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书中有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现代意识、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每个的成长,或长或短都必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才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成员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快慢,同时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们体质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而学校体育正是在这方面既为未来的社会劳动者打下了一定的体质基础,又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练习方法。历数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无一不是在学校体育这个“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攀登体育高峰的。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校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显然,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评价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可忽视他所从事的专业的特点和从事的劳动的特殊性,离开这一点,就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他的劳动价值。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师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进行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练习中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却是潜在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获取、技术战术的掌握、示范保护的完成,对教学中学生各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和处理、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这种特殊劳动体现在:
1.体育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蓄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这么明显、突出和迫切。因为人的体力退化较知识的老化要快得多,人的运动青春是短暂的。也冈为如此,国家才给予优秀运动员优厚的报酬和奖励,在国际比赛中设立巨额奖金。到一定年龄后,体力下降锻炼停止就会动作呆滞,技术生疏,课前不进行运动技术的备课,课堂上表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2.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老师在广阔的露天课堂上,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拿支粉笔在室内教学不能不说要辛苦得多。
3.对体育教师劳动的评价与其他学科亦有不同之处。如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就不能单从多少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活”的标准,即学生体育“三基”的掌握,体质的增强,运动人才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学校在评价体育教师时就出现了不设岗或拿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的劳动作横向比较,用一般教学程序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等来衡量。认为体育教师既不批改作业又不做实验,很清闲。殊不知,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学外,还要承担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是在其他教师下班后进行的。
篇2
一、苏霍姆林斯基“全人发展观”的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全人发展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旨在塑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使德育、智育、体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统一的教育过程。德育是全面发展的核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造就学生高尚的品德。智育的本质与任务在于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发展学生智力等。学生的知识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为此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开设思维训练课、开展课外读书、组建课外学习兴趣小组等。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工作的本钱,因此体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 为此,他严格控制低年级儿童的学习时间和作业负担,为他们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并制定了合理的作息制度,以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 。为此,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美的心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劳动创造人类和财富,所以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改变人类“好逸恶劳”的恶习,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全人发展观”要求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每一个方面的发展相互之间要实现和谐统一,“学校的使命就是培养和谐统一的人”。惟此,才能造就真正有灵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二、“全人发展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当代教育是批量生产,在人才生产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人才生产的质量却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则片面发展的问题普遍存在,文理分科、学科划分过细以致条块分割,以致诸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种“百科全书式”大学者、大思想家几近绝迹。二则不和谐发展的问题相当突出,以致教育产业“危险品”、“次品”、“废品” 泛滥成灾。面对这些挑战,当代教育应从苏氏的“全人发展观”中汲取养分,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有机融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时代新人,这无论是对教师、父母,还是学生无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教师应深度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为此,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创造潜能,帮助其认识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自信十足、精神坚强的人。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要合理确定每一个学生所能达到学习程度,促使其智力有序发展。自信心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为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从而帮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尤其是面对后进生,教师要用爱心去融化其“冰心”,用耐心去培育其坚强意志,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正缺点,使他们能真正地抬起头来走路。
(二)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培养其独立人格
针对目前大多数父母都是上班族和工作压力大,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严酷的现实,父母要摒弃“给钱就是最好的关爱和教育”的错误观念,尽量和孩子多相处,花充足的时间去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给他们以心灵的关爱和呵护。在呵护心灵的爱心浇灌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为此,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人格尊严,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心灵隔阂,在塑造和谐的父母子女关系中使孩子独立成长,最终在面临人生的各种抉择时果断决策,独当一面。当然,独立人格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采用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奏效。尤其要善于运用激励法,诚如颜元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用赏识的心态和眼光去对待你的孩子,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从而使孩子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怀的健康情感和良好心态。
(三)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学会独立思考
自我教育是以学生接受课外活动为主的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应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其内部需求,思考自己的命运,从而使学生渐入“生活充实”、“精神丰富”、“追求激情”的良好精神境界,这才是“人的最大的幸福和欢乐”。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教育孩子,要使他以自己的发奋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的高昂代价去赢得精神财富” 。在此过程中,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把学生的各种愿望和要求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自我教育的核心在于增强学生个人的精神力量,包括责任感、自觉性、自我控制、对生活的兴趣,坚持锻炼身体,坚持自我学习等。作为学生应具备清醒的反省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为此,学生应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找准自身的人生定位。换言之,学生应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这样做的后果,所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进而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
总之,“全人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及“个性发展”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因此,只有将这三个方面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造就“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
篇3
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团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石贤。她带领的团队主要针对贵州从江的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开展文化志愿帮扶活动,与贵州从江团县委、县妇联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两处,以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创办“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跟随老歌师学习侗歌。少年侗歌班项目激起了当地群众重拾侗歌文化的热情,被纳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侗族大歌保护项目”。团队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起了爱心笔友计划、援建爱心图书室、语音故事征集等活动,并通过团队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受到了校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围绕侗歌班,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公益电影节、给老年人免费摄影、创办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复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梦清泉创始人石贤组织筹建了从江县西山镇民族文化传习所,让侗歌和侗族传统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常规传承平台,充分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非遗走进课堂”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连续6年组织开展过“非遗进课堂”,2021年,团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续开展“馆校合作”,推动民族非遗进课堂,内容包括讲座、手工艺体验、文化研讨等,并且与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常态化课程与课堂,开展“名家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到非遗传承地开展“实境课堂”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文体增色”战略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同时还与西部高校进行联络,共同开展线上课堂,开展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志愿者活动,实现了互动往来与交流,共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繁荣。
挖掘侗族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间,实践团队制作了动画故事《四艾寻歌》。考虑到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而他们对机械的、教条的、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兴趣很少,这将不利于视频的推广和非遗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较为幽默风趣的PPT动画模式的短视频,以尽可能适应社会媒体高速发展、更新换代的特征。在视频故事制作完成后,团队利用多平台实时联动视频,在抖音、哔哩哔哩的视频制作和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且与微信公众号“古梦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为留守儿童开展“云端支教”与捐赠
“云端支教”是实践团队探索的创新性支教方式。实践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的语言是优势,所以团队将民族非遗故事收集起来,简化成“儿童版”,继而进行翻译,在经过反复打磨后,使之成为适应留守儿童的简单英语,再进行录制、配乐。每一集原创非遗故事不超过5分钟,以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云端支教”还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录制一些弹唱的钢琴曲送给这些小朋友。团队认为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也期待贵州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同时,团队还面向从江贫困小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捐赠。如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期待能够得到体育用品与配套书籍,团队便联系了学校体育部,随即体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马肇国老师采购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用品寄送给小学,同时还利用自己是网球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录制了简易的“网球教程”赠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表示了对他们认知网球、热爱运动的期待。同时,团队还向西山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批民族文化类和通识文化类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文化书籍与名著,推动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开展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研究实践团队收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的重视,以及采取的良好举措、文化背景等,这对于视野的开阔、专业的拓展均有益处。笔者始终以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视角去看待“抖音”等大众传媒,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继而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研究团队中的指导教师担任商务孔子学院教师多年,利用这一优势,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将“民族的”转变为“世界的”,从而实现“用文化沟通世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
实践团队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拥有经济、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经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民族非遗要想走出世界,就应将“制作技术”转化为“传播技术”,即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讲好非遗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场、用故事传承文化,而这也是笔者团队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实践团队的成员中有擅长大数据分析以及VR、微视制作的同学,而且在自身的专业之外,笔者对这些当前和未来的“必备技术”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借助对该项目的探索与尝试,真正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团队从优秀校友石贤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线上App,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说非遗、讲故事、播文化”,探索先进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1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学生价值取向混乱。近年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关于体现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关问题,试举几例来讲,2006年在校女大学生的经典语录:
① “我爱你,宝马。”当一位女大学生将自己的求爱名片贴在宝马车上时,女大学生揭开了猎寻宝马,并渴望与宝马同居时代的序幕。
②“我的宿舍在几楼?”一位大三的女大学生在其宿舍楼下徘徊迷茫时,这样问别人。大学三年来,她在宿舍居住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③ “必须承认,这是一条捷径,因为我有天生的优势。”一位参加全国模特大赛的女大学生在面对记者提问时,这样如实回答。据悉,女大学生放弃学业参加全国各地的选美和模特比赛蔚然成风,成为令各高校和家长头痛的大事。
④“你献爱心,我献爱情。”一位受资助的女大学生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资助者,并非常自豪地说。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今四年过去了,这些现象不但没有减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高校的德育刻不容缓。在思想道德养成和教育上,“80 后”、“90 后”大学生凸显出高校德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们在家人的簇拥和娇惯下,很少独立地接触社会和迎接困难与挑战,缺乏对周围事物和社会的深层认识,缺乏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深刻认知,缺乏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全面认可,在思想信念和道德操守的养成过程中,往往容易迷信错误的“新知识”或“新思潮”,甚至出现思想道德养成的“盲区”。为数不少的“80 后”、“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德行操守、个性特征及价值取向,特别是生命价值的偏离,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点,更是高校德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2)部分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状况严重。目前,大学生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多数大学生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但少数大学生在考试、就业、助学贷款等方面的不诚信言行,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博学”的至高境界。但是,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却越来越令人不满意。如考试作弊,这已成为高校难以根除的痼疾。考前要求老师辅导,想方设法打探考题;考试时夹带偷看、联手作弊、手机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勤奋学习、求真务实的精神,抄袭作业、拼凑实验报告和伪造实验数据等现象已习以为常。
(3)高校德育与社会的道德需求脱节。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与社会的道德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我们的教科书上讲授的道德教育内容通常是道德基本原则和完美的道德典范,然而现实社会并非高校德育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纯。高校德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往往使德育教学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由于德育质量和学生思想道德情况不能真正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所以就降低了德育的权威性和现实感,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4)高校师德建设落后于德育工作需要。在一些高校教师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师德失范现象,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中也存在着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这些无疑降低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教师自身而言,有些教师,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责任感,不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言行一致。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一套、在课下与学生“ 交心”时又谈另一套,给学生讲一套、自己做的却是另一套。
2 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迫于社会压力及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导致部分高校学生价值取向的混乱。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就业压力开始冲击高校德育并形成严重的挑战。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2009 年我国有近700 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使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思想上形成了巨大压力,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前途的忧虑与渺茫,在客观上冲击着德育的成效。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于思想不够健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寻求更加简便快捷的赚钱方式,更加适合他们,比如做小姐等。
(2)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并瓦解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诚信观念。我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但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尚未建立,这就为、制假造假、追求短期利益、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人利用制度和体制的漏洞大干违法乱纪、背信弃义、损人利己之事。而身处市场经济中的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观也必然会受到转轨时期经济道德观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在处理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以是否有利于自我为尺度,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可以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
(3)学校德育的抽象化导致了大学生对于社会需要的茫然。大学生在校园内接受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德育环境的反差,往往会使高校五天的正面教育与双休日社会德育环境的负面影响相抵消。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环境的这种差异,使得大学生误认为在学校讲的道德知识是空的、抽象的理想教育,因而不能把道德知识、理论贯彻在自己的行动中,形成道德的“知”、“行”不一。受社会德育环境负面影响,有的学生把理想、前途歪曲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些学生若讲起理论也能口若悬河,但实践中却是另一套,不能做到知行统一。
(4)学校因素和师德建设缺失的影响。通过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高等院校诚信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明显,这说明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着问题和不足,诚信教育实效性较差。第一,目前大学德育虽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一主渠道、主阵地,但目前较普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第二,高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学校管理教育方式不科学,出现简单化倾向,如以罚代教等;高校中的一些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着诸多弊病和漏洞,给大学生不守诚信以可乘之机。从相关的调查结果中来看,12.7%的学生选择考试作弊是因为“考场纪律松、随大流”。第三,高校诚信本身存在问题。据新华网的报道,有记者在某地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上采访,发现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导演“签约戏”,组织学生与单位签订假合同。
3 增强高校德育的对策分析
(1)高校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注重个体的倾向性教育。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着重群体、轻个体的教育倾向,其内容缺乏层次性,德育手段落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群体,有许多共性,但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由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阅历不同,会产生独特的个性。德育不但要从整体上进行教育,更应该注意做到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个性教育。只有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才能提高德育的效果。
(2)高校要在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学习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严格规范日常行为,加强法纪教育;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把诚信教育渗透在专业课教学之中,使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内化功能,发挥高校各种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及学生自身的作用,实现诚信教育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加快高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测评体系,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和管理。
(3)大力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要为现实社会服务,就必须一切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同现实建立紧密联系,建立开放型的德育模式,将大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改造和社会参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学校德育的中心作用,又要充分重视社会对德育的参与作用,使德育教育成为面向社会的“双向参与”。建立学校与企业、乡镇、农村的广泛联系,让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参与对大学生的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军训、参观学习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大胆拓展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领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强化道德意识。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有相当知识、可塑性相当强的群体。加强个人修养,把道德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心理认知”,是解决知行脱节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另外,大学生自身还要学会善于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增强自律能力用道德规范去要求自己把道德知识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心理认知,转化为行动的向导,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5)增强师德的培训,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认真选拔德才兼备、素质较好的人员充实德育队伍,把德育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政治坚定、品德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要求,建立一支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德育队伍。在确定德育内容时,要及时增加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把满足社会需要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统一起来,力避内容的空泛、无序和混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效果,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5-0029―05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写到: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体验经济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托夫勒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消费需求层次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增多,共同推动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笔者认为,朝阳产业旅游业与体验经济有很好.的对接性。旅游企业为游客所提供的产品,实质上是以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经济为代价来获得一种经历、一种体验,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以出售体验为主要赢利手段的行业”,旅游与体验天生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业是体验经济的大舞台。中国乡村地区幅员广阔、山川秀美、生态资源丰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传承着极具底蕴的传统民俗、农耕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体验式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满足了旅游者感受与城市生活截然相反的乡村生活的体验需求,对于追求“返璞归真”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的营销问题十分必要,对繁荣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消费需求和体验营销
(一)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消费需求
1.人类需求层次、消费观念与经济时代的对应关系。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认为人总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求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上。菲利普・科特勒把人类的消费行为分为:量的满足、质的满足和感性满足三个阶段。在感性满足阶段,消费者看重的不是产品数量和质量,而是为了一种感情上的渴望而追求商品与理想自我概念的吻合。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来分析,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及其消费行为可以和不同的经济时代实现很好的对接(见表1)。经济演进的过程伴随着消费形态的改变,体验经济的出现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
2.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消费趋向。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方式较之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者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2)从消费内容来看,大众化产品日渐失势,消费者开始追求能彰显自己个性的产品和服务;(3)从价值目标看,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4)从接受产品的方式看,消费者乐于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消费者越来越情感化、个性化、感性化,其需求重点已由追求实用转向追求体验,在产品或服务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人们更重视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
(二)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验营销
1.体验营销的概念。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影响深远,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体验营销应运而生。伯恩德・施密特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维、行动、关联等5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了营销的思考方式。体验营销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体验为宗旨,在提品和服务的同时,将消费过程看作是一种整体体验,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产品,注重顾客的参与和氛围的营造,力图通过满足顾客的体验需要而达到吸引和保留顾客、获取利润的目的。体验营销将体验作为一种真实的经济提供物,作为一种有别于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载体来进行“兜售”。
2.体验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特点。体验营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产品或服务为媒介,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行为和心理的互动,从而实现两者的深层认同。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如表2所示):(1)以消费者的体验为中心,体验营销注重消费过程中的经历对感觉、内心和思想的触动,从而把企业、品牌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2)以社会文化为导向,体验营销不再把产品和竞争的分类限定在狭窄视野里,而是把产品或服务置于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寻找内在联系,形成协同体验,注重购买后的顾客反映,努力提高品牌的忠诚度。(3)以感性营销为支点,体验营销试图寻找导致消费者情感变化的敏感点,并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使消费者的求美心理和浓郁的人情味都得到了满足。
3.体验营销的方法。体验营销的方法和工具种类繁多,企业要善于寻找和开发适合自己的营销方法和工具,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体验营销的主要策略有:(1)感官式营销。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起感官上的体验。(2)情感式营销。在营销过程中,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情感,创造情感体验,使消费者自然地融入到情景中来。(3)思考式营销。即通过开发人们的智力,创造性地让消费者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4)行动式营销。通过偶像、角色来激发消费者,使其生活形态得以改变,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5)关联式营销。其包含感官、情感、思考和行动或营销的综合。
二、乡村旅游进行体验营销的必然性
(一)乡村旅游的体验本质
1.从乡村旅游的本质来看,体验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向游客提供“一种或多种经历和体验”,给游客提供一个认识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追寻古朴民风民俗的机会,为游客提供娱乐、教育、审美和“逃避”现实的体验。乡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逃避”紧张的工作和生活。面对生动的、具有审美感受的乡村景观,旅游者暂时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从中体验轻松与自然,并将这美好的体验永远留在记忆中。
2.从体验的内容来看,乡村旅游是体验的大舞台。体验是一种参与经历,包括娱乐、教育、审美和“逃避”现实四个领域,最难忘的体验是处于四者交汇的“甜美的亮点”。四者与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一致甚至是融合于一体的,无论是“娱乐观光”乡村游、“劳动教育”乡村游,还是“民俗文化”旅游,或是“农家乐”乡村游,都为旅游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全身心参与,并拥有自已独特记忆的经历。乡村旅游天然具备体验的“甜美的亮点”,因此,体验必将在
乡村旅游的大舞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体验营销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从乡村旅游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看。在体验经济时代,情感寄托、回归自然、展示个性和交流沟通是逐渐成为消费趋向。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农业观光游,强调的是一种参与、一种体验,譬如亲身参与乡村劳动,感受其中浓郁的乡土味和人情味,借参与产生互动,加深与乡村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体验”已成为旅游者购买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这为开展乡村旅游体验营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从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来看。中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表现出对自然风景资源、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乡俗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产品容易模仿,造成了整个行业产品趋同化严重。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必须深入研究顾客的体验需求,将体验营销的思想运用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以达到吸引旅游者并增强其忠诚度的目的,从而全方位的提升乡村旅游业的竞争力。
3.从乡村旅游发展壮大的需要来看。目前乡村旅游业存在市场集中度差、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方式相同等问题,品牌优势很难形成,乡村旅游要发展,应针对体验经济时代消费需求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营销规则的变化。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将体验营销的思想贯穿整于经营管理过程的始终。因此,进一步完善与时相符、体现乡村旅游本质的营销方式――体验营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体验经济时代下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的调整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类全部的思维中,处于意识层面的只占5%,大量的思维存在于潜意识中。旅游者的需求欲望同样如此,大量消费需求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沉淀在需求意识的底层,甚至潜意识当中,只有通过营销手段等外力才能将其唤醒。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乡村旅游经营者应积极通过营销手段来尽可能唤醒旅游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以创造美好的旅游体验,使旅游消费者达到自我实现层次。
(一)设计鲜明的乡村旅游体验主题
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主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基础。如果缺乏鲜明的主题,消费者就抓不到“主轴”,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觉到的体验,也就无法留下长久的记忆。主题的本质是针对某一目标市场,突出文化内涵,并以高度形象化语言概括,以最终形成品牌为目的的营销过程。体验主题不一定是企业经营使命的简单重复,但它应该作为体验设计的指导性纲领,将企业的各种活动和产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乡村旅游作为典型的体验型行业,其产品定位集中体现在主题上,即体验主题化。乡村旅游主题应该从作为其动力来源的乡村意象中提炼出征服旅游者内心的“品味”概念。主题的确定必须体现乡村旅游地的特色,应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突显个性,通过细节强化主题。乡村旅游主题应强调整体性,而这种整体性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得以体现。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地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旅游主题。
(二)整合各种感官刺激
感官营销的诉求目标是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即利用人体感官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开展以“色”悦人、以“声”动人、以“味”诱人的体验式情景营销,并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使其留下难忘的体验印象。感官营销可令消费者识别产品、引发购买动机、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如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和感人的魅力,国外有一种理论叫“七秒钟色彩”,即对一个人或一种商品的认识,可以在七秒之内以色彩的形象留在人们的印象里,并产生独特的促销效果。由此可见,感官因子给产品所创造的高附加值是惊人的。
以视觉为例,乡村旅游地的景观设计要突出乡村特色,注重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给人的心理感受,如在设计建筑时要尽量运用当地的木材、石料、竹子等自然材料。除色彩要与环境协调外,还要杜绝诸如垃圾成堆、厕所卫生差等“视觉污染”。体验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愈令人难忘,因此,应该围绕主题把食、住、行、游、娱等各种服务用“体验”的观念整合起来,营造一个乡村特色浓郁的体验性场景,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从而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
(三)激发游客的情感
情感营销是以消费者内在的情感与情绪为诉求,通过激发和满足顾客的情感体验来实现营销目标。从消费实践来看,消费者总是关注产品与自身关系的密切程度,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产品。情感营销的核心应该是密切关注顾客的需求,提供使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由此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情感营销的范围可以从一个温和、柔情的正常心情到欢乐、自豪甚至是激情的强烈的情绪。情感营销的运作需要了解用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能使消费者自然的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景中来。
黄洁认为“乡土情结”即土地情结和家情结是乡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动机。乡土情结驱动下的游客希望通过参加乡村游暂时“逃离’’喧嚣的城市生活环境,体验乡村生活,贴近自然与泥土,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因此乡村旅游情感营销要触动游客内心对土地、对自然、对家的特殊情感,以创造其喜好的情感体验。亲近自然、远离喧嚣、贴近人心、爱心的奉献、亲情的呼唤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运用情感营销策略的基本诉求。例如大理白族的“三道茶”民俗歌舞表演,完全按照白族礼俗的仪式展现在游客面前,传递出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对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情感体验。
(四)引导游客的思维
思维营销诉求的是智力,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惊奇、兴趣和对问题的统一或各异的思考。思维营销以智慧的火花为卖点,创造性地让消费者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使消费者获得一种自我成就感。思维营销的魅力在于让消费者通过自己的想法与产品或企业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好的思维营销往往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乡村旅游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具有较好的引发思考的功能。大棚蔬菜、花草树木、昆虫、家禽都可以作为一段自然界生物生长的经历,这些生物奥妙能激发游客的兴趣,激活其思维和探究欲望。如深圳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聘用农学博士采用先进的技术将示范区管理得井然有序,并将农业产品开发成为观光农业,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体验,观摩学习,自主探究,使游客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并由此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
(五)营造参与互动的氛围
所谓参与营销就是企业在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消费的过程中,努力创造条件并让广大消费者参与进来,按照消费者的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生活共感型”产品,使他们在对最终产品满意的同时,其兴趣、爱好、想象力和抱负也得以实现。顾客可以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而不是传统的接受企业的“定制化”服务。
篇6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特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并深受文化意蕴和价值内涵的影响。斯普朗格(Spranger,E.)甚至说:“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下文探讨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古代教育惩罚的“众生相”。
(一)文字起源与教育惩罚
汉字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的产生也绝非由一人于某一时期独立创造,而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某些必须使用文字的社会群体长期摸索、使用,然后约定俗成的结果。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被形象表现为:儿童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教下一代尽“孝”。而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具备了“六书”的特征,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换言之,“教”字形象的出现有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教育惩罚”有着一个非常遥远的过去。如果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符作为甲骨文的起源的话,依此类推,“教育惩罚”的历史可能有6000年,早于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可见,我国的教育惩罚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它的出现早于奴隶制国家的诞生,这说明惩罚没有染上统治阶段的意志与价值,本质上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中性的。那么能否说明惩罚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发生的一种规律呢?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讲,“教”字的甲骨文形象表明,惩罚是教育中与生俱生、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内在表现、内在必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缓慢提高,尤其是在氏族公社晚期,人类的社会性明显增强,教育内容中不仅包括生产劳动教育,而且增加了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的教育,以及体格和军事训练;到了奴隶社会,又增加了各种艰涩难懂的文化教育和枯燥繁杂的道德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儿童不可能像早先一样,本能般地就可学会和掌握,比如,天书一般的甲骨文就很难学。此时,教育过程中外在力量的逼迫,如惩罚的出现,就具有某种必然性。以上对汉字演变过程的简单分析和“教”字的甲骨文形象,恰好说明这一点。换言之,教育惩罚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的一种现象,或者说是文明继承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教育家杨贤江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我们不妨大胆地在后面续上:“之后便有教育惩罚。”
(二)人格尊严与教育惩罚
1.学校教育中人格平等的缺失。实际上,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所表现的是一种由上面下的制约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人格平等”观念的缺失。教育成了一种“上所施,下所效”的上下关系。教师高高在上,讲究“师道尊严”;学生则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例如,中国古代最早制定的学生守则《弟子职》就规定:“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向)师,颜色毋怍”,“先生将食,弟子乃彻”,“先生有命,弟子乃食”,“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疋何止”,等等。为了实践与维护这种上下关系,各级学校都制定有明确的学规和奖惩制度,目的在于“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在小学,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违反纪律制度、不敬师长者,将要受到处罚,即用“夏楚之物,收其威也”冥玩不化者甚至可“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在太学,学规通常分五等,违反者从“轻则关暇几月,不许出入”,到“重则夏楚,屏斥终身不齿”不等。在这种人格平等缺失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如同吃饭一样习惯和有规律”“也就见怪不怪了。
2.家庭教育中人格平等的丧失。在血缘为纽带的中国家族制度中,“父为子纲”,甚至持有生杀权。如魏禧《日录》:”父母即欲以非礼杀子,子不当怨,盖我本无身,因父母而后有,杀之,不过与未生一样。“∞1在这种上下制约的关系中,没有任何尊严和人格平等。也正是因为这种家族制度,古代封建家庭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以期望下一代光耀门楣。例如《礼记·内则》日:”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认为父母应当严肃地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严加督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笞,只要是有效的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他甚至认为“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只有严格的教育,子女才能成器。”从中可见,正是在这种家庭制度中,在这种“父为子纲”的上下关系中,家庭教育中可滥用惩罚,而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需求与心理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只是家族制度中的一件可以说话的工具。
3.家族制度中“门面”的维护。在家族制度中,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荣誉与骄傲,但更多的是“一损俱损”、“不肖子孙”的无奈与辛酸,故传统文化有一种“羞耻感”,十分讲究“门面”。就反映在教育中,就是个人的学业成败与否,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关系到父母与教师的面子。《三字经》所谓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讲的正是此理。在中国所有侮词中,恐怕没有哪句比“没有教养”这四字来得恶毒、彻底!这四字不仅辱骂了此人,而且连同父母、教师都牵涉了起来。因此,在传统文化下,父母、教师都喜欢“有教养”、“听话”的孩子——这不仅反映了他们教育的成功,而且孩子受人称赞时于他们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但艰深晦涩的课业、呆板僵滞的教学方法、儿童活泼好动的本性,以及不良的社会习气,都会使儿童不会规规矩矩听话,甚至“大逆不道”。于是,教师爱不释手的“夏楚之物”在威慑力失效之后,就可发挥立竿见影的效用。由于“没有教养”牵涉到父母,故父母不仅会对教师的惩罚表示认可,还有可能落井下石。所谓“不打不成器”,讲的正是此理。
(三)礼仪规范与教育惩罚
儒家伦理除了对个体的道德成就表示嘉许之外,极不强调个性的价值(勿宁说它是束缚和否定个性价值的)。因此,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个人没有资格享有自主的独立,不配赋予个性与自由,自然也无民主;相反,个人的生命与价值只有在礼治秩序中人与人相互依赖共处于未成年的状态才能体现。《礼记·典礼上》明确写道:“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要求每个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必须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体现在教育中,就是思想与行动无自由,重视整齐划一,强调对秩序的维护,反对标新立异、不守纪律。如《礼记·曲礼》中规定:“立必方正,不倾听”,“坐必安”;“男女不杂坐”,为的是避免“授受不亲”,等等。《弟子职》中规定:
“汎拚正席,先生乃坐”,学生则要“出入恭敬”,“危坐乡师,颜色毋作”。“受业之纪”,如有问题必须“奉手问之”,下课“师出皆起”等。
一方面固执地强调秩序,钳制人的自由;另一方面却是生陛好动,渴望自由,矛盾应运而生。怎样维护所谓的“礼”呢?除了教导之外,父母和教师最常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惩罚。《礼记·玉藻》日:“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教师也不甘示弱,对于不守礼仪规范者,《周记·小胥》曰:“麒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明会典》又日:“生员有戾规矩,并课业不精,禀膳不洁,并从纠举惩治。”更有甚者,教师可以对学生施以刑法。例如,《尚书·舜典》有“朴作教刑”的记载,郑玄作注认为,“朴”是梗楚做的刑具。到明朝,监生倘若“毁辱师长及生事告讦者,即系干名犯义,有所风化”,定将该生杖刑一百。
(四)人生境界与教育惩罚人生境界
作为中国文化耀眼的一笔,浸染着整个社会,并深深影响到教育。历史上的儒、道、佛三家都非常重视人生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应用不同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理论,为中国人的内心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副其中,作为独尊的儒家思想,对教育惩罚的影响最为深远。
1.动心忍性。
中国传统文化很讲究意志锻炼、逆境中的磨砺。
《孟子·告子下》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并认为“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疚疾”。这种思想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在于艰苦的磨炼,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中的惩罚,使之变得更加合理化。教师会认为,对学生所施加的各种惩罚,有利于学生意志的磨砺、理想人格的形成,否则就是纵容下一代。此外,学生在潜意识中也会默认这种外在的“磨砺”。以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古代的教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有高尚的人格与师德。对学生,他们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对自己,他们严格要求,堪称表率。正如《论语·子路》中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能正其身,如止人何?”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可以堂而皇之的惩罚学生,也与教师自身的修为和严格要求有关。
2.以苦为美。
人生境界的提高,非常强调个人的主观自觉和刻苦努力,重视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三字经》就这样告诫学生:“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这种近乎残忍的自我激励、自我摧残、自我惩罚,无疑比出自教师之手的惩罚更严重。但是,它作为教学内容写进教科书,却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攀登人生新境界,就要自我不断地鞭策自我、惩罚自我,仅靠教师外部的“磨砺”是不够的。如果说,教师的惩罚是外部的、强迫的、暂时的,那么自身的惩罚则是深刻的、自愿的、永恒的。
二、教育惩罚的现实启示
中国文化自成系统,具有延续性和一贯性,教育惩罚自然也不例外,其现实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以宽容之心理解教育惩罚
余世维教授在职业经理人讲座说道:“我们可以花10年的时间把人家50年的建筑造好,但不可能以相同的时间吸取他人的思想。”尽管我们正在积极认真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例如民主、法制、自由,但不可能在10年、20年就能消化吸收。可以说,我们的思想正处在一种“发酵状态”,“醇酒的出炉”尚需时日。因此,站在历史与文化角度,持一颗宽容心理解眼前的教育惩罚现象,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心态。
那种一味地“批中羡外”、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完全忽视背后深重的历史与文化。此外,今日教育惩罚问题之所以严重,不只在于惩罚本身,而在于受罚者的不理解与不服心。这与教师自身的素质紧紧相关联。目前,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师德,仍有漫漫一段路要走,这也要求我们以一颗宽容心来认识当前的现象。
(二)以平衡之心认识教育惩罚
无疑,任教育惩罚泛滥是绝对要不得的。但教师如果碍于法律,不敢大胆地管理学生,甚至放任学生,降低自己工作的责任心,更是不可取。因为这种放任的做法与文中得出的结论——教育中出现惩罚是必然规律——相违背的。笔者认为,我国相关法律中所规定的禁止“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其要义更多的在于威慑,防止教师的过激行为和惩罚的滥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铁桶般地禁止。这从一侧面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对中国文化的自觉运用,因为我国是一个典型“多向记时制”为特征的社会。有趣的是,理论界出现了许多与“教育惩罚”相似的术语,如“教育处罚”、“教育体罚”、“教育惩戒”、“变相体罚(心罚)”等等,并做出有关的区分,认为“教育处罚”或“教育惩戒”可以合情合理的运用,而“教育体罚”、“变相体罚(心罚)”一律禁止。这种区分最多有“分析教育哲学”上的意义,在实践中有多大意义无从可知,因为相关的法律几乎可以囊括各种“惩罚”。但出现这种玩弄文字游戏的原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理论界在有意无意在维护教师可以拥有对学生的惩罚权,同时也是理论界与相关法律“讨价还价”或“打折扣”的写照。
(三)以务实之心减轻教育惩罚
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虽然起到威慑的作用,但终究还带有一刀切的味道。就连以民主、自由、法治标榜的美国,也不是所有的州废除了体罚;而一些曾经废除过体罚的国家,如英、德、泰等国,又开始“死灰复燃”;而像日、韩等国,教师仍保有体罚权,只是有更量化、细化的法律条例。但对于什么是“变相体罚”,许多国家也无具体说明,因为这个操作起来太难了。对于我们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我们需要一颗务实的心态,来减轻当前的教育惩罚现象。其中与我们有着相似文化圈的日、韩等国的经验是可以值得借鉴的。
(四)以全面之心审视教育惩罚
从对古代教育惩罚分析来看,学生实际上受到教师、家长、与自身“三位一体”的惩罚。纵观当今的教育惩罚现象,还可以明显地捕捉到过去的影踪。
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惩罚”局限于学校,而忽视家庭、学生自身带来的惩罚,难免失之偏颇。因此,我们不仅要具体相关法律,而且要切实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既要保持家长的权威,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同时,对于学生的自残行为、内疚心理要即时进行纠正和辅导。只有学校、家庭、学生与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才会更加理性、家长才会更加明智、学生才会更加快乐,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惩罚是教育(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发生的一种规律,本质上它是一件价值无涉的工具、手段,不管有无意识到,它一直在默默发挥作用。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惩罚学生有各种理论依据辅证,进而变得合理化、显性化、神圣化,不惩罚倒有可能招来“没有教养”的骂名。惩罚不仅来自教师和父母,还包括自我惩罚。教育惩罚并不总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它超越了惩罚本身,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惩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克己的修养、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有裨益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与精神境界的提高。从根本上讲,如果没有教育惩罚,就没有古代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的“礼”,也就没有学生的社会化。
因此,身处当今社会,我们应以宽容之心理解教育惩罚,以平衡之心认识教育惩罚,以务实之心减轻教育惩罚,以全面之心审视教育惩罚。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0,114.
[2]朱顺龙,何立民编著。中国古文字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8.
[3][7][1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145,72.
[4]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326-327.
[5]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3.
[6]转引自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59.
[8]孙隆基[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