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所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以便达到相对的平衡。第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适当的对区域之间的经济投入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时,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鼓励经济程度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区域经济科学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第四,生产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应该对区域之间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区域投入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五,长期以来,区域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封锁和分割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良的发展局面,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区域之间的贸易能够逐渐走向正常化、市场化。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和减少不良竞争乃至经济垄断的不良现象,维持改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是互动和开放的过程,只有明确分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就会不断减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积极进行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制定的财税制度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资金的流向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彻底,特别是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税收问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力度,将所得税以及流转税的比重控制和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时,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虑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调整,确保税收收入能够实现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确财税政策目标和要求时,必须充分重视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二者进行协调和分工,以便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劣互补,相互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区域经济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指挥和协调。政府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起着重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和隐藏的各种矛盾,其实就是由于政府和经济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必须积极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支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场自身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原因,导致市场在进行自我调节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必须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大多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进一步规范区域经济的市场秩序和行为,促进区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区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恶意竞争以及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理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篇3
区域间的差别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产品供给、思想文化及社会体制环境等方面,是大国经济不同于小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不仅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甚至会加剧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而因为区域差距的持续扩大影响到民族团结的问题,可能给国际上一些恐怖组织有了趁机分裂中国的机会,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繁荣。
总体来说,区域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我国需要实现由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型的经济发展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指导思想。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以人为本”,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镇化科学的发展。
二、中国区域差距的现状分析
区域差距的衡量是非常复杂的,它受所采用的指标体系、衡量方法、区域单元以及价格和时段的选择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中国目前尚处于加速发展经济的阶段,区域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差距,因此衡量区域差距的指标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来寻找,下面将从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省际之间的差距和其他差距来分析:
(一)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板块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并且这种扩大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这引起了政府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经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异和东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的扩大化64%是由东西部之间差异扩大引起的,还有28%左右的差异是来源于东部地区省际差异的扩大。生产要素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人口却没有向东部相应集中,造成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高度失衡。
(二)省际之间的差距
造成中国各省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很多省市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一致,而目前的省际之间的差距开始成为我国区域差距的主要影响力量。经济特区、沿海省市、内陆省市由于开放早晚不同,在人才、收入水平、物资、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其他差距
有学者曾经分别选取东部和西部中处于人均GDP极端的县级区域进行对比,这样的区域划分比地带、省区更能突出落后地区的特征,从而减轻了地带平均、省区平均所掩盖的区域内部差别。也有可能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南轻北重”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而“东轻西重”的局面逐渐加剧,这样进一步促进加工制造业正向沿海地区集中,造成中国省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呈双峰状,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三、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区域差距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尤为突出,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区域差距是合理的,但是忽略中国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中国需要开始进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一)财政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发展的初期,市场的力量总是倾向于扩大区域发展之间的差异。如果想要协调区域发展的问题,就需要借助政府力量,在市场经济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的时候,依靠市场中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技术的扩散机制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需要意识到广大落后地区对经济发展的诉求,将一系列教育扶贫、人才开发、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相继在落后地区出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希望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二)金融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因此想要推进和加速区域经济社会从不平衡到平衡就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发展的协调性。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导致其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分布上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促进经济增长,需要金融部门将有限的发展资金引导到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产业中,然后需要企业外部对企业高管施加外部压力,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最后是需要分散风险。这样市场中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分散了新技术使用的风险,将会促进经济的跳跃式增长。
(三)人口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人口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对中国发展阶段特性的认识,中国人口政策正在逐步走向理性。但是在实际执行生育政策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比如在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而在发达地区执行起来阻力就小多了。甚至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了区域子女生育率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子女教育的差别,这样不同区域人们的下一代素质差别进一步拉大,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就不能够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中国人口政策,实行人口流动和人才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将过多的农民工转向城市和东部地区;然后将人口流动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口均衡发展。这样既解决了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生活和养老问题,还可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区域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政策是为了解决区域问题,实现不同区域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而设计的,要将所有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口政策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区域政策的功能,既可以弥补市场在调节区域在发展关系上的缺陷,还可以规范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和管理行为,努力缩短地区之间的差距。
四、总结
区域差距是历史、地理、文化、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根据国情国力、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等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参考文献
篇4
1.1 皖北的界定
皖北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毗邻江苏、山东,河南。在经济发展商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皖北地区包括淮北、淮南、亳州、蚌埠、宿州、阜阳六市以及沿淮部分凤阳县、霍邱县、寿县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
1.2 皖北经济情况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以及政策和观念的因素,皖北地区经济基础弱,发展起点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经济发展和加速崛起的进程。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来看,2010年全省地级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6672元,而皖北六市仅为16859元。2010年各地级市人均GDP超过4万的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合肥,而皖北六市中较为发达的淮北、淮南、蚌埠三市人均GDP都超过2万,平均为22245元,接近全省人均GDP26672元,这些地方大多矿产资源丰沛、旅游资源丰富、工业较为发达、区域位置良好,皖北六市中相对落后地区的亳州、宿州、阜阳人均GDP仅为10779元,都是工业不发达,而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地区。从发展速度上看,皖北与全省增幅差距有所缩小。皖北六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4%以上,与全省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淮北市94.3亿元,增幅15%;淮南市127.7亿元,增幅15.1%;亳州市90.2亿元,增幅14%;蚌埠市123.5亿元,增幅13.2%;宿州市109.1亿元,增幅13.5%;阜阳市143亿元,增幅14.9%。可以看出,淮北和淮南两个地级市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5%以上,阜阳已连续6年,亳州、宿州连续4年,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运用统计学知识,对2006年至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可以分析得到2005至2010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270、0.3344、0.3366、0.3352、0.3329。尤其是2007年以来基尼系数持续减小,说明安徽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处于经济全面转型的有利局面,劳动力丰沛的地级市经济增长加快。皖北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在承接产业梯队转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
2 皖北区域经济落后成因分析
2.1 经济基础与资源禀赋差异
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极化效起到主导主用,增长极本身所拥有的先进产业对生产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发展,但同时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资源、政策和人力资本会向发达地区集聚,于是发达地区越来越富,则落后地区越来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发达地区抑制了落后地区的发展。
皖北经济基础薄弱,毗邻江苏、山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两淮,由于工业经济不发达,资源需求量相对较小,大量资源流入附近经济发达地区,农业较为发达的亳州、宿州、阜阳等地,由于长期受到我国以农扶工的产业倾斜政策影响,剪刀差的客观存在,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业区和农业区巨大的经济差异。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在本省经济发展中,也处于薄弱地位,在产业梯队空间转移的千载难逢的背景下,安徽省由于空间位置、资源禀赋、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经济的加速发展,建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为了避免成为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中落后产业转移基地,成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等地级市再一次被安徽的经济发展政策抛弃,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更加艰难。
2.2 经济发展策略与经济发展规律
在产业梯队转移的背景下,很多学者从资源禀赋、空间位置、政策引导等方面探讨安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对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比较少,缺乏深度,因此皖北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中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经济的发展策略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很多政策不能持续执行下去,经济发展成本由于重复建设浪费巨大。政府发展战略不明确,一个领导一个思路,导致了经济发展很难持续按照一个发展战略运行,这样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经济发展的集群效应很难发挥作用。皖北六市独立发展,相互联动性较弱,优势和劣势很难互补,在应对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2.3 思维意识形态抑制经济发展
皖北在地缘上毗邻山东、河南,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一方面儒家思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对皖北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绝大部分人重仕轻商,人才扎堆政府、事业单位,而不屑去企业。很多官员重自己的仕途而不关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前途,工作中中规中矩缺乏,缺乏创新。相当一部分领导者的观念没有改变,不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而是等机遇上门,做事业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由于重农轻商的封建思想的客观存在,政府对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政府、事业单位的编制臃肿,运行成本巨大,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3 皖北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3.1 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引进相结合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皖北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丰富,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低,大规模引进高科技人才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大力开办各种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丰富的人力资源得以增值。在产业梯队发展转移的背景下,应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创造优越的创业环境,鼓励大量人才回乡创业。目前人才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下,引进高科技人才成为可能,在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应加大人力引进的力度。在不能提供较高收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福利留人,例如对高科技人才实行弹性工作福利计划。
3.2 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并逐步扩大,是市场机制这一“无形的手”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皖北六市应通过加强经济发展的合作,实现共赢,增强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制定持续一致的发展策略。皖北六市大多是工业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应充分利用地区特色优势,加快农业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加强合作制定政策合理干预资源在皖北范围内优化配置,实现集群效应。
3.3 转换思维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文化的引导,抑制封建糟粕思想,合理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年轻人创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软文化建设,改变人们重农轻商的思想,宣传创业文化。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经济发展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改善企业工作人员福利的,比如企业制定弹性工作时间,压缩工作周。工作分担和实行弹性报酬的方式,这样很多人,会改变思维,愿意去企业工作,有利于减少政府、事业单位机构臃肿问题,从而也减少了政府运行成本,企业经济发展会更具活力。领导者自身也因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等不靠,积极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田伟,贾敬全.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麦广惠,任志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4).
篇5
(二)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辽宁省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的储量均居我国首位,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和10%。建国初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鞍山、本溪、抚顺、盘锦等重工业城市,辽宁也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的建设重点逐步转向东南沿海省份,与此同时,辽宁省也制定了“外向牵动”的发展战略,将其战略重点向南转移。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辽宁省内唯一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大连和东北第二大港营口,借助其港口优势以及在政策、资金上可获得的巨大支持,经济迅速发展。营口也成为辽宁省除沈、鞍、大以外唯一的比率呈上升态,相对发展速度大于1的城市。反观辽宁省一些重工业城市,在原有体制下,并未形成完善的自我发展体系,因此在失去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以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这也是导致省内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之一。
(三)经济结构的效率差异。每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所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都需要由经济结构来转换和体现。因此,不同地区经济结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率,导致资源与要素流向利用率高的地区,并最终造成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国有经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比较严重,与三资、股份制经济等所有制相比,经营的灵活性较低,社会成本较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公开竞争的情况下处于劣势。建国初期,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得辽宁在我国重工业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决定了在辽宁省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与深入,辽宁省内的所有制改革也获得一定成果,截至2004年,鞍山、大连、沈阳三地的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经降到60%以下,而锦州、抚顺、本溪等原有的重工业城市的这一数值仍超过80%。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低,经济增长的活力较强,增长速度也较快;相反,不发达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经济增长遇到较大阻碍,速度较慢,这是导致辽宁省内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之一。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高,产业规模与产业联系搭配得当,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2004年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等经济发达地区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产业结构的方向迈进,其中沈阳的三个产业之比为6.4:44.3:49.3,基本完成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而铁岭、朝阳等市的产业结构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都接近甚至超过30%,这种低级的产业结构说明生产要素在三个产业中分配的结果使得各产业收益相等,但却未获得生产要素分配的最高效率。辽宁省内这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分配效率的差异,也导致了省内不同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
二、辽宁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篇6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口城市,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港口经济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港口经济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其所在城市的经济状况,受到所在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区域经济与港口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怎样能够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港口物流的便利,使这两者能够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实质,从港口产业的规划、产业经济的互补、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产业带的打造等方面,充分阐述了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的成果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港口物流水平的提升均有着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1 港口和区域经济统一战略规划
港口的发展有赖于所处区域的整体经济环境,因此应该在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二者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实现统一规划。由于我国港口运输业的发展需求,港口建设用地数量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而港口业务的增长也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只有在发展过程中统一规划,才能克服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矛盾、用地矛盾,使二者能够彼此支持,共同发展。首先应该加快港口的设施水平,对于老旧的港区应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新港区承载货物运输的功能,实现港口服务空间的拓展。其次,为了解决港口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矛盾,可以将港口中一些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产业转移到其它地区。第三,应将港口与城市视作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的实体,统筹解决港口在规划建设时的诸多问题,实现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2.2港口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互补
港口经济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与外界经济进行联通的纽带,因此港口也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关键。健康的港口经济形态,能够充分促进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带融为一体,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带动本地区的工业、贸易以及金融业,为区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以港口产业相对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为例,其发展模式往往已经实现了港城结构一体化,即以港口经济为核心,充分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实现双方的互利。我国的港口在建设与运营中,可以充分借鉴这些成熟模式,积极鼓励港口经济的相关产业,包括商贸、物流、海运等等,充分发挥港口的区位优势,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以及具有竞争力的物流费用夯实临海产业,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吸引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多元化。
2.3以完善的服务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服务水准是一个港口的软实力,也是其能够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港口的物流产业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这些服务随着港口业务种类的多样化而日益增多,涵盖了物流信息化服务、航运保险服务、经济咨询服务、各类金融服务和法律服务等等,使港口作为产业的窗口和贸易的核心区,提升物流网络的运营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构建成熟而高效的综合服务体系,不断结合客户的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来完善自身服务的种类与功能,使港口在货运的同时,逐步形成功能强大的集散中心,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4实现港口与区域的资源整合
港口拥有强大的船运能力,而其所在区域则有着广泛的铁路与公路资源。以统筹发展的理念实现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协调发展。应强化港口与城市运输模式的一体化,通过海铁结合、海路结合,逐步形成港口与城市运输的系统化与一体化,为货品的出海创造便捷的条件,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应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商品的运输需求,充分开辟远洋干线,为商品出海创造更加便捷的快速通道,以港口为辐射中心,实现运输方式的集成化,构建大交通理念下的综合运输体系。
2.5依托港口优势构建产业带
以港口经济为核心,可以建设临港工业产业带,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带可以充分依托城市经济开发区,并以临港工业区的模式进行发展,通过强化和扶持区域现有的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港口的作用,以港城互补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避免产业发展的“散”与“慢”,应注重产业的规模化与集中度,并以产业链的形式实现各类经济模式和发展实体的一体化,进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应结合港口的物流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加工业,同时注重港口腹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实现协调发展。
3、结束语
港口经济对周边环境有着辐射和带动作用,不但能够推动港口所在城市的发展,也能够明显推动所处区域的发展。充分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进一步实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利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升级区域产业经济结构,提升港口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子坚.多种运输模式下国内沿海集装箱港口布局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41(5).
[2]徐质斌.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12.24(5).
[3]张培林.港口布局层次性的形成机理及经济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10.24(2).
[4]赵喜仓,付星星.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张家港港口为例[J].特区经济.2010(01)
[5]陶毅.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2
篇7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来讲,要想为区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就要注重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不断为本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国内自由贸易区域的设立,拓展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格局,使本土特色产业带领区域经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特色经济提供支持
就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不但要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让企业步入品牌发展之路,进而形成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优势,还要不断提升开放领域与增加开放力度,推动国家经济整体格局的铺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注意到国内各经济单元间需要进行互相渗透和相互协调,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基本都能做到,特别是东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不但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通过本地区所发挥的贸易合作桥梁渠道,拉动了其他内陆经济单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设立本土自由贸易区,拓展区域经济发展范围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意味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我国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下,我国将会在境内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定后,我国的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大型城市也先后在未来发展规划中纳入了自由贸易区,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且切实做出了实际行动。终上所述,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中,不但要积极发展国内领域的区域经济,突显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对外服务投资项目的发展趋势,借助有利时机提升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来趋势的探索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朝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确立,这意味着我国在未来要用更多元化的服务、更高质量的产品及更为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
(一)为我国地区特色企业夯实管理基础,制定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凭借地方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起来的优秀企业几乎在我国的任何地方都有,这类企业占据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在规模化生产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明显优势。就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地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每年都领先于其他地区,甚至有时候这一地区的生产总值能够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值和。由此可见,我国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为各地区的特色企业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通过借鉴优秀经验,充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架构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各项鼓励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比如,国家相继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也逐步增加了向上述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倾斜力度。设定了多个自由通道,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改善与发展,显著的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并且在大程度上强化了当地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驱动力,所以,各地区未来比能够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促使人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扩大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当然,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益处。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国通过实行本土自由贸易,不管扩大各地区区域经济的范围,而这一措施也是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地方企业管理工作,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吸取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充实我国的经济建设框架,确保我国区域经济能够按照协调发展的路径一直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2,(02).
篇8
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额越来越大,对外贸易所带来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都影响着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扩大经济生产规模,提高区域产业生产效率,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结构,最后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反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会制约该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该地区的国际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东方发达地区因受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也刺激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程度。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该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增长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改变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如何利用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正、反作用,制定促进区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策略,为地方经济服务。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应该从平等化机会、产业结构优化和加大人力成本等措施,通过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实施平等化的国际贸易机会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经济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税收政策,物流水平差异都非常明显,这就必然会影响对外贸易。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平等化的税收政策和刺激政策,各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本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对外贸易创造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创造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环境。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的国际贸易机会明显比西部多,国家应该加大中西部资本投入,创造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创造平等化的贸易机会,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2.优化经济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局部地区还只是用廉价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土地作为牺牲代价,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随着我国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树立,有必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东部经济发达地方也应该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本的使用率。中西部地区应该加大资本投入,以工业化进程为目标,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做好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大交通、电信等基础建设。
3.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廉价劳动力和富余资金为代表的增长模式,而应该考虑或加大其它经济要素,加快经济的再次腾飞。人才的重要性是任何高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只有拥有高技术人才,才能实现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想让企业走出去,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人才创新来加快对外贸易。
篇9
一、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企业间可以实现信息交流和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共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有利于资源节约。此外,产业集群也能通过其群体效应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者,提升产业区内企业融资渠道,为产业区内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产业集群对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区域产群品牌影响力、促进就业、拉动地区就业人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尽管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在相应地点进行产业集中,但并不是所有相同或相类似产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其发展和产业集中地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准。因此,建立产业集群并不是单一地将相同产业企业进行融合,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地域环境、发展可能的优势等多个因素。同时,现代盈利能力分析中的投资回报率、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效应都是对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的主要参考因素,对产业集群今后能否如预期一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一)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主要应坚持以下几点,首先,要以市场为主的发展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集群真正发展;其次,沟通与合作,加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甚至是对外合作十分重要;再次,始终坚持协调原则,对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包括企业间在内的多个部门协调;最后,政府引导,即政府支持,因政府权威性、经济支持、政策优惠。因此,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更科学,也避免一些违法或不良发展情况产生。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市场竞争原理。为使产业集群效应最大化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协调发展。需要在竞争环境中加强协调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节约和基础设施共用。对于产业集群发展来说,一个地区市场紧张的大小,与其政府管理有密切关系,通常意义上来说,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机制健全,政府在其中展现的作用也就越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更为大胆,为开拓性、创新型;相反,如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机制水平低,那么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意义不明显,产业集群发展更为保守。由此可见,市场机制管理程度高的对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影响。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下的网络环境发展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网络环境创建可以有效观察并了解产业集群发生的变化。区域网络创新最为主要的一点在于在特定区域环境中,各个企业间为保障双方信息沟通、资源共性之间建立的关系。纵观区域网络环境的创设,尽管同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有一定不同,但却相当于企业间通过建立信息、产业、设施、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网络沟通环境改变原有企业单一发展所带来的局限性,对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网络的建立实际上不仅帮助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更使其有关协调部门在发挥个人优势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实现了共同发展和繁荣。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从目前其他国家已经建立成型的产业集群区域看,在市场发展下,市场能够推动企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规模扩大,对产业集群的整体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长期发展下,市场还存在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自发性不受任何企业、个人左右,一旦市场出现变(下转82页)(上接64页)化,就会使产业集群经济面临下滑,甚至是危险。而市场的盲目性,更是政府、企业无法看到的角落,繁荣的表面下一旦出现变动,对产业集群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对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发展管理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政府做强有力的保证。特别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市场总体格局还没有形成。因此,为保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政府调整和控制必不可少。
三、建立健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
为保障产业集群设立的科学性,政府可以以西方国家成功设立产业集群区为借鉴,但要注意结合我国现实环境,打造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中坚持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共同作用,使市场成为产业集群的主要开拓地,也要注意管理企业间不良竞争,防止市场出现泡沫经济。战略制定问题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不能一味守旧,也不能操之过急,要保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产业集群内部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二)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市场机制的完善,对产业集群发展来说就越有利于科技、信息的发展,产业集权现象也更为明显,能够大大推动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拓展。所以,严格的市场管理机制是保证产业集群高效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必要时采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市场内部企业间公平竞争。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鼓励产业集权企业在国内发展的同时,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真正发展,使产业集群区影响力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为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都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产业群发展,以推动人才在产业群内流动,为企业发展、产品创新、核心技术开发提供重要人才推动力。因此,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型,拥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企业管理者,推动其在产业集群内的发展,通过其活力使更多企业管理者看到区域创新的重要,加强企业间创新意识的交流。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篇10
针对以上解释,对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做如下解释: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胜循环态势。我们可以认识到协调是具有目的的即实现系统的总体的演进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促;同时协调又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性是指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公路运输子系统内部元素、区域经济内部元素、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区域经济和公路运输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状况。主要由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所决定。公路运输业发展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在‘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下,公路运输各个环节的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特性,主要指公路运输要与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相适应,要有效地支持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引导生产力在地域上合理展开与分布;要符合区域资澡分布状况及人口、城镇、农副产业基地、大型厂矿和经济带的分布。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的表现形式:(l)从静态上,公路运输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2)从动态上,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3)从系统运行上,“公路运输一区域经济”是有效率的,即一定投入下产出最大或一定产出水平下的投入最小。
梯度经济发展理论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高、中、低梯度区,不同梯度区的经济特点不同。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他们互为关联。公路运输是每个梯度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而处于不同梯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公路运输也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探究处于不同梯度的区域经济在公路运输规模、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揭示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由此可以看出,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势在必行。
二、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公路运输和区域经济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构成反馈环。在适当的条件下,两者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环,使双方协同发展,共同向更高水平演化。公路运输与区域羟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
1.公路运输的区域效应
(l)作为区域经济子系统的区域公路运输,其功能的提高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2)公路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提高,可以带来运费降低、区域可达性提高等直接效果,并引起区域产品成本下降、产品市场扩大、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增强等‘系列良性的间接效果,使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其主导产业得到加强,从而加大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3)区域公路运输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加强,可以加强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并强化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使区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有助于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4)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区位优势,增加对投资的吸引力,带动本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
2.区域经济的公路指向效应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公路运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l)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以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为前提,这些物质和人员位移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对公路运输需求的增长。在市场经济祭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供给、促进区域公路运输发展的重要市场信号。(2)区域经济水平的上升,说明区域实力的提高,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区域经济白身的建设中来,区域公路运输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子系统,更是区域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 。
总之,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多环正反馈系统,每一环节功能的提高都波及下一环节,促进它的功能增强,并逐次传递下去,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网。公路运输系统功能越强,运输费用得以降低,运输费用降低之后,该地区便产生了集聚效应——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获得发展,进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整体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便会对公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与相关部门便加大对公路运输的投资。如此良性循环的建立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11
伴随人类经济生产分工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区域间市场依存度和空间紧密性不断提高,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表明,区域之间能否建立起协调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对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具有直接影响。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能力,是转变发展方式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
进入新世纪,我们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始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而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东部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并带动中西部区域共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9年1至8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7.0%,增速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9.2%,增速同比加快10.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比重为50.4%,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8年,国家已安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00多亿元。
三.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体制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矛盾逐渐显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二是区域利益主体形成带来的区域问恶性竞争;三是区域间缺乏合作,损失了区域整体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探寻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可行对策,实现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提高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思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不同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除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之外,还包括区域中的社会、环境、文化等各系统内部及相关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比单纯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更为丰富,二者不能混用。同样,区域经济差距只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组成内容,不代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部。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区域差距问题等同于社会公平问题,因为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不同,经济自组织过程中产生区域差距是必然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理性的“他组织”行为,来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现象。专业化生产使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提高,进而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但专业化生产效率受到分工交易成本的限制,当分工组织有效率,分工带来的效率超过分工衍生的交易成本时,分工活动便自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相反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分工活动就无法产生。分工的自发演进,分工链在空间范围内拓展、延伸,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空间格局,不同区域因生产分工关系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区域间的经济关系是否协调,决定着区域间的交易成本,影响着社会整体分工水平,因而影响了经济生产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由此产生。我们首先要要敢于创新,突破体制束缚,提高区域经济协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这些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体制不顺、地区分割、利益保护等也是束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敢于创新,从体制、机制、观念、利益等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其次,要善于利用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自身优势,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但是也有一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了向中央要项目、要政策、要资金等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所以,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区域优势的工作,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第三,要发挥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确定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同时树立集群企业诚信观念、品牌意识,防止出现产品侵权和假冒伪劣现象,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杜艳.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30
[2] 高敬旗, 王东晖.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科教文汇(上旬刊) , 2008;7
篇12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Q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aster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d-rise strategy, the progress of Central Plains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s accelera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force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spirit to tackle difficul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a good trend, a good situation, and a good moment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general situation, core area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应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2014年,河南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小幅波动、缓中趋升等特点。预计2014年我省GDP增长8.7%,居民消费指数CPI上涨2%左右。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实体。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区域经济的概况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区域经济可以对区域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充分反映,特别是在合理利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力分布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原经济区必须遵循“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发展原则,实现放射性、网络化的发展局势。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进行多个区域的划分,如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中原城市群全覆盖,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 中原经济区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数量为9个,分别为郑州、漯河、洛阳、开封、新乡等。5.88万平方公里为土地总面积,21%为全区土地面积的比例,4 150万人为人口总量,与全区人口总数相比,其比例为28%。该区域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交通极为方便,核心区是高等圆角及科研院所密集地,在地理位置与产业资源中具有显著优势,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区域相比,其GDP总量如下表1所示。
2.2 中原经济区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区城市数量为9个,10.76万平方公里为其土地总面积,5 252万为总人口。这个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具有较为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在北、西、西南等区域油气、煤炭及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在黄淮区域却十分缺乏矿产资源,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比中原核心区,在GDP总量、人均GDP方面区较低,以上表1(2011年)为例进行分析,区占核心区GDP总量、人均GDP的比例分别为71.2%与56.2%。特别是黄淮4市,因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为滞后,致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现阶段河南省存在极为严峻的生态形势,在人口、资源及环境中的矛盾也愈加凸显。2009年我省废水排放量达到了33.4亿吨,其中42%为工业废水排放量,7 979.4公里为全省监控河段总长度,其中53.3%为I―Ⅲ类水质。河南省四大水系分别为黄河、淮河、海河及长江,通过监控检测,氨氮为其主要污染物,按照从重到轻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列分别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2 185亿立方米为河南省工业废气的总排放量,135.5万吨为二氧化碳排放量,59.7万吨为烟尘排放量。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造成了生态破坏。
3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等自然环境是影响中原经济各个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区位与资源方面。因核心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资源较为丰富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区域则相对较低。在测定中原经济区范围过程中,应对各个区域内产业影响力、开放影响力、科技影响力进行充分考虑,通过调整与分析,对其空间范围进行最终确定。
3.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作为经济活动所造就、具有特定地域构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紧密的联系。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社会化、产业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对要素存在形态的改善、要素组合联系的优化存在推动作用。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区域经济规模扩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载体,人力资源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4.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在经济发展中世界各国都会遇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区域位置不同,导致各个经济发展区域存在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给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国民经济增长与中原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4.1.1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中原经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选用科学有效的协调措施,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核心区域应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同时,推动其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政府的领导下,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实行资金扶持,通过大量投资,完善该区域基础建设设施,为其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1.2 比较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虽然中原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不足,但我们不能对其优点加以否认。通过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向优势产业提供更多区域优势资源,帮助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建立
区域内各企业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比例配置为区域产业结构,在区域生产力组织系统中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通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满足区域内各方面的需求,如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
2010年,河南全省资源型重化工业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6大高耗能行业如有色、化工等所在比例为41%。在核心区产业结构优化中,应对其资源、技术及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并对第三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4.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进行长效机制的合理构建,进行区域规划、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重点做好核心区、区发展规划工作,实行《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对各个区域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化核心区、区等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合作平台的建立,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合作区的设置。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中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可靠保障。并进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支持集中贫困地区高速发展。
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进行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并进行扶贫搬迁投资计划的编制,为推动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由我国体制所决定,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状,如无法避免该问题的出现等。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必须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大区域合作,为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2] 王春晖.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开放视角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5.
[3]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
[4] 赵文亮,丁志伟,张改素,朱连奇.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篇13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1.持续强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提出将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相继推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战略。“十一五”时期,中央首次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作出了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战略部署。十六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客观形势,调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条状化分布,打造“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2013年,中央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了珠海—西江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当前,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将区域协同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点,从点到面力推涵盖我国所有省市区的“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2.持续向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由“东快西慢”向“西快东慢”转变。2008年,中部GDP增速反超东部;2010—2013年,中、西部地区GDP加权平均增速为11.8%和12.7%,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1个和2.0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年末,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44.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王小娥,2014)。⑦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外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相互作用,无疑,资金配置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外部资金整合利用的过程。从外资使用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折合38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⑧从内部投资看,201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地区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⑨
(二)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势态良好,但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金流动和外资流入方向的影响。资金流协调经济发展遵循的是市场价值规律,要素报酬率直接决定资金流向。1.资金流动总量与区域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资金分布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资金总量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流动集中,中部、西部分散的特点。社会融资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偏快。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8.5万亿元,占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52.2%。⑩信贷规模方面,东、中、西部资金流动规模、更迭速度差距明显。2013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2.2万亿元、11.1万亿元、14.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5.7%、17.2%和14.0%。瑏瑡外资利用方面,2014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比83%;中部地区6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比9.6%;西部地区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占比7.4%。瑏瑢2.各资金流动项与区域差距。在我国阶梯式的区域经济现实中,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更具资金吸引力;中西部地区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获得率相对要低。就融资成本而言,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约占总量的40%,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资金使用成本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高。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03%、7.69%、7.70%和7.44%。瑏瑣就资金通融而言,发达城市总部经济效应突出,资金融通量大。2013年,北京资金净融出42.4万亿元,是最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广东、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资金净融入前五位,合计净融入资金22.6万亿元。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流管理策略
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客观上反映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处于理想状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制定相应的资金流管理策略,是“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愿景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在资金流配置管理的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可以表述为:在全区域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大环境中,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按照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精准定位,突出竞争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舞台中找准位置,确定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发达地区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支柱产业错位发展,并以产业转移及技术扩散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落后地区,实现生产要素区域互济以及资金运作效能最大化,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区域分工精准定位是发展前提,支柱产业错位发展是基础支撑,资金最优效能运作是增长动力,生产要素区域互补是增效措施,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是内部目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外部目标。
(二)区域资金流配置管理策略“十三五”期间,在有效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重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资金流配置与管理着手,坚持“公平、协调、共享”的指导思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目标的可触及性,把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增强区域微观主体市场活力。
1.加强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区域资金布局计划是为维持全国资金的流动性和适当的资本结构,以有限的资金谋取最大效益的资金筹措和使用的计划。制定“十三五”期间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关键是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缩小资金布局单元,提高资金投向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保持区域发展战略与资金系统管理目标的一致性。(1)合理安排主力资金,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十三五”时期,全国资金布局计划需要突破资金局部的分块管理思想,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开发姿态打开互济通道,综合利用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梯度转移与承接产业,引导资金流向和投资重点,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协调力的优势产业,带动东、中、西产业结构升级。(2)开展资金联姻,谋求跨区共赢。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资金区域分割、各自为用、统收统支、投资单一的局面,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企业联合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增加内部资金相互调剂的可能性,开展合作跨区域性多种资本联姻,促进物资生产与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以投资谋求区域经济共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落实全国重点项目资金。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把握发展脉搏,“软硬”兼施,聚焦项目,招募资金,是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均衡、和谐发展的根本。(1)以“硬手段”落实重点项目。首先,在对“四大板块”产业总体布局和结构足够调控的基础上,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敏感点,积极开放跨区域合作的全国性项目。其次,从产业方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用地等方面对拟落户项目实施综合评审,杜绝规避或违背区域分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大型项目立项。再次,大力开发易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全国性制造业项目;高度重视事关全国整体发展的总部经济、金融、电商等三产类项目落地生根;重点关注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对区域产业平衡有重要调剂作用的现代服务项目的引进和培育。(2)以“软实力”保障资金到位。“软实力”关系到重点项目立项后的发芽生根与壮大成长。为保障全国性重点项目的落实力度,最需要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强资金配置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建立项目资金招标机制。公开项目的计划、可行性、利润率等指标,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资产状况优良的区域内外投资,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资金的运作;另一方面,建立项目联动配合机制。多方管理部门联动配合就所开发的重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监督项目资金流向与使用效率,及时予以公示,实现项目规模效益。
3.全面开发金融发展潜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目标一致性,客户结构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调节性。以政策支持挖掘地方金融潜能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管理策略。(1)统一全国金融战略目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强化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作用,从全国的视角统一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避免出现资金流向偏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过度竞争等问题。一方面,引导分散的地区金融市场统一到全区域金融大市场之上,通过规模效应聚集资金有目标的支持重点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对薄弱地区的资本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的桥梁与平台作用,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居民的关系,引领金融机构服务统一目标,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构建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挖掘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金融两方的优势潜能,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应实施差异管理,有针对性的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金融贡献的金融机构调整存贷比考核标准,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单列重点项目信贷专用额度,通过诸如冲销坏账和资本金补贴等措施,打开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释放通道;另一方面,培养良性竞争。适度放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网点规模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建立中小型银行,与全国性金融机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资本运用效用,集聚区域内外可用资金,增加增量资金投入,促进区域间金融资本的合理流动。
4.拓宽社会资金融资渠道。鉴于财政性扶持的财力有限,商业银行“惜贷避险”以及外资对高资本收益的追逐,因此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金融市场,拓宽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动渠道。(1)培育高效性资本市场。顺应区域经济多元化投资与企业多样化融资的大趋势,加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中、长期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与管理完善,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活动,规范市场运用资本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创新市场性金融产品。结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丰富金融工具与产品供给,形成涵盖股票、债券、票据、期货、理财的多次产品体系,为区域项目合作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强化资本市场主体要素建设,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对接,支持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利用市场性金融产品直接融资;帮扶中小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与股权、债权转化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短缺症状。(3)建立融资补贴机制。结合各区域资本市场结构特点与发展层级,以政府推动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重点项目名单。坚持“产业相关、行业相近”的原则梯次推进资源整合,分类给予融资指导,对列入名单的重点项目给予补贴。对资本市场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给予费用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力度。同时,对引进上市公司的奖励补助加大,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
5.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现状,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扭转资金逆向流动是解决我国区域差距的有效手段。(1)盘活存量信贷资金。遵循资金运动基本规律,根据“四大板块”间实体经济长短期资金需求差异,科学核定各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量,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在资金调节与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作用,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去杠杆化”。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效缓解资本约束压力,改善信贷资产期限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源配给信贷投放符合政策导向的商业银行,提高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可获得性,改变市场上低效配置资源的问题。(2)新增差异信贷支持。结合“四大板块”产业群体融资需求特点,整合可利用资源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以及技术工具创新;优化信贷增量结构,实施差异化定价,有重点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取消对发达地区的信贷规模控制,针对发达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内的大企业以及上下游小企业开展批量金融服务;适度安排对落后地区的定向资金支持,针对老工业区、落后地区以及新规划区所引进的高风险且无抵押、弱担保的新兴项目、转型项目,安排差异化的优惠定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6.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纵深延伸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新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零售业务及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扩大受众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运用互联网技术更新业务模式。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产品创新应用与推广。重点是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全国银行体系整体建设之中,将传统银行系统与在线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构建物理网点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创建金融业务跨行、跨区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突破区域的空间与距离限制的在线操作,扩展优质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2)利用外部驱动力推进网点转型。网点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基础经营单元,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区域经济变革发展的特殊时期需要引导商业银行顺应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根据区域客户群体分布特点和流动状况,将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区域网点分类、规模布局和功能设定之上,将业务重心定位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之上,扩大区域金融影响力与辐射力。(3)挖掘内部发展力,放低服务姿态。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对网点的依赖程度更高,挖掘区域银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部发展力是升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摒弃传统的客户营销服务姿态,将被动的“坐商”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行商”服务模式,建立直销银行或社区银行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运用远程电子渠道实现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及网点业务配合,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点的客户服务,提高区域商业银行在本区域内的经济带动力和政策执行力。
7.深化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区域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收敛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很实用。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使之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有效性、连续性的引导作用。(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财政的杠杆性作用。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财政手段之一。在内部操作方法上,下放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核权,减轻基层财政配套压力;规定资金用途,提升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操作透明度。在外部激励保障上,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各种财政性转移支付直接列入地方预算。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重点监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2)加大财政公共建设投入,增强财政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改善宏微观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到落后区域,提高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投资重心从竞争性领域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等非盈利性领域;开展公益性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活动,解决薄弱地区的信用环境。(3)注重区域相关政策配合,增强财政协调性。任何区域的财政政策都不孤立存在的,应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灵活运用财政投融资工具,才能有效配置资金流,提高投融资效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安排,协调全国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实施特殊的区域金融政策。通过倾斜性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有选择的运用信贷资金支持落实地区改善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4)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管,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以财政资金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计划执行为主线,以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一方面,监督财政资金的数量与流向。单列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防止资金挪用与挤占;建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的运作。另一方面,监督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效率。对地方重大基建项目以及专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在“有保有压”的原则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