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促进人类健康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一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公共卫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国外对健康教育非常重视,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提高公民素质,转变生活方式,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基石。
1.调查研究方法
1.1文献循证方法:应用国内外著名的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国内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主题词与/或关键词与/或自由词方法进行检索。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循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江苏省及国内不同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情况、存在问题和运行模式。
1.2现场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地区社会经济分析,选择了苏南、苏中和苏北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苏州、泰州、徐州,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2.结果
2.1不同地区居民对基本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本次调研主要调查了两种代表性的疾病知识--高血压和艾滋病。在对高血压病人饮食情况应注意的问题的调查过程中,三地区对此知识有全面了解的人数占本地区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徐州30.1%、泰州55.9%、苏州45.6%。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当中,对此了解的人数占本地区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徐州92%、泰州99.1%、苏州100%。
2.2不同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了解居民是否需要健康知识和技能,需要哪些健康知识和技能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三地区居民是否需要健康知识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健康知识是有需求的,非常需要者在每个地区所占的比重都很大,而不需要者所占比重非常小。
2.3不同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次调查了三地区居民接受健康知识的途径及其乐意通过什么方式接受健康知识。调查结果如下:在居民接受健康知识的形式上基本相同,排在前两位的是分别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
从结果来看,在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苏州、泰州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反而较低;在健康教育开展较差的徐州,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反而较高,一方面可能与调查样本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苏州、泰州居民对健康教育有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值得注意。
3.讨论
当前由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位,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都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在机构设置,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3.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管理体制不规范,机构设置不明确,职责模糊,尤其是在基层,健康教育机构应该设置在那个部门或是否应该独立出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量分散,缺少协调。
3.2政府职能缺位,补偿机制不健全,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匮乏,很难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缺乏科学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执行与评价,是每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许多地方对开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主要为完成任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缺乏科学指导,工作盲目被动,缺乏针对性,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际效果也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估。
3.4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很大,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很大。尤其苏北乡镇、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困难,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3.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机构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目前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中,低学历,低职称和非专业人员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一些专业人员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卫生宣传阶段,缺乏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更谈不上健康教育规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建议
4.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前,国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政府主责模式、卫生部门主责模式、社会协调模式、市场发展模式、FLEAH模式、综合干预模式和俱乐部模式,每个地方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和条件,借鉴和选择适应自己的模式。
4.2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保证机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保证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门槛,具有投资少,效果长远的特点,但由于见效慢,往往被忽视。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坚持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的比例,建立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防止经费的断层,另外在各专项疾病预防项目经费管理中,划出10-15%作为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使分散于各项目健康教育经费集中使用,更好发挥其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途径,建立健康教育经费的补偿机制。
4.3鼓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和专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专家组,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估,用科学发展观加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公共卫生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
篇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找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较为单一
由于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并且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缺乏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管理,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的心理疾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状况会存在更大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学水平。
2.缺乏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虽然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缺乏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因此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正是因为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性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没有充分掌握,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表面形式,从而无法实现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用的方法不够合理,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应该实现专业化。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较为简单
这主要体现在用心理健康教育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淡薄;还体现在用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是简单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无法及时得到疏导,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疾病加重,无法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较为简单,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非常不利的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
高校应该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效率。高校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谈心、咨询、小组讨论、邀请心理专家讲座以及利用网络平台等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校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重视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
高校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应该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样,教师对心理学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非常了解,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克服挫折的能力,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深刻地认识到高校通过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4(09).
篇3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反复发作,且有慢性和严重致残倾向的精神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大多数临床痊愈出院后,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的治疗和支持,而绝大多数与家人在一起生活,同时维持康复的任务落在家属身上,家属对医嘱遵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及转归[1]。擅自减药、停药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初发变为复发甚至转变为慢性状态而致精神残疾。因此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作者通过对51例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我院康复病区2005年1月-12月期间,5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照料者,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父母,同意参加健康教育。病人均符合CCMD-3-R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未婚,患者年龄16-27岁,平均(23.1±6.27)岁,病程3个月-2年。51例母亲35例,父16例,年龄41-56岁,平均(43.6±6.17)岁。
1.2 方法
1.2.1 培训医护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最新观念与方法,二部分是关于精神科各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三部分是要求护士必须和患者家属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1.2.2 教育方式与方法? 采取医生、护士共同参与讲座、讨论、个别指导,发健康教育册子、书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利用成功的病例现身说法。集体讲座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利用陪伴家属与每周集体探视时间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为保证授课质量,对听课者进行登记,缺课时另有 时间补课,课后组织家属进行讨论,针对个性化实际问题具体指导,并随时做好个别咨询。
1.2.3 统计健康教育知晓率
2 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教育内容知晓情况
实施健康教育前 仅有7位家属知晓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1位大概了解,23位完全不知道
实施健康教育后 51位家属完全知晓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 讨论
早在1993年,张明园教授就提出了家庭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重要作用[3]。作者在本文的观察中,也深刻体会到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3.1 知识及有关教育改变了家属的认识:通过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发现首次住院的病人家属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大部分家属心理压力很大,尤其是初发病的患者家属,他们无法面对突然而来的一切,表现紧张、焦虑或压抑、痛苦,甚至不敢面对社会,面对多次发病的患者,但通过健康教育后,大部分家属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从而减轻了心理压力,改善了对病人的态度,改变了不合理的期望,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提高了家属的照料水平:为家属提供了相关的应对知识和技能,使家属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学会了一些识辩精神症状的本领,从而提高了照料水平,能及时发现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早做好处置,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家属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即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明白了家庭支持与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建立了―患者―家庭“二帮一”的治疗关系,极大的调动了家属参与病人康复的积极性。
使其真正理解患者在入院、检查治疗、出院后定期复查、督导病人服药、指导病人开展社会功能锻炼全方位指导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对促进疗效,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3.3 探视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探视是一种有利于促进病人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能增强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医院内病人能经常见到家人,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减少了对医院的恐惧感。从而缩短了对环境的适应期。
通过交流,一方面病人有机会倾吐衷肠,另一方面强化了病人的心理活动,同时,由于家属接受了 健康教育后掌握了相关知识,对病人流露出来的不健康心理活动能给予正确疏导,对其异常行为也能有所识辩,能为医生诊治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
本文结果表明,随着医学的发展,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将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在精神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十分有益的,不仅能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能力及照料水平,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疗效,降低复发率,有助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马爱荣,李书光.家庭健康教育对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疾病复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3,18(7):538.
篇4
MU Jian-gang
(Baotou City Fourth Hospital,Baotou 014030,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way of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rol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recovery. Methods 86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adopts random health educ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path for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implement different ways of health education (P< 0.01),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16%, observation group 4%; Recovered discharge rate is 83% in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93%;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shorten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Conclusion For implementing health education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health education, improve the level for the mastery of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patients,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promoted the disease recover at an early date.
Key words: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为了促进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2011年5月~2012年9月对收入我院43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及家属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必要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9月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86例,入院时经EKG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病情较重,住院天数均大于15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入院时间、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收集本院心血管内科制订的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宣教卡,实施健康教育的相关记录。
1.3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方法由护士长安排,固定2名工作5年以上,业务素质高的护士,实行8h值班,24h负责制,分别管理两组患者并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式,即对照组采用随机性健康教育,护士按常规对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问题随时予以指导,观察组按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3.1制订心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由护士长,经管医生、经管护士共同参与,首先评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查阅有关资料,编写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图,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时间、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施教者等。
1.3.2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经管护士根据路径图上的参考时间、内容、有步骤地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需要反复进行讲解,评估,并采取多种教育方式:①讲解:注重患者的兴趣和实用性,经管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保证每天对患者或家属讲解心肌梗死护理相关知识10-3min;②示教:采取互动式,面对面示范,现场演示生活能力的训练技巧;③利用书面材料,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和健康教育手册,并对教育内容及时评价和签名;④患者出院后由经管护士每15d电话随访1次,加强宣教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着重引导患者建立自觉健康行为,提高长期的自我管理能力。护士长经常检查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落实情况,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需要,并抽测患者及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程度,直到达到最终目标。
1.4评价方法科内成立健康教育质控小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86例心梗患者分别进行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病情转归等进行综合评价,健康知晓率发放《患者健康教育计划》调查表进行统计,并发症如便秘按《基础护理学》标准判断,心律失常、心衰按《内科诊断学》标准判断,所有评价均在患者出院前1~2d内进行。
1.5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t检和χ2检验,(P
2结果
2.1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心梗患者病情恢复效果见两组患者评估对照表1。
2.2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
3讨论
3.1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发作时病情大多较危急,患者非常痛苦,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当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由于病程较长,患者缺乏保健知识和疾病恢复所需要的训练技巧,有的患者不能坚持规律的用药,使得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学会心肌梗死护理的相关知识,达到自我护理,自我照顾的目的[3]。
3.2通过建立心肌梗死健康教育路径图,护理人员按健康教育路径的计划和时间向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使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化、护理内容细化、内容通俗易懂,患者易掌握,确保健康教育质量。健康教育路径图实施增加护患交流机会,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密切护患关系,使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参考文献:
篇5
我国学者王茂泽认为: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大卫生的观念的建立,预防工作在整个卫生保健事业中占重要地位,社区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与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1]。因此,根据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点很好利用本地社区资源,探讨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对策。
1 我区社区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足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的护理人员来自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临床护士。民营医院的护士大部分是合同制护士,受教育程度低;公立医院护士大部分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社区护理工作的经验。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未纳入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多数护士上岗前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未经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培训内容还没有摆脱医院护理模式。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把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卫生宣教模式”初级阶段健康教育[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主要通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或宣传拦的方式,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服务范围窄,方式单一。同时习惯用“卫生宣教”替代健康教育,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停留在知识普及、宣传层面上,得不到深入发展。
1.2 社区各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和理解 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刚刚起步,一方面与社区护理工作各相关部门不了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内容,认为只是各医院设立的进行看病打针的方便门诊,以增加医院收入为目的。另一方面社区各相关部门不了解健康促进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没有认识到健康教育的意义,认为社区健康教育是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事,社区健康教育开展时,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3 社区不同群体的依从性影响社区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也是影响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学生及3岁以上的在园幼儿比较好组织,依从性较好,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对健康教育的作用、意义不了解,对民营医院转型及市级医院下设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缺乏信任,有实质优惠的服务项目才肯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需要技巧;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的依从性最差,是最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人群。
1.4 专业理念的局限性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一部分由民营医院转型,一部分由各公立医院下设组建,因此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和观念依然存在。在转型前,大部分卫生服务部门的护理工作者所受的护理教育以医院和临床护理为主,现所具备的知识和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的理念,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3]。
2 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针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培训,提高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项目或培训班的形式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让在第一线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根据社区护士知识的需求增加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康复、社区传染病的预防、社区紧急救护等知识[3];另一方面,进行进修学习,到内地观摩学习,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技能;三是通过讲座、小组讨论、模拟等方式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最后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基础,社区护士只有掌握扎实的方法和技能,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达到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2.2 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沟通理解 加强与辖区社区街道(居委会)、学校等机构建立友好信任伙伴关系,首先,让他们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首要对象,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通过加强沟通、广泛宣传,改变各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街道(居委会)在社区服务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他们熟悉社区环境,了解居民情况,因此应多与他们沟通,征求意见,有利于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2.3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法 3岁以上的在园儿童较容易组织,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做游戏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在校学生可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变化,开展适合于他们的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以健康体检项目为主,向社区居民讲解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处于初始阶段,国家的卫生资源很有限,对社区健康服务投入有限,各项政策落实需要一个过程,以热忱、耐心、热心、关心的态度宣传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取得该人群的信任,以座谈、书写板报、图片、幻灯、组织参观等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集体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是非常不现实的,应改变健康教育的方法,比如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报刊杂志、计算机多媒体等方法,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3岁以下幼儿可利用预防接种的机会向幼儿父母,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逐渐建立一个良性的健康教育环境。
2.4 转变专业理念,突破思想上的局限性 社区护理人员要真正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转变并逐步实现行为转变,健康教育最终目标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这一过程实现是长期的、复杂的。
参考文献
篇6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面向所有幼儿,以创建幼儿健康人格而在幼儿生活、学习等多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多元化渠道来挖掘幼儿潜在发展能力,最终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同步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对幼儿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其次是对幼儿自我发展能力的引导;再次是对幼儿情感能力的培育;最后是对幼儿社交能力的促进。通常来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以上四个方面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所开展的矫正与辅导教育活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养成法
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引导和培养幼儿可以尽快的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与行为,从而使得这些好的行为可以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具体来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涉及心理素养、情感以及社会使用能力等多个领域。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但对幼儿心理成长时期有着积极地引导作用,而且对于其以后成人的多种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相应的促进。但是在幼儿心理教育实践过程当中,由于幼儿身心尚未发育完整,再加上幼儿在理解以及认知能力水平上都比较低,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不能够单方面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更多的则是要通过游戏以及组织活动的方式来将健康心理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合到教学过程当中。养成法是当前幼儿教学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包含情境、示范以及实践三种方法。首先是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模拟出各类社会环境后,让幼儿在模拟的社会环境中做出反应,教师则对幼儿在应对中所存在的行为上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矫正,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明辨是非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示范法。这类方法主要是教师在幼儿面前以榜样的形象来引导幼儿模仿,从而潜移默化的让幼儿形成与榜样同样的行为,这种教育方法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心理教学法;最后是实践法。这类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多次联系,从而巩固幼儿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而形成固定的行为习惯。总而言之,在养成心理健康教育法中,要从结合幼儿学习、生活、心理特点为切入点,从而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合理化教育方法。
(二)补偿法
幼儿园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除了增强养成教育之外,同时还对这些幼儿增加心理保健的教育内容,比如对幼儿实施专业的心理疏导和矫正治疗等。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分析
(一)树立科学合理教育观念
以宽广的胸怀爱护所有的幼儿,是幼儿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对幼儿的生活、学习行为的观察与引导,从而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关心,让其在平等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学习各类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以专业的心理健康引导与教育能力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幼儿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当中,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据《幼儿园工作流程》的相关规定:“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有效开展幼儿心理教育的必涮跫”。良好的幼儿心理教育环境应当体现出环境的安全以及卫生和舒适的特征,尤其是在布置上可以实现环境美化、教育化的教学特点。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与保育的重要场所,其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上应当注重以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同时还要能够协调幼儿与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以此可以全面科学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创建积极向上健康的幼儿群体
群体作为个体在社会生活当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同时也是塑造幼儿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对于幼儿个体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和疏导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幼儿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成员,从群体角度上说,班集体是幼儿群体的基本单位。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儿健康心理教育上,首先就要对幼儿群体的心理以及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化的教育方案,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群体以及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注重幼儿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幼儿教师从教育目标角度上出发,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幼儿的社交以及社会和学习适应能力,对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的活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当中,要努力做到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让幼儿在社交活动中的各类行为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可以以最为健康和合理的心理发展模式来处理各类问题。
(五)开展幼儿心理辅导活动
开展幼儿心理辅导活动的主要目的不但是有效促进幼儿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节奏的心理素养,而且还要开发出幼儿的主动性以及主管能动性,以此引导其以健康的心理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涉及幼儿教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从社会角度上说这又是一项服务型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伴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健康发展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尤其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儿心理健康更是需要教师以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合理化的教育模式来提升幼儿在生活上形成安全、自立意识,在学习上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自我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将来成人以后各类良好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7
1 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
1.1 制定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
首先由负责教学的老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理论学时和临床见习学时和病案讨论时间,将对护生的健康教育渗透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是“知、信、行”的统一[1]。其中“知”是基础,指导护生学习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程序、制度与专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了解开展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使护生在初步把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其次,充分认识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护生兼有“传者”和“受者”双重身份,她既是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又是健康教育的对象。
1.2 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首先了解学生对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的的能力和需求,然后拟定个体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在理论教学时,针对集体未掌握或掌握不牢的内容,增加情景演练,减少了“灌输式”做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另外,我们选择了几个较为典型的临床病例,指导护生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制定出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分析修订。通过提问、设疑、解疑、解惑的方式,护生能迅速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其次是注重护生个性化能力培养,选择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选择常见、多发的临床病例制定健康教育目标,根据目标提出有关问题,并要求护生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协助护生落实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认护生能够单独进行健康宣教时,放手让其对病人进行全程的健康宣教,随时检查教育计划落实情况,了解护生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带教老师随时注重收集与病人相关的问题,及时纠正护生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以免产生负面的效果。
1.3 老师的选择
老师的选择从严把关,理论教学中指定专业能力强的人专人负责;临床带教指定专人带教,将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善于交流沟通、护生评价好的老师定为实习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同时,要求老师在工作中不断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1.4 系统的、全面的带教效果评价
综合的、双向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为带教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依据。我们采用“师生互评”、“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带教效果的评价。首先对189 名护生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护生在教育前后的知、信、行方面的变化及对病人健康教育后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对其在理论考核、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在健康教育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向护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价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态度和效果,及时将实习生的意见向带教老师反馈。
1.5 归纳健康教育执行的结果
189 名护生通过带教,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较为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健康教育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体生动,病人满足度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也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2 效果
2.1 护生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提高了护生的自我认识,明确了责任,主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消除患者顾虑,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热情,融洽了护患关系,主动配合护生工作,护生从中也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
2.2 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在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了护生与患者的互动,人际沟通的理论得到了切实的运用,做到了学能致用。
2.3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更好的带教,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解答学生的提问。而学生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一个病例的健康教育,必须翻阅大量的资料,促进了学习。由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了彼此能力的提高。
3 体会
3.1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这样的理论与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转变了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
3.2 提高了护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和责任,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及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素质。
3.3 锻炼了护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纳入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工作内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不断强化健康教育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予以运用,从而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4 培养了护生的良好服务意识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改变了服务理念,改善了服务态度,巩固了专业知识,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好评,增强了护生信心。
4 小结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把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2]。其目的是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但在教学中实施这一过程是复杂和长期的,要在短暂的实习期培养护生具备这种完善的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我们在此阶段先要着力于培养护生掌握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然后在临床工作中加以实践与磨砺。
参考文献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48例择期手术患者,手术方式均为腰椎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卧床时间10~12 d。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65.8±11.3)岁;实验组26例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66.5±11.0)岁;两组性别、年龄及治疗方法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做好入院宣教,术前、术后相关知识宣教及出院指导等。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负责填写入院评估表,将健康教育路径表悬挂于患者床尾,并向患者进行入院介绍,解释路径有关内容和作用,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合作。责任护士每日根据路径表上的时间要求及内容,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合适时间反复对患者进行评估、教育、评价,直到患者能够自觉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护士长随时到床旁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进展情况,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总结评价。
1.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估于患者出院前发放“患者对健康知识及有关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
1.2.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在实施临床路径后,使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规范化、制度化,能够使护理人员合理、准确地观察病情,而且有计划、有预见性地按照护理程序护理患者,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同时避免了过去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出现遗漏或疏忽的现象,也避免了由于少数护士因年资低、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同时,使护理人员对本专业有了重新审视和定位,获得了成就感,体现了专业价值。护理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3.2 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总结发现,对腰椎融合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后,术后便秘、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减少了,患者及家属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主动参与功能锻炼,促进了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助于钙离子沉积于骨骼,促进骨愈合,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和关节痉挛。
3.3 健康教育路径使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健康教育需求,形成了护患互动的工作模式。
3.4 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了解 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途径实施健康教育,有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满足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护理方式,值得在腰椎融合术患者及相关患者的康复中广泛推广应用,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9
一、幼儿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领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一样,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坚持经常性原则。幼儿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教育活动融入到幼儿日常活动中,并做到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随机教育后和个别教育的原则,避免“三天打鱼,两天上网”现象的出现,幼儿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将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将教育孕育于游戏活动中。
其次,坚持多样化原则。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记忆力、认知力、持久度都还不成熟,健康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如果采用单纯的说教方式,无法起到教育目的。为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在方法和途径上要坚持多样化原则,要将幼儿园日常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将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引导示范和操作时间结合起来,将游戏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要坚持全面发展原则。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发展,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通过各种活动组织方式而幼儿在体质方面得到增强的基础上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和个性方面的良好发展。
最后,要坚持实适度原则。幼儿在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能力较弱,在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掌握规律,根据幼儿的实际而制定教学计划,并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承受负荷和强度,要以达到身体素质训练为目的,同时兼顾幼儿运动后能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基本组织途径
幼儿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在一日常规中渗透,还需以专门教育为基本途径,在结合其他领域教育的基础上,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方可收到最佳效果。
首先,要将健康教育渗透到一日常规活动中。以卫生教育为例,在一日生活常规中,从起床的洗漱、三餐卫生、用眼卫生、衣服卫生等都需渗透到一日生活常规中。如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唱“洗手歌”,让幼儿懂得活动后要及时洗手,从而避免细菌感染。
其次,要提出专门健康教育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专门教育是指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各类健康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形成系统的健康知识,从而幼儿的健康发展。以身体保健教育为例,教学中教师可情景表演、动作与行为练习法、讲解演示等方法进行专题教育。如在“用手卫生”的的专题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形象的动画片来引导幼儿观察,然后以示范法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做,最后以“我能行”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洗手活动中以歌曲激发幼儿兴趣,并以“比一比谁的小手洗得最白”为激励,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洗手的方法。
其三、注重将幼儿健康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结合起来。幼儿健康教育涉及领域较为宽泛,专题健康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将健康教育活动和音乐、语言、美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实施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以角色游戏来进行,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就可渗透健康习惯、健康行为的教育。
最后,要将幼儿园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幼儿园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一些幼儿在幼儿园的健康习惯较好,而回家后则在家长的影响下又容易形成不良的健康习惯,这就是家庭健康教育和幼儿园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较好的配合。
三、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家长的迫切希望。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影响幼儿健康发展的案例时有发生。为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注重让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幼儿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示范、演示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康技能和习惯。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启发幼儿通过感知并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使幼儿知道了食物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并且通过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从而了解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健康教育过程中。传统幼儿健康教育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些幼儿常在学习中表现出自卑、沮丧、自闭等现象,而因教师的忽视让幼儿心理蒙上阴影,从而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如情绪情感的教育“我们多能干”中通过启发幼儿发觉自己的闪光点,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应急能力训练“我该怎么办”中通过情景模拟学习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好办法,提高应急方面的的心理能力。在意志品质培养活动“为什么不一样”,让幼儿体会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
总之,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多途径、多角度地思考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针对ICU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
1.1ICU患者健康教育形式的特殊性:ICU患者情危重..集体教育和板报等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受到限止的.只能对病人单个的进行健康教育.ICU患者常用的健康教育形式有如下几种[2]。
1.1.1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过程、症状、处理,使用各种监测仪器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后的指导,恢复期的锻炼等。
1.1.2提问问答:重视教育信息沟通的双向性。鼓励病人提出问题,由护士予以解答。对于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如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病人,神志清楚,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或在纸或手上写简单 的文字进行交流。
1.1.3示教模仿:对于清醒病人.可以由护士进行示范演示.指导病人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如咳嗽、排痰、翻身、术后早期床上功能训练等。
1.1.4文字图册阅读:采取健康教育小册子、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患者自己阅读,护士给予必要的解释。
1.2对ICU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策[3]。
1.2.1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家属接受教育的内容。进行交流与沟通前,应对家属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计划,并注意选择恰 当的交流时机和地点。
1.2.2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途径
1.2.3健康教育宣教卡:给ICU家属分发宣教卡是一种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又具有显著效果的健康教育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1.2.4培训专科护士:Wesson[4]认为可以通过发展I C U专科护士,专门派出人员为家属提供患者信息,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一些指导,为家属在患者初入ICU及转出ICU时遇到的一些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起到有效预防和帮助效果。
2讨论在实施过程中,得出几点关于有效促进健康教育的建议
2.1护士方面:ICU护士轮班勤,没有专门做健康教育的护士.这也给ICU病人的健康教育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ICU的每一位护士都要重视健康教育.人人有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并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以保证患者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1.1首先思想观念应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使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1.2加强业务学习,扩大护士自身的知识面。ICU内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学科多, 要求ICU护士要具备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业务学习,知识讲谈、外出培训、继续教育、 订阅科技报刊等形式,以满足日益广泛的健康教育的需求。
2.1.3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把握教育时机,健康教育的渠道包括交谈、咨询、讲座、示范操作、个别指导、读书、看录像等形式。
2.2医院方面:张隆群等[5]强调,应为ICU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健康教育障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篇11
1我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1教育能力不足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接受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护理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工作行为准则。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在各县市级医院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文献及书籍比较少,又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及能力培训,导致护理健康教育从认识学习阶段快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后,大多数临床科室的健康教育存在"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的问题。
1.2护士经验不足
很多时候因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再加上护理健康教育的好坏没有一个明确的硬性标准,致使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生硬、应付性的低层面,护理人员虽然进行了护理健康教育但却不知道如何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知识外,在临床工作中更应积极探索,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注意国内外护理健康教育新动向、新方法,结合本专科实际情况,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优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以达到帮助患者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的根本目的。
1.3内容简单陈旧
由于健康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医院环境的局限性等因素,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往往不到位。目前临床开展的健康教育多是以疾病教育为目的,围绕疾病的治疗、手术、护理及康复展开教育,这只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而针对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病人的不健康行为以及出院后如何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的教育内容就略有不足,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对不同需求的病人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内容,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知识教育。因此健康教育要因人、因病并且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2护理方面影响临床健康教育质量的有关因素
2.1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健康教育主动意识
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性,多数护理人员将护理健康教育归为责任护士的工作,而责任护士负责患者较多,护理工作量大,没有时间为每位患者考虑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往往机械的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灌输给患者。
2.2未能充分理解护理理念的转变
多数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还是按旧的护理模式操作,手术患者缺乏术前预防性护理健康教育,且不能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患者及陪伴在饮食、心理运动方面没完全得到健康的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内容的宣教集中在患者住院后的前几天,而不是分阶段、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没有体现出护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护理人员的角色已不仅仅是患者的照顾者,而更多的是要去担当患者的教育者、咨询者,患者健康的管理者,促使人们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状态。
2.3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
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把健康教育看成是护理的额外工作。而实际上健康教育本身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护理目标都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完成的,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可因人、因时、因地、因需灵活掌握,在有效的时间内既完成了护理任务,又进行了健康教育。
3对策
3.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有效地宣传手段可以促使健康教育的推进,医院可以通过岗前培训、职业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从而使护理人员树立新的现代护理观,深入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方法技巧,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护理人员主动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职业道德,使护士能够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工作上来,使护士真正学会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新观念的明确确立,才使得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了前提保障。
3.2讲求技巧,形式多样
护理健康教育需要计划性: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作息指导、用药指导、特殊指导、行为指导、出院指导等。结合专科特点可以归纳为:入院须知,疾病诊断(发病因素、诱因、临床表现)、检查项目、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教育、出院教育、生活提示八项。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结合主管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详尽的教育计划,随时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心理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健康需求,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还要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因为家属对患者的心理支持、饮食、功能锻炼起着重要作用,要利用探视时间召集家属座谈会,解决家属在健康行为中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落实促进患者康复的措施。
3.3完善管理,提高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首先必须确立护理质量标准,有了标准,管理才有依据,才能协调各项护理工作,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以最佳的技术、最低的成本和时间,提供最优良的护理服务。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管理护士各种行为规范,包括仪容仪表规范、代患规范。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制定健康教育整改措施。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并实施。
篇12
1 社区健康教育的定义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从而增进健康,减少残障。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①社区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是社区健康教育与医院健康教育的最根本区别。②社区健康教育具有广泛性。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社区的所有居民,包括患者和健康人。③社区健康教育具有连续性。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即从出生到死亡。
2 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
2.1 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 通常谈到的健康管理是指狭义的健康管理概念,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是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是运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务。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必须不断循环运行。在健康管理期间,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确定高危患者,定期评价与干预,预防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疾病管理是着眼于一种特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以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为基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保健和费用支付体系。其特点是以人群为基础,重视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强调预防、保健、医疗等多学科的合作,提倡资源的早利用,减少非必需的发病之后的医疗花费,提高卫生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施医疗保健干预和人群间沟通,与强调患者自我保健重要性相协调的系统。
2.2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意识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保健知识传播技术及针对不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方法,以期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来达到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科学。健康教育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核心是使被教育者摒弃不良行为,实行健康行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缺乏运动、吸烟、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过度饮酒、过少使用蔬菜、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健康教育应教育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平衡心态,坚持有氧运动,合理膳食,少量饮酒,戒烟,劳逸结合。同时应教育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心血管疾病,了解科学治病方法,掌握基本的疾病常识和自救方法,综合提高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健康教育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至关重要。在卫生保健领域,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的。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是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提高居民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并进一步降低疾病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
篇13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育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保健院必须提供全面的护理保健。合理的孕期健康教育措施能够增加产妇认知,促进孕妇优孕优生[1]。围产期健康教育注重孕妇保健知识和技术的提高,通过保健院人员与孕妇及其家属面对面授课、交流、互动等活动,能够使医务人员根据孕妇围产期各个阶段的特点,从心理、文化、生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向孕产妇讲解孕产知识和自我护理措施,促进孕产妇身体健康。
1围产期保健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产前与孕期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孕妇围产期健康教育的观念比较低,孕妇在怀孕前很少接触此类知识。肖杏琴等专家对孕妇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在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了解度只有26.4%。传统形式下保健院只有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对孕妇进行必要的口头宣传指导或者建立准妈妈俱乐部等,但是这些方式往往在授课过程中辅助对工具的利用不够重视,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很难起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效果。
1.2 产时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孕妇在分娩时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比较少,分娩知识一般是通过护理人员和助产士的宣传而了解。但是我国目前保健院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而且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他们往往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并没有给孕妇灌输全面健康教育的意识,在加上保健院对围产期健康教育宣传时间比较少,缺少与产妇的互动交流,很多孕妇还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技术,健康教育效果不是太好[2]。
1.3 产后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孕妇认为产后健康教育仅仅包括母乳喂养和日常饮食、生活护理方面,缺乏妊娠分娩知识的讲解,导致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比较低,认为只要顺利诞下胎儿就万事大吉,导致孕妇在产后容易出现大出血以及其他妇科疾病等,严重者甚至威胁产妇生命。
2健康教育在围产期保健中应用发展方向
2.1 培养健康教育人才,完善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近几年保健院逐步重视围产期健康教育工作,积极组织人员力量,对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术。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便为孕妇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围产期健康教育效果。
2.2 健康教育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
围产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根据不同阶段孕妇的不同需求,开展各个阶段培训班,比如产前班、分娩班、产后班、并发症班、新生儿班以及母乳喂养班等,有针对性的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提高孕妇对围产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比如在围产期早期开展早孕班,早孕班主要为孕妇讲解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产生的原因和缓解的方法;再如产前班的开展,产前班主要讲解妊娠晚期孕妇的生理反应,注意事项、饮食标准以及出现异常的处理方法,同时要讲解临产征兆和分娩过程等,给产妇传授分娩技巧、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分娩时应该注意的注意事项;另外,分娩疼痛班的开展主要讲述分娩时疼痛产生的原因、级别以及缓解疼痛的方法,教会产妇怎么做才能达到无痛分娩;产褥期班,讲解的内容是关于产褥期产妇对自身身体情况的观察和注意事项,告知产妇要尽量早点下床活动,有利于恶露的排除和体能的恢复,并告诉孕妇怎么正确的观察孕期不良反应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讲解产后疼痛缓解的方法,指导产后性生活及避孕;妊娠合并症班,主要讲解引起合并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后和护理等;新生儿护理班主要讲述婴儿的日常护理,母乳喂养的方法与好处,教会新妈妈如何辨别新生儿异常情况[3]。培训班开展过程中建议父母双方同时参加,结合一些辅助工具,比如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册,子宫、、婴儿模型等;利用现代计算机设备播放分娩或者母乳喂养录像,使健康教育更加生动。
3 健康教育在围产期保健应用的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优生。健康教育在围产期的应用首要求医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为孕妇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知识教育,从而引导病人改变不健康习惯,健康教育是一种护理手段,病人有权利获得更加全面的服务。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传,调整产妇心态,缓解孕妇情绪;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讲解妊娠期常见疾病的病因、主要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比如在妊娠期教育中要普及孕期知识,提高孕妇妊娠认知。指导孕妇及家属正确看待妊娠及分娩流程,让产妇了解分娩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原因,以及缓解疼痛的方法,并指导产妇进行产前训练、新生儿监护、母乳喂养等知识,指导孕妇正确的产前饮食,营养均衡,避免巨大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现。产后嘱咐产妇多休息,指导产妇进行自我监护、心理状态调节、护理以及安全用药等;同时注意产后个人卫生,防止产后感染。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了解,掌握有利于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提高自然分娩率。
综上所述,孕期健康教育应用围产期保健具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孕妇的孕期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孕期并发生和感染,而且促进优生优育,提高母婴良性结局,促进我国人口出生素质的提高。所以,我国各级保健院均要重视健康教育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提高孕妇健康教育认知,帮助孕妇顺利分娩,安全度过围产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