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科竞赛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分层次开设各类科技竞赛选修课
学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竞赛时,遵循“两个导向”原则摘要:一是科普性导向,即竞赛要面向广大同学,使更多同学了解科技竞赛并参和进来;二是科研性导向,即各教学单位举办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科技竞赛。因此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如面向没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基础班,采用大班教学形式,一般120~140人左右,以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喜好为目的;而对于具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则开设电子设计提高班,采用中班教学形式,一般60~80人左右,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另外,对达到电子设计提高班水平且有初步参赛意向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竞赛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一般为40~50人左右,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2.面向竞赛学生开设科技竞赛练习课
练习课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练习借鉴“商品超市”和“菜单选择”的管理理念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如计算机程序编程、设计规划、论文撰写、信息处理、团队分工协作、案例分析、实战练习等模块,竞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部分课程模块重点练习。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强化练习,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基础练习。集中练习课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主讲,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对竞赛学生的应战能力进行统一培养和集训。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最终参赛的选手进行所有模块的综合练习。
分散练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疑问或困难时,竞赛指导老师负责答疑指导。
3.合理布置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
竞赛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将竞赛思想和内容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如在高等数学、概率论等课程中,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中,可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教学。
选修课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面向对象,各有侧重。基础班侧重竞赛基本知识的普及教学,以激发学习喜好为目的;提高班侧重竞赛基本技能提高,能进行简单的竞赛设计,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竞赛班侧重竞赛实战内容的辅导,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练习课侧重竞赛内容的强化和竞赛辅助技能技巧的练习。
除合理布置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外,学校还鼓励竞赛指导教师自编竞赛教材和讲义,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中吸取竞赛内容和经验,适当引进国外原版专业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使竞赛教育向多形式,高层次发展。
4.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应用于教学领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学的适应性得以加强。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100门网络课程,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的建设。
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建设要求包含教学文件、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外自学课件、课堂作业习题、课外综合习题、模拟考试平台、在线讨论(留言板)区、历届学生竞赛获奖成果等内容。目前已建成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网络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网站,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外练习通过网络进行,模拟网上考试已通过测试,预备逐步推广使用。
针对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学校明确要求网站内容每学期必须有更新,非凡是作业和试题每学期要有30%的内容调整;在线讨论必须经常关注,及时答复;每次竞赛完成后,相关内容应在4周内完成上传。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练习组织
1.建立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科技竞赛,学校建立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在整合、扩充原有竞赛网站的基础上,建成了竞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兼具互动交流功能的网络空间。网站包含竞赛种类、类别、竞赛时间、历届竞赛等基本介绍,学生竞赛成果展示,竞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历、探究方向、教学探究成果等基本团队情况介绍,统计、分析、撰写等竞赛技能知识介绍,在线提问和交流等,并能和学校相关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快速链接,让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网站深受同学好评,成为学校科技竞赛的最佳前沿阵地和宣传窗口。
2.加强练习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科技竞赛练习指导教师的培育和团队建设工作。在教学业务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教学研讨,集体讨论教学大纲、编写练习教材、完善教学文件、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练习指导教师的共同参和,确定了各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定位。鼓励并支持练习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我们还采取“1+1”练习指导教师培养方式,即每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带一名新指导教师,通过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教学指导功能。同时,“1+1”培养方式也保证了练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
3.加强竞赛技巧练习
学校通过开设练习课,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长期竞赛练习,在竞赛相关技巧练习中,有三个技巧非凡需要重视和加强。
(1)信息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各个领域的知识,但哪些信息对竞赛更有效以及如何选择信息,却让很多学生头疼。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必须把握的信息,建立信息评价标准体系,学会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将对竞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论文撰写。竞赛最后提交的成果形式是科技论文(部分需设计作品),因此,论文撰写质量直接关系着科技竞赛的成绩,加强论文撰写的规范性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设置了科技论文的撰写模版,对论文的结构布置、撰写格式、文法和表达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团队协作。每组参赛队设立一个指挥员,每个队员在竞赛中各有分工。在设计策划中,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默契配合,要求队员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使整个竞赛有条不紊。
4.参赛选手培养程序
通过分层次开设选修课,学校有了一支相对固定的竞赛选手队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摘要:竞赛选手在提高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提高班中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对其总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在学生有参赛意愿的前提下,择优录取,组成竞赛班。通过竞赛班的实战练习,学生对相关科技竞赛的内容、设计思路有所了解,也具有了一定的竞赛技能。同时,要求竞赛班的所有学生均需参加练习课的集中学习,但可根据自己的特征,选择相关练习模块;空余时间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进行分散自学。参赛选手在竞赛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竞赛班中的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参赛选手必须经过练习班所有模块的集中强化学习,组队时兼顾学生不同的技能特长,做到优势互补。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篇2
1、受奖论文的界定:
(1)发表在编有全国发行统一代号(以每年书刊目录为准)的有关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刊物上的论文。如《中学xx教学参考》、《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等。在报纸发表的文章按区级发表的论文获奖,在非法报刊发表的论文不列入奖励范围。被辑录在有关论文集的论文,按在区级杂志发放奖金。
(2)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论文竞赛获奖的论文。如佛山市、禅城区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的论文。在民间学术机构团体或学科学会举办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的论文按区级论文评比相应等级颁发奖金。
2、奖励办法
(1)、已发表的论文凭登载论文的刊物原件或复印件按等级标准发奖。
(2)、获国家、省、市、区奖的论文,凭获奖证书按等级标准发奖。
3、等级和奖励标准
(1)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2)获奖论文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
(二)、优质课奖励
参加各类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课件、说课、网站评比获奖奖励标准
级别 校级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50元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二、学科竞赛辅导奖励方案
1、目的: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组织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体现。为鼓励教师积极辅导训练学生,在各类学科
竞赛中为学校争取荣誉,现制定此方案,对辅导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一、参与学科:
1、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的全国各类学科竞赛(数、理、化、英等中考可加分的)
2、各级科技、艺术、体育类竞赛等
二、辅导要求及考核办法:
各科组要将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活动)辅导纳入学期科组计划,并能安排实施,发挥科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对于所参加的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的相关成绩将成为评选优秀科组的参数之一。
三、辅导补贴及奖励办法:
1、活动辅导补贴:*提前将辅导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辅导结束将辅导教案交教导处,按每节课10元进行补贴。(要有辅导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有知识性的辅导)
2、活动训练补贴:对于体育竞赛和艺术类竞赛提前将训练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训练结束将实际训练记录交教导处,按每次(45分钟计)10元进行补贴。
3、获奖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学生获奖的,辅导教师将按照获奖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1)文化课竞赛奖励标准(数、理、化、英等全国学科竞赛)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备注
一等奖 50 70 100 1000 全国类可累加
二等奖 40 60 80 300 不累加
三等奖 30 50 70 200 不累加
(2)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奖励标准
获奖级别 禅城区(每分*奖励金额) 佛山市(每分奖励金额)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第一名 80 40 100 50
第二名 60 30 80 40
第三名 50 25 60 30
第四名 40 20 50 25第六名 20 10 30 15(3)集体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团体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一等奖 500 700 1000 3000 第一、二名
二等奖 400 600 800 2000 第三、四名
三等奖 300 500 700 1000 第五-八名
(4)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个人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备注二等奖 30 50 70 100 第三、四名 不累加
三等奖 20 40 60 80 第五-八名 不累加
篇3
1.学科竞赛概述
学科竞赛是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包括院级学科竞赛、校级学科竞赛、省级学科竞赛、国家级学科竞赛和国际级学科竞赛等。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笔者带队参加了多次省级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在实验设计、文献查阅、实验操作、综述撰写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获得一、二等奖多项,竞赛成绩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2.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中的作用
科研素养是合格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学生科研素养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竞赛的磨练,学生在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强化,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并且对后续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2.1培养科研意识
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是科研素养的四大要素,科研意识是对科研活动的自觉反应,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前提。学科竞赛在提高学生科研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过程中,均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存在不足,通过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及教师的指导,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比如学生决定以“抗病相关基因BoDFN的克隆及功能验证”为题申报竞赛,在实验设计和详细技术路线制订时碰到了很多问题,在以往的课堂实验中,实验项目相对较小而且独立,通常为验证性实验,而这一课题综合性强,涉及到大量的在以住实验中没有涉及的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讨论和磨合,最终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一课题,对课题如何分解,预期结果是什么等关键科学问题。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的科研意识,在后来的毕业实验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均能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技术路线设计合理,实验方法可行性好,预期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2丰富科研知识
科研知识包括一般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基础。本科生的知识面通常相对狭窄,对科学和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课本,对课外及前沿性的知识知之甚少。如在“天台铁线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课题中,学生对该物种的了解极少,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后才逐渐认识,并对天台铁线莲及其近缘种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同样,他们对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均缺乏了解,通过基础知识讲解和文献评述,基于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参赛队最终选择ISSR作为主要实验方法,之后还主动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经过6个月的强化训练,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知识的积累让他们受益匪浅,为后续的“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小研究生项目”和“校立项目”的成功申请起到了积极作用。
2.3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利用科学方法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关键。实践证明,学科竞赛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动手能力方面,能独立完成引物设计、试剂配制、仪器的简单调试及故障排除;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加样方法准确,仪器使用规范。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在酶活性测定中,由于没有成熟的方法可以参照,在实验条件的摸索阶段出现了多次失败,通过文献查阅,进行了近百次的尝试,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经历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综述写作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能熟练查找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并加以提炼和引用,写作较为规范,文章质量较高;近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多篇文章还获得校学生科研奖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和考上研究生后,能迅速找准自己的科研方向,利用单位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科研。
2.4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身认识形成的从事科研工作的品质,是培养科研素养的保证。通过学科竞赛,不怕苦累、不怕寂寞、严谨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均能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在“天台铁线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课题中,由于植物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中,而且数量什么稀少,在寻找这一物种时,每隔1-2天就要徒步15-25公里的山路,不少学生能够坚持到最后,在他们的带动下,另外的学生在后来的采样工作中主动要求参加。省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历时5-6个月,整个暑假需要在实验室或者野外度过,虽然最初个别学生不理解,但最后都能留下来完成所有的采样、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另外,经过学科竞赛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很大提高,在后续的项目申请和科研活动中,能积极组队共同完成课题的所有环节。
3.讨论
学科竞赛是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载体之一,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高校的“质量工程”。Tian等[2]认为提高科研素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网络教学和基础医学BBS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新颖的学习方式能提升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养;通过实施STARS(Scientific Training by Assignment for Research Students)项目,能培养学生学会多种与科研相关的技能,大大提高大学生课题设计和科研动手能力[3];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他们的阅读文献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参与科研项目后,对学生的职业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4]。
张开洪等[5]就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管理体系不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差及学生参与面小等因素,限制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蔡苇和符春林[6]在阐述本科生科研素养内涵和培养基础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基于项目的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并在相关专业中得以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培养问题已受人们重视,其培养途径有待深入探讨。占梅英[7]通过实施“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科研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提升了学生整体科研素质。
严薇等[8]从教学改革、教学水平考核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学科竞赛功能,指出了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提出确保学科竞赛功能实现的保障机制。.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可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在科研素养培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受2013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GZ13006)资助。
参考文献:
[1]Barnard CJ, Gilbert F, McGregor P. Asking questions in Biology: A guide to hypothesis testing,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presentation in practical work and research projects [M]. Harlow: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7
[2]Tian YP, Xiao WG, Xiao L, Li CR, Liu YL, Qin ML, Wu Y, Li HL. Improvement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in histology learning using interactive web-based programs [J].CORD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11,1:684-688
[3]Finn JA, Crook AC. Research skills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ers: the pedagogical approach of the STARS project [J].Bioscience Education E-journal, 2003, 2: 1-7
[4]Gonzalez-Espada EJ, LaDue DS.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NWC REU Program Compared with oth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s [J].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2006,54(5): 541-549
[5]张开洪、张颖、李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下的学科竞赛平台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58(2):214-216
[6]蔡苇、符春林.项目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研究[J].学术探索,2012,9:138-185
[7]占梅英.探寻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关于实施“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46-150
[8]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2): 107-109
篇4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对该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通过实践培养更深理解本学科的内涵也是掌握该学科的主要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一直是大学教育中不变的主题,目前本科教学中,实践的环节集中在中药学各门课程的实验环节,并且这些实验针对本门课程中具有典型性和共性代表的内容进行统一规范教学,学生掌握的是本门课程中的基础或者共性知识的实践。相对于学科内其他特性的知识或实践内容涉及极少。针对中药学学科的特点,基于笔者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改中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提出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与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和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的培养模式相结合,对中药学学科在校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进行培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在毕业后的工作或科研探索中能突显出自己的综合能力。
1 具体实施方案及取得的成绩
1.1 实施方案
1.1.1 第一阶段 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进行讲座,介绍和宣传“挑战杯”大赛目的、意义和实施内容,并组织有兴趣的同学观摩以往参赛录像和发表的论文,对同学的疑问和意见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让同学们了解、清楚和明确自己会在该项目的实施中需要掌握、了解和补充的知识和能力。
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尚未全面进行中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同学们的兴趣带动下,引导其在课余时间进入到学科平台、科研实验室以及相关生产企业进行观摩,对科学研究或中药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能够在组建团队和项目设计过程中独立的进行创业大赛的思考或者论文的设计。
此阶段需要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科学仪器规范使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室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的适应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启蒙[3-4]。这些适度的培训和教育主要为“挑战杯”论文大赛做准备;同时,也会通过长期的项目与企业合作,带领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收益等现场实地进行学习,完善和熟悉“挑战杯”创业大赛中各个环节和常识性内容。
1.1.2 第二阶段 通过初期阶段对“挑战杯”创业大赛和论文大赛的基本内容与环节的熟悉和了解后,即进入到了中期阶段。该阶段主要在确定了小组成员后,选拔出团队的组长。将组织权利和实施方案由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小组各成员之间的讨论、协商和综合评价后提交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再进行修订和评价实施的可能性,完善研究方案。论文大赛在此阶段后就进入了实施。
对于创业大赛,团队成员组成后还需要在此阶段进行项目背景和知识产权进行了解,以总结归纳出该团队的特色与优势。同时,创业大赛的性质决定了团队的组成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成员分担着不同领域的机构组成、制度的制定和与项目配套的设置及规划,这就要求创业大赛的团队凝聚力与分工的合理性。这些体现了团队组织者的能力与合作技巧。具备了以上能力,创业大赛在此阶段进入了实施。
“挑战杯”创业大赛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挑战杯”论文大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开展“挑战杯”论文大赛是为了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和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1.2 取得的成绩
1.2.1 “挑战杯”创业大赛取得的成绩 通过对本学科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在“挑战杯”大赛中分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2006年度,2003级本科生李黎等康柏可创新团队,以抗菌药物为基础以《康佰克药业有限公司创业计划》,获得河南大学第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授权专利为一种天然化合物熊果酸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同时发表了相关论文[5];2008年度,指导《康脂素责任有限公司创业计划》分别获得河南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和银奖,同时提交了专利为一种连翘降血脂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的应用和卷柏降血脂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的应用以及穗花衫双黄酮的提取方法;2011年邢晗等同学《南瓜降血糖作用研究》5篇[6-10]。邢晗等同学以创新计划为基础,在2012年“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获得了河南大学银奖。
1.2.2 “挑战杯”论文大赛取得的成绩 2007年度,2004级本科生王二辉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小叶女贞挥发性化学成分》,分别获得河南大学第五届和第六届挑战杯论文大赛三等奖和一等奖;2010年赵辉等[11]同学参加河南省“挑战杯”论文大赛,完成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
“挑战杯”大赛展示了我国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大学生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水平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12]。“挑战杯”创业大赛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培养了对中药学学习的思维模式,直观地认识了实验室内的仪器、操作和管理,提高了参与同学的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对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和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创业大赛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实践应用水平;“挑战杯”论文大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提高了参赛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增强了学生科研的严谨态度,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的的科学创造观念,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存在的问题
随着“挑战杯”活动的不断深入,提高了部分中药学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所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2.1 应试性教育使竞赛功利化
当前,应试教育在高校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对包括竞赛在内的各类赛事的渗透就是功利化倾向。此项竞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与水平,这更像是一项事关学校科研能力高低的竞赛。而主管部门对大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也包含有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及其获奖情况。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学校对参赛学生都予以“保研”、奖金等刺激,这是变相的应试教育。
2.2 学生自主创新程度不高
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将参赛作品分为三类:①大学生自己发明的项目,占10%左右;②导师带参赛学生做的项目,占20%左右;③剩下的一半以上是在别人的科研成果或创意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业包装和设计产生的[13]。
2.3 团队的合作意识欠佳
“挑战杯”大赛在中药学研究涉及到的领域多,内容丰富,在短短的假期中很难达到全面训练和培养的目的,所以团队的合作与集体意识特别重要。在竞赛准备前期中分工协作、讨论和总结是参与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3 结论
“挑战杯”大赛科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教学工作中师生的热情,一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改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抵制,教科书之外的知识更受欢迎;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各种实践知识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训练,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评估有了更新的标准。“挑战杯”大赛的开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维的思考、团队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药学“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与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环节相结合,突出了在校学生的实践动手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或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康文艺,王金梅,冯文平,等.自主设计法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1,27(3):55-57.
[2] 康文艺.研究性学习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资讯,2010,22:182-183.
[3] 王培卿,王金梅,李昌勤.等.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在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3(3):144-145.
[4] 魏金凤,王金梅,李昌勤,等.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2,9:49.
[5] 康文艺,王二辉.三种中草药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7,26(3):7-8.
[6] 王佳佳,邢晗,康文艺,等.HS-SPME/GC-MS法分析红树莓哈瑞特斯果实中挥发性成分[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3):227-228,232.
[7] 邢晗,李昌勤,康文艺,等. 6种南瓜栽培品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5):90-92.
[8] 王佳佳,邢晗,康文艺,等.HS-SPME-GC-MS法分析树莓饮品中挥发性成分[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3):223-224.
[9] 李昌勤,邢晗,康文艺,等.HS-SPME-GC-MS分析甜面大南瓜花挥发性成分[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151-152,156.
[10] 王佳佳,邢晗,康文艺,等.树莓哈瑞特斯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3):225-226.
[11] 赵辉,王巍,赵双双,等.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贵州产杏香兔耳风挥发性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8):135-136.
篇5
1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1传统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妥,导致学生
在高就业压力下,无暇顾及毕业设计一般本科院校大都将毕业设计环节安排在大四下学期来完成,而该时间段正是用人单位的招聘和考研的高峰期,大部分本科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于就业或考研,甚至一些大学生将毕业论文看成是就业或考研过程中的一个包袱,导致毕业生很少有精力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
1.2传统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应
用型高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目前大部分高校仍采取约束性的选题方式,即由指导教师提供确定题目,再由本科生进行选题。有些导师将自己的学位论文或科研学术论文进行分解,以供本科生进行选题,由于学生对导师论文的内容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加之难度太大,要求过高,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大多数学生均无法完成相关题目,最终依靠导师提供数据和实验结果才得以勉强过关。有些选题过于简单,其完成难度甚至不及平常的课程设计。另外,选题“假大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显然,传统的选题方式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1.3孤立、滞后的毕业设计实施模式,限制了多元化形式的发展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及就业体制的变化,传统的毕业设计实施模式已略显滞后,已不能满足多元化课题的要求。传统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四下学期内必须完成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一刀切的将毕业设计与前期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孤立开来,并没有考虑前期学生参加见习、企业实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因素,让学生在大四下学期重新面临新的课题选择。对于前期参加学科竞赛、企业实习、创新项目的同学,传统模式做不到因材施教,而是死板的要求其默守陈规,打压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1.4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师生比严重不足,影响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由于目前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数量大幅增长,导致师生比严重不足,有些院校某些专业的指导老师平均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才能完成相应教学任务。而且大多数指导教师同时还要承担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繁重的任务,加之传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时间上的集中性与周期性,严重影响了教师投入在毕业论文环节上的时间与精力,从而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5]。综上所述,传统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体系已不能够适应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而导致该类学校整体毕业设计质量的严重下降,针对传统毕业设计环节的相关改革迫在眉睫。
2毕业设计的“专题化”实践模式改革
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将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跨度进行扩展,提前至大二下学期启动,进行“专题化”的管理与运作,即将毕业设计环节一体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的专业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逐渐进入所选专题的领域(如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类专题,电路与系统类专题,信号处理类专题,自动控制类专题),做到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诸多平台,完善毕业设计多元化的选题模式,并根据各个选题的来源分类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实施模式,支撑选题的多元化发展;将项目团队管理方式引入其中,实行学生团长辅助导师管理,“以老带新,逐级传承”等方式,一方面减轻指导教师的指导压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针对所各类毕业论文的实施模式,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毕业设计评审与答辩制度。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2.1时间安排及专题化运行机制改革
将毕业设计环节的启动时间扩展至第四学期开始,将其与专业教学体系相融和,形成一体化的毕业设计实施新模式,以解决传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该模式将整个毕业设计环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毕业设计准备阶段该阶段,各个指导教师向学生公布各自的专题方向,进行师生互选,确定专题大类后,导师首先让学生熟悉该专题所涉及的学科竞赛、学术课题、产学研合作、实验实训等多个课题来源平台,初步明确其兴趣方向;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机制,强调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性,锻炼学生写作论文及格式排版的基本能力;经过前期准备工作,学生对所涉及专题有初步的认识,然后与导师进行探讨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并进行开题。第二阶段(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毕业设计实施阶段该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所确定的课题,开展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如掌握导师课题中的实验技能,投身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备战,进入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进行专业实践,自主完成整个课题的设计、制作、测试过程,凝练相关成果,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及专利,完成进展报告,开展中期答辩。第三阶段(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完成阶段针对前期的工作进行完善,优化,根据要求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并于第七学期完成首次的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第八学期,针对首次答辩及申请补答辩的同学组织二次答辩。
2.2选题与实施模式改革
在选题方面,可根据学生兴趣或实习方向及将来可能从事工作领域的实际情况,采取选题多样化的形式,选题来源可包括导师科研课题、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企产学研合作、参与实习或实践工作取得的成果、自拟等;可以是学生在企业调研中遇到技术问题或直接来自于企业提出的技术问题;可以是从教师科研课题中分离出来的小课题;可以是从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中凝练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与本专业相关的兴趣课题等等。各种形式的选题均来源于实际,形成多元化的选题模式,满足学生各种实际情况的需求。在实施模式方面,由于各个题目来源各不相同,相应课题的实施模式就该有所差别,如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应从开题源头注重对其科研素质的培养,锻炼其科技文献检索、创新点提炼、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指导学生逐步迈进科研之门。对于参加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的同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其从所取得的成果凝练创新点,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对于参与校企产学研合作及已经签订就业合同的学生,鼓励学生以在企业参与的实际技术课题为毕业设计选题,学校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联合指导,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6]。总之,毕业设计工作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采用合适的个性化实施,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毕业设计制作的实际效果。
2.3指导方式改革
采用学生团队合作的指导方式,按照类别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实行学生团长负责,以老带新,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完成专题而努力。这种团队式的设计制作,不仅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导师的指导压力。
2.4评审与答辩制度改革
为适应本体系中的毕业实施模式,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完成情况进行分段评价,并根据学生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激励,如在以主要完成人在三类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奖项、获批专利的学生,可直接免于答辩,直接认定毕业设计优秀等级;在答辩时间上进行灵活性操作,可由学生根据课题完成情况提前申请答辩,将常规毕业设计答辩时间放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对于首次答辩未通过及申请缓期答辩的同学,于大四下学期进行补答辩,以避免与学生就业高峰与考研时间相冲突。
篇6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态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有效做功。
3.开展主题科技活动,创建校园特色。
二、情况分析
1.教研组概况
本组共有七位成员,大多数是多年任教科学的老教师,全体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个别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还不到位,课堂教学能力和调控能力还需加强。
2.相关设施说明
目前,我校有两个科学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两个小仪器室,实验器材比较齐全,为科学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仪器室有专人负责,但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实验仪器的管理还不是很科学,从而影响仪器的有效利用率。
3.师徒结对
培养对象:周照明 指导教师:陈建秋
四、研究专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本学期我们科学组研究专题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拟定从全册和单元、远期和近期的高度出发,认真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学科竞赛
1.开展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六、具体工作内容和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引导教师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
2.加强教师业务进修
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组活动。利用每次活动,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积极撰写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平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开展主题科技活动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老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重视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辅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处理好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七、教研活动安排表
月份
活动内容
9
1.召开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任课教师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组建“科学俱乐部”社团
4.制订本组校本培训方案
5.承办莲都区小学科学集体备课会
6.参加丽水市小学科学教坛新秀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10
1.开展“我爱乒乓球”主题科普活动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一)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1
1.组织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学科专题研训活动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2
1.组织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暨学科基地展示活动(二)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
1.开展期末复习研讨、命题工作
篇7
3.开展课堂竞赛,创新教学方法。科技竞赛集专业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可借鉴这一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或课后组织各类小型的竞赛活动。譬如可设立某个可进行比较的竞赛主题,然后将全班分为几个竞赛小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现场操作,共同完成竞赛项目,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在竞赛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而应以指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4.以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应用型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学生一直处于学校环境中,无法深入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导致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很大欠缺。当前很多竞赛是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联合举办,鼓励参赛者采用新方法、新技术解决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这类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强的助推作用。学校也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相关的竞赛,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设立平台。
5.围绕竞赛主题,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灵活运用本科四年所学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综合性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从操作概念上来说,毕业设计(论文)与科技竞赛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以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竞赛项目为主题,根据竞赛规定和要求,完成自身的毕业设计(论文)。对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允许替代毕业设计(论文)。
二、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1.高度重视,加强竞赛的组织工作。要把科技竞赛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教学活动纳入日常工作中,贯穿于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应成立包括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等在内的校科技竞赛委员会,主要负责统筹科技竞赛的组织立项、项目管理、经费筹划、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编号:2012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12-02
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普遍探索的问题。[1-5]另外,为了推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教育部每年都会举办各类设计竞赛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等。此外,各地区部门也会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如计算机应用设计竞赛等。海南师范大学从2000年起一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6年起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建设了创新实验室。学院不断总结实践活动经验,积极开展电子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不但可以利用创新实验室进行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设计竞赛的准备工作,还可以进行电子类单独开设的课程设计,进行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进行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证明,创新实验室建设有效推动了海南师范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开展,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模式,营造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创新实验室已成为学生自主向往的地方。
一、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在传统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项目,是基础性的实验。而要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实验环境,为此,学院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实验室里有新的实验仪器设备,如通用的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万用表、电脑、打印机、小型电钻机、电烙铁、制板机、电子设计实验箱等。此外,实验室里的木柜还放置了多年来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中学生制作的实物,以提供给低年级学生参观学习。创新实验室实行的是开放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学生在传统的实验室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后,如果学有余力,还可利用开放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更深一步的实验研究或电路设计,而且实验研究不受时间限制。
二、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完善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促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海南,由于电子工业基础较薄弱,电子及相关工厂企业较少,因此,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要找到对口的工厂、企业进行实习较困难。为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也成为学院重要的校内实践基地。学生在校外实习之前,已在实验室经过了2~3年的技能和工程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已有所提高,同时学生也养成了严格、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爱护公物的品质,养成了讲究科学实验方法、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为到校外顺利实习提供了保证。
2.促进电子专业学科建设
创新实验室建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团结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但要满足单一性质的实验,更重要的是满足电子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由此,学院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购买电子仪器设备,如电源、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逻辑分析仪、电路仿真设备、单片机、PCB板制作工具等。学生在实验室可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实验、制板、焊接、编程、调试,最后制作出电子器件。另外,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完成教师课题的子课题、完成企业的攻关项目,促进了电子专业学科的发展。
3.促进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创新实验室促进了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6-7]多年来,学院积极利用创新实验室开展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活动,通过选拔成绩好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海南赛区的比赛,以及全国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的比赛,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的优越条件,在竞赛中,均设计出性能优良的电子实物,曾获得海南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华南赛区的二、三等奖。对于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让其免修电子课程设计,期末成绩直接定为优秀。
4.促进教学特色形成
在创新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求大一新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由高年级的学生对一年级的学生传授技术和知识,以对一年级学生在做人、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言身传教。一年级的学生在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的传授下,辩识各种类型电子元器件,购买、焊接、设计和制作简单功能电路。在这种互相帮助、互相带动的良好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一年级学生参加电子竞赛、毕业论文设计或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促进实践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设
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创新实验及其所占课时的比例,增加课程设计的门数及选修实验的项目。选修实验是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通过选修实验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实践活动。如电子专业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PLC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在课程设计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电路、独立完成实验、独立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只起着引导作用。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12]而对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也可由校外相关企业出题,校外工程师也可作为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的优越条件完成毕业论文。通过对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
6.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在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或智能汽车设计竞赛活动时,学院都安排相关的教师定期给参赛学生进行辅导,而辅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师,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此,为了提高这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在省内参加电子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或到国内名校参加工程实践的培训等。
7.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把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往年的论文题目由教师出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题目,学生可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能否完成毕业论文任务而选择学生,但学生用于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较少,论文的质量难以提高。而利用创新实验室,学生或参加教师的科研,或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或参与校外企业的科研项目,或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实际上也相当于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了较早的准备。学生的论文可以是其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工作,也可以是参加竞赛活动时设计制作研究的部分工作,这样,学生用于毕业论文的研究时间较充足,可以做出更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1.制订规章制度
制订创新实验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创新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管理制度有日常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图书资料使用管理制度和电子元器件使用申请制度等。
2.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
创新实验室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教师为专职实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而学生主要开展自主管理。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由学生负责,实验室建立值日生制度,值日生负责当日实验室的卫生。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关好门窗、电源、水龙头,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对实验室实行监控
创新实验室内有各种仪器设备,如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电脑、打印机等,还配有手电钻、台钻、小砂轮机等,且实验室实行24小时开放,由学生自己掌握钥匙,学生自由进入实验室,进行各种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因此,实验室内应安装监控视频设备,对实验室内的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
4.创新实验室的电子元器件使用管理
学院在创新开放实验室内建立了一个电子元器件仓库,存放各种常用的电阻、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等,学院每年均从教学维持费中拿出近十万元,用于购进各种电子元件,供给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另外,器件仓库存放的都是在海口市难以买到的,而在本地易于买到且价格便宜的电子器件,由学生自己去选择购买,然后拿回发票,集中在学院报帐。为了规范学生使用仓库中的电子元器件,以避免出现浪费器件的现象,学院开设了电子元器件选用申请网上管理系统,[13]网上管理主要由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员为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竞赛活动或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各种型号的集成电路等,学生先上电子元器件管理库网进行查询,申请登记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型号、数量等,而后经过指导教师确认同意,由元器件使用管理小组到仓库进行领取,并进行登记。这种元器件使用网上管理的目的是在统计各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频率,同时也避免学生随意使用电子元器件,出现浪费器件的现象。
四、结束语
创新实验室建设以来,学院成功地申报了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开展电子实践设计活动,发表学术论文20篇,实验室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条件,使得学院每年举办的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吸引了大批的电子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参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得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院电子和自动化专业学生连续十年获得海南省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中,学院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华南赛区的二等奖。学生经过创新实践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企业工作。另外,通过创新实践活动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推动了学院的学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28-31.
[2]郑春龙.实验室层次开放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78-80.
[3]滕红丽,林爱英.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35-136.
[4]赵亮方,周学君.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00-201.
[5]田裕康,罗维平.创新实验室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30-32.
[6]初福民,李明弟,张普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31-33.
[7]李耀刚,石国英,王宏志.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92-94.
[8]严薇,袁云松. 加强实验室开放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支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6-17.
[9]陈斌,张晓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10-113.
[10]黄沃才.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3):13-14.
篇9
对于当今大机械类学生来说,往往过于“专注”课本,理论知识学得比较扎实,但非常欠缺实际操作能力。机械行业的大部分工作岗位对个人的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对于很多工作不能胜任。为此,在机械类大学生中开展学科竞赛,通过整合课内课外的实践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化,而且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打造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1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概述
当今社会对实用型的创新人才需求旺盛,但很多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思想的陈旧、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都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在此形式下,学科竞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是在结合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竞赛的形式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1]。和普通课堂教学相比,学科竞赛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目前适合我国机械类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新苗计划大赛等,在这些竞赛的实施过程中充分验证了学科竞赛教学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2 开展学科竞赛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为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机械类学科竞赛的竞赛题目往往带有项目背景,从课程内容上,大多涉及多学科课程;从人员来说,学生是参加竞赛的主体,这种主人翁的感觉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潜力与热情,而在资料查找、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等参赛过程,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2)为提高机械类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但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大,寄希望于通过学习选修课程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而学科竞赛从形式和内容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了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相关学科的改革和发展,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经验的积累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科竞赛水平的提高,于是形成了不同学科的良性互动、教学改革和学科竞赛的良性互动。学科竞赛应紧密结合机械类课程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展开,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总结整理和实践运用。学科竞赛的结果能够大致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学体系设置的合理性程度,通过竞赛评价和总结讨论可以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和教改提供重要参考[2]。
(3)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基础。
学科竞赛往往结合了机械专业的特色和机械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机械类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从2004年至今,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大赛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如2014年该赛事的主题为“幻·梦课堂”;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这些内容和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状态密切相关,这远比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引起他们更深层次、更大宽度的思考,进而催生大学生对渊博知识的渴求,形成具有竞争意识而又团结协作的拥有共同价值取向和进取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竞赛可以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拓展了学生的应用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竞赛辅导工作,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勇敢的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通过大胆尝试,不断收获成功,在不断的失败和成功中得到成长。
3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的构建及评价
(1)以提高机械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构建学科竞赛模式。
①开展实践教学,促进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的形成。
学科竞赛模式的教育导向重在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借以提高机械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针对这种以竞赛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方式,相关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修订和调整,使之适应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延长课外的学时,减少课内的学时,以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创新设计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增加诸如机械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工程性图纸设计实践活动等创新性活动;开展创新科研方法的探究;以及撰写一些学术研究和研究报告,如专利的申请等。还可以直接选用学科竞赛的参赛题目作为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从而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②完成教学的主体变化,构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简单地看成知识的接受者,使其学习兴趣不能被有效激发,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每个项目组虽然有指导老师,但是从竞赛选题,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样机试制、调试,到技术文件的编制,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充分调动了他们对学习和科研创新的浓厚兴趣。通过学科竞赛,促进了教学过程向自主性发展,向实践性学习跨越,在实践中探索,并逐渐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广泛涉猎,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尝试,不断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真正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这又促进了学科竞赛模式教学的顺利完成。
③改革试验教学,构建开放式学科竞赛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
机械类大学生的试验教学也要适应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需要,促进课外兴趣型实验室和课内教学型实验室向机动性发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逐渐完成学科竞赛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构建。学科竞赛实验室的设置,要求实验室的场地、加工机床、切割机等硬件设施能够适应学科竞赛的特点、满足学科竞赛教学的需要,能够适合竞赛期间的参赛作品的设计、加工、调试对场地的需要;并且要针对学科竞赛实验室教学的特点,完善和改进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开放式实验室值班管理制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积极做好实验安全工作,为机械类大学生的学科竞赛、课外活动、科技创新等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这样的创新实验室,改变了以往固定的机械设备的限制,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通过灵活的题目设置,学生能够很方便的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展开构思,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独立思考或团队协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完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还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构建仿真实验室,以此来突破实验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充分的开展创新构想和创新交流。
④实施实践教学,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提供创新平台。
我国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积累了很多的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这些教育方法、理念经过了教育实践的检验,取得了重要的教育成果,因此,把这些新理念和新方法引入到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学之中,无疑会提高学科竞赛的水平,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比如,设计型的课堂组织方式、开放型的应用题型设置、小组课堂的评价机制等实践教学成果,都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提供了创新平台[3]。
⑤完善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机制。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需要得到政策的保障、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学科竞赛的制度支持等等,有了这些保障,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才能伸展创新教学的手脚,最大地发挥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热情和主动性。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对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创新项目,只有学校提供经费保障,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专利保护,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参与热情,完善和巩固学科竞赛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⑥改革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和制约机制。
评价和奖励机制是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有效保障。学科竞赛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传统的以教学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课堂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竞赛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学成绩、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德育考核、师生关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方案的设计、课题研究的参与过程、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实现、竞赛成绩等均需纳入评价考核的范围,其中创新设计、创新参与和创新成果在整体评价中占有重要比重。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实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使教育和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评价单位也要改变传统的学校评价的单一评价制度,形成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综合性评价体系[4]。
学科竞赛教学中的激励机制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从物质上来说,学校设立专项竞赛奖励基金,给予竞赛获奖同学和表现突出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可以把竞赛得奖和获得专利作为评定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的加分条件。学科竞赛的奖励机制也要把辅导教师纳入其中,因为他们在竞赛的指导中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指导教师,一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把竞赛奖励和成果奖励、专利等与其职称评定和聘任直接挂钩、与其评优评模挂钩、与其职务晋升挂钩,并纳入学院年度考核中,这些具体措施是对指导教师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教学的积极性。
(2)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训练组织。
①建立竞赛网站,加强网络宣传。
鉴于网络的窗口作用和平台作用,学科竞赛网站对于学科竞赛教学模式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的加入无疑给学科竞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网络便于对竞赛种类、竞赛内容、竞赛时间、往届竞赛的介绍、竞赛的主题、竞赛的意义、团队情况、学生作品展示、指导教师的介绍、竞赛的研究方向和思路等作出积极的宣传,使互动交流的种类更齐全、内容更丰富、学生的参与更为积极,信息的披露更及时、准确,因此,学科竞赛网站将成为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重要窗口。
②开设训练课,加强竞赛技巧训练。
参与学科竞赛,选手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还需具备对信息的处理技巧、论文的撰写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参赛程序等。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来自各个领域的大量信息使有些参赛选手无所适从,只有对选手进行相关的训练才能加强其甄别能力,学会获取对竞赛有益的信息;每个参赛团队都是一个整体,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能力和技巧,需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把团队的能量发挥的最好;在竞赛最后是以科技论文的形式提交成果的,论文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科竞赛的成绩。因此,参与学科竞赛需要开设训练课,对竞赛程序、论文撰写等关键环节进行培训[5]。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类院校开展学科竞赛教学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学科竞赛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只有结合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试验教学、彻底完成学生的主体变化、搭建创新平台,才能真正的把学科竞赛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潘岚,饶宾期.完善机制—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40-141.
[2] 闫舒静,张兴会,李辉,等.“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互动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12):2-5.
篇10
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为提升两岸机械制造技术水准,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育工作,台湾“机电股王”上银科技26日与北京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委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北京举办“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
据台媒报道,这是台湾企业首次在大陆举办,也是全球仅见机械业学术研究的最高博士论文奖项。总奖金高达人民币335万元,金质奖(一等奖)每篇奖金人民币40万元。
据悉,这个“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征选的对象,涵盖台湾、香港、大陆两岸3地机械工程领域博士学位者的论文,参与竞赛的博士生必须获得该大学/学院/系所的推荐,推荐名额不得超过该机械工程学科毕业博士学位人数的10%,同一个大学包括机械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测试技术与仪器学科的总名额最多5名为限。
上银董事长卓永财指出,中国大陆2009年工具机总生产值达到150亿美元,正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工具机生产国,而大陆有86所大学设有机械博士班(台湾约10所左右),大陆机械相关产业未来的发展与实力不容小觑。加上两岸签订经济合作架协议ECFA后,经贸交流将更趋紧密,台湾工具机的高附加价值优势,在大陆内需市场极具竞争力,上银希望藉由机械博士论文奖的举办,作为推动两岸机械业产学合作与交流平台的新开始。
此外,“上银机械博士论文奖”除了高额奖金之外,获奖师生还可获邀参观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获金、银、铜质奖的学生与教授,上银将再邀请参观日本国际工具机械展(JIMTOF),费用由上银科技全额负担。
篇11
2人工智能竞赛驱动式软件工程产学研模式的意义
软件工程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竞赛可以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其对软件工程学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一是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与知识更新。师生协同。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培养模式,探索在学生竞赛和实践上的共建,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探索、组织和参加学生竞赛,形成了“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组队”的竞赛组织管理指导新模式;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一方面,信息化学习方式是以知识贯通式学习为主,学习方法灵活,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习过程由匹配问题和答案的过程,而更多地转向如何理解问题、如何界定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回归。三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竞赛优质资源,有助于提高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与国际一流高校培养模式接轨。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与学的特性需求,把作为教师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学生灵活和改善学习方法的辅助手段,充分结合师生教与学的个体需求,采用问题主导式教学模式,将有助于软件工程专业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
3结语
综上,软件工程产学研可以与人工智能竞赛相结合。以人工智能竞赛为导向的产学研给学生提供了资源和平台,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有裨益。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裘君,何小其,刘毅华.基于竞赛驱动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9(11),4,20.
[2]王喜鸿,王良成,周密.论以学科竞赛促进理工科学生实践创新力的提高.实验室科学,2011,14(4):1-3,6.
[3]李淑琴,刘均梅.科技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7):95-96.
篇12
组长:肖昌明校长
副组长:姚本前
成员:肖昌明(小)、蒋世锦、文志祥、彭英、各年级组组长
三、工作目标
设备有增加、管理更科学、培训更扎实、技术更熟练、应用更频繁
四、主要工作安排和措施
(一)、设备更新完善,为应用创建良好的平台。
1、把州教育局给学校的网站做得更充实丰富。此项工作由梁振衡、赵官友老师负责,其他教师协助。
2、积极争取上级的投入,为各办公室配置一台提供电脑,教室装备简易多媒体设备。
3、保证各办公室、电脑教学室电脑设备完好,不影响老师们的使用。
(二)、设备管理
1、建立帐、册、表,对项目设备逐项登记造册,专帐管理,账、册、物相符。
2、落实《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制度上墙,落实管理责任,认真填写设备使用登记表。
3、管理教师要对项目设备每月进行检查维护与保养,定期除尘,检查连接线路。对设备的完好情况进行登记。
4、所有教师应按要求操作,不得随意违规操作。
5、文志祥老师负责信技软硬件及网络故障的维护工作。
6、相关资料整理规范,装订成册。
(三)、教师培训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教师适应中心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家必须用前瞻的眼光迎接教育技术现代化。
1、本期将对全校教师进行博客管理、动画制作的培训。具体要求人人建有自己的博客,并会操作管理。将自己的工作计划、总结、论文输入博客,建立博客圈,相互访问评论。动画培训只搞一个内容,体现基础和简要,要求人人都会做。
2、还不会文字处理的个别教师,要求通过自学和在他人的帮助下,提高速度,达到比较熟练,在一定的时间内能独立完成一张试卷的制作打印,期末前进行达标验收。
3、认真搞好每次培训学习的效果评价,纳入教师考核,并配置一定的学习资金。
4、学校班子定期开一次远程教育方面的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四)、资源下载整理:
1、各年级语数学科及其它有条件的学科每周按年级分学科要求完成查找下载资源的任务,并做好记录、分类、建档。
2、本期末各年级分学科整理一套较完整的远教教学资源。最起码要有教案、课件、试卷、反思、论文等。
(五)、教学应用
1、鼓励教师运用远程资源上课。
各年级上多媒体课时间安排:
日期 年级
星期五 一、二年级
星期四 三年级
星期三 四年级
星期二 五年级
星期一 六年级
2、学校整理好XX年年上期的校本资源库,供老师们学习使用。资料建在FTP服务器上。同时整理好XX年年下期老师们的资源,形成资源库。
3、年级组每期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教学研讨课每学期不少于5节,并有课后应用体会小结。教师课堂教学应用尝试参与面必须达到90%。 共2页,当前第1页1
4、本期5月份举行课件制作竞赛。
5、搞好远教课题研究。完成“十一五”省立项课题和州县立项课题的实验任务。
6、鼓励老师多参加上一级的竞赛,如课件制作、优质课竞赛、论文与反思评选等活动,对获奖者进行奖励和加分。
行事月历:
3月份:博客培训及验收
篇13
(一)、把好备课关,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备课标:各学科教师,要加强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研究,深化对新课标的解读,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的利用业务讲座,自我研修,教研活动等形式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位教师,明确要求,根据教材特点分单元,分章节,让教师把课标与大纲对比解读,找出区别点,真正感悟新课标的时代感,在教中学,在教中用。
2、集体备课:本学期将开展两次大型的集体备课活动,一次是数学集体备课,主题为《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数学组所有教师参与研讨,其他教师列席参加并发表意见。另一次是语文集体备课,将在uc网络房间中进行,并邀请各地名家参与活动并给与点评,以提高老师们的备课水平,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活动的实效。
1、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通过此活动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给他们的教学研究指明方向,提供动力。
2、进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让我们的青年教师走上展示的平台,接受全体教师的检阅和辅导,是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
3、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属于我校的名师和骨干。
4、加强地方课教学的研究力度,提高团队合作研究能力,积极参加上级教学竞赛活动。
5、参加教师培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用他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结合自身实际研究与重组,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模式,撰写教学论文。
6、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使我校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努力为骨干教师外出上课搭建平台,让他们在上课交流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加强骨干队伍的管理,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
7、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保证参与次数,积极参与研讨,认真填写教研记录。
(三)、举行各类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1、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力争取得好的名次。
2、举办校级学生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1)、举行数学百题竞赛活动。
(2)、举办语文百词百句竞赛活动。
(3)、举办英语百词竞赛活动。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 制定学校教研计划
2、 深入各班听课,调研指导
3、 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
4、 开展数学集体备课活动
5、 教研组教研活动
6、 参加市各学科uc网络教研
7、 参加科学、思品学科教材培训
十月份:
1、 骨干教师示范课
2、 教研组活动
3、 深入各班听课指导
4、 各学科教学竞赛
5、 语文集体备课
6、 校级英语教研
十一月份:
1、 青年教师汇报课
2、 参加市各学科教学竞赛
3、 校级科学教研
4、 学生数学竞赛
5、 学生语文竞赛
6、 学生英语竞赛
7、 教研组活动
十二月份:
1、领导继续深入课堂听课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