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秩序的重要性实用13篇

课堂秩序的重要性

篇1

课堂秩序是课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教学理念下创建出不同的课堂秩序。[1]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型的课堂秩序(以下简称新课堂秩序)。这种新课堂秩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教师过于“爱”学生——过于尊重、过于体谅、过于迁就等现象,学生过于“活跃”——不尊重教师、扰乱课堂、由“主体变主导”等一系列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探讨一种既能保留新课堂秩序的精华,又能弥补新课堂秩序的“糟粕”的课堂秩序,即建立一种权威而自由的新型的课堂秩序。

一、课堂秩序的概念界定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德显教授曾在他1998年的博士论文中这样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秩序下定义:“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平等和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具有情境性和针对性,其产生经过制度化和合理化两个过程。”[2]在2004年教育研究上发表的《重建课堂秩序》对课堂秩序的概念又作了这样的阐述:“课堂秩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得以体现的状态和规则,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3]

课堂秩序是从师生和生生互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有学者把课堂秩序界定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或遵循的一种习惯性制度化,合法化的规则。[4]

李德显教授在2004年对课堂秩序概念的界定更符合笔者的诉求。首先,课堂秩序由两大主体产生:即教师与学生;其次,课堂秩序体现师生互动的状态;再次,课堂秩序需要规则制度的引导;三者之间的有机联动,就形成了课堂秩序。

二、新课堂秩序的危机

1、新课堂秩序存在的问题

(1)老教师力度不够,新教师过犹不及。老教师在新旧交替的教学理念中徘徊,他们既不能完全改变已有的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完全接受新型的教学理念。他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么继续保持权威的课堂秩序;要么处于迷茫之中,不知所措。新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能以全新的姿态站在讲台上,用全新的理念来管理课堂秩序,结果常常让他们陷入无可奈何:课堂秩序混乱甚至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2)教师爱心泛滥。在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大环境下,新课堂模式的实施,使得有些教师盲目崇拜模仿,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做到因“校”施教,以至于面对课堂秩序混乱素手无策,听之任之,苦苦坚持以微笑面对现状。他们愿意用新的教学观念来驾驭课堂,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棘手的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

(3)学生过于“活跃”。新课改下的课堂秩序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把更多的“权利”给了学生,课堂气氛的确变得活跃了,但是,学生在变得无拘无束的同时,也越来越冲动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成了自由玩乐,探究学习成了随意捣乱,合作学习变成了你争我夺。[5]

(4)学生由主体变主导。学生本身是喜欢这种新课堂秩序的,但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实施,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有了“无理要求”,比如,在某位新教师的课堂中,老师刚准备上课,学生用一种近似哀求又带可爱的眼神和语言请求教师让他们写另外一位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2、新课堂秩序的危机带来的后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新课堂秩序存在的问题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导致课堂混乱,教师对课堂整体的把握度、控制力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也会越来越多;随着这种危机程度的增加、循环,很可能会导致学生课堂陷入无序的局面。特别是对于新教师,尤其是师范学院刚毕业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他们学习了最新的教育理论、理念;在没有经过实践的情况下,更多的是按照学到的理论、理念来实施课堂教学,面对具体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久而久之可能会“回归”到传统的课堂秩序中去,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学习新课改理念激动,在现实教学中心动,过一段时间不动”的原因所在。用最新教育理论教育的年轻教师,在现实中逐渐被“同化”到传统课堂模式中去继续教育事业。

三、新课堂秩序危机产生的根源分析

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障。[4]因此,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解决问题成了当务之急。笔者试图从新课改下的学生观出发,来分析新课堂秩序“混乱”的根源:

篇2

一、课堂教学中违纪行为总结

1.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军事院校日常教学违规违纪行为分两大类,一是教员不按照相关教学规范进行授课,二是学员违反教学规定做与授课无关的事情。

从教学指挥中心日常教学监控掌握的情况来看,教员违纪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员上课前和下课后不按规定要求组织学员进行报告,二是上课教姿教态不端,三是违反教学规定候课不及时或者不按授课规定提前下课,四是不经教务处批准私自调课或更换授课教室。

学员上课违纪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玩手机、利用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媒体看电影、打瞌睡、看与上课无关书籍、坐姿不规范及上课期间随意走动。

2.课堂秩序的变化规律特点

课堂秩序的变化规律呈阶段性和实效性两个特点。课堂秩序变化阶段性特点呈现在第一波次教学讲评会和每月月度教学例会后,课堂秩序明显好转,学员精神状态饱满,无明显课堂违纪情况发生,教员授课无违反教学规范的情况发生。每日课堂上午一二堂课学员课堂纪律普遍良好,三四堂课与下午五六堂课纪律容易松弛。部分带电脑自习的教室自习纪律遵守情况不佳,部分学员存在打游戏或看视频的情况。当授课课时为一上午四节时,研究生班次课程和任职班次课程教员授课容易出现提前下课的情况。课堂秩序变化的实效性呈现为课堂秩序的良好状态维持时间不长,一般维持在两个星期左右,随后课堂秩序良好状态呈递减状况,学期结束前课程进入复习阶段时,课堂秩序又会转好呈上升趋势。

二、影响课堂秩序变化的各种因素

影响课堂秩序变化的因素构成多样,教员是否遵循教学规范和学员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影响课堂秩序好坏的主因。教员课堂的引导管理方式方法、各系(部)、大队、学员队跟班听课次数、教学指挥中心电子监控力度、机关相关单位管理督导的决策导向是影响课堂秩序好坏的重要外力因素。同时季节变化造成学员上课犯困和教员教姿教态不端是影响课堂秩序好坏的客观因素。只有抓住主因,重视外因,科学对待客观因素,才能抓住问题的抓手,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做到有据可依、有针对性可行。

三、破解难题提出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课堂秩序的变化特点、存在问题的特点规律和影响课堂秩序变化的各种构成因素,现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规范管理建立相关管理规定总则

管理具有被动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必须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展开,管理过程有据可依,分管环节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整个管理过程运转顺畅。为提升教学质量,确保课堂秩序持续维持良好状态,建议机关有关单位制定相关日常教学管理规定总则,将日常教学管理中各级单位和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以条文的形式进行规范,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经常性开展,各项管理规定实施有据可依。

2.各级分管单位和个人强化管理紧抓落实

机关有关单位应合理安排研究生班次和任职班次授课课时,防止因课时过多造成教员因提早完成授课而导致提前下课的情况发生。任务各学员队和系部大队领导应切实加强跟班听课的力度,加长每次听课的时间。学员队干部应对所属学员队定期开展教育工作。各学员队应注意季节变化,注重科学合理把握作训时间,避免因不科学的作训时间安排造成学员上课疲劳打瞌睡的情况发生。建议各系部大队在每次学院月度例会后,各单位另行组织召开本单位月度听课情况讲评会。

教学指挥中心应继续加大监控力度对课堂违纪行为进行抓拍,留存违纪照片,下发学员队督其自查搞好教育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总结,汇报给教学值班员和机关有关负责单位。

教学值班员和机关有关单位应在平时多注重收集各系部反馈的情况定期上报领导,及时把反馈信息传达到各单位。应制定相关奖惩措施,对违纪行为进行采取有效的干预和警示作用。建议将学员课堂违纪次数和严重程度与学分或者其他和学员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关联起来。建议机关有关单位可否以发文的方式,严格控制教员临时请假和私自调课、明确教学规范、强化教员队伍素质、注重引导教员授课方式,改进授课内容,在不影响授课内容的情况下,尽可能以提问或者互动式教学的放方式间接提升课堂秩序,表扬一批先进个人,竖一两个课堂优秀引导的标杆。

篇3

我相信,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梦想和追求“高效课堂”。这不难理解,只要课堂教学还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效果和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进步、身心成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个问题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高效课堂一定是有良好秩序的课堂,即有效调控的课堂。课堂教学与课堂调控好比是马车的双轮、飞鸟的两翼,课堂调控作为保障正常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日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问题是,怎样的课堂秩序是正常、高效的?如何才能建立这样的课堂秩序?

一、课堂调控目标之辨:有序与良序

课堂秩序的有序对于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应该是不证自明的,但什么样的秩序才是真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即什么样的课堂秩序才是有效乃至高效的呢?这个问题尚有争议。我比较了国内一些名师的小学语文教学示范课和美国的小学教学课堂录像。乍一看,显然我们的小学课堂是“有序”的,美国的小学课堂则是“无序”的。反复观看之后则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思和反省。我细细品味两种课堂秩序,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表象上的有序和无序,隐含着两点深层的区别。第一,课堂上学生活力的表现不同。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即使其间有很多阅读、思考、情感体验、讨论、认知修正与完善等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活动环节,也不难感觉到设计者对生动活泼氛围的营造,但总体上依然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美国小学语文课堂严肃不足却活力四射。尤其是学生发自儿童天性的好奇与投入在两种课堂中的表现明显不同。第二,师生的角色功能不同。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是主导者,不仅主导课堂目标、过程、环节的设计,而且主导设计方案的实施(更有甚者,有些公开课连哪个问题由哪个学生回答、如何回答等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在这种课堂中,教师是导演兼编剧,学生只是演员);美国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是指导者和辅导者。这里体现的是大家常说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谁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或者教与学哪个是目的,哪个是手段?是教师要学生学,还是学生请老师教?

我无意对两种小学语文课堂做优劣之分,要做评价的话,我承认各有千秋。通过比较,引起我深思的问题是:有序与有效是对应的吗?秩序井然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吗?或者说课堂秩序只有一种吗?哪种秩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呢?

说到秩序,不只有有序和无序之分,还有隐显之分、良恶之分。

有些学者的书桌,常被批评为杂乱,在杂乱中,学者自己却可以“取之左右逢其缘”,一经整齐归类往往让学者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看似杂乱的学者书桌就是一种隐性的秩序,摆放整齐的书桌是一种显性的秩序。美国小学语文课堂显然同样是教师设计的,也包含教学任务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过程的预设。两种小学语文课堂的区别与其说是有序与无序,不如说是显性的秩序与隐性的秩序。

专制统治下百姓小心翼翼,没有言论的批评,也没有行动的抗争,一切都统一规范有序,但这是一种恶序,不是没有问题,只是压制了问题。苏格拉底被罗马法庭判了死刑,他可以在法庭上发表抗议、发表演说,指斥判决的荒谬与无稽,但他不肯接受学生的安排越狱,而是选择接受死刑,因为这是以法的名义做出的判决,尽管他不承认法庭给他定的罪名,但他尊重法律。苏格拉底所尊重的是社会的良序。

秩序的有无是表象,隐显是其表现方式,良恶才是其本质。我们在调控课堂秩序时必须反思的不是课堂秩序的有无、隐显而是其良恶。应该反思我们所追求或构建的课堂秩序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或者说,要反思一下这种有序是否同时是良序。

二、课堂调控方法之辨:有形与无形,有为与无为

(一)无形胜有形

无形的调控,即隐性管理。所谓课堂隐性管理,是指老师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前提下,对于那些不认真听讲或者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所采用的隐含在教学活动中的、有针对性的、非公开的管理方法。课堂隐性管理是课堂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与课堂显性管理相比,它具有灵活性、高效性、艺术性的特点。课堂隐性管理的策略很多,最常用的有表情示意法、走动示意法、手动示意法、变音示意法、提问示意法、兴趣示意法、表扬示意法等。通过应用这些隐性管理策略既能把那些没有主动投入学习过程的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同时又呵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注重课堂隐性管理策略该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努力的一个方向。

有形的课堂调控,有时是必需的,但依笔者的经验无形的隐性调控应作为优先选择,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最好不用有形的调控措施。

(二)无为而自治

提高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设高效课堂的根本途径,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课堂知识的延展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平常评价一节课的标准,可能重在课程目标的完成上:如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运用,甚至会炮制一个测试标准。但我觉得给学生一个自认为正确的标准答案,给教师课堂教学一个定量定性的标准,还不如在教师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在教学中留下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在探究中阅读、搜寻、讨论、验证,即所谓的“举一反三”、“在做中学”。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课堂良序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课堂教学信息量的扩充,也是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化课堂调控于无形的有效方法。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为例,用不多的时间很快完成(甚至只需预习)字词学习和内容的掌握等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让学生对“坐井观天”的寓意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再补充鼠目寸光、夜郎自大等成语故事进行相互印证,强化认知。再补充相关动物成语典故,如守株待兔、兔死狐悲、亡羊补牢、歧路亡羊、盲人摸象、狐假虎威等,利用学生看过的卡通片、幼儿园时读过的拼音读物和喜爱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些安排,都遵循着信息量大、指向性强、相关度高的原则,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能够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中国古人视无为而治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的教学水平足够高,方法足够灵活多样,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调控或管理”同样可以无为而治。

三、课堂调控之三忌三要

课堂调控应是艺术的而非生硬的,是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的养成过程,而非临时动议、一蹴而就的粗涉。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课堂调控之三忌三要。

(一)忌给学生贴标签孤立学生,要以正面的期许让学生融入团队

给学生贴标签,是将学生偶尔的差错放大并固化,结果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会导致其更加不良的情绪,产生被孤立、隔离的感觉,缺乏团队归属感。在对个别出格的学生进行惩戒或批评时,切忌将批评对象从团队中独立出来,贴上标签,如“你就是一个坏学生”,将他从好孩子中孤立出去。对“刺头”学生,采取“隔离”措施,如座位隔离,课间到办公室独处,体育课、活动课单独安排等,不仅消极,而且适得其反。尽管可能避免一些麻烦,但这只是暂时的,只是延迟了麻烦的发生,把麻烦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任教师。

使每个学生都融入相应的团队,用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的自律自治则是比较有效的调控方法。团队间的竞争会生发团队内的荣誉感、归属感与团队成员对自身的正面期许。因此,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自我期许来矫正一些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会产生无形而有效的调控效果。

(二)忌滥用惩戒,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的学生,其性别、个性、成长环境不同,心理承受力不一样,同样的方式对有些学生可能只是隔靴搔痒,对另一些学生可能就是不能承受之重。因此,惩戒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和师生间已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把握分寸,用好火候;慎用惩戒,用则必达目的。

篇4

散文讲究形神兼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也讲究这点。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尊重儿童,提倡孩子思维的独特性,了解孩子行为的年龄特点。老师们认真的倾听儿童声音,一改往日统一规划的老做法,赞扬个性化,还给孩子们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这些孩子不再是关在笼中的金丝雀,他们在自由的蓝天下放声歌唱。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情景:孩子们再也不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手平放了,井然有序的发言顺序变成了迫不及待的抢答,安静的教室里人声鼎沸……这样热闹的场面,有的听课者大加赞许: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恢复了最本色的一面,再也不是老师们的牵线木偶了,课堂活了起来;有的听课者直摇头:讨论时老是跑题,大多数人只急于表达自己而不愿意倾听,没有秩序的课堂就是乱课堂。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活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才是乱的课堂呢?

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我认为活课堂应该是指学生思维形式学习方式上的活。而乱课堂大多都乱在教师对课堂秩序没有产生新的规范。在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个性,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在一个秩序良好的课堂上,通过优秀的课堂设计,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孩子们思维的独特性和学法的多样性。思维的发展和井然的秩序并不是一组矛盾,他们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还看到了孩子们不顾他人的表达自己,在混乱中多条信息同时到来,有的孩子不知道先听取哪一些信息而放弃了学习。而在一个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明显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课堂。

因此,要让课堂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教师不仅要设计出真正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案,更要与学生讨论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要举手按序发言,即使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相信在这样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河北省霸州市辛章办事处辛章小学

篇5

1 课堂秩序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课堂是以教室为活动场所,通过师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和教育职权、责任的制度化而有计划地协调师生的活动,以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相应地需要一定的秩序。课堂中良好的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一方面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的行为也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为了使每位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避免干扰和分心,必须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当个别学生课堂上的语言或动作与教学内容不相关而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时,就应加以限制。课堂秩序是在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期望(期望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集中注意力、努力学习等)与学生对老师的角色期望(期望老师制止课堂混乱、保持课堂井然有序、和蔼可亲、耐心指导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课堂秩序需要师生的协同努力和共同维护。

课堂秩序有助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到人们在各种场合所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在对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持续的要求与期望做出反映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性、自信、自我控制等成熟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学生道德准则和道德义务的内化。建立完善的课堂秩序,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把花费在维持纪律上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学习时间的损耗和流失,增加学术时间,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 新课堂上的无度宽松和无序自由现象的思考

如今的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主动,积极,轻松,自由。原有的课堂秩序正在被打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你会发现,有时候少数人的活跃代替了大多数的活跃,一些学生游离与教学活动之外,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甚至一些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学的轨道。目前,课堂秩序的常见弊端有以下几种:

(1)“插嘴”成为一种习惯

事实上,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欲望非常强,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插嘴很有必要。课堂允许“插嘴”,但应该是个体的,或者少数几个人的行为,而不应是一种群体的较普遍的课堂现象。而目前的英语课堂上,一个问题刚刚抛出来,学生就急不可耐地脱口而出,这样的秩序不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2)过多的表扬让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深入

很多学生为了能够表现自己,或者为了换取老师的表扬,常常凭一种直觉来回答问题,学生没有经历比较深入的思考,很多意见浮于表面,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有些时候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进行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回答一律以“Good!”“OK!”“wonderful!”等语句加以表扬,这样,无形中促使学生不善于思考,或者不善于深入地思考。

(3)多了热闹,少了必要的安静与专心

在很多英语的常规课或公开课中,学生很开心地参与教师所创建的一个个情境,

有时从头至尾都在热闹之中。学生难以安静,难以安静地读书、思考、作业。新课堂要不要安静?学生多了个人的“自主”和意愿,少了必要的秩序。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去做,新课堂上涣散的现象多了,少了可贵的专心。一些学生游离与集体活动之外,做些与集体活动、与学习不相干的事,似听非听,似学非学,这也有背于教学设计的初衷。

宽松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但是冷静思考以上课堂现象,这种表面上的宽松自由会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吗?方法是可以不断生成的,而理念是永恒的存在。建立新课堂的纪律,重要的是在纪律理论的研究、理念的提升上,与此同时,要寻求新模式和新方法。

3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规则建立与维护

创建有效的课堂学习规则,是为了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更充分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学习规则的建立在内容上应更多地尊重学生个性,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情感投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应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规范学生的新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学会学习,知道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中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以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学会学习乐于学习。那么在英语情境教学中要注意哪些小组合作学习规则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做好各种准备,积极参与制定本小组学习的具体任务和要求,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2)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楚自己的观点看法,能够用流利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和看法。

篇6

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些学生的求知欲会下降,创新思维受到压抑,以至出现厌学,辍学现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老师。创建真正有序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1.注重问题行为的改进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这样的场景一定不会陌生,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却各行其是,开小差、说话、传纸条、有的甚至发出怪声音等。有的课堂很安静,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有的课堂,学生能随着教师的讲解、提问,随声附和。然而表面看来安静、整齐的课堂未必就是有序的课堂,无序的课堂并不能单纯由通常所谓的"课堂秩序"来衡量。安静和整齐可能意味着有效也可能意味着学生思想的游离或不同学生的思维度断然消极的"整齐划一"。以一种有形或无形、有声或无声的方式偏离课堂目标的引导,如此问题充斥课堂,将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现实中,教师对课堂问题处理不当,无视状态,由此引发课堂问题形成的产生,蔓延深化造成学生的厌学、辍学,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厌学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有厌学行为呢?我认为,教学不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厌学"实际是学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努力来获取认识意义所在或不感兴趣的东西。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改变学生饿求知欲望。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进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引导探究新知识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从正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1.2 共同参与、全员发展。面向每位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践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注重学生思想的变化,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产生与教师交往的勇气和意愿,进而主动地去参与学习。

1.3 思维的多元发展。改变学生思维的方式,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大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因素,恰当处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创设情景,探究思考环境,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让他们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操作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得到多元发展。

2.课堂秩序的改变从学生需要入手

为改变课堂引力问题的出现,许多教师只注重管理课堂的策略,没考虑学生的需要。其实,只有注重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把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才有可能建立充满秩序的质量和效益并存课堂。关注学生的需要不仅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不仅回学习,还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篇7

一、坐、站的姿势要正确

教者在课堂上特别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坐、站习惯。教师在学生一年级时要和孩子们一起练习,给孩子们示范并提出明确要求。具体是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不能趴在桌上,两腿站直,象个小一样。可在课堂上孩子们常常会忘记,有时也会出现大部分孩子都无精打采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停下讲课,给孩子们寻找坐、站正确的学生树立榜样,亲切地说:“小彤坐得真端正,听得很认真,加一颗星”,孩子们一听都想得星,很快就会坐姿端正。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倾听,要求学生先举手,再发言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小学语文课堂,只要老师一提问,学生就各说各的,小手恨不得举到老师的面前。有些老师环顾四周,不知道该叫谁回答。也听不清他们说什么。这样就要告诉孩子们课堂发言一定要先倾听、再思考、后举手,端端正正地举手,高高地举起,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能够从头到尾听完整。听的时候还要把他们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想想有什么不同,还要做哪些必要的补充等等。要求学生不插话。告诉孩子们,老师讲话或同学发言时,不要打断或插话,因为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也不能把别人的意思听明白。要耐心听老师、同学说完,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表明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当别的同学说的不正确时,更应该耐心听下去,不要争着抢着说。通过这些具体的要求以及不断地训练,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三、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常会有这种现象,有些同学在下面说话声音很高,站起来就不知从何说起,声音也变得象蚊子一样。这时教者就要鼓励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强调语句完整,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直到真的声音挺响亮为止,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加一句:“就象这样,声音响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多好。”当下一个问题抛出后再请小学生回答时,他的声音绝对比刚才那个同学还要响亮。

四、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思考,在课堂上可能会占据一定的时间,有时可能会感觉有点“冷场”,但是,这非常有必要。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尽量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备课时精心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甚至留下一些悬念,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使不合适,也要正面的引导,而不能彻底否定,更不能挖苦、讽刺。我们要坚信所花的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就会越深刻,也就越能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感觉到课堂的秩序井然。

五、要设法营造一个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环境

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也会出现老师问一个问题,举手的孩子寥寥无几。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问题提的不确当,没有基于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害怕自己讲错了,被批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孩子们,你脑海里想到什么,你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老师可不喜欢只坐在那儿,不动脑筋的孩子。”慢慢引导,这时孩子说得不到位或说错了,再一起讨论、交流。

篇8

 

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老资格的省属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截至2007年,在全国742所普通本科院校当中,新建本科院校有209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1①。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已日渐成为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事业中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因办学历史积淀、办学定位、办学基础条件、办学理念、教育管理过程等因素的限制,在办学、教学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录取到此类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都不高,他们在学习交友生活上都不占优势,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后,又受到家庭负担、社交礼仪、学习就业压力的侵扰,表现出依赖性强、自制力差、遇事容易放弃的特点,在学习中有不少学生怕吃苦,表现出有决心没有行动或者“三分钟的学习热度”,缺乏战胜惰性、抵制诱惑的意志力,自我调整能力也相对较差,不能很好地控制和约束自己,遇到几次失败就灰心丧气,产生厌学、弃学的消极情绪。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与行为表现无疑是使课堂充满活力的核心因素,是影响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更应该提高素养,加强课堂管理,转变观念,更新管理模式,以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课堂。 

一、注重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树立教学权威,提高教师课堂管理的技能。 

年轻教师由于经验有限,很难有效地掌控课堂秩序,对于与之相差不大的学生,甚至会出现不知如何管学生、管不住学生的现象。教师作为课堂秩序的主要维护者,更需要有自己的权威,而教师的权威又要通过自己精深的专业知识来树立,所以,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有稳固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有效的专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也只有学生“难不倒”的老师、无所不知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老师知识的深邃神秘,才能让学生对老师发自心底的敬畏。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作风和人格。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产生,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课堂教学,都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师还要保持一颗爱心,真诚关心每位学生,对于学生的疑难困惑要有耐心有爱心去解决,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由衷的产生钦佩和崇敬之情。 

二、形成规范而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社会性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范控制。教师舍弃基于教育目标对班级组织的控制,而让学生完全自治,则意味着放弃对学生社会化的规范性要求。“没有限度、规则、秩序造成了教育上的无政府主义(混乱),学生不会从中学到如何尊重规则、权威,或如何掌握对待自由的责任心”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课堂教学的管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讲自己的知识,根本不管学生是否在听、是否能懂,那么学生的表现就会“千姿百态”,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自我约束力不够而走神或捣乱,整个班级就不会有良好的学风养成。 

要维持规范而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就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引导他们感知和理解它,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将“自我约束”内化为维护课堂纪律的自觉行为。而良好的课堂秩序更需要长久的维持,当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不够强时,也可通过反问、提问、辩论等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讨中来,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只有时紧时松、随机应变的课堂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有意义。

三、关注大学生个体存在及发展需要,控制手段多样化,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部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课堂秩序的基础,也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障。教师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对于自己的授课对象,教师要了解其年龄特点、专业特点、性别特点,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最大限度地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场所,构建课堂学习自由秩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所有学

[1] [2] 

生提供均等的交流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交往方式。“当学生真正地感觉到他被别人所喜欢并接受时,实施纪律便会变得非常容易,而且,教师的指导也会被学生自觉接受”④。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我管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采取恰当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内在动机,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终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上,实行班干部轮换制,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使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营造一种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其次,师生之间通过情感交流、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达成双方的信任和默契,从而共同构建起和谐有序、自愿信守的课堂秩序。“教师要告诉学生行为的限度是什么……并清楚说明学生要如何对自己行为或活动负责”⑤;允许学生作出选择,但必须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如果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必须依据已制定的规则及时进行严肃处理。再次,课堂管理手段多样化、评价学生标准多元化。教师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施展自己才华的时间和机会。对学生行为表现,应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尽可能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必须使用批评教育等方式时,也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处理。 

五、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 

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的、经验性的、无意识的活动,大多数教师认为应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对优秀课堂管理者的行为模仿”来提高自已的课堂管理能力。由于教师的整个课堂管理活动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寡,教师通过对课堂现象,以及自己的课堂管理行为的自觉反思,能够发现课堂管理中的问题,并对自己的课堂管理生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培育和生成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课堂管理自身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史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②④⑤[美]纳卡穆拉著.王建平译.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9

中文词典对“管理”有三种解释:一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二是“包管和料理”;三是“照管并约束”。管理理论研究告诉我们尽管对于管理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但从总体和发展的角度而言,管理不仅仅是实现目标的一种结果,更是运用各种策略的一种历程。F·戴维(Fontana David)认为“课堂的管理与控制的本质在于提高学生发展的效率”。反思以往的所谓课堂管理,其更多的是一种以秩序为目标的管理,即教师以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作为其课堂管理的首要目标,但越是稳定的环境越是容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所以,教师不得不把维持秩序作为其教学中的必要环节,陷入了恶性的循环,降低了教学的效率。课堂活动的主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即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课堂管理的目标是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这种发展环境不能简单理解成一种课堂秩序的维持,它还包括学生的心理环境,学习的状态等个体的内在环境以及班级的群体氛围。

二、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生活——课堂管理的出发点

课堂环境是师生共存的环境,课堂中的事件都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制造的,因此,课堂管理应该师生互动的活动。格拉塞(William Glasser)的现实疗法强调学生问题行为的改变应由学生自己而不是由教师负责,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但是,课堂是一种建构的环境,课堂事件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因此,任何问题行为的产生、发展以及导致的结果,都是学生与教师行为共同造成的,抽离了教师的责任,孤立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不正确的。课堂上产生的诸多纪律问题取决于教师对待出现问题的学生,即教师对问题的反应。以往的课堂管理,我们更关注的是作为管理者的教师的管理权利,忽略了教师作为帮助者的责任,即承担学生行为出现的责任。新课程下的课堂生活的复杂性,多主体性,决定了学生行为的多元与合理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整个学生所处的课堂生活背景出发,合理认识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反思自身的责任,寻求一种和谐共存的课堂生活。

三、课堂交流——课堂管理的途径

篇10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是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撰写教案、组织搜集讲课用具,上课时,教师阅读课文,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总结段落大意、文章大意,找出段落难写字词,组织学生练习生词,教师自认为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学生在讲台下也是忙得不亦乐乎,记笔记、背优美句子、写生字。一节课下来也感觉很充实,但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却无疑是耗时多、效率低、成果低。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开放教学思想、构思出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方案、注重教学方案的有效实施等。

二、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对象,不应该由教师做主人,在以往教学中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学生发言的机会非常少,更不用说师生互动、共同成长学习新知了。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例如,提出适合全员参与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三、精心设计教学,让课堂保质保量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将语文课堂设计成充满活力、具有挑战性的竞赛课,也可以叫做活动课,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竞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欲望。但是,有些教师忘记构建高效课堂的初衷,一味地认为只要设计出多种花样的教学活动就能上好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一节课在哄闹中结束,学生乐呵呵的什么也没有学到,课堂知识活力四射了,却没有高效率的踪影。这样舍本逐末的做法也是不对的,教师要把握教学设计的度,时刻围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目的组织施展活动。

四、严格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外在环境基础,但是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要想维持班级秩序,特别是大班额秩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学生自持聪明,在上课过程中不顾班级秩序抢着回答问题,甚至大喊大叫,不仅不能起到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还成了带头扰乱课堂秩序的领头羊。面对这种学生,教师不能直接在课上对其进行严厉批评,这样既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会打击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待这种学生要有耐心,在课下对其进行单独的批评教育,学生是单纯的花苞,教师要耐心引导,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而对待全班秩序管理问题,教师要想出更有震慑力的办法维持秩序,例如,班规书面化、制定评分标准规范等。

篇11

(一)教师该说的要说,而且应适度

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话都得由学生来说,所有的问题都得由学生来提,教师该说的还得说,该提得还得提,只是要把握说的时机。要说在学生想不到的时候,如观察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操作安全、仪器安全、药品安全等)需要教师提出来;要说在学生不知所措的时候,如对自己或小组得出的结论描述不清,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必要时需要教师直接告诉他;要提在需要研究而学中又无法提出的时候,如要研究土壤的成分而学生提不出相关问题时,需要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教师的说,就是为了让学生少走不必要的弯路,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当然,这里还是有个“度”的问题,该学生说的还得学生说,教师不能越组代痢。

(二)教师该教的内容要讲,但应有重点

该教的要教,教是为了不教,从教到不教,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所谓“心急喝不着热粥”,必要的教是不可少的。那么,到底需要教什么呢?笔者认为需要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知识,二是教方法。

(三)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

新型的课堂呼唤新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相应发生质的改变,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但是,不管教师角色怎样变化,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忽视和淡化的,这是因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创设、课堂氛围的营造、评价机制的构建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如果没有教师的组织和调控,课程改革、课堂创新就是纸上谈兵。如果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正确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驾驭好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逐渐被落实到科学课堂上,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气象: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感觉到了自由、宽松,问题敢提了,异议敢说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但与此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调控的“度”。因为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劳动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要把握学生自由和课堂秩序之间的“度”。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活”而“有序”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讲求民主,重建秩序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统一性和强制性,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一个地道的被管理者。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我们都知道,倾听不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因此让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二)合理分组,物尽其用

分组活动是科学课常用的学习形式,比较科学、合理的分组是2-4人组,如果每组人数超过四人,就会出现个别学生把持活动的情形,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并将这种情绪带到活动之后,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活动“放不到底”“收不到家”,课堂纪律显得“乱”。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并鼓励学生自己准备替代性的活动材料,以实现最优化分组。如在教学《灯泡亮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己准备各种导线、开关、电池、小灯泡、手电筒等活动材料,只要准备充分,在解暗箱和连接电路这两个主体活动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以两人或三人一组展开活动,这样既保证了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又能够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三)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篇12

大学之于高中,有很多变化,变化之一是课堂的变化:不再穿校服、不再喊“起立”、课堂不再安静、教室不再干净、老师不再敬畏、学生不再规矩、师生不再亲密……这些变化引发了社会对高校课堂礼仪的关注和讨论。

一、高校课堂需要礼仪

“礼”是“礼貌”,“仪”是“仪式”。课堂礼仪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课堂礼仪是师生礼仪的交汇处,是校园礼仪的落脚点,课堂礼仪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学风、校风及校园文化。

1.礼仪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在西方,“礼仪”一词起源于法语,原本的意思是通行证。培根也认为,礼仪是一封永久的推荐信,是走向成功殿堂的敲门砖。在现代社会,有礼走遍天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受过良好礼仪教育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其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往往表现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成功的概率也要高得多。常有这样的报道见诸报端:某大学生因不懂面试礼仪而败下阵来。可见,在就业难的今天,礼仪之于大学生具有了特殊的现实意义。课堂礼仪对知识、技巧的要求虽不同于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专业领域的礼仪要求,但其蕴含的恭谦礼让、尊师敬长、诚实守信等品质要求却是一脉相承的。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如果我们寓教于礼,潜移默化,“礼”的本质和精髓就会固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中。

2.礼仪是课堂秩序的守护神。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与“秩序”对立是“无序”。课堂需要秩序,没有秩序,教学无法完成或高质量的完成,这是常识。问题是,为什么有的课堂出现“无序”状态?课堂秩序靠什么维护?从课堂礼仪的内容来看,它是关于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有关仪表、仪态和仪式的行为规范;从课堂礼仪的目的来看,它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从课堂礼仪的手段来看,它是通过“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不同于“制度”“权威”等外力作用,因此,行之更远。因此,可以说,礼仪是课堂秩序的一部分,课堂秩序又通过课堂礼仪得到巩固和升华。

二、高校课堂礼仪现状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在高校课堂中,礼仪缺失现象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仪式礼仪缺失。仪式是通过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来影响、调动师生的情感,引导、强化师生的价值取向;仪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仪式气氛庄严、程式规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仪式具有激发斗志的作用。仪式的作用不可低估,然而,在今天的高校,有几个教室还有课前礼?有几所学校还有升旗仪式?

2.仪表礼仪缺失。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师生不重视自己的仪表。在南方的夏天,学生穿短裤、背心、趿拖鞋上课的现象非常普遍,部分女同学衣着紧身、暴露,饰物夸张、失调,头发五颜六色。一些女教师衣服高腰、穿短裙、画浓妆、留长指甲,这些社会化的装扮与高校教师的身份不符合。男同学不注重个人卫生,蓬头垢面;男教师不注重个人形象,不理发须,衣着随便。

3.言行礼仪缺失。迟到、早退、玩游戏、听音乐、吃零食、睡大觉、交头接耳、勾肩搭背是高校课堂常见画面。某些老师也有失礼之处,如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语言尖酸刻薄,有时甚至说脏话、说荤话;一些教师不安心教学,课外业务繁忙,上课期间电话不断;一些老师自始至终坐着授课;更有少数的男教师烟瘾发作,在教室里吞云吐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高校课堂礼仪缺失原因

1.受高校一些教师自由思想的影响,欲挣脱礼仪的束缚。思想自由是现代大学的灵魂,但一些老师过度解读这一论述,认为自由就不要形式、不要规范,认为礼仪是陈规陋习,是限制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因此,不主张、不践行。一些学生也认为,大学应该是学术活跃的地方,太多的礼教会让课堂气氛变得凝重,因此,极力反对课堂礼仪的推行。

2.受不良社会思想的冲击,传统道德思想受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金钱化和利益化,惟利是图、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横行,把诚信、服务、奉献等看作是落伍的道德规范,自我欲望无限膨胀,无限向他人、家庭和社会索取,从而造成了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道德滑坡至使礼仪失范。

3.高校扩招,教师礼仪素养下降。前些年,高校扩招迅速,从社会上吸纳了大量新老师。这些老师来自各行各业,且一部分为非师范毕业,对教师职业礼仪尤其是课堂礼仪认识欠深入。入职时虽然都进行了一定的岗前培训,但受培训时间和条件的制约,培训科目仅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少数几门课程,课堂礼仪等相关知识没有涉及,造成整个高校教师礼仪素养下降。

四、高校课堂礼仪回归,关键在创新

高校课堂礼仪缺失严重,高校课堂礼仪回归势在必行。近几年关于恢复课堂礼仪的呼声很高、措施也不少,但成效不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关键的一点,课堂礼仪从形式到内容缺少改革和创新。以下是笔者在湖北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上对课前礼的一次活动实践,以此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起立”声响起,男女生分别以商务礼仪站姿激情朗诵师生共同提炼的课程导语:“我们怀揣共同理想,崇尚人本理念,坚守人权底线,倡导人文关怀,以人力规划为导向,以职务分析为前提,理顺薪酬体系,强化绩效考核,健全聘用管理,提升培训开发,规划职业生涯,奋力攀登人力管理新高峰。”朗诵完毕,学生落座,课堂教学正式开始。

该课前礼形式至少有四点好处:一是发挥了“起立”的传统作用,即迅速切断学生的惯性思维和手头事务,将注意力集中到即将开始的课程上;二是增强学生对课程架构的认知。将课程主要内容融入课程导语,反复朗诵、反复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要点结构当了然于心;三是提前与职场接轨。现在一些优秀的公司有做早课的礼仪,目的在于通过反复宣导企业文化,达到员工价值认同。新课前礼仪与公司早课有异曲同工之妙;四是经过提炼的课程导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催人奋进,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赵昆.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6,(4):16-17.

篇13

读罢这则短讯,笔者十分敬佩B校大胆改革、努力求变的胆识和决心。然而,细细玩味并深入到教学的关键环节,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渐渐地触及笔者的思维,那就是: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课堂教学秩序?

教学秩序是指教学系统诸要素之间经不断组合、统整而形成的适宜状态。它不仅仅是教师为管理学生而使用的诸多规范,也不一定是井井有条式的纪律状态。教学秩序意味着和谐,理想的课堂应具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剖析:有序的课堂,适切的自主形态

透视这则短讯,我们可以从体态、语言、学习方式3方面对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形态作一些剖析。

1,从坐姿规则看学生的体态自主

“学生有站着的,有在板凳上跪着的,有在课桌上坐着的,有在教室后面蹲着的,可谓千姿百态。”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的具体样态。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双手反剪,双脚平放,腰背挺直,抬头平视。新课改开始后,上述坐姿规则有的已不攻自破,如小组合作时允许学生自由组合、交头接耳。坐姿规则的松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生身体的解放,其意义不仅仅是解放双手、解放双脚,更是陶行知先生积极呼吁的解放大脑。

然而,教学秩序形成初期对坐姿等进行的必备的一些训练,是否一定会损害学生的身体自主,进而影响其精神自主?笔者以为,情况远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拥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维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我不赞成对学生身体的严厉控制甚至是虐待,但我也不赞成教室变成“乌鸦塘”、游乐场,尤其是新生时期。在学会上课阶段,必要的身体规训、合理的坐姿规则等必不可少。

2,从插嘴现象看学生的表达自主

学生“发言无拘无束,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有时同时站起来八九个学生,这时谁的嗓门大,谁就争得了发言权。”如何评价这种现象?“先举手后发言”是传统课堂普遍遵循的重要规则,意义在于形成班级授课制条件下课堂教学的有序状态。“插嘴”在我们所习惯的课堂中是不容许的,初衷大概是为了维护“举手规则”。这一看似简单的规则涉及人类的基本自利之一――表达自主,进一步讲,涉及在集体学习条件下保障个人自主与维护公共秩序的辩证关系。

表达自主是公民的基本自利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和教师一样,拥有课堂上的表达自,并有不受他人强迫而自主决定发言或不发言的权利。如果承认这一点,则“插嘴”一说似乎就不复存在了,教师打断学生的发言,某种程度也是一种“插嘴”,是对学生表达自主的侵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先举手后发言”这一课堂规则呢?允许“上课不举手就发言”,是对学生个人表达自的保护,还是对其他学生表达自及其他权利的侵犯?

这里有必要对课堂上学生的言语表达与普遍意义上的公民的表达自主做一区分:前者发生在作为公共生活场景的课堂情境下,在作为成人世界代表者的教师领导下,若干个尚未完全掌握公民社会规则的未来公民不断磨合、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有责任和学生一起约定一些课堂生活的规则,并通过体验逐步将这些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将来在公共生活中合理运用自己的表达自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学生“先举手后发言”的意识,这是对集体学习条件下大众自主表达权利的保护,也是为了更好地培育未来公民的社会规则意识与适应能力。问题是我们当前的不少课堂规则,要么没有学生生活体验的支持,要么片面强调行为习惯的训练,使得教师的管理行为更接近于对学生自主表达权的侵占,尤其是“规矩越多,越有秩序”的传统逻辑,造成了学生缺乏自主和缺乏纪律性的双重问题。

3,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精神自主

自主状态追求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主体的精神自主,而精神自主之保障,除了要以前面谈到的身体自主、表达自主为基础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逐步普及的今天,各种强调互动、参与、对话的教学模式纷至沓来,“发现”、“探究”、“合作”等词汇成为有关学习方式的权威话语,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感到无所适从,谈“讲”色变,形成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精神不自主”。事实上,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方式,适合于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不能机械地对待与评价,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接受式学习就是妨碍了学生的自主性,发现式学习就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追求:有序的课堂,规范与自主的融通

教学规范与学生自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之间存在着融通的可能,具体表现在:

1,学生自主具有合规范性

柏拉图有言:“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一种秩序、一贯性和恒常性。如果不存在秩序、一贯性和恒常性的话,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事其事业,甚或不可能满足其最为基本的需求。没有秩序,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

教学秩序的要素之一――教学规则其本质就是一种强制,合理合法且合教育性的规则不仅对建立教学秩序而言是必要的,而且对学生获得在群体中的个人自主而言也是必需的,在毫无规范可言的教学状态下,师生必无教学自主可言。

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当前,有一些在“自主”旗号驱动下的课堂,表面热闹,但却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失却教学的真正价值。

2,教学秩序具有向自主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