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双创型”人才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简称,“双创型”人才培养在本文指依据科学的培养模式,凭借完备的教学资源,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善于洞察事理、发现机会,肯于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敢于推陈出新、不断尝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5年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发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在文中指出:“当新的时代到来,学历不再等同于工作的时候,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寄予了新的希望,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 而应当是一个工作岗位和成功企业的创造者。”到了1998年10月,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UNESCO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份文件都明确的指出:“为了便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院校的教育应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主精神,这些将来的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而首先应当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挑战,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2013年11月8日,“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在中国举行,至贺信专门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而且特殊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由此可见,全面培养“双创型”人才,同样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强国的重点目标之一。
二、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注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的范围中来。培养“双创型”人才,使得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到企业去,了解企业、学习企业、创建企业,对于实现教育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比较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进行对比而言,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以知识的运营管理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产业作为领头产业,以知识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的一个时代。就我国的现今情况而言,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唯有不断创新和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把握这历史机会,而把握机会的关键在于培养出大批的“双创型”人才。因此就会必然的要求高校继续不断深化改革,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二)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须。近几年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增长,高校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究竟如何创新改革,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最终培养出何种人才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果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仍然原地徘徊止步不前的,高校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教学必须改革创新,必须转化观念,主动培养“双创型”人才,促使高校毕业生从“高学历” 转变为“高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观念由原来的“等、要、靠” 向 “创新、创造、创业”的内涵转变,努力成为“双创型”人才。
(三)缓解高校就业难题的措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的由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化培养之后,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相应调整。2014年以来每年将近有七八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如果这样大规模数量级别的高校毕业生全部都是直接选择就业,就一定必然的引发就业危机,一定必然的“毕业就失业”。在相对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如今的高校毕业生要改变原有的观念误区和思维方式,不能简简单单的为了找工作而去工作,而是应当积极正确对待自身价值,积极探索实现创新、创业、创造,唯有这样这才是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措施。
三、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来看,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相对很少,所占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5届的3.0%,而美国等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15%-20%。由此可见,我国“双创型”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以下是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实施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转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弘扬创新与创业教育精神,坚持实践教育“以成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的新型理念。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化创业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基地,设置创业学院,将科研渗透到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来,逐步改革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深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情绪,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辨识机会、 把握机会、 利用机会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具有现代精神的创新型、 创造型、 创业型人才。
(二)双创教育管理体制。“双创型”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艰巨的、系统的工程,并不是几个系部,几个专业、几个教师、几门课程就可以大功告成全面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当成立由战略规划处、教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处、财务资产处等相关职能机构组建的,横向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共同创建一个适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一起打造一个易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政府和企业应当集合各自管理部门的资源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给予惠政策,携手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的实践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障。搭建一个集结各方面资源与信息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造机会让高职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尝试,敢于求异,敢于联想,敢于创新,敢于创业,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去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从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个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之后,学生们的想法和点子就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吸取养分发展壮大,并最终开花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来共享信息,分享资源,接受培训,寻求帮助,交流经验,通过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带动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在高职院校,一切教育和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教师。高质量,强能力,有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有力保障。教师关于创新创业的理念,经验,能力,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见解独到;其次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实践创新,把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法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可以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者直接参与创业实践,造就一批“创业型教师”或“教师企业家”;其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走进学校、走入课堂与高职教师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共同授课;最后,还可以委派教师直接参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举办的实践创新项目培训,并通过承接社会和企业横向课题的形式让教师自己或者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四、教师素质提升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天然的示范作用。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创新的活动,教师创业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创造观念的改变,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业技能的增长。很难想象缺乏创新创业素质、技能和精神的教师却培养出了具有“双创型”人才特征的学生,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
教师素质,又称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能够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职业活动中,自身所意识或者具有的调节和处理的,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其他相关各方密切联系的,自动自发遵守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表现,以及在此过程中和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和观念意识。 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来源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传身教。意识决定行为,理念引导行动,高职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得自己具有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将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化给每一个学生,并体现在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中。
(二)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光靠理念、精神、想法、意志是无法顺利的完成使命的,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既包括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很好的将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贯彻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准备、有知识、有技术、有方法,才能让学生们更有保障的去创新创业。
(三)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目前来看,高校毕业生比较普遍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双创型”人才的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不断的练习积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教师那里不断的模仿和汲取。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本身自己就已经具有和不断发展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比如自身就是在创业和做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跟随,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和积累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篇2
二、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结合上文对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困境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转变思想观念。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要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某种程度上讲,人才培养关系到企业与个人的同步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罗马非一日之功,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也不会立竿见影,加上人才技能需求不断变化,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国有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应该明确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利关系,注重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端正人才培养态度,制定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在能力范围内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以保证此项工作顺畅开展。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着力于人才创新发展,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微博、博客等软件平台的应用,来开展对国企人才的培养,在拓宽国企人才培养途径的同时,这一社会流行元素的加入,更贴近企业员工的实际生活,能够有效拉近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官方微博的开设,将一些企业重要新闻、信息放在微博当中对企业员工进行展示。还可以让员工通过微博、博客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企业员工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
(二)完善工作机制。国有企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包括培训机制、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其中,培训机制建设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或弊端,并以此为依据明确员工培训目的和宗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针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定期培养,聘请业界专家开展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员工操作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传达最先进的思想观念,并督促其努力付诸于实践。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的工作和培训情况做出客观、理性、全面的评价,结合考核结果给予表现优异的员工适度奖励,承认和尊重其为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要进行相应处罚,深刻分析其中原因,进而优化培训方案,为其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体现出国有企业的人文关怀。
篇3
一、我国旅游酒店用人现状分析
依据中国旅游饭店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我国绝大多数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未能进入旅游酒店行业工作,其原因往往是酒店行业的总体薪酬水平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刚刚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们都希望能够依靠自身学到的知识得到较高的收入,然而,因为旅游酒店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不仅工作的时间非常长,节假日休息机会很少,工作自由度相当低,而且工资待遇在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旅游酒店难以留住毕业生。同时,旅游酒店在实际用人上也具有明显不足,虽然每年会通过人才招聘会招录一部分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但是往往没有对这部分新员工进行合理的岗位设计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这些新员工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时间一长,相当多的高职生会因为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缺乏足够的信心而想方设法跳槽,其中还有少数旅游酒店将新毕业高职生员工视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只看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员工的切身感受,导致这部分员工会会因为缺乏个人成就感和归宿感而选择离开,这也是我国旅游酒店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旅游酒店的实际用人需求
其一,是我国旅游酒店在用人数量上的实际需求。鉴于当前我国旅游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行业的用人需求连年持续增加。立足于对近年来的旅游酒店市场进行调研可以发现,如今酒店招聘变得十分困难,愿意从事旅游酒店管理工作的高职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减少,且旅游酒店在职员工的流失状况也非常严重。旅游酒店行业最为合理的人才流动率应保持在8%以下,然而,实际上我国旅游酒店的员工流动率高达24%,一些旅游酒店甚至达到45%以上。为切实解决用人数量上的不足,旅游酒店对于员工录用要求正在变得愈来愈低。面对这一现状,有相当数量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和旅游酒店管理相关的专业,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其二,是我国旅游酒店在人才技能上的实际需求。在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发展后,旅游酒店业也变得愈加繁荣起来,不仅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服务能力上也得到了持续提升,这样一来就对从业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酒店管理人员能够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以及会议等部门的管理和实务操作等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接待宾客投诉能力等。依据旅游酒店业对于从业者素质能力上的要求,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出符合其实际需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三、适应旅游酒店用人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明确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服务当地经济始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所具有的职业教育特性也决定了高职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之所在。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承担了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性人才的重要责任。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类专业旨在培养旅游酒店专门人才,为了能够更好地契合旅游酒店的实际用人需求,一定要在设置相关专业前就实施专题调研和市场预测。要全面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酒店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集酒店理论知识、酒店实务操作、公关交际、外语能力等综合能力于一体的综合型管理者。笔者觉得,因为岗位的差异,对旅游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当分不同的层次实施分类培养。这样一来,才能依据其所学方向,有侧重点地将其分配至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销售部或者人力资源部等不同职能部门从事其最为擅长的工作。
(二)积极创新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建设
在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当在课程体系中做到学习者职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提高的并重。要在课程体系之中融入服务礼仪、形体、形象设计以及急救等方面的内容。要积极指导本专业高职生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旅游酒店行业的特点以及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安排上,要平衡理论和实践的课时数量,尤其是实训课一定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让高职生们在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能在实践上得到培养,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学生们在第一学年所学课程主要有旅游学、管理学、酒店管理、旅游政策法规、酒店英语以及形体训练等;到了第二学年,学生们作为旅游酒店实习生,主要是在实训企业的客房、前厅、餐饮等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所学课程主要有旅游心理学、电子商务、服务礼仪、酒店客房前厅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食品营养学等,要求学习者们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进行密切结合;到了第三学年,高职生们已经成为旅游酒店业的熟练员工,一般岗位是旅游酒店基层管理工作,所学课程主要是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为下一步的企业顶岗实习以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大力创新办学方式实施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
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高职院校和旅游酒店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双方之间全面的产学研合作能够更好地推动旅游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要形成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新型办学方式,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当对对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分别整合自身具体需求的前提下,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旅游酒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而校企合作元素则应当全面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并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转体系。高职学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要把酒店日常管理中用到的服务案例、本行业领先的设施设备、酒店服务真实场景等资源和本专业的师资资源、教学资源等优势凸显出来,从而促使校企合作得到不断升华,进而实现从量到质之转变。其一,是校企之间应当共同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企业方要选出最为适合高职生们实训的场所供学生们进行实训,全力实施好顶岗实习工作,并健全顶岗实习的各项具体制度。校企之间应当一起协商与制定出顶岗实习的具体方案,明确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流程以及步骤,创建顶岗实习监控体系,有效保障顶岗实训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在顶岗实训过程中,要按照酒店为主、高职院校为辅的方式来开展,明确彼此的分工。要以旅游酒店为主体对学生们开展全面的岗前培训、实训管理等。在实训结合之后,校企双方应当一起对学生们的顶岗实训情况实施严格考核。在分数配比上,应当以高职专职实训教师的考核成绩为主,并配以旅游酒店兼职实训教师的考核成绩,从而形成高职生实习考核的最终成绩。其二,是校企之间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在实训教学场地、实训教育设备等相关方面一起投入资金加以建设。校企共建双方应当确定各自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分配,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教学实训基地要落实项目负责制,一起建立基地管理机构,保障基地能够合理地运转。要按照基地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情况,共同拟订出《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由双方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共同形成实训教育教学方案,并做到严格实施。其三,是校企工作人员要通过彼此兼职建立起合理的运行体系。校企之间要制定出《合作企业兼职实训教师管理制度》,选聘旅游酒店中的高层管理人士兼任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院系负责人,聘任旅游酒店一线业务骨干兼任实训教师。要不断健全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方式,确定企业兼职教师应得的兼职报酬。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出台《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师赴企业学习管理制度》,明确本专业教师下企业学习研修的时限,并且和其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出高职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并传授给学生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旅游酒店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用人需求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各所高等职业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适应于新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制订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创新旅游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以求更好地满足旅游酒店业对于高层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作者:陈春菊 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智军,杜安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实施路径探讨[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91-94.
[2]李成.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23-27.
篇4
数字技术对出版业发展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技术变革、媒介融合在为出版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的同时,也对其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数字出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种人才,是实现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数字技术带来出版业新发展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社会各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出版业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出版业的基础技术,由此带来了出版工作方式、产业形态的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版业就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实现了排版技术及产品形式的数字化,出现了电子出版物等。但在本世纪以前,出版业产业链的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新产品仅以传统出版技术增值的形态呈现,仍依附于传统出版。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进到了双向传播、互动的Web2.0时代,相对于单向传播的Web1.0时代,用户的角色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不仅是内容的被动阅读者,而且借助互联网,人人均可成为内容的主动制造者与者,这种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的“自传播”方式,对出版理念、编辑行为、市场份额、消费群细分和赢利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出版格局,促使产业链重组,形成了建立在数字传播方式上的新的出版形态,如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和复合出版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即将进入Web3.0时代,到时将会实现以知识元为单位的内容自由整合、准确标识,进而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出版、按需印刷。由此可见,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延伸了出版产业链,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人才作支撑,而传统的出版编辑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数字出版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由于数字出版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技术发展基础上的全新的出版理念和出版行为,是对传统出版的提升和扬弃。因此,它对员工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与传统出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数字出版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为此,我们从某招聘网站中截取了一段时期内“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和“文字媒体/出版”这两个行业的所有关于“编辑”的招聘启事,统计发现共有3200多条,发现相关企业多数要求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技术、既懂内容加工又懂市场经营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这种人才与传统的出版人才相比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知识结构要求更广
数字出版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艺术设计、出版发行、物流经济等的综合体。因此,数字出版人才既要懂技术,又要懂艺术,要具备文理兼容、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除了要具备坚实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新媒体技术知识,懂得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网络通讯和网站编辑等相关知识;熟悉数字内容管理技术和海量内容存储、传输、再现等新媒体技术知识;还要根据市场拓展需要,具备相关的经营管理和法律知识。这充分说明,传统出版中依靠“一技之长”而坐捧“铁饭碗”的单一性人才,已无法适应新业态的需要,更谈不上推动产业发展了。
2. 工具能力要求更多
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工作方式和产品呈现方式,增强了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现代化工具的应用和依赖,这就要求数字出版人才不仅要熟悉出版业务,而且要能娴熟地运用IT技术。具体包括信息检索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类搜索工具查找到出版选题、编辑加工及出版物营销所需的资料;计算机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对书稿内容和相关资料进行标引和分类,与作者等合作方进行远距离交流沟通;多媒体转换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类多媒体生产及转化工具,将出版产品由一种媒体熟练地转换成另一种媒体所需的文本格式,为跨媒体开发创造条件;数字技术能力,能掌握数字内容碎片化、碎片化内容整合、数字化内容多渠道等工具,以实现数字出版物的一次制作、多次应用。
3. 业务能力要求更强
数字出版人才的编辑业务能力要求比传统的编辑人员更强,主要是由编辑业务中选题与组稿的能力要求决定的。从选题要求看,数字出版物的选题,必须考虑选题内容二次或多次跨媒体开发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在策划出版项目时,必须具有综合设计能力,能统筹考虑产品在多种媒体运作的实现途径和商业价值,如在策划图书项目时,能同时考虑将其转化成光盘、制作成E-book网络出版物及手机出版物等,以达到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益目的。从组稿要求看,由于出版环境的变化,数字出版物的稿件资源数量大,分布广,质量参差不齐,加之不同媒体对稿件资源的要求不同,这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更强的稿件资源控制能力,既要善于从海量的作品资源中遴选出有价值的资源,具备资源鉴别能力;又要能将选定的资源开发成受市场欢迎的出版产品,具备资源开发能力;既要能对作品质量进行准确判断,具备资源质量把关能力;又要能按照不同媒体的要求,组织作者将书稿资源加工成相应的作品,具备资源转化能力。
4. 社交能力要求更高
数字时代出版业与社会各系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众多社会系统的支持与协作。这就要求数字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备更高的社交公关能力,能为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也是招聘单位特别注重沟通表达能力的原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通过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收集选题内容信息,并综合各方信息对选题内容作出价值判断和市场预测,策划有价值的选题;二是能根据选题的要求顺利物色到合适的作者,并通过与作者的良好沟通,形成作品;三是能按照出版流程需要找到最佳的合作单位,包括产品印制厂家、承运单位和经销商等,并与之顺利合作;四是能按照产品营销要求制定各种公关策略,组织和参与各种公关活动,努力开拓市场,实现尽可能多的市场消费。由此可见,数字出版人才,应能经常保持与社会各方面的密切联系,是一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三、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策略
如何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培养出大批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笔者认为应从更新理念入手,紧密联系数字出版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通过政府、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培训机构、从业者自身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构建完整的培养体系,走产学研管一体化的培养道路。
1. 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大出版、大文化、大媒体的职业观念
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媒介融合的进程,媒介融合表现为内容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机构融合等多个方面。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从传统出版转型升级而来的数字出版为达到“一次制作、多次应用”的目的,就必然要求编辑出版人才具备跨媒体的选题策划能力,对海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合能力,出版产品的多种媒体转化能力,跨媒体传播中的策划与管理能力等。因此,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媒介融合的要求出发,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树立“大出版”“大文化”“大媒体”“大教育”的理念,突出实用性,强化开放性与兼容性。
2. 加强在职培训,实现从业人员素质的数字化提升
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升级和扬弃,因此,无论是从产业发展需求还是人员转岗分流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数字化培养,使传统从业人员能顺利转化为数字出版人才,是一个必须而又现实的选择。要注重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实现传统出版人才素质的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求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人才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数字出版人才数据库和交流学习平台,完善培训机制,对传统出版人才分层次进行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知识培训;其次出版企业要重视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并根据人才个体千差万别的条件,为其提供相应的成长通道,在培养、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将企业发展与员工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要尽快建立学习型出版社,加强对有关数字出版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给编辑们搭建一个创新与发展的平台,打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促进编辑人员不断学习、持续提高,增强其应对数字出版的职业能力。
3.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等院校编辑出版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目前开办编辑出版类专业的高校有100多所,每年毕业的学生数以千计,但综观各校的办学实践不难发现,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体系庞杂,重点模糊,内容陈旧;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系统性而与出版业的发展需要脱节;任课教师大多改行而来,受本身知识结构所限而不能很好地联系专业实践;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实践类课程所占比重小,实训条件建设严重滞后等等。这种情况的存在,致使我国出版学专业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有办学体制不顺,企业参与度不高,教育经费不足等,但最主要还是办学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离所致。我国目前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几乎都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标,无视该专业的应用性特征,严重脱离了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应该根据产业发展要求,调整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摆正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数字出版业务相关课程,开发数字出版教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尽快组建一支精良的数字出版教师队伍;开放数字出版基地和数字出版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导入专业竞赛和职业资格鉴定机制,引导和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技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4. 加强职业规划,提升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数字出版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发展更需要人才去推动,同时也是个人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因此,广大数字出版从业人员,要自觉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去,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要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确定自己与企业同步成长的目标,并将目标分步实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和自己的持续提高;其次要紧跟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面对复杂的职业环境,努力提升自己的导向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版权意识、诚信意识、沟通意识等,共同营造良好的出版环境,推动数字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千百年来,千年景德镇以美伦美奂的陶瓷艺术、精湛卓越的制瓷工艺而名声大噪,其瓷都地位在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心目中逐渐确立。千年不断的窑火,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陶瓷文化,也保留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近年来,景德镇全力打造陶瓷文化项目,以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古窑、珠山明清御窑遗址等陶瓷文化旅游景点为基础,大力发展陶瓷文化旅游,初步构建了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工艺制瓷游、现代陶瓷生产线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瓷习俗游等陶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线路。随着陶瓷特色文化旅游不断推陈出新、做大做强,八方宾客纷至沓来,旅游业也逐渐成为了景德镇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该市接待游客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境外游客。在这个新的历史时刻,景德镇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将如何得到更好的推广传承并走向世界呢?时代呼唤一大批既懂陶瓷和陶瓷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又会进行英语翻译的专业化陶瓷旅游翻译人才。众所周知,在当今国内有限的翻译人才中,外语及专业皆得心应手的可谓凤毛麟角,陶瓷旅游翻译更是新鲜事物。而且从目前景德镇外语导游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专职导游或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很多只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或是具有某一语言特长的社会人士。这些人虽然持有导游执业证并会说英语,但由于缺乏陶瓷文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应陶瓷翻译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很难胜任陶瓷文化旅游的导游翻译工作。其导游服务的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进而对景德镇文化旅游的国际推广和繁荣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符合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是“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素质”、“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在国际范围内全面参与竞争,因此市场对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英语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及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虽然近年来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开设英语专业,但人才培养方式缺少创新,“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奇缺。“外语+陶瓷”的培养正是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景德镇浓郁的地方特色。
2.为英语专业学生拓宽了就业门路,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方式更需要创新,以便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英语专业虽然是属于热门专业,就业前景似乎比较乐观,但是市场上的各种英语人才相对饱和,就业渠道越来越窄。在这种情况下,陶瓷翻译人才极有可能成为烫手的香饽饽。众所周知,在中国有很多像景德镇一样负有盛名的陶瓷产区,它们在陶瓷文化对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同样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合格的高素质陶瓷翻译人才。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的陶瓷必定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的陶瓷文化也将更深刻地融入到世界文化遗产中。所以说,对于陶瓷文化翻译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将更多,这无疑解决了部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广大英语专业学生指明了新的就业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在陶瓷文化旅游日益繁荣的大好形势下,同时针对当前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匮乏的现状,景德镇地方高校责无旁贷担当起培养高素质陶瓷翻译人才的历史重任,从而为陶瓷经济的发展和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贡献力量。为此,我们要深化教学改革,适当调整现行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境域实践,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在教学和实践两个环节上做足文章。另外还可以对社会上的导游翻译人员进行集中专项培训,有效补充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的不足。笔者将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就如何培养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提出以下策略:
1.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
景德镇高专外语系虽然也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但在其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和导游基本理论,掌握旅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导游技巧,有较强的外语口译、会话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胜任旅游社、风景区、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工作,胜任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导游、宣传、节目主持、旅行社事务和管理等专业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然而,根据时下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本着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宗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应该做出必要合理的调整,使其培养方向不失时机地向陶瓷文化旅游这方面偏重,使培养出来的旅游英语人才既是通才又是专才。为此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应该明确这一点,那就是在今后的办学中要加大力度培养适应景德镇陶瓷特色文化旅游大发展的高素质旅游翻译人才,使他们不仅要具备旅游英语人才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关陶瓷和陶瓷历史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翻译技能,从而为推动陶瓷经济发展和陶瓷文化交流服务。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体现,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只有开展需求分析,制定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实际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合理规划教学课程,更新教学内容。为达到培养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对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完善,添加新的元素融入其中,使其结构和内容得到最优化。除了增加和英语翻译有关的课程外,一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吸收一些与陶瓷息息相关的特色课程,譬如,中国陶瓷史、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概述等,更为主要的是开设一门集陶瓷和英语一体的陶瓷旅游英语课程。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特色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和阶段性地为学生多加修或选修一些涉及陶瓷历史、陶瓷文化、陶瓷工艺和陶瓷美术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可拓宽外语专业学生对陶瓷知识的涉猎,陶冶他们对千年灿烂陶瓷文化的热爱之情,志愿担当起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使者。
3.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境域实践
教学模式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必然的。在翻译教学中,尽量教授学生翻译的方法,翻译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进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要以翻译技能训练为核心,以知识课程为辅助,以多种形式活动为实践,加大技能课的实践时间,在境域实践中加强翻译训练。可以设计旅游观光的场景,最初可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古窑为旅游景点,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到实地模拟训练。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导游,另一组扮演外国游客,任务交互进行。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掌握了景点的介绍翻译,既丰富了译员的陶瓷文化知识,又对这个古迹有了更多的了解,积攒了语言储备,也使译员灵活处理旅游者随时提出的各式问题,增加了应变力、理解力和耐心,口译的同时培养了导游的某些基本知识和能力。这一形式通常学生都很感兴趣,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陶瓷景点滔滔不绝地讲给“外国人”听。
4.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集中专项培训
理论的学习需要在实践中进检验,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如通过与旅游社、景区景点、博物馆及星级宾馆的联合,或由学校自行开办一些产学研为一体的公司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将学习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学习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另外,鼓励学生进行一些陶瓷景区介绍方面的翻译实践,让其学以致用,快速将语言知识与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旅游资源联系起来,提高适应能力,成为未来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另外针对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匮乏的现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选拔一些具有一定外语基础的优秀中文导游以及现有外语导游开展集中专项培训,学习掌握陶瓷文化知识和相应的陶瓷英语翻译技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打造一批名牌优秀陶瓷翻译队伍,有效补充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的储备。
参考文献:
[1]夏焕堂 张小萍:构建景德镇陶瓷旅游的休闲空间[J].中国陶瓷,2006(8)
篇6
1内涵释义
SMART目标原则,S指目标明确,M指目标可测,A指目标可实现,R指目标具有实际意义,T指目标时间限制。见下表。
字母内涵1培养具体目标阐释S目标明确1培养应用、复合、创新型中俄经贸人才M目标可测1高教强省项目立项、项目成果发表、举办和参与各类竞赛、中俄高校互访交流、师资培训、岗位优配、教科研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A目标可实现1培养具有黑河学院地缘特色的中俄经贸人才R目标具有
实际意义1中俄“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中俄跨境电商的发展热潮、中俄经贸的互补互惠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的中俄民族使命、中俄国际交流的历史传统、龙江丝路带发展的智力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强省策略T目标
时间限制1短期实现论文成果、著作成果发表、教改课题立项、科研课题立项;中期实现师资培训、读博、访学,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长期实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学术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区块是指教师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业四大模块。
生态圈的要素,主要包括竞争者、共生者、制约者、天敌和食物。其中竞争者包括内部竞争者和外部竞争者。一般竞争者与共生者存在竞合关系。制约者主要指制度制定层和教育管理高层。天敌是起到绝杀作用的高级竞争者。食物是指利益。
2区块并联、混联形成的生态圈
图1中,R1指教学区块、R2指科研区块、R3指服务社会区块、R4指创业区块;图2是R1教学区块并联示意;图3为R2科研区块并联示意;图4为R3服务社会区块并联示意;图5为R4创业区块并联示意;图6为中俄经贸人才培养区块生态圈示意。
内在竞争者包括黑河学院俄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在竞争者,其中省内学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绥化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等高校;省外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教育部直属中俄联合培养大学);制约者包括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商务厅、国内各级经贸学术团体、学校领А⒏鞫级学院领导;天敌为省外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教育部直属中俄联合培养大学);食物为生源、经费、项目、高级人才、校企政人脉和平台。
3总体策略
第一,借鸡生蛋,借壳上市。体现互鉴性、拿来主义,借壳后能脱壳。第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研讨性,集中集体智慧,协作共商。第三,基因重组,优选配对。体现各层面的合作性。第四,以资引人,施利聚才。体现舍利性,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要让马儿跑得好与快,要先让马儿吃饱草。第五,取长补短,破旧立新。体现创新性,通过木桶效应锤炼比较优势,并形成创新理念。第六,资源优配,凝心为上。重视资源的稀缺性,将好钢用到刀刃上。第七,厚德载物,以能强院。铸就德才兼备经管师生。第八,公平竞争,多元发展。公平性,体现在抓主要矛盾,重点突出多元化发展策略,具有先后性。第九,项目驱动,注重实绩、策略性和实用性。第十,特色求胜,国际交流。注意培育地域特色,加强中俄交流。
4区块电阻分解策略
第一,教学区块分解策略。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层次化、项目化、流程化。精品课创新化、专题化。教学团队专业化、特色化。教学骨干动态化、实践化、服务化。师资培养稳定化、常态化。教学名师培养长期化、标志化。第二,科研区块分解策略。科研发展规划阶梯化、分层化、保底冲高化。科研团队集群化、竞合化。科研拔尖人才动态化、创新化。高级别人才项目支持化、奋斗化。第三,社会服务区块分解策略。专项研究校企政生联动化,信息资源传递化。横向项目应用化、参考化。决策咨询报告转化、采纳化。调研报告真实化、可操作化。第四,创业区块分解策略。机制灵活化,风险共担化,利益分享化,权责分明化,实习基地化。
参考文献:
[1]闫涛,孙晓红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12:2-3
[2]陈辉,倪丽娟管理学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6:94-122
篇7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些年各行业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同时暴漏出一个问题,那就算人才培训机制还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需求,导致很多连锁行业经常出现用人荒的尴尬境地。在连锁行业目前最为紧缺的就是管理型的人才,这个缺口经过粗略统计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人。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实践才能逐渐成熟,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几家企业能够实现对此类人才的专业系统的培训。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培养牡丹江连锁行业人才,一方面能解决高校毕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牡丹江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牡丹江在这方面起步稍晚,特许经营近些年才刚刚兴起,虽然受到了一些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但是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只要条件具备一定可以快速壮大。
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内连锁是以直营连锁起步,直营连锁的实践,为特许连锁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二,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活跃的成份。牡丹江市众多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一部分企业选择了加盟门店:如牡丹江市百货大楼;一部分企业选择合并,应对市场竞争,还有众多企业,由于自身管理的失误,纷纷倒闭,正是在这种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条件下,为私营,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第三,服务消费已成为新热点,服务市场呈现巨大消费潜力,这是特许经营发展的巨大市场;第四,国家的鼓励,从政策、法律的支持。从国际连锁业的发展来看,当直营连锁店发展到一定规模,形成自身品牌及成型的管理软件后,一般都转向以特许经营为主拓展市场。正因为如此,牡丹江市在大力发展连锁企业的同时,不能被人才的缺少所制约,更应及早的建立人才链,保证连锁人才能源源不断的供应到牡丹江的连锁企业当中。
二、牡丹江连锁行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1.牡丹江培养连锁行业人才的区域优势。境内重点园区新上项目140个、完成投资42.3亿元,6个境外园区新引进企业5户、完成投资3.7亿元,跨境连锁加工企业达到115户、增长10%。对俄物流体系正在形成。总投资30亿元的七大物流园区进展顺利,宁安源丰对俄国际物流园区实现口岸功能内移,哈牡绥东物流质押担保中心成为全省唯一专业融资平台。旅游开始向四季繁荣延伸。开展了首届镜泊湖秋冬旅游文化节等系列营销活动,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005万人次,总收入61.3亿元,分别增长15.7%和15.6%,出入境人数达到87万人次,与俄日韩城市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加深,提升了牡丹江沿边开放城市的影响力。
2.牡丹江连锁行业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十二五”时期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现代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加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果,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时期。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7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实现五年翻一番。“十二五”期间,城镇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15%的增长。连锁企业是拉动牡丹江经济的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行业,牡丹江市政府建立了连锁企业会展中心,为连锁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的支持。明确的经济指标要有好产业带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要有产业支撑,经济发展靠经营,正在发展中的牡丹江需要连锁经营补充商业领域的资源不足,从而为牡丹江的经济发展目标做出相应贡献。然而连锁经营的关键是要具备合格的连锁经营人才,培养连锁经营人才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培养牡丹江连锁行业人才的策略
1.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这些复杂的因素给院校确定专业定位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合理的专业定位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连锁企业纷纷抢占牡丹江市场,因此应走连锁企业与院校合作订单培养的路线,按照连锁企业要求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懂管理、懂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系统内克隆。作为连锁企业其扩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正因为此所以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才是重中之重,目前培养人才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各分店的顶岗实习,以老带新的形式,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克隆出想要的人才。
篇8
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财务管理专业列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开始招生,各高校因其就业市场广阔而纷纷开设此专业。经历十多年培养实践,很多高校面临“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在社会需求旺盛的同时,高校却普遍存在“供应过剩”现象。很多非财经类的普通高校所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财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滑坡,导致进一步扩大投资信心不足,专业建设滞步不前。所以,分析普通高校财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状况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的对策,是破解目前困扰全国普通高校财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困扰的重要课题。
一、普通高校财管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现状
1.财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绝大多数高校在财管专业办学经验、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就业市场培育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会计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400多所院校开设财管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达600万人左右,并仍保持增长趋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4年首批招生财管专业,仅有百余名学生,分两个行政班教学。近年来招生计划都在100人左右,但实际招收(含专业调整)规模会大有突破。可以说,对承担本科大众化教育重要任务的普通高校,财管专业始终是其创收的“重点专业”。从培养状况看,抛开普通高校教学投入不足、办学软硬件条件落后、市场知名度低等客观情况,高校财管专业普遍面临三大主观困扰:(1)财务管理同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问题;(2)财管专业课程结构同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相互冲突;(3)人才培养志向高远同培养人才力量薄弱的矛盾。首先,很多高校开设财管专业都是借助会计学专业的办学力量特别是教师资源,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主导方向不清;其次,高校试图将财务管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并具备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内部独立地从事会计、投资分析、证券市场、金融理财等岗位工作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更加注重投融资、财务评价、资产管理与评估、财务分析、税务筹划等财务决策能力方面的专业培养,但社会需求的不是刚刚毕业的财务经理人,而是直接胜任会计岗位的人才;最后,高校旨在培养未来的国内“理财家”甚至走向世界的国际“财务大师”,但普通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办学能力决定其很难拥有高端教育人才,只能望“洋”兴叹。
2.财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截至2013年,我国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其中经济学、工商管理类占全部毕业生的14.56%,仅财务管理一个专业每年就对社会输出7.14万本科应届毕业生,但中国的高级财务管理市场人才缺口仍在30万以上。由此反映出目前我们面临的状况是:传统会计人才“供大于求”,财务管理人才“供不应求”。那么,现阶段社会对财管专业各层次的需求状况如何,在接受调查的黑龙江省12家用人单位中提供的75个财会类职位中,对本科学历的要求有29个职位,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9%;大专学历21个,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8%;大专以下占33%。这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针对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权威报告反映的趋势一致,教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1.3%的用人单位表示招聘经济、工商管理类人才主要面向本科层次,25.4%的用人单位表示面对硕士研究生层次,博士研究生层次和专科层次仅占3.7%和2.4%。其中部分对学历要求差异是受地区发展程度影响。另外,对拟招聘财管专业本科学历人才的企事业单位调查发现,工作经验也成为用人单位在甄选应聘者时考虑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人单位招聘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居多,不限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不足50%。在全部调查对象中,要求2年以内工作经验的占19%,要求达到3~5年工作经验的占全部岗位的23%,要求具备8~10年工作经验的为14%,合计占全部招聘岗位的56%。这意味着社会单位招聘本科财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大部分岗位被社会经验要求堵死。资产评估与纳税筹划筹划方向逐渐受到企业重视,对财务管理学科的建设开发过程中,要把这一部分社会需要却专业人才上缺少的部分作为开发重点来建设。
3.财管专业人才就业状况。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与最初专业成立时设置的目标发展不一致,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对高校来说,招生计划是学校经过认真研究确定的,甚至很多学校安排招生计划都考虑到了办学资源和能量的上限。而实际招收规模的膨胀,势必打乱教学资源和教师力量等在新老生之间分配的均衡性,出现办学资源短缺,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就业市场日趋拥挤,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滑坡。调查资料显示,社会每年可向财管专业提供约3万多个岗位,但由于毕业生经验与管理能力的缺乏,初次就业岗位集中在会计核算或金融业务岗位,几乎没有直接进入财务管理岗位的。目前高校财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3.85%,但从事财管专业工作的凤毛麟角。
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及其症因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就目前全国设立财管专业的各普通高校而言,普遍存在着毕业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就业竞争力弱等现象。
1.普通高校财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症因。(1)对社会需求估计不足,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近年来不断攀升,使得财会类专业成为近年来的十大热门专业,报考时受到更多考生的青睐,高校只考虑增加学校收入,不断扩大招生比例,忽略自身实力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影响学生培养质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差。(2)教师资源、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资源的不足体现在两方面。首先,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难以把心中所想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也存在教师固守传统知识理论和教学方法,从教以来只注重理论研究,忽略了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导致课堂内容枯燥老旧、不贴合实际,既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又没有实践指导意义。(3)专业课教学内容安排本末倒置。财管专业是从会计学分离出来的新设学科,没有成熟的经验来借鉴,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模仿了会计专业的同时加入了体现财管专业的特色学科,如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投资学、风险管理等课程。但在学习过程中,会计业务的处理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把课堂上的重点集中在解决以上问题,而忽略了实际中对财管工作的要求是利用专业知识、财务信息来分析问题制定决策能力培养这一事实。(4)培养方式程式化,培养层次单一。高校财务管理大部分采取入校前进行专业划分,之后对所有学生四年一套培养方式、一个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还遵循以往的模式,“单方面的讲与听”,不能激发学生潜力;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面广,反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没有掌握一项社会需要的专长。制订培养计划时,没有考虑社会财会岗位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2.普通高校财管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及症因。(1)毕业生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对职位的要求。财会行业处于低端人才泛滥,高级人才短缺,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有较高的期望,但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不能融会贯通又欠缺实践经验,并不能做到一进入企业就立即投入工作,还需要企业对其进行短期培训。(2)财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大。财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竞争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同相邻专业竞争压力大。比如会计学专业始终处于就业旺势,财管专业因与社会工作岗位在名词、培养方向上都“不对口”甚至脱节,使之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会计的“边缘地带”;二是与社会财会工作者的竞争压力。财会行业从业门槛低,对学历要求不高但都对工作阅历和经验要求却很普遍。企业招聘财会人员更看重工作经验,这恰恰给应届毕业生设置了就业障碍。(3)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有限,择业过于挑剔。受到学校所在行政区域的影响,面临的就业机会少,学生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获得的信息有限且不及时,就业的情况不如意。另外,大学生高估自己的能力,对于工作过于挑剔,要明确的是,工作初级阶段主要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
三、高校财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策略
1.优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上,尽量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减少学生的课时压力,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适度减少通识必修课,增加专业必修课比重;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课,减少课堂教学比重;专业选修课要紧密围绕社会实践需求,选设一定数量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课程如《财务风险管理》、《公司理财规划》和《纳税风险》等,切实保证所开课程同学生毕业年份的社会需求衔接;同时,将《会计心理学》、《纳税检查》、《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等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应用课程融入教学体系当中。
2.强化师资力量培养。教师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学校也要定期组织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破除教师“照本宣科”、“照版宣科”的授课习惯;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恢复年轻教员“助教制”,要求其参加优秀教师观摩教学;条件具备的学校,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注会、注税等实战专家进课堂,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接触到当代最新的企业管理思维与财务分析方法。
3.学校提供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保障。财管专业的培养要把重点放在实践操作能力上。学校要提供硬件保证,改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与审计模拟实验室,手工模拟实验室的条件,定期投入资金更新软件系统,还应延长开放时间,保证学生有更多机会亲手进行操作。学校图书馆要补充财管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所需的工具书和期刊杂志,为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相适应,对网络图书馆的普及程度不断加深。学院的资料室也要对学生开放,既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提高了资料室的利用价值。
4.实施分方向培养策略。大学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为实现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及考虑到学生个人发展意向提出了分方向培养策略,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的实用人才,将财管专业依照社会岗位需求热点,划分成财务成本管理、纳税筹划、财务风险管理、金融理财和资产评估等方向,使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符合社会对经济活动中某一环节“专才”的渴求。
5.丰富校内实验的内容,改变实验方法。学生校内实验的多以工业企业为例,实际工作中,学生从业涉及领域不固定,对实验材料的编制过程,也要加入如房地产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内容,防止学生就业后,面对工作不知从何入手的问题发生。以往的实验采用罗列某企业近几个月的业务发生事项,要求学生进行处理,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以票据的形式展现,在对学生训练时,应将习题式实验内容变为票据式,让学生根据票据自己分析业务,采取合适的处理办法。
6.落实本科生培养和就业的“导师制”。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下,与现阶段实行的导员制相比,学生与导师之间互动的机会增多,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提出指导性建议。拉近教师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取得的成果在就业竞争中形成优势。在就业时,导师也可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7.学校保证就业信息的流通。就业信息的不畅通,使学生错失更好的就业机会。学校应拓展合作企业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学校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择业平台。还可联合企业,形成一套用人育人的链条,定向培养人才,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课外实践的范围。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主动到学校来引进人才。
篇9
一、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上的创新和运用,在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具备把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知本形态”和物质财富的能力[1]。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从1991年开始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于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行。之后,在和全国学联的组织下,“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随之,部分高校也开展了各种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掀起了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
1.创业人才培养认识不足。就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必要性认识,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8.64%的大学生希望高等学校开展创业人才培养。但很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认识不清,虽然在大众化教育的阶段,为迎合市场需求,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上有了重新定位,但不是实质性的变化。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解有些狭隘,错误地理解成就是为大学生实际创业提供指导,更有很多观点认为大学生创业就是开网店、办公司挣钱、就业不理想的毕业生才会去创业等观点。这些观点不仅忽视了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相关性的特点,也忽视了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在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定位时,他们其实更多的是具有一定知识的普通劳动者,而不是所谓的“精英”[3]。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高校在创业人才培养定位时,应当及时调整对创业人才培养认识不清错误的观点,建立真正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2.创业人才培养投入有限。高校财政投入中,用于创业教育的平台、项目等软硬件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比较少。根据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教育部、对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统计,人均预算内经费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该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其中基础教育学生人均投入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平均为1000~1500美元,瑞典为2000美元,而中国仅为9.4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3.创业人才培养未成体系。高校在执行各自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形式化过于严重。目前,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由于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一方面,创业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开设选修课的方式,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课外创业实践为辅。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开发明显滞后于创业实践的需要,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权威性,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要[4]。
4.创业人才培养师资薄弱。要真正把学校创业教育落实到实处,教师的素质和质量是重点。创业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多种学科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的支撑。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主要来自大学生就业中心或实践教育的教学部门,部分老师教学经验不足,同时缺乏创业实践经验。虽然部分高校聘请了一部分企业家或成功的创业人士担任外聘教师,却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组织协调和制度保障,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多还处在“纸上谈兵”,创业教育质量得不到切实保证[5]。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特点
从宏观上可将高校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层次教育中应用型人才的表现有不同的内涵[6]。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基础性人才而言,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我们称之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3大基本特点。
1.目标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由于其专业领域比较广泛,从而特点多样。而创业型人才是各高校以创业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使其掌握一项或几项特定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熟悉创业基本过程,毕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实施其创业行为的专门人才,因此,又被称为“毕业创业型”人才。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制订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正确的人才定位及准确的人才发展方向。
2.突出能力。应用型本科创业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是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首先,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不同,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其次,减少与创业教育联系较少一般理论课程,增加系统性的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再者,为突出能力教学,增加优秀的案例教学和必需的专业职业技能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创业活动,使得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更加突出、更有针对性。
3.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始终落实在应用型本科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将学生课堂上学到的创业基本理论和创业技能,通过创业基地将创业理论和创业技能运用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接受实训的教学中提高创业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人才观念。高校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一些错误的教育思想,如本科教育就是等同于培养精英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降低本科教育质量的观念。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人才,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微观上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不仅能满足广大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和就业的需求,还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宏观上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创业人才教育模式中,存在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脱节的现象。高校过多地注重理论教学,而很大程度上忽视技能和实践教学,导致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也不能很好地验证和反馈所学理论,从而严重地阻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改变传统“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统合理论性教学与应用性实践教学,进一步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学模式,形成切实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构建从课堂内理论教学到校内的实践操作,再到校外的实践应用,以及贯穿校内专业素质训练和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3.调整教学方法,变革课程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课程的设置。在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创业教育课程、完善创业教育教材,并在改革教学计划实践中加以实施。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能力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培养教学。同时课程内容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的要求、高校自身的发展等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其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课程内容的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讨论和辩论,通过创业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创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简言之,对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式要有“多样性”,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突出“应用性”,既有灵活性,又有针对性。
4.强化队伍建没,优化师资结构。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师资队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创业教育需要的教师应该具备“教育家+实践家”的综合素质,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课堂理论教学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管理经验。高校要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专兼结合、层次分明的学校创业教师的队伍。一方面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走出校门,体验创业、丰富创业实践教学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掌握创业教育的基本技能;再者,高校应加强与校外成功的创业家的联系,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创业技能和经验,应该主动地将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请进校园,让他们跟学生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分享他们成功的创业、管理经验。
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大批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这也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全局出发,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郁震,陈颖辉,高伟.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初探[J].中国青年科技,2008,(1).
篇10
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型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当然,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只有高等教育才应该负责创新人才培养,各级各类教育中,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中学阶段来讲,如何明确自身在整个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定位,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渗透创新人才培养的思维意识和策略方法,如何与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实现有效对接,这一切都显得格外重要,都是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在“分数至上”根深蒂固的今天,创新人才培养的提出和执行,无疑为中学教育提供了一个自我革命和发展的绝好机会,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普通中学可以在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管理、师资队伍、教学硬件、特色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进行改革和突破,探索出适合本校校情的发展模式。
当然,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应对各种复杂挑战。如,需要处理好应试教育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需要平衡考试与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对称性;需要突破现有教育制度藩篱,扩大学校的自主办学权;需要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为考试而教”的理念,鼓励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探究、对话,尊重差异,彰显个性,激发兴趣,在学习中多体验、感悟,少被动接受;在教育评价上应该多元化,对于有特长的高素质学生,不应仅限在高考的评价体系上等。这些都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外推性、强制性和决定性特征,借助、依赖着政府的力量颁发一系列政策纲要或是权威专家学者对于创新人才的解读说明,通过自上而下的路径与逻辑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便被规约成机械线性的,而非自在、自主、自愿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教育行为。还有,很多学校借“创新人才培养”的东风,穿新鞋走老路,表面看大张旗鼓,实则无实质性内容。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在观念上更新、制度上突破。
二、中学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然与实然
对于中学阶段来讲,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要紧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中学阶段的教育不是培养高精尖人才,而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开发。所以,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是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基,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目标是帮助中学生形成将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主要指学生发展的基础,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应从基础性抓起,培养学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向。基础教育作为人的终身教育的序曲,具有尽可能为学生成长输送全面而不是单一营养的重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上,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群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不能把成人世界的标准和意愿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其次,体现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这是学生成人的基础;最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体现在让学生拥有合格公民所具备的道德基础,拥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拥有创新的能力基础,这是学生成才的基础。
无论从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战略的高度看,从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看,还是从个人适应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的意义和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创新素养培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从现实来看,家长及社会从思想观念、行为举措上难以跟得上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全社会对高考的过分关注淡化了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家长、社会观念滞后反映的是价值引领缺失的问题,人们对于教育的价值聚焦在“高分数”“高回报”等功利性目的上,缺乏对个人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也没有遵循教育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所以,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兴趣爱好、创造意识,不能把学生培养固化在一个模子里,应进行多元化探索,克服功利性教育价值取向,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解读教育的本质属性,放大创新人才培养的聚焦度,逐渐在全社会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氛围,尤其突破教育机制体制,加大招考制度的改革力度,逐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双向选择,让中学和大学的联动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衔接更加紧密。
三、中学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与路径
1.以办学理念统摄教育教学,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陕西师大附中“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顺应了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切实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就是让学生进入高校或走上社会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反对教育的短视行为,不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过分看重分数,让鲜活的生命失去童心,失去灵气,失去活力。坚持做到不死读呆记、不死抠硬压、不拔苗助长,使学生的基础要牢固,思维要发散,兴趣要广泛,学习要自觉,个性要张扬,心理要健康,行为要规范,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21 世纪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也真正体现了我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素养上得到全面提高。这样才能为高等级学校输送合格而优秀的毕业生,为国家培养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就现阶段来讲,中学教育仍然停留在以应试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上,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格式化,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自主性,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中学阶段的教育需要更新观念,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优势,建立多元化的综合培养体系。这就要求学校的办学理念要着力体现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从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拓展到教师以培养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和关注学生多种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还须改革学校管理制度,让新的教育观念融入学校的管理制度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在学校内部,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来消除创新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障碍。如在教师工作量考核等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由原来的仅局限于教学工作量的考核,延伸到对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的考核。
2.以“春笋计划”为载体,释放学生创新活力
近年来,国家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来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2010 年初,我校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春笋计划”的基地学校,这为我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春笋计划”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我省丰富的高校教育和科技资源优势,通过选拔少数具有创造性潜质的高中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以及高校专家参与指导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依托学生的兴趣发展及其个性化的认知风格和独特的思维视角,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广泛兴趣和敏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学生未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
3.以国际视野审视基础教育,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多元化发展路径
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应该在思想认识、学习交流、实践体验、情怀感悟等方面,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教育成果,这样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不会局限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的空间里,避免坐井观天。教育教学方式和学校办学理念要勇于超越,具有国际视野,不能安于现状,在传统的圈子里自我满足,要积极探寻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基于这样的认识,2009 年底,我校经过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和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学术专家的严格考评,获得了剑桥国际中心资格和英国北方大学联合国际本科预科西安考试中心的资格,成功创办民办国际教育机构———陕师附英中学校。陕师附英中学校承担考试中心相应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学生在我校即可参加预科和A-LEVEL,冲击包括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近2000 余所海外大学。陕西师大附中英中培训学校把国际课程和预科课程引入国内,全部实行外籍教师小班制授课,扩大了学校影响,提升了学校品味,打通了学生海外就学的渠道,开拓了师生的国际化视野,使中外基础教育得到了有效的交流,尊重学生兴趣需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4.以社团及课外活动为主渠道,构建胜任力模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我校高度重视课外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把课外活动纳入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使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课外活动是一个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环节。我校的学生社团作为中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日趋活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改的推进,社团活动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到学生的特长培养之中。目前我校有30 多个社团坚持每周五下午活动,尤其是模拟联合国社团,英语风采展示社团、星座文学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航模航海社团、话剧团、机器人制作社团、网络设计社团等。另外,通过开展各类科技节、体艺节、文化节等活动,挖掘特长生,并吸收进各类社团,提高生源质量。定期邀请著名学者、知名书法家、企业家等各个领域的名人进行讲学或指导,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形成特色优势,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各种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我校在社团及各种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承担活动中的各种职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例如模拟联合国社团中各种职务分别由学生担任,2013 年在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我校学生表现出众,获得优秀奖。在商务社团活动中,我校与中信银行合作,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中信银行担任相关职务,参与商务谈判,培养学生的创新应变能力。
5.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施个性化教学,重塑学生创新主体地位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根本的地方。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这是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种特质,才可能培育出拔尖型创新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分割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里寻找注意点,并根据注意点培养创新人才,这是目前研究创新人才成长路径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创新型人才在创新之路上需要的不仅是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人的正确引导,中学时代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因此,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和及时地矫正,避免创新行为误入歧途。
篇11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更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业务。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外语外贸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新形势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针对这样的形势,作为高等院校,应当如何确定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准确对接岗位群,服务于社会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有必要深入外向型企业,具体了解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外贸人才培养的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各国经济逐渐连接成一个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整体。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基础,经济全球化已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逐渐增多,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趋势,打破了高等院校原有的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校企合作是联系外语院校与知名企业的桥梁,高等院校外语系应作为英语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其联系的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其运作模式是“按工作需求培训语言技能+专业职业角色扮演+户外实践教学+外语人才市场媒介”。这个模式有利于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实用型的外语人才,并将在今后的合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中国进出口企业对于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有实际经验的人才
在对30家企业解决国际贸易人才的方法进行调查时,其中选择依托社会的人才市场招聘的企业为13家,占所调查企业数量的86.6%;选择接受高校毕业生的企业为5家,占所调查企业数量的30%,通过熟人推荐的企业为2家,仅占企业总数的 6.6%,选择自己在工作中培养的企业为8家,占所调查企业总数的53.3%。由于人才市场的充分发育,人才流动性的增强,企业更愿意在人才市场上寻找自己满意的人才,选择自己培养人才的企业为53.3%,低于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寻找人才的比例,这说明中国的很多外贸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资金去培养自己的人才,更倾向于拿来主义。值得关注的是在这30家外贸企业中,仅有30%的企业愿意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聘人才,这表明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直接满足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对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突出的问题进行调查中,95%的企业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践能力薄弱,72%的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46%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对于外贸业务流程不熟悉,仅有8%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薄弱。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得高薪的关键 [1]。
二、中国进出口企业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一专多长
在对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注重掌握的知识进行调查中,我们发现98%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应该强化外语,95%的企业认为应该重点掌握国际贸易实务,76% 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这说明当今企业对于贸易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外语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贸易的能力,还应该注意的是,大多数进出口企业认为贸易人才还应该熟悉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贸易活动日趋活跃,贸易纠纷也不断增加,这需要外贸人才要具备国际贸易相应的法律法规,要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在对“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你认为学校应该安排哪些考证培训”这个项目调查时,62%的企业认为应该具备报关员证书,48%的企业认为应该具备报检员证书,32%的企业认为应该具备物流师证书,这表明当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的人才,要对贸易相关的行业充分了解,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有很强的适应性,才能为企业贡献更多的利益。从表面上看,现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入发展,国际贸易企业更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对于相关的业务完全可以委托给他人办理,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企业更愿意自己的员工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加节约成本,也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加游刃有余[2]。
三、中国进出口企业对外语外贸人才的具体要求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在调查中,企业都谈到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鉴于国际贸易业务的特殊性,企业非常强调毕业生的个人诚信观、对企业的忠诚度、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道德修养,甚至于大部分企业将职业道德的要求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子。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毕业生离职带走客户资源、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
2.对外语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有较高要求。由于国际商务活动必须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同时要使用外语处理各种繁杂的单证,因此,聘用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能熟练运用某一种外语处理实际工作成为了所有外贸企业对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3.掌握计算机技术,具备从事函电处理与单证制作与管理的能力。外贸工作离不开大量的文件处理和单证处理,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处理各种往来函电,制作单证,甚至进行经营核算是外贸单位对聘用人员的期望。
4.期望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能直接对接外贸各岗位。企业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较之学历更注重聘用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企业普遍反映不太在乎所聘用人员有多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加关注是否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缺乏人员的岗位,更是需要受聘者直接就能胜任工作。据调查资料反映,拥有各种岗位证书的人受到企业的青睐。
5.希望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部分企业,尤其是新拥有外贸经营权的民营企业,非常希望所聘用的人员不仅具有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还能够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6.要求具备沟通协调和开拓创新的综合能力。外贸业务涉及商检、海关、物流货运、生产供货、外汇管理、出口退税、银行结算等方方面面,需要沟通协调的环节众多,因而需要聘用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顺利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同时,外贸业务针对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每个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因此,外贸企业要求所聘用的人员必须灵敏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善于思考、分析、解决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具备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以及开拓创新业务的能力 [3]。
四、外贸方向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交际能力的需求分析。Munby的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的观点,外贸英语课程学习者主要是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的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学中英语用于写作符合规范的外贸信件。使用环境涉及对外贸易的公司、企业或招商局。学习者要学会如何与买方、卖方或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就贸易中具体环节进行咨询、协商或洽谈。外贸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外贸英语中展现外贸业务中各环节,涉及许多交际事件,如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和索赔等。交际过程中要掌握清晰简洁、礼貌周到等原则和对方本位的立场。
2.培养兴趣。要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和引导他们喜爱该课程。教师的人格魅 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热情、亲切、幽默、开明、宽容的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喜欢。对老师的喜爱会逐渐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课堂话题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商贸领域生动鲜活的事例或其他领域的话题,只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选择来讨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加以运用,以便丰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进步予以及时的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近年来外语交际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ESP教学。交际教学法认为教学材料是影响课堂交际和语言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能促进交际性语言使用。常用教学材料有以篇章为基础的材料,以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和以及实物教具。函电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种。课本提供了大量的经贸信函。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其他的语言材料。如讲到装船一章时,可以上网搜索国内外海运公司网站,查阅真实素材。即使是中文材料也可以给予学生很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推进学习者的认知过程。
4.开展丰富的语言交际活动。根据交际教学法,外语课堂应是一个充满“交流”的场所,“用语言去学”,交际能力的获得依赖具体的交际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精心设计相关的情景活动。任务活动的开展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抓重点。“社会心理表征左右语言使用的过程,它作为认知语境的一部分影响语用推理的过程,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形成的心理表征,可以导致推理的种种变体。”[4] 学生基本掌握该单元信函的特点后,单元中的其他信函可由学生课后自习,可另外安排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采用演示文稿,分析各信函中的交际事件、交际手段、写作特色、语言重点;或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表演,生动展示交际事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评点,并把学生的作品与课文中相关的范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实践,认知到其中的差距和优势,能发现各自应获取的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进行适度的文化导入。讲解翻译练习时,通过对比突现英汉语言结构与文化间的异同,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可通过学生喜爱的讨论方式进行文化导入。
5.抓好校外实践工作,增强商务交际能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平台。外语的学习毕竟是不同于母语的学习,它需要有一 个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在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锻炼,可以让语言学习和实践同步进行,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简化了就业环节。许多院校在加大校企结合的力度。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利互惠的合同,逐步建立合作、协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成为应用型人才。
6.加大师资培育力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外贸英语教学的质量。外贸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主动钻研教学理论、学科知识,还应联系企业、海关等相关单位,做到多请教、多实践、多总结,借此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
五、加强培养外语外贸人才的出口判断力
外贸出口销售,商品是关键。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当然,现在女的也一样怕入错行,男的也怕河东狮,这是时代不同。但是,从古代到现在,对商品的鉴赏和市场把握能力,却始终是外贸人的核心素养。说白了,就是看你会不会看市,判断一个商品能否通过你出口,赚取利润。这个看商品可是学问大了去了,有的人能够一眼看出商品好不好,有的即便把真假两个商品摆在面前也分不开[5]。
要锻炼出这种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判断出口地区的市场需求从报纸、当地企业、政府宣传等方面判断出口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
2.摸清同行业的整体状况。行业的整体状况反映着整体需求状况,可以从报刊的广告得到大概印象,通过同行之间的聊天、会议沟通得到细节。
3.联想能力的培养。俗话说的复合型人才,往往都是大脑高度发达的,而且更加身体力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是基础,联想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从战争联想到医药、从医药联想到纱布等等。
4.江湖实践。外贸人就是跑江湖的,一定要从江湖中来,到江湖中去。其实就是要多看、多问、多听、多想,凡事多个心眼。比如,我们到高档商场逛,可以看看老外的购物行为,并有机会沟通,想想商品到底哪一点打动顾客。哪一种商品你感到能够赚钱?哪一种商品你愿意去生产它、卖它?再比如,参加展会。展会上一般会有业务人员和市场人员,有的可能是技术专家。最好找到恰当的人,你就能够摸清楚所有的情况了。
5.分享交流。往往,知识不用就会生锈,和朋友们交流,就会让知识增值,提升自身,利益他人。
六、加强外贸方向的英语专业学生“考证”指导和理论与联系实践相结合
从本次调研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随着中国外贸量的增长,对持证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等的需求极大。目前在中国,进企业招聘人员时除了相关工作经验外,普遍都要求具备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英语四级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考证”基本是成为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进入国贸行业的“敲门砖”。另一方面,我们还了解到,国家去年正式启动跟单员考证,由于跟单员现在还没要求持证上岗,在职跟单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预计在今后几年内,能取得跟单员证的毕业生的求职前景会比较好。同时,我们还了解到,随着外贸业务的增长,其外销员、航空货代员的需求大为增长并有着较大缺口,高校外语外贸毕业生在此方面也可有所作为。鉴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考证几乎成为对口上岗的前提,而其可供选择考取的资格证较多,学生不可能每一个证都报考,而每一个证所对应的岗位有一定区别,如何组织学生有选择的报考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考证的指导工作。为发挥学生这个特点,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应设置柔性化专业方向模块,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模拟教学手段,使学生直接在实验室局域网上进行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和会计模拟做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尽量采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理论分析与案例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维一体的培养模式,我们制订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运用外语和计算机两种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做贸易和解决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将充分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引进的出口贸易模拟操作软件(Teach Me Trade)软件和教育部推荐会计模拟操作软件CAIAS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发素质拓展项目,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缩短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也缩短学生读书与就业的距离[6]。
参考文献:
[1]孙华平,咸越,佳.浙江省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2]赵崎.从外贸企业调研结果谈对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建议[J].商情:教育版,2008,(35).
[3]彭侠.浅谈对外经贸与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8,(34).
篇12
随着电子商务蓬勃的发展,电子商务人才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之一。但电子商务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30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另外还有数百所高职高专类院校以及高等自学考试也设置了相应专业,加上其他层次培养的专业人才,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电子商务职业教学和培养体系,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到数十万人。
但国内各个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一切都处在摸索阶段,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不符合市场需要。因此,再思考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配置跟不上
电子商务,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要求网络技术和商务各学科之间要具有高度的复合性和交融性。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抽调,缺乏复合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和深入。另外,很多学校的师资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在从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1.2 培养方向界定不清
现在各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大多旨在培养即具备技术能力又拥有商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求学生既通晓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能力;又要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同时熟悉金融、国际贸易领域的知识;还要具备法律和英语常识等。培养目标太宽泛,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而且由于没有掌握一项专业技能而面临就业困难。这种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符合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特别是网上创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无处不在的因特网是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辟一个新的实训基地。
目前在淘宝、易趣等网站上开设网上商店基本都是傻瓜式的,都有现成的模版,开店方式非常简单,不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据统计,在淘宝、易趣等网站的“个人店铺”中,有40%都是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商店,而不是仅仅在大二才进行一个学期的短训,一直经营到毕业。由学校或系里扮演物流公司的角色,统一为学生进货和配送。学生从学校或系里提供的商品目录中选择自己要经营的商品品种在网上发表即可,不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本。
开始学生也许会感到不知所以、无从下手,但随着不断学习,尤其是学完相应的课程后,由教师指导,将相关的知识应用到经营过程当中———学完电子商务概论,就进行网站推广;学完市场营销,就进行营销策略组合;学完网页设计,就进行个性化的页面设计等等。这样会使学生的经营活动每学期都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还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发生大的改观,避免了仅仅实习一个学期在时间上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创新,彻底领会所学的知识。
3.4 教师要可能增加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在教师的聘任上,要尽可能增加有实际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原有的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到企业中锻炼培训,这样才能与实际接轨,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要能敏锐的捕捉实事发展的变化,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将各领域电子商务的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有竞争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加快,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专业都在不断的发展中,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的策略也在变化中。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结合不同的时期特点来不断探索。
篇13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各高校应及时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培养本校潜在的人才,稳定现有的人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引才,这种引才方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人才不会“水土不服”,因此高校应鼓励人才学习最新的知识、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使他们成为高校发展的新动力。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人才培养方式
(1)学历教育。在职(脱产、不脱产)深造,提高科技人才的学历层次是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2)在职教育,即专业“充电”,提高专业素质、技能。
(3)在岗研究。高校应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学习,拓展和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此外还可通过自学、以老带新等方式或途径来强化教学科研能力、完善导师制度进行人才培养,总之学校应积极营造环境鼓励教师寻求多渠道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人格和身体素质等整体素质。
2.人才培养的重点
(1)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建成一流的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支一流的人才队伍,而建设这支队伍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造就一批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知识丰富、学术造诣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善于带领团队不断进步的学科带头人。
①加强对学科带头人进行长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
②重视培养的实效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所从事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应该是最先进的,是学科研究的前沿性课题。学校进行培养时一定要确保学科带头人学术活动的前沿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2)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应注重为学术造诣较深、业绩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中青年骨干创造条件,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和学术氛围、给予财力、物力、人力支持等手段,重点培养,委以重任,放手使用,严格管理,使其尽快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然,各高校在做好对重点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的普遍提高,二者应相互结合。要着眼于学科梯队的整体培养,只有整体队伍的素质、水平提高了,拔尖人才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校才能长远发展。
二、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研究
1.建立完善人才培养管理选拔机制
在教育培训时,不能盲目培养,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学校可以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计划,并在制定学校教学、科研计划时,充分考虑到教师培训提高的需要,在满足完成正常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留出一定比例的“轮空”岗位数,有计划地在工作出色的教师中推荐有培养前途的、对学科及学校长远发展有利的人员去进修和深造(在岗研究例外),学校根据整体要求审批通过后,拟订当年培养计划,在校园内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纳入当年正式培养计划,依此有计划的培养。
2.建立完善人才培养管理约束机制
目前,各高校往往存在“培养的人才不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术工作而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回报”、“只为拿证,不求上进”、“培养一个,流失一个”等倾向,这成为其人才培养的“拦路虎”,于是各高校就不愿意再付出大量的投入进行人才培养,这显然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培养人才流失这一现象,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出现是难免的,但还是要积极寻找自身的不足,尽可能避免,其实无论哪种现象,解决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管理的约束机制,要“软硬”兼施。
(1)通过在岗研究方式进行进修的,按原聘任岗位合同要求进行考核,标准不变;
(2)在培养计划内:
①通过短期培训(1个月以内)的方式进行进修的,则按原聘任岗位合同要求进行考核,标准不变,短期培训超过1个月而少于半年的或通过不脱产方式进行学历深造的,可适当放松此阶段对课时的要求,其他标准不变。培训或深造按期结束或经学校审批通过延期结束后,在一年内高聘一岗的,并经考核符合高聘岗位要求的可根据高聘岗位情况分季度报销相应的学习费用;
不能在此期间高聘的或经考核不符合高聘岗位要求的或未经学校审批通过而延期结束培训或深造的,不予报销,若超过按期报到时间3个月仍为到校正常工作的,则自下月起按自动离职处理,停发工资等一切待遇;
②通过脱产方式进行学历深造的或通过半年以上方式进行培训的,在深造期间可适当放松对课时、科研和其他硬性指标,但须停发校内津贴等其他一切校内福利待遇。培训或深造按期结束或经学校审批通过延期结束后,在一年内高聘一岗的,并经考核符合高聘岗位要求的,可根据高聘岗位情况分季度报销相应的学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