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发展的关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发展的关键

篇1

如果要未来能涌现出大量创新,从而不仅从技术上而且从制度上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那么现在除了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外,还应该对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作出改革。与此同时,与户籍制度伴生的其他政策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重视教育上的城乡失衡和地区差别扩大。

篇2

1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8%上升到6.0%,提高了4.2个百分点,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这些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仅占30%。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威胁,要改变过度依赖物质投入和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通过创新来驱动。自主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说,就如同汽车的发动机,有了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更具动力和活力。

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能使经济保持更高的增长速度,并促进经济的繁荣稳定与不断发展。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并提出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必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增加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降低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比重,改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的科技支撑,而且能够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长模式看,第一次产业革命主要是资本驱动经济发展,而第二次产业革命却是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了经济的增长。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把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靠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日本用科技引进与创新支撑的“速度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韩国以“科技+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仅用40年就成为世界第五大创新强国。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给我们一个启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主创新就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创新技术、提高效率、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途径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以市场换技术,但是并没有换来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况且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也是换不来的,必须依靠我们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发展创新文化,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要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其创新体系中,都把企业作为主导力量。在自主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不但具有市场竞争所赋予的从事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而且具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条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以成立技术中心,逐渐改善企业的研发条件,提高企业原始性创新的能力。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支持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争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名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我国对创新资金的投入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30%用于扶持企业创新,而我国科技投入的90%用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真正用于企业的经费所占比例很少。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一是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比重。一方面,政府应采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企业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使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确保研发资金。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吸引社会资金,组建各类创业投资公司;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担保机制、支持风险投资等手段提高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二是增加政府投入企业的研发经费。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把企业作为经费投入的主体,确保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不断提高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

要大力凝聚和培育创新型人才。人的素质或质量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人才聚,事业兴”,人才既是企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个企业对创新人才不重视,那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著名的丰田公司,将员工视为珍宝,为了寻找到优秀的人才,公司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IBM公司能长期在IT界保持领先地位,主要缘于公司“全民创新”的理念,公司鼓励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创新中来,并在全球员工中开展“即兴创新大讨论”。凝聚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一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解决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为那些创造性人才最大程度地发挥创新能力提供有利平台。二要提倡创新教育,重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创新文化。文化氛围对科技创新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激励作用。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鼓励“敢为天下先、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以便为创新提供精神支持。其次要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欢进.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1).

[2] 尚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8,(3).

[3]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

篇3

房价上涨速度太快影响内需扩大

目前中国的消费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这个指标相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比较低了。尤其是处于目前的金融危机时代,内需的启动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困境:高房价使得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群将大部分收入用于供房,可用于消费的货币收入大大减少,而高房价又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的一个原因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上收到中央而财政支出下放给了地方,也就是所谓的“责权不对等”。中国科学院的陶然博士对此有一系列的详细论述,这里我们引述他的一些观点。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包括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等等。中山大学的陈天祥教授对广东某市的政府考核体系有过详细调查,该市的考核内容分为三大块,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管理以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占60%的权重,社会发展和管理占30%权重,党的建设占10%的权重。其中,经济建设设计了8项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发展和管理设计了10项指标,包括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党的建设设计了3项指标,包括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可以发现,在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经济建设也在整个政府考核体系中占到60%,更何况其它不发达省份呢?正是因为此类政府考核体系,地方政府在出让不同类别土地时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对于工业用地,由于可以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获得持久的增值税收入,并且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各省份在企业投资项目中竞争非常激烈,也造成了一些重复建设项目,因此工业用地一般采用“零地价”的方式予以出让。而对于房地产企业这样的服务性企业来说,地方政府只能从房地产建设和销售中抽取短期的营业税,因此在财政收入目标的驱使下,地方政府垄断着城市土地一级市场,通过拍卖的方式获得最大土地出让金收入,这部分资金属于预算外收入,地方政府拥有自主支配权,也是部分为了弥补预算内收入的不足。并且商住用地获得的高出让金可以用来弥补工业用地出让中的损失,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最优选择。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高地价带来了高房价,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房价不断攀升,除了购买商品房以外,人们很难找到替代品(虽然有经济适用房,但有时由于程序不透明,需要房子的人却无法买到房子),只有购买价格过高的商品房。消费比例偏低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我们应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革政府的考核体系?如何改革财政体制?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方针,在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也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是比较重要,但如果为了这些目标而牺牲了收入公平、公共产品充分供给、环境保护等,那么这就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根据斯密的观点,在通常情况下,政府的职责只是局限在公共产品供给等领域,而不应该介入竞争性经济领域。那么,在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点,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等作为更为重要的部分。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前的财政体制,地方的财政收入相对减少,而财政支出相对较大,不对称的责任和权力只能诱使地方政府寻找财源。因此,一方面可以改革现有的税收体制,增值税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分享比例;另一方面,通过开征财产税让地方政府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税收源。通过这些改革,促使地方政府退出房地产市场,让价格机制自动调节市场需要,让更多需要房子的人以合适的价格买到房产,这也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改革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房价降低会让人们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那么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中减少的财政收入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来弥补,这对于各方经济体都是有益的。

户籍制度制约了人力要素优化配置

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农民工涌入城市,造成了大量的“人户分离”状况,这给人口管理部门的工作也造成了很多困难。根据Tiebout的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分权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机制来提高公众福利水平, 因为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居民的偏好提供不同税负和公共产品, 居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不同的地方政府, 这种选择关系是通过人口流动来实现的。但在目前的户籍制度约束下,居民无法实现自由流动,这会带来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只有存在自由的人口流动,地方政府才能感受到压力。比如,A地区税负水平偏高、学校教育水平差等等,人们会选择去另一个相对状况较好的B地区,这会导致A地区经济萎缩、税收下降,那么经济恢复的最好办法就是减税、加大财政支出以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发展。第二,没有人口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就无法得到合理配置。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源是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没有自由流动就相当于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这会在某些地区出现人力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会出现短缺,这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目前关键问题是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特别是农业人口的城市化,这样才能实现通过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篇4

我国从1979年开始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进程①,国家对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有了经济上的体现。从1982年起,各地逐步开展了用地收费的做法。1987年,深圳公开拍卖了一个地块50年的使用权,这是对土地拍卖的首次试水。1988年宪法修正案通过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条款,使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有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配置格局主要呈现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并存双轨制,协议出让的方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01年的国务院15号文②,则确定了市场在配置经营性用地中的基础地位。2002年,国土部要求,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2004、2006和2009年,国家建立和完善了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制度③。

我国土地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制度转变是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重大体现。近20年,土地有偿使用的比例逐年大幅提高,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累计5.2万亿元。2009年我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万亿元,同比增加63.4%。2010年则达到了2.7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0.4%。一方面,源于土地的财政收入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制度的不完善也催生出了畸形的“土地依赖型财政”和众多深层社会问题,这直接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十二五”规划蓝图的实现。

(二)推高土地财政依赖程度的制度运行机制

1、土地成为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基点

土地已成为与地方各项收入关联度最高的资源要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直接获得土地出让收入。据统计,目前我国县市中,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了50%,有的地区甚至占到了80%以上。二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城市大拆大建与过度扩张带动重点税收。因为按照分税制设计,地方的主体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零星、分散的小税种。其中,由城市扩张、土地占用以及房地产开发带来的税收,全部归地方所有。而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主要就是房产税和建筑税,有些地方所占比例已经达到地方税收收入的30―40%。三是以低地价换取产业引进和发展,带动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增加。特别是利用建设用地招拍挂弥补土地一级开发的资金不足,同时扩大土地租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菜地建设基金等的收费规模。四是以土地为抵押作为融资工具获得银行贷款,以此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建设。土地融资为城市扩张起到了杠杆和放大作用。总体上看,发达地区政府财政的基本格局是: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城市扩张主要依托于与土地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2、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与土地变性的高额利差

首先,政府是唯一具有完整土地处置权的主体。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在土地用途转变过程中,政府是唯一的仲裁者,而对于“公共利益”由谁解释、如何解释却没有明确规定。这本质上赋予了地方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权利。其次,土地价值评估体系的“双轨制”形成高额利差。一方面,政府对农民按照农作物的产量标准进行补偿,无论是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都以农作物形式计价。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可以通过土地交易中心独家出让给用地者,则完全按照土地本身的市场价值计价。本质上讲,这是在以附着在土地上的农作物来替代土地本身进行所谓的“土地价值”转换,这之间自然会形成巨大的价值鸿沟。这种巨额价差也造就了地方政府征地最原始最强烈的冲动。

3、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低成本与农地转换保护制度的缺失

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低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货币低成本,二是征地行为的制度低成本。制度低成本的核心在于三点:第一,我国地方城乡建设规划法律地位不高,权威性不够,修编改变的随意性大;对于规划违规缺乏问责定罪的法律依据。第二,缺乏政府与土地所有者的谈判机制,当地方政府通过规划将农地纳入到城市发展范畴后,土地的用途管制就开始服从于所有制管制,农民集体的土地话语权就完全丧失;如果不考虑所造成的社会稳定成本,政府获取土地的交易成本极低。第三,农地转换保护制度缺失,没有立足农地的特殊保护法案。以上对农地征地的低成本与城市中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拆迁高成本综合后的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快速、大规模城市扩张行为和巨大、低效的高投入,这也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二、土地财政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一)土地财政削弱了经济运行的自身调节机能

土地财政透支了社会的未来收益。占土地财政主体的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政府向企业一次性收取了若干年的地租。对于企业则意味着透支未来利润,进行负债经营。而如果企业也参与到了土地的炒作中去,本质上则是对社会负债规模的转嫁和放大,归根到底是形成资产泡沫,进一步抑制社会投资。此外,这种所谓的负债经营对中小企业的压力最大,而他们是最具有适应力、吸引劳动力就业最多的经济主体,这无疑会削弱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

(二)土地财政阻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土地成为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来源,成为经营城市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政府本身担负着引导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任务,但基于土地财政的需要,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土地经营开发和城市建设,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建筑业、房地产、建材、电器、化工等产业中。低端的产业链条集聚了大量资金,这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此外,这也使得地方热衷于把农村土地“统”进城市,而没有将公共服务“筹”向农村,偏离了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可以说,政府在征地低成本的前提下,再多的土地也不可能满足城市的扩张与建设。土地财政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调控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地方政府反倒成为了宏观调控实施中的阻力。

(三)土地财政削弱了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

地方政府获得土地的低成本,实际上是鼓励了城市化的盲目扩张,形成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尽管有科技的支撑,但我国粮食指望单产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我国的粮食安全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耕地面积。当前,粮食生产越来越依靠13个主产区,已经形成现在的“北粮南运”格局。但由于地方经营城市的占地冲动,即使是粮食主产省,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再加上北方水资源的短缺和人口的稳步增长,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压力将有增无减。而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最基本的保证和保障,如果没有这一条,转型将无从谈起。

(四)土地财政增加了维持社会稳定的难度

土地财政带来的冲动,是地方政府官员对权利的滥用,更深层的影响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对公民权利保护的缺失。这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土地财政一方面不断制造失地农民,其就业、住房安置和长远生计对社会发展形成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抑制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社会整体的需求结构形成。特别是这种畸形的土地财政已经开始将增加的社会成本通过“拆村并居”、“农民上楼”等方式快速转移到了农民身上,农民生活负担被强迫性地加大,货币需求快速增长,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极不协调,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更加困难,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三、破解土地财政的办法和途径

(一)制定城市发展空间法和农地特殊保护法

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两种类型,可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土地的用途管制规则。在所有权平等的框架下,对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进行分类管理,对城市设立城市发展空间法,严格按照规划框定城市发展空间,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鉴于耕地的特殊性质和对我国重大的战略意义,应对农地单独立法,确认对农地的严格保护,同时对于农地用途转换必须走特殊程序进行,切实落实用途管制政策。

(二)将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进行剥离

首先,设定征地准则,重点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征地拆迁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公众利益,并采用穷举制明确公共利益的范畴;二是明确征地拆迁是万不得已的办法,即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设解决方案;三是保证透明的法律程序,接受公众监督;四是对征地的经济赔偿要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指导,同时体现公平合理和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将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剥离,将城市土地经营交给国有控股的土地资产管理公司运营,按照市场要求交纳税收,此经营收入交纳税收可纳入地方税种。

(三)严格执行“农地农有,农地农用”的政策要求

农地必须是农民所有,非农民不得拥有土地,须建立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审核和限制制度,重点引导公司等社会资本进入到农业服务体系而不是生产体系中。严格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规定。明确进入建设用地市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经营性”属性,地方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将宅基地推入市场。

(四)将地方政府征地面积与上缴利税规模挂钩

建立土地征收的经济制约机制。按照地方政府土地征收的实际规模确定土地出让金上缴中央比例。在规划范围以内的实行零比例,对超出控制规模以外的征地指标和采用增减挂钩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出让金指标实行累进制比例上缴中央。

注:

①《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明确规定,对合营企业应征收土地使用费。随后,国家又明确规定,中外合资企业的原有企业场地也一并纳入计费范围。

②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除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外,其他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土地的,必须依法实行有偿使用。为体现市场经济原则,确保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各地要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

篇5

巴东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

所谓的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农业经营企业把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把农业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一体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的产业化。县域经济是以一县的所有资源为依托,以县级政权为管理主体,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经济体。巴东是我国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湖北巴东县,根据自身农业生产环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初具规模。早在2007年,巴东县农业生产建设就开始呈现出规模化、区域化的特点,农业的产业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县域经济获得巨大发展。

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的贡献

(1)农业基础性地位得到加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巴东这样一个农业县来说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巴东县通过认真分析本县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产业,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首先是政策上的支持,为巴东县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其次是财政支持,巴东县政府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资,确保农业产业化顺利推进。第三是大力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尝试新技术和新品种、新模式。2014年巴东县在官渡口镇碾坪垭村进行了“油菜树”试种实验,获得了成功,亩产达到350多公斤。今年易达公司已经在官渡口、信陵镇、茶店子、沿渡河4个乡镇8个村示范种植“油菜树”100多亩,均获得成功[2]。第四,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巴东县创办了农民培训机构,专门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并且专门派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指导。通过这些措施,巴东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农业产值大大提高,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2)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农业产业化,巴东县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巴东县的柑橘、蔬菜、魔芋、药材、茶叶等种植纷纷走上产业化道路,柑橘产业年产值两千多万元,形成了柑橘主产区,产品行销全国各地,逐渐成为知名品牌。巴东县的药材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超过2.1万亩,年产值六千多万元。被列入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和湖北省地道药材GAP示范基地。茶叶产业基地年产值接近三千万元,并获得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各种经济作物纷纷实现产业化,对巴东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巴东县通过农业产业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巴东县的柑橘、蔬菜、魔芋、药材、茶叶等种植纷纷走上产业化道路,每一项都能为农民增加收入。目前,巴东县蔬菜种植面积达二十多万亩,年产值达两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五百多元。魔芋产业面积达到六万多亩,产量十几万吨,全县有五万余户从事魔芋种植。着增加了他们的收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县经济水平提高,农村的建设也获得了经济支持,巴东县清太坪镇成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青山绿水、红瓦白墙,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氛围,这是巴东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结果[3]。

结语

巴东县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支持、技术支持等措施大力推进本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但使许多传统的经济作物获得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种植,而且还引进了许多新兴作物,逐渐形成了具有巴东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使巴东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业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整个巴东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切都说明了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颖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4-6

篇6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交通运输业内,以交通资源的集约用、持久用、替代用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运输装备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循环经济,达到“高效、低耗、低排放、低污染、低财政负担”的效果,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究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保障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十一五”初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迫切探寻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因此,本文针对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研究并提出其较为完整的发展管理模式,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内涵。通常,交通运输问题可以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定义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以综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为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养护、交通运输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水平,从科学技术角度保障支持绿色交通模式发展,同时促进、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中,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手段,是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在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关键。交通运输资源减量化就是通过对交通资源的集约使用、持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并全面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时限。实现减量化的关键在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增加产品或部件的复用率,延长资源的使用期。实现再利用的关键是增强产品服务的组合性与模块化,增强复用能力。

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生主要是指交通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交通资源,不仅减少最终处理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技术能力是循环再生的关键。通常情况下,3R原则在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中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再生”,但这不是绝对的,综合运用3R原则才是交通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对于交通运输科技的三个方面而言,各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减量化应该是主导原则;对于交通运输工具而言,应该主要采用再利用和循环再生的组合原则,而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而言,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利用才是首选原则。

二、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发展思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资源减量化。

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先发展城市、城际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完善城乡间公交体系;加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②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主要着眼于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增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效益,通过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多轴重型专用车辆,推广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封闭运输,可起到调整运力结构的作用,实现钢材、能源等资源的减量化。

③建设优质耐久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资源。提高设计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全寿命成本设计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大力发展钢纤维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滑模摊铺施工工艺以及快速养护技术等,积极推广应用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高性能材料,以提高工程耐久性。

④重视工程养护特别是预防性养护。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加强公路路面早期破损的基础性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进行联合攻关,专门研发路面修复和养护技术。

篇7

修订了《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已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程序和要求,报省政府法制办备案。起草了《关于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意见(送审稿)》、《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管理办法(送审稿)》和《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送审稿)》等一系列的文件,为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全省已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2007年234家技术中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84.2亿元、利润121.6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47.6%和47.9%,成为带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中心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投入连续多年大幅增加,2007年已达到151.5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通过不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了经济技术资源,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成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核心。

(三)推进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近年来,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安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院士行”、“安徽煤矿安全技术创新院士行”、“安徽铜陵有色技术创新院士行”等3次院士行活动,共邀请了53位代表我国行业最高水平的院士和专家参加,共作学术报告30场,达成项目合作协议37个,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武汉、马鞍山市等省内外开展了4次规模较大的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

(四)围绕加强创新品牌产品建设,启动实施“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新产品做强做大,形成一批亿元销售收入的重大新产品,带动我省产品结构调整,安徽省经委按照“加强引导、鼓励创新、扶持重点,培育品牌”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今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编制了《2008年安徽省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项目导向计划》,共269个项目,总投资181亿元。项目支持的重点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试产品规模化生产项目、创新品牌产品培育项目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通过这批项目的实施,“十一五”期间预计可开发100项以上重大新产品,新增新产品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五)以抓好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完成了《安徽省企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和专家论证工作,完成了50户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水平。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信息化工作体系,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应用的企业由62%上升到83%,开展财务、采购、销售、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企业,由65%上升到90%。

经过努力,安徽省企业已初步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投入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目前我省65%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67%的科研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研发经费源于企业,66%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于企业。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了全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思路

(一)加强政策研究和落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做好《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和《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等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二)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我们始终把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摆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骨干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在资金上,对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引导全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积聚,逐步形成定位明确、机制灵活的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机制。下一步,重点在汽车、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等我省优势行业中,再努力培育发展一批优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实施创新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

以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项目和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计划的实施,支持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培育一批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重大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名牌,以增强安徽工业的实力。2009年,我们将按新近出台的《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认定,进一步推进我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工作。

(四)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安徽省经委将组织省有关部门和各市经委一起研究制定《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意见》;打造“安徽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会”品牌,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通过吸引全国乃至国际上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我省企业加强合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国性的产学研对接平台,加速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省的产业化;实施省级技术中心企业“1+2”计划,引导每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与2所以上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与方式;大力推广应用安徽省产学研网上洽谈和交易平台,在网上实现产学研供需与成果交易,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权责利益关系明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五)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篇8

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就是发展问题。自诞生以来,发展经济学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此过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与贡献,他们对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做不懈的探索,使得人们不断深化对于发展的认识,已经形成了相对全面的新发展观。所以,梳理和分析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 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有着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一、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完成了传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也就是经济发展不再局限于经济增长,取而代之的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人口素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文明化,新发展观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观念体系,包括了许多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收入、财富、社会现代化、技术进步等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最终是服务于人的发展、人的福利的。在新发展观里,发展被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其认为发展过程应该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应该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

2.发展的方式要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

3.新发展观对发展的机制、手段也做出了新的思考。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导致了政府和市场失败,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导致了司法成本一般都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所以,实现国家、社区、市场之间的互补结合,经济发展才能顺利进行。作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标志着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正朝着更大的领域扩展,也说明发展经济学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理论固有的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科技的进步是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的根源,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参考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可见,在美国,政府始终将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因此专门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副主任由正副总统兼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有经济学家进行过测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50年里,1 /3的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都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在亚洲,日本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1959至1979年之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 854项,居世界第一位。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要实现转变,就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美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从其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政府很有必要对经济的有效干预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地区结构、消费结构等。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就要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以实现工业现代化。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是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这其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市场,市场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行资源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市场体系完善与否,市场机制健全与否,都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 ,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研究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可以看出:人的主观意愿决定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其转换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我国,要迅速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

参考文献:

篇9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信息产业看成是的战略性产业,给予各方面的支持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以信息产业为突破口,来带动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全面转变的背景之下,信息产业发展的落后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国深刻地把握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围绕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的信息产业的良好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1信息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大,一方面信息产业对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对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将会助推、引导信息产业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信息产业发展滞后,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有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经济发展反过来也会给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但是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这会一定程度上拖累信息产业的发展。本文这里探讨的主要就是信息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具体阐述如下:

1.1信息产业拉动经济发展

信息产业拉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非常直接的贡献,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年我国信息产业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速,产业规模越来越大,2016年我国信息经济规模已经占到了国民经济总量的1/4以上,信息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同时这一产业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增速,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2信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信息产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时本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的业务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可以带来产业结构优化。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并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高,低端产业比重高,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可以提升高端产业的比重,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实现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1.3有助于带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信息产业本身具有先导作用、助推作用,先到作用是指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证具有核心地位,的很多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都需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要的突破口,可以说没有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支持,很多新技术就不会出现,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因此受阻。助推作用是指信息产业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充分的融合,带动其他产业的产生以及发展。无论是信息产业的先导作用也好,还是助推作用也好,都会使得新产业形成以及发展,从而带来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

2推动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具体策略

2.1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方面,需要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发展、全局发展的高度,详细制定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在财税、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信息产业更多的支持,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一行业,助推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国家要鼓励信息产业企业加大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在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解决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同时还要鼓励信息产业加强行业的整合力度,打造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的信息产业标杆企业,改变行业无序竞争的局面,推动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2.2加快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加大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这一方面可以推动信息产业本身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相关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物流行业、制造行业等传统行业的融合空间非常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升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这些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给民众带来更好的体验

2.3大力刺激信息消费的持续增加

信息消费信息产業繁荣发展的关键,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加速诸如物联网、云计算、4G、大数据分析等概念的落地,尽快实现产业化并作用于社会经济才能产生消费作用。在上述新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国家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舆论层面引导,让这些技术的全面应用尽快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我国需要以三网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要的突破口,一方面创造能够较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的信息产品,另一方面则是要注意降低信息产品的价格,尤其是要做到提速降费,从而带来群众信息消费能力的提升。我国要在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化应用方面着手,让民众能够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来办理各种业务,从而实现信息消费的不断增加。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是相互推动、相互依赖的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以及作用越来越凸显,其本身所具有的先导作用、优化作用、助推作用也越来越多的被证实。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我国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支持,从而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分析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09). 

篇10

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深入考察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1 数据来源及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概况

本文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和资料中[8],查询和收集了1998年-2012年间我国知识产权的数据,同时也查询和参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历年的统计年报[9]。

1998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4万项和0.2万项,2012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加至56万项和15万项,分别增长了40倍和8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0%和37%。同期我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也都有较快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20%。而同期我国GDP的增长率为9.8%,可见我国各种类型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同样,近年来我国商标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998的申请量为13万件,注册量为8万件,2012年的申请量达到160万件,注册量超过100万件。

2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表1给出了1998年-2012年间我国各类知识产权数量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GDP与各类知识产权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相关程度较高,都属于显著性相关。

GDP与各类知识产权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我国各类知识产权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搞清两者的关系还需要做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将相关数据导入Eviews软件做ADF单位根检验。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差分,在90%的置信水平下发现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以及商标的注册数量和GDP共6项数据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另外3项数据没有通过检验,健身人群分析表明在1998年-2012年间这6项数据是平稳的。然后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实用新型授权数量、商标注册数量和GDP共4项数据使用Eviews软件作知识产权与GDP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当滞后期为1时在90%的置信水平下,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长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GDP增长不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商标注册数量的增长不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GDP的增长是商标注册数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总之,近10多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非常迅猛,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能代表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发明专利,其授权数量由1998年的世界第12位跃升至2012年的第2位,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同期我国的GDP从1998年的世界第7位跃升至当前的第2位,也仅次于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激增表明技术创新步伐正在加快,提升了生产效率,促进了GDP的增长。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看,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的大量技术创新促进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带动了商标注册数量的大幅增长。

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考

从本文的数理统计分析来看,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大幅增长促进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带动了商标注册数量的大幅增长。这说明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提升了我国的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和发展新兴产业(下转第85页)(上接第64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GDP的增长作出了贡献。我国目前大力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正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以此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促使经济增长由依赖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9-110.

篇11

1.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建议

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同样是一个牵扯面广泛的庞大工程。这方面的发展之所以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政策更多的是依靠农民来实现。1979年农村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这是在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依托农民来实现具有现实可行性。当前新农村经济建设要实现产业化,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产业化经营都是依托企业运作方式来实现的,需要的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但是广大的农村,缺乏的恰恰是这种精神和能力。因此吸引广大企业家加入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去,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才干,领导和组织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才有望快速繁荣农村经济,以比较高的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

2.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理念一个突出的内容是建设和谐新农村,强调农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改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当然是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生活质量改进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还有文化、教育、居住环境等关切生活质量因素的全面提升。中国城乡的巨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基础性差异,这个差异是历史的形成的。如果仍然按照现有格局发展下去,缩短这个差距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较短的时期消除长期形成的城乡差异?

我的建议是,逐步将农村人员迁移到城市周边,将农村的宅基地退出来,然后将农村土地进行连片经营。这样,农民逐步变成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土地连片经营,方便进行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居住城市的农民不仅享有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农业企业以获得投资收益的权利,同时享有参加农业企业工作的权利。这样一来,可谓一举多得:宅基地的退出使农业土地面积扩大,同时便利农户小块土地的集中;农民向城市周边聚集,可以利用城市自然的辐射能力以较低成本改善农民的居住与生活环境;较好的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立足“品牌”战略,发展农业经济

3.1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找准战略定位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如一提到蔬菜,消费者自然就会提到这个品牌的其他属性,如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营养等[2]。

3.2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如“公司+农场(基地)+农业工人”的生产模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模式,让农民进入农场(基地),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4]。

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科]

【参考文献】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2007)[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篇12

2、要有产业支撑。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培育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响沙地板鸭、阳埠腐竹、吉埠贡芋、田村密梨等品牌,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发展,以城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并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吸引农村人口和农村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篇13

1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多要素支撑。其中,根据逻辑路径,商流量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物流则承载着商流的空间位移,物流的长足发展又需要公路建设的支撑。由此可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而言,“公路建设”可以被理解为逻辑起点。近年来,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市在公路建设方面都投入巨资。以高速公路的修建为主导,国道的拓宽与维护做支持,逐渐形成了我国目前较为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这一网络布局,又进一步支撑起国家未来按功能区划分经济发展类型的举措。然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点到线、线到网的动态演化,公路在修建过程中的空间区划,则成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公路的空间区划直接影响到区域生产力的布局,区域生产力布局所形成的经济增长力,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2 公路建设推动物流发展

公路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具体来看,物流的发展与否,却成为连接公路建设与商流发展的中介。因此,公路建设直接推动了区域物流发展。

2.1 满足了物流运作所需的经济距离。考察物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成本结构,运输成本体现为成本主体。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商品通过物流的空间位移,所形成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若未能实现物流运作所需的经济距离,则势必会促成商品价格处于高位。最终,将限制消费者在预算约束线范围内的商品选择能力。根据物流的运作特征,随着运输距离的逐步延伸,它的总成本会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与之相反,其收益会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

2.2 节约了物流运作所需的转换成本。物流转换成本的产生,归因于位移过程中的中转;中转的形成,还在于节点之间公路建设的缺失。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城乡统筹式的联动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历史欠账,农村交通设施的量与质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若要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式的联动发展,惟有构建起城乡之间在公路交通领域的无缝衔接,以及增进农村内部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才能最终实现物流推动城乡商流的能量交换。由此可见,公路建设推动物流发展还在于,节约了物流运作所需的转换成本。该成本的节约,将从时间效益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能量交换。

3 物流发展推动商流发展

尽管,公路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然而,由该起点所推动的物流发展,以及物流发展所推动的区域商流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考察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以经济区代替行政区为指向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更加需要通过物流的发展推动商流在不同层面上的循环。国家最近提出的按功能区划分方式,更加明确了以上思路。

3.1 物流运作推动了商流的区域流动。以专业的视角看待商流区域流动的推动,无外乎依赖于物流的运输与仓储功能。

3.1.1 物流仓储满足商流的区域周转需要。满足商流的区域周转主要体现在销售物流领域,该领域又直接起到实现商品变现的功能。由此可见,仓储的区域周转功能,无论是从其配合运输的方面;还是逆商品销售周期储存方面,都有效增进了商品流通所形成的社会福利。

3.1.2 物流运输满足商流的区域位移需要。物流运作的一般功能,便体现为运输。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以社会分工作为商品交换的前提,已日趋成熟。这样一来,增强商品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流动则成为重点与难点。由此,物流运输在满足商流的区域位移方面,有效的克服了上述难点。

3.2 物流运作提升了商流的时间价值。时间价值可以从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资产积压的角度来理解。有关时间价值,主要在供应物流领域体现出来。如,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生产企业,在零部件与原材料的供求上,便通过时间价值的提升推动了下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展现。

4 商流的有效流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商流的有效流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仍是建立在公路交通与物流运作基础上的。

4.1 与域外形成能量交换。区域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是区域经济能量的累积过程。若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环境,经济能量的自我循环会形成一种耗散性;耗散性将逐步弱化区域经济能量的强度。为此,公路建设构建起了区域内外之间能量交换的载体;物流运作最终促进了经济能量的现实交换。具体化便体现为:城乡统筹模式、以功能区为经济发展单元、以公路沿线为经济发展带。

4.2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稀缺资源的最大化使用效率,其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逻辑上来说,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降低了资源流通的市场摩擦,在现代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支持下,使得资源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内在实现最优化配置趋势。

5 总结

根据逻辑路径:商流量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物流则承载着商流的空间位移;物流的长足发展又需要公路建设的支撑。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而言,“公路建设”可以被理解为逻辑起点。物流的发展与否,却成为连接公路建设与商流发展的中介。公路建设通过推进区域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由该逻辑起点所推动的物流发展,以及物流发展所推动的区域商流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

具体而言,公路建设推动物流发展表现在:满足了物流运作所需的经济距离,节约了物流运作所需的转换成本。物流发展推动商流发展表现在:物流运作推动了商流的区域流动;物流运作提升了商流的时间价值。最后,通过以市场价格为参数的商品流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