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

篇1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有快、有慢,程度不同,但建成以“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上下信息畅通和有效数据共享是建筑企业共同的发展趋势。安全管理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素。安全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在重新整合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资源和环境等,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内部办公、项目管理、现场操作等多种功能的发展和应用,以提高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施工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公司内部管理网络进行改造,搭建公司的数据资源平台和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框架,建立起符合公司总体规划的内部安全管理网络,完成信息化集成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完成部分安全硬件建设和安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使安全信息系统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关键。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和掌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实现及时发现消除违章、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高效办公和解决问题是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建设中运用门禁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测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扬尘自动喷雾系统、施工升降机智能控制系统、网络办公系统、资料录入无纸化办公系统,不断提高公司的安全信息管理水平,将及时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全面协调,是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的保障。下面列举几点信息化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实例,供大家探讨。

一、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1.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等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劳务人员实名制,大力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或兼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劳务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技能状况、从业经历、考勤记录、诚信信息、工资结算与支付以及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等情况。施工劳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务人员实名制资料,并委派专人或独立部门实施管理,在承包工程项目时应将劳务人员的相关实名制资料报施工总承包企业核实、查验。施工总承包企业也应配备现场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监督施工劳务企业实名制管理情况,对劳务实名登记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业绩档案等信息进行核实,并留存相关资料。进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项目劳资管理员处进行实名制登记,递交相关实名登记资料,办理门禁进出登记卡,刷卡进出施工现场,无门禁卡严禁进出施工现场。通过刷卡进出和实名制登记制度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建立务工人员的安全业绩档案,有效地对务工人员进行动态监控,了解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业绩、工资支付等情况。施工总承包单位、工程承包单位应当投入必要的费用,建立门禁打卡系统,并与企业进行联网,纳入企业管理考核内容。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应实行监管,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劳务用工管理,落实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各项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应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实名制管理的宣贯、推广及施工现场的检查、督导工作。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将劳务人员的实名登记信息内容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逐步实现不同项目、企业、地域劳务人员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建立广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建筑务工人员的用工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推进劳务人员的诚信信息和安全业绩管理,对发生违法、违规、违章记录行为以及引发的责任人,记录其不良行为并予以通报,或采取其他方式对务工人员进行限制等措施,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施工作业用工环境。2.施工企业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1)施工企业关键岗位实名制人员:1)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2)各类注册执业人员: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3)现场专业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资料员、见证员、取样员、标准员、机械员、劳资管理员。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5)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岗位人员。6)不在上述范围内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2)结合业务登记实名制信息。a.单位办理资质等业务时登记。办理资质新设立、升级、增项、延续、变更及施工图审查、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备案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b.个人办理资格业务时登记。注册人员在办理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增项注册、变更注册、继续教育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现场专业人员在办理岗位证书、继续教育、延期登记、变更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安全管理三类人员在办理A、B、C证首次申请、延期、变更、继续教育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岗位人员在办理岗位证书、继续教育、延期登记、变更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在办理首次申请、延期、变更、遗失补办时要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3)实名制登记信息内容。基本信息: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岗位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工作经历和业绩、个人证件照(近照)、个人签名等信息。(4)IFA广域网考勤系统。IFA广域网考勤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项目部下列人员: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质量总监、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监理总监(注册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及项目部施工特殊工种作业操作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登记,实行广域网络考勤(IFA),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机构或建筑施工企业监督实施考核。

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为及时、准确了解施工现场操作过程,实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的缺陷和施工环境影响情况,以及施工项目中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时刻掌握施工场地治安状况等。施工企业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根据需要在各个角度设置远程监控系统,并成立信息化办公室,配备专职信息管理员,实时监控现场违章作业行为、防护措施、作业人员情况、项目工地人员进出,以及对重大事故隐患、治安状况实现网络远程跟踪、监测和控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实行企业安全管理,将企业监控日常在线情况作为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司随时通过抽查视频在线率,不定期抽查项目监控,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关问题及时通知到项目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进行整改,同时可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对讲功能网络,通过电子地图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快速导航,采用手机3G或WiFi上网实现移动执法。

三、远程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系统,是通过现有的各种电信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因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分散,通过建立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将多方音视频交互、电子白板、文件共享、动态PPT、协同浏览、媒体播放、桌面共享、文件传输、文字交流、远程控制、会议录制与控制等方式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实现办公不限地域区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在短时间内召集相关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会议、培训、安全学习,既节约会议经费、时间,同时管理层还可及时与员工面对面地信息交流和沟通,使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在同一房间内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四、动态管理系统

针对安全执法中存在的时效性不足、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动态化管理系统予以改进:(1)建立各方参与、交互式的工程信息系统。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互动式的数字化工程信息平台,可与企业互动,并充分调动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为实施施工安全动态执法提供基本保障。系统的搭建以“项目”为管理单元,分为项目信息、施工过程信息、监管信息三部分,他们之间通过数据交换实现协同工作。一方面企业根据系统设置的界面主动录入关键工序信息,另一方面监督机构执法建立在企业填报施工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执法内容更具针对性。施工过程信息记录、强制性条文审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诚信系统等有关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可供追溯的数据库,不仅节约行政资源,提高执法效率,还起到固定证据的作业。(2)实施“节点式”抽查执法。实施“节点式”执法的目的是要转变以往对项目无目的、随机检查的模式。执法人员首先根据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初步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特点,对建筑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的关键工序设置安全节点。其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填报内容自动记录施工过程信息,当施工进度到达安全节点时,监管信息系统可自动提醒结合视频监控对工程节点的设置主要参考超过一定的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3)实施现场移动执法。施工现场移动执法是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3G、GPS、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集成执法文书管理系统、实时联机操作,以实现执法人员在现场实时上传执法信息,打印执法文书的一种执法手段。实现执法人员在现场实时上传执法信息,提高现场执法的时效性和威慑力。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深深地扎根于建筑业这块沃土之中。它的理念、理论和实践都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安全和生命更以时刻鸣响的警钟不断敲击着人们的心灵深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也成为新时期建筑业永恒的课题。安全管理成为建筑业发展升级,成就辉煌,结出硕果的一门必修课。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的技术辅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特别是对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管理水平,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信息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我们在搞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现“中国梦”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周尚永,张健,朱艳.科技兴安-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然之路[J].建筑安全,2013,(12):59-60.

[2]黄爱莲.依托信息化管理构筑建机安全生产屏障[J].建筑安全,2013,(12):61-62.

[3]连保廉,朱奋发.建筑施工安全动态执法分析.建筑安全[J].2013,(10):18-20.

篇2

1、石油企业地质档案管理的作用

石油地质档案是石油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真实客观地记载着油气资源的地质情况,既是油田地质科研人员正确认识地下地质客观世界和油气分布规律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人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依据[3]。因此,如何对这些宝贵资料进行储存和管理就非常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石油地质档案的管理手段和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实现石油地质档案的永久保存和使用。

2、当前石油企业地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企业并不具备档案意识,当前我国石油地质档案在档案管理中是较不受重视的类别,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而且石油勘探工程部门往往重视不够,不想配合,认为材料放在手边用用就行了[4]。石油勘探工程一般由流动性较大的秘书作为石油勘探资料管理员,而他们有的甚至连石油勘探工程基建项目材料的构成也不清楚,更不用说是符合归档的要求了;各部门研究人员在用图纸等材料时往往随意涂写,用了资料后不会及时交回到档案室,往往造成档案资料的遗失。

2.2 档案质量有待提高

在己归档的材料中发现,石油企业档案的材料普遍质量不高,如图纸的清洁程度、整齐程度等。有些图纸不是原件,而是复印件;甚至有的是不利于长期保存的热敏纸;有些图纸上有任意涂写等情况。同时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也普遍偏低,在已归档的石油企业档案中,一般企业只能做到目录级的管理,即只能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上检索到目录,而没有相应电子稿。还有的企业因为未能进行部门立卷制度,只是上交材料,需要档案部门进一步的整理。同时归档时间跨度大,具有成套性[4]。石油企业油田的开发从立项到油田投产到最后油田关停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每年都有新的文件材料形成,这些文件材料与该油田相联系,是反映该油田实际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这些材料都应及时收集整理归档,而不应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放在项目结束后归档,以影响研究人员的使用。只有及时收集整理才能保证案卷的成套性不受影响,有利于今后的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档案载体有待丰富

按规定,勘察过程每个阶段均要留下照片或是其它电子文件。但调查表明,特殊载体的材料匾乏,要么没有相应的材料,即使有一些有特殊载体材料,其数量也不超过5%,给企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由于声像档案载体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属于“账外”档案,不易控制。许多建设声像档案形成部门,出于使用便利,不愿将其无偿交给档案部门管理,而往往从个人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对声像资料任意处置,致使照片底片损伤或丢失,录像制品也因多次使用,其中一些珍贵资料内容丢失。有些档案即使交给档案部门了,也是星星点点,很不完整[5]。还出现过个别人在调离工作时,连同自己拍摄的工作照片也一同卷走,声称这属于个人知识产权。加之保管条件等原因,这部分档案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很多纸质石油地质档案由于保存时间的地点过于潮湿和保存的时间过长,纸质档案资料开始老化磨损,颜色泛黄变脆,加上使用的频率又很高,资料不仅磨损而且损坏很严重,尤其是部分带有图片和数字的资料,由于磨损而不能体现图件所表达的全部,造成不能正常使用。如果不在资料信息还比较完整的时候采取数字化储存和管理,宝贵的石油地质档案将会随着时间不断流失[6]。

3、信息化手段在石油企业地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篇3

针对项目独有的特点采用既先进又科学的安全生产技术,规避技术落后、能耗高的安全生产技术,具体是在施工方案中积极采用在行业中运用范围最广泛、发展程度最高、最受客户信赖、成本控制合理、安全系数高的技术。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在传统技术中穿插创新型技术的应用,使工程尽善尽美。例如,对于基坑开挖的方案,有很多种可供选择,能选择开挖放坡的设计实施方案,也能选择锚杆支护或是使用锚钉墙等的其他方案。选取哪种方案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总体安全性的高低。

2 安全防护设施的更新

安全防护设施属于施工环境中的一道重要安全防线。防护措施包括人员防护、临边防护、洞口防护、通道口以及电梯口的防护等。安全防护设施的创建对施工现场来说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施工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率。但是很多工地仍选择钢管搭配安全网的防护措施,这种措施成本高且效果不佳,尤其在本质安全方面具有封闭性不佳、脆弱易损坏、稳定性不好的缺点。依据标准构建的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措施成本低、外观简洁整齐、持久性强、易搭建也易拆除、方便回收利用,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高。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既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又需具备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若在一个新开始的施工项目的主干道上分别搭建钢管防护、定型化围栏防护,通过对安全性、文明施工及成本三方面的比较,就能看出孰好孰坏,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程度的重要体现。

3 特种设备的技术改进

特种设备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控制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的对象,特种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总安全事故的比重较大,特种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不仅导致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还常常伴随人员伤亡。为此相关部门应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有足够的重视。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遵守严格的验收流程,并遵循定人定机的制度,对于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持对应设备的合格证书上岗。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趋于年轻化,依据通常施工项目的工作强度,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施工作业,操作人员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也由于施工现场状况复杂,使其难以分析出足够准确的信号及指令。有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玩心重,安全意识不够高,设备运行中玩手机、听音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诱因。要彻底消除这些现象,既要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采取安全教育,又要增添冗余安全度方面的设计,相关设计包括机械连锁装置、在驾驶室加装监控提示装置、指纹识别装置、防碰撞装置等。

4 临时用电的改进

施工用电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力使用中的触电事故也时有发生。施工项目可利用TN-S系统配置“三相五线制”系统,这样不但加强了触电保护方面的措施,而且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没有不利影响。系统配置的关键放在对PE线及重复接地系?y可靠性的把控上,在配电系统的使用中确保对电的安全使用。在施工现场要对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配电系统的规范性进行把控,禁止私拉乱接、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设置的混用以及用电设备未接漏电保护器,电气控制装置设置得不合乎安全规范等现象,特别是要加强移动式开关箱在施工现场的使用的管理及控制。有的项目在专业电工人数上设置得不够,经常出现无证电工私自拉接电线的情况。要想消除上述对用电安全不利的因素,既要严格遵守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又要在安全用电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

新型开关的采用能够规避很多不安全因素,实现用电安全。其具体方式是在开关箱内安装合适的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添加对线路用电情况提醒用的指示灯,并在箱体外部安装插座,运用滑动块对插座的使用个数进行控制。这样既能够达成“一机一闸一漏一保”的工作模式,消除私拉乱接的现象,又能够降低电工的工作强度,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及规范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5 门禁系统的运用

施工项目的管理方式中最受推崇的是实名制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实名制的运用对于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避免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出入登记、恶性讨薪等问题的管理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对施工现场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能够有力地屏蔽外界干扰,也有利于构建文明的施工环境。在施工现场的大门上设置门禁系统能够实现人员考勤登记及工时统计,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此处要求员工都佩戴安全帽,这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也是对实名制及封闭式管理作用的有力体现。

门禁系统的设置方式包括刷卡、刷身份证、指纹或面部扫描等种类,现阶段效果最好的方式是指纹或面部扫描。门禁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实名制管理的准确度,若能加上语音识别的方式,效果则更佳。在施工现场的大门处也能体现出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及标准化管理推行效果的优劣。

6 构建安全体验区

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是施工项目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完善更新的事业,安全教育的形式也应该不拘一格,其中安全体验区是一种比较好的新型教育形式,直观且具有震慑性。在安全体验区中施工人员能够真切体会到各种不当操作行为导致的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失稳等事故场景,使施工人员意识到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常用的却往往忽略的安全措施的重要性。通过安全体验区的教育活动,能够显著提升施工人员对于不安全操作行为及潜在安全事故的警惕效果。

篇4

本刊讯 近日“2013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会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启动会”在京举行。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信息化服务商和中小企业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会上指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自2005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以来,一批专业的电信运营商、信息化服务商积极参与和支持信息化推进工程,通过开展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实施专项计划、举办大规模宣传培训活动、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努力开发和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解决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市场、信息、融资和人才等突出困难,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就如何发挥信息化服务商和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如何进一步集聚服务资源,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如何切实解决制约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五点提示:一,培育信息化应用的典型企业,进一步普及推广信息化解决方案,积极开展专业辅导活动;二,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和突出困难,促进供需对接,提高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鼓励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开展合作,积极承担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任务;四,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培训,就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等推进活动;五,宣传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服务的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

在此次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中心、中国电信、畅捷通公司、苏州风云网络、铭万分别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智慧企业、小微企业云服务、SaaS服务平台、云搜索等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和创新发展的服务信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袁颖)

篇5

案例――

信息中心黄主任总有些不得志的感觉。至竞聘上岗这一年来,自己似乎可有可无,提了若干项信息化建设的提案,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了下文。黄经理的前任李经理在任期间,企业实施了一套小型的进销存系统,虽然功能简单,但还是解决了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而恰恰是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的信息系统,目前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公司期待优化的生产管理环节,因为这套小型进销存不能提供接口,而无法进行。

黄经理曾经建议公司更换新的信息系统,但是老总似乎并不买账:“我们公司订单是A产品,实际销售时可能变成B产品,而客户要求发票开成C产品。信息系统不适合我们企业。”

老总的一句话把黄经理顶了回来。黄经理不得不把预算用在这个明知错误的信息系统的修修补补上。

黄经理的任务是为企业买辆“汽车”,但是企业的生态环境不适合“汽车”行驶,而企业的生态环境不是黄经理能够解决的,黄经理想大干一番的想法,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头。

黄经理很清楚,公司两年一竞聘,如果照目前这种态势发展下去,一年后的竞聘将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挫折……

黄经理所面对的问题,正是现今大多数企业的信息主管所面临的问题。企业的信息化到底该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企业的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流程等生态环境到底是怎样的互动关系?其实,这个案例反映出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许多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企业信息化定位不明确,其次是企业信息化的生态环境恶劣。

或许您的企业也闪现过类似的场景,那么这些情况说明您的企业在信息化方面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您想知道自己的企业组织的真实状况吗?那么赶快拿出纸笔,认真填写调查问卷,您将获得专业的管理咨询专家,运用专业的系统模版,为您开具的诊断说明。

信息化体系健康需要检查的相关项

信息化体系的健康状况调查是本次“中国企业组织健康状况系列调查”(共分为10个部分)的第7部分。“信息化体系”是指企业通过借助信息化改善管理的一整套体系。“信息化体系健康状况指数”是企业“组织健康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组织可能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信息化方向与定位

* 没有明确的信息化方向,或很清楚方向是错

误的,但是还在继续坚持;

* 信息化过多关注技术层面,对管理层面关注

过少;

* 信息化规划对现实困难考虑不足,在信息化

建设中被束之高阁。

信息化生态环境

* 信息化组织职能分配不合理,职能不能得到

充分发挥;

* 信息化流程不完善,想到什么做什么;

* 员工素质不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并对信

息化抵触很大;

* 缺乏专业人才支持,信息化建设时效性不

足。

信息流管理

* 基础数据不完整,不统一,后续实施先进的

信息系统难度很大;

* 基础数据缺乏必要的重视,使得基础数据管

理混乱;

* 组织内部横向和纵向的信息流不够贯通;

* 信息流管理缺位,信息化不能体现管理者的

管理思想。

信息化技术应用

* 受信息系统集成性能影响,存在“信息孤岛”;

* 信息系统供应商研发能力不足,企业的信息

化缺少后续支持;

* 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大部分工作要由手工

完成。

信息化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建设对安全性、通信质量等考虑不足。

基于上述对于信息化体系问题的总结,本次调查的“组织体系健康指数”将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对企业的组织体系状况进行评价:信息化建设方向性指标、信息管理指标、信息化管理组织流程人员素质指标(信息化生态环境)、应用系统指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硬件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标。

其中,信息化建设方向性指标、信息化管理组织流程人员素质指标、信息管理指标是最重要的三个指标。信息化方向决定企业信息化的效能,保证企业信息化在做正确的事;信息化的生态环境关注企业的现状及基础管理水平;信息管理指标是企业保证信息化目标实现的管理体系;而技术应用与基础设施只是具体的工具,因此,在上述五项指标中,前三项指标的权重要大一些。

指标权重分配:

信息化建设方向性指标20%

信息化管理组织、流程、人员素质指标20%

篇6

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信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目前这项工作已划转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指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至今经历了宣传发动、指导规范和务实推动三个阶段。推进工程遵循“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协同服务的作用,调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个市场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参与并与地方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联合工作机制和规则,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王黎明在会议上总结,在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推进部门、行业协会、大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2009年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困难为重点,围绕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将开展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促进两化融合试验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组织开展信息化推进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的资金扶持、加强典型案例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了研究开发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质量控制和创新方法、电子商务应用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用友软件公司和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组织实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在全国建立了125家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辅导站,培训体检师3000多人,认证体检师2000多人;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大讲堂、专家咨询等培训活动1000余场,参加培训的企业达到5万多家,为企业培训信息化专业人才和信息化主管达10万余人;帮助8万多家中小企业实施了信息化,并筛选出100多个典型案例。

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实施电子商务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行动计划,在全国各地举办了2400余场电子商务免费培训,有4万多家企业参加,依托网络的线上、线下培训达36万人次;通过网络联保、担保贷款、纯信用贷款等服务,为中小企业取得贷款超过48亿元,近1700家中小企业受益。淘宝网联手中国建设银行,为信誉良好的卖家提供信贷服务,年内发放的贷款额达10亿元,有2万多家小型和微型企业受益。

四大报告指明工作方向

为更加准确地反映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现状,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2009)》,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完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发展报告(2009)》,鼎捷软件有限公司(原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ERP应用发展报告(2009)》,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2009)》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利润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多数依靠低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68%的企业成本在上升;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主要原因是库存占用、应收账款占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与先进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36.9%的中小企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功夫。政府采取的拉动内需、产业振兴等多项措施已经见到成效,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未来的几年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将变得频繁,健康计划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的专业化、标准化的全程服务模式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寄希望于利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效率,降低隐性成本,消除竞争力不足的隐患。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发展报告(2009)》显示,中小企业需要可靠、适用、性价比高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特别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希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明显的效果,它们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参考同行案例。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SaaS正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重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ERP应用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ERP应用依然受到很多内、外部条件影响,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受到了企业规模、领导层管理理念、制造形态、地区分布、所处行业等多种因素制约。在两化融合背景下,2010年中小制造企业ERP建设中,建议加强政府部门协会、软件厂商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引导工作,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投入,软件厂商应该注重中小制造业企业信息化重点技术的突破,注重中小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与软件厂商间的合作,开展政企间的技术合作交流。

《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价值占我国GDP的1.5%,拉动我国GDP增长0.1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内贸和外贸交易规模分别达到1.13万亿元、0..86万亿元;中小企业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30万个。

这些报告对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水平、实施ERP、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等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0年四个工作重点

杨学山指出,两化融合要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全面推进: 在企业层面,推动研发和设计等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在行业层面,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行业内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总结推广经验,开展工业信息化的运行监测工作等;在区域层面,在上海、重庆、内蒙的呼包鄂和乌海地区、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广州、南京、青岛和唐山8个两化融合试验区把促进两化融合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做强主导和优势产业,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进行探索实践和经验总结。

王黎明表示,中小企业司将按照201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36号文件”),围绕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和中小企业集聚的特点,加快两化融合,继续推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2010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包括:

第一,根据《关于加强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的要求,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的相关研究工作,组织编制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调查和发展报告,指导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

篇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前期依赖的供应链横向企业联合风险分担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107100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2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社会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固有的弊端。这就造成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就业困难;也造成就业市场上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按照市场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培养模式、人才规格,按照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尽早地接触用人单位,认识企事业单位性质,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率,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需要考量和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为例,就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中的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挖掘和创新;技能型人才主要培养根据职业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在未来的企事业单位中,能够担负一线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根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企业信息化管理原理性知识,培养具有企业信息化项目运作能力和较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置方面

基于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企业和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培养信息化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重能力、厚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整合的原则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所谓重能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担负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能力;所谓厚基础,就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素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管理”“生产运作管理”“ERP原理”“ERP解决方案与ERP案例”“JAVA程序设计”“ERP专业数据库”“业务流程重组”“电子商务”等。另外,针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职业特点,鼓励学生参加企业信息化管理类的职业资格培训,坚持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学原则。

三、实验室教学方面

实验室是学生用于验证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第一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应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和运用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和ERP模拟实验室。

企业信息化实验室,主要承担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的ERP项目实施与管理实训。本实训突出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特点,在实训过程中为学生分配角色,使学习通过模拟企业ERP的实施过程,来加深对ERP原理的理解,熟悉企业实施ERP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对于ERP实施效果的过程控制;另外,在实训过程中,模拟企业的实际过程运作环境和管理理念,建立规范化的过程评价标准也是本实训的特点。

ERP模拟实验室,主要承担ERP模拟演练,这种模拟实训课程是依托沙盘模型或某种ERP主流软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采购管理与业务流程、库存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与薪资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物料需求规划等企业运作环节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来体验如何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理念。本实验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而在该过程中体会ERP核心理念,体验统一信息平台下的企业运作管理,学习依靠客观数字评测与决策的意识与技能,感悟准确及时集成的信息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训练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管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能力。

校内实验室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校内实验室毕竟是企业的模拟环境。因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培养学生在现实环境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做好学生平时实践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日常实验、实践、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更好地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教学水平。

四、案例教学方面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复杂性和即时性的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滥竽充数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研究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方法应该着手从案例的选取、案例研究小组的划分、学生成绩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案例的选取和案例研究小组的组成方面。第一,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一个班级分为几个案例小组,每组6~8名成员,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案例分析。案例小组分组的标准是基于学生对某个案例的兴趣、爱好,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进行分组;第二,在成绩评定方面,每位学生针对案例的研究,提交一份独立的研究报告,这份案例研究报告的成绩将作为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构成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滥竽充数的可能性。

学生案例研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生个人平时成绩(30%)、小组案例研究报告成绩(40%)和小组案例研究演讲成绩(30%)。平时成绩和研究报告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定。演讲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评定,第一,组建一个案例演讲评审小组,组员由指导教师和每组的一位学生构成,该学生可以代表本小组直接就案例演讲效果给出成绩,也可以给出一个本小组全体成员的平均成绩;第二,在案例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和该组成员将问答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该小组每位学生对本案例内容的了解、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该小组的成绩;第三,评审小组给出每组案例演讲的成绩;第四,指导老师根据三部分成绩给出总成绩。

这种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将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每位同学必须认真参与案例研究,其个人行为将影响小组成员和自己个人的成绩;另一方面,每位同学都有评分的资格和权利。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案例演讲的关注度、参与度。

五、实践教学方面

为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消化吸收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建立四个阶段实习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前三项实习时间集中在每学年的夏季小学期。

(一)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实习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认知实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专业范围,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本实习属于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初步认识实习,通过专家讲授、学生社会实践、到工矿企业实地观察等,培养学生对工商企业发展前景、公司经营特点、市场环境、公司文化等的感性认识。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工商管理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的职能性质,熟悉工商管理业务,为今后的具体业务实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奠定基础。

认知实习的内容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部分。感性认识是带领学生到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流程等。理性认识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资深教师等为学生举办有关企业内容的讲座,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功能、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二)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中承上启下的环节,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通过本实习内容,可使学生掌握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能力,掌握企业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的相关统计方法,掌握分析消费者购买倾向性、消费需求、购买动机的调查方法,了解市场营销组合中各种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使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理念以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价值体系。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内容,增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倾向。针对学生对专业认识有限的特点,主要采用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基本掌握,应确定较为详细的社会实践实纲和要求,真正让学生了解几种企业管理原理,掌握几种操作技能,做到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与认知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企业的认识相比,专业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开始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门基于“ERP原理”“ERP解决方案与ERP案例”“ERP专业数据库”“项目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并且对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都要求较高的综合型实践课程。课程的内容相关材料来源于真实的企业运作环境,更好地体现了可操作性和临场感,同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综合、全面的掌握能力,本实践环节是对工商管理专业骨干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生产实习设计内容多、课时量大、以实际操作为主。以实际案例和现场实践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它根据本专业毕业设计方向和内容,让学生实际参与企业生产运作全过程。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行确定实习单位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指导学生选择在特定行业技术设备方面能代表行业发展水平,具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产学研活动中结合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作为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把握机遇,及时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郗蒙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经济师,2009(10).

[2]赵秋红,王越,郗蒙浩.物流管理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J].经济师,2010(7).

[3]董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1).

篇8

一、引言

信息化管理是指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信息化管理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转变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管理与组织方式及业务流程等,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重新整合,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竞争力。[1]从广义上讲,企业在管理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都属于信息化管理的范畴,但是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20世纪80年代所指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它是对以往单一职能或者多种职能的信息系统的综合概括,其本质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有机整合。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应对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企业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必须具备一流的捕捉市场动态变化的反应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化管理因此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并不乐观。来自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多种因素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探讨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现状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提供在企业中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逐步推广,企业信息化管理正在由点向面逐步实施,已经形成一支推进信息化管理的中坚力量等。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企业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管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企业间信息化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许多企业领导仍然把信息化管理等同于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财务会计电算化等一般工程技术项目。部分企业领导虽然能正确区分这一点,但他们对信息化管理是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根本出路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管理对企业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也有部分企业对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主要依靠的是硬件,事实上软件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由此可见,不同的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大相径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间信息化管理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这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型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中小企业;具备早期单一职能信息化基础、信息化队伍较强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本土企业。[2]

第二,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对企业领导层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培训不足,对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的培训不足,对社会上大量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推广、监督不足等方面。

第三,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例如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与企业生产动作不兼容,目前企业可以选择的用于信息化管理的软件数量众多,价格较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这超出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且部分软件供应商在设计软件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与测试,使得这些软件与企业生产经营完全不兼容,对于企业来说,这样不仅不能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反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外,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暴露了数据安全问题。如果企业使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感染病毒或遭恶意攻击,就会出现企业信息数据丢失、网络服务器崩溃、财务报表无法处理等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实现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涉及企业生产运作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逐步升级、不断完善的原则和规律,要着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引导与服务。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也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领导层需要突出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企业员工则需要适应信息化管理与日常工作的频繁衔接。

2.加强信息化管理公共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中介团体在交流成功信息化管理案例、推介先进信息化管理软件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能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项目进行有效的咨询、指导和评价。因此,要扶持建立一批服务于流程改造、管理诊断、软件实施和项目监理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环节的社会化中介机构。此外,还要制定对相关信息化管理应用软件的供应商、监理商、实施商的评价和认定的规范,从法律和技术两个方面重视公共网络安全认证、网上支付、信用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3.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没有相应的人才队伍,企业将很难实施信息化管理。因此,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操作能力。企业全面开展信息化管理还必须有相应的IT机构和企业信息主管。企业要采用引进和培养同时进行的策略,培养有力的信息化管理机构。

4.注重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兼容

企业还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选择,坚持结合本企业实际,通过反复比较、关注软件供应商成功案例、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评估软件供应商及其提供的软件,选择经济、适用、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兼容的信息管理软件。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的提高。企业在其内部构成企业内部网,致力信息共享,使得企业高效快速运行。另外,企业不断挖掘外部信息网络,形成了庞大互联网的一部分,由此企业就必须加大知识化、数字化、虚拟化、敏捷化、全球化的改革,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住信息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准确、有效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使得信息化成为优先级的核心竞争优势,这也是当前企业管理进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

篇9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四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从2004年开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便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从单机应用阶段或局域网应用阶段向更高层次的系统应用与整合方向发展,企业的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正在得到快速推广。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接触和探索;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利用程度有很大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初显成效,信息化已经或正在给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约一千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SAP、ORACLE等国际巨头厂商宣布全面进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据统计,欧美几乎100%的企业装备有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超过6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而协同商务模式的应用也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国虽有60%的企业已经装备有部门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只有不到3.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至于涉及协同商务模式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其应用率还不到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与企业管理变革要求相差甚远。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落后的理念阻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理念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落后的理念必然阻滞和妨碍企业信息化的执行。部分中小企业家对于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甚至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企业网站就进入了信息化。同时,他们也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重硬轻软”,即重技术和设备、轻管理和企业变革,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许多企业对于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大,而对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更新理念,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与意义,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它不仅涉及大量资源投入和技术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业务与管理流程改善、组织结构调整、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自有发展资金极为有限。然而,企业投入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中小企业收入有限,现金流紧张,信息化支出主要依赖于内部积累资金,使得资金的使用往往捉襟见肘。一些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的各类系统会随着企业发展而调整升级,因而不断需要后续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与支持。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与大型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全国1 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真正实现计算机较高级应用的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64%的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在10万以下,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落后。杨亚会、刘远忠(2005)研究显示,资金短缺是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制约因素。

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开展信息化,需要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企业缺乏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中小企业受企业实力如资金、激励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约,人才缺乏现象更为严重。除了一些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IT部门,或IT部门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水平不高或人员不够,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这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很大障碍。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IT类企业,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的沟通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的研究表明,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不足表现为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首先,市场上信息化人才总量有限,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供给的绝对量不足。其次,就市场上有限的信息化人才而言,其工资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每个产品上所分摊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这样产品就失去了价格竞争力,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接受这一点,这就造成了所谓“小庙容不下大和尚”的相对不足。目前大量中小企业所雇佣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适应和承担企业信息化所赋予的重任。

4. 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成为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它涉及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大多具有明显的相机而动的行为特征。如果对其流程、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小企业家不愿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藉口。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基础性管理系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方法陈旧,个别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状态,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制度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5. 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2000年以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提供商主要来自国外,国内开发商的产品品牌不突出。一方面,这些国外产品价格十分昂贵;另一方面,国外软件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认识不充分,盲目选择与大企业类似的模板,而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一套系统,这必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合适的信息化产品十分缺乏。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为国内软件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就目前市场上的信息系统产品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信息系统难以符合中小企业的个性需求。中小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营方式各异,而当前的信息系统产品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同一企业规模设计的,这往往与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难以相符。第二,信息系统软件市场价格偏高,且对企业管理基础环境要求严格,超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第三,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当前大多数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中小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6.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一是缺乏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相关标准与规范。虽然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秩序不规范,有形市场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认为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网上营销缺乏配套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和支付系统,企业间网上销售、采购、财务结算等业务往来困难。所以只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尽快实施信息化建设。

二是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法律保障体系,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落后。尽管我国在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但是,一部篇幅有限的电子签名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它还需要其他电子商务法律的配合,以形成我国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只是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一个开始。由于受网络安全、网上支付、社会信用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在信息、收集、交流的阶段,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物流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完成。虽然企业普遍重视电子商务,但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

三是尚没有行业性的或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估地区、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能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造成信息无法流畅传递和共享。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也没有形成。

总之,我国目前的信息化公共支撑环(下转第57页)境滞后于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大企业(或关键环节的价值链)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中小企业从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励因素不足,使得企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

三、 结语与对策

在当前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企业经济效率已从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转向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不能再照搬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信息化之路是未来企业发展不可阻挡的战略趋势,企业借助于信息化历程不仅有利于组织学习,而且还能通过管理与信息的互动、管理潜能的挖掘、知识学习等促进组织转型。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面临着诸多不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推广的问题,如理念落后、管理基础差、资金与人才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等。当前形势下,需要通过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多方互动和努力,不断完善与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从而有效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政府要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规范、立法以及支持与投入上加大力度,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环境,为市场发展与提升构建广阔的空间和政策及法律保障。其次,要鼓励并推动我国信息化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鼓励国内科技企业发展适应于本土中小企业需求且能面向国际竞争的信息化产品。最后,要提高信息化认识,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基础建设与人才培训,从而改善企业信息化推行的微观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建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通信企业管理,2005,(12).

2.杨亚会,刘远忠.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经济师,2005,(12).

3.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趋势报告.

4.卫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经验启示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中国国家企业网.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10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我国企业尤其制造业企业都在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掀起了信息化浪潮,通过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这是件好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际的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失败案例,企业花了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企业信息化不仅没促进企业的工业化,而且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一个最突出的原因是信息化的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数据出了问题信息化的决策必出错,基础数据的不完整性导致了我国信息化的悲剧发生。企业信息化中信息编码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个成功的信息化系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是基础数据。计算机只有在数据准确、完整、及时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可能带来致命的错误的结果。可以说基础数据是信息化系统运行的依据,而基础数据建立的前提则是一定要有信息编码技术的支持,随着信息化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关系到企业成本的物资材料信息编码技术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信息编码

(1)信息编码的定义

信息编码就是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于人或计算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前提是要进行信息分类。信息分类就是根据信息的属性、特征,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区分和归类,建立相应的分类、排列顺序来管理和使用。

(2)信息编码的重要性

信息编码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编码可以实现有效地管理原材料,从而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信息编码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DSS)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信息编码是企业信息化中克服出现“信息孤岛”的关键。

(3)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唯一性: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不因时间、地点等因素发生变化。

不变性:指在整个信息系统周期内编码不能发生变化。

扩展性:应有备用代码,可以产生新数据。

简短性:代码结构应尽量简短明确,能减少差错。在实际中尽可能用最简单的结构、最少的码位标识编码对象。

含义性:代码应有助记符的特点,便于记忆和填写。

(4)信息编码的种类

无含义代码:有顺序码和随机码两种,这种代码的编码长度短、存储量少、不影响发展扩充、方便录入,提高录入速度;同时不便于记忆。

有含义代码:信息代码代表编码对象,其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含义,如体现事务对象特点的特征码、由多个代码段组合在一起的复合码等都是有含义的编码。

(5)信息编码的分类方法

线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划分基础,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是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中又可以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项目。

3 物资材料信息编码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1)物资材料信息编码的分类方法

根据物资材料信息的特点,应采用线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可使物资材料信息编码直观、形象、节省长度,易于使用人员掌握,在企业信息化各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使用者尤其是物资管理部门接受。

(2)物资材料信息编码结构形式

物资材料信息按类别分为六大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电配套件、铸锻毛坯件、配套标准件、国外购买件,并按所属仓库类别、大类、中类、小类四级组成物资材料信息查询结构树。这样形成的物资材料信息编码就比较科学。

物资材料信息编码前两位(仓库类别)为:

10:金属材料

20:非金属材料

30:机电配套件

40:铸锻毛坯件

50:配套标准件

90:国外购买件

物资材料信息编码共15位。如图示:

A、B、C、D:表示类别表区域,E:表示数据表区域。

A(2位编码):表示仓库类别。如:“10”为金属材料,“20”为非金属材料等。

B(4位编码):大类:按材料属性分类,如:金属中1070表示钢铁。

C(6位编码):中类:同一属性不同材料种类,如:107001表示重轨、107002表示轻轨、107003表示大型型钢等。

D(8位编码):小类:指出各种材料的规格范围,如:10700340表示普通圆钢的规格范围等。

篇11

一、适用性与新技术的关系

不同企业均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等,企业的个性化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量体裁衣”。而目前许多企业受系统开发企业的诱导,错误的认为信息技术越新越好,没有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片面求新求全,结果事与愿违。我们知道,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或一种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根本因素在于企业的产品和企业自身的管理决策水平,信息化也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领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但是否真正能将管理决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还要看如何运用信息化这一工具,运用不当或不能充分运用,其结果未必理想。也有一些企业认为国内的软件技术落后、功能不足,因此用昂贵的代价购买或委托国外企业开发信息化产品,未考虑的软件存在的地区差异和制度要求,其结果是花了大代价购买了一套并不适用的系统,应用效果差,严重的企业出现了信息化彻底失败结局。

二、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大部分企业都具有管理团队,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导致管理不清晰,制度存在漏洞,管理的方式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都没有摆脱落后的管理体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的同时需要对企业做出调整。导致企业没有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和投入,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增加了限制。首先是内部管理,内部信息的采集不够准确和具体。使内部沟通产生了困难,各部门不能够顺畅合作等现象。信息资源的利用产生了浪费,信息效率低下,间接的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其次是外部管理,大部分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门户,可是作为企业对外传递信息重要途径。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仅将这个网站作为躯壳,缺少专业的管理和维护,这样就加大了企业信息流动的风险。

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换。信息化使在各个管理层之间运转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信息化要求改变以往传统的信息管理体制,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适应现代化管理的思想,对企业传统管理进行一次大的变革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信息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现在企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企业要具备自己的信息化理念和行为,为信息化建设作铺垫。在信息化理念层面,追求企业自身信息化价值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自身的认识开始,正确信息化中信息和员工自身具备的各种能力,从思想上对信息化提高建设意识,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在信息化行为层面,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企业管理,建立并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体制,通过体制给员工精神力量。从而让员工的整体思想达成一致,利用群体意识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道德思想力量。这两个层面的结合是信息化与文化的融合|信息化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的丰富企业文化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建设。在企业信息化文化的渗入中,人的因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企业迈向信息化的道路上,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对员工产生有利的影响,减少组织结构中的扁平化和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发生。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在处理适用性与技术新旧的关系问题时应坚持管理导向而非技术导向。首先应确定本企业的信息化目标,弄清本企业需求,在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约束条件,设计适合本企业使用的信息化方案。其次,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将企业全体员工的观念和思想推向现代化,建立起符合发展条件的信息化观念,创新企业文化,进而改造组织结构。第三,企业信息化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在强调信息化与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同时,兼顾信息化方案的开放性和前瞻性,走一条符合企业目标,适合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之路。

参考文献

篇12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由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阶层的决策中。在企业的管理经营中,将其核心的业务及管理流程衍化转移到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网络平台之上,以此取得信息资源的共享及综合处理与自动化决策的便捷优势。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在现代社会形势下被认作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其所具备的企业管理作用意义,在发展中要求企业信息化管理构建必须坚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作好统筹安排,使之成为企业战略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应当将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作为前提,将部门职能的调整优化作为基础,做好企业与合作企业间的信息化战略协调发展,保证市场视野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基础及策划技术

2.1 体系构的建基础:(1)系统工程和管理学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指的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组要素,而管理体系指的是建立管理目标和管理方针并达成这些目标的相关体系。管理体系理论方法指的是严格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运作模式,采用文件化的管理方式。要求体系建立目标和方针,强调对体系进行不断改进,并通过管理评审、运行以及策划等一系列活动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目前,管理体系理论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管理体系理论方法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的基础。(2)IT治理是过程与关系有机结合的一种机制,主要被应用于对企业进行控制和指导,通过使过程的风险和信息技术保持平衡来充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2.2、体系的策划技术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策划技术与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相似,均包括了四个方面,即分析管理体系要素、识别管理体系过程、设定管理体系目标以及分析体系控制主体。按照功能进行划分,IT组织的结构可以被划分为基础支持层、系统运作层以及战略指导层[1]。基础支持层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资源和企业IT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系统运作层的主要职责是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等进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变化管理、能力中心、应用系统开发实施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职能;战略指导层的主要职责是规划企业的IT策略,并对IT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定义。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不同的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大相径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间信息化管理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这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型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中小企业;具备早期单一职能信息化基础、信息化队伍较强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本土企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例: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与企业生产动作不兼容,目前企业可以选择的用于信息化管理的软件数量众多,价格较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这超出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且部分软件供应商在设软件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与测试,使得这些软件与企业生产经营完全不兼容,对于企业来说,这样不仅不能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反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外,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暴露了数据安全问题。如果企业使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感染病毒或遭恶意攻击,就会出现企业信息数据丢失、网络服务器崩溃、财务报表无法处理等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

三、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要想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必须做好:(1)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中介团体在交流成功信息化管理案例、推介先进信息化管理软件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能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项目进行有效的咨询、指导和评价。要扶持建立一批服务于流程改造、管理诊断、软件实施和项目监理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环节的社会化中介机构。还要制定对相关信息化管理应用软件的供应商、监理商、实施商的评价和认定的规范,从法律和技术两个方面重视公共网络安全认证、网上支付、信用建设等基础性工作。(2)企业自身要转变管理观念,提高认识。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引进,更在于人才与管理、技术的相互结合,人才是第一要素,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一定要足够重视和了解信息化管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应该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从深层次促使企业管理改革的实现。企业能够投入到信息建设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绝对不能盲目的购进新技术、新产品,要依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投资,认真分析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中小企业要遵循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条件与需求,合理利用资金。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应依据实际采取整体规划。(3)必须要依靠软件商提供的专业化软件外包服务。因为外包企业有专业的咨询人员和解决方案,可以保障管理信息化的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而对那些不适于应用复杂的及难度较大的企业,服务商要为其定制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方案和解决办法。同时,服务商要客观的实事求是地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服务,共同合作,实现共赢。企业还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选择,坚持结合本企业实际,通过反复比较、关注软件供应商成功案例、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评估软件供应商及其提供的软件,选择经济、适用、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兼容的信息管理软件。在职培训为重点原则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咨询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案,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整合社会资源。

结束语:

跟随当前时代在发展,企业的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观念、强化信息化的专项管理和基础管理、综合企业实际情况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引进人才、创新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方法,才能使得企业脱离管理上的落后,实现真正的信息全面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建铭.企业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机电技术,

2012(2):102.

[2]黄锋,伍良启.小型医院信息系统实施过程分析与研究[J].柳

州师专学报,2012(1) :87.

[3]刘建铭.企业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机电技术,

篇13

Key words: informationiz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019-02

0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生存力,进而加速发展的关键。作为人类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的信息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更是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资源。因此,要提升制造业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新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鉴于此,关于企业信息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Song M(2005年)等人从计算机辅助的通讯技术的角度、站在企业的层次上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技术创新的影响[1]。Song M(2007年)等人对在新产品开发中影响知识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新产品开发中信息技术对知识的产生存在较大的日益增加的影响[2]。李时椿(2007年)等人认为在知识创造、传播和使用机制方面,信息化将更有利于制造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3]。祝明伟[4](2008年)等人认为信息技术能力对研发合作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信息共享间接地对研发合作产生影响。张金标[5](2004年)以制造业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分析了PLM对产品创新的作用。[6](2003年)发现在CAD/CAM/CAE/PDM(C3P)集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开发,使汽车的新产品开发周期从20世纪80年代的48个月,缩短到目前的24个月,并正在向12个月的目标进军。

1 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者们研究比较多的领域包括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要素、阶段模型、规划、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等方面。关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如下一些不足。

1.1 研究内容尚未集成 当前研究大多从信息技术、业务流程、战略、经营管理、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信息化主体、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企业文化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影响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这种研究的碎片化现象的结果是研究仅仅关注信息化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缺乏整体的、系统的及相关的考虑,往往顾此失彼,失于片面。

1.2 研究角度尚未集成 国内外多数研究侧重于分析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能力、应用软件、信息化人员等技术因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而忽略了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决策、管理体制,以及决策者、管理者素质等非技术因素的作用,缺少从这些角度的综合与集成研究。

1.3 研究层次不全面 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关注企业层次,忽略了行业环境、宏观环境及社会服务体系等。

1.4 理论研究缺乏深度 尽管众多学者都认识到了企业信息化对技术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未达到相应的深度,并未形成系统深入的认识,还没有揭示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规律和特点。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信息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文献中,大部分研究成果还停留在认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上,仅仅指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未能进一步地探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内在机理及作用路径,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也导致了难以对政府和企业的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1.5 实证研究不完整 国外学者能够在调研数据或案例基础上对实际问题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一方面,经常围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大量的调研活动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等先进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揭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在统计上的相关性;另一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过程。同国外相比,国内学者所用的数据较少,数据处理方法落后,同时也缺少典型案例的支持,其研究结论不足以让人信服,研究成果的合理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2 解决问题的对策