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商管理研究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判性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已经在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应用了很长的时间,但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一直都未曾中断。并且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越来越激励,人们对其的批判言论也越来越多。具体来讲,反对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的学者所持的观点主要是说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2.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在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其还是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笔者认为,能否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和教学领域将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发挥出来,主要在于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为了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认识案例研究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可以从其发展历程和其工商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2.1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案例研究方法最早的代表就是教学案例学派和经济主义学派。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将案例教育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商业的教育过程当中,效的推动了案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并且在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管理教学文集,这也为案例教学研究方法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以后的30年中,案例教学研究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直到20世纪中期,在福特基金会的帮助下,案例研究方法才等到了一定的推广。而在我国案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在高校中教学过程中的广泛的传播。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开办了许多案例培训机构,来促进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
2.2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就必须建立一个该框架系统,通过明确的表述,对组织之间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当的结论,为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实践经验。
3.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建议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研究方法并非是一无是处的,那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是非主流研究方法的人只是从片面角度来看待案例研究方法,并没有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剖析案例研究方法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定位案例研究方法,才能采取正确的案例研究方法来研究工商管理的相关课题。
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在某种程度上讲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研究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国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够合理全面。并且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经典案例非常少,即使有对企业管理进行调研的活动,也没有真正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走马观花的粗略调研,缺乏真实的求证和调研。这就使得现有的工商管理研究案例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并不高,这也是导致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工商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在以后的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中,应当大力提倡用国际化的视野、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深入企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强调案例研究步骤的规范性,并严格地区分研究案例和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的异同,不同于教学案例而撰写出的研究案例是开展案例研究的重要步骤;撰写研究案例时,忌讳用主观判断的、含糊的语言,强调通过调研访谈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要注意案例细节,从细微之处往往可以观察到新事物,新事实。第一手资料如实验室观察的数据一样重要,它必须是真实、客观、可信赖,是研究性论文的立论依据。只有在优秀的研究案例基础上发现研究事实、提出研究结论,其研究成果本身才会有较高的可信度。
4.结语
总之,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只要多采用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典案例作为研究案例,并积极结合实际企业情况和经营环境对案例进行分析,就能够从案例研究方法中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研究结果。为此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客观端正的科研态度,正确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水平。 [科]
【参考文献】
篇2
由多个学科与多个领域理论、技术与方法,统一性的探究关于工商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与基本方法的应用学科这叫做工商管理,然而这个学科在其发展的历史当中,它的重要的方法是实验,因为实验的方法是这门学科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法,对其本身的创新是非常之重要的。在工商管理的发展史当中,实验方法的应用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性:第一时期,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属于初期阶段,同时进行的实验有研究和管理,这两个相互融合,慢慢积累,构成了这门学科的前身。初期阶段,一般是由统计,生理,心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构成的管理实验。主要研究人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主要方向,通过不断地分析,调查。最终找到了可以提升员工积极性及工作效率的高效方案,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凝聚力的方法。第二时期,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在计算机模拟兴起的同时,管理实验也越来越得到更深入的开发和成熟。第三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影响下,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开始重视跨国的战略经营,管理实验,从最初的,人与工作的重心也开始正在转向流程和组织的发展。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互结合,相互融合,这正是发达国家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关于实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利益驱使之下,人们对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视的,这其中实验教学的培养,更是尤其重要。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管理软件的操作能力与开发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锻炼和遇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相同的重要性。1.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当中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方法重点是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最尤其的是学生自身的知识收获、创新能力与应用操作。加工商管理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这有助于学校面向社会的迅速发展,摒弃以前的“文科不需要实验教学”的落后教学模式,这更有利于体现实验教学的优势,在深巩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看重实验教学,实现工商管理教学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现已经有研究机构证实:人们看到的信息,能记住100。而人们听到的信息,只能记住50。为此,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协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能力,进一步加深记忆,加深学习成果,这需要我们要借助其他的先进技术手段与实验方法来完成。2.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工商管理学中的实验方法,对于提高现代学生高素质,高人才,高品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门学科中的实验教学,这尤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实际操作能力,它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学生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加强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的建立,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加强这方面的发展,是有利于学校面向全社会的迅速发展。我们要摒弃一些不好的教学思想,以及落后的教学思想。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结合,共同提升,实现工商管理学中单一知识的传授,致力于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反而现在的实验教学则使这样的实践变成现实。其通过应用与开展模拟动态现实公司管理的环境,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实验教学的乐趣以及获取知识的快捷,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完全的发挥实验教学的机动性。并且综合现代的众多企业管理的理论以及基本方法。开展一些革命性的实践课程活动。3.学习使用各种管理软件的必要方法当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产生,对公司管理的变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软件对工商管理科目具有很大的实施性。由此可以看出,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实验教学也是尤为重要的。在教学的方法当中,最忌讳的是教育的局限性以及传授知识的单一性,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途径。恰好,实验教学就能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缺。一个学校想要提升自己的办学优势,那就要让学生在校的时候,就要学会大量的企业管理软件的知识,例如投资决策分析软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等。
三、企业管理学科中实验教学的主要种类
而企业管理学科中的实验教学,主要是指在人为可以调控的特殊环境之下,有系统性的设置管理实验的条件。模拟真实的企业管理的过程,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探寻真理,讲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剖析,对实验过程中的种种现象进行严谨的处理。并从当中探寻到一些企业管理的规律所在。在现如今,探寻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演示型教学,这四种教学方法是企业管理实验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
1.探寻型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探究性的实验教学里面,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探寻未知世界的一生。人们现在将探寻未知世界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归纳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探险家。而探究学习最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最看重的是过程,结果倒在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开展一些严谨的学术性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创新,自主改革。经过参加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培养探究的意识,以及提高自身的素质。传统的理论教学主要是讲究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没有任何的提升。探寻式教学当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条件与情境。在学习当中,学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去探索,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可以社会调查和实践性的模拟等。去探寻社会和科学当中的种种问题与现象。由实验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这样可以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模拟型的实验教学方法
科学家认为,实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实验情景的模拟,真实逼真的情景模拟,可以激发使用者的思维,记忆强化和情感强化。在学生被老师所设立的现实情境所感染时,实验自然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实验环境的设立,不单单是历史的陈述,知识背景的叙述也是尤其重要的。当实验教学的模拟与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达到高度结合的时候,才是学生最能接受的时候,也能更容易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技巧,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3.案例型的实验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情景,来使学生对一些特殊的情景开展讨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方法是讨论式或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是想经过探究案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想出解决办法,达到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开拓思路的效果。这在管理专业的教学当中有很多的教学案例,把工商公司经营的管理与背景的案例带到课堂,再结合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管理情景,从而产生更多优秀的创意与设想,建立管理权的观念。而案例教学不单单是收获单一的知识和原理,而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案例教学和学生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相互结合,让学生们学会怎么样才能处理更多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高效的获取知识才是硬道理。案例教学与实际生活情景为基础,将案例作为现实世界和学习世界的沟通的枢纽,让学生们更迅速地适应社会的各种挑战。但是案例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不能明确公司的边界以及公司经营的范围,这使学生在案例教学当中学习扮演的角色不是很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能得到实际的证实。这样,案例教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美好的效果,更不能满足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4.演示型的实验教学方法
对所研究的对象是先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并作出了某种假设或已经形成的认识,为了证实这样的假说或者是认识而进行准确无误的实验叫做演示型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最看重的是理论结果,可以说是不注重探寻的过程,而注重探究的结果。这种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这种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就会让学生们回忆所需要证明的科学理论或概念,并且让学生们一起参与设计和讨论实验的过程。也会让学生提出实验所要注意的事情,根据学生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实验操作做出规范正确的操作。
作者:刘旭颖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篇3
1 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的概述
1.1 工商管理课程的概念
工商管理课程包括市场营销知识、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只有科学的设计工商管理课程、合理的进行计划骨干人才培养是工商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学士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工商管理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质,以推动社会进步。
1.2 工商管理课程的作用
工商管理课程在本质上属于一门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逻辑和系统性。在正常情况下有自己的制度和知识结构,但大多数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涉及面广,内容体系综合性比较强的。他们往往会涉及一些抽象性和复杂性的法律、原则和理论,学生要认识到感知水平的限制,工商管理课程的目的是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它不符合学习的目的,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实践。
2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2.1 课程设置存在滞后性
从目前的国际或国内真正的基于管理工商管理课程的例子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在原则的基本上并没有实际知识,关于就业有关的零散的形式已经列入教学计划,虽然许多院校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但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与时俱进;教材陈旧,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指导低,实用性差。
2.2 理论知识过多,实践过少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一个面向应用的学科。基于管理学与经济学范畴,在如何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来对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基本理论。就业的主要业务方向的业务管理岗位的基础上的实际位置,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但课程没有安排实际操作和就业选配课程设置,教材讲解这两种情况,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安排任何相关的课程和培训,但完全偏向理论研究,缺乏足够的训练实践。
2.3 在就业指向方面没有发挥作用
工商管理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这两个词的管理,人们会想到要到毕业的企业管理职位,而不愿从基层做起,就业期望值高的开始。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对知识管理的一套企业管理课程的重点和身份管理思想灌输和培训,致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创新。缺乏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其他学生在课程和内容相关的就业,从而使学生能够毕业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后,学生被认为从基层做起,开始是与专业相脱离,形成错误的用人理念。
3 改革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议
3.1 增强社会实践课程的独立性
培训企业管理人才应该以实用性,应用性为主。根据企业管理的专业性,应设置了多种类型的实习实践,以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集专业性和实践性为导向的课程,应根据工商管理培养目标,学生能力,专业技能,对目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合理,合情,建立融合的时代,基本的做法实行渐进式的课程体系。为了能有实践的操作和应用学到固化,分析,分类。总结和提高的结果。条件也应在课堂,现场教学,让学生经历,动手,实际上岗操作,以提高经验之外。
3.2 构建理论与实际课程相结合体系
在课程设置,构建"理论+操作"的课程体系模式。从理论上讲课程,不仅要安排基础学科计算机,英语,法律等,而且还安排像在管理,会计原理,经济学,统计学等知识,工商管理的学生结构,以深厚的理论基础课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操作的课程,而大学生喜欢来安排就业指导,模拟就业,职业教育课程和其他项目活动,与就业有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就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能够成功地脱颖而出。
3.3 完善新课程教学模式
新的课程模式是指以游戏和活动中心的课程模式,是指院校培养的就业能力为核心,以竞争机制为引导,把教学模式或教学计划引入到学生学习中,在游戏和竞赛中培训和帮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种族种族和促进评估目的。例如,设立就业计划方案的竞争,就业培训计划或创新性的新的游戏活动。
结束语
目前,最根本的方法是如何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高等教育机构应根据市场变化,就业方式,及时改革课程设置,课程能有效地与市场进行,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有效地做到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就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一、精心选择经典案例,紧密贴近学生实际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大多教师在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跟学生讲解很多案例,尤其是国外企业的“洋案例”。通过案例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但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反馈调查后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很多案例陈旧、过时,没有新意。尽管国外企业案例的运用可起到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阻隔、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使学生对“洋案例”背景理解不到位,学生常常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很多案例老师在其他的课程里面已经讲授过了。而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案例很多都是大企业的案例,例如国内的海尔、联想、国美、苏宁,国外的麦当劳、肯德基、耐克、微软等,似乎所有的案例都不外乎围绕这些大企业展开,学了四年也就知道这几个大企业。这种情况反映了一个严峻的事实:本土化案例缺乏,教师重视不够,缺乏充分准备。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完全抛弃了以往的传统案例选择的方式,即照搬照抄现有的参考资料上的案例。完全根据最新的信息,包括最新的专业期刊杂志、报纸、书籍、及其网站等精心自编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在编写案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的基本原则:
(一)案例要有代表性
能反映《资本运营》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资本运营案例的内容都应该来源于企业经营的实践,因此选择的案例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如实的反映现实,教师在选择一些新的典型的有借鉴意义的事件或现象,经过加工整理、精心策划作为案例。
(二)案例形式要多样化,呈现的手段要不断变化
案例形式多样化,才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案例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是寓言故事、数据、图表等;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口述、小品表演或多媒体课件等。总之,选择案例的形式和呈现的手段要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便于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乃至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注意案例与教学目标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也有了其实际的意义。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案例。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三)精心自编本土化案例
“本土化”案例的使用往往可以克服“洋案例”教学的缺点,特别是“本地化”案例教学作用更好。所谓“本地化”案例是指在学生生活与学习所在地的那部分企业案例,是一种更有区域性的“本土化”案例。由于便利的地缘和人缘关系,学生、教师均比较熟悉本地企业,也容易获得本地企业最新和最具体的案例资料,甚至能够得到本地企业的支持(包括参观、实习和派相关人员到课堂讲解)。这就极大地增强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参与程度,从而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这些案例大多来源于最新的专业期刊、报纸、书籍及其网站等。在贴近学生实际方面,选择的案例不仅有大企业的,更多的是中小企业的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经典案例。此外还大量编写了一些关于当前的社会热点和学生感兴趣,易理解的浅显案例,这些案例的采用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
篇5
1.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工商管理类课程最基本的一个特点就是活动性。工商管理类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工自然科学类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类锞程。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对成千上万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概括、总结、提炼和抽象,都是最具实际活动性的课程。正是因为来源于企业和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实际,使得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知识虽然是理论,但又不是一般的纯理论或纯学术问题,而是与实际情况存在极其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理论。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挙要达到的目标,就不仅仅只是知识点、基本原理等的识记理解,也不是如计算机、测绘、画图等一样的某一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应该注重其实际活动性,主要是注重与课程的理论应用性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素质的养成,诸如专业阅读能力、专业信息收集能力、专业分析提炼归纳能力、专业写作能力、专业表达沟通说服能力、专业策划能力、专业组织能力、专业人际能力等等。一般学生和不少青年教师,尤其是缺乏工商企业实际锻炼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或青年教师,不少认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比较务虚和空泛,虽然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很多,但大多变成了讲故事,忽视或没有认识到该类课程教学需要达成的正是培养切合工商企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素质,也没有把对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认识,上升到系统性的扩展学生上述诸多方面专业能力素养的层面。
2.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与形成性考核的契合性。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工商企业实际所需的诸多种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这些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采用实时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性考核的特点正是注重过程、注重参与,注重过程参与中知识、技巧、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商管理类课程具备的特点、同这一特点相适应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形成性考核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这一天然契合性为我们探索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示了有益的方向。
三、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从注重过程参与中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出发,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基于形成性考核的非传统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
1.注重阅读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计划、总结、会议纪要、公司方针政策、调研分析报告、市场信息文献等各种材料。因此,在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能力尤其是专业阅读能力的训练是极其必要的。要运用广泛的阅读训练的教学方法,通过快速阅读、慢嚼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自主阅读、任务阅读、专业阅读、业余阅读、精深阅读、泛览阅读、专门专题阅读、博闻广看阅读、教材阅读、专着阅读、学术论文阅读、财经评论阅读等等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阅读训练,培养锻炼学生广泛的信息搜集、分析、提炼、综合、归纳、演绎、抽象等能力。
2. 注重表达的教学方法。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大量面对的是开放式、非结构化、动态性、人际谈判型的企业工作环境与沟通模式,具备较强的表达说服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提倡多问“为什么”。要通过采用提问回答、案例讨论、观点发表、三分钟演讲、五分钟辩论、谈判情景模拟、招聘面试实训等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演绎、归纳总结、概念抽象等能力,锻炼经管类学生提出观点、收集论据、进行说服论证的专业表达能力。
3. 注重写作的教学方法。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想提升或上升到一定的管理层次,是需要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必然要面对不少专业写作活动。因此,仅只训练会阅读、会表达还不够,还要具备一定的形成文字、形成理论的专业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外经典阅读等方式,要求学生写专业小论文、专业调研报告、专业心得体会、专业财经短评等,锻炼学生的专业语言写作能力。
4. 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当今的社会化大生产和髙度专业化分工的工作环境中,工商企业的大多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各部门、各项目团队、各科室小组的团队分工合作,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现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强调个性和自我,对团队合作的观念比较模糊。通过团队论文写作、团队调研报告、团队情景表演、团队困难解决等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工商管理类学生形成团队观念意识、明白如何在一个团队中提升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互利共赢等都是很有作用的。.
篇6
企业间的竞争早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越来越注重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却面临着来自垄断供应商的威胁。半导体行业就是一个极具垄断特色的典范,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着力推进精益工艺,但所需的硅晶片只有前四大供应商能够进行大规模量产。因此,管理好垄断供应商对企业的生产运营至关重要。
以往对供应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的全过程,正如孔令夷所提的观点,要从供应商甄选、考核和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来进行系统管理;就其中的管理措施而言,一般认为引入竞争就能管理供应商,使供应商之间相互制约、迫使其为获取业务而想方设法满足采购方的要求,朱燕等学者就针对供应商竞争的引入与否,来研究两种模式下供应商绩效有何差异。关于供应商管理的大多数方法,往往是面面俱到而面面不精,很少有针对垄断供应商的研究,同时研究也多主张通过引入竞争来进行管理,但竞争并不能从根本上管理垄断供应商。因此,结合以往研究的观点及其尚未考虑之处,本文将针对垄断供应商,提出新的管理模式,用长期合作等方法代替供应商竞争。
2 垄断供应商的重要性
对于某种特定的产品或技术而言,即使有多家供应商满足采购方对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但由于特定产品的生产设备专用性强、购置费用高、沉没成本大,因此只有当此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足够大以满足生产商的生产利润目标时,生产商才愿意投入高昂的设备购置费用。从采购方的角度而言,当其订购量不够大时,为了让生产方愿意生产、同时尽可能获得批量折扣,采购方只能选择一家供应商进行供货,此时,这家供应商就成为了采购方的垄断供应商。此外,对于一些有独特技术要求的产品而言,只有少数生产商具有生产技术、能满足需求,在此情况下,这些生产方也是垄断供应商。当企业锁定一个垄断供应商后,一旦其无法及时供货,企业的生产线就得停产断线,而在垄断性极强的行业,很难找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产品,进行紧急补货的成本非常高昂。由此可见,垄断供应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状况和利润。
当企业的生产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应商的供货时,供应商是否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将货供应给企业,决定着产品能否顺利生产出来,同时也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由于供应商无法按时供货的情况具有临时性,因此采购方无法在短时间内另寻合适的货源,即使能紧急补货,也将花费高昂的人财物力成本。
3 传统供应商管理模式的弊端
3.1短期合约
企业通常认为与供应商签定短期合约,可以灵活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也可刺激供应商保持进取心态,避免因签订长期合同而导致供应商偷工减料、压榨采购方等不负责任行为。殊不知在短期合约下,即使供应商当期满足企业的要求,它也不知道下一期的订单是否会落到自己手上,遑论未来的订单,现在能赚多少就得把利润率提高多少,这就成了供应商的理性选择。既然如此,供应商便会选择提高当期价格或降低质量,以扩大利润空间,从而弥补下期的不确定性损失。
在汽车行业,有关研究在美国选取了一M供应商和客户,典型的短期关系,在日本也选取类似的一组供应商和客户,典型的长期关系。人们一般会认为,在长期合约下,供应商会有恃无恐、提高报价以获取超额利润。但最终结果正好相反,美国供应商的利润率高于日本同行。合约越长,采购方的订单已紧握在供应商手中,在不出重大失误的情况下,采购方不会轻易换供应商,毕竟换供应商会带来另寻供应商、本期产品生产进程延误等损失。而合约期越短,采供双方合作关系的不确定性就越高,供应商就越得提高当期报价中的利润率,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损失。供应商当期以提高利润率为手段压榨采购方,采购方在下一期自然不会再任由原供应商剥削,必然会在同等条件下另寻成本更低的供应商。
3.2引入竞争
人们普遍认为竞争会导致价格降低、供应商利润降低,为了获得订单,供应商往往会以低价优势吸引采购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了尽可能降低采购价格,采购方一昧引入多家供应商进行竞争,一方面会导致采购额分散、规模效应丧失,反而使得采购成本无法达到最低;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恶性竞争,供应商盲目降价导致其利润水平低甚至亏损,进而产生质量、交期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此外,选取多家供应商也将带来一系列供应商管理上的难题。
设计、加工等看起来一样的产品,质量却不一定一样,但在面对同一款产品时,采购方通常会选择价格更低的商品。一方以低价取胜时,另一方为夺回市场也会进行降价,双方重复博弈,如此循环往复,价格越来越低,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供应商只能在产品用材上进行降本,如此一来产品质量自然也会越来越差,劣币最终完成对良币的驱逐,即使成本降下来了,但产品质量下降也会影响采购方的销售,最终的受害者仍然是采购方。
3.3管理松懈
传统管理方法注重对供应商的事前选择,建立一系列供应商评价指标,可往往由于事前选择十分严谨,导致采购方过于信任供应商、后期对供应商的管理较为松懈。对于普通供应商,后续的管理简单粗放,只要供应商不满足采购方的要求,采购方就可以凭借自身的主导地位淘汰供应商。但当采购方面临的是垄断供应商时,垄断供应商有大量客户,而采购方只能依赖垄断供应商,那么采购方便由原来的主动变为现在的被动,以往的管理方法就不合时宜了。若是仍对垄断供应商采取粗放的管理方法,极有可能会受到垄断供应商的胁迫,即使受到胁迫也不能舍弃垄断供应商。
4 垄断供应商管理新模式
4.1长期协议
表面上看,垄断使人向恶,但若管理得当,为了维持垄断权,供应商反而会努力向善,垄断加上短期关系才是导致供应商向恶的关键,建立长期关系,规范双方的期望、奠定合作的基石才是长远选择。由于采购方对供应商最大的议价能力在签订合同之前,因此长期协议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就协商好。在选定供应商之前,将双方的期望谈清楚,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同时,在签约之前要保持充分的竞争,如公开招投标,以获取最大程度的降价空间。签订长期协议意味着关系稳定、不确定性低,出于长远的理性考虑,供应商就越可能走薄利多销的路。采购方不仅可以因此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因稳定的长期关系而减少更换供应商等隐性成本。
对于火车上卖水的商家、景区商家,我们会发现其商品价格非常高,即使我们知道其成本结构,也会出于生理需求或心理需求而购买。但对于日本典型的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而言,其产品价格却较低。前者与后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处于垄断地位,但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前者是短期关系,而后者是长期关系。在火车上或景区内,商家不会期望顾客成为常客,因此在每一笔交易中赚取最大利润才是商家的最优选择;而对于日本供应商,在长期关系下,其在某个特定料号上是独占的,但如果供应商在此料号上把采购方扣作人质,就得承担损失未来业务的风险,出于长远考虑,供应商会选择薄利多销来吸引采购方。
在长期协议期内,供应商确定订单是自己的,只有当与采购方出现重大分歧时才会损失订单,而不存在同期的竞争对手。为了争取未来的订单,供应商只需要尽职尽责将产品做好、密切配合采购方,如此一来,双方合作愉快、互相磨合,采购方也无需再花费时间精力去寻找新的供应商。基于供应商的上述心理,采购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供应商配合自己,同时也可以避免后期换供应商所带来的各类成本。
4.2协作互助
协作是维持长期关系的根本,通过盲目引入竞争来管理供应商只会导致与供应商的关系恶化。首先,可让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之前,邀请供应商参与公司的产品设计,即使供应商知道将来的业务就是自己的,但在目标成本和长期关系的约束下,供应商还是会积极配合采购方;如果不配合,采购方就可以不与其合作,因此在长期关系下,供应商不配合的成本很高。此外,采供双方共同设计可以将采购方对产品的要求和供应商自身的生产条件结合起来,以确保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之内生产出采购方最满意的产品。
采购方加强计划性、做一个优质客户也十分必要。即使公司的需求很复杂、会随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但大部分业务是重复业务、存在共性,可利用充足的历史数据进行需求预测,再由销售人员对市场需求做出预测,最后由采购部门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做好计划能降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降低供应商的隐形成本,避免出现临时加班补货或货物生产过剩的情况,间接增加供应商的利润。面对一个优质采购方,供应商会珍惜与采购方的合作,尤其是当供应商产能不足时,会尽可能照顾优质客户的业务。
4.3交流沟通
供应商的管理不是由采购方单方面决定,而应该是双方通过交流沟通,互相协商一致的结果。充分的沟通可以确保双方进度、方向等保持一致,从而使得采供双方尽可能的减少额外成本。与一般的供应商绩效考核不同的是,采购方如今面对的是垄断供应商,不能只按照自己制定的考核指标来评价供应商,还应充分考虑供应商的要求,因此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进行季度绩效回顾、举办年度高层会议等,邀请供应商代表参与,共同总结反思绩效,并制定改进目标。只有双方及时交流、互相包容,才能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5 结论
本文基于传统供应商管理的方法,结合垄断供应商在原材料供给方面的垄断特性,指出传统方法在管理垄断供应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垄断供应商管理的新方法:(1)签长期协议,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合作关系的稳定性,促使供应商薄利多销,实现双赢;(2)协作互助,做一个优质客户,获取供应商的优待权;(3)交流沟通,保持信息的及时互换,实现对供应商绩效的合理考核。
参考文献:
[1]程红彦.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2012,01:74-78
[2]钟磊钢,胡勇,张翠华.一类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06:92-97
[3]程晖.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J].价值工程,2005,04:43-45
[4]孔令夷.制造业供应商管理现状及模式选择[J].生态经济,2013,04:106-110
[5]戴晓欢,任凤香.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9,12:72-73
[6]李浩,郭钢,徐建萍,沈磊,杨娟.协同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0,03:41-48
[7]滕青.供应商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与封装,2010,05:36-40
[8]高丹.供应商管理的潜在风险分析及预防[J].上海汽车,2011,03:35-38
[9]朱燕,牛占文,何龙飞.含供应商竞争的寄售供应链运营决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09):2280-2291
[10]Sebastian Forkmann,Stephan C.Henneberg,Peter Naudé,Maciej Mitrega.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apability:A qualification and extension[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
篇7
(一)企业自身对企业的定位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不少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多数依赖外贸订单,企业处于一个代加工、贴牌加工的层次。这是产业链中最底层,价值取向最少的一个层次,很难得到快速发展。有些企业基于这样的定位会严重影响企业工商管理的水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让一些企业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发展,一些企业就认为自身是先进企业、自身的管理很先进,这样的企业定位,会忽略很多问题,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包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杜绝浪费、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影响。关于社会责任在转型期的我国企业做的并不好。
(二)企业自身和内部权责划分不清晰
在企业自身权责的划分上存在问题,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界定不清晰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民企中。企业自身权责清晰的划分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主体活力的要求。界定不规范的情况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界定也存在问题。部分企业沿用老的部门架构,部门权责确认上出现空白或者漏洞。部分企业套用了西方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上不是出现空白就是出现重叠。这样以来就造成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不畅通,协调性很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企业不能快速规模化发展和很难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三)企业市场意识不强
经济形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让企业开始认识到重视市场、照顾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市场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可是在企业工商管理层面如顾客第一的质量要求和市场意识、照顾顾客为主来开发产品的理念、创建顾客至上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内容做的都不理想,和真正的市场要求还相差甚远。企业内部的不协调也削弱了市场意识在企业内的推行。
(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企业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的推广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完成。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缺乏。这种有知识、有能力和有技术的专业人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我国的企业发展历史和企业工商管理历程决定我国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我国企业不能过多的依靠资源和人口红利来高速发展,企业需要从最基本的管理方面改革。上述问题的存在是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带有很大的危害性。需要找出根本原因,提出相对对策,指明发展方向。
二、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市场情况下,有效改革发展、做好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改革的趋势。做好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从几个方向推进:
(一)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发展影响。
要大力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广。建立和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一些具体的工作也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企业管理需要改革落后管理方式的缺点和不足
根据现代管理理念,结合当前管理思路建立一套适合时代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管理体系。这也是企业工商管理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企业要夯实上述两个工作的基即做到权责清晰,不管是企业的还是企业内部。
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进而准确的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发展方案。这是企业工商管理的目的。
三、推进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的做法
(一)引进、培养和管理专业人才是整个工作的前提。
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需要具备企业工商管理基本知识、了解行业或者企业现实情况、拥有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来完成。针对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或者外部资源。依据企业自身发展趋势,从企业内部储备和培养后备人才。对这些后备资源可以进行定向培训工商管理知识,进行多个岗位的岗位锻炼。总之,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并且需要保持其不断创新的意识。
篇8
一、工程管理中的决策熵概述
(一)工程管理中的决策熵理论
熵增量在热力学中的相对比例是固定的,这个比例的确定不是认为的,而是根据物质组成的封闭系统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定的。具体熵变化的概念是,物质系统在单位的温度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熵变化的计算有其固定的公式:dS=dQ/T。在工程管理中,熵的概念主要是指系统的无序度,即为系统的混乱程度。熵的值越大,表示系统越混乱、越无序,反之,熵的值越小,则表示系统越有规律、越有序。这正是工程管理中应用熵学原理的必要性所在。工程管理需要管理者能够正确衡量各种利弊得失,整体把握整个系统的走向,而决策熵的特点,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满足了工程管理中决策者的需要。工程管理中的决策熵,是工程管理的操作者和决策者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为相关管理单位以及管理个人更好的完成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非常科学、明确以及精准的依据。
(二)工程管理中熵理论的优势
将一类决策熵方法应用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相比于以往的决策性工具和方法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工程管理中,传统的决策方法是Bayes决策法,这种方法有很多瓶颈和弊端,其原理是利用条件概率,综合各类条件的具体情况,对各个工程方案的期望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具有最高性价比的工程方案。Bayes决策法由于自身的一些原因和工程管理的特殊性,更多地考虑了资金费用问题,而,不能完全考虑到实际的工程管理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情形,被多种因素所制约。此外,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也很容易让Bayes决策法的效果打折扣。其实,在工程管理中,熵的应用时为了对各类信息的准确度进行一个衡量。很多出色的工程管理决策人员,都会正确地运用熵的原理来作为自己工作的工具,用熵来帮助校对决策失误,以便及时作出更正。工程管理中,熵理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一类决策熵方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Bayes决策法的瓶颈,极大地制约了Bayes决策法本身的发展和对工程管理的贡献。具体来说,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准确度很高的一些数据,如进度、成本、效果等,如果数据的精确度不足,则决策的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熵由于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最好测量的指标,不过在数据的比较分析中可能出现负数和0这类没有相应的对数的数,对分析过程造成阻碍,所以没有办法得出传统熵的具体值。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克服Bayes决策法的这一大缺点或者制约因素,引入复熵的概念。复熵的引入,对于工程管理中熵理论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它将信息熵的概念范围从0到1扩展到了-1到1,这对于熵的概念来说,是一种完善,对于工程管理中熵的应用来说,克服了以前Bayes决策法的制约瓶颈,成为工程管理中熵理论的主流。
(一)复熵决策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复熵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最主要的是计算。其计算步骤可以归结为以下五步:
1,对数据信息I的传递矩阵E(I)以及连续函数H(I)进行计算
2,利用数据信息I对验证的信息进行检查和修复
3,计算EMV的值
4,计算数据信息I相关的包括经济损失、期望利润和净盈利等数据
5,通过计算判断数据信息I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则采用,用于辅的决策;如果I无效,则需要采用Bayes的结果。
(二)一类决策熵方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Bayes决策法的制约瓶颈得到改善后,复熵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有其在航天项目中,复熵法的应用最能体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航天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而复熵法正是针对工程管理中的不确定性设计的,非常好地满足了航天项目的需要。此外,航天项目由于其工程量的庞大、复杂和对于整个工程过程中多个内容的具体考量,都离不开复熵法的支持。资源、质量、风险,可以说是航天项目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正确地分析三者的利害关系和内在联系,使得三者达到一种我们所期望的最佳平衡,是一直以来航天项目的难点所在,也是熵决策法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故而,相关专业学者提出,建立一个资源、质量、风险三者统一的决策法,是航天项目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还可以降低风险、保证成功率。例如,某个航天项目有n个决策方案,各有利弊,每个方案又具有很多属性,如何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案。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就可以应用熵分析决策法,首先构造资源、质量和风险三个因素的数据矩阵,把熵这种工具来确定各种属性的权重,通过加权等方法,就可以找到成本尽可能低而效果尽可能好而且风险尽可能小的合理决策。当然,这里只是介绍大体的利用熵来进行决策分析的流程,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应用。
航天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工程项目,耗费巨大、不确定因素复杂,因此,正确利用熵决策法来作为航天项目策略分析的工具,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三、一类决策熵方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在工程管理中,熵原理应用的意义很早就被一些有眼光的人士认识到了,一直以来,决策熵方法在工程管理中都在被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可以说决策熵方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更加成熟的时期。最开始工程管理中应用的Bayes决策法,因为方法本身以及工程管理的特点等原因,具有一系列的缺点,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管理的需要。为了让熵的原理更好地为工程管理服务,传统的Bayes决策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较为成熟的复熵法,使得对于各种决策的分析更加合理,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从而使决策者在工程管理中选择的对策也更加经济可靠。当然,熵决策法现在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需要相关工作者去努力克服和解决。熵决策方法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切,都取决于人的智慧。
四、总结
资源、质量、风险,这三者在工程管理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工程的质量。正确应用熵决策方法来为工程管理服务,可以让资源、质量、风险三者达到一个平衡,让工程管理决策者制定出最具有性价比的对策。熵决策方法对于工程管理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需要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杨青,邱菀华.一类决策熵方法及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9):75-79.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19.020.
篇9
盈余管理的方法可分为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本文按照会计程序发生的先后,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可按下列阶段分类:
1.经济业务发生阶段
在经济业务发生阶段,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活动来达到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
(1)关联交易。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的价格进行交易,以达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人的目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改制而来,或是将企业的一部分抽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有着唇齿相依、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其主要形式有:关联购销、托管经营、租赁经营、费用分摊、资金融通、合作投资等。
(2)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为了优化资产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进行的资产置换。利用资产重组,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一次性冲销就是在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把损失和费用在本期予以确认,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其主要形式有兼并收购、资产置换、资产转让、股权转让等。
2.会计确认阶段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般表现在对会计确认时点的安排、费用资本化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1)利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的需要将收入、费用在会计的毗邻月份(12月和1月)提前或推迟入账。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调增利润,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上市公司有时甚至为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而制造经济业务,人为地增加收入事项。
(2)费用资本化。在会计上,按支出的受益期长短可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两种。前者是指使以后会计年度受益的支出,应计入相关资产的价值;后者是指仅使本会计年度受益的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这两种支出有时很难区分,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
3.会计计量阶段
根据具体会计准则,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如果法律或会计准则等有要求,或经济环境、客观情况发生改变,使企业原有的会计政策不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可以进行会计政策变更。这就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1)利用更改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我国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并根据科技发展和环境等的变化,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但正是该规定的灵活性给企业盈余管理带来空间。变更折旧方法和变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
(2)利用八项计提。计提方法属于会计政策,计提比例有赖于主观判断属于会计估计,而制度允许自发性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导致上市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控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利用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很多,有个别认定法、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不同方法对上市公司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影响不一样,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较为常见。
(4)利用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可以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方法。在子公司盈利时,由成本法向权益法变更,将属于上市公司部分的利润并入合并会计报表,增加公司的当期利润;子公司亏损时,由权益法向成本法变更,将该子公司的亏损剔除在外,从而调节上市公司的利润。
4.会计报告阶段
在会计实务中,表外融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列示为一项负债,它绕过会计准则的限制,向人们展示着新的融资方式和运作手法,同时使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表外融资同样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所利用。
三、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研究
1.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对国有股减持,改变失衡局面。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再次,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约束公司管理者拥有的实际控制权,同时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管理者操纵利润的风险加大,因此内部治理结构可对盈余管理起到制约作用。
2.强化审计监督
篇10
一、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的比较分析
(一)相同点
1.都是基于成本管理思想建立的。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想要获得最高利润,不但要提升收入,还要控制成本。一般成本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原料、生产过程、人力等可计量的成本,并针对这些成本建立了全过程管理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都应用了ERP系统进行成本管理。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基于市场导向进行成本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同时也令成本管理的范畴变得更广,由原本的生产成本扩展到生产与管理成本。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中,作业成本是基于价值创造环节建立的,其聚焦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这些环节的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实际上,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都是以控制成本为导向的,都希望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只不过每种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一种成本管理法,而是有效结合三种不同方法的优势,借此来控制成本。
2.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希望借助其提高工作与管理效率,可以说信息系统已经成了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因此,现代成本管理自然也就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不管标准成本、作业成本还是目标成本管理,都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成本信息的传递与整合,从而令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明确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
成本管理子系统是企业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作业成本法来说,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已基于这种成本管理法开发出了适合自身运营实际的成本管理软件,不过我国暂时还没有较为成熟的这类软件。笔者分析国外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之后,认为作业成本管理(ABCM)软件的架构可以用图1表示。
(二)不同点
目标成本法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其重视的成本控制环节是由产品设计开始的,这样就能实现在源头上控制好成本的目标。
标准成本法则关注制造过程,因此,其重视的是制定成本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各个制造环节之中,这样就能实现在过程中控制好成本的目标。
作业成本法对不同成本与费用进行了划分,并根据产生这些成本与费用的具体作业来控制成本,这种方法的成本控制精度最高,当然管理与核算过程也最复杂。
二、TS-ABC方法在供应商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TS-ABC方法的主要思想
1.ERP系统扮演的角色。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ERP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ERP系统有效集成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信息,并保持这两类信息的实时同步,不但让企业管理者更加了解当前的成本管理情况,还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与操作失误。因此,对成本管理工作而言,ERP系统不但是重要的执行者还是有效的监督者,当系统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或者指标值超出了预设范围时,系统就给出提示,从而为相关成本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管理指引,进而提升后续成本管理的效率。
2.正确运用成本管理方法。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很多制造企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改造,不少以前需要人手操作的生产环节已经全部由自动化机械负责了,因此,成本结构也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成本的比重持续降低、间接成本的比重不断升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制定成本管理决策时就会更加关注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目标成本法是基于市场导向建立起来的,其自然也就非常适合当前的买方市场环境,不过其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目标的制定与分解工作,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以下就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思想,以作业成本(Activity-Based-Costing,ABC)为基础,以目标成本(Target Costing)与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ing)为辅助,构建了TS-ABC成本管理方法。
(二)TS-ABC成本管理法基本架构
TS-ABC成本管理法的构建思想是:基于ERP系统,以作业成本法为导向,同时结合目标与标准成本法,对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TS-ABC成本管理法的基本架构见图2。
1.基础层。TS-ABC成本管理法是基于ERP系统建立的,因此ERP系统自然也就是整个结构中的基础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ERP管理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模块和其他管理模块共同配合,实现对企业成本的信息化管理。
2.实施层。TS-ABC成本管理法以作业成本法为导向,并综合另外两种成本管理法的优势,形成双向运作的稳固结构,并通过结构内成本信息的集成与处理实现企业控制成本的目标。
3.目标层。通过上述两层的共同工作,企业能够实现对自身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进一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流程
供应商成本TS-ABC管理的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1.有机结合作业与目标成本法。
(1)综合环境分析。首先,外部环境。企业应进行细致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客户当前的真实需求、计算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与实际购买能力、分析供应链运作流程,以此为基础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并将该目标在供应商与自身之间进行分解。其次,内部环境。企业应深入分析当前的成本管理情况,并适当参考过往成本管理记录,确定供应链成本所处水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措施。
(2)优化作业流程与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作业五花八门,基于作业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图4所示的两大类。
首先,优化作业流程。第一,企业应梳理出当前各作业流程,并分析这些流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必须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问题是由作业自身的原因产生的,那么只需要对作业进行改造即可,如果问题是因为作业之间衔接不畅的原因产生的,那么就必须优化它们之间的衔接模式,以提升流程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第二,重新设计作业流程,对那些存在严重问题的作业流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重新设计,尽量将流程设计得扁平一点,减少不必要的作业环节,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流程运作成本,从而实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标。其次,优化产品设计。买方市场环境下,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是企业产生利润的根本途径,因此,企业应提升对产品设计的重视程度,切实结合市场调研与分析结果,优化产品设计,在控制其制造成本的同时也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有机结合作业与标准成本法。
(1)预先安排。确定了供应商成本管理目标之后,企业就可以进一步执行成本管理措施了。考虑到制造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与对其他供应环节的影响,笔者认为其需要与供应商共同落实成本管理目标的细化与分解工作;同时,把这种管理思想融入ERP系统中。制造企业应把成本管理目标分解并落实至各具体作业上,并按照预先安排的成本管理目标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改造,直到其能够满足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供应商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原料供应者,不但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划分作业中心时,制造企业应综合考虑各中心与供应商的关联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后续的成本管理计划。实施流程与责任分配为:产品设计环节就制定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作为成本法清晰列明该目标制定的过程;成本管理执行环节则具体落实,细化与分解之后的成本管理目标,并及时修正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事中控制。基于ERP系统的标准成本法主要对各流程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管理,这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最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途径之一。在ERP系统中,我们可以预先设定作业标准,这样当作业实际发生时系统就会对其产生的成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分析其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如果系统分析之后,认定实际成本与预先设定的成本接近一致,那么就会开放后续环节的工作;如果系统分析之后,认定实际成本与预先设定的成本存在差异,那么就会关闭后续环节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对作业进行整改,直到其满足系统要求为止。
基于ERP系统的TS-ABC事中控制运作流程见图5。
通过图5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运作流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①网络环境:想要保证系统运作流畅必须拥有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系统数据才能实时传递,保证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②受控对象:成本管理工作涵盖了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与环节、所有的职能部门与岗位,只有保证这样的全面性,我们才有可能实现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③探测器:企业必须实时搜集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的活动信息与成果,并统一各项数据的存储与调用格式,在作业实际发生时将产生的所有成本信息及时采集到ERP系统之中。④分析器:搜集到成本管理信息之后,企业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比得出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标准,从而判断作业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必须马上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⑤控制器:企业需要控制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功能性,确保系统实现预期的运行收效,并以现有运行数据为基础制定后续的控制方向。实际上,现代企业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完全冲破了成本管理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形成了跨地域、跨时间的高效成本管理模式。
(3)事后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收效究竟如何,只有通过分析与论证才能得出结论。基于此,制造企业在实施了成本管理流程之后,还要对其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那些在整个流程中没有任何价值创造意义的作业,将这些作业剔除或者进行有效整合以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①分析作业实际成本与标食杀局间的差异。我们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很多时候都会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产生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制造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如果是作业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就对作业进行整改;如果是与相邻环节衔接时出现了问题,那就要对衔接过程进行整改。②分析差异的具体责任。一是非增值作业成本。尽管企业都希望在自己的所有业务流程中都不存在这类作业,但实际上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非增值作业都比较隐蔽,而且就算企业剔除了原有的非增值作业,也很有可能有新的非增值作业产生。其实,许多非增值作业成本往往都是因为产品设计作业存在问题导致的,因此,企业应优化产品设计流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非增值作业出现。二是增值作业成本。企业如果没能控制好作业的数量与价格,就很容易导致增值作业成本高于预先设定的标准。基于此,制造企业必须要求作业执行者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标准作业程序完成操作;同时,积极与供应商协商原材料与能源等的价格,以便将增值作业成本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之内。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制造企业都存在增值作业成本虚高的情况,如果分析结果表明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来自于供应商,那么就有必要考虑更换新的供应商了。
参考文献:
[1]沈陆君.在建工程项目程序化管理初探[J].财会月刊,2014,(11).
篇11
3.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4.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
5.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研究
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7.解析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8.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0.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1.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2.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3.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14.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15.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6.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17.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8.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
19.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的ERP实验教学探讨
21.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分析
22.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3.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十一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与分析
2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25.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6.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27.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28.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
29.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
30.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1.加强工商管理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2.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33.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34.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35.国外工商管理教材浅析
36.工商管理情境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协同效应
37.论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8.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39.论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的分析
40.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41.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2.以ERP模拟实验室平台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43.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4.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5.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6.浅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47.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48.Wiki环境下“工商管理模拟”教学的探索
49.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50.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51.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52.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53.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
54.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55.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结构——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
56.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57.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
58.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59.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
60.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
61.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62.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
63.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
64.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65.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66.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67.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68.论工商管理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69.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
70.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71.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
72.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7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4.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75.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探讨——基于一项案例教学实践调查
76.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77.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内分流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
78.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79.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8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81.高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82.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
83.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84.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85.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86.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
87.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88.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89.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
90.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及培养模式研究——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大学城其他高校的研究启示
9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
92.论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研究
93.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94.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95.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96.走特色之路建设工商管理专业
97.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篇12
(Business Schoo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ability to innovate college graduate management discipline has become the common goal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countries forming a distinctive pattern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ur ability to innovate to enhance business management graduate students must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managing foreign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romotion. Strengthe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the ability to focus on innovation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students to enhance teacher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oposed to in-depth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highlighting the focus on universit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and so on. Ability to innovate in order to graduate colleg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disciplines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Key words commerce and industry management; graduates; innovation capacity;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与世界强国的工商管理研究生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是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如何提升工商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工商管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目前,我们在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教育理念上有较大差别,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适合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教育体制机制。与此同时,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在现代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当然,中国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自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仍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尤其是在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以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国外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不妨学习国外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学习的一些方法来,吸取精华为己用,从而促使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1 国外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成功经验
1.1 创新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方式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保持持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放飞理想的需要,也是社会科学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学的内容,而在于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国外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学任务有课程建设、案例分析、研究工作三大组成部分。案例教学法不在于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而是迫使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它是一个不断向学生施加压力的学习机制。从而使哈佛大学商学院成为美国青年求学的天堂。
1.2 提升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
高校担负着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管理人才,关键因素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要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同时,要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潜力,培养一大批高级管理人才,就要求工商管理学科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潜力。国外高校高度重视工商管理研究生教师的选拨和入职后培训,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的选拔过程中,如:德国详细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背景、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的比列,很多国家综合性大学邀请的兼职教师多是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不仅能让工商管理研究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课程知识,而且能学习到专业以外的知识、技能。加拿大高校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入职后培训方面的做法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加拿大高校录用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为了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方法,熟练教学方式,都必须接受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
1.3 丰富工商管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营造创新、创业、民主、宽松的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提升创新能力的舞台。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教学中所实施的研讨会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探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创新思考,教师自我消解权威展示学生才华的教学方式,在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激发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精神,大力开发工商管理研究生想象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会超越书本,善于质疑、批判,追求卓越,从而促使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1.4 重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产学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国外许多企业很重视与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研究生开展合作。创办科技园区,直接把大学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向市场和商界转移,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就业。同时,成立教学公司,组织工商管理研究生和企业共同参加科技协作项目同时,为企业搞好管理、技术咨询,一次性或长期为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支持等等。这样,既能对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得到提升,又能加深对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同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激发了工商管理研究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将来才能为工商管理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对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启示
2.1 全面深入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我国,教育中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和对知识简单记忆的强调,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现有的传统教育观念。国内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较少,搞一言堂较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忽视知识创新。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就会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提倡工商管理研究生教师课堂上运用案例分析,与学生多互动,在交流之中碰撞出学术的火花。同时,强化对工商管理研究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有效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转变学习知识的传统观念,增强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 注重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科学教育的改革
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科学教育。当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始向国外高校借鉴经验,来对国内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科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改革。部分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统一接受科学教育,第一学期后,根据考研成绩和综合情况,采取学院、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安排专业,规定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形成自由选课制,这种改革为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未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探索中,我们要不断努力正确处理好科学教育、“文化普及”专业教育的关系,完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突出科学教育改革。
2.3 高度重视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言堂、未抛砖引玉、教授权威等等问题,导致了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等严重后果。要建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双重体系,同时,实施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来促进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破除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伦理道德、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师生之间保持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营造、民主、宽松的研究环境,使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一贯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并实施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13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将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对比和校验事务作为工商管理研究的主体,希望能够与一切的先进技术手段联合起来,大幅度地提高我国工商管理对外交流的引导和水准,指导性线索的内容更加充足[1]。因此,国内有关的技术人员与国内外工商管理的现状联合起来,细致地进行对比和验证,主动与工商管理国际变化趋势相适应,是直接的途径。
二、国内外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
(一)国内研究工商管理的过程
从国内研究的一些工商管理取得的成果可以知道,我国研究工商管理的活跃度很高,尤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领域,很快就会对营销进行开发和研究。最近几年,经济主体已经开始由政府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企业要面临许多不适应的情况,无论对于商业和工业,还是电力,都是主要的管理理念[2]。此外,我国将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合放在一起,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社会已经渐渐地认可企业管理,正在向更加成熟的道路迈进。
(二)国外研究工商管理的过程
国外分析工商管理的历史已经长达数百年,而且形成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已经很完善。根据调查的数据表明,国外在研究企业管理关键的问题上,各个时间段都不一样,当前社会是经济全球化,在广泛的地区,企业怎样才能够将资源合理地进行配置,怎样才能够将成熟稳定的客户更多地获得,从而使企业无论在操作资本的工商管理的研究市场上,还是其他的问题上,都能够更加具有竞争力,所以,占有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分析理论。
三、国内外工商管理方面发展现状的对比
在工商管理事务的处理上,西方的先进国家可以说是独具匠心,迄今为止,一类比较完善学科的规范引导体系已经形成。观察验证记录的文献材料,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内容和相关的国外企业多元化的技术结构,还是文化交流的体制等,都有本质性变化的发生,而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国际型的工商管理的思维模式,开始向我国转移,并且大范围地进行试用和拓展[3]。
(一)项目管理模式
与实践经验的整理判断相结合,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工商管理的专项研究始终围绕着调试既定项目集群化的规则,进行跟踪式的校验延展。特别是借助网络技术在不断地进行完善,针对于各类企业的传统运作管制的手法,也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传统形式“一体化”的控制体系结构,与国际改造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已经具有严重冲突的迹象。而我国对于调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供应链的结构,具有独道的见解,但是,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上,我国起步相对比较晚,内部基层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职业道德的素质,还是专业技能都比较有限,相关的各项实际要素的结合效率偏低[4]。
(二)市场营销领域
中西方国家在工商管理工作中,差异效应内容最显著的就是市场营销。新世纪以后,国际范围内的热点话题就是营销控制战略体验式的内容,客户适应生命周期的规则,搭建客户和谐的交流关系以及保护客户资产等相关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效发展的背景下,相关的工商管理人员对于日渐成熟和机智的消费群体更加重视。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动比较激烈,与分析材料联合起来,实效性地鉴定传统样式的广告推广宣传和品牌营销工作,工商管理事务的有关热点始终在市场营销领域之中徘徊。对于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销售的渠道,我国工商管理事务的研究人员具有独道的见解,并且具有网络和涉猎关系等相关领域新型的营销模式,但是,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条件还是不能够进行无缝的对接[5]。
(三)创新技术的要素应用
通过精确化的有关文献资料,细致拆解和提取重整发现,在国际领域中,我国的技术管理和信息成就是比较深刻的,同时,与我国市场结构也不会有任何的冲突产生。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空间中,国企改革和国内企业的成长机制,将会有更多工商管理类的创新思维火花碰撞出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技术和创新形式的绿色营销都是国外首先公布以后,我国特定的经济管理机构才进行吸纳和沿用。从当前来看,国内的工商管理的研究主体需要做的是:尽可能适度解析我国市场结构独有的问题,有必要的话,可以结合自身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与西方经济管理类文化主动联合,搭建多元化战略的服务指导体系,对于基层工作人员不良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如此这样,就会提高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的世界先进性的竞争水准[6]。同时,在特性解析国际化经济项目和复杂项目集群化管制中,国外的有关学者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此后,管理模式将供应链作为基础,全面进行覆盖,不可计数的工商管理的研究热点也在同期引发出来。从总体上来说,当前国外重视的是物流链和供应链控制的层面,对应的热点话题相应地向精益生产的配送中心等相关的方向进行过渡和延展。透过宏观的角度,对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进行观察和界定,正在将一切的技术手段集中起来,吸纳国际创新规范的经验,对于各类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进度保障和安全防护,希望都能够做出优质化的指导贡献。在交叉控制该类异质化国度文化范围的内部,对于国内工商管理一段时期的核心理念,与国际对应的专业热点的掌控要求,都无法避免地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
四、促进国内工商管理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可持续发展既需要企业内部良好的控制和循环,又需要外部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企业内部管理的控制必须要加强。企业应该根据内外部的情况变化及时地进行应对,若想对企业内部腐化有效地进行防范,必须要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并且要将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优化和内部的管理水平有效地进行提升。同时,还需要审计企业的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设立起来,企业的资本运行和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定期汇报给企业,从而将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要时刻具有警惕性[7]。
(二)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方法
结合比较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国工商管理在研究方法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比较滞后。通常是国外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已经出现了,我国还在起步的阶段。例如,跨国并购和绿色营销等相关的领域,在研究方法上都是在国外研究热点首先形成了,我国才跟随在后进行研究,这对于我国工商管理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我国应该结合国内实际的情况,根据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国外工商管理研究方法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到国内来进行研究和改造及创新,成为国内独特的工商管理的创新模式,同时,对于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在世界上的研究地位和发展水平也能够起到推动的作用。例如,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改革,致使我国工商管理研究在世界上保持着先进的水平。
(三)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化的人才
随着时代的飞旋,互联网诞生了,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地发展,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地转变,需要更多地专业工商管理人才,所以,对工商管理专业化的人才应该加快地进行培养,来将这个缺口进行弥补。其一,在高等教育进行扩招的前提下,我国对于招收工商管理人才的规模应该进一步地加大;其二,在上层建筑的层面上,国家应该给予政策的扶持,对工商管理教育的活动有效地进行帮扶;其三,教育部门应该将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机制进行完善,课程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从而将素质型的工商管理人才有效地培养出来。
(四)改革工商管理体制
从当前来看,我国工商管理体制并不完善,还有很多的弊端之处,企业人性化的管理并没有实现,大多重视的都是企业的经济利益。若想使企业内部的管理有理有据,必须要将工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才能够将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和规范化得以有效地实现。所以,工商管理的制度在制定时,应该将企业员工需求和企业发展实际的情况作为导向,既要对企业的结构进行优化,又要对员工赏罚分明,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刺激[8]。此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化也在不断地发展,传统市场经营的管理模式的很多漏洞也出现了。此后,很多的企业领导的主体对于零库存的生产理念比较提倡,致使结构经济的危害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市场经济的损失也得以避免。因此,企业应该将学习力度加强加大,深入探讨和研究企业工商管理理念,让企业管理成为发展的动力源泉,走在发展的最前沿。
五、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市场经济体系而言,维持经济秩序管理,企业管理非常重要而有效,因此,必须要继续探索企业管理,整合各种管理职能,建设更好的业务管理平台,优化管理,从而使市场资源能够将市场多元化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地促进。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工商银行大庆分行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2]陈铭.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电子书管理服务现状比较分析及发展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15,(04):70-74.[2017-08-16].
[3]朱雁.淄博工商银行中小公司客户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4]倪颖哲.网络商品交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5]王安平.浅谈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及发展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4,(14):82.[2017-08-16].
[6]崔亚飞.工商管理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国内外比较[J].中国外资,2013,(16):156.[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