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的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型农民的特征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关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在和未来[1]。勿庸置疑,农民培训是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农民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在学习中体现出其特殊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此,农民培训必须以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为立足点,构建独立灵活的新型农民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1 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1.1 实用功利性

一般而言,人的学习行为是根据个人的需求、问题、感觉与希望,为实现某个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行为。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可以是提高修养、掌握技术、拓展世面,也可以是满足欲望、打发时间等。但是对于农民这样一类群体,他们的学习行为发生则带有特别明显的实用功利性[2]。农民的学习行为通常是迫于一定的生活和社会压力,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处理实际问题、解决政策疑惑等。他们学习就是为了切实带给他们看得见、用得上的好处,这样的学习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学习效果通常在生活中可以很快得到验证。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对于能够取得技能资格证书的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的积极性最高,实用技术培训次之,政策法规培训较低。同时对于某些新技术的学习,农民通常会考虑成本、劳动力投入、产出、产值等多个环节。增产效果明显但是成本高的,他们普遍不感兴趣;增产效果明显但是费工费力,他们同样不会接受。

1.2 经验指导性

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技术,甚至一些生活技能大多是经过世代积累并流传完善的经验积累体。这些技能都是因一定的科学性而存在,但是对于农民而言,他们无法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和理解这些技能,只能作为一种实践证明的经验教训,影响指导着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学术界一致认为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经验既是学习的助力又是学习的阻力,即它虽然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引发学习的兴趣,但它也会造成偏见或先入为主的看法,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农民正是这样一类典型群体,掌握了大量的经验,指导着日常生活,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他们喜欢按照常规经验办事,经验中没有的,没见过的就不相信,即使听专家讲过、书本上看过也很难下决心。反之,他们看到别人,尤其是自己采用某种技术获得成功后,他们会坚定的继续采用这项技术并长期不变。

1.3 效率低下性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落后,农民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过的教育程度低下,记忆能力、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等一系列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衰退。每天大量的体力劳动会让他们产生疲劳感,身心疲惫不仅会有碍学习效率,更会消弱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民学习的效果。同时,农村的学习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讲,具有很大的干扰因素,诸如生计、农活、家务、赌博风气等,通常在农民生活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培训中很少有农民会认真记录,对于理论实际、语言通俗的知识点印象深刻,对于充满学术语言的培训容易厌倦,甚至会加以抵制。

1.4 保守学习性

尽管近年来因为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消费水平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 109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3∶1。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 471元,农村居民为4 382元,城市是农村的3.07倍。可以看出,尽管农民逐年增收,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农民消费增长乏力仍然难以改变。随着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越来越大,农民除了日常必须开销外,通常增加预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农民普遍不愿意自己掏钱去学习,特别是当前变相推销农药、化肥和饲料的农民培训比比皆是,导致农民对于许多农民培训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2 针对农民学习中心理行为特征的新型农民培训策略

鉴于农民在学习中的上述特征,科学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势在必行。科学地分析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可以有的放矢地组织和进行新型农民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更可以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笔者认为,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2.1 按需而授,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农民在学习中的实用功利性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有明显目的的去选择学习。因此,新型农民培训必须要以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为前提,科学地分析农业、农村、农民现状,分类选择不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如针对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种养技术、劳务技能普遍低下等实际,应重点贯彻 “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相结合,劳动技能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当年流行性病虫灾害、农村普遍性法律案件等密切关系到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的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专题培训,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等。

2.2 摸底调研,确保培训安排的科学性

全面掌握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主管部门必须掌握当地主导产业主要生产环节、农民外出务工的趋势和相关订单、当地培训师资场地以及培训资金等详细情况,综合制定灵活的农民培训计划。在培训时间安排上,除劳务技能培训以外的农民培训,应该选择在农闲或农忙中适时适地的短期技术培训与指导,使农民当场就能实际操作和应用,学了就会,会了就用,用了就见效[3]。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尽可能让培训指导走进现场,使培训更为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劳务技能培训应该选择有一定师资力量专业职业技能学校的中长期培训为主。实用技术培训的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当地或者某个领域范围内的知名学者以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养殖大王”、“种植大户”、“经纪能人”等乡土人才。这些人不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具备与农民沟通交流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农民对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氛围。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则应以乡、村干部,种养大户、致富能人为主,他们是农村致富的骨干力量,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思想理念较为先进,首先使他们掌握一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农村全面致富能起到很好的辐射推动作用。

2.3 创新形式,提高培训效果的高效性

农民培训是一项务实和创新并举的工作,培训内容要务实,形式则需要创新。围绕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是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讲座与交流、观摩与实践、培训与订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总结吸取各地优秀农民培训经验,编写农民易接受的顺口溜、技术要点、明白纸等通俗载体,适当引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开发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作长期定时的科教宣传板块[4]。同时,农民培训在教学上必须注意控制适度的内容量,把握适当的知识深度,筛选实用的内容信息,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农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加培训效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4 建立基地,增强培训示范的样板性

培训基地的建设能够直接迎合农民直观现实的心理,对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前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较低,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评价和结论往往是急功近利,他们看到技术确实有效时才肯采用,对任何技术都要亲自“实践”检验才肯相信。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建立培训基地,配套基础设施,规范培训流程,完善培训制度,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小区、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示范样板作用,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培训基地成为农民群众学习技术的阵地、开展培训的课堂、学用科技的平台。

2.5 统筹规范,加强培训管理的统一性

农民作为一群朴实善良的群体,内心也渴望自身知识和技术的提高。但是当前大多数农民培训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管理较为分散,农民培训工作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农民培训工作必须形成由政府统筹,特定部门牵头,农业、财政、劳动、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参与的综合服务体制,并设立专门办公室,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有效整合资金、师资、场地、教材等培训资源,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培训资源整合和工作统一,使农民培训的效益达到最大化[5]。并适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来,壮大农民培训队伍。这样统一化的培训管理,明确了培训任务和计划,促进了各部门分工协作,保障了农民培训的经费来源,从而彻底改变现阶段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内容重复、场次频繁、效果低下的农民培训现状,同时也可以杜绝个别单位、企业打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的幌子变相收费和推销产品的行为发生,提高农民对培训的信任度和积极性。

3 参考文献

[1] 彭玉林.区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0(8):33-35.

[2] 郭琛,胡胜德.基于农民工消费心理行为特征的消费信贷需求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1):33.

篇2

[3]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1):1-4.

[4]王丽萍,周敏,张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6):15-18.

[5]魏学文,刘文烈.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7):73-75.

[6]胡林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7):233-236.

[7]蒋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4):6-8.

[8]陈正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论与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2013(5):109-113.

[12]周一波,储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及政策保障[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403-405.

[13]郭玉伟.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6):38-39.

[14]w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7-112.

[15]蔡云凤,闫志利.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14(3):154-157.

[16]张胜军,李翠珍.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6(9):57-63.

[17]田书芹,王东强.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6(6):30-31.

[18]郝志瑞.基于国际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新路径研究[J].世界农业,2015(12):232-236.

[19]廖洪清.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消解[J].继续教育研究,2016(4):31-34.

[20]刘西涛.现代农业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实困境与制度设计[J].农村教育,2016(13):60-64.

[21]杨成明,张棉好.多重视阈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76-82.

[22]李俏,李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机制与路径[J].理论导刊,2013(9):82-84.

篇3

我国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城市中工作,新生代农民对土地的陌生感越来越强,目前传统意义的农村农业人群数量下降、农民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便显得刻不容缓,一方面,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我国现有的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存在专业化分工不足、市场化不够充分的问题,同时现行培养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具体执行内容相对空洞,针对性差。只有认清这一现状,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职业农民培养,并研究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支持体系。

1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向

1.1 有文化

新型职业农民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受过专业的知识培养,具有科普知识、地理知识、生物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例如,平原地区的地理特征、交通运输能力、能源O备、水利设施等,这些专业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有效开展生产,并对农业耕作过程中进行重点指导等。

1.2 懂技术

新型职业农民不应该只读书,也不应该只懂得出“蛮力”,而应该学以致用,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实践,将经验和知识进行结合,实现农业创新。例如,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学习并取得相应的证书,鼓励大中专院校开展相应的农业技能培训课,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职业农民发展大军。

1.3 会经营、能组织

新型职业农民是需要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具备市场意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获取较大利润。例如,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抗风险意识与应对风险能力。

2 新型职业农民支持体系

2.1 现代农业产业支持体系

产业布局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需要充分考虑地理因素,如自然资源、降水条件、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应该统筹兼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使农业产业链均衡发展。保证生态、休闲、能源农业三者协调发展。扩充农产品的附加产业链,扩大涉农经济组织的技术指导和必要的财政扶持。提供更多的农业型就业岗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软实力,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土壤。

2.2 城乡一体化制度支持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支持,一方面有助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投入,使农业投资和产出水平获得平衡,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自由迁徙、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降低,城乡之间的边缘日益模糊,提高城乡一体化制度扶持,有助于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程。如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城乡福利差距,并且加快对县级城市的建设,进一步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同时,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例如,村内的交通建设、供水供电供网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娱乐活动,留住农村现有劳动力。

2.3 农业经济组织支持体系

对农业经济组织的支持体系搭建,即整合现有农业资源,从产、供、销的不同着眼点,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设计合理的发展方向,实现职业农民组织化发展,根据不同的农场、农业、农民或农村合作情况,制定不同的组织化发展策略,评选优秀龙头农业企业、农民企业家、优秀技术人才等,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加快农民、农村合作的步伐,扩充资金、企业和设备,使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观念,进一步创造规模效益,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方向,需要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在市场宏观政策的导向下,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组织”的职业化农民,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自我认同和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01).

[2]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地位与存在形式[J].农民科技培训,2013,(11).

[3]李俏,李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机制与路径[J].理论导刊,2013,(09).

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6-0036-04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从一事一项的技能培训逐渐发展为构建以教育培养、认证管理、政策扶持等相互衔接的有机联系的机制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重要推力。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内涵

培养机制是指培养时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要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新型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经营,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获取报酬,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是依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根据相关的人才理论、教育规律、支持政策及实际情况,建立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相适应的培养手段。构建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要完善内部机制,同时也要优化外部环境,内部机制的建构主要从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形式等方面来完成,其外部环境则需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和物质保障。

二、四条主线――科学建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构建要以其现实困境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明确培训主体,整合培养资源;优化培养对象的选拔机制;完善培养内容体系;规范培养形式以及完善培养制度和外部环境。

(一)明确培养主体,整合多种培养资源

当前职业农民培训的负责主体分别由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保局等多家单位齐抓共管,[1]虽然工作做得多,但容易造成以下问题:一是职责不清,责任分散,不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二是缺乏统一的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培养未形成常态化,未形成系统的、长效的管理培养体系,容易造成培养的“短、平、快”现象。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应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农场企业为辅助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特征,政府责无旁贷,[2]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统筹协调,优化结构。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可以依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师资、科研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平台。企业辅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进村入户,将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应用成果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通过典型示范、技物结合的方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职业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提高农业技术科研水平,企业利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平台推广先进技术与成果。这不仅能检验、提升在校学生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能够促进职业院校、企业的合作与发展。以职业院校为主体,能发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长效体制,协调学历培养与项目培训的关系,建立两者之间的学分转换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质量考核机制和职业准入机制。

(二)放宽年龄限制,灵活选择培养对象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曾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要想突破农村低素质人力资源“富足”与人力资本“贫穷”并存的困境,要想改变农业人力资源优势不足的现状就要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关键点,从现实性与科学性的角度选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

1.放宽年龄限制,多层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应契合农村人力资源的年龄层次,在培养对象上放宽年龄限制,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持续性问题。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1-30岁的有9184万人,占17.3%;31-40岁的有1279万人,占23.9%;41-50岁有11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的有13269万人,占25%。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培养对象可以分为两个年龄层,第一个年龄层次是21-30岁,这个年龄层的主要构成是返乡务农的年轻人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最有潜力的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自身文化水平较高,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主力。第二年龄层是41-50岁的农村劳动力,这个层次的劳动力是农村务农人力资源的核心队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将近一半处于30到50岁之间。这一年龄层的务农农民是农村务农劳动力资源的主力,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对农业知识的需求最为强烈,而且对土地感情深厚又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放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的年龄门槛,满足当前由于农民的分工、分流而造成的农民群体多元化的现实要求,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既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未来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重点选拔,专业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应契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做到有层次、有重点。针对所有农民开设普及性教育,建构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历教育,提升农民队伍整体素质。依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的关键。首先,依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立足于农业产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多元化人才。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科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力军,带动一批人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将专业化生产模式、新型经营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快速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民这一职业树立起先富先发展的榜样。其次,从涉农职业院校的学生、返乡务农的青年中选拔一批有潜在发展能力、有意愿为农业发展服务的青年人,针对这类人员进行系统性培养,加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鼓励其接受培养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发展为新一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综合培养,完善培养内容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内容要立足“社会人”与“职业人”的双重属性,才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包括生活、素质、能力和关系四个层次,只有各层次全面发展和提升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3]

1.综合发展,设计全面性培养内容。英格尔斯曾谈到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4]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是单一的技能培训,而是多方面、综合性、终身性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职业意识教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意识教育包括对农业的自然、经济环境,农业的社会发展地位、功能,农民职业的社会价值与个人意义等方面的认知。通过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逐步转变农民的职业意识,提高农民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自信心,培养其对农业、农村的亲近感与归属感,强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学习自觉性,适应农业产业发展步伐。第二职业技能教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就是职业化,有自己特定的职业特征与职业技能。根据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传授种植、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从传统的经验传授、机械使用技能的培训转变为专业性、系统化的职业技能教育,推动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第三经营管理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面向市场的生产主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是扩大职业发展空间,实现自身和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应接受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推广方面的教育,从而才能够充分融入市场,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第四综合知识教育。现代农业具有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征,新型职业农民要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为逐步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2.因地制宜,融入特色化培养内容。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人口结构、政策导向不同,其农业特色产业、重点产业各有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从区域农业发展实践出发,坚持服务农业产业的原则,将培养内容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围绕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知识、农业服务知识、市场信息等开展教育培训,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内容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融合。2014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需要将专业设置与农业产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加强职业院校与区域内农业企业、农户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职业院校要立足地方实际,将区域农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全面对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指导。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三大类的课程设置与选择具有开放性,各区域可依据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设置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既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基本规格与质量,同时也满足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实用开放,打造农职结合培养形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将农村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坚持服务产业、农学结合、科学培养、实用开放的原则,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职业学校为平台,打造农职结合培养形式。

1.弹性培养,建立长效培养体制。首先实施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银行。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农业从业能力。在一定年限内农民能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职业院校提供多种专业课程,农民修读累计足够的学分后通过职业考核,即可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合格证书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依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季节、生产技能要求、农业人才资源需求开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培训时间、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分之间的转化制度,促进农民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协调发展。其次实施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配合。将实体培训体系与网络培训平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网络平台,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顺应务农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后实施综合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根据职业农民所从事的工作,可以将其分为5种类型:生产技能型、技术指导型、产业服务型、市场经营型和专业管理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技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更富成效性。

2.理实结合,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田间课堂与教室课堂相配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契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的知识水平与认知方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是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单纯的理论教学他们难以及时接受和掌握,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与吸引力。将田间课堂与教室课堂相配合,改变与产业脱节的低效率、缺乏吸引力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农业产业教育资源,将培训课堂放到田间地头、果林茶园等农业生产场所,把教学融入实践,规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操作为重点的教学方式,通过直观感受和现场操作提升其技术技能,彻底改变“教室里学种田”、“黑板上学开拖拉机”的现状。强调学以致用,注重教学方式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真正培养一批有理论、有技能、能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3.多种考核,构建职业准入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强调农民专业技能的获得,更强调农民职业资格培养体系的建设。通过职业院校的教育平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从业资格教育的科学性,完善农民职业准入体系。中国农业大学的朱启臻教授谈到,把农民纳入到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内,它向社会表明一种姿态:农民与其他技术岗位一样,需要系统知识、技术能力以及相应的学历资格。[5]完善考核评价系统,对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的农民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逐步完善农民学历资格体系。对经过短期职业培训,获得职业技能的农民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使之成为政府认证主营农业的农村生产经营者资格的一整套的信息管理制度,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依据,[6]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农民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获得政府的资助、补贴、低息贷款或者免税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准入机制的含金量。

三、双重保障――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外在环境

(一)政府引导,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制度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除了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机制外,还要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制度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提供坚强后盾。首先,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制度。2014年4月,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标志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入实施阶段。2014年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第二十四条又着重指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顶层设计是国家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风向标,让全社会认识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预示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前景光明。其次,推进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政策以及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严格的农业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就业农民补助制度,鼓励和调动农民学农务农的积极性。最后,给予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机构改善办学、科研立项及生源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对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行业企业给予培训补贴、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提高其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动性。

(二)资金扶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物质保障

朱启臻教授曾在一组调查中谈到,农民的学习意愿其实很强烈,只有1.3%的农民不愿意参加系统的教育培训。而在调查的农民中有超过85%的农民不愿意负担学习费用,接近50%的农民甚至希望在学习时会有补贴。[7]在我国,农民增收问题依然是“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农民再高的学习积极性都会被学习成本的压力所打消。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职业学校的经费不足,国际有关专家测算,同等规模的职业学校,所需经费投入一般是普通高中的3倍,职业学校的财政拨款及学费收入并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要求。[8]因而我国在加强制度保障的同时也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项培养基金,将接受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到享受国家助学补助的范围内,减轻农民参与培训的学习成本负担,建立有效的学习补贴激励机制,保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当前教育部、农业部正在制定《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办法》,计划将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纳入享受国家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围内,建立国家出资购买农民学习成果的公益性补偿制度,通过学成后补贴、政府购买学分的形式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费用和享受学习补贴。[9]

国家要加强对涉农职业院校的专项经费补贴,进一步完善涉农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更新涉农职业院校的农业教学设备,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规格的要求,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活动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加大涉农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经费,通过专门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一支有技术、有理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吸引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加入到兼职教师队伍中,形成优秀、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红梅,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67.

[2]魏学文,等.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7):74.

[3]叶俊焘,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他国经验与创新路径――基于农民现代化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4(4):200.

[4][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5]朱启臻.提高农民地位的重要举措[J].农业工作通讯,2014(11):55.

[6]朱启臻,等.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3.

篇5

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对传统农村经济模式的“否定之否定”,尊重了事物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因此,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制度存在着以下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村合作组织以组织的形式投入生产,弥补了小农抗击风险能力不足缺陷,能够切实保护到小农等弱势群体,提高农民抗击风险能力及其自助自救能力,将农民破产危机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第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实施组织生产、团队合作,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集体效益,能增加农业生产的边际效益,遏制农业部门边际收益逐年递减的局面;第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集体组织效益,对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有裨益。第四,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品、产业为重点,实现产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形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体系。第五,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有利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优化和组合,提高了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效率,能够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化,避免资源限制、浪费等现象发生。

2新型农业合作组合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其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生态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新生的农业经济生产、运行模式,是加速农村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然后现阶段,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农业经济运行上存在较多的难题,发展较为缓慢,其原因如下:

2.1对农民合作组织认识不到位

受1958年农民公社化、大锅饭影响,部分农民对合作组织或多或少存在恐惧心理,产生了诸多疑虑,担心历史的悲剧重演。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认识问题的理性眼光,在对我国农业运动发展的曲折历史认识上,往往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合作运动,难以对失败的真正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而且也认识不到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旧式农民合作运动的区别。认识上的片面化、短缺化造成了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甚至存在心里或者行动上的抵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速度,造成了其发展缓慢的现状。

2.2农业资源有限

第一,资金短缺。农民合作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政府部门的无偿资助,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民收入有限。大部分农民合作组织考虑到这一客观事实,在向农民会员收取很少的费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实力基础薄弱,导致了合作组织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低下,甚至有部分成立不久的合作组织因资金短缺无法正常运转,被迫倒闭状况。第二,人才匮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需要懂技术、具有经营理念、凝聚力,擅长管理且敢于闯荡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领军人物,但纵观我国大部分合作组织,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组织会员,其文化水平有限。人才资源匮乏,即使部分高技术农业人才,也缺乏合伙致富的认识,更愿意干个体企业、个体贩运。

3新型农农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转型思考

第一,树立服务成员的宗旨。农民合作组织要以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服务宗旨,建立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服务体系,除了帮助会员获取物质利益,降低农户生产成本之外,还要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户的生产收益。服务范围应该广而全,既要有营销服务,提供农产品代销、代存、代加工等服务类型多样化,也要有良种、化肥、机械等生产资料供应服务,还要有市场风险评估、农业技术培训等服务等。第二,引入公司领办型合作模式。公司领办型合作成员享有完整退出权,一旦产业资本与农户利益发生冲突,农户可采取投票形式推出合作关系。公司领办型合作模式有效避免了产业资本侵占农户利益现象的发生,农民可自由选择交易方式,实现自我农业生产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农民全要素合作。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全要素合作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要实现各要素的共享和互助,优化配置管理、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使其贯穿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来,渗透到农业生产上游、中游和下游中来。

参考文献:

篇6

(三)指导乡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活动。乡村富有劳动力向非农财产和城镇转移,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趋向。我们要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走向现代化,就要指导乡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活动。依照“政策指导、有序活动、增强治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各方面工作。鼓舞乡村居民到乡镇地点地和交通相对便捷的公路沿线建房。指导鼓舞在外务工人员回籍购房,指导当前生活前提恶劣的遥远山村农民逐渐向城镇移民搬家。

(四)处置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盘占用和地盘流转问题。地盘问题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至关主要。从当时的状况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注重地盘征占和地盘流转这两个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盘占用是不免的,但要避免自觉滥占。要做好地盘应用规划修编。需要占用的地盘要赐与农民或被拆迁户合理的赔偿,避免开拓商侵犯农民的好处。地盘流转是触及农民亲身好处的大事,地盘规划化要与国家有关政策对接,要与县情和城镇化历程相顺应。

(五)施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大中产阶级的比重。世界银行以为,国家GDP到达1万亿美元时,是一个标记性台阶,意味着财富蕴蓄将步入新的航道。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到达1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到达了1万亿美元;我国的GDP总量在年到达了1万亿美元。美国那时的城市化率超越87%,日本的城市化率是64%,而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36%,而我县的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均匀程度,年只要19.4%,年全县城镇化率是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0元,农大家均纯收入1665元。研讨我国城乡问题的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盖尔·约翰逊曾指出,日本经济起飞的进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起飞进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年至1995年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即便包括暂时活动人口在内也不超越10%,年至年时期,我县每年均匀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只要5000人左右。这将大大限制我县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我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新一轮财富增进必需面临宽和决的大问题。而要完成新型城镇化战略,需尽快加大中产阶级的比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篇7

引言

自我国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来。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农村土地分配政策和管理方案的创新。由于真正实施决策的政府以及决策领导者的诸多因素。在大定的程度上使得农民们对于土地的使用权和支配权再一次回到了农民们的手里,自这次改革以来,在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当中,在最大程度上,中国农村生产的内在潜力已经发挥出来了。农民拥有土地和土地使用权,进而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农村生产水平在短时间内超越了原来的水平。从而为改革开放奠定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兴起的制度特点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制度的优缺点

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对于我国传统的农村经济运行模式以及经营体制的改革方法,通过分散的小农体制,使得农民们获得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及支配权,换个角度来讲,在很大的程度上,更激发了农民的生产要素的投入,然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小农体制的开展实施,也在很大的策划程度上使得农民们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导致农业生产以及其要素配置的规模经济降低,农村的经济产出量也呈现了逐年降低状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状况的停滞等。继而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加大。乡村治理结构不协调等。从以上优点与弊端的现象来看,目前我国现有的农民组织形式以及经营模式必须要进行新式的改革。

(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制度的改革方法

面对目前的状况,目前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几个主要存在一下几种现状,具体提出了一下几项改革措施。首先,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应努力增强小农户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增强农村生产力,增强自身处于社会弱势群体时的自我保护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破产风险。第二点。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提高农民的边际收入。农业部门边际效应和农产品逐渐减少的现象。第三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以提高农村生产规模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性。提升新农村合作组织的核心价值。第四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加强了农业适度生产和发展环境,使农民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五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必须要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的流动与整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效率。

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转型要素

(一)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与旧式农村合作组织的对比

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在前几年,由于农村土地制度管理体制的变化和巨大的变化,加之第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经济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导致新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和制度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产权视角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视角看,三十年前的五十年前,当时的农民合作组织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启动结构和产权结构上来讲,政府或是准政府启动、公式领办合作社和农村发展趋势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新农村合作组织和前几年,农村合作组织,从农民所有权的关系,农民的所有权,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但是,在实际意义上的元素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特别是当土地作为一个主要因素纳入合作社,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合作。因此,新农村合作组织没有改变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基本的农村产权制度,并对知识的基本生产方式转变,包括所有的土地,还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产权归属。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实施措施、和农业产业化转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参与产业多元化,逐步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加全面服务

(二)制约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因素

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视每个有可能阻碍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突发现象,在我国目前存在的诸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当中,是真正由农民们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比例还是非常底的,在真多一些发展型农村进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进行土地调查的时候,有许多合法等级的合作社当中,在表面上来看,是由农民们去登记申请的合作组织。而实际上这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背后发起登记的大多数都是一些企业、供销社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或者政府相关部门。单纯的农民登记创建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极少的。然而,导致这一想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农民自发登记创建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很难生出自己的企业家。这种现象就导致了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因为难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被迫解散。在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要想持续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那么首先要发展自身的农业生产力,其次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意识。

三、结束语

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当中,必须要更早的意识到阻碍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问题,并针对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事先预防,才能立足于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当中。

参考文献:

篇8

新型乡村工业的内涵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区位便捷,大都沿国道、省道发展,交通便利;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大多数是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企业老板,还有本地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三是产品结构与农村资源密切关联,一类是资源加工型,一类是劳动密集型,立足于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四是员工以农民为主,技术和管理岗位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打工返乡就业的,普通岗位是当地农民;五是资金来源多渠道,一部分是沿海地区企业老板的支持,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积蓄和亲友资金拆借。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型乡村工业不论在经营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在企业产品、员工素质等方面,已经和现代的产业接轨,和现代的市场接轨,这一切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以传统农区为特征的宿州来说,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以扩张城市大工业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存在的弊端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显现,造成城乡两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城乡差别不断拉大,急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而发展乡村工业,切合宏观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可以通过一手抓城市大工业,解决总量和实力问题,一手抓乡村工业,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避免单一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步伐加快,急需把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地转移,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生产力要素严重缺失,急需承接转移、注入活力。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可以通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生产力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农民增收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收入徘徊不前,外出打工收入增长空间已不大,农民收入停滞在一个极限上,目前急需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打破农民增收瓶颈的需要,通过以土地入股、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农民,改善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展乡村工业,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如老人、妇女等得到开发和利用,他们就近就业,既能料理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也减少了外出务工长期在外地和家之间的奔波辛劳,缓解了节日期间大量农民工返乡给交通带来的压力。以埇桥区支河乡为例,全乡7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办80多家企业,解决了5000多名农民特别是许多老人、妇女的就业,在企业兼业的农民年工资性收入达到6000万元。

因此,从现实看,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长远看,发展乡村工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三、我市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可行性

我市发展新型乡村工业不仅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难得的外部机遇。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呈现加速趋势。这几年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高峰时期,我们面临承接转移的重大机遇。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宿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具备承接转移的基础条件;通过多年的劳务输出,我们拥有上百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冲动,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乡村工业的主体;尤其要看到,我市乡村工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承接转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40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各类经济实体近3000个,吸纳剩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创产值超过15亿元。返乡者利用在沿海地区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掌握的销售渠道,创办了大量的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和服装、鞋帽来料加工等,占返乡创业的41%。

因此,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面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浪潮,做好主动承接、积极承接的准备,只有早承接、快承接,才能多承接、接得上、接得好。

四、努力打造乡村工业载体——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

传统乡镇企业村村冒烟、户户点火,后果使人现在仍心有余悸。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传统乡镇企业的做法,显然不行,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必须创新思路,实行区域集中;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分散经营,很难形成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实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如果不给以特殊的扶持政策,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政策上的突破和试验。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最现实的办法是,建设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打造乡村工业的载体和品牌。

篇9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点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完善与延伸,它既借鉴了传统合作医疗的成功经验,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并表现了一定特征,具体如下[2]:(1)筹资渠道多元化。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筹资渠道方面体现了多元化特征。传统合作医疗筹资主要是以个人投资为主,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将集体扶持、个人缴费与政府资助充分结合起来,有效扩充了筹资渠道,为合作医疗实施及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注度及重视程度愈来愈高,政府与集体组织也加大了投资力度,保证了资金的持续性支持,让农民长久看病的问题得到了缓解。(2)政府承担责任有所增加。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其筹资责任由集体或个人承担。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明确指明了政府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无论是资金资助、监督管理,还是制度构建、宣传推广均由政府负责。通过政府调控、引导,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营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在其作用下,让医疗基金变得更加透明化、制度化,并通过政策扶持,为农民看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3)监督工作更加透明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把监管权、知情权赋予农民群众。对于农村合作医疗而言,农民群众才是其构成主体与核心,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他们完全有权对医疗基金去向充分了解。地方政府通过成立农村医疗协调小组,并配合乡镇机构充分落实相关监督工作,让医疗资金落到实处。同时,地方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医疗基金使用情况、用药情况、补助方式等公开展示,以增加新型农村医疗工作的透明度,使其能够真正取信于民、服务于民。总之,通过落实相关监督工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相关策略

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部分环节上依然存在改进空间,具体如下。

1.加强合作医疗机制建设

合作医疗机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了导向性作用,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发展,必然要加强合作医疗机制建设,通过完善相关机制,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明发展方向。在加强合作医疗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权力与义务相平等、收支平衡等原则,以保证合作医疗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以适应各类发展需求。例如,可先建立分阶段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再逐渐过渡至城镇一体化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以实现农村医疗与城市医疗相互融合,让农村医疗与城市医疗同步发展。另外,需要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结合起来,为部分困难农民或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服务。

2.完善合作医疗服务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期间,服务质量优化与制度建设必须同步进行,才能让相关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但从当前现状来看,服务质量较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对此,可通过加强机构人员素质培养、加大医疗设备投资、转变服务理念及模式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合作医疗服务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完善合作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由此来提升服务工作效率,让农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合作医疗动态情况。利用合作医疗信息平台还能促进互动工作顺利开展,这对农民医疗电子信息档案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应给予密切关注。

3.重视合作医疗宣传工作

篇10

引言

党的十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是坐落在茂名市的一所农业中专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农业专业人才和基层干部,为推动茂名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现科学持续的发展,最终关键是靠人才,如何才能方便快捷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农民增产增收。结合学校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通过调研和参考文献资料,探索如何开展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

一、 远程教育的概念

远程教育也成为远距离教育,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看,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非面对面的、有看见距离的教育活动。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国际远程教育权威专家、爱尔兰远程教育研究和应用中心主任德斯蒙德.基更(Dsemond Keegan)的定义,他指出远程教育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教育形态:1.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远程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不同地域上的人际间的交流学习;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和准备学习材料以及向学生提供支助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支助服务包括:函授指导、批改作业、电话、计算机通信、音频、视频或计算机会议以及必要面授辅导等;3.应用各类技术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和计算机媒体,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4.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从对话中受益;5.在整个学习期间,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结果人们通常不在集体中而是作为个人在自学,为了教学的目的或社会性的需要,有可能召开必要的会议。而我国学者丁兴富对远程教育的研究认为: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因此,远程教育就是教育机构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形式。远程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伴随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壮大的教育活动形式。称它为教育活动形式是因为它有着特定的教育信息传输和交流手段,有着适应远程教育方式的信息资源,有着特定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方法,有着特定的教育管理机构等。

二、 远程教育的特点

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远程教育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这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远程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远程教育就是应社会大众的教育需求而诞生,远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一切有意愿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2.延伸性。这是远程教育的功能特征。远程教育把教育信息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就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远程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扩散,将自己的教育功能向整个社会延伸。这种延伸性符合现代教育的终生学习的理念。3.灵活性。远程教育一般面向成人,承担了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的工作。于是,远程教育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这样一来,远程教育在课程设置、学籍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要比常规的学校教育更灵活多样,充分适应成人学习者的特点。4.手段中介性。远程教育是基于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其活动的,只有借助信息工具才能构成远距离的教育活动。所以,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注册报到、教学活动、作业的布置与提交、评价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等,都离不开有关媒体的中介作用。5.管理性。远程教育是在一定制度下,有目标、有管理、有评价、有反馈、有调控的教育活动。

三、 开展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技术支撑

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课件资源建设技术、非线性编辑系统技术、课件资源远程传播载体形式及远程传输和接收技术等。

1.课件等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源头活水”,海量、丰富、针对性强、高质量的课件资源直接关系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成败。要开发制作出高质量受欢迎的远程教育课件,则需把握好选题策划、摄制等环节。

2.目前,声像课件制作是通过数字化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来完成,它是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存储在计算机中的音视频、图像、文字等素材进行编辑操作,并加上过渡、特技,最终合成输出课件的工艺过程。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成本自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建立了适合自身需要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3.课件经非线性编辑系统编辑好后即可根据需要合成输出为多种编码格式的媒体文件,由于编码不同,各种媒体文件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视频图像清晰度、图像幅面大小、声音质量等方面,最终体现在媒体文件大小上。不同格式媒体文件都可在计算机上播放,且能以光盘或网络为载体远程传播用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非流媒体文件须全部下载完后才能播放,流媒体则可边下载边播放。

4.在远程传输和接收技术方面,目前信息传输的主干网有“天网”和“地网”,“天网”指卫星网,“地网”包括固话网、城域网、有线电视网,通过“天网”和“地网”中任一网络,都能将课件信息内容传送。但每个主干网均各有优缺点,在各地的建设规模也各不相同。现在无论是城郊、乡村有线电视网、固话网及光纤宽带网络都较为完善,因此远程教育的传输主要依靠“地网”。农民家中只需有“地网”中的任何一根线入户,就能解决看电视、上网、打电话的全部功能,因此基于“地网”传输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组建模式将变得更加简便、高效。

因此,要实施开展好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需要涉及到一系列配套技术支撑,可能配套的各单项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均较为成熟,但将其综合配套集成服务于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就需要参与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各领域、各项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对涉及的各项技术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地遵循相关标准、技术来操作,才能达到小投入大产出的效果,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数字化进程。

四、 开展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深远意义

1.发挥思想教育功能,稳定新型农民安居乐业。在新型农民工中开展“提升自身技能、创造美好生活”“为家乡建设出力、为党和国家分忧”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开阔创业思路,依靠自身努力克服面临的困难。通过有关专家利用远程教育视频对话系统与农民群众进行视频交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有话跟我说、有难找远教”等主题活动,化解农民群众的思想疑虑,了解最新动态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信息等,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发挥思想教育功能,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2.发挥技术培训功能,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充分发挥 远程教育优势,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3.发挥信息采集功能,指导农民群众积极创业。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信息采集方便、快捷的优势,及时搜集整理各类创业项目、用工信息,并对外农民群众的求职信息,指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就业、创业。

4.发挥文化娱乐功能,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文化娱乐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终端站点,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树和谐友好的文明新风。加强对农民群众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总之,开展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农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在新形势下开展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和培训,是造福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创新工程。实施好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工作,有助于推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群众教育培训的思路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拓宽教育领培训质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和农村党员群众的致富技能,促进产业富民战略的实施和劳务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助于提升农村的信息化程度,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康. 远程教育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 2003(15).

[2] 刘凡丰,徐辉. 当代远程教育理论发展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2(3).

[3] 纪东华,王旭升.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03(11).

篇11

一、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在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整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地区政策执行不到位,农民享受不到相应的惠农政策,甚至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一些地区农民不配合政府工作,使得城镇化工作难以进行;然而一些农民进城后,也遇到了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等问题,户籍问题引发就医难、子女求学难等现象层出不穷。部分农民对于新型城镇化意愿较低,存在诸多顾虑,所以我们拟通过调研问卷的方法,在京津冀地区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农民进城意愿的程度,归纳总结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因素,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民意愿,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内容

本次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进行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高效率进行,通过进行民间民意调查,能够给政府传达农民意愿,经过农民与政府的合作,高效率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农民的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而达到国家实现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二)问卷设计及回收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四个部分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进行调查。第一部分:对相应地区农民的基本个人信息进行调查;第二部分:对其生活条件进行调查,了解农民的基本生活状况;第三部分:关于农民对新型城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第四部分:对农民的进城意愿进行调查。

由于研究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抽样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23份,无效问卷77份,有效回收率为91.44%。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 新型城镇化满意程度调查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可知:京津冀地区近50%的农民对新型城镇化政策不是十分了解,支持率较低,城镇化满意程度较低。

2.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可知:总体而言,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京津冀地区开展地较为顺利,但是部分地区的农民意愿较低,仍有多数农民对新型城镇化政策不是很了解,不是很支持城镇化建设。我们经过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如下图2)。

(1)土地征收问题

?q?新型城镇化土地征收政策解读不清晰

由于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日趋紧缺,一些地方政府则以城镇化或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强迫命令农民进城、强征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

?r?政府工作实施不到位

进城落户的农民,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生活保障,当城市生活难以维持而返乡之时,早已失去唯一收入来源――土地。

?s?就地城镇化资源利用不合理

权力驱动型城镇化要求政府支配大量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在地方财政实力总体较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难免走上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之路,通过挤用农业资源和掠夺农民来满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

(2)住房户籍问题

对于一些自愿有偿转让其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而进城落户的农民,征地补偿款难以满足农民进城后的购房需求,农民无法在没有合适的住房保障的情况下进城生活。

农民进城后会产生由户籍原因引发的一系列求职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

(3)社会保障问题

?q?就业问题

农民进城后,受自身条件约束,无法立刻找到合适的工作,政府也无相关就业指导与援助方案。

?r?社会保险问题

多数农民进城的工作并不能提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无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s?生活质量问题

进城生活农民的收入水平暂且达不到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缺少政府福利及救济生活质量未升反降。

(4)技术学历问题

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以及牲畜家禽养殖为主要收入碓矗由于农民自身的学历低、缺乏专业技术能力的缺陷,很难在城市中取得高新收入,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进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真正从城镇化建设中受益,共同促进城镇化建设。

三、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特点

北京近年来全面推进新兴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搞好中心城区的城镇化、以及启动美丽乡村的建设的政策的实施,使得北京城镇化呈现以下特点:

(1)北京郊区农村居民点具有数量多、村庄人口规模较大、占地多、人均宅基地面积大的特征;

(2)经济水平差异悬殊,富裕型和贫穷型村庄均占有一定的比例;

(3)形成了明显的城镇化村庄、生态化村庄、乡村化村庄的功能结构。

2. 天津市新型城镇化特点

近几年来,天津市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循序渐进,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天津市呈现出二、三、一的a业构成,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2)天津市市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3)受长期以来重城市、轻乡村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特点

河北省近几年来在“三年大变样”的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但是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河北省内城镇化水平各地区差异较大;

(2)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3)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整体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提高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的建议

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解决土地征收问题、住房户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技术学历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1. 关于土地征收问题的建议

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1)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低成本、顺畅流转,盘活农民资产收入。要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

(2)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取消剥夺农民收益的征地环节,通过市场环节体现土地的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不受损失。

(3)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制度,让土地切实成为农民投资和创业的融资资源,真正成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最有保障的资本和资产。

2. 关于住房户籍问题的建议

(1)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体系,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买不起房,对他们提供公租房、廉租房,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条件。

(2)从根本上触及户籍制度背后不平等的公共福利安排,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础。

3.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1)增加乡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财政投入,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以提高乡镇建设的质量。注重乡镇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的建设;修建公路,改善交通;建立文体娱乐等社会服务设施。

(2)提高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均等化服务水平,继续投入精力财力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获取方面,进行制度化、严格化管理。

(3)对于愿意进城发展的农民,政府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住房保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进城后有合适的工作、合理的收入;解决由于户籍制度影响子女教育的问题等。

4. 关于技术学历问题的建议

(1)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优势,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扶植村产业和养殖业,发展规模经营,使农村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2)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进城后有合适的工作、合理的收入;

(3)政府承办成人教育机构,降低入学门槛,提高出校门槛,以提升农民的学历水平。

六、结论

由于当前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定量分析比较少,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农民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定性结论,具体分析研究了影响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因素,并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为目标,给出了相应建议。

我们相信,经过一定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解决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廊坊市新型城镇化策略选择[J].城市,2015(01).

[2]张强,彭文英.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分布与结构特征[M].1994-2015中国学术电子期刊出版社.

[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

[4] 2014年4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5]马晓萱,王亚男.大都市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探讨――以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为例[B].城市规划1002-1329(2009z05).

[6]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06).

[7]刘雅青.京津冀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D].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8]刘伟,潘昆,田嘉,杨祥楠.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近郊乡村发展导引――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J].规划师,2015(z31).

[9]余震虹,饶健民.城镇化农民市良化调查分析[J].江西化工,2014(01).

篇12

一、 伟大的构想

千百年来,中原农村乃至中国农村,绿树瓦屋,鸡鸣狗吠。雨天,泥泞的街道遍地猪牛粪便,冬天,透气的屋檐冷风嗖嗖,露天旱厕和猪圈一体,使人心生畏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修了自来水,架了高压电,水泥路到门前,有线电视把戏看,手机座机寻常见,摩托汽车不稀罕。但是,由于没有产业的有效提升,农村青壮年男女进城打工,老人 孩子留守,妇女种地,长期的夫妻分离,母子分离,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发生了由此引发的一些人间悲剧。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新翻盖的房子高低不齐,大小不一,公共基础设施短缺,分散式居住浪费土地资源,公共服务成本大。而且,现存的联产土地承包形式,不利于土地流转,阻滞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河南为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机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创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创举,是基层干部群众的创新创造,是继和之后,河南农村社会发生的又一次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社会变革。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严格的科学的要求,即: 通过村庄合并,组建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设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使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这一决策,是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创新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历史性变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

二、 壮美的蓝图

河南各地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各有特点各有创新

洛阳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市体系规划,确定了“农村社区、城市标准、政策先行、规划引领、产业为基、多元投资、分类推进、群众自主、以点带面、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建设原则和“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以及“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创业就业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总要求和“四个就地”( 就地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就地实现生产集聚集中、就地实现农民生产生活转变)的总目标。

建设原则、 总要求、总目标,描绘了一幅规划合理,环境优美,收入丰裕,生活富足 的壮美蓝图,将要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病有所医,鳏寡孤独皆有所依的千年梦想,体现了党和政府的赤子情怀和怜民之心。

三、卓越的实践

经过各级各地政府和有关村委村民的共同努力,目前,河南省已经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2000个左右,初步建成400个,这些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生活洁化、垃圾三化、路灯亮化。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齐备、学校、体育健身场、网络通信设施、五保老人公寓、公交站点俱全。

洛阳市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习俗相同,便于建设”的原则,将全市占地173万亩的2996个行政村、15217个自然村规划成688个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全市节地率75%左右。2012年全市开工建设33个新型农村社区;2015年前开工建设180个,建成50%以上;2020年前全部启动,力争建成90%以上。洛阳市还结合“五山四岭一分川”的地形地貌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征,重点在解决产业配套和就业创业上下功夫,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做文章,并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古村落保护,彰显特色,突出风格,融入自然,实现“一区一景”。

洛阳市还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村民意愿,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成本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原则平原地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聚集人口1万人以上,覆盖半径2公里左右,住宅6层以上;丘陵塬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5000人以上,住宅4层以上,建筑要有特色;山区和旅游景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3000人以上,住宅楼层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形地貌和生态特征打造特色小镇。并要求做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创业就业项目四配套。并注重群众意愿,注重群众自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可以看到,河南省委省政府构想布置各地市县具体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决非“”、“农业学大寨”式一哄而上的群众运动。

四、艰巨的工程

毫无疑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构想,描绘的是一幅壮美的蓝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但要使河南6000 万农民洗脚上楼,就地转化为市民,数以百万计的村庄拆了重建,也毫无疑问是一项艰巨的甚至是有风险的巨大工程。

其一,产业转移是农民变市民的基础。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城镇化是和工业化同步的,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其他必须的条件,只有实现了工业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才能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放眼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农民不管是从事着传统农业的还是现代农业的住的是高层或多层的楼房。目前,河南建成的400个新型农村社区,要么在旅游景点,要么是移民新村,要么交通便利,要么 工业基础较好,而广大的农村大多数农民尚处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过度之中,无论产业、资金、技术还是管理的现代化转变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首先实现产业转移,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然后才是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转变。河南的刘庄、小冀、南街、西辛庄等农村的变革无不证明了这一规律。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首要的工作是产业转移产业安置而非拆院建楼。而产业转移决非政府的运动式策动就能实现,政府应遵循城市化规律,因地制宜,因村置宜,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注重规划,注重管理,注重服务,而不是一揽代包。不管是办厂,拆迁还是建楼安置都应符合农民的意愿。

其二、废弃村庄的复耕是困难的。老式农村房屋实用面积小,地基石头多,近年新盖的房屋全都是钢筋水泥。拆毁废弃村庄的复耕是一项得不偿失的工程。而种上树使之变为树林,不仅成本小,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其三、拆迁重建是资源的浪费。原址复耕不易,新建房却又占用耕地。从字面上看,拆院建楼是农村居住占用地减少,而实际上则是农用地的减少。因此,要因地制宜。在山区,集中规划建房有利于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而在平原地区,应重规划重道路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而不是整村拆混窝端。除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有建材的浪费,现在农村的新房,大多是十年乃至五年以内的新房,许多是按城市的模式铺的地砖贴的墙砖,缺的只是水冲式厕所洗澡设备,缺的是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的是管理和服务。

篇13

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愿。考虑到从非政府渠道得来的信息有可能扭曲和失真,政府作为资源分配和信息的权威部门,其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也有可能对影响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愿。户主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政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和发动,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大都位于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因此造成农户对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信息失真,也有可能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造成一定的影响。

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

本研究考察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研究结果只有两种:有和没有,即被解释变量为二分变量。一般回归模型被解释变量的取值范围在负无穷大到正无穷大之间,显然不同于二值被解释变量的取值范围。所以,当被解释变量是二分变量时,无法直接采用一般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模,通常采用Logistic模型来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即将取值在实数范围内的值通过Logit变换转化为目标概率值,然后进行回归分析。

(二)变量说明

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的概率Pi,当农民有养老保险需求时,Pi=1,反之Pi=0。模型的解释变量包括:户主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男性后代、收入主要来源、家庭年收入水平、家庭的养老负担程度、认可的养老方式、有无购买商业保险、政府有无对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宣传、户主是否对养老保险制度了解。

(三)数据来源

作为案例研究的恩施芭蕉侗族乡有18个行政单位,耕地面积3541公顷,总人口64790,主要民族成分为侗族、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600人,占总人口的54.96%;乡镇企业总产245万元,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达25022.01万元;财政收入1103万元,支出为110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为2157元。调查组在芭蕉侗族乡随机选取了3个行政村作为调查样本村,由湖北经济学院的师生利用2011年暑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入户问卷调查,调查的行政村分别为芭蕉侗族乡的寨湾村、高拱桥村、芭蕉居委会。调查内容涉及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等方面,调查小组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94.29%。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与女性人数相等,各占50%。样本涵盖18~35岁及36~60岁两个年龄段的农民,18~35岁以下的人,占21.2%,36~60岁的人,占78.8%。从民族成分来看,侗族2人,占3%,土家族43人,占65.2%,汉族21人,占31.8%。就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而言,小学及小学以下27人,占40.9%,初中25人,占37.9%,高中(职高)13人,占19.7%,大专及大专以上1人,占1.5%,大多数被调查者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61人,占92.4%,再婚1人,占1.5%,离异1人,占1.5%,丧偶3人,占4.5%。有男性后代的家庭有61个,占92.4%。另外,就业方面,被调查者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就业方式,71.2%的被调查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收入,只有28.8%的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家庭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比重最大,达到了62.1%,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13.6%,10000~15000元的占12.1%,15000~20000元的占12.1%。从养老负担程度来看,养老负担非常大的家庭占3%,比较大的占24.2%,一般的占有率3.3%,比较小的占21.2%,非常小的占18.2%。从认可的养老方式来看,被调查者认同“子女养老”方式的有27人,占40.9%,认同“居家养老”的有21人,占31.8%,选择“其他”的有18人,占27.3%。被调查者中有9人,购买了商业保险,占被调查者的13.6%。93.9%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部门没有组织过关于养老保险知识的讲解。89.4%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当地的养老保险制度。从被调查者的个人和家庭特征来看,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农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涉及了民族地区各个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具有养老保险的需求的有53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0.3%。

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在将所有的变量引入Logo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户主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男性后代、认可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负担程度、有无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政府有无对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以及户主是否对养老保险制度了解这11个变量均不显著,可以认为这11个变量没有对被解释变量构成显著影响,将其从模型中剔除,然后采用向后wald法,再一次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通过相关检验,且方程拟合度较好。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水平、户主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这两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值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这两个因素明显影响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

(一)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

从系数估计值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的农户而言,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使LogitP平均降低1.664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收入的农户有养老保险需求的发生比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的农户的0.189倍,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对养老保险需求的作用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一般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的农户,相对而言,收入较低且不确定风险更大,更倾向于通过购买养老保险来对未来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份保障,因而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