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绿色低碳经济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绿色低碳经济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绿色低碳经济

篇1

我市根据珠三角《纲要》确立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定位,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将重点打造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和循环经济“四大加速器”的优势。在新能源方面,其中,台山核电一期(350万千瓦)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电煤消耗约105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270万吨,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相当于种植34平方公里的森林;国家发改委已于09年初批复同意台山上川岛风电场一、二期两个项目列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标志着江门获准进入全球减排市场开展“碳交易”。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因其占用、消耗资源少、产出效益高的特点,可以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一般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一般是在工业化后期出现的。江门却有可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争取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有一个大发展。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三个支撑。第一,江门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正猛,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的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载体。第二,江门作为二线城市,由于多年来一直坚持环境优先,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珠三角其他城市少有的,非常适宜发展区域总部经济(世界500强总部许多都落户在二线城市),轨道交通建成(今年底)后更为便捷。珠三角一些先发地区由于工业的过度开发,环境被破坏等因素使其失去第三产业发展的“土壤”,这为我市提供了“趁虚而入”的机遇,我市将坚守土地的“黄色”门槛、环保的“绿色”门槛,进一步出台鼓励政策,大力打造区域总部经济。第三,江门侨乡文化底蕴厚重,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等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江门在建成经济强市的同时,又是生态城市;既是宜业城市,又是宜居城市;在为市民打造金山银山的同时,又保住了绿水青山。

《中国城市经济》:去年江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出口出现负增长,也是唯一低于全省平均增幅的指标,在未来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出口在江门经济结构中的份额是增加还是缩减?

篇2

一、绿色包装的概述

绿色包装(GreenPackaging)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包装物从原料采购、加工、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以及废弃等的整个包装产业链中,均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并且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所以,绿色包装是一种能够循环使用和再生,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包装。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是经济发展的典范,主要指的是资源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与大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资源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采矿、高利用率、低排放,以及在这个持续的经济周期中非常合理地使用所有材料,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的主要特点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工业体系。

三、目前包装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在城市生活垃圾中有近1/3为包装垃圾,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包装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容易产生更多的过度包装材料,研究表明目前的城市包装垃圾中有一半以上都由过度包装产生,同时包装废弃物体积本身较大、占固体废弃物一半。这些废弃物已严重污染了河流土地,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包装制造带来的环境污染。包装复合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据统计,在使用过程中起粘合作用的胶料不到总量的1/3,在目前越来越提倡低碳、环保、节约与绿色生态的今天,使用如此大量的有机溶剂既造成的资源和金钱的严重浪费,也导致大量有机溶剂的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三)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低。处理包装垃圾主要靠焚烧或填埋,大量毒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是造成雾霾天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填埋后,大量的包装垃圾并不能降解,因而会占用大量土地。

四、循环与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包装产业之路

篇3

一、提高低碳经济认识,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在绿色经济环境下,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将低碳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有机整合起来,促使健康经济得以健康发展。首先,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通过大力宣传,树立低碳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新概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生活的紧迫性、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观念深入人心,产生广泛的群众基础,并自觉参与行动。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将低碳经济发展与推进低碳生活放在日程议事上来,制定一套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一些硬性指标来约束公民,促使他们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并将其纳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措施与发展目标。通过对绿色经济的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发展在广大公民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让他们支持政府提出的绿色经济理念,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形成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近年来,气候经常出现异常现象,全球气温逐渐升高,为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国大力提倡加强对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的经济发展体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无碳技术、低碳技术、绿色生产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扶持,提升重视程度,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以绿色经济为主导,全力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进和高度重视先进低碳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研发、运用和推广,从而形成一套绿色经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以此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另外,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国家经济部门应与科研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绿色能源技术,保证低碳经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三、加强绿色制度创新,形成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在绿色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发展体制机制,通过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促使低碳经济能够快速而平稳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制度,使其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主要包括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制、绿色管理体制、绿色能源技术和绿色科技体制、绿色心态体制、节能减排体制、节能环境产生发展体制以及绿色产业结构体制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能源技术、清洁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另外,当这一套体制机制制定完毕之后,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其中各级政府部门需起到较好的调控、监督、管理和执行等作用,保证各项绿色制度的有效实施与落实。

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公民广泛参与

现阶段,绿色经济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与无碳经济是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要想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与公民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应以政府为主导,促使公民广泛参与,积极主动培养国家绿色经济制度的实施与执行。从本质上讲,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还是人类消费方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科学转变。所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公民广泛参与,人人有责,使其成为大众化的经济发展形式。其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公民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全民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德,营造一个良好的低碳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与各种社会组织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导公民广泛参与低碳生活,转变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

五、结语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应全力推进经济转型,提倡绿色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卫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篇4

一、交通运输领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就全球而言,电力行业无疑是最大的碳排放行业,占总量的40%,紧随其后的就是运输业,占总量的21%。由此可见,运输业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

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规模逐年上升,能源消耗的增速高于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增速,成为我国用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交通运输系统节能减排方向与途径研究》预计到2020年,在乐观情景下,道路机动车、民航、铁路、水运船舶的总能耗比2007 年增长约1.5 倍,交通运输领域CO2总排放量将达到15亿吨左右,届时交通运输领域CO2排放贡献率将提高到18%~20%。而如果不加控制,交通运输的能耗和排放增长将更为惊人。

2.交通运输领域发展低碳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交通影响着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繁荣程度,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化不应阻碍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调整的。例如,当前英国的GDP增长与货运增长已经基本脱钩,客运出行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稳定水平。对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低碳交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程度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初步估计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运输量与GDP 增长的关系无法分离。尤其我国正处于私人小汽车跨越式增长的阶段,更使交通领域的能耗和排放量直线上升。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低碳转型对社会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发展阶段越高级,低碳转型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就越小。

3.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化潜力

低碳交通的实现需要从交通领域内、外同时入手。例如能源领域的低碳供给可以使交通的低碳化产生质的飞跃,这是需要在交通运输领域外解决的问题。在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发展低碳交通更需要关注交通运输领域内能够采取的措施,包括对运输需求进行合理引导,优化综合运输系统的结构,提高运输工具的能效等。交通运输领域有较大的低碳化空间,可以从控制规模和提高效率两个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进而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各种措施的低碳效果,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化潜力。

二、道路运输企业的低碳经济评价层次结构

通常运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专家评价方法、数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对于道路运输企业低碳经济评价而言,考虑到所涉及的因素具有层次性,难于准确计量,因此选用层次分析法对交通运输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更有意义。

1.评价目标

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即对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进行评价。道路运输企业的低碳经济体现了企业内部的低碳经济实现,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社会目标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物资源化,而低碳经济恰恰将二者统一起来。因此道路运输企业低碳经济的评价目标为:

(1)评价道路运输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达到了解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水平,以及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能为交通运输业或其他行业提供发展经验的目的。

(2)监测目前的发展状态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根据能全面反映道路运输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数据的分析整理,通过评价可以监测目前的发展状态并预测未来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3)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优化管理决策的依据。依据以上评价结果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运用相关决策原理来为道路运输企业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构建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基于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及设计原则来构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遵循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理,将目标层设定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按照低碳经济的基本原则,将一级子目标设定为减量化指标以及再利用和资源化指标。再考虑到清洁燃料车辆的使用可实现无害化生产,也将无害化指标设定为一级子目标。在一级子目标下设定指标层,即相关具体指标如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单位周转量直接生产资源、单位周转量占地面积、单位周转量辅助生产资源、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废旧资源再利用率等。

3.评价指标计算

(1)减量化指标

减量化指标即为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资源的产值,包括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单位周转量直接生产资源、单位周转量占地面积、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单位周转量辅助生产资源等。各指标数值越小越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效果越好。

(1)单位周转量占地面积=企业占地总面积周转量;

(2)单位周转量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额/周转量;

(3)单位周转量直接生产资源=直接生产资源总量/周转量;

(4)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总值/周转量。

(5)单位周转量辅助生产资源=辅助生产资源总量/周转量;

以上计算指标中,占地面积为企业占用土地面积总和,固定资产以企业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科目所列资产总值计,直接生产资源包括汽车、轮胎等,能源包括燃料、电等能源,辅助生产资源包括维修、安检、清洁设备等。

(2)再利用及资源化指标

再利用指标是指道路运输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要延长资源的使用时间以及使用时效,达到较高的使用效率。这主要包括直接生产资源以及辅助生产资源的利用率。相关计算为:直接(辅助)生产资源利用率=已用直接(辅助)生产资源/直接(辅助)生产资源总量。

资源化指标主要是指在在生产过程中对陈旧落后的生产资源的再利用程度,主要包括废旧资源再利用率等。相关计算为:废旧资源再利用率=再利用资源/废旧资源总量。

(3)无害化指标

无害化指标反映着清洁低碳能源的使用状况,评价指标为使用清洁燃料载运工具比率,相关计算为:使用清洁燃料载运工具比率=使用清洁燃料载运工具数量/载运工具数量。

再利用及资源化指标、无害化指标越接近1,说明低碳经济的发展效果越好。

在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以及建立标评价体系后,便可根据层次分析法,运用专家调查法、标度法等来确定各层次以及各元素的权重并建立判断矩阵,最终评价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效果,并实现评价目标。

在进行低碳经济评价时,考虑到各道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特质不尽相同,可以结合企业独特的特点设计相关指标,修正完善上面的指标体系以及层级结构,对自身发展低碳经济进行全面的评价。

三、交通运输领域发展低碳经济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只有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才更有利于环保等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 比如电视媒体的公益广告、 公益演讲、 发放公益宣传手册、 挂宣传条幅标语等, 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小学生、 中学生等, 因为他们是未来世界的主人, 提倡人们工作、 旅游等出行的时候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从而减少尾气的排放。

2.加强对尾气排放的严格监控

对于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种气体进行实时监测, 制定详细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与尾气排放过量的处罚标准。

3.限定汽车的数量

许多城市的汽车数量早已超过这个城市能够承载的能力。 可以根据每个城市不同的情况, 限定城市汽车的购买数量, 将汽车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并限制每天汽车出行的数量, 建议人们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是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 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4.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发展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应在社会中大力宣传与提倡低碳生活, 比如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出行距离不远的可以骑自行车等。

5.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篇5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欧盟制定了严格的减排目标,对现有的社会和经济体制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变,并率先承诺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低到15%—25%左右,到了2050年可减排至70%左右,而丹麦、英国等国家建设低碳城市,挪威的目标是建设低碳国家,希望在2020年减排到35%左右。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更加严峻,以石油、煤炭、天然等燃料为主,“高碳”经济特征非常明显,从而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生态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投入1000多亿元用以治理大气污染,投入3500亿元用于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工业烟粉尘治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油气回收、黄标车淘汰、扬尘综合整治、能力建设等类。以上重点项目投资总需求约3500亿元,其中二氧化硫治理约730亿元,氮氧化物治理约530亿元,工业烟粉尘治理约470亿元,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约400亿元,油气回收约215亿元,黄标车淘汰约940亿元等。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彻底落实低碳经济的各项措施及行动,从而使我国快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发展与生态之间的重重矛盾。

三、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

1.我国新型能源短缺,出现“煤多、油少、气缺”的情况。近几年的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煤炭比重下降了27%左右,石油消费提高了15%,天然气消费提高到4%,核电、水电及风电在能源比例中提高到了10%左右。其中我国传统的能源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煤炭在能源比例中一直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2.我国的制造业和传统业仍然是产业结构中的主体。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消费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增长等对这些行业需求在日益增加。

3.我国的经济水平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人均收入不高,同时人们对物质的享受仍然是重点追求部分,离“田园式”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能源经济生态革命的措施

1.加强新能源的研发工作,提高新能源的绿色化,并以新能源为核心形成绿色能源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圈,从而作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础点。

2.加强环保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建立一系列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环保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就是绿色能源也可以说是低碳或无碳能源。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经济的方向。

3.加强化石能源的生态化,降低高碳能源的利用率,把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这不仅是现阶段我国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的方向,也是我国为发展绿色经济的唯一途径。因此,我国应该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对高碳能源进行低碳化或无碳化的处理,从而实现煤炭、石油等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目的。

五、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1.提高环保意识,制定规划。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树立人们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和意识,使人们明确的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人们过低碳生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各级政府应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政策、项目、措施的彻底落实,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2.加强绿色能源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强绿色能源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即清洁环保能源技术和清洁环保生产技术以及低碳或无碳技术。重视和促进绿色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与运用,形成一系列绿色能源技术体系,从而为中国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保障的条件。

篇6

1.3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库区由于植被稀少,大片的荒山没有绿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5.1万km2,土壤侵蚀模数3775.59t/km2•a,每年进入库区泥沙达1.4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减少变薄,坡耕地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粮食生产。

1.4水土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近年来沿江县市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因此,乡镇企业星罗棋布,聚集中心城镇,2013年城镇人口已超过51%。每年库区生活垃圾约380万t,工业固体废物3000多万t排入江河,常在库区回水区形成污染带。在农业上每年每公顷耕地施化肥、农药(折纯)720kg和2.72kg,致使水土受重金属Cu、Cr、Pd、Zn、Hg的污染,河水水质恶化,鱼类种群减少。据在云阳澎溪河采水样测定,亚硝酸盐氨30㎎/l,水土污染后,土地生产力下降,食品不安全,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2、三峡库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农业模式根据库区立体气候的特点,提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

2.1山地丘陵区立体开发利用模式库区山地丘陵占总面积95.7%,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的立体气候,农业生产模式应分层布局多样发展。平坝浅丘陵区,土地资源不足,但质量高,是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为保证库区2000多万人有粮食吃,要建设基本农田,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土,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在丘陵低山缓坡地带,温、光、水条件好,因地制宜种植柑桔、蚕桑、油桐、李桃等经济林木,并推行农林复合(Agroforestry)经营,实行林粮间作、果粮间作、林药间作,林下还可围网养鸡养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高山地带,气候寒冷,水土流失严重,应建设水源涵养林用材林,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粮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2生态养殖模式库区溪河纵横,水域辽阔,为鱼类生物提供了良好栖息条件,应大力发展草鱼、鲤鱼、鲫鱼。库区还有86617hm2稻田,在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推行稻田养鱼,既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促水稻增产。

2.3发展城郊观光旅游农业三峡库区历史森林文化景观有1000多处,巫山的小三峡、奉节的白帝城、云阳的张飞庙和龙缸、忠县的石宝寨、丰都的鬼城、涪陵的白鹤梁等等,在全国都颇有名气,要精心策化,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家乐,吸引人们参观,增加经济收入。

2.4发展庭院经济模式库区农民居住分散,每户村宅占地约0.03hm2,土地肥沃,便于管理。应充分利用这些闲散土地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形成不同类型的村镇庭院经济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蔬菜园、畜禽园、花卉园,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绿色生态食品,既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2]。

3、推行绿色低碳经济农业的对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C02释放O2,根据科学研究估计,我国农作物与草本植物每年要吸收115万吨C02释放80万吨O2[3],因此实行科学管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便排放,实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对改善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3.1实行新能源发展战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高能耗需求将呈刚性增长。为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淘汰高能耗企业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创新,实施新的新能源战略。首先要减少烧煤发电,积极利用水资源、天然气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来发展新的能源,减少石油高碳能消耗,实行清洁生产,特别要加强林业建设,绿化荒山,减少碳的排放,这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农业的关键所在,应普遍推行。

3.2推行免耕,减少化肥用量根据资料介绍,我国土壤含碳量约为18.57万t(土壤平均深度0.88m),是植被碳库容量的30倍[1]。因为农耕地有着巨大固碳潜力,通过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传统翻犁方式为免耕,能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免耕还减少农机械使用,减少化肥量的使用,间接减少农碳的排放,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3.3实行稻田水旱轮作,减少CH4的排放种植水稻是CH4的排放源,库区有86000多公顷稻田,应通过改制,实行水旱轮作,这是因为稻田CH4排放通量比冬水田低50%以上。各地应根据水源气候条件,可推行稻麦轮作,稻菜(油菜)轮作,稻薯(马铃薯)轮作。这种耕作制度能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减少CH4的排放。

3.4推广沼气净化池,发展农村新能源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适宜沼气发酵。目前农村约有50%的农作物秸杆被烧掉和沤火灰,释放大量CO2和烟尘,污染了环境,污染了空气,增加了雾霾天数。今后应推行秸杆过腹还田,以人畜粪尿为有机原料,大为发展沼气净化池,使农村粪便得以科学处理,既增加了农村新能源,又改善了生活环境。

篇7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

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以来,日益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发展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发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矛盾。大量的物质资源被开采利用,并一度呈现出枯竭征兆,人类的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重创,影响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始被动摇。为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部分西方专家及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自此,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走入人前。

进入21世纪后,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环保问题上无论是支出和责任都有日渐提升的趋势。绿色会计通过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要求对其损耗予以补偿,充分彰显了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优化产业结构、追求技术和制度创新、开发新型能源等手段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另一方面,我们了解绿色会计也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诞生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它们两者是互相依附、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相结合予以利用才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下找到正确方向。

三、我国绿色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完善

现如今,我国的绿色会计工作仍然处于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不仅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经验,对于相关理论的建立也存在着较多漏洞,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如何核算,会计信息又当如何披露,甚至最终结论如何表现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

在我国的绿色会计实施过程中缺少许多必要的准则和规范,致使我国的绿色会计信息供需存在突出矛盾,大多企业对应当披露的企业信息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掩耳盗铃的行为,真正敢于披露、自觉披露、真实披露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

(三)政府机构监管不足

我国政府对于环保方面的监管历来较为松散,一来由于相关企业基数较大,不好管;二来由于法律不够健全,管不了。政府对于部分环境敏感的行业也着实感觉力不从心。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改善,然而当目前国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只能依赖环保部门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这显然远远不够。政府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格纵容了企业普遍忽视环境问题。

(四)缺乏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

我国从事绿色会计研究的多为专业学者,对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多数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性人才,严重阻碍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系统的步伐。

四、推到绿色会计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健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

面对绿色会计发展现状,我国需要广泛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同时结合国情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关于绿色会计的研究,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查漏补缺,真正建立起一个满足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环境。

(二)修订及补充相关规范准则

面对绿色会计缺乏强制性规范的尴尬处境,这要求我国各政府部门要全面将绿色会计的核算、监督等“虚位以待”的相关条例以法律形式明文标出,并尽快制定补充绿色会计实施过程中遗漏的各项制度。增强绿色会计在推动实施过程中的“底气”。

(三)政府加强监管力度

面对企业对自身经常存在对企业信息披露不全面、不真实的情况,政府应该大力提升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监督机制,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共同作用加强对企业信息的审查与鉴定,保证应有的真实性、全面性。

(四)加大绿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面对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空缺,我国需要加强对绿色会计人才的教育培训投入,并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强化绿色会计理念,更新传统知识结构,积极鼓励从业人员参与绿色会计研究及探讨,为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五、结论

绿色会计在当今低碳经济的背景显露出的作用日益明显,面对其在未来经济局面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我国政府都该及时行动起来,积极推广其理念,尽早完善相关规范,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及其认同感,相信绿色会计必能未来的世界经济条件下发挥其不可限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庆来,范艳.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3(17).

[2]由晓琴.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J].中国证券期货,2012(03).

[3]郭绍羽.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35).

篇8

低碳经济通常指以能源消耗低、碳排放量小、污染程度弱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低碳经济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开发利用新能源、提升能源利用率为主要方式,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系生态环境。其次,低碳经济可以完善传统经济体制的缺陷,转变旧有的经济发展观念,为更多绿色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低碳经济符合新时代经济模式的基本发展理念,能够有效保障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1]。绿色旅游是指以生态环境保护及能源节约为核心理念的旅游产业,是一种集环保、节能、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产业模式。绿色旅游于游客而言,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过程,更是一个亲近自然、养成环保观念的过程。绿色旅游能够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让节约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游客的心中[2]。

2我国发展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温室效应、雾霾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环境恶化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难题。如何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已经成为了各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生态环保以及绿色产业等理念,并在各行业的实际运营中加以有效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绿色旅游作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标杆型产业,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节能等理念,是我国传统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例如海南省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建设,为海南省绿色旅游发展抢占制高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绿色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规章制度较为欠缺,对旅游业的监督与管控较为松懈,难以完全满足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3]。

3低碳经济视域下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3.1碳排放量超标,空气污染严重

旅游是集交通出行、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模式,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导致碳排放量超标。如果旅游产业及旅游消费者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发展绿色旅游的重要性,很难满足低碳经济的基本发展要求。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交通出行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大多选择搭乘飞机、高铁、旅游大巴等交通工具,但也有部分游客选择自驾游方式在生态景区观光,加剧了景区内环境污染,也对游客出行安全造成一定隐患。大部分景区占地面积较大,在景区内设置了观光巴士。由于客流量巨大,巴士长期处于运作状态,持续在景区内排放污染气体,严重增加了景区碳排放量,使景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3.2景区开发污染较大,难以实现绿色旅游发展

近年来,旅游行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具有自然资源条件的地区纷纷大力发展旅游业,大规模开发自然景区,而在此过程中极易出现大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情况。首先,缺少与自然景区开发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管理条例,导致景区开发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开发过程是否绿色环保得不到保障。其次,景区开发更多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开发团队对于生态保护及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开发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导致地区环境污染,更严重消耗了当地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再次,部分景区管理者为了牟取更多利益,在自然景区内开发娱乐游玩项目,不仅增加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负担,更破坏了固有的特色生态资源,与绿色旅游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3.3游客环保观念较差,在旅游中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

游客是旅游产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旅游活动中基数最大的群体。因此,游客的环保观念是否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色旅游发展。尽管低碳、环保理念已经在各大景区和酒店广泛宣传,但仍有部分游客严重缺乏环保观念,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首先,在餐饮方面,部分环保意识不够的游客将垃圾随意丢弃在景区,造成严重污染。其次,旅游出行中聚餐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部分游客所点餐食远多于实际需求,出现严重浪费现象。再次,部分素质较差的游客在景区内肆意践踏、损坏绿植,严重破坏了景区自然生态环境,违反了绿色旅游的基本要求。

3.4旅游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认知不到位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消费模式为“绿色消费”。尽管目前旅游产业相关行业,如餐饮业、交通行业及酒店行业等,都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理念的认知不到位。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对绿色消费理念更多只是倡导,无法以此作为道德标准约束游客消费行为。只要游客消费合理、合法,就要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部分游客认为旅游出行就是消费的过程,肆意进行高消费活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影响了低碳经济发展。

3.5不同地区间绿色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

低碳经济背景下,不同地区受到自然资源、政策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表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上海、杭州等城市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较高,近年来不断推广垃圾分类等低碳、低污染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这些地区绿色旅游开展较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开展绿色旅游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目前国内旅游产业绿色旅游整体发展情况较为不平衡。

4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绿色旅游的策略

4.1完善绿色旅游相关政策法规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受到了全世界关注,绿色旅游逐渐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尤其是欧洲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绿色旅游发展。我国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要联合各地政府,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促进绿色旅游整体发展。首先,国家旅游局要完善政策,约束景区开发,促进绿色旅游发展。其次,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限制自然景区内碳排放及污染气体排放,为景区维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提供保障。再次,地方政府及景区要针对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制定管理条例,抵制高碳排放、铺张浪费等现象,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4.2建立完善的绿色旅游监督体制

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是促进绿色旅游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监管机制的监督对象有两方面,一是旅游景区,二是旅游消费者。首先,对于旅游景区,旅游局要对自然景区开发进行全过程监管,降低开发过程中的建筑污染。要对景区内部交通运输加强监管,采用新能源及电力运输设备进行物资和游客的运输。其次,对于旅游消费者,景区要安排专职监管人员对游客进行监督管理,杜绝景区内乱扔垃圾、破坏绿植等不文明行为出现。

4.3提升旅游消费者的低碳和环保意识

绿色旅游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旅游消费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提升游客的低碳经济理念及环保意识尤为关键。首先,要加强对游客的思想教育,在学校、企业和机关单位定期开展绿色旅游知识培训,提升群众环保观念,让游客在出行前就将低碳、绿色、环保的理念植根心中。其次,旅行社要对游客进行适当的绿色旅游知识讲解,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低碳环保意识。

4.4加强绿色旅游活动宣传及教育

篇9

低碳经济;企业;绿色营销

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绝不能走先粗放后集约、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低碳经济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行低碳经济也有利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改善,因此其是一种具有较强可持续性的经济。企业要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就应该积极开展绿色营销,然而绿色营销在我国还未得到广泛的推行,主要表现为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消费需求,企业也没有将绿色营销的理念建立起来,一些企业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仍然片面地看重眼前利益,再加上我国本身不健全的法制,因此使得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之路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阻碍。

一、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营销是适应低碳经济的营销方式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根据联合国的相关调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氨等等。所以,严格控制碳排放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变成了全球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遵照和探索降低碳排放量的方法。我国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通过一项决议:与2005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到2020年要达到40%至45%的下降幅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二氧化碳对排放量进行控制,就必须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因此企业积极推行绿色营销除了能够积极地回应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和我国制定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还能够在经营和销售的过程中植入低排放的环保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将降耗的公众形象树立起来。

(二)绿色营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现阶段我国各个企业都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而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上的很多企业也纷纷地参与到了国内市场的争夺战之中,这样就导致我国很多企业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被动。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企业都开始进入到了微利时期,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经营和销售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不断地开源节流。现在企业经营的中心任务就是在使客户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经营利润,企业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自身的经营渠道进行大力拓展,全面地增加收入;其次,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费用属于一项直接和可控的因素,在企业具有同等收入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益与成本费用成反比。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能源消耗属于一项非常重大的支出,如果企业立足于低碳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行绿色营销策略,能够确保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进一步实现开源节流的目标。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尽管我国政府大力强调低碳经济和绿色营销,但是推行绿色营销仍然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由于政府缺乏必要的绿色营销宏观调控,没有对企业进行有效地鼓励,再加上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导致企业面临着市场进入和流通困难、市场秩序混乱和绿色产品标准模糊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企业自身淡薄的环保意识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我国很多企业仍然在采用传统的营销模式,片面地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施绿色营销的过程中具有较低的积极性。由于企业自身淡薄的环保意识,在经营中没有重视环境保护的作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最终导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三)消费者淡薄的绿色消费意识由于我国消费者普遍缺乏绿色产品消费意识,因此直接导致我国市场中的绿色消费需求不足,很多消费者并没有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绿色产品,也没有在消费预算中纳入绿色产品,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存在着绿色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随意性过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全社会性绿色消费需求在我国并未真正形成。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只是从卫生和安全两个方面关注绿色产品,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人们身体健康与环保之间的密切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一些消费者只关心自己不要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却没有形成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实施绿色营销的具体措施

(一)以低碳为目标,优化绿色营销组合①在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时,企业都应该以低碳、环保为准则,打造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指的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都应该与环保要求相适应,尽量做到环境无害,或者尽量减少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和报废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在产品策略方面,企业必须做好调查和研究,对低碳消费市场进行实际考察,依据低碳消费市场的相关信息为根据积极的研发提升效率、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的环保技术或者低碳产品。②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循环经济严格控制企业的研发费用和产品成本。企业要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进行调查,例如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程度,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等等,以此为依据进行定价。要对人们崇尚自然、求异、求新的心理进行考虑,合理地评价消费者的“察觉价值”,从而制定价格。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产品的价格不仅关系到其品质的提升和环保费用的支出,还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理解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价格较高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我国消费者具有普遍较弱的绿色意识,所以政府应该积极的扶持企业,使绿色产品的价格变得更加合理。③在具体的销售策略方面,企业要依据产品的属性和自身的实力,从而将集团产品的分销渠道网络建立起来。同时,企业要在营销的过程中不断的强化渠道成员的集团意识,充分地做好回收使用产品包装物的工作,要加大开发网络渠道等短渠道的力度,缩短渠道的流通环节,通过对各项新技术的利用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和流通费用,从而将价值让渡给消费者。

(二)走绿色营销之路,树立企业形象传统企业都是将以获益为中心作为自身的营销理念,并没有充分地关注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没有理性地认识到全球资源枯竭的现状,因此其生产经营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树立全新的绿色营销理念,将绿色文化、环保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形成完善的绿色管理体系,大力研发绿色产品,通过绿色企业的形象拓展市场、吸引消费者。

(三)建立健全产品可回收体系以可回收原则为依据,企业应该对产品进行科学的设计,在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产品各零部件和材料是否能够回收处理,是否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和可能性,以此为方向选择材料和零部件,尽量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同时也减少回收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要采用可回收材料制造产品,尽可能地采用同一种材料制作零部件,要将可回收标志和材料名称标明在可回收零部件上。对于个别含有有毒物质的零部件,为了避免回收过程中造成污染,必须对其进行密封设计。

(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职能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建立完善的绿色产品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专事专管,对各种造假行为予以大力打击,从而使绿色营销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还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推行绿色营销的企业,通过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做好对企业的监管工作,从而对企业的绿色营销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要使税收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利用其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征收排污权交易税、包装税、环境税等;与此同时,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都要大力推进环境立法和执法工作,对于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一些负外部性,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推动企业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改进,促使企业提高对绿色营销模式的重视。政府与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在政府采购和消费行为中都要向绿色产品倾斜,做好引导和示范工作。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大力推行绿色营销,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建立绿色的企业文化。为此企业必须要,快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产品生产、销售和税收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的绿色营销进行大力扶持,最终确保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实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倩,鱼文英.浅析延边酒店业绿色营销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2)

[2]俞博文.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16(04)

[3]张凯波,陈雅婷.低碳时代下杭州房地产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智富时代.2016(02)

[4]刘芳宁.国际绿色营销——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战略选择[J].商业故事.2015(18)

[5]张茂磊,郑英群.浅谈对我国绿色营销的几点思考[J].山东煤炭科技.2010(02)

篇10

而绿色营销的观念提出正是建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强调的是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的消费潮流。而从环保、节能、绿色等理念出发,它强调的是反对污染、合理并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以及立足实际地去考虑应用战略等,这样才能使项目或者产品的研发以及整个研制过程实现一种绿色经营模式,将各项资源的使用达到最大化,做到资源使用的不铺张与不浪费,以此来满足绿色消费需要、绿色服务要求、绿色消费需求等,最终实现酒店企业组织机构的长足营销目标。

绿色营销作为当下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固然有着它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由于它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可持续经济发展与经济适用原则,进而能够代表酒店企业的发展运营方向,以及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等。此外,在绿色营销运营模式下,酒店营销与服务的对象强调的都是为消费者本身而着想,更加关爱社会与社会各阶层,以创造良好的消费者效应和企业品牌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其更利于酒店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长足性以及健康性。由此,简单总结低碳经济下的酒店绿色营销是:以规划、经营、建设为主,坚持以节约能源物资、加强环境建设、提倡安全健康为辅的一种经营理念或营销方式。同时,在立足酒店本身角度去考虑,在动员各项技术管理手段时,能够最大化保全酒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人们的饮食安全、客房服务以及其他服务消费等带来了充足保障,是酒店产业实现长足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营销应用理念及手段。

二、我国酒店产业树立绿色营销理念的迫切性

目前,国内酒店产业下的各酒店组织机构发展实施绿色营销或者应用绿色营销运作模式还处于一种初期、起步阶段,所以未能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周全考虑,更有不少酒店不能自觉、主动、积极参与进来,进而使经营发展并不顺畅。同时,加上国内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技术管理手段等也跟不上时展节奏,所以在大量铺张、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对节能、环保、绿色服务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酒店消费者消费、酒店自身服务等都并不乐观,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总体而言,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以及产生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体现在:

(一)内动力不足

内动力不足其实很好理解,主要强调的是社会公众或者社会各阶层下的人们对绿色消费意识的理解层次不同,进而导致绿色消费意识建树水准都有着一定差异。主要来讲,首先是广大社会阶层或者社会公众缺乏一种环保意识,这种环保意识不单单是节约能源、不浪费物资等那么简单,而是在自身行为约束上并不能时刻做到保持警醒,认识到环保节约的重要意义,进而有损的不光是环境建设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公众的自身健康问题。其次,强调的是酒店,不少酒店组织机构未能抓住其产业市场下的绿色服务需求以及重要机遇,往往特别重视短期经营效益的变现,而不顾酒店长远发展考虑,在眼前利益与企业文化、品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上更加看重眼前的成本利益变现,经营目光缺乏远瞻性,故而导致绿色技术的应用、一系列绿色产品的开发仅能成为一种摆设,而没有实际经营、管理成果。

(二)外在力不强

如今,国内资源使用及环境建设、保护等的法规框架已经初具体系,但由于涉及到的一些细节方面未能准确明确,以及方法缺少可操作性、执法不力等,都进一步约束了酒店绿色营销的法制进步。也就是说,虽然国内有关法制条款已经明确了酒店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品处理等相关的约束规定,但法制涉足范围却是比较有限,一些执法工作在实际执行起来还缺少强制力。此外,从社会公众舆论角度看,有关外部约束影响力度还是不够,未能形成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因此,酒店实施绿色营销的外部压力不可谓不大,在特定实施阶段必然会导致开展工作相对滞后。

(三)酒店自身问题

我国酒店产业在实际经营阶段的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当然这是对于绝大多数酒店产业而言,而像国内大型酒店集团产业而言,其管理水准与中小酒店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必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于多数的中小酒店企业而言,要严格做到资源的不浪费、废弃食物等物资的合理处理,以及餐具洗涤制品的科学治理等,以保证人类的饮食健康问题以及自然资源开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如今大手大脚浪费物资、资源这种行为而言,更是要加以制止,明确各种细则、条款等,以降低酒店营销的成本费用,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变现。

三、提倡低碳经济理念,倡导酒店绿色营销的合理建议探讨

(一)加强酒店内需建设

1.制定长足战略规划。就当前趋势来看,不少酒店提倡的绿色营销口号多半是一种噱头或宣传方式,往往表面功夫非常足,但实践行为执行成果确实不力。其中的一点主要原因表现在:酒店企业并未能结合自身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管理框架做出战略调整,绿色营销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加以创新、改进或者逐步渗透,故而难以有效实施绿色营销。此外,酒店实施绿色营销强调的是长期、稳健的实践过程,需要在人力方面付出大量精力加强其执行、组织管理成效,同时要付出大量财力在绿色产品、代表型绿色产品等方面加强投资,以此才能体现出后期收益成果。所以,基于目前酒店绿色营销的发展前景及市场下的巨大潜力而言,对营销发展战略的规划以及立足实际地对酒店自身组织结构的战略调整非常重要。

2.创建绿色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有效地组织管理环境的建立才能为酒店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对于酒店全体上下员工而言,上到负责人、领导阶层,下到基层清理、服务人员等,都必须在提高服务意识及观念的同时,认清绿色营销的时代意义与重要价值,同管理制度加以结合并应用开来,以此才能明确每个参与进绿色营销的全体员工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责所在,最终达到管理、组织目标,使企业文化得以建树。

3.实施绿色组织活动,获得顾客的理解与支持。在向顾客宣传和展示绿色消费的同时,注重酒店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宣传;注意传达酒店参与社区和社会环保建设、节能降耗管理与技术创新等信息;注重采用促使酒店与社会、顾客互惠互利的举措,如进行环境绿化、推广无烟区等,达成与宾客的共鸣。

4.研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及相关项目的研发需要考虑酒店产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发展规模如何。由于每个酒店企业的战略目标、自身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绿色服务需求或是消费需求等的理解均有不同,所以对绿色产品的研发能力与水准等都有着一定差距。但不论怎样,对酒店而言,应当注重在客房服务、绿色餐饮消费以及其他消费服务等方面加以改进,并确立出绿色服务的绿色营销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以此才能保证绿色产品符合大众需求。首先,在绿色客房方面,要讲究客房装饰材料绿色、环保、无害;其次,客房内的应用物品要能够维持人们健康,避免有害物品使用;再者,尽量避免一次性产品的过度使用,维持客房绿色、环保、节能的服务环境等。此外,在绿色餐饮方面,要讲究安全无害、无毒害食品添加剂、安全新鲜、保质保量的食品或食材供应,以满足食物质量管理体系绿色标准要求;同时,在绿色食品输运、储备以及包装等过程中,也要讲究美观的同时,保障人们饮食营养搭配、饮食健康等。最后,在绿色服务方面,不仅要推出酒店的主打绿色菜肴,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菜肴、酒水、饮品等,同时要提供周到的服务,在客人离开时主动提出“打包”服务等,使食材或者菜肴避免浪费等。

(二)制定合理价格

对于酒店服务流程涉及到的经济价格定位,在考虑到绿色营销方式时,必须要立足实际,周全考虑到“环境的有偿使用”“资源合理使用”以及“污染与浪费的预付费”等相关问题,以保证酒店实施绿色营销的“环境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还能让对绿色环境造成损害的不少顾客“自觉买单”,长此以往,可树立良好绿色营销实施环境,促进客人与酒店间的和谐往来。

(二)政府加强引导,酒店积极参与

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提倡和支持酒店绿色营销行为,酒店作为企业法人应同时促进和配合政府部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保证体系。倡导低碳酒店,推进酒店业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行动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绿色酒店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排污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污染物治理和排放登记、排放收费与罚款、环境标志认证等制度的执法力度,将酒店的清洁生产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结语

现代酒店产业的持续化发展运营,必须要立足实际,考虑到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逐步将组织管理结构、营销管理方式等加以改进或者完善,以此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在效益上与管理水准上提高层次。因此,倡导绿色营销对酒店产业而言,它所具备的时代意义与导向作用非常重大,需要酒店企业高度重视与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梁海聪.酒店未来之路——低碳酒店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22).

[2]吕盛华.给家电企业低碳营销的三点参鉴[J].广告人,2010(08).

[3]高南林.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营销策略[J].经济师,2010(09).

[4]朱元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低碳营销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5]刘道精.绿色营销:低碳经济时代营销方式的必然选择[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3) .

篇1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被人们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传统经济模式的高碳型特质与全球气候保护之间的矛盾。而绿色消费模式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绿色消费具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和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四是引导生产商采用绿色原材料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

低碳经济与绿色消费具有内在关联性。据专家预测,汽车每消耗一公斤汽油就会产生2.4公斤二氧化碳,每公顷的人工林每年可以吸收24.5吨二氧化碳,这样我们可以算出一辆奥迪车每年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需要一亩的林地来吸收,有了这个一亩林地,就有养护成本,折算起来一个奥迪车每年付出成本就是2750元钱,另外就是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大约需要5万亩人工林来吸收,一个20万千瓦机组的煤发电厂,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大约需要48万亩人工林才能吸收,这样就形成生态环保的责任问题,这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节约一度电你就是在节能是相对应的,通过这组数据大人们可以看到绿色消费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绿色消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途径。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9.7%,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3%。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50公里,有4条铁路和7条高等级公路以及1条湘江水道相连。根据湖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长株潭地区的GDP占全省37.6%,2008年,长株潭地区的GDP占全省的40.9%,2009年前三季度,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3501.3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8年全年的40.9%上升为41.8%,提高0.9个百分点;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4.2%,高于全省增速1.1个百分点。长株潭三市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要素聚集能力最强、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和城市群。但由于长株潭试验区处在工业化的中期,落后沿海城市十多年。近几年经济发展快,但很多地方是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中母亲河———湘江,就一直有着“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现象。

与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源匮乏。长株潭地区是缺能地区。90%以上的能源从外地调入。其中煤炭储量仅占全国总储量的0.20%,尽管“川气入湘”,但石油、天然气匮乏。电力仅能满足需求的55%。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在规划期内,尽管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新增发电电源中,90%以上为燃煤电厂。其次,污染严重。随着长株潭经济的发展,排放在大气中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在日益猛增。长株潭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7、4%、28%、27.2%,空气质量三级,未达到国家标准,是湖南省空气质量最差的三个城市。尽管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利用效率仅为22%。地表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清水塘、岳塘和竹埠港工业区对湘江水污染最为严重,水质均为IV类。再次,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试验区的成立后,对土地需求不断增长,用地增多,耕地减少,后备资源萎缩。况且土地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使土地问题成为制约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瓶颈。最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大。长株潭在产业结构上,聚集了湖南省65%的大中型企业,钢铁、有色、化工等资源消耗大。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加强绿色低碳消费知识的教育,形成绿色环境氛围。

公众树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优先采购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有助于低碳资源利用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并制定经济政策,鼓励绿色消费。社区、企业、单位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消费知识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广泛宣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救助物种,保护自然的观念和内容,提高公众消费的素质。充分肯定节约型消费理念和文化,实行“低碳出行”、“低碳建筑”、“低碳公交”、“低碳产品”等,反对奢侈攀比的消费理念。这样可以缓解低收入人群贫穷、落后、焦虑自卑的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人文关怀。

制定绿色低碳消费的重点项目和措施,突出绿色消费的效果。

从微观上讲,比如长沙市2008年限塑、垃圾减排、垃圾分类、垃圾减排;2010年“五一”和2011年长沙市政府举行“节能设施”展销会,长沙市民凭身份证可以免费领取2只节能灯,实现家庭普及节能灯计划。

再如“禁麻”和免费开放公厕一样政府配备相应的资金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还可以增加以“绿色消费”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大赛活动;以“绿色消费”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组织开展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基地的推荐活动;继续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针对虚假、违法商业宣传的“揭谎月”活动;组织“污染毒害消费者十大事件评定”活动,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的嗜好,使绿色消费显示出以点带面的作用和效果。

从中观上讲,绿色产品是由企业生产出来的。提倡消费者食用绿色食品,而每个经营者要充分注意到这种消费的新动向,并通过合法途径赚取利润。特别是在我国买方市场的转变和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抓住绿色消费这个机遇,创造需求,为自己寻找立足的市场,同时也应该逐步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使绿色消费产品的价格逐渐降下来,让广大消费者乐于购买。长沙每年11月18日-25日举办的“农博会”,就突出了绿色低碳消费的主题,各种绿色低碳产品纷纷推出上市。针对长株潭能源短缺的问题,“两型办”提出了规划期内能源发展的重点项目,新建和扩建电厂5座,同时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机组。株洲洗煤厂维持240万吨年生产能力,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型煤生产。对燃煤污染严格控制,特别是燃煤电厂的污染控制。民用和小型工业用煤应采用洗选后的精煤或加工后的固硫型煤。电厂用煤应逐步减少原煤使用量,改用洗选后的动力煤。新建和扩建燃煤电厂安装并采取氮燃烧技术,安装监测设备等等。使绿色消费围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主题成为永恒的奋斗目标。

从宏观上讲,响应国家的大力扶植绿色产业号召,发挥政府绿色消费的示范效应。政府作为社会主体之一,不仅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职能,同时还充当着社会资源消费者的重要角色。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鼓励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从而形成绿色产业,满足社会的需要,使结构调整获得发展的推动力。政府可以建立法律规定,健全对产品的检验检查,保证真正的绿色产品大行其道、大获其利,使假冒伪劣产品寸步难行。政府可以通过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倡导,促使公众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有碍于经济持续发展和持续消费的非绿色消费予以有效的约束,以确保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有序进行。另外还可以通过绿色投资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兴起全社会植树造林,鼓励太阳能、生物燃料、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10年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以绿色消费来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C0892。

作者简介。

李社云(1970-),女,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长株潭城市。群概况[EB/OL],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http;//hunan.gouv.cn,2008-01-11。

[2]梁辉煌,两型社会背景下我国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消费导刊,2008,9。

篇12

一、低碳经济下的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所谓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应尽可能地减少化石能源等高碳能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之目的,它是一种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态。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在5省8市进行低碳产业的建设试点。

煤炭绿色开采,不仅是一个新型的概念,而且它还涉及到国家煤炭资源的开采,以及整个开采过程的清洁生产。它贯穿于整个煤矿生产规划的设计、生产方式的选择、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要素的布置、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矿山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对煤炭进行绿色开采,需要正确地处理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在开采规划设计上,煤炭绿色开采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特点,合理地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规划。2、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要大力推行现代环保节能技术,在提高其开采效率的同时,还有特别注意其他有利资源的同时开采,尽量地减少废弃物品的产生以及气体的排放。比如,可采用保水煤矿开采技术,将开采后形成的地表水引流到漏斗之中,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不致于破坏到煤矿矿井中的含水层。3、要加强煤炭绿色开采的立法工作,尽可能地将其纳入到我国法律体系之中,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4、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利用国家正在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鼓励煤炭开采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契机,从而鼓励、扶持以及引导这些企业采用绿色开采技术。5、要不断加强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断完善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体系,进一步丰富煤炭绿色开采的技术内涵。

二、煤炭绿色开采技术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在当前低碳经济的社会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应当研发绿色开采技术。

1、煤炭与瓦斯共同开采技术。开采前应当抽采试验,一般而言,在开采之前应当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出,它是瓦斯利用与煤矿安全改善的最好方法。由于我国多数煤体的透气性比较低,因此在煤层抽放瓦斯时存在着一些技术性的难题。煤炭与瓦斯共采中,开采之后围岩的压力逐渐降低,大量的瓦斯会在采空区内释放,从而形成煤炭与瓦斯共同开采。对于废弃的矿井煤层而言,经采动之后而充满了瓦斯,可利用采动之后岩体内的裂隙场分布及其钻孔,将瓦斯抽排管安装在井下,等封闭后,再抽出这些瓦斯。

2、保水开采技术。一般而言,煤矿开采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该区域的水文地质。从实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煤矿主要处在中西部等缺水地区,因这些地区的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和严重流失,已经影响到了中西部地区原本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保水开采技术的关键在于煤炭开采方法、岩层的控制技术以及岩层水流动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从而解决因煤炭开采而造成的各种水资源流失与土壤的沙漠化问题。

3、减沉开采技术。该方法主要包括两层技术,即采空区的充填开采技术与离层注浆减沉技术。采空区的充填开采技术:采空区的充填开采技术是现代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对经济发达区域解决建筑结构下煤矿开采应当加强重视。为了进一步降低采空区的充填成本,根据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在充填采空区只需保证没有充填采空区宽度不大于覆岩关键层初次的破断跨距,同时还要保证充填条带的长期稳定,从而有效地控制地表的沉陷。离层注浆减沉技术:首先要确定覆岩的关键层之位置,并掌握离层和破断的特征参数,它是对注浆减沉技术的可行性分析,钻孔的布置、注浆工艺的设计以及减沉效果的评价。

4、矸石减排技术。据统计,我国的矸石排量将占到原煤产量的百分之二十,因此,减少煤炭开采中矸石的量并将其有效的利用,成为当前绿色开采技术的又一主要任务。实践证明,通过优化煤炭开采巷道的布置,多开通一些煤巷、少掘岩巷,并且开发煤巷和护巷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矸石的产出量。从实践来看,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掘岩石巷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做好矸石的有效利用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绿色技术。一般而言,可将煤矸石用于发电,实现循环利用,同时也可以将其用于采空区的填充。

5、地下气化技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下气化技术,主要是指有计划地燃烧地下煤炭,从而使煤炭在热作用以及化学作用下,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并将建井、采煤和气化三大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物理采煤法转化成化学采煤法。煤炭开采过程中,地下气化技术一般具有投资少、污染小以及效益高等特点,因此特别适于回收那些报废矿井之中的煤炭资源,同时也可进行深部煤层开采工艺。目前来看,地下气化技术仍然处于试验阶段,有很多的问题和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加强该领域的研究非常重要。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低碳经济条件下,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技术,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臣清.刍议煤炭开采中绿色开采技术探索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12)

[2]王国鑫.矿井绿色高效开采技术初探[J].中国电子商务,2011(06)

篇13

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管理;应用;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日益突出,低能耗、污染小、绿色经济成为了当下发展的主要趋势。物流产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物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且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绿色物流成为了当下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方向。绿色物流系统的建立与当下节能减排的趋势相符合,同时与低碳经济发展的也一致,因而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1绿色物流概述

1.1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传统物流经营模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能耗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大,甚至部分物流企业的能源成本所占成本比例的40%,高能耗、重污染与当下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向违背,因此绿色物流发展应运而生。而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指导,加大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实施力度,降低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节约成本,减少能源损耗,保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稳定、协调的发展关系而建立的新型的经济模式。

1.2绿色物流发展

绿色物流就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降低物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对物流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净化,有效的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绿色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统的物流系统进行了逐步的完善,实现环境与物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另外现代化绿色物流以长远发展和全局利益为基础,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重点,以建立良好的绿色形象为目标,实现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浅析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绿色物流在我国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缓慢,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绿色物流系统在建立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立难度。同时绿色物流系统的建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对传统物流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对物流市场的稳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主要以下几个因素。

2.1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虽然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纳入了工作重点,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但是专门针对物流产业而建立的政策及法律较少,导致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影响环境的行为时常发生,绿色物流实行受阻。目前,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及法规还并不完善,尤其是一些硬性规定条例还比较少,增加了管理措施执行的难度。另外相关部门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的物流活动的监督力度较小,控制力度较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物流管理难度。这些年,我国物流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物流管理仍旧使用九十年代所制定的政策及制度,与当下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不相适应。

2.2绿色物流的技术研究和运用水平较为落后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中引入了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以及绿色包装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技术,同时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研究绿色物流高新技术发展及应用,以充分协调绿色物流、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三种之间的关系。但是我国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相关的研究机构也比较少,加上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小、操作行为不规范、无资金及技术优势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绿色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及进步。

2.3缺乏高科技人才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的参与,但是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物流经济的影响,导致专业绿色物流管理人才较少,即使有部分物流管理人才,但其对物流技术以及物流相关政策了解的不深入,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知识,因此难以在绿色物流发展的今天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各大高校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3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提高绿色物流管理水平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物流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时间尚短,有些方面发展的还不成熟,这对绿色物流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应当对现阶段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

目前,物流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物流使用的运输工具,消耗的能源多,且对环境还会产生污染,与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相违背,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例如以物流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和能源类型及规格,对能源消耗量及尾气排放标准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制定一定的鼓励措施,引导物流企业使用新型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另外还应当对运输车辆排放标准、限制路线等进行相关的标准制定,并通过实施排放补贴的方式来调动物流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的转型及发展。

3.2加大技术创新和利用力度

一般情况下,绿色物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安全技术、检测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技术等,高科技的绿色物流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我国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使经济、环境、物流三者之间协调发展,因此应当加大绿色物流技术的创新力度,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并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例如美国在物流运输、配送及包装等多方面都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借鉴外国先进的经验,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向前发展。

3.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是绿色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物流这门学科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高校在进行有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物流企业也应当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例如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聘请相关的专家参与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并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为绿色物流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物流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产物,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有关方面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相应的人才较少,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物流的进步及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对问题的详细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全面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水平。

作者:乔湫娟 单位: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娟娟.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