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王苏琪.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40-142.
[4]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0.
[5]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7-100.
篇2
有生理心理社会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方法、有检验、检查、治疗、药物、营养、活动、疼痛管理、各种注射项目,病人及家属的教育、出院计划、预期结果、变异记录、康复运动等。结果测量均是事先定义好,可测量的,并在量化的程度或分数上保持其连续性,可以客观、准确的评价出护理过程和结果,保证监测方法和科学性,质量和效益评估的可靠性。护理结果不仅有常用的终末结果。如死亡率、患病率、感染率、功能状况、再住院、重复手术、病情的严重程度等,还包括全面反应病患过程、恢复过程的测量结果。如生理方面的生命体征、皮肤状况;心理社会方面的行为、沟通与人际关系;功能方面的分级评定;行为方面的活动、技能及习性等;知识方面的治疗、饮食、药物掌握程度;症状控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评定;家庭功能;目标实现;对健康服务的利用;病患的安全;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的解决;病患满意度;主观感受等。充分展现护理实施中的能力和优势,如为病人选择最佳的照顾模式;在标准住院天数和检查项目中与小组成员沟通协调达成的共识;减少浪费;职责和分工明确;用(变异)分析实施流程改进;预测病人所接受照顾的结果;减少焦虑,提高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从病人的角度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使多专业的文件予以整合;主动有效的管理好住院日资源的使用;科学的评价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技术的高低。护理人员人人参与研究,相互合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这些均是培养护理专家所必须能力的具体措施。
3路径方式的实施
是由医、技、护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的操作模式设计。如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疾病或手术病人;收集分析某疾病/手术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措施、住院天数、整合设计临床路径照护标准,根据整体要求设计临床表格、日程、预期效果等。在确定病人入径后,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路径中的各种检查、化验和会诊,且检查、化验和会诊的结果均在路径规定时间内报告,紧接着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康复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无任何变异即达到预期结果,出院后随防。路径实施中随时记录变异情况,进行处理。当实施半年或1年时,可根据路径护理的结果、变异统计,实施纵向和横向比较。纵向可与调研的资料情况对比,横向可与同行护理情况比。取长补短,修改和完善路径。真正让全院的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的运行。以此循环,长期的临床实践,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整个处置过程,处置情况及治疗护理结果一目了然。什么样的病,什么样的病人该接受哪种路径,在路径中应该接受哪些护理工作。护理专家能制定出最佳的临床路径,使病人康复的效率高、成本低、服务满意率高等。
路径护理的工作方式不仅使护士主动的配合和实施。还可针对临床路径设置的内容和预期结果出现的变异进行整理和分析。用变异分析和成本效益对临床路径进行适用性评价。因为变异是实施标准中的偏差或预期结果的有价变化过程。所以变异有正负,但任何变异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利于质量的改进。如各部门运行机制上的配合系统变异、服务过程护理人员素质、技术等过程变异、病人院内感染,不合作等结果变异等。针对变异分析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高。成本效益是以病例计酬,比较实施前后或不同单位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费用,以供病人选择时参考。
临床路径实施中医生的职责是决定病人进入临床路径并按照其项目流程执行。护士的职责是监测和实施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协调协助病人按时完成路径项目;负责病人活动,饮食护理指导;负责病人与其家属的教育;出院计划的执行;有变异时,与医生讨论并加以修改。协调其它部门按路径要求准时完成术前会诊、检查报告等。定时召开多专业人员会议。对出院计划、特别治疗、困难问题、家庭成员问题、改变照顾计划问题等进行必要的商榷。临床路径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它是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针对卫生市场经济更加注重增加有价内容,清除、简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复的内容,以降低不必要费用等护理经济学和护理效率学的内容。改良的部分显得更实际、更科学。变异的监测;作业质量的监测;护理过程的质量;医疗过程质量的项目评价等。均可使护士获得持续质量改进的能力,临床资料收集和管理的能力,科学工作程序的能力,定量定性分析的能力,独立经济核算的能力,全程护理管理的能力。可对某病种,某个病人设置、预测和实施最佳效率的照护计划。护理专家不仅是临床能手、研究者、顾问、教育者、管理者、改革者,关键是对专病护理有一套熟练的操作程序,有全程护理管理、核算的能力。它能告诉人们,该病要这样护理,走这条路径,不这样就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能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护理路径,达到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护理需求。
篇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历年高校毕业生也随之增加。但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较缓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严峻。众所周知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人才需求的满足,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同时教育部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因此,研究社会管理创新下大学生就业协同以及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帮助学生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符合教育部的要求。下面将从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协同作用、高校协同路径三个方面,来研究高校如何协同推动大学生就业。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而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不论从抽象还是具体角度而言,社会管理(Social Management)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现场(Field,F)围绕特定的社会事务(Affair,A)特定的社会实体(Entity,E)之间协同(Coordination,C)的过程。社会管理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实体性质、事务状态以及协同作用,社会实体可分为团体、主体、客体、受体和辅体。参与社会事务中,它们理应发挥各自协同作用[1]。
由此可知就业问题就是指在大学生就业现场中围绕如何就业问题不同就业实体间也就是政府、学生、高校、企业和媒体之间开展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协同过程。基于社会管理创新协同视角,在这个就业协同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牵动力作用,学生应发挥能动力作用,高校应发挥推动力作用,企业应发挥拉动力作用,媒体应发挥助动力作用。同时用就业协同力来评价社会的就业协同能力,反映政府、学生、高校、企业和媒体之间在就业中“协同”的整体水平。用就业推动力,来评价高校的就业协同能力,反映高校的推动力水平。
二、高校协同就业的作用
高校有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理论实践和生活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肩负的责任就是,使大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素质和观念,以及实现与展示自我价值。同时也要维护学校声誉、保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和谐小康社会。这正是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高校推动就业的协同作用所在。在大学生就业协同中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照企业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管理观念[1]
麦可思总裁王伯庆说“现在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许多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我们不能要求企业改变自己的要求,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谁能改变?只有高校。”因此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上要与时俱进,依照企业的人才标准,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并且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和回访,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全程系统进行就业教育
高校应该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并且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大学始终。建立“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注重职业的专业化[2]。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不同的职业目标,不同时期的人才市场需求科学地进行就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与服务。并且应该有意识的经常性的将就业意识,经济发展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等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各类社团活动及各类文化活动竞赛演讲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学生就业中得积极作用。
(三)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4]
费佛尔和萨兰奇科资源依赖理论(Preferred Salancik,1978),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联合体“组织为了生存需要资源,而任何组织不可能持有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因而所有组织在某种程度都依赖于外部环境”。因此高校应该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办学,更多地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使得学生在实习工作时能够专业对口,从而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毕业之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四)面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就业强大压力面前,除极少数研究型大学外,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要求我国各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功能上必须恰当定位,特别是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需要深刻的反思,不断推进制度创新[5]。因此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市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专业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推动大学生就业。
(五)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创业中心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来掌握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建立创业中心聚集各学科专家举办与创业有关的竞赛,开展学术研究同时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鼓励更多的学生创业,不仅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高校协同就业的路径
基于社会管理创新协同理念,政府(Government,G)、学生(Student,S)、高校(University,U)、企业(Enterprise,E)和媒体(Media,M)作为大学生就业实体,为推动就业事务在就业现场进行就业协同。为此,构建大学生就业协同模型,简称GUSEM模型[3]。
根据GUSEM模型,高校拉动大学生就业的协同路径,与实体间协同的维度有直接关系。按照协同维度,高校协同就业的路径,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四维和五维协同路径,可用不同实体(G、U、S、E、M)的字母组合来刻画不同维度下点线面的就业协同路径。下面将进一步探讨不同协同的路径下各自拉动就业的方向。
(一)点协同路径
点协同,又称之为一维协同或自协同,是指高校(U)与高校(U)之间的协同。因此,点协同路径可以用U2U表示。
U2U协同路径,必须明确高校是培养社会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推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应有的责任。所以高校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职能为着力点。注重知识的沉淀、潜能的挖掘和创新思想的培育,努力构建科研转化机制、提升理念、主动把握前瞻信息。同时要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教育学习的交流,建立就业促进项目等。力图给学生更好的教育,为毕业生找工作创造更好条件。从而在大学生就业中积极发挥其推动作用。
(二)线协同路径
线协同,也称为二位协同,是指高校(U)分别与政府(G)、媒体(M)、学生(S)、企业(E)两者之间的就业协同。因此,线协同路径有4条:U2G、U2M、U2S和U2E。
U2G路径,高校不仅要实施执行国家、政府的各种就业活动、竞赛、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共同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一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信息充分,方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6]。U2M路径,不仅要及时了解经济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变化,还要宣传学生个性和能力。U2S路径,不仅要进行就业指导与教育,还要了解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并予以大力的支持。U2E路径,不仅需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企业招聘提供服务向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还要了解企业对新招聘的毕业生的薪酬情况,及素质要求。
(三)面协同路径
面协同,包括三维、四维和五维协同,是指高校分别与两个及以上就业实体间的更大的就业协同。根据GUSEM模型图所示,三维协同路径有6条:U2G2S、U2G2E、U2G2M、U2S2E、U2S2M和U2E2M,四维协同路径有4条:U2M2G2S、U2M2G2E、U2M2S2E和U2G2S2E,五维协同路径有1条:U2G2M2S2E。
U2G2S、U2G2E、U2G2M、U2S2E、U2S2M和U2E2M路径,要求高校要分别在“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产业扶持和企业发展”,“政府关注与媒体宣传”,“专业选择与职业匹配”,“学生需求与媒体宣传”,“人才需求与媒体宣传”等六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U2M2G2S、U2M2G2E、U2M2S2E和U2G2S2E路径,要求高校分别从“政府人才培养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企业人才招聘要求”,“学生个性和特色”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就业。M2G2U2S2E路径更是要求高校从全局高度协同推动,引导大学生就业。
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对于高校来说更是如此。本文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了大学生就业协同模型,勾画就业协同路径,重点阐明高校拉动大学生就业的16条协同路径及其方向。鉴于此,希望高校能协同政府,媒体,学生,企业一起,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周贞云.媒体助推出版行业人才就业的协同作用和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13(4):72-73.
[2]贾得胜.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学生管理思考[J].中国商界,2010(1):66-67.
[3]穆林.美国学校就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年探索,2007(1):90-93.
[4]莫海滨.关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定位的深层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39-40.
篇4
0引言
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是破解我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必然要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对过去传统的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创业,可持续创业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三要素的平衡统一,这就是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lington)提出三重底线原则。那么经济、社会、生态这三者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取舍,取舍的过程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介绍Frank Martin提出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为学者提供一个简要的思路。
1国内外可持续创业路径研究文献梳理
可持续创业强调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过程。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目前有7篇相关文献围绕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机会利用这一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Choi和Gray以成熟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可持续创业者在可持续创业的机会利用阶段的过程,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处于高端市场,市场的定位有利于它们给客户带来高质量的可持续体验并达到三重底线的平衡状态;Corner和Ho以新西兰一家贸易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会开发的阶段,研究认为,可持续创业者的阅历以及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决定了可持续创业的机会开发;Keskin等分析了生态设计行业的创业者如何发展可持续创业的机会,研究发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移植到产品本身从而创造顾客价值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可持续创业必须有明确的与顾客利益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Perrini对非盈利组织社会创业的一般路径的每个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可持续创业的机会识别取决于创业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同时,社会创业者通过对组织边界的控制来引导社会变革;Robinson聚焦可持续创业的机会识别阶段,研究的问题是社会创业者如何寻找社会创业机会,研究显示,社会创业者对他们将要创业的领域有相关的经验和浓厚的兴趣,在创业机会识别阶段,社会创业者将考虑例如社会运动和法律相关的社会因素来尽量减小对创业带来的不利影响;Shaw和Carter研究了社会创业的机会识别和机会寻找开发过程以及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低于当地社会需求水平的现状是机会识别的驱动因素。以上实证研究,除了Choi和Gray的研究样本是以遵从三重底线为目标的创业公司,其余的研究样本是仅以双重底线(经济和社会或者经济与生态)为目标的创业公司。Perrini虽然对关注了创业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机会利用整个过程,但是采用的是单一样本,并且是非盈利组织。Perrini之外的其他6篇研究仅仅关注了可持续创业识别过程中一个或两个步骤。
对于可持续创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最典型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以上7篇研究的案例来自于国外。国内学者李华晶等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中国环境创业者做了案例研究,郭东新对企业社会创业的动机进行了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梁瑞昕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得出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可持续创业驱动因素。
2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介绍
可持续创业的路径图由Frank Martin等提出(如图1),他们通过对四家可持续创业导向的盈利性新生公司进行了多案例实证研究。
Frank Martin等发现,可持续创业者的创业路径起源于他对一个生态或者社会问题的认识,例如从事食品和饮料的Coffee Circle 公司创始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从事咖啡豆采摘的农民收入特别底,农民们所得到的收入不足以养活其家庭,他们的子女也上不起学校,而高质量的咖啡豆能够在大型零售连锁店获得很高的销售量;从事能源行业的Polarstern企业创始人在一次徒步登山中,亲身感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后果,之后开始了对冰山退化的关注。
可持续创业的第二步是对意识到的问题进一步识别,从而给创业带来机会。Coffee Circle的创始人认为,建立直接的销售渠道,能够减少中间零售带来的成本,同时农民可以获得公平的收入,将高质量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出口到欧洲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Polarstern创始人认为要解全球气候变暖,必须采用底二氧化碳的能源,在德国能源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是绿色电能,那么天然气和沼气的使用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
创业者确认创业的机会后,下一步考虑的如何使机会转变为商业化。创业者除了要制定详细的商业计划,还必须考虑到未来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能够给顾客创造价值和顾客对可持续产品的认同。Coffee Circle认为应该将顾客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咖啡豆的质量和口味,从而吸引处于高端市场的高消费人群。
可持续创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平衡发展,在可持续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之前,创业者不仅考虑到双重底线的诉求,同时还会制定针对第三种因素的解决方案。例如Polarstern除了提供再生能源,还关注全球的能量转变对社会的影响,Polarstern为发展中国家的家庭提供小型沼气场。
以上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告诉我们,开创一份新的可持续事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有利于消费者利益。这与国外的创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例如在美国创业有非常优秀的早期天使融资途径,创业审批手续相对简单,只要创业者遵守相应的条款和标准,创业的行业分布广泛,可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多个领域自由发挥创意等。又如在德国,有完善的健康养老和社会报账体系,基础教育以及上大学都是免费的,这些有利的生存和创业环境使得创业者在创业识别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了创业的社会性和生态性。
3总结
不同国家的可持续创业也各有不同,国内外创业环境有很大差异,中国的可持续创业者如何面临环境与社会问题带来的挑战,这些都是目前可持续创业领域中,在有限实证研究的背景下需要补充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燕萍,汤才坤.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N].经济日报,2014-12-16(12).
[2] Elkington,J.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sustainability [M].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8,Gabriola Island.
[3] ChoiD,Gray E.The ventu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J].Management Research News,2008,8(31):558-569.
[4] Keskin D,Carel Diehl J,Molenaar N.Innovation process of new ventures driven by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5):50C60.
[5] Perrini F,Vurro C,Costanzo LA.A process-based view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rom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to scaling-up social change in the case of San Patrignano[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10, 22(6):515-534.
[6] Robinson J.Navigating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markets:how social entrepreneurs identify and evaluate opportunities[J].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Mair J,Robinson J,Hockerts K(eds).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2006:95-120.
[7] Shaw E,Carter S.Social entrepreneurship.Theoretical antecedent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processes and outcom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7,14(3):418-434.
[8] 李华晶,姚琴.绿色创业者的类型与行为路径:基于中国案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6):99-106.
篇5
1临床路径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面临的医疗问题大致有四:一是病人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其不但需要医疗护理,而且更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健服务要求;二是公费医疗已由医疗保险替代,病人需要低廉的医疗费用;三是医疗护理质量有待规范和提高;四是整体护理有待深化,进一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1]。临床路径恰好在解决这四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故在我国实施临床路径有很大必要性。实践也证明了,临床路径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作用显著。我国目前面临床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三级医院降低医疗费的压力非常大。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国家颁布了许多医疗体制和结构改革的相关文件,分别指导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卫生部提出“用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并重[2]。探讨临床路径这个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临床路径的建立
2.1病种选择
在选择病种时考虑以下原则[3-5]:①选取多发病、常见病;②突出代表专科水平的病种;③要保证有一定的病例数。
2.2确定被选疾病的实际临床路径
通过与各专科医师、护士、相关医技科室的人员进行访谈,确定几类病种的临床路径及其中服务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服务项目的时间及各类资源(人员、试剂、设备、易耗品等),最终确定的路径图既包括了病人所接受的服务项目,同时也包括了各项目所消耗的时间及资源。通过翻阅分析过去1年上述几类病种所有住院病人的病史,对知情人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修正。
2.3实际病种平均成本测算
①平均床日数;②各类检查治疗的平均次数;③平均的药品使用量;④平均输血、氧气量。将此数值与各项目成本进行乘积后加和,即可计算各类病人的病种平均成本。实际病种平均成本=病种床日成本×床日数+(某检查、治疗项目单位成本/某项目服务次数)+按成本核算后的药品成本+输血和氧气成本。
3临床路径中护理人员地位
临床路径是多专业协作的医护标准化服务计划,护理工作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能直接体现路径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7]。护理工作引入这种模式,必须要求在单病种的护理基础上,把服务方式界定在某病种上、某段时间内、有限经费上,可预测结果,可用服务效率评价护理水平的工作方式,由于它具备针对性强、科学高效、操作规范等特点,势必对护理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临床路径能促进护理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护理效果更有效更安全,还可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促进其业务素质的提高,使她们紧跟科学发展的水平,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竞争力,促进护理科研的进展和护理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一是在实施临床路径患者的病历夹封面贴上“临床路径”字样以示区别;二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特点;三是根据临床路径表完成活动、饮食、护理、监测及出院指导等;四是协调医患、护患,病人之间的关系;五是发现变异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六是负责出院前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七是作为个案管理者,提醒、监督每日进程,保持病历完整性。
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改革下,临床路径使诊疗护理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通过流程重组,改进服务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达到预期效果,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因此,临床路径一方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医院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合理运用医疗资源,符合我国当前的卫生改革政策;另外,由于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护理过程,并对其进展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护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减少工作失误,从而能给予病人最安全最经济的治疗过程。
4实行临床路径的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编排住院时间,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康复。限定医疗费用增长,减轻患者及国家负担,医护人员有序、有效、有预见的工作,不仅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还可达到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规范诊疗护理程序,从而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和方法的不当而导致结果的差异。通过实施纵向和横向比较促进质量改进。纵向可与调研的资料情况对比,横向可与同行护理情况对比,取长补短,修改和完善临床路径。真正让全院的工作都以患者为中心来运行。作为患者,需要的是最高质量的服务,最低廉的费用,而临床路径能满足患者的这一要求。
5临床路径在我国实施的展望
在国外,临床路径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大量国外文献报道,临床路径能够以病人为中心指导医疗护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能大大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已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医院所应用。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推行,随后,在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也相继实施临床路径,其目的是医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了提高医院的营运效率,在相同的时间中诊治更多的病人,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维持和改进医疗护理质量,实现临床路径这一高品质、高效率、低费用的先进医疗服务。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总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要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在服务上则要求便利人民、减低费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已势在必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广度、深度使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真正步入国际化的轨道。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疗机构的生存手段。尤其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下,付费方式的改革要求医疗机构在不降低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努力控制增长过快的费用。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费用,医院将亏本经营。临床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工具。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现有的一些概念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在一些三级医院试行,逐步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相信对于临床路径概念的借鉴和利用,会在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并尽快与世界接轨方面大有益处。
我国护理专业历经10多年改革,专业队伍已经比较成熟,新的护理理论已被广泛应用,护理程序成为临床护理的基础工作结构,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密切合作已经开始。所有这些均有利于临床路径的开展。临床路径这一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敏娜,李树贞.临床路径是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J].Journal of Nursing-Science,2003,18(3):240.
[2]陈锋,辛丽丽.医疗体制改革下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3, 23(5):29-30.
[3]胡德奎,王晓钟.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 996(12):535-536
[4]马旭升.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与相关研究进展[J].医院管理杂志,2000,(7):237-239.
[5]王衍,江震.浅析单病种质量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1,(21):27-29.
篇6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着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篇7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自提出乡村旅游扶贫概念后,乡村旅游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方面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明显。贫困地区居民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离脱贫也更近了一步。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及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忘不了农场》等都是典型的慢综艺,通过乡村独有的风景打造独特的乡村体验感,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留住游客,让游客体验之后流年忘返,激发他们进行再次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及当地村民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自然资源,积极打造具有自身文化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产品。由于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自然景观的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也就是淡旺季,淡季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此时应通过其他渠道如网络销售、直播等方式进行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一方面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来年的旺季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当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深入探索目前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计划。
(二)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发展,其影响作用也将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提出,为了更好贯彻实施国家方针,以乡村旅游作为切入点,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其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即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繁荣的关键途径。同时,乡村旅游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乡村旅游需要对当地的农村风景和环境进行提档升级,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的整理,提高生态宜居性,这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高度契合。而且乡村旅游还需要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精神文化风貌,所以加强乡村振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三产融合,使得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促使生产结构优化,提高乡村人民的整体收入,这些又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和响应。2、乡村振兴战略和有关政策奠定了乡村经济发展基础。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农村优先发展,要发展必然会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解决当前的乡村发展缓慢问题。正是基于此,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促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土地承包和流转关系不变将得到巩固发展,这对于发展规模化、大型化乡村旅游设施非常有利。并且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国家对农民工作队伍的培养使得人员素质产生质变,保证了乡村旅游工作的人才需求。3、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紧密相关,可以有效互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基础,而乡村旅游则是乡村振兴的实施环节,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因为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牵引,能够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同时,通过旅游推广,加快了当地农村建设工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薄弱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能否得到较好的体验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比如景区的民宿环境、交通设施、WIFI覆盖、垃圾桶设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感受,而要保障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就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还要规范乡村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欺客行为,商家间的良性竞争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潜能,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环境破坏现象频发
当前,不论是乡村旅游所在地的居民、商家还是游客普遍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比如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乱扔垃圾、景区内居民未对垃圾进行分类就随意处理垃圾、景区内的商家如餐饮店所产生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景区内的车辆尾气排放等都会造成景区环境污染,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环境,使得游客的体验感下降,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景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发的进行环境保护。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由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步阶段,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还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大多数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单一的推广农家乐,并没有对乡村其他景观进行挖掘,致使游客体验得不到提升,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地时就较为随意,因为都是一样的项目和一样的特色,对他们来说没有本质差别,这也导致众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究其原因,还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中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乡村旅游品牌
由于目前国内的旅游景点较为固定,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一旦离开这些资源的依托,那么乡村旅游很难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不管是省内还是全国,这种情况都比较普遍。不仅如此,还有写地区缺乏正确的规划,导致盲目投资,资源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和破坏,并且开发没有结合当地特色,使得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产品单一,无法吸引游客,甚至还出现跟风式旅游开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某些著名景区,对附近带动效果较差,无法形成大规模乡村旅游市场和体系,比如湖北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其影响区域仅限于隆中对地点,周边大量的乡村人文景观均为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五)旅游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消耗当地的各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存空间和资源,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太高当地的物价和交通费用,造成人们日常负担增加。另外,当地部分居民无法从旅游产业中获得经济效益,或者获利不足以弥补乡村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压力,往往会导致居民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心理,阻碍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且还加大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贫富,激化社会矛盾等,反而不利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一)优化基础设施与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保留当地的原有地貌及乡情,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人们带来极具特色及吸引力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在多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条件,以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项目,比如游客可以通过线上种菜的方式获得对景区的初步了解,景区居民根据游客的线上操作进行线下的实际规划和布局,并将菜地及蔬菜的具体生长情况通过线上方式反馈给游客,进而吸引游客的到来。这种方式不仅较好的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为当地乡村景观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同时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吸引力的乡村景观及服务基础上,政府及居民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乡村环境改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动乡村经济增长。
(二)开设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严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环境保护及维持乡村生态平衡,乡村旅游及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文化及环境的相互协调基础上,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故而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更好的将乡村农业与旅游业、休闲业进行融合。当地政府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与环境保护中寻求平衡点,在充分挖掘当地旅游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而增强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及农业结构的有利调整,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当地政府及企业应该以生态旅居、长远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旅游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当地村民提升生活品质。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要充分了解乡村特色,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乡村的人文、地貌及自然景观,并将乡村特色景观进行良好的包装和宣传,同时加强景区介绍及导游服务,在此过程中融入农产品介绍及销售,以此实现各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乡村旅游业及乡村企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及服务。乡村企业应该以当地旅游文化为依托,打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特色项目和产品,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项目和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比如内陆乡村企业可以依托农作物生长打造特色嫁接旅游景观,沿海乡村企业可以依托海洋资源打造特色海洋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并融入创意理念,使旅游项目和产品更符合时代潮流,充分满足人们视觉及感官上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居民要从各方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使某一特色产品、项目或服务成为当地的典型代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拓展乡村业务范围,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
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国内乡村要振兴发展,必然要加强经济建设,而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举措,所以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产业竞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另外,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和规划要求,做到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资源,并对生态进行恢复和保持,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只要通过建设乡村旅游品牌,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进而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产业,推动乡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振兴。
(五)减轻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投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如下,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旅游活动给当地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减缓当地居民的抵触心理。另外,政府和投资者也要提高居民的思想意识,定期开展乡村振兴知识宣讲工作,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并认识到乡村旅游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其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时,还要加强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担”到每个居民,基于信息展示、全体决策、意见反馈和全民监督等制度,实现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旅游企业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不良竞争,政府要强化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打造运行有序的发展环境,促使政府、企业、农户三者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消除负面影响。
四、结束语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推进乡村旅游,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因为项目雷同、服务单一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阻,要实现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0,No.312(02):52-54.
[2]韩立杰,董伟欣,周丽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000(007):62-64.
[3]赵庆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00(019):144-145.
[4]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5]孟庆光.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旅游,2019(11):355-355.
[6]周冰倩.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探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1(7):3.
[7]屈学书,矫丽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20(12):6.
[8]宋慧娟,陈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6.
篇8
就业问题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都是党的十报告中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人才的质量又是就业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矛盾。将这些矛盾归结起来,实际上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顺畅,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要之间不匹配。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总量的问题,但更多的则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开展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科学评估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性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仍比较落后。广西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区区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的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度,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为深入了解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课题组先后在柳州和桂林对110名近两年毕业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是大学生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较大。根据统计,72.2%的受访大学生们对月薪的期望值在2000元~3000元,占66.7%,但实际月收入在1500元~2000元的居多。这样的收入在支付房租、伙食费、通讯费和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对“薪资福利”,广西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是最低的。二是不同类别高校就业率差别较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截止于2013年7月底,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1.5%,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6.3%,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9.1%,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1.9%。三是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2013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数约为17.84万人,截至7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约15.80万人,其中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仅为44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3%。四是从大学生就业单位与期望落差较大。调查显示,2012年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实际情况与就业期望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落差。其中,期望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差别比较大的为国家机关。期望去国家机关的毕业生比例为19.0%,而实际如愿就业比例仅为5.3%。每年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很多,但最后能如愿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从雇主类型来看,“民营企业/个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但本科生对其满意度相对最低,总体满意度为63%。五是对自身专业技能缺乏信心。调查发现,“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3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最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还有33.3%的人认为自己的求职能力一般。六是高校毕业生对原就读高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广西2012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为69%,对 “图书与教学设施”“校风学风”两项较为满意,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最低。
因此,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升,这既有学生自身期望值同现实不一致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也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6年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近50%用人单位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约因素。可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看广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三、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
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市场需要的策略,寻找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篇9
一、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分析
金融资本深化论也被称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和政治环境,通过统筹分析金融资本深化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明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与金融资本深化相关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以适度引导取代过度干预,挖掘通货膨胀内涵,掌握通货膨胀变化规律,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具备较高的发展活力和生存活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地域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结构等进行的经济产业划分,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金融资本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影响的过程,弗里曼德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这也为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资本深化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革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革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本深化展现了金融资本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变化趋势,能够进一步探究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在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基础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结果,而技术革新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金融资本深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G、云计算、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企业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产出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得以实现。
(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深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以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的GDP总值分别为97277.77亿元,92595.4亿元,76469.67亿元,56197.15亿元,48055.86亿元,40678.13亿元,39366.55亿元,36425.78亿元,36010.27亿元,35804.04亿元。其中,广东省GDP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与我国广东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包括以证券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资本深化和以信贷市场主导的间接金融资本深化,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环境大大改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同类型企业设定了优良的竞争氛围,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稳定的经济产出态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紧紧跟随经济发展趋势,在金融资本深化的带动下,不断革新产业模式,实现创新发展,由此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建产业结构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7%,5.3%,9%,5%,5%,6.3%,5%,4%,5.8%,4.7%,6%和7%,2019年,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37.2%和33.4%,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与金融资本深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本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重建,跟随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在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以体现,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企业的融资模式、财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有效地更新内部的财务格局,合理延长经济利益链条,寻求利益均衡点。
篇10
中国特殊社会语境中的自主创新可能
中国公共电视构建的一个特殊语境就是,其可能性或者基础性空间是由国家通过推动市场经济以及变革原有的“全权性”管理而形成的。无论是简单的套用西方公共电视模式而没有意识到其作为制度实体在中国建构的种种问题,还是因为作为实体的公共电视在中国建构存在种种障碍而否认这种社会存在模式所具有的正面意义,都不是解决中国公共电视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中国公共电视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源自中国传媒产业特有的基本原则与历史路径。基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模式将是我国公共电视发展的一种现实路径。尽管不同社会的大众传媒机构有相似之处,但就起源、实践和惯例来说,传媒是非常国家性的机构,它们感受到国内政治和社会的压力,并对受众的期望作出反映。[17]虽然在中国社会语境和目前的电视体制下,一种全新的公共电视体制的建构缺乏制度基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传媒在历史路径和发展框架中,传媒结构对公共性有着天然的依附性。媒体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应然代表,决定了中国媒体本质的属性之一就是“公共性”。[18]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78%。2011年在偏远农村开始推动直播卫星电视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到2015年将有1.5亿户农民受惠,实现“户户通”的目标。目前电视公共服务正在从补缺型与覆盖型的网络建设服务,转向多样化信息平台和多元内容平台升级建设。根据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分开的指导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出现,是电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视功能优化的需要,更是政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19]不论是建立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共存的体制,还是强化现有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面向全体公民的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电视面临的时代命题。[20]中国当代传媒生存具有三个特殊历史性特征:“党管媒体”的总体性结构;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人民意志相结合;传媒依据行政等级和地区治域进行角色和权力定位。[21]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也处于政府的控制和主导之下。在传媒政策领域,党管意识形态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党管舆论导向不能变,党管宣传不能变这“四不原则”将自始至终发挥底线作用。中国的传媒经济属于一种政治化的经济战略型市场经济,政府是建构公共电视体制的主要力量之一,政策空间和政策要求决定了制度安排的进展和有效性。同时,广告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他的公共财政来源体系,如强制征收的视听费、公共机构资助等“非商业”所需的多元化渠道,缺乏执行的路径,在我国目前很难实现。偏执于西方“非政府”、“非商业”的公共电视原则将不利于我国公共电视体制和公共电视服务体系的建构。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管媒体”的基本路线不会发生改变,这决定了中国的公共电视发展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媒制度的现实,寻找适合中国社会情境的发展模式。这种基于中国情境的独特模式有以下要素:第一,核心原则在于必须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将公共电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融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的新闻事业”这一正当化的理论框架内,也就是在坚守传媒喉舌功能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电视服务。第二,财政来源上,将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将公共电视纳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明确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使公共电视发展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保障。第三,受众定位上,将坚持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和均等化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原则,将受众视为所有有权参与和使用社会文化资源和政治生活资源的公民,而非潜在消费者。第四,服务内涵上,实现从网络传输、技术更新到内容建设的全面公益性,为受众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博学益智的普惠。第五,评估标准上,将收视指数、满意指数、欣赏指数、影响指数作为节目内容考察的基本价值模式。第六,政策保障上,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公共电视的主体地位,经营性电视机构与公共电视互补,同时也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责任。依据以上发展原则,中国公共电视发展将可能通过以下路径建构:首先,根据目前中国电视机构发展的现实情境,电视媒介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外资和非公有资本无法进入到电视机构运作的核心领域。因此,在不可能另外单独成立电视机构的情况下,公共电视的发展必然需要依托目前现有的电视机构。其次,按照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开的思路,公共电视财政来源可以通过成立公共基金的方式进行,公共基金的构成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经营性电视产业的收益划拨、公共电视节目出售自身收益回流等途径。内容结构以新闻信息、教育文化、社会纪录、特定人群服务等为核心,构建高品质、多元化、均等化的服务体系;经营性电视产业则按照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方式生存,在盈利的同时兼顾传媒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可将商业电视盈利按照一定比例收缴划拨给公共电视,支撑其运行。在政府管理上,对不同性质和职能的广电机构进行分类规制,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和运作标准,对公共电视的公共服务进行量化规定,对商业电视内容制作标准进行明确。最后,和我国数字电视转换的步伐相适应,一种可能的途径就是,在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公共电视内容,受众无需付费即可收看;经营性电视内容按照频道打包或者分次出售,受众需付费收看。以上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我国目前的电视机构在内容制作上属于大而全,电视机构和人员难以自动分割或者转型为公共电视和经营性电视。2、公共基金的来源和使用如何进行严格的法律保障和透明的成本核算,使之能确实收到成效,用到实处。这些都有待于传媒体制改革在制度和执行中给出明确的政策回答。
篇11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交通运输行业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又是辅助市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帮助者之一。因此,帮助交通运输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经济管理既是幫助市场经济不断良性发展,又是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面参与到市场运作当中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不仅要提高速度,更要重视质量,只有坚持科学的经济管理,才能够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保证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1低碳经济视域下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路径探索的意义
低碳经济实质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打造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随着时展变化打造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传递一种自然生态和环保、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公路运输经济之间也具有紧密的联系,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扩大发展规模,同时,还应当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注重生态能源的科学利用,减少对大气造成了污染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公路运输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此,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公路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一方面,紧密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对公路运输系统整体的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设计,对相关的资源如何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化利用进行全面统筹安排,进而有助于不断降低废气污染等排放,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科学的利用模式,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实现低碳运营和低能耗发展,降低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路径探索,也有助于创新发展理念,结合目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出制约因素,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统筹生态、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等之间的平衡关系,更好地推动公路运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2交通运输行业如何进行经济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想要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国家生产力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就必须积极进行科学的经济管理,以经济管理制度来保证自身的发展质量,并保证自身的发展符合国家前进的方向。因此,如何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就成为了行业内部改革的重点之一。对此,本文进行如下分析。
2.1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管理应当坚持以市场经济、经济手段为主,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不能一味地以市场经济或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
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初期,行业内部一味地以行政手段来管理自身的发展,这样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听从国家的调配,为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服务,但是却不能适应国家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行业应当积极以经济手段,也就是市场调控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不能以行政手段作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首先,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管理中,政府应当弱化自己的调控地位。例如在一些大型交通项目的建设投资过程中,应当积极引进其他行业的招投标制度,加大其他企业的参与力度,弱化政府的参与度。政府虽然具有公共职能,但是在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中一味地以政府的财政投资为主会导致项目审批周期过长,无法真正切实有效地提升项目的完成率,这会导致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同国家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其次,虽然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管理体制应当以市场调节、经济手段为主,但是依旧应当坚持行政手段在经济管理体制中的重要辅助地位。交通运输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之一,因此,它同其他市场行业发展也有所不同,政府也应当在该行业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行政管理地位。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合理的利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调节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合规发展、合理竞争和良性竞争。
2.2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要求企业内部应当以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来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有效性和合规性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正常、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减少交通运输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企业接下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并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预算管理工作也是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科学、合理、高效的预算,才能够保证交通运输行业重大建设项目的有效落实,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向前发展。因此,在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管理体制中,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交通运输企业应当不断提升领导层的预算管理意识,加大对于预算管理的关注度,并不断优化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培养具有前瞻性的预算管理人员,保证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其次,在培养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加大员工的内外两方面的培养层次。在内部培养中,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座谈会或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不断强调预算管理在员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外部培养中,企业应当积极聘请具有预算管理意识的员工,保证这些员工作为工作骨干能够为企业的预算管理带来更加科学的改变,能够提升企业整体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企业应当依据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并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
2.3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发挥在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管理体制中的行政手段的作用
篇12
随着2015年目标期限的临近,大会强调了TVET要积极地为实现全民教育(EFA)和千年发展目标(MDGs)作出贡献,这一方面也将得到将于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里约+20峰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该会议是继1992年召开相隔20年后的第二次召开)以及国际社会2015年后对国际教育与发展议程的进一步重视。
大会注意到了自1999年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以来,各国TVET在政策发展及增强合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教育与培训体系在实现衔接贯通及TVET在终身学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大会也注意到了国际社会目前对于TVET概念的争论,如用其他术语如“技术和职业技能发展”代替TVET这一概念。
大会认识到了与知识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新的社会发展和挑战,如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蔓延,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新的更高层次TVET的出现。
大会也认识到了TVET在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妇女失业,贫困和物质缺乏,城乡差距,食品不安全,医疗保健机会不足,以及冲突和灾难国家所面临的困境。
大会特别强调了TVET在促进文化多样化、地方发展和技术代际传播,从而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方面的作用,并特别关注TVET发展要适应特定国家的背景。
大会建议UNESCO成员国政府和TVET利益相关者实施如下行动,以应对大会所提出的挑战。
1.增强TVET的适切性
·更新和发展相关机制和工具,以明确当前及未来的技能需求,确保TVET项目的适切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把“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方面的教育纳入到TVET资格和项目中,并且加速“绿色TVET”议程朝着低碳、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把信息通讯技术纳入到TVET中,以适应工作场所和社会总体发展模式的转型。
·特别关注那些缺乏技能型工人的职业。
·更多地考虑地方需求和需要。
·开发恰当的激励机制,以促进雇主在规划、管理、课程、资格开发和评估及校企合作方面的积极参与。
2.扩大机会,提高质量及促进公平
·制定旨在改善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政策,尤其是制定使TVET员工专业化的政策与机制,并且提高所有层次TVET的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各种类型TVET的质量,主要措施是改善其实施的多种背景,特别要对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定义。
·积极促进通识及跨学科能力的发展,例如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业技能和改变行为的能力,以此使学习者具有可持续生存和生活的技能。
·采取创新性措施,提供高质量和包容性的TVET,尤其要为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士、边缘群体、农村人口、移民及受到冲突和疾病影响的人提供TVET。
·改善性别平等,使男性和女性能有平等接受TVET的机会,尤其是在那些有很强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领域,并且保证TVET课程和教材避免产生性别偏见。
3.改革资格框架,发展多种教育路径
·支持灵活的教育路径,促进个体学习的积累、认可和转换,主要措施有:开发透明、清晰及学习效果本位的资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国际水平的资格评估和认证;进行信息交流,发展互信制度,增强所有相关参与者的合作精神;把质量保证机制纳入到资格体系的所有环节。
·将TVET与普通教育衔接起来,以增强所有层次教育路径的灵活性,并促使TVET学习者向高等教育层次晋升,这也是终身学习战略的一部分。确保所有教育路径都能为青年人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高水平的读写和计算能力,以及可转移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开发生涯指导体系,以帮助学习者选择合适的教育路径,包括不断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自我评估方法,使教育路径适应个体潜能及兴趣,并促进个体生涯管理技能的发展。
4.增强信息基础
·开发相关框架和工具,以加强对与国家政策相关的定量和定性信息材料的收集,包括教师和受训者的数据,以及相关监督和评估数据。这还应包括开发相关工具,以评估这些政策的有效性。
篇13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著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