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设备陈旧
1.1.1 机械设备的好坏在运行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行业整体来看,机械设备落后以及不配套的现状,给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
1.1.2 材料管理包括对施工原材料、施工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构配件等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一是严格对施工材料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并通过建立管理台帐来保证合理使用;二是要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不断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施工工程受成本和所在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材料的选用也由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很多工地材料管理不善,材料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从而从施工前期就影响了整个工程质量。
1.2 环境管理的掌控能力低下
1.2.1 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人是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等。
1.2.2 劳动环境,如施工场所、工作空间等。复杂而多变是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特点,例如,从气象条件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温湿度的变化,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2 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 提高施工质量
从施工技术成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科技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这就反映出一个规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辖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2.2 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2.2.1 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企业要选聘经验丰富,做事高效的施工项目经理,具体而言,一是选聘有责任感、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过硬的人员作为施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对与施工项目相关的每个部门和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从而确保岗位职责分明,技术人员选配得当。二是要对项目经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形成一个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工程师主导现场监控,并确保每个工程分包队伍能够严格开展整个施工工作,由此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项目组织体系。
2.2.2 由于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在协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可见,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不可或缺因素。这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优选和培训,从而保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一是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二是要培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2.3 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
2.3.1 在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确界定工作职责,做好管理协调、技术协调以及组织协调工作,从而保证物料和施工人员的充裕性和及时性。
2.3.2 进场前,施工企业在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一是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了解,二是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防护工作。
3 成本控制
3.1 健全工程成本责任制度,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在确定成本控制目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握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实际情况而实现对成本控制目标上的确定,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实现上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而目标的落实以及目标得以有效控制的关键就是要确定承包责任人的权责,在签订承包和同时,必须要对目标成本进行确定,并实现承包责任人权责上的落实。
3.2 建筑企业需要从工程承包的源头,也就是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以及合同签订等阶段抓起,依据工程的规模、性质以及工艺特点,并充分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工艺装备以及技术水平,实现对动能最大程度上的调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选择其中最经济、最科学、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中的每个阶段实现合理安排,在组织流水作业、强化管理、控制施工工期的同时,实现成本支出上的减少。
3.3 加强材料费管理
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篇2
“顾客满意”原则
“顾客满意”原则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有助于政府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质量管理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顾客是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服务于顾客并满足甚至超越其需要应该成为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决策的基础。由此可见,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顾客是指直接或间接受其行为影响的公众。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产品的充足供应,顾客的选择机会和选择权力大大加强。为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生产导向型社会逐渐向顾客导向型社会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也日渐为政府管理所重视和借鉴。与企业类似,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公众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政府也迫切需要改变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只顾生产而不顾公众需求的方式,强化“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的顾客导向。当然,与企业强调顾客满意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取利润不同,政府强调顾客满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集体机会均等和公共利益,其实质在于回应顾客需求,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政府管理目标与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在沟通的基础上联系起来,测量公众的满意程度并提高政府部门对测量结果的快速回应性,树立“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的组织文化等。
在政府管理中坚持“顾客满意”原则,有助于作为政府组织的整体和作为其工作人员的个体端正服务态度,把服务对象置于中心位置,与公众密切交流,明确和理解他们的要求及对政府服务质量的评价。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更多不同的利益诉求纳入政府的决策系统当中,无疑会更大程度地满足和实现公共利益,从而提高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质量。
“全员参与”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强调以人为本,有助于政府充分调动组织内外人力资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组织中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领导者的正确领导,更重要的是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政府成功实施质量管理的保证。
首先是行政领导的作用,这是全员参与的核心。这里讲的领导作用,主要是针对行政组织最高领导者的,但对于其他各层管理者,在自身管辖的范围内,也应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政府质量管理要求领导层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要,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体系;强化组织整体的质量意识,提高全体人员关注质量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为人员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建立信任,消除忧虑。
其次是行政组织内部一般工作人员的参与,这是全员参与的基础。他们在具体的政府管理过程中负责提高质量水平。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简单地对其下达命令,而是要求他们思考并积极参与到运作过程中来。为此,行政领导应在组织中营造自由分享知识和经验的氛围,使他们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作用,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并结合个体的目标和制约条件客观评价其绩效,积极寻找机会提高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鼓励和扩大内部成员的参与有助于充分利用内部已有的智力资源,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激发组织成员的责任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进而能更充分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并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予以满足,从而达到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
社会公众参与也是政府质量管理贯彻“全员参与”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同时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者的地位也有所动摇,为了在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保持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鼓励和扩大公众参与就显得格外重要。换言之,鼓励和扩大公众参与能保证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符合广大公众的质量要求,改善政府形象和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政治民主化。
“全过程控制”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强调过程控制和系统控制,有助于政府在避免公共资源浪费的同时,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优质高效。
政府绩效的提高有赖于全过程控制,即过程控制和系统控制的有机结合。首先是过程控制。“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任何活动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政府管理活动亦不例外。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过程、控制过程和改进过程优化影响质量的所有活动和所有环节,从而确保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因此,政府在开展质量管理时,必须着眼于过程,把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更高效地服务于公众,得到期望的结果。其次是系统控制。“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过程实施系统管理,不仅能促使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各个过程的协调运作来减少浪费,缩短周期,进而降低质量成本。这种思路应该体现在政府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尤其重要。
表1比较了过程控制和系统控制的区别,并列出了各自在政府质量管理中的要点。从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系统控制着眼于整个政府系统,而过程控制仅仅是针对单个过程。也就是说,系统控制属于政府宏观管理的范畴,而过程控制属于政府微观管理的范畴。显然,过程控制是系统控制的基础。
政府同样面临着财政和信用等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必须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遵循“全过程控制”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的质量。在此过程中,系统控制提倡的事前预防和控制可以将有限的公共资源应用于更需要政府提供优质服务的地方,避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
“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改进”原则强调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有助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保持甚至超越公众的满意度。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顾客满意。如前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品供应的丰富,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复杂化趋势日益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组织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水平,而是必须树立不断改进的意识,才能持续获得顾客的支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的保持、改进和提高过程始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因此,要求组织全体人员保持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改进意识”,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采取改进措施,持续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企业相比较来说,政府所处的环境更加开放,面临的要素更加复杂,也就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决策和执行的结果更难以预测,因此,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同样也有一个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基于这种认识,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应进行动态管理。其主要内容大体包括:从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者做起,在政府中营造必须持续改进质量的危机意识和氛围;为公务员提供关于持续改进方法和工具的培训;使公务员明了持续改进对个人和政府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成为每个公务员的目标;确定目标以指导、测量和追踪持续改进的效果;及时承认改进的结果并对有关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
我国当前的政府管理体制仍倾向于根据每个雇员的专长设立固定的职位,并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赋予相应的责任。这种相对严格而又刻板的管理模式不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且形成了政府雇员逃避风险、不事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普遍心态,使政府失去了追求有效性和效率的内在动力,导致政府内部安于现状的心态日益滋长,最终陷入裹足不前、墨守成规的窠臼。在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中实施政府质量管理,使政府内部真正确立持续改进的原则,就能激起公务员主动寻求实际效果和公众期望值之间差距的热情,并据此提供灵敏的回应,保证并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使政府真正成为代表公众利益的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尤建新等.顾客抱怨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篇3
近年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的开采技术不断进步,开采的范围和强度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开采对象的不断变差,这就反过来进一步导致了开采难度的不断增加,相应地,用于能源开采和油田建设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控制成本和保证质量都是油田建设项目当中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越来越得到重视。
1、油田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
由于开采行业本身具有的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再加上包括纳税筹划在内的各种财务管理问题,导致了油田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问题相较于一施工项目而言要复杂得多。
首先,油田项目的施工阶段是指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贯穿于施工阶段全过程。油田项目建设的成本有直接和间接之分[1]。所谓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构成基本建设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及其他直接费;所谓间接成本,则是指基本建设施工企业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活动所发生的现场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设备折旧、办公费、财产保险费及临时设施费等。
第二,油田建设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问题需要从施工前、施工时和施工后三个阶段进行关注,具体内容如下:2.1施工前主要是指工程招标。一般而言,油田地面建设大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即要、通过招标、开标、评标、定标等程序选择施工单位,最后与之签订承包合同。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竞标者相互之间的竞争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的增长,另一方面也符合勘探局保护内部市场的政策[2]。
2.2施工过程中主要涉及了原料采购、合同履行或变更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价格审查人员、成本预算人员、现场督察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员的设置及有效的分工和合作至关重要。其中,价格审查人员主要负责控制和管理采购价格,确保采购价格合理,减少由于采购人员个人问题造成的成本增加;财务预算人员则是利用专业知识,对整个工程进行合理规划,最大程度低控制成本;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整个项目工程的实施,保证工程按照合同要求有序地进行开展,如期交工,减少因为工程延误造成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3施工结束后的竣工结算,审查评价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具体措施[3]包括:由公司所属建设单位对工程结算进行一审;然后由工程造价管理中心进行二审;审计、监察部门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中心的审查结果进行抽查,若发现问题对其单位及个人进行处罚;规划计划部门进行结算审查,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工程结算不予审批,并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2、油田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
油田建设项目的施工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活动,不管是施工前的规划设计,施工中的工程建设,还是施工结束后的审查评价,都要依靠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来完成,因此,在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上,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选择合适的招标方式,拟定规范的承包合同。如前所讲,对于油田地面建设来讲,较为合适的招标方式是邀请招标。邀请招标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在竞标者之间产生竞争的机制,增加了项目开发者的选择范围,从而实现在短期之内寻找到报价低、信誉高、工程质量有保证的施工队伍。当招标结束、确定了工程 承包队伍之后,双方就应该尽快签订合理的规范的项目承包合同,因为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且具有施工周期长、环境复杂、工程量大和项目多等特点,因而,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就应当仔细认真的考虑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实施合同洽谈交底体制,即从合同的洽谈到签订合同到交底[4]。以此来进一步明确甲乙双方在整个项目实施工程当中具体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日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详加审查。当施工合同签订结束后,建设单位要迅速发放施工图纸,有关部门要仔细审阅图纸;施工单位则要将图纸里有问题的或不明白的地方指出来,并与设计人员商量解决办法,随时记录好会议交底记录,最后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出来,然后分发给记录人员备忘,在施工之前将设计变更控制好,避免施工结束后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力求制定出详细准确的施工图纸和方案,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进行方案的要求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减少返工的损失,又能够考虑到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
第三、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现场监督力量及竣工后的审查控制。一旦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就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以及相关法规规范来开展项目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不可缺少,负责对整个工程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从一开始的原料采购,到交工审查都不能松懈。确保原料来源渠道正规、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施工过程认真负责、技术到位,遇到突况需要变更方案或技术时,项目管理人员要和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沟通,进行合理改革,保证项目质量。工程竣工之后,要进行严格的项目审评,审查时要公平正直,以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和双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审查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否有丢落项或重复虚报工程的现象,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完成建设工作量,是否准确地计算工程量,材料调价是否合理等,坚决杜绝在项目施工的任何环节中有不轨之人利用职务之便,从中谋取私利,如此步步为营,才能最终取得项目建设的成功,并且保证了工程质量顺利过关。第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素质。在整个油田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主要涉及的工作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务预算人员及项目施工人员等等。不管是哪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有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项目建设贡献自己的专业才能。另外,由于专业水平所限,业内往往存在着项目管理人员不懂技术经济、而财务预算人员又缺乏现场知识的现象,因此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拓宽其知识面,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秉公办事,不为金钱利益所动,这都是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和质量保证的。3、油田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关系。
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都是油田项目建设的重要问题,两者同时存在,有所对立又从根本上统一,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投入取得最好质量保证的项目建设,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随着人类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不断进步,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吕固江.加强油田基本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9(7):75.
篇4
我院每月护理部质控检查结果显示,各种记录本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8%~100%,消除了各种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全、不完整、有漏项、字迹潦草甚至应付检查等现象。现将我院格式化后的各种记录本记录格式汇报如下。
1 护士长手册记录本记录格式
(1)年计划:年初按照护理部计划,结合各科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落实内容、措施、完成情况。(2)季安排:根据年计划,安排每季度工作内容。(3)月工作重点:如第一周业务学习,第二周业务查房,第三周召开工休座谈会,第四周操作培训考核。(4)每周具体工作内容:周一行政查房;周二检查护理文件书写;周三业务学习;周四查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落实情况;周五业务查房;周六上午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制定下周计划。周日及周六下午按医院规定休息。(5)日工作程序:护士长根据本科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安排每天工作。(6)完成项目打√,未完成者及时安排完成时间。
2 护士长行政查房记录
每周1次,空格设置根据查房内容设计
表格内容:
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 主持人:_______
参加人员:_______
查房内容:
(1)劳动纪律;_______(2)着装;_______(3)A.P.N各班工作落实;_______(4)责任护士工作落实;_______(5)护理员工作落实;_______(6)护工工作落实;_______(7)服务态度;_______ (8)无菌技术操作;_______(9)消毒隔离;_______(10)Ⅰ级护理及危重病人护理;_______(11)护理安全落实;_______(12)其他_______。
3 护士长业务查房记录(每月2次)
表格内容:_______
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主持人:_______
参加人员:_______护士长:_______主管护师:_______
护士:_______
责任护士:_______
查房者:_______
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护理情况: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床号:_______
护理级别:_______
医疗诊断:_______
阳性症状、辅助检查:_______
特殊治疗用药:_______
特殊护理措施:_______
现存护理问题:1.……2.…… 3.……4.……
措施:1.……2.…… 3.……4.……
责任护士希望解决的问题:1.……2.……
病人要求:1.……2.……
查房者指导意见:……
4 工休座谈会记录(每月一次)
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
参加人员签名:_______主任:_______护士长:_______
护士:1.……2.…… 3.……4.……
患者:1.……2.…… 3.……4.……
主持人发言:……
病人发言:1.……2.…… 3.……4.……
护士长总结:
问题:1.……2.…… 3.……4.……
反馈时间:_______反馈部门:_______解决时间:_______
记录人:_______
5 护理绩效考核记录本
内容:
科别_______姓名_______年度考核成绩_______
项目:根据各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内容及实际情况设定。
时间:1~12月(纵横排列月份)。
月考评成绩:_______本人签名:_______
年度考核总成绩:_______
6 讨 论
在未应用格式化护理记录本之前,由于受知识层面、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护理记录本的书写不尽人意,给护理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用格式化护理记录本以后,极大地减轻了护士长的书写压力,减少了护理工作的书写时间,让护士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病房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临床,同时使全院护理记录有了统一模式,统一检查标准,便于管理及工作改进,各种记录本得以整齐美观地存档保留,从而使护理质量的管理达到良性循环。
业务学习记录、操作培训记录、考核记录、护理安全措施检查落实记录、护理部主任查房记录等也都统一了内容、格式,规范了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护士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8.
篇5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正在深化改革,已初步形成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经营管理体制,为建设业走向市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施工期间,项目质量成本管理能否降低,有无经济效益,而又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得失在此一举,有很大的风险性。为了确保项目成本必盈不亏。质量成本管理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做好。
一、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的概念
1.质量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及未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
2.质量成本的构成因素,质量成本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经济性的重要体现,它从经济角度反映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也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经济基础。按质量成本的性质,质量成本可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为运行质量体系,以达到和保持所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其中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运行质量成本又可分为控制成本和控制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量计算。一是预防成本,是为预防故障发生所支付的费用,即在质量体系运行中为避免施工过程的质量缺陷和偏差而出现的质量管理费用。二是鉴定成本,是为评定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有关质量评价而支出的费用,例如检验试验费、质量评审费等。
二、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分析的缺失成本分析是指在成本发生之后,依据成本核算资料,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及其原因汇总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为下一项目目标成本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以使成本持续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目前很多国有施工企业都没有真正认真进行成本分析,往往是一个项目完工后,该项目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可能很快又转入下一个项目工作,而很少对本项目的盈亏进行分析,或者是分析很粗略,更别说通过各种方法对成本差异进行详尽客观的分析。因此,在这种成本管理模式下无法为下一项目成本目标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造成第一手资料的缺失。
2.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责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更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成本管理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对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这就需要工程项目各环节人员改变原来的认识,既分工又协调,才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3.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考核制度。目前,很多国有施工企业依然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这严重制约着低成本战略的顺利运作。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制约当前国有施工企业激励机制发展的主要问题。真正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为降低成本创造一个好的竞争环境。
三、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想在这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并成长,就必须要求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转变思维、克服困难,加强对企业施工质量成本的控制。
1.提高质量成本意识,缺乏质量成本意识,可能导致达到或提高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标准所付出的成本过高,受制于成本的压力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降低某些施工项目中及安全文明施工上的成本投入,导致出现一些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建筑施工企业提高质量成本意识,就是在不降低安全的前提下,计较达到某施工质量水平所付出的代价,重视提高施工质量的边际成本,使施工项目在满足客户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成本最优。
2.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要加强对质量成本的控制,首先应从组织着手,建立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只有完善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而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需要有完整、结构清晰、指令明确的组织架构,此外组织架构中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职责及权限应明确。通常来说,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组织体系中应当包括成本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及施工现场的项目部等。
3.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质量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应纳入到财务会计部门工作管理制度中。施工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一般作为质量成本核算的主控和执行单位,除进行正常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外,还应当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对质量和效益的双重需求。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门以及各项目施工各执行部门相互配合协调,通过研究分析质量、成本与效益之间关系,从而形成在各项目实际条件下保证施工质量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及管理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已将质量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纳入管理会计中,已建立了初步的质量成本核算制度。
4.加强质量成本前期规划,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的前期规划是指在项目施工前,分析完成某一标准水平施工质量水平的成本构成,对各部分成本进行规划。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前期规划应体现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理念,即质量成本前期规划在满足建筑项目安全、可靠、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和避免建筑项目本体及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类事故进行成本的前期规划,而不是在项目质量不合格考虑项目造成的后果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前期规划。建筑施工企业从前期着手强化对质量成本的规划,对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施工而降低的损失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有效控制质量成本的重要手段。
5.按PDCA循环进行质量成本控制,PDCA工作循环在建筑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管理中运用较为广泛,对于这些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完成建筑项目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成本的控制也应当引入PDCA工作循环,使质量成本的控制能够按照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目标高效完成。采用PDCA工作循环进行质量成本控制,不仅仅是简单的计划、搜集数据、核对计划、制定改进措施周期性循环,更多的是在循环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相应的数据库,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质量成本的管理,创造更高的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由此可见项目的成本管理成了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在工程建设自招投标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成莲.对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探讨.北京:中田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6
前言
随着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建设也在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成本、工期,因此在道路和桥梁工程施工中,必须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提高社会效益。
一、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
1、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在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管理中,必须特别注重安全管理的问题。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不仅可以减少道路桥梁建设中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事故成本,还能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的进度顺利进行。可通过加强工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对施工中的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工地施工中的安全知识,增强人员的防范意识,工地的所有上岗人员,必须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作业班组)之后,经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将安全管理的工作渗透到道路桥梁建设的每个区域、角落、岗位,提高员工对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2、工程施工中的进度管理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进度管理,是施工方兑现工期承诺的保证。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应做好整个项目的需求预测工作,做好进度计划,通过绘制施工横道图、网络计划图等方法,将道路桥梁的施工进度按周、旬、月、季度、年度进行量化,科学合理的利用项目施工中的时间进度,依据实际的项目工期与施工资源供应等因素,安排好项目施工中的进度衔接计划。通过科学的项目进度管理,将项目进度细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纠正项目施工中的进度偏差,还能确保项目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工。
3、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在计划书中,必须明确质量目标、确定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措施、质量控制流程,严格按照计划书实施。实施质量计划时,应特别对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质量缺陷、施工经验较差的分项工程、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实行分包的分项分部工程、隐蔽工程,这些施工过程极易发生质量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制定相应的保质措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实施GB/T19000 族标准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三、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
1、从施工工艺、工序上控制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取决于作业层的管理力度,这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结合工程任务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以施工队或班组为最基本的核算单元进行优化组合,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优化施工方案等来改进施工方法,充分调动挖潜降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从质量、进度上控制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处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相互关系。三者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加强工程质量检验,杜绝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合理安排制定进度计划,有序均衡生产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3、从直接费和间接费控制成本
(1)材料费的控制。道路施工中材料费占工程比重较大,在成本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较大节约潜力。首先货比三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买;就近购料,合理组织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加强现场管理和规划,减少二次搬运;根据工期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降低材料储备和减少资金占用;确定材料消耗量,防止损耗、超耗和浪费,限额领料;特别控制好钢材、水泥、沥青三大材料。
(2)机械费的控制。项目部根据工程规模大小,质量、进度的要求,合理配备施工机械。对于外租机械设备,分别采取台班、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租用。按油料消耗定额进行抽查。减少机械、机具的闲置;建立日常保养和检修制定,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3)人工费用的控制。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来控制,应本着既满足施工需要,又例行节约开支的原则。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内部建立竞聘上岗,工效挂钩的用工机制,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数量比例。
(4)对其他费用支出的控制。控制好管理费用的开支,实施好项目经理审批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另外,项目经理部应该做好内部竞争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管理,避免因业主索赔导致额外损失。
四、道桥施工成本的控制策略
1、优化施工方案
道桥施工方案是对道桥工程的施工方法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道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分析。施工方案越具体,施工过程就越容易,施工的成本也就越低。然而,在制作施工方案时,工作人员忽视其重要性,没有实地考察,优化方案不能发挥指导作用,从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费用。因此,在道桥的施工期,必须优化施工方案,使其能够为道桥工程建设服务。如在方案中应合理运用沙土资源,有的地方有多余的沙土,有的标段又缺少此类资源。由此,可把沙土丰富的标段运送到缺少的标段。
2、严格审核施工计划
承包商是根据审批的施工计划及组织设计来取得合同价款的。如果监理工程师赞同这样的施工,则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业主能够履行义务,否则就会让承包商主动要求业主赔偿。如承包商不合理安排工期,工期内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因此,在审批施工计划时应特别指出其合理工期,并尽可能的把应做好的工作完成。又如施工单位处理桩基问题时,不计桩基的长短(合同是以桩基的长度计算单价),全部采用重锤桩机,这就增大了施工的成本。另外,施工机械使用不合理。由于不能按照特定的施工顺序来建设道桥,使得施工设备在机械场内堆积,或者发生二次运输,最后不得不把多余的运送出去,或多进桩机来加快工程的进度。在审核施工计划时,必须慎重考虑其对工程的指挥作用,不能盲目地审批,使不合格的计划进入到道桥工程施工中。 原材料的质量也是审批时应该注意的,不能贪一时节约成本,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道桥工程质量的基础,基础牢固,道桥质量才能提高。如果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工程内,道桥因质量不高但而受破损,不但没有控制到工程的费用成本,相反还增加了施工费用。
3、掌握好施工的进度及质量
道桥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缺乏理论知识,缺少专业技能与技术,延长了整个工程的工期,且道桥质量得不到保证,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因此,必须培养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基本技术,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减短工期,增加道桥质量,降低费用。另外,在保证总工期不变的条件下,尽力为每一道工艺提供合理的工期,并定期提醒业主及时对拆迁等事项付款。若业主有单方面要求,工程指挥者需站在专家的角度给出意见。一旦出现业主强调赶工现象或先通半幅度路面的现象,施工人员需把可能造成的浪费向业主反映,最后决定是否取消先通半幅路面的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探讨路桥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的意义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只要遵循价值原理,科学决策、动态控制、采取严格到位而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就可以将路桥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目标范围之内。
篇7
引言:随着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建设也在面临更高的机遇和挑战。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关系到工程的成本预算,因此在道路和桥梁建设的工程管理,只有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才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社会效益。
一、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措施
(1)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安全管理受交叉作业多、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员工岗位流动性大等因素影响,造成了项目安全管理始终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管理中,应该特别注重安全管理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建立并保持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须加强工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才能上岗;定期对施工中的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人员的防范意识,将安全管理的工作渗透到道路桥梁建设的每个区域、角落、岗位,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做好日常性安全检查工作、各项专业安全检查以及定期不定期检查。做好安全工作,不仅可以减少道路桥梁建设中事故的发生,还能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的进度不受干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工程施工中的进度管理
进度是建设项目的关键。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进度管理,是项目建设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工的保障。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应做好整个项目的需求预测工作,事先分析好各项生产的进度,并通过绘画需求曲线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优化管理。将道路桥梁的施工进度按月、季度、年度进行量化,科学合理的利用项目施工中的时间进度,依据实际的项目工期与施工资源供应等因素,安排好项目施工中的进度衔接计划。通过严格控制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序、关键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项工程的工期,定期检查实时进度是否与原计划相符,当发生较大偏离时,就要采取措施,消除产生偏离的各种因素,做好进度的协调和调整,在动态中进行跟踪、管理和控制进度计划的执行。通过科学的项目进度管理,将项目进度细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纠正项目施工中的进度偏差,还能确保项目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工,有利于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管理,使得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按期竣工。
(3)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即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又包括属于业主方项目管理范畴的工程监理,还包括从社会和公众安全角度对质量进行行政性监督管理的政府监督。在质量监督的过程中,各主体需做到各司其责、密切配合。施工单位要针对人、材料、机械、环境及方法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实行全过程、全员、全面的“三全管理”,按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三阶段控制”,即是确保事后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关键,也是降低质量成本的关键。项目监理方接受业主委托,承担对项目实施过程和产品质量监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施工现场进行审查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以及施工质量水平进行考核评定;设立科学严密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将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监理工作量化,审查施工方案以及工程材料及建筑设备的质量,以减少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的隐患。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中,还应该通过设置相应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以及质量检验标准来严格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可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做好工程施工汇总的质量检验,定期的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检察,以高标准的姿态严格把关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二、道路和桥梁的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来纠正和消除偏差,使项目实施能在动态和变化过程中达到预定的目标。
(1)完善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成本控制体系
在道路桥梁的成本控制中,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强化与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设立完善的道路桥梁项目成本控制组织,并健全各项成本管理的监督制度;建立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统一规范工程参建人员的责任;对于地形测量图、工程勘查报告等标准图集的相关资料,加强工程项目事务处理上的审核工作【1】;建立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配备专门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对道路桥梁项目的施工进度、成本核计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时发现与改善道路桥梁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正常完工。
(2)加强工程施工中的人工费的控制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为降低项目成本,加强项目施工中的人工费控制,将人员的施工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成本进行控制,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在道路桥梁施工前期,就应该结合道路桥梁的工程量以及实际的情况,并按照企业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好各分部分项工程人工需要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安排好人员调配,避免出现“窝工”现象,保证项目施工中的人工费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定期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于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人工费进行审核。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管理作用,确保工程的施工成本在预算之中。
(3)加强工程施工中的材料成本控制
应加强道路桥梁的施工中的材料成本控制,在项目施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材料的采购、检验、运输、保管等环节,都要做好控制工作,材料的选购中应加强内部的审计督查,确保材料的价格以及产品质量真实有效,并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减少原材料的浪费与丢失,节约工程的项目成本。
(4)加强工程施工中的机械成本控制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机械费用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施工中能够合理的配备且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不仅能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还能节省机械的维修费用。因此为控制道路桥梁施工的成本问题,可以根据工程中项目的特点来选择施工机械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在道路桥梁施工的成本控制中,还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有计划地分配工作中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的利用率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道路桥梁的工程建设中,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都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以能够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进行有效保证,对其施工企业效果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一、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在道路桥梁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多单位依然存在着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不明确的情况,道路桥梁施工企业的发展中,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延续着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相比较而言,这些财务管理制度陈旧。主要财务管理制度内容围绕在:财务部门的职能;财务机构和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应收应付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内容是基本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同企业发展环境和基础是不同的,这种传统的管理制度内容存在普遍适用性,能够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但是对于道路桥梁企业中的一些独特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管理内容相对匮乏,对于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而言,一些涉及到企业的比较专业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这些基本财务制度中没有相对应的体现。在成本控制方面,固定资产折旧的制度完善关系着企业内部的一些成本管理的内容,但是在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管理缺乏细化和完善的制度内容。财务管理工作制度需要从多角度出发,不仅要传承和沿袭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细化以及专业化内容的设计。当前,在一些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的制度欠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二)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低下
在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缺乏重视的一项工作,对于很多施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层的认识中不占据主要方面,因此,这也是当前很多道路施工和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任务的承揽、重视施工进度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认为抓好生产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部门是事后算账的“报账先生”,经济效益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各项管理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同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被很多管理人员所忽视,事实上,成本是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一个重要辅助因素,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当前在一些施工企业中,忽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完全依赖施工技术的进步和施工工期的减少,对于成本控制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发挥关注度不够,因此,在具体的施工工作开展中,这种对企业经济成本的忽视以及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就成为一些道路和桥梁施工企业发展中的盲点,对于此类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道路和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中需要全面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施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监督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工作,对企业而言,施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完善的监督制度来进行保障,这一点在很多施工企业中的并不完善。
当前,在一些道路和桥梁的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低,对于与财务管理工作相关的财务监督工作,同样出现了重视程度低下以及财务监督工作制度不健全,监督能力发挥不到位,监督机制运行不流畅等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凸显了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对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种种漏洞,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和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问题。
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监督制度完善,保障监督工作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下顺利运行;另一方面,监督工作也需要专业的监督工作人员来践行工作理念,践行工作制度,将财务和成本的管理监督工作真真正正的运作起来,这一点,在当前的企业中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和不足,也为未来道路和桥梁施工企业的监督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策的分析。
(一)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
制度的完善是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和问题,制度的建设关系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未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才能够有制度可依,才能够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方面,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制度建设这项工作,充分把握和分析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种种压力,只有在对财务工作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之后,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才能够更加有方向,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补充完善也要在当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目标方向定位全面的基础上进行开展。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讲,道路桥梁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比较大,要想更加合理的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对道路施工成本的支出方面进行透彻的分析,为各项成本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财务管理部门也可以相应的设立专职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行专业化的跟踪和调研,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工作要求,提升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水平。
(二)在企业内部提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针对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未来,在企业内部首先要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的培训,财务工作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财务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与每一个层面的工作都会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企业内部要强化对员工的培训,整个企业都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和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专职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人员而言,企业应该增加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机会,为他们打造一些培训的课程,不仅要提升他们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能力,也要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
(三)做好对施工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的设计
未来在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内部,还需要注重对监督机制的建设和打造,管理层要充分重视好监督工作对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设计更加完善的监督工作机制要求,同时也要从更加积极的角度做好对监督工作的安排,设定专门的监督工作人员,使财务的监督工作更加细化,这样,对于道路桥梁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会更加有意义,有效果。
三、结束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在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以及很大的问题,而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是这些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方面的内容。因此,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如何提升成本控制的能力,这些都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需要思考并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月.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49:59-60.
篇9
建设工程开发虽然历史悠久,但是采用先进项目管理却非常欠缺。虽然,建设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讲,建设项目也是项目,并且是典型的项目,项目管理理论可以指导建设开发的整个过程。
2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2.1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经济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2.2 技术措施
一、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二、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三、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2.3 经济措施
一、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二、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三、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2.4工程变更的控制
1、建设单位由于对项目有了新的理解而提出的变更。
2、设计单位失误造成的变更。
3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耦合关系
3.1 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关系
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两大目标关系之中存在着对立的一面,表现为:如果项目业主对工程质量有较高的目标要求,那么就需要花费较多的建设时间和投入较多的资金,也就是说,如果强调质量目标,就不得不降低进度目标和成本目标;如果业主过分地减少成本,在工程量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就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两大目标关系之中存在着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如果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制定得既可行又优化,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均衡性,则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质量,而且有可能使工期缩短;相应地,在进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合理提高质量也会减少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和维修的浪费,从而也降低了工程成本。
许多工程,由于工程的时间限制,如本文谈及的体育场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在指定的工期内完成,不允许项目的延期,否则工程项目失去使用价值。所以这类项目成本和质量成为可以选择的决策变量,从而容易使一些施工企业为谋求高的利润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这不仅有损企业的形象,而且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施工阶段的返工、停工,会加大施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般而言,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所关心的成本指的就是项目的建设成本,所以,成本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显然,针对项目施工阶段,合理的成本对应合格的质量,不合理的成本就会影响质量。依据综合资金利用效果、资源条件、施工阶段、项目组成、功能要求及技术复杂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建设成本,才可以保持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就会导致另一方面难以得到保证。
3.2 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权衡分析
由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一般说来,严格控制质量标准就可能会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增加成本,但严格控制质量又可以避免维修或返工,从而防止项目进度计划拖延和投资浪费。
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要使施工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工程的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一般说来,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因质量不足引起的内、外故障成本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只有在三者的交叉作用下,才能达成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所以,工程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
要有效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质量成本管理,除了要在宏观上遵循全面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强化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对管理责任加以落实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合同就是这个“的”。项目内外的经济活动所构成的项目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都可以纳入项目的内外合同体系,从工程项目开始时签订的工程合同到项目经理部与各个内部市场,如内部劳务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材料市场和资金市场等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各项成本的发生过程就是各个合同的履约过程。形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切实做好质量成本的预测、预控以及过程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总之,虽然建设开发项目因为其自身特点为建设开发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而我国的建设工程开发企业在特定的大环境下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问题,但经过对项目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对建设开发的深入认识,对国外先进经验和方法的借鉴,我们可以对通过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加强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努力,实现改善项目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秀红.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与建筑成本的关系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18)
[2] 马婷婷. 谈监理对工程建设进度的影响[J]. 江西建材. 2013(04)
篇10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米兰·菲根鲍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程序逐渐发展完善而成的一种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是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优良程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顾客”;“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均受益,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2]。
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目标实施建立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系统结构:质量管理过程是与质量目标相挂钩的,并且关注生产领域质量的结果;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质量价值长时间的追加过程;质量管理赋予高层领导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确定权,同时提供培训;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对于实际中产品的反馈及其信息收集,以改进目前的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强调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的过程建立在活动组织、产品、服务和文化全方位视野之上[3]。
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推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引入这一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有两个: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让顾客满意。顾客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前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等外部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在学校内部依次接受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都是内部顾客,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4]。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面临市场竞争和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围绕“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做”,满足生产和服务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协调、提高质量的“做”。这一理论贯穿于教学系统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学校中的全体参与人员,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5]。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整体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质量管理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产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内大环境中的具体要求,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全面质量管理,依托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校质量和效益最优化非常有必要的。
篇11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35- 02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我国自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我国质量管理没有经历过前两个阶段几十年的发展,而是直接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而质量成本管理是衡量和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手段,所以目前我国企业对于质量成本管理的运用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 质量成本管理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核算的困难
有些质量成本费用虽存在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但与日常的基本生产成本混在一起无法直接分离出来,要求企业必须进行专门的数据收集。由于当前财务会计标准并不支持质量成本的核算,致使一些质量成本组成部分不能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收集到,如产品返工损失、因为质量问题停工损失等,如何通过统计核算体系得到这类隐含损失的成本数据,使质量成本数据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质量成本支出现状和效果,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1.2 质量成本分析不完善
质量成本管理是衡量和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手段,质量成本分析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质量成本分析为企业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多数企业只是在数字上做简单比较后就下结论,缺乏对质量成本费用的完整性分析,欠缺质量成本有关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分析,使得财务等部门搜集到的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质量成本分析的不完善,无法根据质量成本分析的结果制定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1.3 质量成本责任不清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职责,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在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中的工作负责。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上,由于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各项质量成本应在哪个环节支出、支出多少、支出的合理性、支出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等信息都不完整,最终导致质量成本管理无序、责任不清的局面。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追究责任时各个岗位上的员工互相推诿,对发生的质量事故无法追究责任和调查原因,加重了企业质量成本,从而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4 质量成本意识差,员工参与不积极
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之一就是全员参与。制造企业的一线员工以农民工群体为主,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低,专业素质水平不高,接受培训的机会少,缺乏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他员工,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的职责,缺乏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很多企业的高层领导也不重视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的影响,没有意识到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严重的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没有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的重要作用。
2 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建立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应该根据质量成本管理的需要,由企业财会部门或外部专业机构设计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与质量成本相关的行之有效的原始数据核算统计表,列出哪些活动属于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与之相关的就属于质量成本。然后在质量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制定质量成本统计核算凭证。同时,建立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设置质量成本科目或根据质量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以减少会计核算和质量成本核算工作之间的重复,完成与财务会计部门工作的衔接。
2.2 加强质量成本数据的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非常重要,它是质量成本管理与质量成本应用的关键环节。如果质量成本分析得不深入、不透彻,不具有实用价值,有了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么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毫无意义。对质量成本的分析,需要质量成本控制部门人员和财务部门人员的配合,尤其是要重视对损失成本的分析,找出导致损失成本的原因,分析损失成本带来的损失,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给企业造成更多影响的是外部损失成本,如信誉损失、索赔费用等。质量成本分析应以质量成本计划指标为依据,从多方面层层进行分析。而且分析质量成本时可以借助于一定的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如趋势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分析目标质量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质量成本变化趋势、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
2.3 完善质量成本责任制
优化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充分保证质量方针、目标实施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中,对员工进行质量成本教育,将质量成本管理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和个人,明确每个员工在质量成本管理中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工作应该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标准完成,这样就可以确保各部门、岗位和个人的责任得以明确。并结合奖惩制度使质量成本管理与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员工质量成本意识,使他们自觉地保证工作的质量水平。
2.4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员的质量成本意识
各个岗位的工作失误都会导致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质量成本管理也应像全面质量控制管理一样,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应明确规定各部门人员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在实践中,认为质量成本控制只发生于产品的实际生产阶段是不正确的,现代质量成本的控制始于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甚至包括了供应商的评价过程。必须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整体过程来考虑产品质量成本,全员一起参与质量成本的控制过程。
首先,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思想的宣传。让企业全体人员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外部法律的进一步健全、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一旦出现外部损失,其产生的成本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会影响员工个人的利益问题。通过宣传使其认识到质量成本管理的价值所在,质量成本管理不只是会计人员和质量成本管理人员的责任,设计人员应设计高质量的产品;采购人员应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销售人员应提高应对客户投诉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各环节的努力降低企业的质量成本。其次,引进质量管理人才,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水平。成立专门的质量成本评估考核部门,监督各部门质量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
3 结 语
质量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产品的质量成本管理对于产品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会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12
①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工程场地的选择、建筑规模、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当地原材料供应状态和价格等,都是影响项目成本的关键因素,但往往都是主观很难改变的; ②在设计阶段,在搞好管理的基础上,项目设计阶段是控制开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因为设计阶段可锁定可控成本的90%以上,随着设计工作的开展,建设工程项目的构成进一步明确,可以优化的空间越来越小,优化的限制条件也越来越多,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就逐步下降。设计成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成本和工期; ③在施工阶段,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施工活动是工程设计活动的继续,是工程设计意图实现的过程。正常的工程量已经很具体,工程造价也已明确。施工阶段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譬如:地基处理、材料价格变化,工程变更等。这些非正常情况的发生可能直接导致成本的增加。
2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
工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在充分满足业主或开发商的需求和目标的同时,一定要使成本“最低化”。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一般可统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这两个阶段可以分别确定具体的技术经济指标,每一项指标都关系到项目的开发成本。整个设计阶段既是目标成本进一步优化的阶段,又是具体分解目标成本并进行落实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成本管理要掌握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已经确定的目标成本只能优化不能超标。在具体设计阶段应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项目设计委托时,要向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提供尽可能详实的相关设计资料及各种技术经济指标,明确项目开发的定位、工程建设成本范围、质量及效果,特别要强调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具体内容包括户型、功能、环境配套、结构设计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从源头上作好成本节约。
2)初步设计完成后,要认真审查比对,不能过分依赖于设计部门。这一阶段十分重要,着重应注意的是设计方案是否达到所要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整个设计思路是否经济合理。这里的“合理”包含两种意思; ①布局是否合理,比如户型,是否充分考虑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居住的需要;再如环境配套设施,是否从“以人为本”来考虑。这两点都是影响房屋销售的主要因素,因为我们在销售过程中发现很大一部分购买者对户型和居住环境看得很重,甚至超过了对价格的关注; ②经济性是否合理,比如建筑设计时可将功能分区相对集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装饰及过多的悬挑,建筑尺寸尽量采用经济尺寸;另外在环境配套上要做到经济实用、美观舒适,不求奢华但求新颖。在全面审查后,针对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的更正及修改,尽可能做到详尽周到,避免设计返工;其次,对修改后的设计方案要重新进行成本预算并再与目标成本进行对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超预算设计。
3)施工图设计阶段,这是控制工程成本最主要的一环。设计过程中,有些工程设计人员只注重设计“质量”及设计期限,没有更多地考虑设计对工程建设成本的重大影响。因此要十分注意,比如:
1建筑结构形式的采用。在满足抗震及安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建筑体量尽量采用成本较低的结构形式。比如能够采用砖混或混合结构的,原则上不采用框架结构。
2基础结构形式的选用必须依靠真实的地勘资料并对持力层进行认真选择。避免在施工时出现超深或返工现象。
3结构配筋量标准不一。有些设计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对配筋及截面不进行单独计算,统一配筋;比如对现浇板不分开间大小,设计统一厚度及配筋,这是十分浪费的。
4安全系数取值偏大。如:结构安全重要性等级及非抗震、抗震等级的选用。这些都将对设计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5结构按取大值的方式进行统一标示或作文字简单说明。
以上是控制工程成本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除了要提交设计审查部门外,还要专门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包括工程造价人员,对施工图进行细致的审查核算,对施工图中存在的影响工程质量及工程成本的问题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并更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
工程设计首先要满足国家现行的各种规范,在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存在着多个解,应该都是可行的,哪个解对项目成本是最节约,就需要工程造价人员积极配合,与设计人员协同作战。在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各个阶段,对项目设计方案与费用反复比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来优化设计,运用价值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方案选择,最后达到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比如某工程是一个比较高档的住宅小区,施工图设计出来了,工程造价人员立即介入,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发现单方用钢量超预定目标3~4kg,小区总建筑面积12万m2 ,这可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直接导致增加成本约240万元。在核算过程中发现:基础、构造柱、梁的配筋偏多,经过与设计人员的沟通,最后确定用钢量高的原因有3个: ①基础设计断面偏大; ②抗震构造柱偏多; ③现浇梁布置偏多且配筋偏大。设计人员在端正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基础断面偏大是因为没有进行基础埋深的折算计算;构造柱偏多是因为死套“建筑抗震构造措施”进行设计,而实际是以抗震验算结果来审定的,两种方式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现浇梁配筋偏大是由于设计时选取的安全系数稍大造成的。这样通过及时修改施工图,工程项目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3设计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进行造价控制
篇13
引言
对路桥施工质量控制的各种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目前非常有必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路桥施工质量控制。
1路桥建设技术特点
相对复杂的施工条件,将增加施工难度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能改变建设环境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研发和技术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路桥建设资金占用比较大,因此施工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在长时间施工过程中,要求更严格的过程并且仅在控制的各个方面能够有效地完成目标。道路和桥梁施工过程的管理,因为需要对施工设备和它的模型应该仔细甄别调查,有很大的难度必须保证高品质的硬件设施,以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道路和桥梁施工过程也比较长所以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对建设有显著影响。施工气候条件复杂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对于建设进度会有一些障碍。在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显著差异、参差不齐因此施工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
2路桥施工成本的控制
一是路桥施工公司成本控制的概念及目标:详细来讲,路桥施工公司的成本控制指的是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成本费用,也即是经过一系列的科学办理活动来有方案有组织的猜测、控制和剖析以及查核施工公司在施工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工程成本及费用。路桥施工公司进行成本控制主要是对公司职工进行组织和发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对公司经营办理进行继续改进,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来下降成本费用,从而在招标活动中提出合理较低的标价,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推进公司非常好更快的发展。简略来讲,公司价值最大化即是路桥施工公司成本控制办理的目标,在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和工期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最大极限的下降成本。要对质量、工期以及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考虑,可是咱们需求留意的是,这三个目标是敌对的,不可能得到三个最优目标,那么在对某个目标进行确守时,就需求对其他目标进行充分考虑,从多个方面进行剖析和对比,从而断定最优化的目标。首先要猜测成本费用,然后采纳一系列的办法进行控制,扩展公司赢利。
二是路桥施工工程成本的控制办法:路桥施工公司需求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中心,联系物质物资设备部分和技能经济部分,做好成本控制办理工作。要严格根据工程预算审核成果来控制施工成本,防止浪费现象的呈现。对经营办理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收入,这样能够相对节省成本,以此来促进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为了能够顺利进行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需求对构建的成本控制核算剖析系统进行完善,要定时经常的举行成本核算例会。经过成本核算,来对相应的成本材料进行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非常好的进行成本办理,对成本开支进行控制,完成工程成本下降的目的。使用成本控制核算剖析系统,将上个月成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来,一起,也能够促进各个成员供给的成本材料都是客观精确的。别的,咱们需求留意的是,成本控制核算剖析系统除了要剖析全部项目成本之外,单项剖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将单项成本以及归纳成本升高和下降的原因给找出来,对成本方案和成本定额进行及时调整和批改,这样才能够非常好的控制成本。
3路桥施工成本控制和路桥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成本控制管理体制中没有明确责权利: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权责对等原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组织理论一个基本原理,只有平衡职权和职能,才可以促使工作任务更好的完成。要想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就需要采取一些鼓励方法,其中利益鼓励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合理的利益,施工人员是不会对成本管理产生重视的。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很多的路桥施工企业落实分解了成本管理责任,但是却含糊不清,这样就无法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
二是工程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有效解决:工程质量的提高,往往会花费更高的成本;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很多的路桥施工企业却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一直将工程质量作为主要的内容来进行控制,忽略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这样虽然保证了工程质量,但是却付出了高额的成本,无法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影响到企业的发杂货你。还有一些企业是对工程成本控制过分重视,忽略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单项工程的利益,却会在其他方面增加成本支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基于路桥施工成本的路桥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公司需要明确的认识到,产品质量需要控制在合理水平,过高的产品质量,超出了大家的需要,也会形成严峻的浪费。要知道,不管是质量呈现了问题,还是呈现了过剩,都会添加必定的工程成本,对于这种状况,就需要采纳一系列的办法来进行质量办理和成本办理,有用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对质量和成本控制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处理,详细来讲,包含质量丢失、防止费用、查验费用等,要采纳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办法,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工程成本最大极限的下降。别的,有关部分也需要防止工程质量过剩现象的呈现,否则尽管能够获得较好的公司诺言和市场竞争力,可是却无法发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强化质量办理,对返工率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有关的质量自检人员需要增强本身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质量办理的重要性,自我检查和办理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而且对于工程施工的详细状况,进行合理猜测,采纳一系列的防范办法,确保工程能够一次合格,防止呈现返工现象,否则就还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促进工程成本得到添加。施工公司需要对原材料严格把关,对原材料的标准、型号以及产地等进行严格检查,经过规划和监理的审阅之后,方能够投入到详细的施工傍边,要加强办理,防止有原材料浪费问题的呈现。
结束语
进行路桥工程施工周期很长、工程量很大。要考虑的要素很多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要,做好前期准备开工之前适当增加其成本预算在施工过程中要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成本在把握成本的同时更要重视工程质量努力建设质优价廉、安全满意的工程,避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为施工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捉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