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篇1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其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社会尤其是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大批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职业技术教育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如电子领域、信息领域、生物领域、服务领域等。此外,职业技术教育还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强专业性及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第二,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职业技术教育所拥有的师资队伍往往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其还有先进的设备,储备了大量的最新信息,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及智力支持。如职业技术教育可将其科研成果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当中,或与企业合作进行职工技能培训等活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进行,提高了当地的人文水平,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活动,改善了当地的人文结构。此外,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可发现,要想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究根结底还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新设备新技术才能真正应用于企业的活动当中。职业技术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成为企业劳动者再培训的重要场所。

(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基础,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目标方面也必然会做出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量也就越多,这就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生的就业及发展。通常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其可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而经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生其就业机会也会不断增加,为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不管是要进行改革还是进一步发展,其在进行设备的更新、校舍的扩建、专业设置的改变等方面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若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佳,其很难给予职业技术教育足够的投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就很难实现,自然教育质量也就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做出相应调整。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为此,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必须着眼于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在设置专业时需具一定的预见性,既要顺应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又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及新专业的更新周期。

第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生产人员,而且更需要相应的组织人员及管理人员,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还要求职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就需改善其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为主。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现状

虽说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就贵州省当地而言,其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还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当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贵州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现贵州省的独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达30所,所涉行业包括电力、化工、交通、电子、航天等。办学层次多为大专,也有中职及高职,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仅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至2020年,贵州省的技能型人才问题需达90万人,其中高层次技能人才所占比例需达27.78%。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要达到此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职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贵州省近些年来不断扩招生源、增设专业课程,但其仍以授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比较少,再加上缺乏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的沟通,故其还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成果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就目前而言,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但其转化率较低,大量科研成果被闲置,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不能紧密联系实际应用,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研发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正确处理产学研的关系,一直以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学”、“研”都是独立的,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依然坚持传统的办学模式,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沟通甚少,甚至与企业生产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四)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提供支持

现贵州省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了解还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并未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各项资源。有些企业或单位虽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也只是形式,并未真正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此外,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很多地区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支持很少,导致职业技术教育规模难以扩大、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只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区域只有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还是政府,亦或是企业和单位,都必须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一)改善教育模式,改变教育目标

为能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应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企业职业需求为方向,重建教学体系,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以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提供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从而加快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

(二)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培养“三师型”师资队伍

要想为经济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就需一支具有强专业能力及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即“三师型”师资队伍。“三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将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及科研导师合为一体的教师模式。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是集“理论”、“实践”、“科研”为一体。近些年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虽有所提高,但仍缺乏“三位一体”的师资力量。为此,可与相关企业合作,让教师深入企业从事管理或技术类工作,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可聘请企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调整师资结构。

(三)倡导产学研合作

未能充分进行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主要原因,为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产业化,就必须倡导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及各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同担。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但可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且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时还能为学校培养专业性人才提供最新、最灵动的信息,有利于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

现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其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还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改善培养模式、改变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深入企业研究其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为社会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高职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经济及人文水平。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为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但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做出改变,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各单位给予经济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超.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张远康.湖南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张术.谈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篇2

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篇3

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晚于国外,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较慢,造成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导致公路交通的研究也较晚,纵观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主要有交替推拉、相互作用、外部效果三种理论。“交替推拉理论”指的是随着区域城镇化速度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区域发展需求对公路交通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公路交通在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催生出一批新的产业与行业。在此阶段,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种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支持经济增长上,还表现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好的发展机会。“相互作用理论”是指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首先,公路交通成为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

最终会引起区域交通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地区公路交通业的发展。“外部效果理论”认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生产活动的工厂对其周边公路交通的要求较高,但公路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外部效益。项目的开发对于一定区域公路交通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使得原来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业有机会进行开发,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公路项目“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外部效果,也就是提高交通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偏向宏观,而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微观角度研究不足,如运用经济地理的增长极理论、涓滴效应、梯度外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2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及减少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益,如果将一个区域看做生态系统,为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分清区域这个系统的结构与配置,只有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是处理好系统内部产业与产业的衔接,只有高效的衔接才能够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与基础;最后是协调好区域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减小区域间的竞争,增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无不贯穿着公路交通的巨大作用。

(1)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公路交通的发展会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一方面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佩鲁“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初期的增长一定是不均衡的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先有后,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心地区地租的增高,生产成本的提高,经济后出现扩散现象,而在扩散过程中公路交通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2)公路交通改变区域区位条件,改善区域融资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一个区域的融资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融资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良好的融资环境,而公路交通是创造区域良好融资环境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融资环境起作用,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为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另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条件可以促进区域可进入性。一般在进行产业投资之前,一个区域应该具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因此,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时间上其实是早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的,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

(3)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加快地区城镇化速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8%,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而良好的公路交通设施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城镇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人口职业的转变,人口职业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非农业生产活动;其二为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主要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城市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其三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转变。公路网的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地区与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农业信息交流,有助于农村地区群众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3区域经济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公路交通是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两个功能:首先,公路交通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这是公路交通存在的根本价值;其次是公路交通的出现或者完善又不断引导或促进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不保障,也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原因。

(1)公路交通运输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相互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而公路交通业为这些物质要素流动的载体,可以说公路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但区域经济差异或不均衡或造就不同水平的公路交通设施,表现于经济发达地区公路交通的道路通达性与道路密度都较大,而欠发达地区常常表现为道路通达性较差,道路密度也较小。所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路交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相辅相成。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区域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对其系统发展快慢与规模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以及该区域经济总量的大小,如地区GDP、人均GDP等。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区域交通基础条件发展的快慢,从根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才是决定这个地区公路交通业发展快慢的直接因素或重要因素。

4结论与对策

(1)科学定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公路交通结构要坚持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只有全面科学定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才是地区建设公路交通的“指南针”,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其生产要素不同,而生产要素的不同决定着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与层次不同,只有紧紧扣住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公路交通系统才能够准确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篇4

一、服务地方经济是中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目前公认的中职院校的三项基本职能。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中职院校要在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把握好中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以理性的态度,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各自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名校。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持续升级。中职院校的人才和科学实验设备设施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地方中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地方政府举办中职教育、扶持中职教育的根本动力。

职业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和学校自身的双赢。

二、中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和机制

1.要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发挥中职院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中职院校,应该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一般中职院校,由于科技力量弱,应该更多的把目光瞄准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小型项目上。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政府、企业商户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中职院校通过搭建这种产学研平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将产业、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中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中职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走向。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下,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双赢。

2.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做到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打造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3.创建中职院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搭建良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中职教育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走到经济建设的前沿,了解经济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中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姻。学校有先进的科学试验仪器,企业有生产实践车间;教师理论水平高,企业的科研人员实践能力强;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团队,企业能够捕捉市场的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方向。学校与社会之间,中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像各中职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当地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面向社会开放,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质。同时,中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优质的师资和设备,对社会和企业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开展科技服务等。这些,都将强化社会与中职院校的联系,增强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中职院校的好感,成为中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4.注重职业中职院校的地方特色。地方中职院校办学特色应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鼓励行业办学、部门办学。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围绕地方重点行业发展。要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重点打造地方特色专业,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设置、调整专业的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发展,不断开发改造新专业,淘汰落后的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建设一定要突出地方性,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社会适应性较强、就业前景良好的品牌特色专业,逐步形成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链和专业群。

结束语

中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既是中职院校的办学使命,也是时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院校必须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效用和功能,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发展方向,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科学发展。

篇5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取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因而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这种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的人民主体价值观,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正是从这一价值理想出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所有价值目标的第一位,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到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从唯物史观的高度阐明了当代中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发展的基本问题,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价值性以及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彰显了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是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刻体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辩证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发展是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其内部矛盾不断产生、运动和解决的辩证过程,发展总是辩证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的辩证发展观,主张在普遍联系中发现、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坚持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科学发展观主张全面发展,就是把握矛盾全局的发展,即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问题,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各种社会问题,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这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辩证的发展。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是把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发展中要解决好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平衡问题,防止发生失衡现象。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及其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反映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在要求,揭示了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些复杂的联系,发挥能动性,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要保持内在发展能力、要有连续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用前瞻的眼光看待发展问题,始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的辩证关系,要注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久、连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运动前进性、无限性的发展趋势。

科学发展观把事物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原理运用于对经济、社会、人和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体现了的辩证发展观和社会全面发展理论。

篇6

1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目前公认的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以理性的态度,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各自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名校。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持续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熟练劳动者和中、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就要求高职院校适应这种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和科学实验设备设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这是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扶持高职教育的根本动力。

职业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和学校自身的双赢。

2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准确的办学定位 高职学校具有自身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发展的基础,准确的定位有助于高校明确身份和发展方向。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大学在世界、国家、地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所处位置。地方高职院校定位,首先要确定“地方性”、“职业性”、“高等性”三方面具体内涵,从而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专业类别、服务方向等具体内容,做到各安其位。

2.2 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 高职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贴近市场,满足市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管理中还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服务的观念,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搞科技服务自身不具备实力、是浪费办学资源。部分高职院校领导重视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却忽视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没有主动融入的意识。缺乏服务的机制,在社会服务方面不能做到在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长远规划,没有从区域范围内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不能做大做强自身的品牌。一些高职院校“关门”办学,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科研的应用性不强,与相关产业结合程度差,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尚待建立、健全等等。

2.3 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总体规模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但这种跨越式的、带有拔苗助长性质的发展方式,势必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是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办学理念还存在原来单纯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低下,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师资力量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建设团队。

2.4 办学特色不明显 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偏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考虑能够为地方和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贴近地方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高职院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地方性”、“职业性”、“技能性”。“地方性”就是紧密接合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性”和“技能性”是指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但目前看来,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向于小而全、小而散,人才培养趋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地方行业、企业互动不够,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不够,没有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

3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和机制

3.1 要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建设服务,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一般高职院校,由于科技力量弱,应该更多的把目光瞄准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小型项目上。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政府、企业商户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高职院校通过搭建这种产学研平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将产业、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高职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走向,变简单、被动适应为深刻、主动适应,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在科技服务、学生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和企业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唯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实现创新,形成自己的活力和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下,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双赢。

3.2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职业高校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动力,建立适合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做到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打造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3.3 创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 地方高校是政府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园地,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文化兴市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孵化器”。职业高校与地方合作创建共赢的机制和平台,是职业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保障。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搭建良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高职教育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走到经济建设的前沿,了解经济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高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姻。学校有先进的科学试验仪器,企业有生产实践车间;教师理论水平高,企业的科研人员实践能力强;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团队,企业能够捕捉市场的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方向。学校与社会之间,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像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当地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面向社会开放,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质。同时,高职院校还可

篇7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同实现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也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证。

20*年抗击*的斗争,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应当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不仅要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要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各种服务部门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包括使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特别是医疗卫生、全民健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同时有必要也有条件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要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在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8

在积极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背景、新环境下,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创新与改善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主线,以财政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服务的创新力度,改善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侧重民生保障与建设,发挥财政在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地方财政管理质的突破和飞跃式发展。具体来讲应坚定不移地做到:

1.正确处理好财政管理纵向与横向的关系作为一项极具综合性和政策性的工作,地方财政管理是相关部门对地方财政的收支活动所进行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工作的总称。从纵向上来看,地方财政管理包括了省级、市县、乡镇等多层级管理,多级次、多结构的管理特点使得地方财政管理明显区别于其他财政管理,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在具体的地方财政管理过程中,只有正确处理好地方各级间的关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取得较好的地方财政管理效益。随着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财政体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家与地方间关系的科学合理协调成为影响财政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地方财政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立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要求,根据各地客观实际和发展需求制订地方性的财政法规,不得与国家规定相抵触,积极推进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同时,国家财政政策是对整个国家财政工作做出的全局性安排,属于宏观性的导向性政策。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在财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遵循国家财政政策,要充分、全面考虑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现状,提高当地财政计划的科学性。同时,国家财政机制的合理运行离不开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地方财政管理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财政基础性信息的处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国家财政工作的决策、开展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地方财政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地方财政管理和服务绩效的提升离不开高水平的财政管理人员,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队伍建设,促进机关运转效能的提升,为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保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途径,积极促使地方财政管理队伍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忧患意识及责任意识,使其更加深刻认识到,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是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提升当地地方财政管理水平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于人民的积极表现。自觉加强财政管理队伍建设,从国家、地方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财政管理日常工作的开展出发。其次,加大培训力度,创新财政管理人员成长与发展机制。地方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工作,新形势下对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当前地方财政管理的新要求,地方财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队伍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激励财政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开展,从理念上、方法上、手段上等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第三,在日常的财政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重视对财政管理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将人才的培养与日常的人员管理紧密结合,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为公平、透明的环境和平台,充分调动与激发地方财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人员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最后,加强学习型财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强化地方财政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心态,使其自觉认识到不断地学习是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订学习制度,形成全单位、全系统上下联动的学习机制,使学习内化成为财政管理人员的习惯。

篇9

会议强调,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把握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了“抢”字当头的发展意识。

回眸2007年,全省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7%左右,是2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美元,标志着贵州迈进了总体小康的新阶段;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和贵广快速铁路项目先后得到国家批准立项;荔波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贵州大学农药学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改写了我省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历史;全省所有年均纯收入低于700元的农村绝对人口全部被纳入低保范围,形成了从制度上抑制贫困和从制度上扶贫的新格局……

从总体上看,2007年全省经济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大事,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的,许多发展机遇是我们“争”来“抢”来的,而不是靠等来的。

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尽管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在全国及西部地区的发展位次仍然靠后。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重点领域投资减缓,确保投资合理增长的机制亟待完善;物价涨幅扩大,改善民生工作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环境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些,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

会议指出,做好2008年经济工作,总的来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并对发展的紧迫感给予了充分重视。比如,在强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时特别提出:思想上要放心、放胆;政策上要放宽、放活;工作上要放手、放开。围绕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形势和新问题,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贯穿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敢于克服攻坚,勇于承担责任,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绝不能畏首畏尾、安于现状、裹足不前。必须吃透中央有关精神,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吃透贵州省情,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利用制度上的后发优势,缩短前进中的探索实践。

发展理念:“好”字优先

会议指出,当前,我省正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2008年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着重强调了“好”字优先。

十七大报告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发展方式”取代“增长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正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在2008年的经济工作中,重点强调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一是强化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的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走具有贵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会议指出,面对提高质量效益和加快壮大经济总量的双重任务,必须始终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以好促快。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系统地思考发展战略,系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更加注重增加新的动力源,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二是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今时代,人类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只有不断巩固和增强生态文明优势,才能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直接进入生态现代化的最新阶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我省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方式和路径,就是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强调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也不能为了保存生态而停止发展,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实施项目建设时,必须算生态效益账,坚持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

三是强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动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省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和开放水平不高是带有根本性的因数。后进地区要赶上先进地区,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是根本动力。会议指出,我们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积极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市场为主体、政府为先导的发展原则,以创新为突破,用好后发优势,务求在经济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开发、资本市场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等大的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后来居上。

四是强化改善民生的发展目的,把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水平作为一切奋斗和工作的根本目标,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议指出,在发展过程中,要把提高城乡居民净福利水平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一些片面的增长指标,也不能等着发展起来了才去大幅度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而是应该通过整体制度安排,一步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净福利水平。放弃以“物”为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避免只着眼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争上大项目,忽视发展能使群众普遍就业的项目和特产、农产品加工项目。

发展举措:“改”字保证

会议指出,做好我省2008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十分重大。在发展的具体举措上,一系列以“改善”、“改变”、“改革”、“探索”、“试点”等体现改革创新思路的部署成为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根据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会议提出2008年主抓的五项重点工作中,有许多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亮点。

在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方面,会议指出,坚持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突出加快交通、水利、信息三大建设。要加快建设以贵阳为枢纽的现代化运输网络,加快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2008年重要任务有抓好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的建设,力争贵广铁路尽早开工,启动并完成全省高速路网规划修编工作等。在水利建设方面,2008年将启动150座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治理工作。

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会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更加注重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我省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强创新型社会建设,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其中,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加快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打造“贵州白酒”整体品牌,加快形成一批产业基地,建设白酒产业集群、贵州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民群医药产业群、新材料产业基地、制造业集群。在创新型社会建设方面,抓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一大契机。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2008年我省将启动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在着力加强“三农”工作,切实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方面,会议指出,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从我省的特殊省情实际出发,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富民兴黔进程的双轮驱动,努力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其中,会议强调要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业,2008年新增45个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着重做大做强茶产业,培育37个茶叶专业县,集中力量培育5个左右茶叶品牌;探索信贷扶贫工作,推广“一借双贴”等有效模式,认真搞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探索财政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新路子;开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建设试点,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城镇集群;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推动城镇户籍、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

篇10

充分释放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潜力,需要转变以往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和模式,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切实地将人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重点,让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然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人的城镇化需要统筹推进、循序渐进,需要客观认清人的城镇化推进所面临的现实障碍,需要在系统的框架下对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每个环节给予把握和分解,以便高质量地将人的城镇化扎实推进。所以,从对发展观的审视人手,考察城镇化推进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全面厘清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明晰人的城镇化所需要解决的课题,以便切实地将人的城镇化落到实处。

一、城镇化推进历程的发展观审视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作为操作层面的实践活动,城镇化的推进深受发展观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使得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从而形成颇具差异性的发展绩效,进而使得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表现为巨大的差异性。因而,厘清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人的城镇化的逻辑起点,需要从对发展观的审视人手,考察以往的城镇化推进历程。

1.城镇化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发展观审视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动因,一切人类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即“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的状况,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这表明,要充分重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判断,以及围绕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发展观要将生产力及其发展视作基本的理论内核。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所关心的发展议题不尽相同。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所形成的发展理念、发展价值以及发展手段表现出历史演进性特征,由此使得发展观呈现出历史阶段性。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如何生存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人们普遍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并将其视为经济实践活动的指挥棒和价值目标。在这个阶段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具有第一性。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如何生活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人们普遍追求人的自由能力的提高,并将其视为经济实践活动的指挥棒和价值目标。在这个阶段注重每个人以及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第一性。这表明,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观的内核不相同。合意的发展观应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抛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来评价发展观的好坏都极为不可取。

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发展观,注重于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以及促进物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对物质财富追求的异化就是生产主义。生产主义以物的拜物教为特质,对物质财富及其生产表现出无批判的膜拜和狂热,以GDP的增加作为衡量一切经济工作好坏的唯一尺度,由此使得但凡能增加物质财富数量的经济实践活动广被接受。在这种强调物质财富增加的生产主义立场下,经济实践活动表现为生产动机上的“贪婪攫取性”、生产机制上的“泰罗――福特制”和生产手段上的“去道德化”,这在最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自由本质,使得人存在于一个被殖民化的生活世界里。

2.传统城镇化:生产主义特质

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实施赶超战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其推进应嵌入到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之中。考察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生产主义几乎全方位地影响了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实践,无论是从推进城镇化的目的、还是实施城镇化的手段、抑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主体性等方面,传统的城镇化都深深地打上了生产主义的标签。

(1)推进城镇化动机的物质财富扩张性。实施城镇化战略,首先需要回答推进城镇化的动机是什么。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历程表明,我国的城镇化更多地注重于物质财富的增加,将城镇化视作增加物质财富、提高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动力,以至于过于强调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价值,而没有考究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手段背后的价值性。特别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后,则将推进城镇化视作实现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发动机。显然,这种对城镇化功能的定位,极易将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从而热衷于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全然不顾及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价值意蕴。城建扩张、产城背离和基本服务缺失的城镇化发展实践,就是物质财富扩张性的城镇化的真实写照。最终,这样的城镇化会因其追求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单一性和至上性,使得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缺失人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而造成不可持续性。

(2)实施城镇化手段的不以人为本位。实施城镇化战略,同样需要回答实施城镇化的手段是什么。作为现代化的应有内容,城镇化具有自发演进性,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城镇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依靠的参与主体也不同。由于将以往的城镇化定位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并将物质财富的扩张视作推进的基本动机,这使得实施城镇化的手段在本质上服务于并服从于物质财富的丰富和增加,以至于将人视作实施城镇化手段的支撑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完全不顾及人的主观意愿和发展诉求,并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人的存在性。只注重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性而不顾及农民自下而上的自发主导性;只注重地方官员的而不考虑农民的主观意愿;只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顾及生产方式的制约的城镇化推进战略;就是实施城镇化手段的不以人为本位的现实样本。最终,这样的城镇化会因其以人的工具性遮蔽人的目的性,使得城镇化的推进缺乏广大农民的合作而造成非和谐性。

(3)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资本拜物教逻辑性。实施城镇化战略,还需要回答提高城镇化水平为谁的主体性问题。仅就推进城镇化的动机和实施城镇化的手段而言,为谁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主体性更具本质性。对于为谁而推进城镇化战略的不同回答,使得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截然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推进城镇化的主体是谁,决定了城镇化推进的方向在哪里和实施的手段依靠什么。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在生产力水平没有高度发展和社会产品没有实现极大丰富的前提下,人的存在方式从彼此的依赖关系走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离不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由此使得实现资本的逐利与增殖成为了城镇化推进的主体性命题,以至于在极端层面上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遮盖,让资本价值增殖成为了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体。资本饥渴症、贪欲心所表现出的利润贪求的生产动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危机,自私本性、侵略基因所表现出的利己的个人中心主义对他者的存在合法性的否认,钳制人的自由、缺少人文关怀所表现出的人类生产的自我否定性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遮蔽,就是资本拜物教逻辑对城镇化发展的异化。最终,这样的城镇化会因其对人本身是目的的异化,使得城镇化的推进没有立足于人的解放而造成非自由性。

二、人的城镇化的本质

1.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发展的价值转向

提高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必须转变以往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将城镇化由注重规模扩张的“土地城镇化”转向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城镇化”,将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视作人的城镇化的起点和终点,并摒弃那些限制和约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错误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传统的城镇化模式,过于注重追求物的发展、忽视人的发展,过于注重数量的增加、忽视质量的改进,这导致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农民并没有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应有的福利改善和自由能力范围的拓展,导致城镇化质量难以提升。为此,需要转变以往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城镇化的核心和重点,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的城镇化工作。

全方位地推进人的城镇化,就是将城镇化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就是强调人自身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性的本质特征,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并通过有序性、全面性、合理性和集约性的城镇化道路,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现实基础和有效保障。

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内涵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就是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将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放到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上去,将城乡居民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实现居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双重匹配性转变,并最终融入现代化的文明体系中。

(1)人自身生产力发展是发展观的历史阶段性特征要求。发展观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观的理论内核不尽相同。随着我国物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性课题发生了转变,人的生存性问题不再是首要问题,人的生活性问题成为了关键问题。在生存性阶段,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由此使物质财富的增加成为城镇化推进的根本动机。在生活性阶段,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由此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城镇化推进的本质内涵。

就城镇化推进而言,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天然的必然性,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提及的是,无论是对于物质生产力的重视还是对于人自身生产力的关注,都不能无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将两者割裂开来。即便是在注重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存性阶段,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仍具有本质性和第一性;以及在注重人自身生产力发展的生活性阶段,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仍具有支撑性和基础性;即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手段,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是目的。也就是列宁所指出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

(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城镇化的终极价值指向。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际上是体现了人的城镇化的终极价值指向。也就是将每个人的充分的、普遍的发展,以至于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看作人的城镇化的起点和终点。具体而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遮蔽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重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凸显其主体性,把人的能力得到发展视作本质目的,并突出强调人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性和主导性。二是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演进性。以往城镇化的生产主义特质所造成的物质生产力与人的生产力关系的异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和非跨越性。只有在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和传统城镇化弊端日益凸显的前提下,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会被纳入到城镇化的视野内。

3.农民的主体性:人的城镇化的现实指向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的城镇化必须更加注重于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拓宽农民的能力范围,并围绕农民的主体性,加快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具体而言,在现实层面凸显人的城镇化的农民的主体性,应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有序推进农民的市民化。农民进城及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并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经济生活中,让进城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二是切实赋予农民广泛的参与权。确保农民成为城镇化主体,需要切实赋予农民富有保障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尽量避免农民被排斥在人的城镇化的进程之外,不能让农民成为城镇化过程中被忽视的群体。这就要求人的城镇化的推进,要注重规范程序、倾听民意、维护诉求和提供监管,从而让农民的主体性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构建包容的利益分配机制。推进人的城镇化,实现农民的市民化,需要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民的拉动力和推动力,让农民能够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并能够在城市中留下来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此,需要赋予农民充分的且富有保障的财产权利,将相应的资产转化为能带来收入流机会的资本。与此同时,还要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与进城农民人力资本结构相匹配的主导产业,让市民化的农民持续获得稳定的收入。显而易见,关注人自身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发展观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更是转变传统城镇化发展路径,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革命性要求,需要在实践层面注重树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让农民成为人的城镇化的主角。

三、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人的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一个崭新的大战略。注重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辩证统一角度来理解农民市民化后的存在方式,并将对农民的存在方式的把握置于人的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将生产力的生产性和再生产性统筹考虑,由此呈现出如下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特征:

1.谁拥有什么?就是从产权制度人手,分析其所呈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剖析在该产权制度下生产与再生产资料是如何被分配的。具体言之,就是通过产权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能够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拥有什么样的资产,并能够将其转化为通用的资本且能获得相应的收益。

2.谁从事什么?就是从社会关系人手,分析每个人在实现生产力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所要求的社会分工格局下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也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分工格局背景下,人的城镇化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具体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比如,农民被转移到城镇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新引进的工商资本所有者的经济活动边界在哪里。

3.谁得到了什么?就是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以产权制度体系为切入点,分析经济主体凭借其拥有的资产和获得的资产转化为资本的能力,能够分配到多少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具体言之,就是经济主体在城镇化前后获得的收益有何区别,是否拥有收入的可持续性或在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支出的低成本性。比如,分析农民市民化后所获得的收益,还应该充分考虑其生活在农村时所拥有的“庭院经济收入”,以及用于自我消费的无工资性收入的劳动成果。

4.用获得物做了什么?就是考虑消费、再生产和积累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经济主体凭借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所分配到的社会产品的使用和积累,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自身生产力的稳步持续性和和谐性再生产。具体言之,就是经济主体如何将其获得到的收益进行消费、再生产和积累的结构性安排,并在这种结构性安排中实现资产进而资本的再增殖。比如,分析现有的收益分配机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市民化后的农民具有可持续的收益获取能力和机会,并进行资本性的再生产。

如上所分析的四个特征,就是人的城镇化的政治经济学逻辑所涉及到的四个关键性问题,这其中谁拥有什么具有基础性,它决定了谁从事什么,从而谁得到了什么,进而他们用获得物做了什么。显然,这四个关键性问题所隐含的顺序性,决定了人的城镇化的推进应具有先后的次序性,以及所实施的战略措施应具有全面系统的层级性。

四、积极稳妥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战略举措

.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重点,人的城镇化的践行,依赖于系统性明显的和针对性较强的战略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地将人的城镇化付诸实践,并通过提高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能力,使其成为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内涵为切入点,立足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着眼于解决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推进人的城镇化需要实施如下战略举措:

1.促进产权制度变迁,赋予资产正规的产权体系表达

在直观层面上,人的城镇化表现为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以及相应的所从事的职业的改变。但是,在本质层面上,人的城镇化却是农民改变户籍身份后的福利状况的改变以及相应的处理资产能力的提升。归结到根本性层面,就是农民在城镇化之前和之后分别拥有什么样的资产、两种状态下资产收益的大小以及农民将资产转变为资本的能力。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会对两种状态下拥有资产、进而资本的能力的大小进行权衡取舍,并将其作为是否参与城镇化的衡量标准。由此可见,推进人的城镇化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农民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正规的产权界定,充分提取资产的经济潜能,实现资产可交换的合法性,并降低调动和使用资产的交易成本,最终提高农民作为产权所有者的主体性地位,并通过稳固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和扩张,不断地提高农民市民化后处理资产的能力和获得资本化收益的可能空间。

(1)有序推进土地确权工作,提高农民的产权实施能力。产权的清楚界定是市场交换的前提条件,作为一种经济权利,产权能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边界,降低行为的交易成本,让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不断地扩大和稳固市场交易的范围。土地确权是农村改革的首要内容,其本质是赋予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利,为农民的财产提供充分的保障,增强农民处置资产的能力,加快促进农民成为理性的市场经济主体。首先,明确土地确权的方向。与土地登记和颁证相比较,确权是核心,确权方向是关键。依据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土地的所有者,农民是土地的使用者;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虚置和模糊化,造成了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时常发生,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冲突和矛盾,这直接弱化了农民的土地产权行使空间,并限制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实施能力。为此,需要赋予农民充分且完整的土地产权,以便全方位地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在当前,土地的所有权不应该是确权的核心,使用权以及一系列其他衍生的有助于农民获取财产性收益的权利才应当是重点。其次,保障土地产权权能的细分。产权是一个多种权能构成的复杂结构,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产权的结构不尽相同,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产权的权能会不断地细分,相关的权利主体拥有相应的产权,并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实施自己的权能。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施,实现了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分离;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强和就业结构的转换而产生的土地流转,实现了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推进土地确权工作,应该切实地保障土地产权权能的细分,为每一个分离出来的产权权能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2)规范土地确权的程序,减少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土地确权的效率。要充分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降低土地确权可能造成的冲突。首先,充分地保障农民广泛的参与权利。在信息公开、土地测量、监督监管等方面,倾听农民的意见和利益诉求,避免政府单向地强行推进,有效保障农民的自主参与权利和空间,实现确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其次,创新争议解决机制。土地确权直接决定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实施边界,从而再分配土地产权的资本化收益,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土地产权的模糊地带产生冲突。对于这类争议的解决,要有创新性思路,尤其是要注重发挥村里具有威望的老人的话语权,让农村能人、有威望的人成为矛盾或者争议解决的主体;还要有效尊重村里历史上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习俗化解争议或矛盾的作用。

简而言之,实施人的城镇化战略,必须开展土地确权工作。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利,有效地压缩征地空间,并避免权力租金对权利租金的替代,以及在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合理地分配土地资本化收益。

2.发展合意产业,让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

对于农民而言,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参与城镇化,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并且在他们看来,生产方式的改变更具有根本性,生活方式服从于生产方式。如果进城后,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继续留在农村。所以,推进人的城镇化,转移农民不重要,关键是要确保农民在城市有适宜的工作可以做,并且持续地获得稳定的且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

(1)考量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发展就业导向型产业。不同的人力资本素质,决定了不同的就业可能性,进而不同的收入水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部分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在高技术产业就业能力不强。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后,就远离了原先颇为熟悉的农业产业,这就使得原先基于农业生产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能力无从发挥。就业机会的减少,就会降低农民市民化后的收入水平,这就需要结合农民原有的人力资本素质结构,围绕农业产业链,发展能够充分施展农民以往的人力资本素质,但又具有工业化特征的产业。当然,发展那些适宜发挥市民化后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的产业,并不一定意味着低端和低附加值。当农民获得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农业收入时,他们才会切实地体会到城镇化带给他们的福利增加,并增强对城镇化的认可程度。否则,进城后就面临失业,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生活支出的高成本,会造成他们对城镇化的抗拒,这显然不利于人的城镇化的推进。

(2)着眼于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产业的发展需要考量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就不重要。恰恰相反,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应以提高农民市民化后的人力资本素质为目标,结合不同年龄段的新市民的职业发展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之所以强调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是因为农民只有在拥有了较高的人力资本素质之后,才会拥有较多的产业选择空间和就业机会,从而拥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和更高的收入水平。这样就会降低他们进城后对政府的依赖性,并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独立能力和发展能力,积极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经济收入状况,进而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需要转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充分地考虑社会分工带来的效率改进。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可以作为职业培训的直接提供者;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也可以向市场经济主体购买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产品,由后者向市民化后的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传统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农民工,因户籍制度的制约未能以城镇居民的身份享受到城镇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由此造成了他们的不断流动,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农村。实施人的城镇化战略,必须实现转移出的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而不能让农民成为城镇中的贫民。为此,需要破除现有的制度障碍,在战略高度上为转移到城镇的农民提供必备的社会保障和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市民化。人的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聚,以及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水平,这就必须将户籍制度改革纳入到人的城镇化进程中。鉴于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差异,我国各个地区在推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情,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既要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又要全面地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发展目标以及承载能力,有序地制定落户的条件和标准。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要做充分的估计,但更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将附着于户籍制度上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真正地实现农民的市民化。

(2)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广覆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积极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一方面,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到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中,特别是要妥善解决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向城镇社保体系的接人。另一方面,要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纳入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让他们享受到城镇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借助广覆盖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市民化,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优化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1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加快其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关于城镇化的推进动力理论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雷文斯坦(E.Ravenstien)的推拉理论,城镇化推进的经济动力来源于农村的推力和城镇的拉力。农村的推力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劳动力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城镇的拉力主要表现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城市经济的高利润率,人口和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的聚集,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等。城镇化进程正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推进的。

(一)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农业的发展是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生产要素,劳动力是支撑城市工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依赖性尤为显著。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农村和农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正好满足了城市工业发展所急需的劳动力资源。

(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居于主导性和支配性地位,城市工业经济在空间布局上具有突出的密集性特征,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企业为获得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一般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使社会资本、人口、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集中,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是工业化生产使生产要素的配置在空间上聚集,发达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为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聚集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二是工业化促进了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生产工艺的专业化降低了比较成本,增大了市场份额,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三是工业化实现和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规模经济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推动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变化了的恩格尔系数表明居民的需求结构中对工业品和服务的消费比重将会增加。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城市经济聚集效益,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集聚。

二、甘肃省庆阳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甘肃统计网的数据显示,2010年庆阳市完成生产总值357.61亿元,增长15.8%,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增长21.8%,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02亿元,增长38.0%,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7亿元,增长19.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79亿元,增长31.5%,高于全省8.11个百分点;小口径收入达到30.02亿元,增长32.6%,高于全省9.2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113.09亿元,增长2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3元,增长11.9%,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154元,增长17.4%,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庆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加快,三次产业比例为14.27∶60.08∶25.65,“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相对比较稳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优势

2010年庆阳人均生产总值15095元,只为全国人均水平29706元的50.8%;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6元,为全国人均水平11536元的34.2%;大口径财政收入人均2482元,为比全国人均水平6201元的40.0%;一般预算收入人均1267元,为全国人均水平3031元的4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3元,为全国水平19109元的65.2%;农民人均纯收入3163元,为全国人均水平5919元的53.3%。

庆阳的要素禀赋优势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就目前而言,富集的资源禀赋优势尚未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工业作为根本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2.三次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存在诸多问题

农业基础脆弱,特色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不高;水利设施落后,人畜饮水困难、雨养农业为主、灌溉条件差;水源污染较严重等“瓶颈”制约尚未消除;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多,农林牧渔业收入增长乏力。

庆阳与周边地区相比,总量是延安的1/3、榆林的1/6;产品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性强,原料开采型、初级产品型工业比重较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工业发展潜力主要是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

庆阳市2010年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1.58倍,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56.67个百分点,慢于GDP、第二产业12.96、39.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总体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庆阳市产业结构升级是能源化工工业发展带动的,尤其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缺乏后续动力。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城市文明、城市意识等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的过程,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原有城市和农村基本布局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以及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等,是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战略选择。

(一)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城乡一体化要求通过市场机制的驱动效应,引导生产要素在农村就近聚集,实现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面貌彻底改观,尤其是农民文化、科技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城市与农村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得到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对于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策略

1.确立“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思路

引进为数较多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实现了工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要素聚集效应。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业也形成了产业链,实现了要素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构建城乡产业一体化格局,有力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2.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利益驱动效应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彰显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大力加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支撑;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区位优势,就近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等。

工业化经济具有突出的空间密集性。要形成“集聚发展、集约增长、集成配套”的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发展模式。推进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必须要着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即使跟进,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让老百姓共享工业化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等。

3.依托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要着力构筑跨越式发展的多元立体产业体系。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立足于服务基地建设,大力促进民俗、农耕、岐黄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立足区域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为龙头的上下游产业等。

参考文献:

[1]毛生武.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模式与制度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杨素青.市场化转型中的中国经济[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3]李扬扬.关于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4).

篇12

2、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注重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从宏观视角看,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尖端科技领域的主体创新活动,其深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个人或企业的狭小空间,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构成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利益的核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在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宏观统筹协调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增强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明确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地位和引领作用,推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通过有效整合全社会多元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等相互促进、彼此融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3、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着眼于国情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篇13

什么是城市化?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纷繁复杂,但不外乎如下几个要点:第一,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特别是与工业化进程相伴随;第二,主要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到城市、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第三,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和规模的大幅扩大,对整个社会生态产生深刻影响。换言之,城市化从本质上说其实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受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它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

首先,把城市化的主要发展动力归于经济、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符合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经对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做过深刻分析。他认为,在封建生产方式下,乡村庄园制经济关系处于统治地位, 城市屈从于乡村的统治。在这一阶段的城市发展是一种“城市乡村化”,整个社会结构变化很小,传统乡村模式未能分化, 城市的发展极为缓慢。马克思把这种社会称为“静止的社会”。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一大批工业城市开始迅速崛起,城市化成为工业化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也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大工业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极大过剩,迫使他们变成雇佣工人,并迫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极大地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这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因此,说城市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完全符合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二,从西方国家实现城市化的历程来看,城市化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之下逐步实现的。以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1790年,美国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随着产业革命的开始,大量欧洲移民涌入,城市数量开始增加,到1870年实现了25%的城市化率;1870—1940年是美国基本实现城市化的阶段,而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历史上是进行产业革命并最终实现工业化的时期,也是美国城市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张的时期;而1940年以来,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出现、城市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城市化的质量得到更多注重。从美国城市化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三,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也表明,城市化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同步的。中国的城市虽然出现得很早,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却只是从30多年前开始的,它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一个产物。从1949年以来城镇人口占比曲线图(见图1)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城市化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城镇化率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其实也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而一路上升。这是符合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的。

论点1: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其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推进,因此它受基本经济规律支配。

二、政府在城镇化中的基本职能是引导和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仍然没有完全厘清,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依然没有明晰。因此,党的十报告也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根据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主要靠市场来调节,政府则主要扮演提供公共物品的角色。政府通过公共政策,进行收入再分配、资源再配置,制定法律框架,确定市场规则,等等。这放在城镇化建设中同样适用。

如前所述,城镇化既然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事件,其主要动力是经济,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应该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把城镇化的主导力量交给市场,让市场发挥配置城镇化中各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城镇是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以市场化推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才能使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相应地,政府在城镇化则需要做好规划、调控、引导、服务等工作,弥补市场之手的不足。政府无论是错位还是缺位,都会给城镇化带来损害。

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来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是城市化发展质量比较好的模式。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将各国城镇化发展分为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等三种模式。西欧和日本的城市化基本上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市场机制人口、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和配置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政府强调对市场竞争和社会保障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通过公共政策积极引导,有效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而美国长期依赖市场机制,政府职能缺位,城市化发展自由放任,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工业化远落后于城市化,没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支撑的“过度城市化”,造成了这些国家城市化大起大落。

论点2:推进城镇化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让市场发挥在城镇化建设中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做好规划引导,提供公共服务。

三、政府主导是当前城镇化诸多问题的根源

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亿万农村劳动走进城市、变成市民,城镇化取得巨大成就。这背后有着坚实的经济动因,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直接产物,它从根本上说是以中国的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为源动力的。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浓重的政府主导色彩。

政府主导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确立城镇化战略,并全力和全面推进;二是政府供给城镇化制度,规划城镇布局,确定城镇建制;三是各级政府作为主体从事城镇建设。

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角色错位和缺位就会导致资源错配,本该交给市场做的事情没有做好,本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能也没有能够履行到位。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的许多问题,其根源就在政府在自身角色定位上的错位和缺位。

第一,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地方政府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在土地出让中能够为自身获取巨大收益,因此天然地拥有“圈地”和“卖地”的冲动。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总额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见图2)。这一方面使得土地城镇化快过人口城镇化,造成中国房地产领域出现过热现象;另一方面也使围绕土地问题的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其中征地拆迁引发的占一半左右。

第二,政府主导城镇化导致资源错配,影响城镇化的科学布局。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下,政府的行政级别成为资源配置主要依据。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利用自身的行政地位来吸取各种要素,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导致城镇体系发展的严重失衡,即大城市尤其是行政级别较高的顶级大城市畸形扩张,而中小城市则发展不足。特别是我们刻意强调的“城镇化”中的小城镇、尤其是乡镇一级,由于处于行政级别的最末端,各种资源经过“层层截留”之后,到达它们手里所剩无几。因此,行政级别低的小城镇天然处在劣势地位。这表明,必须让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不可能干好这个活儿,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义,也是中国过去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所得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

第三,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快速推进城镇化本身,而忽视了为城镇化过程提供公共产品这一政府本来的最主要职能。无论在公共服务、宏观规划还是制度供给上,一些地方政府都存在缺位现象。

第四,政府主导城镇化容易导致忽视地区差别。由于中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镇化的进程和方式也必然有所差别。但是政府主导城镇化,使各地政府当前把“城镇化率”作为考核城镇化推进成绩的主要指标,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各地一齐上、全国一刀切”的现象。各地资源环境的禀赋、经济结构特点及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城镇化建设理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方案,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能笼统地“一刀切”。

论点3:政府主导城镇化,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许多问题的根源。政府抢了本应由市场干、自己干不好的活儿,反而在为城镇化提供公共产品这一“本职工作”上做得并不到位。

四、结论:政府在城镇化领域亟需转变职能

如前所述,城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其源动力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推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城镇化推进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让市场在配置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时发挥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政府的角色定位应在为城镇化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公共服务、宏观规划、制度供给等。在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实践中,政府的角色定位“错位”和“缺位”现象并存:政府主导城镇化,抢了本应由市场干的活儿,而一些本来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情却未能做好。政府在城镇化中角色定位的混乱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