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内涵。美好乡村建设包括两层意思: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改变村容村貌为主;精神层面的建设,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用全新的生活理念占领农村市场,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满幸福。
(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建设生态安徽必然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安徽省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美好乡村。
第二,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实质是在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应把加快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第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目标任务,其中蕴含着生产集约高效、生活低碳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等生态文明要素。只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把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才能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第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农村建设尚处于由点上探索向面上推进的阶段,迫切需要针对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在更高层面上谋划新举措。农业比重高,农村人口多,城乡差距大,这是安徽的基本省情。,建设美好乡村对于建设美好安徽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同时也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二、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
安徽省美好乡村的建设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具体目标,致力于从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构建、乡风民俗、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实现乡村社会质的提升,尤其是把产业、乡风、保障体系建设提到与基础设施建设同等的高度,体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尊重现实、尊重历史的建设理念。
三、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美好乡村发展方向。美好乡村发展的定位,关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实施中,一是美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我们要在以前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和农民住房改建,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镇集聚,引导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使乡土文明融入现代文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二是美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
(二)注重统筹规划,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步伐。要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准则,坚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规划建设中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建设规划设计不到位、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不符合,不得建设。把美好乡村发展规划与当地乡村建设规划、休闲旅游规划等体系融合,将美好乡村、企业、景点等优势资源串点成线、连网成片,扩大规模,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发展品牌。在规划建设中要注重建管并举。美好乡村建设在注重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三)注重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美好乡村经济。产业支撑是美好乡村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产业,就可能“空壳化”。美好乡村建设要落实在经济发展上,立足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和人文特色,把特色放大。要围绕以经营乡村为目标,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色村和特色产业。要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对不相适应的企业或产业发展的品牌,采取帮助异地搬迁和促使同类集聚发展的方式,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实现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四)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美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群众受益。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意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要为群众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镇域经济发展。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之中,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培养农民正确价值取向以及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五)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好乡村建设合力。政府引导是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注重政府引导,避免政府包办。要大力宣传美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出台一些具体的扶持政策引导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参与美好乡村的建设。要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形成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不能忘记完善工作落实机制,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要作考核。
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摸索,做法也需要不断完善,通过实践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创新举措,拓展思路。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将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加富饶美好。
参考文献:
篇2
1.1美好乡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美好乡村建设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新农村发展战略。
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其次,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第三,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最后,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
1.2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产业化(Agriuctlural Intgeratino)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含量高、产供销一体化程度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2.美好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
2.1发展一村一品。落实美好乡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发展的上下游的高度集成和综合,按照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原则,按照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指导思想,重点打造区域农业集聚区。根据每个乡村的特点和产业结构策略,着力打造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后期市场拓展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了农业功能拓展,产业领域拓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形成长产业链,高集成度,产、加、销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加工增值率不断提高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2.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传统农业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其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受市场变化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农业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需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强度。通过发展多种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农家乐、农产品工艺品等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产业,不断拓宽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同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二元化”发展的整体面貌,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农村综合开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等美好乡村建设工程的逐步落实,为建设和谐、幸福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贡献力量。
2.3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证农产品安全,满足现代市场竞争需要的前提条件。因此,为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和制定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推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种养模式,按照相关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实行市场准人制度。
2.4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保障美好乡村建设
篇3
“幸福指数”的内涵
近年来,“幸福指数”一词在社会上被广泛运用。指数,本是经济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其最初含义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数,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后来,这一术语被广泛运用,逐渐演变为一个大众词汇。幸福,是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对它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美好的生活;另一是指人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由于每个个体都浸染于特定的文化,因而这种幸福体验便具有了较多的文化特色。幸福指数所针对的幸福,显然接近于人们对幸福的后一种理解,也可以称之为幸福感。
美好乡村建设意味着更高的幸福指数
美好乡村建设包括两层意思: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改变村容村貌为主;精神层面的建设,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用全新的生活理念占领农村市场,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满幸福。
(一)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只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协调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全国真正实现。
(二)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实质是在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加上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农村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问题突显,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大。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应把加快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目标任务,其中蕴含着生产集约高效、生活低碳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等生态文明要素。只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把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才能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提升美好乡村建设的幸福指数,就要正视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一)缺少全面而可行的规划引领
规划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居于龙头地位。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很多村干部觉得无所适从,反映规划的引领作用不能在具体实施中得到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规划没有走在前面,比较仓促,规划人员不能充分了解当地情况,考虑问题欠周全,而参与审定的人员或是不够专业或是为了应付走过场,造成规划脱离实际、起点不高或不够全面。
二是反映上级领导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观念不同,要求不一样,在检查工作中会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造成的结果是规划与施工脱节,在具体实施中七改八调,既浪费了资金又影响了进度。
(二)个别地方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美好乡村建设首先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要从符合农民意愿、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渗透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美好乡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农民心中一杆秤。而现实我们发现少数地方或个别领导全然不顾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结果劳民伤财,有了面子失了里子,有了外形没了精神,引起农民的反感。
(三)土地流转困难和用地指标紧张问题亟待解决
村庄整治规划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流转。一方面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等法律规定缺乏政策措施配套,两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即现行宅基地无偿使用政策与集体供不出宅基地之间的供需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老宅基地无偿收归集体的规定与农户实际有偿取得新宅基地之间的退补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村集体资金匮乏,缺少有效的宅基地置换、流转调控手段。
(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之间缺口大
在美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每年都向农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即使这样,对于美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其次就是项目启动资金不足,而项目一旦启动,就需要资金投入。而在村一级,资金严重不足,多数村没有或很少有集体经济来源,为了建设美好乡村,多为农村集体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社会和私人集资及项目的先期财政拨付。这种先借钱建设,后拿到财政补助后偿还的现象在大部分农村已经普遍存在。
建设美好乡村,提升幸福指数
(一)因地制宜,重视群众利益
乡村的建设和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乡村的建设必然遵循一点,它应该向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的发展不能够分离开来,它们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将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分割成两个部分,那么就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
展。由此可以看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最主要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让乡村逐步的向城镇靠近,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乡村规模和面积,让农村的人口集中在一起。这样做得目的是让农村的土地经营更加的规模化和规范化,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另外,美好乡村建设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村经济环境,造福与乡村人民,换句话说,它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为群众创造一个高水平的生活环境。
(二)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在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在项目开始之前,先制定好整体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一步一步的实施,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的。以安徽省为例。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安徽省首先按照当地情况制定好了整个项目的规划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分步骤的实施,这样就让整个项目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各个方面的建设统筹的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从整体之上把握全局。特别是要将当地的旅游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结合在一起,让建设的规模扩大。
另外,美好乡村建设少不了政府财务的支持,因此要想顺利的推动乡村建设,必须加强财务的投入,这样才能够让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处。
(三)注重产业发展,加强政府引导
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地的政府应该重视产业的发展,向外引入一些产业项目,推动乡镇产业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前进。同时,还需要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在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让乡村人民认识到美好乡村建设是符合他们的切实利益的。并且政府还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乡村人民进行美好乡村建设。这样才能够为美好乡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健全机制,狠抓落实
良好的工作机制对于推动工作,落实党委、政府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要及时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村结对共建机制,对口支持、共同建设美好乡村。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选派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美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责任分配到人。同时,严格奖惩兑现制度,激发广大干部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对在美好乡村建设总成绩突出的同志要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拖拉懒散,涉农违法违纪的同志予以严肃查处。
结语
综上,美好乡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因此美好乡村建设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解决困难,这样才能够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目前,幸福测量本身还不完全成熟,应该主要采取探索的方式,尤其需要从中更多地知道到底有些什么因素影响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并随之不断完善施政的指标体系。目前幸福感测量研究存在指标不统一、研究方法有待创新、文化差异性日益突出等问题,所以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出发,编制一套适合当今中国农村农民的幸福感量表即幸福指数,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克亮,罗丽云.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探求,2012.5.
篇4
2012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范本《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配置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中心等11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4项基础设施,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配置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垃圾收集点。
在设施建设上,道路交通工程应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宽度。在城镇供水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规划》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将全省分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皖南片区,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在建筑风格特色上,皖北片区总体建设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皖中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点,沿江片区宜融合江南水乡和皖南民居特点,皖西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带有部分徽派元素,建筑形式简洁流畅,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
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营造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的村口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产业发展上,全省将规划建设淮北平原地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南、皖西大别山等5个农产品生产集聚区,保障传统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兴业富民步伐。
篇5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refact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热潮,“美好乡村”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在新农村建设火热和乡村游火爆的当下,很有必要思考:怎样在乡村物质空间“重构”的过程中避免其传统特色的“解构”?
毋庸置疑,中国现如今大多数乡村面临着房屋破败、规划分散、交通不便、土地利用粗狂、基础设施缺乏等各种弊端,要想达到“美丽”,乡村的各个方面是不得不“重构”的。但“美丽乡村”体现的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理念,它也是一种文化空间和生活方式,所以在乡村建设的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是片面的追求统一性、模板式就会导致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特色被解体,从而造成乡村特色“解构”的误区。
2、美好乡村建设的“重构”现象
2.1规划层面上“重构”的概念
“重构”一词在科学界常被大量运用,如光子重构、软件重构、色彩重构等等,按其字面意思即是重新构建,但当“重构”一词与其搭配的研究课题不同,其所反映的意义也就不同了。这里将“重构”的概念引用到美好乡村的建设规划层面上,则是指由于乡村存在的房屋破败、规划分散、交通不便、土地利用粗狂、基础设施缺乏等各种弊端而对其的物理空间重新规划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2.2乡村建设“重构”的必要性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著名学者梁漱溟就曾说过“今后数几十年能令中国人向上奋斗的新方向就是乡村建设运动”。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问题的日益彰显,郊区化现象的普遍,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如何使得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就在于如何减小城乡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乡村的生活条件已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远远落后于村民的需求,狭隘的泥泞小路满足不了小汽车的普及,破败的房屋满足不了村民生活条件的提高,落后的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村民生活品质的追求.......
人们对乡村生活的追求以及乡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促使了乡村建设不得不“重构”,在全国掀起的“美好乡村”建设,就是国家对乡村建设“重构”的重视。小到中国每一个村民的生活条件,大到中国的国际地位,乡村建设“重构”都有其必要性。
2.3乡村规划建设“重构”的表现方面与其面临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一组数据表明:全国有一半行政村尚未通自来水;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7000万户农民住房需要改善;60%农民没有卫生厕所;60%以上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6%的行政村尚未通公路和电话;2%的村子尚未通电;1%的乡镇没有卫生院。这些现状表明村镇规划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
2.3.1 建筑单体和规划布局方面
村中建筑单体由于建造年代不同,造成新旧程度相差大,且村民大多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建筑样式以及地址,使得村中建筑随意多变,参差不齐。在规划方面,建房者主要考虑自己的使用方便,根本不会考虑到左邻右舍和前后院关系,由于无规划,所建房屋往往不能成排成行,甚至朝向都不统一,院墙更是里出外进,不整齐,建筑材料各异,因此造成村庄布局凌乱,土地利用粗狂。
2.3.2 道路交通方面
村庄的道路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形成的,路面泥泞不堪,沿路阴沟和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雨雪天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村中主要车行道大多过于狭窄,几乎不能容纳两车的相错行驶,节假日探亲时,常会造成路面堵塞。
2.3.3 公共基础设施方面
长期以来,政府财政的公共设施投资主要面向城市,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长期被忽视,从而造成乡村普遍存在着社会公共服务的欠缺,社会公共资源不均衡,社会公共产品不均等,使村民很难享受城市居民具有的便捷丰富的公共生活。
2.3.4. 生态环境方面
一方面相对于城市,乡村有着先天性的自然环境,大面积的农田、繁茂的植被、蓝天绿水、缕缕炊烟。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思想被农民狭隘的小农意识所取代,农村也日益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污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的水质污染;垃圾成堆、家禽随处安放以及村民房屋的违章搭建更是造成村容村貌的严重破坏。
2.3.5.产业布局方面
现如今,农村已不再仅仅只发展传统农业,各色各样的特色产业也在农村“安置落户”,生态旅游业、工业制造业以及文化旅游业等等逐渐开始与传统农业平分秋色,但在这些产业给村庄以及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村庄原先简单的功能布局变得复杂化,未经规划、见缝插针式产业布局,严重浪费了农村的土地,破坏了规整的农田,更是将整个村庄划分的支离破碎。
2.4乡村规划建设“重构”的注重要点
乡村规划建设“重构”是绝不能以牺牲乡村传统特色为代价的,“重构”应是乡村建设的一种颠覆和创新,而不是重复和守旧,针对乡村建设中“重构”的表现方面,以下就来谈谈“重构”在这些表现方面的注重要点。
建筑与布局方面要有统一的规划,对于破败以及有损整体形象的建筑单体要进行必要的维修或重建,一些年代久远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则应给予圈地保护,并合理利用,将其打造成所在村庄的特色建筑。要融入村庄所在地的物理空间特色以及文化特色进行布局,在规划中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河流、古树、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在统一中寻求特色,规整中透显灵活。
在村庄生态环境整治方面,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滥施农药、化肥的危害性,加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要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环卫保洁机制全面建立,垃圾清运正常化。最会对于生态环境整治进行一定的规划,防止斑点式改善,不成体系。
村庄中的传统产业以及新型产业等要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根据各产业的所属性质为其选址,如旅游生态业和文化旅游业在选址时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自身旅游特色,而工业制造业选址则需位于村中偏僻、交通较发达处,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村庄环境的破坏。另外,将相似产业临近布置,不仅可以使产业间相互促进,还能避免各产业相互之间以及对村民生活的干扰。
3、美好乡村特色“解构”现象
3.1规划层面上“解构”的概念
与“重构”的解释方法相似,“解构”也只是一种泛指,本文的“解构”一词也只是针对乡村规划这一层面上而言的,即美好乡村“解构”现象指的是在美好乡村“重构”过程中由于片面的追求统一性而导致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特色被解体。
3.2美好乡村特色“解构”的危害性
如果说规划建设是一个乡村的外在形象,那么特色就一个乡村不同于另一个乡村的内在灵魂,乡村是一个有机体,规划者切不可为了一味的追求其外在形象而破坏了其内在灵魂,也就是说要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避免特色的“解构”。
中国各个乡村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与发展,都有了其自身的特色和内涵,无论是地形地貌、传统风俗等非物质特色,还是古建筑、古树名木等物质特色,这些都是独立于乡村的外在条件而存在的。一旦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忽略了这些特色,造成乡村特色“解构”,就会如同挖空了这个村庄的“魂”,那么再好再美的美好乡村规划也不过只是一个缺少灵魂的“壳”而已,是没有生气和灵气的。
3.3乡村特色“解构”现象出现的原因
3.3.1 模板式布局,造成村庄规划的机械重复而非打破传统的颠覆
近年来,村庄建设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有些地方把“建设城市一样的房屋,过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当成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一味强调推倒重建、全部翻新,将城市的规划方式简单的套用到乡村建设上来,将新农村建设成“宽马路,排排房,张村李村差不多,东乡西乡一个样.......”,机械重复的建筑样式、布局方式、景观绿化将原本风土人情味浓郁的乡村塑造的“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灵活有机的乡村结构被彻底破坏。
3.3.2急于求成,忽略了各个村庄所独有的人文特色和历史传统
为了响应中央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争当模范乡村,各地政府大干快上,急于求成,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机下,很多蕴含着丰富农耕文化的文物古迹顷刻崩坍,流淌千年的小河被改了道,生长百年的大树被挖出当成的“城市景观树”,翠绿的竹林变成了人工绿化带,存在了百年的宅院因不够新潮被撤除,古朴的青石小路改成了宽敞的柏油大路.......这一系列的变更却使得新农村建设侧重了“美丽”一词而忽视了“乡村”一词。
3.3.3自上而下的规划机制,对于公众参与方面的欠缺
“美好乡村”建设基本是由所在地政府组织,设计单位承办,很对乡村改建时很少参考村民意见或者根本不组织村民参与,精英式思想、自上而下的规划机制,将乡村打造成政府人员、规划师想象中的世界,而非每时每刻都居住村中的村民想要的世界。对于一个村庄的改建,笔者认为应该使规划从属于村民的意见,一个好的“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要保留村民们喜爱的部分,改造给村民带来不便的地方,而这些只有深入村民中,多听村民的意见才能达成的。
3.3.4景观规划过于人工死板,打破了乡村自然景观固有的灵活性
大面积的公共广场、对称的行道树、质地各异的铺装等硬质景观易于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有序的空间组织,所以很受规划者的喜爱,在城市中,这样的人工景观随处可见,但如果这些规划者青睐的“宠儿”们一旦被大量的引入村庄规划,那么带来的将是死板和机械,乡村之美,美在其自然、灵活和特色,在景观规划中应切勿本末倒置,要时刻遵循自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的设计思想。
3.3.5 在追求空间规整统一的要求下,牺牲了乡村自发形成的公共交往空间
村民之间长期形成那种浓郁的乡土之情是城市人间冷漠匆忙的生活习惯所不能比拟的,相对于人为塑造的壮观气派、规整统一的空间场景,村民们或许更钟情于自家门前傍晚时分各家各户拿着扇子聚在一起话家常的晒谷场,那棵可以让村民端着饭碗、悠闲的在树荫下纳凉的大树。那些长年来自发形成、村民乐于聚集的交往空间,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被重视的地块,或许这些空间对于整个规划方案和村容村貌具有一定的损坏,也可以给与一定的改善,但切不能全部,更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空间带来的精神价值是其可能损坏的物质价值远不能超越的。
4、探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重构”过程中应避免特色“解构”的措施
根据笔者上文对于“美好乡村”建设“重构”与特点“解构”现象的探讨,不难发现“重构”中是否出现“解构”最大的辨识点就是能否维持一个村庄自身独有的特色,使美好乡村美得要像乡村,所以探讨这一措施的关键是要在乡村建设中融合乡村特色一词。
4.1探讨内容的重要性
首先,乡村特色“解构”现象在美好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出现的概率大,但政府和规划者对其问题的重视度却低。只讲究速度、业绩、美观已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一大弊端,乡村的地方性、差异性成为规划建设时可有可无的考虑,所以这类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提高政府以及规划者对乡村特色“解构”现象的重视。
其次,作为”乡村之魂”的乡村特色一旦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被“解构”,其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略。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空间格局的破坏、乡土建筑特色和街巷景观特色的丢失、传统村落文化的淡化这些都是乡村特色“解构”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要时刻以这些特色为前提,最大程度的避免特色的丢失。
再次,对乡村特色“解构”的重视可打破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同质化现象。
柏油路、行道树、大广场、排排房几乎已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套版,美好乡村建设在追求“好”的同时也要蕴涵“美”,“美”是不能脱离特色之美的,每个乡村都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色,这恰恰是打破同质性的最大“利器”。
最后,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为今后美好乡村的建设规划提供一条可参考的道路,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未来打下相应的理论基础。
4.2措施的归纳分析
在美好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乡村特色之所以“解构”,往往是因为规划者不重视乡村建设与乡村特色的融合,一味的看重如何将村容村貌改善和提高,而忽略了村庄在历史长河中所奠定的底蕴和特色,下面笔者就来探讨一下乡村“重构”过程中避免“解构”的一些措施要点。
4.2.1乡村传统特色文化与规划布局的相融(规划全区层面)
美好乡村之所以出现公式化布局就是由于在其规划平面上没有体现乡村特色文化的亮点设计,每个方案几乎除了建筑就都是生硬刻板的人工景观,乡村特色文化在乡村建设“重构”中的体现正如“画龙点睛”,是关键的一笔。存在百年的古井,见证村庄繁荣衰败的古树,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民居,这些都是必须在村庄规划中得已体现的,并且在规划布局时要给与一定的强调突出。还有些乡村的形成是由于一些历史条件、在其存在过程中见证了历史事件、存在过历史人物,这些都是别的乡村不可求的,那么如果村庄的现状没能体现,在规划中即便是重新构建也许给与一定的强调。
4.2.2乡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相映(建筑单体层面)
一座单体的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它的择址、造型、材质等都需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任何一个建筑或建筑群如果破坏了规划的整体秩序和周边环境,即便其建造的多么完美,它都是失败的。中国传统村落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不仅考虑内外环境主次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而且也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呼应和协调,如山地建筑顺应等高线而建,滨水建筑的临水而建,都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案例。所以乡村中的建筑与自然、房屋与庭院、室内与室外的有机组合都是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相融相应。
4.2.3乡村景观与自然的共生(景观规划层面)
景观一般是规划者自己情感与意愿的折射,它们的布局与设计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情景交融”。而自然的存在则是客观的,在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与自然融合,与自然同生同息。在规划中景观是可以“重构”的,但自然生态却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切不能为了重塑景观而破坏自然环境。
从古至今,择基选宅、顺应山水就一直在规划建设中被利用,所做的景观为减少土方开挖更是顺坡就势、逐级而上,遇水不截流填沟,而是顺水布局。乡村无论是在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中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在村庄规划中应该合理的利用自然要素创造更适合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应使整个乡村和建筑、广场等人工景观融入到自然这个大环境中,体现景观与自然共生的自然村落景象。
4.3.4乡村建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制度的共存(公众参与层面)
在当今的美好乡村建设中,大多数乡村只有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但这种规划模式潜藏很多隐患,例如它会使乡村规划趋于城市化和公式化,并使规划陷入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局面,最主要的一点是它不能反映基层民意。对于一个村庄的地方特色,村民们往往比规划者更为了解,所以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对于特色的保留与利用,是一定要让村民参与进来的,这样就需要有完善的自下而上规划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结合,对于避免乡村特色“结构”是具有很大作用的。
5、关于美好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有无特色“解构”的案例分析
5.1乡村建设规划“重构”过程中忽略乡村特色“解构”现象的平庸案列—— 北京通州区西集镇耿楼村村庄规划
5.1.1耿楼村概况
耿楼村位于北京通州区西集镇西南,通州区东南20.5公里。东距王庄1.3公里,西北至老庄户1公里,南部紧邻北运河。该村交通优势较为明显,四周均有主要道路。该村西部紧邻镇级公路小老路,东部紧邻镇级公路杜陈路,村庄北部东西向土路以及村域南部东西向大堤路沟通小老路和杜陈路。村域内部主要道路为沟通西南与东北的道路和村庄中部沟通村庄主入口和村庄北部鱼塘的村庄主路。
5.1.2耿楼村规划“重构”过程中的特色“解构”
结合耿楼村的规划总平面图不难看出,该村的规划沿袭了大多数美好乡村规划的通病,建筑排列整齐统一,整体布局规整对称,排排房,宽马路,行道树,大广场.......这些虽然改善了村庄原本较为杂乱的村容村貌,新增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但规划却并没有在景观、空间以及建筑上反映出该村历史悠久的特色,根据耿楼村的简介可知,该村“明代已成村,明初山东人随明军北上至此定居,因系牧羊之地,设有羊圈,故曾名羊圈村”,虽后来被毁,物理空间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并改名为耿家村,但其保留的历史底蕴以及传统特色却并不会随之丧失。规划者应该将这些特色挖掘出,再融合到规划方案上去,绘制出一幅独属于耿楼村的蓝图。但该方案显然并没有重视耿楼村的历史特色,只是一味的就规划论规划,缺少了反应耿楼村特色的亮点规划,使得耿楼村成为了美好乡村同质化布局下的又一个牺牲物。
(耿楼村村庄规划图)
5.2乡村建设规划“重构”过程中避免乡村特色“解构”现象的优秀案例
—— 以基于地域特色的磐安县白云山村为例
5.2.1白云山村概况
白云山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安文镇的西南部,距磐安县城约6km,村庄地处半山腰,三面环山,生态环境优越,村内耕地面积很少,但有较大的山林面积,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十分优越,为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村庄东南侧数百米外有条宽八米的公路,该公路是县城和诸永高速的连接线,往北可至磐安县县城,往西南可至诸永高速磐安出口,交通较为便利。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白云山村有农业人口202户,650人。全村有耕地23.6公顷,三林面积约195.2公顷。
5.2.2白云山村建设“重构”过程中的特色体现
在总体结构布局方面,规划是以保护村落的原有肌理和格局为基本原则,对其加以织补和修复,使之在“重构”过程中处处体现特色。首先,树立道路系统,本着因势利导、畅通便捷的原则,将原有的机动车道加以延伸,形成一个环线系统,并把环线延伸到村外的梯田、山林之中,这样不仅方便村民共享位于中心的各种服务,而且又使村民日常的公共活动得以延伸至自然。其次,为了改变村落的混乱局面,规划时结合原有村落建筑布局,在村落重新整合一批新建建筑用地,使得新老建筑融为一体。
(白云村规划总平面图)
在建筑方面,建筑主要是依附在由道路和街巷形成的村落骨架上面生长,即形成了山地村落的特有格局“山势——道路——建筑”。针对白云村中风格不一的建筑,根据其现状特征、建筑类型及周边场地特征,结合村落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将整个村落划分成3个功能区块,分别为:传统风貌保护区、既有居住区、新建居住区。各个区块的建筑根据其所在区域的属性,作拆除、保留、改造、新建4种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统一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等手段,使得每一个区块内部实现风貌的自然过渡与协调。在材料运用上,处使用基本的建筑材料外,再采用木材、石材等地方性材料,作为新的建筑材料,加强村落的地域特色与不可替代性。
公共空间方面,有室内外之分,白云村的室外公共空间主要位于古井、四棵树、古街巷等处,这些公共空间刚好也位于村落内主要街巷的交汇处,在村落的历史中曾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室外公共空间位于村落中间连接古井和四棵树的古街巷两侧,以及原有的大礼堂等处。由于这些建筑具有良好的传统风貌,规划者将这些废弃的老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把古街区改造成步行街区,两侧布置农家乐、活动中心、民俗展示等功能用房,大礼堂则改为集中式酒店,作为接待游客之地。
其他一些细部特色改造。利用地势,保留街巷原有的两种类型:平行于等高线的街巷和垂直于等高线的街巷,在这些街巷的交汇处,以不破坏街巷原有格局的原则下使街巷空间自然放大,和村落一些公共中心巧妙结合。对于村落中心一些闲置但却颇具特色的三合院住宅,为了充分利用村庄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村委会拟通过村集体经济将其收购,或引进外来资金联合经营等方式将其逐步改造成满足养生度假、休闲旅游的场所。对于村中心的古树更是合理利用,将其打造成白云村以大自然景观特色。
(改造后的街巷)
结语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传承地域特色应该是乡村规划建设“重构”的前提,任何脱离本土的村落更新建设都如同无水之源、无根之木。美好乡村需要的不是像城市一样井然有序、规整对称的布局,村庄规划对于特色的体现是不容小窥的,只有融合乡村特色,避免乡村特色“解构”的乡村规划才是美好乡村“重构”之精髓。本文正是通过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希望广大规划者对于今后的美好乡村建设特色问题得以重视,让浓郁的乡村之情、灵动的乡村之景、悠久的乡村文化更完美的展现,让乡村的生活水平与居住环境向城市接近的同时,更大程度的体现其优于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底蕴,让乡土特色不仅能够成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别,也使其成为不同乡村之间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汪火根.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共同体与社会秩序的重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2]李保群.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解构与重构[J].邵阳学院学报,2008(04).
[3]郎小霞.张斌.郎海波.新农村的特色发展之路——以青岛崂山区为例 [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
[4]陈晓华.章莉莉.欠发达地区乡村空间重构及规划策略——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J].池州学院学,2009(6).
[5]吴毅,贺雪峰.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
篇6
一、城市概况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皖、浙三省交界处,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古代有“土控吴兼越,川连歙与池。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之誉;近代有“宁芜之屏壁,徽杭之项背”之评;当代有“皖东南大门”之称。
宣城市域面积12340平方公里,辖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县、绩溪县、泾县、郎溪县和旌德县。共有27个乡、57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宣州区9个)、897个村(社居委)。
二、现状特征
宣城市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从北到南包含了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这在国内的城市中也是少有的。由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以及交通条件的不同,就使得村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村庄的集聚程度、规模大小、形态以及风貌等都不尽相同。
北部为平原和丘陵地区,村庄规模较大(约560人/村庄)、密度较高(0.58个村庄/平方公里),呈成片式布局,因地势低平,水网稠密,圩区较多,雨水频繁,建筑大多建设在圩埂上或台地上,形成带状的村落布局,建筑基地较深。鼓励发展坡屋顶,建筑色彩基调色以浅色调和淡雅的色调为主。
中部村庄规模适中(约520人/村庄)、密度适中(0.42个村庄/平方公里),距离较远,为避开地质灾害、发展特色产业,村庄基本沿重要交通廊道和河流轴向生长,因丘陵较多,用地少,部分村庄沿缓坡及地势低平地区分布,传统民居形成了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紧凑的村落。
南部以山区为主,人均耕地较少、交通通达性较差、地形复杂,村庄规模较小(约370人/村庄)、密度较小(0.35个村庄/平方公里),村庄零星布局。南部片区村庄历史文化特色显著,建筑的粉墙黛瓦与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相融合,其马头墙有特殊的防火功能。
三、空间布局
1.空间体系
综合考虑宣城市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将宣城市美好乡村规划建设路径规划为“七点、十带、三片”的空间格局,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的点轴带动效应和分片分类指导。
于城市主要门户节点规划“七点”
宣城主节点、面对太湖方向的主门户广德郎溪节点、面对杭州方向的主门户宁国节点、面对黄山太平湖方向的泾县节点、面对徽州区、歙县、婺源方向的绩溪旌德节点。
沿主要交通沿线规划“十带”
宣州区狸桥至水东示范带、洪林至文昌示范带,郎溪县214省道示范带,广德县东卢山水画廊示范带,宁国市215省道示范带、港口至千秋关示范带,泾县322省道琴溪至云岭至桃花潭示范带,绩溪县登源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带、215省道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带,旌德县205国道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带。
依据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划分“三片”
北部片区(圩区为主):即南漪湖周边片区,包括宣州区(除新田镇、周王镇、溪口镇外乡镇)、郎溪县(除姚村乡)、广德县(除柏垫镇、四合乡、卢村乡、杨滩乡)。以优化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为重点;突出土地整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提升、风貌塑造和文化保护等内容。
中部片区(丘陵区为主):包括宣州区(新田镇、周王镇、溪口镇)、泾县、广德县(柏垫镇、四合乡、卢村乡、杨滩乡)、宁国市、郎溪县(姚村乡)。以优化人居环境,突出风貌为重点。
南部片区(山区为主):包括旌德县和绩溪县,以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民风民俗为重点;加强综合配套与人居环境建设,突出山村空间肌理,彰显传统风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村庄布点
统筹乡村人口分布
为优化宣城市村庄空间布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规划到2016年,全市建设中心村700个左右,达到美好乡村标准的约430个,建设自然村约3000个;到2020年,全市建设中心村680个左右,达到美好乡村标准的约630个,建设自然村约2300个;到2030年,全市建设中心村560个左右,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建设自然村约1250个。
分区村庄规模
北部片区(圩区为主)中心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500人,自然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200人。中部片区(丘陵区为主)中心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200人,自然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100人。南部片区(山区为主)中心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200人,自然村人口规模不宜少于100人。
3.分类引导
依托资源,引导村庄特色发展。村庄按照区位与交通条件分为城郊型村庄和乡村型村庄。城郊型村庄注重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对接,乡村型村庄注重自身各项设施的配套。
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建设模式。美好乡村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四种模式。其中,中心村一般宜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模式,保留的自然村一般宜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模式。
四、建设要求
1.总体原则
在村庄建设和整治中,要坚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做到尊重自然、注重安全、远近结合、因地制宜。
2.选址与布局
村庄选址应遵循安全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尽量不占或少占优质农田,对原村庄用地要及时进行复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尊重农民意愿,结合自然条件,提倡相对集中。符合城市和乡镇总体规划,并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避开国家、省、市在法律和法规中规定的各类应当避让的区域。
村庄布局一是要有利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产业调整。二是要基于现状,避免大拆大建;三是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四是要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传统布局模式;五是要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防止对农村传统文化、乡土风情、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破坏;六是不得随意砍伐古树名木,不得随意破坏林地、湿地和水面等自然地形地貌;七是根据丘陵山地、丘陵、水网等不同地形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
3.建筑风貌
尊重村庄现有建筑风貌,避免不必要的建筑形体及风格改造,对圩区、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环境所形成的地方建筑特色进行梳理整治,建筑色彩不得使用红、黄、蓝等三原色,鼓励引导徽文化元素的应用,体现乡土气息,新建建筑不宜超过三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北部片区(圩区为主):新建建筑结合当地水系环境布局,强调与原有建筑轮廓线组合的流动性及柔美曲线的形态塑造,原有建筑仅对危破房改造,并不强调对原有建筑形式整合统一。
中部片区(丘陵为主):居住较密集,为现代与传统相对有序并存的建筑风格,新增建筑结合当地自然地势与原有村庄分形发展。现代建筑风貌区的原有建筑仅对危破房进行改造,传统建筑风貌区的现代建筑保持色彩协调且运用攀援植物造景的形态空间设计。
南部片区(山区为主):居住相对分散,为传统建筑风格,新增建筑与原有村庄的风貌及尺度相协调,原有现代建筑改造在空间尺度、建筑形式、色彩肌理与历史建筑协调。
4.景观风貌
村口景观
村口景观应注重传统水口文化的打造,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动场地与建筑空间营造等手段突出标志性景观效果。
水系景观
加强坑塘河道水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结合村庄布局,通过梳理、整理水系,进行景观建设,包括修建水边步道、开辟滨水活动场所、局部设置亲水平台及修正岸边植物等内容。水体护坡宜采用自然护坡、适度采用护砌,营建村庄特色水系景观。
村庄景观
村庄景观营造以自然淳朴风格为主,充分尊重原有村庄空间肌理及历史文脉,利用现状要素有选择地赋予村庄新的景观和功能属性,运用保护与再生设计理念创作地域特色景观,延续村庄地域文脉。完整传统空间结构并能长期健康发展的地方特色聚落,注意保护和利用。加强保护古树名木,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多采用乡土树种,种植经济果林。
公共活动空间
从村落布局结构、功能流向出发,适应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劳作习惯,结合村庄土地利用格局,选择自然集聚、可达性强的场地作为村庄公共活动中心。
公共活动场地景观与功能相协调,充分利用地方物种和材料塑造村民喜闻乐见的公共活动空间。
庭院景观
庭院景观满足农民生活和生产需求,满足农用车辆暂停、谷物晾晒和家禽家畜活动的空间需求。绿化植物选择应以实用性的瓜果蔬菜为主,欣赏性的花木为辅,建设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美化空间双重功效的经济庭院。注重对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处理,鼓励村民利用地方特产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景观效果。庭院景观可综合考虑沼气池、雨水回收利用等统筹考虑。
5.产业发展
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优势,鼓励工业进入工业园区,依托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畜牧水产养殖、观光农业、苗圃蔬菜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
北部片区(圩区为主):以水产养殖、加工为主的渔业及其观光渔业及农家乐为附加产业,代表地区主要是水阳镇、狸桥镇等水资源丰富的圩区。
中部片区(丘陵区为主):以茶叶、毛竹、林木、板栗、苗木花卉和蔬菜种植为主导的林业及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和加工为附加产业的田园经济,代表地区为宁国、广德等低山丘陵地区;以红色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代表地区为泾县的茂林镇。
南部片区(山区为主):以古村落和古建筑为旅游资源的乡村旅游为主导的地方产业,代表地区为旌德县江村、绩溪县龙川村、湖村、冯村、石家。
五、结语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应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规划引领和资金保障措施,加大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民间资本、村级资金等,分期实施,制定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美好乡村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2012
篇7
因此,泾县查济村、桃花潭镇和黄田古建筑群是党校学员们已“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文明”为课题开展社会调研的首站,学员们不辞辛苦在为期两天的调研中,对查济村村里名气大的建筑如镏公厅屋、洪公祠、德公厅屋进行了考察,和在村里的居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桃花潭镇旅游和绿色养殖业进行了考察,在黄田古建筑群调研,学员们对思么濉⑻一ㄌ墩蚝突铺锕沤ㄖ群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一,泾县思么濉⑻一ㄌ墩蚝突铺锕沤ㄖ群是以谋求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旅游富民为目标,利用当地遗址、遗迹及特有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产业,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促使古村焕发“新容颜”。
第二,利用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被列入省级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行列的时机,为推动查济的发展创造了契机,而且通过美好乡村建设,激发了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
第三,解决古村落产权困扰,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设开发的管理工作机制。面对古村落的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没有承担能力,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政府未必能承担大量的资金。为解决古村落中的产权问题,部分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中都倾向于采取通过收回老建筑的产权进行保护开发。
第四,统筹新村和古村建设。新村、古村统筹建设应首先明确定位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衔接,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应该是“利用古村吸引游客,利用新村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对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改善居住环境。新村的基础设施应按较高的标准进行建设,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
第五,加强对古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整治利用,营造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氛围。 古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反映了祖先在建村立围时的智慧。因此古村落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也是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开辟生态旅游对于古村落的开发也极具意义。
“海绵”吸水 留“蓝”驻“绿”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宣城市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
“就是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需要时再把水放出来”――宣城市相关工作人员说,传统城市建设中的宽马路、大广场、填河填湖造地、采用工程措施快速排除雨水等,都忽视了城市生态系统应有的吸纳、渗透、滞蓄、净化等功能,导致逢雨必涝、遇涝则瘫。海绵城市建设则是解决城市排水防涝的有效途径,它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可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等目的。
“通过绿芯、绿廊、绿带让城市呼吸起来。”未来,宣城市将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现行示范区除了保护生态环境,宣城市还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为什么要花这样大的精力发展绿色经济?一方面是呼应群众关切,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的需要。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环境破坏了,这样的发展,不科学,得不偿失,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宣城市住建委工作人员如是说。
宣城市文明办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宣城生态环境优良,这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品牌。宣城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把生态保护作为科学发展的“生命线”,让蓝天常在、青山常驻、绿水长流。
2015年,宣城市承办了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宣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这不仅得力于宣城优良的生态环境,更因为当地政府重视森林建设、发展绿色生态有关。宣城还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创建指标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国家生态县基本实现全覆盖。
除了保护生态环境,宣城还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从宣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宣城市已开始制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计划,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违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生产。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也在加快,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五大产业为重点,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态文明城的建设就是建设宣城模式,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的生态文明。”据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书记介绍,宣城市通过生态立市,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不仅有利于宣城市彰显生态优势,还有益于提升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
据了解,依托生态立市,预计到2020年,宣城市将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逐渐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体系,更加优良生态环境,并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理念则将深入人心。最终将宣城市打造成绿色发展的先行区、优质生活圈的示范区和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经过几天的调研,学员们对宣传城市建设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议:
第一是建设海绵城市要控制目标过高。老城区,绿地率低,地下空间往往已被利用,单纯依靠开发技术措施难以达到控制目标。
第二是细化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各单位依据地方实际特点配套制订相关指南、规范、标准细则。综合考虑海绵城市建设、运营、维护成本,做好资金估算和资金安排,合理支出费用,避免资金的浪费。
第三是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市政府可以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破坏者赔偿、建设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格局;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资源交易、环境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生态建设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的责任套上生态的“笼头”。
第四是城市规划中缺乏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相关行业的专家的参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因为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确立公民听证制度。正确掌握公众参与的方法与尺度,防止把公众参与扩大为公众直接决策。城市规划过程中多创造公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
美丽和谐的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中直党校学员们开展社会调研不可缺少的内容,学员们为此考察了港口镇山门村。山门村坐落于江南名山文脊峰下,面积不大,仅仅23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辖35个村民组共4700多人。然而,在一场村企“联姻”共建新农村的模式启动后,原本只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怡人山村,经过多年的村落环境整治,如今,山门村已成为宁国家喻户晓的美丽新农村典范。
据介绍,作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山门村,紧紧依托“山门洞”名胜古迹和文脊峰自然生态景区,探索“景区+公司+村民”的合作建管模式,建设集文化瞻仰、历史寻源、生态休憩、[居度假、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和乡村旅游景区。
同时,依托五星集团和恩龙集团,探索企业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重点建设发展经济果林、彩色农业、林下养殖基地、鹿苑基地和现代观光园林等,积极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山门村已完成500余亩土地的流转用于建设观光苗木基地,完成150余亩香樟和桂花等乡土树种的栽植,在实现兴业民富、农户增收的同时,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深入持久的动力。
山门村“美好乡村”建设,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丰富了百姓文化生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山门村通过公司化运营,鼓励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参股,加速推进土地置换流转,将农民的闲置零散土地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发展规模农业,并聘用失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化。
“作为‘全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山门村的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发展规划必然让人们充满期待。”山门村党总支书记程守华说:“在做的过程中,要让百姓看得到不同,感受得到变化,下一步山门村的定位将着重于田园风光的打造,让旅游的人们不仅为了这里的古迹慕名而来,四季花海和乡土风情也都是力推山门村亮点,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旅游开发的信心。”
据介绍,自开展村企共建模式以来,尤其在观光旅游和现代休闲农业的带动下,山门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步子一直在往前迈。
篇8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规划建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和睦、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借助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平台,全力抓好城关镇塔地村、大章村,北冶镇关址村,石井镇龙潭沟村,磁涧镇礼河村,五头镇马头村等6个试点村建设,使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化、旅游生态化、文化特色化、产城一体化有机结合,按照产业优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使三产发展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相复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二)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共同描绘美丽家园建设的蓝图。
(三)坚持生态保护为重点。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注重挖掘传统特色产业、人文、山水环境等特色资源禀赋,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布局,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生态精品村镇。
(四)坚持整合力量。把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与建设特色乡镇旅游、农民住房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实施美丽乡村驱动战略,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坚持分步实施。立足各村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建设时序,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按照产业支撑型、搬迁集聚型和整治提升型等建设模式,在继续抓好市确定的关址、塔地、大章、龙潭沟、礼河、马头等重点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着力使正村镇新家园、磁涧镇兰丰社区、城关镇翠屏社区、五头镇舜王社区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其他乡镇也要自行确定1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进行科学规划和高标准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科学编制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严格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一步细化区域内经济、产业、人口、生活、服务的功能定位,完善配套垃圾、污水、改厕、医疗、学校、超市、绿化等项目,科学规划村庄人居建设布局,严格执行规划。凡是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二)优化人居环境。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以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重点,持续深化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治理垃圾污水。全面推进“户收集、村运输、乡镇填埋”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组)有垃圾池(箱),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着力整治和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开展农村污水处理。二要集中亮化美化。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要坚决拆除违章、私搭乱建的建筑物,对空心院落、残墙断壁进行全面整治和美化。充分利用村庄空闲地,建设休闲小游园。规范村庄电力、通讯等线路,彻底清除有碍观瞻的小广告等视觉污染,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三是改造危旧房屋。结合危房改造和搬迁扶贫等建设项目,积极实施自然村搬迁撤并,切实加强农村户建房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节约土地资源。
(三)配套基础设施。着力完善美丽乡村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美丽乡村延伸。一是完善农村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95%以上。对通往美丽乡村试点村的主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要突出地域美丽特色,建设景观风貌。二是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卫生室、多功能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幼儿园、便民连锁超市、室外健身活动场所、金融服务机构等公共设施建设,做到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购物有超市,学习、娱乐、健身有场所的标准要求。三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卫生保洁制度和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要组建专业保洁队伍,按标准配套保洁人员,落实必要的保洁经费,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长效管理。积极探索和推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借鉴城市环卫保洁的经验,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引导和发动农民群众积极筹措垃圾处理费用,增加有效投入,促使村庄卫生保洁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发展村级经济。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发展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积极探索养种一体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正大集团、鹏云农业、绿尔科技等农牧业示范项目,大力发展中药材、核桃、辣椒、樱桃、玫瑰等特色种植业,推动畜牧业和种植业融合发展,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发挥农村山水秀丽风光、历史文化多样、人文底蕴深厚等优势,以重点景区为龙头,以骨干景点为支撑,做活山水景,做深农家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农耕模式逐步引向现代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管理并激活农村“三资”,引导发展“资产型”、“服务型”等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制度,按照“四议二公开”工作法稳妥推进村级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开辟文明橱窗等农村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知识宣传,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好婆媳”、“好妯娌”、“卫生庭院”等群众性活动,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开展农民工转移就业、农业实用和农民创业等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办,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和行政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部门职责。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职能,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环保局负责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局负责“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详细建设性规划;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项目;财政局负责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筹集,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住建局负责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农村垃圾填埋场建设;水利局负责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和农业项目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局负责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沼气建设;林业局负责绿化工程;扶贫办负责扶贫搬迁项目。各相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合力推动此项工作。各试点村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篇9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需求逐步增加,他们希望通过投入更多时间和金钱去获取某种高质量的体验。这一变化正是从产品和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演化的体现。旅游的天然属性使其成为促进体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也成为我国体验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乡村旅游以其“无忧无虑”的特质,也将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选择之一(杨阿莉,2011),他们期望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田园风光中体验乡村的历史与文化、体验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基于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就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
我国乡村旅游业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经过近30年时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成为振兴国内旅游市场、拉动旅游消费的有效途径(丁培卫,2011)。如今,我国乡村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经营形态。
从旅游主题角度可以分为农业游、民俗游、文化游;从旅游客源角度可以划分为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产业依托型;从旅游形式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观光型、教育型、参与型、康乐型。从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动机和需求角度,立足于对乡村旅游所具有的功能与特征,可以将乡村旅游分为体验农村文化型、生态休闲型、特色村镇度假型、科技教育型、特色餐饮品尝型和综合体验型。
以体验农村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旅游项目,通常是依托村镇特有的农业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来吸引游客,通过参与性的活动设置和特色文化产品购销,让游客欣赏、体验当地优秀文化。以生态休闲为主导的乡村旅游项目,则是充分利用村镇优秀的山水、林木等自然景观和特色田园景观吸引游客到乡村来休闲度假、疗养身体、缓解心里压力。特色村镇度假型乡村旅游项目,通常以历史悠久或民族韵味浓郁的村镇为载体,利用村镇建筑、村民的生活方式、特色的文化资源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服务。这三种类型乡村旅游是在保持乡村古朴、真实、自然的基础上,对村镇当地特色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旅游者创新一个愉悦心情、康健身体、返璞归真的环境。
科技教育型乡村旅游项目通常在城市郊区,以高新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导,建立农、林、牧生产示范园,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发展观光旅游服务,让游客观看、品尝各类新奇特农产品,增长农业知识。特色餐饮品尝型乡村旅游项目则以本地特有的菜肴、农产品来吸引游客,满足游客品尝、体验需求。综合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乡村优美环境为基础,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规范的高质量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餐饮、会议、培训等一系列服务。这三种类型乡村旅游项目是在乡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融入科技、设施、服务等人为因素来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项目。不同类型乡村旅游项目的功能与特征,如表1所示。
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体验需求
旅游者离开其惯常的居住地,到异地去寻求某种体验的过程,这是旅游的本质所在(王兴斌,2003)。随着消费者旅游支付能力与时间的增多,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观光,而是越来越注重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符合自己心里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
(一)乡村旅游者体验需求的本质
随着旅游者收入增长与文化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者(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游客)不再满足于“吃农家饭、摘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这些简单的体验,他们期望能够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中,更深入地参与旅游活动,感知乡村悠久的文化与民俗、感受农家特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体验中得以缓解心理压力、康复身体,在体验中满足自身的兴趣爱好,获得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感觉。
这种美好的感觉就是旅游者在参与乡村旅游的各种活动时,其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平后,在他们的意识中所产生的感觉,并且当离开乡村后,这种感觉仍将弥留或延续在旅游者的意识中(袁志超等,2004)。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围绕旅游者需求,通过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旅游者内心深处产生美好的值得回忆的印象、感受和领悟(刘敏等,2003;李经龙等,2005)。
(二) 乡村旅游者体验需求的典型表现
旅游者走出自己生活空间,为寻求某种乐趣来到乡村,他们希望在乡村里能够获得一些在自己日常生活空间中无法获得的体验。这种体验表现在旅游者对乡村景观、乡村美食、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参与。
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体验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全新的环境中去释放日常工作压力。当旅游者(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厌倦了日常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时,这种厌倦感驱动他们“逃避”到乡村,在乡村游览中去忘却那些“像机器一样工作”所带来的烦恼,在乡村旅游活动中获得一些内心的“安慰”与解脱。这种摆脱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的需求是旅游者到乡村休闲的基本需求。
2.追求乡村特色娱乐,享受乡村特有乐趣。到乡村这个陌生的空间里追求在原有生活空间中无法找到的娱乐也是现代旅游者到乡村旅游的基本体验需求之一。旅游者去乡村观看当地的民族表演、节庆活动、宗教仪式,去参观乡村的博物馆和庙宇,去品味乡村的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的农产品和工艺品,通过这种特定的娱乐项目使自己得以放松和享受,获得一种新的乐趣。
3.感受乡村生活方式满足内在好奇心。旅游者由于长期“沉溺”于原来的生活,对乡村生活方式产生好奇心,他们期望住在农民家里、吃农家饭菜、跟随农民生产、参加乡村节庆活动,在乡村中获得自己日常生活空间内所无法获得的感觉。乡村里异样的风景、独特生活方式和特有文化所带来的纯粹的陌生感成为游客到乡村旅体验最大吸引力。
4.利用乡村特有资源,促进身心健康。旅游者到森林中自由呼吸、到草原牧场中骑马奔驰、到温泉中疗养身体,或者参加乡村探险、野营、垂钓、慢跑等活动,在休闲和运动中去纾解日常工作生活所造成的心里压力,去恢复身体的健康。这种利用乡村美丽环境、清新空气、特色资源来调节身心健康也成为旅游者到乡村休闲的主要需求之一。
体验需求驱动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趋势
旅游者体验需求的变化是驱动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动力,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导向。从体验经济角度来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必须以旅游者的体验为中心,创新性地开发更具有差异化、参与性的体验活动和服务,让旅游者在参与中获得全方位的美好感觉。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体验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与旅游者日常居住地的休闲项目形成竞争
乡村旅游通常距离消费者(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消费者)居住地较近,易于抵达和往来方便,无形中乡村旅游活动与旅游者日常生活空间的娱乐项目形成竞争。因此,乡村旅游产业必须依靠独特的环境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满足旅游者寻求宁静、放松,对乡村文化、乡村养生、乡村生活体验的需求。
(二)科学设置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
不同类型游客出于自身需求与条件差异,参与乡村旅游的体验需求不同。对于年轻的乡村旅游者,设置具有独特吸引力、活跃性较强的乡村旅游项目,例如,滑雪、野外跋涉、乡村探险、乡村健身,更能满足其需求。对于那些独自出行的旅游者,最好能够设置一些符合其个人兴趣与偏好的项目,如特殊兴趣型、生活体验型、节庆体验型、文化体验型和保健养生型项目则更具有吸引力。对于以家庭或团队形式出游的旅游者,除设置通常观光项目外,设置特色餐饮体验型、特色度假型项目则更为适宜。
(三)在各乡村旅游项目中构建完善的“体验链”
从现有的研究看,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体验不是来自于某一项活动带来的满足,而是一次旅游经历中各环节体验所带来的总和,这些体验形成一条高品质的旅游“体验链”。在这种“链式”体验需求的驱动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必须在区域整体层面上实现一体化式的发展模式,在围绕核心项目下,构建差异化的乡村旅游项目群,确保从一个旅游环节到另一个旅游环节之间的连贯与统一,为旅游者带来一种整体性的体验。
(四)需要管理组织对区域内各项目进行协调
由于旅游者对一次乡村中全程“体验链”的需求,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需要在目的地构建涵盖感官、情感、思维、行动等多层面的体验价值体系(黄志红,2009;黄志红等,2011),并围绕体验价值体系,科学规划、设计区域内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结构与布局。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政府主管部门、乡村旅游合作机构等管理组织对区域内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与服务进行协调、优化,保证各项目之间的差异化和匹配性,从而保证旅游者完整的“体验链”需求得到满足。
结论
在参与意识和体验动机的驱动下,乡村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变得愈加多元化、复杂化、深入化,他们愿意为获得所期待的体验而付出时间和金钱。为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乡村旅游产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好区域内的统筹规划,利用或引进多种关联资源,设计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活动,营造独特而美妙的旅游体验环境,让旅游者在参与中深切体验到乡村旅游的乐趣和愉悦,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阿莉.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J].旅游学刊,2011.26
2.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7)
3.王兴斌.“体验经济”新论与旅游服务的创新—《体验经济》读书札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
4.袁志超,马瑞.验经济与内蒙古裁员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
5.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背景下的品牌战略与管理研究初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24
6.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旅游体验—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11)
7.黄志红.休闲农业体验价值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23)
篇10
(二)因地制宜,齐心协力推进实。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乡党委、政府把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积极做到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确保此项工作发挥应有实效。一是科学谋划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力求规范。对乡域总规进行完善,科学编制“乡美好乡村建设”近期、中期和远期建设规划和集镇组团控制性规划;建立了美好乡村建设议事制度;联系设计单位,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方案和农民主题公园规划方案,目前,两规划方案基本成型;成立美好乡村建设村民议事自治组织--村庄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组织人员对村庄现有的人口、房屋面积进行调查摸底,征求村民代表和周边企业对村庄整治的意见和建议,为村庄整体规划方案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组织实施时,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提供菜单式改造方案以供选择,力求工作细致、规范,不留后遗症。二是确立美好乡村建设重点,工作力求亮点。根据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文件要求,首先选择将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制定出村庄整治初步实施方案,成立村村民理事会,完善相关制度、章程,在理事会全程参与和监督下进行改造工作。截至目前,投资2056万,包含村村庄内污水收集项目在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程已近尾声,预计年内可陆续完工。市新农办支持的村庄亮化工程--4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有32户意向改造,已经丈量28户,首批村民房屋改造工作已经开始;着力推进水源地保护搬迁和安置点建设工作,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内3468户、9070人安置意愿调查,初步确定安置点。三是合理安排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力求实效。在积极进行农户房屋改造的同时,相关配套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积极联系设计单位,同步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及绿化景观设计工作;确定施工队伍,按照农户自选原则,施工队伍以村民自选为主,由农户自行聘请施工队伍。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积极探索崔岗艺术家创意村打造,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高品位、上档次的艺术家聚集的村落。目前,已有香榭画廊等为代表,以摄影文艺沙龙、雕塑、陶艺等为内容的10余户艺术家先后入驻。
(三)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开展好。美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效果明显不明显”为该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指针,融入到全过程。一是惠民政策好。工作中,我们坚持一线工作法,以群众为主体,尊重相关群众意愿,改造方案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尤其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投入为辅的指导思想,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二是利民服务好。我们要求乡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简化工作流程、坚持服务到位,让居民足不出户的办理相关手续,把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想好、做好、解决好。在重点进行各示范点建设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也同步进行中。2800平米集镇农贸市场建设正在进行,年底可服务于民;拟新修的三岗路,崔柴路,森绿成刚园区道路,孙大路专家论证会已开;集镇户污水收集工程正在建设;2个景观拦水坝和提升泵站招标完成;集镇安置点控规即将出台;对滁河干渠桥,瞿嘴东西2桥进行危桥检测,积极争取市交通局专项资金进行改造。三是建设效益好。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成效日益凸显。通过农户房屋改造和配套设施提升,将从根本上改善全乡环境面貌,丰富国家“AAAA”级风景区内涵;通过改造前后房屋出租、农家乐改造等,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经济实力;通过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完善旅游线路,打造新看点,提高“一产三产化”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组织落实、大力宣传推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2013年,主要落实好以下项目建设:
(一)改造项目。根据规划设计方案,立即启动农户房屋改造工作,在年底前完成沿路两边的农户房屋改造;2013年1-3月,对村庄内所有的房屋进行重新刷白,对村庄内的环境进一步进行整治;公共设施及绿化景观等,计划在12月初完成施工图的设计,编制项目预算,报区美好办批准后,在12月履行工程招标程序,在2013年元月开工建设,在2013年3月中旬工程完工;在2012年12月中旬,完成村庄内2座工厂的搬迁工作;同时,做好村庄内的产业提升工作,制订奖补政策,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引导桃蹊农业和佳诚农业做好产业提升工作,配合桃蹊农业做好桃花节的筹备工作。
(二)国家级垂钓休闲示范基地项目。积极引进国家级垂钓休闲示范基地项目,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争取上半年落地并开工建设。
(三)农民主题公园。尽快确定规划设计方案,报区委、区政府审批,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时间和步骤,并把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对外招商。
(四)自行车绿道项目。调整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报区委、区政府审批。
(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并申报验收。
(六)农民体育水上游乐公园项目。在市规委会批准规划方案后尽快组织实施,争取2013年6月开园。
(七)乡域主干道修建项目。配合住建局做好项目的设计和征地拆迁等协调工作。
篇11
一是首次明确提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的目标,凸显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把农民增收放到首要位置的新考量。
二是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出位置,凸显了新时期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新态度。
三是提出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以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凸显了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谋略。
四是全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的步伐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路子的新导向。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一新要求,在战略上有什么创新之举
根据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提升的新阶段,规划提出了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联动推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方略。具体来说,
一是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创造基础条件。
二是要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的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是要形成公共财政进一步向农业投入和农村民生倾斜的机制,提高公共财政和土地出让金用于三农的比重。
四是要形成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机制,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产业的集约发展、集群发展。
五是要形成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使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十二五”规划对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
“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要解决好现代农业在哪里发展、由谁来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纲要提出了以粮食功能区域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建设载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整体推进农业体制创新、科技创造、文化创意、能人创业和生态创优为战略举措,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思路。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构建以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相匹配,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做强做优特色精品农业为导向,使“农业两区”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十二五”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什么样的前景,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篇12
二、目标任务
裕民村建设总体目标是:达到省,市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建成南桥镇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争取在全市排名靠前。努力实现“村庄布局规划合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群众富裕”的目标。
三、建设内容
1、完善村庄规划布局体系。结合全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裕民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科学确定生产、生活、服务区块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明确道路、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标准与要求。严格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刚性执行。
2、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村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达到“五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和环境美化。
3、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标的村庄整治行动。二是开展杆线规范工程,确保杆线竖立和线路拉线走向规范。三是开展村内河沟流浚整治及塘坝扩挖整治工程,达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4、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按照村庄规划布点的要求,在村内道路及村庄主干道进行植树绿化,确保村庄道路全覆盖。同时,逐步对村庄道路实现亮化工程。
5、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我村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裕民村本地资源,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裕民村的油菜种植等特色产业。计划在20xx年至20xx年,裕民村要逐步实现1000亩的土地流转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
6、完善文化活动场地等群众娱乐活动阵地。按照村庄布点规划,除现有的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外,计划在原里光学校增建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场地,强化和完善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按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进行实施,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自我服务功能。
四、方法步骤
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4月3日前后)制定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市农办的统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全面开展裕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实施阶段(20xx年4月-10月)。对照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建设内容、严格实施步骤、明确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实施。
1、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同时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清除村内垃圾、拆除危房及破旧房屋,清理残垣断壁,清除杂草杂物,消灭卫生死角。(每月不低于2次集中整治,同时进行日巡查、日清理)
2、村庄道路植树绿化。根据村庄布点规划,在村庄道路及水利治理小区进行植树绿化,种植品种覆红叶石楠、桂花树、波斯菊等。(4月底前全面完成)
3、新建农村幸福园,整合建设资金,为我村老年人日常活动提升幸福指数。(20xx年12月底已经完成)
4、对里光片水利主渠进行清淤及三面硬化。(20xx年11月底前已经完成)
5、完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根据村庄布点规划,准备增建集娱乐、文化活动和群众休闲的活动中心2处。(10月底完成)
7、实施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在20xx年12月底完成)
8、修建水泥路及下水道,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引导,监督湾里组铺设硬化好本组道路。
(三)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10月上旬)。镇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对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初步考核验收。
(四)整改提高阶段(20xx年10月中旬)。根据考核验收情况,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足之处进行补缺补差、整改提高。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规划先行。根据本地实际,高标准编制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充分衔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坚持先易后难。根据村实际,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坚持先易后难。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进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逐步进行村庄的植树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排任务,分清轻重缓急,扎实地开展美丽乡村的各项建设。
(三)坚持资源整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与植树造林、危房改造、村庄整治、文明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
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
顾问高英
组长王怡芳
副组长易东明
成员吴建密黄永来江涛谢勇易霓
篇13
公共物品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或难以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个人或企业提供而主要由政府提供以满足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或服务。从供给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即“非排他性”的特征;从消费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依据满足公共物品属性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相较于其他公共物品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环境公共物品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亦是从事生产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从供给渠道来看,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或基于“上天恩赐”而形成的自然物,如江河湖泊、高山深谷、海洋空气、动植物群等,是每个人都可以享用的;或基于特定需要,必须由行为主体(譬如政府)来提供的公共环境设施(譬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器材等“硬件”设施),环境“软件”(譬如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等等)。从消费角度而言,有些环境物品可以看作纯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即一个人消费无法阻止其他人或集体的消费,譬如正常情况下人们对空气的利用;有些环境物品是准公共物品或拥挤物品,消费中不排除集体行为,但超过其承载量就会产生负效应,譬如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场资源破坏,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源枯竭,等等。然而,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初期阶段,由于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环境资源的配置往往是低效率的。这种低效率主要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当生产或消费的所有副作用没有被包括在市场内时,外部经济效果就发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现象。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扭曲了环境公共物品的真实价值,也使环境公共物品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就我国而言,市场失灵诱使环境公共物品成为稀缺资源最早产生于经济发达省区或资源富集省区。而经济发达相对滞后的省区则是在模仿和承接发达省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出现了环境资源稀缺等诸类问题。安徽省紧临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区,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架构中,始终面临着跨越发展的强大压力。为了赶超东部发达省区,切实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环境资源的透支消费演化为一种时尚,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在此背景下,乡村环境资源保护也被极大地忽略了,片面追求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稀缺资源消费远远超过了其承载的最大阈值,乃至酿成了诸多环境问题。无可争辩的是,乡村环境治理作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复杂工程,解决之尚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一)政府需要为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诸如环境公共物品这种“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完成”,政府拥有庞大的行政资源,无疑是集体行动中最强力的组织单位,如果积极作为是能够满足社会民众对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无疑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最佳提供者。安徽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证明,当前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保障。任何一种游戏,要能持续进行下去,离不开相应的游戏规则,生产环境公共物品犹如一场游戏,又何尝不需要规则呢?诚如奥尔森所言,在提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中,正式约束或外在的制度往往是解决集体行动困难的重要保证。笼统地说,环境制度体系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政府行政命令、环境政策规章和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在维护环境公共物品正常生产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道路硬化、村旁绿化、景观设计、垃圾处理等多项举措,均与乡村环境治理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大量的环境公共物品。而这些环境公共物品牵涉面太大,社会自助、他人自觉又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趋利性,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显然有些无济于事。但是,带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不仅可以引导环境公共物品生产,而且还可以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性保障,从而使其提供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二)纯环境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或生产纯环境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其内容复杂性、生态系统性和利益普适性,是不能排除消费上搭便车行为的。况且,有些纯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信息等)是个人或社会很难提供的,而有些纯公共物品(譬如平衡生态系统、净化空气等)虽然可以由个人或社会生产提供,但却难以从生产中获取利润,甚至连收回成本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个人或社会也自然而然没了生产、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的动力。因此,此类环境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生产或提供的。安徽省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就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做到:其一,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就全省范围言,除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郊和东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以外,绝大部分乡村没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也难以为乡村基层组织提供比较稳定的税收,因此乡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自助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基层组织将大量资金用于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是不现实的。其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对纯环境纯公共物品的科研投入。提供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有助于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但是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关系到能否合理利用资源和科学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技术知识。因此,生产或提供适合美好乡村建设的纯环境公共物品,需要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单向度作业。其三,制定适宜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监测标准和环境政策。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承载量大、自我恢复能力强,将适合城市的环境监测标准、环境政策和环境治理模式原样套用于乡村环境的治理,无疑是不适合的。如果这样,只能导致乡村更大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三)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也离不开政府协作准环境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特征,只有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也只有在此情况下,继续消费才会导致低效率。换句话来说,准环境公共物品如果利用得当就有利润空间,也自然能够激励个人或企业生产或提供。当然,这需要政府借助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给予适当的安排,才能调动社会力量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的主动性、积极性。退一步说,政府部门作为利益阶层中“相对独立的一元,产生了独立的利益诉求。这就导致了政府及政府官员可能在理性经济人的支配下,进行权力设租、寻租现象,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违背初始目标”,继而在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上出现“政府失灵”。因此,就准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或提供而言,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也是十分必要的。而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即是其间最有效的运行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契约形式,对准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排灌河渠维护、村旁绿化和垃圾处理等)的数量和质量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将其生产权让渡给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由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政府也可以通过财税补贴的形式,对利润空间较小的项目给予适当减免或优惠。尚需要提及的是,合资共建也是值得探讨的协作方式。在此方面,浙江临安市美好乡村建设中合资共建项目的一些成功做法,其经验有借鉴价值。
三、美好乡村环境治理,“有所作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乡村环境不容乐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乡村环境治理的难度不亚于城市环境治理,此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况且,基于乡村环境法规不完善、民间环保组织严重缺失、民众环保意识整体性不高以及乡村环境治理的强外部性特征等复杂因素“决定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农村环境的地域性特征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及乡镇政府应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美好乡村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切实履行职能,准确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有所作为、善于作为。
(一)进一步明确并适度强化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职能理论上言,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既利于环保主管部门的集中统一管理,又助于各级环保部门结合自身地方实际,充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但由于县乡等基层环境管理权限散落于多个行政部门中,权、责、利等权限的划分也较为笼统,多地环保部门形同虚设,实际职权却被发改委、水利局、林业局、住建局、农资委等肢解了。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环境问题,必然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实现乡村环境有效治理,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能并适度强化环保部门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明确政府环境管理职能,有助于发挥政府的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和节省交易费用等优势。政府在作出决策时才能将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考虑,尽量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反之,如果行政部门充当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和执行人,作出的决策就可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即便结果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环境治理也是丝毫无益的。具体而言,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县乡等基层行政部门在决策系统中应当增加环境权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环境监管,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新型产业发展,逐步引导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改善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建设缺少权威性的指导文件,也没有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随心所欲地盲目建设弄得乡村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原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修建的灌溉渠、预留的可耕地、承载生物多样性的湿地或沼泽地等资源在注重效率、“增产增收”的运动中,一批批地变成了良田;21世纪伊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栋栋高楼在良田中拔地而起。随着时间流逝,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在消逝,也警示着人们:乡村环境治理需要权威性的规划引领,需要树立示范村、“样板村”,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的应时而生,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丘陵平原各领千秋,山寨村郭各具特色。中国乡村,“政府机构在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整治方面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为此,乡村环境治理中要果断地摒弃奇思妙想,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强制性地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不得做什么”,以《规划》为引领,规划建设中仿效云南丽江古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充分借助山势水体走向,在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前提下,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村口环境治理重在绿荫成行、植物造景;河道整治旨在疏通水系、改善水质;庭院环境设计讲究特色、营造和谐。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坚持试点先行、量力为之,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以后才能逐步推广,切忌脱离实际、盲目蛮干。
(三)完善基层政府的乡村环境考核激励机制2005年11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制”。尽管国家层面明文规定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但是基于乡村环境治理初始化投资量大、盈利空间较小,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地方政府在考核具体操作中,GDP的权重仍然有些偏高,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作为考核体系中的软性指标,基本上没有落到实处。如此以来,乡村环境治理反倒成了基层政府唱起的“高调”进行曲,滥用环境资源的丑恶现象却是屡禁不止。因此,乡村环境治理需要省市行政部门通过有效制度安排,设计出一套关于环境考核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县乡基层政府、环保局等部门有足够的动力去加强保护环境、履行环境监察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