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高中政治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记忆,而且是无休止的重复记忆。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好政治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背诵。其实则不然,政治也并不是只有背诵才能够掌握的,我们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让政治学习不再是困难。
一、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政治只有记忆才能够学好,很多资深的教师也是采取让学生背诵的方式来传授政治知识。其实政治学习并不一定非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而可以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步。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没条理[1]。
1.教学模式陈旧。政治作为一门文科学科,它的主要学习方式还是背诵,这是不能够忽视的。但是很多政治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放任学生去记忆和背诵。老师普遍认为,背诵肯定是有意义的,如果背诵过程中超出了考试大纲,也无所谓。所以,在这种教学思维下,学生们就开始盲目地拿着几本政治课本来背诵。然而,遇到考试的时候,学生们会发现,背诵固然是有用的,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他们的大脑里一片空白。而有些问题即便是课本中有,但是需要自己去组织的内容,他们也无法正确和迅速地回答。这就说明政治学习不能只依赖于背诵,如果不理解内容,而盲目地背诵,到头来这些知识也不会属于你。每年高考的时候,一些大题都是出自于课本中的内容,这些题目的答案是需要学生将课本中几章的内容组织起来,可是这样的题往往也是学生们丢分最多的题目[2]。政治是需要理解的,它不只是需要你背诵。
2.学习内容盲目。很多文科的学生,在学习政治的时候,什么内容都学,什么内容都背诵。这样不仅浪费了精力,而且还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其实学生盲目是由两方面引起的:首先是自身方面。很多学生接触政治后发现,如果不强行记忆是无法掌握政治的,所以他们对于政治学习非常认真。但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学习思路,或者是学习的范围,他们感觉只要是课本上的内容就都得背过,否则万一出现在考试试卷中将无法回答。带着这种心理去学习,他们的学习范围必然要非常大,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学习没有重点的现象。其次,是教师方面。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不丰富,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很懒散,他们很少给学生们划定学习的范围和重点,所以学生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学习[3]。
二、如何提高政治学习效率
政治虽然是一门文科学科,但是它也是非常有逻辑的,对于一个问题,它的回答也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而且政治问题的回答思路大体相同,他们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是却有一个相同的回答方式。
1.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思路,努力让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状态相适应。例如,死记硬背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指出这种学习政治的方法不可取,因为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可能很快随着记忆曲线的衰减而忘记。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死记硬背一门课程是不合理、不科学的。那么我们将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呢?政治内容完全不必要让学生去背诵好每一条内容,因为如果将来需要政治中某一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去现场查阅文献。所以教会学生如何找资料,比让学生记住一些条例要好得多。毕竟掌握了方法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知识面,而记住一些条例充其量是一些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首先,应该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对问题的回答方式进行一下总结,然后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其次,对所需要背诵的内容要理解,重点通过案例分析来将这些概念记清楚。这样记住的内容是非常难忘的。例如,政治中的法律部分。如果让学生去背诵几个法律条例,这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举一个案例,然后把这些法律概念都用进去。这样通过一个案例就可以记住很多教材中的内容,而且案例的记忆比条例的记忆好容易得多[4]。
2.精简内容,增强记忆。针对学生盲目记忆的现象,教师应该给学生把课本内容讲“薄”,让课本内容变得有条理,这是老师的责任。教师的课余时间要比学生多很多,而且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要比学生好很多,所以教师有时间去认真阅读教材和大纲要求。然后将课本内容进行总结和格局的重新布置。让学生拿起课本就可以一手把所有内容都提炼出来,这样才算是达到了效果。学生们通过一个问题,可以联想到很多问题,从一个问题入手可以将问题铺展成一个面[5]。学生们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后,就可以在看教程内容时有很多不同的感想。当他们看一句话时,就应该考虑到这里可能出什么题。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够在政治学习领域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李静文.高中政治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2,(16).
[2]宁彬.高中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6,(07).
[3]等雪玲.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3,(11).
篇2
新课程把学生的学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基于此,我尝试着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要做到脑动、手动、口动等。
课前,要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资源,使教材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地方学生完全能自己操作,什么问题学生努力一下可能会完成,什么问题学生必须要老师的提示、引导、甚至讲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己在课前给学生安排力所能及预习作业,如读教材、查资料等,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能做,让学生在课前预热。动起来。
课中,如何把握四十分钟,组织有效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前导入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接下来的课堂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探究等形式 ,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启发、点拨的作用,创设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3
2 “点、线、面”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应用策略
2.1 寻找教学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里有很多教学大纲上的知识点及内容的关键点,把这些“点”找出来,并一一解决和消化掉是完成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课程标准,从案例设置点及查找思维冲突点两个方面来着手,寻找突破“点”,“以点带面”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打造高效、精彩的课堂教学。其做法首先是选取案例的设置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找出相关的知识分点,让学生从“点”上进行识记和细化、加深理解;并可把案例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拆分,让学生能够从同一案例的不同层面来进行掌握。其次是思维的冲突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不同的思维方式等,作为打开学生思维的突破点,在基于“点”的教学方式下,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和发展。
2.2 利用“线”贯穿知识“点”
所谓“线”,就是能够贯穿知识“点”的纲。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线”的牵引,才能将多个相互独立的知识点及案例,连在一起,从而达到在学生的头脑中组成一个连贯知识链的效果,深化理解教材间各个重点间的联系。教师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围绕线索,将已讲解过的、零散的基本概念、知识点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连成具有内在逻辑线索的“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基于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来梳理“点”与“点”的关系,认清“点”与“点”的关系,从中找出其内在的逻辑纲领。
例如,在关于真理和谬误的讲解中,首先找到如“真理”的含义,及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认识的性质等重要的概念知识“点”;然后,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指导;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生生互动,学习、讨论有关真理和谬误的区分及举例说明,总结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并举例说明。
2.3 建立、整合知识的“面”
在把知识“点”串成“线”后,要把各个零散的原理和规律等知识线索整合成“面”,来完成一个周期的系统教学。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以每一单元课程作为知识“面”进行整合;也可对整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将不同模块的教材进行整合;也可以对于一个知识内容通过“人文”与“工具”的两面性构建出相关的知识“面”。进而,让学生采取如建立知识框架图、关系图及归纳总结等方式,思考并练习把知识间的关系以“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构建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小测试,以达到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
例如,应用相关知识,作关于“基因工程”的真理性探究或漫画讨论。在理解有关“认识”“真理”及“谬误”“科学”等重点概念后,通过师生互动即教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从中得出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等哲学道理。最后,学生通过做练习进行练习提升,并通过检查、测验来进行自查和反馈。
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16-02
从心理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得以凸显,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实践成果。但是,生活化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甚至陷入一定的误区。剖析这些误区,不仅有助于我们明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标向,更有利于彰显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
一、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高中思想政治只注重生活忽略知识。生活化教学与理论学习并不矛盾,但实践中却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对立于知识化的倾向。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知识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知识而片面地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知识化,否则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学。 2.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生活化教学强调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但有的教学却只停留在生活琐事层面,以致教学过于发散,学科主题迷失。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是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全方位简单重现,而是需要具有逻辑张力和思辨色彩的内容。
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化。有的教师滥用活动,每堂课都用,每个知识点学习都用,为活动而设计各种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服务于教学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僵化的、教条式的,剥离了重要思想政治观点的活动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产生的原因
1.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认识不到位。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更新,不是让生活来代替教学,更不是教学本质的转变。有的教师将其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简单化、肤浅化。 2.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设计不科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不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简单地划上等号。不科学设计教学,难免使生活化教学陷入泛化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生活化教学与实际生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也不能对复杂的生活内容进行筛选、提取而成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实施不精细。有的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但实施操作显得粗糙,尽管有的活动和情境比较热闹,却往往有“跑题”现象,致使教学变得浮躁、肤浅,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内容,重直观轻理性。生活化教学最终也就不可能出现整体性的有意义的互动,很难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很难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的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持续的思想动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教师只有对这一问题具备深刻与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才能科学地处理生活化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社会生活为主题和载体,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准确把握这点,有助于坚定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决心,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而真正体现和贯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篇5
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与人、社会都是密切相关的。普遍认为“生活”是指人作为主体并与环境发生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人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创造了价值的过程。而所谓的生活化教学简而言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生活关联起来,并将现实中的事物作为理论教学的载体,让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过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学生活化也被教育学者越来越重视,当然思想政治教学也不例外。从客观角度分析,政治学科与平时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若能够将政治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无疑能够提高教学层次,提升教学效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三观”、认知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也可以巩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学习的习惯。归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本质上就是以政治学科作为导向,现实生活作为载体基础,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以此来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凌驾于生活之上,同时也鼓励学生用生活来“包容”理论知识。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并思考生活,并要求学生善于发掘,善于联想,将生活与学习高度整合起来,从而让他们学会生活。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无非就是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来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结合生活案例对教学知识进行高度的深化,通过教学引导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并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化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潜在需要。目前很多学生在进行政治学习时都表现出了消极、怠慢的态度,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太呆板、枯燥、无味,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明显会给整个教学开展带来负面影响。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无疑能够将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可以进行“感性化认识”,以此构建出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将大大地促进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对于任课老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而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老师的教学经验也在不断积累,其教学理念也将推陈出新,其教学能力也就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准。(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契合。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同时也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体现,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实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将生活融于教学
如果要大力推广并实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带入到实际课堂当中。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会不由自主地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老师为主体,学生围绕老师。”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新形势下,在“党的十”的新要求下,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长此以往反而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而教师自己则作为“倾听者”与“引导者”,通过这种角色转变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展开。在实施具体教学时,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在探究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认识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然后再由老师进行点评,让探究性学习发挥本质性的作用。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的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可以结合PPT或者简短视频对中国这几十年来的一些变化进行一个综合性的阐述,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进行大致、初步的了解。然后再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以网络查询、文献调研、询问等诸多方式来收集自己以及家人、朋友的生活与以往产生的变化,并以此为主题谈一谈自己的感想。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从小组中推选一名发言人来综合性地阐述小组的观点。之后老师对各小组的观点、意见进行点评,并将“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我国经济建设要求”等知识向学生进行细致化的讲解,并将“党的十”内容贯穿其中,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提出自主探究讨论演讲老师点评重点知识讲解教学反馈进行。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老师也得到了学生的教学反馈并可以根据反馈内容对教学进行优化,这就让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优化教学内容,将理论联系实际
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到“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还需要准确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并且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以此来扩充实际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明确指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认知社会、适应社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可以融入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教学并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逐步地完善自我学习方法,同时让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并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的积累不是为了积累而积累,而是通过积累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以多角度、多层面去看待理解问题,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就更加需要突出这一点。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善于引用生活案例以及新闻热点时事,以事实来阐述理论观点,让学生不再拘泥于理论化知识,让他们可以对知识进行形象化的认识。
3.构建生活化课堂环境,完善教学评估
在某些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将课堂环境虚拟化,比如,在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将课堂营造成银行储蓄环境,通过现场模拟来授予学生一些金融知识以及理财知识,并结合储蓄存款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生活习惯。在教学评估方面,老师应该将其中的一部分给予学生,并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同时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大量的沟通交流来促进师生间的关系。若老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并根据学生的一些意见与建议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让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胃口。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让人民既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同时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教学环境并努力做好教学评估工作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展开,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祚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哲学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4):327-329.
篇6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仅仅依靠教师辛勤的教学是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的,更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满足社会的高标准、严要求。这就说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将这一任务视为己任,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新途径,以唤醒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感,采用合作教学、游戏导入、专题讨论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合作探究,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因为思想政治学科中包含大量的观点性、理论性、抽象性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处理教学难点时,只能依靠口语讲解的方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材料,从中找出问题答案,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
新课标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活元素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课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生活中发掘教学的素材。如,在学习《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职能”的内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人民政府在发展昆明市的经济、民主、文化事业和服务公共社会方面的职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导课,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篇7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际看来学习中稍显单调。另外,现行高考制度偏重理化生而忽视政史地,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中要尽量换位思考,分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积极的引导。
二、“让孩子把话说完”
在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学习目标时,很多思想政治教师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自己一直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动者,不等学生充分地解释清楚,自己便加以概括和总结,最后告诉学生要怎么做。这样便弱化了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时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三、坦诚相见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坦诚”这一道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否坦诚的交流,显得至关重要。所有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换位思考,所有的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够感同身受,所以需要教学双方的互相配合,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教材中挖掘情感教育素材。课堂是教学双方主要的活动领域,在其中除了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可以充分挖掘蕴含在高中教材里的其他价值。我们以课文为依据,拿同学们唾手可得的例子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比如,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消费这一章的讲解:除了要知道消费方式,消费意义,同样我们还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乱花钱,有没有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是否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一粥一饭,挡死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2. 善于挖掘典型榜样形象。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塑造了许多带有正面能量的人物形象,如热爱祖国的鲁迅、维护民族尊严的朱自清等。这些人物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榜样,在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人性独有的魅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三省吾身,择善而从。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以这些真实而鲜活的形象去引起学生的深思,持之以恒下去,就会激发学生对这些人物的敬佩之情,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合流,在收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后,必将事半功倍。
篇8
一、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众多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知识和实践互相结合、互相作用的过程,只有学习者主动将知识用于实践,这知识才是被内化、属于学习者的,而且才能更好地体现知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就要让学生主动拥抱生活,让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丰富、充实和实践所学知识体系。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结合的过程充满乐趣和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知识的乐趣,而不是在枯燥的感觉中死板记忆所习得的知识。比如,在讲解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时,简单的讲解不一定能让学生了解这里面的全部内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陪家人一起去逛逛菜市场和商场,让学生亲自体会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和本质区别,如果学生还不太明白的话,教师可以组织简单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模拟什么是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个概念,从而能够通过生活化情境亲身体验这些区别。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要善于结合社会实际,将课本内容有效实践于社会生活,从而将复杂、抽象的理论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体验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多种方式使用社会生活中的素材
知识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高度总结,其在理解的过程中需要实际生活来注解,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做好思想政治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要有结合社会生活的意识,将脱离生活实际难以理解的内容和知识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将这些知识生活化处理;二是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和大纲的要求,做好搜集生活素材的工作。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双相结合来做好教学工作,特别是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等素材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比如,在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人的社会化方面内容时,就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意见,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还可以与外部共青团系统联合开展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用处以及社会化、文化等概念的深层含义。
三、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人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虽然学生以学习为主,但也或多或少地和社会生活有所联系。教师要明确,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是有长远益处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呢?笔者在教学中,一般都注意将教学内容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中解脱出来,从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为他们体验抽象世界中的具体感性认识奠定基础。比如,在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时,很多学生不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教师在课前、课后就可以布置几个思考题:为什么不同的商品有的价格是一样的,而一样的商品(同样用处的商品)却价格往往不一样?物美价廉一般能不能实现等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体验生活,从而获得相应的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为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四、通过生活化的作业来实践知识
知识本身是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的,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也应该牢固树立这一理念,多种方式实践这一理念,将学习的目标放在实践上,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学习成绩,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做题、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且,目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情境也给学生实践提供了众多的机会,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将如何走向社会、教学如何接洽生活作为一个大题目来思考,让学生通过这种实践结合活动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比如,在讲解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鼓励学生到周边的市场、商场问卷调查哪些消费方式是合理、正确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如,可以通过设置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如何才能解决现在遍地都是的社会问题,如可以“假如我是一个农民”“假如我是一名人大代表”等来让设想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就能深度挖掘社会这本大书,从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篇9
要实实在在地训练主观题解题的三个环节,在知识的运用过程
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有的思想政治高考题都可以转化为主观题,而解好主观题的关键又在于对三个环节的把握。(1)角度:角度把握正确,答题成功了一半。角度把握错误,答题彻底失败。所以解题前首先必须明确答题角度,是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是哲学,哲学的什么角度,辩证唯物论?唯心辩证法?辩证唯心史观物主义的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唯心史唯物主义?(2)思维点:题目要求分析哪几个层次?有设问,再在材料背景中审视设问,最后宏观把握,找出全部的思维点。(3)组织:政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念的完整短文,答题时必须有概括、有说明。思想政治高考题常常是选择一段材料来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再根据问题情景设
置问题。这类材料来源广泛,无法推测。应使用思维导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这个学科自有特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首先使用思维导图,发展互动学习,画思维导图,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创造天赋会随之产生,这样,学生就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够绘制出个性鲜明的思维导图,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才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的快乐,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的意义。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充分在正面给予引导,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师生之间就思维导图能够进行及时交流,感受思维导图带来的便利,体会绘制思维导图的兴奋,达到教学相长。
篇10
一、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到来之际,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之时,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政治学科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面对新的情况,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牢固的贵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对困难和问题,要毫不退缩和畏惧,发扬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又要有创新、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特别要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成果,并努力运用到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向深入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在的高中生是思想敏锐的一代,他们的视野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怀有莫大的兴趣。而且,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处于被动地位,讲什么听什么,老师怎样说都是对的。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凡事先问个为什么,学了理论就与现实相对照,有的甚至对教材里某些知识产生怀疑,对老师的讲课评头论足,大胆质疑。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按照学生的这一特点,各大媒体的社会热点新闻,不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具有时代性、实时性、新颖性,有较大的教育价值。为此,教师经常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新闻热点问题,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如何才能正确处理政治课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使之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主要的目的。政治课教学主要精力仍应放在课内,充分发挥教材的主导作用,扎扎实实地搞好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绝不能舍本逐末。与此同时,探求政治课的教学规律,必须要以“情”“知”“识”等引发动机,激趣。在情趣共具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科学的方法引入到竞争机制中去,使之推进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都有重要作用。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排除干扰,提高效率。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创造。
教学中,切忌用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老师要针对学生,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等,尽量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不断变换的教学方式,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中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小品、辩论等多种形式。
四、作业的创新
所谓“作业的创新”,就是改变“教师出题,学生书面完成”的单一的作业形式,让政治作业活起来。
1.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
“作业的创新”,首先要直面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弊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影响,传统的书面作业存在着“教师一味地拿教材或练习册上题目考查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原题当作业”的现象。为此,“作业的创新”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书面作业进行改良――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使之更贴近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已有实践经验有一种说的欲望、一吐为快的欲望。进而,通过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作业来备课,安排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2.让课堂作业越过“学校的围墙”
实现“小课堂”和“大社会”的结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同时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动的指导上。为此,教师有必要让课堂作业越过“学校的围墙”,让学生走出“小课堂”和“大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如教师讲解《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时,指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式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处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制作成PowerPoint等,都由学生自己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相互切磋、合作,共同完成。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锻炼并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人际合作的精神。
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内容,改变考核、评价制度
篇11
一、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作出表率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来说:“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显得更为重要,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精彩的教学语言和组织形式,展现自己的知识底蕴和魅力来吸引学生,还要从心底热爱学生,以高标准要求来严于律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言必行,行必果,以身作则的为学生做出优秀的榜样,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只偏爱成绩好的所谓“优生”,更要爱护所谓“差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同样的爱的温暖与帮助,才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从“亲其师”而“信其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事半而功倍,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反过来说,如果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语言文明,尊重别人,对人有礼貌,教育学生要做人诚实,量力消费等等,而自己却在课堂上不时冒出一句脏话,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偶尔犯错误的学生,不是关心爱护,耐心教育,而是严加训斥,甚至破口大骂,在路上遇到学生问好不理不睬,自己整天搽脂抹粉,花枝招展,或者抽烟喝酒,甚至参与赌博打架,这样的教师即使教学水平再高,在课堂上讲得再天花乱坠地生动感人,但只能让学生觉得课堂上道貌岸然的教师形象和课堂外的教师判若两人,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只能认为这个教师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从讨厌这个教师的为人,到讨厌这个教师所教的内容,对于教学效果起的是事倍功半的削弱效果。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内容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进行的是把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学起来也是死记硬背,让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的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不拘一格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在如临其境的情景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运用学生喜欢的唱歌,讲故事,举行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不再只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不是离自己遥不可及,而是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很感兴趣,养成在生活实践中处处可以运用思想政治内容的良好思维习惯。例如,在教学“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周围有些同学为自己过生日时,在饭店大摆酒席,请同学们喝酒,同学们出于情面,都得买不菲的礼品相送的普遍情况,这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同学来说,还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有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同学那么多,如果每一个同学都这样搞“礼尚往来”的话,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久而久之,对于每个同学都会成为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我们高中学生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全依靠向父母伸手,有的同学为了还同学的“人情债”,自己省吃俭用,搞得非常拮据。有时早餐都舍不得吃,甚至影响到了学习,所以消费水平应该与本人和家庭的经济收入相适应,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特别是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更不能搞攀比之风,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影响了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的主要职责。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度消费,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篇12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让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思想政治学科设计知识范围广的特点,引入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的实际接触,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亲切感。另外,还可以借助形象生动的漫画和自由灵活的图文来阐述道理,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教学“诚信”这个话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幅漫画来导入教学内容:在医院里,一位医生正在检验一张纸币的真伪,而在医生的旁边也有一位患者正在鉴别手中药品的真假。然后,让学生一边观察漫画一边思考问题:这幅漫画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什么现象?最后再导入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快速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互动学习,最终完成共同学习目标的过程。在组建小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基础等不同的个性特征,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成员自主推选组长,并由组长为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探究主题,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创设相对宽松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但是细节知识较多的课题,如,联合国、我国的宗教与民族、给政府部门献计献策、对基层民主生活的调研等。
三、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篇13
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或进行小测验等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利于新知识的接受。检查复习的方法有:口头问答、黑板演示、默写单词、公式或事件发生的年份、检查课外作业、纠正作业错误等。检查后一般要给予评定,运用五级记分法或百分制记分法,并指出优缺点,给予解释和说明。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上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和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尽力创设新颖的情景和有趣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
二、告知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通过讲述,板书或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内容。比如在内容上,可以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或者也可以提供学生平时并不一定了解、却能很快激发学习热情的新领域信息,使学生迅速集中对新课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三、讲授新课程,掌握新知识
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授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简笔画等),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觉器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地领会所听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清楚:讲授新知,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必须指出的是: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此外,教师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并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巩固和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或者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做好课堂管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我们的课堂活动一般可以分成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和课堂管理三个主要的活动模式。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有效进行,因此,不仅在上课开始时,而且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一堂课的结束,教师都要注意调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缓和和解决各种冲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教学内容。
五、布置好作业,注重课后学习
作业有课内的和课外的,口头的和书面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是为了使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产品,产品是否合格表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对于课内作业,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让大脑处于高度专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思维最佳时刻,进行指点,引出新授内容。这时再提出新问题,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启发引导他们分析归纳,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至于课外作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检查作业时要区分合作完成和抄袭作业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前者值得表扬,后者要予以说服教育。同时,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术折磨学生。作业的形式也应多样化,让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发展个性。
六、进行教学反思,以便精益求精
这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为使每一堂课上得更好,每一节课课后我们都要静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智以及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记下得失,重新设计教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教育手段与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以上内容简单描述了关于课堂教学步骤的安排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同时也不能用一种结构模式否定另一种结构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世界上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由于教学工作者选择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上的倾向不同,其操作的式样也会不同。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课堂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