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

篇1

教师要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应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学中,注意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二、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如何学而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知识并进行知识构建,积累自主学习经验,学会学习与创新。

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导学案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导学案。精心编写导学案,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学习确定科学的“导航仪”,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性更强,内容更具体,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明显。

三、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培养自学能力

研究表明,预习是学生认知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新知识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探究过程。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提出来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并鼓励其大胆质疑。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精心编写预习提纲,做好预习的布置、指导、检查和反馈工作。

四、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精讲”是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只讲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而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坚决不讲。“精讲”必须有学生充分的预习准备。

“精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以练习为手段,及时当堂训练、巩固和检测。课堂练习当堂完成,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力求少而精,做到难易适中,富有针对性、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五、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达标测评。

“自主学习”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以问题形式设计导学案,学生先浏览问题后,阅读课本再完成相应的练习。

“合作交流”是让前后两座位上的学生(3-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完成或者吃不准的问题。

篇2

(一)教学方法落后,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脱节

没有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填鸭式教学,其教学方法落后,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脱节。(1)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把握力度不足,没有将素质教育与学生学习能力有机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单向性的知识灌输和填鸭式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2)受思想观念的制约,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升学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校忽视了教学重点,单一追求升学率,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联系不紧密

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不足,没有站在实用性的角度准确解读和理解物理学科的作用,导致物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联系不紧密。(1)现有的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点滴分开来讲,纯粹的课本理论知识讲解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所学习知识的体会和理解不足,导致最终结果只能背诵和记忆,导致物理知识与生活行为脱节。(2)在物理课堂教W过程中实践环节匮乏,教师所传授的“死”知识使学生丧失了将其运用于生活的灵活性,导致物理课堂教学丧失了它本身的意义,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物理学科的精髓。

(三)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设备匮乏

没有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科学技术在物理教学领域的应用不足,导致物理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设备匮乏。(1)教学设备匮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缺乏,没有进行图文并茂的物理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泛滥,弱化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直观性,授课形式花哨,不具备实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整体效果。(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间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少,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十分重要。但是,填鸭式教学导致课堂基本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独立思考与做题的时间十分缺乏,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没有及时灵活运用,一旦作业堆积学生也只是应付完成,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忘记得差不多了,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对策和建议分析

(一)立足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创新物理教学方法

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立足于广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1)深入解读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将素质教育与学生学习能力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方法,科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物理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并提供时间进行练习,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2)积极改进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杜绝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物理能力为导向、以考试为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把握好物理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紧密联系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

教师应准确把握物理学科的认识,站在实用性的角度准确解读和理解物理学科的作用,紧密联系物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1)突破现有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生活的点滴,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深入体会和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杜绝背诵和记忆方式,利用生活行为解读物理知识。(2)强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于生活的灵活性,把握好物理课堂教学本身的意义,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物理学科的精髓。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强化科学技术在物理教学领域的应用,合理安排物理教学时间,并配置教学设备。

综上所述,应立足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创新物理教学方法,紧密联系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强化教学设备配置,才能准确把握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方面强化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一、新课改下趣味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引导实验的趣味性不足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参与实验课程时的心态,没有关注在实验过程,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未注重对学生实验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将物理课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进行趣味化处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进行实验过程,教师一位地给学生演示实验,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很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无法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传统物理教学方法过时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受高考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只关注解题思路的培养,而忽视了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使之与现代化要求相符,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大多让学生进行基本定义和公式公理的识记,忽视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趣味性教导。初三物理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多采用的是习题演练方式,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物理知识,导致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实现物理与多媒体结合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逐步进入各个领域,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极大的方便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大大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无需在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物理课本中的电路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前将课本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把讲课内容用视频图像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供学生观看,提高学生兴趣,将枯燥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化。

(二)实现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解时,不可局限于课本知识,需要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生活的现象引入课堂,将筷子放入水杯中,带领学生在有光的地方,观察筷子在水中倒影的变化,从而引出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给学生讲述折射的原理,让他们明白折射是一种物理现象,并且把握这个物理原理,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物理与实验相结合

由于物理这门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教学过程,注重采用实验教学,增强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热效应》相关知识的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准备好实验器材,根据书本原理和步骤,将电阻丝和铜导线进行串联,在将小纸片覆盖在电阻丝和铜导线上,之后进行通电,然后让学生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物理现象,在此过程,学生会发现这些小纸片很快就全部点燃了。此时学生可能会因为好奇而提出相关问题,而教师就可以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不仅增强教学趣味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

(四)拓宽物理趣味教学内容

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教师不可仅仅局限于物理教材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更多的物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视频,供学生观看,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需要对视频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网络的平台上,教师可以寻找更多的物理教学资料,同时建立一个可以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的原理,培养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开展趣味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实验课堂中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例1 如图1电路,由估算可知,通过毫安表的电流约为_____毫安,通过安培表的电流约为_____.

(1996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解析:本题中电阻个数多,既有串联又有并联,阻值相差悬殊,显然不便直接用公式求出串并联总电阻的准确数值,而且本题要求估算得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约为多少,不要求数值精确,故可采用近似计算进行灵活处理.

二、根据平日观察选取数据进行估算

很多估算题所需数据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如人体自身的某些数据,常见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温度、速度的数据及取值范围等,在估算题中常被采用,而题中一般不明确给出.解题时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对研究对象选取适当数据,进行估算.

例2 若把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根据你平时对物理课本的质量及桌面的高度的观察与了解,估算人手克服课本所受重力所做的功为().

A. 0.1J B. 10JC. 1JD. 0.01J

(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解析:根据生活实际观察,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00g,桌面的高度约为80cm,g=10N/kg,则人手克服课本所受重力所做的功为W=Gh=mgh=0.2kg×10N/kg×0.8m=1.6J,最接近1J这一备选答案,故选C.

三、结合生活知识进行推理

有些估算题的解题必需条件没有给出,生活中这些数据也不明显,解题时就应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出现的现象,通过联想、分析、对比或推理,挖掘出某些重要数据,以便灵活处理相关问题.

例3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

(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篇5

禅学理论应用于教育上,把教师与学生间知识的传递建立在意识场的物质基础上,可以建立起教育艺术的理论。

根据禅学理论的知识,人体含有意识荷,意识荷能随人的意识活动进行场性分布,意识信息能以意识荷为介质进行心与心的信息传递,这就是教育艺术的物质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艺术性地建立师生之间的同性同息的意识空间,产生知识信息传递的心意共鸣,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这就是课堂教育艺术的构建。

教育艺术论:教育艺术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发出语音信息的同时,以意相随,同步发出心意信息,这是老师在课堂空间中组建意识场,学生听课领会老师的语音信息的同时,心意中同步形知识信息的意识空间场,老师与学生的意识场同步叠加,则发生课堂上同性同信的心意共鸣,老师与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教育艺术是老师与学生以知识为纽带的心灵的互动,教育艺术的开展要求教师具有把握和应用课堂艺术的能力。

在听课前,我对初三物理课本的作者思想、初中物理知识特点、课本语言表达方式、图文含义、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等进行参禅感悟:发现初中物理教学需与初中物理知识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感悟 :物理课程分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其相应的物理老师也分初中物理老师、高中物理老师、大学物理老师, 不同的物理老师如何看待初中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老师会感觉到物理知识点多而分散,难以建立起物理现象的空间思维,物理概念、物理定义、物理公式等理解与应用都让初中物理教学变得困难;高中物理老师会觉得初中物理知识只是物理学的入门知识基础,只是各种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浅表层的粗略学习,数学应用能力很低;大学物理老师则会认为初中物理知识就象是成年人看儿童图画书,只是非常简单的物理入门知识。透过从不同物理老师的视角,可以看出物理知识的生成与学习特点:物理现象的理解(初中物理)——物理现象的规律性知识——物理知识数学公式表达与应用(高中物理)——物理知识的高等数理化应用(大学物理)。初中物理是对日常物理现象的基础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就必须体现其初中物理知识特点:注重物理现象的理解。初中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很容易忽略了这一点:把高中物理知识的文字理解与数学能力提前下放到初中物理知识课堂讲解上。

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感悟:初中二级年开始学习物理,初中物理要求学生通过各种自然物理现象、物质属性总结出来物理知识,并能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问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这种理解是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物理现象意识空间的过程,老师的物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现象的意识影象,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物理现象。

基于上述的两点认识,我就确定了我听课的分析方向:物理现象、物质属性理解——熟记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解题,并注重课堂上的师生心意信息的互动,课堂教育艺术的效果。

曾沛鑫老师上的这节物理课是:密度知识巩固习题课。

密度知识的相关物理现象、物质属性的理解:质量的概念、体积的概念、固液气的物态知识,水、冰、铁、水银、铜等各种物质的密度属性的理解。

密度的知识:物质的一种物理特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ρ=m/v。

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物理物问题:应用密度分辨物质、应用密度公式解题等。

曾佩鑫教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理解——熟记——应用”这一物理知学学习过程:

1、课前物理科代表领读物理笔记,熟记物理知识,上课后老师再让学生齐读本章学过的知识笔记,熟记物事知识。

点评:注重熟记训练。

2、上课开始,以提问方式复习巩固物态知识: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与异同点。再给学生10秒钟时间复习笔记,熟记物态知识,然后合上课本,进行物态知识小测。

点评:小测前强化熟记训练。

3、结合学案开始密度知识的巩固复习训练课

(1)老师简述密度定义后提问复习密度的含义:铁的密度:7.9Х103kg/m3的物理含义。

点评:老师简述密度定义时,没有突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结合铁的密度:7.9Х103kg/m3讲解密度知识则很好,复习了密度定义概念的表达方法及其含义。

(2)提问导入固态、液态、气态的密度大小比较:发现水银的密度比很多固态物质的密度大,是一种特例。

点评:应结合课本的密度表,复习固态、液态、气态的密度大小比较。

4、密度公式ρ=m/v的巩固应用复习

(1)提问:把一块砖头劈成两半,密度有没有变化?

课堂讲评:应用公式演绎:ρ=m1/2÷v1/2=m/v,结果没变化。

点评:应同时结合密度是物质一种征性:同一物质密度相同,巩固物性知识。

(2)提问:把一杯水变成冰,密度变大还是变小?

课堂讲评:冰箱实验结果,冰的体积变大,ρ=m(不变)÷v(变大)=结果变小。

点评:应同时结合课本的密度表,比较水、冰、海水三者的密度。

5、密度的课堂训练:共5小题。

(1)给20 秒钟时间让学生做1-2题,提问答题、解题,老师结合学生思路课堂讲评。

(2)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做3-5题,提问答题、解题,老师结合学生思路课堂讲评。

点评: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练习,让学生充分了思考解题,老师的课堂讲评抓住学生的题解思想要点,进行以知识为纽带的思想互动,体现课堂教学艺术效果。

6、布置作业。

透过曾老师整节课的过程表现,可以总结曾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特点:

1、曾老师是重点大学物理系毕业生,物理基础知识好,思想反应快,说话交流善于聆听对方语义并及时应对回答,属智慧型、知识型老师。

2、曾老师的这些特点反映到课堂教学上,就能体现出很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效果:老师讲课语音发出的同时 同步发出心意信息,并关注学生的思想反应,在聆听到学生理解反应时,再作进一步的课堂知识传递,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师生心意信息的互通互动,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

3、曾老师熟悉全班的每一位学生,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的提问能对每一位学生适当的提示,激发其思想意识信息,这有效地提高了在课堂的心意互动方面效果。

4、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练习,让学生充分了思考解题,老师的课堂讲评抓住学生的题解思想要点,进行以知识为纽带的思想互动,体现课堂教学艺术效果。

5、物理教学体现“物理现象的理解——熟记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这一物理学习过程。

为曾老师提出需要改进的一点意见是:结合课本内容,强化物理现象、物质属性、物理原理理解教学,体现“物理现象的理解——熟记物理知识”这一初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同一课题,如果让一位高中物理老师上课,则会以高中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知识切入点:则会单刀进入密度公式ρ=m/v,讲明ρ、m、v的物理单位,则进行习题训练,这样的教法,对于初中学生,在物理知识的理解上就会产生困难,以至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困难所在是要把物理现象转化为学生大脑中的物理知识意识空间,自然界的所有物理现象都是物理学习的内容,物理概念、物质属性、物理规律等,都需要相应物理现象思想意识空间的建立与形成,初中物理课本有非常多的插书、形象、直观、容易帮助学生形成物理现象的意识空间,初中物理教学应善用课本插图及论述,形象直观地学习物理知识。

曾老师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因为老师的物理水平高而选用物理定义文字讲解或物理公式导入等高端的物理课堂讲解方法,曾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能紧扣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师生以物理知识为纽带的思想互动,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

在此为曾老师提几点建议:

1、注要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的知识生成特点,强化物现象、物理概念、物质属性、物理规律的基础知识训练,首先让学生学会理解,再行熟记,最后才是应用能力的训练。不要把初中生当作高中生或大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

篇6

一、当前在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问题过于“封闭式”

提问“封闭式”,指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局限在某个特定的方向范围,无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封闭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与之相反的是“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蕴含创新精神,没有固定模式的答案,学生能在此类问题引导下大胆思索,打开思维,这也是当今教育所一直倡导的精神。初中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性、批判性的学科,它强调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教学工作者在选择问题的时候,应该选取“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提问方式单一,无法进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课堂不仅仅是记载知识的渠道,更是与教师共同探究、学生进行实际体验的场所。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我们应该着重在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索中构建一个互赢的良好平台。在物理课堂提问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让教师对学生单方面地提出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让学生阅读完课本后,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引发学生对物理的有效思考。

3.教师无法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精心准备课堂中的问题,无法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的问题如果太浅显,会使得学生以为物理很好学,激发不起学生的挑战性;如果太高深,会致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云里雾里,丧失对物理这门科目的兴趣,从而无法掌握课本中的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该充分地注意到问题的难易程度。

4.一味传授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相当关键,拥有好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并学会将物理知识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思考、运用。教师在初中就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将有利于学生的一生。教学工作者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传授教材中的知识,而是要着重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导学生将环境与个人结合,将课本与实际生活联合。

二、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多种形式

初中生有其本身独特的个性,它已经脱离了小学生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尚在启蒙阶段的特点,却还未形成高中生自觉、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要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易被初中生接受的提问形式。

1.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与教材结合进行提问

初中物理的课堂提问应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结合,最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教条式的物理知识带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物理的无处不在,这样其在生活中的渗透就能大大地引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关注,也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一个章节学习后的单元总结复习中,将课本中的例子与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发挥了教育的实质性作用,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2.进行多种层面的比较式提问

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整合初中物理教材,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可以将不同课程的内容进行一个对比,让学生来比较异同之处,再找出其独特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创新。

3.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争论”

学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即课堂提问下所引发的争论往往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透过这样的经验看法,我们可以有目的性地设置一些能引发学生争论的问题,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引发对物理知识强烈的思考,澄清一些平时物理学习中的错误思想,从而起到激发兴趣、加深印象的作用。

三、对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发展看法

1.更新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亟待改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有理想、高素质、高能力的个性化人才,而很多任课教师依旧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在授课的同时生怕自己讲解得不够全面,所以不敢对学生大胆地放手。所以笔者以为,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培训也是教师接受知识、开展学习的一种方式。时代在进步,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是改进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方法。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培训等,帮助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并且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培训方式,帮助教师充实其教育观念,并在教学中亲身实践。教师自身也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视频等方式,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

2.设置合理的提问,提高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积极锻炼学生思维。我们应从问题的类型、方式、语气、难易度等各个方面来设置提问,通过相应的情境设置,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对课堂提问的要求会更高,需要教师掌握更高超的提问技巧,设置合理化的提问。在设置提问中,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资质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根据课堂气氛来设置不同风格的问题,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设置不同进度的问题。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提问技巧非一日可成,它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进自身教学缺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掌握好初中物理的课堂提问是成功地教学物理的关键,其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物理课堂上的提问,力争通过这一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有效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笔者将在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经验提出一点建议,以供教学同仁参考。

一、物理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阶段学生心志从根本上而言还是不够成熟的,这个阶段学生普遍存在活泼好动、调皮贪玩的特性,很难要求初中学生在枯燥物理课堂上完全老实45分钟,并且要求其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理解掌握更是难上加难。通常事物的发展都具备两面性,初中阶段学生活泼贪玩的同时具有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因此,只要初中物理教师能科学找寻教学突破点,将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便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物理这门学科的神奇奥秘,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结合课本内容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引入,从而吸引学生物理学习注意力与好奇心。如讲解“浮力”的时候,首先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又有哪些东西是会沉入水底的呢?”利用该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与激烈讨论,在学生纷纷说出各自答案的时候,教师接着问:“在装有水的容器中滴入食用油,食用油会沉入水底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巧妙地将学生思考方向带入教学内容中,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问,很好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与了解,极大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道理,更不可能存在两个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完全一样的现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需要教师充分正视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因为主观对学生的喜好判定好与坏,需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给予他们充足的学习空间。

初中阶段学生会因为个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产生不同物理知识认知水平的差异,简言之便是学习好与成绩差的区别,教师在正视这些差异之后,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做到难易结合,尽可能照顾各层次学生需求,除了课堂教学需要由浅入深地考虑全面,课后应该给予成绩落后学生更多关心与帮助,用教师个人魅力刺激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使所有层次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收获,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三、物理实验结合课本知识

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同时是帮助初中阶段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严谨地将物理实验演示给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严谨与魅力;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常用物品引导学生设计物理小实验,使学生在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实验与日程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消除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陌生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好物理实验的引导者角色,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验设计与操作中获得物理知识的了解、掌握与巩固。

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平面镜成像”这一物理知识点讲解之后,应该鼓励学生在实验室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蜡烛与平面镜进行实验操作,从而验证“平面镜成像”这一知识点。首先引导学生将蜡烛点燃并放到玻璃镜的其中一面,自己站在平面镜的另一端观察,拿起未点燃的一支蜡烛在另一端找到成像位置直至完全重合,留下标记;再将点燃蜡烛的位置改变,重复刚刚的实验步骤。试验结束后总结分析实验数据,便可以得出对“平面镜成像”中所有知识点的验证。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操作验证课本中的知识,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获得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巩固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又获得了动手能力锻炼与提高,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引导学生自主讨论

在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是其中一个有效措施。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物理学习体系,巩固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自主讨论,利用分组讨论等方式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巩固与创新思维的激发,促进学生养成物理学习思维模式。

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到知识点“惯性”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并提出带有自主探究性质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如果公共汽车上的乘客与该公共汽车均保持同样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乘客完成一次原地跳跃之后回落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主动分组进行积极讨论,教师可以在每组学生中选出一名发言代表阐述该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再针对每组观点的不同,给予不同点评与补充,实现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锻炼与提高。

结语

本文就怎样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展开探究,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优化方案与措施,希望为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8

基于电子白板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直观的学习体验,电子白板可以将音频、动画结合在一起,使原本枯燥的物理知识给学生更多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度更强,课堂氛围也能够在电子白板的辅助变得生动、活跃,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高效的物理学习课堂。

例如,在W习电能知识的时候,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混合教学方法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学习视频,介绍电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产生的原理,使抽象的电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堂小实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丰富知识体验。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制作一个简易的电风扇。电风扇可以由磁铁以及线圈进行简单构造,即便是没有电池也能够产生电能,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领会复杂的电学知识概念。

2.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便是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当学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新知识,使学生有更多丰富的体验,对于新知识保持着很强的关注度。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手段的时候,物理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程度更高,教师可以随时操作教学设备,随时切换教学课件以及随堂讲解,使初中的物理课堂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投影仪以及黑板等设备的优势,为学生播放更多、更丰富的物理知识音频以及视频,使学生融入初中的物理课堂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

二、电子白板混合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知识中重力的相关概念的时候,使用电子白板教学方式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物理公式G=mg的概念,并在课堂上通过电子白板的方式展示重力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重力的三要素。

2.初中物理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情境创设

在讲解重力的相关概念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来播放牛顿发现重力这一现象的背景知识,通过物理故事的介绍使学生主动思考重力这一自然力的影响,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忆与重力相关的生活现象。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作用,可以向学生举出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如跳水运动以及做抛物线的运动。

学生初步认知重力物理现象之后,物理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向学生播放教学课件,使学生对于重力知识有更加系统的认知。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进行重力实验,在对比实验的演示下,学生对于重力知识以及重力实验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认知。

在对重力知识有了系统的认知以及亲身体验之后,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系统的物理知识,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重力的大小进行探究以及实验,在了解这一知识的时候,必要的学习工具是弹簧测力计,物理教师只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这一工具就将课堂的探究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电子白板演示的实验步骤下亲自探究重力的大小,理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G=mg这一物理关系进行验证。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之中: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G/m的比值大小

在实验数据的辅助下,学生也可以分析和验证物理课本中列举的物理规律,并用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描绘出G=mg的图像,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借助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正确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过程,排除学生自主实验中出现的实验误差,给学生更多的实验体验,同时提升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增大,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改革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电子白板的混合教学模式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增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9

一、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物理科学的支持,让物理教学活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既是物理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整个社会发展对物理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要求。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来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透过生活实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这样,在熟悉的生活实例的刺激下,学生更容易焕发思维的活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浮力”的知识时,笔者就让学生回忆一下,为什么把一块小石子投入到河水中,小石子很快就会沉下去,而把一只塑料袋投入到河里,塑料袋就会漂浮在水面上?这时候,很多学生都回答说因为小石子比塑料袋重。这时候,笔者又进一步追问道:“漂浮在河面上的鸭子比小石子重,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为什么成千上万吨的钢铁制轮船可以稳稳地漂浮在海面上而不下沉呢?”就这样,围绕着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一步步地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对“浮力”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不断深化对于课本上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二、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很多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都来源于科学的实验。相对于语言讲授,大多数学生对实验往往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学生对物理实验更感兴趣,是因为透过实验所呈现的物理概念、规律等显得更加生动直观,而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为欠缺的初中生来说可以大大降低他们的思维难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除此以外,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很多都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一些小实验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这样,学生在看得清、想得明的情况下,思维活动自然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会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发现很多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透镜”的有关知识时,就在上课的时候,拿着一个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放大镜,然后对着教室外面的太阳光,再把一根火柴放到地面的一张白纸上。接着,用手拿着放大镜不断地移动来改变火柴与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透过放大镜射出来的光斑达到最小。就这样,过了一会儿,火柴头开始冒烟并很快燃烧了起来。这个实验现象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头脑中立刻会跳出问题“为什么放大镜会让火柴自己燃烧起来?”就这样,在生动有趣的实验刺激下,学生自然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三、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最初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往往都是由好奇心衍生出来的。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通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往往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教师在物理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记得,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在上课铃声响起以后,教师微笑着走进了课堂,然后在黑板上写上了一个数学计算公式:100+100≠200。面对教师的这一举动,学生纷纷感到很意外,还有的学生忍不住问道:“今天我们不是上物理课吗?怎么改成数学课了?”这时候,只见这位教师微笑着说道:“今天我们上的当然是物理课,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物理问题就是100+100≠200,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吗?”说到这里,学生的好奇心已经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时候,教师再宣布今天的课题,原来是《走进分子的世界》。就这样,在教师成功的悬念设计下,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纷纷开始思考“分子”同刚才教师所写的“100+100≠200”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就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开始主动地翻开课本,希望从中寻找答案。可以说,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是充分抓住了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这样,在好奇心的刺激之下,学生自然会以更加强烈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会非常理想。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同时,在问题情境下获得的物理知识不再局限于表面文字上的理解,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创设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积极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在物理学习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物理学科的特性决定了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在课堂内完成,而是需要在室外、户外综合各类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初中生观察、分析、探究物理现象与知识的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更重要的是,开展高效的课外活动,能够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能够全面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与层次。对于学生来说,参与到物理课外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提升机会。在全面深化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标准的形势下,探究课外活动之于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其显著特点毋庸讳言。

一 课外活动可补充物理教学的缺失,丰富教学内涵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体系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的出发点。但是,受困于物理教材编排、教授的缺陷,很多具备实践价值的物理知识、物理理论并没有出现在课本中,初中生学习的物理也只是最基础的物理知识。换个角度说,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物理理论,在初中物理课本中难觅踪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失,而且能够丰富整个物理教学的内涵,即初中物理教学必须有社会实践内容的参与才完整。同时,开展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学生的期盼,因为户外的活动更加轻松、愉悦,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从这个角度考量,初中物理教学才应该多开展类似的课外活动,一方面激发教学的活力,另一方面丰富、完善物理教学体系,增长学生们的见识。对于物理教师而言,课外活动可以减轻教学的负担,从另一个侧面提升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物理课程中涉及户外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就近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在征得校方同意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探索。户外探索的目的就是弄清楚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本来面貌,让学生们实地感受物理存在的奥秘。生活中的很多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在教材中是学不到的,而户外活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户外物理知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教师才更应该鼓励学生们平时多参与生活实践,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一方面,户外、生活中的物理活动可以极大地补充物理室内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广大学生了解、认知物理世界的奇妙。总之,类似的活动,很难一概而论,但是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 课外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第一动力,也是广大教师着力培养的内容。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单纯依靠“滔滔不绝”的课堂授课根本不可能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兴趣,这时就不得不考虑课外活动的必要性。物理课外活动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关注,也可以调动起初中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终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授“透镜”这一节内容时,某物理教师带的两个班里,学生对此的学习内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中一个班是通过老师演示来找出焦点、焦距和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很多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记不住要点;而另一个班让学生拿着凸透镜和凹透镜到操场,在太阳底下自己学习掌握透镜这一知识点,并且鼓励学生们自由探索、公开讨论。通过开展这个课外活动,后面这个班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和老师要求解决的问题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最终,在“透镜”这节知识点的掌握上,开展课外活动的这一个班基本每个学生都掌握得很好,而通过老师演示讲授的另一个班级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则很不好。为什么两个班级的学生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归根结底,在于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的班级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另一个班级则不行。据此,不难得出结论,适度的课外活动是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必要手段,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也应该成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的一个优选方案。

正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才使得借助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成为一个优质选项。课外活动对于初中生有着某种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初中生大都青春年少、喜欢户外活动和无拘无束的环境,而物理课外活动则正是抓住了初中生的这一诉求。灵活、高效和适度地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其正面作用十分突出,广大物理教师必须清楚这一点。

三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践、应用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学更应该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开展物理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有更直接的机会接触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从而为他们更多、更全面的认知物理、应用物理提供绝佳的机会。其中,课外活动中鼓励并引导学生们探究物理现象,是培养初中生物理应用能力和物理素质的着力点所在。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的同时,为学生们尽可能地创造物理实践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新的《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

好和特长,使他们学得更好更灵活,对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和思想品德,都是十分有益的。”这就启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但要自己留意捕捉生活中,电视、报章中的物理现象,而且要鼓励学生也这样做。在教师讲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例如,教师在讲完“串并联电路”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连接,能否改良或设计电路等。也可以布置问题让学生去观察思考。

四 物理课外活动能让学生们更早地接触外部世界,参与社会实践

初中生虽然大部分都处于12~15岁的年纪,但随着越来越多学生身体、心理发育的提前,有机会的要安排初中生更多、更早的接触社会,体验多样的生活与成长状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带领学生们不断成长、有序进步的过程,只不过这样的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实无论如何,让初中生更多地参与到物理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物理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初中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让初中生不仅学习到课堂内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课外活动往往需要集体协作完成,初中生可以在活动中体验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集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都大有好处。

综上所述,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需要更多的引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更多的让初中生参与到各类物理活动中去。课外活动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初中生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活跃因素,这就是课外活动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汪波.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2009(4)

篇11

二、优化分组实验辅助,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1.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辅助,辅助物理学习。在物理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实验辅助活动已经越发精练与典型化,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验辅助比例已经明显提高。与演示性的实验辅助相比,学生自主实验辅助活动对于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有更大的作用。在操作实验辅助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辅助,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体力量,让实验辅助更好地辅助初中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杠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杠杆的制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标称为原形,制作一个可以用于实验辅助中的杠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物理课本上的实验辅助方法开展小组实验辅助,加强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交流,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完整。2.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辅助,辅助物理学习。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对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可以针对一个物理现象进行物理规律的开发。课本上的物理内容并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提高的需要,教师需要从学校的教学条件出发,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物理实验辅助器材,让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辅助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大气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皮球、吹风机、试管、吸管等实验辅助材料,让学生对这些实验辅助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设计实验辅助。在具有自的物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肯定,他们更容易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三、拓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实验辅助热情

篇12

解析 根据公式W=Gh可知,先估算出物理课本的重为2N,再估算出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即h=0.75m,由W=Gh=2N×0.75m

=1.5J.应选C.

2.估算上楼做的功和功率

例2 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的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

A.3W B.30W C.300W D.3000W

解析 要求功率就必须知道做的功W和所用时间t.时间已知为10s,先估算出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体重约为500N,再估算出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为6m(注意楼的高度只有两个楼层高,而不是三个楼层高),由P=W/t=Gh/t=500N×6m/10=300W.

3.估算骑车做的功和功率

例3 在平直的公路上,以一般速度行驶的自行车,所受的阻力约为人与车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W B.10W C.100W D.1000W

解析 正常骑车速度约为v=5m/s,人与车总重大约为G=1000N,(人重约75kg,车质量约为25kg)

阻力f=0.02G=0.02×1000N=20N,

P=fv=20N×5m/s=100W.

4.估算跳绳做的功和功率

例4 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1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

A.0.5W B.5W

C.50W D.500W

解析 初中生体重大约为500N,跳绳高度大约5cm,1min内跳了120次,跳一次的时间为0.5s,所以P=W/t=Gh/t=500N

×0.05m/0.5s=50W.

5.估算引体向上做的功和功率

例5 某同学体重为500N,他想粗略地测算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他量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为0.6m,并测出自己连续拉上去5次所用的时间为10s.请计算:

(1)该同学在这段时间内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2)该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为多少?

解析 (1)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nGh

=5×500N×0.6m=1500J;

篇1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41-02

一、低坡度教学的定义

低坡度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教学的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人上,多由实例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引入。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精简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低坡度教学在中职校的应用,并对此作出对策分析。但目前的学术成果中针对“大教学”比较多,针对具体课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特此对中职物理课实施低坡度教学进行探索。

二、中职物理课程的特征

(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职业学校新生来讲,中考落榜,必然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另外,学生对新环境、新教材、新教师必然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也有学生对物理存在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物理很难学,而职业学校物理毕竟是高中物理的缩编,也的确存在许多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因而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憷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对职业学校物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会产一定的影响。

(二)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职业学校物理课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表面上看职业学校物理课教材内容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职业学校物理课还是比较抽象,而且涉及面还比较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职业学校物理课教材内容还是没有降低难度,反而更抽象了。

(三)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职业学校,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职业学校注重实践课等,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职业学校学生不适应职业学校物理课的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四)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职业学校,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因此,职业学校物理课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职业学校的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等待老师讲解和辅导,致使学习困难教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习惯。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中职物理课实施低坡度教学的措施

(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中和职教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职业学校物理课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主要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职业学校物理课在整个职业教育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职业学校物理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中和职业学校衔接,教师首先应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可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知识体系,找出初中和职业学校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中和职业学校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低坡度教学。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力学概念、热学知识与电学知识等,到职业学校,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物理成立的结论到职业学校物理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可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职业学校物理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职业学校物理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为此,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对以下方面进行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由此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

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三)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中和职业学校良好衔接

1.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物理的热情。搞好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衔接,除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物理兴趣。应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他们多讲物理知识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技术的劳动者,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2.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职业学校物理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习质量的优良程度与学生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及非智力因素涉及面很广,对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影响较大的有: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学习习惯和方法、个人意志和毅力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上进,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应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刻苦努力,发奋图强,始终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4.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低坡度教学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到提优补差。主要措施是:平时练习层次化,单元结束考查制度化,做到章节会,单元清。

(四)加强学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