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今社会,高级技工的贫乏成为突出问题之一。一方面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纷纷加大招生人数,另一方面社会高级技工的贫乏却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化工行业与日常的工业行业有所不同,其往往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不安全因素,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这给技校学生到实际工厂实习带来了困难。鉴于此,建设现代化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其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等进行了探索。
二、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的含义
虚拟教学工厂就是将日常生活中实际的工厂环境引入到学校教学的环境中去,并将工厂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结合。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实际的化工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接受真枪实战的实习操练。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必要性
首先,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行业的运用,使得化工行业正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因此,现代化工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简易的开关操作、查看数据等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系统的操作分析能力等。而实际的教学环境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再加上实际的化工生产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就使得建立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十分必要。
其次,传统仿真化工实训基地[1]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它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投入,而且运行费用较高,对原材料的消耗也大,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很少有学校能够确保传统仿化工真实训基地的正常运作。所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虚拟化工教学工厂成为了众望所归。
第三,单纯的理论学习与相对单一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即使他们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沟通、合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也会处处碰壁,不仅发挥不出自身优势,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可能性
首先,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可能。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大大降低虚拟工厂所占空间,其控制对象为真实的化工生产过程,借助仿真仪器与真实仪器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逼真的化工工厂环境。[2]这样,学生不用深入到实际的化工工厂就可以得到切实的操作锻炼,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熟悉各种化工仪器的使用等。
第二,学校与不同行业的合作为建设化工虚拟教学工厂成为了可能。不同行业可以为学校建立虚拟工厂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等支持。
四、建设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尽可能保证虚拟工厂的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性包括化工生产的各环节、各方面,具体表现在生产规模的真实性、生产工艺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真实性等。只有尽可能的保证虚拟工厂的真实性,才能让学生更真切的体验到化工工厂的生产过程,在工作时才能上手更快、适应更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虚拟工厂的真实性是以学生的可动手操作为前提的,如果背离了这个前提,再真实的虚拟工厂也是徒劳。
第二,功能的全面性。建立化工虚拟教学工厂,面向的不仅仅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此进行实践操练。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虚拟工厂的建设成本,而且有利于不同专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没有一门学科是与其他学科完全分离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彼此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虚拟工厂内进行科研工作,虚拟工厂可以为教师弥补实践经验的空白。
第三,管理制度的健全化。虚拟工厂管理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所以虚拟工厂应注重管理制度的健全化。车间主任职责、车间组长职责、车间职工守则、车间设备使用规则等都是虚拟工厂中必不可少的制度建设。[3]让学生在提高自身动手能力的同时遵守工厂守则,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现代化化工企业的要求之一。
五、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级化工技工人员的缺乏使得建设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势在必行。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成为了职业技校的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文对虚拟工厂的建立进行了必要性、可能性的实践探索,并对建设现代化工虚拟教学工厂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篇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成为建筑企业的必然选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布置主要应以科学理念为基础,同相应工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利用科学的现场布置能够大大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
有效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通常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单位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明确。施工顺序必须符合相应施工工艺的要求,如进行现浇混凝土工程当中要符合支梁板模、扎梁板筋、浇梁板混凝土的工序。工序要同相应的施工方法吻合,如采用明排水基坑项目当中,必须一边挖土一边排水,如果是井点降水工程当中,就要符合先降水后挖土的要求,因为抽水设备及施工方法不同,因而工序也不同。设计施工顺序的时候必须认真考虑相应施工组织的要求,如进行室内回填土和第一层砌砖墙这两项施工的设计,如果从工艺方面看,二者间没有影响,如果从施工组织方面看,先完成室内回填土就会更加合理,完成室内回填工程后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层砌墙的效率,增加相应的作业面,方便材料运输。另外,确定施工顺序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相应工程的质量要求,如进行屋面防水层施工前要将屋面以上的天窗、水箱完成,从而避免防水层遭到破坏。施工的安全性也是安排施工顺序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如要将屋面防水工程放到外墙装饰之前进行,楼板吊装不能同防水层施工同时进行,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对施工方案和需要设备进行明确。确定施工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那些可能对施工有影响的分项工程或者工种,如果是选用通行方法施工的分项工程,只要说明相应的注意事项和特殊问题就可以。如果是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比较重要的分项工程,或要采用相应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分部分项工程,就要对相应的质量要求、操作方法、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降低成本的措施等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另外还要提出一些可能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预案及控制措施。
选择施工设备的时候,必须遵循经济性、适用性及工程需要的原则。进行主导工程设备机械选择的时候,必须结合相应工程的具体特点选择最适合的主导机械。选择辅助设备的时候,要注意其同主导机械设备的配合性,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和优势。
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的基础之上,有效控制施工进度,能够缩短相应的工期,保证按照相应的计划使工程实现交付使用。在整个工程项目当中,那些关键工程的工程进度关系到整体工期目标能否实现。控制工程进度的措施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推广并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机械设备,从而缩短工期。例如进行混凝土工厂当中,就可以采用泵送的方法,同塔吊斗相比,操作方法便捷,浇注速度快。
对工程实行分段式控制。在工程的建设初期编制相应的进度计划表,编制进度表的时候,必须考虑各个阶段工程建的有效衔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衔接的时间和内容,从而优化工程进度表。
加大对关键分项工程的控制力度。各个关键分项工程为整体项目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分项工程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才能保证对整体工程质量及进度的控制。
进行科学合理的现场布置
对垂直运输设备的位置进行确定
现场布置的核心就是垂直运输设备位置,它会对材料堆集场、仓库、场内运输管道、搅拌站位置及水电管网的设置都产生直接的影响。确定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的时候,例如井架、电梯、固定式塔吊,就要充分考虑相应建筑物的平面形状,高度、机械载荷能力、材料质量、施工极端的划分、服务半径等因素。原则就是运输距离较短,安全性高、方便组织流水式的施工。通常来讲,如果相应建筑物各个部位的高度相差不多,就可以将设备放在施工段界线;如果相应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相差较大或者平面相对复杂,就可以将设备放在高低分界线偏向高部位的侧面或者拐角;如果相应的建筑物是高层点式结构,那么就要将设备房子建筑中间或拐角。布置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出现某个盲区,建筑物的平面和材料堆集场都要在塔臂回转的半径以内,另外还要注意安装和拆除塔吊的场地以及塔臂距离。
合理设置搅拌机位置
布置搅拌机的时候,要放在垂直运输设备工作半径以内,方便水泥和砂石进场,还要考虑清洗搅拌机、石子之后的污水排放。因为搅拌机要用到水泥、砂石等材料,所以要同仓库和堆集场具有较近的距离,这样可以尽量缩短运距。按照施工现场的材料使用状况设置仓库,如用袋装的水泥,就要设置防潮的水泥库,如果使用散装的水泥,就要设置相应的贮存罐。
合理布置场内道路
布置场内道路的时候,必须满足材料、构件的消防要求和运输要求。最好设置回环型的道路,主干道宽度大于6米,辅路道路宽于3.5米,道路两侧必须设置一定的排水沟。
合理布置临时设施
布置加工棚的时候要同施工对象及条件相结合,一般要设置在建筑物周围,同相应的成品、材料堆场相邻。
布置堆场和仓库的时候,必须遵循缩短运距、减少二次搬运、保障安全的原则。另外,还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使用实践、施工阶段、材料储备量、垂直运输设备位置等因素,进而合理布置仓库和堆场的位置。
此外,还应合理布置水电网位置。临时性供水最好利用现场中的永久性供水系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电网的设置必须在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当中进行。
结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就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题下,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及布置现场,能够有效保证相应工程的工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宋登富。李福海.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J].四川建材,2008(12)
[2]陈建国.强化施工企业现场的质量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8)
[3]周国恩.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4]夏心文.关于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探讨[J].科技风,2010(1)
篇3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field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the effe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on the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was also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Virtual simulation; Field practice; The teaching effect
化工虚拟仿真是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将集散控制DCS操作与化工生产相结合,对过程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与调节,建立一个与真实系统相似的操作控制系统,模拟真实的生产装置,再现真实的生产过程。目前,仿真软件琳琅满目,挑选合适的虚拟仿真软件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解决学生对实际应用知识的欠缺问题,又能在进入工厂实习前使学生首先了解原料、中间产物、最终产品的生产原理、流程和重要工段的主要问题,节省了学生需要在工厂实习的时间和学校在这方面所需花费的资金。因此,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用于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实际操作技能和提升实习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重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实习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必要性
1.化工专业课程门类多,学生学习任务重,很少有时间被安排到工厂中进行实践应用知识的学习,尽管在大四上学期通过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环节被安排到化工厂中,但由于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生产过程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生们不能动手操作,只能是看看设备、摸摸流程,被动地听讲解员讲解一遍,难以深入掌握实际的知识,短暂的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几乎没有理解和记住任何东西,使该十分重要的环节成为了过场,造成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脱节[1]。
2.作为工科,化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化工虚拟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化工生产设备的冷态开车、正常运行、故障处理和正常停车等操作,学生在进入工厂前就能抢先了解化工产品的生产和设备操作过程,从而带着问题去有目的进行认知和生产实习。
因此,无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角度,在化工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化工虚拟仿真技术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化工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
1.化工虚拟仿真技术首先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无法看到实物,老师对设备和单元操作的讲解比较抽象,学生也很难对设备产生实际的感官理念,无法真正理解基本的原理并与实际工 业生产中的装置相联系。化工虚拟仿真可以将各种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上,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设备进行操作。操作错误,系统会做出提示并将错误的原因一一列出,指导学生去进行相应的调试,直到得到正确的结果[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
2.化工虚拟仿真技术具有直观性和可调节性,它能够模拟真实的生产设备,通过冷态开车、正常运行、停车以及出现事故时数据的波动,再现生产过程的实际动态特性,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及其变化,形象生动展现设备结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等。仿真软件还可以设定各种故障、极限运行状态等,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化工虚拟仿真技术还具有安全、绿色、经济的特点,通过仿真系统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因不会生产出实际的化工产品,故不会造成设备破坏和环境污染,也不会发生人身伤亡。另外,通过一次购买软件可以节省大量的空间和购买设备、每次设备运行、购买原料的大量费用。因此,采用虚拟仿真软件是最安全、绿色、经济的实习方法。
4.虚拟仿真技术也具有不足之处,首先它缺乏真实性,毕竟只是辅助培训,只是学生接触实际过程的一种手段,其与现场操作灵活性、不可预见性还有相当的距离[3]。这往往需要操作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迅速反应并及时果断处理。其次是实践性差,即使开始选择的数据有很大的偏差,也可以通过后续的调整,弥补前一次的过失。而在实际生产中参数控制比较严格,如果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参数随意变化,后续生产将无法进行下去。
三、虚拟仿真教学的实施
1.虚拟仿真设备的接入。我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与生物工程等。考虑到距离问题,我院选择实习单位为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石河子污水处理厂等,针对这些单位的产品生产情况,我们从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相应购买了尿素工艺仿真软件(煤头)、多晶硅生产工艺仿真实训软件、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仿真软件和企业运营教学模拟平台等几款软件,同时,学院配套有 70多台电脑,每台都配套了高性能的CPU、显卡及显示器。并且对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专任教师进行培训[4]。
2.生产过程仿真内容的学习。在现场实习前的两周内,安排学生进入化工仿真实训技术中心有目的地进行仿真软件和工艺过程的学习,内容包括化工生产设备的冷态开车、正常运行、故障处理和正常停车等操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及其变化,让学生熟悉设备结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等[5];最后,老师通过教师站管理系统自由组卷(思考题和工艺题),向学生编辑及下发考题,考察学生对工艺过程的掌握情况,合格后准备开始现场实习。
3.开展现场实习。根据仿真工艺内容的学习情况,分配学生到相应的工厂进行有目的的现场实习。目前,大多数化工厂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一方面是由于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作人员比较紧张,还要抽身顾及实习学生的讲解和安全[6];所以,得到来之不易的机会,首先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计划,实地验证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带着化工仿真中遇到的问题去现场向师傅请教。其次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到化工企业实习最大的要求是强调安全性,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规定。
四、结语
一线生产过程中复杂化和连续性程度比较高,现场实习使学生亲临现场掌握全方面知识,这是化工虚拟仿真所不可比拟的;化工虚拟仿真虽只是对生产操作的初步接触,但其因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安全、绿色和经济的特点而对现场实习效果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虚拟仿真技术与现场实习相结合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应用实践,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竞争力,真正培养出优质的技能人才,为化工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李士雨.化工仿真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20(2):49-52.
[2] 刘彤义.化工仿真操作在实习实训中的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6,2:110-112.
[3] 司红岩,侯旭峰.化工仿真实训的利弊[J].河北化工,2010,33(2):67-68.
篇4
职业教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模式,大致经历了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等三个阶段,目前正向“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转变。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宏观、微观研究,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定位于市场营销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企业从事业务员、业务代表、销售主管、区域经理、营销部门经理等岗位的工作。而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是企业此类人员开展营销业务和营销管理活动的基础,因此,《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市场营销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先导。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授课教师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因而,有必要对《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一)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立课程名称、内容设置
在课程体系开发中,关键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在开发过程中,要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成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就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课程在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对诸多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并多次邀请企业界不同层次资深营销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分析会,分析会上企业界专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经过反复论证与探讨,首先,将课程名称由原来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改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由指向科学学科转变为指向工作过程。传统的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突出体现学科的专门性、系统性、规范性,而课程名称变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后,更加突出体现从事营销业务和营销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更能贴近企业实际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能体现高职的特点。其次,根据企业专家提供的关于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信息收集的一般流程、不同层次营销人员收集的信息种类、特点、途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等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修改,使其更符合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置 课程充分参考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实际需要,按照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流程为线索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准备、信息收集实施和信息处理及报告撰写三个部分。(1)“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准备”部分是企业在实施一个信息收集项目前所要做的所有准备工作,包括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任务和目标的确定、信息收集方法的选择、信息收集方案的策划以及信息收集工具的准备等。(2)“信息收集实施”部分包括信息收集人员的培训、各种信息收集方法的实施。(3)“信息处理及报告撰写”部分包括信息的处理、营销信息分析报告与小结的撰写。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满足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课程教学围绕着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完成教师给定的具体信息收集项目为目标,边学边做,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穿插各知识点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具体见表1。
具体的实施过程 在教学中,由教师给定信息收集项目,根据工作过程教师事先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并在每个子任务中安排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伴随项目的完成,知识的教学也相应完成。以一个学期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例,首先,教师从贴近学生实际和企业需要出发,确定一个项目任务,并按照工作流程,将项目分成“信息收集计划策划与撰写”、“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与撰写”、“信息收集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和“信息分析报告撰写”等子任务。在实施第一个子任务“信息收集计划策划与撰写”时,先授以信息收集基本流程、案头调查方法、观察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法、抽样设计等基本知识,让学生进行市场预调查以界定信息收集主题及内容,接着介绍或让学生自学信息收集计划书的格式及主要内容,同时,让他们开始策划和撰写工作,教师从旁指导,学生反复讨论、修改,定稿。完成计划书撰写后,进入第二个子任务“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与撰写”,以先授予市场调查问卷格式知识为基础,让学生撰写问卷,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对问卷进行修改、测试,学生在反复的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直至问卷定稿的过程中,自主掌握调查问卷写作技巧。第三个子任务是“信息收集实施”,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信息收集计划书”,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工具(即市场调查问卷等)实施实地调查。在此期间,学生运用学过的案头、观察、访问等主要信息收集方法收集市场信息,教师主要起到鼓励、解惑等指导作用。完成这个项目后,学生可以掌握几种主要信息收集方法的技巧,并可对吃苦耐劳、诚信等基本素质的认识有所提高。第四个子任务“数据处理与分析”基本在营销实验室中进行,教师先讲授辨别信息真伪、信息筛选的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选出有效问卷及信息;接着,采用实验室中的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录入、统计、分析工作;教师边讲解软件操作方法,学生边操作,完成信息数据处理知识教学。最后,进入“信息分析报告撰写”子任务,主要是将分析的数据展示出来,授予基本的信息分析报告格式、内容和要求等知识,要求学生经过讨论—撰写—讨论—修改直至定稿的过程,才能将报告提交上来。因此,经过一个学期,以一个项目作为载体,学生完成了边学、边练,边学理论知识、边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
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项目选择的困难
一个好的项目是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在选择项目时,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基于工作过程,往往考虑选择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实际项目,但由于学校教学特点与企业工作任务完成之间的差别,致使校方教学与企业经营间矛盾的产生。
时间上的矛盾 企业以经济效益为重,一个项目的完成一般有时间的限制;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一个项目的执行贯穿整个学期,这是处于瞬息万变市场中的企业很难接受的。
要求不一致产生的矛盾 实施项目教学首先要考虑这个项目是不是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企业方提供的就是要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项目,一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一般尽量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快速消费品调查项目,但对于对专业课接触较少的一年级新生来说,还是会出现对问题的分析不透彻、提出的观点经不起推敲、很难完成一份质量可靠的信息分析报告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对于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有待斟酌,这也会直接影响下一次的校企合作。
(二)授课教师工作安排的困难
课时数确定难以控制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以学生完成教师给定的具体信息收集项目为目标,具有边学、边做,边做、边研究,边研究、边学的特点,组织实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课时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影响,并且在教学工作中,涉及与以往传统授课模式更多的讨论、纠正、总结等环节,课时数不能确定。
工作量大,教师指导上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涉及整个工作过程,就会出现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学生除了自学,还会请教教师,会经常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教师在指导上面对诸多学生,学生各有各的观点,在工作过程中,实际项目往往随多变的市场也会出现各种实际问题,并层出不穷,因此指导的工作量相当大,教师尽心尽力地进行指导,但还是会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综上所述,即使存在着诸多问题,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与重构;以行动为导向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创新,使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徐国庆.什么是职业教育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教研版),2006(4).
篇5
模具行业近年发展迅速。为得到更好的产品,新的设备、技术和工艺不断引入到模具工厂中。传统的模具企业也在由单一的模具加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向服务型产业转型,从产品的设计、样品的制作到模具的设计、制造,最后到产品的批量生产、组装、包装,都引入信息管理技术按照项目化操作产品生产全过程。从业人员由单纯的模具零件数控加工技能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安排、产品生产、物流等多领域开拓,但从实践看,还存在模具加工人才需要补充、先进模具设计人才有缺口、模具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高职模具专业是培养模具人才的主力军,但是按照传统的分学科、分课程的培养模式难以将模具加工、模具设计和模具管理的综合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内进行教学改革。
一、传统模具教学现状
高职模具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线,以掌握知识技能为重点,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各个模具类实践课程都是单独的训练学生某一个方面的技术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单独的技能后却不能转化成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模具毕业生不能仅仅是一名模具制造工,也应该是一名懂得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项目化管理能力的工程师。目前的人才培养主要偏重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过程操作,而作为一名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发现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要在实践学习中取得这些能力就需要进行综合实训,按照模具工厂的生产模式,以产品项目作为实践内容,在模拟工厂实际工作流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管理。
二、模具实训的改革思路
在高职模具的学习中,发现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唯有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步骤进行有效的管理,经历一个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装配、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才能有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管理的概念。
1.以学生充分就业为最终设计思想
实践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基础教学达到学生对知识从认识、了解层次上升到掌握层次,通过不断实践操作使学生逐步具有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靠能力就业,凭技术生存。
2.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为归宿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因此,实践课程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要考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课程组要开发各类实践活动能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要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
3.以建设实践教学环境为着力点
加大专业模式的探索力度,积极开展以培养方案符合度、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更新、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场地建设、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管理创新上要有突破,着力建设一个与传统实践教学相区别的有“模具工厂”真情实境的实践环境。
三、具体做法
1.以“模具工厂”为基础,构建“双证融通、阶梯渐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工厂”有三要素,生产流程及设备、控制生产流程的人以及产品,三者缺一不可。在教学中要模拟模具企业培训员工就要先建设一个“模具工厂”,主要有三项建设内容:按模具工厂生产流程规划建设的实训工厂,有企业元素、企业指导的教学内容,有模具企业学习、培训经历的师资队伍。
(1)建设“模具工厂”。按照模具生产车间工作流程规划布置实训场地,分成仓储备料区、研发区、设计区、电加工区、装配试模区、机加工区和柔性制造区。采购工厂生产用设备装备实训车间,对教师进行6S的培训和考核,学生实训教学增加6S内容并测试,和企业合作共建课程,选取企业生产案例作为实训产品,教师通过下企业做项目、学习积累生产经验,三要素齐备后方可称之为“模具工厂”。
(2)人才培养模式。“双证融通、阶梯渐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现代模具企业的生产流程方式,按照“模具工厂”模式来组织教学,在锻炼学生模具制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模具管理项目组织能力。
“模具工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为主,教师引导鉴定为辅,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去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笔者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打破学科体系,紧密结合本地区的行业特色,通过对模具加工流程以及其形成的岗位群进行分析,分析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每个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再根据认知机制及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学习体验。
教学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训练。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一部分训练在校内“模具工厂”内进行,毕业综合实践训练在校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所有训练涵盖模具项目从测量、绘图、打样、评估、模具设计、报价、采购、加工、打磨、装配、试模、生产、包装、资料整理和项目汇报等完整过程,前一个课题考核通过后,即可进入第二个课题的训练,最后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职业等级考试。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实训课题,中级证考完还可以考高级证,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2.教学流程引入模具企业生产流程式样,创造真情实境的模具工厂实践环境
模具工厂赖以生存的是“产品订单”,每一个订单都是一个项目,按照通用的生产流程来管理,我们引入生产流程及管理方式,按照企业的订单形式来运行实践教学,用企业车间的管理形式来管理实训的学生。教学中,从订单引入到制件生产都是学生作为项目完成的主体,相应技能强的学生按照企业的岗位规程定工作岗,每个班组设组长一名管理4~8个不同的工种岗位,所有这些岗位成员组成一个团队来完成一项模具制造任务,完成工作任务是团队工作的推动力。
每天按企业方式上班考勤,按设计图纸和加工指示单生产,下班整理设备,关闭门窗,工作调度有班长、组长指挥,学生是为着一个工作目标来的,自己设计生产自己管理,自己收获成绩,最大的快乐就是设计生产出模具并把塑料件在注塑机上生产出来。一个学生完成这些工作后对模具生产制造的整个工艺流程就非常熟悉了。
3.设计新教学方法,并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将模具管理教学轻松融入到综合实践中
我们为这门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设计了PMP教学法,学生分组教学,分项目实践,项目内容来自企业,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指导,实践环境按照企业设计,教学管理参考企业管理,成绩合格者颁发“模具制造工”中级证书。
模具制造校内生产实践PMP教学法,P(Products)指的是产品,代表的企业的订单,M(Mold)指的是模具,第二个P(Products)指的是制件,使用设计制造的模具生产产品的塑料制件(没有上漆)。学生是实训课程的主体,他们既是学习项目的实践者也是学习项目的管理者,教师起着思路引导和技术支持的作用。课程实践课题来自于企业,我们把这些来自于企业的课题设计成一个个订单,把学生按照企业的形式进行编组,一个工作组完成一个订单,在第一个P阶段实训中学生的身份是“企业员工”,教师的身份是“客户”,双方协商讨论产品的技术规格、加工精度要求、生产时间节点。在M阶段教师的身份是“总工程师”,指导所有工作班组的模具设计、制造工艺、装配,但具体的工作由各个班组完成。在第二个P阶段教师的身份既是“总工程师”指导模具试模调试,又是“客户”检查从注塑机上下来的制件的质量,并向工作班组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的实践课题来源于企业的以前和现有生产项目,这些实践项目的实施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般模具的整个生产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模具工程管理能力。整个实践环节历时1个月,从产品设计、物资采购、加工工艺设计、生产安排、装配试模到质量检验,中间需要至少8个工种和岗位的协同操作。
4.学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按照模具生产流程建设了模具实训工厂,按照上课任务进行排班,依据任务灵活调整设备使用时间,把模具综合实训室在正常实训的时间以外进行预约开放。学生在课堂上作业没有完成时可以填表申请课余时间继续操作设备,课余时间安排专兼职教师管理员值班。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可以在有横向课题的教师带领下做项目,项目完成后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作为课堂教学新项目,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时间限制打通,教学内容互通,既保证了实践项目可行性和先进性,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也锻炼了学生项目管理能力。把学习转变成一种兴趣爱好。
总之,将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方式和生产项目引入到实训教学中,充实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制造和管理能力,拉近了学生和企业一线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2]陈传雄,安剑.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
[3]王艳,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
篇6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艺术品鉴定基础、市场营销分析、文化市场管理、艺术品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拍卖行业第一线从事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它关乎学生的就业以及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适应程度,而实训基地则是实现就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优化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掌握职业技能,胜任岗位工作,是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提出的另一缘由。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作了探讨。
一、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
(一)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强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和软件先进程度及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目前本校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已建成5个专业实训室:陶瓷、书画艺术品鉴定实训室、杂项艺术品鉴定实训室、书画摹写实训室、书画装裱实训室、艺术品经营与管理模拟实训室,占地面积约71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教学。实训室内有陶瓷、书画、金银器、玉石等专业资料和教学设施共计千余件,总价值约28万元。为进一步拓展专业群建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实训基地将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陶艺实训室,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
1.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新建的人文艺术实训室,将购置一批先进的设计专用设备,满足新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实训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就业岗位展开实训,重点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电脑设计能力和动手绘制能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技术,拓展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可以全面满足教学、培训、社会生产、技术开发等需要,实训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一次满足30-60人实习实训,可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180名学生实训教学需要。
2.新建陶艺实训室。陶瓷品鉴教学和实训是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陶瓷品鉴课程的主讲教师为省内古陶瓷专家任世龙老师。陶艺设计实训室的建成将发挥我院陶瓷艺术教学原有的优势,形成我院职业教育富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亦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产项目和产品研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艺术品鉴定实训室将继续购置一批古代和当代艺术品作为教学资源。这是对原来书画、陶瓷、杂项艺术品实训基地教学资料的有力补充。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革,不仅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而且面向全院师生开放,新建设备中将购置多媒体触摸机多台,分别放置于校园人文部、办公楼、信息搂等场所,师生可以随时点击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艺术品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进一步凸显本院人文兴学的办学特色。
(二)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训练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了企业技术应用的过程和生产、管理的具体运作,而且积累了从业经验,提高了综合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方面:
1.巩固与已建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为了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现已与杭州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杭州收藏品市场、浙江嘉诚拍卖有限公司、六和文化会馆、文物商店、浙江省博物馆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了校外合作协议,我们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
2.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注重追踪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相吻合的文化单位,不断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如已与浙江省拍卖协会取得合作,与上海古今通宝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这些均充实了文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训练,熟悉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情况,全方位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条件,使学生真实体会艺术品拍卖的整个过程。我们充分利用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拍卖会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艺术品的收集、整理,预展以及拍卖,并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现场讲解有关的流程。学生通过参与真正地感受到了拍卖过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技巧性,普遍反映受益良多,这样的实践机会,是校内实训无法提供的。
(三)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打造教学团队:校企师资人才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求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在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要有企业的鼎力支持,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互为补充。
1.专职教师深入实践进行学习。对专职教师而言需经常化、制度化地到企业对口实践,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2.对于企业的兼职教师,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很难一学期都在学校上课。可以采取在学校上几节实践课的方式。这样既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又能使学生接受具体实践的指导。
3.企业的专家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我们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邀请浙江嘉泰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少俊以及杭州二百大市场部经理蔡秋声等人来为学生做相关主题的讲座,学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二、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需实践教学实物多为艺术品,其价格一般较高,特别是高质量的艺术藏品价格更是不菲。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实训基地已相继购买了一批包括玉石、金银器、陶瓷、书画在内的藏品,但是在目前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此类藏品的价格和质量多半不高,特别是对于书画艺术品,我们还只能购入高质量的仿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学生创造更多近距离接触真品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之一。
篇7
施工现场管理是运用科学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操作者、管理者)、机(设备)、料(原材料)、法(工艺检测)、环境等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保证按预定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合理组织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从生产企业按品种、数量、质量、期限进入建筑工地,减少流转环节,防止积压浪费,对缩短建设工期,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义。
2、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对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的总称。
〔1〕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材料资源,调查材料产地,分析物资流向,进行材料需求预测,编制材料计划,检查材料计划执行情况,保证材料供应和节约使用等。
〔2〕建筑材料构成建筑产品实体,是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据统计,材料费用一般占建筑工程成本的60%~70%。
〔3〕在中国,建筑用钢材、木材、水泥量,占全国钢材、木材、水泥的生产和建设总量比重很大。
3.当前建筑企业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现场管理实践中,有些建筑企业管理不严,现场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执行,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工人纪律松弛,生产效率低;各种材料、工具、设备无专人管理,乱丢乱放,浪费惊人,现场环境脏、乱、差,导致部分施工项目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现场布置不能按计划实施。主要表现为:
(1)企业重视不够,材料管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素质和水平不高,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2)材料采购过程暗箱操作,预算惊人,却有假冒伪劣产品。
(3)材料储存保管过程无人管理,材料堆放零乱,无明显标志卡片、标记等,忽视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规范,不仅浪费严重,而且影响工期。
4、强化现场材料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现场材料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现场材料管理水平,强化现场材料管理的科学性,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针对以上现状,管理员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狠抓,使现场材料管理得到有效的改善。
4.1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技术措施节约材料
4.1.1施工时使用的水泥和混凝土方面来节约
施工时使用的水泥和混凝土可以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充分利用水泥活性及强度富余系数,选取合适的骨料颗粒级配,严格控制水灰比,合理掺用外加剂,掺加适量的混合材料等做法,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4.1.2在建筑木材方面
建筑时建筑人员可以采用以钢代木,改进支模办法,优材不劣用,长料不短用,以旧代新,综合利用等,以达到节约木材的目的。
4.1.3建筑施工时在钢材方面的选用
可采用集中断材下料,注意在焊接和绑扎时采用合理的绑扎长度,充分利用旧料、短料和边角余料,尽可能做到优材不劣用,大材不小用,以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
4.2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消耗
4.2.1坚持“两算对比”,做到先算后干,控制材料消耗
目前由于“三边”工程较多,使许多工程预算完成较晚, 材料的分析也很难做到事先做出,这是造成材料超耗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对比(两算对比)是控制材料消耗的基础资料,通过两算对比,做到先算后干,对材料的消耗能够心中有数,可以编制出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和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因此,必须做好材料分析工作,为准确提出材料供需创造条件,为提高供应水平打好基础。
4.2.2合理供料,减少二次搬运和堆积损失建筑材料要做到供好、管好、用好,才能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决不能认为材料供到现场就算完成任务,而是要运用运筹学原理,精心安排送料时间,做到哪里用料就送到哪里,一次到位,不需要二次搬运,减少二次搬运费和劳动力消耗,减少二次堆积的损耗,做到材料到场就用,提高工作效率。
4.2.3开展文明施工,做到班组操作落手清施工现场脏、乱、差,必然严重浪费建筑材料,所谓“走进工地,脚踏钱币” ,就是对现场浪费材料现象的批评。做好文明施工和班组操作落手清,材料堆放合理,成条成垛,散落砂浆、混凝土、断砖等做到随做随用随清,这样一方面节约材料,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施工现场面貌的改观,更利于安全施工。
4.2.4制定合理的回收利用制度,开展修旧利废工作
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回收利用的料具较多,不仅落地的砂浆、混凝土等材料在操作中应及时予以收集利用,而且绑扎脚手架的钢丝也可以回收整理拉直再使用。另外,修旧利废的项目更多,如:水暖电器、劳保用品、工具等均可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总之,只要我们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制定合理的回收利用制度和奖惩办法,就可以促进这项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
4.2.5加速材料周转,节约材料资金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资金,加速料具的周转,缩短周转时间,就相当于增加了材料和资金。加速材料周转的途径有:①计划准确、及时,材料储备不能超过储备定额,材料要按施工进度适时、保质、保量地进场,做到工完料净。②周转材料须按工程进度及时安装、及时拆除并迅速转移。③减少料具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简化手续和层次,同时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4.2.6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堵塞浪费漏洞对于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定期进行经济技术活动分析,通过分析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当的措施,堵塞浪费漏洞,不断完善管理手段。
4.3材料供应管理。材料供应管理就是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4.3.1掌握建材方面法规文件。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4〕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检验使用综合台帐》,需要监理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4.3.2做好调研选好合格材料。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4.3.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监部门或者其授权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监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4材料采购。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志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影响工程进度。采购人员须做好以下工作:
4.4.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广泛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切合市场实际情况,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4.4.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需求,而材料价格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4.4.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施工用主要材料可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材料质量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材料价格由业主方依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扯皮情况。
4.5材料堆放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5.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会很快被氧化锈蚀,影响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后不能使用。
篇8
一、在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缺陷
(一)实验过程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在很多的初中学校里,授课教师在组织进行化学实验时,太过于死板地按照教学方案进行实验流程。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与他们身边息息相关的地理、历史和生物等课程不同,化学这门课程包含了太多复杂的化学公式和各种元素周期,这些事物本身离他们较远,因此很难提起对化学以及化学实验的兴趣。死板地按照课本进行化学实验,使实验过程毫无趣味性。实际上,我们在保证化学实验的严谨性时,应该适当加入一点趣味性因素,这种趣味性也不会影响化学实验的结果。如果授课教师太过于死板,过分注重教学的严谨性,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学生也提不起丝毫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
(二)学生参与实验较少
由于很多学校缺乏足够的器材供每名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所以很多时候从头到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操作,学生只能在旁边观看。这样学生就无法熟练掌握具体的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中的细节也不了解,所以很难理解。一些教师做实验的速度太快,没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详细讲解,学生往往就会对实验背后的化学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只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样的化学实验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二、化学趣味实验
(一)把化学实验和生活紧密相连
在化学实验室里,使用的各种仪器会让学生产生化学离我们很遥远的感觉,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提高了学习化学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实验,我们可以把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化学的角度进行讲解。同样,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把发生的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发现化学的趣味性,主动把化学和身边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
(二)创新实验方法
有一些化学实验,不仅操作流程较为烦琐,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课堂上不适合进行,并且一些实验结果用肉眼很难发现。对于这些类似的实验,很多教师就直接省略了实验步骤,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讲解,化学本身难度就比较高,一些学生通过实验都很难掌握化学,单凭教师的讲解就更加困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掌握情况。为了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提高对化学的理解,又避免一些实验产生的危险性,所以通过其他方法向学生展示。比如使用网络设备播放化学实验视频,向学生展示实验操作的整项流程和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学生如果对实验过程不够熟悉,可以反复播放教学视频,具有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具备的效果。特别是在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化学现象往往是一闪而过的,观看化学实验视频就弥补了这种缺陷。
(三)采取多种实验方法
同一种化学结论,往往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化学实验得出。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经常性地使用一种实验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之处,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自己创造出新的实验方法,促进化学的发展和进步。
三、日常生活中的化学趣味实验案例
篇9
化学在中考中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和老师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已不再去记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了。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是错误的:①因为缺乏记忆,初三学生经常会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如NaCl写成NaCl,不知H、O的化合价,不会写元素符号……②在中考中,理化合考,学生用来答化学试题的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若考生全靠翻书来答题的话,很难完成所有的试题,再者大多试题在书本上都找不到,需要学生发挥解题能力;③自从开卷以来,很多高一教师觉得现在的化学比以前难教了,因为许多高一新生缺乏最基本的化学常识,这会让他们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遇到很多障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记忆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高效地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呢?
我们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因势利导。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从老师讲授中获得知识,还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循善诱,提高其记忆能力。具体措施:①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化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我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自行燃烧?实验及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这样,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就有了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②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效果。如在讲“电解质的电离”时,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图像。这样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象深刻。③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提高记忆效率。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现出记忆效果不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效果,就要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完整的概念。如:在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中,我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④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如: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跟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硝酸跟硫酸、盐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为电离时可以生成氢离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浓硫酸相似而与盐酸不同,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现在不论稀浓,在不同条件时,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极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又和硫酸有不同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简化了学生的记忆,学生不仅能记住硝酸的特性,而且能巩固对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的记忆。这样克服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端。
那么在初中哪些知识学生是有必要进行记忆的呢?
(1)基本概念。如: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置换反应等,这些基本概念在平时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很有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清晰的记忆。
(2)元素符号。H、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Hg、I元素符号的掌握是书写化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前提,没有掌握好它们,化学的学习将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期要求学生分批地、准确地记忆它们。
(3)常用化学式。如:H、O、N、HO、CO、HO、HCl、HNO、HSO、NaOH、Ca(OH)、NaCl、NaCO、NaHCO、CaCO、KClO、KMnO…
(4)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略)。老师可以教学生用化合价口诀来轻松记忆。
(5)常见化学式的式量或分子量。如HO(18)、CO(44)、CaCO(100)、NaOH(40)……这些在计算中经常用到的式量或分子量若能记忆不仅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错误率。
(6)金属活泼性顺序表(略)
(7)部分典型的化学方程式:如HO在MnO催化作用下分解制O;由CaCO和稀HCl制备CO气体;CO与Ca(OH)的反应……
篇10
一、引入化学现象进行化学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也有一些相似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就是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着力点。教师可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某些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白化学是来源于现实的,但是也是高于现实的,这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枯燥和无谓,化学也有很多有趣奇特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僵硬的化学公式和实验。
高中化学的知识记忆起来枯燥无味,学生基本不愿意去学习,即使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效率自然是不高的。如果我们化学老师能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到化学的教学中来,使学生能够根据熟悉的知识构建起高中化学的知识框架,让他们在真实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去背诵和记忆化学公式和化学规律,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从抽象的层面记忆和学习化学。例如,农家肥被塑料薄膜盖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太阳晒后,当打开后就会发现有热气冒出来,这就是我们在高中化学的教材中学到的缓慢氧化放热现象。这样的生活案例引入到化学教学中,教学时就会言之有物,就不会使学生感到化学课的教学是夸夸其谈。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化学教学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学生真正处在了身临其境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才能真切地感同身受。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知识的教授与传递,而是改正他们在生活中的错误认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创设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化学老师应让学生从生活中过渡到高中的化学课堂上,把对生活中对化学现象的高昂的热情和积极探索的态度保持和转移到对化学的学习上来,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的化学知识相结合,来认识、理解、丰富和改正自己在化学方面的错误认识。
这就需要高中的化学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每节课将要讲授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活泼、学有所得的具有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情景。例如在上《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这节课前,可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創设化学课的生活化教学情景。老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是否发现铜器的保有量要多于铁器的保有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见过浅绿色,且闻起来有些酸味的井水,对这样的井水应该如何解释?”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就会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的教学中来。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形式不但有利于创设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有效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在感受中学习,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以解决心中存在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学生参与的生活化的化学实验课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想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也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讲解形式,应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从而让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实验的快乐与乐趣,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活动中,应该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比如酒精、蜡烛等。这些东西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它们进行实验不但降低了化学实验的神秘性,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亲切感。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解决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的及时解决增强了学生的实验信心和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
由学生参与的化学实验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又促进了他们自身思维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身边的实验材料进行化学实验,可使学生知道化学就在身边,实验就在身边。
总之,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知识,要想学会高中化学,就必须走进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去,以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岳志萍. 生活化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析[J]. 成功(教育),2013(01).
篇11
化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实际操作,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免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而且化学实验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变化和奥妙,是视觉上、味觉等更加直观的感受,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部分化学老师,因为过重于化学效果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忽略了化学实验产生的效果对化学教学效果的促进和帮助,导致了部分学生只对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部分感兴趣,即化学实验神奇的效果感兴趣,但在学习其它理论方面的知识时抱有的消极态度。从而令学生对化学实验只有“玩”的态度,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这就是因为化学老师对于化学实验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从而令学生只关注化学效果,如:
不同易燃物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液体相互混合后所产生的气味以及凝固的情况等等。而且由于学生过于喜欢化学实验的娱乐性,就会疏忽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令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威胁大大提高。
1.2 实验与理论的分离
实验即是实践,而化学实验与理论应当是密不可分的。实验的内容,可以说是理论的操作过程,实验的一个作用就是证实理论的正确,强化学生脑中的化学知识,但有的老师在实验教学时,过于注重实验的过程,但却让学生忘记了相对应的理论知识,最后实验结束,学生只记得不同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效果是怎样的(文秘站:),但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理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所有人都知道铁会生锈,但它生锈的原理,生锈时铁分子发生的变化以及怎样防止铁生锈,却很少有人知道。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1 以学生为教育的中心
近年来,很多报道或文章里,都会提高学生学习辛苦的内容,以及学生毕业后卖书、烧书和撕书的庆祝方式,而庆祝的是自己脱离的苦海。“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对化学一种自我热爱的体现方式的一种,对化学没有兴趣甚至是讨厌化学的学生在这一领域是不会拥有创新意识的,就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而创新则是反复的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想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喜欢的内容,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效果也会较差。所以,老师在实验课上时,其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应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制定的,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和想法,以及实验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实验教学的方向和步骤。包括:学生对那些与化学相关的现象最感兴趣,与学生关联最紧密的化学实验又是什么,以及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化学实验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因为“创新”是学生自己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在学校和老师眼前的某一段学习过程。
2.2 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的有效结合
化学是一门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见现象和产物,比如:玻璃、塑料等,是现代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通过化学反应而生产出的物质。根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让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相互融合,可以令学生时常意识到化学的存在,增加了学生探究化学的机会。比如:学生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化学反应又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存在,即人体。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人体油脂的化学反应过于简单。所有学生都知道,脂肪在加热的情况下会溶解,那么同样运动量同样食物的人,胖瘦情况较大的例子并不是没有,这是因为体质不同的关系,但也可以说是因为不同体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也不同。通过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来让学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和过程,并最后探究减少人体内多余脂肪的有效方法,即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欲望,也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反复的运用化学知识。让化学实验生活化,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把创新意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令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仍可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3 化学实验笔记的有效利用
篇12
“一个好的开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所有化学课里,我把第一节课,也就是“序言”看的最为重要。例如,在讲授“序言”内容时,我没有按照教材内容去讲授,而是先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如“变铜为银”、“吹气生火”等,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瞪大疑问的眼睛,然后告诉学生在化学王国里可以找到答案,接着介绍“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密切关系”等。从一开始,学生就向往化学,对化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 巧借“口诀、顺口溜”,帮助学生轻松突破重点和难点
轻松愉快学习,不仅要求课堂气氛欢快、学生发言活跃,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积极主动,也就是说,绝对不能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感觉知识枯燥乏味,而应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有些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本身就是一种客观事实,不需要学生过多理解,只需要学生记住就可以了。对于这部分内容,死记硬背很慢,效果也不太好。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的记忆速度,我常常借用一些“口诀和顺口溜”。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说,是极其具有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每学期举行一两次。例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4. 定期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知识很零碎,对于这些零碎的化学知识,我定期帮助学生总结,理顺知识结构。除进行单元小结外,还对联系密切又相似性的内容进行总结,如常见物质的颜色总结;置换反应的几种情况:氢气+金属氧化物,碳+金属氧化物,金属+盐溶液;尤其初中化学的难点知识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类学习,并总结归纳出相关公式、一般性分析思路及解题规律。这样不仅简化了难点,使学生感到轻松,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学习兴趣更加积极。
篇13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首先就要上好第一堂化学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准备了几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看得目瞪口呆,兴趣盎然。觉得学习化学很有趣,就喜欢学,愿意学。有了第一堂课的基础,后面的课就好上了。其次,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再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