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生的德育表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意思的问题,让他们感兴趣,并且认为值得去做,于是他们的表现欲便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众所周知,负数的引入,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每次当教师按课本的安排讲完这部分内容以后,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似懂非懂,他们虽然能承认负数的存在性,但却不能真正理解负数的意义。为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并突破他们的认知障碍,在进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篮球赛的某一场比赛中,我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3个,结果全场赢球8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6个,结果全场输球2个,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展正、负数表示出来。笔者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甚至有学生竟然起来要求发言。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如果把赢球记作“+”,输球记作“一”,那么这两场球赛赢球数分别为:(+5)+(+3)=+8;(+4)+(-6)=-2,笔者立即给予肯定和赞扬。我接着又问:“哪些同学与上面同学的思路相同?”几乎全班同学举手,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个例子能让学生体会到正、负号的规定不仅仅是实际需求,而且也成为他们自己的一种愿望,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和正负数的距离。接着,笔着又要求学生每人举出两个与正负数联系密切的例子,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提供表现的机会
要使学生的表现欲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就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不仅仅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表现力在难度更大的机会中得到发挥并能获得成功,还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暂时尚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尝试“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表现的热情。
三、要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又要正确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表现不是出风头,临是练列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每个学生必须以平等的角色,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以前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数学基础不错,学习也很用功,但她只是自己闷头学习,课堂上不愿发言,明显地缺乏一种参与意识。后来笔者多次找她谈心,使她逐步端正了自己的表现欲。不久她在课堂上就有了精彩的表现:一次习题课上,她把三次多项式:x3+2x-3,分解因式,竟用拆项、添项以及借助多项式除法等五种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x-1)(x2+x+3),使大家大开眼界。 转贴于
当然,在数学课堂上,也会有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太强,因而难免有些弄虚作假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加以批语,时刻不要忘记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表现欲。
四、要强化表现的内功
如果说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去表现自己,那么,扎实的基本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高的分析、归纳水平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个性品质等,都是表现成功必备的内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内功,使他们掌握良好的表现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增强表现的信心。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这是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但由于他们底子薄,知识容量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对多层次问题的驾驭,时常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因而会导致他们表现失误。面对学生的这种困惑,笔者采用了逼进思维法,即把问题进行分析,化整为零,分步推进。
五、要克服表现的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篇2
一、道德行为偏差的表征
中职学生品德行为偏差指的是中职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道德要求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90后”中职学生大多处于15―18岁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独立意向发展迅速,正确的道德认识比较薄弱,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各种消极或错误行为的诱导而盲目地模仿和追求,出现品德行为偏差。
1.思想品德的游离现象
所谓思想品德的游离性就是指品德的不稳定性和两面性。首先是在语言与行动之间的游离,即言行不一,当语言的巨人,做行动的矮子;其次是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不同情景中品德表现发生脱节游离;最后是在“他德”和“我德”之间游离,即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往往“宽以律己、严以待人”。
2.价值取向的唯我性与重利性
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实行的自我保护原则,强调个人价值及其重利性、竞争性,对“90后”中职学生的影响十分深刻。在他们心中,教师和家长不再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而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判是非。他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往往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与功利,主张与强调“利己与利他统一”、“公私兼顾”、“索取与贡献并重”等,这些观念成为部分“90后”中职学生价值取向的主导。这说明市场经济既有诱导他们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影响,又有诱发学生个人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如任性、自私、唯我独尊、唯我独优、自我中心、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等,即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唯我性与重利性的倾向。
3.社会公德自觉与文明习惯欠缺
“90后”中职学生自律品质较弱,对问题认识存在“反复性认同”障碍,因此在遵守纪律、遵守公德秩序、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等社会公德方面缺乏自觉性,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等在中职学生中严重存在。有调查表明:虽然“90后”中职学生经常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数不足6%,可偶尔不遵守社会公德的比例却比较高,如打架斗殴现象达35.2%,骂人、说脏话达52.4%,随手扔废纸和垃圾达46.6%。这说明他们的道德水准离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意志薄弱与行为的攻击性
“90后”中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祖辈与父辈的“双重宠爱”,从小就形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很少独立面对挫折,因此心理承受力、自我约束力、自我平衡力都比较差,而进入中职学习远离父母、必须独立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常采取逃避或攻击的行为方式。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为逃避学习而逃课、逃学,甚至出走等;受到批评后采取对抗、报复、迁怒等攻击行为,来寻找维护自己心理平衡的支撑点;受到委屈后还会通过一些极端行为方式来发泄。
二、道德行为偏差的成因
1.心智发展因素
“90后”中职生大多15―19岁,处于青春期发育与心智成熟的最关键时期。首先是在生理发育的迅速与心理成熟滞后之间的矛盾造成人格完整性欠缺,容易出现身心发展失衡状态,认识问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次是生理躁动引起的心理波动,而造成他们思想道德认识的反复性认同障碍,道德认识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在反复中递进的;最后是他们的独立思想、自主判断能力都空前增强,容易形成“反控制情绪”,而在自我意识强化过程中,道德认同感在弱化,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分不清美与丑、勇敢与卤莽,形成自我意识强化与道德认同感弱化的矛盾。
2.社会因素
“90后”中职学生成长于公民主体意识开始强化与张扬的社会发展时期,道德发挥的社会背景与机制的巨大变化对正在社会化的中职学生产生影响和冲击。(1)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成熟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诱发了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在人际关系中,造成道德观念淡漠和扭曲职业道德沦丧;竞争原则造成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盛行。(2)大众媒体的误导。商业利益的驱动,一些大众媒体充斥格调低下的作品,形成一股学校、家庭无法阻拦的冲击波。中职学生涉世不深,正在成长发育,属于易感人群,缺乏辨别力、抵抗力,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引导。
3.学校德育低效
学校教育阶段是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目标“泛政治化”弱化了其社会控制功能;内容知识化忽视了道德实践,学生出现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方法追求听从与服从,限制了学生个体道德反省能力和自由选择真理的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德育过程的形式主义与无计划性及德育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德育目标严重错位、方法简单、内容空泛及过程形式化。
4.家庭教育的缺位
“90后”中职生的父母正处于人生与事业发展的顶峰期,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很少关照孩子的思想品德;而许多父母把握不住对待独生子女的情绪天平,在严厉与溺爱之间走极端,持有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知识轻能力等观念;还有些家长自身品德上存在缺陷,或者是家庭的危机与矛盾,使学生失去正常的教育环境,对“90后”中职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原发性影响。
三、道德行为偏差的矫正
1.优化整合社会德育力量
我们需要从历史高度以战略眼光来认识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立法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立法,注重实施,整治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为中职学生提供清洁、良好的学习环境;大众传媒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制作刊播有利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公益广告,增加数量并提高质量,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社会、学校、家庭应三方配合,建立三位一体的合力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教育职能,为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拓展和完善学校德育运行系统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面对个性飞扬的“90后”中职生,我们应重视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把学生真正作为教育的主体,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时展、中职学生的年龄与思想特点,及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来丰富德育的内涵,革新、充实德育内容,使德育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中职学生思想实际,要在继承中求创新;德育方法从单一灌输式转向渗透式,在实践活动中使德育的艺术性和内隐性相结合,做到寓教于无形。
3.强化自我道德修养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等方式,来提高和完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质,实现道德培育由他律转向自律,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促进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4.重视和发展家庭德育功能
虽然中职生在家时间较少,但家庭中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不仅能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还能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父母需要更新“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理念,代之以肯定、支持、鼓励的管教模式,用温暖、宽容、真诚的亲情来感染子女,建立和谐的家庭互动关系,增强德育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篇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103-0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表现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映了是否真正承认学生是主体、学习主人的问题。认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当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要设计值得表现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值得一做,因为不认真思考很难得到圆满的答案。于是学生的表现欲便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众所周知,负数的引人,是初中起始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每当教师按课本的程序安排教学内容,讲完之后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虽承认它的存在性,但尚难深刻领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突破认知障碍。笔者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篮球赛的某一场比赛中,本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3个,结果全场赢球8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6个,结果全场输球2个,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和正、负数挂起勾来。教师余音未尽,学生即刻沸然,还有学生竟起来要求发言,一位学生给出如下回答:把赢球记作“+”,输球记作“-”,这两场球赛赢球数分别为:(+5)+(+3)=+8,(+4)+(6)=-2
教师马上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又问:“哪些同学与上面思路相同?”几乎全班同学举手,气氛极为活跃。此举使学生体会到正、负号的规定不仅是实际需求,甚至成为他们自己的愿望,这就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和正负数的距离。紧接着,教者又要求学生每人举出两个能与正负数联系的得体的例子。在诸多例子中,确有许多精彩者。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要提供表现的机会
要使学生的表现欲成可以现实的表现行为,就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还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较大难度的情况下表现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尚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成功中尝试成功体验,树立自信,进而提高表现热情。
在学习几何课时,为了使初中学生较快地建立起“立体意识”,笔者给每位学生发了六根火柴。让他们搭出尽可能多的三角形来。学生兴趣很浓,但由于开始时思维囿于“平面”,一时难以奏效。教师本想给学生暗示,但话尚未出口,已有多位学生举手告捷:他们搭成了一个四面体,成功地搭出了四个三角形来。对学生卓有成效的表现,教者立即给以热情的鼓励。学生们都以羡慕的眼光投向他们,这几名学生一时成了“英雄”。通过这个开放型命题的解答。不仅使每个学生展现了自己的表现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要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又要正确进行引导,务必使学生明白,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每个学生必须以平等的角色、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中去。
一位女同学,数学基础不错,学习也很用功,但她只是自己闷头学习,课堂上不多发言,明显地缺乏参与意识,后经教师多次找她谈心,使她逐步增强了表现的欲望。此后她在课堂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例如,在一次习题课上,习题要求对三次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她竟用拆项、添项以及借助多项式除法等五种方法进行求解,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这使大家大开眼界。
毋庸讳言,在数学课堂上,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太强,因而难免有些弄虚作假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加以批评,时刻勿忘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渐渐树立起正确的表现欲。
四、要强化表现的内功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这也是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但由于他们底子薄,知识容量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对多层次问题的驾驭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往往导致表现失误。面对学生的此种困惑,笔者时常采用逼进思维法,即把问题进行分解,化整为零,分步推进。例如,初一的代数课程有这样一道课外补充题:x的倒数等于它本身,y的相反数是0.1的倒数,负数z的绝对值是8,求代数式4x-y+3z。由于此题构思较复杂,对于初一不少学生可以说,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顾此失彼状态,思维极易“短路”。而同学们普遍的心态是:既想表现,却又无把握,不敢表现。所以,此刻教师便应也挥主导作用,适时帮助学生分析难点。
首先,让学生分别求出x、y、z,三位学生先后举手,轻松地求出:x=±1,y=-10,z=-8。三位同学做出了较好的表现。随后,大部分学生也较顺利地求出了正确答案。
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头反思:此题难的不是题目本身,而在于自己的分析能力、思维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基本功不扎实,因而,师生们很快地形成共识:务必夯实表现成功的基础一强化学好数学的内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不仅乐于表现,而且还会有出色的表现。
五、要克服表现的心理障碍
篇4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中,心境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影响心境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环境。特别是对于声乐学习和演唱来说,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求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境,继而获得表现欲望的激发。举例来说,人站在空旷的高山顶上,都要情不自禁地高呼一声,根本原因就是此时此地的环境使然。具体来说,声乐教学中的环境创设,包含两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具体环境,包含教室和琴房以及内部的物体摆放等。如琴房,作为学生歌唱学习的主阵地。如果有明媚的阳光、摆放整齐的书籍、镜子以及一尘不染的钢琴等,学生们就会迅速形成一种积极歌唱状态。反之,如果是一个脏、乱、差的琴房,势必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抵触和反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物质环境有足够的关注,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这将会使接下来的学习和演唱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作品环境。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对作品的环境进行复现,也是激发起学生表演欲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营造出一个作品情境,学生的表现欲望自然就会被激发。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这样的场景,情感会被充分激发,并愿意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这种情感,由此也就获得了表现欲望的激发。所以,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作品环境,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学生表现欲望激发的基础性因素来看待。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歌唱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要以良好的音乐素质作为基础。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不但能够使个人的歌唱欲望得到激发,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舞台表现。具体说来,这种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歌唱基本功的夯实。难以想象一个基本功不扎实的演唱者,会渴望在舞台上歌唱。只有基本功越扎实,学生才越愿意将自己的歌唱技巧表现出来,才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所以歌唱技术的练习和夯实,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歌唱技术越娴熟、越扎实,舞台表演的效果就越好,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烈,从而对下一次表演充满渴望,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是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每一个歌唱者在初期的舞台实践中,都会产生紧张感,都会认为自己的表现有很大缺憾,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调整。比如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利用一些有效的技巧进行掩饰和弥补等。又比如培养学生顽强的性格和意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声乐学习经历和学生分享,或者了解到他们的声乐偶像,用这些歌唱家的经历和事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
(三)端正教师的态度认识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尤其是作为声乐教学来说,因为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来说,教师自身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声乐教学和表演的热情。教师自身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将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毫无工作热情和敬业态度可言,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榜样作用,通过认真、专注的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形成一种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将这种对声乐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尤其是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不足,教师应该以宽容的胸怀和极大的耐心去理解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这种信心始终伴随着自己的声乐学习,使其作为歌唱表演欲望的基础。 (转第页)
(接第页)
最后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历史和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观念,让很多教师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感,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不得有半点疑问或不满。但是作为音乐教育这门强调体验的学科来说,很多知识、技能和感受的获得,必须要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内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应该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艺术实践的建设
表演欲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次次表演成功的喜悦,无疑是表演欲望不断强化的基础。长期以来,艺术实践的缺乏是高校声乐教学中一个最大的短板,所以应该予以切实加强和完善,让学生在一次次舞台实践中不断收获表演的经验和愉悦。
首先,作为学校来说,要下大力气完善相关实践设施的建设,如音乐厅、音响设备等,通过专业的舞台建设,激发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同时,也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和当地的一些文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专业和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满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
其次,作为教师来说,要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和团委等负责各类活动举办的部门定期会谈,制定演出计划,让声乐专业的学生成为学校各类活动的主力军。在教学范围内,每一个教师都担任多位学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活动的举办,模拟出一个舞台,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如每周定期的公开汇报演唱、带有竞争性质的擂台赛等,教师作为评委,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并对每一个学生的舞台表现进行细致点评,让他们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作为学生个人来说,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实践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争取表演机会。通过充分的艺术实践,不但能够让个人的歌唱技巧得到充分锻炼,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经过了一个必备的从紧张到从容驾驭的舞台表演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面对观众的掌声、教师的认可等,他们会由衷地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表演欲望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使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含蓄和内敛,这和西方人所追求的个性、自由有着本质的差别。作为声乐演唱来说,这是一个长处,也是一个短处。长处在于演唱一些西方曲目时,常常会因为这种民族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短处在于,声乐演唱毕竟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具有热情积极的一面。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有目的地加强对表现欲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环境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艺术实践四个环节,对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欲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不仅是学生声乐学习的需要,同样也是中国声乐演唱事业获得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5
(一)认真调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
课题组教师通过与学困生交流沟通、与家长联系,与任课教师交流,在学生中进行了解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学困生的相关信息。调查发现,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自身原因:主动性、自制力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日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步丧失了信心,开始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2.学校原因:有部分教师认为学困生拖了自己教学业绩的后腿,对学困生怀有厌恶心理,常常会当众批评、责备,甚至中伤、挖苦、讽刺他们,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最终导致师生关系对立,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学困生陷入自卑,不愿跟同学交往;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用违反纪律等行为以示反抗;有的甚至试图用怪异的行为引起师生的关注。他们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帮助,这也是形成学困生的一大因素。
3.家庭原因: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要么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他们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孩子逐渐失去自信,产生厌学情绪;要么过分溺爱子女,对孩子百依百顺,迁就纵容,滋长了孩子任性、娇惯、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学习习惯,导致了学习困难;要么就平时不关心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放任自流,当发现子女成为学困生后,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棍棒”相加,致使子女逆反心理严重。
4.社会原因:某些不健康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加之网吧、游戏厅随处可见,低劣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学生的思想和意志,致使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整日精神恍惚,无心学习。
(二)根据成因分析,对学困生进行分类转化
各课题组成员根据调查情况,对学困生的成因作进一步分析采取有效地转化策略。
在全面掌握学困生信息的基础上,采取跟踪调查、个案分析、研究探讨、总结规律等形式分别进行转化。并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发挥家校互相配合转化学困生的作用。对学困生倾注爱心,保持耐心,增强信心,充分进行赏识教育,保证每天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与学困生进行交流沟通,密切注视并随时掌握学困生的身心、思想、学习等情况,对他们已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或表扬;对学生的退步做简要分析,对转化失败原因进行细致分析。
(三)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由原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2.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异质(男女、成绩等因素)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结成学伴,由学习好的学生负责督促指导学困生学习。设立评价机制,从各种角度对表现好的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加分。3.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展示;我们听课、评课,更多的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主动学习、重点知识的点拨、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评价、知识获得的当堂反馈等情况;学生间相互研究、合作情况;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讲题、督促学习情况。通过这些努力,让学生由原来的听逐步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开始学生对于这种放手还不习惯,不敢讲、不会讲,到后来抢着讲、抢着展示。
(四)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心理对学困生心理和学习品质的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心理对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品质的影响很大。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和提高教师对于预防与转化工作的认识,使教师明确在家校联系、处理突发事件、转化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有效的做法,使转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着力强调引导教师探求和发现学困生的优点,以及收集转化成功的案例,探讨转化成功的有效做法,为形成防治策略提供具有明确说服力的依据。
(五)学校从制度上保障转化学困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将转化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德育工作计划中,不断完善转困奖励机制,探索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转化成绩显著的教师将在考核中获加分。
成立心理咨询室,由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咨询活动,努力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其自我调节,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现取得以下成果:
1.年来,通过对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转化效果明显。各班的学困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转优率也由原来的10%上升为20%左右。
2.到了几条有效提高学困生的规律。学校与家长相联系,改变了学困生家长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当家教方法,采取耐心的说服教育,互相沟通等方法,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了积极的配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一)概括得出了学困生的类型及转化策略
一是针对学习感到厌烦型的转化对策是:适度降低学习要求,在不断实现的短期目标中,重新树立信心,认识自我,找回自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进行激励;改善学习环境,尽可能让其不怕学习,逐步矫正其厌学心理。
二是针对缺少家庭温暖型的转化策略是: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爱,唤起他们心底对爱的渴望,让他们已经冷漠的心重新温暖起来,在学习上多加鼓励。这类学生只要能重拾自信心,往往转化的成功率较高。教师应与他们的家长多多取得联系,促使家长增强责任心,切实转变教育方法。
三是针对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信型的转化策略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目的在于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被动学习的倾向。各科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教给他们学习、记忆、思维的正确方法,指导他们学习学科知识体系,进而掌握该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是针对品德行为不良型的转化策略是:第一,要充分发挥学校、班级的德育教育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树立正气,纠正模糊的是非观念,通过集体活动,促使他们的心理正常发展,在反复正面熏陶教育中,逐渐达到纠正不良道德行为的目的。第二,用动态评价法及时地激励、表扬,抓住他们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产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经验证明错误行为往往可以通过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加强来实现。所以对品行学困生要创造一定的氛围,让他感受到良好品行带来的信任和赞许,逐步摒弃不良品行。
(二)家校合作是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
家校沟通不畅,会给学困生的预防与转化带来困难。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以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责无旁贷。学校开设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授课培训。课题组老师积极与家长接触与沟通,使部分家长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对子女的重要影响,经过课题组教师的努力,一些原本对孩子已完全丧失了信心的学困生家长恢复了信心,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为教师了解、转化学困生情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更多的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成材观,掌握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学会了科学理智地看待孩子的成败,正确客观地要求孩子。
学困生的预防与转化有其客观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还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继续探索研究,将这项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差生”的研究理论
篇6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多次实验后总结出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一个教师的面部表情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正相关联系。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是表现教师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
二、教师上课表情对学生表现的影响及其原因
人一生下来就必须要与周围的人和物发生各种关系,周围的人和物必然对人本身产生各种影响。而这些人和物构成了人生活的环境。上课时,除了教室、讲台等硬环境之外,教师构成了课堂的软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颦一笑,都对学生起着影响。
面部表情是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要复杂千万倍,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后,同样说“坐下”,笑着对学生说是赞许和鼓励,而生着气说则是否定,不满。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面部表情运用时,特别一提的是微笑的运用。会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微笑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而且能给学生以信心,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后,如果面带微笑,对于优生是表现出一种信任的内心情感,促使其满怀信心地回答问题;对于差生那将是一种鼓励,不会使学生心慌意乱、支吾语塞。另外在获得成功时眉稍一动、露出舒心一笑,仿佛眼前呈现一派“柳暗花明”之景,学生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引入角色并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三、影响教师表情的原因
造成教师表情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
(一)身体原因
一个健康的身体会让人精神抖擞,而病弱的身体则会让人觉得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教师也是普通人,难免会生病,会受着疾病的困扰,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二)个人气质
心理学家们普通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胆汁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多血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抑郁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在上课时他们的表情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教师活泼,有些教师严谨,有些教师随性。
(三)对情绪调控能力
篇7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激活表现欲望
小学生受错误表现观的牵引,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欲受到抑制,表现变得格外慎重起来,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教学,首先必须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切莫错失课堂参与的良好机会。
2.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保护表现欲望
小学生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为了激活并保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望,需要在课堂中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学生之间也不能互相嘲笑,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放弃绝对权威,而以诱导、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推论结果,并表扬学生发言中的某些亮点,或对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表示赞佩,便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的表现活动中去。
3.设置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的表现心理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保证,并在情境上创造条件。如果教师一味地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举手的同学老是抢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欲望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提问、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
二、突破教学陈规,让学生的表现欲在充分参与中实现
如果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艺术地设计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便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
1.立足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
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过多地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好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包括听、读、说、问、思、写等活动。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自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并把学生的其它练习活动有层次地融入到学生读的过程之中。可以这样安排:
初读知大意――表层理解,抓住课文大意,在此安排理解练习、简单回答和信息转换。
细读要体会――中层理解,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体会重点意义的词句。
精读找疑问――答案里面学问深,要深层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
2.注重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篇8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中,心境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影响心境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环境。特别是对于声乐学习和演唱来说,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求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境,继而获得表现欲望的激发。举例来说,人站在空旷的高山顶上,都要情不自禁地高呼一声,根本原因就是此时此地的环境使然。具体来说,声乐教学中的环境创设,包含两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具体环境,包含教室和琴房以及内部的物体摆放等。如琴房,作为学生歌唱学习的主阵地。如果有明媚的阳光、摆放整齐的书籍、镜子以及一尘不染的钢琴等,学生们就会迅速形成一种积极歌唱状态。反之,如果是一个脏、乱、差的琴房,势必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抵触和反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物质环境有足够的关注,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这将会使接下来的学习和演唱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作品环境。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对作品的环境进行复现,也是激发起学生表演欲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营造出一个作品情境,学生的表现欲望自然就会被激发。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这样的场景,情感会被充分激发,并愿意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这种情感,由此也就获得了表现欲望的激发。所以,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作品环境,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学生表现欲望激发的基础性因素来看待。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歌唱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要以良好的音乐素质作为基础。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不但能够使个人的歌唱欲望得到激发,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舞台表现。具体说来,这种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歌唱基本功的夯实。难以想象一个基本功不扎实的演唱者,会渴望在舞台上歌唱。只有基本功越扎实,学生才越愿意将自己的歌唱技巧表现出来,才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所以歌唱技术的练习和夯实,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歌唱技术越娴熟、越扎实,舞台表演的效果就越好,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烈,从而对下一次表演充满渴望,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是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每一个歌唱者在初期的舞台实践中,都会产生紧张感,都会认为自己的表现有很大缺憾,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调整。比如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利用一些有效的技巧进行掩饰和弥补等。又比如培养学生顽强的性格和意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声乐学习经历和学生分享,或者了解到他们的声乐偶像,用这些歌唱家的经历和事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
(三)端正教师的态度认识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尤其是作为声乐教学来说,因为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来说,教师自身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声乐教学和表演的热情。教师自身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将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毫无工作热情和敬业态度可言,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榜样作用,通过认真、专注的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形成一种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将这种对声乐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尤其是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不足,教师应该以宽容的胸怀和极大的耐心去理解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这种信心始终伴随着自己的声乐学习,使其作为歌唱表演欲望的基础。
最后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历史和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观念,让很多教师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感,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不得有半点疑问或不满。但是作为音乐教育这门强调体验的学科来说,很多知识、技能和感受的获得,必须要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内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应该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艺术实践的建设
表演欲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次次表演成功的喜悦,无疑是表演欲望不断强化的基础。长期以来,艺术实践的缺乏是高校声乐教学中一个最大的短板,所以应该予以切实加强和完善,让学生在一次次舞台实践中不断收获表演的经验和愉悦。
首先,作为学校来说,要下大力气完善相关实践设施的建设,如音乐厅、音响设备等,通过专业的舞台建设,激发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同时,也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和当地的一些文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专业和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满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
其次,作为教师来说,要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和团委等负责各类活动举办的部门定期会谈,制定演出计划,让声乐专业的学生成为学校各类活动的主力军。在教学范围内,每一个教师都担任多位学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活动的举办,模拟出一个舞台,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如每周定期的公开汇报演唱、带有竞争性质的擂台赛等,教师作为评委,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并对每一个学生的舞台表现进行细致点评,让他们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作为学生个人来说,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实践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争取表演机会。通过充分的艺术实践,不但能够让个人的歌唱技巧得到充分锻炼,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经过了一个必备的从紧张到从容驾驭的舞台表演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面对观众的掌声、教师的认可等,他们会由衷地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表演欲望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使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含蓄和内敛,这和西方人所追求的个性、自由有着本质的差别。作为声乐演唱来说,这是一个长处,也是一个短处。长处在于演唱一些西方曲目时,常常会因为这种民族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短处在于,声乐演唱毕竟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具有热情积极的一面。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有目的地加强对表现欲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环境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艺术实践四个环节,对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欲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不仅是学生声乐学习的需要,同样也是中国声乐演唱事业获得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我从数学学科教学角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做了分析之后发现: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意识的障碍主要来自学生自身学习的消极因素和教师的教学误区。
一、学生自身消极因素造成的创新意识障碍的表现
1.学生不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导致对数学学习不主动;
2.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不认真思考数学问题,往往只重视问题的答案或结果,忽视过程,通常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不愿多想其他的解决方法;
3.对数学基础概念的掌握不到位,理解不深透,在解决问题时,难以展开联想,往往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4.受小学或前期知识影响,存在思维定势,面对新问题不会变换思路;
5.面对综合问题,只能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以偏概全,不能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6.在数学学习中害怕犯错误、害怕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敢打破常规的模式、不敢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设想。
二、教师不恰当的态度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创新意识障碍的表现
1.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角色,导致学生习惯接受知识而忽视自我的独立思考;
2.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重视分析错误原因或轻易采取批评态度,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3.“题海战术”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化,阻碍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4.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够,使学生思路狭窄,呆板单一;
5.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注重视数学思想、数学建模、解题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难于掌握数学概念和规律的本质;
6.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多样性,研究性,探索性,应用性。
三、消除阻碍,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应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障碍的分析结果,下面我谈谈消除学生创新思维障碍、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通过家校联系或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情,调整和改善学生学习的目标。
家校联系是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的最好方式,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在家学习状况,也了解家长对学生的管理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家与在校学习的情况对比,来发现学生的个人想法,尤其是学生对待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我们就可能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从源头上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向、方式、方法。只有目标正确了,学生学习才有了方向,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2.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更是创新的力量源泉。所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例如在七年级的新学期,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例如:通过某人的身份证号“320523196707098915”识别,如何看出该人的出生年月,目前的实足年龄;用法国“小九九”手势变化来寻访“不同手势”与计数的联系。从而让学生理解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有了兴趣与动力,因为他们能发现数学知识是实用的,可利用的,也是必须利用的。同时,我也用国内外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
3.设计合理的问题,提供给多层次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打下增强创新意识的基础。
我们的学生为何迷恋游戏而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呢?原因有三:一是电脑游戏的情节他喜欢,一般人人都能上手就玩,并沉醉其中;二是游戏中常有相互对抗,或是任务完成级别,所以每升一级,学生就有一种满足与成就感;三是游戏的结果往往不会影响学生的生活,更不需要承担风险,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指责与打骂。所以,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仿效电脑游戏的构成思路:即不同层次的问题由不同基础的同学回答;同一类问题要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对于某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们要设计逐级提高的层次,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例如,在讲“三角形边的性质”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任意给出三条线段,它们一定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也可以问:给你两根定长的线段,要搭成一个三角形,还需多长的线段方能解决问题?你能举出一个“用三根细木棒搭成三角形”的例子吗?等等。以上问题逐步分层,人人能答,也不怕回答。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兴趣。
常有父母给孩子出这样一道智力题:“树上10只鸟,被人用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孩子一般都把它当成算术题做,10-1=9(只)。此时父母往往笑着说,打死的一只掉了下来,其余的全飞走啦,所以树上没有鸟。这似乎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耐下性子聆听孩子的回答:(1)可能还剩1只,因为树大,打死的1挂在树上,其余飞走了。(2)可能还剩9只,因为枪可能是无声手枪,打死一只掉了下来,其余9只没有感觉也没飞走。(3)可能还有100只,因为被打死的是鸟中国王,它的臣民从四周飞来悼念。答案可以有无数个,这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4.将数学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进行猜想论证,从而掌握创新的方法并合理应用。
数学的本身是锻炼与增进人的思维与逻辑的。如果我们将其应用于生活,我们的创新意识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问:“周长一定时,长方形面积什么情况下最大?”学生的回答是“正方形”时最大。同样再问:“若一边靠墙,其余三边总长为60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则很多的学生会根据原有经验,立即说:“也是正方形时的情形。”此时老师可以请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得到锻炼与升华。因为:60÷3=20,当以边长20围成正方形时面积S=400;当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为x米,则矩形的面积S=x(60-2x)=-2x+60x=-2(x-15)2+450,所以当x=15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为450。
以上过程应用了经验与新的知识,回答了一个要使面积最大怎么操作的问题。然而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因为它提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多个思路,而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只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是创新意识得以发展的归宿。
5.“展示错误,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的能手”,这将是我们培养创新意识的真正的起点。
篇10
要想实现“让他做”到“他要做”的转化,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
一、关注孩子的举手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是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经过思考之后积极回答,则体现了“他要做”的主动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在举手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同学的手举得高高的,眼睛也在注视着我们,个别同学的手举得不是很高,眼睛也在有意地避开我们。这样的情况反映了学生不一样的心理,很清楚地说明举手高的同学自信心比较足,对问题的思考可能比较深入,那些举手比较低的同学可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不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那些高高举手的同学,又要关注那些手举得不高的同学。可以试着让这些并不自信的同学起来试着回答问题,当然在他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试着找出他们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鼓励,经过这样的不断尝试,最终这些“低低的举手”的同学也会变成“高高的举手”的。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这样的现象值得关注,就是有点同学举手的次数比较多,几乎每个问题都会举手,要求回答,而个别同学举手的次数则比较少,有的同学可能在一节课也举不了一次手。老师一定要关注这些举手比较少的同学,这些同学是需要鼓励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敏锐地注意到这些同学,当课堂上遇到一个问题,结果很少举手的某某同学如果举手了,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给他,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果说得十分恰当,我们就一定要给予鼓励,即使说得不那么恰当,我们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鼓励他这种大胆参与课堂教学的精神。让更多的同学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教师要自觉地“失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自觉地“失误”,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是学生十分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弄出错误,让学生们发现错误,提出纠正的建议。在故意失误的地方,我们的语速语气要加重,给予学生们发现失误的机会,比如,读到某个字时,故意把读音读错,这时特别加强声调,看看学生们的反应,当学生们发现我们的失误并积极指出后,我们可以“坚持错误”,并让学生据理力争,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等手段证实自己的失误,这样我们再“认输”,并向学生们道谢。师生之间争论的过程既是学生们纠正和论证的过程,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篇11
1.2 追求过分享受。“双后生”讲吃、喝、穿,有钱就和“哥儿们”或“姐儿们”买零食,进网吧、打游戏,吸烟、喝酒等,有的戴首饰、梳奇发,精心装扮自己,父母给的零花钱不够花或不能满足虚荣心时,就开始用“偷”来弥补开支的不足,有时纠集同伙向低年级或比自己“弱”的同学勒索钱物,而对学习从来没有如饥似渴地追求过。
1.3 不遵守学校纪律。“双后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纪律要求 视而不见 ,不以为然, 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似乎在他们的字典里无“纪律”二字。
1.4 出口成“谎”。“双后生”为了掩饰过错,常常说谎话,极不诚实,即使谎言被揭穿也死不认账。如:有名学生每天上、下午“正常到校”,数天后
老师去家访,家长方才发现他在社会上闲逛,可见骗术之高明,其谎言编得天衣无缝。
1.5 各种关系紊乱。“双后生”对班里好的人际关系视而不见,把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耐心劝说当作耳旁风。认为班干部和老师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常找歪理顶撞,甚至恶意诽谤、打击报复。然而,对社会上的“渣子”却十分佩服,主动接触,臭味相投,以至于形成“哥儿们”、“姐儿们”为中心的小群体。
1.6 精神空虚。“双后生”把电视、电影、录像、光盘上武打、枪战、追杀的场面记下来,反复回味,经常模拟武打动作,甚至将自己的同学作为武打的“实验”对象,以至于走向犯罪的深渊。
“双后生”也并不是一无可取,虽然个别“双后生”脑子灵或劳动积极,或对某门功课感兴趣,但从整体分析,优点的确少得可怜,这就需要教师、家长、亲友、社会都给予大力的帮助和教育。
2.对“双后生”实施道德教育
2.1 在道德教育中,动之以情,教师用“爱”的火焰熔化“后进生”的心灵。 “双后生”觉得老师不爱自己,因而望“师”生畏,渐渐地疏远老师,自暴自弃。相反教师从情感教育入手,动之以情,多帮助和关心他们,消除他们的疑虑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尊重他们,平等真诚地相处,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为今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创造良好的开端。例如:有一名绰号“惹不起”的学生,他父亲刚给买的新鞋,第一天就被他“练功夫”时踹坏了,第二天没鞋穿,就穿上了表哥的鞋,一天的时间又被他穿成了两半截。为此,其父大发脾气,让他光着脚上学。老师知道后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双新鞋马上赶到学生家中交到家长手上,并说服家长不要让孩子因为一双鞋而辍学,父子俩很是感动,使平时打也不哭的“惹不起”动了真情,潸然泪下,并发誓:以后要改邪归正,好好学习。后来,他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在一次测试中获得了好的成绩,教师在全班表扬了他,从此,他对自己也有了信心,家长放心、老师开心。此事证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师用“爱”的火焰熔化“双后生”冰冷的心,便为“双后生”接受再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 在道德教育中通过班会、队会、周会等活动,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观念。“双后生”道德观念模糊,是非美丑不分,行动盲目,心理发展不健全,思维发展不成熟,思维偏激,易受精神污染,步入歧途。我们在教育中针对他们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言传身教,特别是通过各种有益活动,对他们晓之以理,如:有一位学生辍学一个星期,被找回来后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利用课余时间和早、晚自习给他补课,并安排几名好学生帮助辅导他缺失的课程,这样反而对他感触很深,他主动向老师写检查承认错误,老师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谈心,鼓励他扬起自信的风帆,努力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帮助教育,他能在学校安心上课,并积极完成作业。
2.3 抓住“双后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闪光点”导之以行,寓道德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双后生”的行为习惯,并非短时间形成,要想取得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针对他们的年龄和个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活动中使他们受到启发和教育,把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吸引到活动中,如:我班有名“双后生”
篇12
初上教学岗位时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常用“坐下”这个词语,再叫另一位同学,一直叫到得到满意的回答为止。几年后,忽然觉得“坐下”很强硬,有命令的口气,于是便改为了“请坐”。后来又觉得“请坐”后面少了点什么,于是“请坐,再斟酌,再斟酌”便成了我现在上课的口头禅。
在课堂上难免出现教师答不上来的情况,说错话、写错字的情况,有个别学生有意要考老师,也有个别学生专门挑老师的毛病。一旦在课堂上出现令教师尴尬的情况,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处理,不要强词夺理,不要掩饰错误。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如《虽有嘉肴》中的一句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故曰“教学相长”。我记得我教初三时,有学生就教会了我“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当时我以为“墨”指“木匠用的斗线”,后来有一个学生说“墨”指“墨子”,他善于防守。查字典,果然如学生所说。我觉得实事求是不但不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2.反省自问、因势利导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即便简单,也可能有学生答不上来,应该反过来问问自己:是问题的难度太大,还是问题设计得不够巧妙等。记得上《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文中写松树上盖了雪,像日本的“看护妇”,这个比喻生动形象,让学生分析,四五个学生都答不出来。后来,静心反问自己后恍然大悟,学生对“看护妇”三个字不理解,我就解释为“看护妇”就是“护士”,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中国神话传说中有鲧禹治水的传说。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虽有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鲧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彻底解决了问题。语文教学也应重在“导”。学生回答问题,总有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对学生错误的见解不要简单地说“错了”,而要学会引水上山,因势利导。记得有一次在青岛听中语会(即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程翔老师讲 《琵琶行》,曾经有这么一个插曲。师问:“作者在第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当时作者的心情,哪一个字呢?”当时有个学生回答“冷”。当着来自全国五六千语文老师的面,我想可能学生有些紧张,把事先预演的答案说错了,程翔老师“因势利导”:“在一个凄凉的秋夜,被贬的诗人送客来到浔阳江边,‘多情自古伤离别’, 哪个词比‘冷’字更有意境和悲凉的氛围呢?”于是“惨”字便出现在板书上。化险为夷,最后赢得阵阵掌声和赞许声。
3.冷处理的原则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时会发生争论,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见解,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毫无节制的争论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当学生不能被老师说服时,或学生之间几种意见争执不下时,教师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休战”,课后慢慢解决。切记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某种观点。
我记得上《绿色蝈蝈》这课时,一位林同学跟他人辩论过“蝈蝈的称呼”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当时因为时间关系,我想争论下去肯定没有,只好进行“冷处理”,我说:“允许保留意见, 下课再探讨研究”。
4.幽默风趣、自我调控
语文课上应该有笑声,笑声来自教师的幽默风趣。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不是学生故意侮辱教师人格,教师应该一笑置之,不必当真。比如,学生睡觉或开小差,这时教师可以用歌词提醒他“归来吧,归来哟”。还有学生坐姿不端正,常把板凳弄得吱吱乱响,可以用“精美的板凳会唱歌”来提醒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幽默一点,风趣一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化险为夷,从容处理课堂突发的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位教师每一天总是满面春风地走上讲台,因为天气、场地、教具等,或者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它们常常会左右我们的情绪。有时上课非常顺利,出乎教师预料,有时上得吃力,越上越没有情绪。提出问题后,学生踊跃发言,争先恐后,教师的情绪就高涨;反之,学生百思不解, 启而不发,发而不中,教师便会焦急。这就需要我们自我调控,当心情不好时,应该尽量避免正面面对学生,不要以讲为主,应该以练为主。学生低头做练习,受到的影响就小。“得志淡然,失意泰然”,我想,这就是自我调控的源头活水。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非一朝一夕可成。“实践出真知,探索诣佳境”,相信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总有一天会登上这“应变”的语文课堂艺术的顶峰。
参考文献:
篇13
笔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艺术学校中的一个小学舞蹈班。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多数在12岁左右,专修舞蹈,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个群体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特点:(一)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课 这是舞蹈专业学生的一大特点,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体力在专业训练上之后,文化课受到影响是必然的。 (二)创造力强却自由散漫 舞蹈专业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与创作能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由散漫。这种自由散漫在集体的课堂学习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自由散漫的弱点给文化课的教学带来严重的困难。(三)强调个性藐视共性,表现欲强 舞蹈专业学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个性而藐视共性,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自我意识明显地高于非艺术类学生,有时甚至到了严重自恋的地步。
针对学生的这一鲜明特点,在教学工作中控制与引导好她们的表现欲,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了解学生的表现欲。
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特别是小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的心理特征尤为明显。学生的表现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当学生的这个表现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得到老师的肯定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当学生的表现欲仅仅是停留在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引起他人注意来时,这时的表现欲反而成了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和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既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又要想办法控制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适时引导学生的表现欲
(1)在数学教学中用好学生的表现欲
小孩子们希望向别人显示独特的个性,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即是希望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关注和赏识。对于他们的表现欲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答错了,也给予鼓励,激励他们下次努力。这样则会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主动生、积极性会进一步发展为浓厚的兴趣,发展为较强的自信心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班上有一个刚刚九岁的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但是她也同样希望的到老师的鼓励、认可。其中考试过后满分20分的试题,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得了14分,对别人来说这是一个较低的成绩,但是她却感到非常高兴,强烈要求在课堂上念她的成绩。于是在上课时,我特别着重念了她的成绩,并给与了她鼓励和肯定,告诉她只要努力同样可以做的很好。这样的肯定使她在后来的课上特别喜欢问问题,并且积极回答,虽然出错较多,但她努力在跟上我们的课程,并且课后开始积极补课。虽然到现在她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是至少这个学生并没有放弃数学课的学习与努力。
(2)要设计恰当的值得表现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意思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值得一做,弄清它就是提高可显示答案的水平,但如果不认真思考就很难圆满答出。于是学生的表现欲便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但是小舞班的学生又存在很大的惰性,本身就不愿意进行太深的思考,如果题目复杂且涉及的方面较多,她们就会即刻放弃努力,直接要求给出简单的答案。因此,在内容的把握上就显得特别重要。
比如,在学习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
法一、多次对折以找到圆心进行测量;
法二、在圆内做内接矩形或者外切正方形寻找圆心后进行测量;
法三、利用最长线段测量直径;
法四、用直尺与两个三角板测量。
前两种方法在学习了圆心的确定之后,学生很容易想到,但是后两种特别是第三种比较难以理解就更难想到,这就需要老师适时给学生提醒引导,恰当的保护她们的表现欲。
三、适当控制学生的表现欲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群学生的表现欲的同时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她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往往老师讲前半句,他们就接后半句,唯恐不能显示自己的才能,甚至有时会不顾老师的劝阻硬要在课堂上争个面红耳赤,以致讨论内容往往脱离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同时也带来课堂教学难以组织,教学程序混乱,教学不能深入等一系列困难,打乱了教学计划,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以良好的心态与正确的方法适时引导学生的表现欲。
首先,对于表现欲望过强的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良好的心态,千万不能把课堂上爱表现自己、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学生看成是“刺头”,采取简单粗暴的打压手段。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的思想工作,积极创造机会保护好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其次,由于舞蹈专业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个性而藐视共性,这就使得她们在课堂上很难进行协作讨论。对于这点,在课堂教学上笔者就特别注意充分利用条件,为学生提供既有创造性有需要合作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位置》时让两个人相互协作画出个人喜欢的图案;在学习分数乘除法的过程中两个人相互出题用多种方法解题进行训练,使得她们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与他人合作,既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别人的优点、特长,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理性认识,消除过强的自我表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