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金融危机的教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危机的教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金融危机的教训

篇1

一、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1.美国联邦储备的低利率政策

研究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不可避免地要回顾一下美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内的变化。根据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督办公室(简称OFHEO)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从2001年1月份到2007年1月份总共提高了76%,在佛罗里达和加利弗尼亚的增幅甚至超过了140%。这种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是建立在个人收入的明显增加和失业率持续降低的基础上。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刺激了对房地产的需求。在利率降低的情况下,实物投资(如房地产)比投资于资金市场上收益更大,特别是当房地产的供给在短期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更推动了其价格的飙升。从2001年1月份开始美国联邦储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将基准利率从6.5%降到1.75%,到2003年6月时基准利率只有1%。

随着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从2001年开始,美国联邦储备为避免经济萧条,开始大幅度降低利率。这种扩张性的货币资金政策同样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方面,通过低利率的方式给市场投入资金,在短期内不会影响资金价值的稳定性。但是另一方面,过多地注入资金会引起资产价格膨胀。美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里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个观点的准确性。

对于热衷于贷款消费的美国人来说,利率的降低就意味着购买力的增加。那么贷款数量的增加在所难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低利率意味着投资传统债券(如国家债券)的收益相对较低。一些机构性的债券投资者如投资银行, 休基金会,人寿保险公司因此面临压力,他们基于组合考虑必须将手中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而传统证券的低收益迫使他们去投资收益和风险相对较高的金融衍生品。 那么这些产品是如何产生的呢?

2.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金融衍生品在资本市场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造或者购买房屋者一般情况下不能用自用资金承担全部费用,通常他们会用抵押的形式来寻求银行贷款。银行提供贷款咨询、设计贷款合同、通过吸收储户存款进行融资并发放贷款,同时银行将贷款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并监管贷款的执行情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传统的业务模式已适应不了放贷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特别是在美国,贷款证券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通过以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贷款证券化的形成过程:

(1)抵押贷款的发放。银行自己或通过不同的中介如汽车销售商,抵押贷款经纪人,商场等等,以抵押的形式发放贷款,房屋和汽车被作为抵押物 (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公司也可以发放住房贷款,房屋被作为抵押品)。

(2)抵押贷款的转移。银行将抵押贷款转卖给其他金融机构,从中收取手续费。此时的贷款业务已不同于传统的方式,放贷银行成了经营贷款的中间商。

(3)证券化的一级组合。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或投资银行)从商业银行收购符合放贷标准的抵押贷款,再将这些贷款按照偿付的时间顺序和信用等级由评级公司(rating agent)进行风险鉴定后分类打包,以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简称MBS)或者是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的形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出售,回笼的资金再用于收购新的住房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这个渠道,银行系统内成千上万个零散贷款变成了具有定价和流动性的证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

(4)证券化的二级组合。在组合MBS和ABS的时候,也附带出现了一些风险度较高的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发行抵押贷款债券的机构将次类债券和其它优质债券进行重新混合,推出一种新型债券:抵押债务债券(简称CDO)。这时债券发行机构通过评级公司,借用内部固定的数学模型,将原本评级在投资级以下的抵押贷款(这里主要是指次级抵押贷款)转化为形式上适合各种风险偏好投资者,并且具有较高信用等级的新型债券CDO。就也是为什么将近80%的低值的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变成了受人追捧的AAA级的债券。

(5)结构性投资工具。为满足进一步的融资需求,一些银行又借助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的形式发行高评级的、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来重新获得资金用于CDO的再投资,以赚取0.25%的利差。发行ABCP是一种短期的融资方式,它的期限通常只有1到3个月,并且由发起银行对发行的CDO进行担保。

(6)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MBS、ABS、CDO被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所购买。如投资基金、对冲基金、银行、退休基金会、人寿保险公司,个人投资者及许多外国投资机构等购买。就这样,一个完整的融资、投资链条就此形成了。

过去几年里房地产泡沫不停的被吹大,这个链条一直运行顺畅。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一些贷款机构借机放宽房屋抵押贷款资格审核。一方面,贷款中间纪纪人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收取可观的中介费。另一方面,通过房屋作为抵押品,即使贷款者出现还款困难,因为房价上涨,拍卖房屋的收益仍然可以抵消贷款本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有5种:优级、次优级、次级、追加,以及联邦住房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给低收入家庭及退伍军人提供的抵押贷款。其中前三种贷款形式是按借款者的信用条件和贷款所占资产的比重来划分的。次级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信用等级差、贷款所占比重大、并缺乏资产评估证明、收入证明和贷款记录证明的客户。此种贷款相对风险较大,但在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红的形势下,即使是这种风险贷款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变成受人追捧的具有高信用等级的明星债券。于是为吸引更多的客户,一些贷款机构在放贷操作上也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如借款人开始阶段支付较低利息, 或者开始阶段只支付利息不偿还本金,或用房屋再抵押来取得更多的贷款。这种宽松的借贷条件根本就不顾及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就这样,次级抵押贷款的金额由2001年的2160亿美元猛增加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

此时的次级抵押贷款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 已经渗透到资本市场的各个环节,加上世界上很多富余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寻找高收益的投资产品,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看好的情况下,许多大型投资基金和外国投资机构纷纷购买由次级抵押贷款所产生的衍生产品 MBS,ABS及CDO。特别是CDO以它的高信用等级,高回报率而倍受投资者的青睐。次级贷款的风险就这样被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到2007年,美国共计发行了5.8万亿美元各种抵押债券, 其中8500亿美元为国外投资者所持有。

3.还贷违约严重

从2004年中期开始,美国联邦储备开始货币紧缩政策而提高基准利率。在接下来的两年的时间内,优级贷款的利率升高了2%,对于次级抵押贷款来说,由于贷款机构在放贷时给予了相应的优惠,在开始两年内采用的优惠利率刚好在这其间结束,利率实际提升了约3%。到2006年6月美国的基准利率已升至到5.25%。由次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低收入的借贷者已经没有能力来偿还愈来愈多的贷款本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拍卖他们的房屋。由于房屋市场上此时已是供过于求,房地产价格呈下降趋势。出现了大量资不抵债的情况。银行和各种投资者手头的没有被担保的贷款形式的债权增多。

4.银行资金拆借市场上的信任危机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持续的利率抬高和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本息的偿还拖欠率达到了它的顶峰。由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走低,评级公司不得不对已有的贷款抵押债券的价值重新估值。结果是次类债券价值出现了大幅度缩水。一些投资者 开始放弃贷款抵押债券的收购并在证券市场上抛售。

2007年6月,美国美林银行(Merill Lynch) 试图在证券市场上抛售由贝尔斯登投资银行(Bear Stearns)下属的两个对冲基金发行的CDO,来降低因两个对冲基金倒闭带来的损失,但是此时的现实情况是:已经没有人购买此类债券,虽然它们拥有AAA或者AA高信用级别。这里要特别提到对冲基金和SIV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的作用。商业银行和房屋贷款抵押公司将次级抵押贷款以结构性的投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再融资。贷款的偿还请求权被作为有债权担保的债券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同时一些投资银行或者商业银行利用美国近年来监管金融市场的松懈,致力于冲基金和SIV的发展,因为它们在购买(发行)债券时不受最低储备基金的限制,其业务都不纳入发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SIV通过发行短期ABCP来购买高回报率的结构性债券,并且不断发行新的ABCP来偿还到期的ABCP而进行滚动融资。由于此时房价下滑、次级贷出现问题,发起银行必须承担义务。这些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的对冲基金和SIV不得不重新列入资产负债表。所以当危机爆发时,银行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其损失。很多对冲基金也不得不关闭和清算。

对冲基金的关闭和银行的巨额损失导致了私人和机构性的投资者对以房地产做抵押的投资工具缺乏信任度,他们不愿意再继续承担投资风险,并在短的时间内从资本市场抽出大量资金或者不再投资于此类债券。投资者们的小心谨慎使由银行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操作的以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融资和通过SIV发行ABCP的融资陷入了停顿。造成的结果是发行次类债券的银行,对于已经到期的短期贷款不能通过新的融资进行偿还,他们只能动用自有的流动资金。造成银行流动资金短缺。而此时银行间也出现信任危机,因为没有人知道谁拥有多少这种房地产抵押债券。银行担心盲目地投入资金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银行间的资金拆借也没有象以前那样顺畅。这种通过次贷危机引起的大量流动资金的需求, 在资金拆借市场上表现为拆借利率在短期内突然升高。2007年8月9日在世界范围内银行间的拆借利率相比于央行的标准利率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美国。这一天也被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金融危机的开始。

二、 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这场被称为自二战以来最严重和最危险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前几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不可同日而语。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世界金融机构截止到2008年9月共计损失约13000亿美元。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美国许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纷纷倒闭,银行间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这种负面影响也像传染病波及到欧美其他国家的银行,各国央行不得不大量投入资金、降低基准利率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

2008年9月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银行以及华盛顿相互银行相继破产,金融危机也到达了它的顶峰。对金融系统安全性的不信任感,以及经济增长预测的大幅度降低造成世界股票市场经历了又一次股市狂跌,仅2008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世界上几大股票交易所的主要股票指数跌幅高达20%到25%。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逐渐扩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特别表现在西方工业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上。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由于汽车销售量的下降,欧洲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已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数量。2008年12月中旬,美国政府宣布给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汽车公司提供134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1月初预测,2009年将是自二战以来的第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2.2%(经济增长率如低于3%就被称为萧条),美国和德国的经济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振兴经济措施,来避免经济下滑。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机构的直接损失不是特别巨大,据统计,建行,中行,工行共计持有112.56亿美元的抵押债券。相对来说涉及的金额较小。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实体经济,所以我国的外贸出口已呈现下降趋势。从目前情况来看,玩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已受到冲击。世界银行预测,我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只有7.5%。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也给我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2008年11月初我国政府宣布将在2009年投入46000亿人民币以拉动内需,缓解因经济增长缓慢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 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

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在将来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类似的连锁反应。只有这样国际金融市场才能恢复正常运转,同时为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一个新的,良好的基础。以下总结出几点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给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1.这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因此美国应当首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这其中涉及到美国人基本观念的改变。其一,美国人崇尚消费,很多人甚至在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的情况下借贷消费,造成的结果是私人家庭的负债日益增加,抗风险能力低下。其二,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极端放松和自由化,以及过分相信市场经济的自我治愈和自我调节能力。当危机出现时再考虑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多年来人们一直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经济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监管机制。此外,美国联邦储备长期实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危机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加强信息透明度

在次级贷款证券市场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透明化和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在过去的几年里,抵押贷款证券化变得十分复杂,对抵押物财产的价值很难进行正确的估价,特别是CDO。在目前情况下,这种形式的债券几乎已经没有市场。这就要求此类证券的发行者将证券的结构简单化,并且提供债权及抵押物安全性的详细资料。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才会愿意承担投资风险。同样投资者也应要求发行者持续提供关于债权及抵押物安全性的详细资料,以便他们自己对债券的风险性进行评估。而贷款偿付能力的审核和监控属于银行本职业务,这就要求在债权证券化后, 银行继续履行这项职责。

3.提高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有效监督

对抵押资产价值的评估应实行一个国际标准。出于盈利的考虑80%的次级贷款抵押证券被评级机构给予了AAA级的评价。这种错误的评估会直接导致投资者出现决策失误,在这里也要求资产价值评估模型的透明性和对风险较高的债券加以特别注明。

4.风险自我保证

比信息透明度更有说服力的是对风险的自我担保。发行贷款抵押证券的银行和房贷公司应该将发行的风险较高的债券纳入资金平衡表,并且发行者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发行债券(至少20%),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发行抵押债券的盲目性, 因为银行的自有资金不能全部被占用。一旦贷款出现问题,风险将会被内部消化,吸收不至于引起连锁反应。

参考文献:

篇2

一、公允价值之争的背景

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备受争议。为什么之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剑的公允价值会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被指责为导火线?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美国金融界的应用具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公允价值”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发生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由于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而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许多人对历史成本会计的有用性产生了怀疑,因为许多破产之后的金融机构在历史成本会计下,他们对外披露的超出资本管制要求的资产净值仍然为正。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引入并大量运用公允价值进行金融资产的计量,美国金融界希望通过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公允地反映金融资产的价值。虽然公允价值的应用获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然而围绕公允价值的争论却没有停止过。各个指南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应用上的不一致,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SFASl57应运而生,并为多方所接受,为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及披露提供了统一框架。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关公允价值的争论又被推到了风浪之上。

在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实务界以及一些政界要员站在了攻击者一方,对公允价值大加指责,并给美国国会施加政治压力,要求停止运用公允价值。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则站在了守擂方,面对各种指责和压力,极力维护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金融危机下美国各方对公允价值的反映如表1所示:

SEC的调查报告使这场争论暂告一个段落,但这绝不是关于公允价值讨论的句点。危机中孕育变革,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重新思考关于公允价值的科学性、缺陷及其改进等问题。

二、公允价值:“决策有用”观的选择

核算是会计的核心内容,而计量属性是核算的基础。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一直作为最主要的计量模式而在会计核算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利率、汇率、大宗商品及金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不确定,这一传统计量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历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已不能如实反映报告日与资产或负债相关的会计信息,也无法反映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具有反映现在和面向未来的计量属性。尽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饱受争议,FASB和IASC在坚持公允价值方面也不断进行着让步,但公允价值准则依然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因此退出历史舞台。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目标要求。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会计所能够提供的信息要满足“决策有用观”的目标,这既是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先决条件,也是会计目标对计量方式的选择。如何使会计计量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投资、信贷等活动更为有用的信息,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会计计量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尤其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会计目标,更多地倾向于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这种转变也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只要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仍然得到认可,公允价值会计的基础就难以动摇。因此在实践中,SFAS、IAS以及中国会计准则都陆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下的科学选择。

另外,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也要求公允价值在计量方面不断发挥优势,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能够满足“决策有用观”的需要。从公允价值产生的历史来看,相对于传统的计量模式其更适用于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如果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现实价值,而公允价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量。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所处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对会计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允价值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金融资产的计量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在及时反映金融工具价值的走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揭示蕴藏的潜在风险,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恰当的决策。这也是在新经济环境下满足会计“决策有用观”的必然选择。

不能简单地因为金融危机而否定公允价值计量,危机不是永远的,它只是经济发展周期的特殊阶段。当经济走出危局进入正常发展阶段的时候,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还会使公允价值发挥出其在价值计量中的优势。

三、公允价值在实践应用中的局限性

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受到了很多质疑。引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次贷危机,其实质是因为放贷过松、风险管理不足,而非公允价值本身。但是透过危机,我们也看到了公允价值在实践应用中的局限性。

(一)公允价值的顺周期问题

经济周期通常会依次经历发展、顶峰、衰退和触底反弹这四个阶段。从经济的发展周期来看,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助长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尤其在经济周期中的特殊阶段或者临界拐点处,公允价值计量有一个放大的作用。公允价值使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或者收缩速度加快,导致盲目的不顾后果的行为产生,从而促使泡沫膨胀或萧条加剧。正如法国银行联合会曾警告的,公允价值计量在泡沫时期可以增强幸福感,在危机时期会使恐慌情绪不断升级。所以,在公允价值运用中要考虑和解决其存在的顺周期问题。

(二)公允价值受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充分考虑市场是否活跃、正常、有秩序,公允价值应用受到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如果市场处于正常状况,市场价格就比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过去价格更具意义。但是市场一旦失灵,在极度恐慌情绪弥漫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就并非理性的了。公允价值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有序的市场交易。2008年9月30日,SEC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了指导意见,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了157号准则的规定。FCAG ① 就此问题展开了多次磋商,在2009年召开的会议中强调:需要在特定情况下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南。市场不是万能的,如果一个流动性和有序的金融市场条件已不具备,那么按报告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只反映了偏离均衡价值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其实并不公允。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

公允价值的计量离不开基础数据,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相关性以及恰当性等方面则需要相应的职业判断。职业判断是公允价值计量中必要的操作手段,但是职业判断也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而且,不同的估计方法以及模型选择也使公允价值计量缺乏一定的可比性。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职业判断进行了说明,在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强调:“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的限制条件,要求企业在确认公允价值时遵从客观依据,确保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不允许企业因过多运用职业判断而增大公允价值确定的随意性”,以求在公允价值应用中减少不确定性。

四、启示与借鉴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成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这也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否在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一直以来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工作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经验,确立了公允价值的应用,也使公允价值之争暂告段落。然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使公允价值成为热议的话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形势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借鉴美国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进行金融市场建设,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还没出现西方国家面临的尴尬处境。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保证。只有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化解金融风险,才能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强调“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的限制条件,明确了非活跃市场下或仅考虑估值技术更公允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在我国目前稳定的金融环境中,这个框架能够满足我国资本市场的计量要求。然而,从长远来看,只有建立健全稳定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才能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加快制定公允价值估价指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国际会计准则39号以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都对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进行了排序:即第一级市价法,适用于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第二级参照法,适用于不存在活跃市场,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它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确定。第三级估值法,适用于不存在活跃市场,也不满足参照法的两个条件的,采用合理的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三个层次在实际运用中,分别从第一层次开始,按顺序依次进行选择。显然,第一层次的公允价值属于最佳估价模式,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如果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无法进行估价,则要应用第三层次,即利用股价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在实务中也是难于操作并广受争议的一个层次。选用估值模型、确定模型参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估算的公允价值准确性、合理性对该公司利润的真实性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其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较慢,估值技术也不够成熟,所以在公允价值估价方面尚需要一个完整的指引,以指导估值模型的选用、模型参数的确定等具体的工作,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与国际准则制定机构的沟通协作,争取准则制定的话语权

我国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包括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很多方面,基本上实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这次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面临很多争议,同时也使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面临很多压力。面临来自各方的争议,FASB和IASC也都在不断松动其观点,FASB于2009年3月17日,了《决定市场是否非活跃和交易是否非贱价急售》、《非暂时性减值的确认和列报》两项征求意见稿,其规定显然是妥协的产物。征求意见稿为企业判断非活跃市场和贱价急售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这必将降低会计信息的一致性,无益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征求意见稿的实施会影响国际上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方向,如果美国的新准则获准通过,也将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向。为此,我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应该密切跟踪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发展方向,与国际上的准则制定机构保持沟通协作,争取在准则制定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四)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建设

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文件,公允价值信息披露规定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缺少统一的披露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照搬准则的原则性条款,自主披露意愿不强,这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所以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应是谨慎基础上的进一步加以规范。另外,我国现有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这也影响到公允价值计量的质量。所以,只有进一步提高公允价值披露的质量,提供更加真实、及时、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内控和管理,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质量。

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因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缺损,而非公允价值本身。然而,危机孕育着变革。如果公允价值计量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有所完善和推进,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7-14.

[2] 李红霞.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8,(10):19-24.

篇3

然而,从大量企业单位的用人信息反馈来看,近几年毕业的大多数高职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并不强,许多高职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需3―5年的过渡期,或者进行专门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现在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用工方式都是希望能招之即用,各个院校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开展则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或缩短融入社会的适应期。

如何全面地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过程进行科学评价,不断完善和规范新形势下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要,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一、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进行评价的作用

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教学评价既是对高职学生技术素质评估的过程,又是对技能培训的教学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既包括社会的外部组织、权威机构对技能培训教学的检查评价,又包括学校、专业老师和学生的自我检查及评价;既重视技能培训教学的总结性评价和对技能鉴定和确认,又重视对技能培训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便改进技能培训教学,不断完善和规范技能培训教学和鉴定工作。

结合近十几年的具体技能培训教学和鉴定工作,同行们的经验,以及已经作过的大量的教学评价工作,我们认为对技能培训和鉴定进行评价的作用大致如下:

1.信息反馈作用。首先具体指导老师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找出起点的基础情况与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做到适时因人施教,达到调整技能培训教学工作、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目的,而学生也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学习。

2.鉴别作用。通过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对老师进行考察鉴别,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技能操作与教学水平;还可以考察和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从而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提高培训质量。通过鉴别,一批年轻的指导教师在经验丰富的年长的老师的带动下,操作水平猛进,而且理论起点又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方面更能与时俱进。

3.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可以更好地调动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教学的潜能。而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表扬、肯定及技能提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与学共同进步的理想境界。

4.促进作用。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对培训所用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对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二、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的具体操作

在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要把学生技能培训和鉴定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效果,就必须采用过程中的诊断评价、形成评价和总结评价来逐一实施。

1.诊断评价。在一个专业培训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用诊断评价对参与培训的学生的入门水平进行预测和预判。具体做法是:发一些练习图纸和练习课件给学生,通过作业和提问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技能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也可以通过快捷的多媒体播放教学,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摸清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对新技术、新技能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和修正合适的教学计划,做到因人施教、因班施教。

篇4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的顶级投资银行陆续倒下,其中,2家破产,1家被收购,2家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家房地产抵押公司也被美国政府强行实施“国有化”。

要追溯金融危机的形成,可以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住房贷款的需求增加开始。投资银行看到优质按揭市场趋于饱和,就开始转向拥有低等级客户的贷款机构。投行买下这些低等级贷款,将它们打包成债券,再由信用评级公司给予债券评级,之后到债券市场卖给全球的商业银行和其他投资者,最终形成了“次级债”。我们发现,在次级债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金融机构,风险是被一级一级传递下去的,一旦其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风险暴露出来,那么整个链条就会崩溃。

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事先确定的的股价指数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从正面影响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会促进股票市场交易的活跃,有较好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而从负面影响来看,股指期货相较传统金融工具对市场的敏感度更高,且保证金制度产生的杠杆性会带来投机性,可能扩大风险。

二、金融危机的反思与教训

(一)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

美国资本市场上有多种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产品,衍生产品链条非常长,风险是被一级一级传递下去的。这就导致金融产品的过度衍生与基础资产越离越远,基础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被完全掩盖,投资者难以评估基础资产和衍生产品的风险状况和内在价值。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危机由此产生。

(二)杠杆效应不是万能的

美国的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杠杆效应大。为从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获取更多利益,投资银行用很少的自有资本和大量借贷的方法来维持业务运营,发行次级债,这就产生了越大的杠杆率。然而,高杠杆性要求较高的流动性与之匹配,一旦投资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公司持有大量的低等级的资产会造成投资银行无法融资维持流动性,最终的结果便是遭遇挤兑而倒闭。

(三)政府监管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

美国当局过于注重支持经济增长、忽视了次贷风险,把对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责任完全抛给了私人债券评级机构,这就留下了可暗箱操作的空间。同时,这些评级机构采用的评级标准并不完全可靠,这就对这次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我国股指期货面临的风险

(一)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会产生风险

由于股指期货交易的保证金要求不高,却能签订价值是保证金数倍的合约,使期货交易所涉及的金额大大超过股票现货市场,增加波动风险。这种高杠杆性容易激发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由此可见,杠杆效应是产生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股指期货的强制平仓机制会引致风险

股指期货的强制平仓机制对风险有强化效应。由于强制平仓机制是反向交易,会加强了反方力量,使市场的从众行为更为严重,价格出现一边倒的趋势,从而扩大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将这种风险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而诱发金融危机。

四、构建股指期货的有效监管体系

如今的经济大环境已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而中国期货市场也初步形成证监会、期货业协会和交易所的三级风险监管模式。国家还于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同时期颁布的还有《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和《期货公司管理办法》。但这些条例与法规可能远远不够,为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建立有效的股指期货监管体系,本文还有以下建议:

(一)完善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

在合约的设计上,我们应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针对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和强制平仓的止损机制都会产生风险的特性,要合理设计保证金比例、持仓限量和涨跌停板等合约条款。同时,应该注意股指期货参与者多空力量的平衡,逐渐引入卖空机制,同时实行较高的门槛。与商品期货市场相比,股指期货市场情况较为复杂,其推出会使部分现货市场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来规避风险,这也就意味着空头的势力将非常强大。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股票市场中无融券业务,可能造成无多头与其对冲。总之,为了实现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我们应平衡多空力量,有针对性的设计合约中保证金水平、持仓限量等条款。

(二)加强宏观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设

股指期货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和机构的合作,除了微观层面的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我们还要加强宏观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设监管。鉴于金融危机中政府监管不力的教训,我们应当注意到我国现在的证监会、期货业协会和交易所的三级风险监管模式中存在着薄弱环节,期货业协会的作用并不突出,因此可以把期货业协会的建设作为重点。建立完善的股指期货法规,作好期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期货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都是可以考虑的建议。

五、结束语

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惊人的破坏力波及实体经济。在这场金融海啸中,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推出了股指期货,由于这种衍生品具有杠杆性,风险较大的特点,我国的监管业面临不小的挑战。我们应该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对股指期货这种衍生品的全面审慎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进而保证股票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现时、历史和未来都在考问我们。

由于工作的关系,自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便时时刻刻关注整个事件的进展,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在内部举办了每周的讨论会,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笔记。我们认为需要以中国学者的视角思考这次金融危机对未来的影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成《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一书。

这本书的前三章从危机的缘起、爆发和蔓延,政府救市的得失与困惑,金融危机向经济衰退的传导三个方面审视这场危机。第四章解读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让读者对这场危机有更深入的认识。本书的后三章从教训出发展望未来,从未来着眼分析现实。第五章剖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经济金融全球化问题。第六章分析银行业经营和金融监管中的问题与缺陷,并对重构银行业和银行监管进行初步的探索。第七章就目前备受争议的国际货币体系何去何从进行简要的评述。

利用业余时间写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一本关于目前尚在发生和发展中的金融危机的书,并希冀找出未来的方向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写作中为一个又一个金融王国的轰然倒塌而震惊、为一个又一个事件中人性道德的丧失而沮丧,为一次又一次制度的缺陷而惊讶,为一批又一批财富的烟硝云散而惋惜,为一次又一次出现的人类的短视而痛苦。

我们在观察中思考,在困惑中体会,在斑斑事件中寻找历史,在层层硝烟中探寻明天。在写作中,我们也在一次又一次纷繁的事件中看到新世纪的曙光,我们相信,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是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也改变着未来世界经济金融模式、格局和体系。全球经济与金融发展将因为这一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包括各国经济增长方式、金融发展模式、金融监管架构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等都会重新定义。从中长期来看,全球格局的这一变化,可能意味着全球经济与金融发展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到来。在此过程中,各国、各企业与金融机构都面临着各种风险,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机遇。

当我们从大洋的彼岸回望我们的祖国,我们为我国的金融体系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而骄傲,我们也关注我国的经济正在遭受主要发达经济全面衰退的冲击。我们深切地感到,理解这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探讨这次危机的原因和教训,研究未来的制度建设,对我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中国对人类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的责任。

篇6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次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给全球经济当然也包括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造成了直接的打击。我国最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原因之一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而金融危机造成了这些国家经济的下滑和衰退,使其对外需求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2.对我国的企业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国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进而减少了进口量,我国的出口量也随之减少,造成了很多出口加工企业订单减少,存货增多,资金严重短缺,很多中小企业因此破产或面临破产的威胁。金融危机也已经影响到了一些原材料期货市场的资金供求和美元的货币价值,从而造成了很多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我国的原材料大都依赖于进口,对于一些依靠加工进口原材料为生的的企业来说,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其的影响显而易见。

3.对我国的投资以及投机市场也有很大的的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存在太多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再加上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势必会影响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也会造成很多在我国已经投放的资金撤离国内市场。

4.对我国的消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整体下滑,企业效益不佳,个人收入降低等原因,再加上我国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顾虑,造成了整体消费水平的下降,特别是住房和汽车等的大额消费降低。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的机遇

经济是一把双刃剑,这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对改变我国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带来了机遇。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的高速增长来拉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金融危机使国外需求降低,国内消费水平下降,投资大量减少,这样的环境中以往的增长模式难以见效,我国必须扩大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对我国淘汰旧的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带来了机遇。我国的经济结构一直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国家也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金融危机的到来打乱了正常的调整步伐,而那些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产业恰恰是需要调整的旧的产业,金融危机的冲击给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

3.对于企业进行并购和创新技术,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机遇。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国内和国外的优势企业股票严重缩水,经营困难,面临倒闭破产,我国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并购,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我国虽不能独善其身,却也在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下,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其所带来的直接冲击,我们更要从此次金融危机的引发原因等方面得出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和教训。

第一,要对房地产业的风险做充分的分析和重视。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提醒我们,房地产价格全面下跌所带来的危害与其他行业相比要严重的多,在我国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和贷款也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国家应该把稳定房地产市场作为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

第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还是应该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并且加强监管的力度。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也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发挥金融创新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效率的同时,要加强相应的监管力度,做相应的风险分析,制定合理的应对政策。

第三,适当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出口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除了转型别无选择,中央也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还必须提高国内需求的增长,以此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各个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造好的品牌。

总的说来,这次金融危机虽然给我过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同时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基本面总体运行良好,我国应从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篇7

一是美国主导的世界金融制度出了问题。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后来人们习惯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布雷顿货币体系。布雷顿货币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宣布,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自由浮动,标志着布雷顿货币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与黄金挂钩不再受约束。美国可随意印美元,剥夺世界经济成果;世界各国也在研究如何给美元套上“缰绳”,并要求建立新的世界金融秩序。这是导致本次危机的制度性原因。

二是美国的消费增长模式出了问题。美国推行的是“高消费、低储蓄、多借贷”的消费增长模式。为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出台金融政策鼓励穷人买房,可以不交首付。他们预测房价10年内涨一倍,假定一所100万美元的房子10年后就是200万美元,每年有10万美元的溢价。这10万美元5万归银行还帐,5万归买房的穷人消费。现在是房价没有上涨反而下跌为负资产,穷人还不上贷款,银行亏损,房地产商倒闭,资金链断裂。据权威人士估计,次贷所形成的亏损有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14万亿美元的1/7。目前美国70%的经济靠个人消费,每户5张以上信用卡,信用卡债务累计近1万亿美元,汽车和其他消费信贷1万5千亿美元,私人性质抵押贷款10万亿美元。整个美国的债务是多少,很难算清楚。正是这种“高消费、低储蓄、多借贷”的消费增长模式促成了当今的金融危机。

三是美国金融监管出了问题。虚拟经济是美国发展的一大特点,即通过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自上世纪美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美国大量的实体制造业被转移到了拉美和东南亚,而美国本土成了贸易、金融等服务业中心,随后美国政府废除了金融管制法,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结束了美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虚拟资本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开始不断泛滥。金融衍生品的过度使用,使人们投机心态加重,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被忽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实已经告诫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最终形成泡沫经济。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是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我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步伐,使我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我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之中。我国的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其中,我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我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若美元贬值、资产抵押品缩水,我国将替美国承担风险。

二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我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尽管各省市纷纷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措施,但市场观望气氛浓郁。金融危机也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困境。

三是对进出口的影响。我国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非常重要,2007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2008年出口明显萎缩,1-9月份出口平均下滑4.8%。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我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将大为增加。

四是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目前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回落。我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尤其是工业增速明显下滑。2008年1-9月我国gdp的增长率是9.9%,但9月份gdp的实际增长为9%,10月份的gdp增长率有可能低于9%,表明我国经济上半年增长较快,下半年增速有所下滑。就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而言,gdp增长率2003年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2006年为11.1%,2007年为11.9%,而2008年1-9月为9.9%,并且下半年存在下滑趋势。2008年全年gdp增长将低于10%,相对近年来的强劲增长态势而言,近期经济增速下滑值得我们关注。

三、美国金融危机为我国留下的教训

这场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动荡尚未达到尽头,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未来不确定因素还将继续增多。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成因却为我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融体系的危机,诱因首先是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应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在我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篇8

当然,我是能理解银行家和宏观经济学家们纪念那家倒霉公司,倒不是对那帮犹太人有什么感情,而是希望所谓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但这真的有意义么?看看他们总结了什么,不外乎有三条:华尔街贪婪;格林斯潘时代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还有新兴市场储蓄率太高。如果这些总结能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那为什么差不多100年来金融界人士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这过程中他们一定举行了好多次聚会了—而我们每过大约10年就会发生一次金融危机,而且这些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并没有随着技术发展而变得越来越轻缓呢?

如果你翻看一下现代金融危机史就会发现,金融人士的Party最终都被证明是没有效果的。

在1929年的时候,被认为引起市场暴跌的原因是投资者在根本不了解上市公司情况的前提下还运用了杠杆购买自己认为很棒的股票—当时也曾有投资者向上市公司索要经营情况报告,而被上市公司告知不要管闲事。

实际上,企业最重要的现金流量表一直到195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虽然投资者使用的杠杆并不高,但这种瞎蒙的投资无疑会让市场变得无厘头。

而时间到了1998年,情况随着技术进步有了很大改 善。

当时,引起危机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聘请了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当产品经理,而且运用最高性能的计算机分析投资获益的数学模型,他们追求极大概率事件的获益,然后用杠杆将其放大。

到了2000年以后,在美国市场上房地产抵押次级债投资组合开始盛行。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这种投资组合风险已经很小了,但显然不少人认为也许风险还不够小,所以市场上为了降低这种投资组合的风险,又发明了CDS—被叫做房地产抵押债券的违约掉期,就是那种可以以房地产抵押证券的保险—啊,简直太安全了,投资者开始围绕这些证券做出杠杆极高的金融衍生品,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看到这个路径了么?投资者喜欢高利润,但讨厌高风险。100年来,他们千方百计要做的就是找到风险最低的获利方式,然后用杠杆把这个利润放大。

金融危机之所以会不断发生,原因就在于,很多投资者都在操作同一类大概率安全而杠杆很高的投资获利方式的时候,小概率事件发生了。

金融危机对世界造成的破坏程度是由到底有多少投资者参与其中,以及杠杆到底有多高的乘数决定的。所以100多年来,金融家的聚会再多也无济于 事。

篇9

篇10

一、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 ,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Kindleberger(1978)提出“过度交易”理论, M.H.Wolfson(1996)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J.Sachs,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 Kaminsky & Reinhart, 1998 ) ,从实证方面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 二、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一)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东部地区,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李建军、田光宁,1998)。

4.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俄罗斯金融市场在1997年秋季大幅下挫之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到1998年5月,终于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股市陷入危机,卢布遭受严重的贬值压力。俄罗斯金融危机是俄罗斯、经济、危机的综合反映 ,被称为“俄罗斯综合症”。从外部因素上看,一方面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其国际收支恶化,财政税收减少。但究其根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长期不景气,金融体系不健全,外债结构不合理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5.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机

1999年 1月 7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宣布该州因财源枯竭,90天内无力偿还欠联邦政府的 154亿美元的债务。这导致当日巴西股市重挫 6%左右,巴西政府债券价格也暴跌4 4%,雷亚尔持续走弱,央行行长在三周内两度易人。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接连下挫,股市接连下跌。“桑巴旋风”迅即向亚洲、欧洲及北美吹开,直接冲击了拉美国家,欧洲、亚洲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巴西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受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而其内部原因则是公共债务和公共赤字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其实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各国头上,只不过是在不同时候降落在不同国家头上而已。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几乎年年都有。事实上,2001年再度爆发阿根廷金融危机,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频繁性。

20世纪以来典型的金融危机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染性;(2).突然性;(3).破坏性;(4).频繁性。总的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发展的趋向来看,金融体系内部越来越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宏观经济结构失调,僵硬的汇率制度,脆弱的金融体系,不合理的外债结构往往成为酝酿金融危机的土壤,也是导致这几次金融危机的共同原因。

(二)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金融危机爆发频率的增加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

1.实施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于一国经济而言,大致可以选择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和由央行干预的固定汇率。比较而言,固定汇率在微观经济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央行明确承诺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却使得央行必须牺牲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而浮动汇率则可使货币政策能够对各种冲击做出反应,从而引致较优的宏观经济绩效。然而实施固定汇率制却并非意味着绝对地固定名义汇率,而应当动态调整以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事实证明,汇率变动的压力如果不能以主动的方式加以化解,则必然就以危机的方式释放。以墨西哥与泰国为例,僵硬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汇率变动的趋势,从而固定汇率的压力越来越大,结果在投机者的冲击下,外汇储备就会下降并引发市场信心危机。

2.对于国际救援宁可不可抱有期望

外部贷款援助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反危机措施之一。来自IMF等外部贷款救援有利于稳定币值,恢复危机发生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其组织结构决定了其职能的发挥需要以极少数国家的利益为前提。IMF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差异就说明了这一点,而这其实又是两次危机缓解时间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IMF的贷款条件往往比较苛刻,甚至会以牺牲部分国家利益为代价,并且附带着漫长的讨价还价时间,这对处于危机中的国家是极为不利的。而这其实也就是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宁愿过贫困日子也不向IMF求援的原因。因此,对于在金融危机以后的国际救援不应给予太多指望。

3.适当的外债规模和结构

双缺口模型证明了发展家即使在较高储蓄率时也必然要借助于外资和外债。事实上,外资流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债的规模与结构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是对于巨额短期资金进出应当适度从严,以减少金融市场的动荡。在上述的几次金融危机中,短期资金几乎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借入的外债于投资用途,而不应用于偿还旧债,更不应当为特权阶层所挥霍。

4.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东亚奇迹”正为世人所瞩目之际,因此,其中缘由更值得沉思。事实上,在高增长光环的掩盖下,以高投入和出口带动的亚洲经济中早已出现了严重的结构问题。经济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加剧了经济失衡,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条件。 三、防范危机的现实思考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爆发过金融危机,主要可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环境、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谨慎的金融自由化以及资本帐户下的不可自由兑换。然而,虽然没有遭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却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金融系统有多么安全。事实上,我国在渐进改革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的改革;2.证券市场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现象;3.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IMF曾对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作了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鼓励各国政府实行健康的宏观经济政策;2.由国际结算银行出面制定一系列的标准,鼓励新兴市场遵守这些标准;3.在IMF建立自动生效的援助机制,当符合标准的国家在遇到金融危机时,自动给予援助;4.IMF积极鼓励新兴市场使用价格手段来限制那些不适当的、过多的短期资本流入;5.注意力从限制短期贷款的发放转移到确实让放贷者承担更大的风险。而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除了IMF所归纳的这五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我国经济中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从预防金融危机出发,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并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1.加强审慎的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的脆弱性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管,一国金融体系的运作就会失去安全屏障。而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效的审慎监管体系,则由于明确或潜在的存款保险的存在以及不对称信息的原因,银行体系里将存在大量的道德风险。这样,在发生危机时存款保险或政府会提供担保的预期会诱使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更高概率(Le Fort,1989)。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监管的现状,应当重点从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的漏洞,促使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分工协作高效运转;培育金融监管体系运转的微观金融基础;将金融系统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有效结合起来;改进和完善监管手段;监管监管者,平衡和制约监管者的权力和义务。

2. 完善和稳定金融体系。传统的经济认为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系统优于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然而更新的表明两种金融系统各具优势和劣势 。对一国而言,选择那一种模式更多地应当从其、和文化背景方面予以考虑。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达成的共识是一个“好的”金融系统应当具备有效的体系,良好的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实践证明,健全的金融体系将对抵御金融危机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改革低效的国有银行体系。目前,国有银行体系的低效运作已成为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沉淀多年的历史坏帐和低效率的银行治理结构则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高盛公司在其2002年12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银行体系最值得担心的倒不是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业所出现的摧枯拉朽般的倒闭风潮,最应当担心的倒是像日本的金融体系一样,因为迟迟不推出彻底的金融改革,不仅使得银行体系一蹶不振,而且还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潜力的发挥。此外,我国应当引入民营银行,形成适度竞争的银行体系。各国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才是提高银行体系运作效率的根本途径。

4.谨慎推行金融自由化。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指导下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然而不同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绩效却相差甚远。许多国家由于金融自由化不当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而言,金融自由化已成为现实的选择,重要的是要为金融自由化创造有利的初始条件,谨慎地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5.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因而事先监控和控制金融风险,将金融危机化解于未然就极为重要。对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1] Demirg- Kunt, Asli and Detragiache, Enrica.“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1998.

[2] 贝内特T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 李建军、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4] 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篇11

一、对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的回顾

(一)危机前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以贸易全球化、生产投资全球化和企业重组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入2l世纪以来,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一是全球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与低通胀现象并存,即菲利普斯曲线的扁平化(Flattened PhillipsCurve)。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处于历史高增长时期,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处于低位平稳状态(图1),表明经济的实际增长与其增长潜力基本保持一致。总体来看,这种增长是十分健康的(IMF。2009)。

二是各国经济周期同步化(synchronization)的趋势逐步增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国贸易和金融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周期的趋同性也开始在国际间进行传导。2001年12月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中,委员们就曾指出“世界经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性”。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一些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呈现出了同步化的趋势。

三是全球失衡(Global Imbalances)的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失衡是指各主要国家外部经济的失衡,即各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图2)。主要表现为:一是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通过大举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二是东亚经济体以及各主要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顺差的不断扩大,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些经济失衡现象往往局限在局部国家和地区,而此次失衡却带有全球性的特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原因之复杂以及调整之困难都是空前的。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经济政策与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各国经济内部看,失衡是储蓄与投资不平衡的结果;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这次失衡也与经济全球化、外包全球化和供应链重组等密切相关。

对于这种全球失衡条件下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经济态势,国际社会有着各种诠释。不少学者也强调这种态势未必可持续(Obsffeld和Rogoff,2004),但总体看来,对未来乐观的情绪在各国央行和经济学界占据上风。例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尽管存在“长期利率之谜”,但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美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此外,不少学者认为,东亚以及中东欧国家劳动力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使得全球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这些都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二)危机前的货币政策

为克服高科技泡沫破灭和“9.11”恐怖事件的负面影响,2001年1月--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直到2004年才逐渐加息(图3)。短期利率在较长时间保持低位,反映出了当时美联储对宏观经济的基本判断和政策立场。

与此同时,美国长期利率持续走低(图4)。这主要是由于美元处于储备货币地位,石油输出国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并无其他太多的投资渠道,又将大量贸易盈余资金投向美元资产。尽管后来美联储不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但长期利率并没有相应提高,致使其货币政策效力受到影响。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清楚意识到,这种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对未来普遍乐观的预期背后却潜藏着重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反思金融危机的教训:货币政策的视角

(一)货币政策是否过于宽松?

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考察此次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

一是从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利率来看(图5),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实际短期利率从2001--2005年间保持在历史低位,尤其是美国还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负利率情形,资金成本显得十分低廉。

二是从泰勒规则的偏离程度来看(图6),2001--2006年间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显得相当宽松。一个粗略但简单的测度货币政策偏离常态的方法是计算货币缺口,即比较短期利率与通过泰勒规则计算出来的基准利率之间的差异(Taylor,1993)。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较高国家的货币政策往往遵循泰勒规则,即基准利率水平取决于:(1)中性实际利率,该利率是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函数;(2)消费者价格指数与通胀目标的偏离;(3)产出缺口。根据泰勒规则的计算,我们发现2001--2006年间主要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短期利率明显低于泰勒规则的合理水平。

(二)货币政策是否高度关注过多的流动性?

此次危机之前,国际社会已经有许多关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讨论。首先,从传统意义的流动性测度指标来看,危机前全球流动性确实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图7)。

另外,从全球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美国吸收了全球近一半的资本输入,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成为主要的净资本输出国(图8)。对于美国而言,如此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是史无前例的,这也大幅增加了其国内的流动性。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各种证券化产品和衍生工具层出不穷(图9),许多市场人士也将其视为流动性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实际上大幅拓宽了传统意义上流动性的概念(图10)。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这种广义的流动性并不是中央银行能直接控制的(Bollard,2007)。

(三)货币政策是否及时应对资产价格过度膨胀?

低利率加上对未来的过度乐观情绪,刺激了对更高风险资产的投资热情,推高了国际上的各项资产价格(图11-13)。对格林斯潘当政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证研究表明(Bordo和Jeanne,2002)。联邦基金利率主要是根据通货膨胀以及总需求状况而设定的,联储没有在资产价值高估时使用联邦基金利率加以阻止,相反,似乎默许了这种高估。除了言语上提到了资产市场的“不理性繁荣”外,格林斯潘

并没有真正地试图去影响资产价格。

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另类投资”大幅增加,投资对象包括对冲基金、衍生产品、大宗商品、次级房贷甚至是艺术品等。低利率环境同样使金融机构倾向于提高财务杠杆率,扩大负债规模。在金融监管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高杠杆率导致的高风险在资产泡沫产生的初期往往不会立即显现,相反,在短期内还会产生高利润并推高公司股价。这就进一步刺激投资机构管理层倾向于更高的杠杆率,冒更大风险,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这一趋势直接体现在欧洲和美国十家最大公开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图14)。这些银行的总资产在过去五年增长了约一倍,增至15万亿欧元,而决定资本要求的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长幅度较为有限,增至约5万亿欧元。此外,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下降,而投资增长(证券交易等)十分迅速。值得一提的是,由存款提供融资的贷款明显减少,银行越来越依靠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然而,这些资金来源的利息成本对金融市场波动极为敏感。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新因素似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各主要中央银行的充分重视。

三、对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通过对此次危机前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回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银行往往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一般意义上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行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资产市场的“通货膨胀”的危害以及不断累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直到危机全面爆发。虽然危机前有部分央行官员表示要关注资产价格,但如何关注以及关注程度是否足够并没有十分明确。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对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途径等进行重新审视,及时适应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

(一)货币政策应更加积极地应对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波动

此次危机的教训表明,资产价格波动很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由膨胀到崩溃的急剧变化很可能引发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从这个角度来看,上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9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就是两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此次危机似乎重复了同样的故事。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货币当局应该在事前去阻止资产泡沫破裂,还是在事后采取一些措施。此次危机后各国政府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实际上就是对资产泡沫破裂后的被动补救。如果各央行事先对资产价格泡沫有前瞻性的预见,是否能够降低危机的程度甚至阻止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的一项反事实(Counter-factual)研究表明,如果危机前美联储不实行低利率的政策,房地产价格泡沫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图15)。当前的实践中,各国央行似乎更倾向于采取被动型的货币政策,即在资产价格崩溃之后再来对付其后果。从这次危机的实践来看,这种做法的成本可能过大,央行也许应事先对资产价格进行一些反应,尤其是对于那些抵押贷款以及各类资产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

编制更加全面甚至创新的指标体系,有助于央行摆脱传统分析的局限,更加准确地分析不断变化的经济金融形势。从目前来看,有几类指标特别值得关注或监测:一是房地产市场的各类指数;二是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如M3(Liang,2007);三是货币条件指数(哈继铭等,2009)或金融条件指数;四是金融机构的各种杠杆率指标等。这些指标再加上传统的经济金融指标,将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现实经济中流动l生状况及其对传统物价水平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历次资产价格膨胀及其危机都是不尽相同。货币政策关注或对资产价格进行反应的程度取决于各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发展阶段,以及资产价格膨胀是否伴随有金融部门、企业和家庭的高杠杆率等因素。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科技泡沫并没有伴随过高的杠杆率,因此当时泡沫的破灭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对有限;另外,此次金融危机比高科技泡沫时期程度更深的原因还包括此次危机直接冲击了系统性重要的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因此,历史的数据或经验只能作为决策的借鉴和参考,而不能生搬硬套地直接用于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

篇12

这场危机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或许就是改变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数十年来,美国消费者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此次危机爆发后,世界已经无法继续指望债台高筑的美国消费者来带领世界走出危机,各国纷纷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将目光转向其他国家或者国内。当然,虽然遭受了打击,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经济大国,世界经济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也没有国家能够在一夜之间取代美国的地位。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世界经济将不再是单发动机,而会是双发动机或者多发动机。

二、经济增长模式遭拷问

这场危机改变了不少国家的命运,一些国家几乎是一夜之间,从“天堂”坠入“地狱”。不论是爱尔兰,还是波罗的海三国,抑或是冰岛,都在这场危机中遭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过度的金融泡沫或房地产泡沫,曾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无限风光,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表面之下,却累积着可怕的风险。也就是说,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重大问题,需要纠正。然而,或许只有一场危机,只有泡沫破灭后带来的极端痛苦,才能真正促使这些国家反思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国家来说,如果能够从这种最沉重的打击中进行最彻底的反思,吸取最深刻的教训,当是不幸中之万幸。对其他国家来说,这些国家的遭遇和教训,其隐藏重大弊端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样值得引以为戒。

三、不再迷信西方经济理念

这场危机改变了人们的诸多观念。美国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令很多人眼花缭乱,无比羡慕。就连引发这场危机的“次级贷款”也曾被视为金融创新之举。然而,一场危机让人们意识到,所谓的金融创新,很大一部分无异于制造金融泡沫,只不过是华尔街用来圈钱的种种伎俩。可以说,这场危机打破了对西方和美国经济理念和政策的迷信,也打破了西方在经济、金融等领域的优越感。对很多国家和民众来说,美国和西方今后将不再只是学习的目标,还将是批判的对象。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意味着,非西方国家将以更加独立的思想和更加平等的地位,与美国和西方进行各种交流。

四、新兴经济体话语权增强

毋庸置疑,中国、印度等亚洲经济体正在快速成长,并不断扩大其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分量,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推动力。或许可以说,这场危机在暴露美国经济实力的缺陷和局限性的同时,凸显了中国、印度等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纽约重申其金融改革计划原则,并呼吁国会尽快批准该计划。

在金融危机发生一周年之际,奥巴马来到位于纽约华尔街的联邦大厅,再次阐述金融监管改革的三项原则,即保护消费者、堵住金融系统和监管系统的漏洞、强化国际合作。奥巴马表示,目前没有理由可以让人因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而自满,他还警告华尔街停止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奥巴马呼吁国会在今年内批准其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他还强调政府干预资本市场的必要性,但同时强调自己仍然是自由市场力量的坚定信仰者。

五、分散投资理论在危机期间失灵

首先,各国资本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得如此紧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最大特点,而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导致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当美国市场开始下跌时,投资者把资金从其它资本市场撤回美国,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似的下跌。当投资者急需现金的时候,他们不计成本地抛售所有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和基金等,就连传统的避险天堂——黄金在此次危机中也未能幸免。

其次,次贷产品上的分散投资是一种假象。从房价的角度来看,次贷产品的分散投资是风险转移,而不是分散投资理论成立的基石风险分享,也就是说当一个投资品种(比如股票)下跌的时候,另外的投资品种却在上升(比如债券)。因此,当美国房价出现全国性普降后,次贷产品的分散投资并没有减少风险,而是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转移。

由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源于全球经济的核心国家(美国)和核心部门(金融业),是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结果,其负面影响将是非常深远而广泛的。全球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风险。受需求下降和流动性短缺的影响,2009年全球通货紧缩的风险加大。尤其是发达国家陷入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更大。经济衰退阶段的流动性短缺是市场缺乏信心的结果。短期内金融机构的惜贷倾向有可能会引发通货紧缩。但是,我们认为中期内通货膨胀风险会加大。为遏制金融危机,各国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其中包括连续大幅降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降到接近零,欧洲中央银行也把利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直接注入大量资金以缓解流动性短缺;政府发行债务以救助金融机构。这些为将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一旦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流动性泛滥将会再次出现。

鉴于金融业在这次危机中所受到的沉重打击,从金融管理体制到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从金融工具到风险定价、从融资模式到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都将面临调整。这种调整意味着金融业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成为拉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的基础产业。

为了弥补巨大的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美国必须创造出巨额的“新的美元”,通过美元其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来弥补美国的巨额债务,而每年创造出来的巨额美元流向其他各国之后,又通过金融渠道最终流入到了美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的房市和金融股市近十年出现了不正常的疯狂增长。而这样的泡沫式增长必然会出现破灭的时候。在大家的预期和信心出现动摇的时候,整个增长链就如同崩塌的大厦一样一下子全部瘫痪。而这时侯也就出现了这次的金融危机了。

参考文献:

篇13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了信用的滥用,给社会经济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次贷危机。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次危机,就成为我们金融内审工作者当前探讨、分析的热点问题。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条件,由于对房贷市场缺失必要的监管,使其无限膨胀,形成了巨大经济泡沫。美国是世界经济,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巨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三是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特别是次级房贷证券化,信贷违约掉期等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构筑了房地产市场空前的虚假繁荣。

四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很多金融机构也没有实施可行性的市场需求调研,在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忽略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场风险控制,不断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最终使这些金融业务纯粹变成了金钱游戏,与分散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加加剧了信用危机。

五是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

六是信用评级严重脱离实际,使评级结果不够真实、准确。在经济利益诱导下,信用评级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在主观上存在听任自然的不尽职尽责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异常旺盛,使各类经济实体以往的经营业绩普遍向好,由此形成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所反映的是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是虚假的,没有真实地反映经济实体机构的经营状况及本来面目,从而潜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特别是对我们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及内审工作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金融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相比,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扩散性、加速性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结构及金融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复杂关系,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几年,我国工、农、中、建、交五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中、建、交四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业银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如何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并发展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而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却不堪一击,一筹莫展。面对当前的这次金融危机,我国金融业应当很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也要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屏弃陈旧落后的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要把国际金融业最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风险管理和经营方略上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

(二)深刻研究和认识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产品创新。多年来,我国大型金融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的,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银行业的兴衰决定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命运。因此,我国金融业一直受到国家积极保护和高度监管。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及对外开放步骤的日益加快,与国际化接轨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必然趋势,我们在看到内在优势与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许多不足。我国金融业今后将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必将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其经营模式或业务模式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使银行业处于多元化的业务竞争当中。我国金融机构应及早与国际接轨,探索混业经营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在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产品必将得到大力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及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金融业务国际化需要,今后,我国必将加快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创新导致的信用过度扩张。因此,我国应高度警觉和及早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三是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模式及银行业务管理手段必将进行革新。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对金融业监管模式必将进行重大变革。在金融业内部应尽快探索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机制。

(三)亟待探索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内控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引进了许多管理理念和内控管理方法。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内控管理机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对风险隐患揭示和控制还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发了金融危机。同时,从世界各国来看,近年来,虽然国际风险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国对风险管理都有所重视和加强,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未幸免于难。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以及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我国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上健康稳健运行。

三、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审时度势,应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个人,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们国家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防突发性、扩散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商业银行应把风险控制当作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内控管理基础性工作,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融人到银行业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调动员工参与并推进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是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内控理念是内控体系的灵魂,只有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主动地把内控理念贯彻落实到银行各项日常工作及每一个业务环节,才能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要根据我国金融管理的基本法规,参照国际金融惯例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对重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制定出规范合理,适度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以严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功能。第一道防线是自控防线。要完善对各个业务操作环节的监督防控机制,注重对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修炼及制度观念的培养。第二道防线是互控防线。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筑起对全部业务操作过程的监控体系。业务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检查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对该控制的风险点都能不疏不漏地进行有效监督。第三道防线是监控防线。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对各个营业机构、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实施现场或非现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和审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