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统计学相关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Key words:Homocysteine; Blood lipi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高血压、高血糖、吸烟、肥胖等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近年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并不具有这些危险因素,其相当部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较高,高HCY血症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近年日益受到关注[1]。本实验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查体者血清HCY及血脂,探讨两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冠心病组:80例,年龄37~86岁。据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心功能等确诊,并排除糖尿病、高血压、肿瘤、肝肾疾病及其他心脏病患者,6个月内未服用维生素、叶酸类药物及氨甲喋呤等影响血清HCY药物。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35~70岁,经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及其他实验室检测均正常。
1.2检测方法 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80℃冻存待测。血清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测定采用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化仪BS-400及其配套试剂。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HCY与血脂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
2结果
2.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清HCY及血脂检测结果:见表1。冠心病组血清HCY、TC、TG及LDL显著高于对照组,HD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对照组和冠心病组HCY与血脂的相关性:见表2。冠心病组HCY与TC、TG及LDL显著性相关,与HDL无相关性。
3讨论
1999年国际高血压协会将高HCY血症列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同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将HCY水平高于15umol/L称为高HCY血症[3]。本实验结果显示,冠心病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李胜利,高传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7):51-52.
篇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Method: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434 elderly peopl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in which 218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elderly as a test group,216 non-cardiac surgical elderl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s a control group,and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fasted for blood check, their blood pressure,carotid artery thickness and Hcy relevant circumstance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test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thickness and blood homocysteine(Hcy)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ith high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P
【Key words】 Homocysteine; Blood press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irst-author’s address:Changle Hospital,Changle 3502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7.008
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一种。循环系统指的是在人体内负责运送血液的组织和器官,主要有心脏和血管等,血管可分为微血管、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心血管疾病可以分为慢性疾病和急性疾病,并且与动脉硬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病因根源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所以在预防或者治疗方案上也是有相同原理的。高血压是一种多发性心血管疾病,存在明显的血压过高是其特征,高血压是多种疾病的引发性根源,常见的卒中、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都是以高血压为源头而引发的,动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的代表性的特征。高血压引发的症状除了上述描述的特征之外,一系列的并发症状也会随机出现,尤为突出的是心血管疾病,甚至是脑瘫,以及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这些疾病都是不容小觑的。遗传和环境引发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该及时的服用抗高血压药,保证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正常水平,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多发人群是老年人,对其心脏、肾脏、脑部等器官损伤最为严重,持续的血压升高加速各脏器功能的衰竭,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人血压及心血管病具有相关性,但尚未有大样本资料提供支持[1]。本研究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人血压及心血管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34例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16例非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作为对照组,将218例符合诊断标准和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的老人作为试验组,试验组男110例,女108例,年龄55~78岁,平均(63.5±4.3)岁,病程1~15年,平均(6.5±4.3)年,对照组女104例,男112例,年龄53~81岁,平均(61.5±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心肌梗死、精神病、继发性高血压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其他患者。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老人进行空腹静脉血检,并对采集血液标记无误,采用多普勒超声仪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检测,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测量[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血压、颈动脉中膜厚度及Hcy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试验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P
2 结果
2.1 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
对照组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试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血压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Hcy与老年人血压及心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Hcy与老年人血压及心血管病发生率关系密切(P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压持续升高是其显著临床特征,严重损害着老年人的心脏、肾脏、脑部等器官,加剧各脏器功能的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及左心室肥厚,占高血压患者的1/3,对靶器官的功能及结构造成严重影响。大量数据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高血压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Hcy)已经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性信号。在正常的情况下,血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能够被有效的分解并且吸收,分解后的浓度水平正合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需求,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血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较为丰富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中间产物[6]。因此,在作用上相比于原始氨基酸的作用要突出。当由于各种原因,血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突变,浓度在体内剧增,就演变成了高血同型半胱氨酸,简称高血同。高血型半胱氨酸是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根源。在医学临床上将血同型半胱氨酸规定为一项重要的人体健康指标。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警报,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升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心血管、高血压等疾病,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无任何非常明显的体表特征表现出来,这属于早期患者[3]。但是不要认为没有症状就是没有风险,如果及早的发现了高血压的症状,不要懈怠,其实这是潜在的危险。发现病症就要及早的就医,接受治疗,以防病情的延误[4-6]。就诊时严格听从医生的安排,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控制住现阶段的病症。患有高血压,但是忽视治疗的人群,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后期的并发症状表现不同,有些人会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病症,有些人会在剧烈运动后导致直接性的休克,后果极其严重。所以,只要诊断为高血压病,都应该认真治疗。不仅如此,它还可能使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与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对身体的各项功能会产生负面作用,阻碍身体的各项器官的正常运行。目前针对高血型半胱氨酸医学上采用了两种治疗办法。一种是服用叶酸,长期服用会导致白血病、关节炎等疾病[7]。另一种为基因检测下的精准用药。为了有效地的维持血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正常水平,应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的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瓜果蔬菜。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杨文东,王其国.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27.
[2]伍先亮,傅广,马丽霞,等.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2):134-138.
[3]孙亚蒙,陈莺,林岩,等.卒中和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指南[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4,11(2):61-112.
[4]代青湘,许慧宁,王红心,等.不同生活环境藏族脂代谢的特点及与PON1、ox-LDL的关系[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11):1-4.
[5]李菲,李志红,郭淑芹,等.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代谢综合征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1):1118-1122.
篇3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脑血管障碍;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含硫氨基酸,正常空腹血浆hcy总量为5~15 μmol/l,高于此范围为高hcy血症。近年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hcy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总结,探讨hcy与急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经颅脑ct、mri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0±5)岁;脑出血28例,脑梗死72例。100例健康对照组来自同时期门诊参加体检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5±6)岁。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入选组均无明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梗死等急性脑血管病的易发因素,无其他代谢疾病及肝肾疾病,半年来未服用叶酸、维生素b12。
1.2 诊断 入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证实。应用中国卒中量表在入院时对每个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范围0~45分,其中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分值越大,卒中程度越重。
1.3 hcy的检测方法 抽取受检者入院后3 d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仪器美国雅培(axsym)全自动发光免疫检测分析仪,原装试剂。正常范围5~15 μmol/l,轻度增高15~30 μmol/l,中度30.1~100 μmol/l,重度>100 μmol/l。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组高hcy比例48%(48/100),对照组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血管病组血浆hcy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出血组与梗死组血浆平均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资料显示血浆hcy增高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病情程度变化一致。
表1 2组血浆hcy水平比较
组别正常增高平均值
(μmol/l,±s)
急性脑血管病
(n=100)出血组(n=28)101819.47±8.35
梗死组(n=72)423018.72±9.47
对照组96410.95±1.83
(n=100)
表2 48例高hcy患者血浆hcy增高程度与脑血管病病情程度对比
组别
神经功能评分例数程度例数
血浆hcy增高
程度及例数轻中重
hcy增高程度与
病情程度对比(%)轻中重
出血组18轻86206/82/80
中73403/74/70
重302102/31/3
梗塞组30轻18126012/186/180
中104604/106/100
重201101/21/2
注:神经功能评分轻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血浆hcy水平(μmol/l)轻度15~30;中度30~100;重度>100
3 讨论
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大量吸烟、饮酒家族史等。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阻止病情发展,收到了明显效果。但很多卒中患者并无上述传统的危险因素。因此寻找新的卒中危险因素,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制定新的防治策略。随着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hcy是脑卒中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与资料报道一致[1],出血组与梗死组的血浆hcy平均水平相差不多,无显著差异,且血浆hcy增高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的主要中间产物。其主要来源是蛋氨酸甲基后的产物,hcy在蛋氨酸合成酶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以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又重新形成蛋氨酸。引起高hcy血症的原因主要有遗传、营养、代谢及某些药物等:(1)遗传因素是n5,n10甲基四氢叶酸酶还原酶与胱硫醚-合成酶的减少与活性降低;(2)营养因素主要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二者是诱发血浆hcy升高的一个主要因素。(3)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癫痫药等也引起血浆hcy升高。(4)激素水平改变、慢性肾衰竭、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使hcy升高。高hcy诱发急性脑血管病机制可能有以下原因:过多的hcy在血液中积蓄,会产生兴奋性毒性和神经毒性直接损伤神经元,同时通过氧自由基介导的氧化应激反映损伤血管内皮,造成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2],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许多体内外试验证明,过高的hcy可以通过改变内皮细胞抗血栓特征,改变血液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成分而导致血栓前状态[3]。研究还发现,hcy及其衍生物能增加血小板产生血栓素,从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性,促进凝血和抑制抗凝;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hcy还可作为一种血栓形成剂,影响血栓素的表达和蛋白c的活性。这些因素分别或以不同形式组合共同促进了动脉粥硬化的发生从而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5]。
总之,hcy是人体最重要的健康指标之一,过高的hcy会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增加致残率。本研究表明高hcy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测定血浆hcy水平可作为病情轻重,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故hcy血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纠正,可能会成为治疗和预防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当像检测血糖、血脂一样测定hcy,发现高hcy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延长人类寿命。
【参考文献】
1 付毅, 刘建荣, 陈生弟.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病.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3, 16:189190.
2 tasi jc, perrella ma, yoshizumi m, et al. promotiom of vasvclar smooth-muscls cellgrouthby homocyteine: alink to atherosclerosis. pro matl acadsci usa, 1994, 91:63696373.
篇4
Research abou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rum levels of testosterone and AngⅡ in the male patients with ACS
YUE Chuanzhe1,LIU Shuang2,CHEN Guiying3*
(1.The Second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Herbalist-Mongolian Medicine Hospital of Hulunbuer City,Hulunbuer 021008,China;2.Geriatric Department of People′s Hospital of Hulunbuer,Hulunbuer 021008,China;3.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First Clinic Medical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ipheral levels of testosterone,free testosterone, AngⅡ,and association between them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further more to understand the role testosterone and AngⅡ play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ale with ACS.Methods:For measuring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estosterone, free testosterone,and AngⅡ,three groups of 3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and SAP and one equivalent group of 30 healthy volunteers(control group) were recruited.The serum levels of testosterone and free testosterone were measured with ELISA method,of AngⅡ were measure with radioimmunity method.Results:The serum level of free testosterone in the patients with AC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but AngⅡ was not ab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Acute coronary syndrome;Testosterone;Free testosterone;Angiotensin Ⅱ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心血管内科急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是其共同病理特点,因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通过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而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男性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大大高于同年龄绝经前女性,表明男性性别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雄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存在有一定的关系。睾酮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雄激素, 因而本研究即观察冠心病各亚型患者血清睾酮、游离睾酮与AngⅡ水平改变及相关关系,以进一步明确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病理机制,为临床判断预后及更好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90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年龄39~85岁,平均(59.7±9.3)岁,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30例,典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3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SAP)30例。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健康对照组选取与AMI、UAP、SAP组在年龄构成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男性健康体检人员30例,年龄40~81岁,平均(58.4±6.7)岁。凡有下列情况者予以剔除:合并周围血管疾病或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者,脑卒中、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肺部、肝胆道感染等,高热以及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如非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类固醇和鸦片类药物等,、前列腺、下丘脑等疾病,检查前1年内服用过激素,2周内服用过可能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服用过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物、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的收集各组均于入院后未给予任何处置和治疗前抽取静脉血5 ml,静置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出血清,-70℃冰箱冷冻保存,统一测定。
1.2.2 血清睾酮、游离睾酮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e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试剂盒由 Sigma公司提供,测定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3 AngⅡ的检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adioemmuno assay,REA)测定,试剂盒由Sigma公司提供,测定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结果进行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各变量相互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正态性检验采用D检验,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结果
对4组研究对象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和比较,AMI组和UAP组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冠心病各组和对照组血清睾酮、游离睾酮与AngⅡ水平变化
AMI组与UAP组的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影响ACS发生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ACS之有无为应变量(有=1,无=0),以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睾酮、游离睾酮、AngⅡ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逐个剔除(向前法和向后法)不显著变量,在α=0.05水平上,拟合主效应模型,结果血清游离睾酮、AngⅡ、总胆固醇水平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
2.4 ACS患者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的相关性
AMI组和UAP组合并后(n=60)血清游离睾酮(X)和AngⅡ(Y)水平相关分析,直线回归方程为Y=-5.371X+297.825,r=-0.463,P=0.007,表明二者之间呈负关。
2.5 对照组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的相关性
r=0.1913,tr=1.084 2,t0.05(28)=1.084 2,tr0.05,相关系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 ACS患者总胆固醇水平和AngⅡ水平的相关性
AMI组和UAP组合并后(n=60)总胆固醇水平和AngⅡ水平的相关分析,r=0.231 6,tr=1.209 4,t0.05(58)=2.000,tr0.05,相关系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7 ACS患者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的正态性检验
AMI组和UAP组合并后(n=60)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的正态性分析,n=60,y0.05(60)= -2.17,D血清游离睾酮=0.300 4,y血清游离睾酮=-1.098 3,y血清游离睾酮>y0.05(60),D AngⅡ=0.321 9,yAngⅡ=-1.037 2,yAngⅡ>y0.05(60),P
3 讨论
炎性反应和免疫机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rat disease, CAH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与炎性反应的激活有关, 炎性反应激活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斑块破裂、溃疡、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的反应,是ACS的始动因素之一[1]。
有报道认为,血管紧张素Ⅱ可激活多种前炎性因子的表达,增加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血管壁的聚集,诱发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因而本实验观察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AngⅡ水平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AMI组和UAP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ngⅡ水平增加可能是导致斑块破裂的原因之一,AngⅡ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首先AngⅡ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可使斑块上的压力增加,诱发斑块破裂,其次有研究表明AngⅡ可以促进脂氧合酶(lipoxygenase-1, LOX-1)的表达,从而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3],尚有研究表明AngⅡ可促进斑块纤维帽平滑肌细胞凋亡,造成AS斑块不稳定[4],Dimmeler等[5]将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ngⅡ孵育,结果发现AngⅡ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凋亡高峰为18 h, AngⅡ受体阻滞剂可阻止细胞凋亡,内皮细胞凋亡降低内膜舒张功能,并启动炎性反应,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而且,AngⅡ还可通过激活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而促进斑块破裂后的继发血栓形成[6]。
已有研究发现许多男性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睾酮较正常人明显低下[7]。本研究结果显示AMI组和 UAP组血清游离睾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成果相同,表明血清游离睾酮水平降低可能与ACS的发生和进展有关,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由于血清游离睾酮水平降低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使血栓素A2/前列环素比值升高,诱发冠脉痉挛,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活性,促进血栓形成;②由于血清游离睾酮水平降低导致冠脉收缩作用加强;③由于血清游离睾酮水平降低导致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抑制作用减弱,因而NF-κB表达增加,由于NF-κB表达增加上调了AngⅡ基因的表达,所以AngⅡ合成增加并且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从而参与了ACS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ACS患者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之间呈负关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研究中发现,影响ACS发生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游离睾酮、AngⅡ、总胆固醇水平进入回归方程,说明血清游离睾酮、AngⅡ、总胆固醇水平与ACS的发生有关,进一步分析显示ACS组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之间呈负相关,而对照组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之间无相关性,ACS患者总胆固醇水平和AngⅡ水平之间无相关性,而且ACS患者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水平的正态性检验显示两组资料均呈正态分布,说明在ACS发生的过程中血清游离睾酮可能具有抑制AngⅡ产生的作用,血清游离睾酮具体通过哪些环节抑制AngⅡ的产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游离睾酮、AngⅡ与ACS有关,直线相关分析表明ACS患者血清游离睾酮和AngⅡ的水平改变存在着联系,说明清游离睾酮和AngⅡ的水平变化可能成为预测ACS发生和发展的有意义的指标,并为ACS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Wasserman EJ,Shipley NM.Atherothrombosi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mechanisms, markers, and mediators of vulnerability[J].Mt Sinai J Med,2006,73(1):431-439.
[2]Ni W,Kitamoto S,Ishibashi M,et al.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is an essential inflammatory mediator in angiotensinⅡ-induced progression of established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mi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4,24(3):534-539.
[3]Zhang L,Huang YW,Yao HP.Angiotensin II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lectin-like oxidiz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in cultur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lial cells[J].Zhejiang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2002,31(5):326-330.
[4]Savoia C,Tabet F,Yao G,et al.Negative regulation of RhoA/Rho kinase by angiotensin II type 2 receptor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role in angiotensin II-induced vasodilation i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J Hypertens,2005,23(5):1037-1045.
[5]Dimmeler S,Zeiher AM.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vascular cell apoptosis in response to angiotensin Ⅱ and pro-atherosclerotic factors[J].Regul Pept,2000,90(1-3):19-25.
篇5
Correlative Research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Amo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Study Stages/ZHUANG Ying*, LI Meng-di, TAO Fang-biao, et al. *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233030),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and correlations among students' degree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in different study stag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college students, senior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engbu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AS, SDS and SES.Results There were extremely remarkabl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degree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P<0.0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remarkabl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P<0.05 or P<0.01). The degree of self-esteem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this correl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degree of self-esteem.Conclusion The degre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evidently. The higher degree of students' self-esteem, the higher degree of anxiety. The degree of anxie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steem obviously. The degree of female student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Key words】 Anxiety;Depression;Self concept;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21世纪被称为“焦虑”的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际关系的冷漠,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到担忧、害怕和焦虑。焦虑情绪在人群中的泛化呈上升趋势[1]。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轻度焦虑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适度的焦虑对学习和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自尊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认知评价,自尊受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自尊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是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在动力,是对理想自我(ideal self)与实际自我(actual self)间差别的态度,最终表现为个体对实际自我是否接纳(即自我接纳)[2]。为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便为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蚌埠地区分层抽取2所大学、4所城市中学(师资力量较好的中学1所,中等的2所,差的1所),3所农村中学(好、中、差各1所)。再按照整群原则在中学中每年级抽取2~4个班,大学每专业每年级抽取2个班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抽取学生7 315名,回收有效问卷7 104份。其中初中学生1 919名,高中学生1 865名,大学生3 320名;男生3 533名,女生3 571名。年龄12~22岁。
1.2 方法 调查问卷由安徽医科大学国家863计划项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课题组编制,经预试验修订后投入使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项目(学校、年级、年龄、性别和户口)、抑郁症状的评定、焦虑症状的评定和自尊的评定。
抑郁量表(SDS)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4级评分,其中有10项是用正性词陈述的,为反序计分,其余10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1~4顺序评分。
焦虑量表(SAS)由Zung编制,包括20个自评项目,采用1~4级评分法,量表中20个项目分数相加,得到粗分,将各题及总分的原始分数乘以1.25即得到各题及总分的标准分(按照国内现有资料和许多人曾使用过的标准规定:总分标准分62分视为有严重的焦虑症)[3]。
自尊量表采用Rosenberg(1993)编制的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4]。量表共10个项目,按完全符合、非常符合、符合、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评分,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是国内外常用的自尊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5]。将所有被试按自尊量表分数 , 分成高自尊组、中间组和低自尊组3组 (量表分数高于平均数1个标准差以上的为高自尊组,低于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为低自尊组,其余归为中间组) [6],信度系数α值为0.78。
对课题组的调查人员和9所学校的协助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要求。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集中填写,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2 结果与分析
2.1 焦虑基本概况 7 104名调查对象中,轻度焦虑症患者822人,现患率为11.6%;严重焦虑症患者119例,现患率为1.7%;焦虑症患者总例数为941例,总患病率为13.3%。
2.2 不同学段学生焦虑、 抑郁、自尊水平比较 从表1看出,大学生和高、初中学生抑郁和焦虑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自尊水平也低于高中、初中学生(P值均<0.05)。从表2看出,高自尊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均显著高于低自尊者(P值均<0.01)。
2.3 不同性别学生焦虑、 抑郁、自尊水平比较 表3显示,女生的焦虑和自尊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而抑郁得分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学生自尊水平与焦虑、 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表4显示,自尊程度越高与焦虑的相关性越强,而与抑郁的相关性没有表现出这种趋势。
3 讨论
近年来,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国内外学者围绕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认知、动机等变量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高自尊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尽管如此,仍有研究者发现,高自尊者相互之间的表现似乎比低自尊者更复杂,他们内部可能也有质的差异。有研究指出,有些高自尊者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暴力行为及过度焦虑,而另一些高自尊者却不这样[7-10];也有人从感性层面上提出“自尊越高越好吗”这样的疑问。随着自尊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重视自尊教育、提高自尊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对高自尊的异质性问题进行梳理,并指出它对未来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启示。自尊不但与学业成绩、归因、人际关系等因素呈高度相关,而且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11]。自尊除有高低外,还具有异质性差异,即人存在高自尊异质性问题。所谓高自尊异质性(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是指高自尊(high self-esteem, HSE)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如假自尊、防御性自尊、稳定与不稳定高自尊、表面上的高自尊、相倚的高自尊和真正的高自尊等。也有学者从自尊的测量方法角度支持了高自尊异质性的存在[12]。根据目前的自尊测量方法,测得的高自尊分可反映出多种可能性:(1)真正接纳自己和感到自己有价值;(2)想给别人一种自己很好的印象,尽管自己并不真正这么认为(和感受);(3)根据社会赞许性回答;(4)含有自我欺骗的成分;(5)防御性地保持一种高自尊的感觉等。因此,同样高的自尊分数可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点和表现风格,简单地把高分者都划归一类显然是不合适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和高中、初中学生抑郁和焦虑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的焦虑和自尊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而抑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自尊水平低于高中、初中学生(P值均<0.05),高自尊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均显著高于低自尊者(P<0.01)。自尊程度越高,与焦虑的相关性越强,和文献报道[7]不一致。
传统观点认为,高自尊者心理更健康,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随着自尊研究的逐渐增多和不断进展,重视自尊教育,提高自尊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高自尊的异质性却提示,不能盲目提高个体的自尊,重要的是要提高或培养人们真正的、安全的高自尊。此外,通过现有自尊测量工具测出的高自尊者未必不存在适应问题,因此不能盲目迷信高自尊分数。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经验和科学的测量手段区分不同类型的高自尊并因材施教,对于安全的、真正的高自尊者应予以肯定和鼓励,但对于脆弱的、防御的高自尊则应当加以引导,使之朝着安全高自尊转化。
自尊的教育是超越单一文化,形成丰富人格的生命奠基。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趋势下,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与渗透,加快了单一文化样式走向丰富与成熟的脚步,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维护自我认可的方式都会在文化差异、冲突中整合,这种时代精神所支撑的完整人格,正是自尊教育追求的生命境界。在自尊的教育中,学生被启迪的生命意识逐渐成为发展自我的生命冲动,自尊的日益成熟将成为他们创造和谐世界的基础。
4 参考文献
[1] 罗敏.焦虑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181-183.
[2] 钟杰,李波,钱铭怡,等.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中的作用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41-245.
[3] 罗艳丰,何朝阳,杨福,等.焦虑自评量表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测量结果及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6):2 304-2 306.
[4] 张春妹,邹泓,向小平,等.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88-591.
[5] 孙莹,陶芳标.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41-744.
[6] 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 18(4):222-224.
[7] 周丹霞,王国松,赵红红,等.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88-89.
[8] SALMIVALLI C. Feeling good about oneself, being bad to others? Remarks on self-esteem, hostilit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ggress Viol Behav, 2001(6):375-393.
[9] AUMEISTER RF, CAMPBELL JD, KRUEGER JI, et al. Does high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 Scien Pub Inter, 2003,4(1):1-44.
[10]BAUMEISTER RF, SMART L, BODEN J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In: Baumeister RF,Ed.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1999:240-279.
篇6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arly intrauterine pregnancy outcome and serum HCG & P levels
ZHOU Aihua LIU Xiho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Guangming New District Center Hospital, Shenzhen 5181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HCG & P levels and early intrauterine pregnancy outcomes. Methods 240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ho needed furth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100 patients with normal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as group A, 80 patients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were selected as group B and 60 patients with inevitable abortion were selected as group C. Maternal venous serum was took and then chemical fluorescenc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β-HCG and P levels . Results Group A was compared with group C and group B was compared with group C. β-HCG level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 Early intrauterine pregnancy outcome; Human serum chorionic gonadotropin; Progesterone; Correlation
妊娠后,应快速准确的确定妊娠结局,以指导后期的临床处理。目前,对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等妊娠结局的诊断,主要还是依靠B超和血清学指标[1-2]。有研究表明[3-4],B超诊断在妊娠35d后才可见到孕囊,停经一个半月后才可见原始心管搏动。所以,B超在诊断早期妊娠结局时有40%~50%的病例出现误诊[5-6]。而与妊娠密切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在诊断和评价妊娠结局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7]。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和孕激素(progesterone,P)是临床上常用的妊娠相关血清学指标[8]。β-HCG在形成受精卵滋养层时开始微量分泌,受精卵着床后,母血中就能够测出β-HCG。血清β-HCG水平升高是检测妊娠的特异性指标[9-11]。孕激素在妊娠早期主要有卵巢的黄体产生,在妊娠的8~10周后,主要有胎盘产生。血清孕激素水平能够反映滋养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12-13]。临床上,可以通过查血清β-HCG和P水平预测宫内早期妊娠结局。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孕妇24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宫内早期妊娠结局与血清β-HCG和P水平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需要进一步诊治的早期妊娠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0岁,平均(25.0±3.1)岁。其中有既往妊娠史的170例,有流产史的35例。入选标准:(1)无生殖系统疾病;(2)无内外科合并症;(3)有妊娠意愿。根据妊娠结局,将240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其中100例正常妊娠组(A组),平均年龄(26.0±2.5)岁,有既往妊娠史的71例,有流产史的17例;80例先兆流产组(B组),平均年龄(27.0±3.6)岁,有既往妊娠史的52例,有流产史的11例;60例难免流产组(C组),平均年龄(27.0±3.3)岁,有既往妊娠史的47例,有流产史的7例。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年龄、既往妊娠史和流产史等一般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遵守赫尔辛基人体医学研究伦理,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之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Elecsys2010电化学荧光分析系统和相关配套的P试剂盒,均购自德国罗氏公司。GC -1200放射分析仪和B-HCG试剂盒,均购自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1.2.2 取样及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取肘静脉血5mL经过离心后取上层血清,血清P水平的检测需要采用化学荧光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β-HCG水平。48h后对血清β-HCG进行复检,若其水平上升66%以上则提示上升理想,若不到66%则提示上升不理想。
1.3 宫内妊娠结局的判断
根据文献[14]判断宫内妊娠结局。确立妊娠后7、10、12周时,采用阴道和腹部B超检查孕囊、胎盘形成、心管搏动和胎动等情况。若B超下宫内依可见孕囊、胎盘形成、心管搏动和胎动则视为妊娠结局良好。B超下能看到宫内孕囊,但没有心管搏动,或者有孕囊和心管搏动,但是胚胎于妊娠12周前流产或停止发育则视为妊娠结局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所有资料行正态分布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F检验),方差分析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两组率比较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孕妇妊娠35d时血清β-HCG水平比较
正常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孕妇血清β-HCG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妊娠组与难免流产组比较β-HCG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
表1 三组孕妇妊娠35d时血清β-HCG水平比较()
组别 n β-HCG(mU/mL) F P
正常妊娠组(A组) 100 2520 ± 167 1299.112
先兆流产组(B组) 80 2499 ± 196
难免流产组(C组) 60 1220 ± 133
表2 三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方差分析的组间比较
组间对比 标准误 q P
A组/B组 18.02 1.165 >0.05
A组/C组 19.62 66.273
B组/C组 20.51 62.345
2.2 三组孕妇血清P水平比较
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P水平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和难免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三组孕妇血清P水平比较()
组别 n β-HCG(mU/mL) F P
正常妊娠组(A组) 100 22.10±0.51 13403.525
先兆流产组(B组) 80 14.30±0.49
难免流产组(C组) 60 9.10±0.51
表4 三组孕妇血清P水平方差分析的组间比较
组间对比 标准误 q P
A组/B组 0.05 146.079
A组/C组 0.06 223.636
B组/C组 0.06 85.535
2.3 三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上升情况比较
血清β-HCG水平上升理想和上升不理想的孕妇,宫内早期妊娠结局比较,上升理想的孕妇早期妊娠结局良好的比例显著高于上升不理想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5 三组孕妇β-HCG水平上升情况[n(%)]
β-HCG水平 n 正常妊娠组 先兆流产组 难免流产组
上升理想 157 82(52.20) 65(41.40) 10(6.40)
上升不理想 43 8(18.60) 7(16.30) 28(65.10)
x2 15.420 9.246 75.695
P
2.4 孕妇血清P水平与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血清不同P水平孕妇的早期妊娠结局比较,P水平>20ng/mL的孕妇,宫内早期妊娠结局良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6 血清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n(%)]
血清P水平
(ng/mL) n 正常妊娠组 先兆流产组 难免流产组
> 20 64 56(87.50) 8(12.50) 0
15~20 49 24(48.90) 16(32.70) 9(18.40)
10~14 51 3(5.90) 38(74.50) 10(19.60)
x2 142.453 58.718 116.585
P
3 讨论
3.1 血清β-HCG水平与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血清β-HCG水平升高是检测妊娠的特异性指标。有研究显示[15-17],早期妊娠,宫外孕者血清β-HCG水平明显低于宫内孕者。因此,检测妊娠早期孕妇血清β-HCG水平对宫内早期妊娠结局的诊断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正常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孕妇血清β-HCG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妊娠组与难免流产组比较β-HCG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
3.2 血清P水平与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孕激素在妊娠早期主要由黄体产生。异位妊娠时卵巢黄体功能低下导致血清的孕激素水平很低。正常宫内孕卵巢黄体能够大量分泌孕激素[18]。正常妊娠孕妇血清孕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血清孕激素水平>25ng/mL时,可以基本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19-20]。本研究显示,血清孕激素水平>20ng/mL时,无难免流产发生。相反的当血清孕激素水平20ng/mL的孕妇,宫内早期妊娠结局良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孕妇血清β-HCG和P水平与宫内早期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妊娠早期,血清β-HCG和P水平联合检测对宫内早期妊娠结局的诊断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喜英,丘彦.早期妊娠血清β-HCG、E2、P的监测意义[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3(7):47-49.
[2] 朱英哲,徐泽媚,杨小葵.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677.
[3] 杨燕飞,韦塑峰,蒋健穗.早期妊娠血P、E2、HCG检测临床参考价值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4):688-689.
[4] 谢家平,马云,王立平.血β-HCG、孕酮联合检测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4):70.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486例,排除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所有老年人进行血Hcy水平检测,据检测结果将血Hcy水平升高的265例作为观察组,将血Hcy水平正常的22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36例,女129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4±5.8)岁。对照组男113例,女108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6.3±6.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禁食12h后,于晨起空腹检测血Hcy水平,并测量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随访统计两组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血Hcy和SBP、D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Hcy可通过促进自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可通过激活炎性细胞活性和氧化应激反应,影响血脂代谢,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和积累[1]。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研究均证实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静脉血栓和外周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血Hcy水平升高有一定的关系,且高Hcy水平不仅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其他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还可诱发心血管疾病。有研究报道,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三组患者血Hcy水平呈现逐渐增高趋势,提示Hcy作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有密切关系[2]。
人体内的Hcy主要来源于蛋氨酸的代谢产物,遗传与营养因素均可影响人体内血Hcy水平,而后者因具有调控性而对Hcy水平有重要影响。Hcy在转变为蛋氨酸的过程中需要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参与,而两者的缺乏均可导致Hcy在体内蓄积形成半胱氨酸血症,因此,增加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即可使体内Hcy水平降低,从而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王东霞等[3]报道,对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叶酸干预后,其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并且明显低于未实施叶酸干预的患者[4]。
综上所述,血Hcy水平可影响老年人血压和心血管病发病率,临床应及时做好血Hcy水平的检测和调整,以降低老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李贵阳,牟方波,张法伟,等.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11-312.
篇8
颅内小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及三支主要脑动脉,而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A1、A2段等构成了前交通动脉复合体[1],临床研究提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血管变异较常见,并且该部位是脑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之一,而血管变异极易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2],因此研究血管变异及类型对脑血管瘤的预防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选择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6例,进行CT血管成像,探讨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情况及其对血管瘤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CT颅脑血管成像的患者60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6例为研究组,无交通动脉瘤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53.5±12.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2.3±11.8)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怀疑动脉瘤行CT脑血管成像检查,排除存在多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排除脑血管畸形及动脉粥样硬化者,排除急性脑出血、脑缺血、脑水肿患者,排除对造影剂过敏患者。
1.2 仪器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 128排螺旋CT,造影剂为碘比醇注射液,购自法国 Guerbet公司。行CT扫描前经肘静脉注射碘比醇造影剂(350 mg/mL)50 mL,注射速度为5 mL/s,随后以5 mL/s的速度推注生理盐水20 mL,采用Sure start扫描方法,以颈内动脉中央为监测点,以鼻咽水平为兴趣层,以120 HU为增强扫描的启动阈值,扫描基底动脉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部分。增强扫描参数为层厚0.67 mm,层距0.2 mm,电压为110~120 kV,电流为250~300 mA,矩阵为512×512,扫描时间为7.5~8.5 s。扫描完成后将数据输入PHILIPS EBW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等。
图像评价由至少2名同职称的放射科医师阅片、判断。记录前交通动脉瘤的位置形态、记录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情况,判断有无血管变异及左右侧优势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
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1段均呈锐角发至同侧颈内动脉末端,并沿额叶底部与前交通动脉吻合,后延伸为A2段,两组A1段形态表现主要为直线型和成窗形,其中直线型共54例,成窗型6例,两组A1段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直线型表现为A1段起始自额叶部,然后沿丘脑,终末段沿视交叉,均呈弧形分布,并且最终和前交通动脉连接,并延伸出A2段。成窗型则表现为A1段血管腔被分割成卵圆形或三角形区域。
2.2 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情况
两组共发生A1段变异21例(研究组12例,对照组9例),其中左侧优势14例,右侧优势7例,研究组A1段变异左侧优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本组右侧优势发生率(P < 0.05)。见表2。
2.3 前交通动脉变异情况
以前交通动脉单支动脉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为前交通动脉正常。以两支及以上动脉平行或交叉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为前交通动脉变异。本文研究组患者出现前交通动脉变异1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典型病例
本院2011年10月收治1例男性患者,56岁,入院后怀疑颅内动脉瘤,于入院3 d后行CT 颅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左侧明显前交通动脉瘤,但大脑前动脉A1段及前交通动脉走向及血管本身无明显变异,行手术夹闭后,CT血管显像清晰显示血管瘤消失(图1~4)。
3 讨论
人体基底动脉环是颅脑血供主要的血管群,除基底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外,其余血管均为两侧分布,其中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A1段(水平段)构成前交通动脉复合体[3-4]。研究显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区域的血管变异发生情况较多,其中A1段单侧优势最常见[5],本文研究组单侧A1段变异的发生率为46.2%,对照组也达到26.5%。本文中A1段变异(单侧优势多见)与患者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研究组A1段变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单侧优势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A1段形态均为直线型或成窗型,且在两组内的分布无差异(P > 0.05),由此可见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形态对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前交通动脉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主要部分,其是调节血压平衡的主要通路,当前交通动脉发生血管变异时,会导致复合体一侧血流动力学改变(减小或增大),而另一侧发生对应改变(增大或减小),这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加大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危险性[6]。有国外学者实验研究显示[7],正常状态下基底环两侧血流量无明显差异,但是当前交通动脉A1段变异时,优势侧的血量会明显增多,优势侧血管分叉处就会成为血管瘤的高发部位。本文研究组A1段及前交通动脉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这一点。
关于不同影像手段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变异及交通动脉血管瘤检查方面的应用,有学者研究显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单侧A1段变异的检出率与DSA基本相同,但是A1段缺如的检出率低于DSA,原因可能在于CT血管造影的分辨率较高,检查中可以显示出细小的A1段血管[8],本文128排螺旋CT性能与64排CT相仿或略高,更能清晰显示细小的A1段血管。虽然目前临床将DSA作为颅内动脉瘤检查的金标准, 但是其有创性和复杂操作会限制其应用,而多层螺旋CT的血管成像,创伤小,仅需通过静脉快速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方便快捷,一次成功的数据采集即可获得任意角度、任意方位的图像,而且多层螺旋CT具有薄层、速度快的优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128排颅脑CT血管成像扫查,可以清晰显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变异及动脉瘤情况,并且本研究显示复合体的变异确实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至于具体的变异类型与动脉瘤位置及形态等的量化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Karazincir S,Ada E,Sarsilmaz A,et al. Frequency of vascular variationsand anomalies accompany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s [J]. Tani Girisim Radyol,2004,10(2):103.
[2] 阮利江,甄云,孙淑娟,等.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变异的血流动力学检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4):191-195.
[3] Ren WD,Liu CM,Chi HF. Microsurgical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J].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11,11(2):35.
[4] Xie YL,Jin CL,Zhang ST,et al. Variation of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 and the risk of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 development and bleeding:A correlation study using 64-detector CT angiography [J].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2011,30(8):42.
[5] Huang YH,OUYANG zubin,Huang YS,et al.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eurysms of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d dominant blood flow of horizontal segment of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J]. Chongqing Medical Journal,2004,33(12):1819-1820.
[6] Wang Z,Jin J,Sun XO,et al. The clinical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ominance of A1 segement of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d the aneurysms of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J].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2009,8(6):525-528.
篇9
[
关键词 ]儿童;肥胖;血压;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6(b)-0003-02
Overweightandobesityinchildrenandtheresearchofabnormalbloodpressure,dyslipidemiasandbloodglucose
CHENWeiliFENGJieLuRuopian
DapengPreventiveHealthCareStation,DapengnewDistrict,Shenzhen5181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overweightobesityinchildrenandthecorrelationbetweenbloodlipids,bloodglucoseabnormalities.MethodsMeasuring320casesofchildren´sheight,bodymass,bloodpressure,fastingvenousbloodcollecteddeterminationofGlu、TC.AccordingtoBMIlevel,320casesofchildrencanbedividedintonormalcontrolgroupandtheoverweightobesitygroup,comparingthedifferencebetweenthegroupsofchildren´sbloodpressure,dyslipidemias,bloodglucose.ResultsTheresearchobject,165casesoftheboys,girls155cases,beingoverweightobesitychildrenatotalof56cases,beingoverweightobesityratewas17.50%ofoverweightobesityratewas17.50%.Obesechildrenintermsofgenderdistribution,overweightandnormalcontrolgroup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Overweightobesitygroupofchildrenintheincidenceofhypertension,hyperglycemia,hyperlipidemiawere25.0%,19.6%,25.0%,andthenormalcontrolgroup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0.001).ConclusionToearlypreventionofchronicdiseasessuchas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shouldgrab,childrenwillbeoverweightchildreninthisgroupinterventionasthekeyobject,andstrengthenthehealtheducation.
[Keywords]Children;Obesity;Bloodpressure;Bloodglucose;Dyslipidemias
[作者简介]陈维力(1962-),男,籍贯:广东梅州,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现任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预防保健所所长,主要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肥胖不仅给儿童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是引起成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为探讨单纯性肥胖与儿童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于2013年9月—2013年12月,对320例6~12周岁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大鹏新区6~12周岁儿童320例,其中男生165例,女生155例,所有调查对象均排除心、肺、肝、肾等可能严重影响血压、血糖、血脂的疾病。
1.2测量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实施细则》[1]的要求,在受试者休息10min后测坐位的右臂血压。用电子体重计测量体质量,用标准身高坐高计测量身高,以上两项分别精确到0.1kg和0.1cm。要求空腹12h以上,然后抽取静脉血,按规范检测血清中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糖(Glu)含量。
1.3诊断标准
以舒张压(SBP)和(或)收缩压(DBP)的测量值在同性别同年龄所在组别的第95百分位以上者,判定为高血压;以体质量指数(BMI)19.85~24.00kg/m2判定为超重,BMI>24.00kg/m2判定为肥胖,(BMI)<19.85视为正常对照。以空腹Glu≥6.10mmol/L判定为高血糖;以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作为脂类代谢的指标,以TC>5.2mmol/L判定为高血脂。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共320例儿童,其中男生165例,女生155例,超重肥胖儿童共56例,超重肥胖率为17.50%。本组超重肥胖儿童在性别分布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超重肥胖组儿童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方面的发生率分别为25.0%、19.6%、25.0%,均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见表2。
表1两组儿童的性别分布比较分析
注:超重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性别分布χ2=0.846,P>0.05。
表2两组儿童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分布比较分析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大鹏新区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为17.50%,与国内有关调查结果相比偏高,甚至高于美国2009年—2010年的报告的儿童肥胖率16.9%[2],由此可见,深圳市大鹏新区儿童肥胖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组研究表明,男生与女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与有关报导一致[3-5]。儿童超重和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单纯性肥胖症是无明显病因所导致,主要原因是机体摄入热量相对过多而形成[6]。因深圳地区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营养过剩且运动不足是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家长调整膳食结构,限制高脂肪、高糖等高热量食品的摄入量,同时形成爱好运动的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超重肥胖组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均是P﹤0.001)。在高血压方面,因肥胖可导致血液总容量增高,心脏的每分钟相应的输出量也增加,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起病可追溯到儿童期,而高血压是心肌梗塞、脑血栓、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风险因素[7-9],早期预防高血压,可以降低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高血糖方面,早期肥胖儿童糖代谢异常仅表现为糖耐量异常,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高,随后将出现糖代谢紊乱[10]。
在儿童及青少年慢性病防治方面,不仅要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还应对超重儿童的潜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危害性给予足够重视。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儿童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个别重度肥胖儿童已存在胰岛素代谢异常的情况,具有糖代谢紊乱的潜在危险。在高血脂方面,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儿童可能伴有高脂血症,说明导致成人期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在儿童阶段就可能已经存在[11-12]。
综上所述,儿童超重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儿童因营养过剩且运动不足,导致肥胖的问题已十分突出。超重肥胖儿童不仅可以造成血压、血糖、血脂异常,而且会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危险性。因此对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进行早期预防时,应从儿童抓起,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将肥胖超重儿童这一群体作为重点干预对象,积极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血脂异常问题,并促进肥胖超重儿童形成健康行为。
[
参考文献]
[1]陈友鹏,李健,梁旭竞,等.体质量指数对青少年学生血压升高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00-102.
[2]鞠红,刘启贵,宋桂荣.大连市1745例6~17岁儿童血压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651-653.
[3]华琦,刘朝晖,刘荣坤,等.青少年营养转型期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血糖、心脏结构及功能相关关系的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8):655-658.
[4]李晓惠,杜军保.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04,39(6):17-19.
[5]陈曼娜,黄培信,苏乃其.儿童肥胖与血压研究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1):31-33.
[6]马冠生,李艳平,武阳丰,等.1992—2002年间中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1-314.
[7]张迎修,王淑荣,张朋才.血压偏高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特点[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69-670.
[8]O’SullivanJJ,DerrickG,FoxallRJ.Trackingof24-hourandcasualbloodpressure:a1-yearfollow-upstudyinadolescents[J].JHypertens,2000,18(9):1193-1196.
[9]杜松明,李艳平,崔朝辉,等.北京城区9-10岁儿童超重肥胖与血压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13-215.
[10]常素英,季成叶.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52-653.
篇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 and serum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marked as the heart failure group, 40 normal people were mark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12 cases in NYHA grade II , 25 cases in NYHA grade III, 13 cases in NYHA grade IV among them, echocardiography and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se groups,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 and serum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HF) was analyzed by using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VEF, LAD and LVEDD between the heart failure group,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erumuric acid; Correlation
据统计,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发生率约1.0%~3.0%,而其病死率高约40%,好发于老年人群[1],为此早期及时发现慢性心衰,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慢性心衰对降低其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表明慢性心衰发病机制复杂,与内皮功能紊乱、炎性反应等相关[2]。尿酸作为患者嘌呤代谢产物,近年来有研究证明高血尿酸水平不仅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尿酸本身在慢性心衰病理生理变化中起重要参与作用,被认为是慢性心衰诊治判断、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之一[3]。临床实践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恶化多与高尿酸有关,高尿酸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一项高危因素。基于此,该研究通过前瞻性对照分析,比较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50例的慢性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以为疾病临床治疗、预后改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0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学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心功能等相关检查证实;③年龄60岁以上,85岁以下;④肝肾功能正常、沟通能力正常;⑤相关资料完整。将50例慢性心衰患者标记为心衰组,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7.0)岁。病因:冠心病23例,高血压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肺心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II级12例,III级25例,IV级13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正常人群40例,标记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60~80岁,平均(70.8±7.3)岁。均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恶性肿瘤、凝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异常、相关资料不全等患者。该研究所有对象知情同意,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50例慢性心衰患者与40例正常人群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Vivid7多功能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生产)完成,探头频率2.5 MHz~3.5 MHz。选择平或侧卧位,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A)进行测定。另外,所有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4 mL静脉血,常规离心提取血清,保存在专业医用冰箱中待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400)测定血尿酸水平,血尿酸正常参考值:女性在350 umol/L以下,男性在420 umol/L以下,若比上述范围大则判断为高尿酸血症。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各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心衰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AD、LVEDD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41、5.118、8.305,P
2.2 各组血尿酸水平比较
心衰组、心功能II级、III级、IV级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9、3.475、5.813、8.029,P
2.3 Spearman相关分析
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EDD、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42,P
3 讨论
慢性心衰主要由各种心脏病致使周围组织器官供血缺乏引起,其发病率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及冠心病发生率增多形势下不断上升,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证实老年慢性心衰合并高尿酸患者心功能明显下降,认为血尿酸水平可作为慢性心衰心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4]。该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以突出血尿酸水平在慢性心衰患者心损害程度、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为临床疾病诊治、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慢性心衰患者基础病理生理特点为心室重构,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在心室重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尿酸作为一种由体内嘌呤代谢产物(三氧基嘌呤,弱酸性,氧化应激代谢产物),20%从食物中获取,多由体内嘌呤生物合成而来,主要是在黄嘌呤、次黄嘌呤氧化酶影响下产生,而尿酸排泄主要经由肾脏、消化道,特别是肾脏,剩余则由肠道降解。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来说,其心脏输血量减少,致使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兴奋交感神经致使相关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进而肾脏入球小动脉收缩促使尿酸排除量减少,而血尿酸水平则显著升高。目前临床用于心功能指标、心功能分级常见方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其中常见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等。该研究结果显示心衰组患者LVEF明显比对照组低,LAD、LVEDD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前临床关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之间关系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包括:①慢性心衰患者病情越严重,心功能分级越高,肾脏缺血缺氧越严重,易出现低氧血症,增加糖酵解,减少三磷酸腺苷生成,进而促使嘌呤降解成尿酸等,而尿酸水平上升则对钙离子通道造成不良影响,加重心肌耗氧症状,致使心肌收缩功能减弱。②尿酸代谢过程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会生成大量氧自由基,损伤内皮功能,致使一氧化氮水平下降,引发系列炎性反应,进而加重心衰[8]。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尿酸排出减少,而血尿酸水平显著上升。④慢性心衰病情越严重,肾脏灌注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另外胃肠道壁血管灌注不足也会造成尿酸盐排出减少,致使血尿酸水平上升。该研究结果表明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为此可见血尿酸水平作为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判断的预测因子之一,但受患者样本例数少、选择标准(如心功能分级II级及以上)等影响,对两者之间关系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扩大研究分析,同时关于血尿酸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该研究尚未涉及,为该研究不足,也是笔者日后研究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EF呈现负相关,与LVEDD、心功能分级呈现正相关特点,血尿酸水平可作为慢性心衰心功能损害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关于其相互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李军,夏玉琨.血尿酸水平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289-291.
[2] 李竹,张蕾,常宏,等.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和血尿酸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444-4445.
[3] 马淑云.慢性心力衰竭及程度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8):29-30.
[4] 文书,陈明伟,许乾雁,等.脑钠素及血尿酸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4):1875-1877.
[5] 唐帅,李林峪.血尿酸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评估上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2):1231-1233.
[6] 麦海源,黄建明,周祖勇,等.122例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及心功能检查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07):899-901.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2年本院78例患者,男37例,女41例,年龄55~85岁,中位年龄71岁,冠心病程大于3年。均经临床冠状动脉造影或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等确诊为冠心病。其中合并有高脂血症53例,合并有高血压43例。心功能(NHYA)评估为2级40例,3级25例,4级5例。2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降压,调脂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1次/d,以14 d为一疗程。
1.3 指标观察 分别于入院第1 d及14 d后的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置肝素抗凝管内,采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以下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采用美国AXSYM免疫发光检测仪进行定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后疗效评价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表1可以看出,经1疗程葛根素治疗后,患者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发生变化,经t检验比较,全血表观粘度 200 s—1,血浆粘度 100 s—1,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同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前明显下降, P
3 讨论
冠心患者本身的血管损伤、粥样斑块的形成,使得血液供应锐减,血液流变学改变,全血及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血液高凝状态加重心肌缺血。当血管损伤与血液高凝状态并存时,易形栓,引起心肌梗死[1]。
而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其血浆浓度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2]。薛莉等[3]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高胱氨酸血症在冠心病发病率为41.9%,可作为一项预测心血管发病的指标。我们体内高半胱氨酸的水平被称为H值(H Score),H值可以准确的预测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甚至比基因更好地预测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同时H值可以帮助预报近50多种疾病风险,包括所有会导致过早衰亡的原因。通过反映维生素营养状况、免疫系统功能和大脑情况,可以探知体内的化学状况。血清内高半胱氨酸的高水平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标记,它即是这种疾病及中风的风险因素。
葛根互为品为由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本研究发现葛根素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供血[4,5],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明显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丽霞,侯淑彦,王婉云,等.藻酸双酯钠与蝮蛇抗栓酶—3号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作用的对比观察.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8,15(2):68—69.
[2] 胡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四川医学,2008,29(7):916—917.
篇12
1.1对象
样本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调查资料。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31日,对湖南省长沙、益阳、娄底、郴州、永州、怀化6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市区/乡镇-学校-班级”三级抽样方法,列出抽样名单,分级随机抽样。所抽学校按年级分层,每年级随机抽取1~2 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所抽班级学生中选出调查对象,最后共选取9495人。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第一阶段筛查,由调查儿童的父母、教师或抚养者填写自编儿童精神障碍调查筛查表,表中有1条选择“是”即为筛查阳性;第二阶段为临床诊断,由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精神科临床医师对筛查阳性的儿童的家长、老师及本人进行访谈,采用(K-SADS-PL)[5]半定式诊断检查(含筛查、补充检查和儿童总评问卷),根据DSM-IV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从而选出单纯ADHD(仅具有ADHD诊断,无其他合并症)和伴焦虑障碍ADHD(仅合并焦虑障碍)儿童。从每年级筛查阴性者中随机抽取总人数20%的儿童进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阴性者为正常儿童,根据病例组的性别比例随机抽取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最后选出3组儿童共544人,其中对照组214人(男161人,女53人)、单纯ADHD组219人(男175人,女44人)、伴焦虑障碍ADHD组111人(男78人,女33人),其平均年龄均为(10±3)岁。经比较,3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组儿童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儿童本人(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没有填写)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结果收回CBCL有效问卷544份,CSCS有效问卷453份(对照组182人、单纯ADHD组170人、伴焦虑障碍ADHD组101人)。
1.2工具
1.2.1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6]
包括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2部分。行为问题共113项,被归纳为9个因子,即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性问题,各项得分越高说明儿童行为问题越突出。社会能力包括7项,被归纳为3个因子,即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得分高表明儿童社会能力好。
1.2.2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7]
共80项,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躯体情况、焦虑、合群、幸福。该量表由儿童自己填写,施测者只对个别不认识的字进行讲解,以正性方法记分,即得分愈高,说明该方面自我评价越高,总分越高,表明儿童自我意识越好。
1.3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作两两比较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三组儿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比较
单纯ADHD组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能力中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单纯ADHD组(见表1)。
2.2三组儿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比较
单纯ADHD组的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的行为、智力、焦虑、合群、幸福分及总分均小于对照组;伴焦虑障碍ADHD组的行为、焦虑、合群分及总分均小于单纯ADHD组(表2)。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伴或单纯的ADHD儿童均较正常儿童存在诸多的行为问题。赵云静等[8]对70例ADHD 儿童与63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为问题发生率(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12.70%),P
儿童自我意识是反映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如果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显示伴或不伴焦虑障碍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都明显比正常儿童差。患儿对自己的总评价是很低的,负面看法较多,对自己的行为、智力、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方面都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王梦龙等[11]对61名ADHD儿童和80名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除躯体情况外,ADHD儿童其他各项自我意识评分及总分,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
致谢:北京回龙观医院费立鹏教授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张学教授负责的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的技术支持和资助。
参考文献
[1]熊忠贵,徐海青,石淑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07-1008.
[2]Bittner A,Goodwin RD,Wittchen HU,et a1.What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anxiety disorders predict subsequ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Clin Psychiatry,2004,65:61.
[3]耿耀国,苏林雁,李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l(l3):843-844.
[4]Harpin VA.The effect of ADHD on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their family,and community from preschool tolife[J].Arch Dis Child,2005,90(1):12-17.
[5]Kaufman J,Birmaher B,Brent D,et al.Kiddie SADS-Present and Lifetime Version (K-SADS-PL).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Medicine,Western Psychiatric Institute and Clinics,1996.
[6]苏林雁,李雪荣,罗学荣,等.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再标准化及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67-69.
[7]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31-34.
[8]赵云静,郗春艳,马学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40-141.
[9]Bowen R,Chavira DA,Bailey K,et al.Nature of anxiety comorbid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from a pediatric primary care setting[J].Psychiat Res,2008,157:201-209.
[10]苏林雁.儿童焦虑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43.
篇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mocystine (Hcy) and nitric oxide (NO) in the blood plasma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in 24 hours) were enroll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Griess diazotization reaction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Hcy and NO in the plasm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cy and NO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lasma levels of Hcy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homocystine; nitric oxide
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一氧化氮(NO)代谢水平的观察,探讨Hcy与NO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10月—2008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入选患者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8.72±12.13)岁。入选标准包括急性起病(从起病至抽取血液样本时间不大于24 h),有明确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体征,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脑出血、心源性脑栓塞、明确的急性感染、有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及发病前3个月使用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的患者。随机选择在本院体检的无心脑血管疾病史和肿瘤、感染、免疫性疾病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共51例,男31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89±11.99)岁。2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检测方法
1.2.1 血浆Hcy的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入院次日晨空腹采静脉血7 ml (3 ml用于Hcy检测,4 ml用于NO检测),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血液标本经EDTA抗凝并于30 min内离心分离血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血浆Hcy水平做高效液相分析。色谱图经计算机处理后转化为数据形式。Hcy荧光分析试剂盒购自Sigma公司。
1.2.2 血浆NO产物浓度测定 血液标本经EDTA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浆,采用Griess重氮化反应法(Griess试剂系统由江苏碧云天公司提供),根据所制作的标准曲线,测量NO产物NaNO2的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P
2 结 果
2.1 2组血浆Hcy及NO水平比较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与NO水平相关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与NO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904,P
3 讨 论
高Hcy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Hcy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经历以下几个过程:①内皮功能的损害,该过程可能与氧自由基及NO的参与有关[1];②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该过程可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有关[2];③加速高血压的发展,促进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该过程与Hcy直接或间接影响体内凝血系统有关[3]。高Hcy还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损害过程,包括直接降低血管的舒张功能及增强氧化应激反应[4]。本研究中,在脑梗死的早期,血浆Hcy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既往相关报道结果一致,提示高Hcy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存在密切关系。
一般认为,NO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在低浓度时,起着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细胞浸润和粘附等生理作用,从而保护神经细胞;而高浓度时,则产生神经细胞损伤的病理作用[5]。体内NO含量的变化取决于NOS的活性。NOS分为以下3型:神经元型(nNOS),主要来源于神经细胞;诱生型(iNOS),由免疫和炎症刺激诱生;内皮型(eNOS),来源于内皮细胞。eNOS在脑缺血早期被激活,其合成的时间短、浓度低,iNOS则在缺血中后期,由于炎症细胞的大量浸润,释放出的细胞因子和脂多糖等诱导而激活,激活后可长时间、大量产生NO,从而使其具有神经毒性作用[6]。关于急性脑梗死后NO含量的变化仍有争议,本研究表明,在脑梗死的早期(脑梗死发生24 h内),血浆NO的含量是明显降低的,其原因可能与iNOS被激活时间较晚有关。
本研究表明,在脑梗死的早期,血浆Hcy与NO的水平呈负相关。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在脑梗死发生前,由于高Hcy的作用,导致内皮功能损害及内源性抑制剂增多[1],其结果是生理状态下占主导地位的eNOS活性下降;②在脑梗死早期iNOS的活性还未被明显激活;③虽然在脑梗死的早期,eNOS亦可能被激活而导致其活性有所增高,但不足以抵消高Hcy对eNOS的影响。
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Hcy与NO在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以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更多思路。
参考文献
[1] Welch GN, Upchurch GR Jr, Farivar RS, et al. Homocysteine-induce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 by NF-kappa B-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Nos2 [J]. Proc Assoc Am Physicians,1998,110(1):22-31.
[2] Di Minno G, Davì G, Margaglione M,et al. Abnormally high thromboxane biosynthesis in homozygous homocystinuria. Evidence for platelet involvement and probucol-sensitive mechanism [J]. J Clin Invest,1993,92(3):1400-1406.
[3] Hankey GJ, Eikelboom JW. Homocystei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clinical relevance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J]. CNS Drugs,2001,15(6):43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