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全国农村经济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篇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的土地制度变革也在不断加快,而在这项特殊的改革进程中,关于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则是很新,也是最为关键的“瓶颈”制约因素。如果做不好这项工作的话,不仅仅有可能会导致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关于“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2.1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从当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主要面临着如下困境:

2.1.1 土地的产权关系不够具体、清晰。清晰、明确的土地产权关系可以说是土地产权制度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有了清晰的土地产权关系,就意味着行为主体与土地的财产关系之间有了清晰的界定。这种界定不仅仅具有法律意义,同时在现实中也是可以实际操作的。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最为关键的就在于产权关系不明确,虽然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说明:农村的土地是属于集体的,但是并未就“集体”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这样就导致集体不是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组织,仅仅是全部农民的集合体,成为一个合成的名词,这样就很难有效发挥所有权的主体,进而导致某种程度的混乱。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土地制度中的产权关系问题,土地产权的改革就无法顺利推进,更是无法真正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2.1.2 政府非法行为对农民土地产权权益的侵害。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就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明确地界定,具体来说,就是哪些项目用地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哪些建设项目用地并非基于公共利益的需求,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的一些非法行为,这也是现实中无论是国家的重点建设,还是个体的企业用地,从国家到企业,从单位到个人,只要是投资主体要进行项目建设,只要是需要占用集体的土地,就会动用国家征地权,这样就势必会对农民的土地产权权益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

2.1.3 土地流转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从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基本没有关于土地流转的中央立法,地方规章制度更是缺乏。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农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土地的重要价值,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逐渐形成了自发流转的农村土地隐形市场,形式的多样化,甚至是私下的土地转让行为,埋下了产权纠纷的隐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土地管理的难度。

2.1.4 中介组织的不健全导致信息流通不畅。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尚且没有完整统一的中介组织,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有的农民有意向转让土地的一项,但是却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受让方,这样不仅仅增加了土地流转的困难,同时也导致土地流转成本的增加。

2.2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分析

2.2.1 土地的配置方式与土地增值。从整体层面来看,无论是资本,还是劳动力,亦或是土地或者是技术,都是可能Udine农业生产和工业的生产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土地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不仅仅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工业生产而言,也是重要的载体,因此,明确土地的增值方式尤为重要。提及土地的增值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通过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使其在产值更高行业更好地发挥积极效能;另外一种就是土地的用途并不发生任何改变,只是用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土地数量投入,根据现代经济活动及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实现土地单位面积产值的提升,并最终实现土地的增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种土地增值的方式,目前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受到传统小农经济局限性的影响,现行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效工业和农业深加工的发展。换句话说,要想实行第二种土地增值方式,必须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首先就要尽快解决土地的产权关系问题,用先进的现代化的公司经营制度对农业进行管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土地增值方式相比,第二种增值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更大,但是效果却更加理想。

2.2.2 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与土地的增值方式相比,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同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第一种形式就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土地实行征用,然后实现到国有建设用地的转变,使其产生一定的增值收益,这也是目前最为普遍一种收益分配方式;另外一种分配方式就是农民集体将土地转为集体建设用地或者是集体将土地的使用权出租或者转让。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在农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但是,我们依然要客观地认识到:土地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意义,进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切实利益,充分发挥农村土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赵得萍 单位:湟源县和平乡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提供物质生活材料基本保障的农村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成为了新时期的一个热点话题。为了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首先要找出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制约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让广大农民同胞走上富裕之路。

一、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利用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市场环境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自觉的和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对农业产品的消费过程进行科学的调配来达到对农村经济的管理的目的。也可以说,农村经济的管理就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以发挥本地区的经济优势为前提制定相关的发展计划,并且对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和管理。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国家和人民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如何建设好“现代农村”就成为国家发展经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只有对农村经济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并且在农村经济的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以下为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素质不高。农村进行经济管理的大多数工作者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都相对比较低、培训机会少,思想意识比较落后,这不仅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很难带领广大农民走上经济繁荣的道路。因而,这只传统的管理队伍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需要吸引更多现代优秀管理人才的加入。

(二)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随着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民的竞争意识就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村经济分散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就比较缓慢,而且我国的大多数农民受到自身素质较低和周围环境等的影响竞争意识就偏低。农民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为主,没有较为深远的发展意识,不想参与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大规模企业经营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农村经营范围的相对狭小,不能将农业产品的原料生产地发展为农产品的加工地,极大地降低了农民收入,也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政策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给予农村经济发展很多政策支持,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的差异性等,就很有可能造成国家经济政策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符。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多数政策支持主要以财政补贴为主,而许多农业政策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和消费的需求。例如,粮食的生产应该从规模的扩大到提高效益的转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达到对农村经济进科学管理的目的,而且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与措施

面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政府和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将市场竞争的需求和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提出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且根据这些内容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培养一批适应时展的现代农村干部队伍。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要符合当前时展的需要,他们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农村经济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因而农村经济的管理者必须对工作认真,对农民的问题进行耐心倾听和解决,并且在专业能力和思想觉悟方面要对广大农民和下属起到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农村经济管理者的素质不仅体现在文化水平的高低,还包括对经济、法律和“三农”问题的认识和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因此,培养一支优秀稳定的农村管理者就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制定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相关立法机关要把过去制定的一些有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管理的需要进行结合,对于不符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管理者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国家和政府就可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预防和遏制这些新问题。

(三)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民主监督体制。

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的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实施者也是受益者,他们对于农村经济的管理既具有参与的权利,更有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监督的权利,政府和相关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民主监督体制,这不仅有助于及时纠正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可以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经济管理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优秀的管理领导者、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监督体系不仅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核心内容,更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进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农村经济管理者要以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中心,对现有的各种问题进行透彻地分析和探讨,并且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关于现代农村经济管理核心内容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4,(6):40-40.

[2]甄国荣.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34):196-196.

篇3

一、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无论是在促进“三农”工作中,还是推动提高农民增收工作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完善被国家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一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与城市居民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在城乡一体化不断深入的今天,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全局。

 

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应该集中在对金融服务机构的完善和对金融体制的改革上,尤其是占据了大部分金融市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肩负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构,农信社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从多个渠道出发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放,促使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进而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农信社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以农信社和农业银行为主。但由于农业银行的性质属于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这样一来,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的业务开展范围,对于投入产出效益低的农业投入,银行势必会将这些业务适当减少,原本在县、镇、乡设置的营业网点也会大幅度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占据着很大优势,作为农民群众的合作金融组织,可以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潮流中,将自身网点密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更好的促进农信社的快速发展。

 

二、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由于农信社本身属于县级县以下的金融服务机构,所以注定了其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同时也决定了其发展必须要以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为宗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农信社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开展全面、系统的改革工作,以此来进一步规范农村信用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的明确是农信社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明确了服务对象,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其需求进行准确分析,为其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农信社属于非盈利组织,业务对象主要集中在个人,主营业务是为个人发放贷款。通常情况下,只要信誉达到标准,便不需要抵押品或质押品。但我国农信社在定位上却是盈利机构,且业务开展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资产质量低下、社成员经济力量薄弱等。面对这种情况,改革工作的核心必须集中在农信社的准确定位上,要摆正自身的市场位置,并在此基础上从战略性的层面出发,依靠低息或无息贷款逐渐积累财富,聚集人气。

 

(二)制定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农信社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同,在运营和发展中同样要缴纳一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在我国,农业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扶持的产业,但就现行的政策来看,却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优惠性,在这种情况下,农信社如果想要实现长久发展,不得不将贷款投向非农领域,进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失。针对这一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大力推行优惠政策,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适当减税,根据各地区农信社的盈利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将税收金额适当减少,尤其对于一些贫困山区的农信社,更是要给予足够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是设立专项补偿基金,由于农业在我国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扶持的产业,所以,在资金扶持上必须到位。设立专项补偿基金,调动信用社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更好的将农信社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来。

 

(三)减少行政干预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信社在运营和发展中,其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行业自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农信社,其监督和管理体系与商业银行是完全不同的,有专门的农信社管理部门和体系,主要职能是负责向信用社颁发执照,监督考查信用社的运行,同时向农信社提供保险等业务。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就我国农信社的管理来看,行政干预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农信社各项业务的开展势必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加上部分干部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法制意识,管理行为往往过于粗暴,从而导致农信社的发展面临重重关卡,举步维艰。

 

(四)改革管理制度

 

在美国,农信社的管理采取的主要是民主管理制度,在权力分配上,并不注重股份的多少,也不注重交易量的大小,只要是农信社的社员,就可以获取一票表决权,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到相应的决策中,将自身的权力充分发挥出来。但就我国当前农信社的管理制度来看,虽然同样倡导民主管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制度却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履行职责,无法将民主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上社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参与农信社管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更加剧了农信社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实现民主管理,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农信社社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展开相关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可以以现场讲座、宣传采访以及出版刊物等多种形式开展,使社员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农信社的管理中。其次要转变农信社管理者的思想,客服官办作风,调动社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避免失当的行政决策,改进管理和服务。

 

(五)完善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是规范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农村金融市场被农信社和农业银行两大主体占据,二者相互竞争,但与农业银行相比,农信社的服务硬件系统还比较落后,这无疑降低了农信社的市场竞争力。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农信社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组织,使各地农信社在一定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硬件技术水平,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异地结算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允许农村信用社进入全国资金拆借市场,提供外汇交易、证券结算等服务,真正使客户感觉都便利,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结语:

 

篇4

一、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丹尼森等新古典学派研究了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丹尼森在《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中得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索洛于1957年运用全要素分析法分析了美国上世纪前半期的经济发展,发现从1909—1949年间美国GNP的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了87.5%,而人均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只贡献了12.5%,因此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因素。

新古典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来研究,罗默、卢卡斯等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不同意这种观点,岁默从内生性技术进步出发来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经过分析认为:知识不仅能形成自身的递增效应,而且能够渗透于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产生递增受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卢卡斯的观点与罗默类似,只是把技术进步换成了知识积累,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永久动力,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主要是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人力资本比较差异所致。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对1929年—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定量研究后发现: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平均达到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70%,占国民收入增长的33%,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对于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关系,舒马赫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农村之所以贫穷,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的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发展中国家农村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使农村生活活跃起来。而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根源。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援助,赠与有用的知识,加强农村的教育。农村教育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要培养具有正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完整的人”培养为农村、为人民服务的人。

二、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生产方式传统,现代农业没有大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生产效益低下;农民收入不稳定,消费能力弱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有多种方式,但最根本的还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能有力的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1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促进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的农村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基本科学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对农村科技的快速消化能力,最根本的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增强其学习、钻研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现代农具的使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需要以下人才:(1)农村综合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多种专业知识。(2)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3)农村新型劳动者。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要求。(4)农村经纪人。农村管理部门与广大农户之间、农村生产者与农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

2.2农村教育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小农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进步慢、农民收入增长缓、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产业化能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商品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组织作为农村中的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介,需要大量的农村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应用人才以及科技开发者,这些都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实用的农村建设者。

2.3农村教育可以影响农村人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少生优生。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土地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从下表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在不断下降,因此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对农村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居民将因为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生育意识,少生优生,有效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使我国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得到降低,缓解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促进农村人地矛盾的逐步缓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地矛盾突出,劳动生产率低,需要转移。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有4.81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7.64亿的62.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3.2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42.6%,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以下。据估计,我国有约1.5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如果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这一效应就可使农民生产效益提高40%。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居民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工作机会。农村教育在这一进程中将因为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各种素质,增加他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机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人均教育消费相当于城市的三分之一,农村教育消费不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抚育子女上学,必然要支付相应的教育费用,这就是消费。消费会刺激生产,消费了教育费用,换取的是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从经济效果看,农村教育是有限度的消费,但却是扩大了的生产,因此农村教育促进了农民消费,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5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使收入弹性降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强,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不容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劳动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就更强。特别是相对于目前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劳动者收入的抗干扰力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农村生育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消费、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等方式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重视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舒马赫著,虞鸿均,郑关林,译,小的就是美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篇5

1中国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研究者对24个省市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政府批准的1019家。据统计,各类开发区面积为360万hm2,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315万hm2的用地总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聚焦失地农民》一文中透露,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226万hm2,其中70%以上是征地。这是依法审批的占用数,不包括突破指标、违法征地和一些乡村擅自卖地部分。卫星遥感资料表明,违法占地数量占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有的地方多达80%l4j。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2000年以来。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5318hm2。其中。立案查处3.3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3583 hm2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很多地方都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如果这些乱占耕地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近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撂荒现象突出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就出现物质、劳动投入显著递减,重近期效益轻远期效益,重局部投入轻整体改造,重经验轻科技等问题。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做出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的事情,如增施农药、化肥和增加灌溉面积一般都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承包集体所有制的耕地,只享有使用权。有人担心政策改变,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掠夺经营的情况。这样必将造成土地抗灾能力下降,土地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2种。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现象抬头;显性撂荒则主要表现为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前些年的“开发区热”、“基础投资热”、“房地产热”带来的积弊,“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象不断出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有撂荒土地21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29%,其中有的村社土地撂荒率竟高达40%以上。

3农户经营的土地分散和细碎

我国不但存在非常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耕地资源也异常紧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1999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3lml2,却被分成了6.06块l1,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可见一斑。李功奎等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5,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约为0.09hm2,在有些地方,农地细碎化现象更加突出。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使农户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较高,也使得田埂、土埂等边界面积较多,使本来就异常紧张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资源相对缺乏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它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相重叠,追求获取经济利益、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多重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由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在与强势征地主体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等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土地流转制度还缺乏创新,致使愿意种地人不能取得种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愿种地的人则将土地撂荒,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如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不能享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严格限制了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限制了农民既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可能性;阻碍农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阻碍农民进城创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既阻碍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又不能在现有的农村建造新的城市,使已经存在的人i=1流动的积极作用被抑制,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状态l14j,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虽然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地位,但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其流转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并不能处于平等互利状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用益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相应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另外有些地方虽然逐步开展保险活动,但是其保险人员并不是建立在农民自愿买保险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5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力度较小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学者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增长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发掘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从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该期间gdp增长率的数据来看(表1),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如果从二者增长速度的相对矩(d=is—yi/s)来看,可明显地看出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大。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稳定。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之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在社会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紧缩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表1 1994 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gip增长率比较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量来看,199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在缓慢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重很小,不到10%,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仍然很低(表2)。

表2 1995—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

篇6

1中国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研究者对24个省市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政府批准的1019家。据统计,各类开发区面积为360万hm2,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315万hm2的用地总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聚焦失地农民》一文中透露,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226万hm2,其中70%以上是征地。这是依法审批的占用数,不包括突破指标、违法征地和一些乡村擅自卖地部分。卫星遥感资料表明,违法占地数量占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有的地方多达80%l4J。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2000年以来。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5318hm2。其中。立案查处3.3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3583hm2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很多地方都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如果这些乱占耕地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近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撂荒现象突出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就出现物质、劳动投入显著递减,重近期效益轻远期效益,重局部投入轻整体改造,重经验轻科技等问题。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做出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的事情,如增施农药、化肥和增加灌溉面积一般都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承包集体所有制的耕地,只享有使用权。有人担心政策改变,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掠夺经营的情况。这样必将造成土地抗灾能力下降,土地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2种。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现象抬头;显性撂荒则主要表现为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前些年的“开发区热”、“基础投资热”、“房地产热”带来的积弊,“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象不断出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有撂荒土地21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29%,其中有的村社土地撂荒率竟高达40%以上。

3农户经营的土地分散和细碎

我国不但存在非常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耕地资源也异常紧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1999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3lml2,却被分成了6.06块L1,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可见一斑。李功奎等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5,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约为0.09hm2,在有些地方,农地细碎化现象更加突出。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使农户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较高,也使得田埂、土埂等边界面积较多,使本来就异常紧张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资源相对缺乏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它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相重叠,追求获取经济利益、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多重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由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在与强势征地主体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等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土地流转制度还缺乏创新,致使愿意种地人不能取得种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愿种地的人则将土地撂荒,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如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不能享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严格限制了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限制了农民既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可能性;阻碍农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阻碍农民进城创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既阻碍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又不能在现有的农村建造新的城市,使已经存在的人I=1流动的积极作用被抑制,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状态l14J,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虽然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地位,但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其流转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并不能处于平等互利状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用益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相应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另外有些地方虽然逐步开展保险活动,但是其保险人员并不是建立在农民自愿买保险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5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力度较小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学者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增长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发掘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从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该期间GDP增长率的数据来看(表1),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如果从二者增长速度的相对矩(d=IS—YI/S)来看,可明显地看出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大。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稳定。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之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在社会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紧缩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表1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GIP增长率比较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量来看,199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在缓慢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重很小,不到10%,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仍然很低(表2)。

表21995—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

篇7

2近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撂荒现象突出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就出现物质、劳动投入显著递减,重近期效益轻远期效益,重局部投入轻整体改造,重经验轻科技等问题。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做出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的事情,如增施农药、化肥和增加灌溉面积一般都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承包集体所有制的耕地,只享有使用权。有人担心政策改变,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掠夺经营的情况。这样必将造成土地抗灾能力下降,土地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2种。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现象抬头;显性撂荒则主要表现为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前些年的“开发区热”、“基础投资热”、“房地产热”带来的积弊,“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象不断出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有撂荒土地21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29%,其中有的村社土地撂荒率竟高达40%以上。

3农户经营的土地分散和细碎

我国不但存在非常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耕地资源也异常紧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1999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3lml2,却被分成了6.06块L1,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可见一斑。李功奎等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5,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约为0.09hm2,在有些地方,农地细碎化现象更加突出。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使农户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较高,也使得田埂、土埂等边界面积较多,使本来就异常紧张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资源相对缺乏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它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相重叠,追求获取经济利益、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多重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由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在与强势征地主体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等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土地流转制度还缺乏创新,致使愿意种地人不能取得种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愿种地的人则将土地撂荒,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如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不能享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严格限制了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限制了农民既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可能性;阻碍农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阻碍农民进城创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既阻碍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又不能在现有的农村建造新的城市,使已经存在的人I=1流动的积极作用被抑制,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状态l14J,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虽然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地位,但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其流转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并不能处于平等互利状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用益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相应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另外有些地方虽然逐步开展保险活动,但是其保险人员并不是建立在农民自愿买保险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5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力度较小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学者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增长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发掘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从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该期间GDP增长率的数据来看,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如果从二者增长速度的相对矩(d=IS—YI/S)来看,可明显地看出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大。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稳定。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之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在社会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紧缩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量来看,199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在缓慢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重很小,不到10%,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仍然很。

篇8

(2)选取原则。数据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权威性。所选数据全部来自国家权威的统计部门正式公布和发表的数据,如选取国家统计局、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公开的统计数据。

二是可获取性。文中的数据指标除了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外,主要考虑数据是否有统计,没有统计数据、或很难获取数据的指标坚决去掉。

三是科学性。数据的替代要科学合理;弥补缺损数据测算要科学。四是标准性。所选取的数据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五是延续性。尽量选取延续性好的数据,尤其是时间序列的数据。

(3)具体操作。文中涉及的数据主要有2类:一是农村经济及生产环境数据;二是农村信息化数据。农村经济及生产环境数据选择我国199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YC,单位:亿元,当年价格计)、粮食产量(LS,单位:万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TZ,单位: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DL,单位:万千瓦),农村劳动力(LL,单位:万人)。这些数据应该能够代表我国农村经济和生产环境的总体轮廓。

农村信息化数据的选取既要考虑指标的科学设定,又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按照农村信息化的4个关键环节来确定指标,即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利用、应用环境。其中基础设施由每百万乡村人口所拥有的长途光缆公里数(GL,单位:公里)、每百乡村人口所拥有的局用交换机门数(JJ,单位:门)、农村人均邮路公里数(YL,单位:公里)3个指标作代表;信息资源选取按乡村人口人均图书出版印张数(TS,单位:印张)和每万乡村人口所拥有的万维网站数(WZ,单位:个)2个指标;信息利用选取按乡村人口人均邮电业务总量(YD,单位:元/人)、农村电话普及率(ND,单位:%)、农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CD,单位:台)、农村家庭每百户电脑拥有量(DN,单位:台)、信息消费支出即农村家庭人均交通邮电消费支出(XX,单位:元/人)5个指标[1];应用环境指标选取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WH,单位:人)、每万名乡村人口中网民数(DX,单位:人)2个指标[2]。以上光缆、图书、网站3个指标用的是全国数据按乡村人口计算,其余是农村实际统计数据(见表1)。从上述原始数据来看,农村信息化各项指标除图书有些波动、农村电话普及率近两年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基本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显示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关联性。

2数据分析

2.1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1提供的全国1995~2009年农村信息化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做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我们手中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量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分析实际上是一种降维方法。通过对表1中农村信息化12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农村信息化各项指标的相关矩阵(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在0.8以上,且均在0.3以上;同时还进行了KMO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当KMO值愈大时,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愈多。当KMO>0.5时,就适宜进行因素分析,本量表的KMO值为0.707,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另外,Bartlett的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513.755(自由度为66)达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因此,上述数据适合于主成分分析和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见表3),这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91.372%,超过了85%的要求,它解释了农村信息化12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该主成分的计算模型:F=0.089GL+0.0.087JJ+0.0,088YL+0.088TS+0.083WZ+0.089YD+0.084ND+0.087DN+0.089CD+0.091XX+0.082WM+0.090DXF为主成分得分。相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用于后面的分析。

2.2关联性分析

通过分析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表5列出了全国1995~2009年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指标数据及农村信息化综合指标分(农村信息化主成分得分)。从表5中可以看出,全国农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的趋势与农村信息化主成份得分的趋势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和双尾检验法(2-tailed)对表5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和主成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农村信息化主成分得分与第一产业产值(农业总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相关系数均在90%以上,呈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为农村用户种植业和养殖业提前种养决策信息服务、产中技术咨询服务、产后加工、储藏和市场信息服务,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而且带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长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信息化无疑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粮食产量与农村信息化主成分得分缺乏相关性,且没有通过双尾显著性检验。主要是因为粮食受自然灾害、投入和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农村信息化因素处于次要地位。农村信息化与农村劳动力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934)。这是由于信息的流通,导致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科学管理的因素、科技进步的因素增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篇9

2009年10月25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2009/10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并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首先介绍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首先分析了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和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总产在高基数上有望实现连续六年增加,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农民收入增长好于预期,城乡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善。全年发展态势表现为:一季度跌入谷底,二季度止跌回稳,三季度企稳向好,全年“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能够实现。二是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受需求下降和国内外差价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同比降幅较大,展望后市,在国家政策有力调控下,水稻、小麦价格可能小幅走高,大豆、棉花等产品价格将保持平稳,生猪、肉鸡等产品价格还可能小幅回升。三是根据对全国12个省的117个县问卷调查,今年中央出台实施的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强化农业支持、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等农村主要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地区之间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报告》接着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主要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仍不明朗、统筹城乡发展正处在重要时期、统筹区域发展任务艰巨、国际贸易环境仍然严峻等,使得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难度加大。展望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报告》最后建议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可以明确为“两稳定两促进”,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抓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以及实施农村区域发展战略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副所长、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王萍萍副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王德文主任应邀出席分析展望会,并围绕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农村政策执行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京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和农研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据了解,今后农研中心将每年定期举办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发表年度中国农业政策执行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就当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篇10

2.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队伍建设是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支撑。通常情况下,我国农村基层管理队伍多数为当地的农民,这虽然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地区的现实情况、开展工作,但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不高、掌握并推广现代化科技的能力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难以带领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3.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资金是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财力支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已经步入纵深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农业资金投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国政府虽然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了一定倾斜,但毕竟地域广阔、农村所占区域范围较大,分配到各个村各个项目上的资金数额仍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在吸引社会资金方面表现乏力,因此,我国农业资金缺口巨大。

二、策略与建议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不足。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现实情况出发,深入探讨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1.创新农村经营发展模式。在始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实现农村经营机制的有效创新。应积极发展新型农业集体经济,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组织,大力扶植新型的经济发展合作机构,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保护机制。

2.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率。首先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使农村经济管理摆脱带病运行、“缺血”发展的不利状态;其次,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引资和融资政策,切实提高农村农业项目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以便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社会资金发展和壮大农业经济;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对农业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力度,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3.加强农村经管队伍建设。农村经济管理干部是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领导者和实施者,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一方面,要重视对本地农村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农业政策法规的理解与落实能力,完善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农业科技知识,使他们成为统筹安排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制度。要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创造条件,使他们真正成长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顶梁柱。

篇11

1.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

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良性系统。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系统循环不畅,影响到国家到农村的整体规划,良好发展。因此,农村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部联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重要互动机制。

从农村教育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决定农村教育改革实行情况好坏的重要条件。农村对教育改革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以经济水平作为最基础的保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广,也完善了经济结构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使农村面临更多的经济业务范围。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农村教育体系中,缺乏美育教育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二,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值,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缺失,严重造成农村素质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无法做到想协调。

2.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造成农村教育的缺失

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局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

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索花费的费用,但是让然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3.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

3.1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3.2 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因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受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的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

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良好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21世纪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1.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

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良性系统。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系统循环不畅,影响到国家到农村的整体规划,良好发展。因此,农村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部联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重要互动机制。

从农村教育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决定农村教育改革实行情况好坏的重要条件。农村对教育改革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以经济水平作为最基础的保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广,也完善了经济结构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使农村面临更多的经济业务范围。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农村教育体系中,缺乏美育教育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二,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值,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缺失,严重造成农村素质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无法做到想协调。

2.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造成农村教育的缺失

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局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

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索花费的费用,但是让然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3.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几点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

3.1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3.2 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因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受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的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

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良好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21世纪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13

一、农村经济

(一)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及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

(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

1978年, 党的的召开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随后以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这一制度变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广泛性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二)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探讨的不断深入和具体,人们逐渐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经济、社会等更细化的层面。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发表的《丹博斯宣言》 中,提出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概念,把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是指管理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并实行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以确保当代人和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种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它还提出了三个战略目标:1.保障食物安全;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吸收现代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先进思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成果。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相对平稳,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为:首先,农民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村集体所有企业的控制,农村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农民有了自主的经营权,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其次,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农村经济成分走向多元化,农村原来单一的自给经济已经转变为商品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而产业结构由于各种企业的出现逐渐转向复合化。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农村经济活动基本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进行调节,农业的各种资源得到了较原来的计划经济得到了极大的优化配置。

(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农村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一年比一年重视“三农”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因为一些先天的不足和政策执行的不到位,发展遇到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