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自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德育自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德育自评

篇1

可以对一些社会现象、公司案例等进行一些也行的分析、理解,比以前的盲目猜测有了很大的进步。利用假期时间,找份工作,进行对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温习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了日常生活。

篇2

(一)对汉语学习重视不足

学生不注重汉语写作与汉语百科知识的学习。而汉语作为母语,对于学习外语的基础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能做到汉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有机融合,导致在英语阅读、翻译与会话时出现困难。

(二)英语词汇量有限,对语法结构掌握不熟练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元,缺少必要的词汇量就无法保证通畅的阅读速度,也就谈不上对阅读文章的正确理解。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成了其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的瓶颈。另外,基础语法结构掌握不扎实,也限制了学生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

(三)缺乏基本的阅读技能

阅读有它自身的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对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如略读法,可浏览通篇,了解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寻读法,可有目的地寻找文章的主要信息等。学生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就能提高阅读速度及质量。

(四)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阅读困难

在学习汉语时,不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困难,如“草船借箭”“鸿门宴”等谚语不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大锅饭”“土豪”等新词的含义,我们也能充分领会,但在学习英语时的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给我们的表达带来很多困难,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的由来,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种方法:

(一)猜词义法

在阅读过程中,常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查生词会影响阅读速度,不查生词又影响对原文的理解。若在阅读过程中能将碰到的生词推测出来,在不查单词而又不影响对文章结构理解的同时,便能提高阅读速度,猜词义法是阅读过程中较常用的方法。猜词义就是要分析词的结构,要求具有构词法知识,其中包括词缀法、转类法、合词法、拼缀法、逆成法和缩略法。通过分析词的结构、猜词义,既能提高阅读速度,又增强了对文章含义的理解。

(二)抓住中心思想

能较好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但速度太慢,这样的阅读不足取;有较快的速度,但不能较好地理解所读内容,这种阅读也没多少价值。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抓住文章段落的中心思想是最好的办法。一段文章如果没有中心,就无疑是一盘散沙。在阅读中,应该先区分哪些是中心,哪些是细节,找出主题句和细节词。

一般情况下,根据英文的行文习惯,主题句在段落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1.位于段首;2.位于段末;3.位于段中,位于段落第一句的情况较普遍。在阅读时,比较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个中心思想的指导下理解全文,把握细节。

(三)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

有些人抱怨自己阅读速度慢,那是因为把每个单词都分开阅读。若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去阅读,而是一组词一组词地阅读,阅读速度肯定会成倍地提高。这种阅读方法叫成组视读(Phrase Reading)。

三、对当前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现状分析

客观来说,目前教学组织形式非常单一,使学生感到心情紧张而无法正常发挥,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开小差,甚至失去听英语的兴趣,其结果是学生长期缺乏听的体验,视觉系统成了学生获取新语言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看得懂,但听不懂,使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偏低。如今学生只是在英语课上接触英语,生活环境中能自觉听英语的不多,多半学生反映对电视上播出的英语节目听不懂;上课时,听力部分的题目稍难些,学生便听不懂、说不出,严重影响了英语交流的正常进行。

四、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针对大学生听力水平偏低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两种练习听力的基本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英语“精听”的方法和策略

“精听”是指按考试听力模式或课本中听力课模式进行的一种听的活动。可帮助学生熟悉考题,掌握解题技巧。“精听”解决的是专项训练,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

在精听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英语单词的弱读。精听材料时要把所有的弱读单词听出来并掌握它的发音规则;其次,注意英语单词的连读,要根据语境,确定语意;再次,注意单音节单词的发音。那些单音节词,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容易被忽略,在精听时,要识别这些单音节单词。

(二)英语“泛听”的方法和策略

“泛听”指一种不拘泥于细节而着眼于了解大意或接受熏陶的听力活动。它是注意听力练习“量”的一种训练,目的不是追求对所听内容的全部理解,而是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捕捉信息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泛听”是解决宏观问题的,是对精听的补充。

五、课余训练

提高听力单靠上课时间不够,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训练:

(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可用资源

电视英语新闻、英语广播对英语听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开始觉得较难,先选择相对较简单的,如VOA里的SPECIAL ENGLISH,里面的语速较慢,易听懂。对有听力基础的来说,可坚持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 和VOA的标准英语。英语的原声影片同样能提高英语听力。但在看原声电影时,尽量不要去看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强迫自己听发音,听语调,多听节奏舒缓的流行歌曲,是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利用歌曲培养听力,还可参加英语晚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角活动,在练习英语口语时,也提高了英语的听力水平。

(二)进行大量英语阅读和口语练习

篇3

篇4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

还一直做班委和寝室长,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彩,做过家教、志愿者、推销员和设计员等,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足球。在四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四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记得有好几次,同学或老师约了我见面,我答应以后必定按时到达指定约会地点,即使有急事也从不失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身。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篇5

一、自我评估的定义

自我评估这一概念由Oscarson于1980年首先提出。Oskarsson(1978)认为学生自我评估就是学习者在学完每一门课程或每门课的一单元盾能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以便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程度,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目的,有利于学生课后的自我学习。Boud&Falehikov(1989)认为自我评估是指学习者参与到对自己学习及其过程的判断、评价和监控,尤其是对自身学习成就和学习结果的判断和评价(刘晓玲,2006)。Bachman和Palmer(1989)发现自我评估是一种测试学生交际语言能力可信和有效的方法。Wright(1997)认为学生自我评估往往与对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估相关联。

二、学生自我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开展学生自我评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很多大学生认为自我评估就是做测试题,看谁得的分数高。对学习目标不了解,没有养成定期开展自我评估的习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目的和评价标准。参与评价能强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当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并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们的学习才会更有动力,效率才会更高,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当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时,将会帮助他们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者。

2.自我评估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可以不断进步,将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积极改进自己的学习状况。学生看到自己在语言技能方面取得成绩,就会产生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使学生易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从而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同时,给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自己优缺点的机会,并且可以和教师一起设定学习目标及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3.自我评估使评估的重点从学习效果的评价转移到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估,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目的。自我评估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爱好等特点,确定有利于每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4.自我评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并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树立新的超越自我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自评时,教师应向学生声明自我评估与学业成绩无关,以此来保证学生真实地对自己评估,客观反映学习现状,为自己改进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学生自我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把学生自我评估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自我评估在整个人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者评估自己的外语学习效果的能力,也是外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自我评估,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他们所要掌握的英语技能并将它付诸于实践。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检测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进行指导。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真正用英语去进行口头和书面上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熊卫,培养自我评估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篇6

4.在美国社会中流传着一句名言: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会信任你呢?老师想把这句话送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启示,其实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要对自己有信心,大胆展示自己,不断地锻炼自己。

5.“胸中有丘壑。”你是个深藏不露的学生,从你不经意的言谈中就知道你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虽然你从不炫耀自己,但大家早已把你看成不折不扣的智多星。虽然学业方面你在不断进步,但老师相信你一定还有更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尝试着使自己更细心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把劲,你会比现在更出色!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评语

1.你是一个令家长欣慰,令老师骄傲的学生。温顺平和的性格使你与身边的每个人相处得很好,至于学习,你更是认真,精益求精。也许你的性格,你的气质,你的成绩才是你“古典淑女”的完美展示。不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现代的社会不需要那种三门不出六户不入的大家闺秀,所以,老师更希望看到你在体育场、舞台上展现你的风姿,更希望你会成为一个充满个性而又不失风采的好学生。

2.拥有多种特长的你,身上那种进取、不服输的劲儿,令同学和老师佩服;你在学习上的勤奋精神,在活动中的踊跃精神,在小发明、小创造上的钻研精神,以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都是那样令人赞叹!你不愧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榜样,爸爸**的好孩子。如果你能加强体育锻炼,在运动场上表现出你的拼搏精神,那么你将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男孩啊!老师期待着你这颗明星能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篇7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自主学习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学习的自主性、自为性和自律性。

(一)学习的自主性。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去独立分析、独立思考。

国外自主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提出的“产婆术”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观念的过程,教师只是“知识的助产婆”,而学生才是学习知识的主体。

20世纪初,自主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从机能主义观点出发,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从做中学”两个方面,认为思维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其实,自主学习理论并不是西方的舶来品,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已经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许多关于教学方法的言论,其中,有些就涉及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等问题。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指一味的学习而不思考,那么对所学的知识就没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就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遇到现实问题就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相反,整天空想却不学习,也是有害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强调了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而独立思考正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可惜,孔子这些珍贵的教育思想,没有受到后代教育家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需要的是因循守旧、唯唯诺诺的奴才,而不是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的人才。

(二)学习的自为性。所谓自为性,是指学习主体将学习纳入自己的生活结构中,使学习活动成为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长远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不仅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本质上,学习已经成为学习主体自我探索、自我创造的过程。

关于学习的自为性,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而逢其原。”在孟子看来,君子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加深造诣。这个方法就是“自得”。所谓“自得”,就是自己对知识、道理要有所体会,有所感悟,这样,才能“居之安”“资之深”,即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思想,甚至内在的素养,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也只有这种经过“消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才能运用得得心应手。

(三)学习的自律性。“自律性”就是学习主体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因为学习主体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对自己进行自觉地约束和规范,使自己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想要真正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学校方面、教师方面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等。

(一)学校要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和必要的条件。如通过校报、广播、板报等方式,在校园大力宣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将来走入社会、实现人生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学校还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图书馆要有丰富的藏书,电子阅览室开放的时间要足够长,课程不能安排得太满,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二)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努力使之规范化。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预习、质疑、复习的习惯等。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没有预习的习惯。其实,预习是学生独立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养成预习习惯可以培养他们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另外,预习还可以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学习效率更高。教师还要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习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往往不敢提出质疑,或者不会提出质疑。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使学生克服提问的心理障碍,感受到提问的快乐和收获。复习在学习的任何阶段都同样重要。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对于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的学生来说,复习不仅仅是一个巩固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复习,可以把外在的抽象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思想,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

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了解本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第三,教师还要尽可能扩大教学信息的内容,增加课堂知识的密度,给学生最多最有效的知识,使他们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对于教科书上难以理解的文字,课堂上不易听懂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及时调整信息传递,转换成学生容易接收的学习信息。

(三)发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要主动的学习。要充分意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不要用太功利的眼光看待学习。不要认为学习仅仅是为了文凭,或者为了以后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个远大的前途,而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通过自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塑造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强大而独立的人格和灵魂的大写的人。二是要创造性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思考,敢于质疑,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能成为真正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三、健全大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制

要使大学生自主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多元化的评价体制来督促和激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习效果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评价不能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发展他们的潜能,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仅重视表面知识与理论的掌握,还应该重视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同时,教师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教师所教课程的特点、专业培养目标等来设计评价方法。例如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可从平时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课后自主学习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查,从而为自主学习的发展提供健全的评价体制。这种评价体系放弃了以往“一张试卷”的评价方式,而是通过对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以及表现,给予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及时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本论文为“2012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为:2012gjjg296。)

参考文献:

[1]张冬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快乐成长[J].青春岁月,2012,(14).

[2]卢立锐.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J].上海中学数学,2005,(3).

[3]杨伯峻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篇8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Holec(1981)对自主学习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并常常被引用,他把自主学习定义为“能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Zimmerman(2002)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自主学习的研究者之一,他把自主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阶段、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若干过程或成分(见表1)。

尽管自主学习的过程很复杂,但是自我效能、目标设置、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程成分更重要且容易操作,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

从评价的功能性区分,我们可以把评价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但他们不是相互排斥对立的,在有效的评价体系中通常我们同时使用两种评价。在一个健康的评价系统中,这两种评价都是信息的主要来源。从评价主体区分,我们又可以把形成性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合作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的工具

形成性评估能够衡量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表现,也使学生有机会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据了解,将进行和让学生证明或与他人分享。评价的工具有观察、档案、日记、调查问卷和访谈等。观察是评价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技巧的基础;学生档案要求学生积极合作,主动监控自己的进步;调查问卷和访谈主要用来收集教学过程和语言水平的信息。

在笔者所在大学里,自主学习中心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的学习是基于网络的学习系统,相应的教科书为《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身份码登录到该学习系统。每个单元由学习目标,观看视频,复习,说正确,角色扮演等部分组成。该学习系统注重学习者个人的需要,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每位教师也有一个身份码登录到学习管理系统。有了这个系统,教师可以监测的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的进度,单元得分,期末得分等。

所有数据都以表格和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教师很容易从这些图表中得到反馈信息。这个系统广泛采用了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除了系统通过语音、图片、分数和图形进行的自动评估外,教师可以评价所有的学生。这个系统中交互式的部分比如约课、答疑、发送信息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形成性评价的“3M”功能

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M指的是Motivate(激励),Monitor(监控),Modify(调整)。也就是说,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监控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策略,同时也促使教师完善了他们的教学。

1.Motivate(激励)。在自主学习的计划阶段,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设定目标,教师可以得到诊断性信息。在自我评价中,学生需要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并需要为下一步的学习制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及同学的支持。自我评价培养了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思考,使他们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以及需要提高的地方。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他们的自评,了解学生以及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帮助他们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学生有了具体的和逐步发展的目标,就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强烈的自我效能,使学生要设置一个更高的目标并付出很大的努力来实现以证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伴评价使学生意识到“同伴文化”的力量以及友好氛围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当学生在同伴评估中看到同伴的不足时,可以减少他们学习的忧虑感,而同伴的进步也能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总之,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给予教师更多地机会与学生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加大学习动力,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教学组合。

2.Monitor(监控)。形成性评价是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发展性评价,它能显示出学生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各种评价方式结果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师提供了教与学的信息。在行为或意识控制阶段,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过程都会被跟踪监控。学生得到个人反馈,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找出了阻碍他们进步的因素;教师得到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是否跟上教学,是否掌握了某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喜欢自己练习还是分组练习等,从而改进教学,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和有用的指导。简言之,形成性评价可以监控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他们学习的进步、态度、目标、喜恶等各方面的信息。

3.Modify(调整)。形成性评价不像测试那样给出一个最终的分数,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形成的反馈进行思考和调整。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一个时期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同时意识到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与他们期望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指导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调整功能对那些后进生帮助特别大,因为它给了学生机会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了解与别人的差距,从而迎头赶上,而传统的期末考试只能给他们一个不太理想的成绩。当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麻烦,他们可以做出必要的教学调整,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调整功能同样可以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包括教学目的、计划、实践和成果之间的比较与调整。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形成性评价的关系

如果学生可以组织好自己的学习,并对其负责,形成性评价就可以顺利和有效地进行。而形成性评价反过来强调了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转换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评价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认知、发现和探索,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形成性评价,学生了解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责任,因而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三个阶段(计划阶段,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Zimmerman,2002:67)。它们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形成性评价的功能与自主学习三阶段的关系

(一)激励功能和计划阶段

在计划阶段,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确定他们的学习目标,选择任务和策略,因此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动机。通过形成性评价分析自己的兴趣,学习风格和策略,学生有了具体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和强烈的自我效能,也就是学生想通过设定更高的目标和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实现它,从而肯定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积极追求自己的目标。

(二)调整功能和行为或意识控制阶段

形成性评价监控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或学习小组。在控制阶段,所有的学习活动和心理过程都被仔细跟踪。形成性评价指导学生通过系统的反馈,鼓励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自我观察,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用学习策略的效果,以及每个单元的时间分配。通过记录和比较自己的行为,学生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如果他们发现任何干扰实现他们目标的因素,他们应该进入第三阶段:自我反省阶段。

(三)调整功能和自我反思阶段

在这个阶段,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能够判断目标是否已经实现,或者实现了多少。判断告诉教师什么样学生想要学习;它也告诉学生,他们的收获和损失。在自我反思阶段,形成性评价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机会,对那些干扰因素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诊断问题,并分析解决。通过反馈,教师和学生会修改他们的目标,直到满意为止。

四、结论

“自主学习”和“形成性评价”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学习者自主的大学英语学生的最终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无用的,相反教师的指导和调整,在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可以组织好自己的学习,并对其负责,形成性评价就可以顺利和有效地进行。而形成性评价反过来强调了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转换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评价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认知、发现和探索,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形成性评价,学生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责任,因而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三个阶段(计划阶段,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M].Council of Europe,Oxford:PergamonPress.1981.

[2]戴炜栋.戴炜栋英语教育自选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Zimmerman, B.J. 2002. Become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An Over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J]. 41(2), 64~97

篇9

(一)选题背景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有着中华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历史,然而现如今,虽然科技正在高速的发展,社会正不断前进,但是大学生的汉字运用程度低下是个急需面对的问题。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以升学率为主导,导致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运用能力日益变差。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鲜有同学会勤奋好学记知识点,更多的是选择“低头族”或是睡觉。

2.目前大学阶段,除了考试和课堂笔记,学生的作业和论文几乎都是靠电脑完成的,相较与初、高中每晚的奋笔疾书,如今大学生很少再提笔书写。

3.多数大学生重视英语而忽视汉语。为了与国际化接轨,不单单是四六级考试,托福、雅思等考试让当代大学生将汉语丢至一旁。

(二)研究对象与方向

此次调研选取上海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知晓”、“对规范汉字掌握的程度”、“对大学语文课的认知”、“对大学人文素养的要求”、“大学生忽视汉语能力的原因”为研究方向,调研分析大学生汉语汉字应用水平现状。

(三)研究方法

此次调研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以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作为辅助调研手段,对大学生汉语汉字应用能力水平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

(四)研究意义与目的

通过研究大学生汉语汉字应用能力水平现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汉语汉字应用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探寻导致大学生汉语汉字应用能力水平退化的原因来寻求解决大学生汉语水平退化的方法。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学生汉字应用能力水平低下原因

由于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西部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了学生教育水平的落后,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汉字应用能力水平的低下,许多学生存在发音不标准的情况。此外,一些公司为了打出新颖的广告,将一些成语改编,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的负面影。

(二)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研究文献的缺乏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相关论文,2017年,“主题”中含有“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仅有3篇、2016年15篇、2015年12篇,2017年,“篇名”中含有“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仅有2篇,2016年3篇,2015年3篇。

(三)汉字书写教学研究在汉字功能的退化

由于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家长、老师普遍存在“重英语、轻汉语”的思想,英语各类补习班层出不穷。同时,如今语文的教学中,仅重视读音和字形,而导致了中小学生汉字应用能力水平的降低。

三、调查过程

(一)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研借助学校大学语文课堂为平台,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面对面访谈法

由于问卷调查存在质量不能保证的问题,因此笔者与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以便提高调查的可靠性,访谈提纲如下所示:

1.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知晓

2.对规范汉字掌握与运用的程度

3.对大学语文课的认知

4.对大学人文素养的要求

5.大学生忽视汉语能力的原因

(三)文献法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等渠道收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汉语汉字应用能力水平研究的论文、期刊等文献以助于小组的研究。

(四)观察法

通过观察大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情况,日常用语、书写等方面的汉语汉字实际应用情况,结合调查问卷所示数据,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四、数据分析

(一)调查者性别分布

笔者共调查了上海商学院在校1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77人,基本符合上海商学院男女比例,故实际情况分析较为合理。

(二)调查者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

笔者以是否了解“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或“不规范汉字指的是”等一些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作为问题,进行了知晓程度的调查。其中,高达46%的同学对此不太了解,26%的同学对此一般了解,仅4%的同学对此非常了解,12%的同学比较了解。因此,我校学生在语言文字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是较为欠缺的。

结合面对面访谈可知,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缺乏的原因在于缺乏了解的途径以及对了解此事的兴趣不高。

(三)调查者对规范汉字的掌握与运用程度

据调查的数据我们可知,写错别字;笔画顺序错误;提笔忘字;读错字音等的频率时有发生,高达47%。

其中,普通话发音规范方面,3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发音很规范,4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发音比较规范,从总体而言,我校学生普通话规范程度较高。

阅读理解文言文经典方面,45%的同学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一般,31%的同学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比较好,仅8%的同学觉得自己能够非常好的阅读文言文经典,因此,我校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识字认字方面,58%的同学能够比较符合的读准教材中的每一个字,而20%的同学一般符合,12%的同学非常符合,因此,我校学生的识字认字方面也有待提高。

汉字区分方面,41%的同学在区分繁体字和草书字方面的能力一般,29%的同学区分能力比较好,15%的同学区分能力非常好;而在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方面,44%的同学区分能力比较好,31%的同学区分能力一般,15的同学区分能力非常好。从整体而言,我校学生在汉字区分方面的能力仍有进步空间,尤其是在繁体字与草书字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结合面对面访谈可知,习惯用电脑打字,手写机会减少;汉字手写能力规范化不受重视是大学生规范汉字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写字人态度马虎;汉字难写,书写效率慢;学校用笔书写的机会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四)对大学语文课的认知

由表3可知,37%的同学觉得大学语文课对对自身汉语汉字应用能力水平比较有帮助,27%的同学表示一般,17%的同学觉得比较有帮助,另外17%的同学觉得帮助不大或是没有帮助。由此可见,现如今的大学语文课存在一定的缺陷,尚未能够完全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汉字运用能力水平。因此,22%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性一般,14%的同学觉得必要不大或是没有必要(见表4)。但是,45%的同学在课上的学习状态一般,31%的同学比较认真,仅8%的同学非常认真(见表5),所以,除了老师授课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37%的同学觉得比较有联系,16%的同学觉得很有联系(见表6),学生学习的不认真性也是大学语文课对学生帮助不大的一大主要原因。

(五)如何提高大学人文素养

对于提高大学人文素养的方法,学生普遍认为语言文字类社团的发展对提高人文气息氛围很有帮助;其次是通过大学语文等课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此外,汉语文化知识讲座的举办和正确教育学生人文知识和考证同样重要也是提高大学人文素养的好方法。

五、结论

(一)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渠道作用,推进学生语言文字教学体系

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学习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结合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等的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老师们应该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原则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汉语汉字运用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外文学专著方面的阅读、分析和赏析能力。同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崇高的品德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普及Z言文字使用规范,高校加强语文文字应用能力水平锻炼

高校应该增强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及宣传工作,让学生在根本上意识到汉语汉字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向学生推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等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普通话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等,加强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

(三)发挥校园文化功能,营造浓厚人物素养环境

学校积极促进语言文字类社团的成立与发展,并举办汉语文化讲座、语言文字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写汉字、说汉字的渠道,并加强学生汉语汉字的应用能力。同时,借助校报、校微信公众号、广播等途径,向学生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刘仁三.素质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汉字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80-82+93.

[3]贾俊玲.大学生论文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综合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篇10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network digitization;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43-01

1建立适合网络平台运行的素质测评体系

如何建立适合网络平台运行的德育素质和发展素质测评体系。

1.1 关于德育素质测评。德育素质主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纪律性表现,具体地说应包含政治表现、德育素质,主要分为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有形行为是指能够用实践,空间,数量等描述的行为,而且能够看到并记录下来的具体行为,如出勤,劳动等;无形行为指的是无法看到并记录的,只能从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大学生的交流中获得。因此,对无形行为只能采取定性测评,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进一步了解或猜测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给其打出测评成绩。

定性测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也可以称定性测评为模糊评价。量测评的内容包括:①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行为;②学校提倡、鼓励学生做到的行为;③学校反对并予以纪律处分的行为;④学生在宿舍的表现。根据确定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制定出大学生素质定量测评细则,依据细则计算出素质测评成绩。定量测评成绩可根据需要分阶段进行总评。

1.2 关于发展性素质的测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培养出的人才要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在综合性素质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发展性素质,这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培养成的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和德育素质的测评一样,发展性素质的测评同样有两种,具体分为有形和无形,只是它们的具体内容不同。

发展性素质定量测评以学生实际参与的活动数量、质量,获奖情况,获得的荣誉、工作成绩等作为测评的指标,制定出具体的测评赋分标准。包括:

1.2.1 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考核在校院班级任职的学生干部、各级学生社团负责人、有关部门的学生负责人等。

1.2.2 创新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包括科技竞赛、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等。

1.2.3 职业技能。主要考核与求职就业有关的公共技能以及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特定技能。职业技能的测评中也可以包括学生参加职业培训方面的情况。

1.2.4 社会实践。主要考核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实践等方面的情况。通常包含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

1.2.5 文体艺术。主要考核学生参加文艺、体育等活动的表现。

1.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我们将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项,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5,0.15,0.15,综合素质总分=德育素质分×20%+智育素质分×50%+体育素质得分 ×15%+发展性素质×15%。

2以测评体系为基础,开发科学系统的综合测评软件和网络运行平台

在测评体系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智育、体育、发展四个方面的素质测评,但是智育和体育是参考教学部门的成绩,在软件测评开发中,把开发的重点放在了德育和发展性素质的测评上,智育和体育成绩可直接参与测评信息的管理。

采用网络化管理进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管理,给每一位学生呢个创建电子信息档案,很据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经过多次的研究开发,建立系统科学的测评软件。

3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

测评信息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定的创新,也是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3.1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使教育主客体实现统一。学生以前是被测评的对象,而现在的网络数字化测评学生也成为了主体,学生参与测评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过程,使自己更加明确自身的缺点,以便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改正。

3.2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测评系统凭借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网络的快速性,便捷性,能够最快地了解学生信息,便于对学生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统计和分析,有利于长期地保存,并随时查阅学生的信息,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

3.3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保证了评价工作的透明度,维护了评价的公正性。传统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中,大学生往往只知道自己的总体评价结果,而对具体细节和其他同学的评价结果无从所知。但是网络数字化的投入使信息的透明度大大增加,更加公平公正。

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是素质教育在大学实施的一次探索,使科学发展观在大学教育中落实,促进大学教学的改革进程,,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诸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与内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8月第八卷第六期.

篇11

即使想考虑也无从考虑起,因为一般来说,教师不知道学生大概识多少字,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大概识多少字。为了能对学生识字量心中有数,2001年3月下旬,我们在某大学5个中高级班42位长期进修留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识字量测试,并取得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现总结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1测试目的本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以下几方面情况:(1)中高级留学生综合识字量(即读、用、写三会的综合识字量)。(2)中高级留学生对汉字形、音、义三者掌握情况。(3)中高级留学生对甲、乙、丙、丁4个级别汉字掌握情况。(4)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识字量情况。21测试内容和方法211测试题目设计21111题型测试题型共3种:A.为汉字注音。本题测试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考虑到“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构成,声调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4]声母、韵母、声调三者在决定字音时作用不同,声母和韵母是区别一个音节与其它音节最本质的因素,不能错,而声调错误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宽容。故对声母、韵母错误从严,无论声母错误还是韵母错误,均视为整字错误;对声调错误从宽,4个声调错误算一个错字。B.用指定汉字组复音词语。本题测试学生对汉字字义(用法)的掌握。如果其它用来组词语的字不会写,可以使用汉语拼音代替或写同音字,以半对计算得分。C.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本题测试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考虑到汉字同音字多,也考虑到留学生基本是以词带字或字词连带记忆的习惯,为确保不因同音字引起答案歧义,也为给学生提供记忆的线索,题目给出一定语言环境———与测试字搭配构成复音词语的另外一个汉字。21112题目难度所谓难度,第一是从常用度方面考虑,常用度越低就视为越难。《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依常用度分为甲、乙、丙、丁4个级别,难度递加。本测试每一种题型题目的难度亦分为甲、乙、丙、丁4个级别。分别测试学生对甲、乙、丙、丁各级汉字形、音、义的掌握情况。第二是从各题型具体情况考虑,尽量使难易度符合汉字实际情况。在测试字音(读)的题目中,主要考虑3点:(1)在测试字中没有表音偏旁的字不能超过20%;(2)作为测试字的形声字,其表音偏旁整体表音率处于正常状态①;(3)避开多音字。在测试字义(用法)的题目中,重点考虑测试字参与构成词语的能力,一般尽量选择构成常用词语较多的字,同时考虑使测试字表义偏旁表义率处于正常状态②。

在测试字形(写)的题目中,主要考虑两点:(1)结构繁简程度符合汉字结构的实际情况;③(2)避开同音异形词。21113选字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丙、丁4个级别的字表中随机选字。为题目更加合理(如合理控制测试难度),略作调整(具体做法是将原来随机选定的某字更换为同列的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21114分数分配每一题型40分,3种题型总计120分。每一题型中有4个小题目,每个小题10分,每个字2分。21115题量为简便易行,3种题型共考60个字,每一题型20字。21116考试时间限15~20分钟完成。212测试对象选择测试对象是北京某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长期进修生。中级班选一个最低班(7班),一个最高班(15班),一个中等水平班(12班),高级班选一个最低班(17班),一个最高班(20班)。①在确定测试班时,除考虑学生整体水平外,还注意学生国别的多样性。213识字量计算方法卷面总分120分,根据得分折合识字量,满分识字量为2905字。由于甲、乙、丙、丁各级汉字数量不同(分别为800、804、601、700),平均每1分折合的识字量也不同。测试字音、字义、字形的三类题目各40分,分类计算识字量时,甲级字每1分折合80字,乙级字80140字,丙级字60110字,丁级字70字。测试甲、乙、丙、丁4级字的题目各30分,分级计算识字量时,甲级字每1分折合26167字,乙级字26180字,丙级字20103字,丁级字23133字。具体计算公式为:21311分类识字量计算公式:掌握读音字量(字)=80×甲级字读音得分+80140×乙级字读音得分+60110×丙级字读音得分+70×丁级字读音得分掌握字义字量(字)=80×甲级字字义得分+80140×乙级字字义得分+60110×丙级字字义得分+70×丁级字字义得分掌握字形字量(字)=80×甲级字字形得分+80140×乙级字字形得分+60110×丙级字字形得分+70×丁级字字形得分综合识字量(字)=(掌握字音字量+掌握字义字量+掌握字形字量)÷321312分级识字量计算公式:甲级字识字量(字)=26167×(字音得分+字义得分+字形得分)乙级字识字量(字)=26180×(字音得分+字义得分+字形得分)丙级字识字量(字)=20103×(字音得分+字义得分+字形得分)丁级字识字量(字)=23133×(字音得分+字义得分+字形得分)综合识字量(字)=甲级字识字量+乙级字识字量+丙级字识字量+丁级字识字量214测试结果统计分类分级输入成绩,列出中高级学生识字量测试结果总表、各班学生识字量测试结果表、中级班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学生识字量测试结果表、高级班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学生识字量测试结果表、中级班华裔与非华裔学生识字量测试结果表、高级班华裔与非华裔学生识字量测试结果表。为使数据尽可能准确,除各表最后结果数据取整数外,其它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据计算误差在1个字以内。

31各项测试结果及值得注意的情况311人均综合识字量统计结果及值得注意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情况:(1)由低班到高班,学生识字量呈层级上升趋势。说明从识字量角度说,现在班级划分相对合理。(2)中级班人均综合识字量仅1000字,最低班7班识字量仅656字;高级班综合识字量为1616字。按一般标准,中级班学生的识字量至少应达到《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规定的初级阶段1414字,高级班学生的识字量至少应达到《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规定的2114字,或达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所规定的2000-2200字。看来无论中级班还是高级班,其识字量均与大纲的规定有较大距离。312对汉字音、义、形掌握情况统计结果及值得注意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情况:(1)无论是中级班学生还是高级班学生,掌握最好的是字音(读),其次是字义(用),最差的是字形(写)。(2)与中级班学生相比,高级班学生掌握字义的字数接近掌握字音的字数。313对甲、乙、丙、丁4个级别汉字掌握情况统计结果及值得注意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情况:中级班音、义、形三会的甲级字只占甲级字的65%(高级班也只有83%),乙级字只有35%,而丙级字、丁级字分别为23%和9%。314汉字文化圈学生与非汉字文化圈学生识字量统计结果及值得注意的情况③值得注意的情况:(1)中级班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人均综合识字量约为汉字文化圈学生人均综合识字量的2/3;高级班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人均综合识字量约为汉字文化圈学生人均综合识字量的4/5。(2)在对汉字音、义、形的掌握方面,中级班学生,都是掌握字音的字数最多,其次字义,再次字形;高级班汉字文化圈学生掌握字义的字数最多,其次字音,再次字形;高级班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仍是掌握字音的字数最多,其次字义,再次字形。(3)在对甲、乙、丙、丁4级掌握方面,汉字文化圈学生在识字量方面的优势,主要在高级别字(特别是中级班)。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级非汉字文化圈13名学生中,属于7班、12班、15班学生人数分别是4人、5人、4人;高级非汉字文化圈11名学生中,属于17班、20班学生人数分别是5人、6人,均比较均衡。而在中级班汉字文化圈11名学生中,属于7班、12班、15班学生人数分别是6人、2人、3人,最低的7班中6人,占汉字文化圈学生的55%;在高级班汉字文化圈7名学生中,属于17班、20班学生人数分别是5人、2人,最低的17班占5人,占汉字文化圈学生的71%。因此,统计表中显示的汉字文化圈学生平均识字量,显然低于其实际识字量。如果各班参加测试人数相等的话,中级班汉字文化圈学生识字量优势还会增大。315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识字量统计结果及值得注意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情况:(1)非华裔学生识字量水平在中级阶段高于华裔学生,在高级阶段远高于华裔学生。(2)在对字音、字义、字形掌握方面,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识字量优势,以字形掌握最为突出。(3)非华裔学生对甲、乙、丙、丁四级汉字掌握的优势,随字级升高而加大。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两点:第一、中级班两位华裔学生1人在12班,1人在15班,高级班六位华裔学生4人在17班,2人在20班,分布不均匀,且中级班华裔学生比例太小测试成绩和比较结果的可信度偏低。第二、中级班华裔学生人均乙级字识字量为308字,非华裔学生人均乙级字识字量为277字,与华裔学生识字量普遍低于非华裔学生识字量的情况不合,似当视为例外。测试结果可以给我们以下一些启示:(1)测试结果显示,中高级学生识字量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规定的识字量指标有较大距离(见表1)。这说明我们的初中级汉语教学未能完成好识字教学任务。其首要原因当是没有把一定的识字量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要改变学生识字量低的现状,必须将上述两个大纲规定的各教学阶段识字量作为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加强识字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识字量,学生也不了解自己识字量的状况应该改变。(2)测试结果显示,中高级学本

生对字音(读)、字义(用)、字形(写)的掌握,字形(写)一项成绩最差(见表2)。可见,在中高级阶段,虽然学生汉字书写已基本过关,汉字教学要以字音和字义为重点,但不能忽视汉字形体教学。尤其是学习生字的时候,不经过认真书写,是很难记住字形的。而且书写汉字不仅有利于掌握字形,也可以加深对字音、字义的记忆。因此,尽管中高级汉字课不能把字形教学作为重点,但也不能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3)从中级班学生对甲、乙、丙、丁4级汉字掌握的情况看(见表3),学生在基础阶段掌握甲、乙两级汉字的比例不高,而丙、丁两级不该掌握的汉字已认识不少,而且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别不大。这说明国内外基础汉语教材对丙、丁两级汉字的控制不够,而甲、乙两级汉字的教学还不够扎实。这个问题应引起注意。(4)汉字文化圈学生在汉字学习中是有较强优势的,尤其是初级阶段。但测试结果显示,到了中高级阶段,这种优势呈明显下降趋势(见表4)。因此,应该在高级阶段提醒汉字文化圈学生,不要忽视汉字的学习。否则,他们将失去这方面的优势。(5)测试结果显示,华裔学生的识字量水平远低于非华裔学生(见表5)。虽然由于参加测试的华裔学生比例小,且分布不够均匀,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要打一定折扣。但据许多汉语教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华裔学生听说能力很强而书面读写能力差得多。这一反映支持本测试结果。华裔学生读写能力普遍落后于听说能力的问题,影响着华裔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应当引起重视。为华裔学生提供针对性汉字教学,大力提高他们的识字量,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要学习汉语,特别是要获得汉语读写能力,必须学习汉字;要把汉语学好,必须尽可能系统熟练地掌握相当数量的汉字。一般来说,识字量是一个人汉语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一个人的读写能力,与他的识字量是成正比的。这就要求汉语教学必须有目标、有计划地教学生识字,越多越好。当然,这要有个前提,就是要对学生已有的识字量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汉字教学与学生的识字水平相适应,否则就难免带有盲目性。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人对留学生进行识字量测试,这说明我们的对外识字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盲目的。为了尽快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尽快改变对学生识字水平茫然无知的局面。为此,我们做了本次识字量测试的尝试。由于缺少经验,本次识字量测试在题目设计、评分标准等方面考虑得还不很周到,统计方法也有值得再研究之处,而且为了简便易行,测试的字数少,测试人数也不多。现在我们将这次识字量测试的情况报告给关心汉字教学的同行,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S]1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

[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1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S]1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

篇12

篇13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4-0291-04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1]。基于前人的研究,Marcia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定义标准,划分出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⑴弥散型同一性(identity diffusion),指没有固定的承诺和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处于没有目的与价值的彷徨迷惑之中,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⑵排他型同一性(identity foreclosure),指没有经历过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信念形成承诺,而且这些承诺往往反映了权威人物的要求;⑶延缓型同一性(identity moratorium),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个体积极思考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并积极探索自我的目的、价值信念,但尚未形成最终的承诺;⑷成就型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指已经经历了探索,总体上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承诺,这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2]。

近年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得到了关注。王树青等研究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67.5%,其他的三种状态各占10%左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都都存在相关关系[3-4];李文道的研究则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40%左右[5]。然而,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为空白。面对贫困,他们有些更加自信,而有些则显得很自卑。对个人评价的这种差异,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自我同一性作为对自我的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它既包括对自我的价值观、生活目标等精神层面的认识,也包括对自我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经历的认识,并以此对自我做出合适的评价,促进自我的发展。由此本文假设,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密切相关。

本文的被试都来自潮汕地区。潮汕文化在鲜明的特色中蕴含着多元的文化因素,潮汕人既受儒家文化又受重商观念影响,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6]。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生态下成长的贫困大学生,一方面其通过读书改变贫穷命运的动机、出人头地的观念会更强,许多潮汕商人的成功更是一种示范;但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贫困生来说,高校的生活与学习竞争中由于家庭环境带来的失意往往让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出现危机。自我同一性在特殊的经济、文化生态下,对个人的自我评价的影响也会显得特殊。本文以潮汕贫困大学生为对象,研究其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被试为接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潮汕地区贫困大学生。他们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被广州各重点本科录取,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但因家境贫寒无法承担大学的生活费用而通过个人申请及学校推荐接受资助。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贫困程度都必须经过当地村委和民政局证明认定,如单亲家庭,父母双双下岗等,潮汕地区三个市的教育局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和择优择需推荐,最后由该会再度审核,每年一次召开助学金颁发大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4.1%和45.9%;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28.3%、41.5%、30.2%;年龄19~21岁。

1.2 工具

1.2.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EOM-EIS-2)[1]

该量表共64道题目,分为4个分量表:成就型 (ACH)、延缓型 (MOR)、排他型 (FOR)、弥散型 (DIF)。采用6点计分,1代表非常赞同,6代表非常不赞同。在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0.906。

1.2.2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7]

该问卷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共54个条目。分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6分量表,除6个分量表外,还有一些条目是评定总体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采用4级计分,1=非常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极不同意。在本研究中,该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86,分量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的α系数分别为0.342、0.880、0.768、0.750、0.718、0.811。

1.3 研究程序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法。利用该团体召开“第三届颁发助学金大会”上同时对所有被试进行施测,测试前由主试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这一问卷,再正式施测,约30分钟完成全部问卷并及时回收。

1.4 统计方法

进行ANOVA检验、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

2结果

2.1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表1显示,女生弥散型得分高于男生。

2.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相关分析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见表2。

2.3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考察了自我同一性状态(W)与个人评价(V)两组变量的关系。典型变量(W,V)的Wiks检验的∧=0.513,P

个人评价与自我同一性的典型相关分析见图1。典型变量W在社会相互作用上的因素负荷最高,其次是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外表。对于自我同一性状态,典型变量V在弥散、延缓、排他及成就四个维度上,因素负荷分别为:-0.789、-0.436、-0.061及0.808。这表明,自我评价的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与自我同一性的弥散、排他及成就都有很强的相关。此外,典型相关变量组解释了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的39.6%,解释了自我同一性V的36.7%。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同一性方差的15.9%,而自我同一性典型变量V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评价方差的14.7%。

3 讨论

3.1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潮汕贫困大学生中,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弥散程度要比男生强,这与国外Archer[8]和Kroger[9]以及国内王树青等人[3]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的结果都是男女两性在同一性形成的大多数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国外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晚期的女性在延缓和扩散上的得分高于男性[10],郭金山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存在明显的性别特征,对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男生显著地优于女生,而对于排他型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女生则比较显著地多于男生[11],这与本文女生弥散程度要高于男生的结果一致。具体深究到潮汕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该地区受传统男尊女卑影响,家庭与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更高,他们往往背负着振兴家族、摆脱贫困的重任,迫使男性要对自我能力、自我责任及将来的努力方向做出思考,而女性在潮汕地区则是被赋予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角色,这些导致女性的弥散程度相对男性要高。

3.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对于两个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份有很多重叠部分,这一点从他们之间具有一定水平的共享方差得到证据。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个人评价多维度与弥散型、排他型同一性状态呈负相关,与成就型同一性呈正相关,这样的结果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延缓状态与个人评价之间不相关的结果,我们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延缓状态作为稳定性最差的一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处于该状态的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正经历同一性危机。他们积极投入到自我的探索中去,探索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尝试各种不同的选择,却还没有形成最终的人生观,从而影响了对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这就使得它与个人评价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的被试都是来自潮汕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被试同质性高,他们在儒家文化及重商观念的影响下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个人评价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也因此使得该研究推广到贫困大学生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学业表现分量表的信度只有0.342,同质性较低。但此次研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我同一性对贫困大学生发展和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启示大学、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关注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1-55.

[2]Kroger J. 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

[3]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59-65.

[4]王树青,陈会昌,石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65-72.

[5]李文道.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杜经国,杜昭.有关汕头文化的两个问题[M]∥汕头大汕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潮汕文化论丛.初集.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7]季益富,于欣.个人评价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326-328.

[8]Archer SL. A feminist's approach to identity[M]∥ Adams GR, Gullotta TP, Montemayor R.Eds.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2.

[9]Kroger J. Gender and identity: The intersection of structure,content and context[J]. Gender Roles, 1997, 36(11/12): 747-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