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向趋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走向趋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走向趋势

篇1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下降的同时,复苏的差异性也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区域差异性进一步加大且更趋复杂,在新兴市场领先发达市场的大背景下,不同市场内部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周期差异性有所加大,重要表现是美国已率先遭遇复苏动能明显下降的挑战。

复苏动能下降和复苏差异性进一步加大共同导致全球范围内对复苏利益的争夺更趋激烈。笔者认为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如果将复苏利益比作蛋糕,那么各经济体发现,蛋糕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样大,而且实际上也正在缩小,获得更大更多的蛋糕是其从个体理性出发的目标,而饥饿感的差异决定了其争夺迫切性的不同,自身经济特征的差异则决定了其争夺蛋糕手段的不同。

从全球范围看,应对复苏动能下降的挑战,各经济体有三种政策工具可以应用: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汇率政策。鉴于欧洲债务危机刚刚企稳,即便不排除各经济体陆续出台以扩大政府支出为主要手段的“二次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其政策规模也将显著低于首次刺激政策。因此,为进一步夯实复苏基础,争夺复苏蛋糕,各经济体可以应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宽松政策基调得以确立,并通过“拓展剩余空间+延长持续时间+重启量化宽松”的混合方式进一步增强,全球货币政策博弈更趋复杂;在汇率政策方面,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发达经济体则拥有较强的货币影响力,因此大部分经济体均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对汇率走向施加一定影响,汇率干预时有发生,汇率争端不断加剧,竞争性贬值现象初步显现,保护主义渐趋泛滥。

篇2

(二)从完整的经济周期看,经济增速依然处于波动下行区间

1981~2012年,河南省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平均10年左右。本轮经济周期的峰值为2007年,河南省经济增长率为14.6%;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开始波动下行,2008年为12.1%,2009年为10.9%;由于国家实施一篮子投资刺激计划,2010年经济增速回升至12.5%;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的影响,增速回落至11.7%;2012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回落至10.0%,目前经济增速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的波动下行区间。

(三)从短周期分析看,经济增速缓中趋稳,筑底迹象明显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河南省经济增速正在由“下行趋势”转向“稳定筑底”:一是工业经济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6月和8月到达谷底12.8%,此后回升至9月13.3%,10月13.8%;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8月份到达底部,1~9月增长23.6%,较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首次出现回升,1~10月增长23.7%,较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三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触底回升,5月份增速到达谷底14.2%,6、7、8、9、10月份分别回升至15.4%、14.75%、14.7%、16.1%、16.1%。

二、2013年经济走势预测:缓慢复苏,波动回升

(一)2012年具有经济周期谷底的显著特征,2013年有望出现复苏

从经济周期分析来看,2012年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速为7.7%,已经接近上一个经济周期的谷底1999年7.6%的经济增速。当经济处在谷底时,中央“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陆续出台,稳增长已经逐步上升为2012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预计中央还会持续加强宏观调控。由此判断,2012年可能成为经济周期的谷底,2013年全国和河南省经济有望缓慢回升。

(二)2012年经济增速明显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率,2013年有望回归适度经济增长区间

从河南省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来看,分三个阶段来对比分析,1981~1992年河南省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1%,比全国高出0.4个百分点;1993~200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1.3%,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2004~201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2.7%,比全国高出2.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第一,河南省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不断抬高;第二,河南省潜在经济增长率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高,当前约比全国高出2.5个百分点。2012年河南省经济增速预计为10%,已经接近适度增长区间的下限,随着稳增长的调控力度逐步加大,2013年有望保持略高于10%的经济增长,回归经济适度增长区间之内。

(三)世界经济低位波动和缓慢复苏是一个长期趋势,2013年的国际环境不会比2012年更差

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时期,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尤其是美国“财政悬崖”和欧洲债务均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尽管世界经济依然困难重重,可能会出现徘徊不前,但是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国际社会普遍预期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位徘徊并缓慢复苏。由于我国经济周期与世界和美国经济周期波动方向基本一致,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不会进一步恶化,基本稳定的外部环境比较有利于我国经济复苏。

三、2013年政策取向: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促开放

(一)“稳增长”是2013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稳增长”是河南省2013年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2013年全省经济增速不应低于10%。针对当前形势应做多手准备:一是防止经济继续下滑,稳定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二是迎接经济复苏的到来,着力扩大投资规模,加快经济转型。

加快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优先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国内外先进产业要素向河南集聚,把河南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篇3

从生产看,农业生产稳定,工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支撑作用较强

农业方面: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2551.9亿元,同比增长4.5%。小春粮食增产1.8%,大春粮食作物再获丰收,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产。油菜籽产量增长3.1%,连续11年增产。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畜产品等均保持稳定增长。

工业方面: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全省工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在新建企业及重点支柱行业的拉动作用下,规上工业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5.4%,连续五个月保持小幅回升。

主要特点:

新建企业拉动作用较强。前三季度,全省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户,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重点支柱行业增长较快。41个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增加值增长,14个行业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0.5%,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4%,两个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0.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等5个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20.8%,同比增长17.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制造、家具制造等3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增加值增长21.6%,矿石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6.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产销衔接较好。前三季度,重点监测的130种重点产品有80种产量增长,其中原煤产量增长3.5%,发电量增长7.6%,铁矿石增长22.8%,磷矿石增长32.1%,白酒增长18.1%,化学原料药增长22.5%,汽车增长133.8%,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9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1354.1亿元,同比增长38.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9%,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服务业方面:在交通、旅游、金融等行业增幅回升的带动下,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快。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761.9亿元,增长22.6%。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2521.8亿元,增长33.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从生产看,农业生产稳定,工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支撑作用较强

农业方面: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2551.9亿元,同比增长4.5%。小春粮食增产1.8%,大春粮食作物再获丰收,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产。油菜籽产量增长3.1%,连续11年增产。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畜产品等均保持稳定增长。

工业方面: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全省工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在新建企业及重点支柱行业的拉动作用下,规上工业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5.4%,连续五个月保持小幅回升。

主要特点:

新建企业拉动作用较强。前三季度,全省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户,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重点支柱行业增长较快。41个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增加值增长,14个行业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0.5%,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4%,两个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0.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等5个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20.8%,同比增长17.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制造、家具制造等3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增加值增长21.6%,矿石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6.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产销衔接较好。前三季度,重点监测的130种重点产品有80种产量增长,其中原煤产量增长3.5%,发电量增长7.6%,铁矿石增长22.8%,磷矿石增长32.1%,白酒增长18.1%,化学原料药增长22.5%,汽车增长133.8%,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9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1354.1亿元,同比增长38.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9%,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服务业方面:在交通、旅游、金融等行业增幅回升的带动下,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快。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761.9亿元,增长22.6%。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2521.8亿元,增长33.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从质量看,财政增收,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效益良好,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财政继续增收。前三季度,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66.3亿元,同比增长16.0%。地方公共财政支出3520.8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民生支出增长较快,教育支出增长39.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7.6%。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9元,增长14.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受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以及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的共同影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216元,增长16.3%,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0.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良好。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的大环境下,四川规上工业利润继续保持增长。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突破千亿元,达1065.6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行业利润实现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

从运行环境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规模继续扩大,物价涨幅继续回落,金融平稳运行,运行环境稳中较好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规模继续扩大。受新增企业增多、生产发展较快等因素影响,全省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加。截止9月末,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同比增长20.4%,失业人员再就业2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截止9月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23.9万人,比去年末增加83.4万人。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79.9万人,比去年末增加865.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38.1万人,比去年末增加83.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61.3万人,比去年末增加16.7万人。

物价涨幅继续回落。今年以来,受食品类价格涨幅回落、翘尾影响逐步减弱等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继续回落。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2.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1个百分点。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六涨二跌”,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6%,衣着类价格上涨10.9%。

受能源、纺织等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连续5个月下跌,且降幅继续扩大。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1~8月扩大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平稳。9月末,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919.9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6月末提高2.7个百分。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987.0亿元,增长20.6%。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932.5亿元,同比增长17.0%,比6月末提高0.6个百分。

经济运行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今年以来,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宏观环境下,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势持续放缓,经济运行中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压力加大、部分行业效益大幅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增大等问题值得予以重点关注。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工业品市场需求持续减弱,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跌1.5%,31个省(市、区)中绝大多数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均呈现不同程度同比回落。四川PPI自5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下跌,其中5月下跌0.6%、6月下跌1.6%、7月下跌2.5%、8月下跌3.5%、9月下跌3.9%。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生产增幅回落,亏损企业增多,经济效益下滑。同时,作为工业生产先行指标的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增长17.4%,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2.9个百分点。

篇4

2004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308公斤/亩,比上年增长6.6%。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增产幅度这么大,与气候因素有直接关系,更得益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2004年旱涝灾害呈“点状、散发”,未形成大的区域性灾害,总的受灾程度也较轻。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旱灾面积为4.12亿亩2003年为3.73亿亩2004年为2.18亿亩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涝灾面积为2.25亿亩2003年为3.05亿亩2004年为1.16亿亩。2004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力度之大是多年来不曾有过的。2004年粮食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面对粮食价格的全面上涨,决策部门没有人为打压粮价,而是顺应了市场供求规律的要求,理性地对待粮价上涨。

目前国内粮食总需求大约在9700多亿斤,每年约增长0.8%,这是各个方面比较接近的看法。只要今年粮食产量能达到9300--9500亿斤,加上大豆进口和适当进口一部分小麦,完全可以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实现粮食总产量达到9300--9500亿斤的目标,取决于气候条件是否有利,也取决于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能不能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和强化。实现这样的目标虽然有难度,但只要调控政策得当,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次粮食价格上涨以后,能在目前的高价位上维持多久?会不会只维持23年的时间?这是当前农民和粮食主产区最为担忧的一个问题。从过去10年的情况看,1993年底至1996年粮价经历了3年的上涨,1997年至2003年又经历了近7年的下跌和持续低迷。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是难免的,但一定要防止这次粮食价格上涨23年后,又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今后23年内粮价下跌的可能性要远大于粮价上涨的可能性。如果出现粮价大幅度的回落,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2005年我国粮食政策的基本趋向是:

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这是稳定和增加粮食产量的基本保证。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91亿亩。2004年农业部的估计是15.3亿亩,增长4000万亩。今年要争取恢复到15.5亿亩。

2、稳定和完善对粮食生产的各种扶持政策。继续对种量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业税的减免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资金会进一步增加。最低收购价的政策仍继续保留。从国内外的经验看,最低收购价或最低保护价政策虽有必要,但政策成本往往较高,即使采取这项政策,也要把握好力度,最低收购价的水平要合理确定。要集中财力确保对主产区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的价格保护。

3、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农村税费改革前,每年中央加地方的农田水利投资为200亿元左右,其中中央占1/3,而每年农民自筹资金就达200亿元左右。高峰时每年冬春农民投工可达到80亿100亿个工日,最近几年,农民投工这一块已经大大下降,现在已降到50亿个工日,今后还会继续下降。逐步取消“两工”后,如何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对于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允许投工投劳。全国有60多万个村庄,在短期内把农村各种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都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是不现实的。引导农民自觉自愿投工投劳,参与各种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政策课题。在实践中如何把握好有关政策界限,需要严格控制标准、严格规范,防止重新加重农民负担。对于受益对象范围较大的农村公共工程,必须纳入各级财政的支持范围,不能再重新恢复农村义务工制度,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农民必须给予合理的报酬。要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粮食主产省份改善生产条件。

4、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目前的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给一块,地方政府掏一块。粮食调出省将粮食调往粮食主销区时,实际上将粮食风险基金的一部分补给了粮食调入省份,这样就形成了“穷省”补贴“富省”的现象。在过去粮食多时,粮食主产区感到吃亏。这种反常的补贴严重打击了粮食主产地区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主产区的事,更是粮食调入省份的事,不能让经济相对落后的粮食主产区来承担这个责任。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具体设想是:适当降低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中地方财政的自筹比例;从经济发达省份根据其粮食调入量或占用的耕地数量,收取补偿金给中央财政,形成粮食安全基金;将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归集到中央作为粮食安全基金的来源,中央财政根据粮食调出省份粮食调出的数量给予适当补贴。

5、协调好粮食进出口政策与国内粮食政策,防止出现“逆向调节”,并弱化我国进口粮食的“大国效应”。从以往经验看,出现过国内粮食供给相对平衡的时候却大量进口,国内粮食减产供应紧张的时候又大量出口的现象。要统一协调粮食内外贸政策,提高粮食进出口的运作效率,防止粮食的进出口方向与国内的供需实际严重脱节,减少“逆向调节”。2005年玉米出口可适当扩大。限制玉米出口的政策会打压国内玉米价格,有可能造成“卖粮难”。2004年进口的小麦全部用于补充国家小麦库存,在小麦丰收后,2005年仍然要控制好小麦进口的数量和节奏。过去的经验表明,一旦出口国形成中国缺粮的预期,我国进口粮食时,将会刺激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中国进口粮食确实产生了“大国效应”。要进一步改革粮食进口体制,掌握好进口时机,弱化“大国效应”。版权所有

二、2005年农产品价格已经没有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粮食增产幅度也不可能像去年那么大。因此,农民增收的压力会很大。要更加重视“节本增收”、“优化农业结构增收”和“改善农民就业增收”。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农业增收比重超过非农业,粮食主产区增收速度超过非主产区,种粮农民收入增速超过非种粮农民。2004年中央财政支农力度之大是多年来不曾有过的,但从总体上来看,财政政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远比不上粮食涨价和外出打工。2004年农民主要是靠“涨价增收”和“增产增收”。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一)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2004年肥料价格约上涨了20%。各项财政政策性因素的直接增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抵消掉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控制农业生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是2005年一个重要政策课题。2004年对化肥生产和进口厂家的财政补贴(7亿元)基本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2005年政策要有所调整,这笔资金用来直接补贴农民效果会更好。2005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9%,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4.8%。农民购买力低,但农村物价上涨却高于城市,是不正常的。农村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日用消费品,不合格率高、假冒伪劣问题较为严重,销售渠道混乱,严重危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些地方行政管理乱收费的现象,加重交易双方负担。连锁、超市、配送经营等现代物流方式在农村发展还非常落后。要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建立有效的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村日用工业消费品市场要以扩大连锁经营、重点加强便民设施建设为主,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商品消费品分销渠道,发展销售制等营销方式,方便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农村市场的运作效率。

篇5

作为专业的高端电竞显示器大乘之作,明基电竞曲XR3501在各项规格与游戏特色功能方面领先于业界,比如144Hz超高刷新率,专为高强度电竞游戏而生,搭配4ms极速响应,彻底消除画面撕裂,让游戏体验变得极致流畅;量身定做、脍炙人口的智能暗部场景平衡功能,让游戏玩家获得清晰明艳的全局感受,更能够特别增强画面中的暗部显示,从而在对战中看清细节掌握主动、先发制人赢得胜利;再如明基不闪屏专利技术与滤蓝光护眼科技的加持,都让XR3501迈人巅峰。

明基VR32AO“超薄曲”,掀起曲面显示时尚风

明基XR3501是售价高昂的专业电竞曲面显示装备,自然不是人人都能负担得起,而面向大众娱乐的明基VR32AO“超薄曲”,或将成为曲面显示时代重要推手。在本次“我为曲狂明基电竞圣诞趴“中,明基携手京东Came+联合31.5英寸纯白外观、纤薄造型的时尚曲面显示器VR32AO。其整机全门设计别具视觉美感,大尺寸曲面荧幕、超窄边框、独特V型支架、优雅美背造型,平添难以言喻的个性,正如同突然袭来的一股清风,为个性贫弱、内心枯槁的桌面市场,带来了焕然新生的活力。

明基“超薄曲”VR32AO提供31.5英寸16:9全高清大屏享受,同时具备3000R曲率,相对于传统的平面显示器而言,其视觉感受更为立体、更加逼真,无论打游戏,还是看电影,又或者玩摄影、做没计,你都将因此获得不同凡响的新体验,再加上5000:1的超高静态对比度、DCR动态对比技术、原生lOBit SVA超广视角面板、10.7亿色鲜活呈现,你所看到的大千世界真正达到影院级标准,另外还有不闪屏与百级滤蓝光双重护眼功能加持,明基VR32AO超薄曲足一步跨入曲面娱乐时代的入场券。

明基ER3501“娱乐曲”,玩转曲面娱乐新享受

篇6

我市重视教育,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工作,我校更是积极响应,更新各种辅助教学的硬件、软件,各班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的全套设备。其中,实物展台的安装方便教师将讲义、实物、资料等展示给学生看。这节课前,我编写了导学案,梳理、整合本课的基础知识,设置了课前预习部分。课堂中我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利用投影,由学生边讲解,边展示,起到检查预习情况和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的双重效果。这种方式和传统的口头回答方式相比,更直观形象地突出历史专有名词的书写,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采用微课教学,转换教学模式,突破本课重难点

微课,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时间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主题突出,针对性强,时间短,内容精。它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有利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反复观看,方便家长随时辅导孩子,教师无论是自己制作微课还是观看他人的微课,都能促进专业成长。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是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课本只有一幅地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仅凭借这些材料学生很难掌握这一知识点。对此,我制作了《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微视频,视频时长3 分钟30 秒。视频由两大集团形成的背景,各国走向结合的出发点,两大集团的核心矛盾,两大集团形成对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四方面组成,展示了相关地图、形成过程动画示意图,并设置了三个问题:1.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其成员。2.这些国家走向结盟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析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学生观看后回答的结果显示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它形式新颖,内容精炼、直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本节课,通过微课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微课教学模式的推广,微视频也成为历史课堂信息技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得到教师的喜爱,成为公开课的必备法宝。但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一节课的微视频切记过多,尤其忌讳整节课用微视频堆砌,一个接一个,教师的主导地位全无,学生只是疲于观看。其次,对微视频进行有效性的选择。网络时代,各种资源繁杂,适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才是有效的。

三、使用点名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与初一、初二学生相比,初三学生较为沉稳,愿意自动举手展示自己的学生更少,到初三学生分化的情况比较明显,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如何适当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点名器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效果。同时,这种随机点名的方式也能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点名器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松懈的状态转变成兴奋状态,将更多学生的专注力吸引至课堂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点名器使用的契机和次数也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使用,切忌使用过于频繁。

篇7

1、增长前景取决于消费主导的转型进程。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使保增长成为短期政策的重点之一。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是,如何把短期投资有机地融入到消费主导的转型进程中,在短期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中长期消费的潜力释放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客观地说,投资能否融入消费,扩大投资能否适应消费主导的趋势,决定了我国增长的前景。

2、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解决投资―消费关系的失衡。我国仍然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过渡性体制带来的结构性问题还相当突出,集中反映在投资消费结构的失衡上。2001―2010年,投资率从36.5%持续提高到48.6%;而消费率则从61.4%持续下降到47.4%。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进一步恶化包括产业、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对我国结构调整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要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需求与消费决定供给,消费需求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当前,在我国的消费结构中,发展型消费需求、尤其是服务消费全面快速增长,对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投资相对空间越来越小。如果能够顺应消费结构变化,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就能使短期投资有效地融入到中长期消费中,使无效投资大大减少。二是技术结构升级取决于消费主导的基本进程。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活力来源于创新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在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全球几次大的工业革命,基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未来5―10年推进我国的创新进程,重点在于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推进需求导向的技术结构升级,在消费主导中真正使创新成为发展的最大活力。三是城乡结构调整,重在改变投资消费结构。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之所以不断扩大,根源在于投资主导的模式内生地倾向于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城市,导致城乡投资差距不断扩大。调整城乡结构,重在改变城市偏好的投资,把农村投资融入农村消费中,有效地释放巨大的农村消费潜力。

3、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实现消费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缩小消费水平差距,实现消费公平。一是缩小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水平差距。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3471.45元,其中最高10%收入户与最低10%收入户的消费分别为31761.6元和5471.84元,差距达到5.8∶1。空调、淋浴热水器、消毒碗柜、照相机等在每百户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最高10%收入户与最低10%收入户消费差距均超过4∶1。缩小贫富差距,最终要体现为消费差距的缩小,尤其是耐用品消费量差距的逐步缩小。二是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保持在3.6―3.7∶1的高位,持续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整城乡结构,就是要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为目标,实现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逐步缩小,使中国农村这个“世界消费版图上的最大亮点”真正亮起来。三是缩小区域消费水平差距。2010年超过全国城镇平均消费水平(13471.45元)的省份仅有8个。其中最高的上海(23200.4元)与最低的青海(9613.79元),消费差距达到2.41∶1,超过两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3∶1的差距。缩小区域差距,途径是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基本目标是缩小区域消费水平差距,使广大中西地区潜在消费需求全面释放出来。四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均衡消费。这些年来,我国奢侈品消费增长过快,2011年我国奢侈品市场占全球份额的28%,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与此同时,居民一般消费增长速度远低于奢侈品消费增长。其根源在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基尼系数过大。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就是要服务于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在适度控制奢侈品消费的同时提高一般消费品增长速度。

二、走向消费主导的历史机遇

1、内外环境变化倒逼消费主导。进入到新世纪,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使十多年来没有取得突破的消费主导战略再次凸显其重要性。一方面,我国已经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公共产品短缺成为突出矛盾。以投资为主要途径做大经济总量,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也很难适应新阶段发展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未来5―10年是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期。世界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欧美经济不容乐观;旧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带来了诸如欧债危机等系统性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走向消费主导。

2、处于消费主导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地理空间大,人口基数大,制度改进的空间大。任何一项结构性调整和增量式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都足以产生巨大的消费规模,为走向消费主导提供最为重要的历史机遇。一是城市化发展空间。城市是重要的消费载体。过去十多年,城市化在加快推进,从2001年的37.66%提高到2011年的51.37%,年均提高1.37个百分点。按这个趋势下去,城市化率在未来5―10年至少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空间。二是服务业发展空间。至今为止,我国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3%左右,远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未来10年,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到位的话,服务业有可能提高15―20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明显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将提高0.2个百分点。根据中央部署,到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将明显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消费率。四是社会消费正处于释放的历史拐点。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发展型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是一个中长期的客观趋势。随着社会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正处于释放的历史拐点。过去几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十一五”年均增长18.1%,远高于“九五”的10.6%和“十五”的11.8%。从发展趋势看,未来5―10年社会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有研究表明,到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从15.7万亿元上升到30万亿元,以年均3万亿的规模增长。未来5―10年,我国消费需求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3、尽快明确消费主导的目标选择。从投资出口主导转向消费主导,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与体制安排。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从现实情况看,未来5―10年实现消费主导,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2015年初步实现消费主导。未来5年,最终消费率从47.4%提高到55%以上;居民消费率从33.8%提高到45%以上,消费贡献率稳定在40%以上,消费初步成为经济增长稳定的内生动力。第二步,2020年基本实现消费主导。未来10年,最终消费率进一步提高到60%以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以上;消费贡献率稳定在50%以上,消费基本成为中长期经济增长稳定的内生动力。

三、推进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

应当说,我国已经初步具备实现消费主导的条件,但这些年消费率不升反降,投资消费失衡日益突出,投资主导趋势还有强化趋势,使经济增长的不协调、不稳定性加大。根源在于体制转型滞后、政策调整滞后。

1、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绕开“低消费陷阱”。消费率长期走低,加大了产能过剩危机的可能性,既影响短期经济增长,又对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新阶段经济转型,要以拉动消费为战略重点,抓住城市化、服务业、中小企业等重点,有效避免“低消费陷阱”。一是推进消费主导的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关键是适应消费主导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和政策突破,尽快使城市化在建设消费大国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重点是打破现行行政体制束缚和行政区划壁垒,摒除行政主导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化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形成新时期经济主导的城市化新格局。二是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以农民工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也有利于社会公平与稳定发展。2011年,我国仍有2.5亿的农民工并未完全实现市民化,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二元化上。客观地说,当前,全面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关键在于下定决心,实现政策和体制的突破,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三是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国有资本主要配置在市场领域,更多地用于做大GDP,这适应了生存型阶段的需求。但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后,进入到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国有资本仍然主要配置在市场竞争领域,既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又加大了投资过热;更重要的是,很难体现出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不利于社会公平。在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迫切需要以提高公益性为目标重新调整国有资本配置结构。一是把一部分国有资本从经济领域退出,重新配置到社会领域,使民营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逐步提高国有资本的收租分红比例,争取在未来5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使国有资本、尤其是资源性国有资本及其收益成为社会福利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走向消费主导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也是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就业的增长有助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社会服务供给。从这个角度看,中小企业是走向消费主导的主力军,需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在金融、财政、开放等政策上予以更大支持,更要强化其发展的体制保障。

篇8

作为国内最早开办高等教育的县级市,张家港市肯定是县办高等教育先发型县域,其他拥有自己政府建办的高等院校的县(市),在目前也应该是先发型县域,毕竟我国的县域高等教育整体上讲很弱,算是刚起步。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未来,离不开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从全球、全国宏环境到省内中环境再到所在县域的微环境,外界环境的未来将决定县办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基本标准趋向统一性,人才培养模式、层次、类型呈现多样化,办学、管理体制趋向多元化,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除上述发展趋势外,更重要的总体趋势是“国际化”和“县域社会中心”。

2.1影响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外界环境

就全球、全国宏环境而言,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知识与人员、技术、资金的联系更加紧密,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不断凸显,使得经济的发展愈发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主要部门,在知识经济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各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格局、教育群体、科研成果到教育终极目标等内容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战略选择,从最初国内一流大学走向国际化到现今一般院校的国际化,甚至高职院校也已经步入国际化发展轨道,县办高等教育概莫能外。英国大学理事会的当选主席、英国政府的教育政策顾问史蒂夫•史密斯认为,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有助于发挥大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办学质量,更有助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诸多宏观因素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就县域微环境而言,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所在县域都是我国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国际化进程是整个县域发展的一部分。如张家港市,外向型经济非常发达,1992年就有全国唯一的内河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2008年11月,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张家港保税港区,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位于县域口岸的保税港区,也是国内第二家区域整合型保税港区。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张家港市充分发挥特殊经济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至2013年底,完成口岸货物吞吐量2.6亿吨、集装箱运量170万标箱,进出口总额322.4亿美元。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江苏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战略同时实施下,加上沪通铁路的开工建设,张家港区位条件发生新变化,将迅速形成“港口驱动”与“高铁驱动”东西两翼双驱发力的叠加效应,为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排头兵,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随县域微环境的发展需求,县办高等教育就得更加突出国际化要求。张家港市政府在2012、2013年的工作报告中,专门就国际化合作办学提出要求:“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推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重视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科大苏州理工学院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国际办学合作,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走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发展之路。”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决定着县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2.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县办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国际化之路?江苏昆山市的做法是通过国内著名的武汉大学引进美国的杜克大学,张家港市的做法是政府出面引进印度NIIT软件学院进行人才培养以及沙洲职业工学院与美国何晶大学合作开办某些专业进行中外联合培养。是否一定要引进国外高校就是国际化教育?应该不是的,那只是国际化教育的一种方式,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是在于办学中融入国际化元素。这些国际化元素体现在以下发展路径中[2]:一是办学理念的国际化。先发型县办高等院校要培养符合县域城市化、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中急需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紧跟相应技术的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量,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而确立适合办学的基本方针和策略。二是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牵涉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资源的配置,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国际化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实施国际化办学目标的根本保障。为了有效推进国际化-34-进程,学校层面可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部署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宣传、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外事、签证等与国际化相关的事务。三是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既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并能够突破文化差异障碍吸取人类文明成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国际化。四是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必须依靠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建立国际化的教学团队,有外引内培等途径,既要从国外大力引进外教,又要致力于本土师资的国际化。

3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县域社会中心发展趋势

作为县办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素,这符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趋势理论。1966年,弗里德曼用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分析研究“二战”后经济社会现象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关系时,发现在知识成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与生产要素后,高等教育逐步从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进入到社会的边缘区,并渐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素。[3]高等教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意味着县办高等教育已开始走向社会中心。

3.1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向县域社会中心发展的缘由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源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高等教育社会化。其中知识经济的兴起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经济因素,高等教育社会化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社会因素。高等教育获得社会中心地位并不是突发的,高等教育从诞生之初就形成和积累着支配与主导社会发展的性质和能力。这种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使高等教育具备走向社会中心的可能。同时,当社会发展所蕴藏的知识经济成份不断增加时,为这种积累的释放提供了空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积累的释放变得现实与紧迫。当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工业经济后期的40%上升到80%以上,高科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65%,其中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投入到高科技产业的劳动力大大高于投入到农业和工业中的劳动力的时候,知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使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得到彰显,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规律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4]高等教育社会化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并面向社会不断开放,从而被社会所接纳、认可乃至支持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间的一个互动发展过程。一方面当社会发展由以土地为主要资源的农业社会过渡到以资本和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社会,并逐步被以知识的创造生产为重要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所代替的时候,高等教育社会化就被社会的这种发展需求所推动,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对象已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服务于一般国民的大众化、普及化教育;二是伴随着教育大大拓宽,选拔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高教机构也日趋多样化。公立与私立、全日制与业余并存,非四年制及非大学高教机构就学人数明显增多;三是高等院校与科研部门、工商企业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三方合作;四是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高等院校管理,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发展逻辑是:社会需求扩大—高等教育社会化—内涵、外延扩大。[6]

3.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向县域社会中心发展的要件

县办高等教育发挥好县域社会中心作用,主要的就是要构建系统机制,使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发展。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为县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提升区域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同时,县域社会内的政府、企业、各部门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信息、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撑。二者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协调发展。互动发展的内容涵盖了高等教育所能提供给县域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从县域社会中也汲取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能量,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巩固在本县域社会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也逐渐由被动适应转向了主动服务,服务的方式日趋多元,包括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咨询与服务,创建科学园区,创办企业型大学等方面。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实践对此给予了证明。在人才培养上,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广大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高涨的期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建立了社区学院、技术进修学院和短期大学。在科学与技术咨询服务上,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共同建立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开发。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的微电子研究和生产基地是世界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目前美国已建立100多个科学园区。而后的日本、英国和德国仿效美国在有条件的大学周围开辟科学园区,以适应技术革新和产业的升级。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发展的过程是政府、高等院校和市场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互动发展的运作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市场调节、政府调控以及信息沟通等构成了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的有效机制。县办高等教育发挥好县域社会中心作用,另外就是要完善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目前先发型的县域多元化高等教育系统实现走向社会中心的目标,必须形成合力,避免高等教育系统内因功能的紊乱而能量耗散,影响走向社会中心的进程。高等教育功能的分化与整合,是高等教育摆脱“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两难困境的“良药”。[7]高等教育在崇尚学术的同时,为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就必须面对社会众多领域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做出合理的选择。作为县办高等教育,要通过教育功能的分化与整合,适时适度调整自身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比如在文化引领、科技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等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教师的作用,突出师源性贡献,而不仅仅是履行为社会输送毕业生的单一功能。

篇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而且为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有助于我们切实推进当代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出发对党的建设和中国发展问题作出重要阐述,实际上也相应地提出了一个如何从时空上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那么,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特性是什么呢?同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它既包含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容,也包含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内容。换句话说,在当代中国,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三个本来属于不同时代的东西实际上是被聚集和压缩到了21世纪初这同一时空之中,当代中国的发展结构由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结构变成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三元结构。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分析,所谓当代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把这三者纳入到一个可以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的关系结构之中,从而在此基础上去凸现当代中国所特有的时空资源,去建构当代中国所特有的时空优势和发展前景。

第二,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平衡性与非平衡性的统一。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在发展上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中国的发展表现出来的不是在各种发展要素和条件同时到位之后的同步协调发展景象,相反,往往是某一方面、某一要素、某一地区的率先突破(如经济和科技发展先行,或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成长起来等),继而带动其他要素和地区发展这样一种非平衡的发展景象。应当说,正是这样一种非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进程;二是,长期的非平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及其后果,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改变,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不同群体、地区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又构成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成了引导和推动中国的发展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从不协调走向协调,最终实现相对平衡和协调的强大动力。

第三,当代中国的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应当说,强调中国的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化发展一般趋势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来看,如何才能处理好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却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很多矛盾和冲突实际上也正是来源于此。比如说,把握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国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就意味着接轨国际惯例或者说接受普遍性的东西,但是如果放弃了特殊性或者说中国特色,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损,那么这种普遍化的过程就走向了反面;反过来说,解决我们面临的人口问题和就业压力,推动中国的发展能够走向更加充分地体现社会公平,就意味着要在产业布局上更加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如果放弃了普遍性或者说错失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导致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上的竞争力下降,那么这种特殊化的过程也同样可能是走向反面。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走出绝对普遍主义和绝对特殊主义的偏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发展,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体现社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要求。

篇10

中国音乐的历史有两千余年,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发展,中国音乐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特征,无论从音乐内容上还是从音乐形式上都各具特点。中国音乐内容广泛,不仅指从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的理论进行创作和改编的音乐形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种,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特有的方法、采用本民族独有形式进行创造的、具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它不仅包括那些在历史上产生的流传至今的古代音乐作品,还包括当代音乐作品。中国现代音乐包括现代流行音乐等等。

二、注重音乐创作,表现音乐文化的趋势

音乐能陶冶情操,美化人类的心灵,音乐文化是音乐的精髓。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包含了中国两千年来的众多审美风格,是诸多音乐表现手法,音乐形式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经过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世代相传,它需要也必须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追求。当今时代,弘扬中国音乐文化,不仅需要不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善于从传统音乐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养料,琢磨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扩展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进而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要以创作为核心。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通过模仿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还是自己从民间受到启发得到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创作的素材要与时俱进,要是当下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人民所乐于接受的。创作出的作品要是世界音乐界愿意承认的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高水准的作品。只有拥有足以征服其他民族的、被其他民族所真正喜爱的作品,才能表现出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

三、保护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也存在于学术界,如果我们不花大力气保护和发扬继承民族民间音乐,那么未来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将面临惨重的损失。“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审美效果不仅是单调平面的,更是生动立体的;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一件艺术作品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效果,才能说是有了灵魂,才会是生命的不朽之作。对于艺术家来说,如果缺乏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和提炼升华,那么他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就将失去灵魂,失去价值。所以说保护和发扬继承民族民间音乐将会有助于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说,它将会是现阶段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

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趋势

当今时代,全球化进程加剧,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包括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当然同时也包括文化上的,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音乐走出国门是相对容易的,而且在这方面目前做的也不错,比如,中国歌剧舞剧院赴北美出演中国版《图兰朵》等。但是走向世界就要困难许多,因为走向世界就意味着必须赢得外界的某种承认。这种承认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上的承认,更多的、更重要的应该是文化价值上的认可;不仅仅是荣誉上的承认,更应该是艺术意义上的认可。中国的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包括个体或群体的音乐交流活动,官方和民间共同合作走向世界的交流活动等等。总之,当今世界发生着巨变,中国音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也是中国音乐得以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中国音乐人需要不懈地努力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进程。

总结

中国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音乐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元素,在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优势的同时,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展现中国音乐新时期的独有魅力。本文就结合中国音乐的特点,论述了中国音乐现阶段的发展趋势,相信中国音乐在不断地更新学习过程中,会越来越有内涵。

参考文献:

篇11

第二,资本市场发展,企业实现跨国经营要求会计走向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更有发展潜力的国外市场,将其资本市场拓展至国外,甚至实现跨国经营。跨国合并和资本市场向外扩张的趋势,客观要求企业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会计政策,了解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如果会计核算不统一,定会给不同国家的投资者带来不同的麻烦。因此各国之间的经济信息尽量减少差异的不可比性和分歧,协商规范的一致性才有利于经济事项的调整和处理,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二)会计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会计国际化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等国际化,并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使会计成功与国际接轨。会计国际化减少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金融、投资全球化和资本市场扩张等产生的贸易摩擦和贸易限制,促进生产要素与经济资源的合理组合与配置,使各国公司能够更好地经营管理,从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更多合作与机会,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会计国际化是伴生于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趋势, 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树立经济全球化观念的同时,也应确立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观念。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变化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处理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事务,掌握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而这一传递者就是会计。跨国公司、大型公司的不断涌现导致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业务类型不断多元化,这些要求会计理论和事务具有及时的适应性和规范性,而这也客观上要求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靠拢,因此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会计教育质量,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会计国际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会计国际化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对与之相配套的会计教育的要求也就不断加强,因此这一现象反映在我国,便是会计教育正朝着高等教育的方向发展。为顺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国际化的潮流,近年来我国会计教育领域逐渐向外开放,会计的高等教育也在信息化、科技化、网络化趋势的推动下逐渐国际化,国内的会计教育机构通过开班培训、网络授课等方式提供会计教育服务,而国外一些会计认证考试也开始逐步走向国内,如英国的ACCA、加拿大的CGA等。会计教育质量的提升使得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迅速提高,以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会计国际化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

(三)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完善建立,但仍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现有的法律规范体系体现出立法前瞻性、稳定性与内部协调性较差,虚假会计信息及法律责任不够完善等不足,有的方面甚至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度产生冲突。因此,建立健全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设,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规范我国会计行业相关行为的重要保证。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及道路

第一,树立正确的会计国际化观念,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国际化进程中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必须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会计国际化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来,使我国会计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第二,加深与其他领域、其他国家间的沟通合作与交流。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独自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要想应对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就必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开展沟通、对话和合作,实现会计资源的共享利用和合理配置,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中的影响力,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实现互利共赢,从而在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站稳脚跟。

篇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自己生存的环境已经被改变。比如每年地球的温度都会升高、粉尘等污染物变多、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物霾、酸雨现象增多。人们已经为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付出失去生存空间的代价,人们呼吁要通过发展林业改善生化环境。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健康,人们也发现化工产品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人们想要在享受物质生活之余要贴近自然。比如人们需要各种木制品、藤质品等替代塑料或复合材料质品等,木制品能给人们舒适的生活。

在这个四处都是钢筋水泥的建筑中,人们感觉到生活节奏加快、噪音多、污染多,这种环境令人们感觉心情烦燥,人们想要更多绿色的值物装饰自己的生活。

绿色的植物能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与绿色植物相关的产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们需要扩大林业生产满足于自身的各种需要。要扩大林业生产,首先就要做好林业育苗工作。使林业育苗的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是林业育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是由于林业育苗是林业生产的最初始的环节,如果林业育苗的品种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则林业生产很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成本却无法得到足够的经济收益,林业生产可能就难以持续发展,要使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就要林业育苗能真正走向市场。

二,林业育苗市场分析

1,林业市场未来的趋势

1)多元化的趋势

从以上人们的需求可以看到,人们对林业育苗的需求已经呈多元化的方向。人们既需要经济类的树种、也需要景观类的树种;人们需要能快速生长的树种,也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殊树种;人们需要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树种,也需要能抵抗病虫害类的树种,只有发展多元化的育苗技术,才能使林业育苗满足市场的需求。

2)增长化的趋势

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环保的意识逐步提高,人们需要扩大绿化的面积,所以对林业育苗产业也有更多的需求;人们在经济上也需要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目前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人们需要在城市用绿色植物改变现有的生活,所以景观类的树种也是人们的需求。由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林业发展对改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林业的生产,可以预见到未来林业育苗产业市场将进一步拓展。

3)科技化的趋势

人们对林业的需求不仅有数量的要求,还有质量的要求,人们要求林产业能培育出高质量、易养护的树种。传统的树种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林业产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林业育苗未来会向科技化方面发展,未来科学技术将会培育出更多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需求的优良树种。

2,林业育苗市场存在的问题

1)结构单一化问题

曾经有一段时间,林业发展为了追求经济化的效果,林业发展中在经济类树种中过多的投入,非经济类的树种则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这造成目前林业育苗有结构单一化的趋势。单一化的趋势使林业产业的结构受到影响,它导致部分树种的育苗数量过剩,而人们需求的树种却未能得到培植。

2)市场供求的问题

要让生产的林业育苗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需要人们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分析市场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依然存在盲目生产的现象,常常出现市场需要某些种类的树木,人们盲目地大量培植该类苗木,然而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种植才能得到收益,当人们发现自己种植的树木供过于求时,却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这将给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创,要改变林业产业结构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就需要做好科学的分析,如果不能做好准确的林业育苗市场分析,则有可能错过市场商机。

3)科技种植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苗木的研究的方向随意性比较大,有些部门对苗木的研究方向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研究的结果也不能满足市场实际所需。针对需求做专门的研究和分析,让林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品种真正能满足未来人们的需求,在这类研究上,我国树木品种研究的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人们对林产业发展的需要,林业育苗的科技含量不够,则林业发展的效率将不能有效提高。

三,林业育苗走向市场途径

1,多元化的林业育苗

要让林业的育苗满足市场的需求,就需要改变以前单一结构的育苗方式,而要以多元化的育苗方式发展林业生产。比如,经济化的树种虽然能提高经济效益,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要保持水土的流失,我国还需要根系较发达的树木品种;为了满足城市景观的需要,我国还需要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各类景观树种等,不同的地区还将会需要各类特色的树木,目前,市场化需要能满足各种需求的林业育苗品种。

2,信息化的林业育苗

信息技术目前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如果在林业育苗市场分析中应用到信息技术,则林业育苗则能针对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育苗。比如人们可以从信息技术中了解市场对育苗的需求,各地育苗的需求,人们可以分析到目前发展的育苗品种,是可能供不应求还是未来会生产过剩。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科学的分析,就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的脉搏,引进信息技术会给林业育苗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3,科学化的林业育苗

要让林业育苗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需要提高林业育苗的科学含金量。目前,人们对林业的需求多种多样,人们就需要能通过科学的方法优化树种,让树种更能满足这种环境的需求。

比如人们要求能培育出木质好、生产速度快、有经济价值的经济树种;人们需要各类美观的、能培育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能改善恶劣环境的景观绿化树种;人们需要培育出能抗病虫侵害、不需要耗费太多持续养护成本的树种等,为育苗技术注入更多科学含金量,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总结:

发展林业生产是人们的需求,从林业育苗的市场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林业育苗的方式还带有太多的盲目性、随意性,我国林业育苗事业还没有走上系统化、信息化、科技化的道路,现有的林业育苗生产方式是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使林业育苗能真正走向市场。

参考文献:

篇13

然而,“西化适应走向”对市场经济给社会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道德教育除了直接为社会经济规定并为经济服务,要不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从道德教育提升人的终极目的上对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道德影响给予适当的抑制呢?即要不要在培养追求合理利益的“经济人”基础之上,将他提升为高尚情操的“道德人”呢?或者说,道德教育有没有超越市场经济要求的其他终极性追求呢?“西化适应走向”似乎忽视这些。不同国家,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特殊性,无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以及儒家思想传统的影响这些事实,主张道德教育的全盘西化,显然是行不通的。

“传统适应走向”,同样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为市场经济服务,并应成为其精神支撑点。但认为道德教育不是通过培养市场所需的“经济人”直接为市场经济开辟道路,而是通过以“性善”和“仁爱”为核心的教育来提升“经济人”,为他们寻到失落的精神家园,批判和抵御现代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滑坡等负面效应,从而反向的、间接地完善市场经济;认为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市场化没有根本的冲突,象东南亚那样,只要将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加以合理的转换,同样可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精神支柱。因此,主张在传统的视野里重建当今的道德教育模式。如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张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等。

“传统适应走向”,正确地看到了市场经济这一不可回避的现实,肯定了传统道德教育是我们今日重建道德教育模式的根基,看到了我们无法割断历史的深厚联系,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可能带来的道德教育中非常严重的问题,看到了道德教育在完善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然而,“传统适应走向”只是无可奈何地承认市场经济的存在,不是直接性、促进性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是用间接地、纠偏、完善、补充的形式为市场经济服务,是一种被动的适应。似乎不愿意承认,由于小农经济的眼光和封建专制政治的限定,传统道德教育的主导精神同市场化、现代化是相抵触的。过分渲染和夸大了市场化、现代化的负面,以致不承认西方现代化的成功与其相匹配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

“融合超越走向”,主张道德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不要一味地为政治、经济服务,充当社会的工具,培养社会需要的“政治人”、“经济人”,应该有其本位的价值,即培养人格完善的“道德人”,对人格进行提升。主张从中西道德教育融合的角度重构道德教育模式。吸收那些人类共同性永恒性的道德价值规范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以人类共同性终极性的道德追求作为道德教育对个人激情和欲望的压抑,倡导传统道德教育的民族性、理想性,反对西化道德教育中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强调道德教育要把人从物欲、利己中提升出来,实现人的精神本质,从禁欲、社会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主体性本质。

“融合超越走向”正确地看到了道德教育单纯作为政治附庸、经济工具的时弊以及道德教育有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而直接提升人、解放人的根本性的一面;清醒地看到了中西道德教育各自的优缺点;看到了道德教育中的终极价值以及永恒的共同性的理想与规范在当今中国道德失范的情况下的重要意义。然而,“融合超越走向”似乎回避市场经济对道德教育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更多地看到市场经济对道德伦理带来的负效应,看不到市场经济本身的伦理内涵和对人的提升与解放的重要意义,不懂得道德教育之于人的提升与解放是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正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尽管“融合超越走向”以一种超然于现实经济和政治之外的态度,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实质上是以一种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适应经济和政治要求的,也无法回避现实。即使如此,它对于现实的态度仍是消极的,其超越的理想注定要落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