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财务危机预警对一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建立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企业财务预警的含义
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控制和预测警报。财务危机并非在一朝一夕内形成,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时期,因此有必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在财务危机的萌芽状态预先向企业经营者发出危机警告,促使经营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管理,防止企业陷入破产的境地,以保护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在研究财务危机预警之前,我们必须清楚什么原因会形成财务危机,以及为什么财务危机预警是必要的。
二、企业财务预警的运用条件
财务危机源于企业对财务风险重视不够,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这个时候就需要财务预警,而导致财务危机的主要因素是:
(一)企业丧失筹资能力。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而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成为必然,从而导致企业陷入危机。
(二)企业现金流量不佳。要想使企业在一个合适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结构下正常的经营及运作,在较强的流动性下得以生存和发展,企业就必须有合理的现金流。企业不合理的负债结构,成本过大的筹资行为以及盲目扩张,对市场缺乏准确判断等都可能造成企业不能营造充裕的现金流量。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时一个盈利再不错的企业也会因为现金流量不佳而走向破产。就像香港最大的财团百福勒,也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现金出现严重亏空才最终破产。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性不明确;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经营受大股东操控,而通常大股东占用公司大量资金,会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有效进行;股东与公司决策层、管理层之间关系不规范,由此形成由大股东为代表的内部人控制局面,造成公司监督机构不能有效运作,引发企业重大风险。
(四)企业经营管理薄弱。企业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不明,财务决策失误,产品质量销售下降,营销策略失当,信用政策失度和信用管理滞后,成本费用失控,过度举债,对外提供担保和其他经济承诺形成的大量或有负债,公共关系恶化等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很可能在经历不断累积的过程后突然暴发,由经营危机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五)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会导致对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松懈,盲目采购导致货物积压,生产成本过高等这些都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光是在财务风险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还会使企业内部各岗位之间缺乏交流和约束,使各个部门高度独立,缺乏互相监督使企业的资金安全受到威胁,也使企业的有效资源不能获得最大的优化配置。
(六)环境因素。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组成。经济发展周期、经济管理体制、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激烈的市场竞争等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都可能引发企业财务危机;而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内部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同样也会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改进建议
(一)提高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分析因素的全面性。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该由多因素构成的多层次组织系统组成,受到系统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指标体系范围广、信息量大,不仅包括单变量模型与多变量模型,还应包括其他辅助模型;不仅包括预警模型分析,还应包括其他的非量化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技术力量等,不仅包括企业的微观情况,还应着眼于宏观经济环境,如国家政策、利息率、通货膨胀率等,这些非传统因素,虽然难以量化,常常也不是财务信息,但却会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同样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因素分析时必须尽量全面地选择各级各类指标,以免遗漏某些重要的信息,造成片面性,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的不科学性。
(二)建立现金流量预算制度,提高企业对现金流量的控制能力,提升企业预防财务风险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即使企业有盈利能力,但如果现金周转不畅,也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偿债能力,因此企业保持正常的现金流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如果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现金流量,就能更好地应对与预防财务危机。
(三)提高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及时性。要想使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克服财务数据的滞后性,有效、及时地运行,并且在财务危机发生前发出预警,就必须要求预警有畅通的信息传递路线和对策以及时反映。所以,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预警传递系统并由专人负责,使预警信息能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加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后续管理。虽然前期的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至关重要,但保持科学完备的后续管理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它可以保证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预警功能的充分发挥。后续管理工作通常包括:日常监管和维护、保证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数据接口通畅、数据共享充分,财务业务数据、指标体系、预警临界标准等有序更新,保证预警功能的准确和及时,保障各项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因为数据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功能的基础,所以加强数据库的防病毒入侵、防黑客盗取、防非法操作等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五)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构建与运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进行危机的预测,发现企业的财务危机问题,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财务预警的状况,采取及时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消除财务危机隐患。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篇2
1企业财务预警的意义
每个企业都应该对财务预警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对企业财务预警的研究无论是对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还是对投资者等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财务预警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处理财务上可能出现的危机,降低经营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从而减少经济损失。(1)企业的管理层:财务预警能够给企业的管理人员以一定的提示。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预警模型的认知能够预测企业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以及陷入财务危机后的具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危险,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有时间处理,从而制定预案,减少财务危机的发生。(2)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的财务预警能够帮助投资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在投资者所投资的企业破产时,因为投资者的请求权在债权人之后才能行使,因此很有可能使投资者的资产直接化为乌有,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能够帮助投资者进行科学的判断,精准投资。(3)企业的债权人:能够增强风险进行控制,减少本息损失。若债权人在资产贷出之前能够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那么债权人就能确定是否贷出,以及在企业危机发生之前做出决策,减少损失。(4)合作企业:帮助合作企业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根据企业的危机预警,供应商能够及时做出判断,制定合作政策,保证账款的收回,确定合作的可能性;销售商则可以确定货量是否能及时提供,并做出科学的决策。(5)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根据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能够优化资源、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确立可以帮助政府评判企业的经营业绩,并由此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做出有效决策。
2常用的财务预警分析法
传统的财务预警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种类型。
2.1定性财务预警分析法
(1)专家调查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专家的财务经验。专家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以及长期以来的发展状况等进行判断分析,找到企业的发展规律,做出判断。(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主要分四个阶段,分别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实现期。企业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则需要进行观察,找到原因。但是,如果企业出现特殊的危险情况,这种情况则不适用。(3)管理评分法:管理评分法对企业的缺陷进行评分,将评分相加,得出总数,最后再根据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做出判断。
2.2定量财务预警分析法
定量财务预警分析法采用多元线性判别模型。这种模型的创立者为美国的Altman,他在1986年对美国的多家企业进行观察,这些企业包括破产企业以及非破产企业,并通过企业的22个财务比率得出了5个变量,从而确定了Z分数模型。根据Z分数模型的判别分值,确定了临界值对研究对象进行借贷风险的定位。Z分数模型建立了如下函数:Z=1.2×X1+1.4×X2+3.3×X3+0.6×X4+1.0×X5式中:X1为企业的营运资金占据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企业的营运资金的周转率越强,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就越好。X2为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留存收益进行再投资的比例。X2数值越大,那么,企业进行融资以及在投资的能力也就越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强。X3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其反映了企业在不考虑税收以及财务杠杆的情况下的实际盈利能力。X4为资本市值与债务账面价值的比例,它主要反映的是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判断。它是资本市值对债务的比值,指标越高,企业的投资价值也就越高,在资本市场上,这个指标很有说服力。X5为销售额与总资产的比例,它是用来衡量企业凭借其资产获得销售收入的能力。根据之前破产企业的数据统计分析,Altman得出了一个经验性临界数值,即Z=3.0,企业的Z计分值若高于3.0则应确定为安全企业,若低于3.0为危险企业。另外,Altman在对破产企业的经验总结中发现,如果一个企业的Z计分值低于1.8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很难顺利经营下去。
3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财务预警分析
以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2015年财务报表为依据,将相关数据代入Z分值模型进行计算:X1=营运资金/总资产=(1510780974-1316353163)/1512848783=0.13X2=留存收益/总资产=3540379/1512848783=0.002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1306666/1512848783=-0.0008X4=资本市值/债务账面价值=196495620/1316353163=0.15X5=销售额/总资产=1306666/1316353163=0.0001将上述结果代入Z=1.2×X1+1.4×X2+3.3×X3+0.6×X4+1.0×X5中,可得:Z=1.2×X1+1.4×X2+3.3×X3+0.6×X4+1.0×X5=0.12×0.13+1.4×0.002+3.3×(-0.0008)+0.6×0.15+1.0×0.0001=0.246根据判断标准:Z计分值高于3.0的企业为安全企业,若Z计分值低于3.0则为危险企业。由此可知,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面临着财务危机,因此应该引起财务人员的重视。
4对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的相关建议
对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司近年来业务规模缩减,营业收入减少,净利润出现亏损,公司发展较慢。虽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仍为正值,但是金额为152587130,与公司的总资产1512848783相比,仍然有现金流不足的风险,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财务危机的发生。
4.1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加强现金流日常监控
一个企业是否有强大的经营能力并不取决于企业是否盈利,而是取决于企业的资金周转是否畅通,并且是否能够应付日常支出,因此,财务人员对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十分重要。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不仅包括企业每年的流量预算,而且包括其月度滚动现金流量的预算。年度现金流量的预算对未来一年内的现金缺口有警示作用,而月度滚动现金流量预算则对企业各期实际的现金流和目标值的偏离有预警功能。
4.2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盈利能力
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不足,主要体现在公司财务报表上营业利润为负,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率较高,因此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扩大业务规模,改进业务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因为企业经营所提高的现金流才是最有保障的现金流,若采取筹资等方式保障现金流,那么偿债压力及财务风险都会有所增加,因此,提高盈利能力是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4.3确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长期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指标不仅包含企业的偿债能力,而且包含其盈利能力以及资产运营能力。针对特殊的企业,财务人员应该有所侧重地对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有所调整。一方面,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将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财务风险的指标纳入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之中,如将土地开发周期指标以及工程项目进度指标纳入财务预警体系之中;另一方面,财务预警指标不仅应包括定性指标,还应该包括定量指标。综上所述,重庆江源置业有限公司应该根据财务预警得出的结论,对业务水平以及盈利能力进行提升,以保障企业的日常支出,减少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苗润生.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
[2]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陈雯.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4]李晓凤.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及预警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5]董文科.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篇3
企业财务预警,是经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数据的分析,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除了沿用传统的经验判别与定性分析方法外,企业利益相关者也开始关注并尝试使用定量分析模型来预测财务危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就是借助企业一系列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识别企业财务危机的判别模型。其关键就是如何确定预警指标及预警指标的临界值。
一、单变量模型
最早的单变量预警模型是Beaver(1966)在其《财务比率与失败预测》一文中通过比较研究1954~1964年间的79个失败企业和相同数量、相同资产规模的企业提出的。他认为,预测财务失败的比率有:(1)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2)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资产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5)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价值。
Beaver认为,债务保障率能够最好的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是资产负债率,并且离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所以,按照单变量模式的解释,企业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应该表现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状况。所以,跟踪考察企业时,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
单变量模型利用个别财务比率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分析较为简单。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单个比率反映的内容往往有限,无法全面解释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其有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运用这种方法可能出现对于同一公司、不同的预测指标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因此指标选择决定了单变量模型方法运用的成败。正由于单变量模型存在较大的缺陷,因而逐渐被新的财务预警模型所替代。
二、多元判别分析模型
多元判别分析模型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可能性的模型。它利用会计系统固有的平衡性,将相互联系的多个财务指标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多元线型函数模型来综合反映企业财务风险情况,以消除个别指标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缺陷。
1968年Altman在其《财务比率、判别分析和公司破产预测》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各个财务指标对企业整体风险的影响和作用也不相同。通过把传统的财务比率和多元判别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他发展了一种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即Z计分模型。该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反映资产的流动性与规模特征;X2=留存收益/总资产,反映企业累计盈利状况;X3=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反映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X4=权益的市场价值/总债务账面值,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X5=销售总额/总资产,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
通过统计分析,Altman认为Z值应在1.81~2.99之间,等于2.675时居中。企业的Z值大于2.675,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如果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Z值处于1.81~2.675之间,称为“灰色地带”,处在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状况极不稳定。
Z计分模型的变量是从资产流动性、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指标中各选择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模型中的系数则是根据统计结果得到的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量度。按照这一模型,通过计算企业连续几年的Z值就可以发现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征兆。Altman曾对66家企业进行测算,实证表明该模型的准确率约为95%。
Z计分模型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有利于不同财务状况的比较,根据实证研究表明准确率较高,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有缺陷,其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即不能用于对规模、行业不同的企业进行比较;(2)它采用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的报表资料,没有考虑较为客观的现金流量指标,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
随着经济环境出现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企业财务危机的平均规模急剧增大,原有的Z计分模型已无法解释当时的企业财务危机现象。于是,Altman、Haldeman等人于1977年又提出了一种能更准确地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的新模型――ZETA模型。该模型在对27个初始财务比率进行区别分析后,选取了7个解释变量,即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盈余稳定性(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的10年标准误差)、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总额)、累计盈余(留存收益/总资产)、流动性(流动比率)、资本比率(5年普通股平均市值/总资本)和资本规模(普通股权益/总资产)。该模型分类正确率在破产前1年高达91%,前4年可到80%,即使前5年亦可达70%。但该模型存在的不足是选择比率没有理论可依,选择同一行业中相匹配的危机公司和正常公司也是困难的,而且观察的总是历史事件。但由于该模型简单明了,以后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都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
20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开发银行调查部选择了东京证券交易所31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与Altman相同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利用经营指标进行企业风险评价的破产模型”。其判别函数为:
Z=2.1W1+1.6W2-1.7W3-W4+2.3W5+2.5W6
式中,W1表示销售额增长率;W2表示总资本利润率;W3表示他人资本分配率;W4表示资产负债率;W5表示流动比率;W6表示粗附加值生产率(即折旧费、人工成本、利息及利税之和与销售额之比)。模型中和的系数是负数,表明他人资本分配率和资产负债率越小,风险也越小。该模型Z值的判断标准是:如果Z值大于10,则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如果Z值小于0,则企业存在严重的财务危机,破产的概率极大;如果Z值在0与10之间,则表明企业处于“灰色区域”,存在财务隐患。
此外,还有学者在对Z值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他多变量模型――F分数模型、巴萨利模型等,这些预警模型各具特色,有一定的适用性。
多元判别分析模型都有着计算简便、准确率高的优势,它能包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多项指标,也能包括独立变量。但是,该类型模型也存在一系列缺点:(1)多元判别分析模型是根据特定样本建立起来的判别模型,因而根据一个地区(或时期)样本企业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可能无法有效地对另一个地区(或时期)的企业进行预测;(2)有用性差。该模型是建立在组内分布为近似正态分布,并且两组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假设之上的,而实际很难满足这一假设;(3)财务困境组与控制组之间配对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三、多元逻辑模型
尽管多元判别分析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但存在假设上的局限性,与现实相去甚远。1980年美国学者Ohlsen率先在财务预警研究中应用了二元概率函数来计算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采用9项财务变量来估计Logistic回归模型。这一模型建立在累计概率函数的基础上,不需要自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和两组间协方差相等的条件。
Logistic模型假设企业破产的概率为p(破产取1,非破产取0值),并假设Ln[p/(1-p)]可以用财务比率线性解释。假设Ln[p/(1-p)]=a+bx,根据推导可以得出p=exp(a+bx)/[1+exp(a+bx)],从而计算出企业破产的概率。其判别方法和其他模型一样,先是根据多元线性判定模型确定企业破产的Z值,然后推导出企业破产的条件概率。其判别规则是:如果P值大于0.5,表明企业破产的概率较大,判定企业为即将破产类型;如果P值低于0.5,表明企业财务正常的概率比较大,可以判定为财务正常。
Logistic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它把在(0,1)区间预测一个企业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转化为在实数轴上预测一个企业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机会比的问题,这与线性概率有着本质上的进步。由于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克服了线性方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Logistic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实证结果显示,资产规模、资本结构、资产报酬率和短期流动性4项财务指标对预测企业破产概率具有统计显著性,判别正确率高达96.12%。目前,这种模型的使用较为普遍,但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有很多的近似处理,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预测精度。
四、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运用线性概率分析、逻辑回归方法来建立财务危机判别函数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依赖于线性函数来建立模型,存在的只是理论上的优越性,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拟合复杂的实际数据。1987年Lapedes和Fayber首次应用神经网络对财务预警进行研究,开创了神经网络预警的先河。该模型是一种平行分散处理模型,具有预测误差小、运行高速、存贮分散、信息联想、自我学习以及自我组织的特点,适合于对复杂性、时变性和模糊性的系统进行预测。
BP模型是神经网络方法中较常用的模型,该模型将系统看作一个黑箱,考虑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输入过程用输入节点表示,输出过程用输出节点表示。假定系统内部结构未知,用隐节点表示内部机制,从而形成一种用人脑神经元突触行为模拟节点机制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以及对有限多个样本的学习来达到对所研究系统内部的模拟。神经网络模型是自由分布的,其非线性形态较为通用、灵活,在变量从未知分布取得和协方差矩阵不相等时能提供良好的准确性。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使企业财务动态预警成为可能,并使模型具备随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自学习的能力。这意味着随着样本数的积累,这种模型可以定期更新推理,从而对企业危机动态作出预警。国内学者周敏、王新宇在2002年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神经网络分析在判定正确率方面比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更加有效,并且不受变量分布特征影响,不需要主观定性地判断企业财务危急状态,因而能够更加合理地预测企业财务危机。但由于该模型结构难以确认、计算量较大和表述判别力较难等,其在财务领域应用不多。
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大多是发达国家的学者在研究本国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发达国家的管理比较先进,企业内部控制比较健全,这些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评估我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进行财务预警分析。鉴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ST公司及*ST公司绝大部分具有陷入财务困境的基本特征,我国目前的财务预警模型也基本上基于这两类公司建立,但由于我国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市场体制还不完善,目前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构建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第一,预警变量选择缺乏理论支持。目前支持财务危机研究的系统规范理论比较薄弱,预警变量(财务指标)的选取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能在理论指导下系统地进行,而只能靠研究者经验判断、对前人研究成果借鉴和统计筛选。研究者的经验判断会因主观因素影响模型预警效果,而以数据为向导的统计筛选,依赖样本数据间的统计关系,虽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但理论解释力相对较弱。
第二,样本选取范围和样本时间区间存在局限。研究发现,不同的样本选取范围和不同的时间区间所得出的预警模型存在很大差异。在样本的选取时间上会受到数据的完整性和研究区间的影响。国外的研究绝大部分选择的是破产或失败前一年的数据,其判定效果良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所有指标在破产前一年两组公司之间的差异是最大的,时效性最强。国内研究则多用ST当年或前一年数据来构建预警模型。另外,在样本选取范围上也会受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限制。不同行业要求的财务比率经验值可能不同,有些甚至有很大差异。譬如,以流动比率为例,工业企业的流动比率大多在2:1比较合理,而商业企业的流动比率合理值则低于该值。
第三,预警模型缺乏非财务因素支持。绝大部分的研究都以财务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以各种财务指标为变量来建立预警模型。运用财务指标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虽然能较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但从我国企业的情况来看,不能仅采用财务指标作为判别依据。比如,存在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弄虚作假而致使财务指标含有“水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些非财务指标如企业所属行业的生命周期、市场竞争力、审计意见、行业因素、主导产品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等,对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能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预警模型为企业在经营中提供了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有效方法,在我国由于受到多种现实条件的限制,财务预警系统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和有效的预警信息。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建立分行业、分企业、甚至分部门的预警模型,拓宽数据的收集渠道和研究的范围;第二,将非财务变量纳入模型,非财务变量与财务指标相结合将会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第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保证财务预警模型中各种指标、财务比率计算的真实性。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William H.Baever.Financial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5.
[2]王跃旗.财务预警系统风险评价模型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
篇4
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企业外部条件会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内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也会促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为此就必需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建立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认识
(一)企业财务危机含义及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
财务危机从总体上说是支付能力不足或者支付能力丧失,但具体地看,却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净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时,就是所谓的“资不抵债”,表明企业已经事实上破产。
2、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主营业务量持续负增长,市场销售黯淡,盈利能力差,存在数额巨大的未弥补亏损。
3、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并常常伴有资金流量萎缩的情况,一些必要的约束性支出被压缩或拖欠,且这种现金流量的非正常情况处于长期的持续状态,其应履行的偿债义务受到阻碍。
4、由于经常拖欠应付款项,企业信用丧失,难以从供应商、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相应融资渠道筹集必需的补充资金,用来维持日常支出或基本的偿债需求,使企业资金来源日益枯竭,从而步人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危机而不得不宣告破产。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征
从财务危机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指的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财务危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而非会计报表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即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
2、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
3、多样性。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经营过程、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4、灾难性。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1、企业经营风险的存在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管理的质量。
2、企业丧失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新筹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或者无筹资能力),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为必然,所以,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
3、企业现金流量不佳
合理的现金流量,是维持企业在一个适当的资本和财务结构下经营及运作的需要,也是维持企业在较强的流动性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时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也会走向破产。一个企业现金流量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结构和支付能力等方面。
4、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5、企业负债结构和企业资产占用期限搭配(即筹资政策)不合理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解析
企业财务危机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发展将造成致命的打击,企业财务危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其形成过程有规律可寻,因此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含义
财务预警体系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根据企业建立的组织体系,采用各种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方法,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企业在构建企业外务危机预警体系时,首要的问题是财务指标的选取,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和运行规律,及时对企业财务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发出警报并迅速做好防范和控制措施。一般说来,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预警体系的构造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即预警指标必须与企业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风险判断做到真实可靠。
2、全面性原则。即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做到预警指标不重复、不遗漏。
3、动态性原则。即必须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补充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时效性。
4、可行性原则。即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发生危机之前,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预警的信号要明确,判断要简单,不应把指标设计得于复杂,缺乏实用性。此外,还必须保证所花费的成本低于其所能带来的效益。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程序
企业财务预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逻辑分析过程,即应用因果分析法,从结果出发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再分析原因又是如何影响结果—警情及影响程度大小。财务预警遵循的逻辑过程即预警系统研究所遵循的思路依次是:
1、确定警情。确定警情是预警的前提,可以通过预警系统中所选择的若干重要预警指标的预测景气信号来反映。
2、寻找警源。确定警源是预警过程的起点。警源是导致警情发生的根源。一般说来,警源有两类:一是可控性较弱的警源,主要是客观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外生警源;另一类是可控性较强的警源,主要指一些内在因素的作用
3、分析警兆。分析警兆是预警的关键环节。预警不能只停留在对警源的分析上,而应该作进一步的分析,即根据警兆分析来预报警情的程度。警兆根据可否直接表现为外部现象特征指标,分为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
4、预报警度。预报警度是预警的目的。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通过监测预警系统中景气信号,可确定下一个景气信号,从而确定下一个阶段的警度,即实际警情的严重程度。
5、处理警情。即当警情出现后采取什么措施去处理,企业财务危机的警情处理十分重要,一个可操作的警情处理方法和路径能够较好的防范企业危机,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要依据警情的大小和重要性分别对待,重要的警情必须报告高层管理人员。
(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功能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监测作用。财务危机预警活动的第一要务,是确立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及对企业运行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活动与领域为监测对象。
2、识别与诊断作用。通过监测信息的分析,可确立企业经济活动中己发生的危机现象或将要发生的危机活动趋势。
3、预防和控制作用。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预防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记录,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复到正常的运转轨道上。
4、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的价值就是以其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目的是要促使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免企业财务失败的出现。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构
不可否认企业财务危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尤其必要。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一般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篇5
我国中小企业较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资本结构不健全、管理结构不合理、财务信息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落后、风险意识薄弱等,因此中小企业很难抵挡外部环境引发的风险。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尚未意识到财务风险危机,也并未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直接导致很多中小企业连年亏损,甚至出现破产。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中小企业危机预警方法,成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采用多元概率比回归分析法、现金流量信息预测分析法和混合模型分析法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Zmijewski[1]采用概率回归分析法对3800家正常企业和76家破产企业进行研究,建立了Probit财务预警模型;Aziz[2]通过对比破产和非破产企业的现金流量均值及公司纳税情况,提出了现金流量信息模型;Hongkyuetal.[3]采用破产预警混合模型,对韩国破产企业和正常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混合模型分析法的可行性。任惠光等[4]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Logistic模型和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选取了财务、公司管理、效益等51个技术指标,对378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一种跨期财务综合危机预警模型;杨潇[5]结合传统Logistic财务预警模型和随机欠抽样不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RU-Logistic财务预警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上市电力公司开展研究。虽然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财务危机预警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2)国内现有相关研究很少考虑我国国情,国外一些基本假设未必符合我国市场体制;(3)财务预警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很少考虑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危机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些不足之处,选取80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方法建立了两种不同的中小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回归模型,并对比了两种模型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准确率。研究成果可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提供参考。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设计
(一)模型特点与针对性
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概率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可用于描述和推断一组变量与多分类因变量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主要采用非条件最大似然法,通过建立似然函数和对数似然函数,获得对数似然函数的最大特征根相关参数,得出各个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来进行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主要因为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以下特点[6-7]:(1)Logistic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非线性关系;(2)Logistic回归模型无需假设方差不变,对自变量分布无特殊要求,各个自变量可以是连续值或离散值,甚至可以为虚拟值,即不需要假设自变量间存在多元正态分布;(3)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变量为分类变量,预测精度较高。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上述特点,认为其可以进行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将中小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危机作为因变量,其状态可以用0和1表示。当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因变指标类型变量名称编码计算方法偿债能力指标企业资产负债率A1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利息保障倍数A2税前利润/总利息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A3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总额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A4(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盈利能力指标营业毛利率A5营业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净利润率A6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A7净利润/净资产留存收益与总资产比A8(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总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A9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余额营运资金周转率A10收入/营运资本总资产周转率A11收入/总资产存货周转率A12销货成本/存货余额发展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A13总资产增长额/总资产净利润增长率A14(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净资产增长率A15(本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现金流指标销售净现率A16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收入净额表1财务变量(候选)指标类型变量名称计算编码计算方法企业组织结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B1最大股东持股/总股份Z-指数B2最大股东持股/第二大股东持股管理费用管理费率B3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董事会构成董事会规模B4董事数量独立董事占比B5独立董事数量/董事数量审计意见意见类型B6虚拟变量;标准无误记为1,其他记为0表2非财务变量(候选)量取1;当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时,因变量取0。在进行数据预处理时发现自变量(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选用不需要假设自变量间存在多元正态分布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二)研究样本
鉴于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并未上市,很多财务信息存在虚假情况且财务数据搜集较为困难,本文研究的中小企业主要来自沪深两市中小企业板块。采用与国内外学者类似的研究方法,以上市公司是否处于ST状态为判断财务危机的标准,共选取80家非金融类中小型上市公司,其中69家非ST企业和11家ST企业,分为非财务危机组和财务危机组开展研究。考虑到行业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非财务危机组所处行业和资产规模尽量与财务危机组相近,所搜集数据均来自2012—2016年沪深两市的公开财务报表。
(三)研究变量选取
1.财务变量选取企业财务状况与其运营能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息息相关,目前仍没有形成完善的企业财务危机预测变量选取依据。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基础,认为预警模型财务变量需满足如下条件:(1)变量指标相关数据容易获得;(2)能够显示中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3)可以体现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状态;(4)可以体现中小企业投资水平的合理性;(5)可以体现中小企业成长能力。参考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中的相关指标选择本文分析所需的财务变量[8]。根据中小企业特点,确定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和现金流指标为财务危机预警的一级指标,具体二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见表1。2.非财务变量选取中小企业财务危机不仅受到财务变量影响,还会受到宏观经济、社会环境、行业因素等非财务变量影响。与财务变量不同,非财务变量收集难度大、成本高。国外研究人员大多选择宏观经济指标和行业指标作为非财务变量,但由于我国经济环境与国外经济环境有着较大差异,本文非财务变量更侧重于微观方面。选择企业组织结构、管理费用、董事会构成和审计意见作为非财务变量一级指标,四项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具体情况见表2。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实证
(一)变量筛选
如果利用上述22个指标构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虽然可以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但是工作量十分巨大,这些指标中的部分指标存在线性相关。为了提高计算准确率,须对上文16个财务候选指标和6个非财务候选指标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对各变量进行K-S检验,利用随机变量B的样本数据构建分布函数,通过计算分布函数落在某个区间内与正态分布重合的概率,用于判断变量是否满足正态分布。表3为16个财务候选指标和6个非财务候选指标的K-S检验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表3中,各变量显著性水平都接近于0,远远小于0.5。由于各变量间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需要对其进行Wilcoxon秩和非参数检验。将企业成为ST的前1年、前2年、前3年分别记为T-1、T-2、T-3。根据各单变量Wilcoxon秩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存货周转率(A12)、最大股东持股比例(B1)、Z-指数(B2)、董事会规模(B4)的显著性水平均大于0.5,须剔除这些变量。因此,从前文16个财务候选指标和6个非财务候选指标中筛选出15个财务候选指标和3个非财务候选指标,作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变量。
(二)因子分析
如果基于剩余的18个候选指标开展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计算量仍然很大,可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降低变量数。1.KMO检验利用KMO检验结果对候选财务变量进行判断。若KMO值越大,说明变量相关性越强。对本文15个财务候选指标进行巴特利球体检验,其卡方计算结果为1192.15,自由度计算值为102,财务指标变量的KMO值为0.821。若KMO值分布在[0.8,0.9],则说明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因此15个财务候选指标因子分析效果较好。2.公共因子计算表4为15个财务候选指标公共因子特征值、贡献率计算结果。由表4可知,如果选择5个公共因子,则能反映出15个财务候选指标81.693%的信息量;如果选择4个公共因子,则能反映出15个财务候选指标78.113%的信息量。综合效率和计算量,本文选择前4个公共因子作为财务候选指标的替代变量,将其分别记为C1、C2、3.载荷系数计算表5为C1、C2、C3、C4和15个财务候选指标原始变量间的载荷矩阵计算结果。由表5可知:C1可以对A5、A6、A7和A8进行解释,对应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信息;C2可以对A1、A2、A3和A4进行解释,对应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偿债能力信息;C3可以对A9、A10、A11和A13、A14、A15进行解释,对应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信息;C4可以对A16解释,对应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现金流信息。
(三)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1.纯财务指标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SPSS13.0软件对80家公司上一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在p=0.05水平下,C1、C2、C3、C4均可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纯财务指标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高。
(四)结果分析
1.纯财务指标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纯财务指标回归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检验结果见表8。由表8可知,针对ST中小企业和非ST中小企业,纯财务指标回归模型预警准确率分别为63.636%和82.609%。2.综合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综合回归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检验结果见表9。可见,对于ST中小企业和非ST中小企业,综合回归模型预警准确率分别为81.818%和92.754%。对比综合回归模型和纯财务指标回归模型,综合回归模型预警准确率分别提升18.182%和10.145%。
篇6
企业的财务危机始终都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财务问题及经营问题都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各个环节,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是流动资金不足、权益不足、流动性不足以及债务拖欠等几个方面,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在正常的经济业务时受到阻碍,甚至于发生除非企业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否则难以有效化解危机及困难的局面。而且,在财务危机的诸多因素中,较弱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会导致上市企业发生较为严重的财务危机,财务危机通常就会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比较薄弱的表现,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强化财务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危机作为一种能够严重干扰企业正常发展、影响企业价值的经济困境,通常会导致企业财务持续亏损或者严重亏损,进而无法正常支付企业费用及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都会遭受很大的丧失和削弱,并进一步导致企业破产,价值受损,是企业处于经营困难的处境。
二、企业财务危机机理研究
财务危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累积的过程,它是企业在自身的经营过程中,依次经历危机潜伏、危机形成、危机发展以及破产和恢复的一系列过程,正因为如此,企业财务危机常常具有渐进性、突变性、综合性、可逆性以及后果严重性的特点。并在发生的过程中出现多种征兆,这些征兆是多种多样的,始终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的各个方面和阶段。
总的来讲,企业的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利润质量比较低,甚至于发生严重的亏损,其次是企业的资源浪费情况严重,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无效,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发生明显的恶化,企业的资金短缺等。
由此可以发现,企业的财务危机始终都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财务问题及经营问题都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各个环节,财务危机的因子早已在生产中潜伏着,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实际上是危机因子不断扩大的结果。正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自身所具有的变化性及动态性,企业的财务危机在反应及预防方面也就增加了难度,这使得企业财务危机动态预警成为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框架构建
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框架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特点以及企业的资源状况,同时还应当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动态管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而且还要确保财务危机预警动态框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建立相应的危机预警管控框架时有效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种种原因,以便做到管控框架的有效性。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内部环境是企业财务危机管控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具体的经济环境,正是由于各种因素共同形成的资源集合体,使得企业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内部环境因素,良好的内部经营环境对于财务危机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模型的构建要从战略管控、经营管控、作业实时管控等环节,从战略层面、经营层面及作业层面来强化分析管控,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中长期财务预警、短期财务预警及动态财务预警等。
首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框架第一阶段:经营预警
在这一阶段,要明确企业进行危机预警的经营环境,包括内部经营环境、外部经营环境等,以此来处理好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跟企业经营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实际的管控过程中,需要明确管控的重点环节及方面,这里面主要涉及了生产方面、采购方面、营销方面等。针对具体的流程,进一步实现简化和有效管控,实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产购销各个环节的有效良好衔接,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及管理水平对业务流程实现动态管理。
其次,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框架第二阶段:财务指标预警
在财务阶段,量化的指标就是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这要求企业按照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分析作为预警指导,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作为预警的切入点,将各财务数据加工和分析,及时转化为有用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具体来讲要重点分析企业偿债能力预警指标、营运能力预警指标、盈利能力预警指标、发展能力预警指标等,同时还应当重点分析现金流量预警指标,准确把握分析重点。
再次,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框架第三阶段:实现两阶段的一体化结合及动态化管控
管理层需要针对企业所表现出的警报或者警示信息作出合理科学判断,并针对具体的财务危机提出措施、有效执行。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框架总体上就是反应——执行——纠正的持续过程,在这一动态管控框架下,企业需要强化自身危机意识,重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控的作用及积极意义,同时针对不同的危机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类预警,以此有效把握危机动向,强化危机处理,重点控制好关键环节和关键流程。
总的来讲,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框架需要将企业的财务阶段及经营阶段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做到财务危机预警框架的动态管理和及时更新,逐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框框架的内容及要素,并且在实际的危机预警管控过程中要逐步强化管控过程的综合性及合一性,避免单独或者割裂地执行管控的某一个环节,做到动态管控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提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动态管控过程效率及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淑娥.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经济动因与循环机理剖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1)
[2]马军生.内部控制十大漏洞[J].企业管理. 2010(01)
[3]罗雁,赵红,陈绍愿.企业成长危机演变机制及其调控策略[J].商业时代. 2009(03)
篇7
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技术不成熟
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较晚,这也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技术不成熟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时间比较短,进而在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问题。例如,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常常出现系统故障,无法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实时监测,导致财务危机突然爆发,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又如,由于技术上的局限,使得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出现监测不准确问题,影响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2.财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企业在正常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财务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主要应用者,其应用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应用效率,也决定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就现阶段企业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很多财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很多财务人员无法适应财务工作的发展及改革,导致无法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进而影响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使用水平,对企业的财务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
3.很多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不相容
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实施的,然而,就现阶段一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上来看,一些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较为孤立,运行效率不高,而且由于时效性较差、准确性不高等原因,也将无法及时的发现企业的财务危机,对企业的财务安全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警示功能较为单一
由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进而导致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警示功能非常的单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程序主要是包括对系统中的财务信息进行数据的监测,分析财务数据的异常,针对于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报警。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程序上来看,其主要是发现风险和预警风险,但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却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可见,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上看,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法真正的将财务危机有效的控制,从而影响到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
鉴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技术不成熟影响到企业财务质量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而使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财务工作服务。首先,企业应该聘任专门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维护人员,要求维护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漏洞及故障,通过及时的处理,能够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各项功能的发挥。其次,及时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进行更新,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各项硬件和软件都是市场上最先进的,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2.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水平
在企业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存在着财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无法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颇大。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对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水平,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该对目前企业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调查,了解财务人员的整体情况,针对于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其次,将现今最为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并且指导财务人员有效的操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培训中,要做到事无巨细,将财务人员在操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问题一一解决,以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水平,促进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再次,应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了解财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情况,并且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定,确保财务人员能够有效的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促进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3.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相容
企业在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应该确保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相容。具体应该将财务管理系统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来源,通过对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目前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实施针对性的预警,进而实现良好的财务危机预警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篇8
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促使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资金和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每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灭亡。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的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的话,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然而,在企业遭遇风险之前,财务状况会逐渐恶化产生企业的财务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财务危机加剧到企业无以承受的极限时,全面危机将会随之爆发。
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企业外部条件会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内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也会促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为此就必需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建立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认识
(一)企业财务危机含义及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
财务危机从总体上说是支付能力不足或者支付能力丧失,但具体地看,却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净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时,就是所谓的“资不抵债”,表明企业已经事实上破产。
2、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主营业务量持续负增长,市场销售黯淡,盈利能力差,存在数额巨大的未弥补亏损。
3、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并常常伴有资金流量萎缩的情况,一些必要的约束性支出被压缩或拖欠,且这种现金流量的非正常情况处于长期的持续状态,其应履行的偿债义务受到阻碍。
4、由于经常拖欠应付款项,企业信用丧失,难以从供应商、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相应融资渠道筹集必需的补充资金,用来维持日常支出或基本的偿债需求,使企业资金来源日益枯竭,从而步人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危机而不得不宣告破产。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征
从财务危机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指的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财务危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而非会计报表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即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
2、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
3、多样性。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经营过程、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4、灾难性。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1、企业经营风险的存在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管理的质量。
2、企业丧失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新筹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或者无筹资能力),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为必然,所以,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
3、企业现金流量不佳
合理的现金流量,是维持企业在一个适当的资本和财务结构下经营及运作的需要,也是维持企业在较强的流动性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时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也会走向破产。一个企业现金流量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结构和支付能力等方面。
4、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5、企业负债结构和企业资产占用期限搭配(即筹资政策)不合理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解析
企业财务危机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发展将造成致命的打击,企业财务危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其形成过程有规律可寻,因此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含义
财务预警体系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根据企业建立的组织体系,采用各种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方法,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企业在构建企业外务危机预警体系时,首要的问题是财务指标的选取,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和运行规律,及时对企业财务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发出警报并迅速做好防范和控制措施。一般说来,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预警体系的构造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即预警指标必须与企业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风险判断做到真实可靠。
2、全面性原则。即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做到预警指标不重复、不遗漏。
3、动态性原则。即必须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补充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时效性。
4、可行性原则。即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发生危机之前,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预警的信号要明确,判断要简单,不应把指标设计得于复杂,缺乏实用性。此外,还必须保证所花费的成本低于其所能带来的效益。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程序
企业财务预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逻辑分析过程,即应用因果分析法,从结果出发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再分析原因又是如何影响结果—警情及影响程度大小。财务预警遵循的逻辑过程即预警系统研究所遵循的思路依次是:
1、确定警情。确定警情是预警的前提,可以通过预警系统中所选择的若干重要预警指标的预测景气信号来反映。
2、寻找警源。确定警源是预警过程的起点。警源是导致警情发生的根源。一般说来,警源有两类:一是可控性较弱的警源,主要是客观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外生警源;另一类是可控性较强的警源,主要指一些内在因素的作用
3、分析警兆。分析警兆是预警的关键环节。预警不能只停留在对警源的分析上,而应该作进一步的分析,即根据警兆分析来预报警情的程度。警兆根据可否直接表现为外部现象特征指标,分为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
4、预报警度。预报警度是预警的目的。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通过监测预警系统中景气信号,可确定下一个景气信号,从而确定下一个阶段的警度,即实际警情的严重程度。
5、处理警情。即当警情出现后采取什么措施去处理,企业财务危机的警情处理十分重要,一个可操作的警情处理方法和路径能够较好的防范企业危机,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要依据警情的大小和重要性分别对待,重要的警情必须报告高层管理人员。
(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功能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监测作用。财务危机预警活动的第一要务,是确立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及对企业运行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活动与领域为监测对象。
2、识别与诊断作用。通过监测信息的分析,可确立企业经济活动中己发生的危机现象或将要发生的危机活动趋势。
3、预防和控制作用。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预防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记录,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复到正常的运转轨道上。
4、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的价值就是以其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目的是要促使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免企业财务失败的出现。
转贴于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构
不可否认企业财务危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尤其必要。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一般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结束语
虽然企业财务危机的积累性、多样性、突发性等特点,但事实证明其形成和作用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为此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就不可避免的被提高到重要位置,合理的确立企业财务指标,建立短期、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建设[J].计划与市场,2002,(6).
[2]龚巧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企业风险[J].新疆农垦经济,2002,(4).
[3]苗润生.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
[4]陈功.浅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0,(10).
[5]高天宏.财务预警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北力经贸,2004,
篇9
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企业外部条件会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内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也会促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为此就必需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建立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认识
(一)企业财务危机含义及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
财务危机从总体上说是支付能力不足或者支付能力丧失,但具体地看,却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净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时,就是所谓的“资不抵债”,表明企业已经事实上破产。
2、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主营业务量持续负增长,市场销售黯淡,盈利能力差,存在数额巨大的未弥补亏损。
3、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并常常伴有资金流量萎缩的情况,一些必要的约束性支出被压缩或拖欠,且这种现金流量的非正常情况处于长期的持续状态,其应履行的偿债义务受到阻碍。
4、由于经常拖欠应付款项,企业信用丧失,难以从供应商、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相应融资渠道筹集必需的补充资金,用来维持日常支出或基本的偿债需求,使企业资金来源日益枯竭,从而步人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危机而不得不宣告破产。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征
从财务危机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指的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财务危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而非会计报表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即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
2、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
3、多样性。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经营过程、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4、灾难性。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1、企业经营风险的存在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管理的质量。
2、企业丧失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新筹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或者无筹资能力),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为必然,所以,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
3、企业现金流量不佳
合理的现金流量,是维持企业在一个适当的资本和财务结构下经营及运作的需要,也是维持企业在较强的流动性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时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也会走向破产。一个企业现金流量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结构和支付能力等方面。
4、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5、企业负债结构和企业资产占用期限搭配(即筹资政策)不合理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解析
企业财务危机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发展将造成致命的打击,企业财务危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其形成过程有规律可寻,因此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含义
财务预警体系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根据企业建立的组织体系,采用各种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方法,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企业在构建企业外务危机预警体系时,首要的问题是财务指标的选取,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和运行规律,及时对企业财务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发出警报并迅速做好防范和控制措施。一般说来,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预警体系的构造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即预警指标必须与企业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风险判断做到真实可靠。
2、全面性原则。即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做到预警指标不重复、不遗漏。
3、动态性原则。即必须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补充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时效性。
4、可行性原则。即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发生危机之前,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预警的信号要明确,判断要简单,不应把指标设计得于复杂,缺乏实用性。此外,还必须保证所花费的成本低于其所能带来的效益。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程序
企业财务预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逻辑分析过程,即应用因果分析法,从结果出发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再分析原因又是如何影响结果—警情及影响程度大小。财务预警遵循的逻辑过程即预警系统研究所遵循的思路依次是:
1、确定警情。确定警情是预警的前提,可以通过预警系统中所选择的若干重要预警指标的预测景气信号来反映。
2、寻找警源。确定警源是预警过程的起点。警源是导致警情发生的根源。一般说来,警源有两类:一是可控性较弱的警源,主要是客观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外生警源;另一类是可控性较强的警源,主要指一些内在因素的作用
3、分析警兆。分析警兆是预警的关键环节。预警不能只停留在对警源的分析上,而应该作进一步的分析,即根据警兆分析来预报警情的程度。警兆根据可否直接表现为外部现象特征指标,分为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
4、预报警度。预报警度是预警的目的。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通过监测预警系统中景气信号,可确定下一个景气信号,从而确定下一个阶段的警度,即实际警情的严重程度。
5、处理警情。即当警情出现后采取什么措施去处理,企业财务危机的警情处理十分重要,一个可操作的警情处理方法和路径能够较好的防范企业危机,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要依据警情的大小和重要性分别对待,重要的警情必须报告高层管理人员。
(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功能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监测作用。财务危机预警活动的第一要务,是确立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及对企业运行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活动与领域为监测对象。
2、识别与诊断作用。通过监测信息的分析,可确立企业经济活动中己发生的危机现象或将要发生的危机活动趋势。
3、预防和控制作用。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预防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记录,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复到正常的运转轨道上。
4、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的价值就是以其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目的是要促使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免企业财务失败的出现。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构
不可否认企业财务危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尤其必要。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一般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篇10
财务危机一般是指企业明显无力按时偿还到期的无争议的债务的困难与危机。财务危机是导致企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及早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财务危机在当前已经呈现出了新特点,其具体内涵也明显扩大,出债务的困难与危机外,财务管理上面对的诸多风险也可能最终演变成财务危机。
由于财务风险同一般风险一样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当代企业财务危机也无法通过特定手段予以消除,对于企业财务危机最为有效的处理便是通过一定的预警机制予以进行针对性防范。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所产生的,其通常是指企业为了更为有效的对于财务风险进行应对而进行的财务危机预警活动及相关措施的总称。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常见问题
(一)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受重视程度低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在构建中存在着的首要问题是当前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受重视程度极为低下,这一问题在国内中小企业中体现的极为明显。在中小企业中,管理在思想意识层面并未对于财务风险给予充分的重视与考量,这也使得中小企业存在着明显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缺位现象。在企业管理层面出现的对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重视程度不足更是导致其在财务危机预警与防范上都显得极为被动,系列财务危机预警与防范措施的缺位实际上也导致了企业自身财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逐渐提升。
(二) 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国内企业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中也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的状况,国内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大多关注于财务工作的客体管理,在财务人才培养上则并未给予过多关注。国内企业家族式管理现象明显,这造成了国内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独立性相对较低的状况,部分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甚至会受到管理层的直接干预。此外,财务人员在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上存在的系列问题也导致了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难以保障。财务危机预警本身要依靠相对真实的财务信息来进行,而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失真则会使得相关预警体系在构件时难以顺利。
(三) 财务指标体系不健全
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然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与不健全之处,国内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财务指标体系不健全的具体状况,这是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在企业内部具体构建时面临的威胁之一。
由于财务指标体系不健全,国内企业在进行企业内部财务评估时往往只关注成本支出及利润获取,而对于资金周转比例,现金比例及盈利能力等却不会进行过多关注。这一状导致企业在开展财务风险确认与分析时会走入误区,部分财务风险无法在短时间内被发现,其长期累积在企业财务系统内也容易使得企业财务状况积重难返。
(四) 财务管理机制作用低下
企业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进程中实际上会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有较大依赖,国内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机制作用低下往往也使得财务危机预警体系难以在企业内部真正发挥出效用,这也是部分企业即使确立了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却无法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及预防的原因之一。国内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大多不重视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这也使得财务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十分尴尬,其更是难以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进行规范与指导。而在这样的财务管理氛围及背景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也难以迅速确立下来或充分发挥作用。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具体建议
(一) 提升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受重视程度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迅速构建需要提升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在国内企业的实际受重视程度。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受重视程度的提升最为重要的是转变国内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管理及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意识,自上而下的形成对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全面了解与科学认识。此外,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构建受重视程度的提升也需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在意识上和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转变,真正的将危机意识及预警意识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之中,从而使得财务危机体系的构建能够具备良好的基础,确保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实际效用能够充分发挥。
(二) 保障财务工作的独立性与科学性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正常构建需要保障财务工作的独立性与科学性,从而使得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得到保证。财务工作的独立性保障需要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开展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企业管理层不应过多的干预财务工作,赋予财务工作更高的独立性也是保障财务信息准确完整的基础。
此外,财务工作在开展上也需要保持较高的科学性,财务工作科学性的提升需要从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职业道德培养这一层面进行,通过定期培训的方法来使得企业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得到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与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更好的联系,依托财务信息的变化进行具体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调整。
(三) 健全企业内部财务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要注重企业内部财务指标体系的关键作用,企业自身也需要注重对于内部财务指标体系的健全与优化。首先,企业财务工作在开展上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在进行财务风险排查,财务危机确定时将多种财务指标进行确定并形成会计记录。在财务指标的选择上需要与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实际相结合,对于容易引起财务危机的关键节点予以特别关注。健全企业内部财务指标体系需要对于除成本与利润外的财务指标进行覆盖,使得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能够更为科学并与企业实际更好的贴合。健全企业内部财务指标体系同样也能够实现财务预警体系更为详细化,系统化与全面化,从而使得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在危机预警及防范上更为有价值。
(四) 重视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与作用发挥
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进程中需要一套相对健全与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更是需要现有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够充分的将指导财务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财务管理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财务管理的具体做法来实现财务机制在地位上的提升与作用上的充分发挥。
篇11
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及特征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为防止企业偏离正常经营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控制系统,它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对各种财务分析数据资料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危机及早警示,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灵敏度越高就越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管理者,就越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所以,一个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功能:
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予以报警。
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预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管理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前车之鉴,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对于企业来说,绝大多数财务危机都是可以预测的,而且都有一个从潜伏到爆发、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财务危机预警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监测、识别、报警以及预控。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监控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现金流量情况、资本结构以及成长能力等方面。
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做的工作
为使危机预警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预警组织机构,其日常工作可由企业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承担,如财务部门、企管、企划部门;建立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只有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才能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危机征兆。高效的预警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预警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财务风险上,有重点的分析其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在财务危机原因分析清楚后,应立即启动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耍建立信息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要明确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信息专业人员的职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构
不可否认企业财务危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尤其必要。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篇12
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于企业内部的所有经营活动各种相关资料的全面掌握与了解,通过合理科学的分析对财务危机进行提前预知,在发现危机之后用科学手段对危机进行预警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并且预警体系还可以对于导致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究,就产生的原因给以必要的应对措施,最终帮助企业及时规避财务危机,促使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具有以下四个功能。
第一,监测功能。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对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环节和重要的经济活动事项进行及时而有效的监测。
第二,预防与控制功能。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财务风险,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并通过系统记录,及时了解风险与危机的产生原因,提出改革与解决建议,纠正企业运行中的偏差。
第三,识别与诊断功能。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对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和潜在危机现象进行识别与诊断,并判断出这些危机活动的发展趋势。
第四,能够提升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实际就是企业利用好其自身资源,所创造出的最大财富。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种价值的不断增值。
2 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 1 财务信息不真实
受到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的企业通常会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企业的技术部门和销售部门,而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企业的财务人员普遍素质和技能不高,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十分匮乏。尽管近年来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成员仍然缺乏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高级的财务人员,容易造成财务信息的填写不真实,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 2 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体现的是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出现了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同时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新筹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成为必然,所以,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
2. 3 财务指标较为单一
因为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财务指标体系不健全现象突出。很多企业通常会将历年的财务指标作为参考的主要依据,而缺乏对于实际的资金周转、现金比例等财务指标的考察和核算,而是更多地进行企业的负债和利润的分析考察。可见,财务指标的单一会使得企业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难以达到预警的效果。
2. 4 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对于系统管理机制的认识,导致在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很难实现有效地财务危机预警管理和控制。同时,很多企业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对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监督管理意识不够,在危机发生时不能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把预警机制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经营的过程中对潜藏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未真正建立起科学有效、全面系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一些财务风险都无法被及时的发现并处理。
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
3. 1 推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相同的经济内核,因此,可以构建我国企业破产预测模型的运用,在该模型的基础上为我国各行业的企业数据库提供了大量建模所需的数据。同时要选取大量的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作为样本,按照模型变量的构成和系数值,定期重新估计模型方程,体现出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量如利息等,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对模型结论的修正和补充,以使所得结论更加正确。
一方面要建立短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还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可以弥补各种支出。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能够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同时企业应将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的形式建立企业预算体系,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状况并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另一方面是建立长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措施、发展潜力等进行预测,在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后,企业针对风险形成原因及过程,制订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企业受损的程度。
3. 2 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控制度有利于更好地预防财务风险的产生,由于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和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都有一定的风险,企业产品变动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治理者的业务素质和治理经验等,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瓶颈所在。企业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完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避免财务危机发生。
同时也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引起的财务风险. 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行的方案,并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3. 3 构建财务预警信息机制
为企业提供财务预警信息,所需信息要增补一些能够反映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信息,与原来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信息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要实现数据共享,并反映企业的状况,企业管理者利用这些指标体系建立模型以进行多变量综合分析。
篇13
第一,从企业的运营情况看,表现为产销严重脱节,企业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明显下降,多项绩效评价指标严重恶化;
第二,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产品库存迅速上升;
第三,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第四,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理的主要方法
财务危机是导致企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及早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财务危机预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 财务报表分析法
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和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估计分析是一种传统的分析方法。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这三套财务报表来分析企业的价值、评估企业的风险。
财务比率分析是最主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之一。包括六大类: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资本结构、成长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1.偿债能力用来分析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采取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借款依存度、利息支出率等。
2.经营能力分析用以衡量企业运用其资源效率来反映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能力,采取的主要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天数等。
3.获利能力分析反映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采取的主要指标有:资产报酬率、每股盈余、税前净利率、营业毛利率、营业外收支率、每股营业额等。
4.资本结构分析反映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的情况,采取的主要指标有: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长期资金对固定资产比率、保留盈余对总资产比率等。
5.成长能力分析反映公司是否具有良好的成长性,采取的主要指标有:营业收入成长率、净资产成长率、税前净利成长率等。
6.现金流量分析是用现金流量去评估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采取的主要指标有:现金流量比率、每股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对总资产的比率等等。
(二) 单变量模型
单变量模型是指使用单一财务变量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测的模型。主要有美国学者比弗(Beaver)于1966年提出的单变量预警模型。他通过对1954~1964年期间的大量失败企业和成功企业比较研究,对14种财务比率进行取舍,最终得出可以有效预测财务失败的比率依次为:
(1)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3)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4)资产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比弗认为债务保障率能够最好地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是资产负债率,且离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但各比率判断准确率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所差异,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一组财务比率,而不是一个比率,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
(三) 多变量模型
多变量模型即多元线性判定模型,指使用多个变量组成的鉴别函数来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模型。最早美国学者奥曼(Altman)开始研究,他选取了1946—1965年间的33家破产的和正常经营的公司,使用了22个财务比率来分析潜在的失败危机。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 (MDA)逐步取5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式的鉴别函数-Z计分法模式。该模型是通过五个变量 (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表达式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Z为判别函数值。X1=营运资产/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权益市场价值/负债账面总价值;X5=销售收入/总资产。一般地,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
奥曼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若Z≥2.99,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若Z≤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即1.81是企业破产发生的定量界定。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l、X4)、获利能力的指标(X2、X3)和运营能力的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在企业失败前一、二年的预测准确率很高;预测期变长,准确率有所降低,距失败前五年的预测准确率仅为36%。
多变量模型除了以上介绍的Z计分法模型以外,还有奥曼改进的第二代模型一一ZETA模型,日本开发银行的多变量预测模型,中??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27_1.shtml>台湾陈肇荣的多元预测模型,中国学者周首华、杨济华F分数模型,以及其他国外学者研究的考虑现金流量因素的预警模型和考虑产业因素的预警模型等。但是,这几种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就目前为止, Z计分法模型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四) 基于案例的预警方法
早期对企业危机的研究的方法就是个案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企业财务危机的案例,从中寻找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规律性表现。在财务危机预警的各种定量方法出现后,这种方法仍在广泛地使用,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多变,没有任何的模型和方法能预测、解决一切财务危机,在进行定量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在其他管理信息中找出其规律性,进而加强和完善对危机预警的管理。
耶鲁大学Roger Schank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基于案例财务危机的管理方法即是成功一例。基于案例的预警方法(case-base reasoning)简称CBR技术。CBR技术是一种基于经验知识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技术,他强调在解决问题时,以类似的情况处理,并通过对过去类似情况处理的适当修改来解决新问题,能有效解决财务预警方法在辨识财务危机的警兆和测度财务危机的警度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该技术研究后逐步推广到机械、冶金等行业,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非结构化的、处于前沿性和探索性阶段等定量特征不是非常明显的问题最为有效。
以上四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对企业而言,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地域、行业等诸多因素的差异,选择适合企业特点,并能满足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需要的方法和模型,才能达到动态监测、及早防范、有效阻止及避免财务危机再次发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
三、国有企业财务预警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国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构建,除了应有理论上的科学性、现实的可操作性、完善的制度体系、严密的制约机制、严格的风险监控、高效的事后核查外,还必须符合国有企业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六个问题:
1.要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后国有企业可能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领域和必须由公共财政负担的公益事业领域,存在国有独资企业;二是在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存在国有控股企业;三是涉及到有优势的、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可以优进劣退。因此,国有企业不是一种一般的企业组织形式,不能用一般企业的规则来规范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在考虑到企业一般适用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特点。
2.要考虑其完整性。由于国有企业承担了除一般企业具有的纯市场竞争功能外,还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因此,国有企业危机预警系统设计,一定要力求完整,要力争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既要考虑资产、负债、现金、利润等定量指标,又要考虑企业的市场份额、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二是要做到表内和表外相结合,既要选择到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指标,也要考虑企业从事委托理财、期货股票、担保抵押等表外指标。
3.要有控制的流程性。控制的流程性具体表现为从横向和纵向把握好几个关键点。横向要针对国有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即主要把握好投资、筹资、应收账款、内部担保抵押、关联交易等日常经营管理行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纵向针对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反映、预测、决策和控制整个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