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篇1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都是真理。然而,有些地方或部门片面追求GDP 增长,把物质利益或财富、金钱的获得看作是发展的标志、政绩的标准,而无视在资源和环保上的代价,忘却了GDP 的增长是为了“人”。当前,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失业和不公平现象,相反,却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冲突加剧,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当前,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但这个“总体”实际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在这个平均的背后,还掩盖着许多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也就是说,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不是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所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发展指向:“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断言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实体。相反,“人本”意味着不“以神为本”,或“以自然神为本”;不“以官为本”,或“以上为本”、“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不“以钱为本”,或“以生产为本”、“以GDP 为本”;也不“以大自然为本”,或“以生态为本”。可见,“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决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安排自然,而要求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走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型工业化文明之路。因此,我们必须警惕人类中心主义滑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显然,“以人为本”体现了二者的平衡,体现着人们对发展问题的真理性把握的智慧。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之“维”

首先,“全面、协调”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事实表明,如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不顾及其他,那么就必然会引起生态、社会等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这是因为事物间存在普遍的物质(包括质量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相互作用。就相互作用必然引起参与相互作用之事物的物质和信息结构的改变这一情景来看,凡是相互作用过程都必然会伴有价值关系发生,因为价值关系存在的范围、相互作用存在的范围与事物(包括物质的和信息)存在的范围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而世界更是作为普遍联系着的统一体存在的,也就是说,价值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中,它乃是一切事物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价值范畴重新界定,也就是价值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实践已经表明,把价值存在的范围限定在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的领域是一种片面的理论,仅仅在人的世界里无法找寻到解决全部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的答案,更不用说生态环境问题的答案。但不可否认,自然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人和社会的价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价值作用决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向的,并且有正价值、负价值、中性价值之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各种价值关系,全面考虑各种发展中的价值因素,进而真正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各种价值关系,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力求实现正价值,避免产生负价值,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总之,“全面、协调”发展的含义是强调在社会整体发展上,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价值的前提下,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荣,维护生态平衡作为根本的价值尺度和目标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重大政策和规划时,要始终注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始终注意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一切以促进“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全面发展为依归。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发展的真理把握的巨大进步。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过程,可以说是对时代所传递的人类发展安全的价值真理的认识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变化、发展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把握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又是一个信息活动过程,它是对认识对象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信息度的把握。真理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体,是实现了的信息的质与量之度的统一,是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实践中实现了的辩证统

一。时展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超过这一限度,发展就反过来构成了对生存的威胁。这个“度”既包括发展规模也包括发展速度,映射在自然界,就是地球生态系统吐故纳新、自我修复的能力范围,也就是生态阈值。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并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的。

实践证明,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与仅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既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发展的真理表明发展必须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总之,“可持续发展”表明了发展观对人类整体与长远生存安全的关切。

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发展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生产,开展无害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这些都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真理对我们的实践要求。

三、“生态规律”:科学发展观之“度”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求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它更加强调发展要“好”字当头,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的科学之度其实就是在发展进程中强调发展的生态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

质、量与度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1〕(P313)“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相应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转化为质。”〔1〕(P314)这是因为变化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度是和规律范畴一样的范畴,认识了一事物的度也就是一定程度上认识、把握了规律。所以,对科学发展的生态规律之度的把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人们掌握真理的关键是一个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度”的问题。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P47)因此,人也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维护自然,在充当生产者的同时又具有维护者的主体地位。

正如彼得·弗莱布所说,科学家现在知道人与动物分离的断层并不像从前那样,任何对人的独特性的定义显然只是基于程度上的差别。这样,生态伦理要求我们自觉认识人的“度”在什么地方。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重点,体现在对“生态伦理”的科学认识。

人之“度”要求我们敬畏自然。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已极其发达,人类已经具有了毁灭人类自身的能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许多人自然地产生了无须敬畏自然的思想,甚至有人蔑视自然。然而,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倡导敬畏自然。这是因为,在大自然面前未被我们人类探察和认知的领域太多了,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不可否认,对于无限的宇宙、自然,人及人类历史是有限、有“度”的,或者说人类掌握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真理,在绝对真理面前,不能不有敬畏的前提。

然而,“敬畏自然”的“人之度”要求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更不是“无为”和“消极怠工”,而是一种“从义出发,利以义取”、“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态度,要节制和规范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的不当和失范行为。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新的价值观,以全新的生态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的发展。同时,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保护、尊重和发展生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当前,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经过改革开放30 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我国的“三化”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机遇,我们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三者的融合,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加快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

总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理性认识,一个国家和地区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正确的意识被付诸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变为创造世界的现实力量。为此,我们应该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从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维”、“度”。

篇2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更加复杂,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强化创新管理,才能成为新形势下在竞争取胜的根本保障。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一)企业管理创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求企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除了国家政策外,市场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更新和群众思想层面的转变等都要求企业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和战略布置,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适应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前提下,企业的一些落后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并加强管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开始了不断加强技术的创新之路。相对于那些企业物质资源来说,企业管理作为一种企业资源的提法则较为新颖。管理将不仅仅只是开发天然资源和其他劳动对象的必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开发技术资源的必要手段,更是企业革新管理方式和方法的直接手段,管理资源一旦被开发利用,就具有十分显著的导向作用。

(三)企业管理创新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的调整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党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求。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式为主,且人口数量多、流动量大、人均资源缺乏等,因此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刻不容缓。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幅度调整,企业的生存环境必然随着改变,当前的企业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向高效、集约型转变。只有适应市场,不断变革并勇于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领域中处于优势地位。由此可见,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方法

(一)企业管理观念上的创新

管理创新的灵魂是观念创新,企业管理者要切实认识到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机遇,大胆创新,不断创造和拥有更新的思想、更新的观念,不断增强企业核心技术优势,优化、调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会走得更高、更远、更稳。

(二)企业管理机制上的创新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过去我们企业是庞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企业不应承担各种社会政府职能,且各部门注意分工合作,使企业轻装上阵且高效率。其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能够高度适应市场经济。最后,企业应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降低成本,提高组织效率。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就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它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它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更优、更高效的管理制度,综合协调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率。

三、企业管理创新中应注意问题

(一)建立创新型理念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任何创新性管理行为都是在理念的指导下发生的。企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拥有一流的创新理念。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企业要不断对原有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赋予特定内涵,使之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要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企业自身的凝集力。要有不断超越的精神。惟有超越创新思维,树立全新的管理与技术创新理念,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二)创新举措要尊重客观规律

企业所建立创新举措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要有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因为企业管理创新并不只是纸上谈兵,他要在生产经营中能够操作,在具体环境中能够实行。若违背了客观规律,终将一事无成。企业只有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和自身实际,并充分发挥创新的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创新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速度和效率

新经济时代,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但要比创新,还要比速度,速度最快的企业就可以迅速地占领市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的第一个拥有者,也往往是该市场的成功者和领导者。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创建面对持续变化环境的企业运作模式。在新经济时代,重要的是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组织氛围,在快速变动的竞争环境中为员工提供最快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总之,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把握管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整个过程中。要为员工发挥创造性才能搭设舞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新者,并注重个性文化的培养,创造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3

为依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依法履行好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促进中央企业更好地依法经营管理,防范法律风险,国务院国资委在总结前几次组织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基础上,现在又组织11户中央企业公开招聘总法律顾问,这对企业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是一次开创性的,对当前和长远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客观需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求依法经营,因而需要学法、懂法和守法。这是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短处,那时普遍对企业的法制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国外企业到国内开展经济交流、合作投资,国外老板首先带来的就是法律顾问,因为他们首先要了解我国相关领域的投资环境是否有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有没有说理的依据和地方。只有在法律环境这一关评估通过之后,他们才派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来。由此可见,学法、懂法和守法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必备条件,国有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年四月召开的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工作会议和八月份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我就专门讲了中央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中航油事件让我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交的学费太昂贵啦!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迫切需要中央企业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好依法经营的问题。

二、这是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遵守法律,用好法律,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负责法律把关,要设置总法律顾问的岗位。没有总法律顾问的岗位,企业的经营大门就敞开了,有的人就会钻空子,风险太大。前不久个别中央企业因为输了仲裁,好不容易扭亏的成果被人家一下子划走了上亿元人民币,教训深刻!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都带着律师来,他们签署意见前都先由律师审查同意,这说明他们对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视。所以,企业的经营发展要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法办事,企业领导一定要有这个认识和责任感。凡是企业没有设置总法律顾问岗位,经营决策没有法律把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就要承担责任。中央企业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搞好企业的客观规律办事,在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法制建设方面作出表率。

篇4

1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论的坚持与发展,是马克思主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们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背景来看,我们在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在环境方面,如在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掠夺式的开采造成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

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照客观规律办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内容。

2 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辩证法发展的最新成果

2.1 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周到,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科学发展观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抓住了“重点”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2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既坚持了的重点论,又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它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篇5

第一,创新发展理念,重视和加强学习,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去更多强调的是抢抓机遇,追求发展速度;现在必须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好”字当头,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掌握渊博的知识和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是对政研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我们要善于与时俱进地学习,敏于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为领导决策服务工作中。

第二,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过去讲解放思想,更多地强调要树立敢想、敢干、敢冒精神;现在除此之外,还要增强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认识,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合乎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要着力变革思维方式,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观察、研究未来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那些一维性、凝固性和僵化性的传统思维亟需变革。当前,在推进区域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把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视野,敏锐地捕捉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着重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努力提高对区域经济联系、协调发展的认识。

第四,创新调查研究的方法。在开展调查研究、服务领导决策的长期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当前,政研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克服调研方式方法不够科学灵活、研究思路缺乏创新、调研成果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坚持原本行之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运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为调研和决策提供快捷、可信、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等。

第五,勇于超越自我。过去主要是纠“左”;现在主要是针对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出现的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等进行解放思想,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篇6

篇7

2.经济管理工具与管理方法实现现代化

经济活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益,但同时还必须符合一切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具和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很多新管理工具的运用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例如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下,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器械等广泛被使用,企业的经济管理更加合理,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有效,而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在经济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很多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企业的现代化经济管理中一定要坚持全局发展战略。

3.经济管理更为民主化、专业化

不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还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员工都功不可没,他们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带来了利益。因此,企业的经济管理应该以员工为核心,给予他们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企业通过民主化的决策可以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民主化的实施。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管理人员专业化。作为管理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经济管理策略等等都要具备专业的素养,通过制定合理的策略落实到具体的经济管理活动之中。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施策略

1.从我国国情出发,体现中华民族特色

经济管理的发展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发展战略。经济管理不管是思想、模式还是方式的发展都要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社会生产力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社会制度与西方国家也大不相同,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我国的经济管理应该立足国情,结合各个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如果盲目地照搬西方经济管理方式未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因此,经济管理现代化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施管理思想、模式以及手段的合理调整,从而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2.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理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迅猛,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逐步开始向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引进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管理经验十分丰富,因此,我国可以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借鉴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模式,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展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

三、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1.经济管理制度更为人性化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经济管理的发展更离不开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经济管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人性化,符合人类发展客观规律,这样才能为经济管理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2.经济管理方式更加民主化

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制定民主化的决策相当重要,如果决策不够民主则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在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管理方式一定民主和合理,制定决策的时候充分征得员工意见,发扬民主精神,这样一来既能凝聚大家的集体智慧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扁平化组织结构诞生

在经济管理中,传统我们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这一种组织结构对人们思维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积极性的提升极为不利。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与经济管理的发展不相适应,由此诞生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组织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4.坚持以顾客为导向

传统的经济管理坚持以技术与生产者作为重心。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越来越多地坚持以顾客为重心,确定顾客需求然后决定生产数量与规模。企业生产什么、生产的量是多少要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因此,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下,顾客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只有坚持以顾客为导向才能最终获利。

5.借助互联网进行沟通

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少不了的,一旦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就要及时沟通解决。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内部交流提供了便利,企业员工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经济管理现代化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它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行。

6.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必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还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因此,经济管理活动中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员工各自优势,凝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团队合作精神必不可少,在经济管理中,它也起到推动作用。

篇8

1、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科学发展观将发展观实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转变,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科学发展观主张,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促进社会发展;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还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同志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由此,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志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谋求当前利益,又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为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主张在发展中解决发展问题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思维特征之一。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的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惠维的历史的科学。’,n[人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一历史阶段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活动方式来把握该时代的思维方式。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该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性质和状况,反过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必然要对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1、科学发展观思考的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个人,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问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就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而言,就是指全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及统一战线各组成部分在内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加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做到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联系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按照一定规律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决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是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范畴,整体推进,以形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同时并举的发展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三、科学发展观以客观规律为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篇9

能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安全生产又是能源、资源工业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抢险排险困难重重,一般具有毁灭性和不可逆性,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和经济损失无法挽回,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瘫痪,短时期内很难恢复生产。数据分析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高达25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5%左右,不亚于印度洋深海地震引发海啸灾难造成的损失。另外,因安全生产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用数字来统计。由此可以看到,安全生产搞不好势必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具有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的属性。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吸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坚决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上保持清醒头脑,二者相比,应严格把握经济发展质量优先的原则,因为我们主观想快发展是一回事,客观允不允许我们这样快发展又是一回事。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制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应该充分体现安全生产这一影响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充分考虑安全生产这一瓶颈制约的影响。这样,才能把中央提出的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延长经济发展周期上升阶段的要求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两个深层次原因

安全生产是伴随经济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特殊领域,且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积累了很大的经济总量,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003年,我国GDP增长9.1%,第二产业贡献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八成。而且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安全生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于安全生产客观上与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因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渐进过程,其间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调整,安全监管体制也几经变革。同时,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有一个逐步认识提高的过程,使得在较长时间内,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淡漠,监管体制、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存在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规模,轻视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的片面倾向。造成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致使大量安全隐患以不同形式长期积累。

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反映,是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我们在持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着力体现其先进性和有序性。先进性,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序性,就是要坚持不断完善法制经济建设,坚持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充分体现宏观调控的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性和有序性,体现在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有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深刻背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坚持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加大研究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力度,树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期艰苦攻坚的思想。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从长期以来排查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局限中跳出来,把安全生产工作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科学应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两个重要环节

安全生产关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企业、个人、新闻媒体等环环相扣,缺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全社会都有关注安全生产、参与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其中,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承上启下的两个重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篇10

一、要引导党员牢固树立谋划发展、促进发展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政工干部要把促进发展摆在首位,引领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用科学的思维来谋事;要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来办事。要破除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集聚人才、凝聚人心的思想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要团结共事,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局面,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出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团结。以党员干部的团结和谐促进单位的团结和谐,以单位的团结和谐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周围,以人才的优势赢得发展的优势。要解决好为谁干事和为谁发展的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干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解决好靠谁干事和靠谁发展的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解决好干事让谁受益和让谁满意的问题,把干事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体现在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上。要认真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干顺人心、暖人心的好事,使科学干事的过程成为爱民、富民、惠民的过程,使党员干部的成就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相一致。

三、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顾大局、利于长远的思想

篇11

生态与经济是一对相关概念,而且这种相关是正相关,也就是说,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 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1.1 协调性特征 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1.2 系统性特征 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1.3 循环性特征 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篇12

篇13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

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指在经济管理中,灵活运用一系列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理论成果,比如,信息论、系统论,优化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工具,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管理组织,必须符合组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新时代下,我国经济管理体系日渐完善,符合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随之,经济管理逐渐走上“现代化、人性化、网络化”道路,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经济管理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经济管理和现代化之间紧密相连。

(一)专业化与民主化

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是现代经济管理的关键所在。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生产技术等,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执行管理能力。同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广大劳动者的创造性紧密相连,但这种创造性必须建立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基础上。从某种角度来说,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民主化都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也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二)科学化和自动化

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需要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事物,揭示事物本质。换句话说,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科学化管理,主要是因为在管理工作中,科学化管理有利于吸收、运用不同方面的科技成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管理效率。在此过程中,需要优化利用各种先进的手段,比如,计算机手段、自动化仪器手段,有效调控、指挥管理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整体质量。

(三)管理思想与组织现代化

在经济发展中,管理思想、管理组织要同步,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必须满足经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在原则、方法等方面产生共鸣,并灵活运用到管理活动中。同时,要结合科技发展情况,生产程度,优化管理组织,具有时代特色。

二、经济管理发展

1)管理理念发生变化。

当下,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管理理念已经无法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渐被淘汰,而新的管理认识正处于不断完善中。在企业生存发展道路上,经济管理理念的变化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企业领导者、管理者逐渐意识到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也会更加重视内部运营管理,综合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把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灵活运用到经济管理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经济管理的积极作用。

2)健全经济管理体系。

在建设经济管理体系过程中,企业需要全方位给分析现代化发展会对自身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通过不断途径,加以优化完善。还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经济管理具体情况,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理念,优化调整经济管理结构,充分发挥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具有的作用,确保日常各项管理活动有序开展。此外,还要严格遵守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寻找二者之间的切合点,逐渐提高企业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更好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3)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就企业而言,传统的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形状,需要自上而下的传达命令,管理职能便是权威的基础,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属于管理和服从的关系,不利于发挥内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参与,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此外,尽管结构上分散,但在技术、信息紧密相连情况下,有利于强化员工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反应速度能力等,管理层次也少于传统组织结构层次,组织形式具有扁平化特点。

4)客户成为管理的中心,人性化的管理思维。

在传统经济管理中,技术、生产者才是管理的核心。但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客户逐渐成为其中心,主要是因为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买方市场形成,需要企业组织创造更多的价值,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而企业也需要随时关注社会市场变化情况,以消费者为导向,优化调整内部运营策略,根据运营情况,科学决策,合理控制运营成本,实现最大化的运营效益。此外,企业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更加关注内部员工成长,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法,多元化的沟通方法,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实现人性化管理,明确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员工潜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至关重要。在运营过程中,企业要动态关注市场变化,优化调整内部结构,不断改进经济管理方法,提高各方面资源利用率,减少运营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以此,促使经济管理逐渐走上“现代化、网络化、人性化”等道路,不断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苗桃叶.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3:78-79.

[2]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