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包装工艺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不便于储存和运输。由电解产生的氯气温度高(85℃),含有大量的水分,经冷却、干燥除水后,加压冷却液化,气态变为液态,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贮存、运输。把液氯送至用氯单位,远距离要用钢瓶或槽车,近距离则多用管道输送。液氯的包装是在氯气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盐水中不可避免地含有铵(胺、氨),在电解过程中会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存在于氯气中,也会分散在液化后的液氯中。三氯化氮极易爆炸,在空气中体积分数达到5~6%时就会爆炸,受热、见光、震动都会诱发分解发生爆炸。在氯气液化过程中,三氯化氮不断积累积聚在液氯贮槽的底部。为消除这一隐患,需采用合适的措施处理,选择适当的包装流程相当重要。
二 液氯包装工艺发展历程
目前,液氯包装的方法大致有四种,压缩气体加压法、汽化器加压法、液下泵法和屏蔽泵法。以下给予简述分析。
1. 压缩气体加压法
用干燥的空气或氮气对液氯贮槽加压至所要求的压力(0.8~1.0 MPa),将贮槽液氯压出,完成后贮槽的废气抽空处理。
优点: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不足:不能连续包装输送液氯;受空气和氮气来源的限制,不能有更高的压力传递给液氯;废气处理量大,排到系统统易引起波动;能耗高;对空气或氮气的含水要求高。已逐渐淘汰。
2. 汽化器加压法
将贮槽内液氯压至没有压力的汽化器内,用温度低于60℃的热水加热,将汽化器内的液氯汽化升压后,将液氯贮槽加压至0.8~1.1 MPa[1],将液氯压出贮槽进行包装输送。
优点:加压气易得,操作简便易行。不足:包装时间长,汽化器重新进料时需排气降压,操作不连续,必须使用蒸汽加热热水,能耗高(包装一吨氯气需要200 kg蒸汽)[2];汽化的液氯在包装结束后要排入系统,容易造成系统压力波动,影响正常生产;液氯汽化残留物中易造成三氯化氮的富集,若不及时排放,容易发生三氯化氮爆炸事故,包装过程中整个液氯系统处于1.0MPa高压下,对设备管道的安全压力等级要求高;汽化温度控制要求严格;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液下泵的使用
液下泵用于液氯的包装和输送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一种安装在中间罐上的立式多级泵。中间罐与液氯贮槽连接,液下泵将中间罐内的液氯抽出,贮槽内液氯连续进入中间罐。
优点:实现了液氯的连续恒压输出(输出压力可达到1.2MPa以上);操作简单,具有包装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对贮罐进行加压;无尾气产生;将氯气中含有的三氯化氮化整为零,防止了三氯化氮的富集,安全性能好。工作效率高。
不足:工艺复杂,需增加中间罐;要求条件高,在泵与中间罐连接上部需要多级密封,要用干燥空气或氮气进行梳齿密封,气体压力要求大于中间罐内工作压力,露点温度不大于-45℃,如出现空气压力小或无压力时,就会造成氯气的泄漏;维修困难,当泵出现故障时,须抽空中间罐内的氯气,把泵内的氯气抽空,将泵吊出进行维修,拆装复杂;设备价格昂贵、一次性投入高;原料氯对含水、含酸要求也高。
4.屏蔽泵输送包装法
在低于液氯储槽底部3.5m以下安装屏蔽泵,液氯由贮槽经屏蔽泵直接包装的方法。
特点:代替液化气加压包装液氯,液氯贮槽不必再受气化加压产生的高压,液氯系统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可消除液氯汽化造成的三氯化氮的富集,避免了汽化器、液化器、液氯贮槽三氯化氮的定期排污,避免了三氯化氮爆炸的危险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
包装成本低,减少了氯气消耗和蒸气消耗。
包装速度快,包装时间弹性大。该泵能实现液氯的连续输送和包装,在设计流量内可以同时给十几只钢瓶充装,速度快、效率高、升压快;可以即包即停,操作弹性大。
三 屏蔽泵的结构、特点
屏蔽泵是类似于清水泵的卧式离心泵,其泵头和电机连成一体,泵的叶轮与电机轴连接,共同组成转子部件,屏蔽套嵌在定子内侧以隔离转子腔和定子腔,确保所输送物料绝对无泄漏。
篇2
1、传统式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弊端
外墙保温是运用相关隔热保温材料,处理建筑外墙并促使建筑内部结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维持温度热能平衡的施工方法。建筑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材料设置在墙体外侧,并运用相关辅材料加强墙体保温阻热效果的墙体施工技术工艺方式。目前,由于建筑外墙保温通常需将相关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自然界中狂风、高温、冰冻、酸雨等相关因素的浸润侵蚀破坏,加上施工材料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的局限性,传统式外墙外节能保温施工技术下的保温体系结构极易产生质量问题。注重墙体保温节能效果与装饰美化效果,是当前建筑墙体施工所共同探究的技术问题,但当前很多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过程中,通常将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墙体装饰施工技术割裂施工,其程序不能有效衔接,特别是在材料的相容性、间层的亲合性、性能的互补性、施工的协调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凸显性的问题,由此造成墙体外墙外保温层出现开裂、渗水、空鼓甚至脱落等弊端,不但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降低了保温隔热效果,甚至会严重损坏墙体质量。
2、建筑外墙外保温装涂的技术优势简述
外墙外保温方式隔热保温效果较好,对墙体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属于科学高效的保温节能体系。外墙饰面是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重要环节,外墙外保温装涂是指利用相关保温隔热材料或涂料针对建筑外墙外侧实施涂装处理,起到有效避免热桥产生,防寒隔热,防护墙体受自然因素破坏,提高提高建筑室内舒适性及其使用期限的墙体保温技术工艺方式,外墙外保温装涂通常采用天然石材、铝板磁砖、彩色玻璃等保温隔热材料外挂在外墙外或利用相关保温涂料涂装外墙形成装饰面。外墙外保温装涂体系是把墙体保温隔热层与装饰层统一融合,集保温、防水及装饰功能于一体,通过层间柔性联结,达到荷载应力均衡、美化外观保温节能目的的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体系,其基本构造一般为混合颗粒保温砂浆+EPS保温板+混合颗粒保温砂浆+抗裂抹面砂浆配合网格布+渗透型弹性底漆+柔性腻子+饰面涂料。
新型外墙外保温装涂体系将保温隔热与装饰美化的功能相互融合,采用满粘法将混合颗粒保温砂浆与保温板材紧密联结,又以混合颗粒保温砂浆做抹面层,构成夹芯式保温结构层,用抗裂抹面砂浆配合网格布作保温隔热层的增强层和防护层,再以渗透型弹性封底漆做防水养护膜,根据由内向外柔性渐变抗裂原理,以柔性腻子找平处理界面过渡,选择具有高效隔热保温、耐候防污效果的太阳反射隔热涂料进行涂饰面层,既增强了墙体保温层的稳固性、又相应减少了保温板材的厚度,实现了各层面的柔性相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性强、接缝处理严密、保温性能高效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空腔密实、保温隔热、耐火耐候、防水防污、科学实用的综合保温技术体系,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其它传统式墙体外保温技术的弊端。外墙外保温装涂体系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墙体保温以及需要采暖和空调的工业建筑墙体的新建或改建。
3、建筑外墙外保温装涂体系的施工工艺
建筑外墙外保温装涂体系的施工技术相对复杂,施工前应在明确建筑墙体结构性能及墙体保温效果需求的基础上,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优化墙体保温施工设计方案,严格控制和选择质量性能良好的外墙保温材料,做好安全施工防护措施。建筑外墙外保温装涂体系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抹混合颗粒保温砂浆铺压耐碱网格布涂刷弹性底漆批刮柔性腻子弹性外墙涂料施工养护监管,具体操作方法诶下:
3.1 基层墙体处理:针对建筑墙体表面基层,首先要清除附着于墙面的灰浆、油污、浮灰等杂物,利用混凝土填堵和找平墙体基层界面,采用射钉器械铆固膨胀螺栓,在基层墙面上根据施工要求吊弹装涂控制线。
3.2 抹混合颗粒保温砂浆:用保温浆料做灰饼、冲筋、做口,抹混合颗粒保温浆料,其厚度应低于设计厚度20mm左右,干燥后再绑扎六角钢丝网,抹二道保温浆料找平,同时将一定尺寸规格的保温板材满粘揉压于保温砂浆中,并用保温砂浆填实板缝,养护5~7d后批抹混合颗粒保温砂浆要求批抹平整。
3.3 铺压玻纤网格布:混合颗粒保温砂浆批抹养护后,抹抗裂砂浆、同时铺设耐碱性玻纤网格布,将网格布压入砂浆表面层下,不可反复搓压,注意上下层及横向搭茬控制,确保网格布片无皱折凹凸现象;待第一道抗裂砂浆初凝后,再均匀涂抹厚度为1~2mm的二道抗裂砂浆,控制其平整度,以防出现空鼓。
3.4 涂刷弹性底漆:网格布抗裂砂浆防护层初凝后,立即用绒毛滚子均匀涂刷1~2道渗透型高分子乳液防水弹性底层涂料或弹性封底漆,要求涂刷厚薄均匀、不得有遗漏,以便与柔性腻子衔接,养护7d后再进行饰面涂装。
3.5 批刮柔性腻子: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护层干燥后,分层批刮厚度1~1.5mm刮抗裂耐水柔性腻子两遍,批刮应横向运行,干燥后应进行收光处理或打磨光滑保持墙面洁净平整,使柔性腻子与防裂砂浆共同组成墙体的防水屏障。
3.6 弹性外墙涂料施工:对于外墙外保温体系的饰面涂料,可采用滚涂、刷涂或喷涂等方法,均匀涂抹2~3道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等等浅淡色调的防水性、耐候性较好的弹性外墙乳胶漆,涂抹厚度控制在60~80μm间,颜色切忌深色。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节能环保理念与建筑工艺相互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施工技术。当前施工技术条件下,采用外墙外保温涂装技术工艺,能够融合墙体保温节能技术与其装饰美化工艺的性能优势于一体,充分发挥建筑墙体的保温、节能、美观的施工效能,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舒适性能尤为重要。
篇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生存环境问题被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作为环境问题的施动者与受动者,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执行力还需大幅度提高。为了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环保,我们对公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充分地调研,并诚恳地提出建议。
1 调查方案设计
(1)调研目的。该调研通过了解不同年龄段主体对于环境问题的态度、认知以及其生活实践中的具体环境行为,评估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所处的水平并分析其原因。最终为提高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并使其能够真正做到节能减排、保护水资源、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减少农业领域化学药品的使用建言献策。
(2)调研对象及方法。该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共回收网络调查问卷88份,纸质调查问卷133份,有效问卷共219份。实地走访了北京市海清小学、北京市丽康老人福利院、北京市昌平区龙腾苑五区以及辽宁省某华化工厂。
(3)调查内容。该调查问卷由14个客观题和一个主观题构成。客观题均由填写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危害的了解情况、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使用情况、环境知识受教育情况以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的看法以及参与相关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意愿等问题。
在实地走访中,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青年的受教育情况,中、老年人的环保意识强弱以及企业是否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进行了调查。
2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公民普遍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有些许了解,但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网络调研结果显示,将近97%的人知道环境污染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并有超过90%的人愿意去了解环保知识并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只有3.1%的人表示不会使用一次性餐具,2.27%的人表示总是会重复利用生活用水,15.91%会严格按照分类处理生活垃圾。这组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国公民虽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却缺乏科学环保的执行力,急需普遍进行绿色环保意识的知识普及与在生活中如何进行环保的科学指导。
通过图1,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分类处理垃圾的情况。总体上,一线大城市好于二三线中等城市,二三线中等城市优于普通地级市。从而得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人们的环保实践的结论。另外,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曾经清澈的河流现在满是污水,曾经苍翠的大山现在被黄土所覆盖。更可怕的是,人们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例如,丽康老人福利院周边噪声污染严重,但他们并不知道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对企业进行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其缺乏控制污染源的资金和技术,而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执法部门有监管不到位情况。
因此,公民的受教育程度、环保意识习惯、政府部门的集体缺位导致了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落后。
3 启示与建议
近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卓有成效。如退耕还林,确实让许多地方重归绿色,限塑令也确实有效遏制了塑料袋的使用。特别是在1989年12月26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社会各界都应该投身环境保护战,为绿色生活尽一份义务。
(1)青年人。青年人是社会组成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他们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10年内社会发展的主心骨,所以青年群体对环境的态度就是未来社会对环境的态度,我们也应当在环境保护中发挥自己应尽的职责。在了解了有关知识后我们就要将这些知识践行到实际行动当中,作为青年人,首先我们要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平时就要注重节约用水用电,能不用塑料袋时尽量不用塑料袋,选择一种较为低碳的生活方式。之后要利用我们年轻环保事业有干劲的优势,积极地投身到环保事业当中。比如,参加环保宣讲会、社区的环保劳动、植树造林等活动。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了解有关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尽可能地传播出去,特别是传播给少年儿童,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环保的必要性。
(2)中年人。中年群体作为现在社会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在环保事业中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人到中年,大都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拥有自己的汽车,希望在不是必要时,尽量选择一种低碳的出行方式:能步行时尽量徒步,再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车出行。在平时要多关注与环保相关的消息,并且将自己多余的资金能投入到环保事业当中。如,投入资金支持青年人植树造林,或者投入资金到水污染的治理等等。在平时有时间时,也可以参加环保活动当中,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等。
(3)老年人。老年人虽然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应当为环保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是要了解环保相关的知识,如垃圾如何分类,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等等,然后将这些环保的相关知识带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为绿色生活尽一份力。
(4)企业。企业无疑是环保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企业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想要环境得到大力改善,企业举足轻重。首先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我国推出的环境保护法,在新环境保护法推出后,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管与规范,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逃脱环境监管重则可以实施行政拘留。所以于利于理来说,也应当减少环境污染。企业在做到减少环境污染时,也要做到排污治污,自己排出的污水等污染物应当自己将其处理干净,而不是仅仅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将其排入到江河之中。之后就是环境保护了,企业因为有资金技术等先天优势,所以在环境保护时能做到的事情远比个人多得多,企业应当利用技术优势,研究治理自己污染的科技,并且投入到相应的使用中,这将是对环境的最大保护。
参考文献:
[1] 杨静.浅谈中国水污染[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9):338.
篇4
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然处于多种制度模式并存的相对混乱的局面。全国各地模式不尽相同,各行其政是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的总体方向。一方面,这种局面可以说成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展目标进程中必要的多元化制度过渡阶段;另一方面,这种局面反映的是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的制度模式取向不明,政策实施不利,未能将农民工权益落到实处。
在这种局面下,表面上看起来农民工似乎可以有多种参保模式,同时也呼应了我国农民工群体数量大、分布广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在某些特殊地区的农民工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是随大流或者根本不清楚自身的合法权益都有哪些。另外,各地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程也极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的地区间,农民工享受到的权益不同,同一地区企业间的待遇不同,农民工之间权益不同,这也为在未来要想统一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只从农民工受益的情况看,政策实施的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实际权益,这相当于架空了这一社会保障政策。
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实施效果和理想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他们的付出和回报并没有形成正比,他们能获得的利益极其有限,而在某些方面,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没有完全得到,甚至还会造成明显的利益受损。
二、农民工保障滞后原因
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在他们城市的边缘性社会地位造成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仍然带有显著地二元特点,“户口”这一名词代表了很多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的利益关系。农民进入城市工作,成为农民工,大部分时间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他们的户口、身份仍然是农民,这一点是没有因为他们人来到城市而改变的。而一些生活在城市的人对农民工认知上的歧视,使其地位位于城市边缘,农民工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工作者同样的待遇,尤其是在社会保障这一方面。
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严重落后。不重视也是一大原因。初来城市的农民工不可能一时间就彻底抛弃乡土情结和家园意识。现在,农民进城务工的年龄越来越小,即便是这样,农民也是从出生就一直生长在农村这样的环境里,土地意识非常强烈,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有地就可以,这样的想法体现在他们的心理、行为和观念上,其实这并不俚语保障他们在城务工阶段的合法权益。当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受到挫折或是不公平待遇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回到家乡,因为那是他土生土长的家园,是他的根所在,在那里也有他们一直牵挂的土地。尽管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不完全取决于农民工的态度,但是他们对待自身保障的认识不充分甚至是不重视,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再次,资金短缺、使用不到位问题也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迟迟没有提上日程的客观原因之一。各地对于农民工保障资金使用不到位,并没有真正将钱花在农民工身上。农民工进城打工,还需要考虑家庭开销、子女上学、定期向老家汇款等实际问题,所以农民工对于资金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他们的所得并不能满足,社会保障资金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另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严重滞后还有一些操作实施层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于一些有利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贯彻执行,或者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出现偏差总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既有社会地位方面,也有思想认识原因;既有资金方面的现实问题,也有操作方面的行为原因。
三、提出建议
全面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主要针对农民工对社会保障政策不熟悉,不了解、不认可的情况,社会保障部门应采取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民工家庭等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宣传社保政策,使农民工简单明了的知道他们应有的权益,也可以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手段的作用。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工进入的地方,地方政府普遍将农民工排除在当地公共服务体系之外,为此,各地政府应转变观念,以常住人口为基础,同时也要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常住人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常住人口计算当地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原本基本养老保险与将要推行的新的农保衔接政策。进行前后两个政策方案的优化合并,真正从实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累加问题,从各个方面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保障农民工应得的基本权益。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缴费制度,解决低收入群体缴费负担偏重问题。要想保护甚至提高低收入者的参保积极性,就要降低农民工的缴费基数,这里可以建议当地政府实地调查农民工等低收入者的实际工资,按照其工资水平制定缴费基数,此基数的制定要在社会各阶层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根据地区经济实际发展情况,适当调整缴费基数,全面考虑农民工等低收入者的实际情况,这样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参保。明确监督基本养老保险的地区公平,确保流动就业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各级政府自身就要明确中央、地方、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制度内容、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和农民工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权益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最后,全社会各界应该有意识的不再使用“农民工”称谓,可以将农民工和城市流动就业人口统称为流动就业人员,这样无论是在社会地位或是在另寻工作之时,都不会再产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受人歧视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任丽新.农民工社会保障_现状_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09(7).
篇5
目前,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竞争不断加剧,高校教职工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教职工一方面要从事教学工作,长期伏案备课和上课;另一方面要从事科研工作,写文章、搞科研,这些都要进行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此外,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交流以及应酬,家庭上的琐事,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由于事务繁忙,他们往往缺乏或者忽略了身体的锻炼,又不太重视养生的方法,长此以往,身体的生理机能就会慢慢下降,患病的概率就会增加,这无疑会增大教职的经济压力。目前,大多数教职工仅仅参保了国家规定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虽然有一定保障,但由于其是国家层面规定的强制保险,保障的范围和程度都是最基本的,一旦医疗费用超出基金规定的最高支付限额,超出部分仍然需要教职工自己承担。那么,高校教职工现阶段健康状况究竟如何?怎样有效分散教职工健康风险?国内对于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问题的研究较多,但基本上是根据各个学校的体检报告,描述统计出多发疾病的种类以及比例,并讨论性别、年龄或吸烟史对于这些疾病的影响,最后对于如何改善身体健康提出建议。如陈铁梅,马直勉,胡焱,张卉(2011)对比分析哈尔滨某高校的体检结果,得出高校教职工常见疾病检出情况存在着明显的职业特点以及常见疾病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发病率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因而健康体检对于高校教师健康保健指导有积极意义。辛青,于巍红(2011)认为很多慢性病与年龄或性别有一定关系,都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长,但升高的趋势男女有别,总体来看各科基本增长速度均加快,发病向年轻化趋势发展,应将高校教工疾病管理的重点放在改善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上。目前的论文研究主要存在两个不足:第一,大多数的论文统计方法过于简单,单单从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并不全面;第二,大多数论文在分析多发疾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于对策建议这块比较笼统和单一,在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后,很少根据在高校这个特定区域研究以保险形式分散教职工健康风险。而本文正是在比较某高校常见慢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发展成为重症疾病后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教职工还应有怎样的补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住院及门诊医疗保险)。
2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基本分析
2.1数据来源
本次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某高校2012年、2013年教职工体检报告,其中2012年实际体检人数为803人,男性为387人,女性为416人;2013年实际体检人数为807人,男性为374人,女性为433人。体检的主要内容包括血压血脂、心电图、肝肾功能、B超(胆肾结石、脂肪肝)、肿瘤筛查。
2.2统计与分析
将所有的体检报告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共对11项指标进行统计,包括健康状况、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肝功能、肾功能、高血脂、胆结石、肿瘤、轻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和肾结石,其中健康状况是每个人整体的健康状况,只要剩余10项有一项指标有异常,那就记该人的健康状况为1,如若10项疾病内容都显示正常,则记为0。剩余10项疾病内容,每项疾病内容只要是医生诊断有该方面疾病,还是指标显示异常的,就记为1。同时按年龄进行分组统计(20~29岁为第一组;30~39岁为第二组;40~49岁为第三组;50岁以上为第四组)。导入完成后,将体检结果数据进行录入。输入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云南省某高校2012年、2013年教职工基本健康状况,以及高发疾病在性别、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对高发疾病患病率的影响。
2.3分析结果
经过数据的统计,我们首先对2012年和2013年云南省某高校教职工的整体健康状况做一个对比分析,具体见表1。王翔,等: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及医疗保险保障探析金融创新从表1可以看出,云南省某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3年有超过一半的教职工至少有一项体检内容的指标出现异常,这一比率比2012年超出了近25%。从具体疾病来看,2013年异常率最高的就是高血脂,达到43.74%,其次依次是肾功能异常、脂肪肝和心电图异常,这四项的异常人数都超过了100人,与2012年相比,肾功能异常和心电图异常的异常比率大幅上升,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0%,需要引起重视。从上面的结论可以看出学校教职工整体健康状况并不好,从性别和年龄角度分析其分布情况见表2和表3。从表1可以看出,云南省某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3年有超过一半的教职工至少有一项体检内容的指标出现异常,这一比率比2012年超出了近25%。从具体疾病来看,2013年异常率最高的就是高血脂,达到43.74%,其次依次是肾功能异常、脂肪肝和心电图异常,这四项的异常人数都超过了100人,与2012年相比,肾功能异常和心电图异常的异常比率大幅上升,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0%,需要引起重视。从上面的结论可以看出学校教职工整体健康状况并不好,从性别和年龄角度分析其分布情况见表2和表3。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性别角度,还是各个年龄段,2013年的异常比率都超过了2012年,而且在性别上呈现出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在年龄上呈现出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的趋势。通过卡方检验(对于年龄在20~29岁的教职工,自变量年龄中定义为0;年龄在30~39岁定义为1;年龄为40~49岁定义为2;年龄大于50岁定义为3)和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在自变量性别中,把男性定义为0,女性定义为1;在因变量健康状态中,把无异常定义为0,异常定义为1)得到了证实,具体见表4。从卡方检验结果来看,性别和年龄的Sig.=0.000<0.05,故可认为性别和年龄都与教职工的健康状态相关,但要分析年龄、性别是呈负相关还是正相关,还需要进一步运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见表5。从逻辑回归结果来看,自变量性别和年龄的Sig.=0.000<0.05,也可认为自变量性别和年龄都与教职工的健康状态相关,同时自变量年龄的系数B为正数,表示年龄与因变量为1的概率正相关,故可以得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的结论;自变量性别的系数B为负数,表示性别为1的概率与因变量为1的概率负相关,故可以得出女性的发病率低于男性的发病率。同时,根据表2,从增长幅度来看,性别角度上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增长幅度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达到了31%,而从各个年龄段来看,20~29岁年龄段的增长幅度最快,达到了30%,这表明高校教职工患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对四类高发慢性疾病进行分析,除了年龄对肾功能异常的发生不具有显著关系之外,所有的多发慢性疾病都呈现出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发病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的趋势。
3高校教职工医疗保险保障分析
对于高校教职工健康风险保障,应重点关注的商业医疗保险有两类:重大疾病保险和住院及门诊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目前我国大型保险公司已开发的重大疾病险,每个险种对于重大疾病的具体内容规定大体是一致的:包括恶性肿瘤、心肌梗塞、动脉搭桥、肾衰竭、重症肝炎等,这些重症疾病的医疗费用非常高。住院及门诊医疗保险主要是对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或支付比例较少的药品和项目,进行额外的赔付,而其保障的药品或疾病,也主要是根据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来确定的,对于本文分析的某高校教职工的常见疾病自然也包括在内,常见慢性疾病往往需要药物的治疗,而且服药的时间比较长,而这些药物也需要个人自己承担一部分,部分特效药个人自付比例也比较高,长此以往经济压力较大。结合本文中云南省某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认为绝大部分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存在隐患,指标都偏离于正常范围,但患严重疾病的比例不高,经过药物的治疗都能得到控制,而所需药物基本可报,个人负担的较少。但教职工常见的高血脂、心电图异常、肾功能异常和脂肪肝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在生活和饮食上进行控制。因此,即使校方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趋势并不会立刻被遏制,因此有必要建议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本文将教职工分为未患病和已患病人群,对于未患病人群,鉴于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也不断增大的趋势,建议购买住院及门诊医疗保险,来保障教职工由于年龄增大以及不规律生活导致得各类慢性疾病的风险。一旦在保险发生效力期间,确诊某项慢性疾病,产生了门诊或住院费用,以及药物费用,对于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负担的部分,商业住院及门诊医疗门诊保险也会赔付一部分。按照某大型保险公司的门诊及住院医疗保险,我们以某位40岁教职工为例,在交纳7165元保费后,一年内发生保险合同规定的各项疾病的,保险公司给付比例按照重点医院和中国大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80%赔付,特殊门诊肾透析、放疗化疗20万元/年①,总的保险金额高达200万元/年。对于已患病人群,就必须结合自身慢性疾病的情况,为防范随着年龄增长或生活不规律引起疾病恶化,建议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各种检查指标异常或疾病早期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引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重疾、肾衰竭、肝硬化等,这些重大疾病不仅难以治愈,而且所需的费用非常大,动脉搭桥手术费用在6万元左右,而肾衰竭后必须进行肾透析,一年个人承担费用也超过6万元,而且一次透析意味着要持续透析,甚至是终身透析。而由于统筹疾病设有最高支付上限,超过最高支付上限由个人自己承担,因此患有重大疾病对于教职工的经济压力非常大,基本医疗保险完全无法保障。按照某大型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我们以某30岁男性教职工为例,8年内月缴500元,在20年内若患保障范围以内的疾病,一次性赔付10万元,如若20年后仍然存活,则将获得保费的105%。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49岁以上个人进行投保时,保险公司需要进行身体检查,程序比较复杂,且根据上文的体检数据,5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84%,保险公司不一定愿意承保,因此对于50岁以上,且已患某项慢性疾病的教职工,很难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进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铁梅,马直勉,胡焱,等.某高校教工健康体检结果对比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1):19-21.
[2]刘绍锋.枣庄市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辛青.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4]于巍红.长春市某高校某校区教工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5]张安玉,孔灵芝.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1-3.
[6]涂斯婧,王前强.浅析管理型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应用经验[J].卫生软科学,2012(1):76-78.
[7]朱蕾.推进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健康发展[J].四川劳动保障,2010(2):18.
篇6
吉林艺术学院组成了一个以工艺美术骨干教师和在校研究生为主要成员的普查小组,对吉林省工艺美术行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在一年的时间里,采访了一百多家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企业和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其中省内著名工艺美术专家35位,得到了一份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吉林省工艺美术行业的普查报告。
一、吉林省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情况概述
(一)从品种方面
在全国工艺美术普查11大类产品中,吉林省占9大类:雕塑工艺、金属工艺、花画工艺、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抽纱刺绣、地毯和挂毯工艺、珠宝首饰工艺、民间工艺、美术陶瓷。其中发展比较好的产品有松花湖浪木、根雕艺术、舒兰皮影、满族剪纸、玩偶、易拉罐立体工艺画、松花石砚、微雕艺术、圣诞礼品、羽毛鸟等,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品,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珠宝首饰加工行业比较薄弱,其原因是本地区贵金属产量比较少。由于漆器工艺产品的原材料离吉林地区比较远,并且油漆工艺本身比较复杂,漆艺产品在本地区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可喜的是,一些学校和单位在漆工艺方面在进行探索,如吉林艺术学院建立了一个漆工作室。烟花爆竹类产品在本地区不生产,主要由外地进口。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本地区烟花爆竹行业工作条件差,连续几次出现烟花爆竹爆炸事件,政府开始强制性管理,检查不合格的不允许生产,随后国家又出台了烟花爆竹的禁令,单纯做经营,主要由南方进口,吉林省地区经营烟花爆竹的大概有四十多家。
吉林省地区文化历史远远不及中原地区悠远,传统工艺美术在本地没有形成典型的工艺美术产品,很多工艺产品都是近代才兴起的。如:易拉罐立体工艺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非有色金属制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2000年到2004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鞋塑这种工艺形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没有形成产业,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吉林省工艺美术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吉林市,在这里有一批老的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组建了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
(二)从技艺方面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传统工艺的技艺相传多是以家族和社会的方式为主,没有正规的工艺美术教育。
2.现代经济社会对传统艺术有很大的冲击。
3.有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去世后带走了优秀的技艺,造成了人亡艺绝的可悲境地。
4.部分传统手工艺品虽然自身技艺精湛,但是其艺术价值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导致很多艺术品市场需求很小。
(三)从稀有材料方面
某些工艺品需要稀有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短缺,严重影响其发展。如松花湖浪木,松花湖浪木属于本地区特色稀有原材料。随着近年来浪木根雕艺术的发展,市场需求大,从事根雕艺术的艺术工作者越来越多,导致原材料的数量锐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门艺术的发展。
(四)从人才等方面
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高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高级工艺美术师20名,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员大专以上文化占总数的10%,高中以上占50%,高中以下占40%。虽然有些人员技艺超群,但是他们不能够形成理论或者书面的文字,因此导致技艺在传承的时候也非常困难。没有特色产业,也没有艺术流派。很多工艺美术大师都没有职称,只能称之为民间艺人,得不到国家的政策保护。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状态分析
传统工艺行业萎缩,有些手工艺品种面临消亡或已经消亡,一部分手艺已经失传,许多技艺高超的工艺美术大师后继无人。在普查中,根据本地区特点,具体分析:
1.部分传统手工艺品虽然制作技艺精湛,但是其艺术价值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有些手工艺产品只适合特定场合的装饰作用。这种情况就要求此类传统工艺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有创新,在设计中注入现代因素。
2.手工技艺相传一般是师徒相承,再加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保守思想,导致“人在艺在” “人去艺绝”的可忧境地。因此应该让传统手工艺普及,从小孩子做起。
3.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是产生危机现象的原因之一。一是生产工艺手段变了,生产效率变了;二是现代材料多样化。传统工艺的本身“危机”主要体现在能否批量制作,这也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在中国历史上,工艺美术作品往往多是收藏品,还不能称之为商品。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呢?除了政府的扶持与抢救以及民众意识的提高,更多的是还需要依靠行业自身的努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工艺美术发展观
工艺美术,既使是传统工艺美术,也必须创新,要面向市场和现代生活,才能向前发展,完全依靠被动的保护,而不去创新,是谈不上发展的。但是工艺美术创新不能从零开始,不能摒弃传统,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与时代风貌相结合,兼收并蓄创造出面对今天生活和市场的产品,发现人们的个性需求,满足个性需求,这才是今天工艺美术正确的发展观。
(二)传承的同时注重艺术形式和题材的创新
一些产品较多采用清朝繁缛纤细的装饰形式,依美学观评判,此类作品艺术成就并不高。所以创新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二要提高从艺人员的文化艺术素养,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
传统工艺美术受历史传统及地方习俗的影响,自身艺术语言运用上的局限,都有各自长年沿习约定俗成的一些固定题材,因而形成了各地工艺美术品的特色。但是题材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平凡人物、植物、动物、风景、建筑以及传统的吉祥题材等都是今天工艺美术作品主题内容创新的源泉,还可以借鉴其他门类艺术之长,在不改变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民族和地方风格特征为前提进行创新。
(三)材料与技术要吸收现代元素
工艺美术品的艺术形象和审美趣味是对各种材料进行专门的技术加工而实现的,因此新材料工艺的改进,也是工艺美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现代风格、批量生产的工艺品,更要不断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新品种新花色的开发。我们提倡传承中国工艺美术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并不意味着工艺美术就一概排斥现代生产手段,因为工艺美术的所有品种,并不是非采用手工技艺制作不可,使用何种生产手段,一定要从具体产品出发。
(四)开辟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市场
篇7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对烧结机工程范围内的烧结冷却系统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协商一致,签订本分包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1 综合情况:
1.1.1 工程名称:烧结机工程--烧结冷却等系统(a标段)的建安 工程。
1.1.2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 项目业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施工内容和范围:
(1)包括烧结冷却室、机头电除尘、主抽风机室及控制室、电气楼、设备组装平台、循环水泵站及水池、混合加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材料采购、给排水、通风除尘、压气等工程施工。
(2)全厂电气、自动化仪表、计算机、通讯工程(下称“三电”工程)的施工。
(3)全厂室外氮气、压缩空气、蒸汽、室外煤气、天然气管道、区域内除尘管网(室外)的施工。
(4)上述车间和全厂三电工程的单机试车、空负荷联动试车,并配合业主进行热负荷联动试车。
1.1.5 上述施工内容和范围与其他乙方的主要的交接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区管网等其他未予明确的交接点,待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由甲方具体指定。所有甲方另行外委安装的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由此子项土建结构施工方负责。甲方另行分包的设备安装工程与乙方的交接点由甲方指定。
1.1.6 具体分包的工程内容按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相关的指令确定。
1.1.7 如乙方的工作确实达不到合同要求,甲方有权随时与其他施工单位商订合同,指定其进场施工发包方尚未指定或分承包尚未完成的项目和内容。乙方不得阻饶、刁难或拆除属于该施工单位的设施和装备。
1.1.8 施工中甲方另行委托、不属于乙方施工的内容,其与乙方相关的调试及配合仍由乙方负责。
1.1.9 本总承包工程有多家分包单位,具体施工中存在的相互协作配合的问题由乙方与对方协商解决,如仍有问题,由甲方共同协调解决。
1.2 工程质量和安全:
1.2.1 工程所用材料、构件必须满足国家及行业现行质量检验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及行业现行质量验评标准,环保监测指标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设施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国环发(2000)38)要求。
1.2.2 未达到国家和冶金行业质量标准,由乙方负责整改,由此造成的工期拖延和费用增加由乙方负责;工程质量没有达到国家和冶金行业质量标准 甲方拒付建安工程质量保证金。
1.2.3 乙方全面负责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承诺本工程因乙方原因发生的死亡重伤、重大火灾、重大设备事故为零,千人负伤率1/1000以下。若出现乙方施工范围内的安全事故,由乙方承担全部的责任和费用。
1.3 工程工期:
1.3.1 本合同工程内容总工期为日历工期______天。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乙方必须开工,至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完成空负荷联动试车并达到合格。本合同总工期中包含为配合其他各方面的正常工程所需要的必要的时间。
1.3.2 主要工期须达到以下控制点及部分需提前完成的内容的工期:
(1)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完成所有子项的基础工程施工。
(2)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完成土建主体工程施工。
(3)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开始设备安装。
(4)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完成全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_______月_______日开始单机试车。
(5)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开始空负荷联动试车。
(6)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开始热负荷联动试车。
1.3.3 上述工期除甲方责任造成的重大拖延可以顺延外,不再因任何因素进行调整。如甲方为保证总工期,要求乙方施工提前
完成,乙方应按甲方要求进行赶工,并且不因此而增加费用。
1.3.4 因乙方原因延误关键线路关键工程完工时间:与网络计划确定的完工时间比较,每延误一周的误期损害赔偿费为延误部分价格的千分之一,在合同履行期,若分承包人采取有效措施追赶回拖延的工期,甲方将已扣的工期延误补偿补发给乙方。
1.3.5 因乙方原因延误完工、竣工时间:与合同规定的完工、竣工时间比较误期超出一周后第一周的误期赔偿费罚款相当于合同总价的千分之一,以后每延误一周误期损失赔偿费为合同总价的千分之一点五。
1.4 工程价款:
1.4.1 工程计价项目清单的综合说明(见合同附件一);
1.4. 土建工程计价方式、综合单价说明及综合单价计价清单(见合同附件二及附表一);
1.4.3 安装工程计价方式、综合单价说明及综合单价计价清单(见合同附件三及附表二);
1.4.4 综合系数计价基础和综合系数(见合同附件四)。
第二条 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2.1 构成本合同的文件可视为是能互作说明和解释的,其组成和解释的优先次序如下:
2.1.1 本合同书;
2.1.2 双方协商同意的变更和洽商的纪要、协议;
2.1.3 招标文件;
2.1.4 图纸;
2.1.5 工程规范;
2.1.6 投标文件;
2.1.7 其他有关文件。
2.2 乙方应在现场保存一套完整的合同文件、施工文件、图纸、变更通知单、呈送或发出的其他往来文书以及工程规范文件。甲方有权在所有适当的时间使用上述文件。
2.3 不论在何种场合,双方按规定呈送或发出通知、指令、同意令、批准书、证书或裁决书时,上述往来文书均应采用书面形式,且不得无故扣押或拖延。由甲方发给乙方的所有证书,通知或书面指令,以及由乙方发给甲方的所有通知,均应派人面交签收并取得书面收据。
第三条 工程规范和图纸
3.1 工程规范:
3.1.1 本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业主和甲方将按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承包单位进行监督和验收,本工程要求满足设计和验收的标准要求。
3.1.2 对按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须发生的工程内容,均已考虑在按工程实体计算的综合单价和综合系数的合同价款中。工程实施中不因承包单位按验收规范施工而额外增加费用。
3.1.3 本工程的合同要求、设计、项目业主和甲方对乙方发出的指令的实际情况(这种实际情况的要求一般不应高于验收标准的要求)与验收规范不一致时,按实际情况执行,并且不调整工程投资。
3.1.4 本工程的设备和建安工程的划分以冶金行业规定,即(1992)冶建文字第241号关于《冶金建设工程设备技术与材料划分规定》为基础,具体以甲方的施工图设计为准。
3.2 图纸:
3.2.1 本工程由甲方进行设计。甲方设计和提供的图纸、资料和变更等经项目业主认可后,交乙方4份作为施工的依据(竣工图3份由甲方在办理竣工时 交乙方),乙方应严格按其进行施工。上述文件多于4份的,由乙方自费复制。
3.2.2 设计中注明的国家和地区颁布的标准图、标准设计,由乙方自备。
3.2.3 本工程的设计图纸由甲方根据对各分包单项工程的指定而及时分发。
3.2.4 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总平面图、建筑物一览表和工艺建筑物系统总平断面图仅作为乙方投标时的参考资料,不因其与施工图存在差异而对合同价款产生任何影响。
3.2.5 凡属于本合同范围内的工作(包括设计变更等内容),不论何种情况乙方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施工或以拒绝施工来要求调整综合单价和综合系数。
3.3 设计变更:
3.3.1 设计变更:指相对于本合同的施工图所发生的设计变更。
3.3.2 变更权: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可通过直接下指令或要求乙方提交建议书的方式提出变更。没有甲方的指令或乙方提交的建议书未经甲方核准,乙方不得对本工程作任何更改和改变。
3.3.3 甲方的设计变更乙方应立即执行。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按本合同规定予以计算,但综合系数和综合单价及工期均不因设计变更而变化。
第四条 甲方的责任
4.1 成立工程组织机构,委托甲方代表履行本合同规定的职责。
4.2 负责项目总体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工程开工会、工程例会。
4.3 平衡资金,按合同规定时间,审核工程进度报表,拨付工程款。
4.4 全厂需安装的生产设备由甲方提供。甲方对设备的制造质量负责。
4.5 提供施工图、设计变更等施工文件4份,竣工图3份,及相应的设计施工服务。
4.6 提供乙方进入和使用现场的权利。但是,此类进入和使用权不为乙方所独享。
4.7 负责办理乙方营业税及附加代扣代缴事宜。
4.8 负责组织对乙方工程的验收和交工。
第五条 乙方的责任
5.1 由乙方完成的工程,应完全与本合同一致、并符合本合同所明确的工程设计意图。本工程应包括为满足甲方要求所必需的或本合同隐含的以及由乙方义务而产生的任何工程,还应包括本合同虽未言及、但可以推断出对本工程的稳定性、完整性或安全、可靠、有效运行所必需的所有工程。本工程施工、竣工以及修补缺陷所需要的所有工人、工程设备、材料、临时工程及其他所有 物资,不管是临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均应由乙方提供,费用由责任方承担。乙方在开始施工之前,应清楚甲方要求。乙方应将发现的施工图纸要求中存在的不完整或其他缺点通知甲方,甲方在收到此通知后,应决定是否更正,并向乙方发出相应的通知。不管是否已经甲方批准或同意,乙方应对现场全部作业、所有施工方法与全部工程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承担施工责任。
5.2 乙方承诺:
5.2.1 本项目为_________________重点施工管理项目,成立公司级项目管理部并委派副总级领导担任指挥长,负责项目的配制和总体管理工作。
5.2.2 委派优秀项目经理_________任烧结项目部项目经理。
5.2.3 项目经理有职、有权,能够保证材料、设备的供
应,工人有正常收入。不挪用款项去干其他项目。
5.2.4 施工过程中绝对不会因任何问题,未经甲方同意而停工。
5.2.5 对承担的项目将全部自行组织施工,不转包。
5.2.6 若因乙方原因达不到合同承诺的工期和品质,愿接受合同中明确的处罚,承担业主对甲方相应的有关经济责任。
5.2.7 乙方愿意设立大型砼搅拌站,并在满足自营的前题下,满足兄弟施工单位的需要。如兄弟施工单位需要乙方提供砼,其价格与韶钢地区商品砼基本一致,可以参照________________建设的内部结算办法,税金、与规费由总包方协调。
5.2.8 乙方将维护甲方与业主的权威性,服从指挥,听众安排,与其他参建承包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积极主动地作好自己的工作,将在甲方的领导下,保证整个项目建设平稳、有序、协调地发展。
5.2.9 施工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会经常到工地主动征求甲方及业主的意见,督导兑现对甲方与业主的承诺。
5.2.10 乙方将在现场设立专用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允许甲方随时查询。若挪作它用,乙方将接受甲方对挪用资金额度的双倍罚款。
5.3 乙方应负责工程范围内与其他方面的协调和正确施工,特别是_________工程。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为本工程相关的其他承包单位从事其工作提供施工场地和水、电、气等方面应有的方便。乙方必须服从甲方从整体上对工程各个方面的协调和管理,积极配合工程其他方面的各项工作。
5.4 乙方应根据甲方 给定的原点、基准线和基准标高来放线、定位、测量。对由乙方原因造成的工程位置、标高、尺寸或定位方面存在的差错,乙方应自费加以纠正。
5.5 乙方应对其自行取得的现场水文及地下情况等基础资料的解释负责。
5.6 乙方应自行负责解决施工所需生产、生活大临设施(经甲方批准搭设)。乙方应被视为已确认,他所选用的进场道路是合适的、可供使用的。乙方应负责进场道路的养护,应提供他认为对引导其职员、工人及其他承包单位进场所必需的路标或方向标志。乙方应得到使用上述进场道路、路标和方向标志可能需要的、有关当局的许可。对于上述进场道路是否合适、是否可供使用,甲方不予保证。
5.7 乙方在投标文件中已按招标文件第二章的要求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并进行了投标文件的澄清。在开工后10天内,乙方应按甲方对上述文件的审定意见和施工图纸,正式提交一式5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本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应采用排序网络技术,标出最早开始、最迟开始、最早结束、最迟结束的日期。每次当甲方提出要求时,乙方均应以书面形式,提供一份为本工程的实施拟采用的工作安排与方法的总说明,供其查阅。在未通知甲方的情况下,乙方不得对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计划或上述工作安排与方法,作重大改动。若工程实际进度与本进度计划不符,甲方可指令乙方修改进度计划,并说明为在规定工期内竣工所需修改的内容。
5.8 乙方应提供为完成本工程所需要的有关乙方设备。所有乙方设备,一旦运抵现场,都应被视作为本工程专用。
5.9 乙方在其进场安排及现场作业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现行的安全规范和业主的安全规章、条例,自现场开工至甲方接收本工程。乙方应提供:
5.9.1 本工程的照明、保卫及看守;
5.9.2 可能为毗连地段的所有人和占用人、公众或其他人员的便利和安全所需要的临时道路、人行道、警卫。
5.10 乙方应采取各种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限制由其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及其他后果所造成的、对人员或财产的损害或滋扰。乙方应保证,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从现场排出的废气、地面排水及污水,不超过项目业主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及法律规定的排放标准。
5.11 因工程需要,乙方有权使用现场能提供的电、水、煤气及其他公共设施。乙方应按项目业主规定的价格付费给项目业主。施工用水 用电按项目业主确认的价格计算,其中施工用水_________元/吨计取,施工用电按_________元/kwh计取。乙方应提供为使用上述公共设施及测定耗用量所需的仪表,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与费用。
5.12 在本工程施工期间,乙方应保持现场没有不必要的障碍物,应妥善存放和处置乙方设备或多余材料。乙方应及时从现场清除并运走所有残余物、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工程,否则,甲方有权进行处置而无需征得乙方同意。接收证书一经签发,乙方就应立即从该接收证书所涉及的那部分现场与工程中,清除并运走所有乙方设备、多余材料、残余物、垃圾和临时工程。乙方应使该部分现场与工程保持清洁和安全,使甲方感到满意。若乙方未按上述要求运走所有剩下的乙方设备、多余材料、残余物、垃圾和临时工程,甲方可将上述物资出售或另作处理,有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5.13 乙方应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不因这些方面的原因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5.14 乙方应将其各项作业限制在现场经甲方同意作为其作业范围的作业区域内。乙方应采取一切必要的预防措施,保证其人员与设备均处在上述作业区域范围之内,避免并禁止其人员与设备侵占邻地。
5.15 乙方在撤消对乙方代表和现场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命时,应事先与甲方协商。
5.16 原则上不允许乙方自行更换项目经理,如遇特殊情况须更换时,应委托同等资质人替换,报甲方批准后方可更换,同时交纳更换项目经理人员费_________万元。
5.17 乙方应使用工作认真和具有相应资格的、在其各自行业或职业方面有熟练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甲方可要求乙方撤换(或促使撤换)在本工程工作的、甲方认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包括乙方代表:
5.17.1 工作中经常出差错;
5.17.2 无能力履行其职责或;
5.17.3 不遵行本合同的规定;
5.17.4 坚持有害于安全、健康或环保的行为。
5.18 乙方应随时采取各种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其职工或职工内部发生非法行为或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并维持好治安、防止上述行为殃及本工程附近的人员和财产。
5.19 乙方必须由一级项目部组织工程施工,除部分土建工程劳务经过甲方许可之后可以进行外包之外,不得再将工程整体或部分分包或转包给其他方。甲方一 确认乙方出现未经许可的分包或转包的情况,即可采取限期改正、罚款等方式予以纠正。如乙方不能按甲方的要求进行及时的整改,甲方将有权终止合同。由此造成的工期和费用的损失全部由乙方承担。
5.20 在工程现场发掘出化石、有价值的文物等,乙方应立即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予以保护,并通知甲方和项目业主。
5.21 乙方应负责办理施工许可证及进场施工所需进出厂、安全、防火、保卫、暂住、计划生育、爆破等一切手续并承担其费用。对于工程弃土按照_________执行。
5.22 乙方应负责处理施工中与韶钢内部水、电、汽、路等各类交接,承担施工现场积水、降水并按甲方指定地点的外排,并承担其费用。
5.23 乙方应负责做好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不得危害邻近建、构筑物,若发生费用另行商定。
5.24 甲方提供的需安装生产设备运抵现场后,乙方负责卸车、转运、清洗、保管等工作,费用已包含在安装综合单价内。乙方应与甲方共同清点,然后移交乙方管理。
5.25 乙方应负责工程交工,并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和竣工图各3套。在项目业主甲方要求的时间之内完成竣工资料移交,每推迟1个月,扣减工程款_________万元。
5.26 工程付款未按合同要求办理,乙方享有催告权利。
5.27 确属甲方工作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有意刁难乙方
篇8
为了了解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的护状况,笔者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开通了中国股票投资者财务权益保护网(ivfip.com,2013年3月7日开通),通过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多家网络媒体公开该网站,面向全国股票投资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打印纸质调查问卷(内容与网络版相同)派专人发放并收回。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投资者的性别、年龄、入市时间、收入状况等,问卷的类型有多选和单选,其中多选6个,单选51个。
截止到2015年9月20日,网站浏览量达到2000多人次。一共收回问卷737份,有效问卷624份。其中,网络调查问卷537份,有效问卷451份,有效率为83.99%。收回纸质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88.5%。
二、调查结论
笔者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参加股票投资的以男性为主,年龄一般在30岁到51之间,学历普遍较高。
表1 投资者的性别、年龄描述性统计量表
通过表5可以绘出以下饼形图:
图1 我国股民学历水平分布饼形图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中男性居多,占61.54%,女性仅占38.46%。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股票投资的风险比较大,而男性投资者更愿意冒较大风险,他们认为高风险往往能带来高回报。而女性往往以家庭为重,比较害怕投资失败,所以投资于比股票风险小的项目如购买债券、基金等。另外也不难看出我国的股票投资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占86.05%,30岁以下仅占13.95%。这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的,因为股票投资需要资金,而30岁以上的人往往事业和收入都比较稳定,这就为股票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从图3-1可以看出我国股民70%左右本科及以上学历,本结果可能与全国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与本次选取的样本有关,因为本样本主要来自网络,能主动在网上接受调查者往往学历较高。
男性比女性投资收益高,长期投资比短期投资收益高,入市时间长的投资者收益高,学历高者收益水平高。
表2 投资者的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性别分类表
表3 投资者的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投资习惯分类表
表4 投资者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入市时间分析表
表5 投资者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学历分类表
根据表2简单计算可得男性盈利百分比为22.91%(143/624),女性盈利百分比仅为9.78%(61/624),所以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在股票投资中收益水平要高。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股票投资者的投资习惯:34.62%(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喜欢短期投资,即买入后很快卖出,57.19%(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喜欢长期或较长期投资,即买入后等待一段或较长时间才卖出。从盈利水平看:短期投资盈利百分比为4.65%(29/624),而长期投资盈利百分比为25.80%((53+108)/624)。这说明长期投资盈利的可能性比短期投资大得多。从表4看出我国股票投资者的入市时间有长有短,而且比例也比较接近,比例分别为24.83%(1年以下),23.72%(2~5年),23.08%(6~10年),28.37%(10年以上)。但是从收益水平差看,入市时间长者往往盈利的比例大,即7.89%,20.94%,43.06%,54.24%。这说明入市时间越长,投资赔钱的可能性越小,而赚钱的可能性越大。根据理论假设:学历越高,股票投资赚钱的可能性越大。我们实际调查的结果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从表5看出专科及以下学历投资盈利的百分比为14.2%,本科学历投资盈利的百分比为33.33%,而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投资盈利的百分比为51.06%。说明高学历可能高收益,这一点不难理解,高学历者往往有一定技术或投资技巧,掌握的信息资源比低学历者多,这也是高智商和高智力在股票投资中发挥作用的一个表现。
(二)对2015年预期收益普遍不看好,股民投资满意度不高,认为中国股市存在大量违规操作,制度不够完善,2013年股市仍然会持续震荡。
表6 投资者的性别、投资满意度描述性统计量表
从表6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性在总样本中的投资满意度为22.27%,女性投资满意度为32.38%,总体满意度为54.65%。说明我国股民投资满意度不高。通过简单计算,可以看出在男性样本中男性投资满意度为46.18%((49+46+44)/301),在女性样本中女性投资满意度为62.54%((67+72+63)/323)。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女性投资满意度比男性高,笔者认为原因可能:一是女性投资者在投资中比较容易满足,二是女性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水平比男性低。样本显示:有75.51%的股民认为中国股市存在大量违规操作,64.05%的股民认为我国投资制度不够完善,普遍(73.79%)认为2013年我国股市仍然会持续震荡,一半以上(57.33%)对2013年预期收益不看好。笔者认为以上结果均可能受到2014年股民投资收益水平的
影响。
(三)大多数股民风险意识差,不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多数股民不知道如何维权。
股票投资是属于高风险投资,入市前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可以肯定的是入市前对股市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投资者投资时会更理智和更成熟。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8.79%的投资者对风险有充分认识,没有充分认识者占41.21%,说明我国投资者大多数还是比较理智的,但相当一部分人对股票投资还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需要宣传和引导。
通过问卷计算分析:56.21%的股民不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4.33%的股民不知道自己有呢些合法权益。45.07%的股民觉得应该听过向公司拨打投诉电话来维权,12.15%的股民认为应该向客户经理反映来维权,仅23.43%的股民认为一个通过向监管部门反映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教育。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的结论及分析,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财务权益,笔者分别从政府、有关部门、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该建立严格的外部行业监管,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证监会是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监督管理的合法监管机构,该监管机构应即时跟踪并总结证券市场经济活动的动态情况,掌握时事信息,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体系提供相应的修正意见。同时还应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借鉴经验,重视证券评级,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真正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二)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投资者保护的宣传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需要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应该创建多元化的投资者宣传教育形式。如主题活动、媒体宣传、户外宣传、网上宣传、等多元教育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覆盖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三)上市公司应该加大信息披露并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投资者经常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尽可能多向投资者披露企业的重要信息,同时必须提高审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审计报告中列示的公司财务指标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披露的信息质量越高,对投资者决策越有用,并且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投资者财务权益的保护程度;相反,如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或不合规,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四)投资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与证券机构订立合同契约书
首先,投资者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我国中小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投机意识浓、投资理念存在偏差、投资决策不科学等固有因素,严重阻碍了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从而纵容了大股东和内部管理者掠夺中小投资者的行为频繁发生。为此投资者应该对相关证券知识和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掌握,要熟悉自身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要求订立合同契约书。投资者应当从自身利益点出发,要求证券公司与其订立各项能充分保护自身合法财务权益的书面契约,以确保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利益。
(五)投资者应该树立长期、理性、价值投资的理念
篇9
[中图分类号] X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104-09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逐渐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对“农民工”予以正式解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目前,也有称其为“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在改革开放的竞争大潮中,尤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
农民工包括外出和本地两部分。外出农民工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民;本地农民工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持续增加,但是增速继续回落(见表1)。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2014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 [1]。与此相伴,农民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年轻农民工比重不断下降,40岁以下农民工2014年较2010年下降了8.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比例增加,2014年比2013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相应提高,2014年比2013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2]。
随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不断提升,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由1995年的2.32%上升到2011年的9.51%,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农民工具有4大特点:流动强,规模大,文化低;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就业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维权意识薄弱,权益损害严重 [4]。这些特点决定了最需要得到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益经常受到损害,尤其在医疗保险缺失方面表现突出。面对农民工在医疗保险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社会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因此,如何很好地为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险,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全面掌握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现状和发展趋向,探讨如何维护农民工医疗保险合法权益已刻不容缓。
一、中国政府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险进程的努力
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1883年德国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标志着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诞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4种模式: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商业保险模式和储蓄医疗保险模式[5]。
现行的中国医疗保险主要有5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地农民工医疗保险暂行条例或办法规定的医疗保险、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主要涉及前面4种类型。农民工参加哪种医疗保险,除了考虑这种保险对农民工是否准入之外,还需要考虑农民工本身的条件是否具备。
给农民工提供完备的医疗保险,既可以回报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可以保护他们的权利,对实现公民平等权利具有重要价值;还有利于保证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稳步推进,维护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必须关注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一)国家层面的努力
国务院、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等部门从2002年开始,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法规,以推动农民工医疗保险进程。
(二) 地方政府的努力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地方法规(见表2),形成了多种模式。从全国范围看,主要有4种,由于各地政策不同,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纳入模式以外,还有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代表的3种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纳入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各地相继出台并实施相关政策,到2010年基本实现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一项关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农民工调查显示,98.5%的受访农民工已在家参加了“新农合”;参保费每年10元至40元不等;少数为强制参保,大多数为自愿参保。多数农民工觉得“新农合”实用,适合本地农民工。但是由于异地打工,许多外出农民工无法充分享受“新农合”的利益。一些外出农民工反映,在外地的医药费可回家报销,由于报销起付线高(有些地方超过300元才能报),报销比例过低,而且手续相对复杂,除非医药费很高,否则不会费周折去报销[6]。
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纳入模式
这一模式以北京为代表,也称之为北京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为农民工建立专门的医疗保障卡,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体现了公平性,有利于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这种将农民工医疗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的模式,是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但是,这种模式要求个人缴费多,让农民工承担的医保费用相对较高,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这一实际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地区统筹模式不吻合。此模式貌似公平,却难以有效保护农民工权益。
3.农民工医疗保险专项型纳入模式
这种模式也称之为深圳模式,以深圳、山西为代表,这些地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年的《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的通知》,专门针对农民工建立了独立的医疗保险制度。
该模式将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合并使用,虽然有助于提高大病的抗风险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转移续接难以实现,兼容性不够;由用人单位承担保费损失,致使农民工办理医保的积极性不高。
4.农民工综合型医疗保险纳入模式
该模式在成都、上海等地较为盛行,将农民工的医疗、工伤和养老3种保险捆绑在一起,以用人单位缴费为主。此模式采用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商业性保险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譬如无法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转移续接;市场化过度,导致出现商业保险公司利润较高、农民工补偿率过低的情况。
以上几种模式是不同地区对医疗保险的实践和创新,在某个城市或地区可能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医疗保险模式。然而由于各种模式的保险政策不同,对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来说是一种流动,同时不一致的缴费标准对于农民工的缴费积极性也会有一定影响。
总之,虽然各级政府都付出了努力,但目前还没有在全国建立起统一的农民工医保制度,各地区制度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有些地区的保险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上海在2011年7月以前主要实施的是农民工综合型医疗保险纳入模式,之后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农民工的综合保险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
二、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低,各地区和行业参保率差异大
2014年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7.6%,比2013年提高了0.5%,外出农民工在医疗保险方面的参保率高于本地农民工。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较2013年虽有提升,但仍然不高,而且各地区和行业参保率差异较大(见表4)。
从区域看,东部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最高为20.4%,中部为11.8%,西部为13.6%,东部与中西部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的参保率增长却较快(见表5)。
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中,制造业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最高为22.1%,是参保率最低的建筑业农民工的4.1倍。可见,不同行业的农民工参保率差距较大,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农民工的参保率提高较快(见表6)。
(二)医保政策的地区差异大,农民工的医疗保险转移续接困难
随着农民工数量的迅速增长,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问题日益重视。自2002年以来,各地陆续实行了各具特点的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不同地方在起付线、补偿率、封顶线乃至医保项目的设置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特点。
各地基本上是相互独立地执行地方性的政策,致使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困难,主要表现为同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在不同地区之间移续接困难、不同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转移续接困难。而且出于保护地方利益的目的,各地几乎都规定农民工等劳动力在跨区域流动时,比例较大的统筹基金部分不能随同转移,只能转移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医疗保险关系。一般来说,农民工经常要在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流动,一旦流动到异地,因为转移续接困难,此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就会付之东流,直接损害农民工权益。所以,当参保农民工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时,“断保”现象非常严重,致使许多农民工只能处于“无保”状况。
郇建立,王博勋(2011)通过走访社保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由于各地的缴费基数和费率不同,一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如“农民工可享受当地退休后医疗保险待遇,农民工医疗保险可以在城市间转移”基本没有落实,还停留在设想层面。他们在与农民工交谈时,发现许多农民工希望全国各地的医保能够联网,通过一定形式,如一卡通等,在各地都能报销医药费[6]。
(三)缺乏完备统一的制度规范,重复参保问题严重
由于仍然存在城乡不同医疗保险制度间的分割,全国尚未统一医疗保险政策,重复参保问题非常严重。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医保3大保险的重复参保人数一亿多,重复参保率高达10%。河南省卫计委农卫处处长王耀平表示,“重复参保的情况确实存在,这恐怕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从河南情况看,部分群众在参加新农合的同时也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重复参保、重复报销的现象严重”[6]。
农民工重复参保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有些农民工虽然已加入了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但是在务工所在地又以外来人的身份再次参加“新农合”;二是根据《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有些已经在户籍所在地加入了“新农合”的农民工,又受利益驱动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三是有些地方在推行“新农合”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参保率,规定对于已经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农民工若不加入“新农合”,其家人将没有机会参保,这种参保模式使一些农民工不得不被动重复参保[8]。而重复参保具有许多不良影响:
第一,增加财政资源浪费。据测算,重复参保率假设按10%至15%计算,政府每年的无效补贴将超出200亿元[6]。
第二,有违社会公平。公平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它体现在制度的建立、基金的筹集及受益等环节。重复参保会引起许多人重复受益,甚至会导致产生报销金额超过实际医疗费用总额的极端情况[8]。重复参保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还会导致新的不公平和社会矛盾。
第三,影响基本医保制度的构建。重复参保掩盖了真实的参保水平,会导致决策部门对制度运行效率的高估,从而影响完善的基本医保制度的构建。
三、引起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产生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与相关制度密不可分,也与其特殊身份有关。
(一)宏观层面
1.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阻碍
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农民工医保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根本原因[9]。因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市和农村存在着二元保障体系,城市和农村保障体系有着严格的“身份”限制,农民工无法与城镇职工享有等同的社会福利和权利。
2.相关法规的缺失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对社会保障的立法不够重视,主要依靠政策推动社会保障的发展。直到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以此为依据,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权益在法律上才首次予以确立。然而,对于如何处理地区分割利益、转移续接、累计缴费年限等问题,目前仍未从法律层面予以规定,因而影响农民工医保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立法滞后。
3.医保模式的条块化
中国医保制度没有开展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主要采取渐进式发展思路。受此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险采取属地管理,多种形式并存;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重复参保严重,互联管理难以实现。
(二)微观层面
1.政府未能充分履行职责
面对存在的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有些政府机构存在作为不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责任心不强,掌握的农民工信息不全,资金投入不足;相关部门监察不到位,为用人单位不履行责任提供了可乘之机;办理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不高;法制宣传不到位,农民工对相关权益了解不多。
2.企业逃避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必须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对职工办理医保负有法定义务。然而在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和个体企业主,却故意拖延或不为农民工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这一情况,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注意。
3.农民工缺乏保险意识和知识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工不注重医疗保险,保险意识薄弱;由于收入低和流动性强,农民工更是较多关注眼前利益,参保积极性不高;又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广大农民工所应了解的医疗保险知识却比较欠缺。
四、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对策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任何一级政府都应该处理好的问题,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受到侵犯,就是政府管理的缺位。因此,应该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中承担责任。政府相关部门在农民工医疗保险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立法建制、监督控制、宣传管理等。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
统筹区域的划分为医保基金圈定了带有地方色彩的“势力范围”[8],只要全国医保统筹没实现,阻碍转移的分割动力就会一直存在。要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就必须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关注城乡统筹发展。针对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取消户籍限制,制定相关政策,使其享有与当地人口等同的医疗保险待遇;针对季节性农民工,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有效措施,尽可能好地衔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保险制度,以避免因流动性而产生“空壳”现象。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全国医疗统筹是解决农民工医保转移续接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完善制度设计,实行分类分层管理
设计多种医保险种,供不同情况的农民工参保选择。根据“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实行分类分层管理。例如,签有劳动合同、收入稳定,可以在城市长期定居的农民工,应及时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参加大额医疗保险;与用人单位建立有稳定的劳动关系,参保有困难的,可参加大病医保或住院医保;从事个体经营等灵活就业的,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以个人名义参保;流动性大,工作变换频繁,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选择费率较低,个人负担较轻的“新农合”或医保当期的大病统筹等。
(三)强化督察与执行力度,维护农民工医保的合法权益
为保障农民工医保权益,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强化监督与执行力度,确认劳动关系,加强执法监督,消除制度漏洞。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要政府相关部门既要承担相应责任,又要加强协调。农民工医保问题不只是人社部门的职能,医院、工商、税务、街道办事处单位或部门等应该整体联动。二是要人社部门应严格监察,突出重点。开展监察时,把“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医保”履行缴费的法定义务作为重点,鼓励农民工向相关机构举报和投诉不作为的用人单位;对有能力参保而恶意不办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移交相关部门予以处罚。三是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全国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提供快捷方便的费用结算体系等。四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医保意识。建议各级政府开展医保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农民工的参保认识,提高医保购买积极性,提高医保覆盖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16-02-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4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R]. 2015-04-30.
[3]李芳芝,李 超. 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统计测算[J]. 统计与决策, 2014,(13).
[4]向 彦,龙明卿. 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险进城刍议[J]. 学理论,2012,(20).
[5]王瑞明. 福州市流动儿童保健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2,(06).
[6]郇建立,王博勋. 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北京海淀区三个工地的实地考察[J].社会工作, 2011,(08).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经肺CT导下穿刺、支气管镜或淋巴结穿刺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18例,局限期14例。
表1 患者一般资料(例)
分期
例数(男/女)
初诊低钠性脑功能障碍
进展期低钠性脑功能障碍
局限期
14(8/6)
12
2
广泛期
18 (11/7)
14
4
1.2 临床表现:32例患者不同程度伴有返应迟钝、躁动、言语不清,胡言乱语,不能说出地点的脑功能障碍。
1.3 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有严重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波动112.3一124umol/L,平均浓度118umol/L。血氯浓度波动81.5―90.3 mmol/L。所有患者的血糖和肾脏功能均正常。
1.4治疗:所有患者明确临床诊断后,给予患者针对病因的治疗及对症治疗。给予患者补钠限水治疗,液体输入量控制在800一1 000 mL/d,3%氯化钠静脉输入治疗,使血清钠缓慢上升。间断给予患者利尿排出体内水分治疗。14例局限期患
者均给予标准EP方案化疗,疾病进展后给予给予含伊立替顺铂方案化疗, 结果
22例患者经抗肿瘤治疗同时纠正低钠血症治疗后,复查肺CT提示病情缓解,低钠血症明显好转,脑功能障碍好转,其中11例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5例CR,4例PR,3例SD),血清钠恢复至正常范围,10例患者始终未纠正(6例疗效PR,4例PD);1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低钠血症发生与病情进展同步,给予有效的化疗及对症治疗后,随着病情的缓解,低钠血症伴脑功能障碍可再次缓解。
3讨论
低钠血症性脑功能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1ADH)较好发生。SIADH是指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出现异常增多或其超常的活性作用致使水潴留、尿排钠增多,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等的一组综合征,还有一个名称是Sehwartz―
Bartter综合征[2]。文献报道约9%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并发SIADH[3],但目前临床的诊出率要低于此水平,可能与临床警惕性不高致漏诊有关,尤其以脑功能障碍患者,极易造成误诊,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有研究证实SLADH常常出现在SCLC才被诊断之前,成为SCLC的潜在可能的一种提示[4]。本组研究中所纳入的32例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但临床工作中,SCLC患者通常是在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同时常规检查发现低钠血症,而诊断SIADH。因而无法获知低钠血症比小细胞肺癌更早发生的时期。因此.随着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及诊断率的提高,在临床常规检查中,要重视不明原因的低钠血症,提高SCLC的早期诊断率,对改善患者有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已确诊为伴有低钠血症的脑功能障碍SCLC患者来讲,去除病因,即抗肿瘤治疗十分关键,本组研究中可见,无论是局限期还是广泛期SCLC患者,伴有低钠血症并不影响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肿瘤对化疗药物发生有效反应后,低钠血症的脑功能障碍也随之得以纠正。单纯积极补钠能维持血钠水平,精神症状好转,一旦停用血钠相应下降,精神症状加重,且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低钠血症,与SIADH临床表现相吻合,支持临床诊断低钠血症的脑功能障碍持续存在和反复,提示抗化疗无效和疾病的进展。在本文的这个小样本研究中,尚不能发现局限期和广泛期SCLC患者伴发低钠血症的脑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肿瘤复发有速度是否正相关。
参考文献
[1]Adrogu 6 HJ,Madias NE.Hyponatremia[J].N Engl J Med,2 Gross P.Clinical management of SIADH[J].Ther Adv Endocrinol
篇11
关键词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乌鲁木齐
【作者简介】李磊阳,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货币政策。
一、乌鲁木齐市两险融合发展现状
2012年8月,乌鲁木齐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签订了《乌鲁木齐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救助保险管理协议》,正式将城镇职工大额医疗救助保险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管理运行。
1.两险融合医院监督机制。大额医疗保险委托商业保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定点医院机构的监督和约束。根据《管理协议》规定,受托的两家商业保险公司将建立专业服务队伍,代表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实地监督,对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派驻2名医保监督员,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按责任区包干巡查,将以往对医院用药、患者报销等事后监督改为事前、事中监督。
2.两险融合基金运行机制。市政府为了引导商业保险公司提高效率,保证基金的安全,采取了给予商业保险机构完成既定任务的收益允诺方式,人社局将实际征缴的大额医疗救助保险金按一定比例(第一年按实际征缴的95%拨付,第二年按94%拨付,第三年按92%拨付,第四年以及以后年度统一按90%拨付),按月划转给乙方,剩余部分作为风险调节金。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赔付率的高低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公司的承办费用,剩余部分直接进入风险保障基金,直接转入下年使用,切实实现了商业公司在承办政府服务时“保本微利”的目标。此外,多部门还成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市审计局、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等单位将参与城镇职工大额医疗救助保险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上保证基金运行安全。
3.两险融合服务机制。近年来,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自治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城镇职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方面,两家保险公司与当地社保局积极合作,利用社保平台,共同经营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一是通过保险公司服务网络,为乌鲁木齐市城镇职工参保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借助商业保险公司较为成熟的医疗保险管理经验,集合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及在基金测算、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在当地社保大厅设立服务窗口并配有专门服务人员,提供承保、保全、理赔、保险咨询等便民服务。在开展城镇职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方面,两家商业保险公司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从业务开展到最后的理赔服务都是保险公司独立运作,但是为了充分体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对居民的保障作用,防止商业保险公司在开办过程中追求“暴利”的行为出现,商业保险公司每年必须将年度报告交由政府部门审阅,政府部门对商业保险的缴费标准和报销比例进行审批,从而确保商业保险公司的“保本微利”和高质量服务。
目前,乌鲁木齐城镇职工大额医疗救助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111万人,这些职工可以通过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在就医产生疑惑、咨询、理赔等方面得到更快的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平稳运行。
二、乌鲁木齐市两险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社保经办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通过近10年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的深入。
1.“保本微利”目标难实现。商业保险主要承保的是大额医疗保险和补充保险,由于大额保险的特殊性,没有经验数据,无法准确定价,常常采取低价入市,再根据实际赔付情况进行调整的策略,这样就使商业保险公司面临先期较大的赔付压力,常常是赔本赚吆喝。虽然通过与政府的合作促进了其他保险业务的发展,但那毕竟是间接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保险公司不可能长期在该业务上承受巨大的亏损压力。而未来是否一定赢利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政策的依赖、无法独立经营,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部分保险公司不愿涉足这块业务,认为政府是在“扔包袱”,也说明一些保险公司对与政府合作过程中的微利性是持悲观态度的。“保本微利”的目标难以实现,一方面使想参与社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使正在与政府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大受挫,降低了保险的服务质量。
2.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混乱。在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在乌鲁木齐试办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在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其他竞争者都在设法争夺这一新兴市场份额,竞争者研发同类型的团体险,通过压价竞争等方式,给两家以“保本微利”为目标、受政府监管的保险公司带来一定的冲击。
由于保险市场监督尚未完善,其他竞争者在销售团体险时,为了以价取胜,在保险条款上往往偷换概念,或者打擦边球。如在医疗机构报销方面,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是与社会保险相对接的,只要社会保险可报销的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同样可报销。但是对于销售团体险的竞争者来说,往往会指定特定的可报销医疗机构,其余机构则无法报销。此外,其他竞争者在销售保险时往往选取一些资质好的公司,而将资质不好的公司拒之门外,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为了履行其社会责任,不论资质好坏,都必须承保,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金风险。随着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更多的类似保险产品层出不穷,导致商业医疗保险鱼龙混杂,投保机构往往在价格导向的驱使下,错误选择一些保障程度低的保险产品。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混乱给想与政府合作且愿意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保险公司的运营带来一定的困难,也给投保机构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3.商业保险公司自主性不强。首先,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大额医疗保险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能完全独立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政策。如中华联合和中国人保在承保的城镇职工大额医疗救助保险、城镇居民大额医疗补充保险中的费率、保险费及保险责任等都是由政府制定,两家保险公司的自主灵活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资金缺口不断增大,往往导致一些医保定点医院因长时间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而停止垫付费用,参保的重症病人为此叫苦不迭。其次,由于大额医疗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的补充,发生在基本医疗保险阶段的(如转外就医)审批条件和权力均由医保中心制定和控制,保险公司无法主动掌控,这大大削弱了保险公司的自主性,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大额保险的风险。最后,为了加强对医院的监督,防止医院逆向选择的发生,按照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的合作协议,商业保险公司派医保代表在医院进行实时监督,医保监督员的入驻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医院的利益,这样常常会引起医院的抵触,并且医保监督员在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由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判定审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陷入只能发现问题,却不能自主解决问题的怪圈,在对医院的后续控制方面缺少一定的自主权,增加了基金运营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商业保险公司运营大额保险的难度。
4.居民保险意识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化,但是相比全国而言,乌市的保险业呈现出城乡之间极不均衡的局面,居民的保险意识还处于偏低的状态。如在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镇居民自愿参保的大额医疗补充保险过程中,由于居民的保险意识比较低,参保人员只有30万人左右,很多居民只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而没有享受到大额医疗补充保险。另外,商业保险在审核过程中,当出现商业保险公司对一些自费用药等情况不承保时,由于居民对保险条款等不理解,会出现居民对保险公司恶意相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声誉,给保险公司持续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促进两险融合的保障措施
从国内外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改革进程中可以看出,健全、高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应由个人、政府和商业医疗保险机构三者共同承担。特别是2014年8月“新国十条”的颁布,提出了要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鼓励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购买保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为促进乌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更深层次的合作,结合“新国十条”相关内容,从政府、商业保险公司两个方面提出了几点促进两险融合的意见。
1.政府方面。政府在促进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融合发展时,应明确划分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的职能。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参与各方的优势,共同促进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为综合平衡好个人、社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各方的利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好宏观全局。
首先,政府应结合“新国十条”和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积极构建社会保障的法规体系。通过法规体系确定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的社会地位,保护好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统一采购等方式规范定点医院的药品性能、质量和指标,对不同的病种规定一定范围的用药费用,从而减少患者的医药费用,降低保险公司和政府的赔付压力。再次,为了提高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应该给予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基本医疗保险费率、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等,从而扩充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与渠道。最后,为了能够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政府应积极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改革。在加强监管过程中,坚持维护公平与促进效率、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统一,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风险应急预案,优化风险处置流程和制度,提高风险处置能力,从而保障保险基金的安全。
2.保险公司方面。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社保与商保融合的大趋势下,商业保险公司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拓展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险的渠道,有效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为了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深度,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医疗保险经营的专业化程度。首先,商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资、吸引外资等方式来引进保险外资企业在医疗保险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实现最直接的专业对接,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商业保险公司应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等新技术,加强对医疗保险数据的积累和研究,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医疗保险,减少商业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在确保“保本微利”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积累的数据开展其他相似的的业务,扩充商业保险公司更广的发展渠道。最后,商业保险公司应加强人才建设、专业经营的能力。商业医疗保险业务需要精算、核保核赔、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共同来完成,商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与医学类、财经类等高校联合办学,从外部有步骤地培养和引进一批综合性专业人才。此外,商业保险公司也可以在行业内部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实践中从公司内部培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国芳,安尼瓦尔·阿木提,李豫凯.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6).
[2]韩秀珍,耿庆玲.企业补充医保与基本医保的相关性分析——基于乌鲁木齐铁路局补充医疗保险运行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2011,(8).
[3]王璐,杨俊孝.新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商业,2014,(5).
[4]何文炯.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J].保险研究,2010,(7).
篇12
《包装工艺与设备》是我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涉及常见包装物的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包装工艺流程以及部分包装工艺规程的制定。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包装工艺技术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相关包装设备运作原理,具备参与生产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从业素质。同时,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相衔接,形成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群,前有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支撑,后续有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做实践配合,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
以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我校的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也在不断地探索课程的改革方向,以便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以企业的真实生产内容作为教学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
一、课程定位
在课程建设前期,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寻找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岗位。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主要面向的企业方向有包装生产企业、包装使用企业、第三方包装公司。其主要岗位及岗位要求见表1。
通过对专业就业方向和岗位要求的分析,发现包装使用企业的包装工艺技术人员岗位,包装生产企业、使用企业的包装生产人员(机长)岗位,包装使用企业的助理包装工程师岗位,第三方包装公司的包装策划员岗位均涉及到包装工艺和部分包装机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为此,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针对以上岗位的知识技能。
该课程是在学习了《包装材料》、《包装测试》、《印刷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且后续有相应的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作补充,共同构建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群。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企业和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制定本课程培养目标见表2。
二、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1)以市场为需求,以企业为依托,组织项目。
(2)根据生产过程模拟,体现“教学做”一体,“理训”一体。
(3)根据项目内容整合教材,增加拓展项目,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技能。
2.课时安排
课程设置8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56课时,实践课时24课时,开设在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第四学期。
3.内容来源
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基本确定了该课程的内容来源。以企业生产项目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包装生产企业和包装使用企业。如:中山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华力纸箱有限公司、中山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中山胜球灯饰有限公司。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
4.课程整合
《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是在《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门课程。因为在包装印刷行业,工艺与设备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抛开工艺谈设备,学生没有任何的生产线的概念,如果只谈工艺,就没有直观的产品包装的印象。
三、教学内容
根据包装生产企业和包装使用企业的生产情况,确定教学项目。该课程的项目选择分别是牙膏盒生产工艺及设备、纸箱生产工艺及设备、酱油包装工艺及设备、显示器缓冲包装防护工艺及设备。内容涉及到包装物生产工艺及设备和包装过程工艺及设备。
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间内容分别见表3、表4。
教材处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课程教学所需教材有《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纸盒生产实用技术》、《食品包装技术》等。选取其中和企业生产最接近的部分。同时,加快编写实训教材。
四、教学方法
1.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支撑项目教学。
为了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大学生实践比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校内包装印刷实训基地、骏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佳信达包装生产实训基地等,同时,中山振兴纸箱有限公司、中山胜球灯饰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给予课程一定的支持。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部分学习内容在企业完成,使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性增强。
2.学生多渠道汲取知识,掌握先进工艺技术。
课堂知识的局限性比较明显,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使学生多方位了解课程了解专业,需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参考资料。 图书类的参考资料有:《瓦楞纸箱生产技术》、《包装材料》等,网络资源:中国包装网、包装工程论坛等。学生通过课外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更加了解专业前沿的工艺技术等。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暂时不能实现“教学做”一体模式的内容,采取视频教学的方法,将企业生产的相关视频在教学中使用,使学生犹如身临生产环境,感官认识增强。
3.教师团队合作承担教学,教学针对性强。
由理论课程教师、实践课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实践教师负责课程实践项目教学,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教学做”的企业教学部分。教学团队各司其职,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都相应提高。并且,教学团队之间多沟通,也是学习的过程。
4.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
以姜大源先生给予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为参考,设定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调研――计划――执行――测试――改进――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具备相应的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以项目涉及技能作为考核的最主要依据。以知识基础为主,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5%;知识考核(笔试)占60%;技能考核(项目)占35%。
知识考核方式是以试卷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项目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考核根据不同的项目针对性的进行考核,例如,项目一的技能考核内容包括调研报告、生产工单、实践报告等。
《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的建设及改革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普遍认为,通过项目教学方式,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包装物生产工艺流程,也可以了解包装使用企业产品包装工艺流程及设备应用,具备参与生产的能力。
篇13
商品的包装设计是一种产品信息的传播手段,如何将我们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包装工艺传达给最广泛的消费者,这就是包装工艺的意义所在。经过了原始包装、传统包装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包装工艺进入了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阶段。文章将对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代包装工艺发展的推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不断的冲击着我国市场,我国也在不断的改变过去通过廉价劳动力制造好货价廉的状态,包装产业也在不断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现代产品不仅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文化性和创造性等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包装工艺已经将大量的人文因素纳入产业发展的趋势中。
传统的设计仅局限于美术设计思想的范畴内,随着创新性成为时展的主流思想,包装设计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范围内,而应该不断的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主流学科与边缘学科不断的融合,通过想象、创新,推动包装设计发散独特的闪光点。
大众的消费观念不断的改变,也是推动包装工艺不断发展的一大要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个领域内大行其道,因此人们也在不断地关注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问题等要素也被纳入包装工艺产业。
二、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趋势
(一)人性化发展趋势
首先在进行产品包装时,要考虑便捷性的追求,根据不同的产品的性质,设计方便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形式。通过包装设计的便捷性使消费者加深对商家的印象,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其次,通过创新性设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更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包装的创意新颖、设计唯美。
最后,包装设计将更多的人文因素纳入其中,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沟通往往通过高度电子好的现代通讯进行,这种沟通方式使人们在情感上的关怀和体贴越来越淡薄。针对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包装设计不仅要具有创新性,也可以将“怀旧”、“乡土自然”等因素纳入设计范畴,这无疑也是一种与过去的亲密沟通,增加人文关怀的因素。
(二)个性化发展趋势
包装设计是面向广大消费群体的,但是包装设计同样需要突出个性化,消费者处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要使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产生认同感,包装设计就不能缺乏文化内涵。一个国家、一个区域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个性,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文化个性的因素,具有民族性的包装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从现代中国的包装设计作品上看,越来越多的“中国风”元素在包装设计中体现,这种设计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视觉和情感上得到双重满足。
(三)环保设计趋势
现代包装设计朝着绿色包装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是全世界够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市场竞争中率先认识到环保设计的重要性,就在包装设计领域获得先机。绿色环保的理念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产品确定到流通销售以及废弃物处理整个流程都要做到绿色环保,因此新的绿色包装设计环境已经形成。
(四)风格化趋势
如果与其他产品的包装存在雷同或者相似,就无法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只有具有独特风格的包装设计才能体现产品的独特内涵。包装设计应该体现出产品的独特性,在创意上形成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生命力,通过各种元素的整合,使具有独特风格的因素与共性因素协调一致。我国包装的设计还没有规范化,设计队伍还处在形成阶段。对国际先进的包装业,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对国内市场客观的把握,这有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
(五)可持续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精神需求主导地位的日渐凸显,包装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受此影响,技术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露出了新的势头。在持续的市场中,包装机械企业必须加快对关键设备及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发,多年来,全球食品包装机械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当前,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可持续、安全和灵活性的总体趋势。
长久以来,可持续早已不只是一个时髦口号。有效地利用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视为竞争和效益的优势。当然,技术供应商也在致力为此提供解决方案。近年来,包装技术领域在资源消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减低水消耗、有效循环利用保证正能量平衡,采用高能效优化机械设备,降低包装材料的原材料。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之一,从保护商品的效用到现代视觉享受和心理需求的功能,现代包装工艺的作用已经不容小觑。对材料、工艺、加工技术等的综合性了解,是一个设计人员必备的常识。然而,目前我国许多设计人员对这些方面还不够熟悉,许多设计只是纸面上的东西,实施起来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面向未来,我们应该不断的从民族文化中寻求更多创新思维,使我国的包装工艺发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艺中.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J].包装世界,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