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Operation Mod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Android System
FANG Yu 1 HUANG Liang 2 CHEN Shi-ping 1 *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Anhui 230031; 2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s a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research background of handheld agricultural system,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Android system was expounded,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function module and more precis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 were introduced,finally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ervices were forecas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ndroid system;function module;operation mode;development prospects
1 研究背景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大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增长,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当今的各行各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样也对推动当代农业发展意义非凡。结合目前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传统农业之中,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经济条件较差,且广大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受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农业信息共享受到限制[1]。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量普及,且由于Android系统对4G网络的良好支持,使得手机成为可供选择利用的农业信息最优传播平台,据此而开发出了一款智能手机客户端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掌上农业(该系统已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468385号),其中集成各种农业业务模块,通过该服务平台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生产者均可受益,从而拉近了智能农业与实际农业生产的距离,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风险和农业技术支持的成本。
2 Android系统简介
Android系统的主要优势为免费为第三方软件提供完全开放的服务平台,使得第三方软件在Android系统平台的运行具有充分的自由空间。Android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应用层、应用框架层、运行层和Linux内核层[2]。“应用层”运行时使用“应用框架层”提供的类和可用服务;“运行层”包括Android内核库和虚拟机;“Android内核层”管理内核服务(包括设备驱动、存储管理、安全和网络等)。Android系统中的各组件通过应用程序框架使用框架下的C/C++函数库,包括标准C函数库、多媒体库、浏览器引擎、2D与3D图形库及SQLite引擎和外观管理器等。核心库与Dalvik虚拟机有效地优化了Java程序的运行过程[3]。
随着“后PC时代”的来临,Android系统正在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应用平台之一。根据Google公司官方数据,自2010年推出Android平台以来,已经超过9亿部搭载这一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被激活。因此,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掌上农业系统由Android客户端、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主要组分组成。Android客户端为前端简单数据的处理提供平台,并通过网络访问Web服务器,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与密码便可直接访问后台数据库。该系统的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
系统客户端采用MVC模式构建,其中View向用户展示模型的状态以及控制信息,Controller作为控制器,负责View和Model之间的流程控制。在Android系统中,视图层的用户界面通过定义XML文件进行设计,数据模型层提供了Content Provider类来屏蔽底层具体的存储设备细节,从而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数据迁移性。客户端开发技术为Java语言。系统Web服务器采用免费开源的Tomcat服务器,其中客户请求响应使用Servlet技术,网络通信使用Apache HTTP协议[4]。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MySQL,后台数据库访问使用JDBC技术。同时Android前端的数据存储在本地的SQLite数据库中。掌上农业通过Android 2.3 SDK来开发。图2为掌上农业运行界面。
用户通过下载安装掌上农业客户端程序到手机,实现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并实现对服务器端的访问,系统采用4/3/2G或WiFi等无线网络实现无线请求。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信息安全,同时便于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管理,服务端管理员通过浏览器执行后台维护,由JSP网页提交服务请求,通过JDBC-ODBC实现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与操作,同时将请求结果返回到客户端[5]。
4 更为精准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掌上农业系统区别于传统的组合式农业信息平台,从用户进入系统的第一步,就和用户产生互动交流,可以由用户自主进行选择定制,其中包括近40个种养殖品类。通过定制用户真正感兴趣的品类,初步做到了信息资源的精准化推送,从而针对某一大区域,积累了种养殖品类的分布数据资源。每个品类下面都会有6个信息栏目,分别是行业快讯、求医问药、资料书架、供求信息、互帮互助和专家在线。6个栏目分为3种类型:行业快讯和供求信息为传统彩信和手机报类型的延伸;资料书架为新媒体应用的尝试,将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整合分类实现在线检索,查询和下载;同时包括网上交流论坛类的移动端移植,将每个品类的种养殖户、专家和相关参与者加入进来,在求医问药、互帮互助和专家在线这3个栏目中实现有针对性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形式,区别于网络大论坛里的交流和讨论,它将信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级别,重要的是将权威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并为实名化信息提供渠道。一方面使信息的可信度增加,另一方面为以后的会员制定制信息提供可能[6]。图3为一些软件运行界面截图。
同时,系统还提供用户管理、信息反馈和用户收藏模块。分别提供用户个人资料、密码修改、定制信息修改,同时可在线反馈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具备收藏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和资料等功能。设计之初,基于用户的实际感受出发,最大可能地提供舒适的在线体验。考虑到无线网络的匮乏,系统主要还是运行于三大移动运营商的数据网络中,所以系统后台和数据库一开始就放在云端,只为提供更加高速的接入体验,同时也为系统运营降低了不少硬件方面的费用。
该系统目前已经在各个Android应用市场提供下载,并提供给用户免费使用所有功能,方便用户的同时,也更好地测试了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5 前景展望
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将借助于掌上农业系统平台,开发一些远程服务,利用移动嵌入式终端设备,致力于解决数据远程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本地以及通过C/S,B/S模式在客户端的信息综合平台里查看和了解数据。此类设备可应用在范围广、分布散的养殖场、圈舍监控、塑料大棚、农产品加工厂等众多场所[7]。图4为远程数据采集概念图。
当前,随着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应用,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高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农业生产模式将逐渐从以人力为中心转变为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生产设备也将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安徽省广大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即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8]。尤其是新生代农民群体对移动互联网具有较大的需求,对4G应用的时效性、先进性等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市场在新生代农村群体中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培育和孵化。随着4G网络在国内规模化商用的不断推进,以及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将带动农村信息化应用的全面升级。最终将出现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并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6 结语
因此,目前设计实现的这一基于Android系统的农业综合信息平台――掌上农业系统不仅提供了经过细致划分的多媒体资料,还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信息服务模式。针对农业种养殖户的不同群体,该系统能够进行精准化的信息推送。作为农业信息服务的一个新媒体,通过将传统的网站交流模式迁移到移动智能终端,该系统充分满足了种养殖户、农资企业、科研群体之间的沟通需要,并且推动了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
7 参考文献
[1] 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Google公司.Android SDK Tools,Revision 22[EB/OL].[2013-11-03].http://.
[3] JAMES KEOGH.J2ME开发大全[M].潘颖,王磊,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靳岩,姚尚朗.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 张海峰.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展望[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8):126-127.
篇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不再是种植玉米、大豆的简单种植业生产,而是发展到时间与空间的多元化生产,即立体农业生产;也不再是简单的低效农业生产,而是发展到高效的农业生产。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利用自然条件的时间和空间,运用间套复种等各种农业生产的手段,形成最大的生产效益的一种栽培形式。总结多年从事立体农业的实践经验,浅略剖析瓦房店市立体农业发展的前景与主要栽培形式[1-2]。
1 立体农业的发展前景
立体农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粮油作物增加产量1倍以上,增加经济效益1倍以上,高者可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4]。在瓦房店市采取立体农业的栽培形式,比单一种植玉米作物增加收入7 500元/hm2以上,多者增加15万元/hm2以上。
2 立体农业的主要栽培形式
立体农业的类型可划分为具有层次感的空间立体农业和具有先后顺序的时间立体农业。每个不同类型包含不同的栽培形式。
2.1 空间立体农业
空间立体农业栽培形式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利用不同空间,栽培多种作物的栽培形式。
2.1.1 辣根、玉米套种的立体农业栽培形式。此种栽培形式是利用辣根植株矮小、耐阴、前期生长量小及玉米喜光的特点,在正常栽培辣根的前提下套种玉米,既保证了辣根的正常生产,又额外获得玉米的产量,而且玉米的产量也不低于常规生产的玉米产量。可收获辣根 15 t/hm2、玉米7 500 kg/hm2,产值共3.75万元/hm2,比单一种植玉米增加效益2.25万元/hm2。
2.1.2 辣根、玉米、菜葫芦立体栽培形式。此种栽培形式中的辣根和玉米的种植形式与前面所提大体相同,增加了菜葫芦的栽培。利用辣根、玉米前期生长量小的有利条件进行菜葫芦生产,额外增加了菜葫芦生产的效益。产值可达5.25万元/hm2,比单一种植玉米增加效益3.75万元/hm2。上述2种栽培形式中的玉米应选择大穗型品种,以发挥其产量优势。
2.2 时间立体农业
时间立体农业栽培形式是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先后栽培同一种作物或多种作物的栽培形式。
2.2.1 保护地多茬生产。保护地多茬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打破了原来生产的季节界限,实现了周年生产或反季节生产。由开始的单一黄瓜生产向蔬菜多品种、多茬口生产发展。在保护地多茬生产中要注意作物类型和作物品种的多元化,注意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茬口,不断创新栽培管理方法,实现提早上市,巧打时间差,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2.2 陆地时间立体农业。陆地时间立体栽培的主要形式有2茬或多茬复种。
(1)地膜覆盖马铃薯下茬复种鲜食玉米的栽培模式。一是马铃薯栽培要点。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要选择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的脱毒马铃薯品种,主要有中薯1号、荷兰3号等中、早熟品种。根据提早上市和均衡上市的原则,选择几个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同期播种,或选择1个品种分期播种。下茬鲜食玉米选用中糯1号、香糯1号。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就必须打破常规的栽培方法。采取深种横向覆膜的方法。覆土厚度在12 cm左右,地膜采取横向覆盖。深种可在早期低温条件下形式成薯块,薯块生长发育的时间长,有利于形成大薯块,提高产量。一般产量在45.0~52.5 t/hm2,高者可达60~75 t/hm2,常规栽培只能达到30 t/hm2。采取单垄种植横向覆膜,可增大膜下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也有利于膜下浇水。播种时间在3月中下旬,保苗在6.0万~6.9万株/hm2。二是下茬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上茬马铃薯收获后及时播种鲜食玉米。一般播种期在6月末至7月初,保苗4.05万~4.35万株/hm2。下茬鲜食玉米种植不能过密,以防穗小价低。播种时施三元素复合肥300 kg/hm2。科学施肥,马铃薯是喜肥作物,而且需钾量较大。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配合施用生物肥。施用优质有机肥37.5~45.0 t/hm2,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硫酸钾300~450 kg/hm2,尿素75 kg/hm2。也可以施用马铃薯专用肥(总含量65%)1 500~2 250 kg/hm2。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生物钾肥112.5 kg/hm2。
(2)地膜覆盖2茬复种鲜食玉米的栽培模式。一是上茬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鲜食玉米应选择以粘玉米为主。上茬品种可选用金星糯和掖单20;采用单垄种植或大垄双行种植。无论是哪种种植形式,保苗在4.05万~4.35万株/hm2。播种后覆土时要使播种沟形成“V”形,以便在覆膜后形成一定的空间,以利于幼苗生长。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可采用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同期播种,或同一品种错期播种,实现均衡上市。科学施肥,施用有机肥30.0~37.5 t/hm2,三元素复合肥450~600 kg/hm2,有机肥在整地时撒施,化肥在播种时施入。当幼苗长至大部分叶片接触膜面时,要及时破膜引苗,以防烧苗。待幼苗出膜后炼苗3~4 d,叶色由黄转绿,再进行定苗。二是下茬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下茬玉米品种要选用中糯1号和香糯1号。下茬鲜食玉米要在上茬收获后及时播种。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可采取复种的方式。若上茬收获较晚,可在6月下旬在前茬的垄肩上进行套种。播种时株距与前茬相同,保苗4.05万~4.35万株/hm2。施三元素复合肥300 kg/hm2。
3 参考文献
[1] 秦绍云.对重庆市云阳县发展立体农业的思考[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7):5.
篇3
(一)抗风险能力低。由于国家现行的农业保险政策扶持对象是原承包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享受不到扶持优惠政策,相当部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没有办理保险,遇到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往往出现亏损,抗风险能力低。据调查,2013年种植烟叶的部分大户因受水灾减产,出现经营严重亏损;种植花生的大部分大户因市场价格回落呈现亏损局面。
(二)扩大生产规模融资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无论是合作社或者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都缺乏贷款抵押条件,往往因资金瓶颈阻碍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三)设施农业用地存在困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经营、加工、仓储等环节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需要占用一定面积土地,但是大多数经营大户承包的都是基本保护农田,国家的《基本农田保护法》、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政策都对设施农业用地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当地政府和国土部门调整规划解决设施农业用地问题。
(四)缺乏管理和技术型人才。目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牵头人,大多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户,多数属于传统农民,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
(一)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农业经营的基础,因此,农民家庭经营是农业产业化最基本的经营模式。要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土地依法流转等多种形式,扩大生产规模,培育更多的种养大户,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条件成熟的可申领工商企业营业执照,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规范家庭农场的发展。
(二)完善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分散的农户按照产业链、产品和品牌组建专业合作社,兴办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耗费人力、财力较大的涉农项目,更加适合由合作社承担。根据上级精神,在全县选拔评选出一些农民合作社作为五星级合作社创建对象,按照经营高效、硬件完备、带动有力、服务统一、运行规范五星级标准进行培育发展。提高办社质量,加强规范运作,严格建章建制。通过五星级合作社的引领,使全市合作社发展规范化,走向完善壮大,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积极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它们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能量;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遏制粮地“非粮化”、农地“非农化”现象。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比如,完善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责任权利,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真正实现保底收购;又如 ,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共同体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际的好处。
篇4
一、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以中间人或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并收取服务费的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并列为银行的3大业务。由于具有独特的对资本无需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点,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由最初的代收、代付业务展到涵盖结算、信托、租赁、融通、咨询、银行卡等全方位业务领域,品种多达260多个,产品级次也不断提升。同时,中间业务产品的成功营销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已2007年报的银行中,招行和中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已达15.7%和15.4%,工行、交行和民生也分别达13.53%、11.53%和11.53%。同时,2007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增幅极其惊人,超过50%的银行实现了翻番的增长。无资金风险、收益稳定的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业竞相追逐的“奶酪”。
二、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尽管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吸存放贷的经营方式根深蒂固,中间业务只是“派生业务”、“辅助业务”,对其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可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扭亏增盈、防化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产品没有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范围窄。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传统业务的延伸,基本限于结算业务、保险及一些代收代付业务,品种单一,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级产品。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咨询理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几乎为空白。二是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小、收益低,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不高。
三、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村商业银行在管理体制上滞后,从最早的,到农业银行,再到人民银行,直到现在试点省市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等,几经变动,数次反复,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缺乏长期性的行业指导和统一规划。
二是电子化水平落后。发展中间业务需要电子网络系统支撑,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晚,网络普及率极低,即使有的信用社已实现了区域的计算机联网,但由于设备和软件层次低、更新慢、功能不全,不适应中间业务的开发需要,从根本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是设施投入不足。高投入、高效益,开展中间业务需更新现有设施,而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着家底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对中间业务开展的预期效益估计不足,导致中间业务裹足不前。
四是缺少专业人才。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素质较商业银行偏低,部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淡薄、开拓能力不强,业务全面、理财知识强的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缺少。
四、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路对策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在品种、规模、水平、层次等方面都与其他商业银行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加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在近几年时间内加大力度、舍得投入,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抢占市场份额、稳定优质客户群,摆脱农村商业银行此项业务边缘化的可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新思想、新观念决定新业务的开发,农村商业银行员工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快中间业务拓展是经济社会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是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举措,一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贫困地区不存在中间业务的谬误认识问题;四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要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实施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深入调查、研发产品。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不能一厢情愿,必须适应客户的需要,取得客户的信任。而要适应客户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拓展中间业务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办什么业务,更主要的是客户需要哪方面的金融服务。只要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拓展中间业务不仅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贴切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要本着“循序渐近、安全效益”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农村商业银行要对现有银行产品进行整合,实现既有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又有业务和服务的产品化。可以推广系统协议存款、人民币银团贷款、股票质押贷款、买方信贷、贸易融资、票据贴现业务,研究和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与结算业务有关的各种新产品。
(三)改进设施、培养人才。中间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信用社正处于中间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业务发展。信用社要有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要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有计划、针对性地加大设备投入,搭建好中间业务发展的平台。
篇5
刘海波,倪昊.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政策启示[J].成功,2008(8).
张黎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D].对外贸易大学,2006.
篇6
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便利。以我们高中生的课后作业布置为例,教师可以直接将电子版的课后作业发送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互联网+”的出现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经济方面即为:“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各个行业所获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互联网+”
1.“互联网+”的概念
从本质角度来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工业以及互联网农业等。事实上,互联网与这些行业的组合关系并非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将互联网整合成相关行业的基本工具,利用这种工具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一种特殊强化模式。在实际过程中,“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要素,通过与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领域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化、融合性发展。结合我国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可知,其与我国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互联网+”的应用优势
“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可持续发展优势。对于任意一种行业而言,只有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行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和经济效益。“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了各个行业市场结构的更新与改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各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发生了明显的扩增。“互联网+”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效益竞争量最大化的方式,平衡目前发展与后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提升资源配置质量优势。从本质角度来讲,当资源被应用在适宜的位置时,才可以产生较高的利用率水平以及较多的经济利润。
三、“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进行分析:
1.工业方面
从以往发展历程可知,海尔集团率先在我国的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家电智能互联工厂。与传统的工厂相比,所属海尔集团的这一智能互联工厂已经全面实现了家电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虽然该工厂的前期投入较高,但其能够为工业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除此之外,该工厂在交互方面也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优势。除了设计师关于相关家电产品的设计理念之外,客户与该智能互联工厂中各类家电产品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客户可以将自身的使用意见反馈转化成电子信息,传输至该工厂的对外意见信息收集平台中,进而促进该工厂所生产家电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提高。结合这一情况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工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范围将得到良好的扩展,海尔集团的经验能够为其他意图发展“互联网+”生产模式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
2.银行方面
就银行方面而言,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主要是通过网上银行提现出来的。自网上银行于2014年正式成立之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便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初,深圳某互联网银行开始进入试营业阶段,经过3个月的良好试运营期之后,该银行正式面向公众开始营业。与传统的实体银行机构相比互联网银行在经营成本、业务处理效率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从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对于客户而言,互联网银行的营业帮助他们免除地域限制的干扰,且有效缩短了排队时间。结合我国目前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情况可知,在未来,这一行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客户数量,其与实体银行之间的合作项目、发展质量也将朝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3.农业方面
目前我农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融合所取得的成果相对较少。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然当前这些国家的农业互联网生产模式仍然停留在3.0水平,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经验的增加,这些国家很快就能实现农业互联网生产的4.0模式。对于我国而言,可以通过对这些发达国家先进农业互联网智能化生产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进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
4.电子商务方面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中,各个群体,如我们高中生、白领等都已经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与2015年相比,我国所有用户在2016年全年中消费金额对GDP产生的贡献率发生了3.28%的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这一数据在未来的一定阶段中仍然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四、结论
“互联网+”的提出为我国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本质角度来讲,“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银行、工业以及农业等方面。对于这些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为其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枫,陈金鹰,邱越. “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2015:3.
[2]肖岚.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
[3]刘大海,葛佳敏,李晓璇,纪瑞雪.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J]. 海洋经济,2016,02:13-19.
篇7
前言
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水稻在其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稻种植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阻碍了水稻生产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此,就需要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需要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下文主要围绕水稻种植,就其机械化的发展前景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水稻种植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在推动水稻上生产机械化的进程中,往往需要依靠政府的经济补贴。我国各地区所推广的插秧机,大多数都是进口产品,价格较为昂贵。而我国国内所产的机械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是性能不够稳定。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我国各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农村的资金投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如果完全采用进口的农用机械,那么费用就非常的昂贵,许多地区很难完成这个机械化的推广。 此外,我国地区的粮食生产还没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许多农村水稻种植的规模较小,不利于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广。
1.2 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我国疆域辽阔,对于平原地区,机器能够进入到田间,机械化种植就能够进行推广。但是有一些地区主要以山区与丘陵等地形为主,这些地区交通不便,机械很难运送到田间,即便是这些机器运送到了田间,但是因为田块较小,而且呈现不整齐的状态,所以就导致机器难以工作。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的种植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作物的品种以及类型较多,所以就限制了水稻机械化的推广。
1.3 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现如今,农业机械化队伍呈现以下几种现象[1],(1)结构不合理、(2)老龄化现象严重、(3)农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因为我国许多农村劳动力都纷纷涌入城市,所以在农村地区,妇女和老人以及儿童居多,他们的劳动能力较差,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就不能够很好的去掌握先进的技术。这样一来,就导致机械化的推广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2 水稻种植机械化解决对策
2.1 要加快机械化进程
首先,政府要极大扶持政策,要加大资金投入,要鼓励水稻种植机械化。在以下几个生产环节中,(1)整地、(2)育苗、(3)机械插秧、(4)收获等,都需要做好农艺技术的培训。要以本地区的耕作方式或者生产特点为依据,来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便更好的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进程。要根据本地的种植制度,选择相应的水稻品种,通过机械化育插秧的方式,来进行水稻种植。此外,要选择与本地种植特点相适应的插秧机类型,要坚持技术创新,形成机械化的生产技术体系,从而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广。
2.2 培养农机技能
要想进一步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进程,就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农机技能的培训。首先,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宣传,要让农民了解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优越性。其次,要邀请专业人士去对他们进行培训,普及水稻机械化的一些专业知识,例如,根据田地墒情来选择相应的种植模式,根据水稻的生产季节来选择相应的品种等。再次,要加强对新机手的培训,并做好新机具的维修服务工作[2]。对于一些性能要求较高的机械,生产厂家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并且将一些故障的维修技术教给农民,并让他们了解日常的养护技术。总之,要提高农民的农艺技术,这对于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3.1 机械化直播
现如今,水稻机直播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推动机械化直播的发展,我国就需要对开沟深播进行开发,要对土壤覆盖进行开发,并对施肥作业进行开发。要改善种子的生长环境,提高成苗率。开沟覆盖播种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促进根系生长、(2)提高抗倒伏能力、(3)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机械化直播能够使水稻成行排列,能够实现水稻的高产。因为我国大多数农户的水稻种植规模较小,田块面积较小,所以就需要用到小型直播机。现如今,我国开始生产了一机多用的水稻直播机,能够对以下几种作物进行直播,(1)水稻、(2)小麦、(3)油菜,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3.2 机械化插秧
机械化插秧的关键是培育优质毯状机插秧苗,有助于提高出苗的均匀度。要选择标准的种子,并进行选种,提高出苗率[3]。现如今,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插秧的种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机械化插秧受到田地块状的影响,受到当地地形的影响,所以在我国平原地区的应用较为广泛。为了推动机械化插秧的种植手段,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实现水稻种植规模化的发展,这就有利于推动机械化插秧的运作,能够提升水稻种植的工作效率,促使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结语
综上,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快机械化的进程;需要对农户的农机技能进行培养。此外,在我国的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机械化直播以及机械化插秧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我国水稻种植朝规模化方向发展,朝集s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来,才能够提高我国水稻种植的工作效率,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1.当前园林绿化机械的现状
园林绿化的机电化能够代替人力完成绿化工程的建设,园林绿化机电化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实现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的降低,因而园林绿化机械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目前,根据工作用途来进行划分,园林绿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剪切机械;喷洒器械;林木病虫害防治机械;翻地整地机械等。
2.园林绿化机械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由于园林绿化的主要对象是对植被进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与农业生产相类似,因而园林绿化机械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农业机械功能与特点。目前,在园林绿化机械实际的应用当中存在很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在:
2.1.品种相对单一
园林机械的品种较为单一,目前常见的主要有草坪修剪机、绿篱修剪机、水泵、打药机等,而更多门类的如微耕机、疏草机、移植机、切根机等则不常见。我国国内在园林机械方面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国外园林机械种类繁多,其产量也更大,在欧美、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地区,园林机械的种类更多,功能也更加完备,目前国内的东方园林、绿友等就是国内知名的销售,而国内生产园林机械较为著名的有淮安中绿园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扬州维邦园林机械厂等。
2.2.普及率整体不高
虽然园林养护中采用园林机械较过去有所增强,但器械使用率低,尚未达到普及的效果,更多的时候都是采用半机械半人工的方式实现作业,与全自动机械作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2.3. 利用率相对较低
部分园林机械投入使用会,但机械的使用效率不高,尽管存在人为操作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没有将机械的利用效率最大化,错误的操作规程对机械造成很严重的破坏,进而导致维修费用升高,使成本不降反增,在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的管理与维护成本,阻碍了机械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投入和使用。
2.4. 保管和维护不到位
机械是生产出来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但目前国内的现状是机器出现故障维修不够及时,更有企业由于技术瓶颈无法维修,甚至根本不进行维修,对故障机器放入仓库,反而利用人力来完成工作,导致机械的维修与保养成为制约园林绿化机械发展的短板。对机械的原理与构造不熟悉,不懂得维护与保养,造成机械的故障率增加,使用寿命大幅降低。若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要出台专业的行业技术操作规程,工作人员通过对操作规程的学习,实现对机械的正确使用。此外,园林机械规模化使用时引发的环保、噪音、油耗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我国园林绿化机械的发展前景
3.1. 园林机械发展的基础日渐牢固
首先,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城市基建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实现园林绿化及其配套工程是大势所趋,需求空间广阔;其次,企业文化意识的增强,科技带动生产,在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在精神上的渴望更能够激发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园林绿化机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砝码;第三,个人消费对园林机械的刺激。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在其别墅与私人花园中必将引进现代化的园林绿化设备,使园林机械的销售渠道也更加广阔;最后,行业发展需求,城市绿化已经催生出一个行业,行业中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采用更为现代化的园林绿化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对外从事企业经营的谈资,因而功能完备、性能出众的园林绿化机械的市场极具发展前景。
3.2. 产业结构调整促投资创新机遇
城镇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在很多城乡结合部地区,已经有大部分农业人口转型成为园艺与园林项目,除了拥有瓜果蔬菜等传统农业产品,对草坪与植被的种植量与日俱增,虽然农业机械随着科学的进步其功能也更加完备,但在园林绿化方面与专业的园林绿化设备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在企业的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也推动了园林绿化机械的发展,管理与施工逐渐分离,在管理上寻求高效,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机电化来降低成本,这也有助于绿色植被的有利生长,增加植被的成活率,为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园林绿化的科技含量,合理改造自然环境已达到更为舒适的人居环境,这也是未来自然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领域。
3.3. 拓展新思维与国际接轨
20世纪末,园林绿化大多数仍然是以农业机械为主,根本无法跟上园林绿化发展的步伐,这也促进了我国园林绿化机械的发展,部分跨国企业也注意到了我国园林绿化机械的庞大市场,在我国进行CI形象宣传,建立售后服务中心,并将适用于我国园林绿化特点的机械设备取中文名,力求融合到我国的园林机械市场当中,这也刺激了我国园林绿化机械产业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园林机械行业的形成,我国园林机械企业也在市场的洗礼中不断成熟,逐渐拓展新思维,与国际接轨。
结束语: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园林绿化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绿化面积的增长势必会促进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需求量,进而形成更为良性的市场循环。由此可见,必须依托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研发出更适用于我国园林绿化现状的机械设备,并以此为契机建立新型的产业格局,这才是推动我国园林绿化机械设备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从现有的经济发展上面来说,金融业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无疑成为了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发展最为重要性的因素。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无论是对于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是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都有着难以忽略的作用。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它对于经济的协调能力意义极其重大,如何建立中原经济区,怎样才能更好地建立中原经济区,成为了我国现有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计划之中,对于它的构想已经全部应用于实践中来,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现有形势上面来看,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已经有了足够坚实的基础,在现有新的经济形势变化之中,有着自身特点,而其以经济思维来代替行政思维的想法,从出发点以及落实点来说都符合我国现在的发展规律。从中原经济区这个目标的定位上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它用经济区来代替行政区进行发展,能够强有力的打破现有的市场分割且顺应发展的趋势,其目标主要是为了打造出与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类似的经济增长板块,这样不仅能够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经济支柱,还能保证成为动力源泉,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分析
现有的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为为主体,包括山西、安徽等省份的经济区域,对于它的发展,不同学者以及专业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它的建设中所需要的金融支持,所有研究人员都抱有肯定的态度,以金融支持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更好的发展中原经济区,使其能够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同步上升。
1.中原经济区与金融支持发展现状
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我国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准备,现阶段,其发展势头良好。而通过调查以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其发展主体与金融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不仅能够使发展中资金可以更快的积累,为后续的发展创造条件,还能够保证通过金融对经济资本以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通过资金对先进设施以及人才快速引进,使其发展能够迅速达到正常发展的步调。现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产业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利用金融支持对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迅速构建现代产业的支持体系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金融业的利用,无论是从策略还是发展前景上面来看,都是难以减少的。除了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支持对于农业发展也有着战略性的作用,从农业现有发展来说,现代农业还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农业,还需要资金的支持以及设备的配合,所以想要推动农产业,保证农村的基础建设得到解决,就必须依赖于金融业的支持,依靠资金保障。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内需的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业作为推动内需必要的行业,能够保证快速的挖掘现有市场的潜力,通过金融措施可以对市场的消费模式进行转变,使其能够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通过以上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发展模式,与金融支持是密切相连的。
2.金融支持中中原经济区存在的问题
从现在的中原经济区发展现状上面来看,虽然强大的金融支持可以令其更加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一暴露。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化以及改革,导致了现阶段金融支持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追寻原因,我们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篇10
(一)财政补助项目
1.符合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
2.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
3.市场潜力较大,辐射带动能力强,显著带动农民增收,预期效益好。
4.建设方案先进科学,产品技术和工艺路线合理。
5.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获得相关环保部门的审核或批复;农业面源污染能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能得到有效利用;能够确保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种养业生产过程减少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相关农业生产规范要求;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达到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6.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7.土地流转用地或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合法。
(二)贷款贴息项目
1.优先支持符合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的产业。对于未列入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但市场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其他产业,也可列入扶持范围。
篇11
农田节水灌溉的基本概念,指的就是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和灌区输配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此来获取农业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的总称。这种形式是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其中包含了节水灌溉的工程技术、节水灌溉的农业技术、节水灌溉的生物技术、节水灌溉的资源优化技术、节水灌溉的管理技术、节水灌溉的调配技术等等。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以最低限度的灌水定额来获取最大的产量或者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用水系数和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在当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手段之中,常用的技术有:农田地面管道节水灌溉技术、农田地下低压管道节水灌溉技术、农田喷灌节水灌溉技术等。农田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即引用水源地水输入灌区高程以内农田以供水量满足需用量,采用相应压力的塑料管道输入灌溉,能缩短渠道距离,节省工程投资,增强水量利用率是目前最佳措施之一。
1我镇的水资源现状与农业用水,以及节水灌溉技术
我镇现有水库2座,塘坝7座堰塘30口,灌溉渠道20条15km,除5km“U”型砼渠槽外,其他均为土渠,渗水严重,库塘属栏洪蓄水,渠道引自青泥河水,常年因天旱水量不足,加之渠槽渗水等原因造成灌溉缺水,农作物减产。自2006年采用PE塑料管自库塘蓄水池水源地引入灌区至高点的蓄水池或农田,再按等高灌区需水量配置所需用水管(网件)注入田间灌溉。
我镇是农业大镇,海拔479-688m之间,流域面积68.7km2,辖九个村,66个组,属中高山丘陵区域,总人口11140人,有耕地16996亩,其中水田6831亩,旱改水586亩,大部分农田全靠仅有的蓄水工程和引水渠道灌溉,因此,在用水量方面的需求也是最大的。但是,近些年随着我镇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化道路逐渐的走向成熟,导致了这个比重在宏观上的变化,在近几年之中,农田灌区水的利用量的减少是以农作物产量的下降作为代价,使得在节水与生产方面产生了同比性。因此,在有效的保证农业产量保持在均衡水平之上,采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在我镇的现实情况下,农业用水要逐步实行管网引水,以科学的、经济的调节利用水资源,要有效的进行农田节水灌溉。我镇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可采取的措施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工程类的农田节水灌溉措施、二是农艺类的农田节水灌溉措施、三是管理类的农田节水灌溉措施。
2 农田节水灌溉当前存在的问题
2.1农田节水灌溉中技术不够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中技术不够的问题来讲,根据我镇的基本镇情而定,科学技术手段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且农业生产用户对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比较陌生。近些年,我镇农田节水灌溉虽然得到了应用,但是还没有达到普遍的使用,很多地方还在应用传统的农业农田灌溉,相对来讲十分的落后。
2.2农田节水灌溉中意识不强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中意识不强的问题来讲,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用户在思维模式还没有得到开发,我镇的农业用户普遍的文化程度较低,对一些新型的产业技术不能够理解,更加不会正常的应用,并且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下,没有将这一信息传递到村组,使其认识不到农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2.3农田节水灌溉中政策缺乏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中政策缺乏的问题来讲,我镇在此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规政策和相关的规定,导致了在农田节水灌溉中没有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科学的循环利用,造成了大量水的流失,农业用户对水资源的保护也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个问题是今后一段时期之内要重点解决的政策问题。
2.4农田节水灌溉中机制混乱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中机制混乱的问题来讲,在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造成了市场经济体系还没有趋于稳定就开始工作,使得整个体系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对于水市场的价格问题上还在不断的进行着变化,在经济收益方面造成了突出性的矛盾。
2.5农田节水灌溉中管理不善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中管理不善的问题来讲,在我镇的很多村组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造成管理单位失去了管理效用,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及时的给予解决,存在着各种弊端和瓶颈,对于农田节水灌溉的发展来给予可一定的制约性。
2.6农田节水灌溉中统筹失衡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中统筹失衡的问题来讲,通常情况下,要以打破常规的方式手段对农田节水灌溉进行有效的统筹,但是由于我镇的基本镇情所限,地域较为广阔,各个村组的贫富差距不尽相同,气候问题更加的多变,导致了统筹失衡的现象出现,应用一种手段来对所有地域的农田进行节水灌溉,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
3农田节水灌溉的发展前景
3.1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镇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今后一段时期之内,都将以快速的发展形式逐渐成长起来。在今后我镇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科研攻关方面,应该是以高科技系统的集成,来同时达到空间上、质量上、时间上共同协调的准确农田灌溉。
3.2农田节水灌溉的水量利用率不断增加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的水量利用率发展来讲,是今后农田节水灌溉中要注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提高了水量的利用率,才能够有效地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节约,使更多的水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3.3农田节水灌溉的地下灌溉技术的发展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来讲,采用PE管网灌溉技术是今后农田节水灌溉发展前景中的一个重点,这种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更加的节约用水,然而由于科学技术与实践应用的范围不大,在当前我镇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这种技术一定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并成为农田节水灌溉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3.4农田节水灌溉的地面灌溉技术的提高
农田节水灌溉的地面灌溉技术是一直受群众欢迎的,占有者所有节水灌溉技术中的主导地位,伴随着各种灌溉技术的出现,就会将其他的技术手段融入到地面灌溉技术之中,使其更加高效的发挥出效能。随着地面灌溉技术的逐渐成熟,向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的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4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我镇属中高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及流域治理建设已逐步深入大部分均依农业为主,山区域主依靠蓄水塘坝、堰塘积蓄雨水或沟水来满足下游农田灌溉。如采用D40U型渠槽为例,按1/500-1/800比降衬砌,每米需160-180元,若采用φ75-φ110塑管,只需50元-90元,通过需水流量均可满足灌区灌溉,而缩短了过沟、绕建筑物及山凸之距离,可调配水资源短缺之状态,直接注入田间灌溉,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不仅提高经济效益而产生社会效益。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田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能够看出,对于节水灌溉来讲,我镇在此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与实践,汲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充分的融入到我镇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之中,为我镇水资源的节约做出更大的贡献。另外,还要不断的对农田节水灌溉进行大力的宣传,使整个社会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对水资源的节约有着更加明确的认识,最终推动我镇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为经济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奠基。
参考文献:
[1] 李艳华. 张国进, 张藕珠, 王海景.对农业问题的反思与展望[J].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 2006,(05) .
[2] 刘占富. 王拴庄, 徐淑贞, 马维珍. 牛贵锋, 王喜林, 周志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有可为——对乌海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07,(18) .
[3] English, M.J., James, L.D., Hunsaker, D.J., Mckusick, R.J., 付元海. 不足额灌溉技术的实地考察报告[J]. 节水灌溉 , 2008,(03) .
[4] 肖雨芳. 关中灌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Evaluation o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J]. 陕西水利水电技术Shaanx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 2010,(01) .
篇12
硝基复合肥是我国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新型环保农业化肥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中有比重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硝基复合肥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收益。
1硝基复合肥发展现状
硝基复合肥是一种含氮元素与磷元素较高的肥料,其营养物质均匀,有效含量比较高,因此深受市场青睐,硝基复合肥具有一系列优势,一般具有肥效高,便于农作物吸收,且不容易使土壤出现板结现象的优点。因此,国家也大力支持化肥产业的相关政策,与尿素相比,其养分流失少,大多能被农作物吸收,因此受到国家化肥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目前国内硝基复合肥生产工艺大多是以硝铵为氮源,添加磷、钾等复肥原料,二次加工生产出的三元素高浓度复合肥料。硝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有固体团粒法、料浆法和熔融造粒法三种,其中熔融造粒法可直接利用熔融硝铵加入磷、钾原料和防爆剂后制造出成品,适合于工业化连续生产。制约硝基复合肥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两点:一是安全生产条例制约。这就要求生产企业要认真研究生产工艺和技术,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达到安全标准。二是认识上的误区。多年来,在许多消费者中一直存在施用硝态氮肥会使农产品(主要是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并形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媒体加强宣传和引导,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为硝基复合肥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硝基复合肥发展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不断改革,硝基复合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硝基复合肥的未来的发展不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而且还要注重农民的利益,从而达到环境友好,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目的。中国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硝酸生产国,现有硝酸生产企业70多家,产能达到840万吨。同时由于近10年来国内正在迅速发展的化肥新品种硝基复合肥,使硝酸与农业、化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硝基复合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20 余家硝基复合肥企业的产量都不大,且推广不够,国内不少地区市场还是空白,因此生产企业应在品牌宣传、市场促销上多下工夫,尽快形成较为强劲的市场需求。首先,市场潜力大。目前国内氮肥构成仍以尿素为主,基础肥料复合化程度仅有15%~2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0%。国家要求2010年国内肥料的复合化率达到50%左右,这为硝基复合肥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因此未来硝基复合肥产业技术会逐步增强。首先,对于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可采用高塔熔融造粒工艺,对添加的复肥原料进行灵活的调整,不仅投资省,而且一套装置能同时生产硝酸铵、硝基复合肥和尿基复合肥,具有产品品种和市场需求调节功能。其次,原料易得。与中国硫磺资源缺乏、自给率低的窘况相比,生产硝基复合肥的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硝基复合肥可以减少中国对硫资源的过分依赖。最后,成本优势明显。与其他品种的复合肥相比,硝基复合肥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和盈利空间,深受流通企业追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硝基复合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而目前我国生产硝基复合肥企业的并不多,并且产量也不高。因此,要大力开拓市场,加强产品的宣传力度,是硝基复合肥广泛地应用与市场,以提高我国农业的施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二、"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
“互联网+”模式下的农村创新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呈现出创业主体多元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明显特征。但创业项目同质化、科技创新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融资难、政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因此,未来农业领域发展机会,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1.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势必成为主流。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机智能化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农业现代化经过落后到追赶的演进,如今正向创新迈进。在农业发展的新时代下,将呈现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支撑和手段的一种全新现代化农业形态。农机行业发展要突破“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的双重挤压,必须加快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升农机装备的供给能力,缩小与国外产品差距。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和产业安全,既是农机人的历史机遇,也是农机人的历史挑战。在呈现科研领域农机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谈互联网+、智能化、电商平台、农机新能源、农业新技术、金融助力等新型而广义的农机化概念,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出谋划策。农业硬件装备的需求增加,也将带动着农业机械的智能升级及衍生服务的创新,例如无人驾驶农机、自动化设备、植保无人机、农机贷款等。
2.“互联网+”大背景下,农业化生产有量可依,产品有路可销。随之农业创新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应运而生,它囊括了农业资源、技术、市场、气象等各方面的数据,使农业生产有量可依,产品有路可销。市场需求加大,农业保险的创新,又将进一步拉动农业气象、农业大数据的发展。但是从实质来讲,我国“智能化”的农业市场并不乐观,不少人都在盘算自己的小九九,从而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以后的发展前景。国家方面对农民的补贴有限,而且只对部分机型补贴,这就形成了新产品在研究和推广上的成本很高,产品的成本增高,相应的售价也会增高,这样一来,不少农民也只是对“互联网+”抱着观望的态度而已,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不少农民就又会决定重新“吃老本”。其实只要国家适当改变策略,农民还是很乐意接受“互联网+农业”这种新兴模式的。例如:适当放宽政策,加大优惠力度,让农民从慢慢接触互联网电商开始做起,一点一点的派遣专人指导与讲解“互联网+”模式的良好运营与发展。而且还应改变农民对“互联网+”的偏执看法。利用互联网将原本各自为政的每户农民团结起来,建立完善的农业企业生态链,让每个人可以在这个圈里分享经验和优秀的技术,使农民更快速地掌握新技术的要点,从而带动农民谋求“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全面走向致富的道路。
3.电商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将主导未来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升级、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电子商务就是在互联网线上做营销和销售,与传统零售一样,有各式各样的销售渠道,从近几年大的发展方向平台店铺模式到微商再到社群电商,品牌都在逐步亲近消费者,用内容和信任获取更高的转化和复购,社群电商将是大品牌如何实现规模化销售的挑战。电商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另一道大门,如今模式虽已成熟,但缺乏创新动力,如何打通供应链通道,或能更快的撬动农村市场成为一个困扰农民的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