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如何发展乡村经济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如何发展乡村经济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如何发展乡村经济

篇1

引言

乡镇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的文化设施,是乡镇文化站的一个标志性窗口,是传授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和谐社会的文化阵地。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将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不可限量的作用。

一、乡镇图书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思想素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物资生活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农民文化生活却极其单调与乏味。农村文化生活建设亟待改善。乡镇图书馆是最基层的公共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的一个知识宝库,通过书刊流通,可以逐步培养一大批喜欢读书的读者群,进而在农村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发挥社会教育、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的职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二)普及传播科学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

乡镇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是农村普及科学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机构,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乡镇图书馆植根于农村,面向农村,直接为农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农民和农民工通过借阅图书馆的科技资料,参加图书馆举办各种类型的信息会,观看形象生动的种植业、养殖业、庭院经济等专题科技录像片,学习掌握各种种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实践说明,办好乡镇图书馆不仅对社会有利,还给农民带来实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乡镇图书馆的农村信息、情报、科技中心初露端倪,而其他的机构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三)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作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乡镇图书馆的建立,应坚持“二为”服务方向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以培养人为己任,拓宽服务领域,为活跃和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服务。但是农村的中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乡镇图书馆的经营理念,学生读物欠缺,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乡镇图书馆应在市、县图书馆的帮助下,经常组织中小学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和“书评”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特别是在“减负”以后更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利用节假日举办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各种类型培训班,开展讲故事等活动,从小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农村学生能享受到城市学生所能享受到的课余阅读条件,让乡镇图书馆成为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培养人才做贡献。

二、加强乡镇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

在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中,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特别要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证购书经费投入。要像投入教育那样来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对乡镇图书馆的投入应纳入日程工作,同时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保证设施建设投入。如乡镇图书馆配备计算机上网,建立能和市图书馆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联网的远程工作站,加入“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民在乡镇图书馆就可以查阅各馆的全部资料,能利用各图书馆的书目及网上资源。保证管理人员投入,如负责解决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等等。

(二)发展创新乡镇图书馆模式

乡镇图书馆要以政府办馆为主,社会办馆为辅。为了优化服务资源,深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实现知识的共建共享,乡镇图书建设必须要走多元化道路。1.流动型模式。流动型图书馆是指以“汽车图书馆”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把图书馆服务拓展至没有固定图书馆的新发展区和偏远地区。这种图书馆具有经济、灵活、快捷、方便等特点,可以将分散的、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一次投入、多馆共享,可以较少的投资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汽车图书馆的创办对于乡镇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2.联办模式。联办图书馆,即乡镇文化站与企业、工厂、学校、书店等团体联合创办乡镇图书馆。这种模式可吸纳社会大量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个人与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镇图书馆藏书陈旧、固定经费短缺等不足。特别是与乡镇中小学图书馆、书店等联办,可大力提倡。

(三)坚持为农民送书上门服务

主动服务是一种开放性的服务活动, 它要求乡镇图书馆的知识传递速度快、范围广, 充分发挥乡镇图书馆的“耳目”、“尖兵”作用为领导决策当参谋。他们广泛收集最新、最受当地农民欢迎、最实用的情报信息和开发文献资源。编制二、三次文献,为农民读者快速开展有偿的跟踪服务、定题服务并不断地改善办馆条件, 改变读者的文化生活环境。

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化与教育平等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它需要国家、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

们,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有创造优良、平等、公正的氛围,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研究起因与过程

2016年5月以来,以“供给侧改革”思潮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成为热议的话题。教育公平与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影响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旨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迈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理解教育公平与平等?如何准确把握教育公平与平等的发展阶段?如何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与教育公平和平等的关系?这些都成了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地方。21世纪是义务教育阶段蓬勃发展的时机,这样一来,义务阶段的教育公平化与平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新时期下,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平等,这成了我们应该探寻的焦点之一。

乡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已经有所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觉悟,遵循教育改革的规律,努力完善。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守“以生为本”的原则,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既要不断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创新和效率,又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供给结构,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元化和可选择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

三、研究所得与反思

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平稳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与平等,有制度方面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定的问题;有政府部门和教育系统的执行能力问题,也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基础数据支持与研究的问题;有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要克服偏见的问题。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或者增加财政经费,或者取消政府干预就能解决的。这有待于我们长期地探索。

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对于我们乡村来说,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了。我们乡村地区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们都是留守在农村的祖辈在带,年事已高、文化素质偏低的祖辈往往与孩子缺乏沟通,而老师也因难以与孩子父母沟通而苦恼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乡村孩子的教育公平化问题需要从他们的心理、生理、成长环境等方面入手,这是一个个长远的课题。同时,乡村的教育问题,也要加强乡村教师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育公平化与平等问题,除了需求政治保证、经济保障外,更需要教育自身的力量支持。具体如何发展,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趋势,这无疑还有一段较长的探索之路。目前城乡教育还存在明显差别。由此看来,以“供给侧改革”思想应用于教育,从而推进教育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育公平化和平等问题,还有待于社会上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也还有待于我们的共同探索。总之,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既不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也非一味满足教育自然需求,而是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供“引领性”的教育供给、“精准性”的教育供给、“有效性”的教育供给,即“科学的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1什么是乡村清洁工程

乡村清洁工程是指在农村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对可优化的项目进行适当整改,对农业排弃物进行分解或再利用,以期解决乡村环境问题,维护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对乡村管理模式的革新,例如,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使用安全无公害的农药用品,降低对农作物,土地以及农村环境造成的伤害。在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时候,尽量采取再利用的方式,进行资源回收,减少农业污染物的堆积。这种将原本对农村造成环境污染与发展抑制的因素转变成促进农村环境科学健康发展的活动就是乡村清洁建设。因为农村的发展模式主要就是靠农作物的培养,所以类如农药等伤害性污染物的使用并不是要完全停止,而是要在使用方法与产品选择上进行慎重考虑,在维护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力防治环境污染,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2乡村清洁工程涵盖的内容

乡村清洁工作的建设应当细化到乡村生产的每个角落,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环境清洁意识。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它对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都有细致的划分与要求[2]。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各环节对环境的保护,不要为了提高生产而毁坏环境;在农民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生活垃圾的丢弃不要给农村环境造成负担,对于畜养动物的粪便处理也要符合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要求。除此之外,乡村清洁工程最为重要的就是水清洁,保障村民牲畜的用水安全。

3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将废弃物进行资源整合,物尽其用的理念也与我国乡村风俗相吻合。由于乡村清洁工程提倡对种植实行安全无公害的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农物产量,提高农物的生长质量,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

3.2有利于建设乡村环境友好型社会

对于我国农村发展来说,如何兼顾生产与环境的共同进步是最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对循环经济的提倡力度也在不断增大,这俨然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对于农村循环经济体系的实现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先进的再生产技术,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3.3防治农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发展初期,为了实现经济的大力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这也是造成我国现阶段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3]。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是先大力发展,再大力治理,这对于维护环境的有机良性发展来说是没有益处的。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给作物生产,废物处理,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提供了科学性的处理方法。

4如何促进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

4.1加大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力度

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相关领导集体要集中力量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这对于农民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相关部门可以将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列为乡村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促进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应用。

4.2提高乡村各方面的配合度

乡村清洁工程覆盖范围广,因此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村内各个生产环节人员的积极配合。村领导集体要大力宣扬乡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性,加深村民对清洁工程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其运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4]。

4.3注重乡村清洁工程的实际推行与发展

在乡村清洁工程建立进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适当的改进,使清洁工程能完全适用于不同农村的发展。在进行实际推行时,还要积极吸收村民的优良建议,考虑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尊重自然规律。除此之外,还要完善清洁工程建立的相关规章制度,在提高村民自主性的同时,加以适当约束力,促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5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乡文明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乡村作为我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的清洁工程建设对社会整体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措施的分析,以期为我国乡村文明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作者:刘学英 卢艳 李学艳 单位: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篇4

1对什川镇政府行为的调研研究

什川镇政府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节会型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什川旅游,带动什川经济发展。他们的一系列行政作为对旅游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下列三大举措具有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生死攸关的决定意义。

1.1“梨花会”――政府主导的节会型旅游发展模式

1.1.1举办“梨花会”,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自2003年以来,再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由县人民政府和兰州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兰州什川之春”旅游节连续七年取得圆满成功。2003至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达到约4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也不断增长,年均总收入达到870万元,客源市场逐步由以兰州、白银为主向周边县区扩展。旅游规模接待点由2003年的6、7家最高增长到2006年的39家,农家乐接待点近百个。2005、06年什川镇经营户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875、855万元。可以看出,在当地基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什川镇乡村旅游项目在不断丰富,总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1.1.2该模式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梨花会”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调查表明:该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乡村氛围商业化与环境污染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户、经营者和基层管理部门利益不同,政府的行为往往得不到理解,一些管制措施还得到经营者的排斥,甚至抵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

1.2修建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规划行为

2005年,什川镇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开始组织专业人员规划什川镇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部门旨在通过修建民俗文化街完善什川镇当地旅游的多样性,协调性,民俗文化街的修建队什川镇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表现在:①有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积极作用。②有利于当地政府部门针对旅游发展招商引资,建设旅游型小城镇。③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形成规模化产业链。政府部门这一举措对改变农民农业单一化增收模式有积极促进作用,其目的最终是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新经济,最终促进农民增收。④丰富新农村建设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上半年,上车村民俗文化街开始按照规划修建,当地村民和经营者对该项目的理解度如何呢?

从表1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人还是支持民俗文化街的修建,有28%的人表现出不满和抱怨。调查表明,表示出不理解的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修建区附近,抱怨的原因主要是要整改自家房屋,或施工影响自己生活和正常经营。这其中,政府部门对着眼于大局,促进当地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宣传工作不足也是主要原因。支持的理由主要有两个:①增加旅游项目,可以招揽更多的游客,更好地带动经营者的增加经济收入。②文化街的修建不会很深程度的影响其生活状况,反而美化了生活环境。

基于农户与经营者关注自身的和眼前的经济利益的基本心态和行为,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当地人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

1.3征收乡村旅游景区停车费--政府的利益的再分配行为

什川镇几年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基层政府为此投入巨大。最初的投入纯属“政绩资本”的注入,是扶持性和诱发性投资,政府并未索取经济回报。但随着投入的增加,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农户和经营者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的经济回报开始凸显。同时,随着兰州周边乡村旅游多元发展的竞争格局出现,什川镇政府面临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的再投入压力也不断增大,旅游业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中的再分配问题浮出水面。2007年新的旅游旺季到来之时,什川镇政府通过统一的收费站,利用收取停车费的办法(20座以上每辆20元、10座以下每辆5元),来切得乡村旅游经济的一块蛋糕。

1.3.1有利方面:合理利用征收费用,用于景区各方面建设。①基础设施的建设。据调查,什川镇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超过一百万。同时,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解决;②什川周边的道路维护。经过对当地游客的调查,游客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周边地区到目的地的道路问题,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是政府发展旅游的长远之举。③保护古梨树。“华夏第一古梨园”的乡村生态资源特色是什川发展旅游的资源依托。什川镇树龄超过三百年以上的古梨树达到近10 000棵,古梨树的保护和当地空气质量的治理是当地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如果什川乡村旅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代价一定是惨痛的。但随着什川旅游发展,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如表三),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掠夺使用问题也越来越多。征收停车费费的行为一方面限制了游客的数量,缓解了环境承载的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另一方面,增加了古梨树保护的费用,这也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长远之计。

1.3.2存在的问题:旅游经营主体和游客的认同度低(见表2),造成了游客锐减,引起了经营户的强烈反对。

调查表明:①非旅游经营农户多为对这一政府举措报无所谓态度,说明政府这一举措并没有深层次的影响到他们眼前的生活状况。②旅游经营者对政府这一行为坚持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政府部门征收停车费影响了客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数量,另外,大部分经营者认为他们要赚的钱,被政府部门“赚”去了。

对于征收停车费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政府和当地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共享,互动共赢,是当地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也是什川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2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基本作为

以上调查资料显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扶持和管制是极为重要的,但如何扶持和管制,如何兼顾乡村旅游各主体的利益,政府的作为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可持续性。所以,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高度,明确自身在旅游发展活动中的行政作为,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裁判员和服务员。

2.1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价值的再认识,切实加强组织引导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紧紧围绕如何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引导,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2.2对当地乡村旅游进行精心规划

制定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规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近期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主管旅游部门必须聘请资质部门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完善乡村旅游要素配置,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2.3打造乡村旅游吸引力

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吸引。因此打造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吸引物是政府主导和引导的重点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要注重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用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等乡村生态旅游吸引物来满足游客审美、休闲的需求。第三,应该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满足精神享受的需求。将地方的风情、习俗、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组合在一起,满足游客感受、参与和体验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4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工作

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旅游“软件”服务的质量。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并加强评审检查工作。要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培训工作,同时要十分重视对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的培训和培养,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2.5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

由于乡村旅游刚刚兴起,知名度还不够高,宣传促销也多为自发和分散的行为,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主导的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政府应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有组织有重点地进行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影视制作等传播途径,营造“口碑效应”,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6创新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

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乡村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创新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管理措施。通过加强自然村、农居、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加强卫生和保洁的各项工作,对已经遭到损坏的自然环境要进行恢复和治理力度,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要积极借鉴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尽快培育一批不同资源特色、不同类型、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探索适应各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该研究系高亚芳主持的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甘肃乡村旅游开发创新研究》和阮金鹏主持的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资助金目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模式开发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

篇5

原始文明时代,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敬畏和顺从自然;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征服和破坏自然,三百年间,消耗了地球上绝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严峻的客观现实,使选择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模式成为全球共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适时提出,正是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更是人类发展之必然。

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更是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理性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黔东南乡村旅游从无到有、形成产业之时,当其核心与灵魂――原生态民族文化因旅游而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近期目标之时,我们看到,发展,是黔东南依托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从无到有、日渐强大的根本原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当黔东南近百万农村人口已因乡村旅游发展而走上致富路时,我们看到,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农村各族群众提供了一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现实路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黔东南各地从一度争先恐后的建“工业强县”、争相伐木的“木头经济”和“大资源、小产业”的现实路径中困顿、回望,进而扬弃时,当全州森林覆盖率从二十多年前26.7%的历史最低点修复到如今的62.78%时,当黔东南的苗侗歌舞、服饰、建筑等文化遗产一次次震惊世人时,工业化进程的实践教训提醒黔东南,黔东南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民族原生态文化。黔东南的发展需要在自然生态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契合点上找到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业;黔东南旅游的核心――民族乡村需要统一的品牌引领推介;黔东南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统筹兼顾、整合。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黔东南的“旅游活州”战略,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鲜活实例。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一项立足实际的探索之举。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对黔东南这样“富饶而贫困”的地区而言,是一项立足实际的探索之举。

黔东南之富在于自然生态优势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丰富性与唯一性,黔东南之贫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主客观欠缺。

黔东南群众具有传统的生态文明意识。

早在农耕文明时期,黔东南各族先民在漫长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出相当多的生态经验。例如侗族人民长期以来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河道、挖掘鱼塘,筑坝构建浅水沼泽,在半山区狭窄河谷盆地再造出准河网坝区次生生态系统,将降水截留在高海拔区位。这一生态智慧,对如今解决中国南方淡水资源均衡分布和低成本解决中国南方生态安全有相当启示意义。又如苗、侗、汉族杂居的林业大县锦屏民间发现的10万件清代林契,其所记载的当地及清水江流域邻县栽杉造林、间伐轮种、山田互补、粮林间作的生产方式,对实施退耕还林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有专家将其誉为“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样板”。

二十多年来,当黔东南森林覆盖率从历史最低点历经生态修复跃居全省之首、两倍于瑞士时,四百四十余万黔东南人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付出了艰辛,也深刻体会到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立州”之路,是顺应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也是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都有赖于数以百万计的当地各族农村群众。黔东南绝大多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群体性。改革开放以来,当一批又一批各族农民离开乡土、进城务工,黔东南乡村的相当数量民族文化遗产也曾面临传承人缺失之忧。乡村旅游在黔东南兴起,为各族群众提供了群体性参与文化传承获取经济利益实现脱贫致富的现实途径,将民族社区(村寨)建设为生态博物馆的乡村旅游推进模式,又使“由原住民在原地保护传统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承担起文化保育的重任,从而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乏人的难题,同时以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进而唤起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成为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更积极的“真正主人”。

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有利于黔东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生态博物馆建设保护多元文化遗产,在中国是一项新兴之举。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黔东南体验生态博物馆模式的乡村旅游,是生态博物馆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

就其现实效果而言,以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同时,作为黔东南“旅游活州”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生态博物馆建设有利于优化全州产业布局、调整结构,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旅游产业体系。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黔东南面临的生态、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优势资源,如何优化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如何找准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最佳结合点,这一系列问题与课题,正是黔东南谋求的走生态文明崛起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乡村旅游,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6

从上访事件开始,作者用平和的口吻讲述了突发事件处理、乡镇领导班子改革、集体企业改制、村委会选举、发展农村经济等等,原汁原味地呈现了一个位于一线的乡镇领导的执政记录。事件总是因一波三折而引人注目,但现实总是因充满矛盾而引人深思。

篇7

 

篇8

国内乡村旅游相对国外研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已经延伸到乡村旅游的各个方面。

国内学者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1]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初步确认了要细分产品的方向。在文化行业兴起的背景下,学术界在乡村旅游文化方面研究颇丰,如许多学者指出现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2],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进行怎样设计[3]的挖掘,还有如何与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4]等。显然乡村旅游研究集中产品开发有了初步研究。如何适应乡村旅游市场新需求,顺应时代趋势,探讨乡村旅游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增长速度趋缓,解决制约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多产业融合、多元化升级进行了剖析和探讨,以期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与产品开发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1.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将为未来重要增长点。我国乡村旅游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现已经遍及全国。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虽然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结构还需完善。虽然现在已由公司带头发展乡村旅游,但还不见规模,现在主要的经营方式,仍是农户的经营方式。乡村旅游市场就是由这些成千上万农家小院汇集而成,逐渐发展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并将撬动经济社会发展。

2.乡村旅游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特色化趋势显现。乡村是一个集农事、生物、农作物、高新科学等知识为一体的大课堂,诸多乡村文化沉淀成的乡村旅游文化多姿多彩,乡村风光随季变化,四季特色明显,农事生产品种各异,内容繁多。

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历前期的爆发性增长,到目前相对饱和,发展趋缓。对资源的利用还处在一个粗放利用的阶段,没有经过精细的处理过程,呈现的一个初级市场生产初级产品的过程,但产品多样化,特色化的趋势正在显现。

3.乡村旅游呈近距离特征,重游率相对较高。由于节假日制度还不完善,长假有限,短线相对长途旅游所需成本较低,进行短距离旅游人变多,他们首选城市的近郊和远郊地区的乡村,乡村旅游具近距离的特征。在旅游方式,游客首选自驾游、自由行,这种自发形成的旅游方式,有更广阔的旅游空间,感觉更为放松,增加了旅游的愉悦感,另外,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可选择性强。由于这些原因的影响,相对于一般大众类旅游,乡村旅游的重游率较高。

(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还没跨过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乡村旅游以观光类产品为主,产品雷同、品位不高,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元化和文化品位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单一不能满足需求。乡村旅游的模式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产品尽是“千村一面”[5]。可以说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的观光游览形式为主,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娱乐体验等产品形式发展还比较缓慢。乡村旅游产品整体上形式仍然比较单一,综合性不强。

2.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不够。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其开发不成熟,还没能将无形的,精神层面上的文化,通过产品设计完全诠释出来,只停留在资源展示阶段,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有特色和活力的旅游产品的问题亟须思考和解决。

3.高端旅游市场规模小,服务品质偏低。高端旅游市场的消费人群是高端消费人士,他们追求个性化需求,重视高品质服务体验。现在乡村旅游市场这方面的旅游产品还相对缺乏,有的产品个性化不足,服务品质和附加值较低,近年来,才慢慢出现一些艺术会馆、度假山庄、养生堂、高尔夫球场,骑马场等享受型休闲旅游产品,但规模不大。

4.迎接“慢”时代准备不足。乡村旅游要慢下来,乡村是打造“慢游”地的绝佳选择,但目前乡村旅游还没有慢游的发展意识,更没有在此基础上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策略。“慢游”地打造,首先需升级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提升村落相关服务设施,建立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集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另外在需要对资源的深度挖掘,带给旅游者深刻体验。乡村旅游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步,还处在摸索阶段。

三、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理念与打造

(一)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创新

1.重塑发展方式理念。要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必须首先转变旧的发展方式理念,重塑新的发展方式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一是促使产品形态从单纯观光型到复合型转变。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复合型产品转变,从而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二是单一旅游业发展向产业融合下产业共同发展转变。向多元化的“大旅游”发展转变,产业融合正是旅游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关联性强的产业,与很多产业联系紧密,有很强的互补性。三是从快节奏的旅游理念向“慢”旅游理念打造转变。乡村旅游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已不再符合旅游发展新趋势。慢游时代的到来,对旅游吸引物聚集体深度开发,提供给游客一个可深度体验的旅游地。

2.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理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已经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旅游业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深度精品旅游的“泛旅游模式”转变,旅游业正逐步由资源时代进入一个财智新时代[6]。

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是系统工程,要从大局入手,考虑区域的整体价值提升,这些需要区域和设计者通盘考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门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破除,向产业经济发展转型,重视整个旅游产业的效益,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价值;二从景区经营向产业经营转型,不局限于景区的小账,而是着眼于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大账,将景区视为整个乡村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形成良性健康有序的发展大格局;三从粗放型服务向精品化服务转型,现在的景区不是设施简陋,资源不够吸引人,而是人性化考虑不足,服务更不上,必须提高游客满意度,从原来单一的服务提高到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四从固定产业要素向产业链延伸转型:着力于产业要素的扩展,在产业融合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原来六要素向“吃、住、行、游、购、娱、体、会议、养生、媒体、配(配套)”等不断延伸的链条转变。

3.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转型升级理念。乡村旅游产品应针对市场变动趋势,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产品转型升级。未来乡村旅游产品的方向应该是由观光休闲向体验参与、康体娱乐转变,这些必然会导致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包括:

一是产品结构方面的升级:以休闲度假、体验养生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升级。二是功能方面的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向体验经济转型升级,为游客提供体验深度和广度。三是产品形式上的升级,休闲旅游,渔家乐、养生馆、生态旅游、养生旅游、森林旅游、水上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亟待开发。四、产品开发方面的升级,在原来保证资源的乡土性的前提下,挖掘文化内涵,将传统风俗以多样化方式展示,保持固有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富含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4.乡村旅游综合体理念。旅游综合体以相关产业融合联动、全产业链功能集聚、多方位吸引物复合的巨大优势,正逐渐成为未来旅游开发的主流创新模式以及旅游休闲产业升级的战略抓手。乡村旅游综合体,是一个具有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集乡村观光、乡村休闲、生态度假、乡村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地产等功能于一体,建立在乡村吸引物的基础上,在乡村旅游休闲的方向导引下、着力于乡村文化创意、运用土地集约化综合开发等手段,实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目标。

(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新产品打造

根据乡村最新发展理念,对应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与不足,重点进行以下一些新产品的打造:

1.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设。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既是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关键,又是产业融合的着力点。

一是努力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通过优化与淘汰,积累沉淀下来各种文化要素,这些要素都可以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二是将乡村文化内涵外化。文化内涵具有无形性,只能通过有形残品或某一动态过程加以外化,才能吸引众多旅游者,才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优势。三是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康体保健、修学度假、体育冒险等专题旅游系列,不断完善产品系列,制造旅游亮点,确定文化特色。

2.创意农业及观光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意农业,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思维和方式,重塑了农业资源要素的结构方式,另一方面极大地延伸了农业产品链,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使乡村旅游步入到一个高级阶段。创意农业将进行开发:

一是对农作物艺术加工,在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用文化创意的手法,重新打造成全新的艺术作品形式;二是对原生态民俗展示,对农村原始的生活方式和经历史沉淀下来的风土民情,通过情景展现,打造系列旅游产品;三是打造体验活动,开展农林牧渔生活体验活动,鼓励游客参与其中,让游客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满足好奇,在体验活动中,完成旅游文化展示和放松身心的功能;四是对传统农业生产进行工业化改造,由于现代工业能提高生产效率,可将现代工业引入到传统农业生产中,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将其生产过程开发成旅游产品来实现旅游的发展;五,对农产品进行艺术改造,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外观进行艺术处理,制造惊奇,植入创意文化,赋予时尚元素。

3.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产品。乡村旅游综合体依托景观风貌、民风民情,对乡村土地进行土地集约化、景观化、生态化、科技化的综合开发,实现农业三产业化、旅游化。需注意:

一是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将乡村资源合理开发,打造主题度假酒店、山地休闲区、文化体验区、养生疗养区、特色旅游区等综合旅游度假体;二是打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引爆乡村旅游综合体目标市场;三是打造多功能乡村旅游本土项目。通过消费者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去接触农业、参与农业,使农业生产活动兼具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在此基础上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开发多功能旅游项目;四,打造多功能旅游休闲项目,通过会议会展、文化娱乐、农业、房地产业、商贸零售业、体育产业、加工制造业等产业向旅游业注入多种消费功能,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实现高品质乡村休闲功能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

[2]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6):59-61.

[3]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

篇9

“乡村旅游”(Country tourism)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等为旅游资源,以居住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农事劳作方式有别于当地乡村社区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一种生态旅游(刘红艳,2005)。早在19世纪60年代,乡村旅游就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萌芽,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在我国得以提出,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其作用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成都市2008年公布的9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主营业务收入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将达到7个,汽车产业有望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成都产业集群以整车(轿车)为龙头,以零部件产业链为主线,以成都经济开区为核心聚集区,使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产业集群化的大背景下,成都的乡村旅游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发展乡村旅游对成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产业集群化给成都乡村旅游带来的契机

(一)产业集群的城市边缘化效应

产业集群化需要在一个特定区域集聚着一些相互关联的产业,并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从而起到集群化的作用。从空间尺度上看,无论是区位的选择或是集群规模的定位,都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为产业集群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同时,产业集群在空间区位的选择上还要考虑产业发展所需的交通优势,而满足这两个重要条件的就是城市周边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的地区,这样,产业集群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于这些地区,并为乡村旅游提供契机。

以成都龙泉产业集群基地(成都市龙泉经济开发区)为例,成都市龙泉驿区是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地区,区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34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四川省花果山风景名胜区”,尤以观花赏果为主的“农家乐”旅游独具特色,区内星级以上宾馆10余家,专业市场7个,现代化医院6家,是一个现代化、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发展区。产业集群的聚集使得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为区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游客源。据统计,仅2010年3月在龙泉驿区举行的“汽车文化”主题桃花节前三周就吸引了100余名游客到龙泉驿区赏花游玩,并创下了一个双休日游客30万人次的突破,为当地的乡村旅游创收起到很大促进。

(二)城镇化人口将增加

产业集群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使得大量人口向产业区集中,并舍得这些人居住在城镇,使得城镇人口剧增。据统计,仅吉利公司在经济开发区投资13.5亿元的一期工程将解决2000余人就业岗位。据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成都市的城镇人口近400万。根据2005年成都市统计局的《成都市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的常住人口为1221万人,比2000年的常住人口增加了97万人,增长8.56%。据预计,在产业集群化进程的推动下,2020年成都市城镇人口将达到760万,也就是说要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将360多万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其中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小视。

(三)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2007年10月美国心理协会发表了一项关于美国压力状况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人认为社会生活压力大,且主要来自于工作和金钱。这一数据比2006年调查的59%有大幅上升。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1993年为540万人,1995年为746万人,1997年为1030万人。全国城镇失业率1993年为2.6%,1996年为3.0%,1998年为3.1%,2001年为3.6%,2002年9月底为3.9%。这说明我国就业总量和失业人数都在增加,并且幅度很大。

成都虽然素有休闲之都的美称,但随着产业集群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就业岗位的饱和将成为一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这就使得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产业集群区工人承受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就成为必然,而这些因素正是成为生活压力增大的重要根源。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

(一)城市人口缓解压力的最佳场所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休闲生活的增加,“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的前提下,休闲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发展休闲经济逐渐成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乡村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聚落景观及文化景观等为特点,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觉。这与城市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独特的民俗风情,参与耕作劳动,感受与世无争的氛围,不但可以调节身心的劳累和休闲放松,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

(二)节假日的最佳休憩地

目前我国的节假日主要有黄金周和周末双休日,节假日出游是多数人的首选。就黄金周而言,由于节假日出游人数过多,长途旅游会让人感觉疲惫不堪,因此,很多人都把节假日出游选择到城市周边的农村,这样就可以免去了长途旅游所带来的路途劳累。对于乡村旅游而言,周末双休日的游客是其主要客源,一方面,周末双休日的时间较短,人们不可能到较远的地方游玩,城市周边的乡村自然就成为他们休憩的首选地。另一方面,周末双休日的总和远远超过几个黄金周休息日的总和,按照国家规定的休息日,每月有8天的周末双休日,一年内周末双休日的总数可达90多天。由此可见,把乡村旅游作为人们周末的休闲去处具有较大的潜力。

(三)人们亲近自然的最好去处

在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突出,城市的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已经使得人们厌烦不堪。与此相反,乡村的清新空气、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让人们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当中。到城郊呼吸一下清新空气,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成了许多城里人休闲放松的选择。于是,这种以农户家庭庭院为依托,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吃农家饭,看农家景,结农家情”的乡村旅游方式就成了城里人的最佳选择。

(四)消费对象范围广

对大自然的亲近几乎是所有生活在城市人的共同追求,不管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都会去追求这种即可以享受又可以休闲的娱乐方式,乡村旅游也正是具备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一独特资源而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此外,人们在一边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每逢节假日,人们带着老人、孩子去爬山,或去农家菜地里认识各种蔬菜,让孩子长长见识,让老人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尽情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成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策探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将会导致接待能力的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管理者还缺乏相应管理经验和可持续发展观,导致了对基础设施配置的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许多必需的设备如信息、住宿、交通、水、电等都还不完善。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管理者理念的转变。

(二)突出特色餐饮项目

到农家吃农家菜是乡村旅游者们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如何突出特色餐饮和风味本土化对吸引游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特色乡村餐饮就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成都的美食全国闻名,如何在这样一个高的起点上推出特色的农家美食将会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此外,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安全、价格经济实惠及质量标准化对游客的吸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娱乐项目多元化发展

目前农家乐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基础设施的不配套和资金投入的缺乏,旅游周期短和旅游项目单一是目前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相比之下,东部沿海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如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推出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的民俗风情特色活动“年年有余”趣味钓鱼大赛、陶艺制作表演、织土布表演、摇快船等丰富多彩的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因此,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开展多元化娱乐和休闲项目,做到集游、玩、吃、娱乐于一体的开发模式。

(四)推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休闲项目

高度浓缩在自然环境中的民俗风情是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主要资源,而不是凝固的静态景观,因此,文化因素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者只有真正地融于其中,才能体验到这种不同的文化氛围。目前成都的乡村旅游多局限于喝茶、麻将为主的单一形式,与具有文化内海的旅游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成都周边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龙泉驿十陵文物群、温江鱼凫遗址、民俗风情资源中的火龙节、放河灯,安仁镇的川西近代建筑,洛带的会馆文化和客家文化等。如果将这些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就可以打造出有文化内涵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五)加强规范化管理与评定机制规范化的管理和评定机制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05年成都市推出《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和《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两个地方性标准,让农家乐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去年年初,配合国家乡村旅游主题年,又推出并实施了成都市《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办法,依照酒店环境、接待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要求、乡村文化生活活动体验、休闲服务项目和附加项目六个方面内容,将乡村酒店分为五个星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政府所推行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乡村旅游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多具体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今后应加大对乡村旅游规范化的管理力度,只有建立其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把乡村旅游的发展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A].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篇10

二、乡村旅游对湖北农村经济扶贫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整合,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演变而来的产物,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整合,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为农民发家致富拓宽了道路,同时推动了农业转型的步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乡村旅游开发兴起为农村解决了农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周边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销售渠道,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壮大,旅游接待所需的产品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现象使产品提供这条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逐渐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4]

(三)加快了农村基础建设改造步伐。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仅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市化步伐。乡村旅游开发采取了集体投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才能更好地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使得乡村在道路、照明、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乡村旅游提高了就业率,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范围主要有吃、住、行、游、购、娱乐这六大事项,从而就使得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补充,从而促进了有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

三、湖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划,经营粗放,开发层次较低。湖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较晚,大多利用已有的庭院、农田、果园等搞起乡村旅游来,由于重视眼前利益,导致其所经营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性较差,重复建设,产品雷同现象严重,为抢夺客源,经营者之间利用价格大战,导致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二)基层组织和农民开发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落后,湖北省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搞乡村旅游不是主业,投资大、见效慢、没有多大前途,由此导致工作上的消极被动。

(三)产品模式比较单一,缺乏个性。目前,湖北省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徒步探险、健身康体等内涵丰富的旅游形式开发还不够深入。过分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流失,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开发模式雷同,缺少特色产品,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四、发展湖北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

(一)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各级政府组织和相关部门应当形成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国民经济的综合、农业、土地、林业、水利、环保、城建、交通、文化等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关的委员会,在推动乡村旅游上各司其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合力推进。尤其是要提高县级以下农村各级政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正确把握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做为改造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出路,增强各级政府和农民投资创业的热情及自觉性。

篇11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 社会 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

二、乡村 旅游 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 农村 旅游 经济 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 市场 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 农业 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 交通 、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 文化 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 新闻 线索,想办法通过 电视 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篇12

引 言:社会经济的几大发展使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为了极力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并且保护乡村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镇建设中的主要议题。

1. 低碳经济概述

1.1 低碳经济的含义

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在20世纪末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直到现在,“环保”从一个公益性话题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模式。在探索环境保护方法的过程当中,低碳概念应运而生。低碳即是在消耗资源和能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完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延长物品使用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购买、选择公交或步行代替私家车、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在减少物质使用量的情况下寻求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

1.2 在乡村规划中走低碳经济路线的重要性

在低碳理念基础之上,试图以不损害自然环境的方式实现人类价值的乡村规划,即是乡村规划走低碳经济路线的表现。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实现乡村地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现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从而达到乡村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这即是现代化乡村的发展方向,又能够体现出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对实现乡村规划目的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 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规划的途径

2.1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用地布局是对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作出整体安排与部署,它决定了今后乡村发展方向,间接影响到今后乡村地区碳排放量。紧凑式的用地布局是低碳乡村规划的一种方式,低碳的用地布局一般以紧凑、多功能的形式组织乡村的各种用地。紧凑的用地布局具有土地利

用率高、功能多样性的特点,并且有利于减少居民出行距离和次数,从而大幅减少由于通勤造成的碳排放量。所以,在编制过程中,应根据乡村的地形地貌、历史形成格局,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紧凑的用地布局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用地。例如,美国在波特兰大城市圈规划中,将土地规划设定为以遏制汽车导向为主,划定大部分土地用作公共交通廊道,以公共交通廊道的设计来限制私家车的使用范围,用这中方法解决了城市生活向乡村无序扩大的问题,并且避免了乡村规划过程中为了满足车辆行驶需要而滥用土地的可能。这种乡村土地规划途径不仅有效控制了乡村过度城市化,而且节约了乡村的土地资源,同时减少了汽车尾气排量,也减少了乡村在控制空气污染过程中花费的治理费用,可谓是即节能又低碳的规划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2 乡村发展模式规划

乡村发展模式指的是乡村在规划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哪种或者哪几种产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来源,即乡村依靠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保持自身的发展。在乡村发展模式规划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农业,而乡村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使农村人民拜托单一的经济来源形式,改粗放农业经营为密集农业经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产业。以往的乡村规划倾向于使企业和工厂迁进乡村,但这种方式已经显露出许多弊端:首先,企业和工厂的迁入占用了大量的乡村土地,使农村人民的基本生活来源受到了威胁;其次,企业和工厂的排污量太大,而乡村环保设施建设不足,整体规划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即便企业和工厂的迁入为农村人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入,但是,从整体上看,这种乡村发展模式是不科学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发展模式应该以乡村自身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主题,分析乡村能够用作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思考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建设环保性强、持续性足的产业。例如,珠海市打造的滨海景观带“情侣路”,通过控制城市建筑无序蔓延、拓展滨海地区的景观建设和绿地建设、增建自行车车道、营造立体化的商业空间等方式,将珠海市滨海地区从落后的乡村改造成了宜居珠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就是在充分分析乡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以城市旅游休闲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的乡村规划,这样的乡村规划不仅保证了低碳环保,而且使珠海市乡村经济飞速发展起来。

2.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可能性,也决定了乡村的宜居指数。我国大多数乡村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无论是公共环境建设还是居民生活资源供应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成为乡村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也恰好是最能够体现出乡村规划低碳经济思想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以乡村能源和资源的应用为突破点,例如,与乡村生活能源供给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开发利用乡村自有资源如沼气、太阳能、水能为主,引导农村居民使用现代化能源供给设备,而不是大兴土木去修建天然气或煤气管道;在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应该有效利用原有资源,如改建废弃房屋为乡村居民图书馆和阅览室,将农业物资集中放置,空出广场型空地供农村居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采用农村原有的绿植进行乡村绿化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耗费的资源少,基本上是对乡村资源的再次利用,因此既能满足乡村建设的要求,又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

3. 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乡村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资金应用合理

低碳经济的宗旨是即解决能源和资源,又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者说是少消耗资金。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宗旨,就必须考虑到规划能够实现怎样的经济效益,或者能够节约多少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乡村规划应该“少用钱”,而是要合理地应用乡村发展和规划的资金。

3.2 资源配置重点突出

乡村规划要体现出低碳经济的优势,在某些资源发展上一定要达到较高的水平,例如,乡村要依靠绿色农业或城市旅游实现经济发展,就一定要保证相应的农业生产设施或交通获得极大发展。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就要使资源配置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低碳的情况下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

3.3 居民接受度高

乡村规划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农村居民对规划的支持,即便乡村规划中提出了许多节能环保的措施,但是农村居民不理解、不接受,这些措施的执行效率不高,也很难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应该包括如何对农村居民进行宣传这一环节。

4.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给乡村规划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规划能够朝向更环保、更科学、经济效益和宜居指数共同提高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 刘鹏发.低碳乡村规划建设初探――基于多个村庄规划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2(04):125-127.

篇13

既要重视乡村账面债务也要关注乡村隐性债务

在近年来的化债实践中,一些地方往往只注意到了乡村账面债务的多少而忽视了乡村隐性债务的影响。事实上,不仅原来以行政命令方式办起来的乡办、村办企业倒闭后,其债务承担者自然属于乡村政府和组织,而且,不少乡村过去常年累月拖欠的干部教师工资以及各种工程款项都属于隐性债务。由于在进行债务普查和登记的时候,许多地方并未将这些隐性债务作为账内债务统计上报(据我省有关部门此前的一次专项调查表明,目前乡村隐性债务一般占乡村账面债务的10%左右),致使其潜在的风险被掩盖起来了。如果在化债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账外的隐性债务重视不够或者处理不好,同样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既要制定化债原则也要探索有效的化债方式

关于如何化解乡村债务,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不少原则性的建议,如温铁军提出了“谁的孩子谁抱走”,即“哪个方面造成的债务由哪个方面承担责任”的建议;韩俊提出了“由各级政府分担、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建议,等等。由于乡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在具体的化债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实践中,各地还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化债方式。事实上,目前不少地方采取的对乡村存量债务进行重组的方式就比较科学而且实用。所谓债务重组是指通过进行债权债务置换、债务核销、债务划转、债务(债权)股权化、债权出售等多种措施来化解乡村债务的方式。这些化债方式的效果,已经被许多地区的化债实践所证实。

既要尽力避免新增债务也要顾及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