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煤矿安全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煤矿安全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煤矿安全措施

篇1

1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14年期间,我国煤矿历年死亡人数及百万吨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009年开始已经减少到了1以下,而到2014年已经降到0.257。但是比较于世界上其他先进的产煤国家,我国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仍然是其10倍左右。例如,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产煤国,其最近10多年来煤炭年产量一直稳定在10亿吨左右,煤矿每年死亡人数仅30人左右,并且其百万吨死亡率长期保持在0.1以下。尤其在近几年,美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0.03。此外,澳大利亚作为世界上第4大产煤国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每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14左右[4]。我国的煤矿特别是小煤矿的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机械化水平目前只能达到13%,从业人员素质还比较低,由于基础薄弱,因此小型煤矿安全目前还没有把握。因此,煤矿安全问题仍然是当前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5]。

2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生产状况相比较其他先进产煤国家

来说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我国仍然发生了几起比较严重的特重大煤矿事故,到2014年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257,有史以来首次降到0.3以下,但是这个数字和世界先进产煤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大。

2.2我国煤矿地质情况恶劣,灾害类型多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条件较差,导致瓦斯、水、顶板、火、煤尘五大灾害俱全。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我国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煤炭赋存条件差,煤层不稳定,褶皱、断层较发育,煤层厚度、倾角变化较大,顶板难以管理;二是自然灾害方面比较严重,瓦斯分布不均匀,局部瓦斯含量较高,极易导致瓦斯爆炸;三是矿井水文地质非常复杂,并且受石灰岩水和老空积水的影响较大,水患矿井约占煤矿总数的25.04%。另外,矿热灾害、煤尘灾害、冒顶、片帮、冲击地压等的威胁持续存在。

2.3煤矿生产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因而素质普遍偏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不强,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不知所措,不能有效的自救。

2.4煤矿管理层面较薄弱

我国安全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安全意识不强。目前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处理好安全、生产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也能创造效益、创造利润,没有理解安全管理与煤矿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解决措施

3.1加强我国煤矿安全立法,实现法制化管理

世界其他主要产煤大国都制定了比较完善且执行力较强的法律法规来强制执行矿山安全,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而中国在矿山安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欠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矿山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个监督矿山安全的有效地体制,有助于控制我国煤矿事故的发生,并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3.2做实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属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使命。首先煤矿企业应聘任具有相关安全证书的管理人员,对煤矿企业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想安全”的意识,“会安全”的技能,为提高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员工直至领导干部的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其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思想,防止违章操作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通过安全问题知识问答等的游戏形式推广安全教育,能够更好更快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3对煤矿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严格处理

在煤矿事故发生之后,煤矿企业相关责任人应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发生以后,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调查和处理事故,实现煤炭安全事故调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矿工是否重视安全,首先要看煤矿企业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如果领导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意识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安全工作的基本问题,形成人人以安全为第一位的氛围,员工就会自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矿工通过一系列安全培训活动,安全素质也能慢慢提高,就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从而在效果上达到企业领导和员工同时具有安全意识的目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刘星魁,谢金亮.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J].煤炭技术,2008,27(1):139-141.

[2]原野.我国矿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3-4:15-16.

[3]吕喆.安全生产监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78.

篇2

(一)计划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安全和开采技术条件而具体采取安全措施。编制计划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发展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技术资料。在编制年度和月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通风、防治瓦斯、防火、防尘和降温等工作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无特殊条件变化应确保计划实现。每期计划执行中和结束时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对安全隐患和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提出保证计划完成的措施。如果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或设备不能落实,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可适当调整计划,但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技术管理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图纸要齐全并能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防尘管路布置图、瓦斯监控系统图,对于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需要收集储存的数据有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自然发火期统计资料、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所有仪器应有说明书,建立技术档案。各种报表应存档,各类台帐(密闭墙台帐、火区台帐、局部通风机台帐、注水台帐等)健全,各种检查记录(通风设施检查记录、反风设施检查记录、瓦斯检查记录和瓦斯涌出异常检查记录等)齐全。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方法,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合理。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三)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四)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其完好率应达到90 %以上,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二、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

(一)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

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是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煤矿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依据。通风安全数据库主要有通风系统、通风报表、防火、防尘和瓦斯管理等。

(二)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

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思维的观点,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由人与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分析和利用的系统。在进行矿井通风设计、调整通风系统和进行风量调节分配时,借助计算机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通风机优选、模拟各方案结果,对于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 转贴于

(三)计算机技术管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建立煤矿瓦斯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等。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矿井通风管理,能全面提高矿井通风科学管理水平。

三、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停开工区域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等。通风管理的模式基本上是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负责制。在进行具体决策时,由通风区(队)长根据任务安排、通风调度的记录等进行。这种传统的通风管理优点在于任务安排直接、决策快捷,他们每天要做出大量决策.而对于某一具体决策,一般都是根据经验进行,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偏差。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是将矿井通风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可以随意调用,且带有系统分析功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协助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进行决策,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一)计算机图形显示

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等。在图上标明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流方向、通风设施位置等,主要图件根据矿井最新情况加以刷新。利用计算机显示矿井通风有关图形更直观,更便与合理管理。

(二)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

主要包括矿井局部通风机运行情况,如风量、风压、风筒漏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各类通风设施,如风桥、风门、密闭的构筑位置及损坏程度。通风测量仪表的库存数量、使用、检测检修情况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包括风压、风量、耗电量、电机功率、效率等。

(三)通风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数据库

主要包括有关矿井通风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建立可多条线索查询的数据库系统,技术人员可准确、完整地检索到相关的内容。

(四)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

主要包括风量测定及全矿风量综合分析、通风阻力测定及阻力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检测报告及性能评估分析、反风演习报告、煤矿瓦斯鉴定和分析、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和矿井火区分布定位以及各参数测定时间和数据分析等。

(五)提供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信息

篇3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煤矿生产中涉及的领域广,包括机电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煤矿是否能够安全高效地生产。但是在煤矿实际生产中,由于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煤矿在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降低了安全管理水平,还很容易引发煤矿重大安全事故。对此,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术研究,对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机电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合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力求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1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机电管理问题

a)机电设备安装不合格。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种类及数量多,在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经常出现设备安装不合格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很容易引发重大煤矿机电事故,例如带式输送机张紧力不合格容易发生断带事故,液压支架对接不合格容易发生倒架、陷底等事故;b)设备操作不规范。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结构、工作面原理不了解,责任心不强,导致操作设备时不规范,严重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c)设备检修维护不到位。煤矿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未严格建立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导致设备在使用期间未严格定期进行检修维护,或者检修维护不到位,造成设备频繁出现故障,例如输送机电机轴承弯曲,未及时更换,很容易造成电机运转卡顿,烧毁电机;d)设备老化、自动化水平低。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井下设备老化现象严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同时很多设备自动化水平低,需人工操作调节,误差大、精度低,造成设备无法充分发挥性能,例如带式输送机无法实现自动调节张紧力,无法实现自动筛选大块煤矸石,风门无法自动感应开停等[1]。

1.2生产管理问题

a)违章作业现象严重。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生产队组对生产任务安排不合理以及安全监察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矿井生产过程中违章作业现象严重,严重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例如2016年同煤集团安平煤矿8117工作面违章实施顶板预裂爆破,诱发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落,造成19人遇难;b)生产工艺落后。煤矿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在井下采掘施工中,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仍在使用,例如高瓦斯矿井使用耙岩机,采用爆破回采工艺等。落后的生产工艺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还很容易引发重大煤矿安全事故;c)顶板管理力度不够。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对采掘面顶板管理力度不够,顶板监察体系不完善以及对顶板动态变化未能实时监测,从而造成煤矿顶板事故频繁发生。例如:2012年5月,沈阳焦煤清水二井煤矿发生重大顶板事故,造成9人死亡,主要原因是二采区07工作面运输顺槽过断层期间,未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造成顶板冒顶;d)支护措施不到位。由于对工作面支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工作面空顶面积大、支护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支护质量差等现象,致使采掘面围岩控制维护效果差,造成巷道变形严重、顶板破碎甚至发生冒顶、大面积片帮事故[2]。

1.3技术管理问题

a)采掘设计不合理。由于对矿井地质资料掌握不全面,例如矿井含水层位置、地质构造分布等,从而造成受地质条件限制,采掘工作面在设计布置后经常出现采掘效率低、施工难度大等难题,不仅影响了煤矿高效生产,还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b)技术管理不规范。由于技术管理不规范、技术监督不到位以及深入现场不够等原因,现场施工与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脱节,从而出现技术性误差,例如巷道掘进时中腰线未严格给定或定期延伸补点,造成巷道施工出现偏差;c)安全措施编制不全面。煤矿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基层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井下工程施工安全措施编制时,出现措施抄袭严重、内容不全面、与实际不相符等现象,在措施审批签字时只是走个过场,从而造成施工措施无法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导致生产事故发生;d)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水平低。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现有的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学历低,未受过专业培训,没有专业技术带头人,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能及时处理,使煤矿高效稳定生产严重滞后。

2对策措施研究

2.1提高机电管理水平的措施

a)健全机电管理体系。煤矿企业应对井下机电设备运输、安装、操作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机电设备在使用中应实施“包机责任制”,谁管理谁负责,实施“奖罚”制度,加大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力度;b)加大设备检修维护力度。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应对井下设备建立检修维护台账,按要求定期对每一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对设备易损易磨部件及时更换,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每一次检修后应及时进行登记;c)加大设备安全费用投入,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煤矿企业应及时淘汰落后、老化设备,加大设备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一步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保障每一台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转[3]。

2.2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措施

a)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煤矿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培训,通过施工人员相互监督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杜绝井下“三违”作业;同时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应加大井下“三违”作业监管力度,一经发现井下存在“三违”作业,对班组长、上岗干部、违章人员以及施工单位负责人予以罚款通报;b)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煤矿企业应积极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例如无煤柱回采技术、软岩煤层近距离掘进技术等,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效率;c)加强顶板管理。煤矿应重视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采掘工作面顶板监测系统,加强顶板维护,严禁超空顶作业,全面掌握顶板岩性及特征,对顶板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顶板支护设计必须经总工程师签字且经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实施应用;d)加大围岩支护力度。煤矿企业应建立巷道支护台账,主要内容包括支护形式、支护数量、支护强度等,发现失效支护时必须立即补打;巷道支护设计必须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应加大对掘进巷道支护的监督力度,严禁支护不及时、变更支护设计、更换支护材料等现象,支护施工完后必须对支护质量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支护间排距、支护预紧力以及支护外露长度、锚固长度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重新补打[4]。

2.3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a)强化采掘设计。在布置采掘工作面前,设计人员应详细了解工作面附近水患、断层以及小煤窑分布情况,经地测部门、钻探部门、设计部门现场考察并进行技术研究后,提出合理的采掘设计方式,并及时绘制采掘设计平面布置图,图纸上应标注工作面四邻情况、构造分布情况等,采掘设计及图纸经总工程师签字后才有效;b)加强技术管理规范。煤矿企业应加强技术管理规范,井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编制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技术要求或施工设计的必须责令停产整顿;c)强化施工措施编制规范。井下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技术论证并根据工程性质合理编制施工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安全措施等,各项内容应符合实际生产情况,能够指导现场施工。措施编制后应组织会审和复审,并经各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时技术部门应定期对施工单位人员进行施工措施培训;d)加大技术人员培养力度。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煤矿各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建立技术人员奖惩考核制度,确保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能够独立处理各种技术难题[5]。

3结语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任春雷.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2):69-70.

[2]冯卫.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煤,2011(11):107-108.

篇4

1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产安全认识不足我国作为一个“富煤”的国家,煤炭行业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比重。煤炭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比较高,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煤炭资源的认识不足,安全生产意识匮乏,很多专业人员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忽略很多生产中会出现的安全问题。煤矿生产过程中,因为环境特殊、条件多变,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缺乏安全责任心,不仅是对职工的不负责,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1]。1.2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煤矿生产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稳步发展的理念。但是,一些企业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设备简陋,有些生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出现故障也不重视,出现东拼西凑、自行改良、忽视安全指数的状况。缺乏专业的煤矿勘测人员,不仅生产效率低,开采难度大,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爆炸、透水等重大事故[2]。1.3安全监管工作不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监督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很多行业管理问题都出现在安全监督管理上。很多煤矿管理部门职权不明确,监察管理工作散漫,执行力度不够,一些处在一线的人员没有话语权,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没有地方落实,造成安全责任度降低,责任心不强。安全检查管理部门不能体恤一线人员的诉求,缺乏沟通协调,执法力度的不够造成了很多安全问题的产生[3]。

2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应对措施

收稿日期:2017-02-20作者简介:王忠臣(1970-),男,辽宁丹东市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现在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1整体强化安全教育意识任何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安全生产必须作为前提和保障。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更是需要各级人员有高度的认识,要不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成立安全培训部门专门负责安全培训,针对性的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4]。聘请具有丰富现场经验及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员作为主要负责人,定期以不同的方式为各层人员做详细的安全知识培训,防范各种安全隐患。而对于新入职的工作人员,严格进行周期性的培训和考核,通过考核授予上岗资格证。2.2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随着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难度不断地加大,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的要求也会提高,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成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分析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煤炭开采制定相应的方案,提供必要的安全技术支撑。另外,加大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根据相应的理论数据制定应对方案的同时需要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只有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才能更好地为煤矿开采安全工作奠定基础。提升安全生产辅助系统,建立专业的煤矿安全救援队伍,一旦事故发生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排查安全隐患,做到安全保障工作全面覆盖,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建立奖罚制度专门管理对安全措施有功过的员工,构建合理的安全保障系统整体提高煤矿的生产能力和水平。2.3明确安全监察部门职责重点落实安全监察部门的职责,细致明确职能划分,杜绝职能重叠现象。强化监察队伍的技能培训,建立竞聘制度,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安全监察团队。煤炭行业的属性不同,要不定时的对各类煤矿采取不同的监察方式,加强监察力度,对于一些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企业定期公布,因为安全隐患问题发生重大事故的企业予以警示。另外,给予一线员工更多的主动权,让他们的合理诉求和建议得以沟通或是认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提升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3结语

频繁发生的煤矿事故是让我们痛心疾首的,从很多事故中我们不难总结出问题大多出自安全隐患。要从整体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的资金投入,强化监察管理部门的职能,安全生产问题需要企业、员工、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合理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这对煤炭行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华民.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6,02(11):43-44.

[2]金永飞,靳运章.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J].煤矿安全,2015,05(04):234-236,240.

篇5

四、施工负责人:

跟班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工区安全员:

班组负责人:

班组安全员:

五、施工准备:

倒运硫化设备,将施工使用的硫化机等设备从机尾风门处倒运至硫化平台位置,交由矿方。

六、施工顺序

1、计算皮带翻过机尾滚筒需要多长皮带并留有2米的拉紧行程后,将剩余皮带全部截掉,未截掉部分翻过机尾改向滚筒后铺到硫化平台上,将上皮带在超过硫化平台位置向下约1米处截掉,在皮带厂家指导下开始硫化皮带。

2、将两皮带头用人工拽到硫化平台上,对两个皮带头进行剥取钢丝绳,使皮带里的钢丝绳剥露出来,根据原来厂家要求进行截取钢丝绳的长度、打磨、清洗、铺胶、钢丝绳上挂胶、再铺胶等,其中覆盖胶较厚的一面为工作面。涂胶一般分为2次,第二次涂刷必须在第一次的涂刷的胶浆汽油味已经消失和不粘手的情况下进行,涂刷胶浆时应及时排除胶面上出现的气泡或离层,涂胶总厚度应与硫化后的胶带层厚度与原胶带厚度相同。硫化时的接头应有0.5Mpa左右的加紧力,硫化时间、温度按设备的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在热补前,由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有皮带厂家在现场指导硫化工艺。

3、皮带硫化结束后,拆除硫化机及硫化平台,将机尾拉紧油缸和机尾围栏恢复,启动油泵,张紧皮带,回收硫化设备。

七、施工安全措施:

1、全体施工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认真学习本措施及煤矿安全规程,熟悉施工程序,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各自岗位责任制和 操作规程施工。

3、施工中使用的起吊索具一定要有6倍以上的安全系数,如手拉葫芦、绳头、马蹬等。绞车、滑轮等设备要先检查后使用,如发现有裂纹或损伤,要及时更换,不得带病作业。

4、严格岗位责任制,信号工、小绞车司机、电焊工、电工等要害工种要持证上岗,工作期间,各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各岗位应挂设岗位责任制牌,设备必须有运转记录。

5、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应现场进行,交清接明,接班应情况明确,当班出现的问题应由当班负责处理好,较复杂的问题应由项目部组织施工班组研究具体措施再作处理或上报有关部门。

6、机电设备完好率应达到100%,各设备的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7、起重吊拉应协调一致,信号应清晰可靠。信号发送应按规定执行,信号不清不得开车,机头至皮带巷、机尾都必须有声光兼备的信号及清晰可靠的通信,信号发送按规定执行,信号不清不得开车。

8、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挂设警戒牌,摆放的材料应按施工顺序摆放合理、整齐,搞好文明生产。

9、登高作业人员应带好安全帽和经试验合格的保险带,并系在安全可靠处,严禁解开保险带走动。

10、烧焊和气割作业应有矿方审批的烧焊报告,严格按其执行,并应有防火措施,应有灭火水源、砂箱、灭火器。

11、施工人员下井时,要服从井口把钩工的指挥,遵守矿方有关管理制度,下井人员必须佩戴矿灯、自救器、安全帽,安全帽要系好带子。下井前必须休息好,严禁携带烟草、打火机等下井,不得穿化纤衣服下井,不得抢上、抢下,下井后要走人行道。

12、施工人员要拿长料下井时,在井下要拿在手里或两人扛在肩上,不准单独扛在肩上,以防接触架空线,发生意外的事故,当通过风门时两风门不得同时打开,要及时躲避机车和矿车通过。

13、斜巷走钩时,下口的施工人员应躲到躲避洞室里,打信号的人员也是如此。回柱机司机要一人开车一人监护,集中精力,信号不清不得开车。

14、施工中的电器设备接线搭火都要由专职电工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15、设备及材料在搬运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指挥,协调进行,以避免人身及设备受到伤害。

16、施工过程中的各孔洞应临时封堵严密,严防坠落事故发生。

17、井下施工用电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18、物件吊运时,要检查其吊点是否牢固可靠、正确,严防碰刮发生坠落,起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

19、严格按照《煤矿安装质量标准施工》和《煤矿安全规程》施工。

20、劳保用品佩带齐全。

篇6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煤碳工业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各项措施,普及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突出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夯实两基:基层、基础

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要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班组。班组要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指示指令,在基层贯彻到底。要从建立标准体系、对标达标、考核奖惩等环节着手,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尽快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矿井、样板班组,夯实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同时扎实做好采掘计划的审批、实施,煤矿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完善,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制定,各种图纸的及时填绘、定期交换,加强班组建设、现场管理等基础工作。

(二)用好两支队伍:矿级领导带班、安全监管小组

要多管齐下,做好矿级领导带班和“安全监管小组”两支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的煤矿管理队伍,

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的入井跟班制度,成立跟班领导小组,坚持24小时跟班制,跟班领导、股室、队组管理干部必须与职工同上同下。尤其是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除了例行跟班下井外,经常突击入井检查,发现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正确指挥生产,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自五人小组监管以来,小组成员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即“日监测”:每天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时段生产过程都要做到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同时保证做到工人不出井、管理人员不下班。“周报告”:就是小组成员将每一周的工作情况及时梳理、总结,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月分析”:就是小组成员每月要召集矿有关人员对当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并安排下月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心中有数。

(三)建设两制:体制、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落实机制,及时建立健全完善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股室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按照《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并落实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安全责任。各级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必须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完全分解和落实,坚持管人、管事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同时必须以法律法规为根据,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考核细则为依据,以实测数据为凭据,实施严格的考核。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不懈地认真执行,形成落实机制,保障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四)抓住两重点:瓦斯、水害防治

在瓦斯治理方面,我公司时刻保持对矿井瓦斯治理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清醒认识,把瓦斯治理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一是设置瓦斯治理机构,并重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职责明确的瓦斯治理责任制。二是瓦斯检查员严格按照瓦斯巡回检查路线图表进行检查,杜绝空班、漏检、假检。三是我们从源头强化控制,保障各类瓦斯检测设备的灵敏可靠,各类瓦斯设备传感器的安装、使用、校验,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四是调度室监控系统由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一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五是巷道局部通风机由指定人员管理,保证正常运转,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

在水害防治方面,我公司按照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要求和文件精神,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全面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一是牢固树立“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理念,结合矿区实际编制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探放水设计,制定探放水现场作业安全措施,在采掘过程中严格落实探放水措施,二是矿值班领导、专职技术人员定期检查防治水工作措施落实情况,技术人员随班下井指导,确保防治水工作做到“防 范排查常态化”。三是我公司严格做到“有疑必停”,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雾气、底版鼓起等异常现象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并及时进行治理,确保实现“治理排除及时化”。四是打造一支队伍。为抓好我公司防治水工作,成立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探放水队伍,确保防治水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问。同时,为切实提升我公司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采取积极措施着力打造一支监管和从业队伍。五是夯实硬件基础。我公司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设计探水钻孔,先后购买了4台探水钻,加大探防水力度,使防治水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下一步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

(五)实现两全面: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全面实现质量标准化

为提高全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增强依法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以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为重点,为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和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安全培训的组织领导。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煤矿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加强和完善安全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二是做好全员培训。新入井人员、新上岗人员都要做好岗前培训,从思想深处和意识上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增强职工全员安全意识。三是做好到期证件的复训审证工作。正副矿长、总工程师、专职安全检查人员、股长、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转岗、换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普通工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都按要求参加培训和复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四是提高培训质量。实行教考分离,加大对学员所学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每次培训都组织严格考试,考试不及格的要进行补考,提高培训质量,杜绝不合格人员上岗。五是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按专业、以队组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市、县和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为全面实现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我公司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分阶段、有计划的完善标准化“硬件”“软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深入开展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精化、细化、量化各岗位质量标准和单项工程质量标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程序化、操作规范化,实现工作结果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六)狠抓两落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我公司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了安全责任主体,矿、股室、队组三级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因检查疏忽,没有查出隐患,出现问题的,追究矿分管领导的责任。查出问题,未及时落实,出现问题的,追究股室人员的责任。队组长未及时处理,出现问题的,追究队组长的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强化两个责任主体,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矿到股室、队组、职工,层层得到落实,实现安全长治久安。

深入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实施煤矿重大隐患闭环管理办法,有效治理重大隐患。健全完善煤矿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挂牌督办制度,抓好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我公司坚持每月至少进行3次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活动,由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牵头,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各个专业股室参加,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由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所在队组,所在队组按照“五落实”原则,逐条逐项严格按照“四闭合”进行处理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矿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备案复查。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隐患,查明了原因,限期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了跟踪监管措施。通过建立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建设活动,落实安全责任制,不间断地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优化了安全生产环境,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

(七)培育两心:责任心、事业心

加强广大干部职工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严格落实岗位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在现场管理中要做到“勤、精、严、细、实”。“勤”就是勤检查,勤督促,勤走动;“精”就是精心安排,精于管理;“严”就是严格制度管理,严于律己,严格把关;“细”就是心细,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细心研究,找出对策,落实整改;“实”就是将各类规章制度、技术措施责任到人,落到实处。通过以上要求,树立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三、保持平常心态、正常工作状态和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

煤炭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是否保持平常心态、正常工作状态和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

保持正常心态:不管是多年的工作内容,还是第一次接触的,都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工作心态,每个工种都要不得半点马虎,粗心大意是安全生产的天敌。

正常工作状态:学一行,专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战之;既战之,则胜之”,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工作,不想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做到忙而不乱,有序的开展工作。

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严格地遵守和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既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安全受影响,就必然会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和正常的生产,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及企业的形象,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影响更是难以估量,所以安全有保障,生产才能正常,才能保证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

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企业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转变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乐观旁观思想,相互搭台,做好安全补位。要知道有效监控过程永远比事后排查原因重要,要坚决摒弃老好人主义,工作中做到“严、细、实、勤、恒”,要超前预防,提高应急、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是部门由监督向服务、监督并举转变。各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责,切实履行职责,要“动”起来,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深入一线,身体力行,带头实干,带头落实,以一种服务、监督并举的态度切实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一切问题。

三是安全检查工作从主要查隐患向同时查隐患和产生原因转变。制定隐患排查分析报告制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查处隐患的同时要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真正唤起每个人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五、开好三级安全例会

每月市县、县矿、矿队分别召开三级安全例会,这就要求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同时共同交流学习,安排部署工作,联合解决日常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六、建好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为全面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临煤工发【】282号)文件精神,用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全面推广人员定位系统;不断提高 通信、压风、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避险设施。

1、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的要求,建立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加强设备和系统维护,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加快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避险预警作用。矿必须立即按照规定配足井下瓦斯、co、风速等监测传感器,定期对其进行调校,保证监控准确有效。通过建立健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co浓度、温度、风速的动态监控,完善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制度,为全矿安全管理和避险救援提供决策、调度和指挥依据。全矿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按规定时刻保持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

2、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成果,建立完善井下人员管理(定位)系统,加强入井人员管理,随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情况;健全机构和相关制度,积极稳妥做好系统推广和在用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在用系统必须符合aq1048-的要求;强化维护维修,依法规范服务,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防治超定员作业、监督领导干部下井带班等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系统在现场管理和预防事故方面的功能。通过建立健全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煤矿入井人员的动态管理,准确掌握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情况,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及时有效避险。

3、按照规定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一要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为灾变发生后人员快速脱险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构成井下第一级紧急避险;二要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区域建设临时避难硐室,配备一定数量的食物、饮水和呼吸支持系统,使逃生人员能够就近快速进入安全环境紧急避险,构成井下第二级区域避险;三要在采区附近或井底车场建设固定式避难所,利用贯穿岩层到达地面的钻孔或井下自生氧装置以及压风、供水、通讯等系统为避难所内持续输送氧气和洁净水,实现通讯、环境监测等功能,具备可靠等待救援的能力,为整个采区或矿井避灾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空间,构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通过建立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实现我公司井下灾害突发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避险,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应急的生存空间。

4、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时期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矿必须安装地面压风系统,空压机必须安装在地面;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通过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确保在井下发生灾变时,现场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防止发生窒息事故。

5、按照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都能够实现在灾变时期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井下供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必须满足用水量要求,并设有备用水池;供水管路应敷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按规定间距装设三通及阀门;要加强管路维护,保证阀门开关灵活。通过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在灾害发生后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

篇7

1、安全设施齐全可靠。(1)绞车提升斜巷水平上车场必须有灵活、有效、自动复位的阻车器,变坡点以下略大于两辆车长度处必须装设有常闭式挡车杠,扒岩机后2m处架设一道临时挡车栏。(2)斜井轨道中间通道口及硐室口,必须使用红灯警示装置。

2、保障机电设备、电气、信号及照明装置的安全。(1)绞车基础牢固,各部螺丝不松动,四压两戗齐全稳固,抱闸完好可靠,良好,钢丝绳缠绕排列整齐。(2)电气设备、开关排列整齐,台台上架,接地合格,保护齐全,动作灵敏可靠,小件上板,无失爆现象。(3)电缆悬挂整齐,卫生清洁,必须符合《规程》规定要求。(4)信号装置,声光俱全,灵敏可靠,上下山及车场必须有行车红灯,并且联动,应做到“行车红灯亮、行人红灯灭”必须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二、加强煤矿斜井轨道提升安全的措施

1、斜井轨道把钩工摘挂钩时必须遵循以下要求进行操作。(1) 待车停稳后方可摘挂钩,严禁车未停稳就摘挂钩,摘挂钩前,必须将车辆用掩车器掩牢。(2)操作时站立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第一、必须站立在轨道外侧,距外侧钢轨200mm进行摘挂钩。第二、一般应站在信号位置同一侧或巷道较宽一侧。第三、摘挂完毕需越过矿车时,必须从车辆运行上方越过,严禁从车辆运行下方越过。第四、摘挂钩时如遇到摘不开、挂不上的情况,严禁蹬绳操作,必须采用专用工具操作,以防车辆移动使身体倾斜摔倒,造成事故。第五、轨道运输时,发现连接不良或装载大件偏载、超高、超宽时,都不得发送开车信号。第六、每次挂钩完毕,必须及时对车辆各部位、保险绳、连接装置等再详细检查一遍,看是否完好、牢固可靠,然后t望车辆运行方向有无障碍和隐患,确认安全后打开挡车器,进入信号硐室或安全地带,方准发给信号工开车指令。第七、车辆运行时,要严密注视车辆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信号工联系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立即赶赴现场,详细检查,确定异常或事故性质,拿出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2、斜井轨道把钩工在工作前,必须对轨道上部阻车器、挡车装置、钢丝绳钩头及钩头至滚筒钢丝绳、插销、矿车、保险绳、链环等设备进行检查,钩头的卡子须齐全牢固,斜井轨道的防跑车装置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和处理。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开车、开车不行人”制度,车在轨道上运行时,严禁行人进入轨道;必按规定数量挂车,严禁超挂,并且坚持使用保险绳。对于超宽、超高、超重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应制定专项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并按措施要求进行安全提升运输。

3、上下山挡车装置、阻车器,必须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行车时把钩工方准打开,过后及时关闭。轨道运输时把钩工必须目接目送车辆通过轨道上、下挡车设施,并按规定操作挡车设施,防止撞坏挡车设施或发生车辆掉道、翻车事故。

4、信号工接班时要对整个信号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信号系统不可靠严禁提升运输。打信号要稳准、清晰、不得打错信号,若有怀疑,要重新打或用电话联系。严格执行停、送红灯制度,打信号前先送亮红灯,待轨道中间行人躲到安全地点后,方可打点开车。信号规定为:1响-----停车;2响-----车上行;3响-----车下行;4响------找维修工。

5、轨道中间处理事故时,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指定现场负责人,施工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指挥并与绞车司机联系清楚后,找到轨道出事故就近地点信号,现场负责人站在安全地点传递信号。打点前,工作人员应撤到安全地点后方可打点。轨道中间作业时,严禁一人单独作业。

6、绞车司机开车前检查信号、机械和电气各部及安全保护装置,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断丝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车时要时刻注意绞车的各部件响声,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矿车经过车场、道岔时要减慢速度。信号不响、红灯不亮不准开车,中途停车不准松闸、下放车辆要带电运行、严禁放飞车,车在运行中严禁离开操作台。定期检查绞车各部件情况,并负责定期注油。

7、斜井轨道处理掉道安全措施。(1)进入斜井轨道前把巷道口所有挡车设施处于关闭状态,并把矿车推离巷道口,上平台直道车场内严禁停放任何车辆。(2)到达掉道地点,要检查矿车车况、碰头、矿车轮、插销、链环、托底销、钩头、钩头卡子、轨道状况、保险绳等情况,确保完好,再确定处理方法。(3)必须检查掉道的物料车装载固定情况及车辆状态,谨防物料下滑伤人。(4)掉道车提升钢丝绳应处于适当张紧状态,谨防车辆上道后前冲或下滑。(5)处理掉道期间,巷道内严禁其他人员作业或行走,严禁扒、蹬、跳。(6)人工处理掉道时,先在矿车下方打两根斜撑木,其直径为0.18m的优质木材,用背木打紧背牢。(7)处理前轮上道时,将矿车后轮用背木背牢,人员站在矿车的斜上侧面,用千斤顶或起道机将前车轮顶起并超过轨道高度,用撬辊将前轮撬上轨道。(8)处理后轮上道时,将矿车前轮轮用背木背牢,人员站在矿车的斜下侧面,用千斤顶或起道机将后车轮顶起并超过轨道高度,用撬辊将后轮撬上轨道。(9)人工方法上道,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严禁用圆型铁质材料做撬棍上道,以防滚动打伤人员。(10)使用倒链处理大件车及翻车等重大掉道事故时,首先选用合格的起吊用具,然后选择好合格、适宜的起吊点。起吊过程中,设专人观察起吊点牢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起吊作业。待处理好后,方可起吊。(11)处理掉道人员在拉倒链期间,施工人员严禁站在起吊矿车的受力侧及巷道的狭窄处或顶、帮支护不牢靠的地方,采用倒链使矿车上道时,倒链使矿车摆动范围内严禁站人。巷道狭窄处严禁采用此方法处理掉道车辆。(12)斜坡上道,巷道底、巷道口设专人看守,禁止人员上、下斜井轨道,斜井轨道处理掉道车辆时,严禁摘掉车辆连接链或去掉保险绳,防止造成跑车现象。(13)矿车处理上道后,要认真检查掉道原因,特别检查掉道地点30米范围内轨道,有无异常,必须修好后,方可打信号开车。(14)处理矿车掉道前,由处理掉道的专职信号工与绞车司机、上山信号工联系好后,发送信号必须确认两遍以上,才能由上山信号工向绞车司机发出开车信号。严防绞车误动作伤及人员。

此外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信号不清晰或不完好、不可靠,严禁提升运输,绞车司机有权拒绝开车;轨道吊车时必须使用木道板打临时挡车装置,喷浆时挡车栏必须保证关闭状态,有效阻止运行中断绳、脱钩车辆的下滑;大型材料运输时必须验算主提升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及绞车的最大静拉力;把钩工、信号工和绞车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每日安排专人对斜井轨道的上下山挡车装置及防跑车装置进行详细检查、试验,确认安全可靠后,填写挡车装置检查牌板,注明时间及检查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煤矿斜井轨道提升是煤矿安全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需要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规范管理,因此必须加强对煤矿斜井轨道提升安全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篇8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煤矿机电的管理也日趋完善,但是当前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我国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一半及以上为机电设备及其设施,它们是固定资产组成中的重要因素,与矿山安全生产及井巷工程一样,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抓住煤矿当前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研究、对其采用相应的措施,将对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

1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

1.1 按标准加大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力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煤矿企业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机电设备维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变以往机电设备哪儿坏修哪儿的旧传统,维护保养设备要做到“七预”即预想、预查、预判、预测、预知、预研、预处理,把维修工作向前推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建立完善的设备台帐,到了检修时间就要进行检查和检修,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出现机电设备事后,要进行机电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找出使用责任、检修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设备操作人员及设备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每个月由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以煤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对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所管辖的设备责任范围进行检查验收,以分制考核,对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奖励,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1.2 建立机电设备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先在设计方面一定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在设计环节上不留任何隐患。其次在设备配件购置过程中,要把好购进设备质量关,在购买过程中要辨别真伪,严把采购质量关。再者对设备的到货把好验收关,必要时应进行拆机检查,性能测试后方能下井使用。在安装方面,要坚持把好基础质量关,把好分阶段性验收安装质量关。对于安装的关键工序,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调试质量关。在检修方面,在每次停产检修前,都要制订严格、细致的停产检修计划,编写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经机电、安全等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审核把关,安排区队、职能部门进行项目跟班,重点项目坚持分管矿领导、机电副矿长进行现场跟班,检修结束后跟班人员要现场监督进行试运转,不合格的不能进行验收、签字。保证了每一台设备的检修质量,促进了机电设备完好、安全运转,降低了机电事故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1.3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和新工艺水平、提高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的依靠科学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广大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依靠科技进步,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强起来。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鼓励职工进行小改小革,积极参与集团公司举办的“两金一创”即金点子行动、金手指工程、创新型员工竞赛活动中来,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不断推进零缺陷管理的进程。

1.4应用新技术,加快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各生产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能否正确进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即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作为设备一生的信息管理,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又成为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我建议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所有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主通风机、主排水泵、瓦斯泵、压风机、采煤机等)的检修、保养档案制度。细化和加强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认真落实包机责任制。并与经济挂钩,与行政处罚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大宗材料和设备的跟踪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设备运行档案,逐步建立设备原煤生产和掘进进尺产量的材料、配件消耗档案。通过原煤产量和掘进进尺材料、配件消耗,为设备选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同时,可以得出对设备基础管理和强制保养、检修等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对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并从中找出管理上的纰漏。

2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实现标准化

2.1完善规章制度

首先我们要依照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结合我们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机电维护电钳工、操作工岗位责任制,并到生产现场挂牌,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对设备的管理做到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

2.2加强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2.3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机电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给机电设备安全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建议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这就必须从企业制度上人手,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保证急需更新的一些设备的投入。

2.4 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9

1.2煤矿安全事故防御系统不完善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与自然条件恶劣有关,但若建立完善、高效的防御系统,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当前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是瓦斯、煤尘、水体、火、顶板等,有规模的煤矿企业针对以上几项诱因制订了安全事故预防系统,如通风系统降低了矿井中瓦斯的含量;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对矿井中的瓦斯含量进行实时监测;以上措施在预防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防水、防尘、防火、机电运输等方面却没有建立有效的预防系统,给企业的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规模较小的煤矿,在缺乏资金的支撑下,更是缺乏完善的安全预防系统的保护。

1.3煤炭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煤炭开采是一项复杂、危险、专业的技术性活动,国外从事煤炭开采的人员中,60%以上为大中专程度,而我国仅为5%,大部分从业人员来自于农民工,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另一原因。虽然我国各中高职院校或者高等院校都设立了采矿、地质类专业,但每年毕业的学生去煤矿或其他矿山工作的并不多;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煤炭院校开始采取对口招生的办法,但学生能否在毕业后到煤炭生产一线去工作,仍然是个未知数。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制约了煤矿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2.1技术方面的改进

2.1.1提高地质勘探水平。地质勘探是矿井生产、建设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直接影响。煤矿各类安全事故中,冒顶、瓦斯爆炸、突水等恶性事故占总数的60%-70%,这些事故都与矿井地质勘探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矿井地质勘探水平,可有效预防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增强煤矿防灾抗灾的能力。

2.1.2依靠科技提高安全事故预测能力。煤矿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共性特点,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对煤矿安全事故的辨别能力、监测能力和预测能力;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矿井对安全事故的防治和控制能力;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危险源,制定该类事故的应急预案,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2.2管理方面的改进

2.2.1专业人才的管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基础,在企业承受范围之内,改善技术人员的待遇,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对技术人员和专业人才的科学管理。企业可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赋予他们一定的职权和责任;制定有利于稳定人才的管理制度,如可通过提高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比例的方式稳定职工。

2.2.2工作环境的管理。除薪资福利方面的改善外,还可通过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稳定性。工作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员工的身心健康。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但可以通过人为加以改善。通过先进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工作现场环境的改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3管理体系的完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是管理制度的制定,制定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的操作有据可循;然后是责任划分,将各项安全责任划分到每名工作人员身上,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最后是制定有效的监督体系。安全制度是否有效,关键是执行力度,而有效的监督可为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提供保障。

2.3重视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安全防护系统和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企业可按照相关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在特殊情况下可将安全费用的标准提高;加大对安全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安全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资金被非法挤占或挪用;组建专业的安全资金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使用、监督制度,确保煤炭企业安全资金被管好,用好。

篇10

1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主动进行雷电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归属于弱电体系行列,本身抵抗雷电的能力不足,即便进行相关屏蔽设备引入,滋生感应影响的概率也未必能快速缩减[2]。但是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又发挥着决定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尽量减少雷电击打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得煤矿本身可以持续性地安全运营,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雷电安全防护方案的科学性规划布置很有必要。

1.1有助于大幅度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绩效水平

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说与煤矿现场安全生产中的诸多因素维持着极为缜密的关联,包括矿区排水与通风条件的保障、现场环境危险程度的检测、监控视频的录制和供应等,都必须利用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加以协调性处理。特别是经过雷电防护体系完善化构建之后,能够令上述技术设备得到妥善性运作的前提下,切实地为整个矿井安全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支持服务力度。

1.2有益于全面保障煤矿生产的生产状态

煤矿生产活动本身保留着较强的连续特性,而经过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创建与运营之后,则可以更好地控制这部分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最终的能效。特别是经过雷电防护体系日渐完善之后,则可以保证顺利规避因为气象风险造成的煤矿停工或停产状况,进一步有机保障整个生产活动的连续性。

1.3有利于将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损坏风险降低到最小范畴

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始终属于弱电系统,其本身的系统承载力可谓是极为有限。一旦说突发雷击事件过后,因为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内部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以及传输信号的网络,都将无法全面承受过强的电压或是电流冲击,因此,非常容易导致熔断热效应和击穿等消极状况。如若长期放置不管,最终势必令一切关键性设备陷于完全损坏的尴尬境遇,给生产企业造成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

2现代我国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雷电安全防护的科学合理性办法

2.1直击雷防护的措施

首先,督促有关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将接闪线/网进行架空处理,否则就是针对单枝或是多枝独立的接闪杆实施安置,之后配合这类相对独立的接闪装置来处理对应的接闪事务。其次,考虑引入和沿用与自然接闪器规格要求相互贴合的结构设施,进行必要的防雷设施规划设计,毕竟接闪器只可以针对被三维空间包围的区域实施保护。需要注意的是,接闪器的接地与引下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可靠性,大多数状况下有关技术人员选取沿用的冲击电阻为稳定在10Ω以内,至于独立性的防雷设施和处于被保护状态的建筑物、井口、钻孔、管道、电缆等金属物间的距离,则要尽量保证超出5m,对应人行道彼此的间距则保证不小于3m。

2.2电源系统本身进行雷电防护的方式

因为煤矿电源线路主要借助地面和井下两类结构单元布置拓展,因此,在处理这部分线路的雷电防护工作期间,理当结合上述两类结构单元状况加以研究论证。文章主要将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中电源系统具体的防护方式加以论证解析。首先,地面地缘设备雷电防护的技巧。通常状况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源主要利用TN-S接地制式,与此同时选取4级保护方案。电源一级防护结构中主要选取波形为8/20μs、通流容量为100kA每线的B级电源电涌保护装置,其核心作用是尽量保证其感应雷击过电压维持在6kV以内;电源二级防护结构则是针对TN系统电源组织的第二级雷电防护方案[3],其间应该保证选择波形为8/20μs、通流容量为60kA每线的电源电涌保护装置,与此同时注意令线路残余感应雷击过电压维系在4kV以下;电源3级保护便需要选取波形为8/20μs、通流容量为20kA每线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同时规避感应雷击过电压超过2.5kV的现象;电源末级保护应该确保结合有关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波形为8/20μs、通流容量为20kA每线插座型电源电涌保护器选择应用,并保证对应的感应雷击过电压不会超出1.5kV;至于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UPS),应该注意将对应的直流电源电涌保护器进行并联控制,并在后背电源UPS线路的前端位置加以装设。其次,井下电源设备雷电防护的办法。由于井下供电系统电源线路保留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针对避雷器加以选取应用期间务必要进行各类状况交互式验证分析。如要将对应等级的避雷器在电源线路各级变配电系统的前端安装,同时选择将安置地面电源设备避雷器的要求作为参考;又如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onDevice,SPD)的启动电压、漏电压、残压、能量配合等不同类型参数的选取工作,要予以充分重视,包括660kV供电的电源系统不得针对常规启动电压560V的避雷器加以匹配,否则会令避雷器长期维持在导通的状态之上,特别是在保护电器的过程中会出现跳断电源的状况,最终使得整个生产供电活动变得极为不正常;又如SPD保护要尽量做到多级控制,必要状况下可以考虑将高压防爆专用的避雷器,在采区、井下中央、矿井地面等等不同类型的变电所前端安置。如若矿区内部经常引发雷击状况,则务必要将专用的避雷器在矿井地面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前端和出线端安置。

2.3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手法

负责进行信号传输的线路务必要保证选择屏蔽线缆,与此同时线缆屏蔽层应该覆盖在煤矿入井井口的区域之中并进行妥善的接地处理,目的是令接地电阻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第一,在针对井下分站和主控接口进行连接的线路,务必要将对应分站接口形式的避雷器信号SPD1安置在分站总线进线的前端位置上;而在进行井下监控分站和主控接口连接的线路,务必要保证将对应主控端接口形式的避雷器信号SPD2安置在主控接口设备前端之上;面对于主控接口和计算机主机相互连接的线路,则需要将有关适应接口形式的主机避雷器信号SPD3覆盖在主机的前端;最后基于各类服务器和交换机运行的必要性考虑,选择将SPD4适当地在前端装设。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有关SPD最好在沿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元部件的同时,保证其反应的灵敏性、防爆功能的优质性、通流容量的较大结果、插入损耗的状态最小等。第二,务必要保证端口数目差距不大,并且接口类型号相同的多端信号浪涌保护器,在不同类型交换机的前端位置装设,与此同时,更需要将SPD3和SPD4的频带范围加以持续拓宽,保证和10/100/1000Mbps等传输速率相互适应之后,保留较为理想化的自动恢复和响应动作、相对不高的残压水平和插入损耗、布局相对紧凑的机构,以及安装的方便快捷性等。另外,还应该保证和综合布线的实际要求相互贴合,如此才能更为高效率地进行日后各类雷电冲击和浪涌效应抵御,即便是经过较多次数的雷电冲击过后,这部分防雷器始终能够做到循环应用。需要注意的是,SPD连接之后,必须保证不会针对电缆的屏蔽效果造成任何消极性影响,具体做法是接地端的接地电阻不超过2Ω的同时,尽量维持连接线直和短的状态。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保证在大幅度提升煤矿生产安全性的基础上,极力削减有关安全事故的滋生概率,最终大幅度提升煤矿整体的生产能效。当然,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单单进行强电系统整合,同时还需要进行完善化的弱电网络创建。在该类环境之下,有关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只具备较低的雷电抵抗能力,如若不考虑将防雷电工作落到实处,势必会对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结果和现场安全状态造成深入影响。希望本文能够对有关煤矿施工和管理人员有所帮助,助力我国煤矿开采事业呈现出全新的竞争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先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雷电防护安全评价方法浅析[J].民营科技,2010(11):144-151.

篇11

**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是:一是负责**市乙级资质煤矿安全评价机构的审批、检查、考核等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市甲级煤矿安全评价机构的考核工作。二是负责所辖区域内乙级煤矿检测检验机构资质的认定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负责**市三级资质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审批、检查、考核,授权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对所辖区域的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审批、检查、考核等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市一级、二级资质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考核工作,并实施监督管理。四是负责对煤矿救护队资质认证、煤矿救护队员上岗培训和复训等监督管理工作。

我局制定的《暂行办法》,要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九条纪律”和“双五条”规定。不得指定生产经营单位接受特定的中介机构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中介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实行地区保护,不得干预安全中介机构的正常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方式向安全中介机构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取费用,不得向安全中介机构摊派,不得在安全中介机构报销任何费用。不准接受或变相接受中介机构的任何馈赠、报酬、福利待遇;不准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在中介机构入股或参与利益分成;不准在中介机构报销应由单位或个人支付的任何费用;不准以专家或其他名义从事有偿安全生产中介活动。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人员、、的,将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加强对煤矿安全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市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各类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收费、服务质量等方面,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处理办法。确保各中介机构合理、合法、高质量地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中介服务工作。

在资质管理工作上,要求各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相关的、有效的资质证书,方可执业。未取得资质证书的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有关中介活动。同时,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开展中介活动时必须向委托方提交有效的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证明。

在有偿服务方面,要求煤矿企业自主委托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进行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并出具委托书和签订中介服务合同。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煤矿安全中介活动收费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标准、社团组织制定的行业自律标准或者参照上述标准双方协商收费,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篇12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做好矿井通风的安全,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以安全、经济和有效的通风方法为基本任务,从而为井下作业空间提供新鲜的空气,使有毒气体和矿尘能够减少或是排除,而且通风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治井下火灾的发生,对瓦斯和煤尘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止作用,确保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正确、合理的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三种,通过这三种设施将地面的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从而将井下的污浊空气排出,确保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对于矿井来讲矿井通风系统与矿井开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与整个矿井的布置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对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具有长远的意义。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选择时,需要选择正确、合理的进风井和回风井的布置方式、主扇的工作方式及安装地点。通常需要采用中央式、对角式和中央对角混合式对进风井和回风井进行布局,而按照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对主扇的工作方式进行调协,确保通风系统能够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需求,尽量减少通风系统的工程量,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做到经济性和合理性。

2 加强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及维护、减少漏风

在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对通风设施进行合理的设置,主要包括风桥、挡风墙、风门和调节风窗等,通过这些采区通风设施有效的实现了对风流方向和风量的控制,而且需要将这些设施进行合理的安设,确保其处于完好的状态,因为一旦矿井通风设施出现损坏的情况,则会导致漏风的发生,导致工作面风流下降,容易导致瓦斯气体的积聚,气温的上升,所以必须确保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及维护,有效的避免无风或是微风等重要隐患的出现,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

3 合理选择矿井风置的调节方法

随着矿井内巷道的不断推进和更替,对风量的调节要求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由通风网络匹配到各作业点的风量是无法满足作业环境要求的,所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对风量的调节和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风量的调节和控制通常情况下分为矿井总风量调节和局部风量调节。在对总风量进行调节时,通常采用通过对主要扇风机转速或是叶片安装角进行改变、对矿井总风阻进行改变等方法来实现。而局部风量调节则主要是通过增加风阻、降低风阻和辅助通风机等调节法来实现。

增加风阻调节法是以阻力值作为其主要原理,通过在阻力较小的风路上增加阻力,从而使风路受阻从而流向并联网孔中的各条风路,确保阻力能够达到平衡,实现风量的按需供应。阻力风阻调节法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即是在巷道内设置风窗。

降低风阻调节法则是需要对巷道内的阻力进行降低,从而实现风量的均衡。通常可以利用扩大巷道的断面积,对并联报废的巷道进行修复,或者是开凿新的并联巷道从而减少矿井内的总风阻,确保调风的效果。

辅助通风机调节法就是利用在阻力较大的风路上进行辅助通风机的安装,从而使其能够对一部分阻力进行克服,确保并联网路阻力能够达到均衡,实现风量的调节。在风路上进行辅助通风机安装时,不需要提高这条风路上的风压,通过辅助通风机有效的实现了将这条风路上的工作风阻降低,该方法较为简单,可行性较高,而且不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但相对于其他两种调节法相比,其管理具有复杂性,安全性较差。

4 加强局部通风机的管理力度

4.1 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及使用规定

4.1.1 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吸入风量必须小于全风压供风处的风量,以免发生循环风。

4.1.2 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器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能自动切断供风巷道的一切电源。

4.1.3 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煤层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

4.1.4 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供电分开。

4.1.5 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4.1.6 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局部通风机在任何时间内都不准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在恢复送风时,必须检查停风巷道内的瓦斯浓度。

4.2 加大对风筒的管理及维护、减小风筒漏风

4.2.1 减小接头漏风。风头的接头必须实行双反边接头法。

4.2.2 减少接头数。不论采用何种接头法,均不可漏风,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接头数,选用较长的风筒。

4.2.3 减少针眼漏风。胶布风筒是用线缝制成,在风筒吊环鼻和缝合处,都有很多针眼,因此,对风筒的针眼处应用胶布粘补,以减少漏风。

4.2.4 防止风筒破口漏风。风筒要吊挂在上帮的顶角处,防止被车刮破,对于风筒的破口、裂缝要及时粘补,损坏严重的风筒要及时更换。

4.2.5 风筒吊挂必须逢环必挂、吊挂平直、拉紧吊稳。

4.2.6 风筒拐弯时要使用拐弯风筒。

5 加强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积聚

工作面作为最重要的作业场所,需要具有良好的供风量,所以需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合理选择,对矿井的风量进行合理确定,目前矿井中采用的都是机械通风,在每一个生产区域内都会布置单独回风巷,从而实现分区进行通风,但采掘工作面则需要采用独立通风,由于掘进巷道具有特殊性,所以需要利用全风压或是利用局部通风机来进行通风。目前矿井有低瓦斯和高瓦斯之分,所以需要做好高瓦斯或是低瓦斯矿井的检查和监测工作,检查次数不能少于二次,而且需要由专人进行负责,必要时则需要设置甲烷断电仪。对于生产过程中局部存在瓦斯聚积的地方,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矿井内的瓦斯能够达到符合的标准要求。

总之,在当前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合理选择,加强对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合理对矿井风量进行调节,加强对通风机和瓦斯的管理,避免瓦斯出现积聚的情况,确保矿井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确保广大矿工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篇13

一、煤矿矿井安全生产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及时高效地消除安全隐患。

传统的煤矿矿井安全管理措施存在很多的漏洞,很多潜在的隐患都难以察觉与探测,融入新的科学管理系统后能够补充传统模式的一些不足,能全面多领域的而融入科学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能从各个方位多个领域实现高质量的监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产生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有效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直接参与各种生产的人,主导着安全生产,对安全生产往往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给他们灌输安全的观念,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否则,不管多么先进的管理模式都会变得毫无意义。矿井事故频发与一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知识非常匮乏,而作为新兴多媒体技术正好能够通过形象生动地方式将安全观念传递给员工,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能让安全观念更容易深入人心,效果良好。

3.合理规避生产风险。

我国的煤炭开采历史虽然不短,可是落后的生产方式还在各个煤矿存在着。基础设施的建设过于薄弱,粗放型的开采方式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小矿井生产力落后,矛盾突出,综合实力比较差,因而其采矿方式也比较落后,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不能很好的对煤炭进行循环利用。此外,小矿井大多固守成规,没有改革意识,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力水平滞后不前,对煤矿矿井的发展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企业作为生产的责任主体应该在企业改革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利用现代化的开采方式,从而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增加煤炭产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加大煤矿矿井安全管理力度

1.推动煤矿矿井安全,煤炭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人们对煤炭的依赖性较强,对其使用量也比较大,因而就出现了非常多的小煤矿遍地分布。然而,小煤矿生产规模小,安全基础设施又非常薄弱,生产率低,浪费自不必说。违背了我国当前倡导的走集约化道路。加之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规模狭小,综合实力落后,没有能力投资安全保障措施,造成事故频发的恶劣影响。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煤炭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非常低,因此,不可再生的煤炭作必须得到合理有效的开采和利用,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开采有限的资源。不仅要提高煤炭开采效率,还要提高对煤炭资源回收的重视程度。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做到节约资源,不断提高矿井规模,使落后生产能力不断被淘汰,合理布置正规开采,提高煤炭开采效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资源整合要真抓实干,着力推动矿井安全。

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做好资源整合。而要想做好资源整合就得实事求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切忌形式主义,搞面子工程。做好资源整合不仅仅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还能提高资源回收效率,从而推动矿井安全的发展。资源整合当中,关键在于改革采煤方法,减少煤矿数量,尤其是设备落后的小煤矿,提高单井生产规模,加大安全投资力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可以建设瓦斯监控系统,防止瓦斯爆炸以及粉尘窒息等严重矿井事故。一定要保证矿井通风良好各种通风设施运行安全。完善监控检监测系统运行,实现矿井、公司和集团的三级联网。要定时或者不定时检测监控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同时明确责任,做到各司其职,责任人,力求将安全隐患在萌芽期就扼杀掉。

3.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企业负责人要严格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发煤矿,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一定要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真正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加强对职工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利用新的多媒体技术建设大面积的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培训资源,优化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告诉重视安全问题,同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煤矿作业相对特殊,其找过必须严格,对于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达到相关要求以后才准其上岗。以为追求生产效率,忽视安全问题,只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可预估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要重视井下作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严格限制井下作业人数以此提高员工的安全保障能力。一旦发现有违反规定的生产或者无视安全规定的行为必须马上做出改进,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改善开采监测设备,限期消除安全隐患。对于煤矿的组织、经营形式要尽量做到产权的主题明确,保障权利、义务、责任,安全投入、管理以及处罚处都在法律约束范围之内。

4.加大煤矿安全监督力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的生产主要在井下进行,由于工作条件的特殊性,无形之中多了很多安全隐患。从以往的安全事故来看,大多都是可以避免发生的。随着煤矿开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设备的不断改善,已经有能力预防和控制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将措施执行到位,做好现场管理,责任落实到没一个人。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尽快落实,使安全监管得到全面强化,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施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奖励先进,使竞争与处罚并行,利用安全绩效考核,增强工作人员主动性已经自觉性。各个部门应该联合起来,深入排查安全隐患。企业作为负责人应该积极组织采取整改措施,对于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有关指令要严格执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5.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优化职工薪资待遇。

社会不断在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进步。社会要进步,关键看人才,和谐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和塑造人才,它可以加深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化解员工之间的矛盾,置身在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员工可以发挥他们最大的工作热情与研发激情。生活、工作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员工一定能够心胸开阔,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必定能更加认真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当然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物质利益作为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样是激励人们工作的动力。煤炭行业条件相较其他工作行业更为艰苦,更具危险性,只有优化职工待遇才能吸引人才,为煤炭开发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薪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也是激发人充分发挥工作能力的基本动力,只有优化职工的薪资待遇,才能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才能保证煤炭企业积极转变观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对煤矿安全的投资力度,降低矿难事故的发生频率,使煤矿矿井安全系数更上一个台阶。

三、提高对基础工作的认识

煤矿矿井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工程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报告等项目,是当前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之一。实现煤矿矿井安全必须提高对工程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报告的认识,此类项目必须经由专业副职组织执行,经负责人负责实施,所有现场工作人员以及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以保证安全问题万无一失。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地条件发生的变化必须及时补充修改技术措施以保无虞。设计、规程和报告事关重大,往往关系

到一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因此,工程人员在进行编制时一定要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保障在技术上可行、在安全上可靠、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同时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规范。

四.总结

安全问题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煤矿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好所有的安全保障措施从而防患于未然,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必不可少,并根据实际现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对矿井安全进行管理,杜绝一切可能事故的发生,提高矿井的安全系数,保障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国.国内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J].煤矿安全,20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