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HTH]二、明确地理能力培养的目标
地理教学应培养哪些地理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
1.地理自学能力,即独立阅读地理教材的能力。如:能读出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到知识的要点和重点;读懂地理图、表的内容,理解地理图、表的主要含义等。
2.地理思维能力,即善于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就是对教材文、图中出现的各种地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处理。
3.地理运用能力,即灵活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就是能运用教材中所学过的地理原理,去认识、解释和解决所遇到的课本以外的种种地理现象和问题。
4.地理实践能力,即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如今的考试题提供的材料都非常新颖,如果这些地理能力不强,恐怕连题目都难以读懂,更不用说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形成科学、规范的书面表达了。
[HTH]三、培养地理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篇2
篇3
(二)地理教师未能全面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地理教材的编写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教科书中,其教学内容会为教师和学生预留一些思考与探究的空间,而并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没有了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依据,教学工作不知该从何下手,教学内容的讲解开始模糊不清,教学方式也变得有些混乱。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地将教材所留下的思考与探究的空间利用起来,更没有将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也是造成地理教学生活化无法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
(三)地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不够
一方面,教师筛选教学资源的能力不够。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关于地理知识方面的信息量非常大,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可以获得大量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内容。在这如此庞大的信息面前,教师却不知该如何筛选信息。使得原本有利于教学活动进行的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成为了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分析能力不够。随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深入,许多教师已经开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然而,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这些信息的讲解也只是停留在借用、辅助的层面上,而未能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使得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联系不够透彻,也就导致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转变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
针对于地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理解的偏差,必须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全面认识生活化教学理念,才能在地理教学中将这种教学理念运用得更为得心应手。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当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加快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力量,将新型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思想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当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来全面认识生活化教学理念,并努力地将实际生活与地理教学联系起来,使生活化教学理念深入到地理教学工作中去,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
(二)开发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资源
一是将教材内容与本土地理结合。地理教学中的知识可以按照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大范围内通用的知识,如四季的变化、地球公转、自转等。另一方面则是具体到某个区域的地理知识,如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山地地区山脉走向等。将当地地理环境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地理知识。二是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与地理相关的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关于生活中地理问题的深入交流,不仅能解决一些难题,还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一是实现学生地理学习的生活化。地理学习的生活化,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与地理学习相关的问题,并通过观察、研究、讨论等方法寻找答案。二是实现学生日常生活的地理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生活中也处处与地理知识相联系。实现日常生活的地理化,也就是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通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来巩固并拓展知识,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价值,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4
1.教学生掌握“读图三步法”。一读图名,即这是幅什么地图;二读图例和注记,即图中的符号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含义;三读图表中表达了哪些地理信息。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让学生掌握“读图三步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2.要指导学生有序看图。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步地进行。例如,我们在认识“区域位置图”时,通常会按照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步骤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强化教材中的图表的阅读与识记,这是认识其他图表的基础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各类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图像系统,只有对教材中的图表做到熟记于心,才能有助于认识其他各种变式图、不同尺度的区域图等图表。
1.学习新课时,应要求学生利用地图查阅地理知识,在地图中圈点地理知识,养成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思维的习惯。
2.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多插入地图,利用地图增强知识的形象性,教学生使用地图“说话”。
3.课后作业练习填图,把基础知识落实到地图中。
4.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动手绘制地图,如在中国空白地图上绘出主要山脉、填注主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等。
三、强化图表归类的教学训练,培养对不同图表的阅读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通过读图步骤的培养和对教材中图表的阅读和识记,学生基本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基本的读图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就必须将图表归类,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各类图表的读图方法和关键注意点。
四、培养学生的记图能力
记图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记忆图示的重要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心理图像”。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记忆训练。例如:形状联想训练――长江干流是字母“v”和“w”的组合,黄河干流是个巨大的“几”字形等。通过各种感观的结合,形成有效记忆,从而更多地积累地理信息。
五、培养学生的地理图表分析能力。
地理事物的联系性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形成这样的理念:各地理要素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这些系一般有规律可循。例如,地理位置会影响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河流、植被等要素,并且自然要素又对工农业生产、交通、旅游和聚落等人类活动产生影响。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联系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篇5
在完全中学,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像有的学校,初高中地理教师彼此熟悉,有时还互相兼课,只要我们确立正确的观念,自己不轻视初中地理教学,尽量把初中的地理课上足、上实、上活,就能取得成效。正如网上不少人讨论的,初中地理应重视地理兴趣的培养、地理观念和地理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只硬塞给学生地理知识,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地理的,应当顺应新形势,让其主动学习,顺利开展“衔接教育”。运用小组学习、主动学习、开办讲座等形式,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对纯初中学校,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督导力度,改变现有的考试和考核制度,还给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
二、高中阶段要积极应对,做好高中阶段的补救措施
1.备学生――做好调研,了解学生的基础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主要时期是在学生进入高一年级阶段。高中开学伊始,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对他们在初中的地理学习情况、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学习的习惯等作出了解,拿到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的地理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次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轻敌”与“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名称、特征和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气候的基本知识,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身。
2.备课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
要做到初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熟悉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已经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
如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在初中地理中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的划分等意义。而在高中地理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并且加入一些抽象的分析判断及计算题,知识显得琐碎而深奥,给了高中地理初学者一个下马威。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就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尽量地将知识系统化、简单化,对难掌握的要细化、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晨昏线的判断与应用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教师通过多画图、多分析、多练习,善诱导,使学生牢固掌握判断方法。
3.备教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1)学习生活化,根据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 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要让学习地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 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因此, 学习地理, 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2)培养学生读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 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 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 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 熟记; 平时多看地图, “ 图不离手、人在图在”( 每次看几分钟也行) , 把地图印在脑子里, 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 当解答地理问题时, 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 并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从容作答。只要胸有成“图”, 定能事半功倍, 水到渠成。
篇6
在新的教育思想支配下,我们应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要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
二、教师要有效落实新教材中的“活动”“思考”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材结构设计上很大的变化,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
例如:“气候”这一知识点一直以来是我们地理基础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新课程关于“气候”内容却以案例、活动的形式“蜻蜓点水般”点到,这似乎颠覆了以往教材中重点、难点的安排,让一线教师很难适应。其实这恰好体现了新课标层次教学以及与初中教材的衔接,有利于师生主体地位互换。因而需要我们教师 “巧用”、“深挖” 。如何“巧用”?对必修地理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对“气候”知识的掌握不宜过深,只需了解浅显的内容即可,所以以活动的形式掌握典型的气候知识足矣!如何“深挖”?主要针对选修地理的学生,课本两则“活动”基本囊括主要气候类型,再借助配套地图册和初中地理知识深挖课本,归纳出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等基本知识点,然后具体分析各大洲气候间的内部分布规律及其联系,做到步步设疑,层层推进,注重师生互动、互教、互学,让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极大的地理知识,构建具有综合性和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我们借助地理新课程“活动”“思考”这一闪光内容,实现地理课程的换位教法,就能很好实现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在课堂上灵活、自主的掌握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地理知识。
与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组织形式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引导的价值,更加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能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对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有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之后,这些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三、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如我在讲热带雨林气候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说明“赤道附近某地房顶为什么会是尖斗状的”。如果在过去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醒:当地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学生会回答:“为了排水”,有这样的结果就行了。而新的课堂教学目的却要求,不能单纯要这一答案。因为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分析、怎么去搜集信息,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学生不需要任何地理方面的知识,也不需要知道如何去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就可得到这一知识点。然而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这个单一的、孤立的知识而已。
篇7
1.地理学科中的能力概述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必不可少的一般能力。而所谓地理能力,则是一种专项特殊能力,是指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解释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勇于探究、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聪明才智,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现在的高考题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察了学生的识记知识能力、理解及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地理计算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对图表信息的分析归纳和处理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地理景观的判断能力等地理能力。
2.地理学科的能力培养目标
2.1地理自学能力。即独立阅读地理教材的能力。例如,读出教材"文字系统"中的知识点,找到知识的要点和重点;读懂教材"图像系统"的内容,理解地图、图表的主要含义;独力完成教材"练习系统"的具体要求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课内的探究能力。
2.2地理思维能力。即善于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能对教材文图中出现的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等感性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归纳、整合等抽象认识处理。
2.3地理运用能力。即灵活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能运用教材中所学过的地理原理,去认识、解释和解决所遇到的课本以外的种种地理事物、现象和问题。
3.中学生地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3.1多激励、活课堂。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多思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敢于质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活跃课堂氛围。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用理解的微笑、耐心的态度来化解学生的焦虑。在学生迎难而上时,我们应该用嘉奖的眼神、真心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课堂的趣味。这样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的敏感和追求、对学习的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3.2从地理事物发展的条件和过程去认知。地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一定条件促成的。地理教师要挖掘出这些条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了解和明确这些条件,进而去分析和综合它们所起的作用。例如,我国的季风是怎样形成的?可向学生说明: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很不相同。在同样强度的阳光照射下,陆面增温快,温度高;海洋增温慢,温度低;再者,光照减弱后,陆地降温快,海面却仍保持比较温暖的状态。其次是太阳的光热量随纬度高低、季节变化而分配不同。由于有了这些条件的影响,于是就形成了冬季大陆上气温低,气压高,风由高纬大陆吹来。夏季则相反。根据这些条件,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冬季常刮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多吹偏南风,湿热多雨?从而获得我国季风形成的知识。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也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教师应根据这个规律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有全面的、深入的认识。
3.3开展好课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引进地理今天的新发现、新进展,介绍当今世界地理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地理知识在工业、农业、军事、环保、日常生活等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体验知识、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事求是、勤奋、百折不挠的学习品质。
3.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最佳方式。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完全摆脱教材固定模式与教师习惯思维的束缚,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去观察课堂教学中所无法直观感受到的一些道理,去领悟课堂教学中所无法提供的奥秘,触摸课堂教学中所不能获取的东西。
3.5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应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而是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
篇8
德育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灵魂所在,将德育贯穿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世界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体现地理教育的方向,是实现地理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以德育渗透,引领教材研习
地理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挖掘德育因素,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润物无声。
地理图片、声音和影像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精神的良好载体。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地理居于首要地位,因为地理是现存的,可以实现学生的实地探查。通过对地理图片的认识,可以了解我国国情,如我国雄鸡状的土地面积,什么时间失去了部分“鸡”,为什么“鸡尾”依然存在领土争议,以及的问题等。
地理教学可以激发强烈的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对我国居于世界位次的正确认知;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瞎子岛”的回归,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展现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复兴,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基本立足点,在于正确和客观地了解对我国的地理国情。目前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低,我国的发展依然需要从综合国力的角度出发,所以在激发学生自豪感的同时还需要避免盲目。
教师应在德育渗透精神的指引下,对教材进行有效的研习。教材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对家乡的认识,从爱家乡起,实现爱祖国。
二、以德育渗透,激发“三观”形成
从地理教材的内容入手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科学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学生“三观”的树立是一个渐进性的、积极的过程。
在讲解地壳和地表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运动的唯物主义观点,因为物质是运动的,其中地质的运动也是一样的。“地质的作用中内力起到建设的作用,外力的作用在于破坏,并且他们的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在对作用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说明内外因,以及质量变的哲学价值观点。对内外因进行分析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以及量的积累,促进其中质的转化,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树立。
教学人口和环境时,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角度对学生提出问题:人类的发展如何与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和共进,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对自然活动与人类的认识中体会自然界是运动和变化的,并且是处于积极联系的过程中,其中天体的演变、气候的变化和城市的转变都是存在必然联系的。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教师应有效挖掘德育渗透的知识点,增强对学生的辩证主义认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三、以德育渗透,唤醒成才精神
地理教育对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在教学西方国家区域地理时,可以激发学生的不服输劲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神舟飞船、嫦娥卫星的发射,清醒地树立“立志成才,为国争光”的理念。
通过地理学习可以了解中外名人的故事,如麦哲伦环球航海,百转千回,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了认识世界的新纪元;再如我国的郦道元撰写《水经注》,徐霞客撰写《徐霞客游记》,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四、联系乡土教育,实践中渗透德育
地理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的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充分对素材进行挖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对本县的碣阳湖进行考察,发现其污染情况,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对碣石山和五峰山的旅游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其对比中的优势和劣势,激发学生对昌黎的热爱,促进对等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带领学生对华夏酒厂和朗格斯酒厂等进行观察,对县内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引导学生调研杏树园的养花产业,以及两山地区的果木行业的发展,让学生的调研成果汇编成《美丽的昌黎》,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积累素材。
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关心县内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紧扣时代特色,促进资料的不断更新,以及展现出时代特色,促进学生对“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精神的展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繁荣家乡,以及提升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昌黎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钢铁大县,积极为钢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把握时机,有效实现学生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反复渗透,进行自觉性和强化性的渗透,有效结合中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接受的能力,增强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艺.大学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5).
[2]邵帆.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教育界,2011(26).
篇9
一、“活动”栏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教学现状
现行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有活动、阅读、案例、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五大栏目,而“活动”栏目在现行高中新课标教科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高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必修I-III中的“活动”就多达91处。它把地理知识与学科能力要求以“活动”栏目的形式植入地理教材,以“活动”为载体说明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品质,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功能特殊,是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理念的具体体现,其内容与要求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核心知识与各项能力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与有效途径。
然而,在目前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教学的实施状况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课程紧张”“条件有限”是许多教师不能完成“活动”教学的理由,往往导致不能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正常序列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的把握不得要领,“活动”教学常常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更有甚者把“活动”留给学生课堂自学或干脆将其置之一旁,使其成为教学盲区,为有效实现“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深刻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应得到应有重视。
二、“活动”栏目的功能和作用
为形成重视“活动”栏目教学的思想意识,让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在充分理解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教材“活动”栏目设计意图的研究,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功能归纳起来如下:
1.“活动”栏目提供的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知识载体
现行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形式多样,涉及思考、问题探究与讨论、资料的阅读与整理分析、调查访问与知识应用实践、归纳总结、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但其在教学功能上都有明确的目标性,即通过教学栏目提供的“活动”素材和范例,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构建知识。梳理教材所提供的各种“活动”素材,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活动”在素材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注重选取隐含深刻地理规律、原理的典型事例作为案例。在问题设计上,注重设问的情境和问题的探究价值,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在实施与操作过程中,注重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全面理解掌握科学、系统的地理知识。
2.“活动”的过程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有效的学习实践才能完成,而合理恰当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在国际教育界颇得认可的“建构”学派也认为,知识不是受纳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构建的。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活动”栏目的设计使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外部刺激的简单反应者,而是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
者,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地理课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环节,增大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是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及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
三、合理组织“活动”栏目的教学
对于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关键在于合理的方法设计与处理手段,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具体分析,要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运用师生对话、讨论、小组合作、分组竞赛、课外调查实践、表演展示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这样的活动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总之,新课标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教学中如果对这些“活动”的功能和重要性认识到位,设计并应用好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倡导学生不要把学习的目光局限于教材和狭小的课堂,要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张捷.引领高中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篇10
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基本地理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障碍,在材料分析、系统归纳等能力方面有欠缺,教师在做好引导工作的同时,适度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地理分析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各种地理图表和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进而从地表形态拓展到其它自然条件对交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典型交通线路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做出正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探究与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总结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走向、线网密度以及布局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应用“案例型”学习课型,旨在通过对实际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及各种类型的景观图片与图表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以讲述、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客观地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提高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人地和谐的地理观念。
六、教学资源
宁夏地形与主要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图;成昆铁路示意图;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图;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和交通线密度比较表;“南船北马”图文资料;中国成昆铁路的一个隧道口图;青藏铁路图文资料(P82案例研究)。
七、设计思路
篇11
1.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要切实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法,采用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法,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动眼,要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2.重视读图、填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新教材,都有大量的地理图表,并配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表提出问题,分析图表解决问题,读图填图巩固知识,养成学生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联系乡土实际,充实教学内容
在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乡情,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要遵循“二分论”的教学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既要使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优势和祖国建设成就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要明确指出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并联系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建设规划,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光明的前景,教育学生为祖国建设而献身,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树立建设祖国和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4.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直观教学,就是利用挂图、模型、投影、幻灯、录像、电影等媒体,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图、形、声、色吸引学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优点,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以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注意成功教育和愉快教育手段的应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进度,考试题目难度要适中,教学语言要直观、幽默诙谐,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得会、听得进,使学生经常有成功感。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做任何事都得有方法,现在提倡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好的学习方法则是会学的关键。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学会学习,这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标志。地理教师充当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篇12
高中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有二: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不同区域有差异性。这两种特性决定高中地理学习需要有思维转换,对地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周全思考。
但长期以来,许多文科生把地理思考只局限于文科思维;加上初中对地理不重视甚至忽视,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仅靠对结论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原理的探究,造成自身地理知识掌握先天性不足,碰上新问题就束手无策了。如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简述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早,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时如何定。而有的教师进行教学时也没有深度分析,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留下了欠缺。做简单的题目不难,但对较有思维深度的题目就没了思路。
2.综合分析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用全面、综合、批评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对地理基本原理探究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点,经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不清,从而无法形成周全的思考。如学生对气候要素的理解,常认为太阳辐射强的地方,该地方的热量一定会充足。但这是错误的结论。要问为什么,学生就蒙了。这就造成了在分析青藏高原农业生产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不足”的现象时出现差错。
学生忽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思维广度不广,深度不深,思维能力不强。例如在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为什么比较平缓,而云贵高原则崎岖不平时很多学生就被难住了,其原因就在于此。
3.学生思维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干扰
平时做练习,有的学生虽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地理思维条理不清,忽略给予的条件,违反了逻辑性,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如高一的简单热力环流的形成,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冷热不均是引起发生环流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的条件,造成对高低气压产生的原理模糊不清,得出了大气垂直运动的气流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1.教师加强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的启发诱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如分析地球海陆格局形成时,学生有一些全球地貌形成的知识,比如知道大陆漂移说,但具体应用分析就不太清楚。这时老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加以引导。如大陆飘移时板块运动会有几种情况,受力状况如何?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学生会发现全球海陆地貌格局的形成是与地壳运动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有关,还与岩石受力能力状况有关。然后再归结到课本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理解产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分布。这样的启发,学生就很自然地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2.教师要完善学生思维结构,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如高三复习阶段,这时学生应该已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积累,但仍很难有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地理复习教学中,对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练习要有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些练习,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进行备课。如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为什么比较平缓,云贵高原则比较崎岖,就需逆向性思维,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作用的时间长久等诸多知识,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就得到比较全面训练。同时,还需完善学生地理知识结构,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目录的标题,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篇13
1.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
1.1浓厚的趣闻性
地理教学中选取的案例来源和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来自于报纸杂志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是来自于电视网络的视频音频形式。丰富的地理教学案例可读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通过阅读分析教学案例,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地理知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案例的选取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实例,可以有加工补充,但不可以是虚构杜撰,并且教学案例要突出强调依托客观生活实际来表现相关地理知识。因此,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探讨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着的丰富地理知识,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会越来越高[2]。
1.2较强的综合性
选取的地理教学案例本身内涵丰富,它是包括基本地理事物、地理特征、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地理背景资料。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筛选,更需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获得问题本质的所在。经过案例教学的不断训练,使学生筛选、提取、整合加工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2.1案例要富有时代感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的重大地理问题。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时代性和适用性,选择那些来源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例如: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的海岸附近海域处(38.1° N, 142.6° E)发生了 9.0级地震。震后30分钟紧跟着发生的特大海啸让日本损失惨重。截至到3月21日,大地震及海嘯已造成8649人死亡,12877人失踪。大地震及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情,使日本及太平洋地区处在核辐射的阴影中。
本案例可在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人教版)地质灾害章节中得到运用。本章节介绍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课堂设计可借助以上案例设置地震爆发的原理成因、破坏程度、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灾后重建及联系我国地震地质灾害情况等问题。
教学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必须及时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代进程合拍,同时使用富有时代气息、新颖的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看到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和地理教学相关的时事要闻都可以及时整理、收集并加以处理,结合教学进度作为新颖的案例适时地展示给学生。
2.2引入乡土地理,使案例生活化
学生本乡本土的家乡地理环境称之为乡土地理。乡土地理反映的地理问题是直观而具体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对此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从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中挖掘搜集乡土地理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在实践教学中进行运用,不仅补充了教材内容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更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最终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
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挖掘乡土地理案例,能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通过对家乡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来理解知识原理,既促进了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同时又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育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以桂林地区为例,桂林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由于桂林市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桂林当地很多的乡土材料都可以选为地理教学案例进行使用。
2.3鼓励引导支持学生发掘搜集案例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引导支持学生自己通过社会调査、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去发掘搜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学生自主发掘的案例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以主角身份进入案例,获得最直接的切身感性体验,较之于间接获得的材料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教学案例素材的做法,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更加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来源,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到达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内容教学中,以桂林漓江景区为例,组织学生到漓江附近展开课外教学活动,亲身实地的了解目前漓江景区幵发现状与当下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们拍摄照片,并做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从而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总结出开发旅游的经济效益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再回归到课本内容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兴趣盘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
3.结论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又不是完美无瑕的,它除了自身独特的优点之外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案例教学法亦是如此。比如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有限、案例教学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不足、以及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高要求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一种方法贯彻始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客观、理性的使用地理案例教学,才能充分展示地理案例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