南省民间融资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的融资额2815.5亿元,是2001年融资额的5倍多。同时,不仅融资总量不断攀升,参与的层面更加广泛。

(二)民间融资参与度提高,已由自发性、互向逐利性方向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自有资金参与民间融资的家庭范围在扩大,乡村和建制镇家庭成为民间融资的主体,借贷动机也由传统的婚丧嫁娶、子女上学和求医治病等纯消费性融资转向经营性融资。

(三)中小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程度较高

中小企业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当中有着重要作用。2009年,河南中小企业总数已达14.94万家,占全部法人资格企业总数的99.99%,实现增加值4484. 5亿元,占全省工农业生产总值的50%以上,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8.23%,占全省全部税收的56.23%,已成为河南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

三、民间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农户融资难的问题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机构改革的影响,县域金融的服务面和支持面开始收缩,金融机构在县城网点呈持续减少之势,即从2002年末的8999个,降为2005年6月的7538个,降幅为15.47%。金融支持面的下降迫使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农户融资对民间融资的依赖性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融资的发展缓解了银行信贷的压力。

2、交易便利有利于资金流动

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和区位优势,便于发放者更加动态地掌握和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发展前景和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因而,有利于判断风险和选择投资项目。

3、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

民间融资利率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随行就市。因此,民间融资的利率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一定时间、空间内的资金成本和稀缺程度,能够起到银行利率调节无法达到的预期效果。可为国家制定利率政策、推动利率市场化提供参考。

(二)负面影响

1、一定程度上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

一般而言,资金需求旺盛、信贷渠道不畅的项目,往往是国家限制的过热行业、重复建设和高能耗的污染项目这就使得这些过热行业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在宏观调控下有了发展的真空地带,从而一定程度上抵削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2、有可能诱发金融风险

篇2

理论上分析,农村公路建设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受融资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在融资实践中,农村公路建设需要一个综合的能直观评价优劣的综合指标作为实际融资选择的依据。融资效率是一个能包涵一系列单因子影响的综合指标,本文尝试利用模糊集中意见决策方法对国家投资、地方财政支持、国债资金投放、银行贷款筹资等融资方式的效率进行评价,并将民间融资纳入金融体制效率分析框架进行评析。

一、农村公路融资方式选择影响因子分析

农村公路融资方式包括权益性融资与债务性融资,在我国正规金融体制下,权益性融资具体包括国家投资、地方财政支持,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信贷、债券融资等。农村公路融资方式选择受一系列因子影响。

1.融资期限。权益性融资一般无固定偿还日期,它们构成持续终身的投资,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长期资金需求,投资者主体一般是国家有关部门或财政税收。债务性融资通常有期限限制,其中农村公路建设银行信贷融资期限一般低于一年,债券融资期限则较长。

2.融资成本。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成本差别比较悬殊。使用国家投资表面上看并不发生费用的实际支付,但由于国家存在其他投资选择,一般投资数目是有限。因而需要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包括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由于农村公路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一般带有公益性,投资回报率低,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机会,但国内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还是可以实施。

3.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在筹资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资本预算偏离优化资本结构目标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融资风险按其形成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经营风险(Bussiness Risk)是由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经营收益或息税前收益(EBIT)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指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支付能力不足以偿付债务的本金和利息,面临债权人索偿的压力,这种由于负债经营而可能对普通股股东收益产生的影响,称之为财务风险。农村公路在利用BOT和贷款筹资时,就存在筹资风险问题。特别是利用国外贷款进行县乡公路建设时,不但面临着支付利息和本金的风险,还面临着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债务性融资风险一般高于权益性融资风险。

4.资金使用的自由度。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也就是纳税人的钱,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树立大局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村公路建设和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管好用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投入的资金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农村公路建设对以不同方式融入的资金的自由支配程度是不同的,这就是资金使用的自由度。在自由度上资金的使用上看,上述的几种融资方式大体相当。与权益性融资相比,债务融资还要受到还款期限的限制。

5.资金到位率。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实行的是“三自”政策,国家只给予一定的补助,所以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需要是靠当地政府自行筹资建设。但是由县农村公路主要是地处边远山区,本来经济就很落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钱来修建县乡公路,所以使得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到位率很低。在所有的融资方式相比较中,国家投资和地方财政拨款是到位率最高的。银行信贷资金中,长期分期投入的信贷资金到位率一般不高。

6.融资主体的自由度。由于农村公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使人们认为农村公路应该由国家投资,但是根据《公路法》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原则为“三自”方针,即“自建、自养、自管”。这一政策与建国以来农村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都是建立在向城市倾斜的分配格局基础上的。在这一背景下,就出现了城里人走路,不需掏自己腰包,而农民走路却得留下买路钱的现象。“三自”政策强烈依赖地域的特点,造成了农村公路建设上的“马太效应”:经济发达地区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充足,道路建设速度快,反过来促进经济更加繁荣;地处偏远的落后地区没有资金修路,结果是没钱修路,道路条件不好,经济更加落后。所以我国现行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融资主体的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而银行贷款等其他方式显得不是那么可取。

农村公路建设不同融资方式单因素效果比较了民间资本的一种融资方式可用表1大致描述:

表1 各种融资方式选择因子排序

二、农村公路融资效率的的模糊综合评价

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融资过程中,对融资效率的需要制定科学评价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应的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基于这一问题,对其融资效率的评价,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方式抉择上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经济意义。显然,各种融资方式各有优缺点,这使得农村公路的建设方对各种融资方式很难取舍,当然本身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融资就相对困难。

农村公路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应该是基于对各种影响因子权衡基础上的综合比较,融资效率是这样一个综合指标。效益及效率的评价都是不确定的,具有模糊性,客观上不能通过精确的数学方法对此进行评价。在上述分析的初步判断基础上,我们用模糊数学中Borda数作为衡量融资效率的综合指标,虽然计算出的是具体数字,但仍然只能定性说明效率的高低。

设论域U={u1,u2,u3,u4},其中u代表以上分析的中小企业四种融资方式,u1代表国家投资,u2代表地方政府的支持,u3代表银行贷款,u4代表国债资金的投入。根据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对这四种融资方式在不同范畴的融资效率进行单因素效果排序,结果如表2:

表2融资效果排序

根据表2,可分别计算出u的Borda数。B1(u1)=3,B2(u1)=3,B3(u1)=3,B4(u1)=3,B5(u1)=3,B6(u1)=3,所以B(u1)=18;类似地,B(u2)=8,B(u3)=6,B(u4)=4。由计算结果,有B(u1)>B(u2)

>B(u3)>B(u4)。按Borda数集中后的综合效率排序为:u1,u2,u3,u4,即先是国家投资、地方财政支持、银行贷款筹资、最后是国债资金投放。

三、民间资本的筹集

囿于正规融资渠道的限制,特别是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的重要补充。在我国,民间投资是指由集体经济单位、民营经济单位和个人作为投资主体的三大类投资的总和,有别于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和以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充分说明,民间投资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民间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作为总需求中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投资增加扩大了内需,直接带动经济增长,也扩大社会生产能力,统计数据显示:1978~2000年新增GDP中民间资金的贡献率达到了66.6%,远远高于其他各部分投资贡献的总和,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同时即便是国家投资,也需要民间投资跟进配套,发挥乘数效益。其次,民间投资的蓬勃发展能加速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但是目前,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导致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比例不合理由于我国对外资的国民待遇和国企的“皇亲国戚”待遇,造成了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实质上形成了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挫伤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由于管理不规范和高税费的征收使民营企业的正常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造成了民间投资启而不动,结构不合理的结果。

从农村公路民间融资的事实和比例,根据上述效率的思路,很容易导出民间融资高效率的结论。实际上,如果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所有的融资方式置于同一平台上,仅从融资结果来看,是可以反推民间融资这种非正规融资方式的高效率的。融资主体的自由度、资金使用的自由度、资金到位率都仅次于国家财政投资。将民间筹资纳入上述效率分析框架,结果见表3。

在论域U中加入民间借贷,用u5表示,对这五种融资方式在不同范畴的融资效率进行单因素效果排序,分析结果如表3:

表3融资效果排序

根据表3,可分别计算出u的Borda数。B(u1)=24;类似地,B(u2)=10,B(u3)=8,B(u4)=6,B(u5)=12。由计算结果,有B(u1)>B(u5)>B(u2)>B(u3)>B(u4)。按Borda数的综合效率排序为:u1,u5,u2,u3,u4。即民间借贷对农村公路筹集建设资金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在所有的融资方式中,自我积累的融资效率最高,民间资本其次。但是,农村公路从其经济属性看,属于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其社会效益特征明显而经济效益相对匮乏。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论,农村公路的商品性指数为1,商品性在所有公路中最低,近乎于纯公共物品。因此,经济效益的缺乏导致了资本市场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中的作用不太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故加快农村公路的融资效率在农村公路筹集资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卿志琼.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J].财经研究,2002,(9).

[2]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张世伟.模糊数学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篇3

1 郑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郑州市中小企业,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一直以来都在85%以上,是郑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但和其他中小企业一样,郑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遇到了融资障碍。郑州市中小企业局曾对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做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资金短缺。2000~2005年企业资金情况统计也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05年间郑州市中小企业的资金情况总体上说在逐步的好转,但仍不容乐观:企业中感到资金紧张的比例较高,并且远高于感觉资金充足企业所占的比例;景气指数6年来始终小于100,处于不景气状态。这表明郑州市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情况较严重,融资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郑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内部融资,其中小型企业更依赖于内部融资,二者的均值达到78%;其次是银行信贷融资;此外还有亲友借款、商业信用等融资渠道。股权融资虽是主要的直接融资方式,但在郑州市中小企业融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综上所述,资金短缺、融资方式单一且主要依赖内部融资是当前郑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最大特点。企业融资是为了满足企业战略调整、产业扩张、现金周转等方面的需要。企业的融资方式决定着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效率,而融资效率又直接影响着企业融资目的是否可以有效的达到。郑州市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状况的效率如何,需要通过理论分析来评价。

2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2.1 融资效率的界定

研究企业的融资效率,就是分析企业融资过程中所采用的融资工具融通资金的质和量两方面效率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融资效率做出综合评价。结合效率的含义,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体现:第一,企业能否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及时融通到所需的资金。投资主体提供资本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由市场条件所决定,所以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受市场条件的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从其自身角度来看,就是在一定市场约束条件下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以最低的成本,及时、足额地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企业高融资效率的体现。第二,企业所融通的资金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企业利用一定的融资方式融通到的资金并不是企业融资过程的终点。企业融资效率与资金的使用率、所投资项目的效益直接相关,融资效率的高低要考虑融资主体使用资金的收益性或增值性。

2.2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这里采用模糊集中意见决策法对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进行评析。郑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内部融资、银行信贷、民间借贷和商业信用。现阶段股权融资虽然所占的比重较小,但它却是企业直接融资也将是未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所以将其作为评价对象。这样所确定的评价对象集U={U1,U2,U3,U4,U5}={内部融资,银行信贷,民间借贷,商业信用,股权融资}。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这里选取主要的五个因素: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主体自由度、融资机制规范度和融资风险。下面对各融资方式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

(1)融资成本。效率的微观含义表明,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成反比,融资成本越高则融资效率越低。从融资成本角度来说,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在各种融资方式中是最高的。因为目前在我国上市资格还是稀缺资源,企业申请上市的相关费用很高,上市后还要聘请专业的法律和会计机构作评估进行信息披露。据统计企业上市实际发行费用占发行额的1.84%~3.98%。民间融资成本一般称其为黑市利率,基于民间融资的高风险,黑市利率很高。银行利率水平低于黑市融资利率,而且银行信贷合约一般由银行和企业直接谈判达成,灵活性强,但与内部融资和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贷的融资成本还较高。内部融资是企业将自己的利润转化为积累,这种融资方式表面上不需要付出代价,但实际上也有成本问题,如机会成本。商业信用是一种“自然性筹资”,它伴随商品交易自然产生,不需办理手续,一般也不附加条件,若没有现金折扣或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应付票据,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并不产生融资成本。但由于商业信用所筹得的资金一般较少,所以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说,其实际总成本大于内部融资。

(2)资金到位率。从资金到位率角度评价融资效率,上述的融资方式中内部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是最高的,只要公司决策者做出了决定,将企业利润留在企业内部,这是没有障碍的。商业信用作为自然性筹资方式,只要协议达成即可交易,资金到位率仅次于内部融资。民间借贷同商业信用相似,协议一旦达成,资金到位非常迅速,但和商业信用相比民间借贷有资金周转的时差。银行信贷资金中,信贷资金到位率一般不高。在我国资本市场成熟度不高的情况下,股本募集不足经常出现,股权融资的资金到位率很低。

(3)资金使用的自由度。企业对以不同方式融入的资金,自由支配的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内部融资资金在所有融资方式中自由度最高。股票融资的资金的自由度也较高,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及时披露,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可以随意更改资金投向。银行信贷融资资金使用自由度要低于股票融资,因为在借款协议中,一般对资金的使用方向都有明确的规定,并附有违规处罚的条款。民间借贷的出借者更关注借贷的归还和高额的利息,对资金的使用过程不甚注意,且由于能力限制也无法跟踪监控,相对于银行信贷而言,企业对民间借贷资金的自由支配程度要高。商业信用不涉及资金的流动,且发生在专项交易中,所以资金使用的自由度最低。

(4)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机制规范度也就是资金市场的成熟度。机制规范的资金市场融资渠道多、风险小,融资效率也就高。目前我国资金市场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小企业遇到资金问题时大部分靠银行贷款解决,所以银行信贷制的规范度最高。股权融资发展历史短,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但它作为较为正规的融资渠道,其机制规范度较高。民间借贷是种非正规的融资方式,借贷发生时主要靠当事人双方的约定,规范度较低。商业信用一般约束条件较少,更多的是信用道德制约,规范度和民间借贷相当。内部融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前,可以说无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由于有公司法和新会计制度的约束有所规范,但是其规范程度仍最低。

(5)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资金使用者使用不同来源的资金可能承受的损失。由于股权融资和内部融资都不需要偿还本金,不受使用期限的限制,不会产生因不能偿债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和不利影响,所以相对于其他债务性融资方式来说二者的融资风险较小,但从控制权损失的角度讲,股票融资风险远高于内部融资。民间借贷由于缺乏正式的法律法规保护,从而无法诉诸于法律的保护,所以对资金借出者来说风险较高,但从资金借入者角度,民间融资风险要低于银行信贷融资。银行信贷借钱还钱都按协议、规定办理,逾期不还被罚款、被冻结存款,以后也得不到后续的贷款资金。商业信用融资的期限较短,如不能及时地偿还应付账款将失去信誉,以后的交易也很难达成,所以其融资风险介于银行信贷和民间融资之间。

将各种融资方式在单因子下的选择进行排序,可得如表2所示的结果。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不仅仅是建立在单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是建立在对以上各种影响因素权衡基础上的综合比较。基于以上的初步判断,下面采用模糊数学中模糊集中意见决策方法对各种融资方式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虽然是已经量化了的数据,但只能定性说明效率的高低。根据表2的分析结果,对以上五种融资方式在不同范畴的融资效率进行单因素效果排序。将单因子排“第一”的赋值为“4”,即Borda数为4。依次类推,“第五”的赋值为“0”,即Borda数为0。可分别计算出U的Borda数,B1(U1)=4,B2(U1)=4,B3(U1)=4,B4(U1)=0,B5(U1)=4,所以B(U1)=16;同理,B(U2)=8;B(U3)=8.5;B(U4)=8.5;B(U5)=9。将Borda数的综合效率排序,有B(U1)﹥B(U5)﹥B(U3)=B(U4)﹥B(U2)。按Borda数集中后的融资效率排序为:U1,U5,U3=U4,U2,即中小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排序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股票融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而言效率相当,排第三;最后是银行信贷。

篇4

就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的方法而言,主要有专家调查法、风险树层次分析方法(AHP)和层次分析方法(ANP)。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在AHP的基础上衍生出网络分析法,综合考虑了各因素或相邻层次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探究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同融资模式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反馈系统,使得决策结果更加完整可靠,经灵敏度分析得出,ANP法得出的结果比AHP法更稳定。

(一)建立网络结构

该方法首先将系统元素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控制因素层,涉及问题目标及决策准则。在原则上各决策准则是相互独立的,且受到目标元素的控制。决策准则可以不存在于控制因素中,但必须要有不少于一个的匿标。传统AHP方法可以用来控制层中决策准则权重。第二层面是网络层,由所有控制层元素组成,其内部为网络结构,互相影响。建立网络结构主要是分析每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用网络结构图系统分解决策问题,其中网络结构图中的结点表示系统的组成部分,即元素;而弧表示结点之间的互动作用,弧的指向表示依赖关系。

(二)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通过专家打分,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判断方法类似于AHP中的1-9标度方法分别在各子系统内部,以子系统元素作为准则,构建两两元素间的比较判断矩阵;若元素间是独立的,则判断矩阵为0;若元素间的判断矩阵非0,则用特征根法测算出相应的特征向量,也即子系统元素与该支配元素的内部权重。然后主要将各子系统的每一个元素作为一个标准,各子系统的元件主要是建立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获得的方法,也予系统元素的外部权重:以子系统为独立单元,分别以各支配子系统为准则,建立被支配子系统的比较判断矩阵,由特征根法求出相应特征向量,也就是被支配子系统的外部权重:n阶判断矩阵A需要尽量满足一致性原则,可用方根法求出其近似的权重向量, 将在每行中找到正确的公式外部的超级矩阵的非零元素,柱乘子系统的重量,超级矩阵为列随机矩阵珡w;由于超矩阵珡w是内部依存的循环系统,所以加权超矩阵珡w一定是素阵,因此珡w∞存在,而且每—列都是珡w唯一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就是评价系统中各元素的最终权重。Satty和Takizawa认为,如果网络结构除了目标层,仅由准则层和方案层两簇组成时,处理该矩阵的方法直接可以用系统中元素依赖关系来处理[4]。

三、技术创新融资风险模型实证分析

通过甘肃省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分析发现,目前甘肃省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低水平的企业技术创新、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支持不够、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筹资渠道单一、融资环境差等原因[1]。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初创阶段,自有资金在降低企业风险中具有显著作用,但其远未满足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相关融资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并尽可能的控制在最大范围内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实现抵御企业融资风险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双重作用。

(一)指标选取简介

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为研究对象,运用ANP评价方法,达到技术创新融资风险最低为研究目标,在传统融资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相关融资方式风险的优劣排序。在充分借鉴前人融资方式确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选取自有资金、风险投资、民间借款、银行借款、外部合资和政府投资等常用融资方式[1]。 其中,w1为准则层对目标层影响度的一组向量;w2表示融资方案差异导致风险因素差异的矩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融资方式差异可以有效抵御风险因素所带来的风险;w3表示风险因素的内部互动影响的矩阵;w4表示融资方式差异及互动影响的矩阵。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欠发达地区中心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并选择最有效的融资方式。

(二)具体步骤

首先,中小企业发展初始阶段的技术创新是以融资风险最小为目标,将不同风险及风险因素两两比较(见表1),根据专家评分及相关文献结论,得出向量w1。其次,判定风险抵御能力最强的融资方式。测度出所有融资方式的风险抵御能力,也即得出向量w2;考虑风险因素的内部互动关系,得到风险因素内部作用矩阵w3;再考虑融资方式的内部结构,得到各种融资方式内部作用矩阵,即向量w4。二,研究结果与甘肃省相关问题的实际调查结果较为相符;政府投资位居第三,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政策支持与政府财政投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影响;风险投资位列第四,技术创新呈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鲜明特征,这也是风险资本日益兴起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甘肃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调查过程中发现,风险投资发展相对缓慢,所以在技术创新中并没有更多的利用风险投资这与地区投资环境等有一定的关系。外部合资作为新型融资方式,在中心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并未获得全面发展;银行贷款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商业银行的传统融资模式限制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大量融资,因此,银行借款呈现风险很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两难境地。不能满足其融资的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具有一定的融资风险与收益差异,因此甘肃省应借鉴先进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构建与完善多种融资方式共存的融资渠道体系。按照上述方法,对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评价,较之初始阶段,自有资金外部合资、民间借款、风险投资和银行借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无论在初始阶段还是成长阶段,新型融资方式虽然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5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tech enterprises;financing way;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policy proposal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020-04

0 引言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小规模性、弱势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其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应有的高成长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例如:黄刚(2006)、王凤荣(2006)等认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融资体系是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主要途径;叶红雨(2006)、刘勇(2007)等提出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指出证券化融资是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张玉明(2006)等通过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源的探索,指出加快完善债权融资体系是今后的努力方向;鲍金良(2010)指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熟阶段应积极利用创业板上市的融资平台,充分吸收风险资本和公众投资;刘绮涛(2010)也认为,创业板的市场推出是高新技术融资的主渠道与制度创新平台。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近年来通过“火炬计划”、“863计划”加大对向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些观点的提出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都对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资金与科技的融合始终处于一种小规模、低效率的运行状态,资金短缺依然是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这表明基于科技创新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政府势必会进一步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给予资金支持等适当的扶持或优惠政策。我们认为,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制定应当充分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优先发展高效的融资方式,从而实现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

1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方式及阶段性特征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其所处成长阶段有着密切联系。随着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的数量随着技术发展逐步减少,而投资项目的规模逐渐增大,资金需求愈来愈大;与之相反,投资风险会随着技术发展而逐步下降,如图1所示,风险结构由技术风险逐步转向为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融资方式也会随之多元化。

具体来说,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主要包括天使资本的投资、创始人自身及其他公共投资、还包括企业经营本身的盈余资金;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府政策性融资三大部分。其中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或债券形式向社会筹资,也包括引入的风险投资基金和民间借贷;间接融资是以各种方式向银行贷款为主;政府的政策性融资主要涉及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扶持和各项专项基金。总体而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表1所示。

①初创期。企业刚刚设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厂房设备,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同时这一阶段技术尚未成熟,风险最高,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极小,主要靠创始人资本和天使资本进行融资,或直接通过民间借贷融资,可能会引入部分风险投资基金和政府的专项基金支持。

②早期成长期。由于产品初入市场,风险依然较强。虽然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年度净收入,但远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还需要风险投资基金等进行资金支持。

③高速成长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高速成长,积累了一定的信誉度,技术风险大幅下降,风险逐步转为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但新兴企业上市公募资金难度较大,企业自身盈余和银行借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还可能通过股权转让获得部分资金。

④壮大期。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盈利额剧增,不确定性风险降到最低,市场竞争愈加强烈。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发行债券,公开募股,商业信用等。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以内源融资为主,是最基本的融资方式,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利用外源融资来扩大再生产。外源融资中,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此外,在银行贷款较难的情况下业主经常会考虑民间借贷,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民间借贷和政府专项基金也在此次评价对象的考虑范围之内。

2 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各融资方式效率的因素分析

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效率进行评价,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下针对融资成本、资金使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自由度和融资风险等五个典型因素进行说明。

2.1 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影响不同融资方式下融资效率最重要的因素。融资效率与融资成本成反比的关系,即融资成本愈高融资效率愈低。显然,内源融资的融资成本最低,因为从企业自身盈余筹资,不发生任何取得成本;与之相反,股票融资的融资成本最高,原因是利用次方式融资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政府专项基金由政府部门无偿划拨,融资成本比内源融资略大。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融资中间融资费用也较少,总体而言融资成本不大。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民间借贷的利率依次递增,融资成本随之依次增大。

2.2 资金使用率 资金使用率主要评价资金到位率和资金投资利用率两个方面。从资金到位率的角度来看,内源融资直接留存企业盈余,资金的到位情况最好。民间借贷和风险投资基金分别由民间个人和机构直接投资,省略了中间环节,资金到位率也较高。其次是银行贷款和政府专项基金。证券市场经常会出现股本募集不足和债券认购不足现象。从资金投资利用率角度来看,同样是内源融资的资金投资利用率最高。由于民间借贷的利率很高,企业一般会慎重选择,所以资金投资利用率同样较高,同理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资金投资利用水平相当。因为有政府相关部门把关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管理,政府专项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投资利用率也相对较高。股票融资因为没有还本付息压力并且大量资金长期存放银行闲置,资金投资使用率最低。

2.3 融资机制规范度 融资效率和融资机制规范度成正比,融资机制愈健全,融资效率愈高。我国资金市场整体成熟度不高,证券市场发展较晚,民间借贷和内源融资近乎无规可依。银行贷款机制相对完善,政府的专项基金次之,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基金相对股票融资规范程度略好。

2.4 融资自由度 融资自由度是指资本受法律,规章制度和体制等的约束程度。融资效率与融资自由度成正比,自由度高,融资效率就高。一般来讲,内源融资来自企业内部积累,企业可以自由决定资金的使用,自由度最好。而风险投资基金由风险投资机构直接投资,风险资本家直接参与风险企业管理,融资自由度最差。债权融资方式中,民间借贷附加条件较少,企业的自由度基本上不受影响,而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在资本在取得时,往往附加较多的约束条件,资金使用明显受限。政府专项基金是国家专门用于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技术创新的资金,受限程度仅次于风险投资基金。

2.5 融资风险 考虑融资效率还需考虑融资风险的大小,融资效率与融资风险负相关,融资风险小,融资效率越高。内源融资风险最小,而政府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股票投资均可以分担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并且出资者是不以控股为目的投资,所以融资风险也较低。债权融资方式虽然可以产生杠杆效应,但有较大偿还本金的压力,因此随着利率的增高,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民间借贷的融资风险依次增大,融资效率逐个降低。

3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效率评价

由于融资方式的效率评价过程中存在模糊性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客观地对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汇总评价,避免了财务指标法过于单一的不足。

3.1 模糊综合评价 第一,建立因素集。用U表示:U=u1,u2,u3,…,un,这五个因素分别是:u1为融资成本;u2为资金利用效率;u3为融资机制规范度;u4为融资自由度;u5为融资风险。

第二,建立权重集。用A表示:在这里,我们使用德尔斐法,即专家评议法来进行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确定过程从略。结果如下:A=(0.30,0.25,0.20,0.15,0.10)。

第三,建立备择集。用V表示: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简洁、直观,我们只选择两个评价结果建立对融资效率评价的备择集:V={效率高,效率低}。

第四,确定不同融资方式下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度。根据前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如表2所示。

第五,由以上条件得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不同融资方式的因素评价矩阵:

R内源融资=■ R风险投资=■

R银行贷款=■ R债券融资=■

R股票融资=■ R民间借贷=■

R政府专项基金=■

第六,将单因素评价矩阵分别与模糊权重进行模糊变换,即可以得到模糊综合评模型:

B内源=AOR内源=(0.30,0.25,0.20,0.15,0.10)

O■=[0.705,0.295]

同理:B风投=[0.585,0.415] B银贷=[0.555,0.445]

B债券=[0.450,0.550] B股票=[0.325,0.675]

B民间=[0.455,0.545] B政府=[0.655,0.345]

3.2 评价结论 按照隶属度取大原则,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内源融资、风险投资基金、银行贷款和政府专项基金进行融资的方式效率比较高,而根据其模糊分布得出:内源融资效率>政府专项基金融资效率>风险投资基金融资效率>银行贷款融资效率;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和民间借贷融资的效率相对较低,根据模糊分布可得:民间借贷效率>债券融资效率>股票融资效率。

4 提高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的政策性建议

根据上述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的融资方式的效率评价的结论,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4.1 建立健全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多元化融资体系 从融资效率评价结论上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首先依靠内源融资方式“自力更生”,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从融资特点来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非成熟阶段仅靠内源融资的局限性很大,还主要充分发挥外源融资的优势。因此,政府应促进其融资方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使内外源融资渠道相结合以适应和最大程度满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加快建立健全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其具体构建体系如图2所示。

4.2 全面加强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内源融资高效的优势,引导其不断自我完善,以实现其内部资金的良性循环。如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校企联合,公派技术骨干进一步深造,鼓励中小科技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获得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通过政府有效监督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实现品牌效益。另一方面,政府专项基金对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贡献不容小视。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和扩大支持覆盖面,如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基金,技术创新基金等的预算,制定用资金奖励科技型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贡献的机制措施等,使更多具有潜力的企业能够得到政府的财税扶持。但政府在给予资金支持时还要充分重视区域差异,做到适度适量。此外,应尽量整合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和资金,形成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合力支持,从而带动社会其他力量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

4.3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现民间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从评价结论来看,民间借贷方式融资效率整体偏低,但从其效率的影响因素上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市场潜力巨大,导致其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不够规范。因此政府在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方面大有可为,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活跃民间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加强政府监督,鼓励互助借贷市场和限制民间互利市场,充分挖掘民间借贷的潜力,使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服务。此外,政府要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帮助处于初创期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取得担保贷款,从而保证其对资金的需求。

4.4 加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风险投资基金为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融资机制,较好地解决了逆向选择的问题。这是由于风险投资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天然的有机联系决定的。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制还存在基金规模较小,风险投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等问题。政府应促进加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以形成资本来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高效的公司管理运作机制及有效的风险退出机制,使其更有效的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融资服务。

4.5 政银联合改善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体制 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在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目前来讲,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又缺乏必要的担保,商业银行可予以提供的贷款规模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在大力发展其他中小银行和建立政策性银行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考虑建立政府专项信用担保基金,以及通过允许向中央银行贴息再贷款的方式鼓励商业适当调整贷款利率结构,切实降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利息负担。

参考文献:

[1]秦汉峰,黄国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1(7).

[2]王岚,王树恩.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管理研究,2006(1).

[3]叶红雨.基于知识预期收益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问题探索,2006(9):42-46.

[4]王凤荣.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金融支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5.

[5]黄刚,蔡幸.开发性金融对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支持模式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6(5):81-84.

[6]刘勇,梅良勇,王娟娟.知识产权证券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5):11-13.

[7]张玉明,王浩,袭奢超.资本结构理论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J].科技管理研究,2006(3):50.

[8]杨茜.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5).

[9]戴淑庚.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0]鲍金良.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平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52.

[11]刘绮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93):142.

篇6

自2009年国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各地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本作为物质基础,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融资渠道并不通畅。在此背景下,人们不断探索着适合中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方式,而“天使融资”这一在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度发展较为成熟的融资方式,将会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一、天使融资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天使融资是指非正式的投资机构或个人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属于创业投资的早期阶段。天使融资的特点是投资金额不高,项目成功率低,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率高。

根据对OECD国家的调查显示,天使融资一般出现于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即种子期。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天使融资所占的资金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新渠道的融资比重将增加。

在以美国为首的OECD国家,天使融资历经发展已经趋渐成熟,这种形式也是大多创业型企业的首选。当下著名的苹果、谷歌等公司,当初都是通过这一融资形式发展起来的。

目前,中国拥有数以万计的民间资本,而发展中的文化产业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供给,这都成为我国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天使融资的现实基础。此外,依照国外的发展经验,天使融资主要青睐的对象,有着新兴、低污染、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文化产业企业无疑都符合这些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当下的文化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文化产业的主体。而大多文化产业领域里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吸引不了大量风险资金的进入,也无法达到银行的信誉标准,更无法上市融资,所以天使融资成为了他们发展初期的“救命稻草”。

二、我国发展天使融资的主要障碍

虽然天使融资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这种融资方式也适合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但是在我国天使融资与文化产业一样,正处于发展阶段,有着许多阻力。

(1)政府对天使融资认识不够清晰

至今,我国未有出台任何法律、规章对天使融资加以规范,这使得我国的天使融资无法有良好的法律保障。虽然中央和地方均支持天使融资的发展,但是对其内涵缺乏明晰的认识,对于投资的对象和主体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无法清楚区别天使融资和创业投资等,这一切都对我国天使融资的发展极为不利。

(2)我国天使投资人对天使融资缺乏认识

天使融资的特点说明,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动机更多是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进行扶持,并不是注重投资回报。因此投资者对于投资的项目是具有较大公益性的,然而,国内的投资人少有这种见解。

此外,我国投资人对于天使融资的风险性也缺乏正确认识。由于投资的项目主要处于种子阶段,项目的成功率并不可观。且一旦投入资金,则需要细致的管理及合理的规划。但是我国投资者大多没有预见天使融资的高风险,在投资之后也疏于管理,使得投资失败。

(3)国内普遍缺乏天使融资的意识

由于我国的民间投资整体上倾向于保守,虽然民间有着巨大的资本,但将其投入正处于高风险阶段的文化企业创业初期,作为投资方,是极少有人愿意率先尝试的。而作为融资方,许多创业初期的中国企业缺乏融资经验,对于资本操作不甚了解,无法即使选择天使融资这一渠道。

三、加快文化产业的天使融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天使融资的知识宣传

对于政府而言,必须明确天使融资与其他类型投资的差异,必须认识到天使融资的重要意义,要在促进文化产业天使融资发展的过程中起掌舵的作用。政府还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在促进融资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商业化运营,形成良性的融资循环。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当加强对投资者的知识教育,尤其是对天使融资中风险性和公益性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素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单纯而盲目的投机性融资,从而减少因投资者对风险性的错误认识而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矛盾。这样可以维护文化产业的天使融资环境,促成其健康发展。

(2)积极出台政策促进天使融资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贡献

也是由条件成熟的区域率先试点,成立文化产业的天使融资基金,主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从而助推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

对于天使融资的文化企业应当给予合理的优惠,如相应减免投资所得税和红利,是促进其发展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一种方法。此外,还应当考虑文化产业领域天使融资的退出机制,建立有利的市场体系。

(3)共享信息,形成团体

据美国天使融资的经验,天使融资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人脉的介绍,融资方与投资方相互认识;另外是通过网络系统,融资方和投资方在互联网上相互了解。而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由于中小企业众多,不能仅靠人脉完成融资方与投资方的接洽,所以运用网络平台至关重要。政府和民间都应该搭建相应的网络平台,供双方信息,寻找互利的融资商机,有效地使天使资金即使到达。

另外,美国相关产业的天使投资主体,多以团体的形式存在,由其中的“天使长”负责管理。据调查,在美国每个天使投资团体平均拥有会员8.5人,年投资量200—500万美元不等。反观中国,天使投资者主要以个人形式存在,单打独斗,导致如投资后疏于管理的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中国的天使投资者也应当团结起来,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共同面对融资上的挑战。

【参考文献】

篇7

0 引言

当前我国都市化进程正处在加快期,我国城市化水平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率提高,到2021年,预计我国城市化程度将会达到50%-55%[1]。随着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商品房价格也一路攀升,这使得中低收入居民对商品房望而却步,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严重不足。在刚刚过去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各级政府交付保障房3600万套,累计投入资金4.8万亿元[2]。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对城中村提高改造强度,完善住房供给体系。保障性住房投入仅依靠政府财政难以支撑如此巨大的空缺量。选择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融资模式是打破保障房建设资金短缺的关键。

BOT、PFI及PPP等创新融资模式是解决政府财政困境的有效途径。BOT模式在一些国家的城市交通、发电站建设以及自来水供应等生产性和服务性行业展现出勃勃生机。PFI融资模式是将民间资本引入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公共产品的良好借鉴。沪杭高速上海段和卢埔大桥就是我国采用私营主动融资模式的成功案例。Singaravelloo对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PPP模式进行研究,发现政府在PPP融资模式中的正确定位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Dirk Daube对采用延期付款模型的PPP融资项目中参与各方的利益与弊端进行研究。王雪青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用PPP融资模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并针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取决于隶属函数,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函数组合评判结果差异较大。模糊优选模型在确定目标权重时选择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评判结果的精确性。通过采用模糊优选模型对各种融资模式的隶属度进行排序,可以选择出最适合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方法。通过基于AHP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优选出的融资模式进行风险评估,进一步验证模糊优选模型在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选择领域的可行性。

1 保障性住房融资理论概述

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应注意转变政府的角色,使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和调动民间资本。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使政府从提供者变为监管者和合作者。

在对保障性住房融资项目的可能性和融资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后,项目投资者应综合项目特质和可能存在的损失,选择最为契合的融资结构和获得资金的方法,即选择最优项目融资方式。伴随着经济的进步,项目融资模式也日渐成熟,BOT、PFI、PPP是最为普遍的项目融资方式。

2 项目融资模式差异性比较

2.1 BOT融资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建设-经营-移交”,是民营部门介入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3]。政府公共部门与由民营部门组建的项目公司签署特许经营权协议,由项目公司负责某个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并在特许期限到期时无偿移交给东道国政府[4]。在特许运营期限内,东道国政府有监督调控的权利,项目公司通过对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用户收费等渠道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可以将BOT融资模式看作公共部门就某一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有限一段时间寻求私营部门的支持。

BOT融资方式属于有限追索权项目融资,主要以项目信用进行融资,银行依靠项目收入回收贷款。即使政府和项目公司股东对项目有一定程度的支持,银行对贷款的回收也仅限于这些支持。因此对投标公司的审查力度远远大于由政府投资的项目。BOT融资方式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和有稳定预期收益的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对BOT项目融资的管理透明度差、效率低,关于BOT的法律法规还有待成熟。

2.2 PFI融资模式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模式,即私营主动融资,是指利用私营部门的资金、人员、技术和管理优势对经营收益性或非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融资、开发建设与运营维护,政府对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采购,也可以协作经营的方式或以授权私营部门收费的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解决基础设施以及公益项目的投资效率问题[5]。

PFI融资方式重点在于公共服务的提供,而不是公共项目的所有权。政府逐年对私营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偿还,将原本需要一次性投入的巨额资金分为多年的小额还款,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至于最终公共项目的所有权则按照合同规定,归政府所有或归私营部门所有。

2.3 PPP融资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ership)模式,即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合作的融资方式,以各参与方的“共赢”为协作理念[6]。PPP融资方式以项目预期收益以及政府扶持政策作为还款基础,而不是以项目信用筹措资金。在公私合营融资模式中,政府扮演着监督者与合作伙伴的角色,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合同期限内,与私营部门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为实现项目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和谐的协作机制。

篇8

    企业融资主要包括内源融资、 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具有自主性、有限性、低成本、低风险等特点,可以增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权益性融资指融资完成后增加了企业权益资本的融资,如股权出让、增资扩股、发行股票等,它具有融资期限长、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低、资金使用自由度高、资金到位率低等特点。 债务性融资指融资完成后增加了企业负债的融资,如普通贷款、发行债券、民间借贷等,它具有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资金使用自由度低、资金到位率高等特点。企业融资涉及到诸多问题,如融资的时机、融资的数量、融资的方式等,其中,融资方式的选择是重要一环。在融资实践中,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对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小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有很多融资方式可供选择,而每种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融资的需求。

    (一)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类型选择融资方式

    1.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1)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生物科技、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等16大类领域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风险高、收益高、资金需求具有长期性、所需资金多、外部收益大。正是以上特点决定了高新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由于风险大,它很难像其他中小企业以普通融资方式筹集到资金。如银行贷款,这类贷款注重安全性, 一般回避高风险,且需要资产抵押担保。所以,从理论上来讲, 普通贷款并不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适合的融资方式。而通过发行股票的权益性融资,一般要求企业有几年的盈利记录, 而大多数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并不满足。 因而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不适合传统型的融资方式。(2)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适合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从表面上看,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受到许多限制, 但实际情况并不然。尽管采用传统融资方式很难,但并非所有的融资方式都不可行,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相比有一个很关键的优势——“概念优势”。 所谓概念优势,是指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所占有的“高新科技”这个概念顺应了社会发展,容易受到具有冒险精神的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基金青睐,甚至高新科技领域巨大的盈利前景也会吸引一些其他投资者。而且由于“高新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国家也会对这类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法律,甚至是直接的资金支持。所以这类中小企业适合风险投资、买壳上市、融资租赁等创新型的融资方式。

    2.传统中小企业。(1)传统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传统中小企业主要是指在农业、制造业、餐饮业、建筑业、医药业、商业和其他传统型非科技行业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与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相比,传统中小企业具有如下特点:低风险、收益稳定、享受较少的政策优惠。基于以上特点,传统中小企业缺乏足够高的盈利前景, 很难获得风险投资,而且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较难。(2) 传统中小企业适合传统的融资方式。传统中小企业有其自身优势,由于其资产中有形资产占主体,市场成熟,产品需求稳定,风险相对较低,所以比较容易获得亲友的借款,以及利用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传统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二)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发展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应不同。

    1. 种子阶段——内源融资为主。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活动比较单一,组织结构十分松散。由于仅有产品构想,未见正式产品,所以很难确定产品在商业上、技术上的可行性,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较高。就整个财务情况看,企业处于亏损期。此时企业尚无正式销售渠道,没有销售收入,只有支出。企业处于“种子阶段”的失败率很高,大部分“种子”都被淘汰掉了。该阶段,由于企业技术不成熟、产品无市场、生产无规模、经营无经验,因而风险很高,敢于投资的机构和个人非常少, 企业取得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很小。又由于这时产品市场不明确,生产也未正式开始,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少之又少, 想要取得普通贷款也并非易事。因此,处于种子期的中小企业应首选内部权益融资,主要是自有资金,其余是民间借贷,此外企业还可以寻求政府创业基金的帮助。

    2. 创业阶段——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中小企业进入创业阶段就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新产品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案,接下来就是将研究成果向商品化转变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资金主要用于形成生产能力和开拓市场。由于要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后续研发、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战略性规划,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大约是种子期所需资金的10倍以上)。 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其内部已形成一定的资金积累,融资条件相对较好,这时,融资方式应以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重点是吸引投资机构或个人,如创业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投资、担保下的普通贷款等。

    3. 成长阶段——银行信贷为主。闯过创业期后,中小企业在生产、销售方面基本上有了成功的把握,组织机构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已定型,也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企业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但企业在成长期仍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能力,牢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确立在业界的主导地位。因此,企业在这一阶段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已有了较为稳定的顾客和供应商以及较好的信用记录,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大为减少,财务风险也大大降低,吸引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利用信用融资成为成长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最佳选择。另外,在创业阶段投入资金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追加投资也是一个选择,但由于此时中小企业极具发展潜力,为了避免稀释股权,一般不宜采用股权融资。  4. 成熟阶段——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进入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稳定、组织机构完善、管理经验丰富、产品销售量和利润持续增长,但行业整体的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会逐步下滑。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可能就是对大规模生产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改革组织模式,增强或重建管理制度,开拓新的品牌,以适应市场创新的要求,所以企业仍需要大批资金投入。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应主要考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的大规模融资,适度的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而有条件做强做大的中小企业应主要考虑实现企业上市。

    综上所述,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而不同的融资方式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小企业应充分了解各阶段资金需求的特点和权衡各融资方式的利弊,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1.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间借贷。 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信程度不够,而且没有足够的资产作为抵押,因此很难进行担保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就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正视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重视这一有效的融资方式,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要创新。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类型十分广泛,经营模式也千差万别,当前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应当寻求更多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是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相一致的。如:股权融资,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应考虑在创业板市场上市;项目融资,应以独到的市场眼光,研究开发出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项目,来吸引风险投资和国家扶持基金;债务融资,如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等。

    3. 中小企业要提高融资能力。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还是银行贷款,但是中小企业资信程度不高是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能及时偿还贷款,取得银行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而现在一些中小企业在需要资金时才找银行,平时也不和银行打交道,做交易时直接使用现金,与银行一直都没有业务往来。此外一些中小企业不能如实纳税,缺乏建立良好信用记录的意识。

    4. 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因此,商业银行要把支持中小企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贷款政策和办法,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诸多政策,但只有银行积极全面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才是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之道。

    综上所述,当企业需要资金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时,融资是一条有效途径。而融资方式的选择是融资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中小企业只有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和自身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才能成功融资,帮助企业正常有序经营和发展壮大。其次,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创新自身的融资方式和提高自身的信用能力, 增强信用意识,改善融资方式。最后,商业银行和社会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以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竹枝.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3-83.

    [2]高正平. 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44-150.

    [3]程剑鸣,孙晓岭. 中小企业融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

    [4]张维德. 中小企业融资完全手册[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3:417-430.

    [5]杨宜,梁红. 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比较与选择[J]. 财会通讯,2009(5):19-20.

篇9

资金是维持企业正常生存的血液,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推动力。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按时足额地筹集到企业所需资金,对企业的发展及经营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中,按照自己资金拥有的情况、生产经营的情况和企业将来经营发展的需要,经过科学的计划以及预测,经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去筹集资金,这就是融资。中小型健身会所有别于一般中小型企业,一般没有不动产作为抵押,在银行也没有信用记录,没有产品公司的订单等。所以,通常的一般融资方式并不适合中小型健身会所。中小型健身会所的融资困境是制约中小型健身会所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渠道的拓宽及创新是破解融资困境的重要方式,加强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扶持机构的建设,完善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立法对中小型健身会所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美蒂健身会所、超级健身会所、羽飞健身、帕菲克、乐动健身、巨人健身、名胜健身、圆方健身、国玉健身、杰森健身十家武汉中小型健身会所。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检索关于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各种模式的研究成果,查询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各类文件与资料进行有目的的比较分析。

(2)调查法

①访谈法

通过实地访谈对所研究的健身会所负责人进行有目的的访谈,从健身会所采取的融资方式、融资成本、风险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访谈。

②问卷调查法

设计《武汉市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情况调查表》,采用实地访谈和事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武汉市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模式的调查分析起到数据上相对准确的作用。

(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和访谈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结合相关材料进行逻辑归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武汉中小型健身会所内、外部融资占比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见下表),企业平均外部融资占总融资的74.4%。这就表明当企业资金出现缺口或者需要资金时大部分为自己外部解决,很难从内部获取资金来源,内部融资只能完成总预期融资金额的25.6%,这就说明武汉中小型健身会所的留存收益和折旧相对较低,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压力。当所需资金达到一定程度,内部融资不能达到所需,外部融资渠道的匮乏和外部融资能力的缺失可能使企业不能得到所预期的融资金额,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甚至整个企业的运转。

武汉中小型健身会所平均内、外部融资占比一览表

当普遍出现内部融资过低、外部融资压力过大的情况时,有两种解决方法,其一是增加中小型健身会所的留存收益,从而间接增加内部融资所占总融资额度的比例,这主要是看中小型健身会所的经营状况;其二是增加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和加强外部融资能力,从而满足企业对融资的需求。

2.武汉市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成本分析

(1)内部融资

武汉市中小型健身会所平均内部融资占总融资的25.6%,多为企业自己的储蓄转化为融资资金,融资金额多少主要取决于企业之前经营状况的盈利存留和折旧。但是武汉中小型健身会所的经营规模不大,留存收益和折旧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整个融资需求。

(2)外部融资

武汉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资金大部分靠外部融资获得,但大部分中小型健身会所获取外部资金能力有限,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最小的银行贷款获取企业只有一家。而所有中小型健身会所都会用到会员预售卡融资这一方式;其中5家选择通过熟人借贷来筹集资金,这完全就是靠企业主个人信誉的一种模式;5家选择了市场上的金融公司进行融资。由结果可以看出,几乎每家健身会所都会选择会员卡方式进行融资;正规、可靠、融资成本低、融资风险有保障的银行贷款只有极少数中小型健身会所获得。通过分析可知,大部分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渠道单一,基本上都是以民间借贷为主。其中预售会员卡融资几乎成为所有中小型健身会所都会选择的一种融资方式。

3.武汉市中小型健身会所的融资方式与融资资金的比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会员卡作为融资手段并不稳定,不易作为重要融资的筹码与预期。其中银行融资获得太少,中小型健身会所应该加大银行融资这块的力度。熟人借贷虽然有一半的健身会所选择,但是融资资金明显受限。商业信用和金融公司的融资资金相对较高。中小型健身企业预期资金完不成的情况下有些预期项目就不能启动或者大大缩小规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其发展。中小型健身会所所用的融资渠道所融取资金平均不高,规模不大。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是减少企业融资成本、控制融资风险的主要途径。

据调查发现,五种融资方式中会员卡融资方式所获得资金占总融资资金的40.97%,说明中小型健身会所在融资行为上过分依赖会员卡这一方式,占比最小的是银行贷款7.17%。熟人借贷14.86%和金融公司13.28%。民间借贷的不足是规模小,资本实力小,抗风险能力差,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利率高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在融资规模上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资金;用途不规范,缺乏有效统计,潜在风险较大;缺乏监管机构,没有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

总结来看,中小型健身会所的融资资金来源波动大,风险高。因此在民间借贷上应该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中,以便于更好地监督与控制风险。对于会员卡融资要慎用,而银行贷款则应该加大。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武汉中小型健身会所内部融资不够,过于依赖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压力过大,且外部融资资金的获得渠道多为不稳定方式;

(2)企业能获得并且成功融资的方式融资规模太小,增加了融资成本和风险,也很难足额获得融资预期资金。

(3)融资渠道匮乏,这也说明企业融资能力不够,对资金呈现饥渴状态,对于有高额费用的民间借贷也趋之若鹜,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很高。

2.建议

建立相关政府部门参与,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对于一些符合政策支持条件、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型健身会所的一些项目,可由政府提供融资再担保,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解决中小型健身会所资信较低的问题,还可以强化政府在担保机构资格、项目审查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形成高效、规范的中小型健身会所融资担保体系。比如武汉欲建立网球城市形象,就能给予有网球场地的健身会所以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显.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定义与划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7):99-100.

[2]张与珊,董运龙.浅谈中小微企业融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1):14-15.

[3]李剑峰.融资成本与风险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J].经济师,2012(01):79-80.

[4]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06):3-9.

篇10

杭州市作为科技密集型主导企业的创业天堂,借助于发达的网络实力、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以及发达的流通市场优势,催生了“电子商务”、“批发零售”,“轻工业”等新兴朝阳产业的蓬勃发展,小型微型企业已经成为杭州市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3年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杭州市小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44.90亿元,占全市法人企业收入总额的39.7%。在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上,201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实有就业人员272.03万人,小微企业吸纳了超过50%的就业人口。与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相比,各项数据都有井喷式的发展,从经济构成比例以及吸纳就业人口的比率上,小微企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我国对小微型企业的关注起步较晚,在当前小微型企业快速发展态势下,仍然存有多方面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如人力成本、资金短缺、政策扶持不到位等,且其中以资金制约因素最为突出。据2014年广发银行的《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资料推算,截至2013年底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已超过22亿元。资金要素对于小微企业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由于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容易波动,风险大、变数大,对于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可抵押资产较少,与银行的立场不一致导致传统融资难度大。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情况说明

通过对杭州市主城区内330家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21份,针对该企业当前主要的筹融资方式情况调查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该企业主要融资方式;二是该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企业类型关系。

本次调查抽取杭州市主城区范围内的321家企业,其中在企业生命周期方面青春期企业占比最大(41.1%);在企业类型方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最大(32.4%)。

三、杭州市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一)融资方式总体分析

在对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方式的分析中,我们对采用频数分析中的多响应变量分析,给出每种融资方式占有效百分比的情况。

从表1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贷款(21.3%)、城市商业银行贷款(22.8%)以及亲戚借款或者个人储蓄(25.3%)是小微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城市或农村信用社贷款、互联网融资以及民间借贷,占比10%左右。这符合当前小微企业总体筹融资的大环境,即银行贷款仍旧是小微企业筹资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银行抵押贷款的条件限制,多数小微企业难以达到银行贷款的门槛,因此民间借贷(9.4%)、互联网融资(11.9%)等融资门槛相对较低的方式,也成为小微企业获取融资的有效途径。

(二)融资方式偏好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小型和微型企业对于融资的选择,我们采用多项logistic多项回归分析法来检验不同类型企业对于融资方式的行为偏好。

数据的似然比检验中,除了外商或国内其他企业合资以及“其他”这两项融资渠道之外,其余融资渠道例如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互联网融资等融资渠道P值均小于0.05,说明显著性高,也就是说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企业类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我们将显著性低的因子从模型中剔除。

由Logit模型参数以及假设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估各类型企业对于融资方式的总的偏好性。但是数据对于企业类型以及融资渠道两者分类详细,分析结果输出庞大,难以避免估计误差,因此主要截取显著性较高的数据类别为例进行分析。

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微型企业作为参考类型,其系数全部为零。

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小型企业中,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2和0.003;微型企业融资渠道中,民间借贷p值为0.026,具有显著性差异。

即在企业类型与融资渠道高度相关的情况下,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来说,小型企业利用民间借贷和全国大型商业银行贷款的概率分别为29%和737%;微型企业利用民间借贷的概率为92%等。

根据综合分析统计结果可以得到:小型企业利用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或者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信用贷款的优势比高于私人或民间借贷的优势比;而微型企业主要对于私人借贷、互联网融资等的优势比要高于银行贷款。

(三)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规模大小与企业选择融资方式呈相关性,小型企业更多的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而微型企业则更多的采用企业采取亲戚借款以及储蓄、民间借贷和互联网融资等非银行贷款渠道。

我们可以从小微企业自身层面以及融资渠道给予资金的意愿强度两个层面来对小微企业筹融资偏好性原因进行分析。从小微企业自身规模特点来说:小型企业相对于微型企业,规模稍大,同时其本身的现金流动基数大,银行充裕的资金链供应能够最大限度满足要求;微型企业类型复杂,资金需求强度层次不齐,因此更多地会采用非银行融资渠道模式。从融资渠道的意愿层面来说:银行给予贷款首要的条件是要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性,银行认为规模越大的企业可提供抵押的资产多,遇到坏账风险少,因而对小型企业的贷款意愿强烈;同时微型企业不具备让银行提供大量贷款的抵押条件,因而银行的贷款意愿偏低;其它筹融资渠道规模较银行小,主要是通过增加贷款笔数的方式增加发放贷款,数量庞大的微型企业为其提供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且其抵押贷款条件较低,贷款额度灵活,更能够适应微型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等)的融资需求。

四、对策及建议

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结合实地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我们针对如何缓解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建议。

(一)贷款机构的产品创新

针对小微型企业“可抵押物少”这一根本原因导致的小微企业想贷款而不能的现状。贷款机构应该主动创新自身产品,一方面可以推行抵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结合的放贷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企业自身特点,放宽贷款抵押物的选择空间,例如针对互联网小微型企业,能否采用“技术抵押”的形式;对于农村小微型企业,能否采用“宅基地使用权”等进行抵押。

(二)“因地制宜”的发挥互联网融资作用

杭州市互联网经济的超强实力,使得杭州市小微企业拥有地缘优势。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融资平台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成效颇丰。因此,杭州市小微企业需要更好地借助这一区位优势,敏锐地抓住以 “蚂蚁金服”为代表性的互联网融资平台带来的普惠金融的趋势,抓住互联网融资这一有效途径进行融资来加快自身发展。

(三)金融机构创造性的主动对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小微型企业坏账高导致贷款机构放贷谨慎,但是并不是所有小微型企业都信用度低,但是由于我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难以判定企业的信用层级,因此急需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系统”的开创,使得贷款机构自身掌握了客户的信用状况成为可能,解决了更多征信领域的空白。这一必然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能够更加有效率的进行贷款服务,并且能够更有针对性。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通讯作者:许必芳

参考文献:

[1] 刘鑫.林建.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A市农村小微企业的调查[J].上海经济研究,2015(06).

篇11

国家发改委官员已公开表示,将为京沪高铁项目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多方吸纳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及国外投资,采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多种出资方式,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权益、债务融资,实现多元投资主体、多种筹资渠道、多样融资方式。

但项目融资有很多模式,包括ABS(资产证券化),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融资租赁,等等。有专家认为,一种基于TOT和BOT的新的项目融资模式――TBT模式,或许更适合包括京沪高铁项目在内的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的融资实际需要。

TBT融资路线图

TBT就是将TOT与BOT融资方式组合起来,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在TBT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促成BOT。TBT的实施过程如下:政府通过招标将已经运营一段时间的项目和未来若干年的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负责组建项目公司去建设和经营待建项目;项目建成开始经营后,政府从BOT项目公司获得与项目经营权等值的收益;按照TOT和BOT协议,投资人相继将项目经营权归还给政府。实质上,是政府将一个已建项目和一个待建项目打包处理,获得一个逐年增加的协议收入(来自待建项目),最终收回待建项目的所有权益。这可用图1直观地说明:

TBT模式两大特点

其一,从政府的角度讲,TOT盘活了固定资产,以存量换增量,可将未来的收入现在一次性提取。政府可将TOT融得的部分资金入股BOT项目公司,以少量国有资本来带动大量民间资本。众所周知,BOT项目融资的一大缺点就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对项目没有控制权,而政府入股项目公司可以避免这一点。

其二,从投资者角度来讲,BOT项目融资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为。而从国内外民营BOT项目成败的经验看,政府一定比例的投资是吸引民间资金的前提。在BOT的各个阶段政府会协调各方关系,推动BOT项目的顺利进行,这无疑减少了投资人的风险,使投资者对项目更有信心,对促成BOT项目融资极为有利。TOT使项目公司从BOT特许期一开始就有收入,未来稳定的现金流入使BOT项目公司的融资变得较为容易。

现有融资环境支持TOT

中国目前经济收益良好稳定的铁路支线、专用线为数不少,而且还有少量城市间高速铁路,这些现金流量可观而且已经基本明朗化的项目对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通过前面分析TBT融资模式的突破口在于TOT中项目的转出,既然中国有这么多对投资者有很大吸引力的铁路项目,那么,项目转出就有了可能,从而将TBT融资模式实践于客运专线建设就有了可能。

中国民间资本总额十分庞大,2005年12月末,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一直以来,由于缺少丰富的投资渠道和金融产品,加上近年来股票市场的低迷,大量的民间资金滞留银行,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仍有数千亿美元的游离资本在寻找投资对象。这些都表明中国客运专线建设项目实施TBT项目融资模式有充分的资金保障。

TBT融资模式中,政府通过TOT一次性融得资金后,会在BOT项目中入股,甚至主导项目的实施。这样,其他投资人就不用担心财务上和政府履行合同上的问题,而且有了政府的强力参与,又有了资金的保证,就大大增加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从国家的政治环境上讲,中国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投资环境逐步改观,政府诚信也在逐步提升,相关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

通过上面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客运专线建设项目中实施TBT融资模式是可行的。

正视两大敏感问题

虽然以BOT为主的TBT项目融资模式,兼备了两种融资方式的优点,可广泛在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风险大的客运专线建设项目中应用,但在实施中还有两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

第一,TOT转出项目的经营权如何定价?

TOT中项目的转出是TBT融资模式得以实施的突破口,而转出项目的经营权的合理定价则是转出协议达成的关键。如果转让价格过低,会使转让方遭受财产损失;如果转让价格过高,则会降低受让方的预期投资收益,导致转让协议难以达成,或者项目产品价格过高。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转让方为了达成协议,则需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较多的让步和承诺,而过多的让步和承诺对于转让方而言同样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对于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拟转让项目经营权的真实价值。它通过估算TOT项目融资标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来确定TOT项目融资标的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期望价值理论,是基于标的的预期收益角度对其价格所作的评估。

但由于中国国内铁路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如法律环境、行政环境方面的问题,加大了受让方在经营期间的预期风险,受让方一般比较难以接受收益现值法评估出来的经营权价格,或者会对出让方和政府提出比较苛刻的条件,导致TOT协议难以达成。所以,给TOT转出项目的经营权定价时,要在收益现值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进行修正,使价格趋于合理、可行。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的方法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阿尔费雷德・巴拉特创立的巴拉特评估法。

第二,拟转让经营权的已建TOT项目要与待建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相匹配。

TBT项目融资模式是以BOT项目为中心进行的,是以建设BOT项目为最终目的,所以,选择与BOT项目相匹配的拟转让经营权的已建项目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拟转让经营权的已建项目的规模、净现金流,即其经营权在特许期的估价要与待建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相匹配,有专家认为还要尽可能选择运营成本较低,不需要作较大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已建项目为好。

篇12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小企业日益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GDP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瓶颈,而融资难题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相关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大都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宏观政策适用不公、融资外部环境制约、正规金融的信贷约束等外部因素,也有信息不对称、企业自身治理机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内部因素。如李新华(2010)分析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认为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因主要包括: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经营风险高;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约其融资能力;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融资成本高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因主要有: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资本市场的发育不完善、信用担保环境恶劣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在制约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内外部因素难以克服的情况下,造成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转向对民间资本的依赖。

然而,现实中民间资金供需通道不畅,民间融资还处于地下状态,其不规范性和自发性特点导致资金供给不稳定、融资规模相对较小和附带人情债等诸多弊端,特别是其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也容易产生金融风险(嘉思瑶、宋若峰,2009)。加强对确立民间融资合法地位,规范民间融资行为的研究,既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燃眉之急,也是确保经济增长的最有效办法。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体制要素分析着手,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资金对接渠道,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理论支持。

二、将民间资金纳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中小企业当前发展主要障碍

1、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虽多,但可利用渠道狭窄。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可以说是多元化(如表1所示),有商业信用融资、银行渠道融资、股权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和政策融资等近40种系统性融资方式,每一种融资方式中又有很多类具体产品。但现实是符合这些融资方式约定条件的中小企业少之又少。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只有系统性的金融机构贷款、民间借款、内部集资、租赁等方式,可有效利用的渠道不仅少而且狭窄。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低,间接融资比重高。因为证券市场的高门槛,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发展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部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据统计调查,有65.7%的企业融资主要是依靠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权益性融资占33.3%,其他来源融资占16.4%,债券类融资最少,仅占1.8%。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比例相对不足,直接外源融资渠道缺乏,还是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贷款进行间接外源融资。

3、对银行借款依赖性强,但商业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当前的资金供给体制下,商业银行仍是企业资金主要供给者,但作为最重要的外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银行借款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银行也很少对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信贷。从贷款余额分布上看,贷款重点支持了大企业和大项目,而占据中小企业较大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从金融机构或得到贷款比例相当的低。从全国来看,2010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4.67%,中小企业新增贷款1.9万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41.3%。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为例,近十年来中小企业每年获得的贷款量银行系统贷款比例持续下降,私营及个体企业贷款比虽有上升之势,但依然较低,两者贷款之和占总贷款额比例不足10%。所以金融机构贷款不足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缺口依然较大。

(二)民间资金实质上已构成中小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强烈地刺激了民间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而民间资金的富裕也使这种需求的实现成为现实。由于城乡居民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为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大量民间资金涌向中小企业成为现实。截至2010年8月末全国储蓄存款余额28885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3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为16.24%;2009年8月末储蓄存款余额为24850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234.91亿元,增幅为24.08%,两年同期相比降低7.84%。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民间资金流向的趋利性。2008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额虽呈增长趋势,但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增加速率都明显回落。

以中小企业高度密集的江苏省为例,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而从民间信贷市场获得资金。2009年民间投资完成11746.2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62.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江苏,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兴办医疗机构,政府还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交通基础设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等。

(三)民间资金投资主体与中小企业有着共同的发展欲望且功能互补

民间资金投资主体和中小企业有着共同的发展欲望。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民间融资方式天然就具备了服务中小企业的个性特点,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正规金融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表2分析了民间金融、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特征的契合性。

表2的分析表明,民间融资作为部分金融空间缺位时的一种过渡形式,其广泛性、渗透性优势在与正式金融的交叉性和交替性的关系中足以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成为中小企业依据资金可得性与经营特点而形成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融资渠道。

三、当前制约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体制原因分析

民间金融的天然属性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正规金融的资金供给不足,解决信贷“市场失灵”难题,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然选择,也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自主性选择。然而现实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与社会民间资金总供给相对宽裕之间的矛盾突出。而深层次的原因是民间融资深受体制上的歧视,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

1、民间金融本身运行不规范且保障缺位。从本质上看,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就是一种金融制度运行的困境(马方方,2001)。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质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制度上的原因(周兆生,

2003)。首先,民间金融仍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没有专门为民间融资服务的信用评估机构,没有规范的评估程序与方法,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其次,直接建立在以私人关系为核心的文化观念之上的民间融资,缺少如正规金融一样的信用保障制度,往往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派生出的契约约束关系较为脆弱性和人际关系约束具有超强性,掩藏着巨大的道德风险、经济风险与社会风险。再者,民间金融信贷操作不规范,缺乏资金流向引导机制、严格的监管制度以及妥善的担保机制。

2、缺乏法律外衣保护,民间金融在实际运行中遭遇诸多法律困境。国家虽已出台了涉及民间金融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但不系统、不细致。一方面,没有一部专门的民间融资法规对民间融资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多数分布在各部门法律之中(郑侠,胡孙法,2009)。现有涉及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等都没有随着民间融资的日益公开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协调、相互冲突的地方,民间融资缺乏统一、协调的法律依据。而最新的关于民间金融具体工作指导,如《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等并没有得到落实。另一方面,民间融资的法制建设滞后。未明确民间融资的管理主体,没有设立专门的审批部门。对于民间金融与非法吸收存款借贷的概念界定模糊,民间金融的法律性质和合法地位不明确,因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绝大多数未经批准,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的民间金融遭到法律打击的可能性大。当前的民间金融保护法律存在明显的缺陷,已无法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吻合。

3、民间金融监管乏力且指引不足。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游离于正规机构之外的信用行为,长期以来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对其管理制度缺失、措施乏力。国家尚未对其形成制度性的调查统计制度(廖鹤琳,彭育贤,向莉,2006)。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下,监管不力主要表现在:(1)监管主体不明确,责任履行不到位。人民银行、银监会、法院、公安等部门尚未实现信用信息互通,联动监管。(2)监管对象集中于对申请主体的审查,而民间金融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对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方向和运行态势的分析,民间金融处于中间模糊地带。(3)监管内容重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监管不全面。(4)监管力度侧重正规金融和监管手段侧重于形式上的现场检查而非封闭性的现场内部监管。(5)监管法律缺乏衔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困境与部分法律相互冲突。(6)监管服务上对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缺乏足够的融资信息帮助和融资指导。

4、民间金融利率偏高且约定不当。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民间金融最高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而现实是民间融资行为中高息现象比较普遍,容易引发民间融资主体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第一,虽然司法解释中作了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规定,但合同法并没有明文规定合同利率的最高限额;第二,法律对于超过所规定利率的民间高利贷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第三,外循环的民间金融资金不被货币当局统计观测和监控,在不受国家宏观调控与监控的条件下,当期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民间融资利率水平保持稳定上升趋势,高利率情况下长期负债的中小企业发生违约的概率高,从而阻碍了民间资金的可持续流通。

5、民间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缺失。Stiglitz和Weiss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一致认为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引发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约束的主要原因。同样,制约民间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关键性因素也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其一,民间金融基于人缘、地缘、血缘的建立基础决定了信息生产与传递以私人方式进行,具有区域范围的局限性。超越范围后双方都无法及时掌握资金供需信息,是造成这两类经济体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其二,部分地区也在政府支持下构建了有形或无形的融资信息平台,但多数侧重于“银企合作”以促进中小企业与正规金融机构在融资项目和资金供需信息上互通有无为目的,并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专门以传播民间资金供需动态的信息平台。

总体来看,中小企业民间信贷通道不畅通的根本症结是体制原因。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将其着眼点放在体制上,通过体制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体制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条件。

四、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管理体制建设思路

体制严重制约着民间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作用发挥,即便存在充足的民间资金供需,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渠道也并不畅通。因此,必须从体系的完善与机制的改进人手,以体制服务于民间资金供需双方,以体制促进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民间资金供给渠道的有效对接。

(一)完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法律规范体制

1、明确民间金融法律地位,严格界定非法融资与民间融资界限。民间金融合法化是民间金融发展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姜旭朝,邓蕊2005)。对于合法民间融资给予法律保障与政策鼓励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民间资金供给渠道有效对接的首要前提。第一,对于已具规模,机构完善,财务健全,管理规范,没有被非法行为所利用的民间金融形式进行合法化;第二,对于将资金用途定位于正当的盈利项目上,不是用于信贷或维持骗局循环骗贷的民间资金运作纳入法律保护范围;第三,对于综合考虑相关税费,以银行基准利率为准则进行合理经营流通,而非以获取高利贷价差为目的的民间金融活动界定为合法行为。

2、修订落实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是促进资金成功对接的外部保证。一方面,以现有的法律架构为依托,适时调整不合时宜的法律规范和国家政策,协调统一原有的涉及民间融资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制订适应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规范发展专门法律法规,对以下内容作出规范:明确界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的合法地位和主体资格;既要有对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统一借贷流程与操作规范,又要有分门别类制定的各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细则;规范引导民间资金流向与投融资重点;制定规范的合同条款,保证合同的规范性和利率的法律有效性,明确融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二)构建民间资金市场化的利率体制

民间融资是市场驱动下微观主体创新的产物,符合是市场机制的要求,要实现资金需求与民间资金供给渠道的有效对接,须打破临时性的利率制度安排,建立相对独立于正规金融的长期利率完全市场化与合法化的制度安排。第一,只要民间金融市场不存在失灵现象,民间资金供求方的行为不违反市场规则,政府就可以逐步取消利率管制,推动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第二,民间金融主体可以在银行基准利率下于可控的范围内由自主决定利率的高低。扩大民间金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通过民间金融借贷双方及双方内部相互博弈与竞争,将有限的可利用民间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达到最优。第三,在利率政策设计上给民间金融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利用利率杠杆引导民间资金回流,将中小企业可用资金合理分布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扩大民间金融规模效益。

(三)构建供需双方资金市场和信息市场体制

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有形或无形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信息披露平台,为民间资金和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信息对接和业务合作提供良好的机制,减少因为民间资金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引发的资金供需对接阻力,提高民间资金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的成功率。一方面,建立有形的为民间金融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管理机构。机构负责对民间资金供需情况、双方信用情况、企业违约信息、现行利率等及时更新与,为强化民间金融的信息透明度提供外在的硬约束。另一方面,建立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信息网站,将民间金融机构交易平台延续到无形的网络,通过网络资源非排他性地将民间资金供给信息传递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信息网络平台兼具信息、搜索与匹配功能。通过这一平台,民间资金供需任何一方都可以迅速、精准、批量地找到可交流与沟通对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贷款额度、利率、速度与条件比较选择民间资金组织;民间资金供给方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违约信息、担保状况、信用等级、可接受利率进行查询,高效率的进行开拓业务、熟悉业务、控制风险和锁定目标客户。网络平台的构建以最低成本的信息源实现民间金融信息流通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成功率、降低成本、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特民间金融监管体制

保持政府部门适度干预,建立健全以中小企业民间金融审慎监管为重点的外部监管体系,将中小企业民间金融纳入银监会建立监管网络。一是,指定专门机构建立针对民间金融的监测体系。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纳入国家金融监管范围,定期进行民间金融的信息采集与数据收集,在监管体系内加强对民间融资资金规模、性质、利率、流向和风险等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引导民间融资纳入国家金融监管正轨。二是,确立合适的划分标准实施分类监管保障中小企业以合法有效的民间金融。通过政策引导放宽合法民间融资机构准入规则,并对民间金融组织提供专业化建议以及技术帮助;加大对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并对其违规行为和不稳定因素加以规范降低金融风险。三是,下放监管权到地方政府,将官方监管与信贷主体的自律监管、市场方的外部监管有机结合,扩大民间融资行为的监测范围,加强对民间金融活跃地区的监测,定期采集相关数据,全面掌握民间金融运行情况。

(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组织创新机制

任何融资活动都要有组织载体作支撑以融资产品做营销,适应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特点的组织形式与产品创新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民间资金供给渠道有效对接的必要条件。第一,在民间金融尚未成熟入轨阶段可以协调地方商业银行办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委贷。具体而言就是着利用银行已有的信息库调查借款的人财务状况,贷款投向及资信状况,为民间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银行根据委托要求贷前寻找匹配的资金需求者,贷中监督民间资金的使用,贷后协助贷款回收,管理借贷双方的账户,但不承担贷款风险。银行帮助中小企业在可接受的利率的范围内得到发展急需的资金,同时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第二,加快民间金融组织创新,以民间资金相连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组建行业或地域内部的民间融资机构,延伸与提升借贷双方资金供需链。在一个银行业垄断情况下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纳民间资本,以此抑制社会关系的随意性与负面性,拓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入股融资担保机构公司、典当行、创业贷款协会市场参与主体的形式提供资金,在国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规范政策下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投资领域创建合法化的民间投资基金或风险公司。

(六)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风险防范体制

控制在小范围内的民间金融业务可提供的信贷资金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期限上都非常有限,易产生较大的关联性风险。构建完善的民间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保障中小企业民间金融通道的安全有效尤为重要。一方面,加强民间金融供给的风险防范。一是,建立针对民间金融组织的风险评级制度,根据民间金融总体风险的大小实行差别担保金制度;二是,建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预警等一系列风险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事前备案制度,通过事前审核控制引导社会资金的理性投资,比事后风险弥补更经济;三是,对涉及金额巨大的民间资本融资活动进行重点监管与维护,保障民间金融秩序的安全有效。

另一方面,抓住民间资金链条的社会资本属性,审慎提出对融资对象的要求。一是支持借贷在固定双方之间重复多次发生,而不是为了贷款利润选择信用不好的融资者。支持融资在多重社会关系中重复博弈,加强借贷风险信息的及时沟通,而不是为求速度盲目的选择融资方。二是明确责任主体,强调第一还款源,要求提供抵押品。贷前借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及强势社会关系对借款人的身份、信用、还款源、抵押形式要详细核实和分析。理清民间资金供需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风险纠纷的法律诉讼责任与义务。三是,限定资金使用范围,控制融资规模。立足于以民间资金供给者提供资金满足需求者特定融资需求的民间融资功能的准确界定。在缺少法律强制执行的条件下,民间资金供给者要对融资使用情况以及规模明确限定。在双方可承担的范围内进行借贷即便发生违约风险也可及时弥补。

篇13

引言:产业集聚区把企业与有关的支撑机构根据一定的联系,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了集聚,企业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商业联系。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逃避债务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提升了企业的信用度,使集聚区在投融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一、产业集聚区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主体比较单一,在依靠政府融资和财政资金的投资下,基础设施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的水平。而且集聚区开发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高,地价也在不断的增长,基础设施的投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由于国土政策的不断完善,土地拆迁费用、平整的费用和土地报批的费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规模的开发缺乏足够的现金支撑。另外,集聚区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大部分都是以土地和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形式,不仅增加了贷款的成本而且受贷款期限与额度的限制,很多企业只能借新还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问题

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主要通过两个手段,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而且业主的投资和内部的集资在投资金额上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所以银行信贷依然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在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的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在效益和规模上有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先天的劣势,所以非常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二、对投融资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的分析

首先是政府的资源比较的分散,很难形成资金的规模效应,以至于影响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民间资本没有便利的渠道进入产业集聚区,导致民间资本在用于集聚区建设时,成本的收回和盈利的模式比较的单一,不能对民间资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在此时融资平台存在一定的问题,它的规模较小,资金运作的空间也比较的小,融资的期限比较的短,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现有的一些投融资平台没有对政府的资金进行充分的利用,没有对民间资金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对企业投融资方面问题的分析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对各种信息进行保密,银行很难获得企业的经营信息。因此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避免发生资金安全问题。其次企业的融资规模不经济,银行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支付固定的交易费用,贷款额度大的话,费用就会相应降低。但是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而且财务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贷款的审核和监管的成本比较高。再次,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市场发生比较严重的变动,则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流量不稳定。使得贷款无法收回,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最后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较慢,资金也不够充足。如果遇到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就会选择逃避债务,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

三、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投融资方面的优势

(一)充分利用政府支持

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都比较的重视。政府不仅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还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中各个企业的融资。在企业融资方面,政府首先制定有关产业的发展规划来促进优质产业的发展,所以产业集聚区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投资方对集聚区的企业都比较的有信心,而且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聚区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相对其他企业比较容易,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企业发展。其次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联系都比较的紧密,能够有效的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政府为了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会采取一些优惠的政策,比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和发放补贴等。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资,有效的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利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都比较的快,在投融资方面,快速的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土地价值,给企业融资带来便利。集聚区中的企业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促进企业利用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另外,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能够提升相关产业在国内的地位,进而能够更好的吸引投资,这时候企业也可以在境外上市,进一步扩大融资的范围。

(三)建立较高的商业信用

首先,产业集聚区中的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或者产业都比较的接近,企业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之间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企业之间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企业资金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获得关联企业的帮助,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依靠信誉,成本也相对较低。其次,产业集聚区中的企业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它们也会同业拆借。为了以后更好的合作,这种情况下的利率一般都比较的低,有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由于产业集聚区的经营者关系都比较的近,所以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

(四)运用市场融资方面的优势

集聚效应能够帮助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首先,集聚区中有很多从事相同产业的经营者,他们能够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学习,这种方法有利于优秀的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提前进入资本市场。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能够给产业集聚区的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引进先进的运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这种方法降低企业对信贷的依赖,进行多样化融资,进而促使他们对内部财务进行管理,完善公司的管理机制。

四、小结

产业集聚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拉动作用,我国为了鼓励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还专门设立了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使其更好的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企业的投融资创造便利的条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集聚区还存在发展不平衡、设施的建设不完善、融资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