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的核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与资源优势相和谐的主导产业。我国农村的区域跨度大,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资源分布差异很大,这为农业产业的差异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农业的低成本高收益产业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还是基本上以村庄或较小的区域范围为限,进行农业生产与流通的布局,结果是农业产业结构严重雷同,行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国内市场农产品的供给不丰富,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个地区和村庄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与资源优势相和谐的主导产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渔则渔,宜休闲则休闲,使自己的经营有特色、有品牌、占尽天地人和之利。
3.加强农村适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生产利用市场紧密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快普及先进适应技术。以产业化经营、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区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良种产业化工程等科技兴农工程,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特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借用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4.建立起在宏观上能够激励和约束经济行为主体创业行为、投资冲动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解决我国农村因制度原因造成的低效率问题。如既要适当延长农业生产资源的承包期限,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投资者权益的保护,鼓励经营者进行长期的投资等,还要在合同上对投资者进行约束,要求他们按照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经营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进行经营运作,不能随意破坏农村发展的自然规律和长远规划,搞急功近利性的经营。
5.适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按照经济学的规模效益理论,在适度的规模内,随着规模扩大,经营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是递增的。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和农地耕作上,存在着规模过小、现代科技应用成本过高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农业适用技术的开发利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坚持统筹规划、连片开发,提高管理效率。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在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把握,继而选择合理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
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总量上的不断增多,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质量的不断改变。经济增长只能满足经济发展中的小部分要求,经济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以人为本”。是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是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成功转变的最直接标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坚持“以物为本”,工人只是作为生产的工具,社会成员都不具有主体地位。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社会成员不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社会价值,企业往往根据生产机器来随意安置工作人员,这些成员丧失了社会身份。在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建立公平民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就必须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由“为物”转为“为人”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显著特征。对物的过度追求造成对物的过度消费,由此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
1.生产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实现低投入和高效率,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挥科技的作用,运用高科技的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较低的投入获得很高的回报,在不浪费我国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就要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一产业基础性地位不强,第二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逐步增加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继续积极发展农业,巩固农业的主体地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我国第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遵循这些基本规律,指导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行。
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生产过程中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要发挥区域优势,支持中部崛起,继续深入西部大开发,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1.能够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增快,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也越来越频繁,由于各国经济能力的差异,导致国际经济形势难以很好把握,国际市场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多。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无法应对各种国际市场风险,一旦国际经济形势有变,我国很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我国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就必须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研发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力,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企业能够抵御国际市场风险,保证在国际市场失衡时我国经济仍然能够健康平稳发展。
2.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在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讲,我国的资源储备不足,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然而我国的资源储备相对不足,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观察我国的能源资源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能源消费消耗总量已经严重超标,平均每一年我国将消耗34.6亿吨煤,占世界耗煤总量的24%左右,如果不加以改进,我国能源资源将难以满足如此大的煤炭消费需求。加上我国人口基数本来就非常大,人均享有的能源资源非常有限,资源储备不足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我国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低,环境恶化对国内生产总值也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采取措施应对资源储备不足和环境承载能力低下的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使我国的能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阻碍
1.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使用廉价劳动力,通过制造业的发展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往往不注重科技的作用,对于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作用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我国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简单的人力劳动来获得产出,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据统计,我国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劳动力中,有80%以上的工人只具有初中学历,有40%的劳动力具有高中学历,而只有18%的劳动者具有大学学历。另外,我国现有劳动力结构中,掌握技术的工人数量偏少,导致很多技术岗位无法招聘到优秀人才。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劳动力价值非常低,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也不会主动为职工提供培训机会。转变生产方式后,就必须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我国大部分劳动力的现有素质还不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障碍之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2.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增加出口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种主要方式,只有合理发挥三种方式的作用,实现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一国经济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但根据我国经济学家的相关分析,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是靠增加出口和投资来实现的,导致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而国内消费能力比较低下,没有实现三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并驾齐驱。据相关部门作出的统计,国内消费带来的经济增长比率越来越低。1993年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比率为71.8%,而到了2004年,这一比率仅为53%,而国内消费中居民消费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小。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改变我国这种传统的靠高投资和高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而要实现三种增长方式的密切配合,就必须重视国内消费,还要采取措施保证出口,必然会引起进出口中过程中的贸易纠纷。我国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1.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第一产业基础性地位不强;第二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并且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简单的制造业的发展来实现,煤炭等工业增加值占整个经济增加值的68%以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生产业,其发展水平非常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调整上述结构。首先是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金融、工业设计、物流、研发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还要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物业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同时完善审计、咨询、会计、认证等现代服务组织。其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条件下,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外,还要积极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动占领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的制高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培育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良性互动。最后,要注重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加强对产粮大县、养殖大县的财政扶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发展特优、高效、生态农业为主要方向,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积极推进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所以必须重视人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的问题,必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重视教育培训的作用,创新体制,加快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职业教育,提高技工的数量和质量,使技工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篇3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篇4
一、坚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一)有效创业型经济的高成本问题
之前,大多企业结合低成本和对外开放优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进入21世纪以后,低成本的优势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各种费用上升,像地价、水、矿产资源、能源等,贷款利率的提高、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大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由低成本优势转向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存在自主创新率较低的问题,做的往往是高端产品,干的却是比较基础的工作,像一些高科技产品,都是国外的技术,因此,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成本的问题,进而促进经济的转型。
(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是解决三大瓶颈制约的有效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土地、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愈演愈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若按照之前的发展模式走下去,资源、生态将不堪重负,面对这些问题,就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智力型服务业,以促进经济的飞跃。但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他们转型升级为创业型经济,激动的科技投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是率先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国家,于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现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阶段,我国的创业经济类型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北京中关村、深圳都升级为创业型经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发展创新性经济,因此,我国大力发展以科技为核心经济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现途径
(一)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
在制造业发展中,尽管很多产业的生产规模也居世界前列,但竞争优势依然不明显,因此,要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建立独特的产业技术体系,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格局的地位,增强制造业的核心价值;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因此,要立足国情,抓住科技革命、信息和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推进农业技术革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产业布局进行地区性的阶段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动态的平衡;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使人才和科技都能较好的适应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需求,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的过程伴随着高消耗、高排放等特点,因此,要加大技术改造,充分利用信息和高新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再生产服务环节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障碍,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融入经济全球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就要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和一体化,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两个大市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资本,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对接;从单向开放转变成双向开放,进行资源整合,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在国家上的竞争力;发展经济时,由沿江发展向跨江联动发展,不断强化空间合作和分工协作;形成竞争新格局,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政府也要加强调控,避免各地区间的过度竞争,重复建设,要进行有效的协调。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为了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市场调节。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凭借价格信号去调节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供给、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政府要创设有利于科技创新产品发展的环境,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要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方面去改革,积极推进能源、资源价格市场化的步伐,以促进经济向着科技创新方面转变。
(四)积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整合科技资源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建立大型的科研部门,建立重点的研究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对科研资金、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进行转化;凭借科技优势,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五)积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狠抓教育,应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建立科学的用人竞争机制,着眼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创新领军人才队伍;立足于国家化发展的态势,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着眼于集约化经济的发展,招揽回国优秀人才;积极建立优秀团队,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将教育的重点放在高技术的应用及研究上,确保每个学生都具有科技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语:
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本文对科技创新在积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不同方面探析了如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展我国经济,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新动力[J].人民论坛,2011(09)
[2]刘刚.经济增长的新来源与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篇5
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指导思想,结合“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趋势,河北省面临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速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河北的重要任务,同时要把河北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低碳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其核心是要求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少排放或不排放废弃物,从而解决资源环境造成的发展困境。
(二)河北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彰显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
当前河北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随着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逐渐逼近极限,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对传统经济模式进行改革。
(三)国家宏观调控设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具有硬约束性
国家为达到节能减排宏观调控目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相关省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及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为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河北省也制定《河北省30个重点县(市、区)和30家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及保障措施。面对重要而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如何制定符合河北实际状况的低碳法律运行机制,并且有效发挥的法律制度的有效性,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存在现状及运行分析
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主要在《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加强节能工作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文件予以规定,规则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理论上可以归纳为行政类法律机制、市场类法律机制、自愿类法律机制。法律机制具体实施过程主要是通过采用行政、经济、科技等多种综合手段,对钢铁、水泥、焦炭、电力、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大了淘汰落后力度,实现河北省经济发展低碳化的需要。但是从目前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运行来看,存在着节能减排的效果和规制成本都不理想的问题。
首先,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目前运用最为充分的是“命令与控制”类法律机制。其次,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性法规中对市场类和自愿类法律机制规定不够充分。目前现状是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忽视了市场类和自愿类法律机制的灵活和有效的积极作用。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公共管制工具重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冲突,以及个人理性不能自动集合成集体理性的局限,公共管制工具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强制性、严格约束性为导向。但是公共管制法律工具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和环境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命令与控制型的低碳控制政策往往针对的是那些具体性的行业,以及可以用指标量化的企业碳排放数量,并且可能产生政府“工具失灵”问题。因此,应该认识到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并非万能,许多设计用来弥补市场经济不足的计划却会产生与设计者的初衷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为构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必须在规定行政管制类法律机制的同时,相应的配置合理的市场类和自愿类法律机制,并且以后者来弥补前者的不足,才能达到低碳经济充分发展的目的。
三、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机制创新与变革路径选择
(一)以强制政策改造传统高碳产业,重点实施高碳预防机制
为了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河北省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低碳、高效发展。同时,在发展新兴产业时,应该重视高碳企业的避免,充分贯彻环境法中的预防原则,立足于预防,防患于未然,事前预测和防范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具体政策包括:
1、碳评估法律机制,即对涉及到碳排放的经济活动在实施之初要进行的相应的调查、预测和评估,然后提出预防或减少碳排放的对策。
2、碳排放目标责任法律机制。只有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碳排放量纳入到对地方和部门行政领导考核的范围,才能督促碳排放有人问津和负责,从而强化市和县政府的治理责任。
3、高碳企业退出和低碳化改造法律机制。河北省单位GDP能耗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差比较大。因此,淘汰落后技术,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构建低碳化法律实施机制,引导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
为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制定促进政策让“低碳者”受益,让“高碳者”不能享受政策优惠,从而达到“软性治理”的效果。具体而言,构建低碳化的法律实施机制主要包括:
1、促进碳交易市场法律机制,是指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法律设计在我国建立全省范围的以碳为主要内容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制度应以“损害环境者付费”为原则,按照比例付出或获取相应的碳指标,用于平时的生产交易之需。
2、促进碳减排财税法律机制。河北省在促进碳减排财税法律机制的建设上,可以制定经常性的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措施发展低碳经济。
3、政府绿色采购法律机制。通过河北省政府实施绿色采购政策来建设符合本省省情的低碳消费体系,这不是减少消费,而是消费的过程中倡导低碳消费,并通过省政府的引领作用使得生产环节向低碳模式的转变。
(三)合理设计自主化低碳法律实施机制
1、公平、合理地制定低碳发展自愿协议,加强企业低碳经济实施的持续监督,并且规定合理的责权利机制。建议把自愿协议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并且把该自主化类型政策作为具有一定强制力的基础。
篇6
这些不良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林业经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强,由于生态污染环境的严重存在,导致我国的森林资源不断地退化。这种退化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碍。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林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我国林业经济起步晚,整体投入偏弱的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技术含量低,林业资源运用不充分合理。同时,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的相对落后也无法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护。
2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的建构
林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人类对林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市场等方面,因此,要确立资源多功能利用的林业发展道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就要转变我国林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靠资源吃饭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全面协调地考虑生态和谐、生物多样、产业合理和市场优化型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以此,推动我国林业经济长期持久地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为此,林业经济的管理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1)对于林业生态环境要加强保护。首先,要完善和执行环境保护法以确保林业经济管理能够实现有法可依。其次,加强林业环保的检测并对重要的林业资源给予经常性的监管。尤其对于那些能够给林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污染源和火灾要及时地进行排查和清理,防止事故发生。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林业经济税收的征缴,以此促使对林业损失的尽快恢复。2)加强林业经济产业优化。林业经济的管理和发展不能靠单一结构进行,而是要以多样化的林业结构来实现。这就客观上促使了相关林业附加产业要快速发展来配合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例如,积极建立种苗的试验基地以及出口创汇基地,大力推广可以适合祖国各地种植的林业品种。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长期发展目标来看,对于林业相关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将是未来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点。而林业产品的深度加工则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政府积极地整合现有的林业资源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规模产业来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规模化的林企走出国内,面向国际,大力地发展林业经济的进出口贸易以此带动本国林业产品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为林业经济发展配套的各类服务业,包括科技、信息、咨询、金融、交通通讯、运输、生产资料和市场建设等;二是发展休闲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创建生态文明。3)转变林业经济管理方式,加强林业科技管理创新。林业经济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生产规范标准化的实现以期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林业企业要突破现有生产化程度低的现有状况,就要以林业领头企业为中心带领地方经济农户进行生产,以此形成产业化组织,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化。同时,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着科技生态型林业的发展,拓宽林业增效途径。
3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形式
1)重视林业管理知识的创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巨大生产力和创造性特质被突显得极为重要,所以,知识所衍生出来的高附加值逐渐成为重要的战略经营资源,而这就使得知识的开发和管理上升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趋势上,林业经济管理的成败直接同林业经济的发展命运密切相关。这点就时刻要求林业经济的管理者们要适时地改变着自我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力度以拓展视野;同时,通过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运用为管理创新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在管理领域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的重要性。这就迫使林业经济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使其从传统化下以人事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化为以培训、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为主体。而这一转变则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始终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挖掘和提升企业人员对于自我能够的不断认识和掌控,并且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效益,而这一提升客观上促进了人力资源利用成长为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还要以专业化的人才作为基础。因为林业现代化建设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人才资源素质的开发来决定的,而切实培养和林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专门型人才,从而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关乎我国新世纪林业经济发展的全局。林业经济要努力建立适应市场化竞争力的职业化经济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充分发挥高技术科技人才的知识生产力的作用,加大对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将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常态化并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地传授给全体员工以此来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将林业知识理论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3)提升文化创新在管理创新中的地位。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要带来经济效益,还要体现出林业独有的个性并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林业文化的创新也就成为了林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业文化的先进性动力就是要在发挥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制定林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实施程序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理顺企业内部的管理程序,达到以制度制约而非人制约,进而提高林业经济的凝聚力。
4结语
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想全面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协调科学发展,就必须充分地认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同世界林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战略转变阶段,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木材生产为主转变成了生态建设为主,从过去的天然林转变成了人工林,从过去的毁林开荒转变成了退耕还林,从无偿使用转变成为有偿使用,从部门性林业转变成为全社会性林业。这就从客观上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发展趋势。同时,也使得林业经济发展以科学、全面的管理作为前提条件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共识。所以,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已经不单单只是经济速度的发展,更多的内涵应是在有效维护国家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完整下的绿色林业经济发展。在这一要求下,为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林业生态体系的研究力度,形成一整套的林业经济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地提高我国林业经济国际化模式的发展,从本质上为林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思路和能量。
作者:于丽娟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国营林场
篇7
随着第二阶段“交易平台”的迅速发展,新的问题和障碍又出现了,即交易不能落地。此时的电子商务解决了商流的问题却没有解决物流的问题,当然也解决不了流通中高成本的问题。至此,大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即电子商务一定要有物流体系的支撑。因此,我认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物流平台”。我们把时间尺度放大一些,从历史演进过程去看电子商务的发展,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电子商务是一个充满无穷创新的新兴产物,所以说在座的每一位做电子商务的代表,一定要把握住电子商务持续性创新的特点,特别是功能性创新。把握住了经济发展在每一阶段对电子商务功能性创新的要求,就可以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形成自己的竞争力,现阶段是做好物流平台,今后还会出新的要求。
第二是转型。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要由单纯的电子商务转变为一种平台经济的发展,在华东地区特别是在上海,这种转型是非常明显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在电子商务在发展到具有物流平台支撑时,电子商务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可以说电子商务正在被平台经济所代替。这不仅仅是概念的问题,而是两者出现了内容上的区别。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大家所从事的电子商务只是以电子商务的服务商身份去提供一个平台和实现一种交易,很多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会员的免责条件太多了,这不是我负的责任,那也不是我负的责任,最后只是解决了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大家考虑的核心还停留在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衔接,移动平台的衔接,这些是电子商务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转变了。当电子商务转变到平台经济的层面时,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平台经济上所要实现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全程组织,包括商品的交易、商品的物流、费用的支付以及信用担保等。此时的电子商务不再仅仅是一个平台,而是要组织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而让平台上的商家用户们去解决商品的流通过程是不对的。
平台经济概念的转变也意味着电子商务的创新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利用电子商务的创新能力,实现电子商务自身商品的市场流通模式的创新,这给电商们提出非常严峻的挑战,也是非常重大的利好机遇。
篇8
那么中小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呢?普哈拉德和哈默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实:企业获得与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出众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企业规模的大小。从此,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揭示企业发展战略成功的奥妙成为当今世界管理的最新潮流,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发展核心竞争力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普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能力”,从这个基本涵义出发,学术界把“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开发技术产品以及市场营销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互补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少具备以下一些特征,并与之相适应。
第一,延展性。核心能力是企业向新市场延展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核心能力的延展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进人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也就是说,一项核心技术能力可使企业在多个产品上获得竞争优势。如摩托罗拉公司建立在其无线电通信技术专长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使其在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信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而且在BP机、双向移动无线装置、蜂窝式电话等产品领域也遥遥领先。
第二,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企业是否有出色的业绩或者稳定的优势,最终还要由企业的上帝――顾客来评判。其一切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都必须使产品具有顾客认可的用户价值。如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生产技术为大量电脑用户带来了快捷和稳定的超值享受,使得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独特性。与竞争对手相比,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所独具的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技术或知识产权。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竞争对手而言具有越高的进入壁垒,其核心竞争力结构中的智能化成分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可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在价格、口味和质量上不可同日而语,长期占有饮料的霸主地位。
第四,可变性。核心能力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并逐步趋于良性循环。核心竞争力的可变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从产生、成长、壮大到衰亡的生命周期。企业若想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对核心竞争力持续不断地进行维护、创新、发展和培育,否则,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或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贬值,甚至丧失。
因此,企业要不断地学习和培育,维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述的特征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并不是有一个发明创造、拥有一项技术专利或一个优秀产品就能夺取市场、求得企业长久发展的,而是企业各要素整合的综合实力,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晶,这种综合实力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企业的技术、质量、信用、信誉、形象、企业文化、人才等,无不囊括于核心竞争力之中。
二、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劳动生产水平低,赢利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弱,国际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反映。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恶劣。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恶劣。为了争夺市场,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升级。价格战、质量战、服务战等此起彼伏,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行业投资报酬率普遍呈下降趋势。同时,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正确把握和预测技术发展的走势和顾客的潜在需求变得更加困难,也使得企业在进入新领域时,对新领域行业知识的了解、专业技能的掌握变得更加困难。
第二,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企业缺乏管理决策能力,家族式企业居多,管理层次较低。其次,缺乏企业创新的能力。面对日益加速的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大部分企业都存在“先天不足”,“模仿从众”现象比较多,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同时,从创新方式来看,由于利益驱动以及我国法律不健全,很多企业追求的并不是长期的竞争优势,而是短期的经济利益,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缺乏可行的发展战略。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若没有核心竞争力作基础,盲目多元化经营,贸然涉足自己所不熟悉的新行业,只求广度不讲深度,就不能形成压倒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这样,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没有有效地发挥其溢出效应,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不但不能在新涉足的领域求得发展,而且很可能副业拖累主业,导致整个企业失败。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对策
培养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遵守以下几点战略步骤:
第一,规划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战略资产,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虽然是中小企业也要站在全球、一个区域的高度在研究市场成长趋势和内外部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把握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行业的发展动向,选择符合市场需求和自己占有资源优势的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技术的集合体,带有明显技术的特征,因此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核心之核心,没有技术上的突破,高人一筹,所建立的核心能力也是价值有限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最终也将败下阵来。
第二,创造满足顾客需求的独特的企业价值链。从核心争力的价值元素和独特元素的角度,核心竞争力实质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某一两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顾客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通过对顾客价值链施加影响,并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时,企业应做到企业与顾客之间应达成“利益一致、利益共享”的共识。“利益一致、利益共享”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始终以顾客的利益为出发点,以顾客的需求、欲望为中心,改变传统营销模式,真正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利益共享的双赢模式。
第三,创建学习型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企业学习能力更加重要,比竞争者能够更快地学习的能力,很可能是未来企业能够依赖的惟一竞争优势。彼得・圣吉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因此,学习型企业的建立,可以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是最终形成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具体措施:首先,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可以通过培训、对外合作以及在创造性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术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其次,定期进行集体学习。集体学习就是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它可以将员工个人知识能力与企业单个团队知识能力进行整合,将整个组织内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累积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形成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同时,集体学习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培养了企业内的默契。实践证明,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知识和价值观的传递。只有那些持续学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将知识技术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成功。
第四,倡导价值创新。正确认识规模化经营,加强企业制度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企业。对中小企业来说,要积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倡导价值创新。价值创新,就是要创造出新的满足用户需求的价值,其核心不是如何对付和战胜竞争者,而是着眼于价值的创新,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大量成功的企业案例表明,企业的成功与企业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情况是成功的中小企业常常能依靠富有创造性和活力的经营战略和策略,获取本行业的大部分增长的市场价值。因此,中小企业应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盲目地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化经营,将企业关注的重点集中于发现顾客潜在需求,进行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加大企业研发创新资金投入,创造“先动”优势,成为目标市场的首入者,进而获取超额的利益。优秀的企业不可缺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企业制度,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通过企业制度建设,可以激励员工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制度是企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五,加强内部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市场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创造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对企业至关重要,是企业的生命线。品牌的影响力、产品的设计创新能力、产品研发和营销方式的创新能力、是否拥有特殊稀缺资源、规模化优势等都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内部整合是中小企业加强竞争力的基础手段,在现有资本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使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使生产规模在一定的资本结构和技术领域内得以扩大,从而不断增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复杂环境下作出重大决策的基础,是指导企业长远发展的航标,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必须主动适应环境,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价值创新为主线,加大创新活动投入,培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只有抓住当前机遇,扎扎实实做好战略管理方方面面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使企业由小变大,由弱转强。
参考文献:
1、Jennifer Lambe.Conducting Successful SME Interviews[M].USA:Economy Business Press,2005.
2、彭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浅析[J].中国商贸,2008(4).
3、洪斌,郭自云.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对策[J].管理研究,2010(2-3).
篇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9)08―0017―07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旅游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家的旅游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马里奥蒂(Mariotti)1927年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但至今旅游研究依然众说纷纭,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吴必虎等学者通过对国际旅游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在1973―2003年间的《主题词索引》(subjeet Index)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旅游学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论著,但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尤其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在很多问题上,譬如本文正在考察的旅游学科体系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从国内来看,虽然学术界对旅游学科体系、基本理论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旅游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旅游学仍非常年轻。受到我国旅游发展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功利性色彩十分浓厚,旨在解决旅游发展中具体问题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而旅游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却非常欠缺,至今在旅游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等基本问题上都尚未形成共识。
总的说来,我国旅游学科框架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六要素说”是较有代表性的,即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从活动角度界定的“食、宿、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目前有学者以六要素为核心建立了旅游体系结构,并认为“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笔者认为,以“六要素说”来认识旅游业,带有明显的功能导向或者实践导向的色彩。以旅游者的活动为研究的轴线,优点在于有助于建立旅游者导向的旅游发展观念,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这一观念尤为重要。但仅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认识旅游,不可避免地将旅游供给方(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排除在分析框架体系之外,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完整。同时,以“六要素”理论来分析旅游学科框架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如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无法进行分类,使分析结果不够清晰。
另一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是“三体说”,即将旅游学科框架理解为主体、客体和介体(也称媒体)。有的学者认为,旅游学是以这3个要素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在这一点上笔者同意谢彦君的观点,“把旅游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定义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太过于一般化,而没有体现旅游现象的特殊性。因为任何人为的行动,乃至任何生命活动,似乎都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另外,“三体说”还存在一个理论上的硬伤,就是关于旅游介体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介体是指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的旅游交通,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其是指旅游业。前者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却失之片面,须知促使旅游活动发生的绝非仅仅是旅游交通,旅游业不仅通过营销刺激了其产生,也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使得旅游活动能正常的进行;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存在,大众旅游的出现才成为可能。而后者认为旅游介体就是旅游业,产生了一个逻辑上的混乱,即旅游资源的归属问题。在“三体说”中,旅游资源应该作为旅游活动的对象归为旅游客体,但同时,旅游资源以景点景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不得不归于旅游介体之下。总之,“三体说”搭建了一种学科体系的框架,对从整体上把握旅游学科体系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着缺陷。
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到旅游研究之后,立刻成为学者们研究旅游体系的工具。国外学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从结构一功能的角度、系统的混沌性和复杂性角度,以及空间结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在国内近年来以吴必虎为代表的系统论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旅游系统构架包括四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这一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学研究的范畴及其涉及的范围,尤其是支持和保障系统的提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用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现象是有力的,但在作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框架时,则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旅游学科体系是否存在一个理论核心。如果不存在理论核心,则旅游系统也与前面所述的“三体说”一样,仅可作为旅游学科框架的一种视角,强调对旅游现象的描述,而前瞻性和指导性则不足。
以上仅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3种观点。旅游研究的框架虽然经过了30年的构建,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或因不够全面,或因非旅游业所特有,或因重描述轻概括而未能形成旅游学科独特的研究体系框架。
二、认识旅游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要认识旅游学科研究体系,需要坚持以下的认识:首先,对理论的探索必须坚持与实践相结合。旅游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用于指导实践,离开旅游发展的实践空谈理论是没有出路的。对旅游学科研究框架的认识首先来自对旅游发展实践的总结和规律的归纳。另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研究旅游现象要放到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它的起源,借以知道了事物的过去,可以明白它的现在,从而推断它的未来”。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
按照旅游发生发展的顺序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图1)。可以看出,起初是个体旅游需要的产生,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的内 但同时又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实践的特征和学者自身的因素。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上看,实践的地方性、时间性和机会性因素都是在实际上发生作用的。”因此,如果想要为旅游学科建立一种大一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体系,是不可能的,实践总是比理论所能抽象和概括得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学者自身的因素也导致了目前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战国”现象。因为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在进入不同学者视野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学者们带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观察和思考旅游现象时都带着主观色彩;另一方面,学者们在思考问题时总会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研究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不存在完全独立和客观的研究。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旅游学科研究的路径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学者利用混沌理论来研究旅游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
在当前的认知条件下来讨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既要看到现存现象的合理性,不能脱离当前的大环境来空谈建立一个排他的、绝对正确的学科体系,又要尊重实践和科研之中的多元化,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和包容性。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旅游学科的研究也总是处于某种地方性、阶段性的情境之中,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场合而存在。因此,在对旅游体验说继承和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接待方的活动。旅游体验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和“六要素”一样都是对旅游者活动的描述;旅游活动的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包括旅游接待地政府、相关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社区和当地居民,以及当地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旅游地理等一系列内容,后者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对象,也构成了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舞台。
基于对旅游核心的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需要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的人(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的管理者、居民)、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活动既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
以旅游活动为旅游体系和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其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对旅游的关注和研究不应仅仅注意其对接待地区方面的作用,旅游经济说之所以不够全面,正在于此;而仅从发生学的角度去关注旅游的产生、发展,将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或者仅关注旅游对接待地的环境影响也同样失之偏颇。旅游学科框架能否建立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目前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而这个“初值”就应该反映出学术界对旅游所涉及的问题的全面关注。
其次,以旅游活动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社会发展与管理范式的深刻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实质就是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诉求,规约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目标。这与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完全吻合,巴特勒(Buder)认为,理想的可持续旅游是要在3个层面上都达到可持续性,即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而不是单指其中的某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去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问题,就必须将旅游者、接待地区社区和居民、旅游环境、旅游经济现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虑,而只有旅游活动能将它们统一起来。
四、对旅游学科框架的认识
围绕着旅游活动这一核心,借鉴以上提到的“三体说”、“六要素说”和“系统说”,可以就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上文的讨论中已经明确了旅游活动是旅游所涉及的各种现象和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核心,由此,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活动发生的机制,为进一步得出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做好准备。
图3表示的是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旅游者方面的旅游活动开始于对信息的需要,之后才是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体验的发生和旅游后的反馈。其中,对信息的需要和信息搜索的结果构成了对旅游的推动力。旅游活动的提供方认为旅游活动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部分,实际上还有旅游市场营销这一部分,由此构成了旅游拉力。旅游推动力和旅游拉力共同组成了旅游动力系统。旅游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者方的旅游动机、旅游需要和旅游体验,以及旅游供给方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在旅游活动进行之后,旅游者会对本次旅游活动进行评价,这一评价将影响其下一次的旅游动力。同时,旅游活动的进行也会对旅游接待方产生影响,这个影响也会作用于下一次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支持保障系统。
图3中,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实际上包括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个部分。旅游环境之中包括旅游资源、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地理、气候等因素;而旅游经济则包括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旅游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
在对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由此探索旅游学科体系时,必须认识到旅游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一种转变,即从注重旅游的经济功能转为重视旅游的社会功能。这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双重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的社会功能必定会大大加强。正如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那样,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首先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其次才是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创造就业等经济动机。学者也注意到,“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社会事业性质”。另一方面,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活动需要实现的不仅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有环境功能。由于大众旅游和盲目的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旅游环境的关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已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大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保护上。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积极主动地促进环境的保护,这不仅是在和谐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必然的课题,也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通过旅游来促进环境的积极保护,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实践情况来看,许多宗教或考古建筑之所以从濒临毁坏的境地中被保护起来,更多的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不是由于它们在当地民众看来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旅游学科体系中环境的这一部分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应该占到重要的位置。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推动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的社会力量。
根据图3,如果将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居民都归为旅游活动中的“人”,并用旅游社会学来进行解释,并且将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分为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部分,那么在总结旅游学科体系的时候,就 可以概括性地归结为旅游社会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经济学3个方面。
如前所述,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人、环境、社会、经济等现象和关系的和谐统一,借助谢彦君的思想,学科的核心是矛盾,那么旅游现象中就充满了这三方面的矛盾,旅游者需要的满足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者期望的满足与旅游业发展的矛盾。这些矛盾贯穿着旅游研究的始终。同时,这3个方面中的每两项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及其表现、发展、变化,才构成了目前多姿多彩的旅游现象和多学科的旅游研究内容,如果摒弃其中一个而将另外两项列为旅游现象中的基本矛盾,则难免失之偏颇。
因此,如图4所示,围绕着旅游现象这一核心,旅游学科体系需要从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3个角度对这些矛盾的发生机制等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旅游学科体系的三足鼎立模型,这3种学科分别借鉴了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规律。在此,笔者将旅游文化学归入旅游社会学之中。
目前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统一在这个模型之中,如历史、语言、跨文化交际等领域,都可以归于旅游社会学的框架之下;旅游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可以划为旅游经济学的范畴之内;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等则可以归人旅游环境学之下。由于3种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如旅游消费者行为从传统上来看属于心理学范畴,但现在地理学家也从旅游流的角度进行研究,故其只能用虚线进行分隔。
在这一模型中,旅游活动是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旅游社会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环境学3门学科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旅游社会学着眼于个体的旅游者体验及作为社会行为的旅游现象,是从旅游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旅游经济学侧重于由作为社会现象的旅游活动引致产生的经济现象和关系,即旅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这是从旅游接待地角度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具实用性,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学也从旅游接待地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双方和谐关系的创造,这一角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这一学科体系中,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角度的研究在功能方面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强调旅游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一与和谐。
篇10
邮政商函指的是邮政部门为了满足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产生的对邮政通信的需求而开发的一种直接为社会商务服务的邮政业务,具有经济性强、便于机械化处理、费用低廉、实用、针对性强、可靠等特点[1],具有商务性和广告性的特色,其最基本的作用是为使用者传递商务信息。随着商函业务量的增多,商函传递的内容也从广告宣传拓展到传递商务单据等。在发达国家,邮政商函逐步发展成为邮政的支柱型业务,并为这些国家的邮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在中国邮政改革的前提下,邮政商函业务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推动中国邮政整体发展的突破口。
二、邮政商函发展的基础
邮政商函较之其它的广告或营销形式具有特殊的基础和历史沉淀,它的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邮政资源,通过丰富和拓宽邮政的实物运送、信息交换和资金流通三项基本功能,使邮政商函业务得以延伸与扩展[3]。因此,发展邮政商函首先要全面分析邮政的各项资源,合理地加以利用。
1.网络资源丰富
邮政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其设施、邮件处理中心,通过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完成邮件传递的网络系统[4]。中国邮政的网络系统与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三网三流”的明显特点。
(1)实物传递网实物运输干线和投递网络遍布城乡。全国236个邮运中心局组织严密,通过各种运输工具构成了沟通全国的实物运输网络,形成中国最大的投递服务网,直接联系着广大的终端用户。
(2)综合计算机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是支持全国邮政信息化的骨干网络,覆盖了全部的省会城市和200多个地区城市,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实现了全国邮政的信息资源共享。
(3)邮政金融网络全国邮政金融储蓄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31省的近千个县,实现了七千多个网点的联网交易,已具有相当的水平。为实现邮政商函的电子化支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人力资源基础雄厚
中国邮政经过多年的发展,积聚了大量熟悉邮政行业的管理人员和精通业务的营销员、营业员和投递员,他们与广大的客户直接接触,经验丰富,对市场具有最敏感的反应。他们在中国邮政商函的运行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商函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3.具有无可比拟的服务品牌和信誉
中国邮政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古代的驿站到今天的绿色信使,千百年来,邮政使者的形象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广大人民对邮政的服务品牌和良好信誉有充分的肯定和信任,为发展商函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邮政商函应借助于品牌和信誉优势,积极参与到信息经济的竞争中去。
三、信息经济环境下邮政商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当代愈演愈烈的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及其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实物传递等各个方面。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消费出现了新的变化,竞争更加激烈,人们认识和认知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展,对所使用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很难从一般的服务层面得到满足,这些对邮政商函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点显示在表1中)。
表1 邮政商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信息经济的特点
在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信息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已经构成了现代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发展因素。信息已经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重要的资源。信息经济的形成是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信息、知识、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5]。信息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宪磊教授[6]从结构特征上,提出了信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
(2)信息经济的劳动力结构是智力劳动型的
(3)信息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低耗高效型的
(4)信息经济的体制结构是小型化和分散化的
(5)信息经济的消费结构是多样化的
(6)信息经济的能源结构是再生型的
2.信息经济条件下邮政商函业务发展的机遇
邮政商函业务从实质上看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营销,从而实现信息的商品价值。从信息经济的结构特征上看,邮政商函属于信息经济的研究范畴。信息经济的发展从多方面为邮政商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信息经济为邮政商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
在信息经济时代,从生产方式看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正在被灵活的智能化生产方式所取代,大量的、重复的邮政作业过程可以完全由机器来代替,可以分流出一部分邮政人员来专门从事邮政商函的研究与开发;从消费方式看,信息经济时代个性化消费方式更加突出,邮政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已有的全网和地区优势发展个性化邮政商函产品;从合作方式看,信息经济时代,发达的信息设施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交往新方式,在全网优势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术,邮政企业可以更方便地相互沟通与交流。
(2)信息网络为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快速准确的途径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满足的前提是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邮政商函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主动性和个性化。传统的市场调查法存在着时间长、费用高等特点,互联网的出现为邮政企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市场调查途径。这种调查方式收集到的信息虽然杂且量大,但通过完善的软件处理可为邮政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邮政商函需求信息。
(3)信息经济推动了邮政商函的推广手段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密集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以计算机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广为主要内容,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为邮政商函推广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术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为邮政商函在全国市场的推广提供有效及时地信息来源,从而吸收可借鉴的方法和经验。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引进先进的理念、方法及技术手段,为中国邮政商函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邮政商函提供了巨大方便和商机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邮政商函业务的设计、制作、处理和传输手段日趋现代化,为商函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准确获得广布各地的有用信息。以互联网为基础,可以改变我国邮政商函企业各自为政的经营方式,使得邮政系统的全程全网优势能够在商函业务上体现出来,促进商函业务的全面发展,提高邮政系统的整体效益。信息化条件下,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上网人数迅速增长,追求时尚消费成为一种热潮,网上购物、网上支付、邮购消费等一系列的消费方式给邮政商函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市场。
3.信息经济条件下邮政商函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经济时代,技术和信息成为新型的资本和财富,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引起了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引发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变革。信息经济的发展给邮政商函的发展带来全新的现象,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信息经济使邮政商函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一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与开拓的时代,不断地创新必然带来新与旧的竞争;二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引发了快速的技术产品替代,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局面;三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本身的多样性和选择性造成了激烈的竞争[7]。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用户对商函的要求由单纯地追求交寄数量和交寄范围的大小过渡到减少退函率、提高信息反馈回函率的质量要求上来。信息经济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削弱了邮政在某些领域的传统优势,形成了替代效应,威胁着邮政的生存与发展,如不及时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邮政商函面临的市场将有逐渐缩小的可能。
(2)信息化对从事邮政商函开发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经济基于知识、信息和技术发展之上的,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过程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和设计,因而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于从事商函业务人员来讲,首先要学习信息经济,了解信息经济发展的特点,更好地为商函研究创造条件;其次要更新、调整知识结构,能够准确、客观地揭示邮政商函发展的规律性,提出科学、现实、有效的操作措施;再次是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经济时代从事邮政商函的人员应该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以便开拓邮政商函市场。
四、信息经济环境下邮政商函发展的策略分析
1.加强邮政商函的创新研究,为商函业务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创新是指一种新生产函数的建立,既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企业家的智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组合,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新组合的不断实现[8]。对于邮政商函而言,应充分利用信息经济带来的优势,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商函账单业务处理、流程处理、质量监控信息化,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进行网络优化、流程优化;实现经营模式创新,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广告人才;实现市场创新,加强市场的培育、升级与拓展;实现技术创新,从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效率;实现观念创新,加强农村邮政商函市场的开发与研究等。
2.以信息为导向,转换商函市场和业务的开发模式,提升竞争力
信息经济的发展为邮政商函提供了巨大的世界市场,如何开发市场成为商函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互联网的发展为邮政商函由单向开发市场向多开发市场提供了可能,不仅应该着眼物理空间市场,也应开拓网络空间市场,使虚拟市场与现实市场结合起来,联手扩展市场份额。在开发两种空间市场过程中,要研究促销策略,以满足用户需要为宗旨,坚持优质优价原则,努力开发不同功能的商函业务,形成系列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
3.实现邮政企业的动态联盟,推进邮政商函的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理论认为,在未来的新生产模式下,决定产品成本、利润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开发、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知识的价值,而不是材料、设备。敏捷性是指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它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在信息经济条件下,邮政商函的竞争环境变化快速,要求邮政企业做出快速反应。商函产品越来越复杂,单个的或局部的邮政企业已不可能或很难快速、经济地独立开发和制造商函的全部。因此,邮政企业不应该再独立研发、生产和营销,应充分利用信息经济提供的网络环境等按照资源、技术和人员的最优配置,快速组成临时性的动态联盟,才有可能迅速完成既定目标。这种动态联盟,可以降低邮政企业风险,提高生产和竞争能力,减少相关的开发工作量,缩短商函产品的上市时间,扩大邮政商函市场空间,从而使整个邮政商函有较快的发展。
4.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条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在信息经济条件下,邮政企业的市场管理、销售管理、顾客管理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商函市场的竞争也由于信息网络带来的先进技术而变得更加激烈,邮政商函要想保持与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建立起顾客对邮政商函的信赖、对邮政企业的忠诚,只有赢得顾客才能实现其盈利。邮政企业应该利用信息网络条件下客户管理灵活性、自动型、互动性的特点[9],从邮政商函市场运作的整个流程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客户提出个性化的结局方案,达到客户的最大满意。这种客户关系的管理,对于开发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提高邮政商函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传统的邮政正在发生着变化,如何应对信息化的要求是中国邮政发展必然面对的问题。信息经济的迅速发展,给邮政商函的市场开发、政策、机制等各个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决定了邮政商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定位。近年来,邮政商函发展迅速,有着良好的先天优势,成果显著;但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继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值得我们深思。探讨和研究信息经济环境下邮政商函的发展条件、发展特点以及发展的潜力和方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总之,邮政商函作为邮政业务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更应该在信息经济的大潮中充分发挥其作用,顺应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变化,牢牢把握这个契机,得到更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 张丽然等:邮政商务信函[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14-15
[3]苑春荟等: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国邮政的战略选择[J]. 中国软科学.2002(6):49-53
[4]王为民等:邮政管理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0-121
[5]、[6]王宪磊,信息经济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42
篇11
一、新能源和能源强度的概述
新能源其主要是指通过新型技术来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并予以应用,这个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能、氢能等能源,而目前我们日常最常用的已开发的能源类型例如石油、煤炭等能源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新能源具有比这些能源更加突出的低污染、无污染的环保特点。能源强度具体是一种单位能源产值的能耗,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单位产值内对能源的消耗,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所形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通常情况下,能源强度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生产技术、经济结构等的影响,而能源强度也会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众多经济学家也在不断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其中研讨重点是新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形成的互相制约的关系。资源对经济的波动影响是在多方面的因素下所形成,一个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如果能源供给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资源紧缺的影响,会导致资源约束经济的发展;另外一点是在其他能源资源非常充沛的地区,由于资源产业的过剩现象,使得资源反而产生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约束控制的影响。在这些关系约束中,能源是对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的核心要素之一,尤其是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造成对能源消耗大且投入高的状况。
三、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能源强度单位产值内能源的消耗量大小的一种表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对已开发的能源进行补足和增添,同时新能源是低碳环保型的,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都非常低,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最为重要的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单位产值的能量消耗,也就是说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程度,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因此无形之中是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总体来说,新型能源的开发提高了能源强度的利用率,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新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新能源优化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如果仅仅通过能源和资源要素的高投入以及高消耗来实现是完全不够的,其根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变经济增长的途径。在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基本国情下,能源消耗会持续上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会不断增加能源消耗量,使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素之一,而中国要走新型能源发展道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节能环保、清洁低碳以及科技先进化的出发点进行周全的考虑,积极建设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环境小且具有高新技术水平的经济发展体系。在新能源不断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与此同时,要在现有能源应用的基础上对其他新型能源进行开发,强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平衡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2.能源的消费结构的权衡
通过能源的开发,在单位产值内形成一定的能源消耗,从宏观上看其对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较为浅薄,但实质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展,使得新型能源与经济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倾斜和不平衡。所以,各个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开发条件,来协调平衡产业结构,提出可实施性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促使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突出特点,同时能源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在这种经济发展形势下,要重视能源的消费结构的权衡,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尽量降低高弹能源的使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积极开创与时俱进的步伐,发展新型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对于中西部地区所具有的资源丰富的优势特点,可积极发展新能源生产产业,在日照强的地区发展光能发电等环保低碳产业,充分发挥各种新型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但这个过程要把握协调好能源强度,让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取得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使能源得到最大效率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能源使用强度,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篇12
一、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经济人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力资本划分为经营型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处级阶段,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力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建设和繁荣,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依赖大量的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专门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在这一时期,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教育为其输送大量的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业务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熟悉农村和农村产业机构、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和企业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经济应用型人才。而在我国农村现有的经济人才结构中,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人员相对偏少,高层次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构建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人才培养机制
所谓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种带规律性的运行方式,设计各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功能发挥。一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大形势下,高校已经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社会的需要。高校办什么专业、招多少学生,由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自主决定,毕业生的就业也受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制约。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依据社会主义农村的实际特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塑造,注重培养贴近农村实际需要并能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新农村建设经济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通过完整的学历教育,系统地培养大量的优秀农村经济人才,也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各种方式,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为新农村建设培训现有的人才,提高现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培养加上培训,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复合型人力资本的现实需求。
(一)针对农村的建设问题,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导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而是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发展学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把许多不同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针对当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加之农村产业效益比较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收入不高、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等现象,要从思想上正确引导人才服务农村的意识;当前不断崛起的现代化农村,其建设急需一大批拥有专业技术又懂现代经济管理、经营和贸易的人才,服务于农村的专门人才的社会地位也不断的攀升,这就要求高校顺应这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新兴有用人才。而且,面对激烈而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形势,经济管理类人才将投身其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高校要改变并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
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和模式。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就要抢抓机遇,强化质量意识,创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进行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经济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通过教学研究,确立适合新农村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思路和定位,以持续发展带动教育资源的持续开发、更新和建设,不断强化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为“三农”发展服务。根据新农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教研课题-开展教学研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培养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性经济类人才。要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教育观,按照产、学、研、企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习-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乡镇、农村企业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保证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悉的经济类发展人才的来源与出路畅通。农村在发展,农村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在新形势下,为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高校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或服务。在培养人才工作中,高校可以与乡镇农村建立稳定的关系,通过基层实践基地的建立和运作,吸收实践部门和基层行业人士参与教学工作,以利于加强学校与基层实践部门的联系,让学生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一次全面“实训”,并且使需要人才的基层单位将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能够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三农”,能够学以致用的复合型经济类人才。另外,在学校专业发展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基层农村发展建设的阶段性进展随时调整专业设置,确保专业设置的定向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清楚,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不断地丰富专业内涵,使高校的教育能够符合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是急需的、能用的和好用的。
2、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培训。为了更好地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仅仅依靠校园内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要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加强非学历教育,完善成人教育培养层次,将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选拔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到高校参观深造,通过对口的短期培训,帮助当地工作人员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的文化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通过举办集中性的短期培训班方式,对有基础的在职工作人员和农民骨干进行学习培训;二是组织知识下乡活动,深入到基层,办讲座、发知识读本,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努力求学,勤奋钻研,从实践到理论都能够有所作为,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3、鼓励毕业生到新农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机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人才似乎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在当前大学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可以使大学生就业多一个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到农村就业,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间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在面临就业巨大压力、人才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下,到广大的农村创业,积极地投身到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大潮中去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和思想指引,院校大学毕业生很难考虑到去农村工作和发展。因为毕竟农村在各方面的建设上都不及城市,生活条件及待遇上也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要在受教育阶段,除了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外,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经济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针对性地掌握更多关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文化知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情;对积极主动到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政策上的奖励,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教育和号召学生到农村工作。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村经济事业,认识到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篇13
自2006年3月筹建以来,苏州纳米所以同期验收五个新建所之首的成绩稳步迈入了中科院创新“2020”的新一轮发展期,新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在地方资源的大力支持下,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稳步、高速发展相融合共进。如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既能保持在科学研究层面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力争成为纳米科学领域的“领航者”;又能将技术创新的成果高效地融合于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合理的转型升级成为新发展期的核心问题。同时,苏州纳米所正经历着新一轮发展机会。在外部环境上,时逢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在五年内投资100多亿进行纳米产业集群建设。苏州市GDP已连续多年位于江苏省榜首,地方科技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强。在内部资源整合上,苏州纳米所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学科布局、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将面临的更大“舞台”。机会与挑战共存,巨大的机会面前,苏州纳米所将需要勇敢地探索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加强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建设,实现与地方的和谐、融合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
结合苏州纳米所与苏州工业园区融合发展的现实问题,可以得出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即研究所工作思路与方法应围绕国家、中科院及地方战略需求,紧抓机遇与资源,以实现快速发展为第一要素;以人为本,发展科学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内、外科研环境,促进个人价值与事业追求的有效结合,实现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宏观把控研究所与地方经济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多层面的融合,强化机制与体制的创新、将科技成果辐射并服务于社会,从而实现研究所“让地方政府满意、让地方企业满意、让地方人民满意”的历史使命。
二、辩证看待研究所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机遇与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十八年的发展,连续两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的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现阶段正以科学发展为引领、率先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全力推进二次创业。目前需要解决的核心和共性问题是人口(Population)问题、资源(Resources)问题、环境(Enviorment)问题以及发展(Development)问题(简称PRED问题)。这四大问题相互关联、影响、制约,成为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为了力争在加快产业转型、建设创新型园区、构筑人才高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力求先于其他区域突破瓶颈限制,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以纳米技术引领园区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苏州纳米所适时提出: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优势,启动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与转化集群建设,联合区域内其他创新主体,充分注重园区现有产业升级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提炼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重要方向并组织实施,形成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新型战略产业集群,为江苏省实现“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具有中科院特色的创新示范。苏州工业园区对苏州纳米所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苏州纳米所则在人才智力、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文化辐射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撑,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支撑。
机遇与挑战并存。苏州纳米所同其他新建所一样,存在任务重、时间紧、基础薄、压力大、积累少、人员新、不入圈等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包括:
1.把握战略布局与发展时机间的矛盾
纳米科技被世界公认为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战略高新技术领域之一,苏州纳米所的建立正是针对此契机。研究所战略规划虽然瞄准了世界前沿与地方需求,然而与发达国家先行的研究机构相比缺乏纳米科技研究领域原始重大的创新型成果,缺少系统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有跟风倾向,科研人员的部署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对于一些重要前沿领域的研究时机以及技术创新的需求把握不准确。
2.研究基础薄弱,未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这一弱点直接导致应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将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的程度偏弱,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以纳米技术为引领进行的产业升级中可提供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支持尚未形成体系。
3.重大成果产出不足,技术转化持续供给性偏差
由于科技研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较长,尚不能产生有显示度的成果转化, 因此研究所必须明确展示出具备不断缩短研发周期的能力,才能使得地方政府有信心、耐心和恒心对研究所进行长期的支持。
4.竞争合作的氛围没有形成
构筑人才高地的目标是聚集人才、用好人才、以人为本地实现人才价值,然而海外人才到所后如果不积极主动深入、渗透到科技研发的“圈子”中,将很难高效率地达到研究所及园区政府价值体系内的评价标准。
此外,还存在人才队伍结构的培养与地方需求有一定差距,共性平台支撑能力有待拓展和深化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是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有机结合,深入探求地方需求,辩证的看待、剖析研究所战略规划定位、加强平台能力建设、强化技术成果转换能力、构建人才聚集高地,以产业集群及集群式技术创新为指向紧密融合苏州纳米所与苏州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实现高科技产业的积聚、沉淀,达到高科技人才集聚、稳固,完成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三、以发展为本、统筹兼顾地探索深度融合之举措
《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明确了对纳米科技的顶层设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将“纳米研究”列为基础研究的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之一;苏州纳米所的诞生正是国家、中科院和地方对纳米科技前沿探索一致需求的结果,因此发展应是前行中坚持不懈的主线。然而,如何尽快形成新建研究所竞争力及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是研究所能否解决“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是涉及研究所长期竞争力与现实生存压力间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所在,也是涉及研究所资源、人才与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基于地方、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最新态势和苏州纳米所一期的建设经验,建议以如下举措以促进研究所与地方的深度融合发展。
1.以战略研究与规划为先导,不断提升研究所创新能力
占苏州3.4%的土地和5%的人口的苏州工业园区在十八年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苏州全市约16%的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约30%,GDP总量及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地方政府也清晰的认识到发展中的一些难点: 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够强,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科技领军人才相对不足等。解决这些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模式的低效率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经济的整体质量,迅速形成、壮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经济。
以中科院为区域发展谋求创新的思路为切入点,纳米技术成为双方战略方向选择的合作基石。而二者的相互依存、融合发展也决定了苏州纳米所作为新建所的战略定位与布局:全方位、分层次、多覆盖,既考虑国家层面对纳米科技战略需求的创新,又兼顾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变革中的对于技术突破的渴望;既要形成科学、系统的组织架构,又要将人才的引进与组织架构完美融合。为此,苏州纳米所在多个层面反复论证,准确定位发展规划将发挥研究所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先导作用。
根据中科院科技布局的规划,苏州纳米所应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与未来产业发展,开展相关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应面向地方产业需求,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
苏州纳米所规划着眼于科技前沿的前瞻性研究与面向地方经济的产业需求相结合,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与未来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紧密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紧密结合;坚持纳米技术研究与多学科研究紧密结合。在研究所六年的发展当中不断探索、反思、凝练规划的重点领域,在创新“2020”的新机遇中提出了结合国家需求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一三五”规划,为研究所未来发展设定了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合理、能充分利用并带动地方现有产业基础并最终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最终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与推广、平台支撑服务为体系的发展框架。
在探索科学研究前瞻性方面,研究所特设立了国际实验室,并聘请了国际纳米领军人物杨培栋教授担任执行主任,赋予其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通过引进,派出,合作等形式探索国际化的动态管理,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以事业平台吸引各类优秀人才,促进前沿领域的创新研究。
在技术创新方面,研究所将在二期着重加强工程中心的建设,通过与社会资本、企业的多渠道合作,筛选一批技术成熟高、应用前景光明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引入企业管理理念与绩效考核奖励机制,以期加快其产业化研究与技术推广,高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加大平台能力建设为推手,促进科研持续创新
纳米技术将成为人类探究物质和生命世界的未知规律的一个超级工具,而纳米器件是纳米技术得以实现和获得应用的关键,纳米器件与应用技术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之一,并渗透到能源、信息、环境、生物医学和仿生等诸多领域中,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关注的焦点和竞争热点。相对于美、日、德等先进国家,我国纳米器件研发与产业化基础还相当薄弱, 致使涉及国家安全与民用电子产品的多数核心器件需要依赖进口, 其主要原因是相关材料制备与表征关键设备及其研发基础薄弱,器件加工与评价能力明显不足。虽然我国科学家在纳米碳管、纳米材料的若干领域已取得一些很出色的研究成果,但国家在纳米科技领域的整体水平与美、日、欧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在纳米器件方面差距更为明显。
因此“十二五”期间,苏州纳米所将继续打造国际一流的纳米加工公共平台、纳米测试分析平台、计算中心和信息研究中心;利用院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强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利用地方契机,推动以纳米技术为依托的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建立一个能提供全真空、多模块互联的纳米科学研究条件。差异化平台能力的建设是实现创新性研究的前提,通过硬件研究环境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助于催生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解决新兴纳米产业重大瓶颈问题,为地方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高新技术支撑。
3.以强化技术成果转换能力为目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力争成为苏南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先锋,着力打造纳米产业,期望以纳米技术为纽带,吸引高科技产业的积聚、沉淀,达到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聚焦于先进装备制造、微纳制造、纳米光电子、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五大核心领域,在科技投入、人才环境建设、政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苏州纳米所已经在技术转化为产业推动力的进程中提前“起锚”,借助苏州产业、人才政策的双重保障,实现了纳米技术中从技术创新成果技术转变为产品产品变为商品商品到客户快速做大做强的关键步骤。目前研究所设置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对于研究所及周边可对接的企业分为三种方式进行产业转化。将研究所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较高的项目直接转化,或投资为研究所控股公司,或直接给当地企业承接;将研究所技术利用产业化平台协调各方资源,为技术成果和企业需求找到对接点;将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在附近找不到有能力承接的企业时,请第三方评估项目后进行运作。同时建立技术需求平台,吸引合作方对接,组织项目产业化运行,注重长期效益,多渠道调研市场及企业需求。通过上述的深度对接,切实解决产业升级当中的技术向市场转化的瓶颈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4.以加强各类人才引进与培训为基石,支撑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