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基础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经络基础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医经络基础知识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网络技术真正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但网络语言的兴起,给中职学生的语言使用带来了很大影响。中职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但受到现代网络语言的影响和冲击,会导致学生在运用语言结构、语法或者词汇上出现错误。所以,需要加大网络语言对中职生语言使用影响的分析和思考,使网络语言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一、网络语言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们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国的网民数量逐渐增加,很多中职生都会在闲暇时泡在网络里,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学习和娱乐等。但受网络的影响,加上网络形式的特殊化,使得学生的语言也逐渐变得网络化。

很多中职生写日记会用到很多网络用语,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已经很难明确该文章的意思了。例如在某篇文章中会出现“斑竹、虾米、稀饭、high、汗等词语,这些语言用正规的语言翻译为“BBS的版主、什么、喜欢、兴奋、惭愧”等意思,感觉语言翻译过来跟原先的本意大相径庭,这也是最让老师头疼的地方。

通常将网络语言划分几个类型:

1)数字类型:例如气死我了,写成7456;拜拜了写成886等等;2)字母类型:变态可以简写成BT,佩服可以简写成PF,而男朋友则写成BF等等;3)汉字类型:例如白骨精表示的是白领、骨干和精英,灌水代表是网络论坛中乱留言等;4)标点符号类:采用标点和拉丁字母等来表示人的工作或者表情。

二、网络语言风靡的原因

网络聊天和沟通时的仓促性,很多中职生会有很多聊天的网友或者朋友等,在短时间内跟多个朋友聊天,必须要采用网络上的简洁语言,动作较快;

自我价值的体现,很多青年人都会具有特立独行、叛逆的思想,采用别具一格的网络语言,感到新鲜和刺激,跟他人不同,追求新奇和陌生的效果;

输入法的影响,很多情况下,网络输入法都是全拼软件,在加上受方言因素的影响,输入时会出现一些谐音或者临近词,久而久之,被广泛运用。

虚拟空间的自由发挥,在网上大家并不熟悉,所以可以利用一系列的新潮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网络语言的出现也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所致,网络上会出现了大量的外语词汇和术语等,所以语言发展的网络化也是必然的趋势。

三、网络语言对中职生语言使用的影响

有利影响

1)采用网络语言可以很快捷、方便的进行表达和描述事物,效率更高;2)增加了汉语言的表达手段,增加了现代汉语的词汇量;3)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职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况等,丰富了中职生的语言系统;4)在使用中更具幽默感和诙谐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思维,便于跟人沟通和交流。

不利影响

网络语言的冲击对中职生语言使用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写作和阅读上,其具体的方面表现在以下几点:

1.网络语言影响了学生的阅读

传统的阅读形式主要依靠朗读和背诵,或者采用揣摩和咀嚼的方式进行,很多情况下是通过阅读文章的句式结构和句子的韵律以及词汇等来分析句子内容或者文章的思想等。但现在网络语言注重的快速、便捷,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句式结构,仅仅是2-10个字的句子,省略了句子的结构,单纯的词汇组合,导致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转变了原有的阅读方式,替代了传统的阅读方法,但难从阅读中获得高价值的内容和涵养,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所以需要加强对阅读方式的控制,限制网络阅读方式的使用,提高阅读效率,将引导学生超规范化的阅读方式发展,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网络语言对写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很多情况下学生都会采用输入法和网络储存来学习文字和词汇等,很少去查询词典或者采用书法的形式进行写作,使得传统的书法很难发展下去;

网络语言影响了写作的内容和质量

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会使用很多网络用语,如:菜鸟(新生)、大虾(熟练掌握技能的人),甚至会出现一些符号,如:Zzzz.....等表示的是“睡觉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数字用语,如7456,表示的是“气死我了”等等。这些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心声。网络语言和的肆意出现,让中职生很难辨别是否属于网络语言,或者很难将正规的语言区分。很多网络小说的语言更是让人汗颜,众多的网络词汇,各给中职生的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针对网络语言背景下中职生语言使用问题的措施

1)首先让中职生明确网络语言的利弊性,明确在正规的作文和写作中是不允许使用简洁、错误的网络用语;2)加强道德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消除思想畸形和心理失衡现象,提高自身语言的档次和水平,避免一些庸俗化和粗俗化的文字等;3)加强对网络语言的限制,增强对网络系统管理和监督,提高网络文章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五、结束语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语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提高了交流和沟通的效率。但网络语言的大规模运用给中职生的语言使用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加大对网络语言的使用限制,优化语言学习和写作方式,提高阅读水平,摒弃网络语言中的渣滓。

参考文献

[1]林升华. 试论网络语言对中职学生写作的影响及对策[J]. 大众科技,2011,08:251-252+254.

篇2

1编制试题库的必要性

编制试题库是实施教考分离的前提条件,教考分离制度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2]。目前的考试制度不利于教学相长。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偏差大,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出题也无章可循。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有助于考试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教考分离,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自身医学素养的同时,也迫使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编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实用技术型中医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1促进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在教学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否则,学生的医学基础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编制试题库,是一项长期的、基础的且十分重要的教学建设。教考分离已经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而高质量的题库就是其保证[5]。编制试题库,有助于防止教师授课的重难点掌握度拿捏不准,也能较大程度上防止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并没有真正实际掌握医学基础知识。1.1.1有利于教师加强专业素养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这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的教学大纲,设置不同的经络与腧穴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理论和实训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针灸学相关基础知识。不同专业层次的教学,这就直接要求教师要深刻熟悉教材和各章节知识点相关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讲授不同的授课内容,尤其是重难点知识掌握比例和程度则需要因专业制宜、因学生制宜。上述内容,均要求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训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根据每次考试的结果导向分析,有助于教师分析判断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哪里,有助于教师把握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修正教案和调整备课思路,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授课时间分配。1.1.2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由传统考试模式变为试题库任意组题考试,学生不再抱有侥幸考试心理,从而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加努力夯实针灸学基础知识。同时,试题库的内容和更新均与教材更新变化和各类职业(执业)考试相衔接,与社会联系紧密,一改过去与社会脱钩的现象,这就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和氛围,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力也就更加明确,学生才能真正自发地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也为学生将来就业后再深造打下基础。同时,根据每次考试的结果导向分析,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分析判断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哪里,有助于学生自我检查和加强。

1.2保证考试科学化与规范化

经络腧穴学是学习针灸学的重要基础课,专业知识点相对稳定,题量也相对较大,编制试题库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传统出题模式和考试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也不能有效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无法保证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而编制试题库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考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在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出题方面,每套试卷里的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出题比例、难易程度都应当遵循相应的规律,而传统考试方法很难有效保证其出题的科学化。同时,在考试方面,不同专业层次、学年制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点的范围与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编制试题库,可以从教学大纲、专业知识点掌握范围和试题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做出相应标准,避免教师根据自己主观意愿进行命题[3],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出现偏题、怪题和重复考点题等问题。

1.3顺应考试信息化发展趋势

目前,全国教育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一是可以推动考试无纸化进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期末考试、模拟职业(执业)考试,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同时,学生的答题试卷可以根据计算机程序给出相关试卷分析和综合判断,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据此查找薄弱环节并巩固复习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二是减轻教师负担,避免试题录入、出试题、改卷、试卷统计和分析等重复工作,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三是可以更快地融入教育信息化洪流,也为下一步教育教学的数字网络化和开放、共享、交互做铺垫,促进与各中医药职业院校的学习和交流,了解自己学生的综合水平。

2试题库编制思路

2.1确定命题原则

试题库编制思路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命题原则。命题原则是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最根本保证。命题原则在最大程度上能保证选题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分析和应用能力,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水平。脱离客观评价标准的试题,很难保证试题库试题质量[3]。命题原则主要由与针灸学相关的资深教师讨论后确定。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层次(学年制)《经络腧穴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学时、教材内容、教学难易点等方面,对试题库入选试题进行标准设置。

2.2确定命题范围

命题范围实际就是指具体考什么,学生需要掌握、熟悉或者了解哪些知识与能力,最终以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展现出来。2.2.1确定命题范围的考虑因素在确定命题范围方面,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不同专业方向层次(学年制)、所采用的教材、学时安排、各章节知识点及考点分布。1)专业层次和学年制方面: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开设经络腧穴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是中医专业、护理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和康复专业,由于专业方向不同,学年制有三年制、四年制和五年制之分,因而这些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各有侧重。中医专业主要倾向于基层全科方向,康复专业主要倾向于基层康复理疗师方向、护理专业主要倾向于护理方向,针灸推拿专业主要倾向于针推方向。这几个专业对腧穴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实际临床针灸操作要求各有不同。2)教材方面:目前,高职高专主要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职中专主要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3)学时方面:学时范围大致在36~108学时。4)根据教学大纲和上述几个方面,各专业《经络腧穴学》的实际授课内容和各章节需掌握的知识点也分别有所侧重。只有结合以上主要因素,确定了命题范围,才能有效梳理各章节知识点与考点分布,既做到各个知识点有其独立性,又做到整本教材内容前后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让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实际掌握相关医学基础知识。2.2.2制定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内容需要涵盖以下主要方面:考试要点(考试覆盖范围)、考试目标(识记、理解、运用)、难易程度、试题题型、试题分值。同时,除了上述内容,还要注意试题答案的科学性。

2.3确定命题类型

在命题类型方面,目前常用的题型种类大致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次解释和简答题等,主要涉及主观题和客观题两大类。而这两大类题型的分值比例与所涉及知识点的难易度比例,都必须结合各专业方向层次(学年制)《经络腧穴学》的要求进行相应设置。梳理各知识点的重点与难点,有助于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或出现偏题、怪题。同时,在题型种类和题型比例等方面,除了常规的试题类型与试题比例外,我们还要注重与主要的职业(执业)资格考试等进行衔接。中医药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取得职业资格。因此,学生对考试知识点、难易程度以及考试题型等相关内容的熟悉,将有助于学生考试成功,从而获得从业资格[2]。

2.4注重时效性

建立试题库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题库具有时效性,不能一成不变。编制试题库应当根据教材的更新、职业(执业)资格考试以及教育教学的变化,适当优化选题策略,按比例适度调整题库相关内容[4]。综上所述,中医药职业教育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编制对于教考分离和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必须结合中医药职业教育院校实际,以顺应学科发展和学校需求为主。因此,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编制应当以基础性和综合性为主,公正客观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与能力,尤其以满足基层中医药人才需求为主,最大程度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袁宜勤.经络腧穴学(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06(6):1-2.

[2]吴述银,陈洪琳,江志阳,等.医学院校课程试题库建设实践及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47-149.

[3]张永臣,申伟.经络腧穴学试题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87-88.

篇3

作者:黄泳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有关针灸学的选修课已经开讲了三轮。综合选课情况、授课过程以及学生的反应等等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总结,并对针灸学进一步的选修课开设有所设想。

针灸选修课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报名参加课程学习的同学十分积极。每轮选修课,都有来自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影像专业、检验专业、护理专业等等不同专业、以及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纷纷表示,对针灸学的学习非常有兴趣,对于针灸学的选修课开设非常欢迎,对于了解有关经络、脑穴、针刺方法、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疗等等方面非常渴望。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想趁这个机会多熟悉和掌握一门临床有用的技术,中医专业的学生有的等不及挨到三年级才学习针灸,有的已经系统完成了针灸学的学习,但还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多了解针灸领域的最新动态。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授课教师。我们认识到针灸学选修课的开设,在南方医科大学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的,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医学素质是有用的。我们的教学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加有信心搞好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了。针灸选修课的开设对象相对杂一些,医学知识背景和对针灸学的期望了解值都不是十分一致。在开设选修课时,应该充分考虑针灸学专业特性,在难易程度方面和课程的独立性方面都要仔细斟酌。

比如,针灸学的基础知识是中医基础理论,不懂得阴阳、脏腑,就不懂得经络系统中根据阴阳多少和脏腑联系关系来命名的十二正经,不懂八纲辨证,就不懂实证要泻、虚证要补;又比如,没有经络和脸穴的相关基础知识,也就无法学习和运用针法灸法,拿着一根针不知穴位的话,就不知道往哪里刺;还比如,没有学习过中医对疾病的基本认识,不懂得辨证论治,就学不好针灸选穴处方,掌握不好临床怎样组合穴位、运用适当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我们面对的学生层次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就是缺乏这方面的基础学习,但是他们又有着高涨的学习热情。另外,选修课的课时也有相当的限制,一轮20至30学时。那么,如何才能开好针灸学的选修课呢,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呢?经过3轮授课的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应该开设系统的、多层次的针灸选修课程体系。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针灸学选修课的系列课程体系,把针灸学选修课做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立体课程。一方面,介绍了祖国医学的特色疗法,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是,至少开设4种层次的针灸学课程: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拟逐步开设“经络学”、”腑穴学”、“针法灸法学”等有关针灸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的课程,针对没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又向往学习针灸学的同学;第二个层次是临床实用层次。拟开设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疗法介绍课程,让学生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以针对非中医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在学习自身专业技能之外,再兼修一门临床实用技术,对于日后的临床工作一定会有裨益的;第三个层次是提高阶段。拟增设关于专病的治疗前沿介绍,以及针灸界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

比如,结合我们的医疗特色,专门开设针灸减肥、针灸治疗瘫痪、针灸治疗疼痛等等课程,或介绍临床新型技术、新型针灸器具、国际潮流等等,以针对中医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以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四个层次是针灸学的修养方面的介绍。拟开设关于针灸发展史、针灸著名医家、针灸学的不同流派、针灸在国际上的动态以及针灸医案医话等课程,从一个相对的角度学习针灸、了解针灸,使得学生的针灸知识更加丰满、更加有层次。这个方面的课程可以针对所有对针灸感兴趣的学生。除了内容的选排和重组,我们还认为针灸选修课应该充分突出学科特色。针灸学的学科特色是什么呢?它既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又是一门充满朝气的学科,它既是一门中医的学科,又紧密结合着现代医学知识。尤其是当今世界的针灸热方兴未艾,作为替代疗法,针灸技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我们学校就不断地有各国留学生前来研习针灸。因此,基于针灸学走出国、走向世界、在医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形势,我们应该注重针灸选修课的双语教学的开展,注重运用针灸学国际化的培养模式。我们的理解是,选修课不能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但是可以作为兴趣和方向的培养基地。用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来形容,选修课不是满汉全席,它仅仅是一道快餐。如何让它更加丰富、更加可口、更加精良,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思考并加紧行动的课题。

篇4

《冠心病防治与调养细则》

本书系统地分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阐明科学用药是关键,中医调养是特色,并列举了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诸多的适宜与禁忌,详尽地介绍了对冠心病患者行之有效的保健疗法,旨在使冠心病患者能够科学地生活与养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穴位贴敷治百病》

(第4版)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简要介绍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作用原理与功用、适应证、用药原则与选穴等。中篇重点介绍了270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临床治疗经验,精选有效外治方1320多首。每一疾病列方若干个,每方均按“组成、制法、用法、功用、主治、疗效、附记”七项内容依次排列。

《仝小林谈糖尿病中医调治》

作者提出2型糖尿病发展的郁、热、虚、损四阶段学说;首次提出血糖难控因素的概念、成因和治法方药,为中医药降糖提供了新思路;提出脏毒学说及苦酸降糖理论;系统阐释了三消辨证为什么不和今宜,糖尿病伤气伤阴的根源在于胃肠肝肺之热。中药降糖治疗可以让部分糖尿病患者摆脱终身服用降糖西药的苦恼。

《肚脐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概论,简要介绍了肚脐疗法的适应范围、生理依据和药疗、拔罐、灸疗三法一体的作用机制。下篇为疾病的肚脐疗法,着重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男科及伤外、皮肤科、耳鼻咽喉科等14余种疾病的肚脐疗法治疗经验。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升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经络疏通百病消》

编者以经络为主轴,配合腧穴治疗各种伤病的主导思想,详细介绍了按摩、艾灸、刮痧等养生、治疗方法,包括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经络疏通方法,如按摩手法技巧、艾灸方法技巧,刮痧方法技巧等。本书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是一本有利于中医传统疗法推广运用,适合读者家庭自我诊疗保健,以及初级中医师自学提高的参考读物。

《高血压防治与调养》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常用药物及其合理应用,以及高血压病治疗的注意事项、紧急就医及特殊情况处理等相关知识,旨在帮助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疾病,通过坚持治疗,科学用药,合理保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徐氏足道》

本书作者是徐氏后裔,从事足疗几十年,不仅得到百年家族足疗真传,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

全书分7章,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介绍了足疗的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和方法以及常见病自疗保健等,并附有实例,充分体现了“观足识病、观趾疗病”。

《养好五脏保健康》

编者在分析阐述五脏特性的基础上,指导人们要因时、因地、因人从饮食、营养、经穴按摩、四季养生、日常保健等各个方面,“投五脏之所好”防患于未然,建立一道五脏疾病的防护网。在无病可以强身健体的基础上,使广大养生爱好者以达到五脏通调理,盈实精气神。本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朋友阅读参考。

《养好脾胃身体棒》

编者针对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的中医理念,结合现实生活,从病情检测、饮食、经络、运动、药物、日常起居和疾病防治等各个方面对脾胃保健养生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广大关爱健康、力求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人们阅读。

《寒气何来

中医驱寒养生秘法》

科学研究证明,疾病都与“寒气”有关,若体温下降1℃,机体免疫力也会相应降低。可以说:寒气是万病之始。那么,寒气何来呢?比如,天热吃冷的食物、运动量不够使得身体热能不足、吹空调等。

本书将从饮食、运动、经络、情志等方面入手,教会大家“保持身体温热”的方法,调动起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心脑血管病人平安度四季》

心脑血管病人一年哪个季节更容易发病?一天哪个时间段最难熬?春夏秋冬养生重点各是什么?本书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告诉您春、夏、秋、冬的养生重点和诀窍。

本书语言通俗,一看就懂;方法简便、实用,一学就会;改善病情、强健身体,一试就有效、一用就灵验,让您轻松度过春夏秋冬。

《手部捻穴疗法》

本书详尽介绍了手部捻穴疗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发展概况、独特治疗方法及手法应用技巧、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穴位配方,以及典型病例和疗效分析等,并附有手部相关穴位图、治疗配穴等,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运用。

《生活妙招防治胃肠病》

本书共分2章。第1章介绍了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胃肠疾病的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日常调养原则。第2章介绍了能够防治胃肠病的生活妙招,包括饮食、运动、日常调养等方面。其中,生活妙招部分是本书重点,这些简便易行的方法、窍门有助于您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防治和调养胃肠病。

篇5

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学情比较特殊,目前,在校生有两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其中一个为高考统招班(以下简称高招班),另一个为自主单独招生班(以下简称单招班)。单招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偏差,而且其中有部分学生为社会人士,文化学历水平较低,高招班情况相对较好,但是由于高考分数普遍不高,整体上水平也偏低。不管是单招班还是高招班的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普遍不爱动脑、贪玩、比较懒惰、缺乏学习主动性。而任何一项技术的学习都首先要求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勤奋练习才能掌握好。所以,针对实际情况,为培养出能适应临床岗位的高职技能型人才,现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抓基础,固基石

“沙上建塔”容易倒塌,学习技术也一样,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支撑就不会有优秀的技术。经络循行、腧穴定位、主治、操作方法都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基础知识,必须牢固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实训室授课,教师先进行理论讲课,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及重要知识的展示,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趣味故事的引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模型及真人模特进行经络循行及腧穴定位展示,让学生对经络循行及腧穴的相关内容有全方位的认识。多媒体讲授完毕之后,班级分成2大组,由带教老师以讲―点―画方式进行经络循行及腧穴定位示范,结束之后,学生2人一组,进行定位练习及记忆。最后,通过随堂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将随堂考核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成绩,整个学习氛围非常紧张,有利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勤练习、强技术

要想拥有一项过硬的技术,那就必须多练习。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技术课程,其中的毫针刺法、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技术,无一不是要通过勤奋练习才能掌握好的。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2]激发及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培B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利用随堂考核模式营造紧张学习氛围,利用晚自习及周末开放实训室给学生提供场地练习以加强操作能力。毫针刺法练习先采用纸垫及棉花团练习法,分别练习指力及持针方法、力度、进针速度、角度、深度等,然后选取常用穴位如曲池、合谷、印堂、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不同针刺方法的分组(2人一组)练习,练习之前均由教师示范操作,人体练习前强调不同位置穴位的进针安全方法及针刺意外的处理,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消毒进行规范化操作。推拿手法练习分基本手法和分部练习两类。在进行推拿基本手法教学时,教师先进行基本手法动作分解讲解,结合视频及学生身上示范操作,然后学生2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在旁指导及纠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基本手法的要点及操作。在进行分部推拿教学时,以临床常见病为例进行讲解教学,如颈项部推拿以颈椎病为例(或者以学生当中常见的颈项部疼痛为例)进行讲解,结合视频及教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2人一组练习,教师在旁指导及纠正。推拿手法要求学生课后多练习,可相互操作,达到学以致用。艾灸、拔罐、刮痧练习以实训课练习为主,教师示范,学生相互练习,最后依次随堂考核过关。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校企合作”形式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实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中医康复技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的认识更加清晰。除课程教学安排的见习之外,我们同时与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沟通,为学生争取周末及寒暑假见习的机会,学生可利用假期自主去医院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的课程教学,必须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除引进人才之外,同时还需对专任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及安排临床实践。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重技术的临床操作课程,与临床联系紧密。我校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每年要求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不低于1月的时间。并且,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以提升自我能力。同时,可利用“校企合作”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教师为学生讲授实践技术知识。

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在我校开展的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交流互动法、案例法等等。我校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总课时72学时,但是教学内容多,导致课时相对较少,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减少传统教学法的耗时缺点[3]。任务驱动法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交流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案例法多采用临床常见疾病进行举例,以常见疾病为例进行讲解并操作示范能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尝试其他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且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如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工作坊模式”,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4]。

高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长期保持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我们的一个大难题。而在给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医康复技术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放弃一贯的西医思维,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中医康复技术当中的相关问题,难度更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做到让学生抓基础、固基石、勤练习、强技艺,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出胜任临床岗位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闯.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

篇6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学校2008级医学生58名,其中男31名,女27名,年龄20~22岁,本着学生自愿原则将学生分为参与改进型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的观察组(32名)与参与常规临床实践活动的对照组(26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实行改进教学方案。包括:(1)临床实践教学实验室配备电子计算机及投影设备,采用DB2数据库及pureXML格式存储人体经络及经穴数据,运用图像、三维模型等方式实现直观化教学。(2)实验室配备人体发光模型、脉象模型及舌苔模型供实践使用,首次临床实践课由教师讲解模型用法及基础知识,实验室开放时间由学生自行使用。(3)教学活动类别主要包括中医检查、急症处理及中医护理技术等,由教师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及示范,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实践活动中由教师指点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4)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规定考核内容由学生重点练习,考核包括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及笔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评分标准以操作时间及准确性为准,笔试则以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准。(5)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制度,除少数贵重物品外,学生可随意使用设备及模型进行学习活动。

1.2.2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临床实践活动。仅进行传统的临床见习活动,以病例观摩及讨论为主,穿插于理论课的讲授之间,不进行教学实验室活动。

1.3成绩评价

实际操作能力考评包括经络、穴位识别、针灸操作、手法按摩等,所有学生的考评成绩均由同一考官给出,按照操作时间及准确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档。中医基础知识测验方面,两组学生采用同一份考卷作答并评分(由于本次教学活动为试验性教学,以上成绩均不记入学生档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法,检验水准设定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际操作能力考评实际操作能力考评中,观察组共31人达到良好以上评价(96.88%,31/32),对照组共18人达到良好以上评价(69.23%,18/2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7

随着人们医疗与保健意识的不断发展,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中医院校,一定要顺应形势,创新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基于高等中医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继承与发展并重”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与临床经验,我们提出了针推专业“重基础、精技能、有特色、覆盖广”的课程设置优化整合方案,供同行们探讨。

1 重基础,夯实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学“四大经典”的研读,是夯实中医理论基础、掌握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针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明显忽视对经典的研读,甚至取消了经典课程。因此,优化与整合针推专业课程设置,首先要开设或重视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为培养学生的中医理论与思维奠定基础。

2 精技能,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

针灸推拿专业是一个技能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针推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也是以精湛技能为主。因此,针推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突出对实践技能的要求。

2.1 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训练课时。对于《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要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甚至可以达到与理论教学一样的程度,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精湛的针灸推拿技能。

2.2 改革考核手段,增加针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在课程考核的形式上,突破单纯的试卷考核,增加针对实践技能的特殊考核,以此促进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掌握。

2.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设选修课程。根据社会对针推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如增设《足部按摩疗法》、《保健按摩》、《中医拔罐疗法》等,以完善学生对针灸推拿相关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3 有特色,根据专业特点与实际需求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针推专业的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认为,应该将关联性较强的课程整合,避免课程衔接不利,重复教学;同时将专业课程分化细致,突出专业特色。如可以将两门课程《经络学》与《腧穴学》整合为一门课程《经络腧穴学》,将一门课程《推拿学》分化为两门课程《推拿手法学》和《推拿治疗学》,这样既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又突出针推专业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特色,符合社会对针推人才的质量要求。

篇8

李萍,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药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医药的发展需要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孩子感受中医药的魅力,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中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会让他们一生受益。

2009年,我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中医基础知识进入中小学生课堂建议”的提案。这一提案得到教育界的响应,获得北京市教委“雏鹰计划”项目的支持。其成果形式转化成《中医文化与我们的健康》一书。

要跟孩子们讲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脏腑、四气五味和经络等重要的中医文化元素,谈何容易?我们最初想采取讲故事、配漫画的形式,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语言特点,被否决了。

后来又经历了很多曲折,最终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语言。从生活相关事件中“做有意义”“吃有讲究”和“睡有学问”,连接起生活的时间点;从眼保健操、吃好早饭到晚上睡觉,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中体现中医药学理论和对健康的指导。题目也从原来的中医概念转变成了孩子们感兴趣的――“眼保健操开始了(讲述经络穴位知识)!”“都是冰棍惹的祸(介绍脾胃对人的重要性以及健康饮食才能保证脾胃功能正常)”““贪吃宝”还是“厌食孩(阐述五行对应五脏、五情,情绪与脏腑功能相互影响)”“吃螃蟹的好伴侣(解释药食同源,食物也有寒热之分)”和“小姜的熊猫眼(告诉孩子们天人合一,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顺应自然阴阳的变化)”,等等。

考虑到孩子的认识水平,我们将中医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用图画来加以说明,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创作。那些可爱的插图,很多就是孩子们的创意作品呢!

下面就和读者一起分享书中的片断。如果你一直不知道怎样理解这些中医理论,看了这些画面也许会有帮助。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因此开篇就用“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和“人有三宝精气神”来体现自然界和人的状态以及人生活在自然之中的状态。在结尾页用两个篇幅来呼应开篇:“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就做到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将人体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深刻反映了“天人合一”。“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顺应昼夜晨昏的更替,顺应东西南北的环境,就是遵循了“天人合一”。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活指导都是遵循的“天人合一”思想。

春季养生三字歌诀

阳气升,万物长,

踏青游,心情畅,

篇9

1理念先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高等院校《针灸学》课程以“教师教授—演示—学生操作”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忽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弊端,因此基于教育信息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碎片化学习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1-2]。

1.1信息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近年来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包括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在内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标志着教育信息化时代到来[1,4]。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为适应《针灸学》教学信息化要求、促使教师创新能力不断向前发展,针灸学专业教师必须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5],因此信息化教学是高等中医院校《针灸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我校针灸推拿学院在近年来的《针灸学》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针灸学》数字化教辅资料,取得了包括《针灸学》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精品课程、灸姐经络智慧微信公众平台)、《针灸学》教学微课件的建设(54个微课件)、《针灸学》蓝墨云班课的建设(北京蓝墨公司)、《针灸学》慕课的建设(湖南省教科院)、《针灸学》教学微课程的建设(湖南省质量工程立项)和《针灸学》名师网络课堂的建设(湖南省质量工程立项)等在内的一大批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成果,并将这些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1.2移动式教学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学习的工具,因其能有效呈现所学内容且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正逐步应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使移动式教学成为碎片化学习的主要方法[6]。借助移动式教学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优化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最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碎片化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1,7]。除了上述《针灸学》数字化教辅资料外,我校同时参与《针灸学》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建设(北京蓝墨公司),旨在为提高《针灸学》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新的提升和超越。

2设计先进

作为中医学科的重要分支,针灸学在中医临床防治疾病过程中的地位日益明显,而多年的针灸学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针灸学》仍然是以理论教授为主技能操作为辅,导致中医临床类学生针灸实践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8-9]。因此,我们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创建具有学科特点的实践教学场地,并基于职业岗位内容制定《针灸学》教学三大目标。

2.1知识目标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陈列馆》、优秀课件等资源,学习针灸基本理论,让学生熟悉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的针灸史实;《针灸学》教学实验室将教学重点、难点(如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衔接规律、流注规律等)情景模式化,帮助学生掌握针灸经络腧穴和刺灸基本知识并了解针灸现代研究进展。

2.2能力目标

为提高学生临床思辨能力、针灸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整合网络教学、优秀课件、特色实训基地等资源,对经络腧穴与刺灸法部分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如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各类刺灸法的具体操作等),同时为针灸临床课培训标准化病人,将教学重点难点拟人化、实体化和细节化,以提升学生的实体操作的信心和动手能力;在针灸治疗部分知识教学,为提升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我们采用基于临床病房教学基地(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和产学研教学基地(株洲扶阳罐教学基地等)的“双基地教学”,将针灸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法、处方配穴及方义等重点、难点情景模式化和实体化,最终提升其针灸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2.3素质目标

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培养,我们在《针灸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中医临床学生必须夯实其针灸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针灸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基于“双基地”的针灸临床实习,必须具备较强的针灸运用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质,并能顺利通过我们制定的《针灸学》考核体系,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融为一体。通过制定《针灸学》教学三大目标,以夯实学生基础并提高其动手能力、综合辨证思维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将起到良好的对接作用。

3模式先进

《针灸学》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能力培养构建课程教学模块,内容组织与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科学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性地将《针灸学》课程教学进行科学合理地模块化设计,包括教学活动模块设计和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3.1教学活动模块设计

在《针灸学》的教学中,我们围绕着突出学生主动性及多向互动性开展教学活动,突出重点的讲解、难点的解析,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课前模块:教师以问题或作业引导学生预习,旨在让学生自主掌握节奏、自测成效及讨论解疑。课中模块: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10]。课后模块:学生深化对知识的应用,借助碎片化学习方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个性化拓展其学习能力,教师提供深化的指导和资源及点评。

3.2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针灸学》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强基础、重技能、突临床。理论模块:强调记忆方法,如传统的歌诀记忆法、取类比象记忆法、纵横类比法等,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陈列馆、优秀课件等资源组织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将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的针灸史实;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衔接规律、流注规律等教学重点、难点情景模式化,帮助学生对针灸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训模块:限时引导内容,鼓励动手操作,注重熟能生巧,强调组间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传统教学结合网络教学、特色实训基地等资源,深入学习经络腧穴与刺灸法部分知识,如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各类刺灸法的具体操作等教学重点和难点实体化、细节化,以提升学生针灸技能操作能力。应用模块:结合临床,采用主题讲座形式、翻转式课堂、病案讨论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如教师以真实病例为例,在课堂上模拟演示诊疗该病例的全部过程,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学生积极参加诊疗,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经络腧穴基本知识制定针灸治疗原则,运用到临床病例,形成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11]。

4手段先进

针灸是实践医学,因此针灸教学必须重视针灸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充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条件,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数字化教辅资料,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在讲授《针灸学》知识之余,我们采用“小组式”学习方法。课堂讨论:以单位人数组成学习小组,以设置的讨论题为中心积极讨论,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总结、汇报。每个小组推荐1名中心发言人,在班级讨论上充分表达本组的分析、见解和结论。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最后总结提高,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遗留的疑点。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在听讲、学习课本和习题集等辅导材料的基础上,围绕预定的讨论题收集资料、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撰写探究性论文,制作幻灯,参加演讲。全班分两次进行成果展示,每一组学生均利用PPT方式向全班汇报个人探究性论题的学习与思考,其他学生可以提问,结束后教师总结和评点。网络辅助:除了课堂学习,为了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我们在课前、课后鼓励和培养学生借助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学网站的各项功能,如设立蓝墨云班课,通过网络的互动,分享专业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和临床进展,组织学习论坛,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小组式”学习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多向互动性,通过增强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课程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把握更加准确,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符合教育教学特点和要求。

5评价先进

《针灸学》课程传统的评价标准多以“一考定成败”的总结性评价为主,但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针灸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考察较少,针对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12],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了将《针灸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融为一体,我们建立新的《针灸学》考核评价体系,即形成性评价考核与总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包括:平时考核(10%)、点穴考核(20%)、操作考核(20%)、期末考核(50%);对特殊班级(拔尖班)采用平时考核(10%)、病案考核(40%)、期末考核(50%)。平时考核主要是通过考核学生基本知识、随堂内容口试及平时课堂纪律等,点穴考核则是考核学生经络腧穴基本知识的掌握,操作考核是对针灸临床常用操作进行详细操作,期末考核则是对针灸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察,对特殊班级(拔尖班)来说,病案考核则是对经络腧穴知识、临床操作能力及中医辩证能力的考核。这种形成性评价考核与总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运用、对《针灸学》整体知识和技能的临床综合运用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针灸学》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可将学生学习重心逐渐从应试转移到培养知识的运用及主动学习上,能显著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篇10

一、中医针灸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方法陈旧。针灸学是运用针刺和艾灸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是中医专业各层次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中医学专业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课程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其理论,还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针灸学的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仍主要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模式上,忽视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形成鲜明的反差。

2.学科内容繁杂。中医针灸教学整个的框架构成是从经络腧穴基础理论到刺灸实践操作,再加上这两方面在疾病治疗中的实际运用,因此经络腧穴称为本学科学习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如十四正经的经脉循行、病候到腧穴的定位、解剖、主治以及操作称为本学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许多学生反映该学科内容杂乱、无系统性、难以理解和记忆。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一门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学习,便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式学习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体系。

4.考试、考核方法单一。针灸学是一门包含内容比较多的课程,基础理论知识过多,也过于复杂,因此在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时候,不能单纯地采取笔试考核,应注重考核方法的多样性,从多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电子信息系统的优势

以前老师在讲授针灸学这门课时,就是靠课本、黑板、挂图这样的传统方式进行的,不直观也不形象,引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将教学内容制成图文并茂的课件,这样可以更加直观,感官也更强,不仅有利于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增强记忆。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使针灸学中很多晦涩难懂比较抽象的概念内容等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具体优势概括如下:(1)直观生动性。电子信息系统提供了比书本更丰富多样的多媒体素材,使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生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讲解腧穴的位置时,教师只能通过反复的文字描述来讲解,结果教师费劲,学生不懂,课堂效果差。电子信息系统则可集图片、定位、文字及解说为一体,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清楚且准确地标示出各腧穴的定位。(2)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的含义是指在网上的各个终端都可以即时实现问答,这种交互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d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水平。教师在网络教室里授课,学生在网络多媒体教室中听课,学生既可在上课或答疑时向教师提问,老师实时解答,也可在课后登陆该课程专设的电子论坛,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教师予以解答。学生之间还可以通过回帖互相答疑解难,集思广益,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教师也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总结出来,把详细解答到网上。这样既可避免学生的重复提问,又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3)电子信息资源丰富性。一方面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如图像、声音、文字等,尽可能地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不同网址和数字图书馆,十分方便地得到需要的针灸信息。(4)个性化教育。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进度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重复使用和点播,对不理解、难记忆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查阅,这使得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更为便捷,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采用多种形式,如人体经络腧穴模型模拟、flash幻灯、视频、录像等电子信息设备,既能克服学生学习经络时的单调乏味感,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又能减轻教师负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革策略

1.传统针灸腧穴挂图的劣势。经络腧穴挂图是学生学习和识记基础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传统针灸腧穴挂图具有信息量小、形式呆板、不能更新、容易破损等特点,因此,中医针灸电子腧穴挂图信息系统的研发亟待解决。

2.中医针灸电子腧穴挂图信息系统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电子信息系统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医针灸电子腧穴挂图信息系统则集传统针灸腧穴挂图和电子信息系统于一体,将动态电子信息植入传统静态挂图内部,使静态挂图信息更为丰富。与传统挂图相比,具有信息量大、可以存储、同步外放、重复点播、实时更新等可调节的优势,另外,存储的电子数据还能与手机对接,便于学生学习。

因此,中医针灸电子腧穴挂图信息系统的研发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预习、复习和查漏补缺,是集电子信息、图片于一体的新式教学系统。此外,中医针灸电子腧穴挂图信息系统可收集学生学习的资料,可为教学信息资料的采集以及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

四、改革成果

篇11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床增多,平均年增加新护士50人。增加的护士中,多为刚毕业的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欠缺,临床护理风险性增加。同时,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需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而新入护士并不全是毕业于中医院校,约50%的护士在进入医院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护理。为使新入护士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我院于2009年起开始实行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入院的本科、专科毕业护士67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36人,中医院校毕业32人,非中医院校毕业35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形式

1.2.1.1 护理部集中培训 采用集中授课、摸拟演示、操作训练等方法,由护理部选定课题,每周1次进行培训。

1.2.1.2 科室轮转培训 护理部制订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手册,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分配科室后,由所在科室按照手册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科室配备专门的导师,对培训人员进行指导和评价。编制内护士五年内不定科,每一年每季度轮转一个科室,第2-5年每年轮转一个科室。

1.2.2 培训目标 由护理部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工作第1年: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8项中医操作技术,熟知各班岗位职责并能独立完成工作。工作第2-3年:掌握本专科常见药物的相关知识、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能给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第4-5年: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逐渐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

1.2.3 培训课程设置

1.2.3.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以理论培训为主,时间1周,内容包括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护士职业素养、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及职业防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

1.2.3.2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以护理部集中培训为主,课程分为西医“三基”理论和中医理论知识。“三基”理论包含伤口造口护理、循证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护理安全等内容。中医理论课程设置则以《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基础》为蓝本[1-2],由浅入深依次涉及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经络与穴位、辨证施护、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等,再由各科室根据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优势病种培训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1.2.3.3 护理操作培训 操作培训以科室培训培训为主,分为西医“三基”操作和中医护理操作。“三基”操作第一年以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血等23项基础护理技能为主,第二年及以后要求掌握CPR技术,能熟练配合抢救。中医护理操作培训项目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蓝本[4],包括艾灸法、中药换药法、中药熏洗法、拔罐法、中药熨烫法等。

1.2.4 考核 科室每月按照培训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考试(由护理部组织项目抽考)。所有考试成绩均记入培训手册,不及格者须补考,要求最终合格率100%。

2 结果

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临床工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见表1。

3 体会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5]。而在中医医院中,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将规范化培训与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三基”“中医”两手抓,对于提高中医医院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规范、有效的运用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篇12

1 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意义

1.1 适应学生掌握实用技术的要求

在目前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针灸推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单独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医学本身教学课时极为有限,实际教学中对于针灸推拿等有实践意义的内容仅能一带而过,浅尝辄止。因此,西医院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学习针灸推拿等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而社会上针灸推拿、拔罐法等非药物疗法的广泛应用,吸引了许多医学院校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因为有兴趣而想学习针灸推拿技术。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正适应了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一定实用技术的要求,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目前,本校每年有200多人报名,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计划人数。

1.2 促进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

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常不受重视,课时通常偏少,而且由于中医学理论深奥,且多用文言文形式表达,这对于没学过古汉语的西医院校学生来说,普遍感觉枯燥和玄奥,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中医学的教学改革除了改进教学方法外,开设一定的中医学相关选修课程,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本校自2002年起相继开设《中医养生康复学》、《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每次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实践证明,从学生兴趣出发,从技能培训入手,既能弥补中医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拓展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了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改革。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选修学生所属专业的差异

每一期选修课程的学生中,除了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接触过部分中医学知识外,其他各专业学生均未接触过中医学,并且由于学生所属专业不同,以致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构成及学习原因等存在一定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目的和知识接受能力,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 中西医理论差异对学生的影响

选修学生多是感受到目前中医热和针灸推拿热的氛围,抱着对针灸推拿学的神秘感或持想多学一门临床技能的态度来选修本门课程。由于本校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而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西医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部分临床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现代医学生理、疾病的概念已深入脑海,而当面对传统中医理论时,便产生了困惑,无法客观评价。如很多学生生搬硬套地用解剖学知识解读中医学中的脏腑,用现代微生物学知识解释中医学病因,自然影响了课程的学习。

3 教学改革对策

3.1 明确西医院校《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定位及教学目标

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针灸推拿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临床优势,拓展医学视野,开阔思路,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而并非将其培养成专业的针灸推拿医师。只有明确了课程的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及授课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针灸推拿学基本知识和概念;熟悉针灸推拿疗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常用的针灸推拿操作手法和技能。

转贴于

3.2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的早段需讲授一定的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如经络、腧穴等。理论课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介绍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如经络实质的研究、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研究,介绍某些常用的保健穴位,介绍针灸推拿的具体病例等。另外,根据选修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1-2]。部分理论课也可以放到实训课上,如讲解完手法的操作和动作要领后,教师立即演示,然后观看教学视频,再强调其动作要领,努力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认识。学生在教师简单讲授后即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配一名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做到耐心细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做到动作熟练而又规范。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针灸推拿疗法的应用,对常见的一些针灸推拿特效病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针灸推拿治疗。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使学生亲眼目睹针灸推拿的疗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实践中体会动作要领,加深理解和记忆,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具体操作技能。

另外,根据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课程结束时采取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的考核形式,并结合平时的技能实训表现。学生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就能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 结语

通过多年选修课的教学,笔者体会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使其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既可以进行自我保健或为他人保健,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机会。

因选修课程的学生专业较杂,很多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推拿学》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因此,建议学生报名时应该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基础知识。

针灸推拿学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选修人数如太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技能实训课,故应控制学生人数以进行小班化教学。笔者认为,一个班不超过60人,实训课每班不超过30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篇13

1.1.2多媒体教学教材是静态的,对于刚刚接触中医学的学生而言,中医学内容缺乏生动性,甚至于觉得枯燥无味。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针灸学时,使用经络动态图谱和西医的解剖图谱相结合,学生能够清楚准确的识记每一条经络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以及腧穴之所在。

1.1.3案例教学法章太炎先生提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医案的展示是经文的佐证。学习案例可以给学生临证时提供思路和启发。

1.1.4问题教学法目前,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式学习。这里的问题可以是一个病例,在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要和学生相关,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通过查资料,集体讨论与内部答辩,进行分析病例,做出病情诊断,进而给出理法方药,从中收获医学知识。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1.1.5讲座定期举办一些中医学讲座,邀请老中医、医学专家来做专题报道,感受大家的风范,领悟中医的魅力。近距离的向在临床一线有建树的老师学习并请教难点和重点,坚定学生们学习中医的信心,用榜样的力量立志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中医“仙”。1.3.6中医信息化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可以设立公共的中医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了解最新医学科研动态,与老师在线答疑,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医学知识。从而在课余时间了解更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1.2学习国家新医改政策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从中看到医学生发展的美好前景。配合老师,团结同学掌握中医学知识,努力提升自我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体现自身价值。

2新医改形式下中医学临床的应对思路

2.1新医改的实践对中医学的临床技能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教学脱离临床实践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最大障碍,严重阻碍了医学研究的进展和医学人才的培养。在中医学中,很多理论、医理都是古代医家的多年以来的经验和感悟。教学中发现,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没有体验,没有观察,很容易陷入一些玄学理论的纠结。中医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将学习到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结合。[3]要合理安排临床实习时间,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医学临床教育教学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一个“学习-临床-再学习-再临床”的循环发展过程。

2.2带教老师要重视对医学生的带教工作,同时提高自身素质要对具体的带教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杜绝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问题隐患,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高效的带教路径[4]。

2.3灵活运用多元化的临床方法

2.3.1临床模拟教学利用医学设备如舌诊仪、脉诊模拟仪、脉诊参数测定仪、针灸手法参数测定仪、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人体肌肉模型、人体穴位模型、体格检查等模型进行模拟医学教育,练习和加强到一定程度,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再在患者身上实操。

2.3.2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在给患者诊疗过程中适时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回忆所学,练习辨证论治。在诊疗结束后,和学生讨论病例,讲解辨证要点,解决学生困惑,布置任务让学生温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